微观经济学原理

微观经济学原理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的学科领域,它揭示了

经济系统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市场供求关系对资源配

置和价格形成的影响。本文将探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一、稀缺性原理

稀缺性原理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它认为资源是有限的,而

人们的欲望是无穷的。由于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所有需求,因此个体

和社会必须面临取舍和选择。个体在面临选择时,会根据自身的利益

和需求来做出决策。

二、效用最大化原理

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追求效用最大化。效用是个体对商品或服务

的满足程度,个体会选择使自己获得最大效用的组合。效用最大化的

原则也称为“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即个体在消费一个单位的商品或服

务时,其边际效用会递减。

三、供给和需求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概念。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出售的

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形成。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会下降;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会上升。

四、边际分析原理

边际分析原理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工具,它研究个体在做出决策时,对边际变动的反应。边际变动指的是多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的某项

资源对效用或成本的影响。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边际收益与边

际成本的比较,以决定是否继续增加或减少某项资源的使用。

五、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指供给和需求无法有效地决定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从而

导致资源的浪费或分配不均。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

和垄断等。外部性是指市场行为给不参与市场交易的第三方带来的影响,如环境污染。公共物品是指无法通过市场交换来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如国防和公共道路。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家或少数几个卖

家垄断了市场,导致价格过高和供应不足。

六、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是效率经济体系的基础。市场竞争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

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并通过竞争机制来推动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

竞争市场的特征包括自由进出、充分信息、无完全垄断等。政府在市

场中的角色是维护竞争的公平性和市场的有效运行。

综上所述,微观经济学原理是研究市场经济中个体行为和市场机制

的基础,它揭示了资源稀缺性、效用最大化、供给需求关系、边际分

析原理、市场失灵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原理。了解和应用这些原理有

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市场经济中的问题,为经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 第一章导论(包括教材第1章和第1章附录) 本章重点: 一、经济及经济学的定义 二、经济学的双重主题:稀缺性和效率 三、经济社会的三个基本问题 四、经济制度 五、生产可能性边界 六、经济学的分类 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八、进行经济思考时经常出现的一些错误 一、经济及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economy)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economy)一词,是由希腊文0’ikos(家产)和n’emein(管理)合成的oikonomia演变来的。 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 在我国古代,“经济”一词是指“经国济民”。 现代社会“经济”一词主要有以下四种含义: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 ③社会的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 ③节约 ④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各部门(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 经济学economics 最近几十年来,经济学覆盖了各种各样的论题。如何定义这一成长中的学科?重要的定义包括,经济学是: ●研究在经济活动中如何确定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价格,以及如何运用这些价格配置资源;

●考察金融市场行为,分析金融市场如何将资本配置到其他经济部门; ●考察收入分配及如何在不损害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对穷人给予帮助; ●考察政府支出、税收、预算赤字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 ●考察经济周期中失业与生产的波动,并提出改善经济增长的政策; ●考察各国贸易模式并分析贸易壁垒有何影响; ●观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对鼓励资源有效利用的方式提出建议。 如果我们将所有这些定义加以提炼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共同主题: 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二、经济学的双重主题:稀缺与效率 (一)稀缺 1、稀缺scarcity 稀缺即有限,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或物品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 教师设问:为什么存在稀缺性呢? ?一定时期内,物品本身是有限的 ?一定时期内,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如何理解稀缺性呢? ?稀缺性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绝对:在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资源都是稀缺的。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相对: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 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相对的稀缺性,即从相对的意义上来谈论资源的多寡,它产生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这一矛盾。这也就是说,稀缺性强调的不是资源的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欲望无限性的有限性。

微观经济学原理

微观经济学原理要点整理 一、导言 1、经济学十大原理 ①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②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③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④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⑤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⑥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⑦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⑧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的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⑨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⑩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2、经济学的作用 ①有助于我们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 ②使我们更精明地参与经济; ③是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 ④有助于人类反思和约束行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定义: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4、起源:中国东晋(舍己为苍生),西方古希腊(家庭个人利益)。 5、经济学思维 语言的作用:信息传递、信息储存、思维表现的载体。 思维方式:直觉思维、逻辑思维。 两个模型:循环流量图、生产可能性边界。 6、比较优势、专门化与贸易 专门化和贸易的好处不是基于绝对优势,而是相对优势。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它可以使人们都从事自己有比较优势的活动。 7、名词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变动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它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如污染) 市场势力:单个(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整理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1.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服务。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因此,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如何相互影响以及分析影响整个经济的力量和趋势。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2.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由于-个经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的个人的行为,所以我们的经济学学习就应该从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开始: 原理一:人们而临权衡取舍 为了得到一件喜爱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喜爱的东西。做出决策要求人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 效率(efficient):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的利益。 平等(equality):是指将这些利益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在很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明显。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曲所放弃的东西。 机会成本(opportunity):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在机会成本为既定的条件下,理性人(rational people)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 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理性人通常比较边际收益(marginal benefit)与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来做决策。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为。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胁做出反应 激励(incentive)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做出决策,所以,他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他们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3.人们如何相互影响 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的许多决策不仅影响自己,而且还会影响其他人。以下三个原理是关于人们如何相互交易的: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毎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贸易使毎个人可以专门从丰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他人贸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与服务。与家庭一样,国家也能从相互贸易中获益。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享有种类更多的物品与服务。

微观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曼昆 名词解释(带英文)

微观经济学原理曼昆名词解释 稀缺性(scarcity):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效率(efficiency):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平等(equality):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rational people):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起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激励(incentive):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产权(property rights):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externality):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market power):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生产率(productivity):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通货膨胀(inflation):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就是生产这类经济活动的波动。) 循环流向图(circular-flow diagram):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实证表述(positive statements):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规范描述(normative statements):企图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观点。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考试专用 第一章 (1)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原理二: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原理四: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原理5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原理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原理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原理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原理9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原理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2)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3)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造成原因: ▪外部性:生产或消费一个物品影响到旁观者的福利 ▪市场势力:单个买者或卖者有能显著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比如,垄断)(4)边际变动:–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第二章 ▪ 循环流量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

模型。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 产的两种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假设条件: 1、只生产两种产品(黄油与大炮) 2、可供使用的资源量都是固定的 3、社会经济在完全就业(所有生产要素均得到 了充分使用)和充分生产(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下运作 4、生产技术水平不变 ▪生产可能性边界可以是直线或曲线 ▪取决于经济将资源从一个行业转向另一个行业时机会成本的变化情况 ▪如果机会成本不变,那生产可能性边界为一条直线 ▪如果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多而上升,那生产可能性边界为曲线▪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做出的决策以及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研究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实证表述与规范表述: 规范分析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要作好坏的评价) 实证分析不讲价值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只描述不评价) 第三章 绝对优势: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能力。 出口品:在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出口:把国内生产的物品卖到国外去 进口品: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进口:购买在其它国家生产的产品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计算 例,阿根廷和巴西每个月都有10,000个劳动小时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录 第1篇导言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篇市场如何运行 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弹性及其应用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3篇市场和福利

第7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应用:税收的代价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4篇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10章外部性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1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税制的设计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5篇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13章生产成本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微观经济学十大原理

微观经济学十大原理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原则: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人们必须在不 同的选择之间做出权衡和取舍。 2.机会成本原理:当人们做出决策时,必须考虑放弃一项行动而获得 的福利。机会成本是放弃的最高价值。 3.边际分析原理:边际效应是指个体或企业做出决策时的额外成本和 效益。只有当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决策才是合理的。 4.边际效益递减原理:随着消费或生产的增加,边际效益会逐渐减少。这意味着人们在满足基本需求后,额外消费的效用会逐渐降低。 5.交换原理:交换是指个体之间或企业之间通过互相交换物品或服务 来获得经济利益。只有在交换对双方都有利的情况下,交换才会发生。 6.市场均衡原理:市场在自由竞争条件下,通过供求关系自动达到均 衡价格和数量。市场均衡是指供求两方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价格和数量。 7.市场失灵原理:虽然市场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有效分配资源,但有 时市场出现失灵。市场失灵可以是由于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等 原因引起。 8.政府干预原则:当市场失灵时,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和法规来修正市 场的不完善。政府干预的目的是促进经济效率和公平。 9.博弈论原理:博弈论是研究个体或企业在互相竞争或合作时的策略 和结果的数学理论。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市场中的行为。 10.激励原理:个体的行为往往受到激励的影响。激励包括经济激励 和非经济激励,可以影响个体的决策和行动。

这些原理提供了理解个体、家庭和企业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作出决策的框架。通过研究这些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导。微观经济学的原理也是学习其他经济学领域的基础,如宏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十大原理

微观经济学十大原理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在理论和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是微观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局限性:这意味着个体和社会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所有需要和欲望。个体在做决策时必须考虑不同选择之间的机会成本。 2. 机会成本的概念: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一项行动而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品。个体在做决策时要权衡选择的代价及其机会成本。 3. 边际量的概念:边际量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生的额外效果或成本。个体在决策时通常会将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进行比较来做出最优决策。 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个体在决策时通常会考虑到激励效应。如果某个行为可以获得回报,个体则更有可能去做;如果某个行为代价过高,个体则更有可能放弃。 5.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受益:贸易使各方能够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通过互相交换来获取更多的利益。贸易会使资源更加高效地分配,并提供更多的选择。 6. 市场机制是资源分配的有效方式:市场机制通过价格和需求的相互作用来指导资源的分配。市场的竞争可以有效地决定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并激励生产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7. 政府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尽管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分配资源,但有时政府可以介入来纠正市场失灵。政府可以通过制定规则和监管来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公平竞争和解决外部性问题。 8. 价格上升导致需求下降:价格和需求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当价格上涨时,需求量减少;当价格下跌时,需求量增加。这种关系被称为供求关系。 9. 市场机制可以治愈短缺:当某种商品供应不足时,价格会上升,激励生产者增加供应量。同样地,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会下跌,激励消费者增加需求。 10.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可能会引发副作用:政府干预市场时应 审慎考虑,因为干预可能会引发意外的后果。政府的政策可能导致资源分配的扭曲和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的以上十大原理是理解个体决策和市场机制的基础。了解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的运作方式,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微观经济《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作为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大一学生,我学习到了曼昆的《西方经济学》,说实话我真的觉的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学习起来有点吃力,但是我还是以我自身学习的经验和心得以及我至今学到和掌握到的西方经济学的程度来说说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推理性极强的科学,在学习它的时候不仅仅要牢记它的基本原理,还要掌握她的推导证明方法等,这样的话我才能又知道其然,还知道其所以然。 经典的经济学入门书籍有很多,如斯密的《国富论》,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等,但我读的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一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曾创造了两次吉尼斯世界记录:一是书还未完稿时,出版商就出价140万美元买下版权,从而创下经济学著作卖价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二是书一出版便很快风行美国,出版仅3个月就被300多所大学采用作为教材,其英文版发行量在1998年出版当年就高达20万册,成为世界上首版最成功的经济学教材,其畅销速度与畅销数量又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全书没有复杂深奥的近代数学知识,也没有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这是一本适合平民大众阅读的作品,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另一方面,其内容是博大精深,返璞归真,用平易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现代经济学的根基,原理清晰,分析透彻,在当今众多的经济学著作中璀璨而夺目。 本书第一章就有十大原理:前面七大原理阐述了人们如何做出选择,以及人们之间如何相互贸易。像这样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的领域叫微观经济学。而接下来的三大原理描述了整个经济运行的轮廓。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曼昆在第十八章、第二十四章等多次提到生产率的概念,曼昆对其的定义是:一个工人每小时工作时间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总量。曼昆引用了著名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例子,如果克鲁索捕到更多的鱼,那他的生活水平就会提高。与克鲁索一样,一个国家只有能生产大量物品与劳物,它才能享受到更高的生活水平。 为什么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差距如此之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资料,我们看到美国在2015年的GDP是109855亿美元,而中国在2015年的GDP是117252亿人民币,显然中国的GDP是低于美国的,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是低于美国人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提高生产率,认真研究决定生产率的因素,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技术知识。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货币供给变动会严重的影响经济,所以中国人民银行在作出货币政策时一

微观经济学原理(第七版)-曼昆-名词解释(带英文)

微观经济学原理曼昆名词解释 1.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2.蛛网模型(): 对于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 供给的时滞性,需求的不是 动态模型分类,画图 3.| 4.边际效用递减(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基数效用论 不违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量。这里的“单位”是指一完整的商品单位,这种完整的商品单位,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效性的前提。比如,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的鞋子,但不适用于单只的鞋子。对于四轮车而言,必须是有四个轮子的车才成为一单位。三个轮子不能构成一辆四轮车,因而每个轮子都不是一个有效用的物品,增加一个轮子,才能使车子有用。因此,不能说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超过第三个轮子

(2)特征:凸向原点越远越大不相交 6.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序数效用论

7.预算线(Budget line/ budget constraint) 8.吉芬物品(Giffen good):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9.柯布道格拉

斯生产函数 稀缺性(scarcity):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效率(efficiency):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平等(equality):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rational people):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起目标的人。 【 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激励(incentive):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产权(property rights):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 外部性(externality):

微观经济学十大原理总结

Ten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What Economics Is All About Scarcity: the limited nature of society’s resources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Economics: the study of how society manages its scarce resources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how people decide what to buy, how much to work, save, and spend how firms decide how much to produce, how many workers to hire how society decides how to divide its resources between national defense, consumer goods,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other needs *The principles of :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 PRINCIPLE #1: People Face Tradeoffs (原理一:人们要面临权衡取舍) All decisions involve tradeoffs. (所有的选择都包含权衡取舍) Going to a party the night before your midterm leaves less time for studying. Having more money to buy stuff requires working longer hours,

经济学原理笔记整理(微观经济学)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 任何一个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最终的选择必然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十章:外部性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如果没有市场失灵,竞争市场的结果是有效率的,即最大化了总剩余(包括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外部性(是一种市场失灵):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由于自利的买卖者忽略其行为的外部成本或收益,有外部性时,市场结果是没有效率的。政府行为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即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公共政策能够提高效率。 负外部性的例子:空气污染,狗叫,邻居吵闹,噪声污染,二手烟,驾车时打电话对路人不安全 市场均衡,最大化了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供给曲线,表示私人成本,卖着直接承担的成本。 需求曲线,表示私人价值,对于买者的价值(也就是支付意愿)。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外部成本:对旁观者负外部性影响的价值。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征税=社会成本 当市场参与者必须支付社会成本时,市场均衡=社会均衡。 正外部性的例子:接种预防传染病的疫苗,研究创造知识,教育(减少了犯罪和改善了政府)。存在正外部性时,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私人价值(对买者的直接价值)+外部利益(对于旁观者的价值)。 社会最优数量是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 补贴=外部利益 如果存在负外部性,市场生产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征税。 如果存在正外部性,小于。补贴。 技术政策:政府干预经济旨在扶持增进技术的企业。 专利法,技术政策的一种,对个人或公司创造发明的产权予以专利保护。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管制。限制排污,强制使用某项技术。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向私人决策者提供由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激励。矫正性的税收和补贴,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矫正税: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庇古税。 理想的矫正税=外部成本。 对于正外部性的活动,理想的矫正补贴=外部利益。 矫正性的税收和补贴,使私人激励和社会利益结合,使私人决策者做决策时考虑行为的外部利益和外部成本,使经济向资源配置更有效率的方向移动。 不同企业削减污染成本不同,有效率的结果:减排成本最低的企业减少最多的污染。 污染税是有效率的:减排成本低的企业减少污染,进而减少税收负担;减排成本高的企业更愿意支付税收。 管制是无效率的:需要所有企业都减少一定数量的污染。 矫正性税收对环境更有利:给企业激励,只要减污成本低于税收。而管制没有给企业继续减

微观经济学笔记

微观经济学学习笔记 一经济学十大原理 人们如何制定决策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其他东西 3. 理性人在边际处思考 4. 人们对激励作出反应 人们如何相互作用 5. 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好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7. 政府有时能改善市场结果 经济整体如何运行 8. 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能力 9. 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商品价格上升 10. 社会面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短期权衡 关于个人决策制定的基本原理是:人们在不同目标之间面临权衡;某行为的成本是用放弃的机会衡量的;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进行决策;激励会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关于人们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是:交易和相互依赖是互利的;市

场通常是协调人们行为的好方法;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措施是纠正市场失灵或促进更大的经济平等。 关于经济整体的基本原理是:生产力是生活水平的最终源泉;货币量增长是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社会面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短期权衡 二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经济学家试图在解决问题时能保持科学家的客观性。和所有其他科学家相同,他们作出适当假设、构建简化模型来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本章介绍了两个简单的经济模型:循环流向模型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经济学领域分为两个亚领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的决策制定以及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中的相互作用;宏观经济学研究影响经济整体的那些力量和趋势。 实证性陈述是断言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规范性陈述是宣称世界应该如何。当经济学家作出的是规范性陈述时,他们作为政策顾问的角色成分多于科学家的角色成分。 经济学家们向政策制定者提供的建议有时是不一致的,因为他们在科学判断上存在着差异,或者在价值观上存在着差异。有时候,经济学家提出的建议彼此一致,但政策制定者可能选择不予理会。 三相互依赖性与贸易的好处

微观经济学总结(平狄克)

第一章绪论 经济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经济学的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消费者、厂商、工人和投资者的行为——以及由这些个体组成的市场本身的行为 微观经济学还特别关注经济个体之间怎样通过互动形成更大的经济单位——市场和行业 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分支,主要研究总量经济指标,诸如国民产出的水平和增长率、利率、失业以及通货膨胀 微观经济学是关于如何配置稀缺资源的学科 微观经济学的主题有权衡取舍、价格的作用和决定机制、市场的核心作用、理论和模型 实证分析:描述因果关系的分析(客观) 规范分析:解析“应该如何”一类问题的分析(主观) 市场:买方和卖方的集合,通过他们实际或潜在的相互作用来决定一种或多种商品的价格市场界定:确定一个具体的市场应包括哪些买者、卖者以及产品范围 套利:在一个地方低价买进,然后在另一个地方高价卖出的行为 完全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和卖者的市场,没有任何买者或卖者能够影响价格 市场价格:竞争性市场中通行的价格 市场范围:市场的边界,既包括地理的边界,又包括就产品范围而言的边界 名义价格:未经通货膨胀调整的绝对价格 实际价格:一种按照总体价格指标衡量的价格,就是通过膨胀调整后的价格 实际分析中,我们应该利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或生产者价格指数把名义价格转换成实际价格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衡量总体价格水平的指标 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衡量半成品和批发品的总体价格水平的指标 名义价格 实际价格膨胀前 膨胀后 章节练习: 1、人们常说,一个好的理论是可以用实证的、数据导向的研究来加以证伪的。试解释为什么一个不能用经验事实来验证的理论不是一个好理论。 2、下面两个陈述哪个是实证分析,哪个是规范分析?这两类分析有什么不同?

微观经济学曼昆第六版课后答案

微观经济学曼昆第六版课后答案 【篇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class=txt>第1篇导言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 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 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 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 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稀缺性(scarcity) 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稀缺性 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 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 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 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 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 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 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 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 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 (2009-12-09 20:33:25) 什么是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及人们如何进行权衡取舍的学问。 现代经济学则按照科学的方法并运用分析工具——通过观察、形成理论和再观察——来系统地探索人类经济行为和社会经济现象,从而它是一门科学,代表了科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这种系统探索,既涉及理论的形式,也为经济数据的考察提供了分析工具。 了解并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对正确理解和学好现代经济学十分重要。他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来研究不同经济环境、不同经济人行为及不同制度安排下的各类经济问题。 由于不同理论采用了不同的假设和不同的具体模型设定,它们可用来解释不同的经济现象,并能在接近理论假设的各类经济环境下,给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或进行科学的预测与推断。 现代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 现代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类似于人们处理个人、家庭、经济、政治、社会各类事物时所采用的方法。要做好一件事情,与人打交道,首先要了解国情和民风,也就是要知道现实环境和所要打交道的人的品行和性格;在此基础上,决定相应的的待人处事规则,从而在权衡利弊后作出激励反应,争取达到最佳的结果;最后对所选择的结果及所采用的规则进行价值判断和评估比较。 下列问题是现代经济学之道现在仍在试图研究和回答的一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周期和经济衰退? 2、面对经济周期和经济衰退,政府应采用什么样的宏观经济政策? 3、为什么一些国家非常富裕,同时另外一些国家却非常贫穷,而

不是整个世界同时富裕起来? 4、人们生活在其中的市场制度安排是如何运作的,它有什么样的优越性? 5、市场在什么时候会失灵,如何解决? 6、如何解决经济外部性问题,是通过政府干预,明晰产权的办法来解决,还是通过其他办法来解决? 7、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解决经济人的激励问题? 以上问题看起来非常不一样,但研究这些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却可以是一样的: 1、界定经济环境; 2、设定行为假设; 3、给出制度安排; 4、选择均衡结果; 5、进行评估比较。 可以这样认为,任何一篇逻辑清楚、层次分明、论证合理的经济学论文,无论结构如何或者是否作者意识到,都基本上由这五部分组成,特别是前四部分。可以说掌握了这些组成部分,就掌握论文现代经济学论文的基本写作方式,更容易学习和研究现代经济学。 第一步:界定经济环境。如前所述,要做好任何一件事,首先要了解国情、所处的周围环境或现实背景。对经济环境的界定可分为两个层次:1、客观描述经济环境2、精炼刻画经济环境特征。前者是科学,后者是艺术。对经济环境描述得越清楚、准确,理论结论就会越正确;对经济环境刻画得越精炼和深刻,论证起来就越简单,理论结论也越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界定好一个经济环境,就是要将这两个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刻画经济环境时,为了避开细枝末节,把注意力引向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所考虑的问题,对经济环境进行特征化得刻画。 第二步,设定行为假设。这个假设至关重要,是经济学的根基。一个经济理论有没有说服力和实用价值,一个经济制度安排或经济政策能不能让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关键看所假定的个人行为是不是真

微观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 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3.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4.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5.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6. 弹性: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7.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8. 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 9.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相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比。 10. 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能够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11. 互补品:若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 12. 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13. 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的概念来表述它则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1. 效用: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 2. 边际量:一单位的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 3. 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效用。 4.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5.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他时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6.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7. 预算线:预算线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8 .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9. 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 10. 正常物品:正常物品是指需求量与收入呈同方向变化的商品。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用必定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11. 低档物品:低档物品是指需求量与收入呈反方向变化的商品。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而且,在大多数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所以,总效用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12. 吉芬物品: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总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情况的原因。 1.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2. 生产的短期和长期: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3.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种可变生产要素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4. 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就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5.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两种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过程中,普遍的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6. 等成本线: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7. 等斜线:等斜线是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 8. 扩展线: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它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企业改变产量,等产量曲线就会发生平移。这些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将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 9. 规模报酬:规模报酬分析涉及的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特指企业内部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规模报酬

经济学原理笔记整理(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笔记整理(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 任何一个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理性人最终的选择必然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十章:外部性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如果没有市场失灵,竞争市场的结果是有效率的,即最 大化了总剩余(包括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外部性(是一种市场失灵):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由于自利的买卖者忽略其行为的外部成本或收益,有外部性时,市场结果是没有效率的。政府行为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即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公共政策能够提高效率。 负外部性的例子:空气污染,狗叫,邻居吵闹,噪声污染,二手烟,驾车时打电话对路人不安全 市场均衡,最大化了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供给曲线,表示私人成本,卖着直接承担的成本。需求曲线,表示私人价值,对于买者的价值(也就是支付意愿)。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外部成本:对旁观者负外部性影响的价值。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征税=社会成本 当市场参与者必须支付社会成本时,市场均衡=社会均衡。 正外部性的例子:接种预防传染病的疫苗,研究创造知识,教育(减少了犯罪和改善了政府)。存在正外部性时,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私人价值(对买者的直接价值)+外部利益(对于旁观者的价值)。 社会最优数量是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

补贴=外部利益 如果存在负外部性,市场生产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征税。 如果存在正外部性,小于。补贴。 技术政策:政府干预经济旨在扶持增进技术的企业。 专利法,技术政策的一种,对个人或公司创造发明的产权予以专利保护。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管制。限制排污,强制使用某项技术。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向私人决策者提供由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激励。矫正性的税收和补贴,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矫正税: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庇古税。理想的矫正税=外部成本。 对于正外部性的活动,理想的矫正补贴=外部利益。 矫正性的税收和补贴,使私人激励和社会利益结合,使私人决策者做决策时考虑行为的外部利益和外部成本,使经济向资源配置更有效率的方向移动。 不同企业削减污染成本不同,有效率的结果:减排成本最低的企业减少最多的污染。 污染税是有效率的:减排成本低的企业减少污染,进而减少税收负担;减排成本高的企业更愿意支付税收。 管制是无效率的:需要所有企业都减少一定数量的污染。 矫正性税收对环境更有利:给企业激励,只要减污成本低于税收。而管制没有给企业继续减 排的激励。 汽油税,消除三种负外部性:拥挤,车祸,污染。 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制度能比管制以更低的成本降低污染。低成本企业出售污染许可证,高 成本企业购买之。 污染的减少主要集中在那些减少污染成本低的企业。 企业对污染权的需求也是污染价格的减函数。矫正税增加污染价格,减少了企业污染需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