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斜视临床检查法

第四节 斜视临床检查法
第四节 斜视临床检查法

第四节斜视临床检查法

一、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包括询问病史、检查视力、验光和望诊。

(一)询问病史

仔细了解病史对诊断斜视与弱视具有重要价值。

1.个人史及家族史了解有无斜视和弱视家族史、生产过程、个人其他疾病及外伤史等情况。

2.发病年龄发病的年龄对于预后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发病越早,对双眼视觉功能影响越明显。

3.发病的形式了解斜视是逐渐发生的,突然发生的,还是间歇出现的。

4.斜视的类型包括斜视的方向、斜视角是否随注视位置的变化而改变,斜视是单眼的还是双眼交替性的,斜视能否控制,有无代偿头位。

5.了解斜视与弱视的治疗史。

(二)视力检查

根据年龄确定不同儿童视力检查方法(详见第三章)。由于婴幼儿很难配合视力检查,所以检查时定性比定量更为重要,判断两只眼的视力是否存在差别比获得每眼的准确视力更有价值。如果发现婴幼儿两眼视力存在差别,即提示可能存在弱视。对隐性眼球震颤患者(双眼注视时无眼球震颤,遮盖一眼后出现眼球震颤)检查视力时,因遮盖一眼后可诱

发眼球震颤,用常规方法遮盖一眼检查的视力低于生活视力,应尽量在不引起眼球震颤的情况下检查。方法是:可在一眼前放置+5D球镜片,正球镜可以使视力表上的视标模糊,但不诱发眼球震颤(图17-7)。另一种简易的方法是用一张长方形的硬卡片,其宽度刚好遮住视力表上的视标,放在距被遮眼33cm处,以不引起眼球震颤为准,测定另一眼的视力。有代偿头位的眼球震颤患者检查视力时,应允许患者在其代偿头位上检查其最佳视力。

(三)屈光检查

药物麻痹睫状肌后的屈光检查可以获得准确的屈光度数。我国初诊儿童普遍采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近年来国外采用1%环戊通滴眼剂作为睫状肌麻痹剂,既可充分麻痹睫状肌,又能缩短散瞳持续时间。

(四)望诊

望诊时先排除假性斜视,大度数的阳性Kappa角易误诊为外斜视,而阴性Kappa角和内眦赘皮(图17-8)易误诊为内斜视。如果确定存在斜视,则进一步观察斜视是恒定性的还是间歇性的,是双眼交替的还是单侧的,斜视角是变化的还是稳定的。要检查是否伴有上睑下垂,是否有异常头位。观察每只眼的注视质量和双眼同时注视的情况。有震颤样运动则表明注视不稳定和视力不良。

二、遮盖检查

遮盖法(cover test):遮盖是打破融合的方法之一,通过遮盖判断是否存在斜视以及斜视的性质。

1.遮盖去遮盖(cover uncover test):用遮眼板遮盖任意一眼,遮盖时观察对侧眼是否有眼球移动,如果有眼球移动,说明对侧眼存在显斜视;如果对侧眼无眼球移动,说明对侧眼处在注视位。然后观察去除遮眼板后被遮眼的变化。如果被遮眼有返回注视位的运动,说明被遮眼为隐斜视,如果被遮眼停在某一偏斜位置上,提示被遮眼有显斜视。如果两眼分别遮盖时,对侧眼均无眼球移动,说明无显斜视。

2.交替遮盖(alternate cover test):用遮眼板遮盖一眼,然后迅速移到另一眼,反复多次,观察是否有眼球移动,如有眼球移动,说明有眼位偏斜的趋势。检查时要求遮眼板从一眼移至另一眼时没有双眼同时注视的情况出现,对破坏双眼融合比较充分。

交替遮盖回答了有无眼位偏斜倾向。遮盖去遮盖回答了眼位偏斜倾向属于显斜视还是隐斜视。交替遮盖比遮盖去遮盖破坏融合更充分,所查的结果含显斜视和隐斜视两种成分,而遮盖去遮盖法检查的结果仅含显斜视成分。

三、斜视角检查

1.角膜映光法(Hirschberg test)患者注视33cm处的点光源,根据反光点偏离瞳孔中心的位置判断斜视度(图17-9)。

点光源偏心1mm,偏斜估计为7.5度或15PD。该方法优点是比较简便,不需要患者特殊合作,缺点是不够精确,没有考虑到Kappa角的因素。

2.三棱镜加角膜映光法(Krimsky test):患者注视一个点光源,三棱镜置于斜视眼前,尖端指向眼位偏斜的方向,逐渐增加度数至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中央,所需三棱镜度数即为斜视偏斜度。

3.三棱镜加遮盖试验(prism plus cover testing):该法为比较精确的斜视角定量检查法,可以在任意注视方向和任意距离使用。检查时,将三棱镜置于斜视眼前,棱镜的尖端指向斜视方向,逐渐增加三棱镜度数至斜视角被中和,眼球不再移动为止。此时所用三棱镜度数即为所检查距离和注视方向的斜视度。可以用单眼遮盖去遮盖检查,也可用交替遮盖检查。

临床上需两眼分别注视时检查裸眼与戴镜、看近与看远的斜视角,这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同视机法:用同时知觉画片检查斜视度,检查时一眼注视画片中心,检查者把对侧眼镜筒调整到被查眼反光点位于瞳孔中央处,在刻度盘上可以直接读取斜视度数。此检查结果为他觉斜视角(客观斜视角)。通过对各诊断眼位斜视角的定量检查,可以分析判断麻痹性斜视的受累肌肉,有助于诊断和手术设计。

四、眼球运动功能检查

1.单眼运动检查:检查时遮盖一眼,另一眼追踪向各注视方向移动的视标,如发现任何眼球运动的减弱,则提示向该方向运动的肌肉力量不足,或存在限制因素。单眼运动正常的标志为:内转时瞳孔内缘到达上下泪小点连线,外转时角膜外缘到达外眦角,上转时角膜下缘到达内外眦连线,下转时角膜上缘到达内外眦连线。

2.双眼运动检查(binocular eye movements,versions and vergences)

(1)双眼同向运动:单眼运动不能显示眼外肌运动功能不足时,用双眼同向运动检查。根据配偶肌定律(Hering’s law),可以发现相对功能不足的肌肉和相对亢进的配偶肌。检查时,令双眼分别注视各诊断眼位的视标,根据斜视角的变化判断受累肌。如一内斜视患者单眼运动检查未发现异常,双眼同向运动检查发现向左注视时斜视角明显增大,与这个方向运动相关的肌肉为左眼外直肌和右眼内直肌,外直肌功能不足造成内斜度数加大,则提示该患者左眼外直肌麻痹。

(2)双眼异向运动:双眼异向运动包括集合(convergence)和分开(divergence)运动(查看录像),临床上多检查集合功能。①集合(辐辏):集合是很强的自主性运动,同时含有非自主性成分,在眼外肌功能检查中具有重要意义。集合近点检查(near point of convergence,NPC):被检查者注视正前方

一个可以引起调节的视标,视标逐渐向鼻根部移近,至患者出现复视或一眼偏离集合位,此集合崩溃点称为集合近点,正常值为7cm。随年龄增长,集合近点逐渐后退。②AC/A比率(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 / accommodation ratio,AC/A ratio):看近物时,一定量的调节会产生相应的调节性集合,AC/A比率是定量检查调节与调节性集合关系的方法。正常时1屈光度(1D)调节可以产生4~6PD集合,即AC/A为4~6。比率大于6考虑AC/A过高,小于4考虑AC/A过低。AC/A比率检查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均有意义。

3.娃娃头试验:为鉴别外转运动限制真伪的方法。将患儿的头突然转向外转“受限”的对侧,观察外转能否到达正常位置,如外转到位则说明外转“受限”不存在。如外转不能到位,则提示存在运动限制。

4.牵拉试验:主要用于鉴别眼球运动障碍系机械性限制还是源于神经肌肉麻痹。分为主动牵拉试验(active force generation)和被动牵拉试验(forced ductions)。主动牵拉试验只能在局麻清醒状态下完成。两眼表面麻醉充分后,用镊子夹住相应部位角膜缘,分别检验被测同名肌肉收缩力改变。根据是否存在收缩力量的差别,定性分析是否存在神经肌肉麻痹。被动牵拉试验可以在局麻下完成,但全麻后试验效果更可靠。麻醉满意后,镊子分别夹住3’、9’角膜缘球结膜,向各方向转动眼球,并着重向受限方向牵拉,如无阻力,则

可排除机械性限制,如牵拉眼球有阻力,则说明存在机械性限制。该检查如在局麻下完成,牵拉转动眼球时,一定令受检者向牵拉的相同方向注视,否则可能产生假阳性结果。

5.Parks三步法:用于在垂直斜视中鉴别原发麻痹肌为一眼上斜肌还是另一眼上直肌。三个步骤是递进的排除法。第一步,先确定上斜视是右眼还是左眼。如果右眼上斜视,则提示右眼的下转肌(上斜肌或下直肌)不全麻痹,或左眼上转肌(上直肌或下斜肌)不全麻痹。第二步,分析是向右侧注视时垂直偏斜大,还是向左侧注视时垂直偏斜大。如果是向左侧注视时垂直偏斜大,则提示麻痹肌可能为右眼上斜肌或左眼上直肌。第三步,做歪头试验(Bielschowsky head tilt test),令头转向高位眼侧(右侧)时,垂直偏斜增大,即歪头试验阳性,则原发麻痹肌为右眼上斜肌。如果歪头试验为阴性,则原发麻痹肌为左眼上直肌。

五、感觉功能检查

1.抑制检查(suppression testing):患者有明显斜视而无复视主诉,是判断单眼抑制的最简便方法,其他检查方法包括Worth四点灯试验,Bagolini线状镜检查等。

2.融合储备力检查(fusion potential):主要方法为红色滤光片加三棱镜法,即在斜视患者的单眼前加红色滤光片,双眼同时注视点光源,患者可看到一个红灯和一个白灯,在单眼上加三棱镜,至红灯和白灯融合,出现单一的粉红色影

像,说明有潜在的融合储备力。继续增加三棱镜度数,受检者仍能看成一个粉红色物像,至又出现一个红灯和一个白灯,由两个物像重合至再次出现两个物像所用的三棱镜度数即为受检者的融合范围(融合储备力)(图17-10)。

3.立体视检查(stereopsis testing)立体视的检查包括随机点立体图和非随机点立体图两类。水平视差(horizontal visual disparity)是产生立体视的基础。患者戴偏振光镜或红绿眼镜,观察特殊印制的图片(具有水平视差),对立体视进行定量检查。正常值为40~60秒弧(seconds of arc)。非随机点立体图存在单眼线索,假阳性率较高。国际上常用的检查图有Titmus立体图和TNO立体图,我国科学家编制的随机点立体图有颜少明、郑竺英版和金贵昌、周桂荣、郑竺英版。

4.复视像检查受检者右眼前放红色镜片,注视1m远处的灯光,若有复视,则见一红色灯光和一白色灯光;若见粉红色单一灯光,则表示无复视。然后分别检查各诊断眼位,距离中心约20o。患者的头及脸保持正位,不得转动复视像的分析步骤:①首先确定复视像性质,是水平的还是垂直的、是交叉的还是同侧的。②寻找复视像偏离最大的方向。③周边物像属于麻痹眼。水平复视周边物像在水平方向确定,垂直复视周边物像在第三眼位垂直方向确定(图17-11)。

眼位检查法——遮盖法

眼位检查法——遮盖法 *导读:遮盖法:病人的眼球必须有运动功能才能利用遮盖法检查眼位,如果病人眼球运动严重受损,甚至不能运动,则不适合用遮盖法检查眼位。另个,病人两只眼都必须具备注视能力,精力集中,能够配合。…… 遮盖法有四种形式:交替遮盖法、遮盖-去遮盖法、三棱镜交替遮盖法和三棱镜遮盖去遮盖法。1、交替遮盖法:多用于隐斜视及间歇性斜视患者。 操作方法:若遮盖一只眼,对侧眼仍然注视前方视标没有发生运动,则把遮眼板移到对侧眼上,观察原来被盖眼的运动方向,如果由外到内,说明受检查可能存在外隐斜视或外斜视,如果由内向外运动,说明受检者可能存在内隐斜视或内斜视。这样反复交替遮盖几次,观察移去遮盖后的一只眼的运动方向,进一步证实初次的检查结果。如果观察到眼球出现垂直方向的运动,则说明受检者可能存在垂直斜视或垂直隐斜视。 有些显斜视在检查的时候,开始表现为隐斜视,经反复交替遮盖双眼,才表现出来显斜视,例如间歇性外斜视,在开始检查时为外隐斜视,交替遮盖以后,才表现出外斜视。如果反复交替遮盖双眼,能充分显示出来最大斜视角。 检查距离应该是33cm和6m两种。

2、遮盖去遮盖法:鉴别隐斜视和显斜视的主要方法。 像其他遮盖法一样,病人只有具备对调节视标的注视能力,检查结果才是可行的。 操作方法:遮盖一只眼,仔细观察另一只眼的运动方向,即没有被遮盖的眼球的运动方向。如果出现运动,说明病人存在显斜视,根据运动方向是哪一类斜视。如果非遮盖眼由外向内运动,说明病人患外斜视;由内向外运动,说明患内斜视;若存在垂直方向的运动,说明患有垂直斜视,即上斜视或是下斜视。 若非遮盖眼不动,再以同样的方式遮盖另一只眼,同样的方法观察对侧非遮盖眼的运动状态。第一次遮盖的眼是斜视病人的偏斜眼,对侧非遮盖眼自然不发生运动,因为遮盖前后都是非遮盖眼注视;如果遮盖的是斜视病人的注视眼,偏斜眼则出现运动。所以遮盖去遮盖检查必须先后遮盖两只眼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遮盖去遮盖检查法也能观察隐斜视。例如,遮盖病人的右眼,左眼仍然注视前方的目标不出现运动。打开病人的右眼,如果左眼仍然不动,右眼出现运动,根据运动的方向能够判断病人是内隐斜或是外隐斜。若右眼由内向外运动,则说明患内隐斜视;由外向内运动,说明患外隐斜。 3、三棱镜交替遮盖法:用于测量隐斜和显斜两种偏斜的总度数。但是,不能把两部分斜视的度数分别表示出来。此方法经常用于斜视手术矫正之前,为手术设计提供眼球最大偏斜度数。这两部分加起来,反映了眼外肌不平衡使眼球自然偏斜的最大程

斜视的检查方法与处理

斜视的检查方法与处理内外隐斜1、屈光不正全矫 2、准确的远用瞳距 3、双眼注视5米以外的光点4、右眼放置水平马氏杆片,使患者右眼看到由水平马氏杆片分视出来的点状光源成了一条竖线,左眼看到5米以外的光点。5、待顾客放松下来时询问患者点在线的哪里有以下三种情况?1、点线重合(重合)无斜视2、点在线左(同向)内隐斜,在左眼前逐渐加基底向外的三棱镜,直至点线重合,此时记录三棱镜的镜度,就是患者的内隐斜度。近视伴内隐斜应全矫,甚至过矫。远视伴内隐斜伴内隐斜低矫,年龄在12岁以下的患者轻度远视可暂时不要矫正。3、点在线右(交叉)外隐斜。在左眼前逐渐加基底向内的三棱镜,直至点线重合,此时记录三棱镜的镜度,就是患者的外隐斜度。远视伴有外隐斜应全矫,甚至过矫。近视伴有外隐斜应低矫。垂直隐斜6、右眼放置垂直马氏杆片,使患者右眼看到由水平马氏杆片分视出来的点状光源成了一条横线,左眼看到5米以外的光点。1、点线重合(重合)无斜视2、点在线上(交叉)右眼上隐斜(左眼下隐斜)在左眼前逐渐加基底向上的三棱镜,(或在右眼前逐渐加基底向下的三棱镜,)直至点线重合,此时记录三棱镜的镜度,就是患者的内隐斜度。3、

点在线下(同向)右眼下隐斜(左眼上隐斜)在左眼前逐渐加基底向下的三棱镜,(或在右眼前逐渐加基底向上的三棱镜,)直至点线重合,此时记录三棱镜的镜度,就是患者的内隐斜度。4、对于垂直隐斜的矫正以缓解其症状为目的,可用总量的1/2或1/3的三棱镜的镜度来矫正,佩戴非注视眼。对于隐斜视训练1、内隐斜可以做从5米逐渐往近处的近看直至模糊,反复训练,持之以恒的坚持,同时可以做一些运动眼球的眼保健操。但是对于调节力较弱的中年人应给于1/2或1/3的三棱镜来舒解。对于调节了几乎为零的老年人应给予足量的的三棱镜,以消除复视为目的。2、外隐斜可以做从0.33米逐渐往5米的远处看,重复训练。同时可以做一些放松眼球的眼保健操。也可药物散瞳,对眼肌进行放松。避免常时间的近距离作 业,舒适的环境、适量的户外运动、良好的心情也可使眼肌得到很好的放松。3、人眼对于垂直隐斜的耐受离较低,即便是斜视度较低也会难已忍受,可用斜视度的1/2到全部的三棱镜来矫正,消除其诊状。训练方法,由上往下看直至看到鼻子,由下往上看直至看到复视,反复训练多次,锻炼上下眼肌。4、斜视是的产生,跟六条眼之肌有着直接的关系,当人

斜视的检查方法与处理

斜视的检查方法与处理 内外隐斜1、屈光不正全矫 2、准确的远用瞳距 3、双眼注视5米以外的光点 4、右眼放置水平马氏杆片,使患者右眼看到由水平马氏杆片分视出来的点状 光源成了一条竖线,左眼看到5米以外的光点。 5、待顾客放松下来时询问患者点在线的哪里有以下三种情况? 1、点线重合(重合)无斜视 2、点在线左(同向)内隐斜,在左眼前逐渐加基底向外的三棱镜,直至点线重合,此时记录三棱镜的镜度,就是患者的内隐斜度。近视伴内隐斜应全矫,甚至过矫。远视伴内隐斜伴内隐斜低矫,年龄在12岁以下的患者轻度远视可暂时 不要矫正。 3、点在线右(交叉)外隐斜。在左眼前逐渐加基底向内的三棱镜,直至点线重合,此时记录三棱镜的镜度,就是患者的外隐斜度。远视伴有外隐斜应全矫, 甚至过矫。近视伴有外隐斜应低矫。 垂直隐斜 6、右眼放置垂直马氏杆片,使患者右眼看到由水平马氏杆片分视出来的点状 光源成了一条横线,左眼看到5米以外的光点。 1、点线重合(重合)无斜视 2、点在线上(交叉)右眼上隐斜(左眼下隐斜)在左眼前逐渐加基底向上的三棱镜,(或在右眼前逐渐加基底向下的三棱镜,)直至点线重合,此时记录三 棱镜的镜度,就是患者的内隐斜度。 3、点在线下(同向)右眼下隐斜(左眼上隐斜)在左眼前逐渐加基底向下的三棱镜,(或在右眼前逐渐加基底向上的三棱镜,)直至点线重合,此时记录三 棱镜的镜度,就是患者的内隐斜度。 4、对于垂直隐斜的矫正以缓解其症状为目的,可用总量的1/2或1/3的三棱 镜的镜度来矫正,佩戴非注视眼。 对于隐斜视训练 1、内隐斜可以做从5米逐渐往近处的近看直至模糊,反复训练,持之以恒的坚持,同时可以做一些运动眼球的眼保健操。但是对于调节力较弱的中年人应给于1/2或1/3的三棱镜来舒解。对于调节了几乎为零的老年人应给予足量的的三 棱镜,以消除复视为目的。 2、外隐斜可以做从0.33米逐渐往5米的远处看,重复训练。同时可以做一些放松眼球的眼保健操。也可药物散瞳,对眼肌进行放松。避免常时间的近距离作

四种基本眼位的检查方法

四种基本眼位的检查方法 四种检查方法是遮盖法、角膜映光法、单视标检查法(两眼视网膜的物像是同一物体的景象)和双视标检查法(两只眼分别注视两个不同的视标)。 1.遮盖法:病人的眼球必须有运动功能才能利用遮盖法检查眼位,如果病人眼球运动严重受损,甚至不能运动,则不适合用遮盖法检查眼位。另个,病人两只眼都必须具备注视能力,精力集中,能够配合。 遮盖法有四种形式:交替遮盖法、遮盖-去遮盖法、三棱镜交替遮盖法和三棱镜遮盖去遮盖法。 (1)交替遮盖法:多用于隐斜视及间歇性斜视患者。 操作方法:若遮盖一只眼,对侧眼仍然注视前方视标没有发生运动,则把遮眼板移到对侧眼上,观察原来被盖眼的运动方向,如果由外到内,说明受检查可能存在外隐斜视或外斜视,如果由内向外运动,说明受检者可能存在内隐斜视或内斜视。这样反复交替遮盖几次,观察移去遮盖后的一只眼的运动方向,进一步证实初次的检查结果。如果观察到眼球出现垂直方向的运动,则说明受检者可能存在垂直斜视或垂直隐斜视。 有些显斜视在检查的时候,开始表现为隐斜视,经反复交替遮盖双眼,才表现出来显斜视,例如间歇性外斜视,在开始检查时为外隐斜视,交替遮盖以后,才表现出外斜视。如果反复交替遮盖双眼,能充分显示出来最大斜视角。 检查距离应该是33cm和6m两种。 (2)遮盖去遮盖法:鉴别隐斜视和显斜视的主要方法。 像其他遮盖法一样,病人只有具备对调节视标的注视能力,检查结果才是可行的。 操作方法:遮盖一只眼,仔细观察另一只眼的运动方向,即没有被遮盖的眼球的运动方向。如果出现运动,说明病人存在显斜视,根据运动方向是哪一类斜视。如果非遮盖眼由外向内运动,说明病人患外斜视;由内向外运动,说明患内斜视;若存在垂直方向的运动,说明患有垂直斜视,即上斜视或是下斜视。 若非遮盖眼不动,再以同样的方式遮盖另一只眼,同样的方法观察对侧非遮盖眼的运动状态。第一次遮盖的眼是斜视病人的偏斜眼,对侧非遮盖眼自然不发生运动,因为遮盖前后都是非遮盖眼注视;如果遮盖的是斜视病人的注视眼,偏斜眼则出现运动。所以遮盖去遮盖检查必须先后遮盖两只眼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遮盖去遮盖检查法也能观察隐斜视。例如,遮盖病人的右眼,左眼仍然注视前方的目标不出现运动。打开病人的右眼,如果左眼仍然不动,右眼出现运动,根据运动的方向能够判断病人是内隐斜或是外隐斜。若右眼由内向外运动,则说明患内隐斜视;由外向内运动,说明患外隐斜。 (3)三棱镜交替遮盖法:用于测量隐斜和显斜两种偏斜的总度数。但是,不能把两部分斜视的度数分别表示出来。此方法经常用于斜视手术矫正之前,为手术设计提供眼球最大偏斜度数。这两部分加起来,反映了眼外肌不平衡使眼球自然偏斜的最大程度,排除了融合功能的影响。 操作方法:遮眼板从一只眼移向另一只眼应该迅速,以免发生融合,不能暴露大斜视角。经过数次交替遮盖后,眼位才能出现最大的分离状态。手持三棱镜,根据斜视的方向把三棱镜放在一只眼前,内斜视时,三棱镜底朝外;外斜视时,三棱镜的底向内;上斜视时,三棱镜底向下;而下斜视时,三棱镜的底则朝上方。继续交替遮

斜视检查

斜视检查 第一节斜视的一般性检查 适应症 1.判断有否斜视。 2.明确隐形斜视或显性斜视。 3.鉴别共同性斜视与麻痹性斜视。 4.明确斜视的方向。 5.判断交替性斜视与单侧性斜视。 6.进一步名确外斜视、内斜视的分类。 7.了解注视眼。 8.检查是否A-V征。 9.指导手术治疗。 禁忌症 无。 操作方法及程序 1.询问病史,进行眼部常规检查。 2.进行知觉状态检查。包括视力、屈光状态、注视性质、双眼视功能。 3.斜视定性检查。有否斜视;真斜视、假斜视;隐形斜视、显性斜视;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斜视的方向:内斜、外斜、垂直斜(上斜、下斜);交替性斜视、单侧斜视;间歇性外斜、恒定性外斜;调节性内斜、部分调节性内斜、飞调节性内斜;注视眼;A-V征。 4.斜视定量检查。参见下节。 5.眼球运动检查。 6.集合功能检查及调节性集合和调节性比率测定(AC/A),见附录。

注意事项 1.详尽的病史询问对于正确的诊断非常重要。 2.斜视检查常需要多次的重复和全面分析,以最终得出正确结果。 3.儿童斜视与调节、融合关系密切,影响眼位的结果。必须戴眼镜检查,比较裸眼及戴镜的的斜视度数的差别。 第二节隐形斜视检查 适应症 需要判断隐性斜视、显性斜视、间歇性斜视的患者。 禁忌症 无。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遮盖试验法 (1)交替遮盖法:先遮盖一只眼,迅速将遮眼板移到另外一只眼。交替遮盖两只眼反复几次,如果两只眼均不动,说明是正位,没有斜视。若出现眼动,根据方向判断是那种斜视。 (2)单眼遮盖检查(又称遮盖—去遮盖法):嘱患者注视前方33cm处的光点视标,遮盖一只眼破坏融合,观察未遮盖眼有没有运动及运动方向。去遮盖后观察被遮盖眼的运动及方向,若去遮盖后被遮盖眼表现为偏斜或偏斜一段时间才回到正位则为间歇性斜视,若去遮盖后被遮盖眼马上回到正位则为隐性斜视。然后再对另外一只眼进行检查。 (3)遮盖共同实验:又称间接遮盖法,主要用于婴幼儿的斜视和弱视的定性检查。遮盖板离被遮眼距离要比上述方法远,置于眼与注视目标之间5~10cm处,检查者可以同时观察双眼的运动状态,判断是否斜视、弱视。 2.马氏杆加正切尺检查法

斜视常见检查法有哪些

斜视常见检查法有哪些 *导读:眼科查斜视,常会用到两种检查方法:遮盖法和角膜映光法。…… 遮盖法 是检查眼外肌功能是否正常或平衡的一种方法。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一般可以查出具有5度以上的隐斜视或斜视。 检查方法包括有两眼交替遮盖法及单眼遮盖法。一般先作两眼交替遮盖法,如果查出有眼位不正现象,再作单眼遮盖法。 两眼交替遮盖法 让被检者面对光亮处,两眼注视远处(五米外)或近处(33cmm)目标。先观察双眼位置是否平衡,然后用一不透光的遮眼器或手掌反复交替遮断左、右眼的视线。使被检者两眼没有同时注视的机会,观察在轮换遮盖的瞬间,去掉遮盖的眼球有无转动现象。判断 正位者:换遮他眼时,去除遮盖的眼不转动,被遮盖眼也不见眼球偏斜。 斜视者:换遮他眼时,去掉遮盖的眼球立即从偏斜位置向前方注视目标方向转动,而被遮眼则偏斜。 单眼遮盖法 受检查者两眼注视远处(五米处)或近处(33cm)目标,用遮眼器或手于一眼前反复遮盖与除去(另眼始终不加遮盖),观察两眼是否

转动,然后用同法检查另眼。 判断 隐斜视:未遮眼始终固视目标不动,另眼遮盖时偏斜,去遮时又能转至注视目标位置,向内转动者为外隐斜,向外转动者为内隐斜,向下方转动者为上隐斜。 共转性斜视: (1)单眼性斜视:假设右眼为单眼性斜视。遮盖右眼让左眼注视 目标时右眼偏斜,去除右眼遮盖时,两眼均在原位不动。反之遮盖左眼(正位眼),让右眼注视目标时,则左眼偏斜;但当去掉左 眼遮盖时,左眼立即恢复原来注视位置,而右眼则偏向斜视方向,出现两眼均有转动。 (2)交替性斜视:遮盖右眼嘱左眼注视目标,或遮盖左眼嘱右眼 注视目标,当去掉遮盖时,两眼均保持原位不转动。 角膜映光法(Hirschbeng法) 是一个检查显性共转性斜视的粗略方法,比较适用于幼儿及弱视、或不能进行详细检查的患者。 方法:在受检者正前方33cm处置一灯光,嘱注视之。如角膜光 反射点位于两眼瞳孔正正央则为正位眼;如果角膜光反射出现于 一眼瞳孔正中央,而另眼在瞳孔缘,则偏斜约10~15度;在角膜缘上,则偏斜约45度;在角膜中心与角膜缘之间的中点处,则斜视度约为25度。(注:每偏斜1mm约相当于斜视弧7~7.5度)。

眼科体检操作规程

东海县中医院眼科体检操作流程 一、检查项目: 1、视力, 2、色觉, 3、外眼, 4、眼位, 5、眼前节:结膜、巩膜、角膜、虹膜、瞳孔、晶状体, 6、玻璃体, 7、眼底, 8、眼压 二、操作规程: (一)视力检查: 方法:1、按眼科常规,先查右眼后查左眼;距离5米,如用反光镜则为2.5米;被检者双眼应与视力表5.0行等高。 2、视力检查由大视标开始,每个视标辨认时间不应超过5秒,受检者能顺利认出2-3个视标即可指认下一行视标,记录最佳视力。如在5米处不能辨认4.0行时,被检者应向视力表走近,记录走近距离,对照5分折算表记录。 (二)色觉检查:采用标准色觉检查图谱进行检查。 1、在明亮自然光线下检查,光线不可直接照到图谱上; 2、双眼距离图谱60~80cm; 3、图谱读出时间应≤10秒。 (三)外眼检查 1、眼睑 (1)观察双眼裂大小;是否对称;有无睑裂缺损、内眦赘皮、眼睑内翻、外翻以及闭合不全。

(2)观察睑缘表面是否光滑、是否充血、是否附着鳞屑;睫毛是否缺损、其位置与排列方向是否正常、有无睫毛乱生或倒睫、亦或有双行睫毛等先天异常。 2、结膜 (1)检查顺序:依次为上睑结膜→上穹窿部结膜→下睑结膜→下穹窿部结膜→球结膜→半月皱襞。检查时注意结膜组织结构是否清楚、颜色、透明度,有无干燥、充血、出血、结节、滤泡、乳头、色素沉着、肿块、瘢痕以及肉芽组织增生,结膜囊的深浅,有无睑球粘连、异物等。 (2)检查方法: 睑结膜检查方法:检查上睑结膜嘱被检者放松眼睑,向下方注视,将食指放在眉下上半部睑板皮肤处,拇指放在睑缘上方,轻轻捏住眼睑皮肤,拇指向上,食指向下将睑板上缘向下压即可翻转,使上睑结膜暴露。检查下睑结膜时,只需将下睑向下方牵拉嘱被检者向上注视既可充分暴露(如有角膜溃疡或角膜软化症及疑有眼外伤者勿强行翻转眼睑做检查,以免发生角膜穿孔)。 球结膜检查方法:球结膜暴露较容易,以拇指和食指将上下睑分开,嘱患者向各方向注视转动眼球即可充分暴露整个眼球,检查时切忌压迫眼球。 3、泪器 (1)视诊:观察泪腺、泪道部位有无异常变化。如泪腺有无肿胀、泪点是否正位和是否开放、泪囊区皮肤有无红肿、有无溢泪。

斜视、弱视试题(一)

西宁光彩明天儿童眼科医院医助转正考试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 A1型:(25题) 1.关于眼外肌的数目,正确的是( ) A,共有4条B.共有6条C.共有8条 D.共有5条E.共有7条 2.上斜肌的主要作用是( ) A.上转B.下转C.外转 D.内旋E.外旋 3.动眼神经支配( ) A.外直肌B.内直肌C.内斜肌 D.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E.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下斜肌4.先天性内斜视一般发生在生后( ) A.1岁以内B.2岁以内C.6个月以内 D.1,3岁E.3岁 5.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特点是( ) A.见于轻度远视眼B.当远视矫正后眼位可正位或内隐斜C.斜视角大D.看远与看近斜视角不等E.治疗以手术为主6.下列哪项不是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表现( ) A.多数有甲亢病史B.CT示眼外肌梭型肥大C.视力减退D.如不伴有甲亢,称为眼型Graves病E.常以上睑下垂为首发症状7.下列哪项不符合眶下壁骨折的表现( ) A.下斜肌可嵌入骨折处B.患眼上睑下垂C.被动牵拉试验阳性D.眼球上转受限E.下直肌可嵌入骨折处 8.用角膜映光法检查眼位,角膜映光点位于瞳孔缘时,其偏斜度大约是( ) A.25°B.15°C.20°D.5°E.以上均不是9.下列哪种眼病不出现代偿头位( ) A.上斜肌麻痹B.散光眼C.下直肌麻痹 D.共同性外斜视E.内直肌麻痹 10.诊断内斜A征,眼球向上、下各转25°时的斜度差应是( ) A.≥10ΔB.≥15ΔC.25° D.15°E.10° 11.下列那条肌肉不受第Ⅲ颅神经支配( ) A.上直肌B.下直肌C.下斜肌 D.内直肌E.上斜肌 12.在判断A、V型斜视时,需检查眼球向上、下各转多少度时的斜视角( )

第四节 斜视临床检查法

第四节斜视临床检查法 一、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包括询问病史、检查视力、验光和望诊。 (一)询问病史 仔细了解病史对诊断斜视与弱视具有重要价值。 1.个人史及家族史了解有无斜视和弱视家族史、生产过程、个人其他疾病及外伤史等情况。 2.发病年龄发病的年龄对于预后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发病越早,对双眼视觉功能影响越明显。 3.发病的形式了解斜视是逐渐发生的,突然发生的,还是间歇出现的。 4.斜视的类型包括斜视的方向、斜视角是否随注视位置的变化而改变,斜视是单眼的还是双眼交替性的,斜视能否控制,有无代偿头位。 5.了解斜视与弱视的治疗史。 (二)视力检查 根据年龄确定不同儿童视力检查方法(详见第三章)。由于婴幼儿很难配合视力检查,所以检查时定性比定量更为重要,判断两只眼的视力是否存在差别比获得每眼的准确视力更有价值。如果发现婴幼儿两眼视力存在差别,即提示可能存在弱视。对隐性眼球震颤患者(双眼注视时无眼球震颤,遮盖一眼后出现眼球震颤)检查视力时,因遮盖一眼后可诱

发眼球震颤,用常规方法遮盖一眼检查的视力低于生活视力,应尽量在不引起眼球震颤的情况下检查。方法是:可在一眼前放置+5D球镜片,正球镜可以使视力表上的视标模糊,但不诱发眼球震颤(图17-7)。另一种简易的方法是用一张长方形的硬卡片,其宽度刚好遮住视力表上的视标,放在距被遮眼33cm处,以不引起眼球震颤为准,测定另一眼的视力。有代偿头位的眼球震颤患者检查视力时,应允许患者在其代偿头位上检查其最佳视力。 (三)屈光检查 药物麻痹睫状肌后的屈光检查可以获得准确的屈光度数。我国初诊儿童普遍采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近年来国外采用1%环戊通滴眼剂作为睫状肌麻痹剂,既可充分麻痹睫状肌,又能缩短散瞳持续时间。 (四)望诊 望诊时先排除假性斜视,大度数的阳性Kappa角易误诊为外斜视,而阴性Kappa角和内眦赘皮(图17-8)易误诊为内斜视。如果确定存在斜视,则进一步观察斜视是恒定性的还是间歇性的,是双眼交替的还是单侧的,斜视角是变化的还是稳定的。要检查是否伴有上睑下垂,是否有异常头位。观察每只眼的注视质量和双眼同时注视的情况。有震颤样运动则表明注视不稳定和视力不良。

四种基本眼位的检查方法

四种检查方法是遮盖法、角膜映光法、单视标检查法(两眼视网膜的物像是同一物体的景象)和双视标检查法(两只眼分别注视两个不同的视标)。 1.遮盖法:病人的眼球必须有运动功能才能利用遮盖法检查眼位,如果病人眼球运动严重受损,甚至不能运动,则不适合用遮盖法检查眼位。另个,病人两只眼都必须具备注视能力,精力集中,能够配合。 遮盖法有四种形式:交替遮盖法、遮盖-去遮盖法、三棱镜交替遮盖法和三棱镜遮盖去遮盖法。 (1)交替遮盖法:多用于隐斜视及间歇性斜视患者。 操作方法:若遮盖一只眼,对侧眼仍然注视前方视标没有发生运动,则把遮眼板移到对侧眼上,观察原来被盖眼的运动方向,如果由外到内,说明受检查可能存在外隐斜视或外斜视,如果由内向外运动,说明受检者可能存在内隐斜视或内斜视。这样反复交替遮盖几次,观察移去遮盖后的一只眼的运动方向,进一步证实初次的检查结果。如果观察到眼球出现垂直方向的运动,则说明受检者可能存在垂直斜视或垂直隐斜视。 有些显斜视在检查的时候,开始表现为隐斜视,经反复交替遮盖双眼,才表现出来显斜视,例如间歇性外斜视,在开始检查时为外隐斜视,交替遮盖以后,才表现出外斜视。如果反复交替遮盖双眼,能充分显示出来最大斜视角。 检查距离应该是33cm和6m两种。 (2)遮盖去遮盖法:鉴别隐斜视和显斜视的主要方法。 像其他遮盖法一样,病人只有具备对调节视标的注视能力,检查结果才是可行的。 操作方法:遮盖一只眼,仔细观察另一只眼的运动方向,即没有被遮盖的眼球的运动方向。如果出现运动,说明病人存在显斜视,根据运动方向是哪一类斜视。如果非遮盖眼由外向内运动,说明病人患外斜视;由内向外运动,说明患内斜视;若存在垂直方向的运动,说明患有垂直斜视,即上斜视或是下斜视。 若非遮盖眼不动,再以同样的方式遮盖另一只眼,同样的方法观察对侧非遮盖眼的运动状态。第一次遮盖的眼是斜视病人的偏斜眼,对侧非遮盖眼自然不发生运动,因为遮盖前后都是非遮盖眼注视;如果遮盖的是斜视病人的注视眼,偏斜眼则出现运动。所以遮盖去遮盖检查必须先后遮盖两只眼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遮盖去遮盖检查法也能观察隐斜视。例如,遮盖病人的右眼,左眼仍然注视前方的目标不出现运动。打开病人的右眼,如果左眼仍然不动,右眼出现运动,根据运动的方向能够判断病人是内隐斜或是外隐斜。若右眼由内向外运动,则说明患内隐斜视;由外向内运动,说明患外隐斜。 (3)三棱镜交替遮盖法:用于测量隐斜和显斜两种偏斜的总度数。但是,不能把两部分斜视的度数分别表示出来。此方法经常用于斜视手术矫正之前,为手术设计提供眼球最大偏斜度数。这两部分加起来,反映了眼外肌不平衡使眼球自然偏斜的最大程度,排除了融合功能的影响。 操作方法:遮眼板从一只眼移向另一只眼应该迅速,以免发生融合,不能暴露大斜视角。经过数次交替遮盖后,眼位才能出现最大的分离状态。手持三棱镜,根据斜视的方向把三棱镜放在一只眼前,内斜视时,三棱镜底朝外;外斜视时,三棱镜的底向内;上斜视时,三棱镜底向下;而下斜视时,三棱镜的底则朝上方。继续交替遮盖两只眼,不断调整三棱镜的度数,直到交替遮盖时不再出现眼球运动为止。完全中和偏斜度数往往需要同时应用水平垂直方向的三棱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