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战后的教育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

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用于国际交流。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和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

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全民化、教育终身化、教育民主化、教育信息化

教育目的:(广义)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受到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如国家、社会教育机会、学生家长、教师的期望均为广义的教育目的。狭义)是国家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是一定教育价值观的体现。教育目的具有不同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的意义:(1)、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归宿,制约着教育活动的全过程。(2)、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向,对教育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3)、教育目的是评价教育质量最根本的标准。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变化结果。

个体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个体的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个体发展呈现历史性与社会性、顺序性与阶段性、共同性与差异性(因材施教)等特征。个体发展既是现实地展开,又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人的素质即人的本质、本性。既然人具有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因而人的素质就应当由自然的与社会的一系列稳定特点所构成(定义)。素质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素质教育三大任务,发展身体素质、培养心理素质、形成社会素质

教育活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一个以人的集合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系统。

教师职业的特点(角色多样化和职业训练专业化)

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发展的不平衡性、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最佳发展期(指人的身心发展的某些功能在特定时期更容易发展、错过后就难以发展甚至无法发展的特点)、个别差异性

现代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处理师生关系的最高准则。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智慧的激励者;是社会经验的提供者,更是多元价值的分享者、是人生道路的指引者,更是奋斗目标的助跑者。

智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活动的稳定心理特征,是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核心)和注意力。智力水平往往影响着学习水平,并制约着学习方式与学习风格。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个性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决心、信心和恒心)和性格

技能是指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经过练习而学习一种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经历分解模仿、整体掌握和协调熟练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习情感、学习意志、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行为的迁移。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正迁移和负迁移。“

多元智力理论:智力是由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相对独立的能力方面组成。做法:倡因材施教观。教师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树立多种多样的评价观。

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的总和和进程的安排。课程改革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

三大课程流派: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英国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赫尔巴特、布鲁纳《论认知》人文主义课程论主张课程应有益于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和发展,强调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判断儿童,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心理发展要求确定课程。卢梭、杜威《儿童与课程》学科中心论主张以科学分类中的知识门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标。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洛克的白板

品德是一定的道德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特点和倾向,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育决策提供可靠信息的过程。教育评价的功能:诊断教育情况、改进与形成性功能、区分优良和分等鉴定功能、激励功能、引导教育改进。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注重评价的改进和形成功能、扩展教育评价的范围、强调评价方法定量与定性的结合、重视自我评价的作用,、重视对评价本身的评价学生评价是通过单项或综合评估手段,评估学生个性某方面或整体特性。学生评价的主要类型: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又叫标准参照评价。新课程评价的主要趋势:由侧重甄别选拔转向侧重发展。从过分关注结果的评价逐步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用。

强调评价结果的

教师评价的意义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自身发展、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育质量教师评价的主要方法: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自我评价;学生成绩分析

第 1 页共1 页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一)举止文明的习惯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细化目标: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二)诚实守信的习惯 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 细化目标: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三)尊重他人的习惯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 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 细化目标: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四)守时惜时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小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细化目标: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

路上溜达玩耍。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五)懂得感恩的习惯 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 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 细化目标: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六)勤俭节约的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刻不容缓。 细化目标: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七)遵守秩序的习惯 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没有秩序任何集体活动都无法开展。 细化目标:1、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2、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3、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4、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八)勤于动手的习惯 自己动手可以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能力。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正是这一教育目的的根本体现。 (1)中、小学在实现教育目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教师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水平还不够高。在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填鸭式”、“注入式”的陈旧教学方法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同时,大多数教师已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究竟应当如何成功地开展素质教育,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还不多,缺乏对素质教育理论的系统把握。因此,素质教育在一些教育工作者心目中难以形成科学、准确、全面的理解。 ②应试教育仍有很大的生存空间。目前,素质教育在社会教育环境中,并未真正成为主流,应试教育的观念和“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仍严重影响着教育目的的实现。同时,在家庭教育中,“望子成龙”和功利思想仍然严重存在,考试成绩不仅仅是学校对学生的基本评价手段,而且更是成为许多家长评价孩子的惟一参照。 ③对教育目的的理解存在偏差。目前很多教师、家长甚至学校领导者对素质教育存在某些误解,以至于在实施过程中造成一些偏差。一些教师、家长认为搞素质教育让学生没法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只是发展学生的一些特长,学一些“旁门左道”的技艺;有的家长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各个方面一起发展,于是强迫孩子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使孩子不堪重负。 ④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认识上存在偏差。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目前存在着对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的问题,少数人甚至用能力代替素质,用素质否定知识,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2)解决中、小学在实现教育目的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①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取决于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立。要全面顺利的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必须加强师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转换教师职能,真正完成教师由“教书匠”向“专家学者型”的转化,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备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能熟练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大胆创新,充满生气和活力的教师队伍。 ②要真正改变旧的教学模式,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素质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要真正实现从“教师本位”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的意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受教育者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实现教育目的。 ③建立多元化的学生学业评价系统。要彻底动摇应试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必须改革现有的单一化的学生学业评价系统,要改革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成绩为主要途径的评价方式,适当增加其他方面的评价指标,构建多元化的学生学业的评价系统。 ④加强对素质教育的宣传。要纠正人们对教育目的和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认识上存在的偏差,必须加强对素质教育的宣传,要使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正确认识素质教育,厘清各种概念的区别,从而保证他们对素质教育的支持和落实,最终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 总之,中、小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础教育阶段,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学校、社会和家庭要通过共同努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的教育:有意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有制度的教育 正规教育(制度化教育)的主要标志: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 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废科举,兴学校”,产生于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实施于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特点):(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教育发展的过程:古代教育古代中国夏代是最早兴起学校教育形态的六艺教育:1、礼2、乐3、射4、御5、书6、数 汉代的选士制度(人才选拔)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 古代欧洲:特点:1、教会学校教育制度2、骑士制度 近代教育:文艺复兴是标志(欧洲) 特点: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现代教育: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XX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1、萌芽2、独立3、多样化、4、理论深化 中国:孔子的学说: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的来源 2、“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的来源,(宋代、朱熹) 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个性差异 4、30而立,40而不惑,50而知天命----年龄差异 5、“三人行,必有吾师,择其易而从之,不易而改之”从师之道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态度,“学而时习之,不矣悦乎” 7、“温故而知新”方法 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仁爱,忠孝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行相结合 道家《礼记》中的《学记》主X启发式教学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国外:苏格拉底(古希腊)问答三步,第三步,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思索,得出结论) 柏拉图《理想国》(古希腊)昆体良《论演说家的培养》(古罗马) 教育学的建立

我国中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我国中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1)培养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具有守信、勤奋、自立、合作、乐观、进取等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遵纪守法,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具有分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 (3)培养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 (4)培养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1)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3)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5)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6)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学习“双主双效教学模式”后关于教、学、评的教研心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极大地震撼着传统学校教育系统各要素之间原来稳定的结构形式,如何教?如何学?如何进行学习评价?这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在了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我试图从教学教育模式的定位进而更新教师素质和教学评价策略的角度进行探索,以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教学模式概况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教学模式包含以下几个要素:①指导思想:它是建立各个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指导下提出来的。②主题:是教学活动进行的线索,主导着教学模式的形成。③教学程序:是完成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也使得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另外还有几个隐含的因素:④目标:任何教学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目标,使主题具体化,也是主题或教学活动前进的方向。⑤策略:不同的教学模式会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完成目标。⑥内容:不同的教学模式有适合自己的课程设计方法。⑦评价:不同的教学模式因其主题、目标、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教学过程中多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完整地构成了一定的教学模式。至于模式中各因素的具体内容,则因教学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概括起来,世界目前流行的总的教学模式大致有三种。一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简称为“教师中心模式”),一种是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简称为“学生中心模式”),还有一种就是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我们称之为“教师学生双主教学模式”(简称“双主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传授式,其结构“讲、听、读、记、练”,特点是解释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因其易于为教师掌控教学节奏,课堂知识输出的容量大,“教”的效率高而被许多教师采用。而有人认为这种模式抹杀教师的教学个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满堂灌”的教学现象大行其道的今天,现代教学理论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目前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其本质也是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面向全体学生,承认个体差异,促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一味强调学生这一“主体”,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失去方向,导致走入学习的误区。 本着对教学质量的追求,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本着践行学校办学理念的需要,我们的教师是不是也应该思考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变革和重建呢?因此,我认为现代教学应是“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的和谐统一。实施“教师学生双主双效教学模式”. “双主双效教学设计模式”是介于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模式之间,其主要是在保留“传递-接受”式教学活动进程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积极利用以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在人与机、人与人交互中让学生更多的主动思考,探索,发现,形成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既在必要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最新资料推荐------------------------------------------------------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规律提要从教育史的发展角度看,我国的教育目的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演变过程,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强调德育; 突出反映了社会本位论思想; 自然科学教育未被重视。 我们应充分把握教育目的的演变规律,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中国教育发展史教育目的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是贯穿教育的一条主线,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要围绕这一条主线进行,只要偏离这一条主线,将给教育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也必将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了解教育目的的发展演变,认识其发展的规律性,对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是我国教育论著中比较丰富、比较深刻的一个部分。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中国教育思想之渊源,在他的论著中,就非常明确地论述过他的教育目的思想,他认为:教育就是要通过个人的修养,培养修己以安人,修己以治人的士成君子,即封建社会的统治人才,除此以外,教育无其它目的,所以,当他的学生樊迟请教他如何种庄稼,如何种菜时,他 1/ 15

很生气,甚至骂樊迟是小人,显然,樊迟请教的内容与他的教育目的的思想是相违背的。 孟子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一教育目的思想的提出,也反映出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但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来说,道德和政治修养是很重要的。 《大学》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儒家思想,把教育的目的概括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就是要求修己,通过修己来明人伦,最终达到个人在道德和政治修养上的至善至美,这也是培养统治者的标准。 宋代理学家朱熹发扬光大了孔孟思想,他在为白鹿洞书院拟定的教规中,将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条理化,系统化为明五教,这五教是: 父子有序,君巨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在朱熹的教育目的的思想中,已经反映了封建社会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准则三纲五常思想,这一教育目的的论述,是中国古代教育宗旨的最完整的概括和体现,朱熹被奉为圣贤,他的思想在明、清时代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思想依据,甚至科举考试都不得有违朱熹的四书集说,朱熹对教育的目的的论述,为中国古代教育目的的思想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虽然一些非儒家正统思想的其它学派和教育家对教育目的提出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

培养什么样的人大讨论心得体会 培养什么样的人?我想首先我们从政治高度出发,要知道我们是为党和国家培养人,要对党和国家负责。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更多的感恩教育,要让他们知道旧社会的黑暗,更要让他们知道现在幸福的学生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而后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他们是党和国家的未来,他们有责任做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我们老师要明白,就算是一年一度的小考,沙场点兵的不是我们,而是党和国家。其次我们培养的人定位是合格的公民,遵纪守法,保持尊严,尊重别人;是具有高素质的人,在各个领域从事他们感兴趣的工作,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好的人。对我们小学教师来说:要认识学校并不就意味着仅仅是培养大学生的地方,也并不意味着只是将教科书的内容灌输给学生的地方,学校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对人的造就。真正决定一个人未来命运的是他的综合素质,合格的老师应该是帮助自己的学生建立自信,老师对于一个学生,不管他的学习成绩是优还是差,学校都应该成为他永远的心灵故乡,不管他将来走向社会之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心灵深处永远都会保留着对学校美好的回忆,是一个培养成健全人格的人的地方。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至少有九种智能,有长也有短。“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从儿童来校的第一天起,教师就应该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身上所有的好的东西。让集体看到的首先是每个儿童的优点,这才是育人的艺术所在”(苏霍姆林斯基语),因此,当学生第一天走进校园时,我们的老师一定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为孩子的未来着想。 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爱心。有一句话,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对孩子、对学生要关爱,要宽容,要耐心,这样才能体贴入微,把他们教育好。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老师必须有崇高的道德。

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

参考文献: [1][12]吴相湘.蒋梦麟振兴北大复兴农村[A].传记文 学丛刊之十八.民国百人传(第一册)[C].台北:传记 文学出版社,1982.51,86. [2]朱宗顺.蒋梦麟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J].高等教育 研究,1996,(4):88-93;朱宗顺.试析蒋梦麟的个性教 育思想[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3):69-72;朱宗顺.蔡元培与蒋梦麟主政北大 之比较[J].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论坛,1998,(3):21- 29. [3]萧超然.蔡元培[M].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13. [4]许美德.中国大学(1985-1995)[M].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2000.69;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 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63. [5][10][18][19][21][25][38][43][56][57][58][59]高 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613,543,618,537,618,213,194,576,246,247, 247,541. [6][26][27][28][29][30][50][51][52][53][54][60]曲 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95.286,358,284-285,234,231,259,119,357, 47,254,223,473. [7]陆君.蒋梦麟致蔡元培函[J].民国档案,2004,(2):3. [8]陈布雷.陈布雷回忆录[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 1987.80. [9]高平叔.蔡元培长编年谱(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1996.613. [11]高平叔.蔡元培长编年谱(中)[M].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1996.231. [13]傅国涌.叶公超传[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4.249. [14][55]蒋梦麟.西潮[M].台南:大夏出版社,1994.9, 210.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胡适往 来书信选(下)[C].北京:中华书局,1979.53. [16]唐德刚.胡适杂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41. [17]蒋梦麟.新潮[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 105. [20][22][32][33][34][35][36][37][40][41][42][45]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91.5,205-206,72,136,137,24,627,73,163,79, 709,171. [23][24]高平叔.蔡元培全集(三)[M].北京:中华书局, 1984.130,98. [31][47][48]蒋梦麟.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M].上 海:商务印书馆,1933.437,121,98. [39][44]马征.教育之梦)蔡元培传[M].成都:四川人 民出版社,1995.201,273. [46]罗家伦.蒋梦麟先生事略[J].民国人物传记史料汇 编(第四辑),1990,(6):390. [49]高平叔.蔡元培全集(五)[M].北京:中华书局, 1984.479. (本文责任编辑邓建生) #高等教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提要# 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 北京大学博士生杨志坚导师喻岳青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03年5月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理论中最基本和核心的概念,也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本论文以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为对象,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为指导,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1949年以来我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形成、历史演进、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调整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案,为我国本科教育在21世纪的改革发展提供研究依据。 本论文共分七章,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即本论文的导论。主要提出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以及研究的意义;对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限定研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确定研究的重点问题、基本思路、逻辑框架和基本方法。第二部分是第二章。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是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理论问题。具体内容包括本科教育定义,本科教育的历史发展和核心理念;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要素、结构和定位;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等。第三部分是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是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在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中形成和演进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存在着什么样的历史问题,又面临着什么样的现实挑战等。第四部分是第六章。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是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战略调整问题。具体内容包括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战略调整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战略调整目标等。第七章主要是总结、归纳研究成果,提出研究结论。 本论文认为,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要素有三个,即知识、能力和素质,其逻辑结构为"倒品字"结构。新中国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其后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它适应计划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根据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战略调整。 # 104 # 蔡元培与蒋梦麟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之比较

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新时期学校教育中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中学生德育大纲》、《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文件要求,通过扎实细致、持之以恒的“好习惯我知道--好习惯我能行--好习惯伴我行”养成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守则》、《规范》)为基础,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文明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理为核心,深入开展学生养成教育活动,将养成教育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养成教育活动,教会学生“做人”,使学生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辱的好学生;在家里做一个有孝心、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通过学生的文明影响,带动家长的文明、社会的文明,从而促进文明和谐社会的创建。 三、领导小组 组长:陈俊智 副组长:张少毅 成员:杨光泽周长波陈华民 四、活动内容 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小事抓、抓小事。结合《守则》、《规范》,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有计划地开展富有成效的养成教育活动。 (一)把学习习惯抓实 学生在学校里最多的活动就是学习,而且和每个老师都息息相关,从学习习惯抓起容易形成全校合力。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主动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 (二)把生活习惯抓严 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有助于推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校要从学生的作息、就餐、洗手、洗脸、理发、剪指甲、整理衣被、锻炼身体等最基础的生活习惯养成开始抓起,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把行为习惯抓细 1、举止文明的习惯 根据市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继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对长辈、老师、同学、他人要有礼貌,待人接物要有礼节,争做文明公民,并通过对学生的教育辐射到家庭、社会中去。 2、遵守秩序的习惯 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学校生活中的秩序包括课堂秩序、课间秩序、活动秩序等,即学习、生活、活动三方面的秩序。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实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教材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47746892.html,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教材建设作者:李辉 来源:《高教探索》2019年第12期 摘要:纵观我国从鸦片战争到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教材始终作为重要教学资源,支撑中国近代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材建设同时也在推动和诠释着其时的教育教学改革。本文以我国近代不同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为主线,就支撑实现其时人才培养目标的教材建设特点进行梳理,以期把握其中的规律,为推进当代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历史借鉴。 关键词:教材建设;历史特征;培养目标;中国近代 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宏观层面讲,是近代大学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所要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要求,从微观层面讲,是近代各类大学对所培养的学生提出的不同要求,即大学具体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剖析近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轨迹,集中反映了人才培养满足其时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发展需求的价值主张。而如何实现这些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实践客观地要求解决“如何保障人的培养”的问题,也就是需要研究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应具有的师资队伍、教材、课程、实验室以及教学制度等教学资源。[1]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成果的固化。教材建设是在一定时期、服务于一定教育机构教学、围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实施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行为。[2]从我国近代高等教育教材诞生起,教材建设始终 围绕“培养人才,传授知识”的主题。在不同的阶段,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传授什么样的知识,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历来体现了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高等教育教材在发展与变革中支撑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时期 (一)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时期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肇始于1861年清朝政府批准设立的京师同文馆。1898年,清朝政府创立的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大学。当时规定学堂的 办学方针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1902年诞生的“任寅学制”,其中所包括的《京师大学堂章程》第一章“全学纲领”中规定:“京师大学堂之设,所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谨遵此次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全学之纲领。”1904年1月13 日,清朝政府颁布了《奏定大学章程》,在其第一节中规定:“大学堂以谨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大学堂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足供任用为成效。”[3]这个时期,不同派别的教育思想家们常常会就“人才观”来表明自己的教育思想,应该就是“大学培养什么样人才”

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

1.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 2.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1)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2)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3)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3.教育的历史发展:古代教育,未来教育,现代教育。 4.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它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道德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5.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汇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受教育者主动的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一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的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6.从总体上看,人的发展十分复杂,是一个生活与生长并进的过程,是一个“给定”与“自我选择”、“自我建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是发展的各种因素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过程,它体现为个体内部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与外显行为方式的连续稳定的发展变化。 7.人的发展的特点:未完成性、能动性 8.人的发展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体差异性和整体性。 9.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10.环境泛指个体生存于其中,在个体的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 11.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12.在人的发展中,有四个方面的因素起作用,分别是:遗传、环境、教育、个体能动性 13.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1)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3)促进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14.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制约教育的性质(2)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3)制约教育的领导权(4)制约受教育权(5)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15.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16.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2)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17.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 18.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对文化的传递、选择、发展 19.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流动功能的区别与联系(2)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a.教育是培育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育的人作用于社会b.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c.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 20.教育的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总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21.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 22.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那托尔普、法国思想家涂尔干、德国教育家凯兴斯纳泰 23.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力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4.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25.教育制度的特点: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强制性 26.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种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也是人所受的不同类型教育的综合。 27.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从育人目标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路径。 28.“三本书”为: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29.学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 30.学科课程的特点是: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及其对儿童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所作准备的要求,有明确的目的与目标;能够按照人类整理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逻辑系统,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预先选定课程及内容、编制好教材,便于师生分科而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并强调课程与教材的内在的伦理精神价值和智能训练价值,对学生的发展有潜在的定向的质量要求。 31.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独立,它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的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地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 32.课程的一元化主要指,课程的编制应当反映国家的根本利益、政治方向、核心价值,反映社会的主流文化、基本道德以及发展水平,体现国家的信仰、理想与意志。课程的多样化是指,课程也应当广泛反映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反映不同民族、阶级、阶层、群体的不同文化、利益与需求;反映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的选择与诉求。简言之,要反映各个方面的多样化需求。 3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总目标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4.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地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言之,教学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35.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 36.教学的任务:(1)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2)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 37.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的关系(4)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38.教学原则是有效的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它既是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39.教学原则主要有:(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育(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学以致用,发展动手能力,领悟知识的价值(3)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务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4)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5)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6)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卓有成效地运用(7)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他们的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8)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惊醒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 40.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41.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指导性的简约理念和可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4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43.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道尔顿制、分组教学制、特朗普制 44.班级上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其优点有:(1)形成了一套严格制度(2)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3)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的系统科学知识(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5)能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与个性化 45.教学的辅助形式主要有作业、参观、讲座、辅导等 46.从教师教的方面来分析:备课、上课、课后辅导工作和教学评价等构成了教学工作流程的基本形式。47.备好课,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钻延教材(2)了解学生(3)考虑教法 48.上课包括:(1)明确教学目的(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解决学生的疑难,促进他们的发展(5)组织好教学活动(6)布置好课外作业 49.课后的教导工作主要有:(1)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2)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 50.校外专业支援与合作主要形式有跨校合作、专家指导、政府教育部门和教研机构组织的各类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等。 51.发展阶段(1)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2)以工具性相对主义为定向(3)以“好孩子”为定向(4)以维护权威和秩序为定向(5)以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为定向(6)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 52.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1)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主体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自我建构的结果(2)个体的品德发展是在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内部矛盾是促进品德发展的直接动力(3)个体品德的发展是品德各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4)品德的发展是有阶段的连续发展的过程,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53.德育原则主要有: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长善救失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集体中进行教育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等。(1)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把思想政治观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学习同参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道德思想境界与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2)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3)长善救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6)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有赖于学生的社会交往、共同活动,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社会交往和集体活动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7)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个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54.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一般方法有: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和制度等。 55.榜样是以他人的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56.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学校的教育任务,协调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与影响,有计划地组织全班学生的教育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对他们的学习、劳动、工作、课外活动和课余生活等全面负责,把班培养成为积极向上的集体,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57.班主任素质的要求(1)高贵的思想品德(2)坚定的教育信念(3)家长的心肠(4)较强的组织能力(5)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6)善于待人接物 58.班集体的教育功能(1)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巨大力量。(2)班集体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3)班集体还特别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59.班集体的概念:一个真正的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用与传统。 60.培养班集体的方法(1)确定集体的目标(2)健全组织、培养干部以形成集体核心(3)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4)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61.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1)了解和研究学生a观察b谈话c分析书面教材d调查研究(2)教导学生学好功课a注意学习目的与态度的教育b加强学习纪律教育c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3)组织班会活动(4)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5)组织学生的劳动(6)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7)评定学生操行(8)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62.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2)教师劳动的师范性(3)教师劳动的创作性(4)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63.教师的权利是指教师依法应当享有的各种权益(1)独立工作的权利,即教师依法享有对学生实施教育、指导、评价的权利(2)自我发展的权利,即教师依法享有发展自己、提高专业水平的权利(3)参与管理的权利,即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参与学校建设和管理(4)争取合理报酬、享有各种待遇的权利 64.教师的义务是指教师依法应当承担的各种指责(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65.教师素养的要求(1)高尚的师德(2)宽厚的文化素养(3)专门的教育素养(4)健康的心理素质 66.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1)加强和改革示范教育(2)加强教师在职提高 67.校本培训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学习为培训基地关注教师的实际需要,按需要培训。在培训前,学校一般会对本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发展需求进行分析,或征询教师对培训方式的意见,做到有的放矢,具有实现针对性(2)重视在教学实践中培训教师,教学、科研与培训一体化,强调岗位练兵。(3)重视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部动机。 1原型是人们在现实世界里所关心,研究或进行生产管理的实际对象 2模型是人们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而将原型的某一部分信息进行合理简化,提炼后构建的原型替代物 3数学模型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一个特定对象,为了一个特定目的,根据特有的内在规律,做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的一个数学机构 4数学模型的基本步骤:模型准备,模型假设,模型构建,模型求解,模型分析,模型检验,模型应用 5数学建模方法有:机理分析法,测试分析法,综合分析法 6指数增长模型(Malthus模型)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 数学模型的特点:模型的逼真性和可行性,模型的渐进性,模型的稳定性,模型的可转移性,模型的非预制性,模型的条理性,模型的技艺性,模型的局限性 7数学模型的分类,根据对象内部机理了解程度的不同,白箱模型,灰箱模型,黑箱模型 8数学建模学习的重要意义:数学模型是联系现实世界与数学世界的一座重要桥梁,数学建模则是数学应用的必由之路;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数学建模顺应了当前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 9数学建模的学习方法:案例研究阶段,亲身实践阶段,回馈反思阶段 10计算一致性指标CI=(M A X -n)/(n-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