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窗透声的基本知识

玻璃窗透声的基本知识
玻璃窗透声的基本知识

玻璃窗透声的基本知识

2008年04月12日来源:中国玻璃机械网[进入论坛讨论]编辑:玻璃机械网

关键词:玻璃窗中空玻璃夹胶玻璃

引言

玻璃窗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室内采光和向外的视线,除此之外,还起隔声作用。人们之所以关心玻璃窗,不仅仅由于它用于建筑物的外立面,而且还涉及到建筑物的内部如办公室门与门之间、录音室的隔断等等。窗户的声音透射通常影响建筑的整体隔声效果。

支配窗户声透射的物理定律与支配建筑墙体声透的物理定律相同,但玻璃窗实际的噪音控制程度还要受玻璃本身的性质和窗户的安装特点的影响。例如,增加玻璃的厚度在大多数频率区间都可以提高隔声量,但是玻璃的刚度却限制了隔声量的提高。使用多层玻璃(双层和三层)在大多数频率处可以降低噪音,但这取决于玻璃之间的隔离方式。

隔声量是用来测量在某一频率范围的降噪程度的标准尺度。本文中使用的单位是在北美广泛使用的单一的数值单位,即声透射系数STC。

尽管使用声透射系数对评定建筑物的某些声源的降噪效果,比如如人的说话声音一般来说,是令人满意的,但是,使用声透射系数来评定较低频率的声源来说,却不大适用。因为,大多数室外噪音源如飞机和公路上的交通车辆都位于这一区间,仅仅用声透射系数来评定建筑物的外立面的降噪程度,是远远不够的。

密封单层玻璃窗

从理论上看,如果玻璃刚度的作用忽略不计的话,大片单层玻璃的声频或质量每增加2倍,其隔声量增加6dB。尽管单层玻璃的隔声量在某些频率处基本服从“质量”定律,但是由于玻璃本身的刚度和窗户玻璃的面积有限,却导致了玻璃的隔声量偏离质量定律的规定。

图1. 密封单层玻璃窗的隔声两曲线。

图1 描绘的是两个不同厚度的密封单层玻璃的质量定律曲线和实际隔声量曲线。质量

定律曲线显示的隔声量变化随着频率的增加大于实际测量窗户的隔声量。

在低频处,实际测量的隔声量高于相对应的质量定律曲线:这是因为窗户密封材料的吸声和相对于声波波长的窗户尺寸所导致的。一般来说,这些影响对于大片玻璃如玻璃墙隔断来说是微不足道的。玻璃隔声量的大小取决于窗户的尺寸、形状以及窗户是如何安装在窗户框内的。使用弹性密封材料(如氯丁橡胶密封条)可提高玻璃在低频处的隔声量3

到5dB。

在较高频率处,实际测量的隔声量降到对应的质量曲线以下。实际测量隔声量的这种大幅度下降通常被称为“符合频率下垂”(coincidence dip)。导致符合频率下垂的原因是由玻璃板内的弯波造成的。符合频率下垂发生的频率与玻璃的厚度成反比。2mm厚玻璃的符合频率下垂接近于500kHz,而18mm厚的玻璃的符合频率下垂发生在频率为50Hz 处。从图1可见,由于符合频率下垂的作用,在频率500Hz处,18mm厚玻璃的隔声量事实上比4mm厚玻璃的隔声量要小。在频率200Hz以上,实际测量的18mm厚玻璃的隔声量远远小于用质量定律所表示的隔声量曲线。由于符合频率下垂的影响,紧紧靠增加玻璃厚度对单片玻璃的声透射系数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

在符合下垂频率之上,夹胶玻璃的隔声量较之同等厚度的单片玻璃大得多。夹胶玻璃得隔声量曲线在符合下垂频率以上十分接近质量定律曲线。这种隔声量得改善显然是得益于玻璃之间的弹性胶片产生的阻尼(振动能耗散)。但必需注意,这种阻尼是温度的函数。

在加拿大北部寒冷的冬天,夹层玻璃的隔声量的增加幅度会大幅度的下降。

双层中空玻璃

双层中空玻璃的隔声量主要取决于两片玻璃之间的空气层厚度。图2描绘的曲线表示中空玻璃的隔声量随空气层的增加而增加。图中的曲线显示,中空玻璃空气层每增加2倍,其声透射系数就大约增加3。此外,该图还显示,声透射系数还随着玻璃的厚度增加而增

加。

图2. 窗户的透声系数(STC)和双层中空玻璃窗空气层间距之间的关系。

如果两片玻璃之间的间隔小(小于25mm),则双层中空玻璃的声透射系数可能比相同厚度的单片玻璃的声透射系数仅仅高一点点(或事实上可能还要低一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两层玻璃之间的空气像弹簧一样将振动能从一层玻璃传到另一层玻璃上,从而导致中空玻璃隔声量的大幅度减少,这种现象称为质量-空气-质量共振。中空玻璃的共振

频率可由下列公式求出:

1150(t1+t2)1/2 /(t1t2d)1/2

式中,t1和t2 分别表示两片玻璃的厚度、d表示空气层距离,单位为mm。一般来说,在工厂种制作的密封中空玻璃的共振频率位于200-400Hz之间。图3 描绘的是这类中空玻璃共振频率的下降恰恰处于这一区间。。天空中的飞机和路面上的交通车辆的绝大部分声能都处于该频率范围。通过增加空气层的厚度和使用较厚的玻璃,这类共振频率就可降

低,从而改善对这种噪声源的隔音效果。

图3. 小空气层对中空玻璃隔声量的影响。

在质量-空气-质量共振频率以下,双层中空玻璃和相同厚度的单层玻璃的隔声量相同。在位于共振频率以上时,中空玻璃的隔声量较之其中单层玻璃的要大;当空气层每增加2倍时,其声透射系数的增加大约为3dB。

三玻中空玻璃与双玻中空玻璃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在双玻中空基础上增加一层玻璃对隔声效果会起作用,但实际上除非中间空气层间隔相应地增加许多的话,否则三玻中空玻璃与双玻中空玻璃的隔声效果基本上是一致的。图4描绘的是总厚度类似的双玻中空和三玻中空玻璃的隔声量比较曲线。图中的玻璃规格分别为,双层中空玻璃:3mm+12mm+3mm, 三层中空玻璃:3mm+6mm +3mm+6mm+3mm,两者的空气层总厚度同为12mm。

图4. 双玻中空玻璃和三玻中空玻璃的隔声量曲线。

从图中可见,在低于质量-空气-质量的共振频率(约250Hz)时,三层中空玻璃的隔声量较三玻中空玻璃高3dB,这与质量定律所预测的相一致,因为从双玻到三玻,玻璃窗的质量增加了50%。在位于共振频率以上的位置,两条曲线几乎完全一致。因此,三

玻和双玻的声透射级相同,即STC 31。

无论是双玻中空还是三玻中空,除非它们的空气层距离在25mm以上,否则三玻中空的隔声量与双玻中空的隔声量就十分近似。假定两个双玻中空玻璃,它们的质量相同,但其中一个的空腔很大,另一个较小。如果用后者替代前者中的一层玻璃的话,STC的增加

是十分有限的。

玻璃窗降噪设计

除非对门窗的降噪要求特别大的话,否则人们一般就选用双玻中空窗。双玻窗的空气间隔必需相当大,才足以达到大量降噪的要求。

在双玻中空和三玻中空玻璃中采用非对称厚度的玻璃,其降噪效果较之相同厚度的玻璃的降噪量要大。图2 中的双玻中空的玻璃厚为6mm。如果将其中的一片用3mm厚的玻璃来替代,其透声系数与之替代前相比,相同或更大一些。中空玻璃中采用不同厚度的玻璃来降噪,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原因是,不同厚度的玻璃的声音共振频率是位于不同区间的。双层玻璃的厚度比为1比2时,效果是最明显的。

从窗框的透射的声能会限制中空玻璃的降噪效果,特别对隔声量大的中空窗的影响更大。图2中的STC数据取自于安装在木质窗框的中空玻璃,窗框的总厚度为40mm。实验表明声音透过木窗框的能量是为不足道的,但对安装在重量轻的金属框的中空玻璃来说,STC是较低的,很明显是由于声音透过金属窗框导致其共振造成的。一般来说,应避免使用轻体的窗框材料。如果对降噪量要求很高的话,应使窗框从结构上看应分离,与墙

体接触,从而避免声能通过窗框的传递。

总之,中空玻璃窗具有节能作用,应该大力推广。但是不能因为节能,就认为其降噪

的结果就一定比单层玻璃窗好。切记住,影响二者的物理原理是不同的。影响的降噪的因素包括,中空玻璃的安装、空气层内所充的气体、玻璃厚度、空气层距离、窗户边缘部的密封程度、玻璃种类(普通玻璃、夹层玻璃)、间隔条种类、边部的阻尼效果和窗框材料等等(有关分析,笔者拟另行文详细论述,在此存而不论)。此外,同样需要记住的是,虽然惰性气体和胶片在中空玻璃内的使用,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可以对降噪起到作用,但是,在使用时必须对应用的条件做具体分析,如使用胶片夹层玻璃在寒冷的冬天条件下,由于阻尼作用的丧失,其降噪效果与同等厚度的单层玻璃是一样的。

作者:联合太平洋有限公司王铁华

2.0《声现象》基础知识训练(答案)

第二章《声现象》基础知识训练(答案)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于传播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 ...。能够发出声音的物体叫做声源 ..。 .....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真空闹钟实验 ①当把玻璃罩抽成真空时,闹钟声音并未完全消失,原因是还有固体传声(或还有少量空气) ...............。 ②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 3、介质可以分为固体 ..、液体 ..的形式传播。 ..三类。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 ..和气体 4、声速与介质种类 ......。 ....和介质温度 ....有关,15℃的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 5、课本30页最下面的小资料中,可以总结出的两条规律是: ①声速与介质种类有关 ..... .................;15..℃的空气中.........;②声速与 ......;(一般说来固体传声最快、气体传声最慢 ...介质温度有关 的声速是 ......) .... 340m/s 6、百米赛跑时,位于终点的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后开始计时,那么运动员的成绩是否准确?偏大还是偏小? 如何得到准确成绩?听枪声开始计时,运动员成绩不准确 ....................................;.这个成绩比运动员的实际成绩提高了;计时员 应该以看到枪烟时开始计时 ............。 7、能否用回声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应该如何测量?真空不能传声,不能用回声测量地球到月球 ................... 的距离;应该用激光或电磁波测量地球到月 .......... ...,测出光从地球到月球...................球的距离,光速(电磁波速)是 ....8.m/s ..............3X10 的时间就可以测出 ........。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个特性(三要素)是音调 ..和音色 ..。 ..、响度 音调是表示声音高低 .......特性的物理量;音色是表示声音的感..特性的物理量;响度是表示声音强弱(或大小) 觉特性的物理量。 2、“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实验:(控制变量法:用力大小不变,改变钢尺露出桌边的长度 ........................) ①实验现象:钢尺露出桌面的部分越长,振动得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钢尺露出桌面的部分越短,振动得越慢.,声音的音调越低.。 ②实验结论: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有关,振动频率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小,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3、频率的定义:发声体 ...1s..内振动的次数 .......的物理量。 ......叫做频率。物理意义:频率是表示物体发声体振动快慢 单位是赫兹 ..,符号 Hz..。 4、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20Hz ....~ 20000Hz ...,高于20000Hz的叫做 .......,低于20Hz的叫做次声波 超声波 ...的产生,对人体有害。 ...。许多自然灾害往往伴随着次声波 5、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音叉乒乓球实验: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音叉,听声音响度大小,并观察 .. ...............................乒乓 球被音叉弹开的幅度 .........) ①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转换法:将音叉的振动转换为乒乓球的振动) ②实验现象:敲击音叉时用力越大,音叉振动声音响度越大.,同时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③实验结论: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 ..有关,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大.,振幅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小.。 6、响度除了与振幅有关,还与到声源的距离远近 ... ........有关。原因是声音传播越远,分散 ..越大。应用:“喇叭

数字信号处理知识点总结

《数字信号处理》辅导 一、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时域分析 (一) 离散时间信号 (1)基本概念 信号:信号传递信息的函数也是独立变量的函数,这个变量可以是时间、空间位置等。 连续信号:在某个时间区间,除有限间断点外所有瞬时均有确定值。 模拟信号:是连续信号的特例。时间和幅度均连续。 离散信号:时间上不连续,幅度连续。常见离散信号——序列。 数字信号:幅度量化,时间和幅度均不连续。 (2)基本序列(课本第7——10页) 1)单位脉冲序列 1,0()0,0n n n δ=?=?≠? 2)单位阶跃序列 1,0 ()0,0n u n n ≥?=?≤? 3)矩形序列 1,01 ()0,0,N n N R n n n N ≤≤-?=?<≥? 4)实指数序列 ()n a u n 5)正弦序列 0()sin()x n A n ωθ=+ 6)复指数序列 ()j n n x n e e ωσ= (3)周期序列 1)定义:对于序列()x n ,若存在正整数N 使()(),x n x n N n =+-∞<<∞ 则称()x n 为周期序列,记为()x n ,N 为其周期。 注意正弦周期序列周期性的判定(课本第10页) 2)周期序列的表示方法: a.主值区间表示法 b.模N 表示法 3)周期延拓 设()x n 为N 点非周期序列,以周期序列L 对作()x n 无限次移位相加,即可得到周期序列()x n ,即 ()()i x n x n iL ∞ =-∞ = -∑ 当L N ≥时,()()()N x n x n R n = 当L N <时,()()()N x n x n R n ≠ (4)序列的分解 序列共轭对称分解定理:对于任意给定的整数M ,任何序列()x n 都可以分解成关于/2c M =共轭对称的序列()e x n 和共轭反对称的序列()o x n 之和,即

八年级下科学声现象的相关知识点

声现象复习 课堂重点注意点 重点知识: 声音产生的原因 声音的传播途径 声音的特性有几种 什么是噪声 学生注意点: 声音能不能在真空传播 减小噪声的三种方法。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 振动的物体能产生声音。声音可以在、和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有一些动物活动时常常会竖起耳朵,并且还不时地转动着方向,这是为了()。 A. 向其他动物示威 B. 赶小虫 C. 判断声源的方向和距离 D. 寻找异性动物 声音的产生 P2.上现象:(1)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具有能量。 P2下现象:手碰到音叉会感受到振动感;水花飞溅;看到乒乓球被弹开,听到声音变弱;以上现象都说明了声音是由产生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发出声音时,它在振动,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没有了。 (2).声音的传播 在教室里能听到老师上课,说明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P4上现象:能够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液体传播(塑料固体)。 P4下现象: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P5现象:没抽气前能听到;抽气过程中声音变小;抽光听不到声音;空气回到瓶中又会听到声音。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由于在月球上没有空气,人与人即使离得很近,相互说话也听不见,只有通过无线电传播和转换后才能进行交流。 2. 下列四种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 在起大风暴的罗布泊沙漠里 B. 在潜水员遨游的海底 C. 在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顶 D. 在宇航员漫步的太空

声音具有能量,也可以传递能量。能量随着振动的传递而传递。例子:石头打击水面引起振动并形成水波,能量就向外传播开了;人敲击音叉,人给音叉能量,音叉作为声源振动起来,并带动空气的振动,这种振动形成声波。这样能量就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了;对较远的人喊话时,用双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旁,使声能集中在的锥角范围内向前传播。 二、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有、和。 P7:敲击力度大一些;鼓面的振动幅度,鼓面上放一些细小的小纸片;重锤时反弹的高度高,说明了鼓声越大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 感觉很响,令人烦躁。 声音的高低用音调描述,音调与声源振动的有关。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以内振动的次数为单 3.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好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能辨别主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声速 4 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就立即消失了,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A. 声波传到锣内去了 B. 锣面的温度升高了 C. 锣面停止了振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为20---20000Hz。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时,这种波叫做。超声波能被定向发送,遇到很小的物体也能被回来(蝙蝠、超声波诊断仪、测定海深、暗礁、海底地形图、寻找鱼群、侦查潜艇)。声波低于20Hz时,这种波叫,次声波被大气、水和地层物质吸收,因此传播的距离,穿透性。利用其特性可以利用地震发出的次声波研究地壳活动(地壳工作者在地面进行定点爆破,让它发出的次声波穿透地层,从而获得地下构造 5. 下列有关超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可以听到超声 B. 人可以发出超声 C. 超声可以用于探测鱼群 D. 超声不能传递信息 三、噪声 声音中令人愉快的、优美动听的声音称为乐音(物理角度是有规律的振动),反之的、的声音称为噪声。

第三章《声的世界》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声的世界》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 声的世界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 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三章声的世界 百色五年中考命题规律(熟知考情) 年份题号题型考查内容分值总分2019 17 填空 声现象综合(声音 的产生与传播、声 音的特性) 2 2 2018 1 选择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3 3 2017 3 选择噪声的防治 3 3 2016 2 选择声音的特性 3 3 2015 5 选择 声音的产生与传 播、声音的特性 3 3 命题导向 本章知识点在百色中考中占2~3分,以选择或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本章的高频考点是声音的特性、噪声的防治。本章知识点是百色 中考的必考考点,考查声音的特性的可能性较大,试题比较简单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 停止,发声就停止,但传声未停 止 传播 条件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 体和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 声 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回音 (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 反射回来,从而形成回音(或回 声)。当回音比原音晚0.1s以上 时,人耳才能区分原音和回音 声速影响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因素 340m/s 。一般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 中最慢 (2)回声测距:s =12s 声=1 2v 声t 。 声音的特性 特性 响度 音调 音色 定义 声音的强弱 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品质 影响 因素 声源的振动幅度,振 幅越大,响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越 大 声源振动的快慢,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特性 响度 音调 音色 改变 方法 改变振幅的大小,改变与声源的距离,减少声音的分散 改变发声体的松紧、长短、粗细等 改变发声体的材料、 结构等 举例 震耳欲聋,轻声说话,医用听诊器 尖锐刺耳,男低(女 高)音 闻其声知其人,声纹 锁 说明 音调和响度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音调高 未必响度大;音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有关,不受音调、响度的影 响 (2)正常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在振动、频率在听觉范围内、有传播介质、足够的响度。 (3)声音的波形图对比 声波图 音调 响度

初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及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答案 填写在下面的答题卡内. 1.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人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3.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 原因是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4.人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 A.桥洞两端开口,不反射声音 B.桥洞窄小,反射的回声跟原声混在一起分不出来 C.桥洞反射的声音都从洞口跑掉了 D.桥洞两侧反射回来的声音正好抵消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 波 6.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 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声现象大纲及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 一、知识网络 二、识记巩固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 声源 。 2.声音的传播是以 声波 的形式进行的。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 真空 不能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 最大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最小 。空气中的速度大约是 340m/s 。 3.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 高低 叫做音调, 声源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叫做频率,单位是 赫兹 ,符号H z。振动的频率 越高 ,声音的音调 越高 。 4.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 强弱 叫做响度,声源 振动的幅度 越大,声音的响度 越大 ,它还跟距声源的 距离 有关,它的计量单位是 分贝 ,符号 dB 。 5.声音的三个特征是 音调、响度、音色 。 音色 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 6.控制噪声主要着眼于 在声源处减弱 、 在传播中减弱 、 在入耳处减弱 这三个环节。 7. 15~40 dB 是较好的生活环境,超过 70 d B 就难以长时间忍受了。 8.一般只有在 20~20000Hz 范围内的声音才能引起人的听觉; 高于20000Hz 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而低于20Hz 的声波叫做 次声波 。 三、《声现象》问题梳理 超声波 超声波、次声波的频率范围、人耳听力的频率范围 主要应用: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产生的条件:物体的振动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传播方式 传播介质 传播速度 声音的传播 乐音 音调 响度 音色 噪声 噪声物理、环保特征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噪声来源及防治途径 乐音和噪声

1.产生声音和听到声音的区别。 物体只要振动就一定能够产生声音,但是这个声音,人不一定能够听到。主要可能的原因有:(1)此声音属次声波或超声波;(2)此声音响度太弱或人距发声体太远;(3)没有传声的介质;(4)非正常的听觉。 2.产生回声和听到回声是否是一回事情? 产生回声的条件很简单,只要有障碍物就存在回声。但是,有回声时我们不一定能够听到。由于人耳只能区分相隔0.1s以上时间的两个声音,所以当回声返回的时间不到0.1s时,人就无法听到回声,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3.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这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声音的粗细,它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而响度是指声音强弱,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声音的大小,它是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的,响度越大具有的声能越多。 4.超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比次声波快吗?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由传声的介质决定的,跟声波的频率无关,即在同一种传声介质中,超声波、次声波和可听见的声它们的传播速度都是一样的。 5.声速测距。 声速测距可以把声音的传播速度和速度公式联系起来。主要有三种题型: (1)利用声速计算打雷处到人的距离,这类问题要注意闪电和雷电是同时产生的; (2)利用回声测人到障碍物的距离或利用超声波测海深,这类问题要注意声音走了一个来回。 (3)利用声音在金属和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计算传声时间之差,或测算钢轨或金属管的长度等问题。 四、例题解析 例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解析:本题关键是弄清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切发声物体都一定正在振动,所以D正确;人说话是靠声带振动,故B错;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但是传播速度不同,所以A 错;人耳要能听到声音,声音的振动频率必须在人耳的听力范围内,而且要有一定的响度,所以C错。 点评:声音现象是非常熟悉的物理现象,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是,究竟是哪一个物体在振动容易出错;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但是,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固体中的声速>液体中的声速>气体中的声速.人耳要能听到声音有四个条件:正常的耳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三章声的世界-新整理

第三章声的世界 目录: 狙击知识点 狙击考点 狙击知识点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通过观察和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_振动___产生的。二胡、提琴等弦乐器是靠弓和弦的_相互摩擦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笛子是由_ 管内的空气 _、笛膜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__介子__的,它既可以在_气体_中传播,也可以在液体_和__固体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真空_中传播。声音在三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中传播速度的关系是_ v气

(通用版)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2章 声现象基础知识排查

第二章声现象基础知识排查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及传播 1.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________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声,__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2.振动一定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会听到,人听到声音的振动频率范围是________Hz~________Hz. 3.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________,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快,________次之,________最慢. (3)在15 ℃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____m/s. (4)________不能传声. 4.回声现象 (1)回声是指声源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改变________,又反向传播回声源处的现象. (2)人耳若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两个声音的最小时间间隔为0.1s,因此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__________m(假如空气的温度为15 ℃). (3)如果回声与原声的时间间隔不到0.1s,人耳就不能区别回声与原声,人会感觉自己的声音特别洪亮. ■考点二:声音的特性 5.声音的三个特性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音调指声音的________,是由物体振动的________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________,是由物体振动的________决定的;音色指声音的________,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声音,依据的是声音的__________. ■考点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2020秋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AB卷:第三章 声的世界(B卷)及答案解析

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B卷 能力提升 一、单选题 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次声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 D.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来控制噪声的 2.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的“嘀嗒”,这个现象说明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空气中慢 C.固体传播声音效果比空气好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调比在空气中高 3.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不能用来说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 ) A.B.C.D. 4.现在牙医经常为顾客利用超声波清洁牙齿,超声波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 A.超声波是清洁剂B.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 C.超声波发生反射D.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把污垢去除5.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6.如下图,是在城市道路旁常见的警示牌。它是从哪个途径减小噪声的 A.声源处B.传播中C.接收处D.都有可能 7.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路程s与运动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汽车运动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ab段B.bc段C.cd段D.de段 8.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A.不能传播声音B.吸收了声波 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二、多选题 9.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高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声现象知识点 1.1声音的产生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2、真空不能传声;注太空中没有空气月球上没有空气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 声音;(低于20 Hz或者高于20000Hz或没有介质)。 4、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V固>V液>V气 在同一种介质中,一般是温度高时声速快。 三、回声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距障碍物至少17 m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声音传播路程:S=v* t,距离L= S /2(由题的条件判断是否除以2) 3、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听到枪声跟看到发令枪冒烟哪个准确? 4、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 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的方向(听见立体声); 1.2、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要素(或说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通常说的声音的粗细。 决定因素是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通常指声音的大小。 决定因素:(1)振幅: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大); (2)与声源的距离:听者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弱(小); 3、音色:(1)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2)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有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二、超声波和次声波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1、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要产生次声波; 三、乐音和乐器 1、打击乐器: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打击力量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弦乐器:弦长、粗、松,音调低;弦短、细、紧,音调高。 3、管乐器: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 应用:暖水瓶灌水时,水位越高,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1.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保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

《声现象》复习课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 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 3、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 4、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 二、教学重点及考点分析: 本章重点知识是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及声音的利用。其中尤以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控制为热门考察对象。 三、基础知识讲解(教师边讲基础边穿插基础题目练习): 1、声音的产生: 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就停止,但声音可继续传播。 B、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敲打门、桌子、人在楼层上走动等等皆可使固体振动发声。 C、也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海水拍打海岸产生海浪声,又如著名的钱塘江大潮所产生 的巨大的涛声。 D、气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子弹、炮弹快速穿过空气时产生的声音,秋风怒号。 2、声音的传播 A、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传声的介质有:空气(声波传播)、固体、液体(比较这几种物质传声速度、优劣)B、声速:是一个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每秒内声音传播的距离。 声速与物质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一般而言,有v固>v液>v气。 15℃空气中声音速度为340m/s。 3、人听到声音的条件: A、声源在振动发声 B、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如空气。 C、听觉器官完好: 教师简要讲述人耳的结构,着重讲清楚鼓膜(形成起振)、听小骨(放大震动)、听神经(传到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这些部分的功能。 骨传导:人的头骨、颌骨等可接受声音刺激形成神经兴奋,并可把这些兴奋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4、声音的三个特性: A、音调:声音的高低,也即通常所讲的“调子高低”问题。 ①决定音调的因素:频率(教师再将一下频率的概念、单位) ②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③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 ④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其他动物可以听到超声波、 次声波。 B、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即通常指的“嗓门大小”问题。它由物体的振幅决定。 教师比较频率和振幅的不同。 C、音色:某种声音所独具的特质。如二胡、小提琴,无论在白天、黑夜、人们都能区分,

第三章声的世界知识点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知识点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声源: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 3、声音产生的条件:物体的振动。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4、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在空气中速度为340m/s; 5、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声音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人离障碍物距离在17米以上);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s= vt);加强原声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固体的传声效果好)。 五、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通过调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调节乐器音调的高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声音的分散程度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的(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声波的频率范围:10-4Hz~1012Hz 2、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 3、超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 4、次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第二章 语音信号处理基础知识

第二章语音信号处理基础知识 1、语音信号处理? 语音信号处理是研究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一门学科。 2、语音信号处理的目的? 1)如何有效地,精确地表示、存储、传递语音信号及其特征信息;2)如何用机器来模仿人类,通过处理某种运算以达到某种用途的要求,例如人工合成出语音,辨识出说话人、识别出说话内容等。 因此,在研究各种语音信号处理技术之前,需要了解语音信号的基本特性,同时,要根据语音的产生过程建立实用及便于分析的语音信号模型。 本章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语音的产生过程、语音信号的特性分析以及语音信号生成的数学模型。 第一部分内容语音的产生过程,我们要弄清两个问题:1)什么是语音?2)语音的产生过程? 3、什么是语音? 语音是带有语言的声音。人们讲话时发出的话语叫语音,它是一种声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且具有一定的语法和意义。语音是声音和语言的组合体,所以对于语音的研究包括:1)语音中各个音的排列由一些规则控制,对这些规则及其含义的研究成为语言学;2)对语音中各个音的物理特征和分类的研究称为语音学。 4、语音的产生 语音的产生依赖于人类的发声器官。人的发音器官包括:肺、气管、喉、咽、鼻、口等。 ◆喉以上的部分称为声道,其形状随发出声音的不同而变化; ◆喉的部分称为声门。 ◆喉部的声带是对发音影响很大的器官。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声带开启和闭合使气流形成一系列脉冲。

每开启和闭合一次的时间即振动周期称为基音周期,其倒数为基音频率,简称基频。基频决定了声音频率的高低,频率快则音调高,频率慢则音调低。 基音的范围约为70 -- 350Hz,与说话人的性别、年龄等情况有关。 人的说话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想说阶段(2)说出阶段(3)传送阶段(4)理解阶段(5)接收阶段。 人的说话的过程: 1)想说阶段:人的说话首先是客观事实在大脑中的反映,经大脑的决策产生了说话的动机; 接着说话神经中枢选择适当的单词、短语以及按照语法规则的组合,以表达想说的内容和情感。 2)说出阶段:由想说阶段大脑中枢的决策,以脉冲形式向发音器官发出指令,使得舌、唇、鄂、声带、肺等部分的肌肉协调地动作,发出声音。与此同时,大脑也发出一些指令给其他有关器官,使之产生各种动作来配合言语的效果,如表情、手势、身体姿态等。经常有些人说话时会手舞足蹈。另外,还会开动“反馈”系统来帮助修正语音。 3)传送阶段:说出的话语是一连串声波,凭借空气为媒介传送到听者的耳朵。有时遇到某种阻碍或其他声响的干扰,使声音产生损耗或失真。 4)接收阶段:从外耳收集的声波信息,经过中耳的放大作用,达到内耳。经过内耳基底膜的振动,激发器官内的神经元使之产生脉冲,将信息以脉冲形式传送给大脑。 5)理解阶段:听觉神经中枢收到脉冲信息后,经过一种至今尚未完全了解的方式,辨认说话人及听到的信息,从而听懂说话人的话。 再开始介绍语音信号的特性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语音和语言的定义。 5、语言 是从人们的话语中概括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的符号系统。包括构成语言的语素、词、短语和句子等不同层次的单位,以及词法、句法、文脉等语法和语义内容。语言学是语音信号处理的基础。例如,可以利用句法和语义信息减少语音识别中搜索匹配范围,提高正确识别率。 6、语音学 Phonetics是研究言语过程的一门科学。它考虑的是语音产生、语音感知等的过程以及语音中各个音的特征和分类问题。现代语音学发展成为三个分支: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以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__最全_经典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可以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一定会发声,但人耳不一定能听见(比如: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就听不到)。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吊在空气中的乒乓球,可以看到乒乓球会被弹开;把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会看到水面溅起水花;把一些纸屑放在正在发声的音箱上面,看到纸屑在跳动;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种把肉眼看不到的微小变化转化成眼睛看得到的明显的现象叫转换法,转换法是物理探究实验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希望大家记住。敲锣或者鼓时,用手按住锣面或鼓面,声音就立刻消失了,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敲击一次大钟,大钟可以持续响很长时间,余音未止,是因为大钟还在振动而继续发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发声。振动的物体叫发声体,打击乐器是被打击物体振动发声,弦乐器是弦丝振动发声,管乐器是空气柱振动发声,蚊子叫声是蚊子的翅膀振动发声的,气球爆炸发声是气体振动产生,冬天风吹电线发出呜呜声是电线振动产生的。 2、声音可以以固体,液体,气体为介质传播。固体传声效果最好。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如在走廊上可以听到教室里有人在大声讲话。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如水里的鱼会被岸边人的走路声吓跑。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如我们日常生活听到的大部分声音就是靠空气传来的;总之,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是一片死寂,如在月球上的宇航员离的很近都无法听到对方的声音,他们要借助无线电来交谈。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真空罩中的空气,会听到真空罩中正在发声的闹铃的声音逐渐减小,此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称为声波。 3、声的传播需要一定时间。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来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15℃的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一般情况下,固体中的声速> 液体中的声速> 气 体中的声速。铁路工人判断远方是否有火车驶来,通常都把 耳朵贴在铁轨上听;古代作战士兵晚上休息时,通常把耳朵 贴在埋入土中的牛皮制的鼓面上睡觉,这样可以及早听到夜 袭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固体传声效果好;且固体传播声 音比气体快,能及早听到。闪电和雷声总是同时产生的,先 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是,是因为声速小于光速(3×108m/s)。 4、声音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叫做回声。人耳区分两次声 音的时间间隔至少是0.1s。人要想区分出自己的回声和原声, 人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17m以上。在教室里谈话比在操场 上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小于0.1s(人距 障碍物的距离小于17m)。也就是说教室里说话有回声,但我 们听不到是因为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人们用“余音绕梁, 三日未止”形容某人的歌声好听,也是说的回声现象。 5、雪疏松多孔会吸收声音,所以下雪天很安静。礼堂和音乐 厅墙壁凸凹不平,可增强声音的吸收,减弱声音的反射。可 见。蓬松多孔的物体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声音的传播有空 气传导和骨传导两种传导方式。日常生活中人们听到别人的 声音主要是通过气传导的方式传导人耳,人们听到自己的声 音主要是靠骨传导的方式传到入耳的。骨传导的效果比空气 传导的效果好。 6、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 低,即声音的尖细和粗闷。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就 高,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低。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着音 调的高低。物体较长、较粗、较宽、较厚、较松时振动会较 慢,音调较低;物体较短、较细、较薄、较窄时振动会较快, 音调较高。区分男女同学的声音可以用音调,一般情况下, 男同学声带发育的较宽、较厚,振动较慢,音调较低。用频 率表示发声体的振动快慢。256H Z表示发声体一秒钟振动256 次。人耳听觉范围是20H Z——20000H Z,一般的发声体较小 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发声体较大时发出声音音调低。女生 的声带细小,音调高,男生的声带宽大,音调低。敲编钟时, 大编钟音调低,小编钟音调高。小提琴演奏时,要调整琴弦 的松紧,是为了调节音调。暖瓶里接水,水快捷满时空气变 短发声音调变高,声音变尖。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决定于 发声体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距离。振动的物体偏离原来位置的 最大距离叫做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离声 源的远近有关。生活中经常把手拢在嘴边喊话;用纸做成喇 叭形状喊话;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心肺工作的声音,都是减 小声音分散,增强声音响度的方法。听诊器可以减弱声音的 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不同发声体 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可以根 据音色来区分不同乐器。不同人的声音。听其声知其人就是 凭音色来判断的。 7、声波是一种波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声呐探测鱼群, 雷声预示下雨,超声波检查身体疾病,通过检测次声波来探 测地震或者海啸等自然灾害。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如:超声 波洗牙、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零件、超声波加湿器、超声 波武器、超声波碎石等。在雪山上不能大声呼喊,会引起雪 崩,说明声能传递能量。声控灯说明声能传播能量。 8、从物理的角度上看,噪声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 音;从环保的角度上来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 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从这个角度来看,乐音有时也会变成 噪声。噪声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居民噪声。交通噪声 如:汽车、摩托车的鸣叫声,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声,火车、 飞机等巨大响声。工业噪声如:发动机运转声,电锯、机床、 电钻、工地爆破声等等。居民噪声如:家庭噪声、娱乐场所、 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分贝(dB)是衡量声音大小(强 弱)的单位, 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听觉 下限。减弱噪声的3个途径:(1)在声源出减弱——消声 器,禁止鸣笛;(2)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市区种树,高速 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关闭门窗;(3)在人耳处减弱,戴隔音 耳罩,在耳朵里塞棉花。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声现象练习题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人靠的振动发声,爆炸声、风声、气球破裂是振动发声、弦乐器靠振动发声,鼓靠振动发声,蚊子是振动发声. 2、停止,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 3、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发声:发出声音。低于20 Hz或者高于20000Hz或没有介质)。 4、发声的物体叫做可以是、和;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和都可以传播声音; 2、不能传声; 3、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单位是;声速的计算公式是;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m/s;s是距离,单位是,t是时间,单位是 4、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和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中传得最快,中最慢;V固V液V气 在同一种介质中,一般是温度越声速越。 三、回声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s以上,距障碍物至少m(教室里听不见回声,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声音传播路程:S=v* t,距离L= S /2(由题的条件判断是否除以2) 四、乐音 1、音调:声音的叫音调,通常说的声音的粗细。 决定因素是,频率越,音调(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 2、响度:声音的叫响度;通常指声音的大小。 决定因素:(1)物体振幅越响度越 (2):听者距发声体越,响度越; 3、音色:(1)指声音的特色 (2)由和决定。 (3)区别碗(瓷器)是否有裂纹、男女生、乐器的种类等。 五、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低于20Hz叫;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