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指针和函数

实验十指针和函数
实验十指针和函数

实验十指针与函数

实验目的

理解并掌握函数的指针等概念,学会使用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学会编写返回指针值的函数。

要点提示

1.函数名代表函数的入口地址,函数的入口地址即为函数的指针。

2.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的定义格式:

数据类型标识符(*指针变量名)();

3.函数的调用可以通过函数名调用,也可以通过函数指针调用。

4.返回指针值的函数定义格式:

类型标识符*函数名(形式参数表);

5.当函数有多个计算结果或返回值时,可以定义函数返回值的类型为指针类型。

实验内容

1.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引用

2.返回指针值的函数的定义和引用

3.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作为函数参数

实验步骤

读懂并输入程序,完成填空后输出结果。

1. 写一个函数,将字符串中的小写字母转换成大写字母。在main函数中输入字符串,并输出结果。

main()

{ void convert(); /* 函数说明 */

char str[10];

printf("\nInput a string:");

scanf("%s", str);

【】

printf("\nOutput the string:%s", str);

}

void convert(char p[10]) /* 函数定义 */

{ int i=0;

while (*(p+i) !='\0') {

if (*(p+i)>='a' && *(p+i)<='z')

*(p+i)=*(p+i)-【】; /* 将小写字母转换为大写字母 */

i++;

}

}

程序运行结果

Input a string: Nba

Output the string: 【】

main()

{

void convert(); /* 函数说明 */

char str[10];

printf("\nInput a string:");

scanf("%s", str);

convert(str);

printf("\nOutput the string:%s", str);

}

void convert(char p[10]) /* 函数定义 */

{

int i=0;

while (*(p+i) !='\0')

{

if (*(p+i)>='a' && *(p+i)<='z')

*(p+i)=*(p+i)-32; /* 将小写字母转换为大写字母 */

i++;

}

}

Input a string:Nba

Output the string:NBA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实验2

main()

{ void convert(); /* 函数说明 */

char str[10];

【】;

printf("\nInput a string:");

scanf("%s", str);

【】;

(*p)(str); /* 函数调用 */

printf("\nOutput the string:%s", str);

}

void convert(char p[10]) /* 函数定义 */

{ int i=0;

while (*(p+i) !='\0') {

if (*(p+i)>='a' && *(p+i)<='z')

*(p+i)=*(p+i)-32; /* 将小写字母转换为大写字母 */ i++;

}

}

程序运行结果

Input a string: Nba

Output the string: 【】

main()

Python 实验8 函数1

实验8 函数(一)实验目的: 1、理解自定义函数过程的定义与调用方法; 2、掌握自定义函数的定义与调用方法; 3、理解函数中的参数的作用; 实验内容: 1、编写一函数Fabonacci(n),其中参数n代表第n 次的迭代。While循环 def fib(n): if n==1 or n==2: return 1 a=1 b=1 i=2 while True: c=a+b a=b b=c i+=1 #第i次迭代,也就就是第i个数 if i==n: return c break def main(): n=input("Enter a number of generation:") print fib(n) main() 或者用for循环 def fib(n): a=1 b=1 c=0 if n==1 or n==2: return 1 else: for i in range(3,n+1): c=a+b a=b b=c return c def main(): n=input("enter n:") print fib(n) main() 2、编写一函数Prime(n),对于已知正整数n,判断该数就是否为素数,如果就是素数,返回True,否则返回 False。 def prime(n): if n<2: return False a=0 for i in range(1,n+1): if n%i==0: a+=1 if a>2: return False else: return True def main(): n=input("Enter a number:") print prime(n) main() Or: def prime(n): if n<2: return False if n==2: return True for i in range(2,n): if n%i==0: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def main(): n=input("Enter a number:") print prime(n) main()

浙师大 C语言 实验10函数2+答案

上机实验十函数与程序结构 学号姓名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函数声明、定义和调用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用递归函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掌握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的作用域区别 4.掌握数组作为函数参数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实验题1】 分析如下: Line 2中的变量k是_全局_变量;而Line 10中的k是__局部_变量。程序输出结果是k=1,k=1,k=1 。 如果将第10行改为“static int k=1;变量,程序输出结果是k=1,k=2,k=1 。 如果将第10行改为“k=1; ”,该k变量,程序输出结果是k=1,k=1,k=2 。 如果将第10行改为空语句“; ”后,,程序输出结果是k=1,k=2,k=3 。 【实验题2】程序填空:输入一个整数n (1≤n≤10),再输入n个整数,将它们按升序排列后输出。 程序分析_选择法: (1)由于n最大是10,需要定义一个长度为10的整型数组a; (2)整个排序只需要确定前n-1个元素(a[0] ~a[n-2]),最后一个元素a[n-1]无需另外处理; (3)在确定a[i](i=0,1,…,n-2)时,先将a[i]本身看成最小,即令k=i, 并将a[k]与后面的元素a[j](j=i+1, i+2, …, n-1)一一比较, 如果a[j]< a[k],则更新k的值:k =j。找出对应于下标i的最小元素a[k]后,交换a[i]与a[k]。(4)上述排序算法的代码:

运行程序,输入n: 5,输入5个整数:23 -9 14 0 -3,显示结果为: 如果是按从大到小的降序排列,语句行Line 13 应改为:if(a[k]> a[j] ) k=j; [思考题]程序填空: 将上述的程序用函数调用的方式去实现。定义一个sort()函数来实现数组的排序;在main()函数中调用sort()函数来实现数组的排序,并将结果输出。

【实验指导书】实验7:指针 (1)

(2014~2015学年-第1学期) 1. 理解指针、地址和数组间的关系。 2. 掌握通过指针操作数组元素的方法; 3. 掌握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的编程方式。 4. 掌握通过指针操作字符串的方法。 5. 了解掌握使用断点调试程序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 8 编译环境:CodeBlock 13.02 三、实验要求及内容(根据实验要求,将整个实验过程需要的数据和截屏记录于此,并整理成实验步骤。): 1.设计一个程序计算输入的两个数的和与差,要求自定义一个函数sum_diff(float op1,float op2,float *psum,float *pdiff),其中op1和op2是输入的两个数,*psum和*pdiff是计算得出的和与差。 解: (1)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程序7-1的流程图

图2 实验7-1实验源代码 (3)运行结果(测试用例) 实验7-1运行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实验7-1运行结果 2. 输入n 个正整数,使用选择法将它们从小到大排序后输出。要求:利用所学指针的内容实现。 提示:在指针这一章所学的冒泡排序算法基础上改写。 解: (1)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程序7-2的流程图

图2 实验7-2实验源代码(3)运行结果(测试用例)实验7-2运行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实验7-2运行结果

3. 输入10个整数存入数组a ,再输入一个整数x ,在数组a 中查找x ,若找到则输出相应的下标,否则显示“Not found ”。要求定义和调用函数seach(int list[],int n ,int x),在数组list 中查找元素x ,若找到则返回相应的下标,否则返回-1,参数n 代表数组list 中元素的数量。试编写相应程序。 解:(1)流程图如图1 7-3的流程图 (2)源代码 源代码如图2所示

C++程序设计实验七_参考答案

广东金融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C++程序设计 实验编号 实验7数组与指针练习系别参考答案及实验名称 姓名学号班级 实验地点新电403实验日期2011-11-24实验时数4 指导教师曲政同组其他成员无成绩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学习C/C++数组和指针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2.练习C++/CLI托管数组的创建方法和元素访问方法。 二、实验环境及相关情况(包含使用软件、实验设备、主要仪器及材料等) 硬件设备:联网的个人计算机 操作系统:Windows XP 编译系统:Visual Studio2005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包含简要的实验步骤流程) 1.内容和步骤 ⑴仔细阅读本课件的知识点和例题,努力理解其中的文字阐述和源代码,必要时可将源代码拷入Visual Studio2005生成的C++/CLR框架编译和运行,将运行结果与源代码对照,加深对C/C++数组和指针的理解。 ⑵在理解本课件内容的基础上,编写C/C++程序实现下列文字描述: a.声明一个int型变量x,并赋初值3; b.打印x的值; c.打印x的地址; d.声明一个指向int的指针p,并让其指向变量x; e.打印p所指变量的值 f.打印p的值; g.声明一个有10个元素的一维本地整型数组A,并为其赋初值0~9; h.在一个循环中打印A的所有元素的值; i.打印A的值; j.打印A的第一个元素的地址; k.声明一个指向int的指针q,并让其指向A的第一个元素; l.在一个循环中通过q后跟下标,打印出A的所有元素的值; m.在一个循环中通过q加上循环变量和取值运算,打印出A的所有元素的值; n.在一个循环中通过q的增量和取值运算,打印出A的所有元素的值; o.在一个循环中通过q的负增量,反序打印出A的所有元素的值; p.声明一个int型指针r,在堆中创建一个int型变量,为该变量赋初值3,并将该变量的地址赋给该指针,打印出该变量的值,然后删除该变量。 q.声明一个本地类Point(可以用包含2个int型变量和一个有参数构造函数的结构体表示)的指针s,在堆中创建一个Point类的对象,调用构造函数为该对象的两个数据成员赋初值3和4,并将该对象的地址赋给该指针,打印两个数据成员的值,然后删除该对象。 r.声明一个int型指针t,在堆中创建一个3个元素的int类型数组并将该数组的首地址赋给该指针,为三个数组元素分别赋值3、4、5,在一个循环中打印出所有元素的值,然后删除该数组。 s.声明一个本地类Point类的指针u,在堆中创建一个3个元素的Point类的对象数组(需在Point 中添加无参数构造函数)并将数组的首地址赋给该指针,为三个数组元素分别赋值(1,2)、(3,4)、(5,6),在一个循环中打印该数组所有元素分量的值,然后删除该数组。 t.用基本语法声明并创建一个10个元素的一维托管整型数组B,并在一个循环中为元素赋值0~9; u.在另一个循环中打印B所有元素的值。 v.用初值表方式声明并创建一个10个元素的一维托管整型数组C,并为其元素赋初值10~19; w.在一个循环中打印C所有元素的值。 x.用数组C为数组B赋值。 y.在一个循环中打印B和C所有元素的值。 2.提示和要求 ⑴首先将上面的文字描述拷入Visual Studio2005生成的C++/CLR框架,在每条文字描述之前加“//”将其变为注释,并在其下留一个空行准备编写对应的程序。 ⑵对应于逐条文字描述,在其下编写程序(可能是一个或一组语句),每编写一条文字描述对应的程序,就编译(运行)一次,以保证语法和算法的正确性。 ⑶当全部文字描述所对应的程序编写完成,并编译、运行正确,将文字描述和源代码拷入实验报告。 ⑷对C/C++的数组和指针做简要总结。

实验2:函数的应用

实验项目:函数的应用 实验目的: (1)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2)练习重载函数的使用 (3)练习使用系统函数 (4)使用debug调试功能,使用step into追踪到函数内部。 实验任务: 1.编写重载函数MAX1可分别求取两个整数,三个整数,两个双精度,三个双精度数的最大值。 2.用递归的方法编写函数求Fibonacci级数,观察递归调用的过程。 实验步骤: 1.分别编写四个同名的函数max1,实现函数重载,在main()中测试函数功能。 int max1(int x, int y) { return (x>y?x:y); } int max1(int x, int y, int z) { int temp1=max1(x,y); return (y>z?y:z); } double max1(double x, double y) { return (x>y?x:y); } double max1(double x, double y, double z) { double temp1=max1(x,y); return (y>z?y:z); } void main() { int x1, x2; double d1, d2; x1 = max1(5,6); x2 = max1(2,3,4); d1 = max1(2.1, 5.6); d2 = max1(12.3, 3.4, 7.8); cout << "x1=" <=1000) {printf("please enter the num again! (num>=100&&num<1000) \n"); scanf("%d",&num);} if(fun(num)==1) printf(" yes \n"); else printf(" no \n");} 编写函数ss(n), 判断n是否为素数,是返回1,否返回0。编写main函数,输入一个数num,调用ss(num)函数,并输出函数的返回值。 #include "stdio.h" int ss(int n) {int i; for(i=2;i=n) return(1); else return(0);} main() { int num; scanf("%d",&num); if(ss(num)==1) printf(" yes \n"); else printf(" no \n");} 编写一个函数fun(n),计算n!,并编写main函数测试,在main函数中输入num,调用fun(num),输出计算的结果。 #include "stdio.h" long fun(int n) {long s=1; int i; for(i=1;i<=n;i++) s=s*i; return(s);}

实验7-指针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序号:7 实验项目:指针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通过实验掌握指针的定义和使用指针变量; 2、掌握使用指针对数组和字符串进行操作; 3、掌握函数中指针类型参数的使用; 4、要求采用指针方法完成。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使用Turbo C 或Visual C++ 6.0;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的环境。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输入运行下面这个程序,观察并分析结果: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a[]={2,3,4,5,6}; int *p1; char *p2="computer\n"; p1=a; printf("%d\n",p1+2); printf("%d\n",*(p1+2)); p1=a+2; printf("%d\n",p1+2); printf("%d\n",*(p1+2)); printf(p2+2); printf("%s",p2+2); } 运行结果截图:

2.以下程序调用invert 函数按逆序重新放置a 数组中的值,a 数组中的值在main 函数中读入,请填空。 #include "stdio.h" void invert(int *s,int i,int j) { int t; if(i

实验二 函数的应用

实验二函数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2、掌握函数实参与形参的对应关系。 3、掌握函数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1、写一个判断素数的函数,在主函数中输入一个整数,输出是否是素数的信息。 2、编写重载函数Max可分别求取两个整数,三个整数,两个双精度数,三个双精度数的最大值。 3、递归函数与非递归函数。 编写一个函数,求从n个不同的数中取r个数的所有选择的个数。其个数值为:n! C r n= r!*(n-r)! 其中:n!=n*(n-1)*(n-2)* (1) 要求: (1)分别用递归和非递归两种方式完成程序设计; (2)主程序中设计一个循环,不断从输入接收n和r的值,计算结果并输出,当用户输入0 0时,程序结束; (3)能检查输入数据的合法性,要求n>=1并且n>=r; (4)注意整数能存放的数据范围有限,如何解决? 提示: (1)可以用double数据类型来存放函数的计算结果。 (2)递归结束条件: 如果r=0,则C(n,r)=1; 如果r=1, 则C(n,r)=n。 测试数据: 输入:5 3 输出:10 输入:10 20 输出:Iput Invalid1 输出:50 3 输出:19600 输入:0 0 程序结束 思考问题:

(1)对各种数据类型的字长是否有了新的认识? (2)递归函数的书写要点是什么? (3)递归和非递归函数各有哪些好处? 4、求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用一个函数求最大公约数,用另一个函 数求最小公倍数。 要求: 两个整数在主函数中输入,并传送给函数1,求出的最大公约数返回主函数,然后再和两个整数一起作为实参传递给函数2,以求出最小公倍数,再返回到主函数输出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实验6函数习题及答案

实验6 函数 班级:学号: 姓名: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定义函数的方法; (2)掌握函数实参与形参的对应关系,以及“值传递”的方式; (3)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方法; (4)掌握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动态变量和静态变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5)学习对多文件的程序编译和运行。 二、实验内容 1.阅读下面程序,写出程序运行结果,并且上机进行验证。 (1)a1.cpp 变量的虚实耦合,实现的是值传递,是单向传递 #include "stdio.h" int swap(int a,int b) { int c,s; c=a; a=b; b=c; s=a+b; return s; } void main() { int a,b,s; a=3;b=4; s=swap(a,b); printf("a=%d b=%d s=%d\n",a,b,s); } (2)a2.cpp

将十进制数26的各位数字相乘 #include "stdio.h" int fun(int num) { int k=1; do { k*=num %10; / num/=10; }while(num); return(k); } void main() { int n=26; printf("%d\n",fun(n)); } (3)a3.cpp 变量的作用域,当在函数内定义了与全局变量同名的局部变量时,全局变量被屏蔽#include "stdio.h" int a=3,b=5,c; void f(int b) { c=a+b; printf("%d %d %d\n",a,b,c); } void main() { int a=8; f(3); printf("%d %d %d\n",a,b,c); } (4)a4.cpp 递归,将十进制11转换为二进制 #include "stdio.h" void dtob(int n) { int i;

上机实验十 指针与数组

上机实验十指针与数组 学号: 姓名: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或掌握指针与数组的关系,指针与数组有关的算术运算、比较运算。 2.了解或掌握运用指针处理数组。 二、实验内容: 第1题、分别用下标法和指针变量p访问数组a[5]={1,3,5,7,9},至少用三种方法输出数组各元素的值,每种方法输出的五个元素在一行上。 第2题、书上P211例10-4。并仔细体会P212“使用指针实现数组元素逆序存放”的指针移动思想。 第3题、编写程序,使用指针实现逆序打印一维整型数组所有元素的操作。 数组a: 1 3 7 2 9 6 5 8 2 0 4 8 2 0 4 第4题、书上P213冒泡排序。 第5题、编写一个函数s(a,n),其中a是一个指向整型的指针接受一维整型数组首地址,n 是数组长度,功能是通过指针求数组中元素的平均值,并编写主函数测试函数。 第6题、编写一个函数void sort(int *a, int n), 用选择法对数组a中的元素按降序排序。在main()函数中输入10个数,调用sort函数排序后,然后输出。

第7题、使用指针把从键盘输入的2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输出(不改变变量的值),请补充完整并上机调试。注意:不要改动main函数,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第8题、输入10个整数存入一维数组,然后逆置数组,最后输出。下面给出部分程序的内容,请将程序补充完整,然后上机调试。注意:不要改动main函数,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第9题、上机调试下面程序,看哪些程序实现了交换主函数中两个变量值的操作,哪些没有实现,并分析原因。 第10题、调试修改下面程序,函数fun的功能是:在含有10 个元素的s数组中查找最大数,及最大数所在位置(即,下标值),最大数可能不止一个。最大数作为函数值返回,最大数的个数通过指针变量n传回,所在位置由数组pos传回。例如: 若输入 2 8 5 7 8 4 5 3 2 8 则应输出:The max: 8 The positions: 1 4 9 请改正函数fun中的错误,使它能得出正确的结果。注意:不要改动main函数,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C语言实验习题

实验七:指针程序设计 实验内容 以下均用指针方法编程: 1. 调试下列程序,使之具有如下功能:用指针法输入12个数,然后按每行4个数输出。写出调试过程。 main() { int j,k,a[12],*p; for(j=0;j<12;j++) scanf("%d",p++); for(j=0;j<12;j++) { printf("%d",*p++); if(j%4 == 0) printf("\n"); } } 调试此程序时将a设置为一个"watch",数组a所有元素的值在一行显示出来。调试时注意指针变量指向哪个目标变量。 2. 在主函数中任意输入10个数存入一个数组,然后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这10个数,要求数组中元素按照输入时的顺序不能改变位置。 3. 自己编写一个比较两个字符串s和t大小的函数strcomp(s,t),要求s小于t 时返回-1,s等于t?时返回0,s大于t时返回1。在主函数中任意输入4个字符串,利用该函数求最小字符串。 4.调试下列程序,使之具有如下功能:任意输入2个数,调用两个函数分别求: ⑴ 2个数的和, ⑵ 2个数交换值。 要求用函数指针调用这两个函数,结果在主函数中输出。 main() { int a,b,c,(*p)(); scanf("%d,%d",&a,&b); p=sum; *p(a,b,c); p=swap;

*p(a,b); printf("sum=%d\n",c); printf("a=%d,b=%d\n",a,b); } sum(int a,int b,int c) { c=a+b; } swap(int a;int b) { int t; t=a; a=b; b=t; } 调试程序时注意参数传递的是数值还是地址。 5.输入一个3位数,计算该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在[1,12]之内,则输出与和数相对应的月份的英文名称,否则输出***。 例如:输入:123 输出:1+2+3=6→ June 输入:139 输出:1+3+9=13→ *** 用指针数组记录各月份英文单词的首地址。 6.任意输入5个字符串,调用函数按从大到小顺序对字符串进行排序,在主函数中输出排序结果。

实验4-1 函数的应用的答案

实验4 函数的应用 【实验目的】 1掌握函数声明、定义和调用的方法; 2了解函数调用的实参与形参的传递,以及参数默认值的设置。 3掌握重载函数的实现方法。 4理解递归和嵌套函数的概念、定义与调用。 【实验内容】 ⒈分别输入整数半径和实数半径,使用函数重载计算圆的面积。 #include #define PI 3.14 int area(int); float area(float); void main() { int r1; cout<<"Input a integer r="; cin>>r1; cout<<"area="< main() {int a[5]={2,4,6,8,10},*p,**pp; p=a; pp=&p; printf("%d",*p++); printf("%3d\n",**pp); }

3. #include main() {char *str[]={"Pascal","C language","Cobol","Dbase"}; char **p; int k; p=str; for(k=0;k<4;k++) printf("%s\n",*(p++)); 4. #include main() {int a[2][3]={2,4,6,8,10,12},(*p)[3],i,j; p=a; scanf("%d,%d",&i,&j); printf("a[%d][%d]=%d",i,j,*(*(p+i)+j)); } (二)调试程序 要求:分析下列程序是否正确,如有错,错在哪儿?应如何改正?如正确,运行结果如何?上机调试之。 1.调试下列程序,使之具有如下功能:任意输入2个数,调用两个函数分别求:⑴ 2个数的和,⑵ 2个数交换值。要求用函数指针调用这两个函数,结果在主函数中输出。 行号sum(int a,int b,int c) 1{ c=a+b; 2 return c;

实验7 指针及其运算

实验七指针及其运算 实验目的 理解指针的概念,会定义和使用指针变量,掌握指针的运算规则,学会使用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要点提示 1.变量在内存单元的地址称为该变量的“指针”。 2.指针变量是用来存放其它变量地址的变量。 3.指针变量定义的一般形式: 类型标识符*指针变量名; 4.指针运算符 &(取变量地址运算符)和*(取值运算符)是互逆的运算符,右结合。 ++,--,+,- 运算符是按地址计算规则进行的。 5.用指针作为函数参数,可以实现“调用函数改变变量的值,在主调函数中使用这些改变的值。 6.数组的指针是指数组的起始地址(首地址),数组元素的指针是指数组元素的地址。数组名代表数组的首地址,是地址常量。 实验内容 1.指针变量的说明,初始化和使用。 2.指针作为函数参数。 3.数组的指针和指针数组的指针变量的说明和使用 4. 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 实验步骤 读懂并输入程序,完成填空后输出结果,(下面程序中的中文注释可以不输入) 1. 输入a和b两个整数,按先大后小的顺序输出。 算法提示:不交换变量的值,而是交换两个指针变量的值,使p1指向较大的数,p2指向较小的数。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main() { int *p1,*p2, 【】;/* 变量说明语句*/ int a, b; cout<<"\n Please input a and b:"; cin>>a>>b; p1=&a; p2=&b; if (a

实验十函数应用答案

实验十函数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2.理解形参和实参的使用和传值调用; 3.理解函数声明的使用; 4.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 5.了解函数的嵌套与递归调用,掌握递归函数的编写规律; 6.了解数组元素、数组名作函数参数。 二?实验学时数 2学时 三?实验步骤 (一)阅读程序 1.#include int fun (int x, int y, int z) { z=x * x + y * y; } main() { int a=38; fun(7,3,a); printf("%d",a); 2.#include void fun (int x,int y ); main() {int x=5,y=3; fun(x,y); printf("%d,%d\n",x,y); } void fun (int x,int y ) { x=x+y; y=x-y;

x=x-y; printf("%d,%d\n",x,y); 3.#include int f (int a); main() { int s[ 8 ] = {1,2,3,4,5,6} ,i, d=0; for (i=0; f( s[i] ) ; i++) d+=s[i]; printf("%d\n",d); } int f(int a) { return a%2; } 4.#include long f( int g) { switch(g) { case 0:return 0; case 1: case 2: return 1; } return ( f(g-1)+ f(g-2)); } main ( ) { long int k; k = f(7); printf("\nk= %d\n",k); }

实验八 函数含答案

实验八函数 【目的与要求】 1.掌握C语言函数的定义方法、函数的声明及函数的调用方法。 2.了解主调函数和被调函数之间的参数传递方式。 【上机内容】 【一般示例】 【例1】将打印18个"*"组成星形线定义为一个返回值和形参列表都为空的函数,通过主函数调用它。 #include void Star(void) //画星形线。函数没有返回值,形参列表也为空 { int i; for(i=1;i<=18;i++) printf("*"); //18个"*"组成星形线 printf("\n"); return ; //返回值类型为void,return后不带表达式,此句可省略 } int main() { Star( ); //单独的函数调用语句,实参表为空,但必须保留括号 printf("I love C language!\n"); Star( ); return 0; } 【例2】调用prime 函数以每行5个素数的格式输出100到200之间的所有素数。

#include #include int prime(int m) //判断素数函数定义 { int i,k,f=1 ; //函数内定义3个变量 if (m==1) //形参若为1 f=0 ; //形参若为1,非素数 k=(int)sqrt(m); for (i=2; i<=k;i++) if (m%i==0) //m被某除数整除 f=0 ; //则不是素数 return f ; //用return语句返回 } //函数体结束 int main( ) { int i,count=0; for (i=101;i<200;i=i+2) //用i作为循环控制变量,从101开始,步长为2 if (prime(i)) //对每一个i,调用prime函数判断它是否为素数 { printf("%5d",i); //如果是素数,输出该素数i count++ ; //素数个数加1 if (count%5==0 ) //每输出5个素数换一行 printf("\n"); }

实验11 指针(1)

实验11 指针(1)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查看变量地址,了解不同类型数据在内存存储情况;理解用指针获取内存数据的两个关键点:首地址、数据类型(决定占用的存储单元的个数、数据存储方式); 2、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方法、=(赋值)、&(取地址)、*(取内容,间接访问); 3、能够用指针变量作函数参数,实现通过函数调用得到n个要改变的值: 4、掌握指针变量p的算术运算:p±n(n为整数)、p++(p--)、++p(--p),理解移动一个数据单位的真实含义; 5、能够用数组名或指针变量作函数形参,在函数中实现对数据的批量处理。 二、实验内容 1、(基础题)根据注释填写程序所缺代码,然后运行程序,并回答相关问题: #include int main() { char ch1='I',ch2='Q'; int n1=1, n2=6; double d1=1.25,d2=20.5; //定义两个指针变量pch_1、pch_2分别指向ch1、ch2 ___________(1)____________ //定义两个指针变量pn_1、pn_2分别指向n1、n2 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定义两个指针变量pd_1、pd_2分别指向d1、d2 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分别输出上述ch1、ch2、n1、n2、d1、d2六个变量的地址(即六个指针变量的值) ___ ________(4)__ _________ ___ ________(5)__ _________ ___ ________(6)__ _________ //用间接存取方式输出ch1、ch2、n1、n2、d1、d2六个变量的值 ___ ________(7)__ _________ ___ ________(8)__ _________ ___ ________(9)__ _________

C语言:函数的应用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结构化程序设计与C语言开课实验室: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用C语言编写和调试函数的程序。从而对函数的定义、调用、全局变量的灵活运用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二、内容及结果 1、程序一素数函数 1)程序要求:写一个判断是否是素数的函数,在主函数输入一个整数,调用它后输出结果。2)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t prime(int n) { int i,k; k=sqrt(n); for(i=2;i<=k;i++) if(n%i==0) break; if(i<=k) return 0; else

return 1; } int main() { int prime(int n); int n; printf("Please enter n:"); scanf("%d\n",&n); if(prime(n)==1) printf("%d is a prime number",int(n)); else printf("%d is not a prime number",int(n)); } 3)运行截图: 2、程序二用递归方法求n阶勒让德多项式的值 1)程序要求: 递归公式为: 当n=0,= ) (x P n 1 当n=1, = ) (x P n x; 当n>=1, = ) (x P n((2n-1)x-P n-1(x)-(n-1)P n-2 )x))/n 2)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t p(int n,int x); void main() { int n,x; scanf("%d",&x); for(n=0;n<=10;n++) printf("p(%d,%d)=%d\n",n,x,p(n,x)); } int p(int n,int x) { if(n==0) return 1; else if(n==1) return x; else return((2*n-1)*x-p(n-1,x)-(n-1)*p(n-2,x))/n; } 3)运行截图:

实验10指针做函数参数编程训练

实验10指针做函数参数编程训练 实验目的: 1.掌握指针的定义及使用; 2.体会使用指针的作用; 3.掌握指针做函数参数的作用; 4.掌握指针做函数参数的基本步骤; 实验题目: 1.输入某年某月某日,计算并输出它是这一年的第几天。 /*函数功能:对给定的某年某月某日,计算它是这一年第几天 函数参数:整型变量year,month,day,分别代表年,月,日 函数返回值:这一年的第几天*/ int DayofYear(int year,int month,int day); 2.输入某一年的第几天,计算并输出它是这一年的第几月第几日。 /*函数功能:对给定的某一年的第几天,计算它是这一年的第几月第几日函数入口参数:整型变量year,存储年 整型变量yearDay,存储这一年的第几天 函数出口参数:整型指针pMonth,指向存储这一年第几月的整型变量 整型指针pDay,指向存储第几日的整型变量 函数返回值:无*/ void MonthDay(int year,int yearDay,int *pMonth,int *pDay); 3.输出如下菜单,用switch语句实现根据用户输入的选择执行相应的操作。 1.year/month/day->yearDay 2.yearDay->year/month/day 3.Exit Please enter your choice: 参考程序及注释: #include #include int DayofYear(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void MonthDay(int year, int yearDay, int *pMonth, int *pDay); void Menu(void); int dayTab[2][13] = {{0,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0,31,29,31,30,31,30,31,31,30,31,30,31}}; int main() { int year, month, day, yearDay; char c; Menu(); /* 调用Menu函数显示一个固定式菜单 */ c = getchar(); /* 输入选择 */ switch (c) /* 判断选择的是何种操作 */ { case '1': printf("Please enter year, month, day:"); scanf("%d,%d,%d", &year, &month, &da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