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环境下的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效课堂环境下的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效课堂环境下的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效课堂环境下的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的深入展开,课堂已经成为改革的主阵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成为我校改革的主题,学生已成为教与学的主角。小组合作学习是我校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体现自我协调、同伴间优势互补的有效学习形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使学生间互相关心、互相信任、互相协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要达到真正的高效课堂,必须有合理的小组竞争机制做保证。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在借鉴其他班级管理模式基础上就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实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是指班主任在多方面对全班同学实行考察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同质组,小组成员一起从事学习、活动、班级管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发展目标的一种班级管理的方略。

为了满足学生合作学习的需求,面向全体,注重差异,我们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根据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水平、性格特点、家庭情况、性别的差异实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优化组合,,6人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小组间各方面量化总分基本相等具体安排时再兼顾其他,诸如,将调皮、自制力差的同学与稳重、自制力强的同学排在一组,将干部与普通同学排在一起;将性格内向、胆小的与外向活泼的同学分在一起,这样构成强弱搭配,性格互补,基本情况相近的同质小组,一方面使不同层次的同学相互影响,互相协助,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小组间平等地展开竞争。

2.小组中内部组织的建立

为了让小组合作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选好组长、副组长,选好学科组长、记录组长、纪律清洁组长、艺体组长等,明确各组长职责,并对小组成员给以明确分工。但分工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切都以学生的水平和培养学生的水平为出发点。

3.成立组名,建立组训,设计组徽,制作组牌

组名,组训的建立对每个小组来说,既是自己小组的奋斗目标,又是很好的座右铭,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根据学生的积极提议和教师的参与协助,各个学习小组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和组训、组徽,在老师的协助和指导下,小组合作制作自己的组牌,让组内每个成员在小组的组建和筹备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充满对合作学习的美好期望。

4.小组的管理

万事具备,接下来就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了。如何让小组发挥最大的实效,老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教班级有良好的班风班貌呢?为此,我实行了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我从四方面对各小组实行激励:

在学习上,课堂上,如果小组内的成员都能积极思考,大胆举手发言,每次答对都能加2分;导学案得“认真”或“优”者,就可为小组争得2分,但如果书写马虎或没完成作业的,则一人次要扣1分,周考和调研考试凡是有进步,都能为小组赢得5分,另小组内成员一共进步的分数多的小组,也可相对应为小组加分。

在纪律上,班级每日都有纪律委员记录班级纪律情况,以便在小组间展开评比。所以,小组内同学也经常实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每周周二班会留出时间给每组同学实行表扬和批评,小组内同学表扬同组同学本周优点,批评自已不佳表现,增强纪律意识,提升道德修养。

在卫生上,班级值日实行小组轮流值日,小组内由组长负责,把值日任务分工到人。

在文体方面,凡在各种文体比赛中,为班级获得荣誉的,可为本组争得相对应的分数。另外,每次出墙报,评出最得力的几个学生实行奖励。

5.小组的课后学习

①班级成立了科研小组,即学生成绩优秀的同学之间经常在一起切磋学习经验、方法,以文或以题会友,互相命题相互检测,共同提升。

②每组小组都有周记,小组共同使用同一本周记本,6人轮流写,每人一天,写组内成员的成长记录和学习情况及其思想变化。

③班级论坛,评论班级内外时事。各组在教室后墙上辟出一方领地,通过书面形式每组同学每天或每周对班内外、校内外或当前社会热点,发表自己评论看法,感评时事交流思想。④小组作业互查互督。组长负责检查全组成员背书情况,每次默写或考试以后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默写实行批改,对试卷实行质量分析订正。

6.小组班级管理

每个小组除了实行自我管理外,还要参与班级的管理。以小组的自然编号为序,每组轮流管理班级。轮到管理班级的小组,组长即是班级本周班长,由他组阁本组成员分别对本班本周学习、纪律、卫生、活动、寄宿生管理等方面实行管理。管理成效由全班同学为他们组打分,每学期评选“优秀星级小组”。

小组参加班级管理,主要展开以下几项工作。

①行政小组负责监督检查本周各组在学习、卫生、纪律、就餐、就寝主面的表现,并做好记录,以使在班会上作出点评。小组成员由组长统一分工,学习组长、纪律组长、卫生组长、生活组长各管一块,每日把所负责方面情况汇报组长作好记录。把本周学生考试成绩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汇总,交给班长备案,以备期中期末总评。

②创新小组每周为班级创意一项活动,或促动学习,或娱乐身心,或陶治性情,突出创新特色。活动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学生的创造力只要有表现的机会更是精彩频频。

7.小组的评价

通过评价使合作团体得到鼓励与精神支持,使其充分发挥更大创造潜能和合作积极性,这是小组合作成效高低的关键,我具体做法如下:

(1)每周星级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积极性,任务分配的速度,小组成员讨论交流的充分度,小组内部组织行使角色的有效度,组际交流的表现,小组成员作业反馈的效果等评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二星级小组。星级评价主要由学科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自评三方面每天评价,每周汇总一次。

(2)每月墙面宣传栏表扬:班主任根据每月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评出“星级小组”、“星级组长”、“点评之星”、“质疑之星”、“宿舍之星”、“环卫之星”、“团结协作之星”、“阅读之星”予以表扬。

二、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一点收获。

在课堂上,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上正在发生静悄悄的革命,改变的不但仅是学生的座位,主要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不再是接受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学生不再是“配角”,而是活动的“主体”;学生不再是只看少数优生的表演,而是所有师生的交流与合作。

1、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增长知识,提升水平。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人都是小组的主人,个个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在小组内部每个人都要对小组负责,维护小组的荣誉利益,这就促使学生首先自己在每一项活动中既要严格要求自己,又要积极与同伴合作。在合作中,学生既学会了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又从他人那里得到了知识上的互补,增长自己的知识,又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水平。

2、增强了竞争意识,培养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合作小组的建立促动了小组内和小组间的竞争,竞争内容的多样化,使学生一直处于竞争的环境,努力改变自我,尽量超越自我,展示自我,努力为小组争光;在竞争中同组同学也会时常督促协助本组成员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或本职工作,在竞争的压力下,小组成员齐心协力,

形成合力,在总体上促动了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3、学会自我教育,培养自我管理水平。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把管理权交给了学生自己,学生能够自主地有建设性展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虽然在实践中难免出现一些失误和波折,但学生能够在这种挫折中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勉励,自主思考,自力更生地解决问题,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4、培养了学生创新水平,促动学生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为了实现小组及班级的目标,每一个成员每一个小组必然会尽心尽力,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发挥特长,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水平。在竞争与合作中,每一个个体都得到了锻炼,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身心得以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平等性,强化了群体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管理的热情,在自主管理中增强自我约束,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习合作,学会竞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班级管理模式

班级管理模式 一、班级管理目标的设定 班级管理目标的建立,是班级管理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说任何管理模型的构建仅仅是一种方式方法,只有达到规定的目标,才能衡量一种模式的优劣甚至是成立与否。因此管理目标的设定和管理模型的建立、操作有着决定性的关系。中师的学生在校三年,这期间正是他们的身心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性的关键阶段。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学校的管理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实际上,这个基本单位具备着多种功能,它既是进行教学、组织活动、纪律规范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进行交往和个性成长的最小环境。在这样一个具有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的组织单位中,班主任担任着多重的角色。班主任既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教者,又是指导者、联系者和参与者。同时,管理的对象和目标的终端实现者又是学生,而且不同年级的师范生有着不同的阶段特征。因此班级管理的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它相应的模式也应该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认为:在集体的教育目标中既有远景性的,又有中景性的和近景性的。这个理论启示我们,在班级管理的目标建立中,要考虑到其层次性和递进性。也就是说后一个目标的开始必须建立在前一个目标达到的基础上,前一个目标的实现又推进着更高层次目标的实现。例如,根据中师生培养规格,设定某班级一年级以“形成专业意识,打好专业基础”为管理目标;二年级以“巩固专业思想,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三年级以“树立教育理想,具备职业素质”为目标。这个目标体系的设定是以形成专业特色为主线,以形成集体意识为核心,以形成教育理想为最高境界。班级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班活动使这个群体组成的异质性班级过渡成为具有纪律性和共同目标的班集体。这就告诉我们,要避免把班主任仅仅看作是一个“管教者”,纠正学生违纪行为、对学生的日常活动进行监督,这只是班主任工作职责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通过集体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形成他们的崇高理想与职业信念。要使班级管理成为生动的、全面的、高层次的管理。 二、班级管理的“理论——操作”模型 为什么要称之为“理论——操作”模型呢?因为任何一种“模型”的建立都必须要有全面的实践基础和深刻的理论背景。本文提出的几种模型结构尚属初步认识。它主要是体现由实践认识到理论分析的一种思路。下面根据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结构和主要影响通道提出四种“理论——操作”型的模式。 1.树状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结构是以班主任为班级管理中的主干。班主任并不直接参与对全班学生的管理,他是通过对班委会的管理,再由班委会具体参与班级管理。并且由班委会将学校、班主任的管理意图渗透到学生中去。在这种模式中,班主任扮演着一个“导演”的角色。其主要特点是管理结构层次分明、程序清晰,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锻炼学生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班级。但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信息反馈。这种模式的操作要点是注重先行培养班委会成员的管理能力,正确看待和发挥班委会的中介作用,使他们成为管理过程中的“主角”。 2.网状模式在这种模式的结构中,班主任起着担纲作用,学生处在这个整体的管理网络中。它的实质是:班主任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接受管教变

课堂管理学习心得

课堂管理学习心得 小学课堂管理学习心得体会篇1 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如果潜心研究,大有文章可作。班主任不同于车间主任,因为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尊严、人格,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也许应该更多得去研究他们的心理。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人格魅力是不同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让自己的人格赢得学生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权威,而是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基础上产生的信赖,彼此之间是朋友,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朋友,这种朋友是上辈对下辈的关心与下辈对上辈的信任和依赖。下面就谈点我的看法: 第一、把学生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班主任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了解班级的每一个个体,去读懂他们。我们对潜能生,往往都特别的头痛,但如果我们能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也许就会乐此不疲,他们会给你许多惊喜。 第二、以热爱学生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去处理一切学生的问题。作为班主任,对学生中的不良行为,就刨根问底,严字当头。人非圣闲,何况是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学生连一次错误也不会犯,那他已成为了一个木头人了。我们教师的任务不是去指责,而是去引导,让他们走出人生的误区;让他们在人生的品位中,寻找真实的生活。 第三、我们的教育应该是给以希望的教育。只有充满希

望的人生才是积极的人生。潜能生听惯了批评,对批评已经无动于衷。而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活着就有自己的企盼,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是给以希望的教育。许多潜能生在父母、教师的批评和指责下绝望了,他们感到:在父母、教师的眼里,自己什么也不是,这种教育可以说是一种给人以绝望的教育,学生不喜欢这种教育。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问题也许是我们缺少发现。因此,我呼唤给以爱和希望的教育。 教育是社会性的,光靠教师学校也许仅仅是杯水车薪,作为班主任因紧密联系家庭、社会,勤于家访,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 学习了魏书生一系列教学经验后,我们不难发现魏书生之所以能获得教学的成功?那就是: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魏书生的教学离不开管理,没有他成功的班级管理就没有他今天的教学奇迹。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以法治班的管理思想 关于管理,魏书生说他一靠民主,二靠科学。的确,魏书生在管理中采用的民主管理的策略和以法管理的方法是他班级管理中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也是他管理思想中最具价值的认识之一,其实质是现代管理思想中的人本观念和法制思想。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以法治班使班级管理形成制度化,走向了自动化,二者结合,不仅没有损伤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还在一定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的 探索与实践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436-34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 践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问题的提出 煤矿生产主要是井下作业,作为井下现场变化较大、危险因素较多、人员密集型的特殊行业,如何从本质上确保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经常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煤矿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可分两类:一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事故,如冲击地压事故等;二是虽然可以预防但因预防措施不到位、现场监督检查不力而发生的事故。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安全管理方式落后,缺乏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有的对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治表,不治本;有的抓安全管理只管结果、不管过程,只管物、不管人,只管一时、不管长远,只求过得去,不讲过得硬

等等;说到底是一个管理方法问题。实践证明,科学的管理方法就能有效地保证安全生产,反之就很难保证安全生产。为此,各煤矿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和研究,并创造和积累了不少先进经验,安全管理工作正在由传统的管理模式走向科学化管理的轨道。对企业发展来讲,一个好的思路,就是发展出路;对安全工作来讲,一个好的管理思路,同样也是抓好安全工作的出路。枣庄矿业集团枣庄联创公司(原陶庄煤矿)联系单位实际,创造性地对“树”型安全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与实践,其主要思路是:把自然界中树的植物原理引用到安全管理工程,并将安全管理的各要素据其性质分类为根基、主干、分枝三大部分,通过其内在联系构建成“树”型网络体系,运用“根深干壮”、“本固枝荣”的科学规律,采取“固本强根”、“标本兼治”的科学方法,力求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如长青之树样的充满生机和活力,最终达到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的目的。 2 “树”型安全管理模式

如何高效管理自己的班级及课堂

如何高效管理自己的班级及课堂 刘畅 课堂是学生进行系统学习的场所,高效课堂就是学生学习效率高的课堂。为营造高效课堂,我努力在我的课堂中做到一下几方面: 1、努力营造趣味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要想同时吸引四十多名同学的注意力,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学生的起点不同。开学初,有的同学连一到十这十个汉字都认不全,而有的同学可以独立阅读《荷塘月色》。为了在这种情况下上语文课,让所有同学都注意力集中地听课,我想出以下办法。 ①引入相关资料补充课文内容。在识字教学中,我常引入有关汉字起源的课外资料,给学生讲汉字演变的故事,所有同学都边听故事,边学生字,既提丰富了有基础的同学的传统文化知识,又帮助零基础的同学理解汉字记住汉字。在品读课文时,如为帮助学生理解《夏至季节》中讲到的风俗习惯,我便引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古诗,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节日,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②将简单的游戏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如识字环节,常举行识字比赛,看哪组读得准;举行开火车比赛,计时,看哪组火车开得快。 2、及时关注走神的学生,确保同学不掉队。 心理学老师常说,小学生自觉集中注意力的时长为20分钟,所以学生走神是一种正常现象。面对学生走神问题,我提醒,不指责。 ①在上课时,我保持随时环视班级同学的习惯,随时提问走神同学,如果不能回答老师的提问,就请其他同学帮忙回答,再让走神同学重复答案。 ②通过强刺激,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课堂中我和学生打成默契,遇到易错字,易错笔画等需要重点强调的问题,我会敲击黑板,提醒学生注意。在课上时也常会变化音调,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 ③无规律地提问,让学生有意识的保持注意力集中。如去年从赵老师那里学习了接龙读课文的办法。在同学读课文时,我随时叫停,也会无规律地叫同学解读课文。走神的同学被叫的几率会更大。 3、增加学生活动。 让同学整节课都处在主动思考的状态中,尽量减少老师讲解的环节。提问时要时刻提问不主动思考的同学,尽量避免有同学滥竽充数。如造句、概括段意这用开放性问题,部分同学会逃避思考。这就要在提问时,先请爱思考的同学回答,再叫不举手的不爱思考的同学,并要求他们讲出自己的想法后才能坐下,迫使他们动脑。 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我会时刻关注孩子的眼睛,他们的眼神会告诉我他是心无旁骛,还是心猿意马。 4、不打扰同学写笔头作业。 课堂中如需同学完成笔头作业,我尽量做到,在学生写前先明确要求,在同学写时不打扰同学,在检查批改时,按事先明确的要求检查,没达到要求的作业要及时改错。 5、树立榜样,加强正强化,弱化负强化。 强化有两种,一种是表扬好同学好行为,加以奖励。如坐姿好,握笔姿势正确等。即让表现好的同学坚持做好,又给其他同学起到示范作用。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我会在校范围内悄悄解决,如学生在写作业时东张西望,没按时按时完成任务。我会走到他身边提醒他,不改,放学后留下他谈话,并告知家长孩子今天没在学校完成作业的原因。这样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帮助了孩子改掉不良行为。

高效课堂的认识与实践

高效课堂的认识与实践 高效课堂的认识与实践 一、遵循教学规律,抓住教学本质,确立课堂主体 课堂教学始终以打造“自主、高效、个性化”课堂为中心,为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使其学有所长,从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看,必须抓好“三个转变”:一是观念转变,变重“教”为重“学”,变重“学习结果”为重“学习过程”,变重“知识传授” 为重“学生能力发展和情感培养”;二是教法转变,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讲授式”为互动探究式,变“以教知识为主”为“以培养能力和情感”为主;三是学法转变。变“听懂”为“学懂”,变“学会”为“会学”,变“以掌握知识”为重为“以掌握学习方法”为重。 强化“四个突出”:一是突出学生主体,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二是突出学习过程,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质疑和 探究;三是突出合作探究,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学习、 获得能力;四是突出“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落实“四个做到”:一是做到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在课堂上赋予学生更多的参与权,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每一个学生行动起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是做到 导学案设计精巧,分层次教学精当,教师在制订教案、学案时,要 力求实用,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知识差异,分层次设计,分层次指导,分层次训练,使所有学生都能进步和提高;三是做 到课堂适时点拔精炼,随堂练习检测精细,课堂点拨时学生会的不讲,不需要讲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课堂检测分为必做、选做两种,“必做”要求人人做,“选做”只要求优秀生做,以解 决“优秀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问题;四是做到教学过程“五让”,即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让学生自己观察,二让学生自己思考,三让学生自己表述,四让学生自己动手,五让学生自己总结,就是

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要:目前,人们对我国大学普遍实行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满意度并不高,这既与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改革力度不恰当有关,也与高校之间相互模仿、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有关。各高校在运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时面对的很多核心问题具有相似性,但是校院模式也不是千校一面,各高校只有将“借鉴”与“校情”结合起来进行探索与实践,才能找到适合于本学校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文章就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中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以西南科技大学10年来对校院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例,就地方本科高校如何探索与校情相符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校院模式,两级管理 高校施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既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需要,也是各高校理顺内部管理机制,实现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需要。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内部管理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1992年高校开始合并调整后学科门类迅速增多,特别是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加快了大学内部结构从建国之初的校、系二级制向校、院、系三级制的转变。所谓大学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以下简称“校院模式”)是指大学按照一定的目标和原则,整合和优化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学校和学院两级管理层次,通过学校分权和管理重心下移,转变学校职能部门的职能,明确学校和学院的职责和权限,形成学校宏观上决策、学院实体化运行的管理模式。[1] 校院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充分发挥学院作为办学主体的作用,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发展,提高大学的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面对国内各高校学生人数迅猛增加、学科门类与专业数量不断增长和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国际化的现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深化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众多高校把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作为现代大学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之一,开始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从目前来看,人们对我国大学普遍实行的校院两

班级管理及小组建设

关于班级学习小组建设的建议 前一次会上我对于七八年级班级管理方面提了几点建议,班主任老师能够积极配合,把班级座位重新的排列了,排列的同时也开动了脑筋,集思广益,研究出了更加合理的学生分组、排列。从这方面我看出来我们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是非常高涨的;这说明我校老师和班主任老师对学校的工作是认真负责的、是非常支持的;这说明我校全体教师思想上都是积极向上的。 既然我们把学生分组了,座位重排了,我们绝对不是走形式,我们要更好地利用分组的优势。下面我讲的议题是关于班级管理中学习小组的建设。 一、学生的分组建设 上次会上我建议,建立学习小组要按成绩好坏搭配,每班分成四组,这只是一个建议,班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组搭配。现在各班也做的非常好,分配的相当合理。但我还是想强调几点建议:1、学生分组时一定要平均实力,兼顾两点:一是组员的性格特点,二是组员的成绩。通过搭配,尽量让每个小组都有几个性格较为外向的、课堂较为积极主动的学生,同时尽量兼顾到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1-2个较为擅长的科目。2、分组排座时一定要好坏相邻,这样“一帮一”学习时可以更方便些,不要怕好动的学生对面相向,只要课堂组织的好,学生也没有时间做其他事情,也不会出现逗闹的现象。3、可以根据学生意愿进行调整。例如,有的学生想和谁分在一组,尽量满足学生意愿,但不是绝对;或调整小组间男女比例,个子高矮等,一定要灵

活多变。4、在平时生活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合作交流情况,成绩提升情况,课外活动情况,是否能融合,再作微调整。 二、小组组长的建设 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成员,组长的个人能力和魅力直接影响该小组的整体发展。在班级管理中,每名组长都是班主任老师的助手,在完成任务时,直接起到组织、领导的作用,所以其作用,班主任绝对不能忽视。 我认为小组组长的选择可以采取两种途径:一是毛遂自荐,这样产生的组长积极性比较高、胆子比较大、做事比较热情,如果同学乐意就是不二人选了。第二,班主任任命,通过平时的观察,对组织能力强、做事积极地学生,合理分配到每个组,然后让他们做见习组长,如果合格就认命为正式组长,否则改选。 确定组长之后要进行组长培训,我们可以从以下步骤开展: 1、明确组长的角色——班干部、小组主管、负责人、一把手。在全班同学面前强调组长的角色与地位,强化小组长自身的角色意识,树立组长的地位。 2、让组长组阁。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结合同学的意见,让组长组阁学习组长、常规组长。组长好比学校校长统管一切事务,学习组长好比教导主任,主管学习方面如收交作业、和组长共同负责课堂管理、任务分配,受组长的领导和安排。常规组长好比政教主任,主管卫生、仪表、行为等监管,受组长的领导和安排。组长也可以确定值日学习组长,让学生轮流值日检查,让本组内学生都有所任务,调动

中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千顷学校蔡文静 一、课题的提出: 高效课堂的构建,已经成为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核心课题。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学科教师几乎都在进行着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那么如何改进教育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课堂作用,建设高效的“生本”课堂,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升教学成绩,也就自然成为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是主角,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一节英语课,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真正愿意学习、认真学习的不多,教学效果当然不会很好。英语学习习惯和方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直接制约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直接制约着学生英语成绩的提升。由此可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培养和训练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和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途径。并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优化教学,最终达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也有助于一线教师准确把握学科特点,更新自己的观念,提升自己的能力,积极探索更有效的策略。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期待能减轻教师教学压力,学生能减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能够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学方式方法的一次有较大意义的创新和变革。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果的策略:1.教学准备的高效性;2.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3.训练练检测的高效性;课后辅导的高效性; 4.教学评价的高效性 课题研究的难点:高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重点:打造高效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方式的策略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以课题组为单位,由负责人具体实施,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加强理论学习,根据学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英语学科的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当前教改的前沿理论,在平时的教学研究基础之上,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中进行实践,通过句型研讨课,发现问题,完善操作思路,进一步补充、完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使之更具有针对性,更具有实效性。开展课题组内研究,组织小组听课、评课,围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研讨会,总结经验教训,提升理论知识,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形成课堂

班级管理渗透心育教育模式研究实验方案

班级管理渗透心育教育模式研究实验方案 作者: 来源: 责任编辑: 2006-6-24 11:52:00发布浏览 105 次发送给好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对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从2000年秋季起,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单位。班主任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直接承担者,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班主任接触班内学生的机会最多,班主任既是学生的导师,也是学生的朋友。在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中,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班主任都具有独特的优势。现代学校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标志,这一新概念拓展了班主任的视野,使其对班主任有了新的认识,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班主任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愿望和积极性。 (二)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通过研究,解决如何拓展班主任的工作职能,挖掘班主任工作的潜能,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问题; 2、通过研究,解决如何使班主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途径、方法、评价等,从而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问题; 3、通过研究,解决如何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整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构建班级-年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实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标的问题。 4、通过研究,寻找如何经过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诱导及班级学生间的心理互动等有效途径,解决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父母对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的溺爱而使青少年怕艰苦,少韧性,

课堂管理学习心得

课堂管理学习心得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课堂管理学习心得体会,供你参考! 小学课堂管理学习心得体会篇1 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如果潜心研究,大有*可作。班主任不同于车间主任,因为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尊严、人格,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也许应该更多得去研究他们的心理。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人格魅力是不同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让自己的人格赢得学生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权威,而是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基础上产生的信赖,彼此之间是朋友,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朋友,这种朋友是上辈对下辈的关心与下辈对上辈的信任和依赖。下面就谈点我的看法: 第一、把学生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班主任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了解班级的每一个个体,去读懂他们。我们对潜能生,往往

都特别的头痛,但如果我们能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也许就会乐此不疲,他们会给你许多惊喜。 第二、以“热爱学生”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去处理一切学生的问题。作为班主任,对学生中的不良行为,就刨根问底,“严”字当头。人非圣闲,何况是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学生连一次错误也不会犯,那他已成为了一个木头人了。我们教师的任务不是去指责,而是去引导,让他们走出人生的误区;让他们在人生的品位中,寻找真实的生活。 第三、我们的教育应该是“给以希望的教育”。只有充满希望的人生才是积极的人生。潜能生听惯了批评,对批评已经无动于衷。而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活着就有自己的企盼,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是“给以希望的教育”。许多潜能生在父母、教师的批评和指责下绝望了,他们感到:在父母、教师的眼里,自己什么也不是,这种教育可以说是一种“给人以绝望的教育”,学生不喜欢这种教育。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问题也许是我们缺少发现。因此,我呼唤“给以爱和希望的教育”。 教育是社会性的,光靠教师学校也许仅仅是杯水车薪,作为班主任因紧密联系家庭、社会,勤于家访,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 学习了魏书生一系列教学经验后,我们不难发现魏书生之所以能获得教学的成功?那就是: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我们甚至可

高效课堂下的班级管理

高效课堂下的班级管理细则 六年级(4)班 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改革顺利进行,保证课堂人人参与,保证课改的实际效果以及进一步强化班级管理。结合学校的改革思想,我班特制订以下考核标准。 、以学校管理改革为背景,制定适合班级特点的考评标准和细 则。 1、 以学校《学生精细化管理》为基础,结合具体班级特点,制定相应的《班级精细化管理》,由各小组长以《班级精细化管理》为标准每天对全班同学进行督促、打分,注明减分具体原因。每天放学前进行本组全天的的汇总。 2、每个星期进行一次小组得星汇总,根据得星总数评出周冠军。 奖励流动红旗一面。 3、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每学期末依据本组获得的流动红旗的 总数,拼出最终的优胜小组。上报学校进行奖励。 4、各小组长认真履行职责,对小组成员全天综合管理。依据个 人表现期末奖品出优秀小组长,上报学校进行奖励。 5、各小组成员积极行动起来,配合小组长为小组争光,期末依 据个人优秀表现,拼出若干之星上报学校,进行奖励。 二、小组长职责 一)学会组织协调

1、要有个人责任感。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 承担一部分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2、小组长在合作时要求学会倾听,懂得尊重别人,对别人的发言要能表示出赞同或提出不同的见解。 3、小组长要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小组长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 4、小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管理有方,组长与基础弱的同学结成对子,要有耐心帮助其进步,再次明确学习责任,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5、小组长应有高度的小组意识,你是领头雁,你领先了,你的小 组就领先了,老师不在,你就是老师,你就是比老师更棒的小老师。 小组长一定要学会当好小老师。 6、小组长要有竞争意识、不服输的意识。带领小组成员不断追求进 步,争取把自己的小组建成最优秀的小组。 7、及时与老师联系,及时向老师正确的反馈小组成员对学习知识掌 握情况,在组内解决不了的事情可以请老师帮助解决。 二)、学会合理安排调度 1、小组长要自信心足,回答问题声音洪亮,起带头作用。 2、当学习任务较大,需要分工协作的时候要做好合理分工。 3、小组长要和本组成员制定本小组名字和学习口号。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当前的数学高效教学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知识、轻水平,重结构、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注入式多、启发式少,学生参与不够深入、教学过程比较封闭。面对这种教学现状,必须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使学生学会学习。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说过“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抓课程改革,就是抓素质教育,抓素质教育必须抓课程改革”。从课堂改革到课程建构,再回归课堂。他们先将国家教材校本化,把教材整合成“授课模板”,组建的教学单元,随即又按照“各取所长,优势互补”的原则实行了教师模块授课调配,教材知识资源的重构、教师教学资源的重组,扮靓了课堂的精彩,课改的精品——高效课堂。根据当前教育教学的形式,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对高效课堂模式正在实行探索,下面就是我的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的心得体会。 一、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改理念指明“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把课堂交还给真正的主人——学生。先从改变学习状态入手——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从提升学习效益开始——让效果好起来。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动,既要求身动,更要求心动和神动。课堂上让学生大声说、相互讲,走到黑板前写。课堂45分钟,先预习,再交流,最后把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使预习——展示——交流,贯彻课堂。

二、高效课堂要改变教师观点,注重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注重的重点也要变,新课标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注重,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要表达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变“学会”为“会学”从而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这样一种勤于思考的学习好习惯。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成为“四者”:促动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1.教师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变,教师应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2.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应该成为终身的学者,与学生一起“同学”。只有持续的学习才能改变自身知识结构的单一和知识面的狭窄,才能促动自己的专业持续发展,才能适合社会进步及教育改革的要求,这也是未来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3.一节高效课堂,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教师决定着一节课能否成为优质课、高效课,也就是说“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出高效课,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只能上出低效课来”,所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

班干部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探索

班干部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探索 从第一天走上讲台起,做班主任工作至今已有18年零两个月了。魏书生老师 的“民主”班级管理思想影响了我16年。他的“改变自我,改变命运”“学生素质培 养”“学习效率提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极大的帮助了我。新课程改革开始后《新课程 标准》告诉我:“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执行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也让我充 分认识到:对于班级管理,我们不能“一手包办”,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建立以 学生为主体,全体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宏观调控的合作关系,建立一套自律的班级管理模式。在此观念指导下,我曾对初中的学生进行过大胆的尝试,收到了一定成效。现在的小学班级管理,我也一直在探索适合于新时期农村小学生班级管理的特有模式。我感觉:现在正在运行的“班主任调控引导,班干部自主管理”的班级模 式效果不错。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向各位同仁总结汇报一下,以期共同探索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一竞选演讲,明确班委职责 要想实现学生自主管理,首先要具备一套得力的班委成员。邓小平同志告诉我们:“事情成败的关键是能否发现人才,提拔人才。”所以在班委成员的组建上,我 采取了同学自愿报名,鼓励全班参与的竞选演讲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而且可以让同学们大胆展示自我。小学中年级学生虽然不能像中学生那样有精彩的演讲,但是已经能八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让同学们明白。这就足够了。于是我在接班初,在班会上,说明班委会成员及职责,让同学们对班委的组成及重阳的职责具体明确。便于学生选准自己竞选的目标,利于个人准备演讲。例如,本学期初,我刚接这个四年级时,在动员大会上,我宣读了“班委会成员及职责”(补 插入)。在竞选演讲中,选手必须要阐明履行职责、工作方法、特长优势、具体目标,以便接受全体同学的监督,同时也能加深老师同学对他的了解,以便分配适宜的工作。竞选演讲完毕,要求全体同学参考竞选者的平时表现及演讲情况仔细斟酌,选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班委成员。由于班委成员是尊重学生意愿,民主选举产生,而非班主任指定,所以必然会得到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拥护,而那些少数也就只能服从多数了。明确各自职责后,班委成员就可走马上任,参与班级管理了。(本学期班委有变动的、没变的,都做了具体说明)为给班委成员增加压力,增强责任感,本班内对班委随时进行“考评”,由学生投票选出工作负责者予以褒扬,而不负责者 则随时更换,这不但给了在任者以危机感,促使其加倍努力工作,同时也给其他候选人创造了机会,增强了他们积极进取的信心。 二值日班长,开展创新工作 班干部只能由少数同学担任,为了让全体同学都能参与班级管理,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主人翁意识,我们采取了“值日班长轮换制”来配合班委工作。每天的值 日班长由同桌两人同时担任,共同协助班委开展工作,同时值日班长也应独立开展

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论文

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招生人数和范围的扩大,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水平参差不齐,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较大难度,课堂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加。笔者从高职英语课堂管理现状分析入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有效进行英语课堂管理。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堂管理;策略 课堂是对学生教学和管理的交汇之处,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结合点,是将教育社会化和个性化融于一体的地方。课堂管理要求教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在课堂内对学生进行组织协调和教学。课堂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于国家政策导向和社会需求,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在逐年快速增加,高职院校的入学门槛不断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源的质量,也给课堂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高职院校的现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加强教学技能的培养,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对课堂实施有效管理,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尝试对高职英语课堂管理进行有益的探索。 1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堂管理现状 1学校体制存在缺陷。部分高职院校把英语课设为基础课,采用大班授课,由于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很难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师生之间缺乏交流,课堂纪律难以管理,课堂约束力较弱。在这种情况下,课堂的有效性降低,教学效果下降,最终会影响教学质量。 2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招收途径多,包括普通高考考生、单独招收学生、委培生和三校生等,学生文化和生活背景也都各不相同、差异很大。虽然其中不乏一些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但大多数学生英语底子薄、词汇量小、阅读听说能力差。同时,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是为了考等级证书,方便就业等原因,很少学生是抱着兴趣或者求知的愿望去学习的,因此,往往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英语学习上。这些都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任务的实现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带来了诸多挑战。 3高职教师教学专业水平有待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大都是在毕业之后考取教师资格证书、走向工作岗位的,有些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所以这些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会力不从心。科班出身的教师具有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一些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并在课堂管理中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师是在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后才逐渐接触到一些教学和管理理论,因此有必要向这类教师提供必要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相关管理学方面的系统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有助于其在教学中积极地实施课堂管理策略。 2加强课堂管理的重要性

“双班制”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双班制”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师教育论文 “双班制”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常玉玺 原平市范亭中学从2011年秋季开始进行“双班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经过近四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双班制”管理模式的推进使我校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双班制”的提出背景 现在国内高中学校有三种类型:一种是走读学校,一种是寄宿制学校,一种是半寄宿制学校。走读学校学生在校时间最短,不上早操和早晚自习,也没有住宿和吃饭问题,管理难度最小。寄宿制学校学生是全天候在学校生活,班主任必须承担超长时间和超负荷的工作量,管理难度明显加大。虽然不少学校配备了宿舍管理员,但他们不是教师,管理和教育效果不佳。 班主任配备难几乎是所有寄宿制和半寄宿制高中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有管理经验的中年教师不愿意当,缺乏管理经验的年轻教师不敢当,而既有管理经验又愿意当班主任的总是不能满足需要。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高中阶段班主任工作难度很大,又十分辛苦,往往顾此失彼,需要全身心投入。 要减轻班主任管理负担,让更多优秀教师乐意承担班主任工作,同时使学生生活和学习都取得进步,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显然很不适应,必须寻求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在权衡得失、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我校于2011年下半年开始创新性地试行“双班制”管理模式。 二、“双班制”的基本形式

“双班制”,即在学校同时设立“教学班”和“生活班”两种班级,每个学生都同时属于两个班集体。教学班由在同一个教室上课的学生组成,一般为50人左右;生活班按住宿场所编排,一般6~8个宿舍的学生组成一个生活班,人数在50~70人之间;走读生单独编为一个生活班。 教学班和生活班各自单独设立班主任,分别称为“教学班主任”和“生活班主任”。两类班主任工作任务不同,但各方面待遇都完全相同。“教学班主任”主要负责管理学生的学习行为;“生活班主任”主要负责管理学生的生活行为。 “教学班主任”负责上课、自习、两操和课间时间学生的管理,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行为管理,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工作如检查学生的笔记本、作业本、典题本等“三本”,负责教室文化建设,组织班集体,建设学习小组,负责学生成绩考核和评价,等等。教学班内设班委会,班委会由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卫生委员等组成。“生活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早、午、晚三餐和午、晚休息以及宿舍内生活行为的管理,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班设团支部,团支部由团支书、生活委员、卫生委员、安全委员等组成。每一楼层有一位“生活班主任”住校管理。学生就餐以生活班为单位,在指定餐厅、指定座位就餐。餐厅有“生活班主任”陪同用餐。走读生上学和放学时间由“生活班主任”在校门口迎送学生。 三、“双班制”的逐步发展 “双班制”经过一年的运行,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效果,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我校通过及时研究分析,不断进行实践探索,针对问题多次进行了调整优化。 1.优化两类班主任管理时段。早上的早操和早自习原来由“生活班主任”

优化班级管理 打造高效课堂

优化班级管理打造高效课堂 苏联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以前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其实管理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自主管理,让学生由“被管理”变为“去管理”。高效课堂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发课堂。高效课堂的实施离不开高效的班级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组建管理小组,使班级管理实现小组化;实施“十横八纵一个圆”管理制度,实行全员全方位管理;实施竞争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活力,有计划的组织多种班级活动,为小组自主管理注入持久的活力。这样的管理模式既协助班主任摆脱繁琐的事务,也使学生真正成为管理和教育的主体。可见,教育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才是真正的管理。下面是我在高效课堂下指导小组自主管理的一些做法。 一、科学合理组建管理小组,使班级管理实现小组化 科学的组建学习小组是实现自主管理的第一步。我把班级划分为十个小组,让小组成为学生管理的基本单位。学习小组的组建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 生分为六个层次,分别为①到⑥号,但小组长的选择除了看第一次月考的成绩,还要求要有一定的组织水平(班委会成员推荐)。 分之间。

7人,全班共62人。 的性格、各学科成绩的互补。 组建的程序是:先竞选组长,然后十个小组长参照以上的条件自由组合该组的组员,小组一旦组建完成原则上不作调整。 二、实施“十横八纵一个圆”管理制度,实行全员全方位管理 1、“十横”即为十个学习小组,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十个学习小组相互竞争、相互协助,在竞争和协助中共同提升。各小组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本组的组名、口号及计划。 如:黄金搭档组 口号:“坚持不懈,抓紧每分每秒,团结合作,共创考试佳绩。” 小组学习计划: (1)每位组员上课必须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课,有不懂的课后即时巩固; (2)上课积极回答问题;

我的班级管理模式

班级管理如何创新、改革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过这么一段话: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我一直在积极地思考,如何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并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付诸实施。边走边想,边想边做,我在很早之前就想尝试一下魏书生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级管理方式,但是又不禁怀疑:“小学生低中年级可以实施吗?”所以一直没有行动。作为事事必要亲力亲为的中低年级班主任我开始琢磨低年级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方法。 一、设计出种种“官位”,使班级管理精细化。 学生的事要让他们自己去做,教师不要事事包办代替。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我给每一位学生在班级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担负一项具体的工作,教师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让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人人都为集体作贡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班级各项工作落实到人,避免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遗漏。 经过观察,我发现中年级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帮老师做事,连帮老师捡个垃圾都高兴得不得了!于是,我就根据班上的事务,设计出种种“官位”,使班级管理精细化,让每名学生有岗位,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官半职”做做。如管卫生的叫“卫生部长”,卫生部长下面还有“卫生组长”;管门的叫“掌门人”;负责收作业的叫“学习管理员”、此外还有“课堂纪律监察员”、“课间行为安全员”、“路队领队员”、“晨诵领读员”、“眼保健操监督员”、“图书管理员”还有收拾讲台的、专门擦黑板的、负责开关窗户的、负责整理清洁工具的等等。几乎班上每一个角落都有专人负责,都有一个对应职位。让学生之间,互为领导和被领导,优胜劣汰,互相竞争。班级有多少事就有多少人管,人人参与管理,人人接受管理。 二、建立值日班长和各种岗位轮换制,让每一个学生都相信“我能行”。 作为一名小学生的班主任,必须想学生所想,做学生该做的,让班级成为一个小小的社会,给学生权利与义务,结合奖惩制度,为学生的学习营造最好的氛围,提供最好的环境。为了让每个孩子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有当干部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相信“我能行”,同时也能时时督促班干部把事情做好,我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我采取班干部定期轮换制和各种岗位轮换制的方法,让每一个岗位上的同学定期轮换。让学生按座次轮流来当值日班长,班中的事由值日班长全权负责,其他班干部协助工作。值日班长负责检查当天的一切事务,督促每一个岗位上的同学做好自己负责的份内事。这样能给每一个孩子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管理才能,班级的自我管理得到了加强,班集体内部也更加团结。特别是一些后进生,因为有责任在身,责任感增强了,集体意识提高了。 各个负责的同学准确做好记录,出现问题必须及时向班干部们汇报,由干部们做出处理决定。班干部处理不了的,再向班主任汇报,由班主任来解决。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