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阅读题

出师表阅读题
出师表阅读题

邵阳市(09湖南省)

文言文阅读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2分)

①躬.耕于南阳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③约.己爱民

④悉.仰于官

22.翻译下列句子。(2分)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23.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提拔隐逸/以进贤良 D.臣身/在外

24.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2分)

25.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21.①躬.:亲自,亲身

②卑鄙

..:出生卑微,身份低贱

③约.:克制

④悉.:全部,都

22.我将来去世的时候,不允许家人收受财物,在外有盈余的钱财,而辜负了陛下的恩德啊。

23.D

2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耿耿,尽职尽责,公正廉洁

25.亲贤臣,远小人,选贤任能

对于当今的领导干部来讲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选拔有才能的人,善于听取意见,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百姓办实事,如果只是一味任人唯亲或量“财”而用,那只会祸国殃民,违法乱纪,被人民所唾骂,成为国家的罪人。2008年泸州市

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6解释下列加点次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2)躬耕于南阳躬: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4)至于斟酌损益益:

7、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先汉所以

..资将军(《隆中对》)

..兴隆也此殆天所以

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狼》)

D、先帝不以.臣卑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9、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3分)

6、秋——时、时期、时刻;躬——亲自、自己、本人;简——选拔、挑选、选;益——增加

7、D

8、(1)略。打分点:愿、则、计日而待(2)略。打分点:顾、以、“咨臣以当世之事”

倒装句翻译要正确。(以上分别是1分)

9、主要表达了她报答先帝知遇之恩(或“报先帝而忠陛下”、效忠刘氏父子、感恩和感激);“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或“成霸业,兴汉室”、统一全国)

2009年《出师表》中考题一网打尽(7题)

黄石市(09湖北省)

[甲]出师表

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诸葛亮,言家事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9.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卑鄙____________ (2)悉

10、下列例句中与“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C. 咨臣以.当世之事

D. 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2.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举出一例即可。(4分)

答案:9.(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2)全部

10.D

11. 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12. 围绕“勤俭,清廉”答题即可。评价: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潮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锦州市(09辽宁省)

(一)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11--13题。(10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4分)

(1)躬耕于南阳躬:

(2)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3)由是先主遂诣亮诣:

(4)此人可就见就: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将军宜枉驾顾之。

13.根据甲乙两选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对诸葛亮其人作出评价。(2分) 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0分)

11.躬:亲自,自身。卑鄙:低微鄙陋。诣:拜访。就:接近。(每词1分)

12.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

将军应该委屈自己亲自去拜访他。(每句2分)

13.出身卑微,少有大志,知恩图报,鞠躬尽瘁。(答出两点即可)。(2分)

南昌市(09江西省)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4题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

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臣不胜受恩感激

1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3分)

躬.()损.()零.()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1)遂许先帝以驱驰。

(2)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13.下列与“咨臣以当世之事”句子结构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世也

C.遂率子孙荷担着三夫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4.结合选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

答案:10、臣/不胜受恩感激(1分)

11、⑴亲自⑵除去⑶落下,降落(3分,每小题1分)

12、⑴于是答应先帝奔走效劳;⑵征询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2分)

13、A。(2分)

14、⑴报先帝,忠陛下;⑵南方已定,兵甲以足。(2分)

青海省(09)

(二)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2~16题。(14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任选两小题)(2分)

(1)遂许.先帝以驱驰( ) (2)邹忌修.八尺有余( )

(3)池.非不深也( ) (4)便要.还家( )

1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愿陛下亲之/信之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皆若空游无所/依

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译文:

(2)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文:

15.从选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2分)

答:

16.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答:

答案:12.(1)答应;(2)长,这里指身高;(3)护城河;(4)通“邀”,邀请。(任选两小题,多选按顺序评卷,2分)

13.A

14.(1)亲近贤臣,远避(疏远)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

(2)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共4分,意思接近即可,如关键词语

漏掉或错译,酌情扣分)

1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分)

16.(1)目标: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2)宁静淡泊,知恩图报,谨慎细致;对先主刘备忠心耿耿,竭力辅佐后主刘禅;为建立蜀国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智慧的化身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湘潭市(09湖南省)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危急存亡之秋.( ) (2)悉.以咨之( )

1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2分)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译文:

15.上文中很多词语已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一个。(1分) 答:

16.对上文的理解,不准确

...的一项是( )(2分)

A.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诸葛亮提议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正严明。

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的建议。

答案:14.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15.妄自菲薄作奸犯科

16.c【解析】本题较易。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c项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汉“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应交给“有司”判定他们受罚还是受赏,来显示公正严明。并非要“刘禅应和“有司”起处理赏罚之事”。其他三项分别从分析形势和提出建议方面,准确表达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资阳市(09四川省)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

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礻韦、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礻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①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②,不可屈致③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④亮,凡⑤三往,乃见。因屏人⑥曰:“汉室倾颓⑦,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⑧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⑨,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注解:①【器】重视。②【就见】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③【屈致】委屈(他),招(他上门)来。④【诣】去拜访。⑤【凡】总共。⑥【因屏人】就此叫旁边的人避开。⑦【倾颓】崩溃。⑧【信】现在写作“伸”。⑨【猖蹶】失败。

2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先帝不以臣卑鄙()将军宜枉驾顾之()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由是先主遂诣亮()

24.甲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2分)

25. 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

(3分)

26.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27.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2分)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一对”指的是。

答案:

23.卑鄙:低微鄙陋顾:拜访以:把由是:因此(2分,正确一处0.5分)

24.效忠刘氏父子的一片赤胆忠心。(2分)

2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分)

26.①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耕地,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自己,不想在诸侯中扬名做官。②(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都不认同他。(4分,每小题2分,如“躬、于、闻、达、遂、许、驱驰、每”以及宾语前置等词语、句式落实不够,酌情扣分。)

27.《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2分,每空1分。如将《出师表》写成

《前出师表》也给分。)

【注释.】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出师表》诸葛亮--原文及其注释

《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

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nú)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注释: (1)先帝:指刘备。因刘备此时已死,故称先帝。创:开创,创立。业:统一中国的大业。未半:没有完成一半。(未:没有) (2)中道:犹言半路。崩殂(cú):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人教版《出师表》原文及课下注释

出师表1 先帝2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3,今天下三分,益州4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5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6,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7,以光8先帝遗德,恢弘9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10,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11府中12,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13。若有作奸犯科14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15,以昭陛下平明之理16,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17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18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19,是以先帝简拔20以遗21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22,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23,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24,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25。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26。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27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28,此悉贞良死节之臣29,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30,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31,猥32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3。后值倾覆34,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35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36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37,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38,深入不毛39。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40,攘除41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42,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43,以彰其咎44;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45,察纳雅言46。深追先帝遗诏47,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1990年版)。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2先帝:指刘备。 3崩殂(cú):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4益州:这里指蜀汉。 5秋:这里是“时”的意思。 6殊遇:优待,厚遇。 7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 8光:发扬光大。 9恢弘:这里是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也做“恢宏”。 10引喻失义:讲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义,适宜、恰当。 11宫中:指皇宫中。 12府中:指朝廷中。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出师表

24《出师表》教案 教学目标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重点) 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难点)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对联导入新课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 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作者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年轻时,隐居隆中,刻苦攻读史书。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出山辅助刘备。刘备死后,他受遗诏辅佐后主刘禅。 诸葛亮年谱 1岁: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15岁:诸葛亮和弟妹移居隆中。 27岁: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旋即出山辅助刘备。 28岁: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参与赤壁之战获胜。 41岁:刘备登基,建立蜀国。诸葛亮任丞相。 43岁: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45岁: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 46岁:诸葛亮准备兴师讨魏。 47岁: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 进行北伐。 48岁: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49岁: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 恢复丞相职位。 50岁:诸葛亮再次北伐。

《出师表》人教版教学设计

《出师表》人教版教学设计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227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该课文教学设计,一起看看吧! 【教学目标】 1、关于亲贤远佞等建议。 2、体会诸葛亮在“表”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4、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以中国古代智谋之士的故事引出……在我们中华民族 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智慧的化身不计其数……(由学生举例导入) 以学生了解到的中国古代小讲、戏曲,传讲中的诸葛亮的事迹、形象导入、 以杜甫的《蜀相》及陆游的《书愤》导入。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二、解题 1、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刘备三顾茅庐,她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蜀汉政权建立后,任丞相。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主持国家军政大事。她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与西南各族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曾多次出师伐魏,争取统一中国、著有《诸葛亮集》。 2、文体: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3、背景: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227年),诸葛亮出师伐魏,临行时,写这个表给刘禅。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 四、对比注释阅读课文,了解大意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一、第一段

2020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出师表》同步教案 新人教版

出师表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法方法。 2.了解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 3.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文寓情于理、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点。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有两年的学习古文的历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古文的经验,因而疏通文意不是教学的重点,针对这篇表文情辞恳切的、感人至深的特点,特制定出的教学重点是有条有理地将此名篇读出深度,读出情味。而蜀汉发展和出师北伐的历史背景学生知之甚少,可这一点利于激趣学习,二者可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诸葛亮两朝老臣的忠诚形象,所以有必要适当介绍。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对联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组被打乱的诗句,想请同学们把他们重新组合完整。(出示打乱了的对联): 出师一表真名世,夜半挑灯更细看。 出师一表通今古,远比管乐盖有余。 出师一表千载无,千载谁堪伯仲间? 2.诸葛亮的情况,你能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吗?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青年时隐居乡间耕种,后来,受刘备“三顾茅庐”,出山相助其完成大业。他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火烧赤壁、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退敌、六出祁山,一生辛劳,万古流芳,成为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 智慧的确是诸葛亮身上耀眼的光芒,除此而外,他忠诚报人的品格也令后人所称道。这三句诗中提到的《出师表》就是力证。

二、感知学习 1.默读课文(1~5自然段)诸葛亮“言”了些什么? 同学回答问题,大致梳理文意。教师适时落实字词并板书要点。 教师引导学生:课文中摘引原句,说清楚诸葛亮所言的主要内容,语言要简洁明了。 要点:宜开张圣听;昭平明之理;宫中之事,悉以咨之;营中之事,悉以咨之;亲贤臣,远小人。 2.请把这几条意见进一步综合归纳,思考: 诸葛亮是从哪几个方面提出建议的?其中最关键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明确:三个方面的建议: 1.广开言路;2.赏罚公平;3.亲贤远佞。 其中最关键的是亲贤远佞。因为刘禅是个比较昏庸、容易受身边佞臣蛊惑的君主,如不亲贤远佞,就会出现“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等情况,再好的方针、政策也不能贯彻执行。其中“亲贤”更重要,“开张圣听”是不能只听身边小人的谗言,对贤臣更是要“亲之信之”,要“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等,这些都是开导刘禅要“亲贤”。 3.给出“表”的概念,交代文章背景。 针对以上总结的内容,诸葛亮为什么会涕零? 三、内容探究 教师出示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小组内、班级内讨论。 再读课文,联系补充背景素材,思考、讨论、交流。 1.分析原文语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未半、中道背后的含义) 2.分析原文语句: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疲弊、危急存亡的局面在哪些背景中可以看出?) 补充背景材料: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公元221年,刘备建汉;公元222年,孙权建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公元222年,刘备为报东吴杀害关羽之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劝阻,与吴国在猇亭一战(即《三国演义》“火烧连营三百里”),兵力大损,败走白帝城,次年病死。吴国夺取了荆州大部分地区。 当时三国的局势: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出师表》校本作业本新人教版

第二十四课出师表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中道崩殂.()(2)裨.补阙漏() (3)行.阵和睦()(4)以彰其咎.() (5)陟罚臧否.()(6)以遗.陛下() (7)庶.竭驽钝()(8)猥.自枉屈() (9)咨诹.善道()(10)夙.夜忧叹()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以光.先帝遗德()(2)引喻失义.() (3)猥.自枉屈()(4)斟酌损益.() (5)咨诹.善道()(6)以彰.其咎()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 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 (2)《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一致。 (3)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4)《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 ”。 (5)《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6)诸葛亮出师的战略目标是“,”。 4.下列句中加点字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广故数言欲亡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今亡亦死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下面四组句子中画线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是() A.帝感其诚.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诚宜.开张圣听 C.以.光先帝遗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弛然而.卧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回答6-9题。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以遗.陛下( ) 悉以咨.之(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2)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亲.贤臣,远小人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愿陛下亲之信.之 D.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悉.以咨之 9.理解本文内容,然后填空。 (1)文中提到的“亲贤臣”,相当于今天我们选拔人才时常提到的“_________”这一成语。 (2)“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中的“贞良死节”的意思是__________。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_____________就是一个贞良死节之臣。(举本文以外的例子) (3)文中的“计日而待”,与今天的__________这个成语意义相近,字数相等。 (二)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回答10-14题。

2019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课文教案语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课文教案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课文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学目标: 1、背诵全文,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了解作者对后主提的三点建议。 3、学习本文融议论、叙述、抒情于一体的写作方法。 4、了解“表”的一般知识以及“以”的用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解题,导入新课。 《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刘备之子后主刘禅的一篇奏章。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蜀汉建兴(后主刘禅的年号)五年,诸葛亮为了完成先帝刘备统一全国的大业,准备出师北伐。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平时国事事无大小,都取决于诸葛亮。诸葛亮为了消除北伐的后顾之忧,因此上这篇“表”,希望国内政治清明,后方稳定,使他“北伐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

《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中的杰作,是一篇使人动感情的好文章,其人其文历来为后人所景仰。陆游曾赞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表,是古代一种文体,是臣下向皇上陈情、请愿的一种奏章。 二、指导阅读课文。 (一)、正音: 疲弊(bì)陛下(bì)恢弘(hóng)驽钝(núdùn) 裨补阙(bìquē)行阵和睦(háng)夙夜忧叹(sù)崩殂(cú) 妄自菲薄(fěi)陟罚臧否(zhìpǐ)以彰其咎(jiù) (二)、研读第1、2段。 1、结合文中注释阅读课文,并补充如下注释: 疲弊:比喻国家衰弱贫穷。 秋:引申为关键时刻。 盖:语首助词,可译为“原来”。 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 忠谏:忠于皇上的谏言。谏,读,臣下规劝皇上,向皇上提意见。 昭:读,诏示,显示。 刑:名词活用为动词,用刑,受罚。 光:名词活用为动词,发扬光大。 臧否: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奖励惩罚,表扬批评。

出师表 人教版

出师表 一. 基础题 1. 按要求变换句式有误的是() A. 蜘蛛缚了几转,又被它从网里滑脱,啪的一声跌在地上了。 改为主动句:它从蜘蛛缚了几转的网里滑脱,啪的一声跌在地上了。 B.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人不佩服。 改为肯定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每个人都佩服。 C. 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改为陈述句: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 D. 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 改为感叹句:此刻,他的心情是何等激动啊 2. 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1)官官相维()(2)无精打彩() (3)里直气壮()(4)惊皇失措() (5)无可耐何()(6)焦燥不安() 3. 选出下列词语中依次填入句中划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形容谋虑周到,可以用“__________”;形容根基坚实,可以用“___________”;形容灾难重重,可以用“______”;形容意味隽永,耐人寻味,可以用“______”…… A. 深远深长深重深厚 B. 深远深厚深重深长 C. 深长深厚深远深重 D. 深长深厚深重深远 4. 选出下列文字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1)别的动物,除了天上飞的和水里游的,连走路都让身体跟地面平行,有几条腿使几条腿,只有人类直起身子来用两条腿走路,把上肢解放出来干别的更重要的活。 (2)二氧化碳和水在合成车间--叶绿体里,发生奇妙的变化。(3)有一回,俄国的远东地区一连下了两个月的雨。看不见地,看不见天,上下左右全是水。(4)生物获得食物有两种类型:一种叫自养,另一种叫异养。 A. 作比较引诗文作比较分类别 B. 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作诠释 C. 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分类别 D. 举例子引诗文举例子作诠释 5. 调整下列各句顺序,使这段文字连贯通顺。 (1)有人说,戒烟戒不掉有两方面原因。(2)客观上,社会抽烟成风,你也吸,他也吸,在这样的环境里怎能戒掉烟呢?(3)主观上,对吸烟的危害认识不足,认为吸烟也不见得准得病,戒不戒没关系。(4)还有,我们国家对烟草生产、以及公共场所内吸烟限制不够,也放纵了一些人吸烟。(5)还有人认为抽烟有好处,提神、解乏。(6)一是主观上的,一是客观上的。 调整后的序号为:□□□□□□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你要随时克服并及时发现你的缺点。 B. 只要你有信心,任何一切困难都能克服 C. 他对自己能够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D. 小强和小明赛跑,他比他跑得快。 7. 填空,使之完整 (1)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西山寇盗莫相侵。 (3)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 (4)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臣本布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今南方已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 人教版

出师表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出师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 2、本文的议论内容和表达上的条理性 教学步骤: 一、背景及解题 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 “表”是臣下向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文的一大特点是陈述衷情。学习这篇文章,要注意领会诸葛亮在文中所表露的思想感情,了解文中诸葛亮的一些名言。 二、正音。 殂(cú)陛(bì)下以塞(sè)忠谏陟(zhì) 臧否(zāng pǐ)攸(yōu)以遗(wèi)咨(zī) 稗(bì)阙(quē)漏颓(tuí)桓(huán)闻(wén)达 猥(wěi)危难(nàn)二十有(yòu)一年夙(sù)驽(nú) 攘(rǎng)彰(zhāng)咎(jiù)诹(zōu)涕(tì) 三、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四、讲解文章第1~9段 第1段 1. 词句。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先帝”:当朝帝王已死的父亲,这里指刘备;“先”,称已死的人为先,多用于尊长。“创业”:指创立统一天下的大业。“而”:却。“中道”:中途,半路。“崩殂”:古代帝王死叫崩或殂。“三分”:指分成蜀、魏、吴三国。“益州”:汉代州名,现在四川省一带,当时蜀的疆域基本上是汉的益州,故称蜀为益州。“疲弊”:困苦努乏。“诚”:确实,的确。“之”:的。“秋”:时机,时刻。“然”:但是。“侍卫”:侍从护卫。“于”:在。“内”:指朝廷中。“忠志之士”:忠诚有志的将士。“身”:自身,自己。“者”:表语中停顿。“盖”:连词,承上文申说原因。“追”:追念。“殊遇”:特别的待遇,多指恩宠、信任。“报”:报答。“之”:代先帝的殊遇。“于”:及于,给。“陛下”:对帝王的尊称;“陛”,宫殿的台阶。“宜”:应当。“开张”:开扩。“圣听”:皇帝的听闻。“圣”,对皇帝的尊称。“以”:而。“光”:光大。“遗德”:遗留下的美德。“恢弘”: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出师表》教案新人教版

《出师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课文涉及的有关文学知识。 2、准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知晓并能运用译解文言文的知识。 模块一课时目标 教学板块1:导入 教师出镜同学们,“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我们早已耳熟能详,故事的主人公是我们中国人民心目中的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他的文才韬略令人折服,他撰写的《出师表》可谓是汉末以来第一流的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景仰。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篇佳作。 这节课,我们的主要学习任务是: 学习目标 1、能说出课文涉及的有关文学知识。 2、准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知晓并能运用译解文言文的知识。 模块二文学知识 教学板块2:文体知识 “表”是古代奏议文的一种,用于臣子向君主诉说自己的请求和愿望,一般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古代文献资料中有“表以陈情”的说法。诸葛亮留下了两篇《出师表》,后世称建兴五年第一次出师伐魏前所上表为《前出师表》,建兴六年第二次出师北上伐魏所上表为《后出师表》,本文是《前出师表》。《出师表》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岳飞曾手书《出师表》;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书愤》一诗中,热情颂扬道“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说一千多年来,谁可以与那个写《出师表》坚持北伐的诸葛亮比呢?《后出师表》中的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忠贞志士为国为民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一生,可以说就是这句名言的最好诠释。 “表”是古代奏议文的一种,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自己的请求和愿望,一般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诸葛亮著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本文为《前出师表》。 陆游《书愤》“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教学板块3:作者简介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几乎把他神化了。那么,历史上的诸葛亮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古代贤人。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琅琊阳郡(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隐居南阳邓县隆中(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南),但对于世事十分留心,人称“卧

出师表(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出师表(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及表文中流露出的感情。 2.扫除文字障碍,熟练掌握表中的内容。 3.了解《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情节。 教学设想: 1.安排三课时。 2.第一课时主要扫除文字障碍,听录音及了解有关情节,体会诸葛亮在文中流露出的感情,分析6、1、2(机动)段。 3.第二课时继续学习剩余的内容,主要是3、4、5、7段,明确诸葛亮在文中向后主所提的建议及政治愿望。 4.第三课时结束课文内容讲解,总结“以”字用法,并小测本文知识。 教学重点: 1.诸葛亮向后主所提的建议及其政治愿望。 2.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 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及本文情词恳切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必知的东西:例如书法家不能不知道 《兰亭序》;军事家不能不知道《孙子兵法》,二胡演奏家不 能不知道《二泉映月》;我们今天所要学的是忠臣不能不知的 文章------诸葛亮的《出师表》。苏轼曾经说:“读《出师 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 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催人泪下的《出师表》。 二、简介作者及文体: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人称 “卧龙”,汉末为避战乱,隐居隆中。后扶佐刘备统一了我国 西南地区,使全国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述作者的请求和 愿望。我国古代臣民给君主的呈文有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 为“书”,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 类,在内容上各有其不同的分工(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 情;议以执异)。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做 “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此类文章又称为“表”。 三、听录音感受文章的情感,扫除文字障碍。 c ji n zh z ng p zh o y u y w i

《出师表优秀教案课程》

《出师表》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今天我要说的:是由家喻户晓的诸葛亮写的《出师表》该课出现在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六单元,该单元的课文大部分选自历史着作,学习这些文章不但可以增长历史知识,还可以受到古人的智慧、勇气、节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励《出师表》是一篇情辞意切、感人肺腑,让人赞不绝口的文章作者通过表文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贞,三条建议,既是安定后方的措施,也是施政的正理叙述生平及出师北伐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更是慷慨深沉,动人心魄真正为蜀汉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以及本课的实况和学生的实际特制定以下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积累词语,丰富文言词汇 ②了解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 ③积累名言警句,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①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②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事,以情动人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和愿望, ②领会诸葛亮对“蜀国”的忠诚,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立志做社会上用的人 三、教学重点 ①背诵全文 ②掌握本文寓情于理、寓情于事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难点 ①理清文章的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②如何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 说教法 一.学情分析 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仍需增强;学习语文的观念、方式、方法较落后;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较弱,语文的素养较低。 二.学法指导 1.朗读法:本文情辞恳切,动人肺腑要引导学生在理解作者思路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句中的语言停顿,读出层次感,读出情感古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尤其象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读的作用就非同一般了 2.讨论法:关于文句的疏通,文意的理解,应由学生自主解决,生生互动,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培养协作的精神 3.探究法:提供有关本文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发现问题,查找答案,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从探究中找出乐趣 4.“传授——接受”法与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传授——接受”法是传统的教学法,但一堂课与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这样可以达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5.教具准备:多媒体、VCD光盘、三国形势图 6.课时安排:3课时 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情趣特设如下之学法: ①用字典、词典及资料疏通自学障碍 ②朗读与默读相融合,多种读书方式相结合 ③借助经验、资料独自完成课文的翻译,然后与同学交流

《出师表》人教版课下注释

《出师表》人教版课下注释 (创:开创,创立。业:统一中国的大业。 (2)中道:犹言半路。崩殂(cú):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3)今:现在。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益州,今四川省一带,这里指蜀汉政权。疲弊,人力缺乏,物力缺无,民生凋敝。三分:天下分为孙权,曹操,刘备三大势力。 (4)此:这。诚:的确,实在。之:的。秋:时期,尤指不好的时候。 (5)然:然而。侍,侍奉。卫,护卫。懈:松懈,懈怠。于:在。内:宫中。 (6)忘身:舍身忘死。 (7)盖:大概,原来是。追:追念。殊遇:优待,厚遇。殊;不一般,特别。 (8)诚:的确,确实。宜,应该。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遗德:留下的美德。 (10)恢弘:发扬扩大,用作动词。恢,大。弘,大,宽。这里是动词,也做“恢宏”。 (11)妄自菲薄:随便看轻自己。妄,随便,胡乱。菲薄,小看,轻视。气,志气。之,的。 (12)引喻失义:讲话不合道理、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喻:比如。义:道理、义理。以,以致,从而。塞,阻塞。谏,劝谏。俱,通“具”全,都。 (13)宫:指皇宫。府:指丞相府。 (14)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陟(zhì):提升。罚:惩罚。 (15)臧否(pǐ):善恶,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的好坏。 (16)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法令。作奸,做了奸邪的事情。科,科条,法令。及,以及。为,做。 (17)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主管某部门的官员。论;判定。刑,受罚。 (18)昭:彰显,显扬,显示。平:公平。明:严明。理:治理。 (19)偏私:偏袒私情,不公正。 (20)内外异法: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内外:指宫内和朝廷。异法:刑赏之法不同。 (22)良实:善良诚实志:志向。虑:思想,心思。忠纯:忠诚纯正。 (23)简:挑选。拔:选拔。遗(wèi):给予。 (24)悉以咨之:都拿来跟他们商量。悉:全部。咨,询问,商议。之,指郭攸之等人。 (25)必能裨补阙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裨(bì):弥补,补助。阙:通“缺” 缺失,疏漏。 (26)有所广益:收到最多的好处。广益:增益。益,好处。 (28)性行(xíng)淑均:本性和行为善良端正。淑,善良。均,公平。 (29)晓畅:谙熟,精通。试用:任用。(31)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32)营:军营、军队。 (33)行(háng)阵:指部队。陈,“阵”的古字。 (36)倾颓:倾覆衰败。 (37)痛恨:痛惜,遗憾。 (39)死节:为国而死的气节,能够以死报国。 (40)隆:兴盛。计日:计算着天数,指时日不远。 (41)布衣:平民百姓。 (42)躬:亲自。耕:耕种。苟:苟且。全:保全。 (43)闻达:做官扬名。 (44)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卑,身份低下。鄙,地处偏远。与今义不同。 (45)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枉屈:枉驾屈就。 (46) 顾,拜访。 (47) 感激:感动奋发。许:答应。驱驰:奔走效劳。 (51)夙夜忧叹:早晚忧愁叹息。夙,清晨。忧叹:忧愁叹息 (53)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54)奖率:激励率领,奖励统帅。 (55)驽(nú)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驽,劣马,走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 (56)攘(rǎng)除:排除,铲除。奸凶:奸邪凶恶的敌人。 (57)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或西汉都城长安。 (58)斟酌:商讨,考虑。损益:增减,兴革。斟酌损益:斟酌情理,有所兴革。 (59)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托,委托。效,重任。 (60)不效则治臣之罪: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效,有成效。 (61)慢:怠慢,疏忽。 (62)彰:表明,显扬。咎:过失。 (63)咨诹(zōu)善道:征询治国的良策。诹(zōu),询问。 (64)察纳:认识采纳。 (65)雅言:正确的言论。 (66)深追;深切地追念。遗诏: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 (67)涕零,落泪。零:流(眼泪)。 (68)先帝遗诏:刘备给后主的遗诏,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出师表(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出师表(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出师表林晓铃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了解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亲贤臣, 远小人”等名言。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文言知识。 情感目标: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陈述衷情,这是表文的一大特点,本篇情挚辞切, 教学中要突出这点。 2、本文词语较多,学生生疏者不少,要逐句弄懂,逐 段讲解。 3、加强诵读、背诵练习。 [教学时数]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这位著名的 历史人物,大家比较熟悉。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 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

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 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 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 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 “表”是臣下向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文的一大 特点是陈述衷情。学习这篇文章,要注意领会诸葛亮在文中 所表露的思想感情,了解文中诸葛亮的一些名言。 二、教师范读课文并正音。 三、朗读。 可叫三四名同学朗读课文。朗读前提出要求:字音正确、句读分明。读毕酌情讲评。然后让学生各自默读课文,参看 课本注释,弄懂词句意思,有不解之处,当堂提出。 四、讲解文章第1-5段 1、齐读第1段。读毕,就字音、句读酌情讲评。 ⑴疏通字句。 ⑵提问一:诸葛亮在奏表的开头一段向刘禅提出什么劝谏? 讲解:诸葛亮首先规劝刘禅要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广开言路,采纳忠谏,而不要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言谈失义,阻断忠谏之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