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念 原书第7版

数据库系统概念原书第7版数据库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它对于数据管理和数据处理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篇文章将围绕《数据库系统概念》第7版这本原书展开讨论,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章:绪论

数据库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程序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它的核心目标是提供高效、可靠和安全的数据管理服务。通过对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数据库系统可以提高数据存储和查询的效率,有效管理大量的数据。

第二章: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最重要的数据模型之一,它使用关系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关系模型通过表格的形式来组织数据,表格中的每一行代表一个实体,每一列代表一个属性。关系模型能够提供灵活的数据查询和数据操作能力。

第三章:SQL语言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于查询和操作数据库的标准语言。SQL语言具有简洁、易学和强大的特点,能够帮助用户快速实现数据存储和查询操作。本章内容将介绍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查询操作。

第四章:关系数据库设计

关系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系统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它涉及到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和数据模型设计。合理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数据存储和查询的效率,减少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本章内容将介绍关系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五章:高级关系数据库设计

高级关系数据库设计是在关系数据库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数据库的设计。它包括了主键和外键的设计、索引的设计以及数据库规范化等内容。通过高级关系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靠性。

第六章: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是数据库系统中的重要技术,用于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和稳定的数据集合,数据挖掘是从数据仓库中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本章内容将介绍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第七章:NoSQL数据库

NoSQL数据库是一种非关系型的数据库系统,它能够有效地处理大规模和高速增长的数据。NoSQL数据库具有高性能、高可扩展性和灵活的数据模型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Web应用、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等领域。本章内容将介绍NoSQL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NoSQL 数据库类型。

第八章:物理存储与索引

物理存储和索引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于提高数据存储和查询效率的关

键技术。通过合理的物理存储和索引设计,可以加快数据的读取和写

入速度,提高数据库的性能。本章内容将介绍物理存储和索引的基本

原理和常用方法。

第九章:查询优化

查询优化是数据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选择合适的查询

执行计划,来提高数据库查询的效率。查询优化技术可以在保证查询

结果正确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查询速度。本章内容将介绍查询

优化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查询优化技术。

第十章:并发控制

并发控制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于处理多个用户并发访问数据库的技术。通过合理的并发控制机制,可以保证数据库操作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避免数据丢失和数据冲突。本章内容将介绍并发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常

用的并发控制方法。

第十一章:恢复与故障处理

恢复和故障处理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于处理数据库故障和数据恢复的

技术。通过合理的恢复机制,可以及时修复数据库故障,保障数据的

完整性和可靠性。本章内容将介绍恢复和故障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常用

的恢复方法。

第十二章:数据库安全性

数据库安全性是数据库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涉及到用户

的认证和授权、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等问题。通过合理的数据库安

全机制,可以保护数据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本章内容

将介绍数据库安全性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安全技术。

通过阅读《数据库系统概念》第7版,我们可以全面了解数据库系

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技术。数据库系统作为计算机科学和信息

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数据管理具有重

要意义。希望本文能够给读者提供有关数据库系统的详尽介绍和参考,引发对数据库系统的深入思考与研究。

《数据库系统概论》教学大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数据库系统概论》(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s) 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数据库系统概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限定选修课,主要讨论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有关的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关系数据库、数据库设计以及数据保护等,同时讲解一种重要的数据库系统的应用。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有关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的知识,初步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并能用数据库系统建立数据库及简单的应用。 二、先修课要求 计算机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数据库中的概念、数据库设计与编程方法。 数据库的结构与特点,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熟练使用结构化查询 语言(SQL)。 掌握:关系代数语言的使用;关系演算语言的使用;三级一致性的区别及其与可串行化调度的关系;关系数据库以及面向对象数据库的特点与区别;查询表达式优化的 方法。 了解:关系、关系模型、键码、视图、函数依赖等概念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电视授课为主,结合面授辅导、面授或电子邮件答疑,进行必要的上机实验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1.熟练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知识分析、设计和解答相关的应用问题。 2.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做简单的分析。 3.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的所学内容。 第二部分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初步方案 一、学分和学时分配 该课程3学分,54学时,其中录像10学时,实验16学时。 考虑到数据库课程的重要性和社会上的广泛需求,两次专家评审会都建议总学时为72,4学分,但目前的教学计划总学时为54,3学分,因此,本方案和教学大纲及教材均有基本部分(54学时)和扩充部分(另加18学时),这样既照顾到目前的计划要求,又考虑到今后可能的发展,教材中扩充部分另加星号(*)以示区别。

数据库系统概论

《数据库系统概论》综合复习资料 一、选择 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_____。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模型 D、软件工具 2、设关系R和S的元组个数分别为100和300,关系T是R与S的笛卡尔积,则T的元组个数是() A、400 B、10000 C、30000 D、90000 3、下面对于关系的叙述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关系中的每个属性是不可分解的 B、在关系中元组的顺序是无关紧要的 C、任意的一个二维表都是一个关系 D、每一个关系只有一种记录类型 4、在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______。 A、外模式 B内模式 C存储模式 D模式 5、对关系模型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集合论和谓词演算公式的基础之上 B、微机DBMS绝大部分采取关系数据模型 C、用二维表表示关系模型是其一大特点 D、不具有连接操作的DBMS也可以是关系数据库系统 6、数据库中,下列说法______是不正确的。 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 B、若系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则系统可确保更新时的一致性 C、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 D、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7、一个关系中如果有这样一个属性存在,它的值能唯一地标识关系中的每一个元组,称这个属性为______。 A、码 B、数据项 C、主属性 D、主属性值 8、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 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______。 A、元组 B、行 C、记录 D、属性 9、设关系R(A、B、C)和S(B、C、D),下列各关系代数表达式不成立的是______。 A、ПA(R)∞ПD(S) B、R∪S C、ПB(R)∩ПB(S) D、R∞S 10、在关系模式中,如果属性A和B存在1对1的联系,则说______。 A、A→B B、B→A C、A←→B D、以上都不是 11、在关系模式DB中,任何二元关系模式的最高范式必定是______。 A、1NF B、2NF C、3NF D、BCNF

数据库概论

数据库系统概论 1.1.1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概念。(问答) 答:①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②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库管理软件,用于科 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③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 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 构成。 1.1.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填空)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1.2.2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填空) 数据模型通常有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完整性包括(域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其中(域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是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1.2.3实体之间的联系(选择、填空)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实体与实体之间存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联系。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都是用关系来描述的。 E-R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 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 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型连接起来。 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型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边表示联系的类型(1:1,1:n或m:n)。 1.3.2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选择、填空)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构成。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模式也称逻辑模式,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中只有一个模式,一个内模式)。 1.3.3数据独立性分类及含义(填空) 数据独立性分为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逻辑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即,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时,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 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即,数据在磁盘上怎样存储由DBMS管理,用户程序不需要了解,应用程序要处理的只是数据的逻辑结构,这样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2.4 关系代数、自然连接和除法(选择、计算题) 关系代数的运算对象是关系,运算结果以为关系,其用到的运算符包括四类:集合运算符(并、差、交、笛卡尔积)、专门的关系运算符(选择、投影、连接、除运算)、算术比较符和逻辑运算符。

操作系统概念第七版10-12章课后题答案(中文版)

假设有一个文件系统,它里面的文件被删除后,当连接到该文件的链接依然存在时,文件的磁盘空间会再度被利用。如果一个新的文件被创建在同一个存储区域或具有同样的绝对路径名,这会产生什么问题如何才能避免这些问题Answer: 令旧的文件为F1,新文件为F2。用户希望通过存在的链接进入F1,实际上将进入F2。注意,使用的是文件F1的访问保护,而不是F2的。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确保所有被删除文件的链接也被删除来避免。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完成: a.保存一份文件所有链接的列表,删除文件时,删除每一个链接 b.保留链接,当试图访问一个已删除文件时删除他们 c.保存一个文件引用清单(或计数器),只有在文件所有链接或引用被删除后, 删除该文件 打开文件表被用以保持当前打开文件的信息,操作系统应该为每个用户保持一个单独的表吗或者只是保持一个包含当前所有用户访问文件的引用的表如果两个不同程序或用户访问同样的文件,在打开文件表中应包含单独的条目吗Answer: 保持一个中央的打开文件表,操作系统可以执行下列操作,否则不可执行:假设一个当前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进程访问的文件。如果该文件被删除,那么应该直到所有正在访问文件的进程关闭它时,它才能从磁盘上删除。只要有正在访问文件的进程数目的集中核算,该检查就可以执行。另一方面,如果两个进程正在访问该文件,则需要保持两个单独的状态来跟踪当前位置,其中部分文件正被两个进程访问。这就要求操作系统为两个进程保持单独的条目。 一个提供强制锁,而非使用由用户决定的咨询锁的进程有何优点和缺点Answer: 在许多情况下,单独的程序可能愿意容忍同时访问一个文件,而不需要获得锁,从而确保文件的相互排斥。其他程序结构也可以确保相互排斥,如内存锁;或其他同步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强制锁将限制访问文件的灵活性,也可能增加与访问文件相关的开销。 在文件的属性中记录下创建程序的名字,其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在Macintosh 操作系统中就是这样做的) Answer: 记录下创建程序的名字,操作系统能够实现基于此信息的功能(如文件被访问时的程序自动调用)。但它会增加操作系统的开销,需要文件描述符的空间。 有些系统当文件第一次被引用时会自动打开文件,当作业结束时关闭文件。论述这种方案与传统的由用户显式地打开和关闭文件的方案相比有什么有点和缺点 Answer: 文件的自动打开和关闭免除了用户对这些功能的调用,从而使它更方便用户;但它比显式打开和关闭需要更多的开销 如果操作系统知道某一应用将以顺序方式访问文件数据,将如何利用此信息来

《数据库系统概论》完整答案

第一章 1.DBMS的主要功能有那些? 答:DBMS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有: (1)数据定义 有DDL翻译处理程序(包括外模式、模式、存储模式处理程序)、保密定义处理程序(如授权定义处理程序)、完整性约束定义处理程序等。这些程序接收相应的定义,进行语法、语义检查,把它们翻译为内部格式存储在数据字典中。DDL翻译程序还根据模式定义负责建立数据库的框架(即形成一个空库),等待装入数据。 (2)数据组织,数据存储和数据管理 有文件读写与维护程序、存取路径(如索引)管理程序、缓冲区管理程序(包括缓冲区读、写、淘汰模块),这些程序负责维护数据库的数据和存取路径,提供有效的存取方法。 (3)数据操纵 有DML处理程序、终端查询语言解释程序、数据存取程序、数据更新程序等。DML处理程序或终端查询语言解释程序对用户数据操纵请求进行语法、语义检查,有数据存取或更新程序完成对数据库的存取操作。 (4)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数据库在建立,运用和维护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统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及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 (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数据库初始数据的输入,转换功能;数据库的存储,恢复功能;数据库的重组织功能和性能监视,分析功能等。 (6)其他功能:DBMS与网络中其他软件系统的通信功能;一个DBMS也另一个DBMS 或文件系统的数据转换功能;异构数据库之间的互访和互操作功能等。 2.叙述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 答:(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数据结构描述的内容有两类:一类是与对象的类型,内容,性质有关的;一类是与数据之间联系有关的对象。数据结构是刻画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在数据库系统中,人们通常按照其数据结构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总之,数据结构是所描述的对象类型的集合,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库系统概论》习题集

一、选择题①②③④ 1、在学校中,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联系是……………………………………(③ ) ①一对一联系 ②一对多联系 ③多对多联系 ④其他联系 2、设有关系框架R (A ,B ,C ,D ,E )及其上的函数相关性集合F={A →D ,D →B ,E →C} 该框架R 的候选关键字………………………………………………(④) ①AD ②DB ③EC ④AE 3、给定关系R 如图所示,R 最高是( )的……………………………(②) R ①1NF ②2NF ③3NF ④BCNF 4、对一个关系而言,只可能有一个的是它的……………………………(④) ①超关键字 ②候选关键字 ③外部关键字 ④主关键字 5、设关系框架R 上的函数相关性集合F={B →D ,CA →E}则利用FD 公理和规则可推 出……………………………………………………………………(①④) ①CB →B ②EA →D ③DA →B ④AB →AD 6、关系模型的最大特色是描述的 ……………………………………(④) ①抽象性 ②概括性 ③协调性 ④一致性 7、设有关系框架R (A ,B ,C ,D ,E )及其上的函数相关性集合F={A →D ,B →C ,E →A} 该框架R 的候选关键字………………………………………………(②) ①AB ②BE ③CD ④DE 8、给定关系R 如图所示,R 最高是( )的…………………………………(①) R ①1NF ②2NF ③3NF ④BCNF 9、子模式是用户与数据库的接口之一,它对应于数据库的…………(①) ①外模式 ②概念模式 ③内模式 ④存储模式 11.下面不是构成数据模型的要素的是 ( C ) A.数据结构 B.数据操作 C.数据模型 D.完整性约束 12.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 ( C ) A.数据的统一控制 B.数据共享性和统一控制 C.数据共享性、数据独立性和冗余度小 D.数据共享性和数据独立性 13.三个模式反映了对数据库的三种不同的观点,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内模式表示了概念级数据库,体现了对数据库的总体观 B.外模式表示了物理级数据库,体现了对数据库的存储现 C.外模式表示了用户级数据库,体现了对数据库的用户现

数据库系统概念 原书第7版

数据库系统概念原书第7版数据库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它对于数据管理和数据处理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篇文章将围绕《数据库系统概念》第7版这本原书展开讨论,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章:绪论 数据库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程序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它的核心目标是提供高效、可靠和安全的数据管理服务。通过对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数据库系统可以提高数据存储和查询的效率,有效管理大量的数据。 第二章: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最重要的数据模型之一,它使用关系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关系模型通过表格的形式来组织数据,表格中的每一行代表一个实体,每一列代表一个属性。关系模型能够提供灵活的数据查询和数据操作能力。 第三章:SQL语言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于查询和操作数据库的标准语言。SQL语言具有简洁、易学和强大的特点,能够帮助用户快速实现数据存储和查询操作。本章内容将介绍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查询操作。

第四章:关系数据库设计 关系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系统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它涉及到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和数据模型设计。合理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数据存储和查询的效率,减少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本章内容将介绍关系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五章:高级关系数据库设计 高级关系数据库设计是在关系数据库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数据库的设计。它包括了主键和外键的设计、索引的设计以及数据库规范化等内容。通过高级关系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靠性。 第六章: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是数据库系统中的重要技术,用于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和稳定的数据集合,数据挖掘是从数据仓库中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本章内容将介绍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第七章:NoSQL数据库 NoSQL数据库是一种非关系型的数据库系统,它能够有效地处理大规模和高速增长的数据。NoSQL数据库具有高性能、高可扩展性和灵活的数据模型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Web应用、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等领域。本章内容将介绍NoSQL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NoSQL 数据库类型。

数据库表设计 参考书籍

在进行数据库表设计时,参考书籍能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以下是一些关于数据库表设计的参考书籍: * 《数据库系统概念》(Database System Concepts)-Abraham Silberschatz、Henry F. Korth、S. Sudarshan。这本书是数据库领域的经典教材,涵盖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包括数据库设计、关系模型、SQL语言、事务处理等内容。 * 《数据库系统实现》(Database Systems: The Complete Book)-Hector Garcia-Molina、Jeffrey D. Ullman、Jennifer Widom。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方法和技术,包括索引、查询优化、并发控制、备份恢复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深入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内部工作原理非常有帮助。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4版| 微课版)》第6章:“数据库设计”的学习提纲。介绍了数据库设计的结构/静态模型设计、行为/动态模型设计、直观设计/手工试凑法、规范设计/新奥尔良法等内容。 此外,在进行数据库表设计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规范化:为了减少数据冗余和保证数据完整性,应遵循规范化原则进行表结构设计。 2. 索引优化:合理使用索引可以加快查询速度,但过多或不当的索引可能会影响插入和更新操作的速度。 3. 性能考虑:根据应用需求和数据量大小,考虑硬件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性能参数,如内存分配、磁盘I/O等。

4. 可扩展性:在设计表结构时,应考虑未来的数据增长和业务变化,确保表结构具有一定的扩展性。 5. 安全性和权限控制:根据业务需求,设置适当的数据访问权限和安全控制策略。 6. 备份与恢复:制定合适的备份和恢复策略,以防数据丢失或意外情况发生。 7. 测试与验证:在实际应用之前,应对设计的表结构进行充分测试和验证,确保其满足业务需求和性能标准。 总之,在进行数据库表设计时,除了参考书籍提供的知识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实际业务需求、性能要求和安全性等因素。通过不断实践和调整,逐步完善和提高数据库表设计的水平。

数据管理的书籍

数据管理的书籍 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组织、处理、分析和保护 的过程。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数据管理在各行各业中都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因此,有很多相关的书籍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数据管理的概念、原理和实践技巧。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数据管理书籍供参考: 1.《数据库系统概念》(Database System Concepts) - 作者:Abraham Silberschatz、Henry F. Korth、S. Sudarshan 这本教材是数据库领域的经典之作,它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 概念、原理和应用。书中还对数据库设计、查询优化、事务处理等进 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实例演示,是学习数据库系统的必备教材之一。 2.《数据库系统实现》(Database System Implementation) - 作者:Hector Garcia-Molina、Jeffrey D. Ullman、Jennifer Widom 这本书着重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方面,包括存储、索引、查 询处理、并发控制、崩溃恢复等。它提供了深入理解数据库系统内部 工作原理的知识,适合对数据库实现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3.《大数据管理与分析》(Big Data Management and Analytics)- 作者:Donghua Chen、Xindong Wu、Guandong Xu 本书全面介绍了大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核心概念、理论和技术。它 涵盖了大数据的收集、存储、预处理、挖掘和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并 介绍了大数据平台、工具和应用的最新发展与实践。 4.《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导论》(Data Warehousing and Data Mining) - 作者:Alex Berson、Stephen J. Smith 这本书讲解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介绍了 数据仓库建模、ETL过程、多维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算法等内容,并通 过实例展示了如何应用这些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有关数据库的书籍

有关数据库的书籍 以下是一些有关数据库的书籍,涵盖了不同的方面和层次: 1. 《数据库系统导论》(第七版):著,机械工业出版社。这是一本数据库领域中的权威著作,专业理论书籍出版至第七版在业界是罕见的,可以想见该书具有多高的水平。 2. 《数据库系统概念》(第三版):Silberschatz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光看作者的名字就知道这肯定是一本好书。 3. 《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4. 《数据库系统实现》:机械工业出版社,著。这是斯坦福大学五门数据库系列课程的前两门教材,《数据库系统实现》一书的层次在我国已相当于研究生课程水平。 5. 《数据库处理--基础、设计与实现》(第七版):著,电子工业出版社。这是一本很少见的使用Access作为实例介绍数据库原理与设计的书,内容清晰易懂。 6.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萨师煊、王珊著,高教出版社。这是一本国内本科及研究生专选教材,两位作者均为我国数据库界的著名专家,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大家认真去学。 7. 《SQL必知必会》:福塔著。这本书主要是讲解sql语句怎么写,毕竟数据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熟练精通地使用sql语句。

8. 《数据库原理》:DavidM.Kroenke著。这本书作为数据库入门来说还是可以的,毕竟不是专门做DB的,看大厚书用处不大,这本书把数据库的基本概念都讲完了。 9. 《Beginning Database Design》、《Beginning SQL Queries》、《Beginning Database Design: From Novice to Professional》、《数据库设计入门》(第二版)。这些书籍提供了有关如何在第一时间正确进行数据库设计的简短易懂说明。 这些书籍涵盖了不同的层次和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学习。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教学大纲(1)

《数据库系统概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5120114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Database System Summary课程所属单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计算机信息系统教研室 课程面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数据结构、离散数学学分:4 总学时:64(其中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16)二、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数据库系统是计算机软件最重要、应用得最广的组成局部之一,数据库技术是软件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所以“数据库系统概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及其他相关学科的一门骨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学会数据库设计方法,DBMS的使用、数据库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熟悉数据库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数据库系统概念 1、教学内容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管理进展情况以及数据库技术产生和开展的背景,理解数据库系统的优点。要求掌握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概念模型和三种主要的数据库模型。掌握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和两层映象的系统结构和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2、教学重点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与开展;数据模型的概念及组成要素;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常用三种数据模型。 3、教学难点 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 课后作业:(二)关系数据库 1、教学内容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关系的完整性以及关系操作。熟练掌握关系代数的使用方法。 2、教学重点 关系模型概念及其三要素;关系、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的概念;关系的三类完整性规那么;关系代数:传统的集合运算和专门的关系运算。 3、教学难点 关系代数的使用方法。 课后作业:

信息系统方面经典书籍

信息系统方面经典书籍 信息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信息系统的知识是众多行业从业者必备的。以下是10本关于信息系统方面的经典书籍,它们的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是学习和了解信息系统的绝佳参考书。 1.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由美国信息系统专家凯文·科恩(Kevin D. Mitnick)和威廉·拉斯帕利奥特(William L. Leffingwell)共同编写,是信息系统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本书涵盖了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并提供了实用的案例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2. 《信息系统基础》 《信息系统基础》是一本全面介绍信息系统基础知识的书籍,由信息系统专家李斌编写。本书内容包括信息系统的定义、架构、数据结构、软件和硬件等方面,适合初学者和从业者阅读。 3. 《信息系统管理与战略》 《信息系统管理与战略》是由美国信息系统专家詹姆斯·A.奥布莱恩(James A. O’Brien)编写,是信息系统管理和战略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本书涵盖了信息系统管理和战略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并提供了实用的案例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4. 《信息系统安全概论》 《信息系统安全概论》是由美国著名信息安全专家迈克尔·W·史密斯(Michael W. Smith)编写,是信息系统安全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本书介绍了信息系统安全的概念、原则、技术和管理,适合从事信息安全工作的人员和对信息安全感兴趣的读者。 5.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是由美国信息系统专家詹姆斯·W·卡曼(James W. Cadle)和唐纳德·J·约翰逊(Donald J. Yeates)编写,是信息系统开发和管理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本书涵盖了信息系统开发和管理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并提供了实用的案例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6.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是由美国信息系统专家凯瑟琳·K·达尔(Kathleen K. Hass)编写,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本书介绍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概念、原则、技术和管理,适合从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作的人员和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感兴趣的读者。 7. 《计算机网络》

第1章 数据库概述

第1章数据库概述 数据库技术是数据管理的技术,是计算机应用从科学计算进入数据处理的一个划时代的转折。近年来数据库技术发展迅速,各种应用领域对数据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多,各种信息系统都离不开数据库的支持。因此,数据库已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 数据库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软件技术,是使用计算机进行各种信息管理的必备知识。数据库技术所研究的问题就是如何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如何高效地获取和处理数据,是当代计算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主要介绍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述,包括数据库的发展历史、概念描述以及体系结构介绍,是数据库知识中最基本的部分。 1.1 数据库系统基本概述 数据库系统应用示例 1.航空售票系统(最早使用数据库技术) ●包括信息: 座位预定信息:座位分配、座位确认、餐饮选择 航班信息:航班号、飞机型号、机组号、起飞地、 目的地、起飞时间、到达时间、飞行状态等 机票信息:票价、折扣、有无等 ●主要功能: 查询在某一段时间内从某个指定城市到另个指定城市的航班、是否有可以选择的座位、是否有其他飞机型号、飞机票价、是否折扣等信息 更新乘客登记航班、分配座位、选择餐饮等 ●任何时候都有许多航空售票代理商访问这些数据、避免卖同一座位。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统计出经常坐某一航班的乘客信息,并为这些乘客提供优惠 ●系统特点:数据庞大,人工不能提供及时、准确服务 2.超市管理系统 ●包括信息: 商品信息:品名、规格、产地、类别、单位、单价等

供应商信息:供应商名、地址、联系人、住址、电话等 销售信息:商品、数量、单价、金额、销售日期、收款人、折扣等 收款人信息:姓名、小组、性别、年龄、电话、地址、身份证等 ●主要功能: 查询:某类商品信息、供应商信息、某类商品销售情况、畅销商品、商品销售金额等 更新:登记商品信息、供应商信息等 ●对存储有上万种商品的超市,每天有数百万销售记录,信息统计量大、人工操作不准确 3.图书管理系统 ●包括信息: 图书信息:书号、书名、作者姓名、出版日期、类型、页数、价格、出版商名称等 作者信息: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出生日期、学历、住址、电话等 出版社信息:名称、地址、社长、成立日期等 读者信息:姓名、借书号、书名、借书日期、借书数量等 1.1.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史 从数据管理的角度看,数据库技术到目前共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数据库管理的初级阶段。 ●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硬件状况:外存只有纸带、卡片、磁带,没有磁盘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 ●软件状况是,没有操作系统,没有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处理方式是批处理。 特点: (1)数据不保存,科学计算一般不需要将数据长期保存,计算时将数据输入,用完后不保存原始数据,也不保存计算结果。 (2) 没有对数据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程序员不仅要规定数据的逻辑结构,还要在程序中设计物理结构,因此,程序中存取数据的子程序随着存储的改变而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指导(第七版)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指导 (第七版) 计算机学院 2013/09

改版履历

目录 目录 (3) 1.实验概要 (4) 1.1.实验说明 (4) 1.2.实验环境和配置 (4) 1.3.上机要求 (5) 2.实验1:数据库/表的基本操作和表级约束 (5) 2.1.目的和要求 (5) 2.2.实验准备 (5) 2.3.实验内容 (5) 3.实验2:库级约束和基本表的数据操作 (8) 3.1.目的和要求 (8) 3.2.实验准备 (8) 3.3.实验内容 (8) 4.实验3:视图操作和安全性控制 (10) 4.1.目的和要求 (10) 4.2.实验准备 (10) 4.3.实验内容 (10) 5.实验4:存储过程/触发器/ODBC数据库编程 (12) 5.1.目的与要求 (12) 5.2.实验准备 (12) 5.3.实验内容 (12) 6.实验5:数据库综合实验 (14) 6.1.目的与要求 (14) 6.2.实验准备 (14) 6.3.实验内容 (15) 5.3.1.题目一:零件交易中心管理系统 (15) 5.3.2.题目二:图书管理系统 (15) 5.3.3.题目三:民航订票管理系统 (15) 5.3.4.题目四: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16) 5.3.5.题目五:车站售票管理系统 (16) 5.3.6.题目六: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16)

5.3.7.题目七:电话交费管理系统 (16) 5.3.8.题目八:医药销售管理系统 (17) 7.附录:实验报告格式 (18) 1.实验概要 1.1.实验说明 内容:本课程实验分5次完成,每次完成一部分。具体内容参考本指导的后半部分。 成绩:每次实验100分,最后取5次实验的加权平均分作为实验的总成绩,其中第五次实验占40%,其余各次占15%。每次实验中各个环节的评分标准如下: 上述每一项按照百分制给出分值,最后按照比率计算每次实验的最终成绩。 实验报告 每次实验需提交电子版的实验报告(最后一次实验需提交设计文档,源程序等相关资料)。每次实验结束时,将写好的实验报告,提交给各班辅导老师。如果确有困难没有完成的情况下,课后自己完成之后提交到辅导老师的邮箱里。由辅导老师根据课堂上机实验检查状况和实验报告的内容给出每次实验的成绩。 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内容、实验步骤、程序源码、运行结果(可以是程序的输出,也可以是运行画面的抓屏,抓屏图片要尽可能的小,否则文件太大)。每份实验报告是一个WORD文档。实验报告命名规则如下:DBx(实验次数)_XXXXXX(学号)_姓名例如:20052978的学生的第一次实验报告文件名: DB1_20052978_李宁注意:请每个人保存好自己的实验报告的电子版,直到该门课考试成绩公布之后。 1.2.实验环境和配置 SQL Server 2008(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Express With Advance Service)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个不是常用的数据模型( C ).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概念模型 D.关系模型 2.下列不是关系模型的术语的是( B ). A.元组 B.变量 C.属性 D.分量 3.下列不是关系数据库的术语的是( D ). A.记录 B.字段 C.数据项 D.模型 4.关系数据库的表不必具有的性质是( D ). A. 数据项不可再分 B.同一列数据项要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 C. 记录的顺序可以任意排列 D. 记录的顺序不可以任意排列 5.下列不是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 A ). A.说明书 B. 数据库 C.软件 D.硬件 6.已知某一数据库中的两个数据表,它们的主键与外键是一对多 的关系,这两个表若要建立关联,则应该建立( C )的永久联 系. A. 一对一 B. 多对多 C.一对多 D.多对一 7.已知某一数据库中的两个数据表,它们的主键与外键是一对一 的关系, 这两个表若要建立关联,则应该建立( A )的永久联 系. A. 一对一 B. 多对一 C.一对多 D.多对多

8.已知某一数据库中的两个数据表,它们的主键与外键是多对一的关系, 这两个表若要建立关联,则应该建立( D )的永久联系. A. 一对多 B.一对一 C.多对多 D.多对一 9.属性的集合表示一种实体的类型,称为( C ). A. 实体 B.实体集 C. 实体型 D. 属性集 10.DB,DBS和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B ). A.DB包含DBS和DBMS B.DBS包含DB和DBMS C.DBMS包含DB和DBS D.三者关系是相等的 11.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C ). A.软件工具 B. 数据模型 C. 数据库管理系统 D. 数据库 12.下面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 A. 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的一致 B. 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C. 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D. 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13.关系数据库的数据及更新操作必须遵循( B )等完整性规则. A.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B.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C.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 D.实体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数据库概论参考答案

. 数据库概论专科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导论 一、选择 1.C 2.B 3.C 4.A 5.A 6.A 7.C 8.A 9.D10.D 11.B12.B13.B14.C15.D16.C17.A18.D19.C20.B 21.A22.C23.A24.C25.D26.D27.B28.B29.A30.C 31.A32.D33.A34.C35.A36. A37.C38.D39.A40.D 41.D42.D43.C44.A45.D46.B 二、填空 1.数据 2.数据库 3.数据库的恢复 4.概念模型 5.逻辑独立性 6.关系数据 7.层次 8.数据定义 9.网状模型 10.完整性约束 11.关系数据 12.E-R 13.一对多 14.信息 三、名词解释 1.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具有一定含义的数据集合,它具有超出事实数据本身之外的价值。 2.数据: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通常指描述事物的符号。 3.数据库: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结构化的相关数据集合。它不仅包括描述事物的数据本身,还包括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 4.数据库管理系统:处理数据访问的软件系统,也就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软件。用户必须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库中的数据。 5.数据库系统:引进了数据库技术后的计算机系统,它能够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数据,提供数据处理和数据共享机制,一般由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数据库和人员组成。 6.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7.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征或性质称为属性。 8.联系: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两类:一类是实体内部的联系;另一类是实体之间的联系。 9.关键字:唯一地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关键字。 10.实体型: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描述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11.实体集:同一类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12.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对数据静态特征的描述。数据的静态特征包括数据的基本结构、数据间的联系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后题答案

第1章绪论 1 .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 ( l )数据(Data )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解析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概念是广义的。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处理的数据是整数、实数、浮点数等传统数学中的数据。现代计算机能存储和处理的对象十分广泛,表示这些对象的数据也越来越复杂。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500 这个数字可以表示一件物品的价格是500 元,也可以表示一个学术会议参加的人数有500 人,还可以表示一袋奶粉重500 克。 ( 2 )数据库(DataBase ,简称DB )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 3 )数据库系统(DataBas 。Sytem ,简称DBS )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解析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是两个概念。数据库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希望读者能够从人们讲话或文章的上下文中区分“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不要引起混淆。 ( 4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简称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 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解析DBMS 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软件系统,是计算机中的基础软件。目前,专门研制DBMS 的厂商及其研制的DBMS 产品很多。著名的有美国IBM 公司的DBZ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和IMS 层次数据库管理系统、美国Oracle 公司的orade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 油ase 公司的s 油ase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美国微软公司的SQL Serve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2 .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 答: 使用数据库系统的好处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或优点决定的。使用数据库系统的好处很多,例如,可以大大提高应用开发的效率,方便用户的使用,减轻数据库系统管理人员维护的负担,等等。使用数据库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应用开发的效率。因为在数据库系统中应用程序不必考虑数据的定义、存储和数据存取的具体路径,这些工作都由DBMS 来完成。用一个通俗的比喻,使用了DBMS 就如有了一个好参谋、好助手,许多具体的技术工作都由这个助手来完成。开发人员就可以专注于应用逻辑的设计,而不必为数据管理的许许多多复杂的细节操心。还有,当应用逻辑改变,数据的逻辑结构也需要改变时,由于数据库系统提供了数据与程序之间的独立性,数据逻辑结构的改变是DBA 的责任,开发人员不必修改应用程序,或者只需要修改很少的应用程序,从而既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又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使用数据库系统可以减轻数据库系统管理人员维护系统的负担。因为DBMS 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多用户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都由DBMS 执行。总之,使用数据库系统的优点是很多的,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控制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一致性,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读者可以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结合具体应用,认真加以体会和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