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与收编:弹幕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研究

目录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录............................................................................................................................................... III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 文献综述 (2)

1.3 研究方案 (6)

1.4 研究内容 (7)

2 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8)

2.1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流文化 (8)

2.2 新媒体环境下的亚文化 (9)

3 弹幕亚文化的形成 (12)

3.1 后现代的图景:历史感、主体的丧失 (12)

3.2 青少年:技术颠覆与反叛 (14)

3.3 代际:权威丧失和认同缺失 (16)

4 弹幕亚文化抵抗的风格 (19)

4.1 小众的成员:群体与习性 (19)

4.2 亚文化成员入门:文化资本积累 (24)

4.3 亚文化群体结构:现实权力观念的反叛与颠覆 (26)

4.4 话语:解构文本产生的符号美学 (28)

5 收编与反收编:主流文化和弹幕亚文化的必经之路 (30)

5.1 作为“意识形态”的收编 (30)

5.2 作为“商品”的收编 (32)

5.3 乌托邦:反收编的无力 (34)

6结论 (36)

注释 (38)

参考文献 (40)

附录 (43)

III

万方数据

致谢 (45)

IV

万方数据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移动互联的时代除了几何式爆炸的信息量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交流方式,而这种增长的基础在于互动。而互动就如钱钟书说的“(书)借了要还的,一借一还,一本书可以做两次接触的借口,而且不着痕迹。这是男女恋爱必然的初步,一借书,问题就大了”。

互动的秘密在这里,网络催生的一代都有着评论发布、互动交流的欲望。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6.49亿的网民规模,较2013年增加3117万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去年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5.8%。[1]根据统计显示其中青少年占七成。数据说明人们对互动的及时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移动互联时代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新事物产生、发展、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这对传统媒体和不爱接受新鲜事物的人来说,无疑是个挑战。

弹幕就是这样一个挑战,原来只根植于“二次元”的弹幕在互动交流的欲望下从专业弹幕网站走进了主流视频分享网站的视野开始了“大众化”的路程,伴随着“三屏合一”

时代的到来,TV屏、手机屏、电脑屏幕之间的互动体验。传统媒体也借助于弹幕的高效、即时互动老树开新花给观众的视听盛宴带来了新的体验。2014年10月湖南卫视举办的金鹰节互联盛典上,使用了“弹幕”的直播互动模式。成为传统媒体拥抱新媒体的又一经典案例。

但是弹幕伴随着ACG亚文化(ACG为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是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的兴盛,新媒介技术天然就包含着亚文化因素。新技术的表达趋向于自由化的,人们即时的想法无拘束的表达是它的表象。而这种自由化的言论、无拘束的状态是权威(即主流文化)所要限制的,而青年人又总是倾向于新的媒介技术,从这个角度来说新技术似乎是为年轻人所创造发明的。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过“在任何时期,青少年首先意味着各民族喧闹的和更引人注目的部分”[2]不可避免,弹幕技术“大众化”的同时弹幕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碰撞在引起着我们的关注。

1.1.2 研究意义

弹幕视频作为一种新型交互平台,每一位观看者发表的评论,都能即时显示在视频当中,以字幕的形式显示出来,为同一时间不同观看者之间提供“即时吐槽”。

弹幕技术主流化过程中,新型互联网弹幕产品层出不穷,从弹幕视频到弹幕电影、淘

1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