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题-心理学

辨析题-心理学
辨析题-心理学

辨析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映。()

3.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基础,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

5.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着个性心理的进行与发展。()

6.以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以及心理现象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为任务的是应用心理学。()

7.心理学是属于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

8.心理学是对人进行研究的,而人是社会性的,所以心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

9.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从某种意义上可能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t )10.心理学研究通过揭示心理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使人更自觉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t )

11.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能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得益于哲学本身的发展。()12.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13.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任何人为研究对象,强调人的价值、本性和尊严。()14.行为主义以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强调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在其自身行为过程与认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15.精神分析学派的兴起被称为第一次革命。()

16.人本主义的兴起被称为第二次革命。()

1.F

2.F

3.F

4.F

5.F

6.F

7.F

8.F

9.T 10.T 11.F 12.F 13.F 14.F 15.F 16.F

1.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t )

2.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t)

3.绝对阈限是衡量感受器灵敏性的唯一指标。()

4.阈限越低表明感受性越差。()

5.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6.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资源。(t )

7.心理学家用直接测量的方式来研究内隐记忆。()

8.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干扰作用称为后摄抑制。()

9.在问题解决中,发现具体的解决方法是在明朗期。(t)

10.对于复杂问题,中等偏低的兴奋水平比较有利。(t )

11.在心理学中的个性或人格是同一概念。(t )

1.T

2.T

3.F

4.F

5.F

6.T

7.F

8.F

9.T 10.T 11.T

1.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能超越。(t )

2.同一心理机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t )

3.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对人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t )

4.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先天遗传起决定作用。()

5.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后天环境起决定作用。()

7.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智慧只停留在动作水平。(t )

8.皮亚杰认为认知阶段出现的先后次序是不变的。(t )

9.面部表情受生物遗传的因素影响很大。(t )

10.传统的智力理论一般都强调先天遗传的因素。(t)

11.提出“成功智力”概念的是梅耶。()

12.在《心理结构》一书中提出七种智力的是加德纳。(t )

13.儿童与成年人一样,主要通过内部语言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t )

14.心理学将对自身认知活动有所意识的能力称为元认知。(t )

15.记忆是一个被动保持信息的系统。()

16.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方面最明显的变化表现在记忆广度的增加。(t )

17.语言的发展进程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t )

18.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学龄前是不能真正掌握数的概念的。(t)

19.人所具有的最有力的认知技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t )

20.儿童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具备就是儿童语言的获得与发展。(t )

1.T

2.T

3.T

4.F

5.F 7.T 8.T 9.T 10.T 11.F 12.T 13.T 14.T 15.F 1

6.T 1

7.T 1

8.T 1

9.T 20.T

1.现代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t )

2.教学设计中,教师了解不同的学生特定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改进教学质量。(t )3.认知学习是教学的主要任务。(t )

4.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t )

5.应用讲授法,教师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结。(t )

6.教师培训与教师自我的专业发展应该采用整齐划一的模式。()

7.皮亚杰认为,儿童只有达到自律的水平才可能具有真正的道德品质。(t )

8.“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主要方法。(t )

9.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

10.程序教学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灵活性。()

1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t )

12.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t )

13.认知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t )

14.皮亚杰认为认知本质是一种建构过程,认知依赖于个人已有的知识和自我的组织。(t )15.认知教学观向行为主义教学观的过度是学习与教学心理学的一次革命。()

1.T

2.T

3.T

4.T

5.T

6.F

7.T

8.T

9.F 10.F 11.T 12.T 13.T 14.T 15.F

1.“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t )

2.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t )

4.在知识、技能、行为方面的临时性变化也是学习。()

5.物种的先天倾向和由集体成熟引起的变化也是学习。()

6.学习的意义是人和动物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t)

7.凡是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研究。(t )

8.艾宾浩斯是以实验法对学习与记忆的高级心理过程进行研究的第一人。(t)

9.冯特曾经宣布不能对高级心理过程进行研究。(t)

10.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学习心理学的创始人。()

11.最能体现桑代克联结理论的经典实验是他通过迷笼对狗的实验研究。()

12.准备是指学习前的知识准备或成熟方面的准备。()

13.准备是指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t )

14.联结的增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调节和心理准备。(t )

15.负强化就是惩罚。()

16.苛勒认为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而是一种迅速完成的过程。(t )

17.加涅被公认为将行为主义学习论与认知主义学习论相结合的代表。(t )

18.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加以培养。(t )

1.T

2.T 4.F 5.F 6.T 7.T 8.T 9.T 10.F 11.F 12.F 1

3.T 1

4.T 1

5.F 1

6.T 1

7.T 1

8.T

1.心理健康的定义之一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t )

2.心理健康的非病状态是指按照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看不能认定某人有心理疾病或症状。(t)

3.心理治疗原则上不主张多用药。(t )

4.心理治疗的对象可以是一般人,目的在于助人成长。()

5.心理咨询中的“咨询”有“顾问”的意思。(t)

6.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模式改善了原先心理咨询较为被动的工作方式。(t)

7.文化模式正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新趋势。(t )

8.朋辈咨询适合大学生或初高中混合的中学。(t )

9.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按内容分,可将问题分为: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管理问题、自我发展问题等。(t )

10.生活管理问题对一些贫困学生是特别重要的自我管理问题。()

11.自我发展问题是典型的发展型咨询关注的问题。(t )

1.T

2.T

3.T

4.F

5.T

6.T

7.T

8.T

9.T 10.F 11.T

1.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它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和研究方法学。t

2.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由先天的本能和欲望组成的,属于潜意识领域。

3.心理过程中的认识过程、情绪过程与意志过程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t

4.华生在1889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

5.精神动力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t

6.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t

7.弗洛伊德人格学中的自我是属于潜意识领域的。

8.精神动力学派把本能和欲望和性视为人类行为的动力来源,有生物还原论的倾向。t

9.心理学与自然科学一样,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与可测量性这三大科学特征。

10.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定在外显行为上从而使得心理学的内涵扩大了。

1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是建立在条件反射学说基础上的。

12.人本主义认为人性本善,恶是后天环境作用的结果,教育是使人完善的有效途径。t 1.T 2.F 3.T 4.F 5.T 6.T 7.F 8.T 9.F 10.F 11.F 12.T

1.研究表明,有意义习得的概念与原理的遗忘进程,不符合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t

2.控制加工是依赖注意资源、受资源量限制、应用灵活的加工方式。t

3.感觉过程不仅是认识活动的起点,对于维持正常的心理功能同样是必不少的。t

4.信息从感觉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是复述。

5.当人们仰望天空,不由自主地把朵朵白云看成起伏的山峦,这种心理现象叫做再认。

6.注意的稳定性与主体状态和对象的特点有关。t

7.“一心两用”即注意的分配是无条件的。

8.实验证明,在听故事的同时进行加法运算是可能的。这属于注意的分散。

9.当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10.红外线不能被人看到是因为低于视觉刺激阈值。t

11.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内容的记忆叫做语言记忆。

12.去年夏天学会了游泳,过了一年下水,马上能游起来,依赖的是形象记忆。

13.按回忆时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14.给孩子提供丰富的刺激,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注意品质。

15.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改变讲课的语音或语调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16. 气质是指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t

17.气质是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在生活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改变的。t

18.气质类型是指在一个人身上共有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t

19.粘液质的人在情绪方面,无论是高兴还是忧愁,体验都非常强烈,也进行得非常迅速。

20.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t

21.单一的能力达到高发展水平,可以称为天才。

22.能力、气质、性格都属个性心理特征。t

1.T

2.T

3.T

4.F

5.F

6.T

7.F

8.F

9.F 10.T 11.F 12.F 13.F 14.F 15.F 16.T 17.T 18.T 19.F 20.T 21.F 22.T

1.教育心理学可以为有效的学与教提供一般原理和建议,但它不能给特定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处方。t

2.教育心理学工作者负有两个方面的任务:在理论方面推动该学科的发展;在实践方面解释该学科的理论如何为教育实践服务。t

3. 建构主义教学观主要体现了行为主义的理论思想。

4.在学校教学中,教师指导的程度越小,则学生发现的程度将越大,其效果也越好。5.“先行组织者”是促进知识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的一种有效教学技术。

6.案例知识也是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t

7.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视觉媒介越生动、越形象,则教学效果越好。

8.选择教学媒介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教学目标、学习者的特点、学习环境和代价等。t 9.直线式程序教学不能纠正学生的错误,而分支式程序教学能纠正学生的错误。t 10.教师的中心工作自然是教。这种教并不就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对于教师来说,他要了解所教知识的整个知识体系,理解所教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意义。t

11.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的准备状态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变量。t

12.教师的工作是艺术,教师是艺术家,教师不能只会写千篇一律的教案,只会上一成不变的课。这一陈述表明,教无定法,而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复杂程度和智慧水平的发展、动机、人格等方面的个别差异,使教学适合各种学生的需要。t

13.按“头脑风暴法”进行教学,对学生提出的观点先不做任何评价,以鼓励更多的想法。t

14.问题解决主要是一个认知过程,原有知识对问题解决影响不大。

15.教师的生活习惯与仪表都可能对威信的形成产生影响。t

16.教师在不同的专业成长期会面临不同的问题。t

1.T

2.T

3.F

4.F

5.T

6.T

7.F

8.T

9.T 10.T 11.T 12.T 13.T 14.F 15.T 16.T

1.学习是可以用经验或练习来解释的可观察的行为变化。

2.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3.桑代克的“试误学习”与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应的形成实质上没有区别。t

4.观察学习是与条件反应完全无关的学习形式。

5.电影、影视中提供的人物特征常常比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特征给儿童的影响小得多。6.认知学习观的共同特点是强调学习的内部机制或内部过程。t

8. 桑代克的联结就是联想主义的联想。

9.将动物和婴幼儿学习情境中的学习原理,推广到课堂教学,应持慎重态度。t

11.在有意义学习中,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的适当观念起关键作用。t

12.建构主义观点认为,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每个人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的,每个人的经验都是由自己的头脑创建的,因此每个人的经验及对经验的信念是有差异的,从而也导致了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差异。t

1.F

2.F

3.T

4.F

5.F

6.T 8.F 9.T 11.T 12.T

1.没有疾病就是心理健康了。

2.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一般是病人。

3.有时因为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资源缺乏,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以及网上咨询等来代替个别面谈咨询。

4.心理咨询中的“咨询”有“顾问”的意思。t

5.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往往借助体验式活动,是因为体验式活动有助于个体理性分析的调动。

6.一名学生在自杀未遂后说“再也不自杀了”,就一定不会自杀了。

7.造成教师身心不健康的原因在于教师的工作上的压力和组织外的压力。

8.生活管理问题对一些贫困学生是特别重要的自我管理问题。

9.自我发展的问题更多的可以通过团体为形式的辅导小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课程来给学生提供帮助。t

10.非理性观念包括完美化、消极化、灾难化等。t

11.一半的自杀者有精神疾病。

12.对于有一次自杀经历的人,我们应该充分估计其再度自杀的可能性。t

13.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而言,当一名教师发现自己对当教师并没有兴趣或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当教师,辞职是可以考虑的一个好选择。t

14.在现有的医学水平下,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药。t

15.严重的精神障碍必须交精神科医生处理。t

16.心理治疗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在诸多方法中,并没有“最有效”的方法。t

1.F

2.F

3.F

4.T

5.F

6.F

7.F

8.F

9.T 10.T 11.F 12.T 13.T 14.T 15.T 16.T

1.可逆性是具体运算思维同形式运算的根本区别。

2.按理解在识记中的地位分类,可以把记忆分成形象记忆和逻辑记忆。

3.解决问题的过程基本上是发现学习的过程。t

4.对同一个问题,若两个学生都有相同的背景知识和智商水平,则我们可以推论,他们两人会以相同的速度解决这一问题。

5.无论在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学习情景中,我们都一致地强调动机、焦虑和竞争应保持中

等水平,才能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

6.对于人类心理和行为而言,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发挥的作用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7.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某一领域的发展会对其他领域的发展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t

8.心理学将对自身认知活动有所意识的能力称为元认知,它是认知发展成败的基础所在。t

9.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有很大的差异,这是个别化教学受到普遍重视的主要原因。t

10.让随地吐痰的学生擦掉地上的痰迹,这是一种“正强化”的过矫正策略。

11.IQ分数与学习成绩有显著关系。

12.IQ可以预测个人的性格特征。

13.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干扰影响就是倒摄抑制。

14.气质虽具有稳定性也具有可变性的特征。t

15.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t

1.F

2.F

3.T

4.F

5.F

6.F

7.T

8.T

9.T 10.F 11.F 12.F 13.F 14.T 15.T

《普通心理学》题库

《普通心理学》题库----继续整理中! 《普通心理学》题库 (尚在继续建设过程中) 一、概念辨析 1. 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 2.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3. 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 4. 动机与价值观 5. 意识与无意识 6. 前意识与潜意识 7. 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 8. 舆论与风俗 9. 感应性与感受性 10. 错觉与幻觉 11. 需要与动机 12. 注意分配与注意转移 13. 注意起伏与注意分散 14. 感觉与知觉 15. 语言与言语 16. 情绪与情感 17. 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 18. 智商与情商 19. 气质与性格 20. 能力与智力 21. 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 22. 液态智力与晶态智力 23. 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 24. 个性与人格 25. 性格与人格 二、单项选择 从反映水平看,用以标志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的一词是: (A)心理(B)意识(C)自我意识(D)环境意识 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自变量显然是指:(A) 超常儿童(B) 常态儿童 (C) 超常与常态儿童(D) 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 “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A)时距信息(B)加工机制(C)通道(D)实验 为了解释行为,心理学家可以: (A) 探究行为的生物原因(B) 假设心理机制或状态 (C) 探究引起行为的环境事件(D) 以上都对

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科学论断的是: (A) 汉代王充(B) 南北朝范缜(C) 明代李时珍(D) 清代王清任 《灵魂论》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其作者是:(A) 得谟克利特(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笛卡尔 冯特(W.Wundt)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A) 对感觉元素的描述(B) 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 (C) 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D) 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 下列各领域中,被看着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的是: (A) 实验心理学(B) 组织心理学(C) 比较心理学(D) 认知心理学 下列问题中,临床心理学家最可能研究的是: (A) 调适问题(B) 老鼠走迷津(C) 儿童数学问题解决(D) 种属行为 结构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于: (A) 心理学是研究意识行为的(B) 意识应通过分析其元素加以研究 (C) 心理学是研究无意识过程的(D) 内省是深入行为的唯一可接受的方法 行为主义认为: (A) 要研究行为必须研究神经系统 (B) 学习是动物行为最重要的方面 (C) 复杂的行为可以分解为更为简单的过程 (D) 所有的行为都可描述为先天预成的 力图对心理经验作客观研究的是: (A)巴甫洛夫(B)心理动力理论(C)认知心理学(D)行为主义 根据格式塔的观点,人们知觉的是____而不是个别的网点? (A) 图形的特征(B) 封闭性(C) 刺激间的关系(D) 以上都对 形状知觉: (A) 涉及到无意识推理(B) 受到眼睛运动的妨碍 (C) 涉及知觉者的主观构造(D) (A)和(C) 心理旋转的证据之一来自对____的分析? (A) 反应时(B) 表象评定(C) 错误率(D) 以上都不对 心理反映形式的发生标志是: (A) 对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刺激作出反应 (B) 对具有信号意义的刺激作出反应 (C) 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作出反应 (D) 以上都对 动物大脑两半球完全分开始于: (A) 鱼类(B)两栖类(C) 爬行类(D)哺乳动物 动物出现大脑皮层始于: (A) 鱼类(B)两栖类(C) 爬行类(D)哺乳动物 动物大脑皮层出现沟回始于: (A) 鱼类(B)两栖类(C) 爬行类(D)哺乳动物 在心理学中,“意识”这个概念通常都是在下列意识的哪一个特征上加以使用的:(A) 客观反映性(B)主观能动性(C) 言语觉知性(D) 社会历史制约性 在当前瞬间未被意识到,但却很容易被意识到的经验处于: (A) 非意识水平(B) 前意识水平 (C) 无意识水平(D) 潜意识水平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教学教材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 总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下学生学习的一门科学 答:此论述错误,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我国学者研究的具体情况,我们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定义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中的观察法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法是一样的 答,此论述错误,教育心理学中的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活中的可能是无目的的、无计划的。 3、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因素 (1)成熟:在没有特别明显教育的影响下能力的增长(遗传和日常经验的增长) (2)学习:学校条件的学习 两个条件相互依赖,不可偏废 4、后天学习比成熟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准备,所以应该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答:此陈述错误,成熟和学习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因素,不可偏废 5、题干:与动物完全依赖本能学习不同,人类的行为学习有时候即便错过了关键期,也能经过补偿学习而可以获得,只是难度加大而已。(题干为教材原文)

答:对,有的时候,有的技能,利用关键期做到事半功倍 6、题干:一个人如果错过了语言关键期,就怎么也学习不好外语了。 答:错,与动物完全依赖本能学习不同,人类的行为学习有时候即便错过了关键期,也能经过补偿学习而可以获得,只是难度加大而已。 6、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结构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是:多向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借助工具)。思维的可逆性,其标志是守恒挂念的形成。本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的遵守,不能改变规则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又称命题运算阶段,这一阶段思维已经拜托了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开始相信形式推理的必然效力。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是:认识命题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即不仅在逻辑上考虑现实的情境,而且能够根据可能的情境进行思考;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即能运用符号进行思维;思维此时已具有了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等。思维水平已接近成人水平。 以上特点要熟悉,容易就各阶段特点出辨析题 7、就儿童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而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则对儿童的认知和发展不起作用

社会心理学试题教程文件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立可以从1924出版的《社会心理学》著作算起,该书的观点是:社会行为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他人在场和他人行为。这本书的作者是 A.麦独孤 B.奥尔波特 C.莫雷诺 D.勒温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____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的问题。A.莫雷诺 B.瑟斯顿 C.麦独孤 D.奥尔波特 3.在社会心理学诸理论中,精神分析理论强调____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家庭动力对个体社会化有重要影响。 A.早期经验 B.成年 C.中年 D.老年 4.“群体动力学”,“群体中的心理气氛”等术语的创始人是 A.维纳 B.莫雷纳 精品文档

C.麦独孤 D.勒温 5.“在战斗中的我军战士真勇敢”,这表现出的是 A.价值观 B.态度 C.行为 D.理性 6.把沟通者观点不仅当作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把它评定得比实际上更接近自己的态度,这种效应叫 A.同化效应 B.对比效应 C.接受幅度 D.拒绝幅度 7.在进行态度测量时,琼斯和西格尔(1971)为解决个体自我报告法被试不说真话的问题,应用了 A.假路线技术法 B.生理记录法 C.行为观察法 D.量表法 8.研究发现,由低可信性沟通者说服而产生的态度改变随时间推移而增加。这种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时间而增长的现象是 A.睡眠者效应 B.对比效应 C.新近效应 D.折扣效应 9.美国心理学家对芝加哥市场消费行为的调查发现,以提供优惠券或消费券为特征的广告或推销活动,实际上是____了顾客对那种商品的依赖。 A.稳定提高 B.提高 C.没有提高 D.减弱 10.在生活中,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往往最后一次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更强烈,这是 A.优先效应 B.新进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11.行动者制造了一个做出实际成绩必然遇到的非常真实的障碍,如果失败,人们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是归因为外在的因素。这种现象是自我归因中的 A.自我障碍 B.习得的无望 C.观察者效应 D.安慰剂效应 12.常常与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素质连在一起的助人行为决策阶段是 A.对紧急事件的注意 B.正确地解释情境 精品文档

2019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辨析题

2019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辨析题 1.液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它受文化教育的影响较大。 【参考答案】错误。液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它较少地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液体能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相关。一般人在20 岁左右,液体能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 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此外,心理学家们也发现,液体能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其个别差异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2.有什么样道德认识,就一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 【参考答案】错误。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的意义,是行为的调节机制。道德行为是品德形成的最终环节,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道德行为的形成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各方面的影响,因此,不一定能形成和道德认识相应的道德行为,二者不一定完全一致。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3.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 【参考答案】错误。注意的转移是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注意的转移是主动进行的,而不是被动发生的。而注意的分散是由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引起的注意的起伏,是被动消极的。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4.个体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是一致的。 【参考答案】错误。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道德行为的形成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各方面的影响,有了好的道德认识,不一定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所以二者不一定完全一致。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5.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标准和道德品质三个主要成分。 【参考答案】错误。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相辅相成的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6.道德情感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参考答案】错误。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的意义,是行为的调节机制。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7.到了内化阶段,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参考答案】正确。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最新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

1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 2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下学生学习的一门科学 3 4 答:此论述错误,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我国学者研究的具体情况,5 我们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定义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6 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7 2、教育心理学中的观察法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法是一样的 8 9 10 答,此论述错误,教育心理学中的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活中的可能是11 无目的的、无计划的。 12 3、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因素 13 14 15 (1)成熟:在没有特别明显教育的影响下能力的增长(遗传和日常经验的16 增长) 17 18 (2)学习:学校条件的学习 19 20 两个条件相互依赖,不可偏废 21

22 4、后天学习比成熟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准备,所以应该大力发展学前教育23 答:此陈述错误,成熟和学习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因素,不可偏废 24 25 5、题干:与动物完全依赖本能学习不同,人类的行为学习有时候即便错过26 了关键期,也能经过补偿学习而可以获得,只是难度加大而已。(题干为教材原27 文) 28 29 答:对,有的时候,有的技能,利用关键期做到事半功倍 30 31 6、题干:一个人如果错过了语言关键期,就怎么也学习不好外语了。 32 33 答:错,与动物完全依赖本能学习不同,人类的行为学习有时候即便错过了34 关键期,也能经过补偿学习而可以获得,只是难度加大而已。 35 36 6、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结构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37 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38 是:多向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借助工具)。思维39 的可逆性,其标志是守恒挂念的形成。本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的遵守,不能改变规则 40 41 42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又称命题运算阶段,这一阶段思维已经拜托了具43 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开始相信形式推理的必然效力。本阶44 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是:认识命题关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举例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举例(2012版)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此判断错误。教育心理学不仅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习过程,同时研究学校情境中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2、第一个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学家是瑞士的裴斯塔洛齐(配斯塔洛奇)。 此判断错误。赫尔巴特(德国)首次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3、与动物的完全依赖本能学习不同,人类的行为学习有时候即便错过了关键期,也能经过补偿学习而可以获得,只是难度加大而已。 此判断正确。人类的某些行为技能可以在错过关键期后经过补偿学习获得。但是难度增大,我们要利用关键期给予恰当的教育,做到事半功倍。 4、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可逆性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此判断正确。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可以形成守恒观念标志着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 5、就儿童认知发展关系与教学的关系而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则对儿童的认知和发展不起作用。 此判断错误。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确实制约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但与此同时教学也在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教学创造着“最邻近”发展区。 6、埃里克森认为,在成年早期,个体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体验关怀的需要。 此判断错误。埃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亲密感,体验爱情,避免孤独。而成年中期的任务才是获得繁殖感,体验关怀的需要。 7、高中生自我意识中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已经能够将自我分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此判断正确。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处于心理自我阶段已经可以在心理上将自我分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8、认知方式就是认知风格,是个体偏好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 此判断正确。认知方式就是认知风格,是个体偏好的加工信息的方式。 9、特殊儿童不包括智力超常儿童,仅指弱智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此判断错误。特殊儿童指由于某些生理的、心理的或社会的障碍,使其无法从一般的教育环境中获得良好适应于学习效果,而需要借助教育上的特殊协助来充分发展其潜能的儿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智力超常儿童也属于特殊儿童。 10、按照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观,张三同学从红、黄、紫、青、绿中辨别出红色;从圆锥、圆柱、梯形、四边形中辨识出了圆柱体,这属于认知策略学习。 此判断错误。属于符号学习。 11、桑代克的效果律认为,反应重复的次数越多,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就越牢固。 此判断错误。上述陈述属于练习律中的使用律。效过律:即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受反应之后的效果支配。使用律是指一个已形成的刺激反应联结,若加以练习应用,则联结就会增强;失用律则是指若不予以使用,联结就会减弱。准备律:个体是否会对刺激作出反应,与个体事先是否处于准备状态有关。 12、学生张莉莉在马路上看到一个发型、步姿、服饰与她妈妈很像的人,于是她很远就叫起”妈妈”来,这证明了巴甫洛夫的刺激分化原则。 此判断错误。上述行为属于巴甫洛夫的刺激泛化原则。刺激的泛化指在条件反应建立初期,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也能够诱发条件反应。刺激的分化是指只对条件刺激作出反应,而对与条件相似的其他刺激不予反应。13、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而奥苏伯尔提倡探究式学习。 此判断错误。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而奥苏伯尔提倡有意义接受学习。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概念、规则等知识。奥苏伯尔的发现学习:指学习的内容不是以定论的形式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先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发现学习内容,然后再把这些内容与已有知识相联系。新旧知识联系之前是否有一个发现的过程。 14、李四同学一进校门就恐慌不安,总是千方百计的逃学旷课,这是学习焦虑症的表现。 此判断错误。上述表现为学校恐怖症,学校恐怖症的主要症状是害怕上学,而学习焦虑的主要表现为畏惧学习,比如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一提到写作业就头疼等等。 15、王五同学见李四同学不小心摔断了腿,他不仅毫无同情心,而且向其他同学说“摔死才好呢!”。这是人格障碍

00266社会心理学(一)2018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 A.对抗理论 B.去个体化理论 C.个性理论 D.群体压力理论 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 )的影响。 A.社会关系 B.群体任务 C.群体规模 D.群体规范 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菲德勒 B.坎贝尔 C.亚当斯 D.斯托纳 5.( )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 B.罗廷 C.谢罗德 D.格林伯格 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 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 )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 B.群体本身特点 C.社会因素 D.信息因素 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 )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侵犯诱因理论 D.挫折—侵犯理论 9.( )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 B.自我障碍模型 C.习得无望模型 D.自我服务模型 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 A.社会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 C.社会学观点 D.行为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 A.开始运用实验 B.依靠生活经验 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 E.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量分析 2.态度形成的条件是( )。 A.社会性 B.需要 C.外界环境 D.社会实践 E.社会化

普通心理学(选择、判断题)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 B、洛克 C、冯特 D、缪勒 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C、1798 D、1897 11、(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 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 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目标理论认为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易度和( ) A.目标的可接受性 B.目标的实践性 C.目标的合理性 D.目标的科学性 2.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3.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4.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 ) A.早期管理理论 B.传统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5.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 ) A.人性管理理论 B.群体行为理论 C. 人类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6.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主张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的管理理论是( ) A.系统管理理论 B.经验主义理论 C.权变理论 D.决策理论 7.情绪、情操是心理过程中的( )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 D.反映过程 8.强调环境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个性理论是( ) A.特质论 B.社会学习论 C.心理分析法 D.个性类型论 9.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 )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0.“早熟”与“晚熟”是( ) A.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水平差异 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D.能力的质的差异 11.他人行为涉及归因者而导致归因的偏差是( ) A.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C.涉及社会地位的归因偏差 D.对自然现象拟人化的归因偏差 12.在态度改变的各种类型中,不改变原有态度的方向,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被称为( ) A.一致性改变 B.不一致性改变 C.同化改变 D.异化改变 13.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和( ) A.组织形式 B.领导方式 C.领导作风 D.组织效能 1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 ) A.对发展的需要 B.对享受的需要 C.对精神的需要 D.对权力的需要 15.强化可以分为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 ) A.奖励 B.倒退 C.消退 D.激励 16.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称为( ) A.假设群体 B.实际群体 C.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17.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是( ) A.小型群体 B.大型群体 C.实属群体 D.参照群体 18.在以下诸因素中,能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是( ) A.群体与外界比较隔离 B.群体成员沟通较少 C.群体的规模较大 D.群体规范是消极的 19.下列情形中,能最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是( ) A.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弱 B.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强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word版本

心理学简答题汇总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中认识过程的主要内容有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2)个性心理具体表现在人的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 2、学习心理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 (1)在理论上:心理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论据。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和学习。 (2)实践意义:心理学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有重要意义。心理学有助于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效果。心理学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研究心理学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 4、唯心主义心理观与唯物主义心理观的区别是什么? (1)唯心主义认为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心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2)唯物主义认为心理的产生有赖于物质的存在,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是第二性的,心理是物质的产物。 5、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怎样? (1)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2)两种信号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独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的,第二信号系统调节和控制着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产生人的心理。

心理学辨析题复习参考.docx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2.心理学是从哲学的怀抱中脱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能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得益于哲学本身的发展。() 4.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写成了最早的心理学专着《灵魂论》,它同样可 以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5.艾宾浩斯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6.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后的第一个派别是精神分析心理学。() 7.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探讨和窥测别人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8.被称为西方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的是认知心理学。() 9.只要有了正常人的脑,便可以产生人的心理。() 10.人脑好比是一个加工厂,没有客观现实作为原材料是无法生产出产品的。因而,只有在 人脑与客观现实的相互作用下才能产生心理。() 11.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因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同,甚至同一 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也不相同。() 12.人的心理的主观性表明: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以凭人的主观臆测去反映客观现实。() 13.小脑的作用主要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动作。() 14.“尝梅止渴”中的“梅”是具体实物,这种反射是不学就会的,是无条件反射。() 15.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 16.当人的感觉被剥夺时,人的心理就会出现异常。() 17.阈限越低表明感受性越差。() 18.月朗星稀是感觉适应现象。() 19.鹤立鸡群是感觉对比现象。() 20.从阳光下进入暗室,会突然觉得什么都看不见,但过一会就好多了,这是使感受性降低的 暗适应。 () 21.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是联觉。() 2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但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之和。()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举例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此判断错误。教育心理学不仅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习过程,同时研究学校情境中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2)第一个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学家是瑞士的斐斯塔洛齐(裴斯泰洛奇)。 此判断错误。赫尔巴特(德国)首次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裴斯塔洛奇(瑞士):提倡教育心理学化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 (3)与动物的完全依赖本能学习不同,人类的行为学习有时候即便错过了关键期,也能经过补偿学习而可以获得,只是难度加大而已。 此判断正确。人类的某些行为技能可以再错过关键期后经过补偿学习获得。但是难度增大,我们要利用关键期给予恰当的教育,做到事半功倍。P32 (4)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可逆性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此判断正确。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可以形成守恒观念标志着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P36 (5)就儿童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而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则对儿童的认知和发展不起作用。 此判断错误。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确实制约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但与此同时教学也在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教学创造着“最邻近”发展区。 (6)埃里克森认为,在成年早期,个体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体验关怀的需要。此判断错误。埃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亲密感,体验爱情,避免孤独。而成年中期的任务才是获得繁殖感,体验关怀的需要。P44 (7)高中生自我意识中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已经能够将自我分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此判断正确。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处于心理自我阶段已经可以在心理上将自我分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将很多心智用于自省,自我意识高涨。P46 (8)认知方式就是认知风格,是个体偏好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 此判断正确,认知方式就是认知风格,是个体偏好的加工信息的方式。 (9)特殊儿童不包括智力超常儿童,仅指弱智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此判断错误。特殊儿童指由于某些生理的、心理的或社会的障碍,使其无法从一般的教育环境中获得良好适应与学习效果,而需要借助教育上的特殊协助来充分发展其潜能的儿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智力超常儿童也属于特殊儿童。P51 (10)按照加涅的学习分类观,张二同学从红、黄、紫、青、绿中辨别出红色;从圆锥、圆柱、梯形、四边形中辨识出了圆柱体,这属于认知策略学习。 此判断错误。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观上述的学习行为属于具体概念的学习。P59 智慧技能: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认知策略 言语信息 动作技能 态度 (11)桑代克的效果律认为,反应重复的次数越多,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就越牢固。 此判断错误。上述陈述属于练习律中的使用律 效果律:即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受反应之后的效果支配。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一)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1)心理与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的意识表现为人能够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行为的结果与目的进行对照,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 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5.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6.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精选】教师资格证中小学简答题汇总

【精选】教师资格证中小学简答题汇总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部分 1.请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般来讲,心理健康具有以下标准: (1)自我意识正确。 (2)情绪积极稳定。 (3)人格结构完整。 (4)人际关系协调。 (5)性别角色分化。 (6)社会适应良好。 记忆口诀:(我能适应性别不同的两个情人) 2.请简述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多动综合症 (二)厌学症 (三)强迫行为 (四)焦虑症 (五)抑郁症 (六)恐惧症 (七)网络成瘾 3.请简述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抑郁症 (二)恐怖症 (三)焦虑症 (四)强迫症 (五)网络成瘾 4.请简述多动症的治疗措施 (1)最重要的还是在医师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 (2)要充分理解好动是儿童的共性,对待他们不必过分严厉,只要将其活动控制在不过分的范围内即可,可用行为疗法减轻多动行为的发生频率,如强化法、

代币奖励法等; (3)帮助父母改变养育方式,通过定期咨询,重点向父母介绍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正确的教养方法和具体的养育措施; (4)可采用自我指导训练的方法,发展儿童的自我对话,加强内部言语对自身行为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记忆口诀:(父母指导多动的儿童使用药物的行为) 5.请简述强迫行为的治疗措施 (1)可采用药物治疗; (2)行为治疗,如暴露与阻止反应; (3)建立支持性环境; (4)森田疗法:此方法强调当事人力图控制强迫症状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所导致的对症状出现的专注和预期,对强迫症状起维持和增强作用。因此,为了矫治强迫症状,应放弃对强迫观念做无用控制的意图,而采取“忍受痛苦,顺其自然”的态度。 治疗措施记忆口诀:(森田支持用药物恢复强迫症的行为) 6.请简述心理辅导的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辨析)。心理辅导的对象以正常学生为主,面向全体学生。 (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教师要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 (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4)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在辅导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的作用。 (5)个别化对待原则。 (6)整体性发展原则。 7.请简述心理辅导的方法 (一)改变学生行为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 (2)代币奖励法 (3)行为塑造法

管理心理学判断题题库

1:管理方格图中的1.9型管理方式,也称作乡村俱乐部型管理。这种类型的管理者只强调关心人,而不驱使人去生产;() 正确错误 2:在企业中要建立以领导者为中心的管理制度。() 正确错误 3:一个团队经历的基本发展序列是形成阶段、震荡阶段、稳定阶段、运行阶段和整休阶段。() 正确错误 4:管理方格图中的1.1型管理方式也称作贫乏型管理,这种类型的管理者既不关心生产,也不关心人;() 正确错误 5:战胜挫折的方法之一是对挫折者的攻击行为采取严惩的态度。()正确错误 6:权力的种类有强制权力、参照权力、合法权力、专长权力和奖赏权力.( )正确错误 7:决策是领导者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领导职能的主要内容。()正确错误 8:负强化是指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奖赏,使这个行为巩固、保持、加强。()正确错误

9:某些心理学家还认为,冲突可以满足许多人固有的“挑衅性”。()正确错误 10:抉择领导风格必须考虑工作的性质、职工的成熟度、传统的领导方式、上级的领导风格、领导者本人个性等因素。() 正确错误 11:能力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正确错误 12:企业组织中政策改革的步骤表现为需要意识、解冻、变革和再冻结。()正确错误 13:通俗的定义决策就是做出思考的意思。() 正确错误 14:领导是指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为过程。()正确错误 15:效价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或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估价。()正确错误 16:团队的基本类型有功能性团队、问题解决团队、交叉功能团队和自我管理团队。( ) 正确错误 17:领导的有效行为不会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社会心理学习题-沙莲香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三版课后练习册 主编:吕红梅 曲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学号: 姓名:

第一章导论社会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1、社会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欧洲的群体心理研究,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的《社会心理学》和美国社会学家的《社会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2、在1924年出版以实验为基础的《社会心理学》,因此其本人被誉为科学或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 3、奥尔波特是的开先河者。 4、社会心理学是介于与之间形成的边缘学科。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3分) 1、早期群体心理研究的第一人是()。 A.麦独孤 B.罗斯 C.西费尔 D.冯特 2、()1879年首创心理学实验室而开启了心理学的可操作研究历史。 A.罗斯 B.冯特 C.孙本文 D.陆志韦 3、在中国,社会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1924年的《社会心理学新论》。 A.罗斯 B.冯特 C.孙本文 D.陆志韦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心理学 2、社会心理学 3、公众文明 4、个体心理 5、群体心理 6、大众心理

四、简答题(共73分) 1、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的关系?(20分) 2、比较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异同?(18分)

3、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请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特点来谈)(20分) 4、谈你对社会心理学在中国本土化趋势研究的认识。(15分)

第二章研究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体现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点。 A、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B、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C、期待效应 D、测量工具误差不容易控制 2、()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 A、访谈法 B、问卷调查 C、实验法 D、观察法 3、()是指测量的一致性程度,或者说是测验分数的可靠性程度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4、()是测量结果对测量对象做解释的有效性程度。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5、口头调查又称为( ) A、纸笔法 B、量表法 C、访谈法 D、档案法 6、按统一要求,依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进行的正式访谈是() A、结构化访谈 B、无结构化访谈 C、问卷调查 D、口头调查 7、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搜集资料的方法叫() A、非结构式谈话法 B、问卷法 C、访谈法 D、开放式问卷法 8、每一问题都给出若干可能的答案,被调查者从中选择认为恰当的一个(有时是多个)答案,这样一种方法叫() A、有结构式谈话法 B、结构问卷 C、访谈法 D、问卷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根据研究目标的不同,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研究分为()。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定量研究 D、定性研究 2、根据研究方法的差异,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研究分为()。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定量研究 D、定性研究 3、访谈调查的类型可以分为()。 A、结构化访谈 B、无结构化访谈 C、问卷调查 D、口头访谈 4、问卷设计应遵循()原则。 A、理解性原则 B、准确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选型排他性原则 5、随机抽样的方法包括()。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随机抽样 C、阶段抽样 D、典型个案抽样 6、非随机抽样方法包括()。 A、最大差异抽样 B、典型个案抽样 C、同质抽样 D、阶段抽样 7、下列对随机抽样描述正确的是()。 A、总体的每一个单位抽中的概率相等 B、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均值的差异就是抽样误差 C、随机抽样可以保证样本代表总体 D、抽样误差是衡量样本代表性的一个指标,误差越大,样本的代表性越小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 1、霍桑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