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死亡

哲学死亡
哲学死亡

1、本课主要概括和内容是什么?

这是一门关于死亡的课程,这是一门哲学课。要讨论的是当我们思考死亡本质或诸如此类的问题时,所产生的哲学疑问。如死亡和生存是怎么一回事儿,死亡是坏事吗,永生是件好事吗,自杀就是毫无意义的吗?

2、二元论的理论讲的什么?

二元论认为:人由肉体和灵魂组成它由两个基本组成部分:肉体和灵魂。

心灵被认为是与肉体区分开来,截然不同的东西,用一个较为通俗的词表述,它是灵魂。一个不是由物质实体构成的东西、一个不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某物,它是灵魂,它是意识,思想,也许是人格的归属地。

3、灵魂存在观点是什么?

二元论认为,人是由肉体和灵魂两部分组成,严格地说来,我们可以表达为:灵魂是人最本质的部分,尽管它和肉体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4、老师观点是什么?

我们有灵魂,那个观点从头至尾都是错的!老师相信灵魂是不存在的,永生并不是一件好事,对死亡感到恐惧是正常的反应。自杀有时候,也有可能是合理的,在道德上也是正当的。

5、第四节视频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请概述?

机器人可以战胜人类但是他们没有自由意志而我们有自由意志。

一、我们有自由意志

二、任何服从决定论的实体都没有自由意志

综合一和二,得到结论:如果任何遵守决定论的实体都没有自由意志!但我们有自由意志,那就表明我们不遵守决定论。

假设我们再往后添加第三点,所有纯物理系统都遵守决定论。那好,一和二说我们不遵守决定论,三说,所有纯物理系统都遵守决定论。那么,综合一二三我们得到,我们不仅仅是纯粹的物理系统

结论:四、我们不只是纯粹的物理系统。那好,这就是从自由意志得出的论证。现在这个论证是有效的,那是哲学家的术语。这就是说,有了这三个前提,我们确实能得到这个结论。

1、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人生和生命是两个概念,相互关联,但有本质的不同。人生是生命在人间旅行的一个片断,人生是短暂的,而生命是久长的。人生是生命长河里展现的一个生命段落,而生命是从宇宙源头延伸到无限时空的连续剧。人生随时会结束,但生命不会随着人生的结束而结束,生命

的人生结束了,而生命本身会以其他形式继续存在。所以,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有区别的,如果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混为一谈了,人生就容易迷茫。

生命的价值是:为上帝服务,为大自然服务,为维护宇宙生命的动态平衡服务。

生命的意义是:宇宙为生命而存,生命为宇宙而生,没有宇宙,就没有生命;没有生命,就没有宇宙。

人生若不开心、快乐、自由、幸福,并逐渐使自己的生命结构完美,那么,人生就毫无价值。人生若不能为自己、他人、社会创造财富和欢乐,那么,人生就毫无意义。生命若不为上帝服务,不为大自然服务,不为其他生命服务,这样的生命就毫无价值。

2、死亡是正确的抉择你怎么看?

或许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所创作出的一定的特定的条件下,死亡的确是正确的抉择,但是,在一个人还未给世界带来任何东西的时候,他没有资格去选择死亡,因为他从未被人们记住又怎么可以通过死亡结束他为大家创作的记忆呢。

3、你对待死亡观点是什么?

首先,死亡或死亡哲学具有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意义,是人生哲学或生命哲学的深化或延续。生死问题是价值哲学最深厚的根源,因为死亡使人的生存时间成为最稀缺的东西,使生命成为最宝贵的价值。正确的死亡意识带来积极的生命意识。具有死亡意识的人能获得人生的整

体观念和有限观念,这会催迫我们在今生规定的时间界限,在我们能够掌握的那段时间里,做出一番创造性的事业,自觉地克服世人的惰性观念,萌生出一种生活的紧迫感,从而倍加地享受和利用自己的有限人生,把自己的人生安排得更紧张热烈。同时,以死观生,人更能充分地领悟和把握人生的价值,更加珍惜生命的价值。通过死亡意识,震醒生命的价值意识,才能使人的生命不朽。古人云:“未知生,焉知死?”同样,“未知死,焉知生?!”生死与共,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其次,死亡哲学具有世界观与本体论的意义,这是死亡哲学更为深刻更为基本的层面。对死亡问题的哲学思考是我们到达哲学本体认识的重要工具、或契机。所谓对哲学本体的认识,也就是对以理论思维的形式表现出的对世界总体的认识。而死亡意识的哲学功能,最重要的也正在于它是我们超越对事物的个体的认识、达到对事物的普遍认识、达到对万物生灭流转、“一切皆一”认识的捷径,是我们到达哲学意识(认识)的充分条件。这也是许多古今中外大哲人重视死亡问题、重视死亡哲学的最重要的根由。他们是我们人类正视死亡、直面死亡、从而自觉地走向自己死亡的典范。

1、灵魂永恒与否的论证是什么?

第一个论证:

柏拉图认为,心灵可以认知永恒的型相,但是它必须先从肉体中

解脱出来,所以,那些已经为灵魂脱离肉体,以及忽视自己的肉体欲

望做好准备的哲学家,将会欢迎死亡的到来,那时他会真正地,最终地,从自己的肉体中解脱出来。

第二个观点称为“循环观点”

其中心思想是每一个部件都会被再利用,物体从一个状态转移到另一个状态,再回到初始状态。

2、柏拉图的观点是什么?

柏拉图观点:现实世界的平凡之物提醒我们想起我们早已熟知的理想模式。

柏拉图认为,现实的世界也是类似的疯狂,这其中有一种矛盾性。但我们身在其中一般不会注意到。

我们的心灵可以去领会数字中的真理,柏拉图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如此

3、你的观点是什么?

灵魂永恒存在,与身体无关,只要相信这些每天都可以很用心的度过,不必担心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

1、灵魂、肉体、人格哪些观点你受用,请摘录

人格同一性的灵魂理论

即成为同一个人的关键是拥有同一个灵魂

灵魂同则人同,灵魂不同则人不同

成为同一个人的关键就是拥有不变的灵魂

灵魂的连续性灵魂的一致性

是人格同一性的关键

2、人格和灵魂、肉体同一性论证你支持哪个观点?为什么?

灵魂理论:即人格同一性的关键在于灵魂同一

肉体理论:即人格同一性的关键在于肉体同一

我支持灵魂理论,个人认同感之形而上学关键就是拥有相同的灵魂。魂同人同,魂异人异。

1、死亡的本质是什么?请摘录

死亡就是不在具有人体功能

2、死亡给我们带了的伤害是什么?

爱你的亲朋好友将失去你,你再也不能经历和分享生命将可能会带给你的各种美好事物了,死亡剥夺了你生命力本该美好的事物。

3、视频中的主流观点是什么?你怎么认为?

主流观点:人不应该恐惧死亡,由于死亡是好事,否则永生将带来永远的乏味和痛苦。

我的观点:关于死亡,死亡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人们之所以会害怕是因为死亡的不确定性。所有我们不必杞人忧天,只需认真过好每

一天,活出自己每一天的价值,即使不幸降临也不至于后悔曾经的虚度光阴。

1、自杀的道德是什么?

人们总是认为,自杀是一种疯狂的行为,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自杀具有合理性。就自杀的合理性问题,首先应区分两个观点:其一,

何时死亡更好?你的生活有可能会如此糟糕以至于生不如死吗?其二,假定你的生活糟糕到生不如死成立,那么结束你的生命是合理的行为么?除非我们把两个问题都解决了,自杀才有可能是合理的事情。究竟有没有可能你死了会更好?为了比较哪个更好,哪个更差,你一方面需要说明这个人以前的状态,另一方面要说明他以后的状态,如果他做了选择的话,我们称其为“双态要求”。一般情况下,当我们判断一件事,对你是好是坏,我们需要知道两种状态。是否存在这种生不如死的情况取决于你对幸福的理解,一个人的生命值得过下去取决于此。若一个个人能够认清事实,明确知道自己生活的走势,知道继续活着是生不如死,自杀在一定程度上就不失为一种合理的行为。

2、自杀是幸福的吗?

如果一个人生时十分不幸,那么他认为自杀是幸福的,但是如果他生时幸福,他怎会去自杀?

3、你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

之前看到这个很是触动:著名漫画家朱德庸的一组幽默漫画《我从十

一楼跳下去》由二十幅图组成,每幅漫画都加了语言描述。内容是讲一个人对生活绝望,于是从十一楼跳了下去。在下降的过程中她经过每个楼层的窗户,看到了十楼的恩爱夫妻在吵架、九楼那个坚强的男人在哭、八楼的美女发现了未婚夫和别人上了床……三楼的老大爷坐在窗前在盼着有人来访、二楼的女人正在捧着刚结婚半年就失踪的丈夫的照片发愣这时,她才明白:在从十一楼跳下去之前,她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可看到他们之后,才觉得自己其实过得还不错!其实当我们觉得活着有压力的时候,往好处想一想,你会觉得其实你过得还不错!

死亡问题的思考

死亡问题 谈到死亡,人们不禁后背一凉,但这确实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世界上的人可以由他人帮你代理很多事情,唯独生和死是无人可以代替的。因为生向来是“我”的生,死向来是“我”的死,别人总是被隔绝在外,因为他人不参与“我”的死亡终结。死亡问题是哲学的终极问题之一,其重要性甚至可以使其没有之一,这个问题关乎到人的终极存在问题,很多哲学家都想在这个问题上给人们以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关怀。我们今天讨论死亡问题,主要从哲学的两个方面上,一个是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另一个是伦理学意义上的。 死亡的形而上学。死亡其实是一瞬间发生的事情,但是我们不能把它当做一个绝对静止的瞬间来看,死亡这个瞬间具有时间上的广延性,它关系到我们的日常存在。所以我们仍然得从人的存在这个方面来考虑。海德格尔认为此在(代指人的存在)的存在是有所亏欠的存在,向死亡有所亏欠,只有达到死亡,此在才实现了“完满”。我们知道树上的果实由它的不成熟状态慢慢地走向成熟状态,不成熟包含于成熟过程中,不成熟指向成熟,或者说,不成熟从属于成熟。此在的在世也是向死亡指向的在世,死亡是一种不在世,在世是向死亡存在的在世,所以死亡的不在世实现了人的整个存在过程的“完满”,换句话说,死亡是此在的存在的“完满”的实现。上面所说的是死亡的过程,那么死亡的内容是什么呢?此在的在世是一种存在,那么死亡的不在世是一种非存在。在这个方面来说,死亡是否意味着虚无和荒诞呢?我们先来考察“非存在”这个概念。非存在是否属于存在的一种呢?黑格尔曾经提出两个概念“有之非有”和“存在着的无”,在他看来,“非有”仍是一种“有”,“无”是存在着的一种在,“无”并不意味着没有、不在,只不过它并非是实的在、显性的在。例如,在煮熟的鸡蛋中,鸡蛋剥开一看并不完全是全实的,它是有空隙的,但是我们在剥开鸡蛋之前我们经验到它是整体的存在,鸡蛋里的“空”仍是属于整体的存在。这样的例证我们可以从我们所经验到的情境中找到很多。所以就存在的意义上而言,非存在仍是从属于存在的整体。如果说死亡意味着虚无和荒诞的话,那么虚无和荒诞是存在着的虚无和荒诞。因此死亡的非存在不是不存在,而是存在着的“无”。死亡的形式或者类型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正常死亡,二是非正常死亡。正常死亡包括衰老而死和疾病导致的器官衰竭而死,非正常死亡包括因他人而造成的死亡事故和自己造成的自杀等。当然,在现实死亡中并不是只有单一的死亡形式,可以存在死亡的形式的叠加,因为一件事情的发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只有一个原因。死亡的意义问题是死亡问题的重中之重。正是因为我们对于死亡感到害怕,才会去追问死亡的意义到底如何,进而人类的祭祀等活动才得以产生。其实死亡这种事情或现象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是因为在死亡之外存在着意义,这些种种意义关联到死亡。我们寻根问祖实际上是寻找我们存在的根据,要不然我们则是处于一种“无根据”的存在状态,这才是真正的虚无和荒诞。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主张“养生送死无憾”,十分注重父母的葬礼,当然这是我们孝道的一方面的体现,但是显得有些过分,然而过分也是有其理由的,因为死亡的意义已经超出了死亡现象本身。为什么古代文化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人认为人的精神是可以得到永生的,每一代身上都有着上一代所传递的精神以及传承下来的祖先的精神,这样传宗接代的意义就不是只有传宗接代这么简单了,如果没有世代的传承,那么家鬼就成了野鬼,列祖列宗的那么一缕精神(魂)将在何处安放?说的有点缥缈了,还是回归到人身上吧。人作为一个身体和精神的存在统一体,死亡的直接结果是肉体的慢慢消亡,而作为人的意志的以身体为基础的精神的结果是什么?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到精神会随着身体一起消亡,因为物质决定意识,精神是物质的派生事物。不过我们为什么还会认为死者的精神仍然存在呢?我的观点是我们的回忆或记忆造成了这样的现象。死者去世后,他的音容笑貌仍然存留于我们的记忆之中,而且这些记忆还会时不时“翻滚”出来使我们“感受”,我们的世界有着死者的参与构建部分,这是难以忘却的。对于死者的精神存在,

试析海明威的死亡哲学

试析海明威的死亡哲学 内容提要:“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这是莎士比亚的一句经典台词。生活中诸如病与死这样一些普遍遭到排斥和拒绝的反面经验,一旦以迷人的形状从作家的笔下走出,竟带来了一种神秘的美感与难以抑制的兴奋。这其中又都透出了一股让人深思的气息,这对我产生极大的震撼,我不知道这种震撼是来源于他的经历还是来源于想象。本文试通过对海明威部份作品的阐释,来表述我所能理解的他的死亡哲学背后那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人民命运、对国家命运的高度关注。 主题词:海明威死亡哲学意识升华 著名学者弗洛伊德有这样的分析:在人的无意识的心理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本能动向。一种是生的动向,一种是死的动向,当某一种动向占上风时,心理就追随它而发挥主导性功能。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许多艺术家的心理结构中,这两种动向有时强烈地对峙和交织。死亡在他们看来更是具有美学性质的,具有神秘的诗意内涵,因此他们在心理上更加迷恋死亡,在艺术创造中偏爱描写死亡和表现死亡,揭示死亡和生命的神秘意义和情感丰富性,赋予它强烈的美学色彩。这里是美国小说家、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以文学耕耘在那个天地里,思考着人类统一的困惑,诸如死亡、寂寞、疾病、痛苦、生与死的搏斗、光明与黑暗的挣扎。 所谓“死亡哲学”主要是一种范围上的限定。一种可以作为世界观的哲学,不仅仅包括对社会历史、自然史、精神史的理解,更应是对人自身存在状况的领悟;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几乎篇篇都谈论到死亡或与死亡有关的情节内容。海明威的死亡哲学是他对于生命和死亡的一种感悟,对生命的一种哲学态度。 一、海明威的生死哲学 人类对死亡问题的哲学思考源远流长。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死亡是以原始宗教、神话以及与之相结合的原始艺术、礼仪等形式反映的。死亡哲学作为哲学的一部份,是要对人类死亡现象和死亡事实进行总体的、全方位的、形而上的考察,也就是说,它以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关于死亡的形而上学说。 在创作风格上,海明威一生最偏爱的主题是战争、死亡、男子汉气概和爱情。特别是“死亡”和“男子汉气概”,贯穿于他的全部创作中,成为他作品的主要风格特征。在他小说中所涉及的已不是零星的死亡现象。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光是每篇前面所附的1924年出版的同名速写集中就写了各种各样的死亡事件:枪毙内阁大臣、任意枪毙路人、绞刑、斗牛士惨死等。还有濒死的感觉、战斗中的求生祈祷、雨中溃退等。更不用说其中描述的妇女生子、丈夫自杀、怨敌之争、情人变心、恋人分手、对婚姻的恐惧、夫妻淡漠的生活、流浪者打斗、战后精神迷惘颓废、赛马作弊致死、斗牛士之死等用战争、疾病、情感和各种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死亡。在自传色彩很浓的“尼克·亚当斯”系列故事中,海明威讲述了自幼年以来就对死亡所产生的恐惧、困惑、焦虑、渴望、漠视、直面等复杂

关于死亡的哲学思考

关于死亡的哲学思考 现代社会物质日益丰富,科技的发展让曾经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变成了现实。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从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自我满足,逐渐开始主宰这个世界,可是人无法改变的是自己终将和其他所有生物一样,在某一天离开这个自己生存的世界,所有自己在这个世界辛苦得到的一切,都将随着死亡的到来,化为乌有。那么,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为什么会对死亡产生恐惧?我们死后到底变成了何种物质?这种对死亡的思考不断困扰着人们,死亡也成为了哲学上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所以,认清死亡的本质,或许能让我们得到一些心灵上的解脱。 一、何为死亡 要研究死亡是什么,我们就要先搞明白究竟什么是人。按照物理主义者所言,一个人只是一个正常运作的人体,一个可思想、可感知的生物。倘若我们接纳了这一观点,死亡究竟是什么?答案似乎再简单直不过了:我拥有一具肉体时,我就活着;而当我们不再拥有这样的肉体,当肉体功能停止正常运作的时候,我便死亡了。当然人体除了肉体功能还有一系列较高层次的人格功能,我们在死亡时几乎是同时丧失两种功能的。但是如果一个人患了重症,丧失了所有隶属人格功能的较高层次认知行为能力,但身体依然可以进行普通的肉体功能行为。在这种情况之下,人格功能的停止远早于肉体功能。那么死亡是在人格功能停止时,还是在肉体功能停止时发生?这就取决于我们接受的是肉体论还是人格论。假设我们接受人格论,这就意味着,我存在,我的人格就必须存在。如果一个人丧失进行人格功能的能力,而且是永久性丧失,便是死亡。根据肉体论,如果我存在,那么我的肉体就存在。但我们死后的尸体仍然是肉体,我的尸体存在,那么我的身体也仍存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作为非人的状态存在下去。 在我看来,只要我们是物理主义者,死亡就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一具健康的人类身体可以进行各种不同的功能活动,只要相关的低级肉体功能活动也在发生,那么身体就是存活的。当然,如果一切正常,身体也足以进行较高级的认知活动,那么我们眼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如果身体开始损坏,丧失了人格功能,这时我们眼前的人就不再是活生生的。而最终肉体功能也将丧失,即肉体的死亡。简而言之,人体运作着,接着垮掉了,这就是死亡。 二、自杀的合理性 人终有一死,我们无法对此作出选择。但是如果一个人选择在死神来临之前结束生命,这种做法是否合理?传统观念中,有自杀倾向的人一般都是有心理疾病者,都会对自杀抱有一种鄙视、不认同的态度,认为自杀是不道德的。但是不道德就意味着不合理吗?我们讨论事情合理性的时候,至少在讨论自杀是否符合理性时,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判断其是否符合个人的利益。所以我们需要思考一下,有没有一些时候死了确实比活着好,而且这种想法实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已经确认是对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死亡会是件坏事,因为它会夺走我们生命中本能拥有的美好事物,而只要我们活着就可以得到这些美好事物。这种判断只有将我死后的状态和我活着的状态进行对比时,才能成立。但是,如果我自杀了,我就是不存在的。不存在不是一种状态,所以无法满足对比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不

尼采哲学的意义生存模式

2007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Nov12007第6期(总162期)JOURNAL OF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No16  尼采哲学的意义生存模式3 马 毅 【提 要】尼采的生存论哲学提供了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生存模式,即生命—创造—生成—超人—永恒轮回。其中权力意志是生命存在价值的内在动力,它激活生命,不断能动地为生命创造、生成各种可能性的意义存在。生命的本质内涵是自我创造,不断生成和毁灭,这一过程永恒轮回,在永恒轮回中有可能生成为最高的意义存在即超人。这一生存模式由于夸大感性和意志而忽视了人存在的社会性与现实性。 【关键词】尼采哲学 生命意义 意义生存模式 〔中图分类号〕B5161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952(2007)06-0038-05 西方哲学经过古代的客观本体论、近代的主观知识论到现代的意义生存论三次转向,终于使哲学由关注外在的世界返回到生活世界而关注人本身。尼采是意义生存论哲学的确立者和代表。雅斯贝尔斯曾断定:“在尼采的生存性阐释中,有一个健康的观念是标准的,它不可在生理与医学上得以论证,而是以人在自身完整的生存意义上的价值为取向。”①尼采面对传统哲学设定的虚无存在和现代人平庸颓废的生存状况,以权力意志、超人、永恒轮回等思想,力图要为人的生存和未来发展确认和植入一种真实的生活意义,使人生活在自己建构的意义世界中。尼采从批判、克服传统形上学的虚无主义哲学出发,肯定现实感性的生活世界和人的肉体生命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这一存在的本质内涵是:肉体生命所表征的权力意志是世界的本体;权力意志不断扩充人的内在生命力,赋予人的生命以最大的力感和创造性本能;它促使人在各种可能性的生成中自由地按照自己的个性成为自己所是的,并在永恒轮回的生死中走向超人境域。这是尼采试图为人的意义生存所建立的基本模式。 一 权力意志的生命存在之“力” 尼采在他的意义生存模式中首先以权力意志表征生命意义。生命与权力意志是两个不可分开的概念。 海德格尔曾认为,尼采的权力意志表明形而上学的终结。其实它是一种新形而上学的标志,其根本点在于以权力意志的生命观与传统哲学否弃生命的意志观和叔本华否弃意志的生命观相抗衡。尤其是叔本华用生存意志说明世界的恐怖与生命的痛苦和死亡的本质,其目的是宣布万事万物皆无意义。尼采通过透视主义的方法,发现了“激励自身追寻新价值的激情”,而“世界比我们认为的更有价值。”②“世 3 本文为2006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L06DZX020)。 ① 雅斯贝尔斯:《尼采其人其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年版,第119页。 ② 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第703页。 ? 8 3 ?

耶鲁大学哲学死亡开放课程笔记1

耶鲁大学哲学死亡开放课程笔记1 第一课:课程介绍 穿着随意、行为不羁的教授在这节课里主要介绍了这门课程的讨论范围,教学的基本方法,以及课程的成绩考核。 教授明确了这门课程不会考虑宗教问题,也不会讨论有关死亡的社会问题,以及如何避免死亡的生物学问题。这门课主要考虑讨论死亡的本质以及通过讨论此类问题时所产生的哲学疑问。 整个课程第一部分为死亡本质问题,即形而上学部分,主要方向为自我本质和人的同一性问题。第二部分为死亡的价值论,也就是对死亡的态度和评价。最后讨论自杀问题。 教授在这门课程的介绍中提出了一些观点,比如灵魂是不存在的,对永生的渴望可能是没有价值的,甚至自杀也不是完全不符合道德的。由此看来,教授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门课可以教授一些思维方法,以及颠覆一些关于死亡的世俗观点。 在关于灵魂的介绍中,教授指出,人希望有灵魂是因为希望永生。这从某种程度上暗示了灵魂学说不是一种理性思考的结论,而是一种感性渴望的产物。

第二课:人的本质:二元论与物理主义 这节课主要是引题,通过层层剖析介绍两种对灵魂的主要观点,并且表现了教授的思维方式,就是层层深入,不停的提问,产生新问题,再分析,再提问。 教授就从最基本的问题开始延伸,既然是死亡课,第一个问题是我们能否幸免一死?由于我们都知道人是不可能永生的,起码身体不能,那么死后是否会有一部分,比如灵魂,可以继续存在?这就进一步引出了“我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有了人活着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最后提及了同一性的问题。 这门课的前半部分主要讨论死亡的本质问题,或者说是形而上学问题,基本就是对以上这些问题的分析。 1、首先讨论第一个问题----人能否幸免一死?教授不从生物学角度考虑,只从哲学角度考虑。他认为,这个问题首先就是定义的问题,死亡的定义就是生命的结束,死亡之后就无所谓生命,那么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矛盾的。教授的意思是,如果定义明确了,自然就可以避免愚蠢的问题,讨论这样哲学问题都是故作高深,而他讲了那么多比喻和笑话都是对故作高深的嘲笑。

死亡哲学

死亡哲学 本文主要探讨有关死亡的恐惧、意义和超越的问题,认为:(1)解决死亡的 恐惧问题是提升人之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这需要人们从明白死亡之本质入手。(2)死亡不仅有意义,而且意义十分重大。死亡的存在及其必至性能使我们珍惜生命,去积极地建构健康与合理的人生观及人生态度,并注重自我生命的保护。(3)死亡的超越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人类只能从精神的层面去超越死亡,通过建构关系,通过贯注了自我精神意识的创造物来使自我的生命永恒。一个现代人,只有解决了死亡的恐惧问题、死亡的意义问题和死亡的超越问题,才能够真正获得生命的安顿、生活的充实,以及人生的幸福。 关键词:死亡恐惧;死亡意义;死亡超越 死亡是每个人逃不脱的人生宿命,人人恐惧之、害怕之。但我们若转换一个视角,则会发现死亡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之人生的最后成长的阶段,一直到临终前的那个瞬间,我们的生命、生活与人生都在成长着。所以,对"死"我们不应也不能 去害怕,而是要去探究,去求得死亡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我们所应该要做的只在于:由思想意识上的"先行到死"和直面死亡的途径,来深刻地体察死亡、咀 嚼死亡,由对死的思考来为自我的"生"确定方向,确定意义,也确定价值。一个 现代人在其人生中达到了这一境界,他的生存与生活才是完整的,他的生命才可能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人生才可能获得极大的成功。 一、关于死亡的恐惧 一般而言,世上的人皆喜生厌死,根本原因是将两者截然两分。但实质上," 生"与"死"犹如连体婴儿,无法将它们分开。因为人在刚刚出生之后就在走向死亡,死是蕴含在生命之内的,而宇宙间的有生之物无不都如此。大凡有生命者,都会经过孕育期,然后则出生、成长,再进入衰老期,最后便会死去。生与死虽然截然不同,判然有别,但生的瞬间就含蕴着死的因素,两者是互渗而混然一体的。可是,世人一般都体认不到"生死互渗"的道理,谁都只愿永远地活下去,谁 都害怕死亡的降临。因为,在人们的眼中,"生"是盈满着生机,充溢着温暖、活力、光明、拥有;而死则是生机顿失,是冰冷、枯竭、黑暗、丧失,人们怎不求生畏死呢?但是,人是一种生物,必然逃不脱死亡的命运,无论是接受还是不接受,死亡都会在某时某刻来临。既然如此,人们就必须正视死亡,活着时不要回避死亡的问题,因为即使你想回避也是回避不了的。 实际上,人们必须理解一个道理:若是没有死而只有生,那人也好其它生物也好,又怎能在这个世界上挤得下?从生命之本源来说,每个生者都不应该太自私,正如《庄子》书中所讲的:天地为"父母"生我养我,那就好好地活;天地"父母" 招我们复返,我们也就要安心死亡的降临。这实际上是留下位置让新的生命成长,岂非也是我们一份无量的功德?

死亡与真理海德格尔哲学解读之一

死亡与真理——海德格尔哲学解读之一 死亡与真理——海德格尔哲学解读之一 李海峰 无中生有,生死相依。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道出了人生的一大真理,体现出一种将死亡悬置起来存而不论的中国式的理性态度。然而,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对死亡问题的思考,揭示出“死”比“生”更深刻,“死”比“生”更具有源始的重要地位:“一方面,死是有限的人的本性的尺度,另一方面,它是有限显现的存在的尺度。”(1)海氏想要提醒人们:未知死,焉知生? 一、“唯人能死”与“整体存在” 现代社会需要一种直面死亡的思考,渴望一种现代性的死亡观念的产生。海德格尔关于死亡问题的思考,特别是其早期哲学中的死亡观,就是死亡之现代意识的一个极为深刻的概括:“只要死亡‘存在’,它依其本质就向来是我自己的死亡”,(2) 应该说,海德格尔是真正从形而上学层面上系统揭示生与死之关系的第一位哲学家。死亡问题的提出,是海德格尔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的环节之一。海氏对此在之存在分析,必然要涉及此在之存在的本真性和整体性,因为:首先,对此在之存在的准备性分析不具有源始性,我们的先行具有一向是

只包括此在之存在的非本真的日常方式,我们总是将此在之存在显示为一个不完整的存在者。其次,说此在之本真存在即是“操心”,并没有澄清和明确解释学的处境,即包涵在阐释中的先行具有、先行视见、先行掌握的前提的整体性,没能证明此在的整个结构要素确实构成一个统一体。最后,将此在作为整体置入我们的先行具有中的任务,需要一个生存论上的死亡概念,因为只有通过生存论的死亡概念才能有效地讨论此在的整体生存。所以,海德格尔需要对死亡进行一次与众不同的阐释,并且是对此在生存论意义上的阐释,这种阐释是从一种哲学本体论的意义上思考死亡问题,而不是像以往大多数哲学家那样在伦理学范围内谈论死亡,这种阐释将显示此在具有其本真的能在:“死作为此在的终结乃是此在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的、而作为其本身则不确定的、不可逾越的可能性。”(3)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存在,就始终具有某种此在所能是和所将是的东西仍然悬欠着,终结本身就属于这种悬欠,而此在作为在世的终结就是死亡。这一终结始终规定着此在能成为整体的可能性。由此可见,对死亡的生存论阐释是为了揭示此在之可能的整体存在,具体点说,就是有针对性地回答“此在怎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本真自我”这一问题。这是由于此在首先和通常是作为能在生存,并以“常人”的方式在世,即处于“沉沦”状态或者说非本真状态,因此,此在只有领会

浅论哲学对死亡的思考

浅论哲学对死亡的思考 摘要 人对生存的执著,其实是源自对死后的无知,只有超越生死,超越无常,才是绝对的快乐。本篇文章主要阐述本人对有关死亡的恐惧、意义和超越的问题。解决死亡的恐惧问题是提升人之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这需要人们从明白死亡之本质入手。死亡不仅有意义,而且意义突显。死亡的存在及其必至性能使我们能够珍惜生命,去积极地建构健康与理性的人生观及人生态度,并注重自我生命的保护。死亡的超越不仅可能,而且还有必要。人类只能从精神的层面去超越死亡,通过建构关系,通过贯注了自我精神意识的创造物来使自我的生命永恒。一个现代人,只有解决了死亡的恐惧问题、死亡的意义问题和死亡的超越问题,才能够真正获得生命的安顿、生活的充实,以及人生的幸福。 关键词:死亡恐惧;死亡意义;死亡超越 死亡是每个人逃不脱的人生宿命,人人恐惧之、人人害怕。但我们若转换一个视角,则会发现死亡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之人生的最后成长的阶段,一直到临终前的那个瞬间,我们的生命、生活与人生都在成长着。所以,对“死”我们不应也不能去害怕,而是要去探究,去求得死亡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现在我们所要思考的是在于由思想意识上的“先行到死”和直面死亡的途径,来深刻地体察死亡、咀嚼死亡,由对死的思考来为自我的“生”确定方向,确定意义,也确定价值。一个现代人在其人生中达到了这一境界,他的生存与生活才是完整的,他的生命才可能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人生才可能获得极大的成功。 一、关于死亡的恐惧 一般而言,世上的人皆喜生厌死,根本原因是将两者截然两分。但实质上,“生”与“死”犹如连体婴儿,无法将它们分开。因为人在刚刚出生之后就在走

向死亡,死是蕴含在生命之内的,而宇宙间的有生之物也不完全相同。大凡有生命者,都会经过孕育期,然后则出生、成长,再进入衰老期,最后便会死去。生与死虽然截然不同,判然有别,但生的瞬间就含蕴着死的因素,两者是互渗而混然一体的。可是,世人一般都体认不到“生死互渗”的道理,谁都只愿永远地活下去,人都害怕死亡的降临。因为,在人们的眼中,“生”是盈满着生机,充溢着温暖、活力、光明、拥有;而死则是生机顿失,是冰冷、枯竭、黑暗、丧失,人们怎不求生畏死呢?但是,人是一种生物,必然逃不脱死亡的命运,无论是接受还是不接受,死亡都会在某时某刻来临。既然如此,人们就必须正视死亡,活着时不要回避死亡的问题,因为即使你想回避也是回避不了的。 实际上,人们必须理解一个道理:若是没有死而只有生,那人也好或者其它生物也罢,又怎能在这个世界上挤得下呢?从生命之本源来说,每个生者都不应该太自私,正如《庄子》书中所讲的:天地为“父母”孕育着我成长,那就应该好好地活;天地“父母”招我们复返,我们也就要安心死亡的降临。这实际上是留下位置让新的生命成长,岂非也是我们一份无量的功德。可是,即便人们从生命之根理解到了死亡的必须降临,仍然会在情感上万分恐惧与害怕死亡。这一点必须从死亡本质的角度来加以化解。 古希腊的圣哲指出:死是人无法体验的对象,当人还活着时候,死离我们很遥远;当死来临时,人们已经毫无感觉和思虑了。人们对死的害怕、焦虑、恐惧,等等,无不都是一种活着时才有的感受,而当死亡来临时,人所有的知觉、心理的反映等等都不存在了,人们又怎么会能害怕呢?既然不能够去害怕,我们活着时就没有必要去恐惧死亡。也就是说,当人存在的时候,死亡是不可能存在的;而当我们不存在死去时,我们根本就无法害怕。因此,活着的人又何苦要怕死呢?可见,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根本不是起于死亡本身,而是人们从棺材、死尸等死亡的现象中获得的一些恐怖的观念。仅仅是观念而已,并不是一种实在的对象。所以,人类的确可以从主观上努力,改变以至取消这些观念,以消除对死的焦虑、恐惧、害怕和担心。这些有关死亡本质及如何免于对死亡恐惧的方法实际上是相对有效的,我们每个现代人都应该经常沉思一下,去倾听古代贤哲的声音,积极地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以获得某种生死的智慧,应该从对死的恐惧中解脱出来。

(完整版)耶鲁大学哲学死亡开放课程笔记第一阶段总结

耶鲁大学哲学死亡开放课程笔记第一阶段总结 1、二元论和唯心主义 尽管物理主义是随着科学发展看似是正确理解事物的方式,但二元论也不是一无是处,因为思考首先就要把事物分类、明确、定义,而把事物一分为二是寻找区别的过程。比如说,我们研究大脑时,就可以把人类大脑后天积累的神经连接模式单独区分出来,也可以叫做灵魂。大脑这个宇宙最复杂的装置可以看作人体的灵魂。人的复杂性可以看作是生物界的灵魂,同理,所有星体可以看作宇宙的灵魂,因为宇宙是一个熵增的过程(目前还是理论阶段,姑且信之),所有熵减的存在都可以看作与基本的事物本质相反的东西,而且这种熵减的存在大大影响了宇宙的形态,因此可以被看作灵魂。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其实和认识论的基本过程有相通之处,也许正因如此,笛卡尔的主要思想就体现在这两块。 唯心主义认为没有身体,只有灵魂。这种论点很迷人,很多哲学家都喜欢这样的思维游戏,也许他们智商太高,内省太深,也许是他们乐于质疑常人所习惯的观感。唯心主义琢磨起来也确实有趣,就象电影《黑客帝国》。唯心主义认为,人所认为存在的东西都是人“认为”存在的,没有灵魂去认为,物质可能是不存在的,或者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的存在,而且不同的灵魂可能还会有不同的感知。

按现代科学哲学说法,这种理论的问题是不能证伪,就像如果有人说孙悟空在前一秒钟制造了人类,而且给所有人类各自的记忆,都以为自己活在一个有悠久历史、完整的社会关系的土地上。这样的论点是没法去证伪的,唯心主义也是如此。另外,以唯心主义的观点其实恰好可以反驳灵魂说,人之所以认为人有心灵是不是因为人感觉自己有心灵?也就是所谓的心灵只是人感觉的结果,不是原因。也就是说,心灵的概念也可能是人感觉到结果,而心灵本身是不存在的。那么人是用什么认为自己有心灵呢?心灵吗?这应该算循环论证还是自相矛盾呢? 但唯心主义也有其实际用处,质疑自身的感觉体验,是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进步的一大助力。比如康德认为所谓的物质只是人们所认为的物质,时间和空间只是人感觉的方式,不是真正的存在,也不是真正的物质本质。从现代理论物理的成果看,如果弦论是对的,事物的本质是十一个维度的,只是我们只能感觉到三个空间维度和一个时间维度,其它都是蜷曲的。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做为三维生物体能感觉到的是有限的。和康德的论述很有相通之处,现代科学也的确需要质疑一些我们公认的物质特性。(康德在当时本身也是一流的天体物理学家)

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死亡——苏格拉底的相关思考 我和大家分享苏格拉底的一句话: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死亡。我认为是学习西方哲学的重要命题,我们应该引以思考和重视。 死亡,这是我们首先会问的关于这句话的问题。那么,在今天我们对于死亡的描述是怎样的呢?医学上解释,所谓死亡,就是指大脑坏死,但人体各部分器官并非伴随大脑细胞死亡而死亡,在大脑细胞死亡后它仍可存活一段时间,其存活期限依保存方法不同,而有显著差别。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类新陈代谢的停止,心脏的停止跳动等具体的现象。那么,苏格拉底是如何理解死亡的呢?他说:死亡是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和分离出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用了解脱和分离这两个词,那么我们平时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两个词呢?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解脱—说明某样东西收到束缚,想通过某种方式从中脱离控制,在此,我把它理解为个褒义词,例如我们在某件事上受到很大的压力,当这些压力消失的时候,我们就会情不自禁的说:终于解脱了!那么分离呢?用到这个词时说明几样东西是一个整体,或者存在着某种关联。如: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离的一部分。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既然这句话是苏格拉底说的,我们就有必要谈论一下他的死。 苏格拉底当时是最有智慧的人,却被希腊以最公正的方式处死,为什么会这样呢?本质上来讲,苏格拉底之死是一

个真正的悲剧:它意味着一个更高的精神原则——个人的意识作为独立的意识——出现了;而这个原则又意味着人拿自我意识来代替神谕——人自己知道什么是真理,他应当向自身中观看。这就是“认识你自己”的寓意。但是,这个新原则最初是破坏性的,因为它与雅典生活的实质相对立;当希腊世界的现存原则与新的主观反思的原则相冲突时,苏格拉底之死便表现为一种悲剧的必然性。于是在柏拉图《申辩篇》中苏格拉底最后说道:“死别的时候已到,我去死,而你们去活;哪一个更好,唯有神知道。”其实希腊并不是真的想要他死,而只是想封住他的嘴。他死了,是对雅典的一种抗议,也是一种感激,希腊人当时并不知道他们犯下了多大的错误,他必须在法律上忠诚才能在精神上反抗,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临死之前,他这样说:如果我的哲学是教人们如何认识死亡,那么,我逃亡我的哲学还有价值吗?我的一生都致力于城邦的法律维护,如果我现在选择违背法律方式逃亡,岂不是对我自己一生的嘲笑?难道你不知道我一生下来就是要死的吗?苏格拉底之死,并非因为伦理力量的冲突,而是因为他对自己思想的信仰,他是为自己的信仰而殉道。 在监狱的最后日子里,他还学习弹琴,并且和他的朋友讨论灵魂问题,他认为:肉身迫使哲人不得不日复一日地把时

试论海明威的死亡哲学_朱莉

国外文学(季刊) 2003年第3期(总第91期) 试论海明威的死亡哲学 朱 莉 内容提要 海明威的一生与死亡密切相关。出生入死的经历不仅给他带来创伤,也给他以启示。由于对死亡有着本真的体验和深层的感悟,海明威的小说总是围绕着 死亡 这个主题。他把死亡做为研究对象,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反映,使作品的内涵具有哲理的深度。本文从海明威充满传奇色彩的生平入手,以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依据,来论证他的死亡哲学,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海明威及其作品。 关键词 海明威 死亡 哲学 目前国内对海明威的死亡观的讨论越来越热,先有吴然的 海明威的死亡观 ,后有伍建华的 海明威死亡意识论 、刘铁的 论海明威的 生命英雄 等,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海明威的死亡观。主要论点是:1海明威小说涉及的主题主要是 死亡 ;2海明威的死亡观与他的一生的经历有关:3海明威对死亡的态度散见于他的作品中。这些论述只是零散地列举了海明威对死亡的观点和态度,对海明威的死亡观作了粗略的勾勒。本文认为,从海明威的小说的内容来看,他已经把死亡作为他的研究对象,将其反映的意涵上升到哲学的层面进行思考,即站在哲学的高度,对死亡这一问题进行探索,从他的作品中显露他的死亡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海明威的死亡哲学的内容固然千头万绪,纷繁陈杂,但无论如何,死亡的意义或价值问题都是它的一个基本问题。海明威有他自己独到的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本文拟从海明威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入手,以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依据,来论证海明威的生死观、他对死亡哲学的阐述,以及对他死亡哲学意义的评估等,并作些评述,以就教于读者和专家。 一、生死经历与死亡主题 对死亡问题的哲学思考源远流长。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死亡问题是以原始宗教、神话以及与之相结合的原始艺术、礼仪等形式反映的。到人类产生哲学时,困扰人类自身的生死问题,一开始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哲学所探讨的中心问题。死亡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部分,是要对人类死亡现象和死亡事实进行总体的、全方位的、形而上的考察,也就是说,它是以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关于死亡的形而上学说。海明威的小说不仅反映了他的死亡观,而且体现了他的死亡哲学,因为海明威在小说中所涉及的已不是零星的死亡现象。在他的五部长篇小说、一部中篇小说、一部剧本和八十一部短篇 63

享受死亡-哲学人生

享受死亡-哲学人生 如果你在思考人生,你一定会有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活着?我们究竟为什么了什么而活着? 我也在思考人生,同样这个问题也让我困惑了很多年。我是在上大学的那一天开始思索这个问题的,转眼已过数载。 在曾经五年的时光里,我的认为是:我们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活着。 个人认为,每个人都完完全全地为了自己而活着,完完全全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思考和行动。也许你在反对我的观点,因为你愿意为了你的亲情、友情、爱情付出了你的所有“利益”,甚至你为了一个陌生人都付出了很多很多,还有付出炙热的生命的范例。给人们的感觉是:你在为别人而活着,你的眼里没有你自己。其实,每个人都在有意识或潜意识地衡量自己的大小多少,当然这其中包含着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的统一体。当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许你的物质利益受到了损害,但你也在精神利益上得到了补偿,其在你心中的价值肯定超越了你的损失。这个世界绝对不会出现心甘情愿两方面都受损失的事情,这点我想我敢肯定。如

果你因为没有在弱者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们,而感到内疚和寝食难安,那么你帮助弱者自然就习以为常了;不帮助弱者,看着他们受到伤害,你感觉无所谓或者幸灾乐祸,你自然也不会损失你的实物了。如果你有意无意地伤害别人一次,你就会陷入深深自责,那么你肯定不会去伤害别人了,至少不会是有意的。当你伤害别人过后你还津津乐道,有心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你伤害别人也就会成了家常便饭。 在此,我也不是说帮助别人和伤害别人是一回事,没有区别。我认为的是:更愿意去帮助别人的人,看重的是一种向上的精神利益,他是伟大的,因为属于他的那份人性更加靠近神性了;喜欢伤害别人,更加看中物质利益的人,那么可以说他是“欲”的化身,他是可悲的,因为属于他的那份人性是更加和兽性靠拢了。 不管怎样,我还是相信,每个人的活着还是为了自己。 关于人为什么要活着,我请教过很多人,答案是:为了自己的目标而活着;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活着,如是。我不是不可以接受这样的答案,至少我在曾经的五年时间里,我也是相似的答案:“为了理想而活着”。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哲学:死亡》(Open Yale course—Philosophy:Death)课程目录及下载地址(不断更新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哲学:死亡》(Open Yale course—Philosophy:Death) 简介

课程类型:哲学 课程介绍: 这次讲课的教授是个大仙.他那么"朴素",我是说他的坐姿那么朴素,因为人类自古就是那样坐的,盘腿坐.不过他是盘腿坐在讲台上,这就不是很朴素了,因为古代没有桌子,大家都坐在地上。 我大学的时候,美国老师屁股一扭坐在课桌或讲台上,我们这些有着“师道尊严”的中国人是很“友邦惊诧”的,但时间长了就习惯了。英国人不这样,他们总那么严谨严肃,有点象中国人——但千万别真的以为英国人象中国人,与其说英国人与中国人象,不如说美国人与中国人更象一些:都很粗俗豪放,并且中国与美国越 来越象了。

这老师穿着鞋子直接盘腿坐在讲台上,还好他穿的球鞋很白很干净,不太碍眼。他长得有点象撒达姆大叔,还满脸胡须,但他个子很小,所以他要坐在桌子上才能显眼一些,台下据说有150-180名学生,是个大教堂,要我个子那么小我也“坐”桌子上。他常说,we are sitting here to ...,确实彼此都“坐着”,很平等。相比古代的大师,比如柏拉图或佛都是如此随意开讲座谈生死的吧。看着他那样手舞足蹈的乱说一气,我觉得很舒服。这大叔一定是个很怪的人,这从一开课就看出来了。不过不会特别怪,因为这里毕竟是耶鲁,我是说,假如他有精神病啊什么的偏差,心理学院的老师们肯定就早就派上用场了。 他一上来就说,别管我叫什么什么“教授”,我喜欢听你们叫我shelly。 从他的简历看,他应该是个伦理学专家,写过一些这方面的书籍。 今天香港著名艺人肥姐逝世,这就是活生生的死亡。死亡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死亡对哲学家又意味着什么?实际上讲死亡的哲学就是在讲哲学家们如何看待死亡。当然不同的哲学家可以有不同的死亡哲学,哲学不是科学,随便说随便假设。 我还没有看文字稿子,大约听了一遍,中间漏了一部分,发现shelly多数时间在讲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直到结束。还好,我只是来学英语的,否则不气死我了。 后来看稿子,发现中间有一段是介绍这门概论课的核心是什么,说,其中前半期会是行而上学性质的,后半期将涉及价值理论,当然都围绕死亡展开。 其 中他的一句话很有趣,大家都觉得死亡bad,那么,起码对于死者,他死了就不存在了,还有什么“好”“坏”呢?还有自杀,理性与道德之间怎么划分。其他方面我们经常能想到的死亡话题,他一一否定,说我们都不谈,真的那些才是我真正关心的,看来我走错课堂了,不过为了学英语过一遍吧。 从这些课堂上看,美国人的课堂是非常开放的,思想的开放,没有老师有灌输的倾向,尽管老师不说,你也知道他们其实是在与你“交流”,帮助你思考,帮助你学会辩论的技巧,以及哲学地思考问题。老师与学生是友好平等的,很平和,人显得“很正常”。我知道这些耶鲁的老师很可能都是故意挑出来的,但是真的能够感受到一些明显与中国不太一样的东西,我喜欢耶鲁。 ——选自苏三博客 课程主讲人:Professor Shelly Kagan

死亡哲学

死亡哲学 内容提要:漫漫人生路,从出生起,我们每个人都背负着死亡的责任。在哲学的世界里,我们看他们直面死亡的勇气,热爱生命的激情,追求自由的不羁。原来死亡是美的。 关键词:直面死亡热爱生命追求自由 诸神里面最冷艳最无情的死神。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在正常人的眼里,死亡是是一种解脱?结束?抑或其他。在哲学里,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那些哲学家从出生那一天开始,他们就孤独的生活,直到死亡。如果没有死亡,那么哲学也就不能称之为哲学。而哲学家就是在直面死亡。他们时刻进行着死亡的练习。在哲学的世界里,害怕死亡是无知。 一、哲学家是直面死亡的,心是虔敬的。 元前399年,春暖花开,雅典面向大海 苏格拉底佇立法庭,卷发如雪 三个公诉人的愤怒也不再年轻 可爱的斯科里亚(Skolia)地方诗人迈雷托(Meletus) 可怜半辈子默默无闻的修辞学教授赖肯(Lykon) 可敬的硝皮匠兼不甚可敬的政客安尼托(Anytus) 五百零一颗德谟克拉西(democracy)的头颅,在审判席上簇动 没有人勘破他们座位前后左右排序的秘密 究竟是按门第高低,还是按钱袋盈虚 惟有拿起陶片,决断哲人生死的一瞬间。 苏格拉底在申辩中第一次讨论了“死亡”,这是冥王哈得斯(Hades)管辖的世界、一个真正的洞穴世界;人们却惧怕这个未知的地下世界,胜过惧怕已知的人世恶行。没有人知道死亡对人来说是否真的是一种最大的幸福,但是人们害怕死亡,就好象他们可以肯定死亡是最大的邪恶一样,这种无知,亦即不知道而以为自己知道,肯定是最应受到惩罚的无知。苏格拉底被判死刑之后再次发言,

“死亡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之一。它或者是一种湮灭,毫无知觉,或者如有人所说,死亡是一种真正的转变,灵魂从一处移居到另一处。如果人死时毫无知觉,而只是进入无梦的睡眠,那么死亡真是一种奇妙的收获。我想,如果要某人把他一生中夜间睡得十分香甜,连梦都不做一个的夜晚挑出来,然后拿来与死亡相比,那么让他们经过考虑后说说看,死亡是否比他今生已经度过的日日夜夜更加美好,更加幸福。”他把死亡看成是一中奇妙的收获,一种美好,一种幸福。在明知自己被判死刑依然如斯,无悲无喜直面死亡,心怀虔敬. “法官先生们,你们也必须充满自信地看待死亡,并确立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 “我非常明白我最好去死,我摆脱心神烦乱的时候已经到来了。”自信!死亡来了,我终于可以摆脱心烦了,神是伟大的,怀着虔敬的心迎接死神。 “我离开这里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但是无人知道谁的前程更幸福,只有神才知道。”我去死,是时候不顾一切的走了,就好像七十岁的老人在和蔼的跟你摆手再见一样从容无畏,无愧,无悔;你们去活,依然不忘对年轻人的孜孜教诲。站在死神的身边,看着凡尘的晕晕碌碌,他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幸福,得到了重生。回头,他是默默注视着神祗,心怀虔敬,为之神圣。 二、哲学家是热爱生命的。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无畏死亡,是哲学家的大智慧,但并非就是不珍惜生命,随随便便就失去她。相反,正因为他们无畏死亡,他们才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好好的活,做有意义的事。莎翁说,只有明白了人是注定要死的,才能正视死亡,而不是消极回避,他正是看到了生命的有限性,才会有生活的紧迫感,才会格外珍惜并利用自己的生命。一个人没有死的意志就没有生的意志。 欢乐之海的 澎湃波涛中, 在大气之流的 宏亮回声里, 在宇宙呼吸的 吹拂的一切, 沉溺了,淹没了。 无常识的,最高的狂喜! 疯疯癫癫,胡言乱语,眼和心都几近失眠。这是一步一步走向死亡时的尼采;或者,更准确地说,这是在外人眼里,死亡前的尼采。亲人的眼泪,朋友的忧伤,追随者的扼腕,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崇敬与叹息,犹如看见一颗强健心灵的破

关于苦难的哲学思考

关于苦难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苦难拒绝承认承认接受美德 摘要:如果说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东西是一定存在的,那一定会是苦难。可以预料的,不能预料的,我们都不能避免苦难的发生。苦难的存在已经违背了我们对于正 义和秩序的直觉上的理解。它的出现和分配是那么的随意和不公平,以至于我 们不能按照平常普通的逻辑思维理解它。然而,很不幸的是,这不可预测的苦 难却要一直伴随我们,因此,我们必须要知道该如何最恰当的去理解它,如何 去与它安然共处,如何不让自己在它来临之际陷入崩溃边缘。 正文: 如果说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东西是一定存在的,那一定会是苦难。可以预料的,不能预料的,我们都不能避免苦难的发生。可怕的事情甚至会在一个人还没真正“知道”苦痛是怎么回事之前就发生了,例如早产儿的死亡;有时候,即使让人们已经失去感受痛苦的能力了,他们还是要继续遭受苦难的折磨,比如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在他生命中最后一段时间里所受尽的痛苦。苦难的存在已经违背了我们对于正义和秩序的直觉上的理解。它的出现和分配是那么的随意和不公平,以至于我们不能按照平常普通的逻辑思维理解它。然而,很不幸的是,这不可预测的苦难却要一直伴随我们,因此,我们必须要知道该如何最恰当的去理解它,如何去与它安然共处,如何不让自己在它来临之际陷入崩溃边缘。 我所了解得到的关于苦难的一些观点可以粗略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否认苦难存在的所谓的乐观主义者。另一种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承认苦难存在并接受它,与其共进的。 我这里第一种指的否认苦难存在,并非指那些不能承受苦难之重的懦夫,而是指拒绝承认他们正在承受的苦难是一种苦难的那一类人,简单点说,就是在他们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苦难这个词,他们根本不认为这世上有东西能糟糕到要被称为苦难。这里我要提到一个例子,关于古罗马思想家塞内卡的。他是几朝元老,还曾是尼禄的导师,但尼禄后来下

庄子的死亡哲学

庄子的死亡哲学 导读:本文庄子的死亡哲学,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庄子的死亡哲学 张尚仁 (广东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在中外哲学史上,死亡问题在哲学产生之初就是一个重要问题。庄子则是中国哲学史上死亡哲学研究的开创者。以往认为,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其实,庄子以“道”本体论解读死亡;将个人生死放在人类世代延续中进行思考;认为只有善待生命才能善待死亡,还提出了“心死”、“生亡”的死亡观。在庄子的思想中,唯有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死亡。反之,真正认清死亡的人,才能理解生命的价值。对死亡问题作哲学的理性思考,人生境界才能超越生命的自然意义。庄子沉思死亡哲学,是希望大家都能深入理解生命,理解生命才能把握生命,才能主宰生命,使自己真正成为生命的主人。 关键词:道家;哲学;生命;死亡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 723X(2010)02 - 0013 - 05 老子的《道德经》提出“死而不亡者寿”(第33章)的极富哲理的死亡观,庄子则全面而又深刻地展开了对老子哲学死亡观的论述,

从而形成早期道家的死亡哲学。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死亡哲学研究的一个开创者。 生死是道家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老子《道德经》第50章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意思是说,世上的每一个人,都要经历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在所有死亡的人中,能顺自然而寿终正寝的大概占三分之一;因自然灾害或疾病等原因而过早死亡的人也占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本来可以达到自然的寿命,却自己把自己搞得早死了。为什么会自己搞死自己呢?因为他们太想长生和太想生活得好而企图用自己的胡乱作为去对抗自然。那些善于顺应自然贵己养生而长寿的人,在陆地上行走时,懂得避开有野牛或猛虎出没的地方,在兵荒马乱的地方他们不穿铠甲。这样,野牛的角顶不到他,猛虎的爪抓不到他,战场上不被当作敌方的战士因而兵器也不会去刺他。这是什么缘故呢?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避开有死亡威胁的人和事。 老子提出了人的生死问题,认为人人都追求长寿,为了达到长寿的目的,一些人采取的是“生生之厚”的办法;一些人采取的是避开死地的办法。采取“生生之厚”的办法,不仅达不到长寿的目的,反而归入到“动之死地”的人群中去了。他认为,从“生”的方面来说,人不必主动地过多去作为,顺应自然养生是最有益的。人要有所作为的,是尽可能地避开“死地”。“无死地”才是真正的“善摄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