笈多造像艺术风格研究

笈多造像艺术风格研究
笈多造像艺术风格研究

笈多造像艺术风格研究

内容摘要:笈多造像艺术是指古印度笈多王朝统治时期流行的佛教造像艺术形式,在继承犍陀罗和秣菟罗雕刻传统的基础上臻于鼎盛,也因此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笈多时代的佛像雕刻,集中体现了印度本土传统与外来影响的完美融合,创造了印度民族理想化的崭新样式——秣菟罗样式和萨尔纳特样式,文章对这两种造像风格样式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笈多造像秣菟罗萨尔纳特

笈多造像艺术是指古印度笈多王朝统治时期流行的佛教造像艺术形式,在继承贵霜时代的犍陀罗与秣菟罗雕刻传统的基础上,遵循印度民族的古典主义审美理想,创造了纯印度风格的笈多式佛像。印度笈多王朝时期(公元320—600年),被誉为印度艺术的黄金时代。笈多时期,佛教艺术鼎盛,建筑的形制、雕刻的样式、绘画的风格都确立了印度古典主义艺术的规范。笈多时代的佛像雕刻,集中体现了印度本土传统与外来影响的完美融合,在高贵单纯的肉体塑造中灌注了沉思冥想的宁静精神,精神美成为肉体美的内在灵魂,肉体美成为精神美的直接表现,达到了高度平衡、和谐、统一的境界,代表着印度古典主义美术的最高成就。

笈多王朝时期印度有秣菟罗和萨尔纳特两个造像中心,表现为笈多秣菟罗风格与笈多萨尔纳特风格。

一、笈多秣菟罗风格

贵霜时代,佛像雕刻的两大中心是犍陀罗和秣菟罗;笈多时代,佛像雕刻的两大中心是秣菟罗和萨尔纳特。秣菟罗在地理位置和艺术风格上,都介于犍陀罗与萨尔纳特之间,起到了把犍陀罗的希腊式佛像印度化的关键性作用。笈多时代的秣菟罗以积累了几个世纪的佛像雕刻经验,创造了秣菟罗样式的“湿衣佛像”,即笈多秣菟罗风格。公元2世纪后半叶,秣菟罗佛像雕刻便开始借鉴犍陀罗雕刻的一些希腊化技法,逐渐从初期秣菟罗佛像向笈多样式的秣菟罗佛像演变,脸型由方圆而椭圆;眼睛由全睁而半闭;眉毛越变越细,眼帘越垂越低;剃光的头发,无论原来有无顶上肉髻,都变成覆盖着顶上肉髻的右旋的螺发……演变到公元4世纪以后笈多时代,秣菟罗的佛像雕刻,已经积累了二三百年的经验,终于在量变基础上发生了质变,完成了犍陀罗佛像的印度化,完成了从贵霜希腊式佛像向笈多印度式佛像的过渡,实现了印度本土传统与外来影响高度完美的融合,创造了新的样式。

笈多秣菟罗造像,不仅雕刻技术臻于成熟,而且在表现佛教理想主义精神的艺术形式和手法上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它的艺术风格不仅具有印度本民族热情奔放的精神风貌,同时亦兼有犍陀罗沉静、典雅的气质,实现了开朗与内省、印度艺术与希腊艺术的完美结合。笈多秣菟罗造像以佛像的雕刻最为精美,也最具代表性(图1)。其艺术特征为顶髻为右旋螺发,肉髻突显;额头圆润,无白毫相;眼帘下垂,鼻直适中,鼻翼外张;双耳下垂,颈部有三道折线,

“三道弯”或“蚕节纹”;头光为圆形,雕刻精细,由里向外各圈装饰各异,有莲花瓣、菊瓣团花、蔓草纹、绳纹、联珠纹与火焰纹等,各圈之间疏密有致。笈多秣菟罗造像身材比例适中,完全符合造像量度的规定,佛衣着通肩大衣,衣纹细密,从肩部以下呈u字形均匀分布。因佛衣质地薄透、贴体,如“曹衣出水”极富装饰性,躯体起伏变化十分明显。

笈多秣菟罗,作为笈多王朝时期佛教美术中心之一,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佛陀像,但是迄今为止,菩萨像的考古遗存很少。目前,勒克瑙博物馆收藏一尊稀有的笈多秣菟罗菩萨像,①但尊格没有确定。

二、笈多萨尔纳特风格

笈多王朝的另一个造像中心是萨尔纳特,这是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的地方,亦称“鹿野苑”。这个地方位于中印度,笈多萨尔纳特造像的艺术手法和风格也深受印度传统艺术的影响。早在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时代,萨尔纳特便有雕刻艺术的传统,著名的《阿育王狮子柱头》(图2)就是从萨尔那特出土的。笈多时代的萨尔纳特既是佛教朝拜的圣地,又是佛像雕刻的中心。萨尔纳特的佛像雕刻,据推测很可能在公元4世纪后期受到秣菟罗佛像的启发和影响,在公元5世纪初盛行起来,并迅速发展到巅峰。

萨尔纳特佛像的艺术特征,诸如印度人的脸型、冥想的眼神等,均与秣菟罗佛像类似。不同之处是萨尔纳特式佛像的薄衣更薄,几

乎像玻璃一样完全透明,仅在领口、袖口和下摆边缘依稀可辨几丝透明衣纹,乍看恍若裸体,因此萨尔纳特式佛像亦被称为“裸体佛像”。这种全透明的衣纹效果是萨尔纳特佛像最典型的特征。此外,萨尔纳特佛像通常采用近似白色大理石的浅棕灰色楚那尔砂石作

为雕刻材料,比秣菟罗佛像通常采用的黄斑红砂石更显得色调淡雅纯净。萨尔纳特佛像最著名的代表作是该地出土的楚那尔砂石雕刻《鹿野苑说法的佛陀》(图3),它雕造的佛像与秣菟罗样式几无二致,唯一不同的是佛像衣纹的表现手法别具一格。萨尔纳特作为笈多艺术的风格之一,从公元5世纪形成至今,不仅在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各地不断延续,而且其影响还波及东南亚的泰国、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我国的西藏、内蒙古等地区。

笈多萨尔纳特保存下来的佛陀像和菩萨像中,弥勒菩萨像可以确定的造像形式为没有装饰物,持物执数珠,而且肩披鹿皮,有时也持瓶。②笈多样式不仅影响了印度本土各地和后来王朝的佛造像样式,而且也影响了中亚、中国、南亚与东南亚诸国的佛像样式。(注:本文为上海海事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名称:印度早期弥勒造像研究;项目编号:20110071)

注释:

①j. william,the art of gupta india,princeton,1982,pl.72.

②宫治昭.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m].李萍,张清涛,译.北京:文

浅谈水彩画的艺术风格特征

浅谈水彩画的艺术风格特征 摘要“水彩画”是一种以水为媒介将颜料调和并作画绘画形式。其本身有两个重要的基本特征,就是颜料透明性和绘画中颜料的流动性。由于具有以上特性,颜料经过水的调和干、湿、浓、淡的变化非常丰富,另外纸质的各异让水彩画表现力更强,具有一定节奏感,视觉效果也不尽相同,或者透明,或者清新,或者凝重,或者幻化,形成了自然的和谐灵动美,使水彩画具有其个性的特征。 关键词水彩画;特殊性;水色结合透明;随机与肌理 绘画表达的是艺术和审美的意志相关联的世界,一个画种概念并不是以工具不同来区分,而是依据思维对材质性能应用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独一无二的“味”。水彩画在发展中,也同样借鉴了其他画种的形式技巧以及表现方式,但依然保留着固有的特征,独有的艺术风格和价值。 一、水彩画媒材特质 材料以及媒介对绘画的特性有一定的限定,所以外化出艺术风格与效果也是特定的,这是一个画种异于其他并继续发展的一个基础。 首先颜料,因为是透明性的,所以调配时,混合是一种表现方法,除此之外透叠也是一种重要的且有效的调色手段。虽然有些颜色可以直接调配出来,但是通过透叠之后虽然色相相似,但质感和量感却有很大不同。通过涂层和涂层的搭配让人视觉产生微妙的变化,给人一种更为丰富的心理感受,基于此将水彩画应用到插画更能贴合作者想表达的丰富内容,同时透明清新的插画又不会从整体上影响到内容的重要性,避免了喧宾夺主的情况。 其次关于画笔,对储水力以及弹性有着一定的讲究。这些对色彩饱和度和控制水分的能力息息相关,在笔和纸相触之间,要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作者对画笔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的是作者的艺术风格。 正是由于水彩媒材的特性给水彩艺术丰富的内涵,虽然水彩画存在500余年,但一种在发展而且发展的空间依然广阔,和他的灵动、变奏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时至今日水彩画应用到插画领域,赋予了更强的现代感,和水彩画的艺术风格特性是分不开的。 二、水彩画的艺术特征 1.水色结合 水彩画有些基本绘画的规律与油画存在着共同之处,但更多的是自身独有的表现手法以及风格趣味,正是由于水彩画中有水这一特殊的媒介物,水彩画的风格特性和其他画种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长期经验使人们认识到水不仅能够调和颜色,还具有渗透和流动特性。色彩和水结合,色粒随水流动,颜色分布更加富有节奏的变化。加上水具有易渗易透特征,更加的渲染画面气氛,充分表达作者的内心。特别是现代的水彩画,赋予了水新意义。不仅调和颜色,来渲染感受,而是更加注重水融色的变化,干、湿、浓、淡以及渗透效果,水彩画表现力更强。水变化了笔与色之间的或枯、或焦、或润、或湿,加上泼和积以及破,使水彩画在现代表现的艺术风格更加的丰富多姿,达到难以名状,且自然天成而又亦幻亦真的神奇美妙效果。画色有浓有淡,或虚或实,飘渺朦胧,妙就妙在了水色结合,因为不表现出水,就不及油画或者粉画有力度,没有彩的特点,就不若水墨有神韵。水与水交接,色与色渗透,产生奇妙变奏,连绘画的过程也更加的奇异,技巧就会更复杂。

艺术与人生

艺术与人生——塞尚 【摘要】:塞尚是法国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绘画革新家,与梵高、高更被视为西方现代艺术最伟大的先驱者。美术史上以他为一个分水岭,有“塞尚以前”、“塞尚以后”的说法。塞尚在绘画上的革新精神,受到西方20世纪艺术家的普遍重视,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塞尚的艺术风格一直影响了西方近百年来的现代美术,他的艺术主张是“色彩造型”、“艺术变形”和“集合构形”。他的作品关注人的内在精神和主观世界,是一位用“色彩造型”的大师。他的绘画对立体派尤有启发,也是构成形式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关键字词】:塞尚艺术风格表现形式色彩造型 【正文】:“在所有活着的画家中,只有一个人才是真正的画家,那就是我。”一个被嘲笑了几十年后仍然这么认为的人,他的名字叫保罗·塞尚。他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和“现代艺术之父”;他将欧洲传统艺术信条一个个摧毁,然后再一一重塑,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美术理念;他是孤傲、狂热、乖戾而坚韧的独行者;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不少思路;他终身奋斗不息,用颜料来表现他的艺术本质的观念。 最初了解塞尚,是在大一色彩课程上,老师说我的画风跟塞尚很接近,尤其是苹果,让我多看看塞尚的作品。于是我跑遍院里和本部的图书馆,看遍所有塞尚的书,慢慢的从对他的静物的喜爱,到对他早期晚期所有作品的喜爱,再到对他这个人的喜爱。从他画里我看到了他的思想,他的挫折,他的人生态度,一个一生都坚持自己观念不被动摇的人,精神有多可贵! 一、个人简介 塞尚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派之间的重要画家。 塞尚由毕沙罗介绍加入印象派,并参加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人依他的风格也归于后印象派。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像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有时候甚至为了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而放弃个体的独立和真实性。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区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从塞尚开始,西方画家从追求真实地描画自然,开始转向表现自我,并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流派,形成现代绘画的潮流。 塞尚这种追求形式美感的艺术方法,为后来出现的现代油画派提供了引导,所以,其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在可以被当成二十世纪探索绘画先知的十九世纪画家中,从成就和影响来说,最有意义的乃是塞尚。他的观念扎根于西方绘画的伟大传统之中,在包容性方面,甚至属于艺术中最革命的观念之列。 在塞尚之前漫长的艺术发展史中,所有的画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再现客观对象

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研究

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研究 中国古代各门类艺术领域涌现出的无数名家杰作之所以为人敬仰,缘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人类艺术史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新创造。追求独创性风格,历来是创作者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对风格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也是众多理论研究者所 关注的热门论题。 目前,关于古代艺术风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各门类艺术的具体研究或断代研究上,而将古代各门类艺术视作一个整体,从宏观层面对其共性风格问题进行 系统性研究至今付诸阙如。基于此,本文从宏观层面对古代各门类艺术所具有的共性风格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必要。 古代艺术风格的形成,对影响古代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作了系统性分析研究。本文认为风格的形成与事物发生的原因之间具有共通性,可从地点、时间、人物三个维度予以思考。 风格是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创作主体通过艺术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中所呈现出的稳定而独特的整体风貌与艺术特色,由此提出地理环境、时代环境和创作主体是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艺术风格是三者融会贯通、共同作用的结果。古代艺术风格的类型,从类型学意义对古代艺术风格类型作了研究。 本文在对古代艺术风格类型理论发展脉络梳理概括的基础上,发现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之间具有类型化的趋向,划分的依据与角度不同,所得风格类型也不同。由此提出从“形”、“意”、“文”、“法”、“气”五个方面来建立古代艺术的基本风格类型:简约与繁丰、含蓄与明快、素朴与华丽、谨严与疏放、阴柔与阳刚,以实现多重审美角度下对古代艺术风格的全面观照。 古代艺术风格的特征,对艺术风格的一般特征和品评特征作了研究。风格一

般特征是各门类艺术都具有的共性特征,任何层面的艺术风格都必然具备独特性、多样性、稳定性、变异性以及归属性特征;对风格品评特征的概括,基于古人对风格品评的重视,常采用“以物譬喻”、“分级品第”的方式品评作家、作品风格,由此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话语系统,风格品评的意象化、品第化特征,代表了古人认识与理解风格特征的独特视角和审美情趣。 古代艺术风格的发展,对风格发展的规律、路径及对后世创作的影响作了研究。本文认为古代艺术风格不断承传发展,符合辩证法发展规律,这一基本规律就是“通变”;由于不同时代创作主体始终秉持“师古”、“师造化”、“师心”的发展路径,推动艺术风格在保持历史继承性的同时不断发展嬗变。 古代艺术风格影响后世艺术创作是必然的,且历时越久,风格面目越多,为后世所提供的资源储备与典型范式也就愈加丰厚,受顾颉刚“层累说”思想启发, 本文提出古代艺术风格以“层累”态势影响后世艺术创作,且主要通过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展开,体现为内容的衍生、演变与形式的延续、拓展。

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风格的分析

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风格 摘要: 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风格是综合性的,在折衷主义立场的影响下, 既具有传统的形式美,又追求工业化的技术美;既承继欧洲自古以来的装饰式 样,又开创出新世纪装饰艺术典范,成为20世纪主要的设计思潮之一,也将给 21世纪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装饰艺术运动;风格 本世纪初的欧洲新艺术运动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一样,对现代化的轻视和工业化形式 的漠视使得人们越来越走向强调工艺生产和手工艺行会的泥淖:否定机械,反对批量生产,远离传统艺术,远离古典文化,矫饰过度的自然主义。这一切终于引起了一大批艺术 家与设计家们的反抗,他们把眼光投向当前将来,认识到现代化和工业化已经无可阻挡, 必须适应并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他们又把眼光投向古典艺术甚至原始艺术,从历 史的废墟中,从古典法式中,去寻求突破现行窠臼的契机。从二十年代初开始,西方设计 界采用了手工艺和工业化结合的双重手法,把艺术家单纯的手工艺制作和代表未来的工业 化特征合二为一。这一风格,后来被称为装饰艺术 1 从单一风格到综合风格的演变 装饰艺术运动自发生、发展到鼎盛、衰退历时将近30年,影响范围极大,以英、 法、美最具代表,其中法国不仅是装饰艺术的发源地,同时也是装饰艺术运动的中心,其 风格演变也自法国始,遍及世界各地。它从最初单纯的简洁风格发展到1935年前后,形成了风格各异和混杂各种文化、各种艺术的综合风格特征。从风格特征的意义上看, 装饰艺术风格不是单一的不变的,而是丰富的、复杂的、多样的甚至是冲突的、非整体的。下面概要叙述其演变过程。 早在巴洛克时代,法国设计极尽奢华、奔放,其装饰繁琐复杂达到了顶峰,进入新艺 术运动时期,设计家开始寻求一种传统的、单纯的形式来对抗繁琐的形式,采取自然主义

艺术概论课后复习题答案

1.为什么说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2.简论艺术形态的主体性和对象化的存在这二者的内在联系(从文学、音乐、绘画等形态之一而论) 3.为什么说音乐是时间艺术而绘画是空间艺术? 4.舞蹈,作为时空艺术,其三要素有着怎样的构成关系? 5.怎样把握表演艺术的结构体系?重点结合戏剧进行分析。 6.你是否认同书法艺术是“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综合显现?从书法艺术四要素进一步探究。 7.根据物化结构的不同,怎样划分艺术形态?根据符号体系的不同,怎样划分艺术形态?请简略扼要地进行概括和描述。 8.概述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潜意识说、劳动说的代表性观点及其长处与不足。 9.你如何看待艺术发生的原因? 10.艺术的发展是否具有历史继承性?如果有,体现在哪些方面? 11.艺术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与革新创造之间是什么关系?请作具体论述。 12.如何看待艺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试以马克思主义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加以论述。 13.简述艺术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之间的关系。 14.艺术具有哪些基本的社会功用?它是如何实现这些社会功用的? 15.怎样理解艺术作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产品? 16.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关系及作用是怎样的? 17.理解各门类艺术的语言特点、区别和独特性。 18.艺术语言的功能有哪些? 19.怎么理解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尊重艺术作品版权与艺术生产有何关系? 20.艺术家的主体性包括哪些方面? 21.艺术家的创造性特征包括哪几方面?

22.为什么说创新是艺术家的使命?如何理解艺术个性对艺术家创新的影响? 23.艺术创新与继承是怎样的关系? 24.如何正确评价艺术家在社会中的作用? 25.简述艺术创作的理论和创作类型。 26.你怎样认识再现论和表现论? 27.探讨什么是中国艺术的精神。 28.怎样认识艺术的灵感? 29.结合创作实际描述艺术创作的过程。 30.艺术创作要具备怎样的主、客观条件? 31.为什么说艺术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活动? 32.艺术作品中的再现因素和表现因素及其召唤的审美经验,各自有什么特点?例分 33.艺术欣赏主体面对作品发生审美共鸣,经历着怎样的心理过程? 34.结合自己的欣赏体验描述审美心象的产 35.艺术欣赏也有可能与创作者共忧乐、同呼吸,进入迷狂状态吗?简述之。 1.任何艺术,它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自身的实践活动。艺术,又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 2.二者相互依存、有机统一。任何艺术形态都要求生产者主体把强烈的主观意识及主观因素渗透到生产过程里,赋以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气质、艺术风格和语汇、艺术天才和情感符号,“物化“到产品之中。如古琴曲《高山流水》,以悠扬悦耳的琴声成功的表现了浪花激溅、海鸟翻飞的自然景色,使得音随意转。其意境独创性和个性风格皆具有不可复制性。

如何欣赏高迪的艺术风格

普通人如何欣赏高迪的作品 摘要:人们喜欢探究事物的起源,性质和影响,而本文纯粹探究普通人对高迪建筑产生的感觉。人们普遍认为高迪将童话的世界以可观可感的方式呈献给世人,而且人与自然的和谐尽显在他的作品里,同时这也传递出一种正能量。 关键字:高迪,米拉之家,巴特罗公寓,古埃尔公园 建筑师们会站在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建筑技巧的角度欣赏安东尼高迪的伟作;艺术家们会站在设计主题、美学理念的角度欣赏他的奇作;历史学家会站在文化、历史、宗教的角度欣赏他的作品。而作为非专业人士的普通人,虽然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但也可以说说高迪的建筑给我们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感受。1.童话般的世界 高迪的建筑是充满想象的,甚至可以说是超出常人的想象的。没有棱角是高迪作品的一大特色,给人的感觉是虚幻的。高迪带我们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同的童话世界,去找寻童年时无边无际的白日梦境。人们可以发挥极大的想象。米拉之家算是个棋艺的世界。波浪形的外观,是由白色的石材砌出的外墙,扭曲回绕的铁条和铁板构成的阳台栏杆,和宽大的窗户组成的,会让人觉得像陡峭的悬崖所建造的洞穴,或像海浪,或像退潮后的沙滩,或像蜂巢,或像熔岩构成的波浪,或像蛇窟,或像沙丘等等。最令人惊喜的是顶楼。那里的烟囱,通风口奇特万千,不同的组合给人不同的感觉,有将军与表情各异的士兵们,有唐僧和猴王,有大壶、巨钟和宝塔。犹如步入童话里的大人国,什么东西都需要被仰望。 巴特罗之家是另一个童话境界。巴特罗公寓本身来自一个童话故事“加泰罗尼亚的英雄圣·乔治为了救出被恶龙困在城堡里美丽公主,与恶龙展开搏斗并用剑杀死恶龙”。以彩色马赛克作为装饰的外墙,面具造型的阳台和骨骼形状的立柱,更是增强了故事的奇异气氛。内室天花板上的石膏装饰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溶化了的,一层一层渗下来,流经处留下了一道褶皱、波纹或漩涡。有人说:“如果抬头看着天花板好似进人了时光隧道,不知道会被带到哪里去冒险。” 2.自然和谐世界 高迪的作品是自然和谐的世界。就以古埃尔公园为例吧。这是个被称为充满童趣的公园,而童年总是和自然无法分割。古埃尔公园居山朝海,高迪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石块、碎瓷、玻璃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房子、道路、走廊、长椅、广场,并配以树木花草,整座公园处处体现着人工建筑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处落在人间的童话剧场。公园内最为著名的是露天广场的长椅。它们由多彩的碎瓷镶嵌而成,形似舞动的长龙,状如起伏的海浪,蜿蜒围绕广场,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休憩环境。围绕中心广场的沿地势而建的山林走廊,曲曲折折,时断时续,晴日可为行人遮阳,雨天可供行人避雨。走廊的支柱造型皆取自然界的动植物,有的形似象腿,有的宛如棕榈,有的摹拟人体,全部用石材垒成。看上去粗犷质朴,虽由人工,宛若天成。 除了古埃尔公园,高迪其他的建筑也不无自然和谐之色。如米拉之家有机形

1什么是艺术风格

1什么是艺术风格?简述其特性。2简述艺术批评在形态上的分类。3简述艺术构思的内涵。4简述形象思维的特性。5简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6试结合某一文艺流派的产生,发展,分析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7联系实际文艺作品,谈—下艺术作品是如何实现再现与表现统一的? 8简述艺术活动的构成。9简述艺术作品的层次。10简述艺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11简述艺术批评的作用和功用。12怎样正确看待文学创作中的灵感现象?13结合某艺术作品,论述审美想像的特征。14联系实际,论述艺术刨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15简述三种以上关于艺术起源的重要学说。16简述审美想像的特征。17简述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关系。18简述一下艺术鉴赏中的主体性。19简述摄影艺术的基本特征。20请结合某—门具体艺术,谈谈你对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创作过程的理解。21什么是典型?-试结合某一具体作品阐述一下你对艺术典型的个性与共性特征加认识。22简述什么是审美期待? 23简述艺术意蕴的含义。24简述美育活动的内涵和途径。 25 简述三种主要的艺术作品分类方法及内容。26简述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27结合某部作品,试分析艺术与哲学之间的关系。28就某一门类艺术来分析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关系。29简述活动的功能。30简述审美想像与联想的关系。31简述艺术意境的特征。32简述艺术活动中的三二种审美效应。33简述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34联系实际论述艺术鉴赏中的主体性特征。35结合具体艺术作品论述艺术形象的特征。36简述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37简述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之间含义的不同。38简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39简述艺术批评的内涵和功能。40简述审美理解的内涵。41以具体作品为例,试论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42结合艺术实践,谈谈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43社会主义文艺为什么要提倡风格的多样性?44为什么说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45简述艺术鉴赏的涵义。46简述形象思维的内涵及特征。47举例说明生产劳动是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48试论艺术创造的基本过程及各个环节的主要特点。49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50

浅谈塞尚《苹果与橘子》 的艺术特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56929682.html, 浅谈塞尚《苹果与橘子》的艺术特色 作者:李佳 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8期 摘要:“现代绘画之父”保罗·塞尚是19世纪西方现代绘画伟大的开拓者,是继印象派、新印象派之后后印象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塞尚的绘画有着结实的结构、理性的色彩、用心经营的构图,他并不向前期的流派画家一样再现生活,他认为“绘画不是盲目的去复制现实”,而是“把自己的感觉译成特有的光学语言”,他常将现实中的一切物体归为圆锥体、球体和圆柱体,运用色彩的冷暖来造型和表现空间透视关系,这一切形成了塞尚独特的绘画风格,并对后现代注意绘画的许多流派产生直接影响。通过对塞尚作品的研析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色彩与形体、空间与形式的完美呈现进而将油画语言的形式美应用于我们的绘画创作中,同时开拓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运用绘画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造型;色彩;空间关系;形式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3-0164-01 一、作品绘画语言分析 (一)造型形式 “艺术既不是一种模仿,更不是依据本能或情趣进行制作。艺术是一种表现作用。”在这幅作品中,作者运用了多边形构图形式,这让我们一眼看去具有画面张力又好像是前置的水果盘有种往下滑落的感觉,这正是塞尚精心研究探索的结果,将俯视和平视下的物体同时置于画面中进行夸张变形处理,在画面中我们看到的是形体的重叠却又好像是无死角的全面效果,静物之间的轮廓线随着造型的需要有实有虚,减少光影关系以增加平面感。另外还有对于色块形式的解构和重建,通过运用色块的并置加深静物内在结构的处理拉开了形体关系,增加了画面的形式感,非常具有现代性和装饰性。作者没有遵循古典绘画中对于事物的具体描绘和再现,他笔下的白色衬布受光源和水果颜色的影响较重,加深了布褶结构穿插来衬托苹果与橘子的位置。由于前置果盘加重了左侧画面的重量,塞尚在画面右上方放置了一个水罐获取平衡。 (二)色彩关系 塞尚最初是受印象派绘画影响的,但他并没有运用纯粹的原色作画,因为他认为印象派只重外光的绘画那样会有损画面的真实效果和内在结构,他势要将印象派的绘画存于博物馆中。在这幅作品中可以领悟到色彩运用的艳丽清透,用色的理性与平静,从而打破了古典绘画沉闷的棕褐色调。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作品中衬布的色调基本为紫灰色而水果大多为橙色,这样形成了补色关系。水果大多没有影子,明亮的白色衬布与五颜六色的水果色彩的强烈比衬,白色

简答

简答: 1.简述北宋初期复古思潮在文坛并未形成主流。 2.简述王禹偁chēng 在文论上提出的传道、明心与有言、有文,及其在理论上的贡献。 3.简述西昆体的创作特色与《西昆酬唱集》。 4.简述欧阳修诗的散文化倾向,及其《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一(胡人以鞍马为家)的风格特色。 5.简述欧阳修《戏答元珍》诗所反映的宋诗注重理趣的革新特征。 6.简述梅尧臣诗歌的艺术特点。其《陶者》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7.简述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点,其《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的艺术特色。 8.简述王安石散文的特点。 9.简述王安石诗歌“王荆公体”的特点。 10.简述曾巩文章的艺术风格。 11.简述苏苏轼的人格特点。 12.简述苏轼小品义的写作特点。 13.简述苏轼诗歌在宋诗发展中的地位。 14.简述苏轼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15.简述苏轼词对后世词创作的影响。 16.简述“山谷体”的艺术特点及以杜甫为宗。 17.简述陈师道诗歌的艺术风格。 18.简述陈与义的诗歌艺术特色。 19.简述吕本中诗歌创作中的“活法”说对宋诗发展的作用。 20. 简述晏殊词的艺术特色。 21.简述欧阳修词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22.简述柳永对慢词发展的开创及贡献。 23.简述柳永词的俚俗特点。 24.简述秦观词的情致。 25.简述晏幾道词的艺术风格。 26.简述周邦彦词集大成的三方面表现。 27.简述“易安体”的艺术特点。 28.简述“朱希真体”的艺术风格。 29.简述“稼轩体”的艺术风格特色。 30.简述辛词的艺术特点。 31.简述陆游词的艺术风格。 32.简述杨万里“活法”诗的特点。 33.简述范成大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34.简述南宋散文繁荣的概貌。 35. 简述吴文英词的题材分类及内容。 36.简述“永嘉四灵”的诗歌艺术特色。 37.简述刘克庄诗歌的风格特征。 38.简述戴复古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39.简述严羽“以禅喻诗”和“妙悟”的内容。 40.简述严羽“别材”、“别趣’、“兴趣’的内容 41. 简述契丹女诗人懿德皇后萧观音《伏虎林应制》诗的风格特征。 42.简述《醉义歌》的汉化表现手法和契丹民族气质。 43.简述宇文虚中和吴激、蔡松年诗歌的特色。 44.简述国朝文派蔡珪、党怀英、王庭筠诗歌的风格。 45.简述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戏剧艺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46.简述赵秉文、李纯甫、王若虚诗歌的风格。

关于各种艺术风格与流派 的思考

关于各种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的思考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绘画发展脉络与当代绘画的发展方向的简要分析,结合自己的创作体验,分析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关键词:艺术发展创作独特性绘画语言 作者简介:常小文,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硕士研究生。 一、艺术家的独特性 艺术从古代发展到现代,随着社会的进步产生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不同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有关。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每一种风格的出现也与当时的科技文化或者文明程度有关。艺术往往能最敏感的觉察到新的文化标准,当时所盛行的艺术标准也应该是最先进的文化价值取向。例如,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主导思想是用科学、理性的方式分析事物。因为那时,照相术还没有产生,艺术家如果能够创造出一种真实的画面效果是非常受欢迎的。它不仅具有审美功能,同时具有使用功能。所以很受王公贵族们的青睐,这种真实的再现事物的审美取向一直能够延续到照相术的产生之前,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在描绘客观对象的时候不仅仅是机械的描摹对象,也是通过主观的思考,使画面产生艺术效果,让人看着更美、更舒服。毕竟创作者是具有高度情感色彩的人(艺术家),艺术家又是很活跃很敏感的思考者,所以,即使是以最真实的再现客观对象为最高审美标准的时代,每个艺术家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也都在极大程度上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所以在写实风格当中,每个艺术家也都是有各自的独特性。 当照相术产生之后,给那些追求真实画面效果的艺术家们产生很大的震动,作为记录真实客体功能的绘画可以被更加方便,更加快捷与完善的相机所取代,许多艺术家已经感到再现客观对象已经失去意义,所以对写实绘画嗤之以鼻,认为绘画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而另外一些艺术家在再现客观对象的时候所苦恼的是如何能快速记录下不同瞬间把握人物情感动态的不同变化,因而照相术的产生就给画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例如,印象派画家德加的许多作品,像巴黎舞演员等,都是通过借助照片的快速纪录巴黎舞演员们瞬间姿态来完成的,如果没有

古罗马时期艺术风格特征

古罗马时期艺术风格特征 罗马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邦,逐渐发展成控制整个亚平宁半岛的罗马共和国,最后扩展为统治整个地中海地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罗马帝国。东起小亚细亚和叙利亚,西到西班牙和不列颠,北包括高卢,南至埃及和北非,罗马帝国一直延宕至公元15世纪,这期间,分化、整合;整合、分化,直到拜占庭王朝——东罗马帝国消亡,整整进行了一千余年。这样一个多民族、大一统的帝国,又有着上千年的演化历史,反映 在文化与艺术上,必然是多民族文化与艺术的融合。 古罗马文化是在伊达拉里亚人和希腊人的强烈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古罗马文化与艺术,主要繁荣于共和末期和帝国时期,古老的意大利土著文化,深受伊达拉里亚文化的影响。伊达拉里亚人早在公元前8—3世纪,就创造了拱券建筑和具有东方风格的装饰壁画,以及有力而写实的雕刻,这些对古罗马艺术具有强有力的影响。古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古希腊,但在文化上却被古希腊人征服。古罗马人是古希腊艺术的崇拜者和摹仿者。古希腊艺术对古罗马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由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民族特点,古罗马艺术也有其不同于古希腊艺术的独特之处。相比之下,罗马人的艺术更倾向于实用主义,在内容上多为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在形式

上追求宏伟壮丽,在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古罗马文化与艺术的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壁画、肖像雕 刻方面。 一、罗马时期建筑风格特征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在公元1~3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 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 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的建筑最辉煌、最有艺术价值的则是为经济服务或为人的生活(物质、精神)服务的建筑,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如广场、道路、桥梁、高架输水道、隧道、剧场、竞技场、浴场、住宅和别墅等等。这些建筑几乎全是直接为人的物质生活或精神享受服务的。在艺术风格方面,它们也追求和谐,追求完美,追求崇高,但已不是一种“神圣”的和谐、完美、崇高了,而是现实人生的一种“合宜”,是经济繁荣,和平安定,和追求现实刺激的“崇高”,有的“崇高”还直接与某种“悲剧”情绪相联系,如著名的古罗马斗兽场,它那完美、和谐、崇高的造型,因与其功能性的悲剧意味相联系着,是沐浴着奴隶血泪的一种崇高,所以,使这种崇高、完美,更具有了世俗性,它能让人赞叹、使人振奋,但难以产生像希腊神庙的那种“神圣”感。这可以说是古罗马建筑风格中的和谐、完美、崇高与古希腊建筑风格的最大区别。至于另一些世俗的建筑,如卡拉卡拉浴场,它那和谐、完美而又雄伟的风格,也主要来自于世俗的情感,而不是来自 理想主义的神圣意识。 在具体建筑的造型风格方面,古罗马的建筑也是既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造型风格,又革新、发展了它。如古罗马大斗兽场的外部立面,特别是高4层的外部立面,就是古希腊柱式构图的复写,它的底层是多立克柱式,第二层是爱奥尼克柱式,第三层则是科林斯柱式,在顶层则围绕着壁柱。但是,古希腊的这种柱式,在古罗马的这座杰作中已不再像在古希腊建筑中那样起结构作用了,它已蜕变成了一种单纯的装饰,真正起结构作用的部件是隐藏于墙壁之中的结构体。同时,在屋顶造型方面,古罗马人更是极大地革新了古希腊建筑的造型方式,将古希腊习用的梁柱结构,代之以一种更为有效的拱券支撑方法,从而在屋顶造型方面,出现了在古希腊建筑中很难见到的“穹拱”屋顶。正是这种“穹拱”屋顶,成为了古罗马建筑,特别是房屋类建筑与古希腊房屋类建筑最明显的区别。这种拱券结构因经济、实用,且审美效果也很好,故不仅应用于神庙、宫殿等特殊建筑,而且扩展到日常生活的一切领域,如道路、桥梁、输水道、港口、剧场、住宅、仓库和下水道等。从而使许多雄伟建筑在表现和谐、完美、崇高的同时,具有了一种明显的“圆”味。但同时,古罗马的建筑又

塞尚作品分析

塞尚作品分析 《穿红背心的少年》 1895年,油画95.5×64厘米,苏黎世,比尔勒收藏。 塞尚曾以一位名叫罗萨·德·米开朗基罗的意大利少年为模特儿,画了四幅角度不同的油画肖像。而这幅取四分之三侧面角度的肖像,是其中最成功和最著名的一幅。在这幅画中,人物的头部倚靠在弯曲的左臂,右臂则随意地垂放在腿上。这种姿势与德国画家丢勒的著名版画《忧郁》中的人物姿势颇为相似。也许,这种姿势本身便带着某种伤感意味。这一姿势在塞尚后来其它一些肖像画中也曾有出现,如:《吸烟的男子》、《坐在头盖骨旁的男

孩》、《意大利女孩》等。在《穿红背心的少年》中,男孩的形象占满整个画面,他那呈弓形的身躯是整个构图中主要的构成要素。这一形象被牢牢地限定在一个紧密的空间结构中——左侧被窗帘的斜线限定;上端被后部墙上的水平线框住;而右侧则被那三角形的深颜色所限制。弧形的手臂与弧形的身体彼此协调。全画形、色、点、线等因素,均按一定的理性秩序一起组构。为求得画面结构的妥贴与和谐,画家有意改变客观形象的外形及比例。他特别拉长了画中少年的左臂,从而使那延长下垂的冷色袖子,在画中成为一泻而下、有着足够份量的白色块,与上部大面积的白色及冷色取得均衡。画中那些不同形状与颜色的色块的安排,皆独具匠心。就连少年发问和额头那闪光的白色与留空,也决非随意或偶然之笔;少年左肘下那块方形白纸,在画中则更是举足轻重,假如我们将它遮挡,整幅画便失却了平衡,失去了光彩。

《玩纸牌者》 1890年—1892年,油画,45×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塞尚曾画过多幅玩纸牌者题材的画,画上人物多寡不一(其中最大的一幅上,共画了五个人物)。而最为著名的,要算是这幅只画有两个人物的<玩纸牌者)。在这幅画上,塞尚将两个沉浸于牌戏中的普通劳动者形象,表现得平和敦厚,朴素亲切。虽然主题十分平凡,然而画家却通过对形状的细心分析以及通过诸形式要素的微妙平衡,使得平凡的题材获得崇高和庄严之美。 在这里,相对而坐的两个侧面形象,'一左一右将画面占满。一只酒瓶置于桌子中间,一束高光强化了其圆柱形的体积感。这酒瓶正好是整幅画的中轴线,把全画分成对称的两个部分,从而更加突出了牌桌上两个对手的面对面的角逐。两个人物手臂的形状从酒瓶向两边延展,形成一个“W”形,并分别与两个垂直的身躯相连。这一对称的构图看起来是那样的稳定、单纯和朴素。全画充分显示了塞尚善以简单的几何形来描绘形象和组建画面结构的艺术风格。画面的色调柔和而稳重。一种暖红色从深暗的色调中渗透出来。左边人物的衣服是紫监色;右边人物的是黄绿色。所有远近物象都是用一片片色彩所组成。不同的色块在画中形成和谐的对比。塞尚其实是以所谓的“变调”来代替“造型”,即以各色域的色彩有节奏的变换来加强形象的塑造。正象他自己所言:“当颜色丰富时,形状也就丰满了。” 保罗·塞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塞尚) 跳转到:导航, 搜索 保罗·塞尚(1839~1906,法国人),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画派之间的重要画家。 塞尚由毕沙罗介绍加入印象派,并参加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人依他的风格也归于后期印象派。

浅析关广志艺术风格及作品分析

浅析关广志艺术风格及作品分析 作者:周雪铵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3期 摘要:关广志是我国老一辈的艺术家,他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技法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关广志作品的分析,研究关广志的艺术风格特点。 关键词:关广志艺术风格艺术家 关广志是我国老一辈的艺术家,是早期最有影响的水彩画家之一。他的绘画作品融贯中西,既有西方水彩绘画的精髓,又蕴涵着东方艺术的气韵。他的代表作品有《玉泉山》、《天坛祈年殿》、《中山公园》等,出版物有《江山如此多娇》、《关广志》、《关广志画家》等。 关广志水彩的艺术风格 1.自然的视像 关广志自幼习画,对绘画的艺术的热爱已经流淌于他的血液之中。早年留学英国,在英国画家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学习期间,他受到透纳、康斯特布尔等著名画家的影响,受印象派“逼真的再现自然”的影响,其作品以中国文化底蕴为支柱,融合西方科学艺术,走中西融合的绘画道路。1关广志酷爱写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是他创作的源泉。他常说:“我的家乡,三青水秀,景色如画,大自然就是我的第一任启蒙老师。”2他对自己的作品要求特别严格,通常都是在现场绘制完成后,再拍以照片,回去仔细研究,然后返回写生地,反复琢磨。他这种对自然的好奇心而绘制的作品,把自然万物细腻的变化融入绘画作品中,赋予其独特的美感。他的水粉代表作品《天坛祈年殿》(现收藏于中国美术博物馆),水彩作品《颐和园琉璃塔》《岳阳楼》、《中山公园》等作品,都是画家深入自然,深入生活的体现。 《天坛祈年殿》是对祈年殿外一景物的写生,看着作品,我们仿佛看到了相似的景点。作品厚重的风格,就像祈年殿的历史一样,经久不衰。这幅作品是以微仰视的角度描绘祈年殿的景色,在构图上突破了传统的构图方式。传统的绘画喜将建筑物至于风景之后,这样能避免在描绘建筑物时,线条显得单板,生硬。而关广志突破传统的构图,把建筑物作为主体,敢于创新和挑战,克服建筑物线条结构容易呆板的现象。在构图平衡中,大殿重心线位于右1/3的黄金分割线上,这样的构图使得左边的古柏承受了更多的力,在视觉平衡和心理平衡上有偏向右倒的趋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关广志很巧妙的在画面下方围墙的处理上,把围墙的交接线放在中间偏右的位置。这样使得黄金分割线,在视觉和心理上达到了一种平衡。可见关广志在写生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景物角度的选择,反复琢磨后,才选定绘画的地点。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既能看到西方绘画的独特光影表现,又能感受到中国传统的笔法和气韵。

教学艺术风格的特点

教学艺术风格的特点 要准确的认识和有效地把握教学艺术风格,把握其特点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教学艺术风格已经成为每个教师自觉追求的目标。构成教学艺术风格的诸因素的内容和制约条件都不同,根据个人特点存在很大差异,但是我们认为,基于对教学艺术风格本质的把握,即教学风格是教师独具个性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技巧、教学风度的稳定性表现,其主要特点应有三方面。 (一)独特性 独特性是教学风格的最基本特性,因为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是来源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与自身的个性、学识、习惯以及生活际遇等,这种主体自身的独特性,就决定了教学风格的独特性。 教学艺术风格的独特性,使许多教师在炉火纯青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自我性,因此即使在执教同一课本时,也表现出不同的特色来。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教学艺术风格体现的更加明显,不同的教师在同一个操场上课,有时教学内容相同,但教学方式却各不相同,同学们的反映也有教大差距。这就充分体现了教学艺术风格的不同。只有教学艺术风格显现出千姿百态,百花齐放之势,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一个高峰。 (二)发展性 教学艺术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这并不是否定一个教学艺术风格而建立一个新的教学艺术风格。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作为一个系统,教学艺术风格不是封闭的,而是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自我的教学艺术风格,不断吸取新的思想和新的技术,思维方式也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上精益求精和实现风格的转换,需要对各家教学特色进行潜心体验,广采博取、不断求索,才能与时代要求达到高度统一,这就决定了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的发展前景。(三)稳定性 教学艺术风格一旦基本形成以后,就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不变,这是风格的相对稳定性。也就是说教学艺术风格是某些特点的一贯表现呈稳定状态的标志。而这种稳定性仅仅是相对意义上的,因为教学艺术的相对稳定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艺术追求上的固布自封、停滞不前,更不是没有创造性可言的单纯重复。这种稳定表现为教师教学思想的基本完善,教学方法的富有成效,以及教学个性的定型成熟。

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特征

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特征 在整体上而言,浪漫主义运动是由欧洲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出现的许多艺术家、诗人、作家、音乐家、以及政治家、哲学家等各种人物所组成。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的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宗旨与“理性”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 浪漫主义的思想特征:一、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二、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四、重视民间文学,尤其是中世纪的民间文学。 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一、浪漫主义文学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成就最突出的在于诗歌,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二、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夸张和想象,用词也倾向于华丽一路。三、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浪漫主义画派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拜伦的作品)等,有一定的进步性。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些成分早在18世纪音乐里便已出现,狂飙突进运动中展现出的强烈精神和情绪成为了哥德小说的先驱,而法国大革命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带有血腥而激情风格的歌剧,浪漫主义音乐便

是在这时期开始显现出其独特的风格。 在音乐方面,浪漫主义作曲家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癖好,这与受形式支配的古典主义格格不入。古典主义音乐象线条一样鲜明;而浪漫主义音乐则偏重于色彩和感情,并含有许多主观、空想的因素。在视觉艺术和文学上,“浪漫主义”代表的通常是从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的期间。浪漫主义文学里经常可以发现的特色在于对于过去历史的批判、强调妇女和儿童、对于自然的尊重。除此之外,一些浪漫文学的作家例如纳撒尼尔·霍桑,还将他们的作品根基于超自然/神秘学和人类心理学的基础上,他们都对此深深着迷。

浅谈塞尚的绘画艺术

浅谈塞尚的绘画艺术 [摘要]塞尚作为“现代艺术之父”,他认为画家应该用主体意志改变自然对象,在画面上创造“第二个自然”。其次他主张用色彩表现空间,代替造型。他的这些创新理论,推动了欧洲的纯绘画观念的流行和形式主义绘画的发展。 [关键词]塞尚绘画自然 塞尚曾经说过“孤独便是相适应我的一切”。尽管塞尚的一生是在遭遇不理解和孤独中度过的,然而这并没有改变他的人生信念,他所要寻找的一种真实,即绘画的真实。他的这种个性是经过长期痛苦思考、研究和实践之后才达到。概括塞尚的绘画艺术,共经过了四个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印象主义时期、塞尚风格形成时期和塞尚风格成熟时期。 一、浪漫主义时期(1861—1870) 1861年塞尚初到巴黎,十分钦佩古典主义大师普桑作品结构的严谨和理性,也迷恋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充满激情的风格。他的早期绘画作品曾经常表现残杀、抢劫、性的诱惑和悲哀,从《谋杀》、《诱拐》、《圣安东尼的诱惑》、《验尸》、《野餐》等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的浪漫主义文学及绘画对他的影响。在他的《诱拐》一画中就有这种倾向:画面阴郁、躁动不安,天空、树木、水面、大地都是用大笔触堆砌而成。人物均不合比例,画法也显得笨拙并带有一点变形。但画面富有激情,笔触粗矿、有力,用粗黑的线条来勾勒人物的轮廓,这些特点都体现了他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 塞尚早期绘画的浪漫主义的倾向是由他孤僻的性格与沉郁的感情构成的精神状态决定的。当时他还处于彷徨阶段,一方面他喜欢古典主义绘画,敬佩普桑那具有永恒而又无法动摇的魅力;同时他又喜欢浪漫主义,被浪漫主义绘画的激情所感动。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试图把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在一起,并从中寻找一种新的关系。他意识到他所追求的不是这种带文学色彩的绘画,而是抛开文学因素的一种独立绘画。他曾说对画家来说,只有色彩是真实的。一幅画首先是,也应该是表现颜色。艺术家应防卫自己倾向于文学的东西,这种倾向常常是画家离开真正道路的根源,这道路是具体地直接地钻研自然。 二、印象主义时期(1871—1874) 塞尚在巴黎期间经常接触到印象派画家并和他们在一起作画,通过马奈他认识了毕沙罗,建立了亲密的友谊。毕沙罗建议他去户外写生,仔细的观察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塞尚感受到了色彩与光线,并融会贯通了印象派画家们发展出来的色彩与光线的理论。他不但向毕沙罗学习了使用细笔触画画等技法,更重要的是在作画中体会到了在大自然中才能找的感觉。艺术不和自然接触便不能有所发现,这是塞尚认识毕沙罗后对绘画有一个崭新的认识。此时,塞尚以一种对自

《张猛龙碑》艺术风格研究

《张猛龙碑》艺术风格研究 本文主要对南北朝的楷书碑刻进行研究,对南北朝的书法艺术进行梳理和研究,着重对《张猛龙碑》的艺术风格特征进行探讨研究、分析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思想。魏晋南北朝书法是中国古代书法的一个高峰期,这个时期人们精神上较自由、解放,是最智慧、最热情的一个时代,文学艺术都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 受浓厚的艺术氛围的影响,碑刻书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得以迅速发展,在这个时期涌现出非常多优秀的作品及书法大家。这一时期是隶书过渡到成熟楷书的重要时期,草书和楷书都趋于成熟。 南北朝时期的楷书书法艺术也是比较典型的,是楷书碑刻书法的里程碑,是楷书承上启下的楷书碑刻代表,上承汉代,下启唐宋,是隶书变化过渡到唐代楷书的过渡风格。《张猛龙碑》是北朝楷书碑刻最具有代表性的碑刻,是从隶书走向成熟楷书的标志。 《张猛龙碑》具有魏碑楷书碑刻成熟时期最具独特风格特点,蕴含了丰富的技巧方法,运用方笔为主、方圆兼和、变化自然的笔法,硬朗的线条、高耸奇险的结字的特点,丰富的空间布局,多变的章法布势,表现出劲健挺拔、纯朴浑厚的特点,是北魏碑刻中是最为典型的用笔和结字,古拙的气息,并在古意中呈现天然意趣,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代的楷书取法、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论文分为四个章节对南北朝书法进行论述;第一章对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大背景及书法思想的探讨,对社会风气与碑刻书法的关系、儒家思想与碑刻书体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第二章围绕南北朝楷书的总体特征进行论述,论述楷书在当时的成因及发展,分析《张猛龙碑》乡野气息自然表现手法的艺术风格。第三章主要分析以《张猛龙碑》为代表的北朝书法的艺术风格特征。

运用对比和列举的方法分析论述有艺术特色的线条、奇峻的结字、章法布势,及此碑与其他碑帖的区别;笔法、书写工具的使用、师承关系等都是这是北朝碑刻笔法的影响因素,从文字学的角度、书写的角度分析北朝楷书成熟的艺术风格。第四章主要是论述《张猛龙碑》的对清代碑学运动的兴起的历史价值,探讨碑学理论对书法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