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炉的辐射危害和防护论文乔博士

微波炉的辐射危害和防护论文乔博士
微波炉的辐射危害和防护论文乔博士

微波炉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微波炉,顾名思义就是用微波加热(微波是指波长为1mm~1m的无线电波,其对应的频率为300000兆赫到300兆赫。为了不干扰雷达和其他通信系统,微波炉的工作频率多选用915兆赫或2450兆赫。)因为微波炉的加热时间短,可迅速加热多种食物,给现在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高能耗的加热工具,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缺少的居家工具。不过,现在的人对使用微波炉心生担忧,担心其辐射会造成热体的伤害。如何看待微波炉的辐射呢?

一.微波炉——使用现状

据家电行业分析及市场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的城市居民家庭微波炉的拥有的使用率已经高达44.3%。调查显示其中39.6%的家庭认为拥有的微波炉不安全,对其的防辐射性存在着较多的顾虑。有30.9%的家庭认为微波炉是比较安全的,有辐射剂量但是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在《微波炉行业调查分析报告》调查显示拥有微波炉的家庭中有22.9%的家庭中微波炉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有 6.5%的家庭存在严重的电磁辐射但是使用者还并未察觉。!!!

二.微波炉——加热原理

微波加热的原理简单说来是:当微波辐射到食品上时食品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水分随着微波而振动,产生类似摩擦的现象,使水温升高。因此,食品的温度也就上升了。(这种电磁波的能量不仅比通常的无线电波大得多,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

但不会消耗能量;而含有水分的食物,微波不但不能透过,其能量反而会被吸收。)用微波加热的食品,因其内部也同时被加热,使整个物体受热均匀,升温速度也快。

三.微波炉——危害

由于是使用电磁波工作,因此也存在电磁波污染,在使用的时候尽量防电磁辐射。微波炉是当之无愧的“家用电器辐射污染之王”,不仅辐射强度高,而且辐射范围可以广达7米,可谓“一人使用,全家遭殃”。

第一、电磁辐射(直接)

微波炉的电磁辐射危害是现今人们最为关注的一种危害,我们知道生活中的很多电器都有危害性,比如电脑;但其实微波炉的电磁辐射危害其实并不比电脑的少,特别是对于孕妇的伤害是最大的,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长期受到强烈的电磁辐射,就有可能出现一系列很严重的后果。

1、胚胎发育不良,孕妇流产、畸胎率大幅度增加,这也是禁止孕妇使用的重要原因。(案例1,据深圳特区报2000年12月16日报道:深圳市妇儿医院一个月中发现40多例严重畸形儿,原因经专家鉴定为孕妇受电磁波辐射,此事在当地引起人们极大的震惊。)

2、恶性肿瘤得病几率增加,我们知道,长期被辐射,就会导致部分细胞的癌变,也就导致了。(案例2,2000年7月,美国马里兰州神经内科医生

ChrisNewman向手机生产商摩托罗拉和一家通信公司Verizon通讯要求8亿美元的司法赔偿,该医生认为,由于这几年使用无线设备导致他患上脑癌。该医生的恶性肿瘤长在右耳后部,是1998年3月发现的)。

3、抵抗力下降,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会导致其生长发育的迟缓。恶性肿瘤得病几率的增大。(专家经过多番还发现长期食用微波炉食品,还会致使男性和女性荷尔蒙的分泌出现异常,并且导致永久性的脑损伤,造成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情绪波

动,智力下降,心脏病等)。

4、会使人的神经变得衰弱,继而产生头痛、失眠、心律失常等症状.

5、导致不孕不育症状。

第二、食品危害(间接)

1、微波食品产生致癌化合物。曾有研究表明,微波过的肉类会产生致癌物;牛奶、水果、麦片中的氨基酸也会在微波加热后转化为致癌物;蔬菜中的植物生物碱同样会转化成致癌物危害我们健康。(瑞

士及前苏联大量的科学家对微波炉进行了实验,发现用微波炉加工过的食品会产生新的有毒甚至致癌化合物,经科学家大量实验证明,长期使用微波炉食品者,其淋巴系统很容易发生紊乱,血液中的癌细胞增加,的癌症的几率大大增加,比如肠胃癌等)。

2、食物营养严重流失。微波炉烹煮的食物会使蔬菜中的矿物质、维生素及营养成分极大的减少,或转变成致癌物。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经过微波加工的食品营养价值减少了60%至90%,主要是其中的矿物质、维生素B、维生素C、生化酶等,甚至于连蛋白质的营养成分也减少了许多。(案例:在医院中输血,需将从冰箱拿出的血加以温热才可输入人体,曾有

护士为了急救病人节省时间,使用微波炉加温血液,一输入体后病人立即死亡,以后医院中严格规定,绝不可用微波炉去温热血液)。

3、身体会暗中产生一定的变化。如荷尔蒙失调,淋巴和消化系统紊乱,血液和免疫力异常,情绪低落、记忆退化,永久性脑损伤,甚至还会引发心脏病。

四.微波炉——微波泄漏检测

利用微波能干扰高频电器工作的原理,用调频收音机来检测。

方法是:在微波炉内放入装水的的杯子,将微波炉功率档调到最高,启动微波炉。将收音机调到调频波段。首先距离炉体5厘米的地

方开始测试,微波炉如有少量的微波泄,这时收音机会受到微波干扰而产生杂音;然后将收音机慢慢的离开炉体,收音机中的干扰杂音应逐渐减小,待离开炉体0.5米至1米时,收音机中应基本无杂音,若依然有干扰音,说明微波炉微波泄超量,应立即停止使用,进行维修。

要想知道辐射给人的影响有多大,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国家对于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在生活环境中,电磁辐射的功率密度不能超过40μw/cm2。人体能够承受的安全电场强度不得超过20V/m,功率密度不得超40μw/cm2。(如下图所示)。

根据微波炉的工作原理,微波泄漏只可能发生在门体周围,而且微波辐射随距离的增大衰减很快。我们通过测试数据发现,微波炉在运行时,距离正门0cm到65cm的辐射数值急剧减小,距离正门70cm 处辐射值已经为零,所以在使用微波炉的时候,尽量站在微波炉一米之外,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微波辐射所带来的危害。

五.微波炉——防护措施

1. 保持距离。与电视机的距离应为视屏尺寸乘以6,与微波炉的

距离应为2.5~3米

2. 改善环境。注意空气流通,温度、湿度应适中,微波炉最好不要摆放在卧室里。

3. 个体防护。孕妇、儿童、体弱多病者、对电磁波辐射过敏者、长期处于电磁波污染超标环境者,应选择使用适合自己的防护用品。

4. 采用屏蔽物减少电磁波污染。对产生电磁污染的设施,可采用屏蔽、反射或吸收电磁波的屏蔽物,如铜、铝、钢板、高分子膜等。

5. 加强锻炼与合理饮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平时多喝绿茶,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胡萝卜、海带、油菜、卷心菜及动物肝脏等,也有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紊乱状态,增加机体抵抗电磁辐射污染的能力。

六.微波炉——使用禁忌

为了我们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我们在使用时的时候也要注意微波炉的使用禁忌。

1.忌用普通塑料容器:一是热的食物会使塑料容器变形,二是普通塑料会放出有毒物质,污染食物,危害人体健康。使用专门的微波炉器皿盛装食物放入微波炉中加热。

2.忌用金属器皿:因为放入炉内的铁、铝、不锈钢、搪瓷等器皿,微波炉在加热时会与之产生电火花并反射微波,既损伤炉体又加热不熟食物。

3.忌使用封闭容器:加热液体时应使用广口容器,因为在封闭容器内食物加热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发,使容器内压力过高,易引起爆

破事故。即使在煎煮带壳食物时,也要事先用针或筷子将壳刺破,以免加热后引起爆裂、飞溅弄脏炉壁,或者溅出伤人。

4.忌超时加热:食品放入微波炉解冻或加热,若忘记取出,如果时间超过2小时,则应丢掉不要,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5.忌将肉类加热至半熟后再用微波炉加热:因为在半熟的食品中细菌仍会生长,第二次再用微波炉加热时,由于时间短,不可能将细菌全杀死。冰冻肉类食品须先在微波炉中解冻,然后再加热为熟食。

6.忌再冷冻经微波炉解冻过的肉类:因为肉类在微波炉中解冻后,实际上已将外面一层低温加热了,在此温度下细菌是可以繁殖的,虽再冷冻可使其繁殖停止,却不能将活菌杀死。已用微波炉解冻的肉类,如果再放入冰箱冷冻,必须加热至全熟。

7.忌油炸食品:因高温油会发生飞溅导致火灾。如万一不慎引起炉内起火时,切忌开门,而应先关闭电源,待火熄灭后再开门降温。

8.忌将微炉置于卧室,同时应注意不要用物品覆盖微波炉上的散热窗栅。

9.忌长时间在微波炉前工作:开启微炉后,人应远离微波炉或人距离微波炉至少在1米之外。

参考文献:

《微波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微波炉》Lita Lee 博士

《国家微波辐射剂量标准》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及防护》Doctor Q

《家用微波炉的利用调查与分析》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系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 对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氡辐射)为1000-2000微西弗。 一次小于100 微西弗的辐射,对人体无影响。 一次1000-2000 微西弗,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 福岛核电站1015微西弗/小时辐射,相当于一个人接受10次x光检查。 日常生活中,我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30微西弗辐射。与放射相关的工人,一年最高辐射量为50000微西弗。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会致死。 注:西弗,用来衡量辐射对生物组织的伤害,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 1 焦耳为1 西弗。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1000微西弗。 辐射伤害机理:人体有躯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两类细胞,它们对电离 辐射的敏感性和受损后的效应是不同的。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其本质是对细胞的灭活作用,当被灭活的细胞达到一定数量时,躯体细胞的损伤会导致人体器官组织发生疾病,最终可能导致人体死亡。躯体细胞一旦死亡,损伤细胞也随之消失了,不会转移到下一代。在电离辐射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可导致遗传基因发生突变,当生殖细胞中的DNA 受到损伤时,后代继承母体改变了的基因,导致有缺陷的后代。因此,人体一定要避免大剂量照射。 在接受辐射后,人体健康将“立即”受到哪些影响?放射性的碘对于住在核电厂附近的年轻人有危害, 1 986年切尔诺贝

利核灾难之后有一些甲状腺癌病患即与此有关。放射性铯、铀和钚都 是对人体有害的,并且不以某个特定器官为靶标。放射性的氮几秒钟后就很快会衰变,而放射性氩也对身体无害。 ——接受中等程度的辐射将导致辐射病。它有一系列症状:在接受辐射的几小时之内,人会出现恶心与呕吐,随后可能经历腹泻、头痛和发烧。 在最初症状之后,人体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不再显示任何症状,然而往往在几周之内,又有新的、更加严重的症状发生。 ——如果接受高等程度的辐射,以上所述的所有症状都可能立即出现,并伴随着全身性的、甚至可能致命的脏器损害。 健康受损程度取决于暴露在辐射中的时间以及辐射的强度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中产生电离辐射。它能破坏人体组织里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可能对人体重要的生化结构与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会尝试修复这些损伤,但是有时损伤过于严重或涉及太多组织与脏器,以至于不可能修复。 而且,身体在自然修复过程中,也很可能产生错误。最容易为辐射所伤的身体部分包括肠胃上皮细胞以及生成血细胞的那些骨髓细胞。 辐射最可能导致哪些“长期”的健康损害?最大的长期健康风险是癌症。通常当体细胞受损或老化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会自我消除。当这种自我消除的能力消失时,细胞获得“永生”,可以不受控制地不断地分裂,这就演化成癌症。 我们的机体有许多机制来阻止细胞癌变,并替换受损的组织。然而辐射所带来的损害可以严重搅乱机体中的这些机制,从而让癌症风险大大提高。此外,如果机体不能很好的修复辐射带来的对化学键的破坏和改变,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无线电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通讯、信息产业等各个领域并深入到千家万户,它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但同时也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充满人造电磁辐射的环境里[1]。电磁辐射污染成为继废水、废气、固废、噪声污染之后的又一大影响城镇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污染源。由于电磁辐射无形、无色、无味、无声,而且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都是与人们关系密切的东西,如输电线路为人们带来了光明,广播电视为人们提供了新闻娱乐,手机为人们的通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所以电磁辐射被称为是“充满柔情的空中杀手”[2]。 1 中磁辐射的产生及分类 1.1 电磁辐射的产生 任何交流电在其周围都要形成交变的电场,交变的电场又产生交变的磁场,交变的磁场又产生交变的电场,这种交变的电场与交变的磁场相互垂直,以源为中心向周围空间交替地产生并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称为电磁波。在电磁波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会有电磁能量输送出去,这种现象称为电磁辐射。一般来说,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

设备,通信发射台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车和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都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源。有5种人特别要注意电磁辐射污染:工作在以上环境或附近的人员;经常使用电脑、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人员;生活在现代电器自动化环境中的工作人员;佩戴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生活在以上环境里的孕妇。 1.2 电磁辐射的分类 电磁污染源一般分为天然和人为的2大类,天然的电磁污染,如雷电、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都会产生电磁干扰。人为的电磁污染主要来自高频感应加热设备(如高频淬火、高频焊接、高频熔炼等),高频介质加热设备(如塑料热合机、高频干燥处理机、介质加热联动机等),短波与超短波理疗机,无线电发射机,微波和加热器与发射设备,以及汽车火花干扰源等等。目前城市环境中的辐射污染源主要是调频广播和电视的发射天线,电磁污染及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空间辐射、导线传播和复合污染。 2 机理 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等。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157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详 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什么是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其种类很多,高速带电粒子有α粒子、β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线、γ射线。 α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由于带电,它所到之处很容易引起电离。α射线有很强的电离本领,但其穿透力很弱,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几厘米,只要一张纸或健康的皮肤就能挡住。故其主要危害是进入人体后的内照射。 β射线也是一种高速带电粒子,其电离本领比α射线小得多,但穿透本领比α射线大,但与X、γ射线比射程短,很容易被铝箔、有机玻璃等材料吸收。

X射线和γ射线的性质大致相同,是不带电波长短的电磁波,因此把他们统称为光子。两者的穿透力极强,要特别注意意外照射防护。铅版或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可以阻挡射线。 电离辐射对健康有哪些影响 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主要有外照射、内照射、放射性核素体表沾染及复合照射。 以下仅介绍外照射所致的放射性疾病以及电离辐射的远后效应等。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是指人体一次或短时间受到全身超剂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分为三型:①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又称造血型急性放射病,以骨髓造血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白细胞数减少、感染、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②肠型急性放射病:以胃肠道损伤为基本病变,以频繁呕吐、严重腹泻以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自我防护方法

电磁辐射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各种家用电器、电子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移动通讯设备等电器装置只要处于操作使用状态,它的周围就会存在电磁辐射。据专家介绍,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环境下,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以下影响: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表现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 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 2.对视觉系统的影响,表现为视力下降,引起白内障等。 3.对生殖系统的影响,表现为性功能降低,男子精子质量降低,使孕妇发生自然流 产和胎儿畸形等。 4.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影响 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并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 5.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使 用。 针对我们身边接触到的电磁辐射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人身健康威胁,我们应该: 1.多了解有关电磁辐射的常识,学会防范措施,加强安全防范。如:对配有应用手 册的电器,应严格按指示规范操作,保持安全操作距离等。 2.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 射的危险之中。特别是电视、电脑、冰箱等电器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 3.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如电视、电脑 等电器需要较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至少每一小时离开一次,采用眺望远方或闭上眼睛的方式,以减少眼睛的疲劳程度和所受辐射影响。 4.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要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 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5.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眼睛离电视荧光屏的距离,一般 为荧光屏宽度的5倍左右;微波炉在开启之后要离开至少一米远,孕妇和小孩应尽量远离微波炉;手机在使用时,应尽量使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6.消费者如果长期涉身于超剂量电磁辐射环境中,应注意采取以下自我保护措施: (1)居住、工作在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员,佩戴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经常使用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人员,以及生活在现代电器自动化环境中的人群,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孕妇、儿童、老人及病患者,有条件的应配备针对电磁辐射的屏蔽防护服,将电磁辐射最大限度地阻挡在身体之外。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辐射对人体的效应是从细胞开始的。它会使细胞的衰亡加速,使新细胞的生成受到抑制,或造成细胞畸形,或造成人体内生化反应的改变。在辐射剂量较低时,人体本身对辐射损伤有一定的修复能力,可对上述反应进行修复,从而不表现出危害效应或症状。但如果剂量过高,超出了人体内各器官或组织具有的修复能力,就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病变。下表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辐射的生物效应。从中可以看到:人体能够耐受一次25雷姆的集中照射而不致遭受损伤。当然各个人的抵抗能力和体质是有所不同的。 全身受照射剂量可能发生的效应 0-0.25希伏没有显著的伤害 0.25-0.50希伏可以引起血液的变化,但无严重伤害 0.50-1.0希伏血球发生变化且有一些损害,但无疲劳感 1.0- 2.0希伏有损伤,而且可能感到全身无力 2.0-4.0希伏有损伤,全身无力,体弱者可能死亡 4.0希伏50%的致命伤 6.0希伏以上可能因此而死亡 我们身边的辐射 说起辐射,人们就会有些害怕,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却会给人体造成伤

害。其实辐射并不是一种稀罕物,我们的周围到处存在着辐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晒太阳、看电视、戴夜光表、乘飞机、拍X光片等,都会受到一定的辐照。只是生活中的辐照都是微量的,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人们也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大量的辐射对人体是非常有害的,因此我们应该通过采取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来防止和减少辐射对我们人体的伤害。 天然本底辐照 自然界中放射性是到处存在的,我们一直在接受天然本底的辐照。天然辐射的“本底”有两个来源:一个是高能粒子形式的辐射,它来自外层空间,统称宇宙射线;另一个来源是天然放射性,即天然存在于普通物质(如空气、水、泥土和岩石,甚至食物)中的放射性辐射。另外现代社会中人们还会接触到各种人为的辐射,如X光检查,看电视,使用微波炉等。下表按辐射的大小列出了各种本底辐射。从中可以看到人类的吃、用、住、行都会接受微量的放射性辐照。 来源所受 住在核电厂周围每年约0.0002毫希伏 乘坐飞机每小时约0.005毫希伏 每天看1小时电视每年约0.001毫希伏 吃食物每年约0.02毫希伏 宇宙射线每年约0.03毫希伏 大地和住房每年约0.05毫希伏

电磁辐射对人眼的危害及防护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2954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电磁辐射对人眼的危害及 防护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电磁辐射对人眼的危害及防护详细 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电磁辐射作为环境污染和职业危害的一种新形式,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已将电磁辐射列为必须控制的公害之一。电磁辐射对生物体的致伤效应,目前已成为医学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眼睛作为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容易受到电磁辐射的损伤。抗辐射镜片能有效阻止有害电磁波进入人眼,从而降低电磁辐射对人眼的伤害。 1电磁辐射 在空间区域内当存在变化的电场时,会在临近的区域引起随时间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会产生新的

电场,交替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中按照一定速度由远向近传播,形成了电磁波。低频的电磁振荡主要借由有形的导电体传递,磁电之间的相互变化比较缓慢,几乎没有能量辐射出去,而是全部返回原电路。当电磁振荡频率逐渐变高时,电磁振荡既可以束缚在有形的导电体内传递,也可以在自由空间内传递。在自由空间内传递的高频率电磁振荡,磁电互变速度加快,能量不再以电振荡的形式全部返回原振荡电路,电能、磁能随着电场与磁场的周期变化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出去,在不借助任何介质的情况下以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这就是电磁辐射[1]。电磁辐射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电磁辐射所衍生的能量,取决于频率的高低,频率愈高,能量愈大。 电磁辐射广泛存在于职业场所和生活环境中,生物体时时刻刻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电磁场辐照。自然

电磁辐射对人的影响及危害

电磁辐射对人的影响及危害 课题组组长:唐蔚军 课题组成员:韦乐、邓小娜、郑婷婷、徐以轩、王花、符雪栩、冯云、吴刚 指导老师:曾维娜 开题时间:2009年10月结题时间:2010年2月 课题安排: 韦乐、邓小娜:负责上网调查,搜索课题里的有关资料及内容工作. 郑婷婷、徐以轩:负责排表几整理有利的资料内容工作. 王花、符雪栩:负责书写课题报告论文工作. 冯云、吴刚:负责列表及排表工作. 课题的方法: 调查法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课题只对电磁波的各方面进行学习,如电磁波的产生、传播途径、对人体的危害等,对生活中的电磁辐射及市民对电磁波的了解情况进行调查。 首先,课题组将对电磁波的本质及其它方面进行了解、学习。内容如下: 1、什么是电磁波?什么是电磁辐射?什么是电磁辐射污染源? 2、电磁波对人体作用的机理和危害。 3、电磁辐射会对人们的生活、生产等各方面造成什么危害? 其次,我们将对生活中的主要电磁辐射源和周围身边的电磁辐射源进行调查。 再次,我们将对周围的人对电磁波的认识情况进行调查。调查主要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 最后,我们将根据调查的结果得出结论: 1、人们的身边有哪些电磁辐射源? 2、身边的电磁辐射情况 3、身边的人对电磁波的了解情况。 在得出结论后,我们还将根据调查的结果针对生活里的电磁辐射、提高生活中对电磁辐射的警惕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政府和环保部门提出有益的建议。 论文 电磁辐射的危害

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充满辐射的世界里——大气热辐射、太阳光辐射、放射性元素辐射、电磁辐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其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此外太阳及其它星球也在外层空间源源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但科学研究表明,天然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很小,是基本没损害的。对人体构成威胁、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人工产生的电磁辐射。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手机、计算机等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走进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产、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然而,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都会释放电磁波,即使是电线,也会释放电磁波。 根据麦克斯韦理论,任何加速的电荷都能发射电磁辐射,在有电流通过的地方,均会产生电磁波。手机、微波炉等会产生较高频的突波(脉动波)及不均匀的电磁辐射波,如防护不当,会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但大部分电器产生的低频电磁辐射为均匀稳定的交流电磁辐射波,对人体尚无明显伤害。长时间的低频脉动电磁场对生物体的作用尚无定论,但发达国家已对此开始采取防范措施。瑞典、美国的学者、专家的有关专题报告中曾指出:低频脉动电磁场所发出的辐射,同样能引起人体某些病变。因此,目前关于辐射方面的很多问题尚待研究。 在您看电视的时候,您也许不会料到比高压电缆所产生的电磁波还要强的电磁辐射正笼罩着您;在您用移动电话谈妥一宗生意的时候,您不会想到手机天线集中释放的电磁波已经进入了您的体内…… 生活中的电子产品种类十分众多,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关系非常密切,我们与它们接触的时间又比较长,因此,这些电子产品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既然电磁辐射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如此密切,那么电磁辐射到底是怎么一回是呢? 要想弄清电磁辐射是怎么一回事,首先就必须弄清什么是电磁波? 什么是电磁波? 电磁波就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无线电波、光线、X射线和γ射线等都是波长不同的电磁波,也叫电波。电磁场是电场和磁场的统称。 变化着的电场和磁场往往同时并存,并且互相转化。 电磁辐射和电磁污染 其实电波就是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指电磁场的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在没有实物媒质存在时,它的传播速度为光速。电磁辐射可按其波长、频率排列成若干频率段,形成电磁波谱。频率越高,该辐射的量子能量越大,其生物学作用就越强。科学实验表明,能引起生物组织电离的最小量子能量约为12电子伏(相应波长、频率介于远紫外线与X射线之间),人们常把量子能量大于这一水平的电磁辐射称为电离辐射,反之,把量子能量小于这一水平的电磁辐射称为非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的来源: 电磁辐射的来源主要有两类:

2020年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试题练习题

2020 年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试题练习题 1. 单选()是用来度量不带电粒子(如光子和中子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转移的物理 量,适用于中子、光子照射的剂量计算。 A:比释动能B:吸收剂量C:剂量当量D:照射量正确答案是A 2. 单选人们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射线,其中是带电粒子的是()()A:X射线B:β 粒子C:中子D:y 射线 正确答案是B 3. 单选当一个光子与物质原子中一个核外电子作用时,可能将全部能量交给电子,获得能量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光电子),这一过程叫作()-A:康普顿效应B:电子对效应C:光电效应D. 吸收正确答案是:C 4. 单选放射性活度的专用单位为()()A:贝可勒尔(Bq)B:居里(Ci)C :当量剂量(Sev)D:半衰期(T/z)正确答案是A 5.. 单选()第一个提出了放射性术语,发现了铺。A:贝克勒尔B:伦琴C:威廉康拉德D:居里夫人正确答案是D 6. 单选第一次发现了放射性 A:居里夫人B:贝克勒尔C:伦琴D:查德威克正确答案是B, 7. 单选发现了X射线。A:居里夫人B:贝克勒尔C:伦琴D:查德威克正确答案是C 8. 单选定期出版关于电离辐射防护的推荐书。A:国际原子能机构B: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C:WHO D: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 答案D 9. 单选《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要求》(GBZ165-2012)规定CT机房的墙壁应有足够的防护厚度,距离机房外表面0.3m 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μSv/h 。A:0.5B:2.5C:3D:1.5 正确答案是B 10. 单选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将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有害效应分为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ICRP第60 号出版物指出辐射防护的目的是()。 A: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减少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B:防止发生躯体效应,避免发生遗传效应C:防止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减少确定性效应的发生率D:防止发生遗传效应 答案A 11. 单选《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公众中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除特殊 情况外)。 A:年有效剂量1mSv B:年有效剂量5mSv C:年有效剂量10mSv D:年有效剂量20mSv 正确答案是A 12. 单选《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规定: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本单位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放射工作人员两次培训的时间间隔不应该大于()年,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天。 A:1,2 B:2,4 C:2,3 D:2,2

电磁辐射对人眼的危害及防护(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电磁辐射对人眼的危害及 防护(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355-21 电磁辐射对人眼的危害及防护(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电磁辐射作为环境污染和职业危害的一种新形式,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已将电磁辐射列为必须控制的公害之一。电磁辐射对生物体的致伤效应,目前已成为医学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眼睛作为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容易受到电磁辐射的损伤。抗辐射镜片能有效阻止有害电磁波进入人眼,从而降低电磁辐射对人眼的伤害。 1电磁辐射 在空间区域内当存在变化的电场时,会在临近的区域引起随时间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会产生新的电场,交替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中按照一定速度由远向近传播,形成了电磁波。低频的电磁振荡主要借由有形的导电体传递,磁电之间的相互变化比较缓慢,

2021新版核辐射的安全防护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新版核辐射的安全防护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2021新版核辐射的安全防护 核事故的类型:核事故有三类:核辐射事故、核反应堆事故、核武器事故。 1.核辐射事故是放射性物质的非正常散播,会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受到辐射,这类事故发生的概率比较高。 2.核反应堆事故发生的概率比较小,但是一旦发生,社会危害就很大,短时间内很难消除。 3.核武器事故是核武器在研制、生产、储存、运输、准备使用、拆卸销毁过程中发生的丢失、损坏、爆炸或燃烧。 核事故的预防 1.平时我们要增强防灾意识,不要随便保存不明金属物,特别是在保存某些银灰色金属时,必须非常谨慎。 2.到医院放射科就医,或在其他场合发现警告标志,要赶快避

让。 3.如果很多人在没有任何异常的情况下,同时出现头晕、头疼、恶心、呕吐、腹泻、发烧、四肢无力等现象,要考虑是否有发生辐射事故的可能。 4.离反应堆比较近的话,要注意异常的前兆,如耀眼的闪光、明亮的火球、震耳的巨响、蘑菇状烟云、尘柱状落灰等。 核反应堆事故发生时的应对 发生核反应堆事故时,可以采取以下这些措施: 1.隐蔽。躲在屋里,把门窗都关上,可以用土坯、沙袋或砖把窗户封起来,用手帕捂住口鼻。砖和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防护效果好,木质房屋防护效果差,房子越大防护效果越好,在高大的建筑物里,可以把人都集中在中间。烟云过后及时打开门窗。 2.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稳定碘。 3.控制食物和水。确定食物和水被沾染后,要停止食用。如果不得不食用被沾染的食物,必须进行除沾染处理,达到允许食用的标准再食用。

电磁辐射多大对人体有危害

电磁辐射多大对人体有危害? 浏览次数:1593次悬赏分:50 |解决时间:2008-1-14 15:36 |提问者:xiaoyao0521 在强电的工作环境下,知道电压和电流,怎么计算辐射的大小?有没有公式?(不需要电脑,电视之类家用电器的解释) 最佳答案 这个很难计算的,只能通过环境来估计 国家标准安全的长期暴露电磁波平均功率密度不能大于4mw/立方厘米。 工频强电一般来说电磁辐射的能量不大,但是在某些线况和环境下,倍频辐射可能会增强,强磁场对人的危害不容忽视。还有一些器件的磁场可能会比较强,这些都很难去算出来,只有依靠一些设备去测量了。 无线电辐射的强度达到多少对人体有害? 浏览次数:168次悬赏分:0 |提问时间:2011-5-21 15:01 |提问者:夏熙敬 其他回答共1条 200mW以下,对人基本没有危害。超过这个标准就对健康有比较不利的影响了。电磁辐射容易超标的有: 1.电脑0.6-1.5米的距离内; 2.居室中电视机、音响等家电比较集中的地方; 3.工业、科技、医疗电气设备周围; 4.广播电视发射塔周围; 5.各种微波塔周围; 6.雷达周围; 7.高压输变电线路及设备周围。 另外打手机对人的危害更大。 追问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与频率及强度两个变量有关的,频率越高,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的辐射强度越低,不同的频率有不用的辐射强度标准,所以200mW以下这个数据没有说明什么问题。例如国标工频高压的场强居然是4000伏/米,而电视场强达到1毫伏/米就是很大的强度。 哪位知道与此相关的国际标准吗? 辐射强度是怎么计量的,量纲是?达到什么值就会对人体构成威胁? 浏览次数:3260次悬赏分:0 |解决时间:2009-8-16 07:43 |提问者:yffim 最佳答案 包括计算媒质在辐射场中吸收辐射的能量和推断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两个方面。 吸收剂量媒质在辐射场中吸收辐射能量的度量,用D表示。D=d劔/dm,式中d劔是电离辐射授予某一体积元中物质的平均能量,dm为该体积元中物质的质量。它的国际制(SI)单位是戈瑞(Gy),1Gy=1J/kg,暂时并用单位是拉德(rad),1rad=10-2Gy。

核辐射防护与安全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29 科目名称:核辐射防护与安全 一. 考试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对辐射防护与安全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对辐射剂量、辐射探测、辐射防护、辐射安全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有关辐射防护与安全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电离辐射 掌握电离辐射和放射性衰变,放射性的量和单位,电离辐射的类型,衰变常数、活度和半衰期,半衰期的测量,了解其他辐射源的电离辐射;掌握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理解γ和x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电子对生成,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辐射探测方法与辐射探测仪器的使用 掌握辐射探测的机理,电离辐射探测器,充气探测器,固体导体探测器,闪烁探测器,中子探测器。了解辐射探测仪器的使用,表面污染测量,空气污染测量,个人剂量测量。 3.辐射防护基本原理 了解辐射的生物学效应;理解基本安全标准,剂量限值和剂量约束,辐射防护体系,辐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掌握外照射危害的防护,辐射类型对外照射危害的影响,外照射危害的控制,屏蔽计算;掌握内照射危害的防护,内照射危害的测量,工作场所的污染限值,内照射危害的控制。 4.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 掌握放射性废物,废物最小化,放射性废物的分类原则(液体废物分类、固体废物分类、液态气态排放),了解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基本步骤,放射性废物活度的监测。了解核子仪的安全使用,了解放射性示踪剂的安全使用,了解放射治疗、核医学的防护与安全。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题型包括:填空题、辨析题、简答题、分析题等。 四、参考书目 1.《辐射防护基础教程》.王建龙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第一版

最新整理非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docx

最新整理非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 基本概念:非电离辐射从频率概念上来说,包括工频电磁场和射频电磁场两类。 (1)电磁场源的种类 电磁场源主要包括两大类,即自然型电磁场源与人工型电磁场源:自然型电磁场源来自于自然界,是自然界某些自然观象所引起的。在自然型电磁场源中,以天电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最为突出。于自然界发生某些变化,常常在大气层中引起电荷的电离,发生电荷的蓄积,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引起火花放电,火花放电频带很宽,它可以从几千赫一直到几百兆赫,乃至更高频率。 危害的预防: 最重要的是对电磁场辐射源进行屏蔽,其次是加大操作距离,缩短工作时间及加强个人防护。 (1)场源屏蔽 利用可能的方法,将电磁能量限制在规定的空间内,阻止其传播扩散。首先要寻找屏蔽辐射源,如高频感应加热介质时,电磁场的辐射源为振荡电容器组、高频变压器、感应线圈、馈线和工作电极等。又如,高频淬火的主要辐射源是高频变压器,熔炼的辐射源是感应炉,粘合塑料源是工作电极。通常振荡电路系统均在机壳内,只要接地良好,不打开机壳,发射出的场强一般很小。 屏蔽材料要选用铜、铝等金属材料,利用金属的吸收和反射作用,使操作地点的电磁场强度减低。屏蔽罩应有良好的接地,以免成为二次辐射源。 微波辐射多为机器内的磁控管、调速管、导波管等因屏蔽不好或连接不严密而泄漏。因此微波设备应有良好的屏蔽装置。 (2)远距离操作 在屏蔽辐射源有困难时,可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的远距离操作,在场源周围设有明显标志,禁止人员靠近。根据微波发射有方向性的特点,工作地点应置于辐

射强度最小的部位,避免在辐射流的正前方工作。 (3)个人防护 在难以采取其他措施时,短时间作业可穿戴专用的防护衣帽和眼镜。 (4)卫生标准 我国的《高频辐射卫生标准》对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分别做出规定: 高频辐射(频率100千赫至30兆赫)的电场强度为20伏/米,磁场强度为5安/米。 电子部颁布的《微波辐射暂行卫生标准》规定: 1)一日8小时工作,连续辐射强度不应超过38微瓦/平方厘米; 2)一日总剂量不应超过300微瓦/cm2; 3)不允许在5毫瓦/cm2辐射环境下工作。 (2)红外线 A、危害 红外线照射皮肤时,大部分被皮下组织吸收使局部加热,皮肤温度升高,血管扩张,出现红斑反应,反复照射时局部可出现色素沉着。过量的红外线照射,可引起皮肢急性灼伤,短波红外线的灼伤作用较长波红外线强。 直接照射头部或面积较大、时间较长时,人体可因过热而出现全身症状,甚至发生中暑。 红外线照射眼睛时,可使眼组织加热,过量时可引起角膜和瞳孔括约肌的损伤,自觉眼睛不适或疼痛,瞳孔痉挛甚至瞳孔括约肌瘫痪,双眼集合作用减退,阅读困难。 红外线引起的白内障多发生于工龄长的工人,波长0.8~1.2微米的红外线长期照射时,可引起晶状体温度升高,晶状体浑浊,发展为白内障。波长小于1微米的红外线可达到视wang膜,过量照射时引起视wang膜灼伤,主要损害黄斑区,形成暂时性或永久性中心暗点,影响视力,多发生于使用弧光灯、电焊、乙炔焊等作业。 B、预防 预防红外线伤害主要是穿戴防护服和防护帽。严禁裸眼看强光。生产中应戴绿色玻璃防护镜,镜片中需含有氧化亚铁或其他过滤红外线的有效成分。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5864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标准版本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标准 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对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氡辐射)为1000-2000微西弗。 一次小于100微西弗的辐射,对人体无影响。 一次1000-2000微西弗,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 福岛核电站1015微西弗/小时辐射,相当于一个人接受10次X光检查。 日常生活中,我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30微西弗辐射。

与放射相关的工人,一年最高辐射量为50000微西弗。 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会致死。 注:西弗,用来衡量辐射对生物组织的伤害,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为1西弗。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1000微西弗。 辐射伤害机理:人体有躯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两类细胞,它们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和受损后的效应是不同的。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其本质是对细胞的灭活作用,当被灭活的细胞达到一定数量时,躯体细胞的损伤会导致人体器官组织发生疾病,最终可能导致人体死亡。躯体细胞一旦死亡,损伤细胞也随之消失了,不会转移到下一代。在电离辐射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可导致遗传基因发生突变,当生殖细胞

中的DNA受到损伤时,后代继承母体改变了的基因,导致有缺陷的后代。因此,人体一定要避免大剂量照射。 在接受辐射后,人体健康将“立即”受到哪些影响? 放射性的碘对于住在核电厂附近的年轻人有危害,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之后有一些甲状腺癌病患即与此有关。放射性铯、铀和钚都是对人体有害的,并且不以某个特定器官为靶标。放射性的氮几秒钟后就很快会衰变,而放射性氩也对身体无害。 ——接受中等程度的辐射将导致辐射病。它有一系列症状: 在接受辐射的几小时之内,人会出现恶心与呕吐,随后可能经历腹泻、头痛和发烧。 在最初症状之后,人体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不再

电磁波对人有什么危害

电磁波对人有什么危害 在电气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手机、对讲机、电视、电脑、电热毯、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相继进入千家万户,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但家用电器、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穿透力强,且充斥整个空间,令人防不胜防,成为一种新的污染源,电磁辐射已成为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致病源之一。调查表明,在2毫高斯以上电磁波磁场中,人群患白血病的为正常的2.93倍,患肌肉肿瘤的为正常的3.26倍。孕妇在怀孕期的前三个月尤其要避免接触电磁辐射。因为当胚胎儿在母体内时,对有害因素的毒性作用比成人敏感,受到电磁辐射后,将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是在胚胎形成期,受到电磁辐射,有可能导致流产;如果是在胎儿的发育期,若受到辐射,也可能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婴儿智力低下。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积累效应等。热效应:人体内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身体其他器官的正常工作。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波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遭到破坏,人体正常循环机能会遭受破坏。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或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应引起警惕!各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证明:长期接受电磁辐射会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新陈代谢紊乱、记忆力减退、提前衰老、心率失常、视力下降、听力下降、血压异常、皮肤产生斑痘、粗糙,甚至导致各类癌症等;男女生殖能力下降、妇女易患月经紊乱、流产、畸胎等症。但是暂时未经实验证明,也无大规模的数据统计证实存在必然联系具有防电磁波辐射危害的食物有:绿茶、海带、海藻、裙菜、Va、Vc、Vb1.卵磷脂、猪血、牛奶、甲鱼、蟹等动物性优质蛋白等。

信号塔对人体的危害

信号塔对人体的危害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中国移动信号塔学名(基站)的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也许大家还不清楚为什么一些近郊区到处可见都是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的信号塔(学名基站)其样子要比电线杆粗好多高度也差不多是电线杆的两倍基站全身为白色大约50公里就有这么一个在现代化社会的今天每人不只有一部手机虽然这基站给人们的通信带来了很方便的服务,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是相当大的,距实际报道生活在基站附近的人在他们的下一代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白血病的患者后果很可怕。 通信基站或微波站对人体有什么伤害主要是通过发射高功率微波束对伤害人的器官主要是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眼等,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也有明显的损伤效应。 通信基站对人体的危害及案例 通信通过天线发出电磁波,对于电磁波的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辐射源(天线)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简称电磁辐射。当电磁辐射穿过人体时,其能量会被人体吸收,如果这种能量过大,将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人体暴露在这样的电磁辐射环境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电磁辐射源的来源通常有以下几种: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 电磁辐射场区:电磁辐射场区可分为近区场和远区场。一般情况下,天线的300米以内的区域都为近场区,在这个区域电场要比磁场强得多;而在大于300米的区域,磁场要比电场大得多。远区场为弱场,其电磁场强度均较小。所以,对于一个固定的可以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源来说,应注意电磁辐射近区场的防护,包括对作业人员及处在近区场环境内人员的防护,和对位于近区场内的各种电子、电气设备的防护。而在远区场,通常对人的危害较小,这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就是对信号的保护。 电磁波的辐射危害:由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射频辐射伤害具有累积效应,所以当处于射频辐射下时,人体是不会立即受到伤害的,只有随时间推移,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个累积过程为安全滞留时间。而这个安全滞留时间往往是几年的时间。 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又传出消息,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通信设备所产生的电磁波对胎儿的脑组织有损害。因为大脑的活动是以脑电波为主,大脑细胞是通过脑电波来传递信号的。手机和移动通信基站所有产生辐射为电磁波,既然可以干扰无线电的通讯和导航系统,也就同样对人的大脑构成“污染”。从而对胎儿的脑组织有损害而引起畸形;对与从年人却可以引起脑瘤。据2006年4月19日在广州举行国际神经肿瘤治疗上,专家指出:近30年来,我国城市男性脑癌发病率狂增100%,女性增加50%,都是与电磁波的辐射危害有直接关系。天坛医院胶质瘤诊疗中心近两年的门诊和病房的患者数量成上升趋势,患病的男女比例为3∶1。记者在该中心病房采访时发现,入住的病人有不少40岁左右、看起来身强体壮的青壮年,他们平时都感觉身体不错,只是在偶然就医或体检时被诊断出来患了脑瘤 着名雷达专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说则认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肯定是有影响的,包括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也一样。而这种影响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发现的。经常处于电磁辐射的环境下,久而久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会很严重,而这种危害也是多方面的,除了引发头晕头疼等病症,长期还可能影响下一代

电磁辐射对人眼的危害及防护实用版

YF-ED-J2943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电磁辐射对人眼的危害及 防护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电磁辐射对人眼的危害及防护实 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电磁辐射作为环境污染和职业危害的一种 新形式,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联 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已将电磁辐射列为必须控制 的公害之一。电磁辐射对生物体的致伤效应, 目前已成为医学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眼睛作 为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容易受到电磁 辐射的损伤。抗辐射镜片能有效阻止有害电磁 波进入人眼,从而降低电磁辐射对人眼的伤 害。 1电磁辐射

在空间区域内当存在变化的电场时,会在临近的区域引起随时间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会产生新的电场,交替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中按照一定速度由远向近传播,形成了电磁波。低频的电磁振荡主要借由有形的导电体传递,磁电之间的相互变化比较缓慢,几乎没有能量辐射出去,而是全部返回原电路。当电磁振荡频率逐渐变高时,电磁振荡既可以束缚在有形的导电体内传递,也可以在自由空间内传递。在自由空间内传递的高频率电磁振荡,磁电互变速度加快,能量不再以电振荡的形式全部返回原振荡电路,电能、磁能随着电场与磁场的周期变化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出去,在不借助任何介质的情况下以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这就是电磁辐射[1]。电磁辐射是

放射性防护-核辐射危害及防护措施

放射性防护 由于人体组织在受到射线照射时,能发生电离,当照射剂量低于一定数值时,射线对人体没有伤害,如果人体受到射线的过量照射,便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对射线防护的基本原则是避免放射性物质或射线污染环境和侵入人体,采取多种措施,减少人体接受来自内外照射的剂量。 防止放射性电离辐射对人体危害的基本措施是:缩短接触时间,增大距离、屏蔽、遥控、机械化操作及个人防护等,以避免放射性物质污染环境和侵入人体,减少对人体的照射剂量。对从事放射性作业或可能有放射性污染物存在场所,作业人员要进行系统的有关安全卫生防护知识的教育与训练,建立健全卫生防护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危险信号、色标和报警设施等。 1.控制辐射源法 一方面降低辐射源自身的辐射强度,另一方面采用封闭型辐射源。使用封闭型辐射源时,建筑物应符合以下特殊要求: (1)地点选择 一个较强的γ辐射源,例如强度与n×1013Bq量级的60Co相当的源,一般必须隔离在一个单独的建筑物内。中等强度的γ辐射源,例如强度与1013Bq以上的60Co相当的源,可设在建筑物一端的底层或地下室。但都应尽量避免建在人口稠密地区或居民的生活区,这样可以减少正常情况下和事故时受到照射的各类人员的总剂量即集体剂量(man·Sv)。 (2)屏蔽 一个放射性工作场所的设计,除了要保证工作人员自身所受剂量不超过规定的标准以外,还必须保证相邻地区人员所受的剂量也不超过相应的规定。特别是上下左右前后均有人工作或居住时,必须满足相应的辐射安全标准。这就是说,在计算各方向所需的屏蔽厚度时,首先要确定屏蔽以后各方向的容许照射量率,这个容许的照射量率就是对在这个方向邻近地区工作和生活人员的防护标准。但是,有时这个标准,还要根据很多因素,例如相邻场所的使用情况及人员存在因子等综合考虑确定。有时天顶方向虽然无人居住或工作,但是强的γ射线束和中子辐射束穿过天顶后在空气中也会散射到地面上,造成此地面上辐射剂量超过相应标准。经验告诉我们,有时空气散射是不容忽视的。例如在离1.25米高的墙壁30厘米处的地面上放着3.7×1012Bq的60Co源,其散射辐射使离该墙另一侧的2米处一点地面上,产生的照射量率约为100毫伦/时。一个高约4米的照射室,当顶上的照射量率为1000微伦/秒时,在照射室外离照射室约3米处的地面上,其照射量率可达1微伦/秒左右。这些都是空气散射的结果。 辐照室一般是由样品照射室和操纵室组成的。照射室和操纵室之间由迷宫相连。迷宫是一种旨在减少辐照室入口处照射量率的防护结构。一般迷宫每节有2米长。迷宫拐弯次数和墙厚要根据辐射源大小确定,通常有2~3个拐弯就够了。透射的剂量贡献可按前面所述方法计算。迷宫内散射辐射的剂量贡献,可以粗略地估计为行进方向每改变一次就损失99%(仅指散射)。入口处的照射量率应降至2.5毫伦/时以下。 不工作时的辐射源,一般都存放在地下土井(另加屏蔽容器)或水井中。不会溶解的固体放射性物质,和封装严密的其它放射性物质,都可用水井存放。照射不怕水泡的样品,也可以直接在水中操作,它的优点是易于观察以及在诸如改变几何位置等过程中样品连续受到照射。一般水深3米以上,即能满足中等强度辐射源的屏蔽要求。井壁要能防止渗水,并有较好的去污性质。水应定期更换,换前要测定水中放射性活度,符合排放标准的可作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水中有放射性污染时,从水中拿出的样品或别的工具(如水下照明行灯等),未经去污前都不能随便乱放,以免造成辐照室污染。水的pH值要严格控制,以防止对建筑材料和源的包装容器的腐蚀。水下照明可用水下白炽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