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案

成都大学教案

学院(部):医护学院系(教研室):外科

教研室

授课教师:李夏卉职称:助教

注:此页针对课程整体内容进行填写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成都大学教案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自学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自学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注:此页针对具体授课内容填写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含教案第四版

急危重症 一:ICU的设置与管理: 1:三集中:病情多变、危重患者;众多先进仪器;最新理论技术 2:设置:床护比:1:2.5~3 床位占总床2%~8%,使用率75% 辅助区:医疗区=1.5:1 3收治原则:可能从监护中恢复的患者;(精神病、慢性病、终末期患者都不要)4转出指征:已纠正;转为慢性病;没救了 第十章:环境及理化损伤: 1中暑: 高温、高湿、无风环境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热适应下降过量热蓄积 热指数>41,易发生(温度湿度计算) 先兆中暑:头晕胸闷,大汗 轻症中暑:面色潮红、皮肤灼热;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重症:热痉挛:(低钠、低氯)腓肠肌痉挛 热衰竭:(血容量不足为主) 热射病:(中暑高热)谵妄、休克、DIC 脱离高温、降温、补液、对症。密切监测循环呼吸 2淹溺:

项目海水淹溺淡水淹溺 血容量减少增加 血液性状浓缩稀释 红细胞损害很少大量 血电解质变化钠钙镁氯增加钾增加、钠钙氯减少 室颤少常见 主要死因急性肺水肿、脑水肿 心力衰竭室颤、急性肺水肿、脑水肿、心力衰竭、 第十一章:急性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健康人经口摄入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后而引起的以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 不包括因摄入食物而感染的传染病、寄生虫病、人畜共患病等食源性疾病,以及摄入非可食状态(如未成熟水果)食物和因暴饮暴食所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等。原因:食物被污染;污染菌繁殖;未彻底加热 特点:潜伏期短;与食物相关;胃肠症状为主;无直接传染

2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蒜臭味、难溶于水、碱性失效(除甲拌磷、三硫磷、敌百虫) 由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摄入肝脏氧化后毒性增强、水解后毒性降低 M样症状: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加(记水压)用阿托品对抗 N样症状:烟碱受体持续刺激(肌纤维颤动、呼吸肌麻痹)用解磷定 辅查全血胆碱酯酶活力(CHE)<70%即有意义 处理:防自身中毒、清水洗胃、清理全身、解毒药使用、对症 阿托品化:瞳孔扩大、颜面潮红、皮肤干燥、心率增快 阿托品中毒症状要严重 病情观察: 反跳:毒物未清除干净; 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后期未复能); 中间型综合征:肌无力 3一氧化碳中毒:240*3600的压制 轻度:COhb:10%~20%:头痛四肢无力 中度:COhb:30%~40%:口唇粘膜樱桃红 重度:COhb:40%~60%:去大脑皮质状态 高压氧(长期)、亚低温治疗

急危重症护理学知识点总结以及教案

急救护理学 1、市区急救的反应时间是15分钟 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组成: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救护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 作用:既适合于平时的急诊医疗工作,也适合于大型灾害或意外事故的急救。 3、院前急救:也称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统称,即在患者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4、急诊护理工作的具体目标及措施:(选择)P18 (1)、稳定急诊护理专业队伍 (2)、提高分诊准确率 (3)、提高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4)、完善急救备用物资管理机制 (5)、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6)、提高急诊患者的住院率 (7)、规范护理文书

(8)、保证互换沟通通畅 5、ICU的人员编制:床位:医生人数=1:0.8以上 床位:护士人数=1:2.5-3以上 ICU 收治对象: (1)、创伤、休克、感染等引起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心肺复苏后需要对其功能进行较长时间支持者 (3)、严重的多发伤、复合伤 (4)、物理、化学因素导致疾病症,如中毒、溺水、触电、虫蛇咬伤和中暑患者 (5)、有严重并发症的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6)、各种术后重症患者或年龄较大,术后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高危患者 (7)、严重水、电解质、渗透压和酸碱失衡者 (8)、严重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甲状腺、肾上腺和垂体等分泌危象患者 (9)、各种原因大出血、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等各系统器官功能不全需要支持者 (10)、脏器移植术后及其他需要加强护理者 6、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低下,易感性增加 感染患者相对集中,病中复杂 各种进入性治疗、护理操作较多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大纲1 (1) 本科 高等教育

《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mergency Nursing Science 课程编号:10234062 课程类别:专业课 适用专业:急危重症护理专业 学分:2.5 总学时:40学时(理论24,实验16) 先修课程:通修类课程、基础护理类课程、临床护理类课程、医学统计学、统计软件应用、预防医学、医药文献检索 后续课程:临床实习 一、课程简介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急救护理学是指在院前遭受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病人的前期急救和护理。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和转运途中监护。 二、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学习本课程旨在挽救病人生命和减少伤残,把紧急救治及护理措施送到病人家中或现场,使伤急症病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专业人员的诊治、护理和生命支持。急救护理不是处理疾病的全过程,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救治伤病时的急性阶段,为病人接受进一步治疗护理创造条件。掌握常见危重症的病情判断、处理原则、护理重点,常用的急救技术。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学中常见概念的意义、急危重症护士的资质认证;熟悉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及ICU的任务;了解急诊分诊的作用,熟悉急诊分诊概念;熟悉急诊初级评估和次级评估的目的和内容。 课程目标2: 培养学生具备具有初步急危重症的抢救配合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能力;掌握基础护理技术和具有配合实施常用诊疗技术的能力;具有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能力;具有运用多学科知识和评估技能,制定护理计划的基本能力。 课程目标 3: 培养学生能够熟悉各种急救操作,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系统的监测能有一定的概念,能具有运用多学科知识和评估技能,制定护理计划并对不同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在操作中,关爱生命,尊重护理对象的价值观、文化习俗、个人信仰和权利。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表1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急危重症护理学》计划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学》计划教案 教案标题:急危重症护理学 教学目标: 1.了解急危重症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疾病。 2.熟悉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和监护技术。 3.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操作和护理技巧。 4.培养学生的护理团队合作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教学内容: 1.急危重症的定义和分类。 2.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外伤等。 3.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和监护技术,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动脉导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插管等。 4.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操作,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操作等。 5.急危重症护理的护理技巧,如药物计量、输入输出监测等。 6.护理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和急危重症患者的应急处理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急危重症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疾病。

2.示范法:通过模拟患者情况,演示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和监护技术的操作。 3.实践法:让学生参与到实际护理操作中,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和分享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导入:介绍急危重症的定义和分类,引发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的兴趣。 2.讲授:详细介绍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包括其病理生理过程和护理要点。 3.示范:通过视频或幻灯片演示监护技术的操作流程和要点。 4.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布置学生课后阅读相关文献。 第二课时: 1.复习:学生回答第一课时课后阅读的问题,巩固和复习所学内容。 2.讲授:介绍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技术,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动脉导管插管等操作流程和要点。 3.讨论: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实际护理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评估技术的模拟操作,互相观摩和点评。

大学急重症护理教案

大学急重症护理教案 大学急重症护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急重症患者的情况评估和护理方法; 2. 学习各种急重症病情的特点及其护理处理; 3. 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如ECG监测仪器、呼吸机等; 4. 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急重症患者的病情评估 (1)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 (2)对意识、瞳孔等神经系统的评估; (3)对肺部、心脏、肝肾等各系统的评估。 2. 急性心肌梗塞急诊护理 (1)了解心肌梗塞的病情特点; (2)掌握ECG检查方法,了解心肌梗塞的ECG诊断; (3)掌握紧急抢救措施,如立即行溶栓治疗、给予血管扩张剂等;(4)掌握后续护理方法,包括心理疏导、药物治疗、预防二次发作等。 3. 呼吸衰竭的急救处理 (1)了解呼吸衰竭的病情特点,掌握诊断方法; (2)掌握呼吸机使用,进行呼吸支持; (3)掌握氧疗的相关操作; (4)掌握支护疗法,如镇静、咳痰、胸部物理治疗等。 4. 中枢神经系统突发病的急救处理

(1)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突发病的病情特点,如脑出血、脑梗死等; (2)掌握紧急抢救措施,如给予神经保护剂、降压降脑压等; (3)掌握后续护理方法,包括对神经系统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等。 5. 严重感染的急救处理 (1)了解严重感染的病情特点; (2)掌握抗感染治疗,如采用抗生素等药物; (3)掌握血流动力学支持的相关方法,如液体复苏、利尿、补充电解质等; (4)掌握对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6. 休克的紧急抢救处理 (1)了解休克的病情特点,掌握诊断方法; (2)掌握血流动力学支持的相关方法,如液体复苏、心脏支持药、利尿、补充电解质等; (3)掌握休克抢救的时间节点及疏导患者家属等方法。 三、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模拟操作、小组讨论、多媒体课件讲解等。 四、评价方法:学生出勤、参与课堂讨论、模拟操作评分、结合本学期学习成果设计策略、教案设计等。 五、教学资源:ECG监测仪器、呼吸机、模拟人体模型等。 六、教学计划表: 周次\t教学内容\t教学方法\t教学时数 第1周\t急重症患者病情评估\t讲授/案例\t1课时 第2周\t急性心肌梗塞急救处理\t讲授/模拟操作\t2课时 第3周\t呼吸衰竭的急救处理\t讲授/模拟操作\t2课时 第4周\t中枢神经系统突发病的急救处理\t讲授/案例\t1课时 第5周\t严重感染的急救处理\t讲授/小组讨论\t1课时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案 第五版 (全部章节)

第一章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和发展历史。 2. 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工作的特点和能力要求。 3. 了解急危重症护士的培训和资质认证过程。 4. 熟悉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和概况。 二、教学内容: 1.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发展历史(3 分钟) a. 国际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b. 我国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2. 急危重症护理工作特点及能力要求(4 分钟) a. 急危重症护理工作特点 b. 急危重症护理能力要求 3. 急危重症护士培训及资质认证(5 分钟) a. 国内外急危重症护士培训 b. 国内外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 4.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8 分钟) a.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 b.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况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发展历史、工作特点、能力要求、培训及资质认证和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和概况。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急危重症护理的实际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就急危重症护理的某个方面展开讨论,分享观点和经验。 四、教学资源: 1. 投影仪或多媒体设备 2.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材 3. 相关案例和文献资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 分钟):通过一个典型的急危重症护理案例,引出急危重症护理学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29 分钟): a.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发展历史(3 分钟) b. 急危重症护理工作特点及能力要求(4 分钟) c. 急危重症护士培训及资质认证(5 分钟) d.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8 分钟)

3. 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急危重症护理学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享经验和观点。 4. 总结与反馈(5 分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答学生的疑问,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 六、评估方式: 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等方面的表现。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的小组讨论成果和报告表现。 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急危重症护理学的作业,如阅读文献、撰写心得等。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发展历史、工作特点、能力要求、培训及资质认证和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和概况,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护理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案 教案标题:急危重症护理学 教学目标: 1.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了解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3.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培养学生对急危重症患者护理的能力和责任感。 5.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 1.急危重症护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a.急危重症护理的概念和历史发展 b.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c.急危重症护理学的专科特点 2.常见急危重症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a.心脏急危重症: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b.呼吸系统急危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支气管哮喘、肺栓塞等 c.中枢神经系统急危重症:脑卒中、颅脑损伤、癫痫等 d.多器官功能衰竭:脓毒症、休克等

3.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a.急危重症护理的目标和任务 b.生命体征监测与评估 c.重症患者的气道管理与机械通气 d.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 e.营养支持和内外科护理措施 f.急危重症护理中的感染预防与抗生素应用 g.急危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与精神护理 教学方法: 1.授课讲解: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急危重症 护理的重要性和应用。 2.案例分析:以常见急危重症疾病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并设计相应的护理措施。 3.临床实习:安排学生到临床科室进行实习,与临床护士一起参与急 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实践能力。 4.讨论研究:开展小组讨论或研究项目,让学生深入了解急危重症护 理学的前沿知识和研究进展。 教学评估: 1.课堂提问:通过提问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进行回答,检查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技能。 2、学生能够运用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知识,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有效的护理。 3、学生能够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最新发展,并能够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 1、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技能。 2、急危重症病人的评估、诊断和护理方法。 3、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最新发展。 三、教学策略 1、采用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 2、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入理解急危重症

病人的评估、诊断和护理方法。 3、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最新发展,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四、教学材料 1、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 2、课件: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最新发展。 3、教具:演示用具、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介绍急危重症护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2、讲解基本概念:通过讲解、演示等方法,使学生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3、讲解评估、诊断和护理方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法,使学生理解急危重症病人的评估、诊断和护理方法。 4、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急危重症病人的评估、诊断和护理方法。 5、总结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最新发展: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最新发展,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六、教学评价 1、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检查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2、小组讨论:对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急危重症病人的评估、诊断和护理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急危重症护理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 1、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2、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3、对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急救护理学教案

第一章概述 学习目标 1.掌握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 2.熟悉急危重症护理的研究范畴。 3.了解急危重症护理的起源与发展。 4.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救死扶伤的职业奉献精神。 目录 一、急危重症护理的起源与发展 二、急危重症护理的研究范畴 三、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 四、急危重症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重点、难点 重点 急危重症护理的研究范畴 难点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 一、急危重症护理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于19世纪50时代克里米亚交战时期,南丁格尔率领护土战地救护伤病员死亡率从42%就下降到2%,体现院外救护的重要性。 (2)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发生了脊髓灰质炎大流行,许多患者伴有呼吸肌麻痹,不能自主呼吸进而出现呼吸衰竭,而将这些危重患者集中起来,辅以“铁肺”治疗,配合相应的特殊护理技术,在当时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用于监护呼吸衰竭患者的“监护病房”。 (3)20世纪60年代,现代监护和急救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 (4)20世纪60年代后期,现代监护仪器设备的集中使用,促进了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 (5)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际要求急救车装备必要的仪器,国际间统一紧急呼救电话号码及交流急救经验等。 (6)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医学专业委员会确立麻醉、内科、外科和儿科设立危重症医学专业。此后,急危重症护理在国际上迅猛发展,并在社会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急危重症护理事业的发展 (1)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对伤员进行战地救护和转运。 (2)20世纪50年在大中城市建立急救站。 (3)20世纪70年代建设心脏监护病房。 (4)20世纪80年代各大医院相继成立急救中心。 (5)1980年10月要求根据条件加强急救工作。 (6)1981年《中国急救医学》创刊。

急危重症护理学知识点总结以及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学知识点总结以及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学科,主要研究急危重症患者 的护理管理。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知识点涵盖了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呼吸 支持、心脏监护、神经监护、消化系统护理、肾脏护理等方面。下面是急 危重症护理学的知识点总结以及教案。 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知识点总结: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呼吸频率、心率、体温和血压的监测,及 时发现异常和变化。 (2)神经系统评估:包括意识水平、瞳孔反应、肌力等方面的评估,判断患者是否有神经系统损伤。 (3)肺部评估:包括呼吸音、呼吸困难程度、气道管理等方面的评估。 (4)心脏评估:包括心率、心律、心音的评估,及时发现心脏问题。 2.呼吸支持: (1)氧气给予:根据患者的氧饱和度和呼吸状态决定给氧方式和浓度。 (2)呼吸机辅助通气:根据患者的呼吸状态和氧饱和度决定是否需 要机械通气。 (3)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对呼吸道阻塞严重患者进行气道管理。3.心脏监护:

(1)心电图监测:监测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和缺血。 (2)血钾监测:监测血钾水平,及时发现高钾或低钾情况。 4.神经监护: (1)瞳孔监测:监测瞳孔大小和光反应,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等情况。 (2)神经系统评估: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肌力、反射等,判断神 经系统功能。 5.消化系统护理: (1)肠内营养:对于不能口服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以维持营养平衡。 (2)胃肠减压:对于胃肠道积气或肠梗阻的患者,进行胃肠减压以 缓解症状。 6.肾脏护理: (1)尿量监测:监测患者尿液输出情况,及时发现尿量减少或增多 的情况。 (2)肾功能监测:监测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判断肾功能是否正常。 二、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 2.掌握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评估方法和护理技术。

(完整版)急危重症护理学-淹溺教案

淹溺患者的护理教案首页

淹溺患者的护理 教学过程设计 本单元课程教学时间总计(时间: 45分钟)【步骤一】导入新课(时间: 3分钟) 【步骤二】基础知识(时间: 7分钟)

【步骤三】任务一:接诊并评估患者(时间: 6分钟) 【步骤四】护理问题(时间: 4分钟) 【步骤五】任务二:制订患者的救治和护理方案(时间: 15分钟)

膝顶法肩顶法抱腹法 ④心肺复苏:对呼吸、心搏停止者应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即尽快予 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2)院内救护 ①迅速安置于抢救室内,保暖。 ②维持呼吸功能:及早进行气管插管,应用人工呼吸机。可用呼吸 兴奋剂。 ③维持循环功能:动脉压、尿量、CVP监测指导补液。 ④对症处理:主要并发症有脑水肿、肺水肿、ARDS、溶血反应、酸 中毒、水和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3)护理措施 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神志、呼吸、尿色、尿量并记录。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肺水肿采取加压给氧,将30%~40%的乙醇 置于湿化瓶内。 ③心理护理 ④输液护理:严格执行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2、播放电教 3、矫正,点评与小结,提炼要点,强调重点。 【步骤六】任务三:患者准备出院,完成出院指导(时间: 4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教师与学生共同模拟出院情景,演示出院指导步骤与要点。 2.健康教育要点: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3.播放电教,学生分组再练习。 4.随机抽查一组学生演示,学生自评,教师点评。1.学生思考讨论 2.分组练习案例1患者出院指导的方法和要点 3.学生自评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案 (2)

长治医学院 讲课对象 讲课章节 教 学 目 标 教案 2015 年 5 月 9 日系别(专业)护理学本章节讲课时数 1 年级、班次2010 级班人数103 第五章第二节心肺脑复苏 识记: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持续生命支持的观点 理解:药物治疗中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应用及用药监护 掌握 :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持续生命支持技术 教 学 内 容 教课要点教课难点导言3min 一、基础生命支持15min 二、进一步生命支持15min 三、持续生命支持7min 1、基础生命支持的三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2、药物治疗的目的、方法及常用药物 3、电击除颤术及注意事项 1、基础生命支持的三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2、药物治疗的目的、方法及常用药物 3、电击除颤术及注意事项 教课方法讲解法、示教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外作业 1. 心肺脑复苏不一样阶段的急救要点。 或思虑题 2. 简述心肺脑复苏时用药原则和方法。 参照资料周秀华主编《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二版 讲课教师:景丽职称:主管护师

第二节心肺脑复苏 一、基础生命支持 观点:在心脏骤停病人发病现场进行的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即CPCR中的第一个阶段的 ABC三步。又称早期办理或现场急救。 目的:向心、脑及浑身重要器官供氧,延伸机体耐受临床死亡时间(指心跳、呼吸停止,机体完整缺血,但尚存在心肺复苏时机的一段时间,往常约4分钟)。 步骤:包含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通畅气道(A: airway) ,人工呼吸( B:breathing),成立有效循环(C:circulation)和转运等环节,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中把过去的ABC改为 CAB. (一)判断并启动EMSS 1、判断病人反响:在判断事发地址易于就地急救后,快速判断。要轻拍重喊,不行使劲摇摆病人(免得加重骨折等伤害,假如病人有头颈部创伤或思疑有颈部伤害,切勿轻易挪动,免得造成进一步伤害,对脊髓伤害的病人不适合的挪动可能造成截瘫),检查要在 10 秒以内达成。 2、检查循环体征:检查颈动脉搏动,时间不要超出10 秒( 5-10 秒之间)。 1 岁以上的病人检查颈动脉, 1 岁以下的婴儿检查肱动脉。 3、启动 EMSS:一旦判断病人意识丧失,不论可否一定有无循环,急救人员 都应立刻实行心肺复苏,同时立刻呼救。 (二)开始复苏时病人体位 复苏体位:病人平卧在平川或硬板上,假如病人面朝下时,应将病人整体翻转,即头、肩、躯干同时转动,防止躯干歪曲,头、颈部应与躯干保持在同一个 轴面上。将双上肢搁置于身体双侧。 (三)循环支持( C) 1、心前区捶击:在人工胸外心脏按压前,予以快速心前区捶击,可经过机 械- 电变换产生低能电流而停止异位心律的折返通路,心室抖动转为较稳固的节 律。但心前区捶击只好刺激有反响的心脏,对心室停留无效,也不拥有胸外心脏 按压推进血流的作用,故心前区捶击对心脏骤停无脉者而一时又电除颤器可供立刻除颤时可考虑使用。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案

教案 长治医学院 2015年 5月9 日 授课对象系别(专业)护理学本章节授课时数 1 年级、班次2010级1.2.3班人数103 授课章节第五章第二节心肺脑复苏 教学目标识记: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延续生命支持的概念理解:药物治疗中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应用及用药监护 掌握: 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延续生命支持技术 教学内容导言 一、基础生命支持 二、进一步生命支持 三、延续生命支持 3min 15min 15min 7min 教学重点1、基础生命支持的三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2、药物治疗的目的、方法及常用药物 3、电击除颤术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基础生命支持的三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2、药物治疗的目的、方法及常用药物 3、电击除颤术及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教法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外作业或思考题1.心肺脑复苏不同阶段的抢救重点。 2.简述心肺脑复苏时用药原则和方法。 参考资料周秀华主编《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二版 授课教师:景丽职称:主管护师

第二节心肺脑复苏 一、基础生命支持 概念:在心脏骤停病人发病现场进行的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即CPCR中的第一个阶段的ABC三步。又称初期处理或现场急救。 目的:向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氧,延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时间(指心跳、呼吸停止,机体完全缺血,但尚存在心肺复苏机会的一段时间,通常约4分钟)。 步骤:包括心跳、呼吸停止的判定,畅通气道(A:airway),人工呼吸(B:breathing),建立有效循环(C:circulation)和转运等环节,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中把过去的ABC改为CAB. (一)判断并启动EMSS 1、判断病人反应:在判定事发地点易于就地抢救后,快速判断。要轻拍重喊,不可用力摇晃病人(以免加重骨折等损伤,如果病人有头颈部创伤或怀疑有颈部损伤,切勿轻易搬动,以免造成进一步损伤,对脊髓损伤的病人不适当的搬动可能造成截瘫),检查要在10秒以内完成。 2、检查循环体征:检查颈动脉搏动,时间不要超过10秒(5-10秒之间)。1岁以上的病人检查颈动脉,1岁以下的婴儿检查肱动脉。 3、启动EMSS:一旦判定病人意识丧失,无论能否肯定有无循环,急救人员都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同时立即呼救。 (二)开始复苏时病人体位 复苏体位:病人平卧在平地或硬板上,如果病人面朝下时,应将病人整体翻转,即头、肩、躯干同时转动,避免躯干扭曲,头、颈部应与躯干保持在同一个轴面上。将双上肢放置于身体两侧。 (三)循环支持(C) 1、心前区捶击:在人工胸外心脏按压前,予以迅速心前区捶击,可通过机械-电转换产生低能电流而终止异位心律的折返通路,心室颤动转为较稳定的节律。但心前区捶击只能刺激有反应的心脏,对心室停顿无效,也不具有胸外心脏按压推动血流的作用,故心前区捶击对心脏骤停无脉者而一时又电除颤器可供立即除颤时可考虑使用。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设计

课程一般信息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课方案文案 课程名称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种类必修课《急危重症护理学》主编:张波、桂莉 使用教材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2013 年 11 月第 3 版。 教课对象护理学专业本科生讲课形式讲堂讲解讲课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讲课老师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今世护理学的一门重要年青的新兴学科,以挽 课程简介 学时 救患者生命,提高急救成功率,促使患者痊愈为目的,以护理学专业 理论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应 用学科。在专业课程系统中处于重要地点。 总合拟 36 个学时,此中理论学时26 个学时,实践学时12 个学时 教课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基本知识和主要特色 2.掌握常有急、危、重症辨别和救护原则 3.掌握现场救护和途中救护技术 4.掌握各样急、危、重症的救护技术和操作技术; 5.熟习危大病监护技术。 【能力目标】 1.经过本教材的学习特别是第一单元急危重症护理学总论,有助于学生适应现 代护剪发展的需要,成立整体护理观点和科学的思想方式. 2.经过本教材的学习特别是第二单元急诊护理,培育学生对基础护理知识以及各 专科理论知识的综合掌握,使学生系统掌握急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常用急救护理技术及各样临床常有急危重症的急救护理知识,熟习急救护理的工作范围与特点,为此后从事和发展急救护理工作确立基础。

学情剖析3.经过本教材的学习特别是第三单元危重症护理,使学生熟习危重患者的系统功 能监测以及营养支持。 4.经过本教材的学习特别是第四单元常用救护技术,加强学生急诊、急救意识,掌 握急诊知识和急救技术,熟习机械通气和急危重症血液净化治疗的作用。 【感情态度目标】 1.经过学习,加深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培育热爱急危重症护理学专业、不停进 步、勤苦学习的精神,对常用急救技术和国内外新进展等知识有所认识和提高。 2.经过实践操作,培育谨慎务实、谨小慎微的工作态度,养成正确的护理行为 意识,为临床急救护理工作确立基础。 3.培育学生独立思虑、认识和剖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足调换学生踊跃主动性,培育高度的责任心、怜悯心、爱心、团队合作精神,能成立优秀的人际关系,造福 于急、危、重症患者的专业队伍。 【知识基础】 讲课对象是已经有必定理论基础的大三学生,但课程所波及内容多且广泛,而 且需要联系其余学科所学知识,学生的各学科知识成碎片状,相互没法链接。此外 学生关于与平时急救有关的救护技术学习兴趣较高,有益于学习的展开。 【认知特色】 学生虽认识到急危重症的必需性和紧迫性,可是详细的疾病体制和救护举措却 不清楚,对这部分与自己亲密有关的新知识充满好奇。 【学习风格】 学生乐于在生动开朗、同等开放、充满时代气味的讲堂环境中学习,但理论知 知趣对乏味,讲堂上学生注意力难以贯串教课全过程。因此,讲堂上可经过事例分 析、问题导入及议论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将理论内容与平时生活、认知相 关系,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一、急危重症护理 详细章 学二、急救医疗服 节教课讲课章节学时理论2学时 务系统的构成与管 内容 理三、急诊科的设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教案 第一部分绪论 第一节概述(2学时) 一、教学目标及要求 熟悉:急救护理学研究范畴。 掌握:1.现场急救的原则; 2.院前急救的概念; 3.急症医疗体系的主要参与人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现场急救的原则,急症医疗体系的主要参与人员。 (二)教学难点: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急救组织,急诊医疗体系管理。 三、主要教学内容 (一)主要内容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于发展、研究范畴、学科特点与要求 (二)主要内容 定义: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健康,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院前急救、急诊科救护、危重病救护、灾难救护、战地救护、中毒救护、急危重症护理教学、管理和科研。 (三)实践教学内容本章节无 四、考核知识、技能点 本章节课后思考题 第二节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及要求: 熟悉:急救护理学研究范畴。

掌握:1.现场急救的原则; 2.院前急救的概念; 3.急症医疗体系的主要参与人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现场急救的原则,急症医疗体系的主要参与人员。 (二)教学难点: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急救组织,急诊医疗体系管理。 三、主要教学内容 (一)主要内容 1.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 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建立灵敏的通讯网络;改善院前急救的运输工具;加强急救专业人员培训;普及社会急救;完善卫生法律法规组建布局合理的急救网络和合理的组织体系:扩大社会急救队伍和急救站;科学管理急诊科工作;对突发性的重大事故组织及时抢救;战地救护 (二)实践教学内容本章节无 四、考核知识、技能点 本章节课后思考题 第二部分院前急救 第一节概述(2学时) 一、教学目标及要求 了解:急救指挥系统与网络化管理。 熟悉:院前急救任务的重要性、特点;转运与途中监护。 掌握:1. 院前急救的原则; 2. 现场救护要点; 3. 急救技术的应用。

急重症护理学教案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教师姓名张英课程名称急重症护理学班级09高职护理1、3、6、7 班 授课日期2012年9月3日第1周授课顺序第1次 章节名称第一章绪论 课堂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急重症护理学的范畴和EMSS概念 技能目标: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于院外急救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明了急救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重点和难点重点:急重症护理学的范畴难点:急重症护理学发展史 教学内容 及 时间安排 导入新课 5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急重症护理学的概念和范畴 20分 一、概念 二、研究范畴 一院外急救二院内急诊救护 三危重病救护四灾难救护 五急救护理人才的培训和科研工作 第二节急重症护理学的发展简史 25分第三节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20分第四节急救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5分 课堂小结 5分 教学资源教材《急重症护理学》主编:谭进 作业 1.急重症护理学的研究范畴? 2.急重症护理学发展史。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急重症护理学的概念和范畴 一、概念 二、研究范畴 ★ 一 、 院外急救 二 、 院内急诊救护 三 、危重病救护 四 、灾难救护 五 、急救护理人才的培训和科研工作 第二节 急重症护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三节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一、 概念★ 二、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管理 第四节 急救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课后记 板板书书设设计计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教师姓名张英课程名称急重症护理学班级09高职护理1、3、6、 7班 授课日期2012年9月4日第1周授课顺序第2次 章节名称第二章院前急救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院前急救的模式 课堂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院前急救概念原则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运用院外急救原则急救病人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伤护伤观念 重点和难点重点: 院前急救概念原则难点: 院前急救原则 教学内容 及 时间安排 导入新课 5分第二章院前急救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10分 二、院前急救的特点 15分 三、院前急救的任务 10分 四、院前急救的原则 10分第二节院前急救的模式 一、西方国家院外急救的组织体系 20分 二、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体系 15分课堂小结 5分 教学资源教材《急重症护理学》主编:谭进作业 复习相关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