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的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的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的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材料之二(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

的设计

课题类型:设计□√实验研究□论文□

学生姓名:联系扣扣:2825772782

学号:

专业班级: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开题时间 2012年3月11日

2012年 3 月11日

开题报告内容与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及研究意义(价值)

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提高,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出现了各种新颖的脉搏测量仪器,特别是电子脉搏仪的出现,使脉搏测量变得非常方便。脉诊在我国已具有2600多年临床实践,是我国传统中医的精髓,但祖国传统医学采用“望、闻、问、切”的手段进行病情诊断,受人为的影响因素较大,测量精度不高。科技的创新,脉搏测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工测试法或听诊器测试法,脉搏测量可利用电子仪器测量出精度更就的数据。人体脉搏信号中包含丰富的生理信息,也逐渐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很大兴趣,达到了方便、快捷、准确的测量脉搏的目的。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电子测量仪器以极快的速度向数字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制成的脉搏测量仪器性能良好,结构简单,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脉搏测量仪的设计,必须是通过采集人体脉搏变化引起的一些生物信号,然后把生物信号转化为物理信号,使得这些变化的物理信号能够表达人体的脉搏变化,最后要得出每分钟的脉搏次数,就需要通过相应的硬件电路及芯片来处理物理变化并存储脉搏次数。在硬件设计中一般的物理信号就是电压变化。本系统的组成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单片机电路、显示电路、键盘输入等部分。

联系扣扣:2825772782

二、毕业设计(论文)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脉搏测量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对脉搏的测量精度也越来越高,国内外先后研制了不同类型的脉搏测量仪,脉搏测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工测试法或听诊器测试法,脉搏测量可利用电子仪器测量出精度更就的数据。人体脉搏信号中包含丰富的生理信息,也逐渐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很大兴趣,达到了方便、快捷、准确在测量脉搏的目的。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电子测量仪器以极快的速度向数字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制成的脉搏测量仪器性能良好,结构简单,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而其中关键是对脉搏传感器的研究。起初用于体育测量的脉搏测试集中在对接触式传感器的研究,利用此类传感器所研制的指脉、耳脉等测量仪各有其优缺点。指脉测量比较方便、简单,但因为手指上的汗腺较多,指夹常年使用,污染可能会使测量灵敏度下降:耳脉测量比较干净,传感器使用环境污染少,容易维护。但因耳脉较弱,尤其是当季节变化时,所测信号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过去在医院临床

监护和日常中老年保健中出现的日常监护仪器,如便携式电子血压计,可以完成脉搏的测量,但是这种便携式电子血压计利用微型气泵加压橡胶气囊,每次测量都需要一个加压和减压的过程,存在体积庞大、加减压过程会有不适、脉搏检测的精确度低等缺点。

脉搏测量仪的发展主要向以下几个趋势发展:

(1)自动测量脉搏并且对所得到的脉搏进行自动分析。

目前很多脉搏测量仪都具有检测血氧等其他的功能,但是对这些信号的分析和诊断还需要一些有经验的医生观察,进行分析后才能确认结果,浪费大量的人力,且由人为引入的误差较大。因此,未来脉搏自动检测的内容将更加详细,自动分析诊断功能也更强大。

(2)数字化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随着数字科学技术的发展,脉搏测量仪集成度将更高,更便于携带。数字信号处理的运用将使干扰更小,测量更为准确。

(3)多功能化越来越明显

目前的脉搏测量仪,一般都具有测试血氧,心电图等等功能,单纯的脉搏测量仪已经很少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脉搏测量仪必然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

人体脉搏测试仪是用来测量人体心脏跳动频率的电子仪器,也是心电图的主要组成部分。心脏跳动频率通常用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来表示。采用数显式脉搏计测量心脏跳动的频率不但精确,而且使用方便,显示结果醒目。

近年来国内外致力于开发无创非接触式的传感器,这类传感器的重要特征是测量的探测部分不侵入机体,不造成机体创伤,能够自动消除仪表自身系统的误差,测量精度高,通常在体外,尤其是在体表间接测量人体的生理和生化参数。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主要的脉率采集有三种方法:采用一对红色发光二极管实现、采用反射式的红外管实现和采用压电陶瓷芯片实现。方法一:检测的基本原理:随着心脏的搏动,人体组织半透明度随之改变。当血液送到人体组织时,组织的半透明度减小;当血液流回心脏,组织的半透明度增大。这种现象在人体组织较薄的手指尖、耳垂等部位最为明显。因此,本脉率计将红外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红外线照射到人体的上述部位,并用装在该部位另一侧或旁边的红外光电管来检测机体组织的透明程度并把它转换成电信号。由于此信号的频率与人体每分钟的脉搏次数成正比,故只要把它转换成脉冲并进行整形、计数和显示,就能实现实时检测脉搏次数的目的。方法二:采用反射式的

红外管。现在市场上的脉率计普遍采用这种传感器来采集信号,因为此红外管接收和发射都在手指的同一侧,所以就不用考虑每个人手指情况不同所造成的麻烦了。但是同样的,对红外的知识了解相对匮乏,得到需要的信号也不太容易。方法三:采用压电陶瓷片通过脉搏的跳动采集信号。随着心脏的搏动,人体手腕的脉搏和颈部的搏动较为明显,采用压电传感器放于上述部位,把压电传感器测得的信号转换成脉冲并进行整形、计数和显示,就能实现实时检测脉搏次数的目的。当脉搏跳动时,压电陶瓷片便会产生相应的信号,虽然这是一种很陈旧的方法,但是却很实用,测试的时候能够明显的观测到信号的变化。

人体心室周期性的收缩和舒张导致主动脉的收缩和舒张,是血流压力以波的形式从主动脉根部开始沿着整个动脉系统传播,这种波成为脉搏波。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心理病理信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波形)、强度(波幅)、速率(波速)和节律(周期)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征,因此对脉搏波采集和处理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和应用前景。但人体的生物信号多属于强噪声背景下的低频的弱信号, 脉搏波信号更是低频微弱的非电生理信号,因此必需经过放大和后级滤波以满足采集的要求。

三、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方案及工作计划(含工作重点与难点及拟采用的途径)

本设计采用单片机AT89C51为控制核心,实现脉搏测量仪的基本测量功能。

系统硬件框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脉搏测量仪硬件框图

本设计的难点在软件编码与调试这一部分,软件这部分用C语言编写,C语言编写比较简单,而且看起来脉络清晰,明白,易懂。并且调试、修改起来也比较方便。编写时各个模块可以独立编写,各个模块用一个函数表示,需要时只需调用即可,最后再将各个模块联系起来。当然,各个模块程序的编写还是相当不容易的,需要多查阅资料与学习。重点在硬件设计,硬件设计主要就是各个模块的设计,其关键在于仪器选型和电路设计,如:显示电路用LED显示,键盘主要用于设定脉搏波速上下限,不在此范围,则就报警。这部分也需多查阅资料,多多请教别人,多思考。

四、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期刊类文献不少于7篇,应有一定数量的外文文献,至少附一篇引用的外文文献(3个页面以上)及其译文)

[1] 程光,赵崇侃.指动脉搏波光电传感器的研制[J].南京医学院学报,1991年第11卷第4期,329—330.

[2] 朱国富,廖明涛,王博亮.袖珍式脉搏波测量仪[J].电子技术应用,1998,第1期,1—3.

[3] 韩文波,曹维国,张精慧.光电式脉搏波监测系统[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1999,第22卷第4期,2.

[4] 欧阳俊,谢定等.基于BL-410 的指端脉搏波采集系统应用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4,第11卷第2期,2—4.

[5] 刘云丽,徐可欣等.微功耗光电式脉搏测量仪[J].电子测量技术,2005,第2期,2—5.

[6] 刘文,杨欣,张铠麟.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指脉检测系统的研究[J].医疗装备,2005,第9期,2—14.

[7] 程咏梅,夏雅琴,尚岚.人体脉搏波信号检测系统[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6,第25卷第5期,1—3.

[8]李海滨 .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与项目实例[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9] J McLaughlin, M McNeill, B Braun and P D McCormack. Piezoelectric sensor determination of arterial pulse wave velocity [M]. UK:INSTITUTE OF PHYSICS PUBLISHING,2003, 6-4.

[10]J.C.Candy and G.C.Temes.Oversampling Methods for Data Conversion[M].IEEE Pacific Rim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Computers and Signal Processing,May 1991,9-10

[11] John D.Ryder Electronic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M].1983,1-24.

外文文献:

Piezoelectric sensor determination of arterial pulse wave velocity

Arterial pulse wave velocity (APWV) is a measure of the elasticity (or stiffness) of peripheral arterial blood vessels. The pulse referred to here will be the pressure pulse as opposed to the flow pulse measured by ultrasound Doppler.

The pressure pulse velocity var ies over the range from about 12 m s?1 to

15 m s?1 in stiff peripheral arteries, whereas in normal arteries it has a velocity in the range of 7 to 9 m s?1.

The aim of this project was the development of a fast and easy to use system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eripheral arterial pulse wave velocity. The principle of the PWV measurement is based on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two pulse waves at two different positions, such as the radial artery at the wrist and the brachial artery just above the elbow. By determining the pulse transit time between these points and the distance measured between the two locations, pulse wave velocity may then be calculated. The pressure pulse detection is done by using two piezoelectric sensors which generate a measurable voltage at the output contacts if they are mechanically deformed. The deformation produced voltage is first amplified and filtered and then digitalized with a data acquisition card.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sensors includes a filtering process, the calculation of the PWV with three different methods—foot-to-foot, cross-correlation and peak-to-peak—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arterial pulse rate.

The sensor technique used in this work involves the piezoelectric effect in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 which produces an output voltage in response to mechanical pressure on the material.

Three methods of APWV determination are used: foot-to-foot APWV; peak-to-peak APWV and cross-correlation APWV. The FFAPWV and CCAPWV methods are less sensitive to pressure wave reflections at bifurcations, etc in the arterial tree, than the PPAPWV method. Mean values and standard deviations were computed for all three methods and compared.

‘Foot-to-foot’ APWV (FFAPWV). This is based on the velocity of the ‘foot’, or leading edge, of the pressure pulse wave. The arrival times of the foot of the pulse wave at two positions along the artery are recorded. If Δt is the difference in arrival times and Δ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recording positions (proximal and distal), the FFAPWV is simply

FFAPWV = Δs/Δt.

‘Peak-to-peak’ APWV (PPAPWV). This is completely analogous to the FFAPWV except that the points of observation are the two (proximal and distal) peaks of the pulse wave and

PPAPWV = Δs/Δt.

Apparent pulse wave velocity (AAPWV). The pressure wave may be represented as a Fourier series,

P(t) = P0 +∑=k

n 1Pn sin(n ωt + θn)

Where P0 is the mean fluid pressure, n is the harmonic number, Pn is the amplitude of the nth harmonic and θn is the phase angle of the nth harmonic.

The spatial rate of change of the phase for one harmonic based on two simultaneous pressure measurements separated by a distance _s along an artery, is related to the apparent arterial pulse wave velocity (AAPWV) by the following equation,

AAPWVn = (Δs)n(f )(360o )/(θx1? θx2)

Where AAPWVn is the apparent pulse wave velocity for the nth harmonic, f is the heart rate,θx1 is the phase angle for the proximal harmonic n and θx2 is the phase angle for the distal harmonic n.

Cross-correlation PWV . If the arterial pulse at the proximal measurement position is represented by the pressure time series P(x1, t) and that at the distal position by P(x2, t) and the cro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Φx1,x2(τ ), then Φwill have a maximum value at some time lag.

The correlation function can be expressed as

Φx1,x2(τ ) = (1/T )?-2

/2/εεP(x1, t)P(x2, t) dt.

The value of τ at which maximum correlation occurs represents the transit time (_t) of the pressure wave from position x1 to position x2 along the arterial segment. From the separation distance and transit time data the correlation arterial pulse wave velocity is

CCAPWV = (x2 ? x1)/ Δt.

In this work normal, young test subjects were used, and it has the primary objectives of optimizing the measurement procedures and establishing the statistical spread and mean values of the observed PWVs for a specific peripheral arterial segment. Based on this, it is planned to use the system in clinical trials involving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due to diabetes, hypertension, etc), pre-, during and post treatment (pharmaceutical or surgical).

Analogue and digital circuitry

Analogue charge amplifier. Piezoelectricmaterials convert mechanical stress or strain into proportionate electrical energy, by producing a charge when subjected to mechanical stress. The charge is converted to a voltage by an operational amplifier connected as a current

integrator, called a charge amplifier. The signal output of the amplifier is approximately ?30 mV. It is augmented by signal amplification.

Analogue signal amplification . This is done by use of an inverting amplifier. Because a dc signal appears at the output of the charge amplifier, dc offset removal is essential and is implemented in the inverting summing

The next phase of the analogue circuitry is a low pass filter to remove the 50 Hz noise interference.

Digital controlled data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A data acquisition board (DAQ) is required when the transducer signals need interfacing with a PC. The board contains 12 bit plus sign and a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and self-calibrating analogue-to-digital (ADC) converter. The ADC incurs a systematic error known as the quantization error. It is due to limited resolution and with the analogue input limit s et at ?5 to +5 V, the quantization error of the A/D converter used here was calculated to be 0.122 mV.

The data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was done using Lab View—a powerful instrumentation and analysis programming language for PCs.

Digital data acquisition program. The data acquisition circuit performs all the necessary operations for the data acquisition with Lab View. The functions of the circuit initialize the data acquisition and read the data from the acquisition card. These data are stored for later use in the data analysis part of the program.

Lab View programs are called virtual instruments (VIs) because of their appearance and operations are analogous to measuring instruments. A VI that is called within another VI is called a sub-VI and is analogous to a subroutine in text-based languages.

The data acquisition, analysis and presentation are comprised of three main procedures:

(1) Data acquisition card to interface the hardware to the PC.

(2) Data acquisition program to acquire and store data in a spreadsheet file.

(3) Data analysis to carry out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calculate PWV and present results. PWV Calculation

1. PWV calculation using peak detection. To calculate PWV using peaks, the location of the peaks must first be determined, so that the transit time of the wave between the peaks can be determin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best method of peak detection is the derivative of the curve method. If the first derivative of a curve is zero, then an extreme value can exist—either a peak or a turning point.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the second derivative at this point—if this is also zero, then an extreme value exists. The second VI used to determine the PWV is PWVcalc, using the tim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located peaks.

2. PWV with pressure wave foot detection. The VI named PWV Foot determines the leading edge (foot) of the pressure wave at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locations. The VI named PWVcalc is again used to compute the PWV from the tim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two leading edges (‘foot-to-foot’ APWV or FFAPWV).

3. PWV with cross-correlation. The PWV determination with cross-correlation is done with the VI named CalcPWV. The VI is in two parts: a part for the initialization function and a part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CAPWV.

In all cases PWV values are assembled in an array and the mean value, standard deviation and variance are calculated.

Sensor positioning

Sensor placement is critical to obtaining consistent measurements. A screw mechanism was first used to apply the sensors to the skin. But readings were very variable and so this technique was replaced by that in which the sensors are fixed to the skin by elastic strips. This led to better results.

Arm position is another critical feature of measurement. Two positions, normal and dependent,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using one test subject. In the normal position, the subject sits with the arm resting on a table. All test subject measurements were made in this position. In the dependent position, the subject sits with the arm hanging straight down.

The PWV values were smaller in this position and the variability was much greater, so this technique was discarded.

A correction module, ‘Delete Incorrect’, was used to delete PWV values resulting from aberrant signals, caused commonly by arm movement during the measurement. These unrealistic values were deleted before the PWV values were passed to the analysis VI.

中文翻译

压电传感器测定动脉脉搏波速度

动脉脉搏波速度(APWV)是一个测量的弹性(或刚度)的外周动脉血管。这里指的脉冲将压力脉冲,而不是流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压力脉冲速度变化范围从12ms?1到15ms?1,而在正常动脉有速度范围,在7到9 ms?1。

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开发一种快速和易于使用的系统测定外周动脉脉搏波速度。测量仪的原理是基于同时测量两个脉冲波在两个不同的位置,比如桡动脉在手腕和上臂肱动脉略高于肘部。通过测定脉冲过境时间这些点之间和距离测量这两个地点,脉搏波速度可能会被计算。压力脉冲检测是通过使用两个压电传感器产生一个可测量的电压输出联系人如果他们是机械变形。变形产生电压是第一放大和过滤,然后用数据采集卡数字化。分析中获得的数据传感器包括一个过滤过程中,计算有三种不同的方法——foot-to-foot APWV;peak-to-peak APWV 和cross-correlation APWV。

传感器技术用于这项工作涉及到压电效应在聚偏二氟乙烯(PVDF),它产生一个输出电压响应机械压力对材料。

三种测定动脉脉搏波速度的方法是: foot-to-foot APWV;peak-to-peak APWV and cross-correlation APWV。FFAPWV和CCAPWV方法不敏感,压力波反射在分支等在动脉树,比如PPAPWV方法。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是这三种方法分别要计算并比较的。

‘Foot-to-foot’APWV (FFAPWV)。这是基于压力脉冲波速度的“脚”,或前缘。脚的到达时间的脉冲波在两个位置沿动脉被记录。Δt是到达时间之差和Δs是两个记录位置(近端和远端)之间的距离,FFAPWV是

FFAPWV =Δs /Δt。

‘Peak-to-peak’APWV (PPAPWV)。这是完全类似于FFAPWV,只是点的观测是

脉冲波的两个(近端和远端)的山峰

PPAPWV =Δs /Δt 。

Apparent pulse wave velocity (AAPWV)。压力波可以表示为一个傅里叶级数,

P (t) = P0 +∑=k

n 1Pn (n ωt +θn)

P0是流体压力,n 是谐波数,Pn 是第n 次谐波的振幅和相位角的θn 是第n 次谐波。 空间变化速度的阶段的一个谐波是沿着动脉基于两个同时压力测量距离Δs,与明显的动脉脉搏波速度(AAPWV)由以下方程表示,

AAPWVn = (Δs) n(f)(360 o )/(θx1—θx2)

在AAPWVn 是明显的脉搏波速度的第n 次谐波,f 是心率、θx1是相角为近端谐波n 和θx2是相角为远端谐波n 。

Cross-correlation PWV .。如果动脉脉冲在近端测量位置代表的压力时间序列P(x1,t)、远端位置P(x2,t)和互关联系数的Φx1,x2(τ),然后有一个最大值Φ将在某个时间滞后。

相关函数可以表示为

Φx1,x2(τ)=(1 / T) ?-2

/2/εεP(x1, τ)P(x2, τ)dt 。

τ的价值的最大相关性发生代表时间差(Δt)的压力波从位置x1,x2位置沿动脉段。从分离距离和时间数据相关动脉脉搏波速度

CCAPWV =(x2?x1)/Δt 。

在这个工作正常,年轻的测试对象被使用,而且它的主要目标优化测量程序和建立统计传播和观测到的PWVs 平均值为一个特定的外周动脉段。在此基础上,它是计划利用系统在临床试验中涉及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由于糖尿病、高血压等)、前、中、后的治疗(药物或手术)。

模拟和数字电路

模拟电荷放大器。压电材料机械应力或应变转换成适当的电能,通过产生一个电荷当受到机械应力。电荷转换成电压通过一个运算放大器连接作为当前积分器,称为电荷放大器。信号输出的放大器是大约30 mV 。它增强了信号放大。

模拟信号放大。 这是通过使用一个反相放大器。因为一个直流信号出现在输出的电荷放大器、直流偏移切除是必要的,是实现反相求和下一阶段的模拟电路是一个低通滤波器来去除噪声干扰的50赫兹。

数字控制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一个数据采集板(DAQ)时需要传感器信号需要用电脑连接。董事会包含12位加号和逐次逼近和自校准模拟到数字转换器(ADC)。ADC 招致一个

系统误差称为量化误差。这是由于有限的决议和模拟输入上限设定在?5 + 5 V,量化误差的A / D转换器在这里使用费用为0.122 mV。

数据采集和分析是通过使用虚拟仪器一个强大的仪器和分析编程语言对个人电脑。

数字数据采集程序。数据采集电路执行所有的必要的操作与虚拟仪器的数据采集。电路的功能初始化数据采集和读取的数据采集卡。这些数据是存储供以后使用的数据分析程序的一部分。

虚拟仪器程序被称为虚拟仪器(VIs),因为他们的外表和操作类似于测量仪器。一个虚拟仪器,被称为在另一个虚拟仪器是称为子虚拟仪器和类似于在基于文本的语言子程序。

数据采集、分析和表示包含三个主要过程:

(1)数据采集卡的接口硬件到PC。

(2)数据采集程序获取和存储数据在一个电子表格文件。

(3)数据分析进行数字信号处理,计算和现在的结果

脉搏波速计算

1.脉搏波速计算使用峰值检测。计算脉搏波速使用峰值,峰值的位置首先必须确定,以便运输时间的波形峰值之间可以确定。最好的方法就是微分峰值检测的曲线求积法。如果曲线的一阶导数为零,那么一个极端值可以存在要么一个峰值或一个转折点。有必要进行二阶导数在这一点如果这也是零,那么一个极端的价值存在。第二个脉搏波速测量仪是用来确定PWVcalc,使用时间是被测波峰间时间差。

2.与压力波仪脚检测。VI命名仪确定了。脚前缘(脚)的压力波在上游和下游位置。虚拟仪器命名PWVcalc 再次用于计算测量仪两个前缘从时间之间的分离

(“foot-to-foot” APWV或FFAPWV)。

3.脉搏波速与互相关。脉搏波速的测定与互相关完成与VI CalcPWV命名。 VI是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初始化函数和一个部分为计算CCAPWV。

在所有情况下脉搏波速值聚集在一个数组和均值、标准偏差和方差计算。

传感器定位

传感器位置获得一致的测量至关重要。一个螺丝机制是第一次使用的传感器应用到皮肤。但阅读是非常变量,所以这种技术取而代之的是由从传感器固定在皮肤弹性带。这导致更好的结果。

臂位置是另一个关键特性的测量。两个位置,正常的和依赖,都进行了详细分析,使用一个测试主题。在正常位置,这个主题坐着手臂枕在一个表。所有测试主题数据均在这个位置。在相关位置,主体位于手臂垂直悬的。脉搏波速的价值观在这个位置上,小的差异是大得多,所以这技术被丢弃。

一个校正模块,删除不正确的,是用来删除脉搏波速测量仪产生的值异常的信号,通常由臂运动引起的在测量。这些不现实的价值观被删除之前的值被传递给该脉搏波速分析虚拟仪器。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的设计

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的设计 摘要 脉搏波所呈现出来的形态、强度、速率和节律等方面的综合信息,能反映出人体心血系统中许多生理疾病的血流特征。根据人体脉搏信号特征,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系统。 系统采用红外发射与接收二极管充当脉搏传感器来采集脉搏信号。首先将采集到的信号通过低通滤波与放大电路对脉搏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将放大的脉搏信号通过整形电路进行电压基准变化,在经过一次放大电路对整形后的脉搏信号进行放大,将信号转换为AT89S52单片机易于处理的脉冲信号。通过单片机编程对脉冲信号进行处理,测量出一分钟内的脉搏次数,最终在数码管中直观的显示出来。 为了节省时间,一般不会作一分钟的测量,通常是测量10秒钟时间内的脉搏数,再把结果乘以6即得到每分钟的脉搏数。发光二极管可以通过发光的形式显示脉搏的跳动。 关键词:脉搏测量仪;AT89S52;LED;信号处理

目录 引言 (1) 第1章绪论 (2) 1.1 脉搏测量仪介绍 (2) 1.2脉搏测量仪的应用 (2) 第2章主要器件介绍 (3) 2.1 单片机的选择 (3) 2.1.1 AT89S52简介 (3) 2.1.2 AT89S52特点.................................................................................................... . (3) 2.1.3 AT89S52引脚功能说明 (4) 2.2 传感器的选择 (6) 2.2.1 红外发光二极管简介 (6) 2.2.2光敏三极管简介 (7) 2.3 驱动芯片的选择 (7) 2.3.1 74LS245简介 (7) 2.3.2 74LS04简介 (8) 2.4 显示器的选择 (9) 2.4.1 三位共阳八段数码管简介 (9) 2.4.2 八段数码管字形表 (9) 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 (10) 3.1 设计原理 (10) 3.2 外围电路 (10) 3.2.1 电源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复位电路 (11) 3.2.3 晶振电路 (12) 3.2.4 脉搏信号采集放大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5 LED显示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14) 第5章软件调试及仿真 (15) 5.1 软件编译.........................................................................................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单片机的选择 (17) 5.3系统仿真测试 (16) 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附录一 (20) 附录二 (21)

接口实验报告-基于51单片机的脉搏温度测试系统-

摘要 接口实验报告 题目:脉搏波体温自动采集系统院(系):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仪器仪表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李智 职称:教授 20 年8月28日 I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心率体温采集系统。首先介绍了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相关配置、工作原理以及编程方法,其次介绍了温度传感器PT100的相关测温方法以及通过红外光电传感器TCRT5000对射的方法来抓取人体脉搏信号。此次设计的电路部分主要包括:传感测量电路、放大电路、滤波整形电路、AD转换电路、控制电路、电源供电电路等。上位机为通过VC编程界面。通过上位机按键控制,将PT100及TCRT5000输入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整形,最后AD采集转换传送给单片机,在上位机界面上显示相关体温及心率信息。 本次硬件设计基于比较稳定可行、低成本的设计思想,软件设计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并且详细分析了红外传感器TCRT5000应用于心率测量上以及PT100应用于温度测量上的原理及优点,阐述了其他各配合电路的组成与工作特点,并且通过仿真进行电路的可行性验证,最后完成实物电路的设计,使得本次课题的预期结果得以实现。 关键词:51单片机;传感器;仿真;AD转换

Abstract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a heart rate and body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system that based on 5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First the internal configurations of 5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re introduced. And the paper also tell how 5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works and how can we program on it. Then the method of using temperature sensor PT100 to get body temperature is introduced, and we use infrared photoelectric sensor TCRT5000 to get the pulse signal of human body.The design of the circuit mainly comprises sensing circuit, amplifying circuit, filtering and shaping circuit, AD converting circuit, counting and displaying circuit, controlling circuit, power supplying circuit and so on. When the keyboard is pressed, the system starts to get signal. The small signal from PT100 and TCRT5000 will be amplified and shaped. Then ad converter will change the analog signal into digital signal and send to 5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t last LCD1602 will display the information of body temperature and heart rate. Keywords: Piezoelectric sensors;control circuit;counters;Multisim2001 simulation software control circuit. III

(最新版)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的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 ( 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 的设计 课 题 类 型:设计丁实验研究□论文口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学 院: 信息工程学院 指 导 教 师: 开 题 时 间 年月日 开题报告内容与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及研究意义(价值) 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提高, 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出现了各种新 颖 的脉搏测量仪器,特别是电子脉搏仪的出现,使脉搏测量变得非常方便。 脉诊在我 国已具有

2600 多年临床实践,是我国传统中医的精髓,但祖国传统医学采用“望、闻、问、切”的手段进行病情诊断,受人为的影响因素较大,测量精度不高。科技的创新,脉搏测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工测试法或听诊器测试法,脉搏测量可利用电子仪器测量出精度更就的数据。人体脉搏信号中包含丰富的生理信息,也逐渐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很大兴趣,达到了方便、快捷、准确的测量脉搏的目的。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电子测量仪器以极快的速度向数字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制成的脉搏测量仪器性能良好,结构简单,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脉搏测量仪的设计,必须是通过采集人体脉搏变化引起的一些生物信号,然后把生物信号转化为物理信号,使得这些变化的物理信号能够表达人体的脉搏变化,最后要得出每分钟的脉搏次数,就需要通过相应的硬件电路及芯片来处理物理变化并存储脉搏次数。在硬件设计中一般的物理信号就是电压变化。本系统的组成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单片机电路、显示电路、键盘输入等部分。 二、毕业设计(论文)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脉搏测量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对脉搏的测量精度也越来越高,国内外先后研制了不同类型的脉搏测量仪,脉搏测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工测试法或听诊器测试法,脉搏测量可利用电子仪器测量出精度更就的数据。人体脉搏信号中包含丰富的生理信息,也逐渐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很大兴趣,达到了方便、快捷、准确在测量脉搏的目的。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电子测量仪器以极快的速度向数字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制成的脉搏测量仪器性能良好,结构简单,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而其中关键是对脉搏传感器的研究。起初用于体育测量的脉搏测试集中在对接触式传感器的研究,利用此类传感器所研制的指脉、耳脉等测量仪各有其优缺点。指脉测量比较方便、简单,但因为手指上的汗腺较多,指夹常年使用,污染可能会使测量灵敏度下降:耳脉测量比较干净,传感器使用环境污染少,容易维护。但因耳脉较弱,尤其是当季节变化时,所测信号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过去在医院临床监护和日常中老年保健中出现的日常监护仪器,如便携式电子血压计,可以完成脉搏的测量,但是这种便携式电子血压计利用微型气泵加压橡胶气囊,每次测量都需要一个加压和减压的过程,存在体积庞大、加减压过程会有不适、脉搏检测的精确度低等缺点。 脉搏测量仪的发展主要向以下几个趋势发展: (1)自动测量脉搏并且对所得到的脉搏进行自动分析。目前很多脉搏测量仪都具有检测

基于单片机的心率计设计

目录 摘要 (3) 英文摘要 (3) 1 引言 (4) 1.1 心率计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4) 1.2 心率计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4) 2 方案论证及元器件选择 (5) 2.1 研究内容及设计指标 (5) 2.2 方案设计与论证 (5) 2.2.1 传感器的选择与论证 (5) 2.2.2 信号处理方案选择和论证 (7) 2.2.3 单片机系统选择和论证 (8) 2.2.4 显示模块选择和论证 (9) 2.3元器件选择及其功能介绍 (9) 2.3.1单片机AT89S52 (9) 2.3.2红外传感器 (11) 2.3.3双运算放大器LM358N (11) 2.3.4 LCD12864 (12) 3 硬件系统设计 (13) 3.1 系统设计框图 (13) 3.2 信号采集电路 (14) 3.3 信号放大电路 (15) 3.3.1一级信号放大电路 (15) 3.3.2 电源模块设计 (16) 3.4 信号比较电路 (17) 3.5 LCD显示电路 (18) 3.6 记忆电路 (18) 3.7 键盘电路 (19) 4 软件设计 (19) 4.1 测量计算原理 (20) 4.2 主程序流程图 (20)

4.3 中断程序流程图 (21) 4.4 定时器T0,T1的中断服务程序 (21) 5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22) 5.1 测试方法和仪器 (22) 5.2 仿真与焊接阶段 (23) 5.2.1 仿真阶段 (23) 5.2.2 焊接与完成阶段 (23) 5.3 测试数据与结果分析 (25) 5.3.1测量结果与分析 (25) 5.3.2几种主要系统干扰和影响 (27) 结束语 (28) 参考文献 (29) 附录一:心率计电路图 附录二:部分程序

基于51单片机的心率体温测试系统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心率体温采集系统。首先介绍了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相关配置、工作原理以及编程方法,其次介绍了温度传感器PT100的相关测温方法以及通过红外光电传感器TCRT5000对射的方法来抓取人体脉搏信号。此次设计的电路部分主要包括:传感测量电路、放大电路、滤波整形电路、AD转换电路、计数显示电路、控制电路、电源供电电路等。通过按键开始测试,将PT100及TCRT5000输入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整形,最后AD采集转换传送给单片机,在LCD1602上显示相关体温及心率信息。 本次硬件设计基于比较稳定可行、低成本的设计思想,软件设计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并且详细分析了红外传感器TCRT5000应用于心率测量上以及PT100应用于温度测量上的原理及优点,阐述了其他各配合电路的组成与工作特点,并且通过仿真进行电路的可行性验证,最后完成实物电路的设计,使得本次课题的预期结果得以实现。 关键词:51单片机;传感器;仿真;AD转换 -I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a heart rate and body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system that based on 5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First the internal configurations of 5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re introduced. And the paper also tell how 5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works and how can we program on it. Then the method of using temperature sensor PT100 to get body temperature is introduced, and we use infrared photoelectric sensor TCRT5000 to get the pulse signal of human body.The design of the circuit mainly comprises sensing circuit , amplifying circuit, filtering and shaping circuit, AD converting circuit, counting and displaying circuit, controlling circuit, power supplying circuit and so on. When the keyboard is pressed, the system starts to get signal. The small signal from PT100 and TCRT5000 will be amplified and shaped. Then ad converter will change the analog signal into digital signal and send to 5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 At last LCD1602 will display the information of body temperature and heart rate. Keywords: Piezoelectric sensors;control circuit;counters;Multisim2001 simulation software control circuit. -II

基于51单片机的心率计设计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在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中,脉诊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一项诊断方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证”基本精神的体现与应用。医院的护士每天都要给住院的病人把脉记录病人每分钟心跳数,方法是用听诊器放在胸口处,根据心脏的跳动进行计数。为了节省时间,一般不会作1分钟的测量,通常是测量10秒内的心跳数,再把结果乘以6得到每分钟的心跳数,这样做还是比较费时,而且精度也不高。为了更方便以及更精确地反应出心率地正常与否,人类发明出了脉搏计。大大的翻遍了人类对于心脏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波形)、强度(波幅)、速率(波速)和节律(周期)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征,因此对脉搏波采集和处理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国内外对本课题涉及问题的研究现状: 脉搏测量仪日常生活中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早在1860年Vierordt 创建了第一台杠杆式脉搏描记仪,五十年代末,有人研制出以酒石酸钾钠压电晶片为换能器的脉搏描在我们的记器,将中医寸、关、尺的脉搏,通过换能器转换为电能加以放大描记,初步确定了中医弦脉、滑脉、平脉等的特征图形,1959年,进行高血压弦脉及其机制的研究。 六十年代初研制的“20型三线脉象仪”,首次实现了寸、关、尺三部切脉国内20世纪50年代初朱颜将脉搏仪引用到中医脉诊的客观化研究方面。此后随着机械及电子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在研制中医脉象仪方面进展很快,尤其是70年代中期,国内天津、上海、江西等地相继成立了跨学科的脉象研究协作组,多学科共同合作促使中医脉象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脉象探头式样很多,有单部、三部、单点、多点、刚性接触式、软性接触式、气压式、硅杯式、液态汞、液态水等多种形式。目前脉搏测量仪在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除了应用于医学领域,如无创心血管功能检测、妊高症检测、中医脉象、脉率检测等等,商业应用也不断拓展,如运动、健身器材中的心率测试都用到了技术先进的脉搏测量仪。压力的任意调节和客观定量测定,以及与指感基本一致的压力脉象波型的描记。该仪器在临床试用取得大量的实验数据。之后,全国各地陆续研制出各种不同换能器(如半导体硅应变片换能器,电感式压力换能器,电阻抗式换能器)的脉象仪,不断提高换能器的灵敏度,精确度,并改进探头的造型。近年来有些单位还将声像图仪、频谱分析应用于中医脉象研究。七十年代初,中国医学科学院分院利用电子学的新进展,研制出性能较好的脉搏图机,所描记的脉搏图能反映出十余种脉象。为用脉搏图形识别这些脉搏打下了初步基础。七十年代末北京中医学院采用测量脉搏图参数,进行系统分析,来描述弦、滑、细、平等脉象的脉搏图特征,从定性推进到定量。八十年代初魏韧提出多因素脉图识别法,将切脉时医师的应指感觉分解为八种成分,其不同组合构成各种脉象。还研制出MTY-A型脉图仪,在传统的波形图外尚可描记各种取脉压力下的脉搏幅度趋势图及脉管粗细图,认为可综合上述八种指感成分,因而能反映出所有各种脉象。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用过"摸脉"作为诊断疾病的手段。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波形)、强度(波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的设计

意义:医院的护士每天都要给住院的病人把脉记录病人每分钟脉搏数,方法是用手按在病人腕部的动脉上,根据脉搏的跳动进行计数。为了节省时间,一般不会作1分钟的测量,通常是测量10秒钟时间内心跳的数,再把结果乘以6即得到每分钟的心跳数,即使这样做还是比较费时,而且精度也不高。而该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以红外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为传感器,并利用单片机系统内部定时器来计算时间,由光敏三极管感应产生脉冲,单片机通过对脉冲累加得到脉搏跳动次数,时间由定时器定时而得。系统运行中能显示脉搏次数和时间,系统停止运行时,能够显示总的脉搏次数和时间。 目的:实现脉搏波的实时存储并可实现与上位机( PC 机) 的实时通讯,作为多参数病人中心监护系统的一个模块完成心率检测和脉搏波形显示。 2.1 光电脉搏测量仪的结构 光电脉搏测量仪是利用光电传感器作为变换原件,把采集到的用于检测脉搏跳动的红外光转换成电信号,用电子仪表进行测量和显示的装置。本系统的组成包括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单片机电路、数码显示、电源等部分。 1.光电传感器 即将非电量(红外光)转换成电量的转换元件,它由红外发射二极管和接收三极管组成,它可以将接收到的红外光按一定的函数关系(通常是线性关系)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物理量(如电压、电流或频率等)输出。 2.信号处理 即处理光电传感器采集到的低频信号的模拟电路(包括放大、滤波、整形等)。 3. 单片机电路 即利用单片机自身的定时中断计数功能对输入的脉冲电平进行运算得出心率(包括 AT89C51、外部晶振、外部中断等)。 4.数码显示 即把单片机计算得出的结果用8位LED数码管静态扫描来显示,便于直接准确无误的读出数据。 5. 电源 即向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单片机提供的电源,可以是5V-9V的交流或直流的稳压电源。

心率计51单片机代码.doc

#include "STC12C5A.h" #include "SMG.h" #define FSOC 24000000L #define T1MS (65536-FSOC/12/1000) sbit LED0 = P0^0; unsigned int count=0;计时标志数 unsigned int xinlv=0;心率计算器 unsigned char seg[10] = {0xfc,0x60,0xda,0xf2,0x66,0xb6,0xbe,0xe0,0xfe,0xf6}; sbit HC595_RST = P0^6; sbit HC595_SCK = P0^4; sbit HC595_RCK = P0^5; sbit HC595_DAT = P0^7;

外部中断代码void Exti0_Init() { IT0 = 1; //下降沿触发 TCON.0=1 EX0 = 1; //开外部中断0 IE.0=1 EA = 1; //开总中断 } void Exit0_ISR() interrupt 0 { Xinlv++; LED0=0; delay_ms(2); LED0=1; } 定时器代码void Timer0_Init() { TMOD = 0x01; TR0 = 1; //16位定时器工作方式 TH0 = T1MS>>8; TL0 = T1MS; ET0 = 1; //打开定时器0中断 EA = 1; //打开总中断 } void Timer0_ISR() interrupt 1 { unsigned int temp; count++; TH0 = T1MS>>8; TL0 = T1MS; if(count=5000) temp=Xinlv; for{} SMG_Display(temp); }

心率测试仪设计 开题报告

五邑大学 电子系统设计开题报告题目: 院系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 学生姓名陈伟瀚 指导教师张京玲 开题报告日期2011.9.13 五邑大学教务处制 2011年8月

说明 一、开题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4.具体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5.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6.主要参考文献。 二、对开题报告的要求: 1.开题报告的字数应在2000字左右; 2.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不少于5篇,英文参考文献量根据专业的不同确定,本学科的基础和专业课教材一般不应列为参考资料。 3.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即在开题报告引文中按引文出现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作为上标出现。 4.参考文献书写顺序: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起止页。

一、课题来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及研究意义、目的。 1.课题来源 自拟题目。 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科技的创新,脉搏测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工测试法或听诊器测试法,脉搏测量可利用电子仪器测量出精度更就的数据。人体脉搏信号中包含丰富的生理信息,也逐渐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很大兴趣,达到了方便、快捷、准确在测量脉搏的目的。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电子测量仪器以极快的速度向数字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制成的脉搏测量仪器性能良好,结构简单,因此对脉搏波采集和处理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3.研究意义和目的 脉诊是中医独创的诊断方法,这是由于人体内部各器官的健康状态可以在脉搏信息中反映出来。自古以来,脉诊一直是中医检查病人情况的一种手段。 科学已经证明脉搏波所呈现出来的形态、强度、速率和节律等方面的综合信息,能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疾病的血流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学科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而心率检测仪(脉搏测量仪)就是科学发展下,信息学科与生命学科结合的一种产物。 二、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验过程、预期成果。(附主要参考文献)1.研究内容 1.便携式心率测试仪的第一部分基本功能: 心率信号由传感器(例如光电传感器) 模块进行采集 采集后的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特别滤除50HZ信号的干扰),进行整形后,得到幅值在0~5v的脉冲信号 2.便携式心率测试仪的第二部分基本功能: 可选用单片机进行心率测定,在数码管上显示出被测者心率 也可选用可编程器件PLD(进行仿真)进行心率测定和显示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综合各方面因素,决定采取光电传感器来抓取心率信号。 血液是高度不透明的液体,光照在一般组织中的穿透性要比血液中大几十倍,据此特点,采用光电效应手指脉搏传感器来拾取脉搏信号。反向偏压的光敏二极

基于单片机的心率设计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心率设计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心率监测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基于单片机的心率计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心率计设计 摘要 心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心脏搏动的次数,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生理、病理信息,特别是与心脑血管相关的信息,是生物医学检测中一个重要的生理指标,也是临床常规诊断的生理指标;因此迅速准确地测量心率便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疗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快速、准确、便携式心率计便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同时伴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基于单片机的便携式心率计便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本心率计共有三大部分,分别为:传感器部分、信号处理部分、单片机控制部分。传感器部分采用光电式传感器实现对信号采集;信号处理部分则采用放大、滤波、波形变换等方法实现信号的有效处理;而单片机部分则实现对心率的计数和显示功能。通过这三部分的有效组合初步实现对人体心率的一个有效计数。 信号采集采用光电式传感器通过对手指末端透光度的监测,实现信号的采集;信号放大则采用四运放运算放大器LM324,波形变换采用555定时器构成反向施密特触发器;单片机控制模块则采用AT89C51微处理器和相关元器件通过C语言编程实现计数和显示功能。 关键词:心率,光电式传感器,信号处理,AT89C51

DESIGN OF HEART RATE METER BASED ON MCU ABSTRACT Heart rate is refering to the number in unit time of the heart beating, contains many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information, especially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biomedical detection an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indexes, and routine clinical diagnosis of physiological indexes; so quickly and accurately measuring heart rate appears to b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medical level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rapid, accurate and portable heart rate meter has become a new trend,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SCM technology, will not be regarded as a good choice of meter based on microcontroller portable heart rate. Heart rate met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respectively: sensor part, signal processing part, MCU control part. Part of the sensor using photoelectric sensor achieved the signal of the signal acquisition; signal processing part uses the amplification, filtering, waveform transform method to effectively d eal with; and part of SCM is to achieve counting on heart rate and display function. Through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hese three parts, an effective count of human heart rate is realized.. Signals were collected using photoelectric sensor through the monitoring of the degree of light at the end of a finger, to realize the signal acquisition; signal amplification four operational amplifier LM324 operational amplifier is used, the waveform transform the 555 timer constitute reverse Schmitt trigger; MCU control module is used AT89C51 microprocessor and related components by C language programming counting and display function. KEY WORDS: heart rate, sensor photoelectric, signal processing, AT89C51

基于单片机的心率计设计

目录 摘要 (3) 英文摘要 (3) 1 引言 (4) 1.1 心率计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4) 1.2 心率计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4) 2 方案论证及元器件选择 (5) 2.1 研究内容及设计指标 (5) 2.2 方案设计与论证 (5) 2.2.1 传感器的选择与论证 (5) 2.2.2 信号处理方案选择和论证 (7) 2.2.3 单片机系统选择和论证 (8) 2.2.4 显示模块选择和论证 (9) 2.3元器件选择及其功能介绍 (9) 2.3.1单片机AT89S52 (9) 2.3.2红外传感器 (11) 2.3.3双运算放大器LM358N (11) 2.3.4 LCD12864 (12) 3 硬件系统设计 (13) 3.1 系统设计框图 (13) 3.2 信号采集电路 (14) 3.3 信号放大电路 (15) 3.3.1一级信号放大电路 (15) 3.3.2 电源模块设计 (16) 3.4 信号比较电路 (17) 3.5 LCD显示电路 (18) 3.6 记忆电路 (18) 3.7 键盘电路 (19) 4 软件设计 (19) 4.1 测量计算原理 (20) 4.2 主程序流程图 (20)

4.3 中断程序流程图 (21) 4.4 定时器T0,T1的中断服务程序 (21) 5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22) 5.1 测试方法和仪器 (22) 5.2 仿真与焊接阶段 (23) 5.2.1 仿真阶段 (23) 5.2.2 焊接与完成阶段 (23) 5.3 测试数据与结果分析 (25) 5.3.1测量结果与分析 (25) 5.3.2几种主要系统干扰和影响 (27) 结束语 (28) 参考文献 (29) 附录一:心率计电路图 附录二:部分程序

基于51单片机的脉搏心率测量仪-参考论文

基于51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 摘要:脉搏心率测量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脉搏心率测量仪的简便性和精确度,本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脉搏心率测量仪。系统以STC89C51单片机为核心,以红外反射式传感器ST188为检测原件,并利用单片机系统部定时器来计算时间,由红外反射式传感器 ST188感应产生脉冲,单片机通过对脉冲累加得到脉搏心率跳动次数,时间由定时器定时而得。系统运行中能显示脉搏心率次数和时间,系统停止运行时,能够显示总的脉搏心率次数和时间。经测试,系统工作正常,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脉搏心率测量仪;STC89C51单片机;红外反射式传感器 一脉搏心率测量仪系统结构 脉搏心率测量仪的设计,必须是通过采集人体脉搏心率变化引起的一些生物信号,然后把生物信号转化为物理信号,使得这些变化的物理信号能够表达人体的脉搏心率变化,最后要得出每分钟的脉搏心率次数,就需要通过相应的硬件电路及芯片来处理物理变化并存储脉搏心率次数。在硬件设计中一般的物理信号就是电压变化。 1.1 光电脉搏心率测量仪的结构 光电脉搏心率测量仪是利用光电传感器作为变换原件,把采集到的用于检测脉搏心率跳动的红外光转换成电信号,用电子仪表进行测量和显示的装置。本系统的组成包括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单片机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电源等部

分。 1.光电传感器 即将非电量(红外光)转换成电量的转换元件,它由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三极管组成,它可以将接收到的红外光按一定的函数关系(通常是线性关系)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物理量(如电压、电流或频率等)输出。 2.信号处理 即处理光电传感器采集到的低频信号的模拟电路(包括放大、滤波、整形等)。 3. 单片机电路 即利用单片机自身的定时中断计数功能对输入的脉冲电平进行运算得出心率(包括STC89C51、外部晶振、外部中断等)。 4.数码管显示电路 即把单片机计算得出的结果用四位一体数码管显示出来。 5. 电源 即向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单片机提供的电源,采用直流5V电源供电。 1.2工作原理 本设计采用单片机STC89C51为控制核心,实现脉搏心率测量仪的基本测量功能。脉搏心率测量仪硬件框图如下图2.1 所示: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的设计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 的设计 课题类型:设计□√实验研究□论文□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开题时间年月日 年月日 开题报告内容与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及研究意义(价值)

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提高,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出现了各种新颖的脉搏测量仪器,特别是电子脉搏仪的出现,使脉搏测量变得非常方便。脉诊在我国已具有2600多年临床实践,是我国传统中医的精髓,但祖国传统医学采用“望、闻、问、切”的手段进行病情诊断,受人为的影响因素较大,测量精度不高。科技的创新,脉搏测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工测试法或听诊器测试法,脉搏测量可利用电子仪器测量出精度更就的数据。人体脉搏信号中包含丰富的生理信息,也逐渐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很大兴趣,达到了方便、快捷、准确的测量脉搏的目的。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电子测量仪器以极快的速度向数字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制成的脉搏测量仪器性能良好,结构简单,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脉搏测量仪的设计,必须是通过采集人体脉搏变化引起的一些生物信号,然后把生物信号转化为物理信号,使得这些变化的物理信号能够表达人体的脉搏变化,最后要得出每分钟的脉搏次数,就需要通过相应的硬件电路及芯片来处理物理变化并存储脉搏次数。在硬件设计中一般的物理信号就是电压变化。本系统的组成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单片机电路、显示电路、键盘输入等部分。 二、毕业设计(论文)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脉搏测量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对脉搏的测量精度也越来越高,国内外先后研制了不同类型的脉搏测量仪,脉搏测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工测试法或听诊器测试法,脉搏测量可利用电子仪器测量出精度更就的数据。人体脉搏信号中包含丰富的生理信息,也逐渐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很大兴趣,达到了方便、快捷、准确在测量脉搏的目的。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电子测量仪器以极快的速度向数字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制成的脉搏测量仪器性能良好,结构简单,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而其中关键是对脉搏传感器的研究。起初用于体育测量的脉搏测试集中在对接触式传感器的研究,利用此类传感器所研制的指脉、耳脉等测量仪各有其优缺点。指脉测量比较方便、简单,但因为手指上的汗腺较多,指夹常年使用,污染可能会使测量灵敏度下降:耳脉测量比较干净,传感器使用环境污染少,容易维护。但因耳脉较弱,尤其是当季节变化时,所测信号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过去在医院临床监护和日常中老年保健中出现的日常监护仪器,如便携式电子血压计,可以完成脉搏的测量,但是这种便携式电子血压计利用微型气泵加压橡胶气囊,每次测量都需要一个加压和减压的过程,存在体积庞大、加减压过程会有不适、脉搏检测的精确度低等缺点。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器设计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 2013年7 月7 日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单片机的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器设计 专业:自动化姓名:学号:1006011401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主要内容: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器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1、要求通过手指测量脉搏跳动; 2、准确测量出1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 3、通过数码管显示出1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 4、通过发光二极管显示脉搏的跳动。 基本要求: 1、熟悉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2、设计并实现具有复位功能的单片机最小系统。 3、掌握51系列单片机I/O、定时器等操作方法。 4、掌握单片机的一般编程技巧。 参考资料: 1、张毅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蔡美琴.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朱国富,廖明涛,王博亮.袖珍式脉搏波测量仪[J].电子技术应用.1998年.第1期. 4、刘云丽,徐可欣等.微功耗光电式脉搏测量仪[J].电子测量技术.2005年.第2期. 5、程咏梅,夏雅琴,尚岚.人体脉搏波信号检测系统[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6年.第 25卷 完成期限2013-7-7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3年6月28日

目录 第1章绪论 0 第2章系统结构及主要元器件 0 2.1 系统结构 0 2.2 元器件清单 0 2.3 单片机AT89S52功能介绍 0 2.4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 (3) 第3章硬件设计 (4) 3.1 单片机复位电路设计 (5) 3.2 单片机晶振电路设计 (5) 3.3 红外发射和接收电路的设计 (6) 3.4 7SEG-MPX4-CC与单片机接口电路 (7) 3.5 电路原理图 (8) 第4章软件设计 (9) 4.1 程序流程图 (10) 4.2 程序清单 (10) 第5章系统仿真及调试 (12) 5.1系统Proteus仿真图 (12)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试仪的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66127190.html,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试仪的设计 作者:刘莹李娜冯暖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2011年第01期 摘要:人体脉搏波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生理和病理信息,尤其是与人体心血管系统相关的信息,所以它是生物医学检测中的一个重要的生理指标。中外医学对脉搏的研究都很重视。因此,对脉搏波的准确、快速而方便地检测,成为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而高质量脉搏信号的获取和有效的脉搏信号处理方法对与疾病相关的参数的计算分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里介绍的智能人体心率检测装置可以实现人体指端的无创测量,测试过程简单,能精确测量出心跳次数,实现数据显示上、下限报警功能。 关键词:单片机脉搏测试仪 1 装置组成及工作原理 此设计以单片机AT89C2051为核心,由光电传感器采集脉搏信号,经过前置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积分和比较电路后得到与脉搏相关的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作为中断信号交由单片机进行脉冲周期的计算。然后得出每分钟的脉搏搏动次数(即心率),并在数码管上显示心率,同时利用软件实现上下限报警功能,在测量数据超过正常范围(如大于180次/min或小于45次/min)时进行报警以提醒医生注意。 2 装置硬件电路设计 2.1 传感器及信号处理电路 由于在人体指尖组织中的动脉成分含量高,而且指尖厚度相对其他人体组织而言比较薄,透过手指后检测到的光强相对较大,因此光电式脉搏传感器的测量部位在人体指尖。将一对红外发射与接收探头置于手指两侧,当动脉血管随心脏周期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血管的血液容积随之发生变化时,红外接收探头便接收到随心脏周期性地收缩和舒张的动脉搏动光脉冲信号,从而采集到心脏搏动信号。 检测心率的传感器采用红外对管HRl068C-05Y2和PT331C。由于从人体手指采集到的生理信号十分微弱,其幅度一般在微伏到毫伏的数量级范围,而且在测试过程中由于肢体动作以及较强的工频干扰而产生大量的噪声。同时要将采集到的脉搏信号经过前置级放大电路进行高倍放大,这就要求电路具有高增益和高共模抑制比,至少在80dB以上,即集成运放要有很高的共模抑制比和极低的零漂等,所选的电阻参数要尽量精确。放大电路由电阻网络和OP07组成。 由于内外噪声及50Hz工频干扰等因素,即使电路具有很高的共模抑制比,但是脉搏信号非常微弱,淹没在于扰信号中,由于脉搏信号主峰频率在1Hz左右,能量较强的分量也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