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接地变保护

35kV接地变保护
35kV接地变保护

风电场110kV升压站

35kV接地变微机保护

调试报告

变电站名:风电场 110kV升压站

设备名称: 35kV A段接地变微机保护

装置型号: PST 645U 直流电压: DC220V 交流电压: 57.7V 交流电流: 1A 校验类型:整组试验

调试日期:

检查结果

一、设备接地及绝缘测试:结果:≥500MΩ

二、零漂检查:结果:合格

三、装置采样精度效验:(≥0.5%)

Ua(v) Ub(v) Uc(v) Ux(v) Ia(A) Ib(A) Ic(A) Io(A) 20.00V19.9519.9819.9419.93 1.00A0.970.990.970.95 40.00V39.9439.9639.9339.940.80A0.760.750.770.77

60.00V59.9359.9459.9259.950.60A0.590.580.590.58

四、开关量输入检查:正确

五、整组试验:

序号检查项目整定值实测值

1

过流

保护

Ⅰ段 1.61A 1.61A

Ⅱ段0.19A 0.20A

Ⅲ段0.19A 0.21A

低电压80.00V 79.00V 动作时

间检查

Ⅰ段0.00S 0.03S

Ⅱ段0.40S 0.41S

Ⅲ段 2.50S 2.60S

2 零序过

流保护

检查

Ⅰ段 3.00A 3.15A

Ⅱ段 2.00A 2.10A

Ⅲ段 1.00A 1.05A 零序动

作时间

Ⅰ段0.50S 0.60S

Ⅱ段 1.00S 1.10S

Ⅲ段 1.50S 1.60S

3 零序过压定值30.00V 31.00V 3 零序过压时限 1.00S 1.10S

4 低压零

序定值

Ⅰ段 3.00A 3.15A

Ⅱ段 2.00A 2.10A

Ⅲ段 1.00A 1.05A 低压零

序时限

Ⅰ段0.00S 0.02S

Ⅱ段0.50S 0.60S

Ⅲ段 1.00S 1.10S

5 低电压保护定值 1.00A 1.05A 低电压保护时限0.50S 0.60S

6 负序过

Ⅰ段 3.00A 3.15A

Ⅱ段 2.00A 2.10A

Ⅰ段0.00S 0.03S

Ⅱ段0.50S 0.60S

7 过负荷定值0.13A 0.14A

时限9.00S 9.10S

8 PT断线动作正确

9 整组传动合格

版本 1.11 校验码5BD4

2.11 DADC

六、整组传动:正确

备注:出口继电器功率<5W

检测所使用的试验设备

名称型号编号有效期至绝缘电阻表ZC25-3 98053551 2015.11.01 继电保护测试仪ONLLY-AD461 2015.09.10

检测的地点、环境条件

检测地点华电十三间房三期风电场110kV升压站

温度16℃相对湿度RH 22%

说明/专业建议

1、本次检测结果:合格

2、说明:

安装具体位置:35kV开关柜室35kV A段接地变断路器柜

委托方名称:

委托方地址:

3、试验负责:试验人员:

变电站接地工程全过程管理(2021年)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变电站接地工程全过程管理 (2021年)

变电站接地工程全过程管理(2021年)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摘要:该文结合保证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两个目标,从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四个阶段来阐述接地工程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变电站;接地;工程造价接地网作为变电站交直流设备接地及防雷保护接地,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接地装置直接影响继电保护动作的正确性;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不合格的接地网将对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接地工程作为隐性工程很容易被人忽视,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升高及容量的增加,接地不良引起的事故扩大问题屡有发生。因此,接地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并降低工程造价,必须做好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四个阶段的全过程管理。 1设计阶段 地网的关键是设计,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的好坏和工程造价的高低。一般说来,地网工程是一项粗糙工程,不可能达到精确,但经过不少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工作和实验,积累了不少的经

10kV接地变保护装置技术规范

中广核太阳能哈密三期30MWp项目哈密电站新增接地变、道路、辅助 设施工程 10kV接地变保护装置 招标技术规范书 水利部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15年 07月

目录 目录 (2) 1 总则 (3) 1.1 引言 (3) 1.2 供方职责 (3) 2 工程概况及技术规范要求 (4) 2.1 工程概况 (4) 2.2 使用环境条件 (5) 2.3 保护测控装置额定参数 (5) 2.4 保护测控装置总的技术要求 (6) 2.5 35KV线路保护装置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35KV SVG连接变保护装置的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试验 (11) 3.1 工厂试验 (11) 3.2 现场试验 (11)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11) 4.1 技术文件 (11) 4.2 设计联络会议 (13) 4.3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13) 4.4 质量保证 (13) 4.5 项目管理 (14) 4.6 包装、运输和储存 (14) 4.7 现场服务 (15) 4.8 售后服务 (15) 4.9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15) 5 供货范围 (16)

1总则 1.1引言 本设备招标技术规范书适用于中广核太阳能哈密三期30MWp项目哈密电站新增接地变、道路、辅助设施工程10kV接地变保护装置(就地安装于10kV开关柜上)。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投标厂商应满足2.4中的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招标方在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提出的要求投标方也应满足。 提供的产品应有省、部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投标方应提供设备近2年运行业绩表,以证明安全可靠。 1.1.1本规范提出了10kV接地变保护装置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2本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3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的意见和同规范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1.4本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本规范经招、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1.6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1.2供方职责 供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下列内容,但不仅仅限于此内容。 1.2.1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1.2.2提供国家或电力工业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接地网对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影响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接地网对变电站安全运行 的影响正式版

接地网对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影响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0引言 接地网作为变电站交直流设备接地及防雷保护接地,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变电站接地包含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即在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保护接地即为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使其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则是为雷电保护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所以变电站接地系统的合理与

否是直接关系到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重要问题。 1接地网设计 接地是避雷技术最重要的环节,不管是直击雷,感应雷或其它形式的雷,都将通过接地装置导入大地。因此,没有合理而良好的接地装置,就不能有效地防雷。 1.1变电站的接地网上连接着全站高低压电气设备的接地、低压用电系统接地、电缆屏蔽接地、通信、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接地,以及变电站维护检修时的一些临时接地。如果接地电阻较大,在发生电力系统接地故障或其他大电流入地时,可能造成地电位异常升高;如果接地网的网格设计不合理,则可能造成接地系统电位分

变电站接地工程相关标准和要求

变电所接地工程相关标准和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变电站接地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统一基建、生产对变电站接地工程的要求,经研究,就相关标准和要求明确如下: 一、设备接地 1.对钢质地网,主变压器箱体及中性点设备、高抗、互感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避雷器必须采用双接地引下线实现双接地。其他设备和主设备配套的机构箱、端子箱、电源箱、控制箱等采用单根接地线引下。 2.对铜质地网,主变压器箱体及中性点设备采用双接地引下线外,其他设备采用单根接地线引下。 3.设备支架、基座三相之间独立时,每相均须按上述要求实现双接地或单接地,设备支架、基座三相之间为联合一体时,则可在A、C相各用1根接地引下线实现双接地。 二、避雷针和构架接地 1.避雷针必须双接地;独立避雷针必须采用两根接地引下线对称连接后实现双接地,安装有避雷针的构架(含悬挂避雷线的构架)应在最近的两根立柱上分别设置接地引下线实现双接地,其他A型构架要求每品采用单根接地线引下。

2.避雷针应设置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构架避雷针的集中接地装置应保持与主地网连接,独立避雷针应设置集中接地装置与主电网方便连接和打开的接地井。 三、干式电抗器接地 干式电抗器的基座之间接地连接线和引下线采用铜排,且不得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干式电抗器围栏采用不锈钢等非磁性材料围栏,且必须有一个绝缘断面,不得形成闭合回路。 四、变电站的接地装置应与线路的避雷线相连,采用绝缘子设置便于分开的连接点。变电站正常运行时通过接地专用线有效连接,在变电站测量接地电阻时暂时断开,测量完后恢复。当设计不允许避雷线直接和变电站配电装置架构相连时,变电站接地网应在地下与避雷线的接地装置相连接,连接线埋在地中的长度不应小于15米。 五、接地工艺要求

消弧消谐装置与接地变

消弧消谐装置与接地变

接地变的作用 接地变压器简称接地变,根据填充介质,接地变可分为油式和干式;根据相数,接地变可分为三相接地变和单相接地变。 三相接地变:接地变压器的作用是在系统为△型接线或Y型接线,中性点无法引出时,引出中性点用于加接消弧线圈或电阻,此类变压器采用Z型接线(或称曲折型接线),与普通变压器的区别是,每相线圈分成两组分别反向绕在该相磁柱上,这样连接的好处是零序磁通可沿磁柱流通,而普通变压器的零序磁通是沿着漏磁磁路流通,所以Z型接地变压器的零序阻抗很小(10Ω左右),而普通变压器要大得多。按规程规定,用普通变压器带消弧线圈时,其容量不得超过变压器容量的20%。Z型变压器则可带90% ~100%容量的消弧线圈,接地变除可带消弧圈外,也可带二次负载,可代替所用变,从而节省投资费用。 单相接地变:单相接地变主要用于有中性点的发电机、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电阻柜,以降低电阻柜的造价和体积。 扩展阅读:我国电力系统中,的6kV、10kV、35kV电网中一般都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电网中主变压器配电电压侧一般为三角形接法,没有可供接地电阻的中性点。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电压三角形仍然保持对称,对用户继续工作影响不大,并且电容电流比较小(小于10A)时,一些瞬时性接地故障能够自行消失,这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事故是非常有效的。 但是随着电力事业日益的壮大和发展,这中简单的方式已不在满足现在的需求,现在城市电网中电缆电路的增多,电容电流越来越大(超过10A),此时接地电弧不能可靠熄灭,就会产生以下后果。 1)单相接地电弧发生间歇性的熄灭与重燃,会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其幅值可达4U(U为正常相电压峰值)或者更高,持续时间长,会对电气设备的绝缘造成极大的危害,在绝缘薄弱处形成击穿;造成重大损失。 2)由于持续电弧造成空气的离解,破坏了周围空气的绝缘,容易发生相间短路。 3)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容易烧坏电压互感器并引起避雷器的损坏甚至可能使避雷器爆炸。这些后果将严重威胁电网设备的绝缘,危及电网的安全运行。 为了防止上述事故的发生,为系统提供足够的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使接地保护可靠动作,需人为建立一个中性点,以便在中性点接入接地电阻。接地变压器(简称接地变)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接地变就是人为制造了一个中性点接地电阻,它的接地电阻一般很小(一般要求小于5欧)。另外接地变有电磁特性,对正序负序电流呈高阻抗,绕组中只流过很小的励磁电流。由于每个铁心柱上两段绕组绕向相反,同心柱上两绕组流过相等的零序电流呈现低阻抗,零序电流在绕组上的压降很小。即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在绕组中将流过正序、负序和零序电流,该绕组对正序和负序电流呈现高阻抗,而对零序电流来说,由于在同一相的两绕组反极性串联,其感应电动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正好相互抵消,因此呈低阻抗。由于很多接地变只提供中性点接地小电阻,而不需带负载,所以很多接地变就是属于无二次的。接地变在电网正常运行时,接地变相当于空载状态。但是,

变电站主接地网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变电站主接地网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变电站防雷接地是为防止电气设备意外带电造成电网、设备、人身事故的基本措施。本文从施工实际角度简述主接地网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力求能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保证防雷接地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将对保障变电站运行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1前期准备工作 2.1.1施工技术资料的准备 开工前首先应组织有关人员熟悉施工图及有关设计文件,了解设计意图,并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接地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编制等技术准备工作,并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其次根据经会审后的设计施工图编制材料清册,并校对材料规格和数量。 2.1.2施工材料的准备及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材料到达现场后,应对材料的规格、数量及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同时将材料厂家的产品合格证、质保书及厂家资质证明等相关文件报监理项目部审核,业主确认后方可进场使用。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程序。 2.1.3施工前应配置最基本的施工人员和配备足够完好的施工机具 表1 主要施工机具的配置表 表2 主接地网施工施工人员配置表

2.1.4施工现场准备 根据业主指定的区域,首先设置接地材料加工棚、生活临时设施等。其次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在预施工区域设置安全围栏,并悬挂安全标示牌等安全防护措施。 2.2接地沟开挖 2.2.1根据主接地网设计图纸要求,对对接地体(网)的敷设位置、网格大小进行放线。 2.2.2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接地敷设深度进行接地沟开挖,深度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最高标准为 准,超挖50-100mm左右。宽度为一般为500-1000mm,沟壁需放坡处理,底部如有石块应清除。 开挖完成的接地沟 2.2.3接地沟宜按场地或分区域进行开挖,充分利用土建开挖,减少重复工作,同时应及时恢复各类 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进行接地沟深度深测量 2.3垂直接地体安装 2.3.1按照设计或规范长度进行进行采购垂直接地体。 2.3.2垂直接地极采用人力锤击方式的安装,为避免垂直接地体施工时顶部敲击部位的损伤,在垂直 接地体顶部进行保护(如加自制钢管金属保护帽)。碰到强风化石时采用机械成孔安装。 2.3.3按设计图纸的位置安装垂直接地体。 2.3.4垂直接地体的埋入深度、间距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2.3.5接地体安装结束后,顶部敲击部位应进行防腐处理。

变电站接地设计及防雷技术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658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变电站接地设计及防雷 技术正式样本

变电站接地设计及防雷技术正式样 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引言 变电站接地系统的合理与否是直接关系到人身和 设备安全的重要问题。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 大,接地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复杂。变电站接地包含工 作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即为电 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保护接 地即为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 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 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即为为雷 电保护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变电站接

地网安全除了对接地阻抗有要求外,还对地网的结构、使用寿命、跨步电位差、接触电位差、转移电位危害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变电站接地设计的必要性 接地是避雷技术最重要的环节,不管是直击雷,感应雷或其它形式的雷,都将通过接地装置导入大地。因此,没有合理而良好的接地装置,就不能有效地防雷。从避雷的角度讲,把接闪器与大地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的装置称为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作用是把雷电对接闪器闪击的电荷尽快地泄放到大地,使其与大地的异种电荷中和。 变电站的接地网上连接着全站的高低压电气设备的接地线、低压用电系统接地、电缆屏蔽接地、通信、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接地,以及变电站维护检修时的一些临时接地。如果接地电阻较大,在发生电力

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

编号:AQ-JS-05799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 Optimization design of substation grounding grid

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摘要:接地网等间距布置存在地电位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在建220kV新塘变电站采用了不等间距布置,即从地网边缘到中心,均压导体间距按负指数规律增加。运用GPC接地参数计算程序对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接地网优化设计能显著地改善导体的泄漏电流密度分布,使土壤表面的电位分布均匀,提高安全水平,节省钢材和施工费用。 关键词:变电站接地网设计 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加,流经地网的入地短路电流也愈来愈大,因此要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维护系统的可靠运行,不仅要强调降低接地电阻,还要考虑地网上表面的电位分布。在以往接地设计中,接地网的均压导体都按3m ,5m ,7m

,10m 等间距布置,由于端部和邻近效应,地网的边角处泄漏电流远大于中心处,使地电位分布很不均匀,边角网孔电势大大高于中心网孔电势,而且这种差值随地网面积和网孔数的增加而加大。本文结合在建工程220kV新塘变电站的接地网设计,阐释了接地网不等间距布置的方法及其合理性。 1接地网优化设计的合理性 1.1改善导体的泄漏电流密度分布 面积为190m ×170m 的新塘变电站接地网,在导体根数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10m 等间距布置和平均10m 不等间距布置。沿平行导体①、②、③、④、⑤的泄漏电流密度分布曲线。从此可见,不等间距布置的接地网,边上导体①的泄漏电流密度较等间距布置的接地网平均低15%左右;对于导体②的泄漏电流密度,这两种布置的接地网几乎相等(仅相差0.3%);对于

XX变电站接地网大修工程施工方案样本

110kVXX变电站 接地网大修工程施工方案 批准: 审查: 编写: XXXXXX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7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工流程图 (3) 四、施工总体要求 (3) 五、施工组织安排 (5) 六、主要施工方法 (8) 1.施工准备 (8) 2.施工方法 (9) 七、质量控制 (10) 1.质量控制目标及要求 (10) 2.质量检查 (10) 八、安全文明施工 (11) 九、接地工程施工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 (12) 十、施工监督验收 (13)

一、 编制依据 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 ) 2、 《交流电气装置接地》( DL/T621-1977) 3、 110kVXX 变电站接地网大修工程《设计方案》 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SDJ63- ) 二、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110kVXX 变电站接地网大修 工程地点: 110kVXX 变电站 工程内容: 对110kVXX 变接地网大修工程进行施工, 地网阻值现为0.7欧, 对地网电阻进行降阻施工, 施工结束后接地电阻值应满足小于0.5欧的要求。 110kVXX 变电站位于XXX 县城内, 于1998年建成投运, 设110kV/35kV/10kV 电压等级,110kV 为户外常规布置, 35kV/10kV 为户内开关柜布置, 主控楼与10kV 配电装置楼为一栋建筑, 占地面积为66m ×77m 。 XX 变站址土壤表层为耕作土, 下层为沙土, 水分含量一般, 土壤电阻率较高, 全站接地变电站采用复合接地网, 以水平接地体为主, 以垂直接地极为辅, 接地网外沿闭合, 接地网内敷设水平均压带, 水平接地体深埋为0.6m 。在避雷针和装有辟雷器的地方应设集 中接地装置。水平接地体采用水平接地体采用2406mm 热镀锌扁钢,

接地变的作用

接地变的作用 接地变专为消弧线圈所设,一般消弧线圈装设在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变压器三角形侧,用来补偿电网单相接地时的接地电容电流。但变压器的三角形侧没有中性点,接地变就是为安装消弧线圈提供人为中性点的。 我国电力系统中,的6kV、10kV、35kV电网中一般都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电网中主变压器配电电压侧一般为三角形接法,没有可供接地电阻的中性点。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电压三角形仍然保持对称,对用户继续工作影响不大,并且电容电流比较小(小于10A)时,一些瞬时性接地故障能够自行消失,这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事故是非常有效的。由于该运行方式简单、投资少,所以在我国电网初期阶段一直采用这种运行方式,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电力事业日益的壮大和发展,这中简单的方式已不在满足现在的需求,现在城市电网中电缆电路的增多,电容电流越来越大(超过10A),此时接地电弧不能可靠熄灭,就会产生以下后果。1)、单相接地电弧发生间歇性的熄灭与重燃,会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其幅值可达4U(U为正常相电压峰值)或者更高,持续时间长,会对电气设备的绝缘造成极大的危害,在绝缘薄弱处形成击穿,造成重大损失; 2)、由于持续电弧造成空气的游离,破坏了周围空气的绝缘,容易发生相间短路; 3)、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容易烧坏电压互感器并引起避雷器的损坏甚至可能使避雷器爆炸。 这些后果将严重威胁电网设备的绝缘,危及电网的安全运行。为了防止上述事故的发生,为系统提供足够的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使接地保护可靠动作,需人为建立一个中性点,以便在中性点接入接地电阻。为了解决这样的办法。接地变压器(简称接地变)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接地变就是人为制造了一个中性点接地电阻,它的接地电阻一般很小(一般要求小于5欧)。 另外接地变有电磁特性,对正序负序电流呈高阻抗,绕组中只流过很小的励磁电流。由于每个铁心柱上两段绕组绕向相反,同心柱上两绕组流过相等的零序电流呈现低阻抗,零序电流在绕组上的压降很小。也既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在绕组中将流过正序、负序和零序电流。该绕组对正序和负序电流呈现高阻抗,而对零序电流来说,由于在同一相的两绕组反极性串联,其感应电动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正好相互抵

变电站接地网材料的选择

变电站接地网材料的选择 编辑:万佳防雷-小黄 电力系统的接地是对系统和网上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及操作维护人员安全都起着重大的作用。研究接地体的布置、连接,接地体的材质等是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措施之一,所以说设计、施工高标准的接地系统的变电站防雷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变电站接地网作用概述 接地网作为变电站交直流设备接地极防雷保护接地,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接地网作为隐性工程容易被人忽视,往往只注意最后的接地电阻的测量结果。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升高及容量的增加,接地不良引起的事故扩大问题屡有发生。因此,接地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变电站接地网因其在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一次性建设、维护苦难等特点在工程建设中受到重视。另外,在设计及施工时也不易控制,这也是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之一。因此,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降低接地工程造价,应采用最经济、合理的接地网设计思路,本文拟重点就材料选用方面进行相关探讨。 二、变电站接地网常用材料比较 目前广泛使用的接地工程材料有各种金属材料、非金属接地体、降阻剂和离子接地系统等。 1、金属接地材料。金属接地材料(主要指铜材和钢材),由于其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经济性,很长时期以来一直是接地工程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但是由于金属材料存在容易腐蚀的问题,对接地电阻的影响也比较大,是安全生产中的一个大的隐患,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用户。同时,近年生产资料价格猛涨造成接地成本增加,使得金属接地材料的缺点逐渐突显,一些行业或地区已经在渐渐地减少金属接地材料的使用,转而使用其它新型的接地材料。 2、非金属接地体。非金属接地材料是目前行业里新生的一种金属接地体的替换产品,由于其特有的抗腐蚀性能和良好的导电性和较高的性价比被广大用户所接受。目前非金属接地产品主要是以石墨为主要材料。基本成分是导电能力优越的非金属材料材料符合加工成型的,加工方法有浇注成型和机械压模成型。一般来说浇注成型的产品结构松散、强度低、导电性能差,而且质量不稳定,一些小型厂家少量生产使用这样的办法:机械压模法,是使用设备在几到十几吨的压力下成型的,不仅尺寸精度较高、外观较好,更重要的是材料结构致密、电学性能好、抗大电流冲击能力强,质量也相当稳定,但是生产成本较高,批量生产多采用。选型时,尽量采用后者,特别是接地体有抗大电流或打冲击电流的要求(如电力工作地、防雷接地)时,不宜采用浇注成型的非金属接地体。非金属接地体的特点是稳定性优越,其气候、季节、寿命都是现有接地材料中最好的,是不受腐蚀的接地体,所以,不需要地网维护,也不需要定期改造,但是,非金属接地体施工需要的地网面积比传统接地面积小很多,但是在不同地质条件下也需要的保证足够接地面积才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3、降阻剂。降阻剂分为化学降阻剂和物理降阻剂,化学降阻剂自从发现有污染水源事故和腐蚀地网的缺陷以后基本上没有使用了,现在广泛接受的是物理降阻剂(也称为长效型降阻剂)。物理降阻剂是接地工程广泛接受的材料,属于材料学中的不定性复合材料,可以根据使用环境形成不同形状的包裹体,所以使用范围广,可以和接地环或接地体同时运用,包裹在接地环和接地体周围,达到降低接触电阻的作用。并且,降阻剂有可扩散成分,可以改善周边土壤的导电属性。 现在的较先进降阻剂都有一定的防腐能力,可以加长地网的使用寿命,其防腐原理一般来说有几种:牺牲阳极保护(电化学防护),致密覆盖金属隔绝空气,加入改善界面腐蚀电位的

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分析及对策

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分析及对策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分析及对策1.引言 直流电源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一些重要常规负荷、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远动通讯装置提供不间断供电电源,并提供事故照明电源。直流系统发生一点接地,不会产生短路电流,则可继续运行。但是必须及时查找接地点并尽快消除接地故障,否则当发生另一点接地时,就有可能引起信号装置、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断路器的误动作或拒绝动作,有可能造成直流电源短路,引起熔断器熔断,或快分电源开关断开,使设备失去操作电源,引发电力系统严重故障乃至事故。因此,不允许直流系统在一点接地情况下长时间运行,必须加强在线监测,迅速查找并排除接地故障,杜绝因直流系统接地而引起的电力系统故障。 2.造成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的几种原因 (1)雷雨季节,室外端子箱或机构箱内潮湿积水导致直流二次回路中的正电源或负电源对地绝缘电阻下降,严重者可能到零,从而形成接地。

(2)部分型号手车开关的可动部分与固定部分的连接插头或插座缺少可靠的绝缘隔离措施,手车来回移动导致其中导线破损,从而使直流回路与开关金属部分相接触,从而导致接地。 (3)部分直流系统已运行多年,二次设备绝缘老化、破损,极易出现接地现象。 (4)因施工工艺不严格,造成直流回路出现裸线、线头接触柜体等,引起接地。 3.查找接地故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一般处理原则:根据现场运行方式、操作情况、气候影响来判断可能接地的地点,按照先室外后室内,先合闸后控制,由总电源到分路电源,逐步缩小范围的原则,采取拉路寻找、处理的方法。应注意:切断各专用直流回路的时间不要过长(一般不超过3秒钟),不论回路接地与否均应合上。 (2)具体处理方法:首先,了解现场直流电源系统构成情况,通过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或接地试验按钮初步判断是直流正极接地还是负极接地(以下假设绝缘监测可靠,并假设正接地)。然后,瞬时切除所有合闸电源开关,如接地信号消失,说明接地点在合闸回路,应对站内

WCK-7031站用变接地变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

WCK-7031站用变/接地变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 技术说明书 V1.00 二OO四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总述 (1) 1.1 概述 (1) 1.2 WCK-7000系列保护测控装置的技术特点 (1) 第二章WCK-7031站用变/接地变保护测控装置 (3) 2.1 装置概述 (3) 2.2 装置功能 (3) 2.3 装置的技术数据 (4) 2.4装置原理 (5) 2.5装置端子及说明 (7) 2.6面板说明 (8) 2.7WCK-7031定值清单 (9) 2.8 WCK-7031背面端子图 (11) 第三章WCK-7000系列典型应用结构 (12) 第四章附录 (13) 附录1:WCK-7000系列保护测控装置使用说明 (13) 附录2:WCK-7000系列保护测控装置接点联系图 (17) 附录3:WCK-7000系列保护测控装置外观尺寸图 (18)

第一章总述 1.1概述 WCK-7000系列产品是采用高性能的32位单片机结合大容量Flash存储器构成的低压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采用分布式结构设计,模块化、标准化程度高,便于批量生产和现场维护。背插式结构使强弱电完全分开,装置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可靠,可安装在环境比较恶劣的开关柜、PT柜等处。 WCK-7000系列开发起点高,借鉴并集中了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的保护装置以及监控系统的优点和成熟技术,使得WCK-7000保护测控装置整体可靠性高、测量准确、通讯快速可靠、保护功能可靠完善。 1.2WCK-7000系列保护测控装置的技术特点 ●面向对象,将传统的保护测控进行一体化设计 面向一次设备(馈线、电容器、分段开关等),各设独立的保护测控单元,简化变电站硬件及接线,装置全部直接上网,全变电站信息共享,减少信息转发的环节。整个变电站设计系统清晰简洁,安装、设计、维护方便。 ●保护测控既统一又相互独立 硬件设计上继电保护配有专用的交流输入通道和独立的跳闸回路,使保护可靠性高,测量回路也有独立的交流采样通道,完全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I:0.2级;U、P、Q:0.5级;F:0.01Hz)。 装置保护CT的测量精度在±3%之内。 ●采用高性能的32位单片机构成保护测控功能 采用32位微处理器结合大容量Flash、SRAM 而构成的高性能保护测控装置,具备保护、遥测、遥信和遥控功能。 ●背插式、模块化结构设计 单元机箱采用独立封闭单元箱体,密封性好,抗干扰、抗震动能力强,可安装在环境比较恶劣的开关柜、PT柜处。 采用背插式结构,强弱电完全分开,可大大减少外部电磁干扰在弱电侧的耦合增强装置的抗干扰能力,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所有装置由标准板件组成,插件模块化,各装置之间的板件互换性强,减少了维护量和备品备件的数量。 ●采用CANBUS现场总线或RS485构成通讯网络 WCK-7000采用CAN现场总线或RS485构成通讯网络,传输距离远,无瓶颈,抗干扰能力强,使整个系统通讯快速可靠。 ●汉字大屏幕液晶显示,人机界面友好

变电站接地网接地故障原因与改造建议

变电站接地网接地故障原因与改造建议 编辑:万佳防雷 变电站的接地网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保障运行人员和电气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构成接地网的均压导体常因施工时焊接不良或漏焊、埋设深度不足、土壤的腐蚀、接地短路电流的电动力作用等原因 ,使地网均压导体之间或接地引线与均压导体之间存在电气连接不良故障点。若遇电力系统发生接地短路故障 ,将造成地网本身局部电位差和地网电位异常升高 ,除给运行人员的安全带来威胁外 ,还可能因反击或电缆皮环流使得二次设备的绝缘遭到破坏 ,高压窜入控制室 ,使监测或控制设备发生误动或拒动而扩大事故 ,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一、原因分析 1、根据有关的开挖资料与地质资料调查情况,接地网腐蚀原因大致有以下特点:周围土壤盐碱化严重 , 导致接地体腐蚀程度高;地下水位高、土壤潮湿和容易积水使得接地体腐蚀严重 ; 接地引下线普遍在入地处和距地表面深100~400 mm 的地段腐蚀很严重; 接地体中水平敷设的扁钢因积水 ,腐蚀速度快 ,比与地面垂直敷设的钢管腐蚀严重; 厂址临近化工厂 , 大气质量恶劣 ,加重了其地网腐蚀 程度影响接地体金属腐蚀的主要因素。 ( 1)土壤的孔隙度较大 , 有利于氧和水分的保持 , 这是腐蚀发生的促进因素。当土壤含水量大于85 %时 , 氧的扩散渗透受到了阻碍 , 腐蚀减弱; 当土壤含水量小于 10 %时 ,由于水分的缺乏 ,阳极极性和土壤电阻比加大 ,腐蚀速度又急速降低。 (2) 土壤温度昼夜温差大 ,很容易在金属上凝结水分微粒 , 且因温差电池的 形成 , 加快腐蚀, 这也是开挖地网中发现同埋一处的水平接地体比垂直方向的接地体容易腐蚀的原因。 (3) 通常土壤中含盐量约为 80~1 500 mg/ L ,地处沿海地区大部分土壤的p H 值在 8. 4~9. 5 之间 ,从而加快了土壤的腐蚀速度。 (4) 土壤中含有硫酸盐 , 在缺氧的情况下 , 硫酸盐还原细菌就会繁殖起 来 , 利用金属表面的氢把SO42 -还原 , 在铁的表面的腐蚀产物是黑色 FeS。在多数情况下土壤腐蚀性均用土壤电阻率来衡量。 而土壤电阻率直接受土壤孔隙度、湿度、温度、酸度、含盐量和有机质的影响 , 因此土壤电阻率是反映土壤理化性质的一个综合指标。一般情况对于地网土壤电阻率为 30Ω·m ,腐蚀性质是非常强的。 2、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由于地网发生断裂、断点而引起的电力系统的事故时有发生,每次事故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总的归结发生断裂、断点的原因有: (1)在接地网竣工之后, 没有认真执行验收手续,接地网的均压导体常因施工时焊接不良或漏焊。在投入运行后发生接地短路故障,而短路故障电流的电动力作用,使地网均压导体之间或接地引线与均压导体之间存在电气连接断裂、断点现象。 (2)焊接处防腐处理不当,加上土壤的腐蚀以及可能由于热稳定不足在部分接地网在相间短路时烧断。

7.电力系统变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变电站中性点接地方式 一、定义 中性点: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或电动机绕组星型接线时,其公共点称为中性点。 二、种类 1.不接地系统 2.直接接地系统 3.经电阻接地 4.消弧线圈接地 整体来分,中性点接地可分为大接地电流系统(也称有效接地系统)和小接地电流系统(也称非有效接地系统)。前者包括:直接接地、经低阻值电阻接地,后者包括:中性点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谐振接地和经高阻值电阻接地。 三、选择中性点接地的原则是: 1.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2.保证电力系统的过电压水平和绝缘等级 3.符合继电保护要求 4.对通信系统干扰小 5.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 总之,中性点采用何种运行方式,实际上是一个涉及电力系统许多方面的综合 性问题。本文对此作一般性介绍。

四、各种接地方式比较 1、中性点不接地(绝缘)的三相系统 各相对地电容电流的数值相等而相位相差120°,其向量和等于零,地中没有电容电流通过,中性点对地电位为零,即中性点与地电位一致。这时中性点接地与否对各相对地电压没有任何影响。可是,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各相对地电容不相等时,即使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中性点的对地电位便不再是零,通常此情况称为中性点位移即中性点不再是地电位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多是由于架空线路排列不对称而又换位不完全的缘故造成的。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中,当一相发生接地时:一是未接地两相的对地电压升高到√3倍,即等于线电压,所以,这种系统中,

相对地的绝缘水平应根据线电压来设计。二是各相间的电压大小和相位仍然不变,三相系统的平衡没有遭到破坏,因此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这是这种系统的最大优点。但不许长期接地运行,尤其是发电机直接供电的电力系统,因为未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到线电压,一相接地运行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两相短路。所以在这种系统中,一般应装设绝缘监视或接地保护装置。当发生单相接地时能发出信号,使值班人员迅速采取措施,尽快消除故障。一相接地系统允许继续运行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h。三是接地点通过的电流为电容性的,其大小为原来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这种电容电流不容易熄灭,可能会在接地点引起弧光解析,周期性的熄灭和重新发生电弧。弧光接地的持续间歇性电弧较危险,可能会引起线路的谐振现场而产生过电压,损坏电气设备或发展成相间短路。故在这种系统中,若接地电流大于5A时,发电机、变压器和电动机都应装设动作于跳闸的接地保护装置。 2、中性点直接接地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属于较大电流接地系统,一般通过接地点的电流较大,可能会烧坏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继电保护会立即动作,使开关跳闸,消除故障。目前我国110kV以上系统大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 对于不通等级的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也不一样,一般按下述原则选择:220kV以上电力网,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110kV接地网,大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少部分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20~60kV的电力网,从供电可靠性出发,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或不

接地变压器的作用

接地变压器的作用 我国电力系统中,的6kV、10kV、35kV电网中一般都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电网中主变压器配电电压侧一般为三角形接法,没有可供接地电阻的中性点。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电压三角形仍然保持对称,对用户继续工作影响不大,并且电容电流比较小(小于10A)时,一些瞬时性接地故障能够自行消失,这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事故是非常有效的。 但是随着电力事业日益的壮大和发展,这中简单的方式已不在满足现在的需求,现在城市电网中电缆电路的增多,电容电流越来越大(超过10A),此时接地电弧不能可靠熄灭,就会产生以下后果; 1),单相接地电弧发生间歇性的熄灭与重燃,会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其幅值可达4U(U为正常相电压峰值)或者更高,持续时间长,会对电气设备的绝缘造成极大的危害,在绝缘薄弱处形成击穿;造成重大损失。 2),由于持续电弧造成空气的离解,破坏了周围空气的绝缘,容易发生相间短路; 3),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容易烧坏电压互感器并引起避雷器的损坏甚至可能使避雷器爆炸;这些后果将严重威胁电网设备的绝缘,危及电网的安全运行。 为了防止上述事故的发生,为系统提供足够的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使接地保护可靠动作,需人为建立一个中性点,以便在中性点接入接地电阻。为了解决这样的办法.接地变压器(简称接地变)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接地变就是人为制造了一个中性点接地电阻,它的接地电阻一般很小(一般要求小于5欧)。 另外接地变有电磁特性,对正序、负序电流呈高阻抗,绕组中只流过很小的励磁电流。由于每个铁心柱上两段绕组绕向相反,同心柱上两绕组流过相等的零序电流呈现低阻抗,零序电流在绕组上的压降很小。也既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在绕组中将流过正序、负序和零序电流。 该绕组对正序和负序电流呈现高阻抗,而对零序电流来说,由于在同一相的两绕组反极性串联,其感应电动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正好相互抵消,因此呈低阻抗。接地变的工作状态,由于很多接地变只提供中性点接地小电阻,而不需带负载。所以很多接地变就是属于无二次的。接地变在电网正常运行时,接地变相当于空载状态。但是,当电网发生故障时,只在短时间内通过故障电流,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高灵敏度的零序保护判断并短时切除故障线路,接地变只在接地故障至故障线路零序保护动作切除故障线路这段时间内起作用,其中性点接地电阻和接地变才会通过IR= (U为系统相电压,R1为中性点接地电阻,R2为接地故障回路附加电阻)的零序电路。根据上述分析,接地变的运行特点是;长时空载,短时过载。 总之,接地变是人为的制造一个中性点,用来连接接地电阻。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对正序负序电流呈高阻抗,对零序电流呈低阻抗性使接地保护可靠动作。 变电站内现在一般采用的接地变压器有两个用途,1.供给变电站使用的低压交流电源,2.在10kV侧形成人为的中性点,同消弧线圈相结合,用于10kV发生接地时补偿接地电容电流,消除接地点电弧,其原理如下: - 1 -

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分析及对策(2021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分析及 对策(2021新版)

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分析及对策(2021 新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引言 直流电源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一些重要常规负荷、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远动通讯装置提供不间断供电电源,并提供事故照明电源。直流系统发生一点接地,不会产生短路电流,则可继续运行。但是必须及时查找接地点并尽快消除接地故障,否则当发生另一点接地时,就有可能引起信号装置、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断路器的误动作或拒绝动作,有可能造成直流电源短路,引起熔断器熔断,或快分电源开关断开,使设备失去操作电源,引发电力系统严重故障乃至事故。因此,不允许直流系统在一点接地情况下长时间运行,必须加强在线监测,迅速查找并排除接地故障,杜绝因直流系统接地而引起的电力系统故障。 2.造成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的几种原因 (1)雷雨季节,室外端子箱或机构箱内潮湿积水导致直流二次回

10KV线路、电容器及接地变保护测控部分

10KV线路保护测控部分 1、保护配置及使用说明 本站10KV线路保护配置均一样,都采用CSL 206B数字式保护装置。另外,开关柜上还有“远方/就地”切换开关和断路器操作KK。 1.1、柜内空开说明: SM10储能电源 SM30操作电源 SM60交流电压空开 SM90加热电源 1.2、压板功能说明 1.2. 1、压板功能 1LP1跳闸出口压板1LP2闭锁重合闸压板 1.2. 2、压板说明 (1)本开关单元投入以前,必须将“跳闸出口”压板投入,不得处于无保护状态。 (2)110KV线路开关为三相联动,所以采用三相重合闸方式,当重合闸要求退出时,应将“闭锁重合闸”压板1LP2投入外,还应软压板07“重合闸停用投退”压板置于“ON”位置,正常运行时1LP2应解除且软压板07在“OFF”位置。 1.2. 3、软压板说明:

CSL—206B保护装置提供了由软件控制保护压板的投退功能,操作人员可以在监控主站或保护装置的MMI面板上进行操作。 01电流Ixx压板 04电流II、IIIxx压板 05零序电流Ixx压板 06零序电流II、IIIxx压板 07重合闸停用压板 08低xx减载压板 软压板的投退情况应与保护功能的投退情况相符,操作后不需要经过“信号复归”按钮的确认。 2、装置说明 2.1、装置功能配置: 三相过流零序过流 方向闭锁低压闭锁 自动重合低xx减载 滑差闭锁过负荷 软压板遥测 遥信遥控 遥脉远方管理 (1)本装置同时具有保护和测控功能。 (2)低电压元件在三个线电压中的任意一个低于低电压定值时动作,开放被闭锁保护元件,可以保证装置在电机反充电等非故障情况下不出现误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