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设计筏形基础

一般设计筏形基础
一般设计筏形基础

一般设计筏形基础时,都配有上下两层钢筋网,请问下层钢筋网短向钢筋在上还是长向钢筋网在上?上层钢筋网又如何设置呢?有没有具体出处?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坡屋顶的板钢筋如果是配有上下两层双向钢筋网,请问下层钢筋网短向钢筋在上还是长向钢筋网在上?上层钢筋网又如何设置呢?有没有具体出处?

谢谢!!

对于坡屋面的钢筋没有太多的接触过,不过对于筏板的上下层钢筋我想应当是比较好分析. 筏板基础是属于反梁反板,你将筏板基础的钢筋反过来看就可以了,

应当是底层筋长向的在下面,面层筋长向的在上面.

对于坡屋面的钢筋一应当是按照正常板来看,短向的在下面.

对筏形基础,如果是一般墙下筏板或梁板式筏板,钢筋的布置原则和普通楼板一样,短向钢筋在外层。如果由于板跨差别较大,长短方向变化较多,可以和设计师商量,按统一方向布置基础钢筋,也就是说,可以选择X或Y向钢筋统一置于外层。对于柱下无梁平板筏基,应该将长向板带钢筋置于外层。

斜坡屋顶板的钢筋布置原则和普通楼板一样,短向在外层。

下图是底层柱墙最大组合内力简图

请问图中数据都表示什么? 如果基础承载力按15吨,独立基础怎么设置呢?谢谢

从上到下依次是X、Y方向的剪力,柱底轴力,X、Y方向的弯矩

多层结构计算基础大小时,可不考虑地震和风荷载的影响,取恒载+活载组合即可。

首先用恒载+活载组合下的轴力N/1.25,换算成标准值,将地基承载力进行深度和宽度修正,采用地基基础规范的公式计算即可。

如果弯矩和剪力很小,可以忽略。

楼主要先确定持力层和基础埋深。

我想请问下基础的归并系数一般取多少呢?PK JCCAD里默认0.2。。我改为0对比了下。。发现0.2放大很多。。我想请问下大家一般是选多少呢?

基础的计算配筋一般较大,有时候有个8~9千也很正常,这时候如果增大0.2当然就会大了很多了,对于归并系数取多少问题,一般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来定,比如工程较大,适当归并还是可以的,如果较小,不归并也是可以的。这个没有具体的要求。还有如果甲方控制不严格,为了出图方便就归并的多一些,如果甲方控制的严格,就是一根梁一个配筋,没有归并,这个就是自己把握了,呵呵

大哥,大姐们帮帮我,柱下条形基础在PKPM里面怎么输模呀,急呀! ̄!!!

在JCCAD中算出柱下弯矩,轴力和剪力后在JCCAD中计算基础大小和配筋。

JCCAD - 基础人机交互输入 - 地基梁(2005版)

到JCCAD里面,输入地基梁,在里面可以定义翼橼的宽度,这个宽度要自己事先估算一下剩下的自己会做了撒

点击JCCAD里的 "输入地基梁"项,新建项目里有梁宽高翼缘等参数,根据基础顶面荷载先估算出其截面,新建好了以后就可以往相应的位置布置基础了.

1,jccad设计时,柱独立基础,有些柱不要其下有基础,怎么达到这个目的?

2,相同的两间别墅建模时只建了一个,但是两者之间是靠在一起,只有伸缩缝,那么两片墙下基础合并如何实现,还要重新在旁边在建个一摸一样的模型吗,所有数据都不变吗?

3,房间开间只有3.3米,可是两个柱下独立基础都是3.2米,几乎靠在一起了,有没有关系?

4,地梁是直接在jccad中输入还是建模是单独作为一层?

以上是学生学习时的一些不懂之处,还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不胜感激!

地梁直接在jccad中输入

柱下无基础,那力如何传递到地基,

合并的基础手算就可以了

只要独立基础不重叠,没有太大的高差,一般没问题的

地梁建模型,注意输入底层的墙重,jccad有此项

墙下基础宽度例如=240+240+70。此处的基础圈梁合并

注意满足构造要求

算基础时读取柱底荷载应该在SATWE还是JCCAD读取?好象2者读出的数据相差很多哦以前一直是从前者读取,现在后者更精确一些(pkpm人员说的),不过一般我还是使用前者。

各位同道,吾刚从学校出来,现在正在学习pkpm,有几个问题请教:

1,一般小工程顺序是这样吗?

pmcad--1,2,3:

satwe8--1,2,3,5,6,A,C,E:

jccad--2,6.

2,tat8与satwe8是不是随便用哪个都行啦。

第一次做独基。希望大家能把独基设计,特别是应用PKPM计算的步骤,给说一下。我大概熟悉了一下PKPM程序的JCCAD。但不知道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什么?而且,我现在的工程无地下室。但在正负零处有层拉梁。这样情况计算时需注意些什么?

认真看好地质勘探报告,合理选择斥力层,软件设计时,荷载的读取最好人工检查一下正确

性,参数的选择按照说明就可以了。不要完全相信程序,需要对程序的计算结果进行复核。最后就是画图了,在单位里找一些以前的图纸参考,或者下载一些图纸参考一下。

独基也分很多类型吧?版主你是用什么类型的哦!我们这边设计独基一般不使用软件进行设计的,手算再直接画图!

根据地质报告或是项目专业负责人所制定的统一规定等

确定好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及其埋深,根据土质和埋深情况确定深度及宽度修正系数;将上面系数依次填入JCCAD,剩下的工作就是荷载了,这个取决于你计算上部结构所所用的软件,如果有填充墙等附加荷载,就要分别加在节点上,接下来独立基础就可以独立完成了;在此期间,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如果该土层为高压缩性土,提醒楼主还要进行基础的沉降计算,这个可以把土质情况输入JCCAD,由JCCAD完成计算,也可以根据规范手算;

2.确认持力层下,是否存在软弱下卧层,如果有的,还要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如果相差不多,计算基础独立基础时,可以直接采取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进行计算;

3.对于一些工业建筑,或是上面设备荷载较多的建筑来说,尤其是把所有设备荷载均以活荷载输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活荷载折减系数的取值,尤其是承载力取决定作用的时候

4.楼主说0.000处还设有拉梁,不管是什么用途,一定要注意冻深的影响,避免冻胀;

5.JCCAD默认基础不能绝对出现拉应力,如果你的工程最后拉应力起控制作用,楼主可以视你的结构形式,根据基础规范人工调整;

5.最后就是对于计算软件的选择,根据你的工程情况,合理选择计算软件,还要想2楼所说那样对于电算结果进行人工核对;

这是我一时间所想到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谢谢各位,受益匪浅!我有点太依赖软件了。没有手工核算。根据地基规范,按轴心受压,算了面积,再按冲切算算冲切就可以吧。

另外,在荷载参数那里,活荷载按层折减系数是否该按荷载规范里的输入,但是在整体计算中已经有了。是不是不用再折减了。

最近有个工程用柱下独立基础计算后,发现基础尺寸太大,所以我考虑用柱下条基来做,可是以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尤其是基础梁的高度和翼元的尺寸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取值,还有他在JCCAD的中操作步骤,所以希望这里面的大虾和斑竹还有其他知道的好心的朋友帮帮我,哪怕只说一条也行,我也会谢谢你的!

按我这种方法是可以的,我今年指导毕业生也遇到了这个问题,用这种方法解决了:

1。读入地质资料输入

2。参数输入包括基本参数(主要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地梁筏板参数(主要是基床反力系数、地梁相关材料参数、钢筋调整参数、梁肋朝向)

3。网格输入(轴线延伸命令修改形成悬挑地基梁轴线)

4。修改荷载参数、读取荷载

5。定义地基梁(必须定义梁肋高和梁肋宽,地梁翼缘宽度可随意给出但应大于梁肋宽因为退出交互步骤时程序会给出调整翼缘宽度的机会)并布置地基梁

6。退出交互步骤:注意第一修改地梁翼缘宽度第二检查是否生成弹性地基梁计算用数据文件(即出现相关荷载值、相应坐标、地基反力、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等信息)

7。弹性地基梁/基础沉降计算:

7-01:检查地质资料是否正确

7-02:设置计算参数(注意:应采用完全柔性假定、地下水高度需要修改)

7-03:进入附加反力图示,选择沉降计算菜单进行沉降计算,之后可查看相关需要数据

8。弹性地基梁/结构计算

8-01:选择是否进行交叉底面积重复利用计算、修改地基梁参数(注意:地梁计算时采用的内力)、选择计算采用的模型(可采用satwe、tat生成的上部基础刚度)进行计算

8-02查看相关荷载工况下的内力图

9。弹性地基梁/参看结果(正常操作)

10。弹性地基梁施工图(正常操作)

大家在做柱下独立基础的时候(特别是依赖PKPM中JCCAD出的图) 有时候基础的尺寸的长度会超过或者等于2.5M 此时软件就把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取边长或者宽度的0.9倍并交错布置,很多领导审图的时候看看规范认为符合规范的规定因此图纸就通过了,但是大家再看看基础规范中条款8.2.2中的第三款,再跟自己的图纸对照下看看满足不?相信很多图纸都是不满足的

希望大家在这里发表下与该方面相关的看法大家共同学习,提高专业水平

不明白楼主的意思,基础规范中条款8.2.2中的第三款中规定和第五款规定没有冲突啊

如果底板配筋的间距为150 当采用第五款规定的时候,就会造成底板端部的配筋间距为300 既同条款8.2.2中的第三款中规定有冲突,总归规范说的是个笼统的做法,具体工程要具体分析的,大家还是要灵活机动点的

8.2.2第五条

由于基础较大,其边缘弯矩很小

所以间距适当放大,理论上是可以的

这是为了节约钢筋,别的没有意义

其实我提的这个问题是位专家在杂志上提出的,在此想看看大家是否忽视这个问题了

2017年电大专科程序设计基础形考任务

电大专科程序设计基础形考任务一 1.计算机的五大主要应用领域是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和人工智能。 2.总线是连接CPU 、存储器和外部设备的公共信息通道。通常由三部分组成: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3.计算机是一类智能机器,这是因为它除了完成算术运算外,还能完成某些逻辑运算。4.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取名为ENIAC 。 5.目前制造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6.CPU 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 的英文缩写,它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和 寄存器3 个部分组成。 7.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 8.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一般可分为存储器、中央处理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几个部分。 9.计算机的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两级。 10.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的英文缩写分别为RAM 和ROM 。 11.系统软件是为有效利用计算机的资源、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工作潜力、保证正常运行、尽可能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而编制的软件。

12.程序是为实现一定功能,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所编制的语句的有序集合。文档是描述程序设计的过程及程序的使用方法的有关资料。 13.图灵机是计算机的概念模型,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冯·诺依曼机是 计算机的结构模型,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设计基础。 14.高级语言源程序的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一般有两种做法: 编译方式和解释方式。15.按照使用方式,程序设计语言分为交互式语言和非交互式语言;按照应用范围 则分为通用语言和专用语言。 16.编译程序的核心部分,叫__语法分析器_______ ,其任务就是检查源程序在语法上是否_正确___ 。 二、选择题(每题2 分,合计20 分)题目2 2、当代计算机的最主要的体系结构称为是______ 。 选择一项: A.冯·诺依曼机 B.PASCAL机 C.非冯·诺依曼机 D.图灵机 3 计算机软件是指____ 。 选择一项: A.源程序选择一项: A.机器语言 B.高级语言 C.目标语言 D.汇编语言 5、显示器是____ 。选择一项: A.存储设备 B.计算设备 B.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挡 C.源程序和目标程序 D.计算机程序 C.输出设备 D.输入设备 6、系统软件的核心软件是 _____ 选择一项: 4、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语言是 A. 编译程序

梁板式筏型基础设计

梁板式筏形基础设计 1.工程概况和工程地质条件 衡阳市平安小学综合楼法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下部为粉质黏土,地下水位埋深1.500m。基础面积为16m×61m,采用梁板式筏形基础,基础埋深5.2m,基础混凝土强度为C30,底板厚800mm,钢筋采用HRB235级钢。基础梁受力筋为HPB335,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上部结构竖向荷载见表7.1;基础平面布置图见图7.1;地质情况见第1部分第一节。 1.1.柱荷载 图1.1竖向标准荷载分布图 柱荷载基本组合kN

经典文档 图2基础平面布置简图经典文档下载完可编辑复制

2设计尺寸与地基承载力验算 2.1基础底面地下水压力的计算确定混凝土的防渗等级 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以下1.5米处,此处不考虑水的渗流对水压力的影响。 查《混凝土防渗规范》将底板混凝土防渗等级确定为S6。 2.2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由柱网荷载图可得柱的标准组合总荷载为: i N ∑()22417291930811865?+++= ()22934353037592340?++++ ()22839348836292135?++++ ()22525312530711722?++++ =90398kN 其合力作用点:0=c x ,基础左右两边均外伸0.5m 3.6)22934235302375922340[(90398 1 ??+?+?+??= = ∑∑i i i c N y N y 7.8)22839234882362922135(??+?+?+?+ ]15)22525231252307121722(??+?+?+?+ =7.5m 基础下边外伸长度0.5m ,为使合力作用点与基础形心重合,基础总宽度为: ()()m y b c 1625.75.025.0=?+=?+= 则:基础上边外伸长度为:m 5.05.01516=-- 由以上计算,可得基础底面面积为: 219760.6116m A =?= 基础底面积为2 976m ,上部基本组合总荷载为111916kN,基低净反力 Pa A N p j k 7.114976111916 == = ∑ 2.3地基承载力的验算 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

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设计

1、设计资料 1、1上部结构资料 某教学实验楼,上部结构为7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底层层高3、4m(局部10m,内有10t桥式吊车,其余层高3、3m,底层柱网平面布置及柱底荷载如图2所示。 1、2建筑物场地资料 (1)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建筑物平面位置如图1所示 图1建筑物平面位置示意图 (2)建筑场地位于非地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2、1m,根据已有分析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作用。 (3)建筑地基得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表1 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表1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2、1选择桩型 根据施工场地、地基条件以及场地周围环境条件,选择桩基础。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薄壁管桩,这样可以较好得保证桩身质量,并在较短得施工工期完成沉桩任务。桩截面尺寸选用:D=500mm ,壁厚t=50mm。混凝土强度C30。 考虑承台埋深1、5 m,以4层黄褐色粉土夹粉质粘土为持力层,

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2倍桩径即0、6m,桩顶嵌入承台0、1m。这时桩端一下持力层厚度大于4倍桩径,满足要求。 3、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初步设计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 + + .3 ? 16002= ? ? ? = ? + 14 ? ? 12 7 24 6.0 kN 429 3.8 12 .3 25 14 5.0 ( .0 作施工图设计时,根据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得到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4、确定桩数、桩位布置、拟定承台底面尺寸 先不计承台及承台上覆土重及偏心荷载估算桩得数量 取桩数n=6根 为进一步减轻挤土效应,软土中桩距取4倍径,即2m,桩得布置如图,承台尺寸,满足构造要求。承台及上覆重度取,则 现在按偏心受荷,验算桩数 取n=6就是合理得 5、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该桩属于非端承桩,并n>3,承台底面下并非欠固结土、新填土等,故承台底面不会与土脱离,所以宜考虑桩群土承台得相互作用效应,按复合基桩计算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5、1六桩承台承载力计算 承台净面积

程序设计基础形考作业2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基础(专)评阅教师: 第 2 次任务 共 4 次任务

作业说明: 1.做作业之前首先在封面填上自己的学号和姓名,做完作业后请写上作业完成时间。 2.学习完第二单元后必须完成本次作业,并请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学习平台提交Word文档形式的电子作业,本次作业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作业内容: 根据“学生成绩的等级评定”实训,编写一个“菜单式程序界面”的程序,程序界面的内容构成由学员设定,比如某个具体应用的程序界面:学生系统主界面,按1进入学生信息登记、按2进入学生信息查询、按3进入学生信息的更新、按4进入学生信息备份、按5退出系统等,进入每个子节目显示一行欢迎语句。 作业要求: (1)程序的源代码以及对源代码必要(主要是代码中涉及选择结构、逻辑运算符、关系运 算符的地方)的行注释。(后缀名为.c的源程序代码)(占60%) (2)测试运行结果截图。(占40%) (3)以上内容请在本文档中完成,并将本文档提交至学习平台,作为本课程第二次作业。作业回答区: #include int main(void){ int a; printf("1-学生信息登记\n"); printf("2-学生信息查询\n"); printf("3-学生信息更新\n"); printf("4-学生信息备份\n"); printf("5-退出系统\n"); printf("input integer number: "); scanf("%d",&a); switch (a){

case 1: printf("欢迎进入-学生信息登记系统\n");break; case 2: printf("欢迎进入-学生信息查询系统\n");break; case 3: printf("欢迎进入-学生信息更新系统\n");break; case 4: printf("欢迎进入-学生信息备份系统\n");break; case 5: printf("退出系统\n");break; default:printf("输入错误!\n"); } return 0; }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 学生:何昕桐 学号: 指导教师:少东 专业班级:14土木升本 所在学院:工程学院 中国· 2015年11月

目录 1、设计资料 (1) 2、设计要求 (3) 3、确定持力层基础埋深 (3) 4、确定基础尺寸 (5) 5、下卧层强度验算 (6) 6、柱基础沉降计算 (7) 7、调整基底尺寸 (8) 8、基础高度验算 (8) 9、配筋计算 (10) 10、绘制施工图 (12)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资料 某多层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柱网布置如图1所示,柱截面尺寸为500×600mm,室外地坪标高同天然地面,室外地面高差为0.45m。建筑场地地质条件见表A,作用于基础顶面的荷载见表B。 图1 柱网布置图 表A(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2.2m) 编 号 土层名称 土层厚度 (m) γ (kN/m3) ω(%) еI L Es (MPa ) C(kPa) Φ(°) F ak (kPa) Ⅰ多年素填土 1.6 17.8 94 Ⅱ粉土 5.2 18.9 26.0 0.82 0.65 7.5 28 15 167 Ⅲ 淤泥质粉质 黏土 2.2 17.0 51 1.44 1.0 2.5 24 12 78 Ⅳ粉、细砂10.1 19.0 10 30 160

表B B-1 柱底荷载标准组合 表B B-2 柱底荷载准永久组合 2.选择持力层、确定基础埋深 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和设计要求:本持力层选用Ⅱ土层,故初定基础埋置深度取d=1.6m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和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可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67ak f Kpa = 3.确定基础尺寸 3.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建筑地基规》规定:当基础宽度大于3m 或埋置深度大于0.5m 时从荷载试验或其他原则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3)(0.5)a ak b d m f f b d ηγηγ=+-+- 由于基础高度尚未确定,假定b <3m ,首先进行深度修正。 根据粉土10%ρ≤, 查表7.10得b η=0.5 ,d η=2.0,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a f (先不考虑对基础宽度进行修正): 3117.8/m kN m γ= 1(0.5)167 2.017.8(1.60.5)206.2a ak d m f f d kPa ηγ=+-=+??-= 初步选择基底尺寸计算基础和回填土k G 时的基础埋深 d= 1.6 2.05 1.8252 m +=

筏形基础与独立基础加防水板的异同分析

筏形基础与独立基础加防水板的异同分析 朱炳寅、李静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100044) 筏板基础尤其是平板式筏基与独立基础加防水板有相似之处,根据各自特点及适用条件选用合理的基础形式,对结构设计意义重大。 独立基础加防水板具有传力明确,构造简单,方便施工,经济实用等优点,因此,在工程设计中是首选的基础形式。 筏形基础刚度大,对地基反力及地基沉降的调节能力强,既适合于上部荷载较大的高层建筑,也适合于地基承载力较低时以减小地基沉降为主要目的超补偿基础(即建筑物的重量小于挖去的土重),但筏形基础受力和构造均较独立基础复杂,且施工复杂、费用高。 一、梁板式筏基 梁板式筏基由地基梁和基础筏板组成,地基梁的布置与上部结构的柱网设置有关,地基梁一般仅沿柱网布置,底板为连续双向板,也可在柱网间增设次梁,把底板划分为较小的矩形板块(图1)。 图1 梁板式筏基的肋梁布置 (a)双向主肋 (b)纵向主肋、横向次肋 (c)横向主肋、纵向次肋 (a)双向主次肋 梁板式筏基具有:结构刚度大,混凝土用量少,当建筑的使用要求对地下室的防水要求很高时,可充分利用地基梁之间的“格子”空间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等优点(图2a)。但同时存在筏基高度大、受地基梁板布置的影响,基础刚度变化不均匀,受力呈现明显的“跳跃”式(图2b),在中筒或荷载较大的柱底易形成受力及配筋的突变,梁板钢筋布置复杂、降水及基坑支护费用高、施工难度大等不足。 图2 梁板式筏基的特点 (a)梁格的利用 (b)地基反力的突变 由于梁板式筏基在技术经济上的明显不足,因此,近年来该基础的使用正逐步减少,一般仅用于柱网布置规则、荷载均匀的某些特定结构中。

筏板基础计算

筏板基础设计分析2009 1 筏板基础埋深及承载力的确定 天然筏板基础属于补偿性基础, 因此地基的确定有两种方法. 一是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直接确定法. 它是根据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按照有关规范通过深度和宽度的修正得到承载力设计值, 并采用原位试验(如标惯试验、压板试验等) 与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综合判断法来确定岩土的特性. 二是按照补偿性基础分析地基承载力. 例如: 某栋地上28 层、地下2 层(底板埋深10m ) 的高层建筑, 由于将原地面下10m 厚的原土挖去建造地下室, 则卸土土压力达180kpa, 约相当于11 层楼的荷载重量;如果地下水位为地面下2m , 则水的浮托力为80kpa, 约相当于5 层楼的荷载重量, 因此实际需要的地基承载力为14 层楼的荷载. 即当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 ≥ 250kpa 时就能满足设计要求, 如果筏基底板适当向外挑出, 则有更大的可靠度. 2 天然筏板基础的变形计算 地基的验算应包括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两个方面, 尤其对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 变形往往起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 目前的理论水平可以说对地基变形的精确计算还比较困难, 计算结果误差较大, 往往使工程设计人员难以把握, 有时由于计算沉降量偏大, 导致原来可以采用天然地基的高层建筑, 不适当地采用了桩基础, 使基础设计过于保守, 造价提高, 造成浪费.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计算模型,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自由沉降量往往同实测的地基变形量不同, 这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1) 这种理论的假定条件遵循虎克定律, 即应力—应变呈直线关系, 土体任何一点都不能产生塑性变形, 与土体的实际应力—应变状态不相一致; (2) 公式中S = 7S6 z iAi- z i- 1Ai- 1ES i[ 2 ] 采用的计算参数系室内有侧限固结试验测得的压缩模量ESi , 试验条件与基础底面压缩层不同深度处的实际侧限条件不同; (3) 利用公式计算的建筑物沉降量只与基础尺寸有关, 而实测沉降量已受到上部结构与基础刚度的调整. 采用箱型基础或筏板基础的高层建筑物,由于其荷载大、基础宽, 因而压缩层深度大,与一般多层建筑物不同, 地基不是均一持力层. 因此在地基变形计算的公式中引入了一个沉降计算经验系数7S. 通过实际沉降观测与计算沉降量的比较, 适应高层建筑物箱型基础与筏板基础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主要与压力和地层条件相关, 尤其与附加压力和主要压缩层中(0. 5 倍基础宽度的深度以内) 砂、卵石所占的百分比密切相关. 由于该系数7S 仅用于对附加压力产生的地基固结沉降变形部分进行调整, 所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可根据地区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计算高层建筑的地基变形时, 由于基坑开挖较深, 卸土较厚往往引起地基的回弹变形而使地基微量隆起. 在实际施工中回弹再压缩模量较难测定和计算, 从经验上回弹量约为公式计算变形量10%~ 30% , 因此高层建筑的实际沉降观测结果将是上述计算值的1. 1~ 1. 3 倍左右. 应该指出高层建筑基础由于埋置太深,地基回弹

2019国开电大《程序设计基础》形考任务4答案

程序设计基础形考任务4: 1.算法的四种基本操作是逻辑运算、算数运算、数据比较、数据传送。 2.算法的控制结构有三种基本形式: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3.评价算法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考虑,最主要的是正确性和运行效率。 4.算法的运行效率包括两方面,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的空间复杂度。 5.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总体思想是采用模块化结构,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6. 软件生存周期包括软件的定义、软件的开发和软件使用与维护3个部分。 7. 软件定义时期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两个阶段。 8.软件开发时期是具体设计和实现在前一时期定义的软件,它由软件的设计阶段、实现阶段、集成阶段组成。 9.软件工程的目标是可概括为生产具有正确性、可用性以及开销合宜的产品。 10.软件开发模型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以软件需求完全确定为前提的瀑布模型。第二种是在软件开发初始阶段只能提供基本需求时采用的渐进式开发模型。 二、选择题(每题4分,合计40分)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 选择一项: A. 算法就是程序 B. 设计算法时只需要考虑结果的可靠性

C.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D. 设计算法时只需要考虑数据结构的设计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 选择一项: A. 一个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大,则其时间复杂度也必定大 B.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C. 一个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大,则其时间复杂度必定小 D. 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大,则其空间复杂度必定小 4一个算法应该具有“确定性”等5个特性,下面对另外4个特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选择一项: A. 有零个或多个输入 B. 可行性 C. 有穷性 D. 有零个或多个输出 5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B. 算法的效率只与问题的规模有关,而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 C. 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是一一对应的 D.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一定相关 6那一项不属于算法的四种基本的功能操作( ) 。

梁板式筏形基础布筋解析

梁板式筏形基础在施工前,正确理解和掌握梁、板的布筋顺序和施工方法是施工前的重要准备工作之一。依据现行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04G101—3)的要求,结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的具体要求及以往施工中的实践经验,编制切实可行的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文件是十分必要的。 梁板式筏形基础由梁和板两个部分组成,一般分为高板位(梁顶与板顶一平)、中板位(板在梁的中部)、低板位(梁底与板底一平)及暗梁型(梁在上下层板筋中间)等形式。筏板的布筋原则:下层筏板筋短跨向钢筋在下,长跨向钢筋在上;上层筏板筋反之。基础梁的布筋原则:当双向等高基础主梁交叉时,基础主梁A的梁顶部纵筋与底部纵筋均在基础主梁B的纵筋上交叉,基础主梁B的上下纵筋均在基础主梁A的纵筋下交叉;当两向不等高基础主梁交叉时,截面较高者为基础主梁A,截面较低者为基础主梁B;次梁的纵筋均在基础主梁A、B纵筋下交叉。现对低板位和暗梁型筏形基础钢筋布筋具体解析如下。 一、低板位的梁板式筏形基础钢筋层面布筋解析 低板位的梁板式筏形基础钢筋层面布筋见图1。(1)板底下筋位于B向梁纵筋的保护层内。(2)基础筏板底部最下层钢筋(短跨向钢筋),基础主梁B向箍筋的下平直段,二者相互插空,平行布置。(3)基础主梁B向底部纵筋,基础筏板底部第二层钢筋以及与B向垂直的基础主梁A向箍筋下平直段,三者相互插空,平行布置。(4)与基础主梁B向垂直的基础主梁A向的底部纵筋。(5)与基础底部筏板钢筋相反布置的上部双向筏板钢筋。(6)基础主梁B向的顶部纵筋。(7)与基础主梁B向垂直的基础主梁A向的上部纵筋,基础主梁B向箍筋上平直段,二者相互插空,平行布置。(8)基础主梁A向纵筋以及A向梁箍筋的上保护层。 二、暗梁型的梁板式筏形基础钢筋层面布筋解析 暗梁型的梁板式筏形基础钢筋层面布筋见图2。(1)板底下筋位于B向梁箍筋的保护层内。(2)基础筏板底部最下层钢筋(短跨向板筋),基础主梁B向箍筋的下平直段,二者相互插空,平行布置。(3)基础主梁B向底部纵筋,基础筏板底第二层钢筋以及与B向 梁板式筏形基础布筋解析 ●经验交流□褚浩存(南通二建集团九分公司 ) 4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1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教学要求 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应通过本设计掌握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实际运算和绘制施工图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对基础设计原理的理解。 二、设计任务 设计四川南充某办公楼的基础,根据上部结构及地基条件用柱下独立基础。 三、设计要求 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四. 设计资料 1、上部结构资料: 上部结构为四层框架,层高m 2.3,框架、主梁、次梁、柱为现浇整体,主梁28030cm ?,次梁26025cm ?,楼板厚cm 10,柱截面25040cm ?,室内外高差m 3.0。 2、下部地基资料: 该建筑位于非地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建筑场地地质情况复杂,地质由杂填土、亚粘土、淤泥质亚粘土及细粉砂组成(表1)。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图1 柱网平面图 3、基础选用材料: 基础混凝土选用20 C,100厚。 C,钢筋选用335 HRB,垫层采用素混凝土15 五.设计步骤 1、根据地质条件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 2、根据地基承载力与荷载计算基底面积,并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 2

对于偏心受压基础两边长之比一般L/B≤2,最大不超过3。 3、根据建筑层数及地质条件确定基础类型 4、地基变形验算 5、基础剖面设计与结构计算 (1)按冲切强度要求,设计底板高度。 (2)根据柱边或变阶处的弯矩值进行底板配筋计算。 6、绘制基础施工图,编写施工说明书。 设计要求: 1、设计A、B、C柱下独立基础; 2、计算A、B、C柱下独立基础,并按容许变形值调整基底尺寸; 3、绘制施工图(基础平面图(局部),基础详图)及编写施工说明。提示: 1、熟悉题目要求及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选择持力层、确定基础埋深; 3、确定基础类型及材料; 4、按容许承载力确定基础尺寸; 5、下卧层强度验算; 6、分别计算A、B、C柱基础沉降; 7、按允许沉降差调整基底尺寸; 8、基础高度验算; 9、配筋计算; 10、绘制施工图。 3

PKPM软件JCCAD筏板基础设计步骤举例

PKPM软件JCCAD筏板基础设计步骤举例PKPM软件JCCAD筏板基础设计步骤举例 一、地质资料输入 1、PKPM软件的JCCAD部分进行基础设计时,不一定要输入地质资料。 对于无桩的基础,如果不进行沉降计算,则可以不输入地质资料;如果要进行沉降计算,则需要输入地质资料。输入土的力学指标包括:压缩模量、重度。 对于有桩基础,如果不进行单桩刚度及沉降计算的话,可以不输入地质资料;否则就要输入。输入土的力学指标包括:压缩模量、重度、状态参数、内摩擦角和粘聚力。 2、在PKPM软件主界面“结构”页中选择“JCCAD”软件的第一项“地质资料输入”,程序进入地质资料输入环境,如下图所示: 3、土层布置

给地质资料命名之后,开始进行土层布置,点击右侧菜单“土层布置”,如下图所示: 弹出土层参数对话框,显示用于生成各勘测孔柱状图的地基土分层数据,如下图所示:4、输入孔点

单击“孔点输入”→“输入孔位”,以相对坐标和米为单位,逐一输入所有勘测孔点的相对 位置。孔点输入结束后,程序自动用互不重叠的三角形网格将各个孔点连接起来,并用插值法将孔点之间和孔点外部的场地土情况计算出来。如下图所示: 程序要求孔点形成的三角形网格互不交叉,互不重叠。如孔点位置十分复杂,程序自动形成的网格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可以通过“网格修改”命令由人工修改完成。 点击“修改参数”,点取已输入的孔点,弹出孔点土层参数对话框,如下图所示。对话框中显示的是标准孔点的土参数,应按各勘测孔的情况修改表中的数据,如土层低标高、土层参数、空口标高、探孔水头标高等。空口位置一般不采用绝对坐标,不必修改孔口坐标。如某一列各勘测孔的土参数相同,可以选择“用于所有点”,以减少修改土层参数的工作量。

国开电大专科《程序设计基础》形考任务1至4试题及答案

国开电大专科《程序设计基础》形考任务1至4试题及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0年11月19日。 形考任务1 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计算机的五大主要应用领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 2.总线是连接______、______和______的公共信息通道。通常由三部分组成:______、______、______。[答案]CPU、存储器、外部设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3.计算机是一类智能机器,这是因为它除了完成算术运算外,还能完成某些______。 [答案]逻辑运算 4.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取名为______。 [答案]ENIAC 5.目前制造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是______。 [答案]大规模集成电路 6.CPU是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的英文缩写,它主要由______、______和寄存器 3个部分组成。[答案]运算器、控制器 7.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______和______两大部分组成的。 [答案]硬件系统、件系统 8.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几个部分。 [答案]存储器、中央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9.计算机的存储器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级。 [答案]内存、外存 10.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的英文缩写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RAM、ROM 11.______是为有效利用计算机的资源、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工作潜力、保证正常运行、尽可能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而编制的软件。 [答案]系统软件 12.______是为实现一定功能,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所编制的语句的有序集合。______是描述程序设计的过程及程序的使用方法的有关资料。 [答案]程序 13.______是计算机的概念模型,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______是计算机的结构模型,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设计基础。 [答案]图灵机 14.高级语言源程序的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一般有两种做法: ______方式和______方式。 [答案]编译、解释 15.按照使用方式,程序设计语言分为______语言和______语言;按照应用范围则分为______语言和______语言。 [答案]交互式、非交互式、通用、专用 16.编译程序的核心部分,叫______,其任务就是检查源程序在语法上是否_______。 [答案]语法分析器、正确 二、选择题 当代计算机的最主要的体系结构称为是______。 [答案]冯?诺依曼机 计算机软件是指______ 。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xxx 学号:20142023025 指导教师:刘xx 所在学院: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xx 中国·大庆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柱下独立基础)--土木14-3和土木16升本 一、工程概况 某多层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柱网布置如图1所示,柱截面尺寸为500×600mm,室外地坪标高同天然地面,室内外地面高差为0.45m。建筑场地地质条件见表A-1至表A-5,作用于基础顶面的荷载见表B-1至B-2。 图1 柱网布置图 A-1(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2.0m) 编号土层名称土层厚度 (m) γ(kN/m3) ω(%)еI L Es(MPa) C(kPa) φ(°) f ak(kPa) Ⅰ人工填土 1.5 18.0 90 Ⅱ亚黏土 6.0 19.3 32.3 0.90 0.65 5.2 28 15 146 Ⅲ淤泥质亚黏土 4.6 18.5 36.0 1.02 1.0 1.4 24 12 80 Ⅳ粉、细砂7.0 19.0 10 30 160

A-2(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2.2m) 编号土层名称土层厚度 (m) γ(kN/m3) ω(%)еI L Es(MPa) C(kPa) φ(°) f ak(kPa) Ⅰ多年素填土 1.6 17.8 94 Ⅱ粉土 5.2 18.9 26.0 0.82 0.65 7.5 28 15 167 Ⅲ淤泥质粉质 黏土 2.2 17.0 51 1.44 1.0 2.5 24 12 78 Ⅳ粉、细砂10.1 19.0 10 30 160 A-3(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1.8m) 编号土层名称土层厚度 (m) γ(kN/m3) ω(%)еI L Es(MPa) C(kPa) φ(°) f ak(kPa) Ⅰ杂填土 1.0 18.0 94 Ⅱ粉质黏土 4.0 18.3 15 0.71 0.94 6.2 15 20 130 Ⅲ黏土 6.0 20.0 27 0.75 1.0 5.0 24 12 160 Ⅳ粉、细砂8 19.0 10 30 160 A-4(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2.4m) 编号土层名称土层厚度 (m) γ(kN/m3) ω(%)еI L Es(MPa) C(kPa) φ(°) f ak(kPa) Ⅰ粉质黏土 1.0 20.2 17 0.58 163 Ⅱ粉土 3.0 18.5 17 0.70 0.23 5.2 15 18 154 Ⅲ黏土 4.2 21.0 24 0.62 0.86 4.3 24 14 175 Ⅳ粉、细砂12.6 19.0 12 28 160 A-5(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2.8m) 编号土层名称土层厚度 (m) γ(kN/m3) ω(%)еI L Es(MPa) C(kPa) φ(°) f ak(kPa) Ⅰ人工填土 2.0 16.9 20 93 Ⅱ亚黏土 4.5 18.2 16 0.74 0.21 6.0 21 12 148 Ⅲ粉土 4.0 18.6 26 0.85 0.84 5.2 15 15 156 Ⅳ粉、细砂11.6 19.5 13 22 173 注:1、表中粉土的黏粒含量均小于10%;

程序设计基础形考任务四参考答案

程序设计基础形考任务四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算法的四种基本操作是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送、数据比较。2.算法的控制结构有三种基本形式:顺序、分支、循环。 3.评价算法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考虑,最主要的是正确性和运行效率。4.算法的运行效率包括两方面,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5.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总体思想是采用模块化结构,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6.软件生存周期包括软件的定义、软件的开发和软件使用和维护3个部分。 7. 软件定义时期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两个阶段。 8.软件开发时期是具体设计和实现在前一时期定义的软件,它由软件的设计阶段、实现阶段、集成阶段组成。 9.软件工程的目标是可概括为生产具有正确性、可用性以及开销合宜的产品。10.软件开发模型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以软件需求完全确定为前提的瀑布模型。第二种是在软件开发初始阶段只能提供基本需求时采用的渐进式开发模型。 二、选择题 题目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 选择一项:B A. 设计算法时只需要考虑数据结构的设计 B.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C. 设计算法时只需要考虑结果的可靠性 D. 算法就是程序 题目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 选择一项:D A. 一个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大,则其时间复杂度也必定大 B. 一个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大,则其时间复杂度必定小 C. 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大,则其空间复杂度必定小 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题目4 一个算法应该具有“确定性”等5个特性,下面对另外4个特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选择一项:B A. 有穷性 B. 有零个或多个输出 C. 可行性 D. 有零个或多个输入 题目5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C A.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一定相关 B. 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是一一对应的 C.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D. 算法的效率只与问题的规模有关,而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 题目6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72175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岩土工程综合课程设计 专业名称:岩土工程 年级班级:1202班 学生:祝陆彬 指导教师:马 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二○一五年六月

目录 第1章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1) 1.1 设计题目 (1) 1.2设计资料 (1) 1.2.1 地形 (1) 1.2.2工程地质条件 (1) 1.2.3基础设计技术参数 (1) 1.2.4水文地质条件 (1) 1.2.5 上部结构资料 (2) 1.3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3) 1.3.1 选择基础材料 (3) 1.3.2 选择基础埋置深度 (3) 1.3.3 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3) 1.3.4 初步选择基底尺寸 (4) 1.3.5 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4) 1.3.6 计算基底净反力 (5) 1.3.7基础高度(采用阶梯形基础) (5) 1.3.8 变阶处抗冲切验算 (6) 1.3.9 配筋计算 (7) 1.3.10 基础配筋大样图 (9) 1.3.11 确定○A○C两轴柱子基础底面尺寸 (9) 1.3.12 ○A○C两轴持力层地基承载力验算 (10) 1.4设计图纸 (10) 第2章桩基础设计 (11) 2.1设计题目 (11) 2.2设计资料 (11) 2.2.1 地形 (11) 2.2.2工程地质条件 (11) 2.2.3 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11) 2.2.4水文地质条件 (12) 2.2.5上部结构资料 (12) 2.2.6 上部结构作用 (12) 2.3 灌注桩基设计 (13) 2.3.1单桩承载力计算 (13) 2.3.2基桩竖向荷载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14) 2.3.3桩基验算 (14) 2.3.4承台设计 (15) 2.2.4.1 承台力计算 (15) 2.3.4.2承台厚度及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16) 2.3.4.3承台受剪承载力计算 (17) 2.3.4.4承台受弯承载力计算 (18) 2.3.5桩身结构设计 (19) 2.3.5.1桩身轴向承载力验算 (19) 2.3.5.2桩身水平承载力验算 (19)

程序设计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程序设计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一) 《程序设计基础》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C 5、A 6、B 7、B 8、AD 9、C 10、D11、C 1 2、B 1 3、B 1 4、D 1 5、A 1 6、D 1 7、C 二、填空题: 1、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 2、存储器中央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3、逻辑运算 4、ENIA C 5、微6、超大规模集成电路7、中央处理器运算器控制器8、硬件系统软件系统9、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10、主存辅存(或内存外存)11、RAM ROM 12、电子数字计算机电子模拟计算机13、操作系统14、数据库管理系统15、通用性基础性16、图灵机17、编译方 式解释方式 三、问答题: 1、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 运算速度快2. 计算精度高3. 存储容量大4. 具有逻辑判断功能5.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 2、什么是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它们的作用有何不同? 答:系统软件是为有效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潜力、正常运行、尽可能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而编制的软件。应用软件是用户利用计算机及其提供的系统软件,为解决实际问题所开发的软件的总称。 没有系统软件,计算机将难以发挥其功能,甚至无法工作。而应用软件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运转,但它必须在系统软件的支持下才能工作。 3、软件和硬件的关系如何? 答:硬件是软件的基础,软件是硬件功能的完善和扩充,它们相互依存,无严格界面,相互促进。具体表现在:P13 4、简述存储程序控制的基本原理 答:“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内容是:(1)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2)将程序(数据和指令序列)预先存放在主存储器中,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这是“存

筏形基础施工工艺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GJ53-9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筏形基础项目。 2、施工准备 2.1钢筋工程 2.1.1作业条件 1)钢筋绑扎前,核对钢筋加工料表是否正确,并检查有无锈蚀现象,除锈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2)做好放线工作,弹出柱、墙的位置线,并弹好钢筋位置线。 3)做完技术交底。 2.1.2材质要求 1)钢筋:级别、规格符合设计要求,质量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2)20-22号火烧丝、水泥、砂浆(塑料)垫块。 2.1.3主要机具

1)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钢筋钩子、钢筋扳子、钢丝刷、断火烧丝铡刀。 2)墨斗、墨汁、小白线、粉笔。 2.2模板工程 2.2.1作业条件 1)外墙高出300mm部分模板采用竹胶板拼装,拼装完毕后进行编号,并涂刷水质脱模剂,分规格堆放。 2)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线。 3)底板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均已安装,钢筋保护屋垫块已垫好,并办完隐检手续。 2.2.2材质要求 竹胶板(厚度为10mm)、木方(100×100mm)、穿墙螺栓(外墙一次性使用,内墙下套管用转使用)、架子管、各种规格的钉子。 2.2.3工器具 1)电锯、手锯、斧子、电钻、扳手、钳子、线坠、小白线、水质脱模剂。 2)砂浆搅拌机、手推车、大铲、托线板、砖夹子、铁抹子、靠尺板。 2.3砼工程(现场搅拌泵送) 2.3.1作业条件 1)检查固定模板的铅丝和螺栓是否穿过砼墙,如必须穿过时要采取止水措施,特别是管道或预埋件穿过处是否已做好防水处理。砼浇筑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油污等要清理干净,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已堵严。完成钢筋、模板的隐检预检工作。 2)砼泵车调试运转正常,骨料在泵管中流动不得有较大晃动,否则要立即进行加固泵管,浇筑砼用的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验合格。 3)夜间施工配备好足够的夜间照明设备。砼浇筑时,要使砼浇筑移动方向与泵送方向相反,砼浇筑过程中,只许拆除泵管,不得增没管段。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岩土工程综合课程设计 专业名称:岩土工程 年级班级:1202班 学生姓名:祝陆彬 指导教师:马东方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二○一五年六月

目录 第1章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0 1.1 设计题目 0 1.2设计资料 0 1.2.1 地形 0 1.2.2工程地质条件 0 1.2.3基础设计技术参数 0 1.2.4水文地质条件 0 1.2.5 上部结构资料 (1) 1.3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2) 1.3.1 选择基础材料 (2) 1.3.2 选择基础埋置深度 (2) 1.3.3 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 1.3.4 初步选择基底尺寸 (3) 1.3.5 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3) 1.3.6 计算基底净反力 (4) 1.3.7基础高度(采用阶梯形基础) (4) 1.3.8 变阶处抗冲切验算 (5) 1.3.9 配筋计算 (5) 1.3.10 基础配筋大样图 (8) 1.3.11 确定○A○C两轴柱子基础底面尺寸 (8) 1.3.12○A○C两轴持力层地基承载力验算 (9) 1.4设计图纸 (9) 第2章桩基础设计 (10) 2.1设计题目 (10) 2.2设计资料 (10) 2.2.1 地形 (10) 2.2.2工程地质条件 (10) 2.2.3 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10) 2.2.4水文地质条件 (11) 2.2.5上部结构资料 (11) 2.2.6 上部结构作用 (11) 2.3 灌注桩基设计 (12) 2.3.1单桩承载力计算 (12) 2.3.2基桩竖向荷载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13) 2.3.3桩基验算 (13) 2.3.4承台设计 (14) 2.2.4.1 承台内力计算 (14) 2.3.4.2承台厚度及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15) 2.3.4.3承台受剪承载力计算 (16) 2.3.4.4承台受弯承载力计算 (17) 2.3.5桩身结构设计 (18) 2.3.5.1桩身轴向承载力验算 (18) 2.3.5.2桩身水平承载力验算 (18)

筏板基础计算

pkpm平板筏基建模方法 目前工程中,“柱下或者剪力墙下平板式筏板”在pkpm里计算,简单概括有三个方法:“倒楼盖”“弹性地基梁法”“桩筏筏板有限元计算”。 具体到用“弹性地基梁法”(即jccad中第三个菜单)计算“柱下或者剪力墙下平板式筏板”的操作步骤是什么,这个流程是什么下面具体罗列: 1、首先要按地勘报告输入地质数据,用于沉降计算。非常重要。 2、在菜单2中输入筏基模型,注意筏板一般要挑出,因此首先用网格延伸命令将网格向外延伸一个悬挑长度,然后定义并布置筏板,给出厚度和埋深,并做柱和墙的冲切验算,看看板厚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可以加柱帽(注:加柱帽的功能在“上部构件”的菜单中)。 3、输入筏板荷载,如果是平板式基础,可以直接布置板带,程序自动确定板带翼缘宽度形成地基梁模型。也可以不布置板带,直接定义地基梁形成梁元模型。 4、进入菜单3,按梁有限元法计算筏板。首先需要计算沉降,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地基模型的选用。程序用模型参数kij(默认为0.2)来模拟不同的地基模型,kij=0的时候,为经典文克尔地基模型,kij=1的时候,为弹性半空间模型,不明白看教材。一般软土取低值0~0.2,硬土取高值0.2~0.4。其它参数不难理解,不赘述。梁元法程序提供两种沉降计算模式,刚性沉降和柔性沉降。柔性沉降假定筏板为完全柔性,而刚性沉降则假定为完全刚性。计算完成后,程序用求出的各区格反力除以其沉降值得到各区格的地基刚度值,然后转换为地梁计算用的地梁下的基床反力系数,这样便确定了基地的反力分布,用于下一步的内力计算。沉降计算是筏板计算的核心步骤。

4、基床系数k的合理性判断。沉降计算完毕后,计算数据中会给出各区格的地基刚度,即基床系数。这个系数一般要比建议值小很多。基床系数的合理性,关键看沉降计算结果。可用规范分层总和法手算地基中心点处的沉降值作比较。如出入大,应调整基床系数使其接近手算值。因此,用软件算连续基础,实际上就是对基床系数的校核。菜单5的有限元法中提供的“沉降试算”功能,就是这个思想(其实这个功能就是给懒人和初学者开发的)。 5、对于基床系数的调整,程序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功能--可以按照广义文克尔地基模型进行地基梁计算,即变基床系数调整法。可以把你输入的基础系数,按照已经计算完毕的各区格的刚度变化率进行调整,作为新的基础系数用于下一步的地基梁内力计算。 6、基础计算模型一般用普通弹性地基梁就可以了,倒楼盖模型缺点较多,一般不推荐。考虑上部结构刚度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完全刚性,或等代刚度法。 筏板基础设计分析2009 1 筏板基础埋深及承载力的确定 天然筏板基础属于补偿性基础, 因此地基的确定有两种方法. 一是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直接确定法. 它是根据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按照有关规范通过深度和宽度的修正得到承载力设计值, 并采用原位试验(如标惯试验、压板试验等) 与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综合判断法来确定岩土的特性. 二是按照补偿性基础分析地基承载力. 例如: 某栋地上28 层、地下2 层(底板埋深10m ) 的高层建筑, 由于将原地面下10m 厚的原土挖去建造地下室, 则卸土土压力达180kpa, 约相当于11 层楼的荷载重量;如果地下水位为地面下2m , 则水的浮托力为80kpa, 约相当于5 层楼的荷载重量, 因此实际需要的地基承载力为14 层楼的荷载. 即当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 ≥ 250kpa 时就能满足设计要求, 如果筏基底板适当向外挑出, 则有更大的可靠度. 2 天然筏板基础的变形计算 地基的验算应包括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两个方面, 尤其对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 变形往往起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 目前的理论水平可以说对地基变形的精确计算还比较困难, 计算结果误差较大, 往往使工程设计人员难以把握, 有时由于计算沉降量偏大, 导致原来可以采用天然地基的高层建筑, 不适当地采用了桩基础, 使基础设计过于保守, 造价提高, 造成浪费.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计算模型,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自由沉降量往往同实测的地基变形量不同, 这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1) 这种理论的假定条件遵循虎克定律, 即应力—应变呈直线关系, 土体任何一点都不能产生塑性变形, 与土体的实际应力—应变状态不相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