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库土石坝设计重点探究

关于水库土石坝设计重点探究
关于水库土石坝设计重点探究

关于水库土石坝设计重点探究

摘要:水库大坝是我国重要的水利基础设施,承担着防洪、灌溉、航运等众多

功能,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也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

水库大坝的安全可靠十分重要,而土石坝是当地材料坝,在我国大坝设计中占比大。因此,必须提高土石坝设计水平。本文就通过对水库土石坝设计重点的研究,以期为实际设计工作提供一定借鉴,促进水库土石坝安全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水库土石坝大坝;设计;重点;探究

大坝是水库工程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整个水库工程功能是否能够正常

发挥,必须尽量提高水库大坝的可靠性。水库大坝设计是其可靠与否的重要影响

因素,如果设计出现失误,就可能给水库大坝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发生渗漏、

裂缝甚至是垮塌等后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所以,必须做好水库大

坝设计的研究,掌握设计要点,避免设计问题,不断提高设计水平。

一、土石坝设计常见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大国,兴建了许多中小型水库大坝,而且多为土石坝,这

些大坝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存在着许多设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基础,特别是无粘性土(粉砂、砂、砂卵砾石等)基础的抗震能力不足,在已经建成的土石坝中,尤其是上世纪50、60年代建设的土石坝,对基础处理

不完善,本身抗震设计标准偏低,无法达到防止地震液化的安全运行标准,我国

地震又相对较为频繁,水库大坝安全面临着严峻形势,如果遇到地震灾害,许多

大坝基础可能会发生无粘性土(粉砂、砂、砂卵砾石等)液化情况,引发坝体沉陷、拉裂、滑塌等事故。

二是渗漏问题严重,渗漏是水库大坝特别是土石坝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有

管涌、流土、散浸和脱坡等,其主要是由于大坝设计密实度不足或结构不合理等

造成的,在长期渗漏下,会引发冲决、溃坝等洪涝灾害。

三是结构稳定性差,结构稳定性差也是我国水库大坝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其发生原因有:坝坡偏陡、填筑料密实性差,大坝结构设计不合理,比如说上游

坝坡水位变化区填筑料渗透系数过小,导致上游水位的降落快于上游坝体浸润线

的降落影响坝体安全。

四是设计标准偏低,中,小型水库大坝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80年代以前由受益群众自行组织建设的大坝,多为30m以下低坝,其设计简单,洪水标准、泄洪能力等设计标准都相对较低,在遇到洪水时,无法起到防洪效果,引发

土石坝漫顶溃坝事故。

二、水库大坝设计的重点分析

(一)抗震设计

抗震能力是水库大坝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决定着大坝安全性的高低,针对

地震时大坝无粘性土基础容易出现的液化破坏问题,抗震设计主要是加固大坝基础,提高大坝无粘性土基础的密实度。

在大坝基础设计中,经常采取的加固方法有挖除、人工压密以及置换、排水

减压等,其中,挖除就是对影响坝体安全的无粘性土、软弱土层、全强风化岩体

进行全部清除;人工加密是通过翻压、强夯、振冲等施工方式,来对砂土进行加密,提高其密实度,降低砂土孔隙率,增大其整体性和强度;置换是使用高强度

的块石、石渣等,置换出原有的低强度砂土,有效预防液化问题;排水减压是通

过降低砂土含水率,提高其抗液化能力的措施。

毕业设计计算书

1 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1.1 设计要求 (1)设计规模 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3015m3/d (2)设计进水水质 (3)设计出水水质 经污水处理工程处理后出水水质主要指标应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 染排放标准》(GB4287-92)要求的一级水质标准,主要水质指标如表 2所示。 1.2工艺简介及工艺流程 针对*****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后形成综合废水的水质水量特征,采用以“絮凝沉淀—水解酸化池—交叉流好氧接触氧化池—脱色反应池”为主体的工艺对综合废水进行处理。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先经过格栅、格网,截留一部份污水中悬浮物和漂浮物,保护后续水泵的正常工作,然后进入调节池;再经泵提升后,污水进入中和池,调节污水pH值;加入絮凝剂,出水进入初沉池沉淀大部分COD、SS和色度;出水流入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主要是分解大的有机物,然后进入二级

好氧池进行生物处理,二级好氧池主要是去除COD 、色度。从好氧池出来的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水进入生物活性炭池进行进一步脱色,达标后出水排放。生化污泥浓缩池的污泥一部份用于污泥回流,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浓缩后的污泥和物化污泥浓缩池的污泥通过带式压滤机进行脱水,泥饼外运,浓缩池的上清液及脱水的滤液则进入调节池。 2 主要构筑物计算 2.1筛网 设计说明 1选定网眼尺寸 污水中的悬浮物为纤维素类物质,所以筛网的网眼应小于2000um 。 2筛网的种类 根据生产的产品规格性能,选用倾斜式筛网,材料为不锈钢,水力负荷0.6~2.4m 3/(min*m 2) 3所需筛网面积A 参数 水力负荷q= 2.0m 3/(min*m 2) 设计流量Q=3015m 3/d=2.1m 3/min 面积 2.1 1.05 2.0 Q A q = ==m 2 设计取A=1.1m 2 2.2调节池 1在周期的平均流量为 33015125.625/24 W Q m h T = ==设计取130m 3/h 2水力停留时间t=8h

土石坝设计

土石坝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基本资料 1.1 工程概况 S水库位于G县城西南3公里处的S河中游,该河系睦水的主要支流,全长28公里,流域面积为556平方公里,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431平方公里;沿河道有地势比较平坦的小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由高变低。河床比降3‰,河流发源于苏塘乡大源锭子,整个流域物产丰富,土地肥沃,下游盛产稻麦,上游蕴藏着丰富的木材、竹子等土特产。 由于S河为山区性河流,雨后山洪常给农作物和村镇造成灾害,另外,当雨量分布不均时,又易造成干旱现象,因此有关部门对本地区作了多次勘测规划以开发这里的水利资源。 1.2枢纽任务 枢纽主要任务以灌溉发电为主,并结合防洪、航运、养鱼及供水等任务进行开发。 根据初步规划,本工程灌溉面积为20万亩,装机7200千瓦。防洪方面,由于水库调洪作用,使S河下游不致洪水成灾,同时配合下游睦水水利枢纽,对睦水下游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洪作用,在流域900m3/s。在航运方面,上游库区能增加航运里程20公里,下游可利用发电尾水等航运条件,使S河下游四季都能筏运,并拟建竹木最大过坝能力为25吨的筏道。 1.3地形、地质概况

1.3.1地形情况 库区属于低山区,两岸山体雄厚,分水岭山顶高程在550m~750m 左右。山体多呈北东向展布,山高坡陡,坡度在30°~50°,局部60°~70°,地形险峻。库区植被茂盛。沿河两岸冲沟发育,以北东—南西向为主。基岩在河流两岸及冲沟处出露良好。 坝址附近河流流向总体向南,河床宽约8-15m。两岸山体雄厚,山顶高程在370m以上。坝址两岸上、下游均发育有冲沟,冲沟切割深度20m左右。 1.3.2地质情况 库区地质构造以断层和裂隙为主,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以小断层为主,未发现有区域性大断裂通过。库区主要发育以下几组节理裂隙: ①北东东组:产状N70 ~80°E/NW∠65~85°,裂面平直,闭合~微张,延伸长短不一,约3~4条/m。 ②北西组: 产状N30~40°W/SW∠50~75°、NE∠65~85°,裂面平直~稍起伏,闭合~微张,延伸一般较短,约4~5条/m。 产状N60~70°W/NE∠50~75°,裂面平直,闭合~微张,延伸一般较长,约3~4条/m。 坝址区断裂构造不发育,勘察所发现的断层构造均分布在坝址下游,有北东和北西两组。 在坝址区地震折射时距曲线,未发现明显的时间间隔变缓跳跃点,推测所测量的物探剖面中没有断裂构造带。

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原始资料 0 第二部分结构构件选型 0 一、梁柱截面的确定 0 二、横向框架的布置 (1) 三、横向框架的跨度和柱高 (2) 第三部分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2) 一、风荷载作用下的横向框架(KJ-14)内力计算 (2) 三、竖向恒载作用下的横向框架(KJ-14)内力计算 (10) 四、竖向活载作用下的横向框架(KJ-14)内力计算 (21) 第四部分梁、柱的内力组合 (28) 一、梁的内力组合 (28) 二、柱的内力组合 (30) 第五部分梁、柱的截面设计 (34) 一、梁的配筋计算 (34) 二、柱的配筋计算 (35) 第六部分楼板计算 (38) 第七部分楼梯设计 (40) 第一节楼梯斜板设计 (40) 第二节平台板设计 (41) 第三节楼梯梁设计 (41) 第八部分基础设计 (43) 第一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和基础材料 (43) 第二节独立基础计算 (43) 参考文献 (48) 致谢 (49)

第一部分 设计原始资料 建筑设计图纸:共三套建筑图分别为:某办公楼全套建筑图:某五层框架结构。 1.规模:所选结构据为框架结构,建筑设计工作已完成。总楼层为地上3~5层。各层的层高及各层的建筑面积、门窗标高详见建筑施工图。 2.防火要求:建筑物属二级防火标准。 3.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填充墙厚度详分组名单。 4.气象、水文、地质资料: (1)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秋季西北风。基本风压值W 0详分组名单。 (2)建筑物地处某市中心,不考虑雪荷载和灰荷载作用。 (3)自然地面-10m 以下可见地下水。 (4)地质资料:地质持力层为粘土,孔隙比为e=0.8,液性指数I 1=0.90,场地覆盖层为1.0 M ,场地土壤属Ⅱ类场地土。地基承载力详表一。 (5)抗震设防:该建筑物为一般建筑物,建设位置位于6度设防区,按构造进行抗震设防。 (6)建筑设计图纸附后,要求在已完成的建筑设计基础上进行结构设计。 第二部分 结构构件选型 一、梁柱截面的确定 1、横向框架梁 (1)、截面高度h 框架梁的高度可按照高跨比来确定,即梁高h=)8 1 ~121(L 。 h=)81~121( L 1=)8 1 ~121(×9200=767~1150mm 取h=750mm (2)、截面宽度 b=)2 1~3 1(h=)2 1~3 1(×750=250~375mm 取b=250mm 2、纵向连系梁 (1)、截面高度 h=11( ~)1218L 1=11 (~)1218×3600=300~200mm 取h=300mm (2)、截面宽度

土石坝设计大纲

1 前言 1.1 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灌溉为主,兼顾发电、防洪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1.2 设计任务简述 土石坝,最高坝高 m,坝顶宽 m,坝顶长 m,上游平均坝坡,下游平均坝坡。坝基座落在岩基上。设计阶段应按水利水电有关技术规范规定进行设计,并提出设计成果。 2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2.1 有关本工程的文件 2.2 本大纲遵循的规程规范及标准 (1)GB50201—94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标准; (2)SL252—2000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3)SL274—2001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4)SDJ213—83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 (5)SL237—1999 土工实验规程; (6)DL/T5073-1997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7)SL47—94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8)DL/T5057—1996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基本资料 3.1 工程等级和洪水标准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有关规定,根据工程总库容,水电站装机容量,应列为小(1)型二等工程,主要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坝按4级水工建筑物设计。 大坝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年一遇洪水校核,并按可能最大洪水保坝。

3.2 特征水位 依据水库调洪演算成果,水库特征水位为: 正常蓄水位: m; 汛期防洪限制水位: m; 死水位: m; 设计洪水位: m; 校核洪水位: m; 防洪最高水位: m; 3.3 气温 (1)月平均气温:见表1 表1 月平均气温单位单位:℃ (2)绝对最高气温:℃; (3)绝对最低气温:℃; 3.4 风速和吹程 (1)逐月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m/s; (2)逐月多年平均最大风速相对应的风向:; (3)吹程: km; 3.5 降雨量 多年平均降雨量:见表2 表2 多年平均月降雨量 3.6 冻土情况 (1)坝址冻土平均深度: m; (2)土料场冻土平均深度: m;

土石坝设计说明书

前言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大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独立承担专业工程技术任务重要。通过毕业设计可以进一步培养和训练我们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毕业设计,我们能够系统巩固并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和掌握有关的资料、规范、手册及图表,培养我们综合运用上述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培养我们对土石坝设计计算的基本技能,同时了解国内外该行业的发展水平。 这次我的设计任务是E江水利枢纽工程设计(土石坝),本设计采用斜心墙坝。该斜心墙土石坝设计大致分为:洪水调节计算、坝型选择与枢纽布置、大坝设计、泄水建筑物的选择与设计等部分。

1 工程提要 E 江水利枢纽系防洪、发电、灌溉、渔业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该水利枢纽工程由土石坝、泄洪隧洞、冲沙放空洞、引水隧洞、发电站等建筑物组成。 该工程建成以后,可减轻洪水对下游城镇、厂矿和农村的威胁,根据下游防洪要求,设计洪水时最大下泄流量限制为900s m /3,本次经调洪计算100年一遇设计洪水时,下泄洪峰流量为672.6s m /3。原10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1680s m /3,水库消减洪峰流量1007.4s m /3;其发电站装机为3×8000kw ,共2.4×104kw ;建成水库增加保灌面积10万亩,正常蓄水位时,水库面积为17.70km 2,为发展养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上该工程建成后发挥效益显著。 1.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根据SDJ12-1978《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之规定,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划分为五类,综合考虑水库的总库容、防洪库容、灌溉面积、电站的装机容量等,工程规模由库容决定,由于该工程正常蓄水位为2821.4m ,库容约为 3.85亿m 3,估计校核情况下的库容不会超过10亿m 3,故根据标准(SDJ12-1978),该工程等别为二等,工程规模属于大(2)型,主要建筑物为2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临时性建筑物级别为4级。 1.2 洪水调节计算 该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2级建筑物土坝堆石坝的防洪标准采用100年一遇设计,2000年一遇校核,水电站厂房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校核。临时性建筑物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标准。 根据资料统计分析得10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设Q =,/16803s m (p=1%), 20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为校Q =2320m 3/s ,(%05.0 p )。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完整计算书

该工程为某大学实验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为8层,总建筑面积11305.82m2,宽度为39.95m,长度为60.56m ;底层层高4.2m ,其它层层高3.6m ,室内外高差0.6m 。 该工程的梁、柱、板、楼梯、基础均采用现浇,因考虑抗震的要求,需要设置变形缝,宽度为130mm 。 1.1.1设计资料 (1)气象条件 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0 C o . 冻土深度25cm ,基本风压m2,基本雪压 kN/m2,以西北风为主导方向,年降水量1000mm 。 (2)地质条件 该工程场区地势平坦,土层分布比较规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40a f kPa 。 (3)地震烈度 7度。 (4)抗震设防 7度近震。 1.1.2材料 梁、柱、基础均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单向板和双向板均采用C30,受力筋和分布筋均为HPB235;楼梯采用C20,除平台梁中纵筋采用HRB335外,其余均采用HPB235。 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8层,主体高度为29m 左右,为高层建筑。其特点在于:建造高层建筑可以获得更多的建筑面积,缩小城市的平面规模,缩短城市道路和各种管线的长度,从而节省城市建设于管理的投资;其竖向交通一般由电梯来完成,这样就回增加建筑物的造价;从建筑防火的角度来看,高层建筑的防火要求要高于中低层建筑;以结构受力特性来看,侧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在高层建筑分析和设计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从结构分析,还是结构设计来说,其过程都比较复杂。

在框架结构体系中,高层建筑的结构平面布置应力求简单,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应对称均匀布置,尽量使结构的刚心与质心重合,避免地震时引起结构扭转及局部突变,并尽可能降低建筑物的重心,以利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合理地设置变形缝,其缝的宽度视建筑物的高度和抗震设防而定。 该工程的设计,根据工程地震勘探和所属地区的条件,要求有灵活的空间布置和较大的跨度,故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论述了本次设计的工程简况和工程特点,特别对于高层建筑的优点和框架结构中高层建筑的布置原则作了详细阐述。 2 结构设计 框架设计 2.1.1 工程简况 该实验楼为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11305.82m2,建筑平面

虞江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斜心墙土石坝方案设计任务书

C H A N G C H U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毕业设计任务书 论文题目:虞江水利枢纽工程设计 学生姓名:何爱明 学院名称: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班级名称:水电1031 学号: 1006321125 指导教师:冯隽 教师职称: 研究生 学历:硕士 2013年 3月 20 日

长春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

注:任务书中的数据、图表及其他文字说明可作为附件附在任务书后面,并在主要要求中标明“见附件”。

附件:工程概况 1 流域概况 虞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流向自东南向西北,全长约122公里,流域面积2558平方公里,在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780平方公里。 本流域大部分为山岭地带,山脉和盆地交错于其间,地形变化剧烈,流域内支流很多,但多为小的山区流河流,地表大部分为松软的沙岩、页岩、玄武岩及石灰岩的风化层,汛期河流的含沙量较大。冲积层较厚,两岸有崩塌现象。 本流域内因山脉连绵,交通不便,故居民较少,全区农田面积仅占总面积的20%,林木面积约占全区的30%,其种类有松、杉等。其余为荒山及草皮覆盖。 2 气候特征 2.1 气温 年平均气温约为12.8度,最高气温为30.5度,发生在7月份,最低气温为-5.3度,发生在1月份。 表1 月平均气温统计表(度) 表2 平均温度日数

2.2 湿度 本区域气候特征是冬干夏湿,每年11月至次年和4月特别干燥,其相对湿度为51~73%之间,夏季因降雨日数较多,相对湿度随之增大,一般变化范围为67~86%。 2.3 降水量 最大年降水量可达1213毫米,最小为617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05毫米。 表3 各月降雨日数统计表 2.4 风力及风向 一般1—4月风力较大,实测最大风速为19.1米/秒,相当于8级风力,风向为西北偏西。水库吹程为15公里。实测多年平均风速14m/s。 3 水文特征 虞江径流的主要来源为降水,在此山区流域内无湖泊调节径流。根据实测短期水文气象资料研究,一般是每年五月底至六月初河水开始上涨,汛期开始,至十月以后洪水下降,则枯水期开始,直至次年五月。 虞江洪水形状陡涨猛落,峰高而瘦,具有山区河流的特性,实测最大流量为700秒立米,而最小流量为0.5秒立米。

土石坝设计计算说明书

土石坝设计计算说明书 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指导老师:李培 班级:水工1303班 姓名:王国烽 学号:1310143 成绩评定: 2015年10月

目录 一、基本材料 (2) 1.1水文气象资料 (2) 1.2地质资料 (2) 1.3地形资料 (2) 1.4工程等级 (2) 1.5建筑材料情况 (2) 二、枢纽布置 (3) 三、坝型选择 (4) 四、坝体剖面设计 (5) 4.1坝顶高程计算 (6) 4.1.1 正常蓄水位 (6) 4.1.2 设计洪水位 (7) 4.1.3 校核洪水位 (8) 4.2坝顶宽度 (9) 4.3坝坡 (9) 五、坝体构造设计 (10) 5.1坝顶 (10) 5.2上游护坡 (10) 5.3下游护坡 (10) 5.4防渗体 (10) 5.5排水体 (11) 5.6排水沟 (11)

一、基本资料 1.1水文气象资料 吹程1km,多年平均最大风速20m/s,流域总面积2971km2。上游地形复杂,沟谷深邃,植被良好,森林分布面广,为湖北主要林区之一。 1.2地质资料 河床砂卵砾石最大的厚度达23m。两岸基岩裸露,支局不存在有1~8m厚的残坡积物。在峡谷出口处的左岸山坡,存在优厚1~30m,方量约150万m3 的坍滑堆积物,目前处于稳定状态。 1.3地形资料 坝址位于古洞口峡谷段,河谷狭窄,呈近似“V”型,河面宽60~90m。 1.4工程等级 本工程校核洪水位以下总库容1.38亿m3,正常蓄水位325m,相应库容1.16亿m3,装机容量3.6万kw,设计洪水位328.31m,校核洪水位330.66m,河床平均高程240m。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20m。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的规定,本工程为二等大(2)型工程。1.5建筑材料情况 坝址附近天然建筑材料储量丰富。砂砾料下游勘探储量318.5万m3,石料总储量21.86万m3,各类天然建筑材料的储量和质量基本都能满足要求。

土石坝水库设计重点和难点的分析

土石坝水库设计重点和难点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6-07-04T15:28:18.5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6期作者:杨黎明[导读] 基于土石坝水库质量角度考虑,应该充分落实好相关的设计工作,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应力求符合相关的规范。 楚雄欣源水利电力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基于土石坝水库质量角度考虑,应该充分落实好相关的设计工作,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应力求符合相关的规范,而且需要慎重考虑当地的实际特点。然而在现阶段对土石坝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尤其是其中存在一些重点难点,一旦不能用综合系统性思想去考虑,将难以得到充分解决。基于此,本文结合现阶段土石坝水库项目实际情况,就如何进行科学有效设计开展一定探讨,旨在能够充分解决设计阶段面临的重点与难点。 关键词:土石坝;水库;设计;重点;难点 土石坝历史十分悠久,属于较为古老的坝型。在我国尤其是很多基层地区,应用十分广泛。但是目前的很多土石坝仍然不能保持良好质量,始终具有一系列问题,经常不可避免出现渗漏或者滑坡。这些问题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情况就会更加严重,甚至可以造成溃坝等不良问题的出现。我们通过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发现土石坝设计开展阶段,相关人员责任不够明确,并且在各项工作落实上也不够到位,所以土石坝设计非常关键。 一、土石坝建设现状 (一)建设概况 土石坝实际建设阶段,一般就地取材即可,所以说在此过程中花费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并且在适应性上也会更强。同时坝体以此作为基础,抗震性十分良好,在寿命上也相对来说较长,因此非常值得在我国尤其是基层地区推广。就我国水库来说,在具体应用方面普遍较为广泛[1]。并且土石坝在具体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一般就地进行取材,在造价方面也相较于其他工程建设比较低廉,同时具备良好的抗震能力,寿命上也往往会较长。所以水库土石坝质量方面要想得到保障,需要对其展开有效的设计,这点相对来说十分重要。一旦设计过程中出现不当,普遍容易出现错设抗洪数据的问题,并且无法实现抵抗宏讯。设计开展阶段,如果不能够对各个方面予以考虑周全,就会容易导致勘测等环节也存在一定滞后性,并且非常容易导致施工超前,造成较为严重的溃坝问题。 (二)土石坝险情 第一,土石坝渗漏方面问题,这也是溃坝现象十分关键因素。渗漏本身存在较多种类,只有找出此类问题的原因,渗漏才能合理控制。在材质方面,普遍容易不够过关。就地取材一般也是没有办法,因为对于有些地区,在交通条件等方面就不够方便,因此在取材开展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更不科学。在筑坝的材料方面,存在较多不过关现象。例如在杂质上容易过多,并且很多材料水溶性强。坝身设计开展过程中,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不过关。一些排水体方面的设计,也不够科学[2]。第二,土石坝在投入使用之后,通常来说很多情况下还容易产生裂缝。我们通过分析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发现清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相对而言不够彻底。尽管目前已经采用相关坝基防渗措施,但是实际上并未奏效。在泄洪等工序开展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操作不当问题。第三,土石坝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此类现象的原因一般包括如下几点:首先,在勘察设计开展的过程中,普遍所作的工作不够到位。其次,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所作工作也不够规范。此外,在碾压等工序开展的过程中,同样也不够合理。 二、土石坝设计方面的重点及难点 (一)水文分析计算 第一,在年径流量情况方面,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科学有效的计算。通常对于多数水库来说,在一年整体范围之中,其相应的径流量分配离散型程度较高,一般集中于汛期,也就是常说的六至八月份期间。第二,对于洪水方面的有关特性,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展开有效的分析。洪水一般情况由暴雨引起,而暴雨在发生的过程中,不仅强度上相对较大,而且相对比较集中。第三,应注重加强洪水设计。结合暴雨途径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推算。对于洪峰流量等方面各项指标,也应该遵循规范进行推求。 (二)建筑物设计 第一,对于工程规模方面的实际情况,应该进行合理有效的复核。结合水库项目现状,合理有效判定究竟建设多大规模。同时在水库死水位方面,也应该予以合理有效确定。在地形测量的过程中,应优先选择较为先进测量仪器,争取在测量精度上符合规范。第二,土坝工程方面设计。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坝顶高程。对于坝顶方面的设计来说,一定出现超高等现象,也需要遵循科学公式进行计算。对于坝体细部方面的构造,应该力求实现合理有效设计。首先对于坝坡来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规范进行确定。另外对于上游护坡,也应该开展有效的设计。第三,对于水库来说,水位观测同样较为重要,因此对于观测站点来说,也应该对其进行布设。 (三)环境保护设计 第一,对于生活区来说,为了实现人民健康,首先应该合理确定水源和水质。需重视水库方面的管理,并最大限度保护周围植被,杜绝开垦荒地等不良行为的出现,这样才能防止出现水土流失问题,也不会污染水源。第二,在施工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生活污水,因此需要结合施工期实际情况,妥善加强各个方面的管理,同时对于垃圾污水集中进行处理。第三,需要加强水土保持,同时还应该适当的采取相关绿化措施。通常工程建设具体开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就会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因此需要加强水土保持防护。在植被有效的作用之下,一方面能够避免雨水冲击,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冲刷作用,所以需要加强绿化工作,重视各方面的有效管理,力求凸显工程实际效益。 (四)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施工导流方面问题。要想能够更加方便后续的施工建设,并且大大的缩短实际工期,并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在建筑物施工具体开展过程中,应该合理确定导流方式。对于导流建筑物方面,也需要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并且不能忽略基坑排水。第二,料场对于后续各项工作非常重要,因此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选择,并力求便于后续的开采。在粘土料场方面,应该使其尽量靠近或者位于库区。考虑到后续施工阶段,不可避免的会用电,因此需要注重接线设计。

土石坝毕业设计_说明

前言 1、设计任务书及原始资料是工作的依据,因此首先要全面了解设计任务,熟悉该河流的一般自然地理条件,坝址附近的水文和气象特性,枢纽及水库的地形、地质条件,当地材料,对外交通及有关规划设计的基本数据,只有在熟悉基本资料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选择建筑物的类型,进行枢纽布置、建筑物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因此,应把必要的资料整理到说明书中。通过对资料的了解和分析,初步掌握原始资料中对设计和施工有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和关键问题,为以后设计工作的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本次设计内容及要求: (1)坝轴线选择。 (2)坝型选择。 (3)枢纽布置。 (4)挡水建筑物设计:包括土坝断面设计、平面布置、渗流计算、稳定计算、细部构造设计、基础处理等。 (5)泄水建筑物设计:溢洪道或导流洞设计(仅选其中一项),以水利计算为主。选取溢洪道设计。 (6)施工导流方案论证(选作内容)。仅作简单的阐述。 3、工程设计概要 ZH水库位于QH河干流上,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990km2,库容5.05×108m3。水库以灌溉发电为主,结合防洪,可引水灌溉农田71.2×104亩,远期可发展到10.4×105亩。灌区由一个引水流量45m3/s的总干渠和4条分干渠组成,在总干渠渠首及下游24km处分别修建枢纽电站和HZ电站,总装机容量31.45MW,年发电量1.129×108kw·h。水库防洪标准为百年设计,万年校核。

枢纽工程由挡水坝、溢洪道、导流泄洪洞、灌溉发电洞及枢纽电站组成。摘要:土坝设计渗流计算稳定计算细部结构

第一章基本数据 第一节工程概况及工程目的 本水库建成后具有灌溉、发电、防洪、解决工业用水和人畜吃水等多方面的效益,是一座综合利用的水库。水库近期可灌溉农田71.2×104亩,远期可发展到10.4×105亩。枢纽电站和HZ电站,总装机容量31.45MW,年发电量1.129×108kwh。除满足农业提水灌溉用电外,还剩余50%的电力供工农业用电。防洪方面,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990km2,占全流域面积的39%,对下流河道防洪、削减洪峰、减轻防汛负担也有一定的作用,可将下游100年一遇的洪水流量6010m3/s 削减到3360m3/s,相当于17年一遇;可将50年一遇洪水流量6000m3/s削减到2890m3/s,相当于12年一遇。另外,每年还可供给城市及工业用水0.63×108m3。 由于市库区沿岸山峰重迭,村庄零散,耕地不多,故淹没损失较小。按库区移民高程770m统计,共需迁移人口3115人,淹没耕地12157亩,房屋1223间,窑洞1470孔。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1 工程概况 1、1 建设项目名称:龙岩第一技校学生宿舍 1、2 建设地点:龙岩市某地 1、3 建筑类型:八层宿舍楼,框架填充墙结构,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混凝土C30。 1、4 设计资料: 1.4.1 地质水文资料:由地质勘察报告知,该场地由上而下可分为三层: 杂填土:主要为煤渣、石灰渣、混凝土块等,本层分布稳定,厚0-0.5米; 粘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k=210Kpa, 土层厚0、5-1.5米 亚粘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k=300Kpa, 土层厚1、5-5.6米 1.4.2 气象资料: 全年主导风向:偏南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 基本风压为:0、35kN/m2(c类场地) 1.4.3 抗震设防要求:七度三级设防 1.4.4 建设规模以及标准: 1 建筑规模:占地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为8层框架结构。 2建筑防火等级:二级 3建筑防水等级:三级 4 建筑装修等级:中级 2 结构布置方案及结构选型 2、1 结构承重方案选择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以及建筑施工的布置图,本工程确定采用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框架梁、柱布置参见结构平面图,如图2、1所示。 2、2 主要构件选型及尺寸初步估算 2.2.1 主要构件选型 (1)梁﹑板﹑柱结构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图2、1 结构平面布置图 (2)墙体采用:粉煤灰轻质砌块 (3)墙体厚度:外墙:250mm,内墙:200mm (4)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2.2.2 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1)横向框架梁: 中跨梁(BC跨): 因为梁的跨度为7500mm,则、 取L=7500mm h=(1/8~1/12)L=937、5mm~625mm 取h=750mm、 4 7.9 750 7250 > = = h l n= =h b) 3 1 ~ 2 1 (375mm~250mm 取b=400mm 满足b>200mm且b 750/2=375mm 故主要框架梁初选截面尺寸为:b×h=400mm×750mm 同理,边跨梁(AB、CD跨)可取:b×h=300mm×500mm (2)其她梁: 连系梁: 取L=7800mm h=(1/12~1/18)L=650mm~433mm 取h=600mm = =h b) 3 1 ~ 2 1 (300mm~200mm 取b=300mm 故连系梁初选截面尺寸为:b×h=300mm×600mm 由于跨度一样,为了方便起见,纵向次梁截面尺寸也初选为: b×h=300mm×600mm

土石坝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参考)

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土石坝是修建历史最悠久、世界上建设最多而且也是建得最高的一种坝型。公元前2900年,在埃及首都孟非司城(M emphis)附近尼罗河上修建的一座高15m,顶长240m的挡水坝是世界上第一坝,它就是土石坝。我国已建的8.6万座水坝绝大多数是土石坝。前苏联修建的罗贡土石坝坝高325m。土石坝如此长久而广泛地被采用,与它对基础的广泛适应性、筑坝材料可当地采取、施工速度快、经济等主要优点有关。选择土石坝坝型进行设计研究,目的是:①了解土石坝枢纽各建筑物组成、建筑物的工作特点以及在枢纽中的布置;②了解和掌握调洪演算的方法和水库各种特征水位的确定;③在对土石坝枢纽中各建筑物的设计中,了解各建筑物的选型比较方法以及所选定建筑物的设计难点和重点,并掌握相应的设计方法;④掌握计算机绘图和程序计算方法,培养设计报告撰写能力;⑤通过设计研究,培养文献资料查阅、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土石坝水利枢纽的设计研究,掌握一个水利枢纽的设计步骤程序和方法,学习和发展土石坝设计理论,促进土石坝建设。 2.阅读的主要文献、资料;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水利电力部,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DJ218-84),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 2)华东水利学院主编,水工设计手册,土石坝分册和结构计算分册,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 3)水利电力部,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1997),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 4)华东水利学院译,土石坝工程,水利电力出版社,1978。 5)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工建筑物基本部分,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6)水利电力部,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DJ21-78),水利电力出版社,198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D134-84),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 74-95),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 10)成都科技大学水力学教研室合编,水力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11)华东水利学院等合编,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上下册,水利出版社,1981。 对20世纪70年代美国发生的一系列大坝失事进行调查后,美国总统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于1979年6月25日在写给卡特总统的报告中指出“虽然人类筑坝已有几千年历史,但是直到目前,坝工技术并不是一门严密的科学,而更恰当地说是一种‘技艺’。不论是建造新坝还是改建老坝,在每一个规划和实施阶段都还需要依赖于经验判断”。因此坝工研究更依赖于工程实践,对其的研究工作贯穿于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从国内外土石坝建设状况看,土石坝数量最多,相应的筑坝经验最丰富。但前些年国内百米以上的土石坝很少,这主要受当时的施工机械和技术限制。近年来,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振动碾压机械的应用,国内土石坝建设速度很快,且往高坝建设发展,目前已开工建设的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坝高233m。虽然土石坝筑坝经验很丰富,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解决,因此,选择土石坝设计为主要研究方向。 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伦潭水利枢纽土石坝设计说明书

伦潭水利枢纽土石坝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工程概况 伦潭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铅山县天柱山乡境内,距县城约50km,坝址地处铅山河支流杨村水中游,是铅山河流域内具有防洪、灌溉、发电、供水及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的控制性工程。 铅山河是信江中上游南岸的一条主要支流,发源于闽赣边境的武夷山脉。流域东邻石溪水,西毗陈坊河,南靠武夷山,北抵信江,集雨面积1255km2。流域内山高林密,植被良好,气候温和,矿产资源丰富,尤以铜矿著称。铅山河流域理论电力蕴藏量约14×108 kW·h,初步查明的可开发水电装机有18.46×104 kW,可开发电量6.7×108 kW·h,其水力资源之丰富为信江之冠。 经综合分析论证,伦潭工程规模基本选定为:水库正常蓄水位252.0m,死水位230.0m,防洪限制水位250.0m,防洪高水位为254.70m,相应防洪库容为0.261×108m3,调节库容0.938×108m3,水库总库容1.798×108m3;灌溉农田面10.62万亩;电站装机容量20.0MW;枯水季节能为下游工矿企业补充1500×104m3生产生活用水。 在发电方面:电站装机2×10.0MW,年发电量6074×104kW.h,保证出力4520kW,年利用小时3037h;在供水方面:枯水季节能补充下游工矿企业生活生产用水1500×

104m3。 第二章设计的基本资料及水库工程特性 2.1 设计的基本资料 2.1.1水文气象 伦潭水利枢纽坝址处于铅山河支流杨村水中游。杨村水为信江二级支流,发源于武夷山脉读书尖。河流自南向北流经篁碧、港口、天柱山、港东、杨村、五都等地,在下坂与石塘水相汇后称铅山河。杨村水主河长70km,流域面积465km2,河道平均坡降6.6‰。伦潭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42km2、主河长41.9km,流域平均宽度5.77km,主河道平均比降11.62‰。坝址附近无水文测站,选择铅山河流域内铁路坪水文站作为参证站,由1959年至2000年共42年径流资料,推求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11.0m3/s,C v=0.31,C s=2.5C v,多年平均径流深1438.8mm,多年平均径流量3.48×108m3。铅山河为雨洪式河流,洪水与暴雨相应,多发生在4~9月份,洪水主要由锋面雨形成,台风雨也能形成较大洪水。经分析计算,坝址设计洪水成果:校核洪水标准(P=0.1%),相应洪峰流量为2640m3/s,洪量W1=87.73×106m3、W3=155.17×106m3;设计洪水标准(P=1%)、相应洪峰流量为1500m3/s,洪量W1=52.06×106m3、W3=92.08×106m3。铅山河属少泥沙河流,坝址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4.55×104t、推移质输沙量1.82×104t。

毕业设计结构计算书(格式模板)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作者 学院 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二〇〇年月日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教研室) 系(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1 设计(论文)题目及专题: 2 学生设计(论文)时间:自年月日开始至年月日止 3 设计(论文)所用资源和参考资料: 4 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 5 提交设计(论文)形式(设计说明与图纸或论文等)及要求: 6 发题时间: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人评语 [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态度,研究内容与方法,工作量,文献应用,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 指导人:(签名) 年月日指导人评定成绩: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 [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文本格式、图纸规范程度,工作量,研究内容与方法,实用性与科学性,结论和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 评阅人:(签名) 年月日评阅人评定成绩: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 日期: 学生:学号:班级: 题目: 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下列材料: 1 设计(论文)说明书共页 2 设计(论文)图纸共页 3 指导人、评阅人评语共页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 [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思路,设计(论文)质量,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和对设计(论文)的介绍,回答问题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 委员:(签名) (签名) (签名) (签名)答辩成绩: 总评成绩:

土石坝设计基本资料3

土石坝设计基本资料(三) 一、设计资料 1、概况 江平水库位于G县西南3公里处的江平河中游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431km2;沿河道有地势较平坦的小平原,地势自南向东有高变低。最低高程为62.5m。河床比降为千分之三,河流发源于苏唐乡大源锭子,整个流域物产风丰富。土地肥沃,下游盛产稻麦,上游蕴藏着丰富的木材,竹子等土特产。江平河为山区性河流,雨后山洪常给农作物和村镇造成灾害,另外,当雨量分布不均时,又造成干旱现象,因此,有关部门对本地区作了多次勘测规划以开发这里的水资源。 2、枢纽任务 枢纽主要任务是以灌溉发电为主,并结合防洪,航运,养鱼及供水等任务进行开发。初步规划,本工程灌溉面积为20万亩(高程在102m以上),装机容量9000KW。防洪方面,使江平河下游不致洪水成灾,同时配合下游水利枢纽,大意下游起到一定的防洪作用,在流域规划中规定本枢纽在通过设计洪水流量时,控制最大泄流流量不超过900 m3/s。航运方面,上游库区能增加航运里程20公里,下游可利用发电尾水等航运条件,并拟建竹木最大过坝能力为25吨的筏道。 3、地形地质概况 地形情况:江平河流域多为丘陵山区,在江平枢纽上游均为大山区。河谷山势陡峭,河谷边坡一般为600~700,地势高差都在80~120m,河谷冲沟切割很深,山脉走向大约为东西方向,岩基出

露较好,河床一般为100m左右河道弯曲相当厉害,沿河沙滩及坡积层发育,尤以坝址下游段的更为发育,在坝轴下游300m处的两岸河谷呈马鞍形,其覆盖物较厚,岩基产状凌乱。 地质情况:靠上游有泥盆五通砂岩,靠下游为二迭纪灰岩,几条坝轴线皆落在五通砂岩上面,地质构造特征:在江平咀以南,即灰岩与沙岩分界处,发现一大断层,其走向近东西,倾向大致向北西,在第一坝轴线左肩的为五通砂岩,特别破碎,在100多米范围内就有三四处小断层,产状凌乱,坝区右岸破碎深达60m 的钻孔芯获得率仅为20%,岩石裂隙十分发育。岩石的渗水率很小。坝区下游石灰岩中发现两处溶洞,江平咀大溶洞和大泉眼大溶洞,前者对大坝及库区均无影响,后者朝南东方向延伸的话,可能通过库壁,库水有可能顺着溶洞漏到库外。坝址覆盖层沿坝轴线厚度达1.5~5.0m,K=1×10-4cm/s,浮容重V浮=10.7KN/ m3,内摩擦角Ф=350 4、水文、气象 (1)、水文:千年一遇雨量498.1mm,二百年千年一遇雨量348.2mm,五十年千年一遇雨量299.9mm,雨洪峰流量Q0.1%=1860 m3/s,Q0.5%=1550m3/s,Q1%=1480m3/s,多年平均水量为4.55亿m3 (2)、气象:多年平均风速10m/s,水库吹程D=9Km,多年平均将雨量430mm/年,库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9℃,年最高气温40.5℃,年最低气温-14.9℃ 5、其它 (1)、坝顶无交通要求 (2)、对外交通情况

毕业设计计算书教材

1.工程概况与设计资料 1.1结构形式 采用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2水文地质 地基土层自上而下为:人工填土,层厚0.6~1.0m;褐黄色粘土,层厚4.0~4.5m,f a k= 80 kN / m2,γ = 19 kN / m3;灰色淤泥质粉土,层厚20~22m,f ak= 70 kN / m2,γ = 18kN / m3;暗绿色粉质粘土,未穿,f ak= 160 kN / m2,γ = 20 kN / m3。 地下水位在自然地表以下0.8m,水质对结构无侵蚀作用。 基础持力层为褐黄色粘土层。 1.3设计荷载 基本风压及基本雪压按上海地区采用。 常用建筑材料和构件自重参照荷载规范确定。 屋面使用荷载按上人屋面设计;楼面使用荷载值根据荷载规范确定。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1.4楼屋面做法 屋面:防水层(防水卷材八层做法,三毡四油上铺小石子,0.35 kN / m2),40厚C20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双向配筋φ4 @200),保温层(膨胀水泥珍珠岩,平均高度h = 100mm, 4 kN / m3),油膏胶泥一度隔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板下20厚纸筋灰粉底。 楼面:30厚水泥砂浆找平,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板下20厚纸筋灰粉底。 1.5材料 混凝土:基础用C20;上部结构用C25。 墙体:±0.000以下采用MU10标准砖,M5水泥砂浆;±0.000以上采用MU10多孔砖,M5混合砂浆。 1.6建筑平面尺寸、使用荷载 平面尺寸:纵向跨数×纵向跨度(m)—横向跨数×横向跨度(m)= 7×5.7m—2×6.3m 楼面活荷载:4.4 kN / m2 屋面活荷载:2.0 kN / m2 1.7主要参考资料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9-2001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教材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教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结构力学>>教材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房屋建筑学>>教材 29

粘土斜墙土石坝毕业设计资料

1.综合说明 1.1枢纽概况及工程目的 某水库工程是河北省和水利部“八·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该工程是以供水、灌溉、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为主的大型控制枢纽工程。青龙河流域水量充沛,控制流域面积634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9.6亿m3,是滦河流域较大的一条支流。但由于降雨、径流的年际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必须修建大型控制工程调节水量,丰富的水资源才能得以充分开发利用。 水库按满足秦皇岛市生活、工业用水和滦河中下游农业用水的需要设计,工程规模是:正常蓄水位141 m,调节库容7.09亿m3,水库库容系数0.77,水量利用系数为70%。坝后式电站装机容量20Mw。 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DJ12-78的规定,一期工程为二等工程,大坝为II级建筑物,正常应用洪水为100年一遇,非常运用洪水为1000年一遇。辅助建筑物按Ⅲ级设计,临时建筑物按Ⅳ级设计。 1.2水库枢纽设计基础资料 1.2.1地形、地质 (1)地形:见1:2000坝址地形图。 (2)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水库位于高山区,构造剥蚀地形。青龙河侵蚀能力较强,沿河形成不对称河谷,由于构造运动影响,河流不断下切,形成岸边阶地、陡岸。 流域内地形北高南低,平均高程与500m,最高峰海拔1680m。河道蜿蜒曲折,河谷宽度400~100m不等,河道比降1/400~1/600。 库区两岸基岩出露高程大部分在200米左右,库区左岸非可溶性岩层分布广泛,其中主要由绢云母、千枚岩、石英、砂质页岩组成。透水性较小,也没有发现沟通库内外的大断层。库区可溶性岩层分布于青龙河右岸,从隔水层分布、熔岩发育情况分析,水库蓄水后向邻近河流渗透的可能性很小。经过对库区断层的分析,水库向外流域及下游渗漏的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