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工程复习知识点

高电压工程复习知识点
高电压工程复习知识点

《高电压技术》部分知识点复习

第一部分

高电压绝缘及其试验(

1-6

章)

重点:高压绝缘中电介质的电气特性及高压设备的绝缘预防性试验。

气体的绝缘特性

1

、汤逊理论:

(气体伏安特性)基本理论,

带电粒子产生的条件,

:外界加入的能量大于或等于电离能。

产生的方式:碰撞电离,光电离、热电离、表面电离、负离子的形成。

去游离条件,

去游离的方式:

带电质点受电场力的作用流入电极中和电量;带电质点的扩散、

带电质点的复合。

电子崩的发展规律

气体发生撞击电离,

电离出来的电子和离子在场强的驱引下

又加入到撞击电离过程,

于是,

电离过程就像雪崩一样增长起来。

及自持放电条

件,

汤逊理论的局限性

δ

S>0.26cm,

气隙击穿电压与按汤森德理论计算出来的数值

差异较大。对

δ

S

较大时的很多气隙放电现象无法解释。比如放电形式、阴极材

料、放点时间。

汤逊理论适用范围。

:低气压、短间隙的情况和较均匀场中。

2

、不均匀场放电特性:流注理论,

:由初崩中辐射出的光子,在崩头、崩尾外围

空间的局部强场中衍生出二次电子崩并汇合到主崩通道中来,使主崩通道不断向

前、

后延伸的过程。

电子崩的发展规律

有效电子

(

经撞击电离

)

→电子崩

(

畸变电

)

→发射光子

(

在强电场作用下

)

→产生新的电子崩

二次崩

)

→形成混质通道(

流注

)

→由阳极向阴极

(

阳极流注

)

或由阴极向阳极

(

阴极流注

)

击穿

.

及自持放电条件

δ

S>0.26cm,

即产生流注的条件

,适用范围

δ

S>0.26cm

的均

匀电场和不均匀电场

各种电压作用的放电特性:

放电时延的定义

从电压达到

U0

的瞬时起,

到气隙完全被击穿为止的时间,

u

50%

在何处:

气隙被击穿的概率为

的冲击电压峰值,

接近伏秒特性带的最下边缘。

3.

、提高抗电强度的措施

:改善电场分布、采用高度真空、增大气压、采用耐电

强度高的气体。

4

、沿面放电的三个阶段及提高沿面放电电压的措施

:电晕放电、刷形放电、滑

闪放电

措施:屏障、屏蔽、加电容极板、消除窄气隙、绝缘表面处理、改善局部绝缘体

的表面电阻率、强制固定绝缘沿面各点的电位、附加金具、阻抗调节。液体固体电介质的绝缘特性

1

、介质的等效电路各支路的物理意义,特性曲线的应用

2

、液体介质的击穿机理:气泡小桥,提高抗电强度的方法

:提高并保持液体品

质、覆盖、绝缘层、极间障。

3

、固体介质的击穿,

电击穿、热击穿、电化学击穿。

老化原因

:环境老化、电

老化、热老化

试验

绝缘缺陷:整体性的和分布性的

局部性的和集中性的

每类

:耐压实验和检查性实验

常用的试验方法,

:耐压实验:工频高压实验(功

效:确定电气设备绝缘的耐受水平)

、直流高压实验、冲击高压实验(其作用:

用来检验高压电气设备在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作用下的绝缘性能和保护性

、雷电冲击高压实验、操作冲击高压实验。

检查性实验方法:测定绝缘电阻。其功效:能有效的发现下列缺陷:总体绝缘质

量欠佳、绝缘受潮、两极间有贯穿性的导电通道、绝缘表面情况不良。

测定泄漏电流。

其功效:

能够发现一些测定绝缘电阻所不能发现的绝缘缺陷、

压和电流关系的线性度即可表示绝缘情况。

测定介质损耗因数。其功效:能够发现下列缺陷:受潮、

穿透性导电通道、

缘内含气泡的电离,绝缘分层,脱壳、

绝缘老化劣化,绕组上附积油泥、

缘油脏污,劣化等

局部放电法。其功效:发现一些局部缺陷。

功效,主要是实验室准备做的两个试验

第二部分

过电压及其保护(

7-13

章)

波过程

概念:

在分布参数电路的暂态过程中产生的电压、

电流波及相应的电磁波的传播

过程。

波动方程的解,波阻抗,电晕对波的影响

:使行波发生衰减并且使波形畸

变(波前陡度降低)

、波阻抗和波速减小、导线耦合系数增大。

,折反射系数计算

雷电

雷电的表现形式:直击雷、感应雷。

雷电日

是每年中有雷电的天数,

雷电小时

是每年中有雷电的小时数。

我国大部分

地区一个雷电日可折合为

3

个雷电小时。

每一个雷电日、每平方公里对地面落雷次数称为地面落雷密度

当被击物波阻抗

Z

j

为零时.流经被击物的电流

定义为

雷电流

防雷装置的种类

:避雷线、避雷针、避雷器、接地装置。

,避雷器的原理

当沿

线路传入变电站的雷电冲击波超过避雷器保护水平时,

避雷器首先放电,

并将雷电流经过良

导体安全的引入大地,

利用接地装置使雷电压幅值限制在被保护设备雷电冲击水平以下,

使

电气设备受到保护。

,参数及应用,

1

、计算或实测避雷器安装处长期最大工作电压。该电压一般为

安装处最大相电压。使所选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大于或等于最大工作电压。

2

、确定避雷器安装处的短时电压升高,选择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大于或等于此电

压。

3

、验算通流容量

4

、避雷器残压与被保护设备绝缘水平的配合。

5

、标称放电电流的选择。

接地方式

: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输电线路防雷

概念:跳闸率

雷击跳闸率:每

100km

线路每年由雷击引起的

跳闸次数

、耐雷水平

雷击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

雷电流幅值

、建弧率

:冲击闪络转为工频电弧的概率

,以及防雷措施

:架设避雷线、降低杆

塔接地电阻、架设耦合地线、加强绝缘、装设线路用避雷器、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装设自动重合闸。

发电厂变电所防雷保护

1

、避雷针安装要求,防反击

P286

2

、阀式避雷器的保护作用分析

P287

3

、直配电机的保护,各元件的作用分析

P305

1

-

13

概念:操作过电压

:因操作或故障引起的瞬间电压升高称为操作过电压。

谐振的类型:

线性谐振、非线性谐振、参数谐振。

绝缘配合

是指综合考虑电气设备在系统中可能要承受的各种作用电压、保护装

置的特性和设备绝缘对作用电压的耐受特性之间的关系

绝缘水平的确定

绝缘水平由作用于绝缘上的最大工作电压、

雷电过电压及操

作过电压三者中最严重的一种所决定

过电压:

分为大气过电压

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

操作过电压

和暂时过电压

(工频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

电一高电压工程基础往年试卷答案

高电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气体放电与气体压强及气隙长度的乘积pd 有关,pd 值较小时气体放电现象可用__汤逊理论_____进行解释;pd 值较大时,一般用__流注理论___进行解释。 2.按照外界能量来源的不同,游离可分为碰撞游离、___光游离____、热游离和表面游离等不同形式。 3.SF6气体具有较高的电气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____强电负_______性。 4.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空气湿度的增加会____提高____空气间隙击穿电压。 5.电晕放电一般发生在曲率半径较____小___的电极表面附近。 6.通常用____等值附盐密度_____来表征绝缘子表面的污秽度。 7.形成表面污闪的必要条件是___局部放电____的产生,流过污秽表面的____泄漏电流____足以维持一定程度的热游离是闪络的充分条件。 8.对支持绝缘子,加均压环能提高闪络电压的原因是__改善(电极附近的)电场分布_____。 9.当绝缘油干净时,改善电场均匀程度能使持续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电压__提高______。 10.电介质的绝缘电阻随温度上升而____降低______。 11.变压器油做工频耐压试验时的加压时间通常为__1min_______。 12.测量微小的局部放电的方法是__电脉冲法(电测法)___。 13静电电压表中屏蔽电极的作用是消除___边缘效应______影响。 14.用平衡电桥法测量试品的tg δ时,若试品一极接地,则只能采用__反____接法,调节元件将处在_____高______电位。 15.工频耐压试验时,当试品的电容为C (u F),试验电压为U (kV),则工频试验变压器的 容量S (kV ·A)应不小于___2310CU ω-?____。 16.对变压器绕组做雷电冲击试验,除了要做全波试验,一般还要做___雷电阶段波___试验。 17.己知单位长度导线的电容和电感分别为C 。和Lo ,则波在导线上的传播速度 _____ 18.电力架空线路上雷电行波的传输速度为___3?108m/s______。 19.电力电缆上雷电行波的传播速度为___1.5?108m/s ________。 20.行波经过并联电容或串联电感后能____降低______(抬高、降低)波的陡度。 21.交压器绕组间过电压的传递含两个分量,即__静电分量_和_电磁耦合分量_____。 22.接地装置的冲击系数α =__Ri/R____,当火花效应大于电感效应时,α 将__>1_____。 23.雷击塔次数与雷击线路次数的比值称为__击杆率_______。 24.当导线受到雷击出现冲击电晕以后,它与其它导线间的耦合系数将____增大_____。 25.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指具有___0.1%____左右____雷击____概率的空间范围。 26.发电厂大型电网的接地电阻值除了与当地土质情况有关外,主要取决于_接地网的面积。 27·电气设备的基本冲击绝缘水平(BIL)与避雷器残压Ur 的关系为__BIL=(1.25~1.4)Ur__。 28.我国35-220kV 电网的电气设备绝缘水平是以避雷器_____5_____kA 下的残压作为绝缘配合的设计依据。 29.设变压器的激磁电感和对地杂散电容为100mH 和1000pf ,则当切除该空载变压器时,设 在电压为100kV 、电流为10A 时切断,则变压器上可能承受的最高电压为__141.4kV_______。 30.导致非线性谐振的原因是铁芯电感的____饱和______性。

《高电压工程》习题答案完整版

《高电压工程》习题答案 第一章 1. 解释绝缘电阻、吸收比、泄漏电流、tan δ的基本概念。为什 么可以用这些参数表征绝缘介质的特性? 绝缘电阻:电介质的电阻率很大,只有很小的泄漏电流(一般以 μA 计)流过电介质,对应的电阻很大,称为绝缘电阻。绝缘电阻是 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最基本的绝缘指标。绝缘电阻值的大小常能灵敏 的反映绝缘情况,能有效地发现设备局部或整体受潮和脏污,以及绝 缘击穿和严重过热老化等缺陷。 吸收比:吸收比K 定义为加上直流电压后60s 与15s 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即s s R R K 1560=。若绝缘良好,比值相差较大;若绝缘裂化、受潮或有缺陷,比值接近于1,因此绝缘实验中可以根据吸收比K 的 大小来判断绝缘性能的好坏。 泄漏电流:流过电介质绝缘电阻的纯阻性电流,不随时间变化, 称为泄漏电流。泄漏电流实际上就是电气线路或设备在没有故障和施加电压的作用下,流经绝缘部分的电流,因此,它是衡量电器绝缘性 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 tan δ :介质损耗因数是在交流电压作用下,电介质中电流的有 功分量与无功分量的比值。即C R I I = δtan 。tan δ是反映绝缘介质损耗大小的特征参数。

2. 为什么一些电容量较大的设备如电容器、电力电缆等经过直流高压实验后,要用接地棒将其两极间短路放电长达5-10min? 因为容型设备的储存电荷较多,放电实质是一个RC电路,等效的公式为U(1-e T),其中时间常数T=R*C ,电容越大,放电的时间越长。为了操作安全以及不影响下一次试验结果,因此要求电容要充分放电至安全程度,时间长达5-10min。 3. 试比较气体、液体、固体电介质的击穿场强大小及绝缘恢复特性。 固体电介质击穿场强最大,液体电介质次之,气体电介质最小;气体电介质和液体电介质属于自恢复绝缘,固体电介质属于非自恢复绝缘。 4. 何谓电介质的吸收现象?用电介质极化、电导过程的等值电路说明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为什么可以说绝缘电阻是电介质上所加直流电压与流过电介质的稳定体积泄漏电流之比? (1)一固体电介质加上直流电压U,如图1-1a所示观察开关S1合上之后流过介质电流i的变化情况。电流从大到小随时间衰减,最终稳定于某一数值,此现象称为“吸收现象”。如图1-1b所示。 图1-1 直流电压下流过电介质的电流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撰写格式要求范文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撰写格式要求

环境与土木建筑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格式要求 一、毕业论文应包括的内容:封面、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封底和附录、附件等内容。 二、要求统一的格式 (一)封面、封底:封面由教务处统一格式(见附件),下载网页是:学校主页→院系部门→教务处→表格下载→实践教学管理;封底用空白A4纸。 (二)题目:字数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封面中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副标题用三号黑体加粗,并在副标题前加长划线,居中。 (三)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摘要题头用小四号黑体,摘要两字之间空2个空格,居中,然后隔行用五号宋体书写摘要的内容,字数在200~300字左右。 关键词:关键词位于摘要内容的下方,并与摘要内容之间空一行。关键词题头用五号黑体,左侧顶格,后加冒号,然后在同一行用五号宋体书写关键词3~5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上方应有英文题目,采用西文字体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加粗,题目中每一个实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Meliorating of Nutritive Soil Modifier on Acid Soil,居

中;英文题目下面是作者的英文姓名,采用西文字体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姓的字母全部大写,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并用“-”连接,如:CHEN Xiao-hua,居中;英文摘要题头Abstract在英文姓名下方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加粗,居中,然后隔行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书写英文摘要的内容。 英文关键词:英文关键词位于英文摘要内容的下方,并与英文摘要内容之间空一行。题头Key words用Times New Roman五号加粗,左侧顶格,后加冒号,然后在同一行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书写英文关键词,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四)目录:目录题头用小四号黑体,目录两字之间空2个空格,居中,目录内容用五号宋体,左右对齐,中间隔以小圆点,序号采用1,1.1,1.1.1……形式。目录题头与目录内容之间空一行。目录页的行间距为1.25倍。 (五)正文: 1、毕业论文正文应包含以下内容(各部分的标题可根据研究内容自行确定): ①引言 ②基本原理与方法 ③算例(该部分可根据各专业研究内容的需求进行取舍) ④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2、正文中的一级题序及标题用小四号黑体、二级及以下题序及标题用五号黑体、正文中其它中文字体用五号宋体,英文字

高电压工程第二版答案-林福昌讲解学习

高电压工程第二版答案1到11章25 -------------------------------------------------------------------------------- 1-1答:汤逊理论的核心是:①电离的主要因素是空;1-2答:自持放电的条件是式(1-9),物理意义;1-3答:均匀场放电特点:再均匀电场中,气体间隙;1-4答: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板—板,负极性棒;1-5答:冲击特点见P23:①当冲击电压很低时;1-6答:伏秒特性的绘制方法见P24,其意义在于;1-7答:(1)工频电压作用下的特点:见P19—;1-8答:影 1-1答:汤逊理论的核心是:①电离的主要因素是空间碰撞电离。②正离子碰撞阴极导致的表面电离是自持放电的必要条件。汤逊理论是在气压较低,Pd值较小的条件下的放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这一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低气压,短间隙中的放电现象,对于高气压,长间隙的放电现象无法解释(四个方面大家可以看课本P9)。流注理论认为:。。。(P11最下面),该理论适用于高气压长间隙的放电现象的解释。 1-2答:自持放电的条件是式(1-9),物理意义为:当一个电子从阴极发出向阳及运动的过程中,发生碰撞电离,产生正离子,在正离子到达阳极后,碰撞阴极再次产生电子,只有当产生的电子比上一次多的时候才会形成电子崩,进而出现自持放电现象。因此该式为自持放电的条件。 1-3答:均匀场放电特点:再均匀电场中,气体间隙内的流注一旦形成,放电将达到自持的成都,间隙就被击穿;极不均匀场放电特点:P13下侧。 1-4答: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板—板,负极性棒—板,棒--棒,正极性棒—板。其中板--板之间相当于均匀电场,因此其击穿电压最高,其余三个的原因见P20图1-20以及上面的解析。 1-5答:冲击特点见P23:①当冲击电压很低时。。。②随着电压的升高。。。③随着电压继续升高。。。④最后。。。用50%冲击击穿电压或伏秒特性来表示击穿特性,但是工程上为方便起见,通常用平均伏秒特性或者50%伏秒特性来表示气体间隙的冲击穿特性。 1-6答:伏秒特性的绘制方法见P24,其意义在于(P23最下面)并且通过伏秒特性,可以进一步对保护间隙进行改进设计,从而更好地保护电气设备的绝缘。 1-7答:(1)工频电压作用下的特点:见P19—P20,包括均匀场,稍不均匀场,极不均匀场的放电特点。(2)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的特点:同1-5题。(3)操作冲击电压作用下的特点:P25第二段:研究表明。。。。正极性操作冲击电压击穿电压较负极性下要低得多。 1-8答:影响气体间隙击穿的主要因素为气体间隙中的电场分布,施加电压的波形,气体的种类和状态等. 1-9答:提高间隙击穿电压的措施:一,改善电场的分布:①②③二,削弱活抑制电离过程①②③具体内容见P28。

最新高电压工程第二版答案,林福昌

1 高电压工程第二版答案1到11章25 2 ----------------------------------------------------------------3 ---------------- 4 1-1答:汤逊理论的核心是:①电离的主要因素是空;1-2答:自持放电的5 条件是式(1-9),物理意义;1-3答:均匀场放电特点:再均匀电场中,气体间6 隙;1-4答: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板—板,负极性棒;1-5答:冲击特点见7 P23:①当冲击电压很低时;1-6答:伏秒特性的绘制方法见P24,其意义在于;8 1-7答:(1)工频电压作用下的特点:见P19—;1-8答:影 9 10 11 1-1答:汤逊理论的核心是:①电离的主要因素是空间碰撞电离。②正离子12 碰撞阴极导致的表面电离是自持放电的必要条件。汤逊理论是在气压较低,Pd 13 值较小的条件下的放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这一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低气14 压,短间隙中的放电现象,对于高气压,长间隙的放电现象无法解释(四个方15 面大家可以看课本P9)。流注理论认为:。。。(P11最下面),该理论适用于高气16 压长间隙的放电现象的解释。 17 18 1-2答:自持放电的条件是式(1-9),物理意义为:当一个电子从阴极发出19 向阳及运动的过程中,发生碰撞电离,产生正离子,在正离子到达阳极后,碰20 撞阴极再次产生电子,只有当产生的电子比上一次多的时候才会形成电子崩,21 进而出现自持放电现象。因此该式为自持放电的条件。 22

23 1-3答:均匀场放电特点:再均匀电场中,气体间隙内的流注一旦形成,放24 电将达到自持的成都,间隙就被击穿;极不均匀场放电特点:P13下侧。 25 26 1-4答: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板—板,负极性棒—板,棒--棒,正极性27 棒—板。其中板--板之间相当于均匀电场,因此其击穿电压最高,其余三个的28 原因见P20图1-20以及上面的解析。 29 30 1-5答:冲击特点见P23:①当冲击电压很低时。。。②随着电压的升高。。。 31 ③随着电压继续升高。。。④最后。。。用50%冲击击穿电压或伏秒特性来表示击穿 32 特性,但是工程上为方便起见,通常用平均伏秒特性或者50%伏秒特性来表示33 气体间隙的冲击穿特性。 34 35 1-6答:伏秒特性的绘制方法见P24,其意义在于(P23最下面)并且通过36 伏秒特性,可以进一步对保护间隙进行改进设计,从而更好地保护电气设备的37 绝缘。 38 39 1-7答:(1)工频电压作用下的特点:见P19—P20,包括均匀场,稍不均40 匀场,极不均匀场的放电特点。(2)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的特点:同1-5题。(3)41 操作冲击电压作用下的特点:P25第二段:研究表明。。。。正极性操作冲击电压42 击穿电压较负极性下要低得多。 43

高电压工程基础-第02章习题答案

第2章 习题 2.1 氮气的电离能为15.5eV ,求能引起光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是多少?是否在可见光范围内? 解:光电离的条件:W hc /≤λ,计算得到:88.0210λ-≤?m , 而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90~780nm nm 即(390~780)910-?m ,故可引起氮气光电离的光子不属于可见光。 2.2 一紫外灯的主要谱线的波长为25 3.7nm ,用以照射铜电极时,问会不会引起电极表面电子发射? 解:9253.710λ-=?m ,金属铜的逸出功为193.9 6.2410eV J -=?, 此紫外线的光子能量为:1919/7.8410 6.2410W h νhc λJ J --===?≥? 故此紫外线照射铜电极时会引起电极表面电子发射。 2.3 SF 6气体的电离能为15.6eV ,问要引起碰撞电离时电子的速度至少应为多大(电子的质量m e =0 .91×10-30kg ,1 eV=1.6×10-19J )? 解:若想引起SF 6气体的碰撞电离,则需要电子的动能大于其电离能,即:eV mv 6.152 12≥。由此,我们得到电子速度应满足:62.3410/νm s ≥?。 2.4 用放射性同位素照射一均匀场间隙,使间隙每秒钟在每一立方厘米中产生107对正、负带电质点。若两电极之间的距离d =5cm ,问图2-3中饱和电流密度等于多少? 解:由题可知此间隙每秒每立方厘米内产生的自由电子的电荷量为: -=??719010 1.60210q 库伦,假设此间隙的极板面积为S ,则可求得此间隙中 的电荷量总和0=Q q Sdt ,设饱和电流密度为η,则= Q ηSt ,代入数据后计算得到1228.0110/ηA cm -=?。 2.5 设气体中电子的平均自由行程为λ,求自由行程大干2λ和大于10λ的概率各为多少?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

厦门理工学院建工系建筑学专业 毕业设计指导书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案的最后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集中强化的实践性教案环节。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可以融会贯通几年来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教案过程中,学会工作方法,以便顺利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毕业设计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在独立工作方面上一个新台阶。 毕业设计是学习深化、拓宽、综合教案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归纳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毕业设计以学生独立完成中等程度实际工作的总体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及结构选型为主要目标。本届毕业设计时间从2011年6月12日至11月15日,毕业设计为15学分。 一、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毕业设计基本教案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深化与升华,初步形成经济、环境、市场、经管等大工程意识,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在具备建筑师

素质方面更快地得到提高。 根据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对毕业设计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主要任务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给定的设计任务和专题研究工程,有足够的工作量。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应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绘制必要的毕业设计图纸、撰写毕业论文。 (二)专业知识学生应在毕业设计中,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通过学习、研究和实践,使理论深化、知识面拓宽、专业技能提高。 (三)工作能力学生应学会依据毕业设计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搜集、调查研究、技术方案论证、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理论分析、绘图技巧、言语表达、撰写技术文件及独立解决专业问题等能力,提高外文翻译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四)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设计思想,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树立为生产服务的观点;能遵守纪律、善于与他人团结合作的敬业精神。 二、毕业设计的基本任务 (一)每生独立完成一项指定的工程设计工程。具体工程由指导老师确定;题目按照《毕业设计课程规章制度》要求拟定。 (二)每生独立完成的工程设计工程,包括:设计前期工作、总平面设计、单项工程分场地设计、建筑技术方案设计、基本结构技术

高电压工程基础-第08章习题答案

第8章 习题 8.1 直流电源合闸于L-C 电路,电容C 上电压会比电源高吗? 为什么?如果电源是交流,电 容C 上电压会发生什么变化,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解: 1)直流电源合闸于L-C 电路,电容C 上电压会比电源高。因为,如图所示 C 假定一个无穷大直流电源对集中参数的电感、电容充电,且t=0-,i=0, u c =0。 在t=0时合闸:()()()()dt t i C dt t di L t u t u E c L ?+=+=1 ,即()()E t u dt t u d LC c c =+22,解为()()01cos c u t E t ω=- ,0ω= C 上的电压可达到2E 。 也可以这样理解,当电容上电压为E 时,回路中电流达最大值,电感中电流不能突变,继续给电容充电,使得电容上电压达到2E 。 2)如果电源是交流,在15-16个周波后,暂态分量可认为已衰减至零,电容电压的幅值为 2 022 0C U E ωωω =-,0ω为回路的自振角频率。此时电容电压与回路自振角频率和电源频率有关,可见电容上电压在非常大的范围内变化。 8.2 什么是导线的波速、波阻抗?分布参数的波阻抗的物理意义与集中参数电路中的电阻有何不同? 解:波阻抗:在无损均匀导线中,某点的正、反方向电压波与电流波的比值是一个常数Z ,该常数具有电阻的量纲Ω,称为导线的波阻抗。 波速:平面电磁波在导线中的传播速度,0 01C L ±=ν,波速与导线周围介质有关,与导 线的几何尺寸及悬挂高度无关。 波阻抗虽然与电阻具有相同的量纲,而且从公式上也表示导线上电压波与电流波的比值,但两者的物理含义是不同的: 1) 波阻抗表示只有一个方向的电压波和电流波的比值,其大小只决定于导线单位长度的电

建筑学毕业设计总结

建筑学毕业设计总结 篇一: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结论与摘要 结论 通过为期两个月的毕业设计,总的体会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以往的课程设计都是单独的构件或建筑物的某一部分的设计,而毕业设计则不一样,它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工程因素,诸如布局的合理,安全,经济,美观,还要兼顾施工的方便。这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因而要求我们分别从建筑,结构等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断的。前期的建筑方案由于考虑不周是,此后在指导老师及教研室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通过参考建筑图集,建筑规范以及各种设计资料,使我的设计渐渐趋于合理。 在计算机制图的过程中,我更熟练操作AutoCAD、天正建筑等建筑设计软件。在此过程中,我对制图规范有了较为深入地了解,对平、立、剖面图的内容、线形、尺寸标注等问题上有了更为清楚地认识。 中期进行对选取的一榀框架进行结构手算更是重头戏,对各门专业课程知识贯穿起来加以运用,比如恒载,活载与抗震的综合考虑进行内力组合等。开始的计算是错误百出,

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与规范不符的现象,此外还时不时出现笔误,于是反复参阅各种规范,设计例题等,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使其更接近于实际工程。 后期的计算书电脑输入,由于以前对各种办公软件应用不多,以致开始的输入速度相当的慢,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日趋熟练。 紧张的毕业设计终于划上了一个满意的句号,从四月份至今,回想起过去两个多月的设计收获是很大的,看到展现在眼前的毕业设计成果,不仅使我对四年来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的进行了一次比较系统的复习和总结归纳,而且使我真正体会了设计的艰辛和一种付出后得到了回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以后的人生作好了铺垫。 因此,通过本毕业设计,掌握了结构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 全面了解设计的全过程;培养正确、熟练的结构方案、结构设计计算、构造处理及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培养我们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配合意识;培养正确、熟练运用规范、手册、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建立功能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的思想,进一步建立建筑、结构工程师的责任意识。

建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书

建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书篇一:建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在我的人生哲学里,生命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轮回和重复,每一个生命都应以其独特的方式去演绎自己的人生。因此,我希望我的人生按照自己设定的方向前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或人,都要做自己。下文是我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专业:建筑学 规划年限:xx年 因素分析: 1、个人分析结果: 自我介绍:我是一个当代本科生,是家里最大的希望—成为有用之才。性格内向,但开朗、活泼。身形稍瘦,个子较高,平时喜欢上网,玩电子游戏,逛街,偶尔打打篮球,喜欢看书。 自己的优势盘点:有理想,有追求,有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执着和全身心投入的激情。做事有责任心、恒心,动手能力较强。 自己的劣势盘点: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交际能力较差,组织能力较弱,口才欠佳。生活中成功经验的盘点:独立自主,很多事都必须要自己一个人去面对去思考去决定。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要自己亲身经历才能领悟到其中的奥秘。

解决自我盘点中的劣势和缺点:利用假期找份兼职工作,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对社会的认识。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或是向心理老师咨询解决自己在性格方面的弱点。 2.社会环境分析、组织分析结果: 社会一般环境: 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越来越多地方正在开发,20xx的奥运选择了北京,20xx的世博会花落上海,一时之间,以此为中心的公共建设项目和相关商业项目纷纷上马,巨型体育场馆、奥运村、购物中心、会展中心、豪华公寓、政府大楼拔地而起,中国的建筑设计因此而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近日的一份研究报告称,预计XX年至XX年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为7%-%;而XX 年至XX年,这一速度仍会维持在%-%。中央将城镇化和西部大开发作为面向新世纪的两大战略重点,城镇化意味着大量的农村人口转为城市居民,意味着需要进行大量包括城镇住宅、城市商业、市政基础在内的建设。 xx年北京市发改委等16家单位联合主办的奥运经济市场推介会发布376个项目信息,包括22个重点项目和354个一般项目,总投资达到1350亿元人民币,青岛市目前初步确定的奥运项目有154项,按照与XX年北京奥运会帆船帆板比赛的关联程度,分为奥运必备项目、奥运配套项目和

《高电压工程基础(第2版)》大纲(40学时)

《高电压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学时:40学时(讲授36+实践4)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先修课程:电路、发电厂电气主系统等 教材:《高电压工程基础》(第二版),施围,邱毓昌,张乔根.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参考书 1. 《电气工程基础》,(第二版)王锡凡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 《高电压绝缘技术》,严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3. 《高电压工程》,梁曦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高电压工程基础》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着重强调工程应用中的理论知识。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气体放电的基本理论、液体和固体电介质的电气特性,掌握电气设备绝缘试验的相关知识,以及电力系统过电压产生机理及抑制措施等基本知识,具有从事绝缘、高电压技术等领域的设计、安装、运行、试验,及研究工作的专业知识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章绪论 (1)教学内容 1.1 高压输电的必要性;1.2 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1.3电力工业对高电压技术 发展的促进作用;1.4 新材料和新技术在高电压技术中的应用;1.5 高电压技术在 其他领域的应用。 (2)基本要求 掌握我国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划分;掌握高压输电产生的背景及高压输电的必 要性;掌握分裂导线的结构及优点;了解高电压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了解高电 压技术中的新技术;了解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 - 1 -

第2章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 (1)教学内容 2.1 带电质点的产生与消失;2.2 放电的电子崩阶段;2.3 自持放电条件;2.4 不均匀电场中气体放电的特点。 (2)基本要求 掌握气体中带电粒子的产生与消失;掌握气体的自持放电现象和流注放电理论、气隙的击穿特性及提高气体间隙抗电强度的方法;pd值较大和pd值较小时放电现象的异同,以及各自的自持放电条件;理解输电线上的电晕放电以及绝缘子表面的气体放电。 第3章气体间隙的击穿强度 (1)教学内容 3.1 稳态电压下的击穿;3. 2 雷电冲击电压下的击穿;3.3 操作冲击电压下的击穿;3.4大气密度和湿度对击穿的影响;3.5 SF6气体间隙中的击穿;3.6 提高气隙击穿电压的措施。 (2)基本要求 掌握直流电压、工频电压作用下气隙的击穿特点;掌握冲击电压下气隙的击穿特点;掌握雷电冲击以及操作冲击电压的标准波形、伏秒特性曲线的概念和做法;统计时延的含义;了解SF6气体的击穿特性;掌握大气条件对气体击穿的影响;掌握提高气隙击穿电压的措施。 第4章气体中沿固体绝缘表面的放电 (1)教学内容 4.1 界面电场分布的典型情况;4.2 均匀电场中的沿面放电;4.3 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沿面放电;4.4 受潮表面的沿面放电;4.5 脏污绝缘表面的沿面放电(2)基本要求 掌握均匀电场、强垂直分量、强平行分量三种情况下沿面放电的特点;了解表面凝露、表面淋雨对沿面放电的影响;了解污闪的发展过程;掌握污闪的概念、特点;掌握防止污闪的措施。 - 1 -

建筑学毕业设计中期检查报告.pdf

毕业设计中期检查报告题目 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20级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6年月日

自检报告 (要点:1.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任务的进展情况 2.未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的原因 3.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4.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工作任务的进展情况 通过阅读和熟悉设计文件及资料,在查阅相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完成了对草图的绘制,包括建筑平面图,立面图,总平面以及建筑体块的设计。完成了建筑设计总说明,其中包括 建筑物的层数、层高、建筑总面积、建筑总层高、参考规范的说明,通过对草图的绘制,提 高了我的手绘能力,加强了草图大师的熟练度。 二、未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的原因 对于未按计划完成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因为 1.自己对某些概念和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难点未搞清楚,没有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 2.对于CAD的运用不熟练也耽误了进度。 3.许多理论知识还不能够很熟练的运用,对于设计规范也不熟悉,只能边学边做。 4.自己对古建筑的外立面设计要点没有完全掌握。 三、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轴网柱距的确定开始不是很明确,地下停车场车位的摆放不合理,通过查阅书籍、规范,以及在老师的指导下,此问题得到了合理的解决,设计了一个符合任务书标准的地下停 车场。 2、设计防火分区时,防火分区的面积,出入口的位置,楼梯位置的确定都已明确,但是在防烟楼梯间的梯井尺寸管道尺寸不确定,通过查阅防火规范和所学习的课本知识,完成了 楼梯的设计,满足设计要求。 3、在设计总平面的部分时,自己对基地跟周边情况没有很好的理解,建筑的主入口摆放位置错误,老师跟我们讲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并去现场进行观看,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总 平面的设计。 4、自己设计的商场建筑的层高不合理,在查阅相关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了商场的层高,在设计辅助功能时自己对消防水池的面积不确定,在老师的讲解下进行计算,完善 了消防水池的设计。 5、自己对古建筑外立面的知识没有很好的掌握,在画门窗,斗栱时没有设计思路,老师 带我们去了实地观看古建筑,并讲了古建筑的设计要点,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好的完成了外立 面的设计。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继续通过查阅有关商场建筑的资料、规范,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新 知识,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设计进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建筑内部结构,商场的防火分区, 顾客的流线组织,商场的功能分区,防火疏散等。及时发现自己设计中部的不足,并完善自 己的设计,尽力把设计做到最好。 学生签字: 年月日

高电压工程答案(清华大学版)

高电压工程课后答案 1.1空气作为绝缘的优缺点如何? 答:优点:空气从大气中取得,制取方便,廉价,简易,具有较强的自恢复能力。缺点:空气比重较大,摩擦损失大,导热散热能力差。空气污染大,易使绝缘物脏污,且空气是助燃物当仿生电流时,易烧毁绝缘,电晕放电时有臭氧生成,对绝缘有破坏作用。 1.2为什么碰撞电离主要是由电子而不是离子引起? 答:由于电子质量极小,在和气体分子发生弹性碰撞时,几乎不损失动能,从而在电场中继续积累动能,此外,一旦和分子碰撞,无论电离与否均将损失动能,和电子相比,离子积累足够造成碰撞电离能量的可能性很小。 1.5负离子怎样形成,对气体放电有何作用? 答:在气体放电过程中,有时电子和气体分子碰撞,非但没有电离出新电子,碰撞电子反而别分子吸附形成了负离子,离子的电离能力不如电子,电子为分子俘获而形成负离子后电离能力大减,因此在气体放电过程中,负离子的形成起着阻碍放电的作用。 1.7非自持放电和自持放电主要差别是什么? 答:非自持放电必须要有光照,且外施电压要小于击穿电压,自持放电是一种不依赖外界电离条件,仅由外施电压作用即可维持的一种气体放电。 1.13电晕会产生哪些效应,工程上常用哪些防晕措施? 答:电晕放电时能够听到嘶嘶声,还可以看到导线周围有紫色晕光,会产生热效应,放出电流,也会产生化学反应,造成臭氧。 工程上常用消除电晕的方法是改进电极的形状,增大电极的曲率半径。 1.14比较长间隙放电击穿过程与短间隙放电放电击穿过程各有什么主要特点? 答:长时间放电分为先导放电和主放电两个阶段,在先导放电阶段中包括电子崩和流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短间隙的放电没有先导放电阶段,只分为电子崩流注和主放电阶段。 2.1雷电放电可分为那几个主要阶段? 答:主要分为先导放电过程,主放电过程,余光放电过程。 2.4气隙常见伏秒特性是怎样制定的?如何应用伏秒特性? 答:制定的前提条件是①同一间隙②同一波形电压③上升电压幅值。当电压较低时击穿发生在波尾,取击穿时刻t1作垂线与此时峰值电压横轴的交点为1,当电压升高时,击穿也发生在峰值,取击穿时刻的值t2作垂线与此时峰值电压横轴的交点为2,当电压进一步升高时,击穿发生在波前,取此时击穿时刻t3作垂线与击穿电压交点为3,连接123 应用:伏秒特性对于比较不同设备绝缘的冲击击穿特性有重要意义,如果一个电压同时作用于两个并联气隙s1和s2上,若某一个气隙先击穿了,则电压被短接截断,另一个气隙就不会击穿。 2.7为什么高真空和高压力都能提高间隙的击穿电压?简述各自运用的局限性? 答:在高气压条件下,气压增加会使气体密度增大,电子的自由行程缩短,削弱电离工程从而提高击穿电压,但高气压适用于均匀电场的条件下而且要改进电极形状,点击应仔细加工光洁,气体要过滤,滤去尘埃和水分 在高真空条件下虽然电子的自由行程变得很大,但间隙中已无气体分子可供碰撞,故电离过程无从发展,从而可以显著提高间隙的击穿电压,但是在电气设备中气固液等几种绝缘材料往往并存,而固体液体绝缘材料在高真空下会逐渐释放出气体,因此在电气设备中只有在真空断路器等特殊场合下才采用高真空作为绝缘。 2.8什么是细线效应?

高电压工程基础-第09章习题答案

第9章习题 9.1 雷电流、落雷密度是怎样定义的? 答:雷电流:雷击具有一定参数的物体时,流过被击物的电流与被击物之波阻抗有关,波阻抗越小,流过被击物电流愈大,当波阻抗为零时,流经被击物的电流定义为雷电流。实际上被击物阻抗不可能为零,因此规程规定,雷电流是指雷击于电阻(等值)小于等于30欧的低接地电阻物体时,流过该物体的电流。 落雷密度:每一个雷暴日,每平方公里对地面落雷次数,γ称为地面落雷密度。 9.2 说明阀式避雷器中残压、额定(灭弧)电压、保护特性、续流的含义及定义。答:残压:当避雷器上过电压的瞬时值达到放电间隙的冲击放电电压 U时,间 b 隙击穿,电压波即被截断,这时避雷器呈现小电阻,它在最大允许冲击电流下的U。 压降称为残压 R 额定(灭弧)电压:我国有关规程规定,阀式避雷器的间隙灭弧电压,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应取设备最高运行线电压的80%,而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系统中,取值不应低于设备最高运行线电压的100%。 保护特性:为了保证避雷器有良好的保护性能,要求间隙应有平坦的伏秒特性和较强的熄灭工频续流的能力,阀片电阻是非线性的,它在大电流(冲击电流)时呈现小电阻,以保证其上的压降(残压)足够低,而在冲击电流过后,阀片在电网的工频电压作用下呈现大电阻,以限制工频续流,有利于间隙灭弧。 续流:避雷器在雷电冲击作用下动作,冲击电压消失后,加在该避雷器上的恢复电压即系统的工频电压,它将使间隙中继续流过工频电流,称其为续流。 9.3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有哪些优点? 答: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优点如下: 1)非线性系数α值很小;2)保护性能好;3)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基本无续流,动作负载轻,耐重复动作能力强;4)通流容量大;5)结构简单, 尺寸小,易于大批量生产,造价低;6)可适用于多种特殊需要。 9.4 试述雷击地面时,被击点电位的计算模型。设雷电流I = l00 kA,被击点A对地的电阻R = 30Ω。求A点的电位(雷电通道波阻抗Z0 = 300 Ω)。 答:雷电主放电过程相当于一个电流源I沿着波阻抗 Z向雷击物体传播过程。

建筑学毕业设计工作总结

建筑学毕业设计工作总结 篇一:建筑工程毕业设计总结 毕业设计总结 题目:江苏省**************商住 楼施工组织设计 姓名: **** 学号: ********* 院、系: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校内)*******(校外) 二0一二年五 毕业设计总结 毕业设计终于做好了,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在这期间有过攻克难关的笑容,也有过遇到困惑的愁苦,但是现在都已经不重要了,现在有的只是喜悦。 经过几周的奋战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没有做毕业设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这次的毕业设计相对于以前的课程设计,多了很多思考,也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对一些知识的深刻认识,使我受益匪浅。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

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的知识比较欠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以前老师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有点眼高手低的感觉。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我以前所懂的都只是停留在表面,并让我知道,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的充实自己的大脑。 在整个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做任何事情所要有的态度和心态,首先我明白了做学问要一丝不苟,对于出现的任何问题和偏差都不要轻视,要通过正确的途径去解决,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毅力,不要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找到思路去解决问题的。在设计中要学会与人合作的态度,认真听取别人 的意见,这样做起事情来就可以事倍功半。在这次毕业实习过程中,在实习工地的工人师傅、施工员的帮助下,我对此次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专业知识困惑和问题,虚心向他们请教和学习,通过他们的教授解释,我收益匪浅,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而且还从建筑工人师傅老前辈那学到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 这次毕业设计主要是结合自己在施工现场的内容做的,在公司实习六个多月里,对我来讲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高电压工程答案(清华大学版)

高电压工程课后答案 1.1 空气作为绝缘的优缺点如何? 答:优点:空气从大气中取得,制取方便,廉价,简易,具有较强的自恢复能力。缺点: 空气比重较大,摩擦损失大,导热散热能力差。空气污染大,易使绝缘物脏污,且空气是助 燃物当仿生电流时,易烧毁绝缘,电晕放电时有臭氧生成,对绝缘有破坏作用。 1.2 为什么碰撞电离主要是由电子而不是离子引起? 答:由于电子质量极小,在和气体分子发生弹性碰撞时,几乎不损失动能,从而在电场中 继续积累动能,此外,一旦和分子碰撞,无论电离与否均将损失动能,和电子相比,离子积 累足够造成碰撞电离能量的可能性很小。 1.5 负离子怎样形成,对气体放电有何作用? 答: 在气体放电过程中,有时电子和气体分子碰撞,非但没有电离出新电子,碰撞电子反 而别分子吸附形成了负离子, 离子的电离能力不如电子, 电子为分子俘获而形成负离子后电 离能力大减,因此在气体放电过程中,负离子的形成起着阻碍放电的作用。 1.7 非自持放电和自持放电主要差别是什么? 答: 非自持放电必须要有光照, 且外施电压要小于击穿电压, 自持放电是一种不依赖外界 电离条件,仅由外施电压作用即可维持的一种气体放电。 1.13 电晕会产生哪些效应,工程上常用哪些防晕措施? 答: 电晕放电时能够听到嘶嘶声, 还可以看到导线周围有紫色晕光, 会产生热效应, 放出 电流,也会产生化学反应,造成臭氧。 工程上常用消除电晕的方法是改进电极的形状,增大电极的曲率半径。 1.14 比较长间隙放电击穿过程与短间隙放电放电击穿过程各有什么主要特点? 答:长时间放电分为先导放电和主放电两个阶段, 在先导放电阶段中包括电子崩和流注的 形成和发展过程,短间隙的放电没有先导放电阶段,只分为电子崩流注和主放电阶段。 2.1 雷电放电可分为那几个主要阶段? 答:主要分为先导放电过程,主放电过程,余光放电过程。 2.4 气隙常见伏秒特性是怎样制定的?如何应用伏秒特性? 答:制定的前提条件是①同一间隙②同一波形电压③上升电压幅值。 当电压较低时击穿发 生在波尾,取击穿时刻 t1 作垂线与此时峰值电压横轴的交点为 1,当电压升高时,击穿也 发生在峰值,取击穿时刻的值 t2 作垂线与此时峰值电压横轴的交点为 2,当电压进一步升 高时,击穿发生在波前,取此时击穿时刻 t3 作垂线与击穿电压交点为 3,连接 123 应用:伏秒特性对于比较不同设备绝缘的冲击击穿特性有重要意义, 如果一个电压同时作用 于两个并联气隙 s1 和 s2 上,若某一个气隙先击穿了, 则电压被短接截断, 会击 穿。 2.7 为什么高真空和高压力都能提高间隙的击穿电压?简述各自运用的局限性? 答:在 高气压条件下,气压增加会使气体密度增大,电子的自由行程缩短, 而提高击穿电压, 但高气压适用于均匀电场的条件下而且要改进电极形状, 光洁,气体要过滤,滤去尘埃和水分 在高真空条件下虽然电子的自由行程变得很大, 但间隙中已无气体分子可供碰 撞, 故电离过 程无从发展, 从而可以显著提高间隙的击穿电压, 但是在电气设备中气固液等几种绝缘材料 往往并存, 而固体液体绝缘材料在高真空下会逐渐释放出气体, 空断路 器等特殊场合下才采用高真空作为绝缘。 2.8 什么是细线效应? 答;当导线直径很小时, 导线周围容易形成比较均匀的电晕层, 另一个气隙就不 削弱电离工程从 点击应仔细加工 因此在电气设备中只有在真 电压增加, 电晕层逐渐扩大,

《高电压工程基础(第2版)》第13章习题答案

第13章习题 13-1 试述电弧接地过电压产生的机理及限制措施。 通常情况下,电弧电流在过零点时,电弧自动熄灭;同时,由于电动力和热空气的作用,接地电弧被拉长,在几秒内能自行熄灭;但由于电弧中电流相对比较大时,弧道燃烧充分,或故障点恢复电压速度大于绝缘的恢复强度时,电弧再次重燃,这种间歇性弧光(接地)引起的电磁暂态过程会产生较高的过电压。 限制措施: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13-2 合空载线路时,为什么会出现过电压?如何限制? 线路是由电感、电容组成,变压器本身也是感性的,合闸时根本原因是电容、电感的暂态振荡,其振荡电压叠加在稳态电压上所致。限制措施:降低工频电压升高;断路器装设并联电阻;控制合闸相位;消除线路上的残余电荷;装设避雷器。 13-3 330kV,260MVA的变压器空载励磁电流 I0为 1% I H,高压侧绕组每相对地电容 C = 5000pF。求切除空载变压器的预期最大过电压倍数。 解: 22 330 =133.39H 1%3142601% N U L S ω == ???? ,C=5000pF, 回路振荡频率为195Hz f==,因此切除空载变压器的预期最大过电压约为: m 195 1155.9142kV 50 U==,过电压倍数为3.9倍。

13-4 利用避雷器限制操作过电压时,对避雷器有什么要求? 基本要求:(1)具有良好的伏秒特性避雷器与被保护设备之间应有合理的伏秒特性的配合,要求避雷器的伏秒特性比较平直、分散性小、避雷器伏秒特性的上限应不高于被保护设备伏秒特性的下线;(2)具有较强的绝缘自恢复能力避雷器一旦在冲击电压作用下放电,就会导致电压的突变,当冲击电压的作用结束后,工频电压继续作用在避雷器上,在避雷器中继续通过工频短路电流,它以电弧放电的形式出现,当工频短路电流第一次过零时,避雷器应具有能自行截断工频续流、恢复绝缘强度的能力,使电力系统能继续正常运行。(3)避雷器应该具有足够的通流容量。 13-5 快速暂态过电压是如何产生的?它有哪些特点?有什么危害?目前有哪些方法可以加以限制? 在电力系统中,气体绝缘变电站中的隔离开关在分合空母线时,由于触头运动速度慢,开关本身的灭弧性能差,故触头间隙会发生多次重燃(预击穿)。这种破坏性的放电引起高频振荡而形成快速的暂态过程,所产生的阶跃电压行波通过气体绝缘变电站和与之相连的设备传播,在每个阻抗突变处产生折射和反射,使波形畸变,就引起了快速暂态过电压。 特点:频率较高,电压波形的陡度较大,过电压幅值较高。 危害:暂态地电位升高,影响GIS控制和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