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会认知发展

第四章社会认知发展
第四章社会认知发展

第四章社会认知发展

第一节社会认知发展的概述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与他人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的认知,这种认知可以理解为社会信息的加工过程,个体的社会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影响着这个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特别强调结构和过程。

社会认知是一种研究社会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范式,是一种研究思路。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构,二者相互结合。重视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人的能动性。

社会认知研究的兴起和繁荣

广义的社会认知包括很多方面,如信息加工范式的社会认知、早期归因理论、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等。以往研究中只注意了对物体的知觉过程,忽视了知觉主体本身的研究,1947年,布鲁纳首先提出了社会知觉的概念,50年代以后,人们围绕社会知觉到社会印象再到社会判断以及如何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这个完整社会认知过程展开了研究。

现代社会认知研究也就是狭义的社会认知研究,是指基于信息加工范式的社会认知研究。20世纪70年代前期,现代社会认知兴起,它主要是介于认知心理和社会心理学之间,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领域。并且在1984年,有两本关于社会认知的专著出版。此后迅猛发展。但并未形成统一理论,主要因为研究者的不同着眼点和学科背景。

社会认知既是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范式,也是他们的研究内容。现代社会认知研究兴起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与是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发展有关,很多学者从一开始关注简单的信息加工过程如河内塔问题等到研究个体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关于社会信息加工的研究不断兴起。另一个是由于世界范围内越来越重视社会问题,比如吸毒、种族歧视等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些问题,所以现代社会认知研究兴起。

皮亚杰学派的社会认知发展研究

皮亚杰对自然认知和社会认知的研究都很卓越,受皮亚杰理论影响的领域很多,如观点采择研究、道德认知发展研究、心理理论研究等。他认为儿童的社会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相互依存的,其中认知发展是一个更基本的过程。某一年龄阶段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都可以从相应的认知发展阶段中找到根源。例如亲子关系发展中儿童的分离焦虑的产生是以客体

永久性为基础的。

社会认知与情绪、行为的关系

认知、情绪和行为是社会性发展的三个方面或内容,但是一些心理学工作者的兴趣只偏向其中一方面忽视了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1)来自情绪理论的解释,认为个体的社会行为和情绪反应部分的取决于个体的认知发展水平,认知加工和情绪反应最终要在行为中表现出来。主要以三种理论为代表:情绪的外周理论,坎农—巴德理论、情绪的认知理论。(2)情绪对社会认知的影响,在做社会行为时,情绪反应对社会认知的作用也是相当大的。1、情绪反应和社会判断情绪状态会影响人的认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讲的这个。情绪也会影响社会认知的效率。有人认为情绪对社会认知的影响有两种机制:一方面,人在做出判断时,情绪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来源,特别是某些判断本身就是个体对目标的情感反应,也就是说有时判断、决策本身就是情绪情感反应。另一方面,情绪状态会影响个体对目标的评价,就如个体在心情好时比心情不好时对同一目标的评价更积极。2、情绪反应和社会信息加工策略。人的情绪状态不好时,更可能运用系统的、数据驱动的信息加工策略,更关注细节,而情绪状态好的人更容易基于先前经验和知识结构采取自上而下的加工策略,较少关注细节。此外,个体处于好的情绪状态下时比处于不好状态时更容易出现刻板印象,对目标评价的客观性也降低。3、情绪反应和个体对社会情境的认知。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会根据情境的需要,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采取不同的认知策略。人对于目标和社会情境的特殊性是十分敏感的,根据不同的情境需要,会相应的决定采取需要花费大量认知资源的系统加工策略,还是采取花费较少认知资源的策略性加工策略。

智力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的关系

关于智力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的关系目前研究大多是相关研究,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与其智力水平之间必然存在较高的正相关。关于智力发展的相关因素也很多,如家庭教养方式社会经济地位等。总的来说,儿童青少年智力发展与社会认知发展不是平行的,也不存在简单的因果关系,但在发展水平上是比较统一的。

第二节社会认知发展理论

关于社会认知的发展,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的观点:一种是过程观,主要以弗拉维尔的社会认知发展模型和道奇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为代表。一种是结构观,主要是由皮亚杰开创

的。

弗拉维尔的社会认知发展模型认为,自我既可能拥有关于他人的认知,也有对于自己的认知。社会认知能够包含个体间或群体间的各种不同关系和相互作用。也就是说一个人既可以用分离的方式考虑自己和他人,也可以考虑相互作用中的自己和他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弗拉维尔认为成功的社会认知要满足三个条件:存在、需要和推论。存在,指一个人认识到,某种社会事实或现象有其发生的可能性。需要,指个体试图进行某种社会认知行为的倾向或觉察到需要。推论,它包括感知以外的所有心理活动,即根据社会线索推测特定情景中他人观点的思维过程。这个模型强调了社会性知识、社会性需要和社会性认知能力的发展。

道奇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

道奇的理论能更好的展示过程观的特点,他不仅强调了个体与他人的社会交往,还特别强调社会认知的流程。他认为儿童社会交往中的信息加工流程是首先儿童首先面临需要加工的社会性刺激,然后通过对社会性刺激赋予意义并决定做出反应,这就是社会信息加工,然后产生各种社会行为,这些行为又会影响同伴,作为社会性刺激传递给同伴,并影响同伴的社会行为。整个流程由五个步骤组成:编码(对社会性信息给予注意和感知并选取有意义信息)、解释(将获得的信息与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对照比较,解释该信息的意义)、搜寻反应(产生一系列的可供选择的反应,并从中选择合适的行为反应)、评价反应(形成反应后预测评价效果)、执行反应(最终执行选择,作出真正行为)。道奇将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分为五阶段有其科学性,并得到实证研究证明。对在社会性发展不良、社会能力差等问题的根源可能出现在那个社会信息加工阶段有很大的贡献,因为找到是哪里出了问题才有可能很好的解决。在社会信息加工研究中必须坚持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观点,社会认知不仅受到认知对象的影响同时受到信息加工主体人的各种特质的影响,并且会产生交互作用,认知对象主要指信息资源的特质,如社会刺激的性质不同、情境模糊还是清晰等。

结构观主要是观点采择理论,以皮亚杰和塞尔曼的理论为代表。通过观点采择,可以预测儿童对友谊、权威、同伴等的推理水平,观点采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水平。所谓观点采择就是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首先,儿童要进行观点采择必须能够摆脱自我中心,能够将自己和别人的观点区分开,明白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可能会产生差异,更本质的含义是儿童能

够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别人的思想和情感。观点采择能力对人际社会认知很重要,被认为是核心能力。

皮亚杰的理论为观点采择的研究其了奠定性作用,他著名的“三山实验”就是研究儿童是否能采择别人的观点。皮亚杰认为,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经历着从自我中心发展到去自我中心或者观点采择的转换过程。在婴儿期,儿童是极度自我中心的,还意识不到自己,不能区分自我和非我。然后,在八九个月大的儿童逐步达到了主客体的分化,即产生客体永久性。到了具体运算阶段也就是7—12岁时,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才真正达到了去自我中心的水平,这为观点采择提供了可能。

塞尔曼提出了观点采择理论,对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做出了迄今为止最为系统、最有影响力的解释。塞尔曼的理论强调了观点采择技能发展与人际理解能力发展的关系。这个理论的基本假定是:为了认知别人,个体必须能够猜测出别人的观点,理解别人的想法、情感、动机和意图,只有理解了别人的这些内部因素,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

塞尔曼通过人际关系两难故事研究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又经过结构分析将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采择(3—6岁)。儿童知道自己的观点,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的不同,因而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反应。阶段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6—8岁)。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认为是由于每个人接受的信息不同造成的,还不能真正理解这种观点差异的原因。认为别人所做的就是所想的,不能理解别人的行为动机。阶段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8—10岁)。儿童逐渐认识到即使得到相同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冲突。这时他们已经能够考虑他人观点,并预知他人的行为反应,也意识到别人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但儿童还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阶段3:相互的观点采择(10—12岁)。儿童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认识到他人也可能这样做。在这一阶段,儿童还能以一个客观的旁观者的身份来描述和解释这个故事。阶段4:社会的或习俗的观点采择(12岁以上)。这时的儿童不仅能对个别人做观点采择,还能归纳整合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观点,思考抽象的政治、法律、伦理观点,进而认识到这些观点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第三节不同领域社会认知的发展

社会认知包含的内容很广泛,一方面包括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内在心理过程或特征的认

知,另一方面包括对人的外在社会行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组织的认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中的过程观和结构观包含了一些内容,有的也没用包容在其中,比如印象形成、社会性概念的理解、社会规则认知、心理理论等方面的发展问题。

一、印象形成的发展理论

印象形成实际上是对人际知觉的结果,反映了个体对他人的认识。巴伦波就学龄儿童对他人印象的认知提出了一个三阶段的顺序发展模型:(1)行为比较阶段。谈到认识的人时,6—8岁儿童常常将具体行为加以对比。(2)心理结构阶段。当8—10岁的儿童持续地观察到同伴行为的一定规律时,对这个人的印象就开始依据其现有的稳定的心理结构或特质了。但还不能在这些心理维度上对儿童加以比较。(3)心理比较阶段。11—12岁左右,儿童就开始从一些重要的心理维度上对认识的人加以比较和对照。6岁、8岁、10岁的儿童对他们最熟悉的人的比较主要有行动比较、心理结构、心理比较三类,分别代表三个发展阶段,儿童在描述他人时从行为比较到心理结构的转折发生在8—9岁,这时儿童刚刚进入皮亚杰的具体运算阶段,发现规律和分类的能力有了明显增长。从心理结构到心理比较的转折是在12岁左右,正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获得抽象思维的能力时期。总之,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知觉发展转折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是大体一致的。

二、儿童对社会性概念的理解。社会性概念很多,包括惩罚、道德规则和习俗等方面。

(一)儿童对惩罚的理解及其发展

塞尔曼不仅提出了观点采择理论,还对儿童关于惩罚的理解及发展做了研究。他认为,儿童对惩罚概念的理解与其认知发展水平有关。第一阶段,儿童懂得惩罚是跟在错误行为后面的,但他们不能推断父母惩罚的动机。第二阶段,孩子们懂得了推断惩罚的动机。第三阶段,前青少年的儿童认识到有时惩罚是灌输害怕,达到内化后,用来控制行为;他们还认识到惩罚是父母想要表达关心他们幸福的一种形式。第四阶段,青少年认为惩罚只是控制行为的一种方式,但不是最好的方式。他们认为惩罚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的需要和个性。第五阶段,青少年认识到惩罚可能反映了部分父母无意识地想从心理上控制别人。

(二)儿童权威认知的发展

达蒙通过两难故事设计,考察了4—9岁儿童对父母权威、同伴权威等的理解并将权威认知的发展分成六个阶段。阶段1:儿童不能讲权威人物的要求与自身的愿望区分开来,对

权威持一种盲目崇拜和依赖的态度,在行为上倾向于无条件服从。阶段2:儿童能够意识到权威人物的要求与自身愿望之间的冲突,并通过对权威的单向服从来消除这种冲突,避免可能发生的麻烦。阶段3:儿童人物权威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或优势,因此对权威产生了敬畏,这些构成了儿童服从行为的依据。阶段4:儿童开始将服从建立在交换和互惠原则的基础上,认为服从是对权威过去付出的一种报偿或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的一种必要投资和努力。阶段5:儿童开始放弃对权威人物的盲目崇拜和无条件服从,而代之以理性的和有条件的服从。阶段6:儿童将能为集体成员带来福利、为集体认可的人奉为权威。但权威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劳帕对皮亚杰和达蒙的研究持不同意见,劳帕的研究表明,被试在判断命令的合理性、决定服从命令与否时,似乎都更看重个体的社会地位和知识,而不大看重个体的成人身份,儿童并不像皮亚杰和达蒙认为的那样对成人有种近乎盲目的尊重,同时还考虑到权威的社会或组织功能和权威的相关知识,

张卫等人的研究表明,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对权威特征的认知有着很大的差异。

(三)儿童对谎言的理解及其发展

皮亚杰认为只有到了10—11岁的儿童才能把说话者的意图作为定义说话及其道德判断的重要因素,而在此之前儿童往往不能区分谎言与错误,把说了错误的话就视为谎言。

皮特森的研究表明5、8、9、11岁的被试可以在进行道德判断时运用意图线索。

(四)儿童对道德规则和社会习俗的区分与认知

研究发现,学前儿童不能区分社会习俗和道德规则,而且他们对两者的认知有着不同的发展路线。虽然大多数研究对新科尔伯格学派所提出的儿童能够将道德与社会习俗区分开的观点给予了支持,但尼萨等人持怀疑态度。张卫等人的研究表明:在违规行为的严重性上,中国儿童无论年龄大小,都认为道德违规行为比社会习俗违规行为严重得多,更加不好。在规则的普遍性上,这些6—14岁儿童都认为,不论在什么地方道德违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道德规则具有普遍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认识到社会习俗规则并非适用于每一个国家和地区,而是有着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这种认识发展的转折年龄大约在8岁左右。在规则的可变性上,所有儿童都能认为道德行为的对错并不依赖于规则的存在与否,并不在于没有谁制定了某种规则;而对社会习俗的可变性的认识有年龄差异,年幼儿童尚不能认识到

社会习俗的可变性的认识有年龄差异,年幼儿童尚不能认识到社会习俗规则依赖于人的作用或社会习俗的规定,而8岁以后他们逐渐能认识到这一点。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心理理论主要是探讨儿童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

(一)心理理论的概念

普瑞马克和伍德若夫首次提出了心理理论的概念,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及其与行为关系的理解和认知。

心理学家关于儿童心理知识的研究有三次高潮。第一次是由皮亚杰推动的,如关于自我中心到去自我中心、守恒等知识。第二次高潮是关于元认知的研究探索。第三次高潮主要是维尔曼的错误信念任务,一般任务,儿童能成功完成“错误信念任务”就标志着儿童心理理论的形成。

(二)有关心理理论发展的理论观点,代表的理论主要是理论论、模块论、模拟论等。

1、理论论

代表人物是维尔曼,该理论认为,儿童预先没有关于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知识,是通过个体建构获得的,然后以此为基础解释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理论论这认为,是经验导致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当经验提供给儿童的信息不能用已有的心理理论解释时,儿童就要修正和改进他们的心理理论,这与皮亚杰的一般认知发展的结构观点类似。维尔曼曾经提出了心理理论发展的三阶段模型:阶段1(2岁)为愿望心理学的心理理论,这个年龄儿童的心理理论建立在愿望心理学的基础上,他们假定人是有愿望的,这种愿望影响着人的行为。阶段2(3岁左右)为愿望—信念为基础的心理理论,这时儿童认识到信念的个体间差异及其与客观现实的区别,然而他们解释和预测自己与他人的行为时仍然以愿望的满足与否为出发点,而不是根据信念。阶段3(4岁左右)为信念—愿望为基础的心理理论,这时儿童认识到了行为是由信念和愿望共同决定的。

2、模块论

他们认为指引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的是神经成熟,而不是经验对理论的修正。经验只不过是在身体成熟期间,对心理理论的发展起着触发作用。

莱斯里认为有三种模块机制,他们的相继成熟导致了心理理论的发展,第一个是身体机

制理论模块,大约在出生后3—4个月开始形成。它主要加工物质客体有内在的能源使他们自发运动。第二个模块是在大约6—8个月开始形成,是加工动因性客体和他们的目标指向行为方面的信息。第三个模块是在18个月开始形成,是个体能表征不同的主体对命题真实性所持的态度,并负责元表征的加工。

3、模拟论

该理论认为,儿童通过内省的方式认识自己的心理,利用关于他们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认识,去模拟其他人的心理状态及其与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儿童通过这种以己推人的程序,实践中便能建构更一般的心理理论。这种模拟实际上有假装的意思,哈瑞斯曾提出,儿童对其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部分地源自他们的假装游戏。可见游戏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四章 知觉与个体行为(自考)

第四章知觉与个体行为(4学时) 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述 人依靠感觉与知觉了解周围的世界,而知觉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抽象活动,通过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从而完成一系列的信息加工和处理。当一个行为者接受到信息或受到环境中刺激因素刺激的时候,会形成对这一信息或刺激因素的知觉,即对信息或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和判断。然后,行为者对知觉到的信息加以组织和加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刺激因素做出反应。总的看来,知觉依赖于个体过去的知识和经验,知觉信息是现实刺激的信息和记忆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知觉的概念与过程 1、知觉: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并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个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产生的对这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之所以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是因为在知觉之前已经有了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感觉,并在大脑中储存着相应的感觉信息组合。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 3、知觉与思维的关系:知觉要获得一定的意义,必须依靠思维的力量。 思维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级形式。思维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抽象的反映,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具体的反映。知觉是思维的“窗口”,为思维提供感觉信息;思维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把知觉组织起来,使知觉获得一定的意义。 4、知觉的过程 人的知觉过程一般经过五个阶段: (1)观察:即个体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观察外界的客观事物,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肤觉、触觉、嗅觉等,去感官客观事物的各个个别属性。 (2)选择:即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兴趣、经验以及客观事物的特征和所处的背景,去决定知觉对象的取舍。 (3)组织:即运用思维的力量,把感觉信息与大脑表象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组织起来,将其综合成整体的认识。 (4)解释:即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对知觉对象进行加工、处理,经过抽象、概括、使其获得一定的意义。 (5)反应:即个体对知觉对象的解释,最终会在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中反映出来。 二、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1、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

第四章--幼儿认知的发展

第四章--幼儿认知的发展

第四章幼儿认知的发展 第一节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一、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感知觉的概念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各种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 (二)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 2.两岁前儿童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 3.感觉和知觉在3-6岁儿童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 二、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视觉的发展 1.视敏度 视敏度即视觉敏锐度,是指人分辨细小物体和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就是人通常所称的视力。 2.颜色知觉

3.影响婴幼儿视力的因素 4.色盲是颜色视觉异常 (二)听觉的发展 1.听觉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2.听觉感受性 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是指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差别感受性,是指分辨不同声音的最小差别的能力。幼儿的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个别差异。 3.言语听觉 “重听”是指有些幼儿虽然对别人所说的话,听的不清楚,不完全,但是他们常常能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嘴唇的动作及当时说话的情境,正确的猜到别人所说的内容。 (三)触觉的发展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1.视触觉的协调 视触协调主要表现为手眼探索活动的协调。手眼协调活动是婴儿认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探索活动的开始。 手眼协调动作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抓到东

西。 2.动觉 (四)空间、时间知觉的发展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 2.时间知觉 三、幼儿观察的发展 (一)观察与观察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如果一个人的观察受到系统的训练和培养,就会逐渐形成稳定、经常的个性品质——观察力。 (二)观察力发展的表现 1.目的性增强 2.持续性延长 3.细致性增加 4.概括性提高 5.观察方法的形成 四、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一)感受性变化与幼儿的活动 1.适应现象

公共心理学第四章青少年认知发展及学习

第四章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认知发展与学习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一定的认知发展水平是学习的基本前提,而学习的最终目的之一就在于促进个体认知的发展。在青少年时期个体的各种认知功能趋于成熟,认知结构趋于完善。因此,这是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黄金时期。本章主要讨论青少年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知识学习的规律;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学习的规律。 第一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水平是影响个体学习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只有弄清青少年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指导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节主要介绍青少年认知发展中的一般规律。 一、认知发展概述 (一)认知发展 认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定的功能系统,从而实现对个体认识活动的调节作用。在个体与环境的作用过程中,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心理学将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认知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不同心理成份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整到完整,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心理成份的关系逐渐趋于相互协调。 (二)认知发展的条件 个体的认知发展既受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的影响,又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 遗传素质是个体通过遗传个体获得的与前辈相似的生物特征。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等。遗传素质是个体的认知发展必要的生物前提。首先,正常的遗传素质是产生正常的认知活动的前提。例如,一个天生的聋儿,就永远不会辨别声音。其次,遗传素质还奠定了个体认知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智力与父母的智力存在较高的相关水平。 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特别是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理成熟主要是依赖于机体的遗传基础而发生变化的。个体的认知发展与生理成熟直接相关,并以生理成熟为基础。生理成熟具有严格的程序性,这种程序性也严格地控制着认知的发展。 当然,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只是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们只能提供发展的可能性。它不是个体认知发展的心理原因,也不能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对个体认知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环境。例如,从小与野兽生活在一起的人类个体(如印度发现的“狼孩”),虽然具有正常的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水平,但其认知发展水平远远低于正常的人类个体。 在环境因素中,个体的社会生活条件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影响最大,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儿童实施影响。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地决定儿童的心理发展。环境和教育都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三)认知发展的动力 在个体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亦即在个体不断的积极认识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包括广义和狭义的社会因素)和教育向个体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学习需要和个体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个体认知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所谓新的学习需要,就是个体积极探求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需要。它是一定的教育条件下,由社会和教育的要求不断地内化而形成的。它代表了个体认知发展中活跃的一面。所谓原有的认知水平,就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认知活动已经形成的认知水平,是过去认知活动的结果。它代表了个体认知发展稳定的一面。 新的学习需要和已有认知水平的矛盾是个体认知发展中的内部矛盾。当新的学习需要足够强烈,成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就会推动个体的认知活动,进而促进个体的认知发展。教育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教育能不断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 教学的启示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他的理论中我们也可以获得对教学的启示。在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重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去打破学生已有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注重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皮亚杰了认知发展的实质和过程,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实质,就是机体在和环境不断发生的交互作用中,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也就是不断打破旧平衡,建立新平衡的过程认知发展就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循环往复、逐渐发展的过程。此外,皮亚杰还把儿童认识的发展过程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认为儿童的认知是逐渐发展和建构起来的。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一)教学内容应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了四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其认知的特点,后一阶段的发展要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设计。我们不应该给学生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人为地加速学生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与难度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阐释了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通过身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认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这说明了学生认知的发展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的过程,我们要做的不断地对它们进行外部的刺激。在现今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

第四章 认知发展

第四章认知发展 教学目的: 1、掌握认知发展的内涵和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2、了解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和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 教学重点: 1、认知发展的概念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2、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影响条件,以有效地指导青少年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 1、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2、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认知发展的内涵和心理发展的特征 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为主 第一节心理发展的实质 一、发展与认知发展 (一)发展的含义 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到死亡过程中各种特征在结构上和机能上有次序的变化过程。 (二)认知发展的内涵 认知发展就是形成一个意义上、态度上、动机上和能力上相互关联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抽象的模式体系或认知结构的过程。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心理发展的模式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二)心理发展的速度具有不平衡性 (三)心理发展存在个体差异 (四)心理发展总是受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交互影响 教学内容:认知发展理论 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为主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所有儿童都具有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并理解周围环境的本能倾向。皮亚杰

提出四个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1、图式。图式是指主体已经具有的动作的心理结构,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 2、同化与顺应。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就是适应过程,适应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的方式来调整图式,以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过程。同化是指主体将外界刺激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中来理解新事物,获得新经验的过程。当我们用头脑中的图式去认识新的刺激情景时,就需要主体对原有图式进行修改或重构,这种改变内部图式的过程就是顺应过程。 3、平衡。平衡是指由同化和顺应过程均衡所导致的主体结构同客体结构之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适应状态。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说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探索周围的世界,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允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 2、前运算阶段(2-7岁) 此阶段儿童思维的发展有三个特点: (1)相对具体性即儿童开始依赖表象思维,但还不能进行运算思维。 (2)不可逆性突出表现为缺乏概念守恒结构,诸如液体守恒、数量守恒、面积守恒等。 (3)自我中心性具体表现为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此阶段的儿童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先后获得了守恒概念,但运算形式和内容仍要以具体事物为支撑。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 这一阶段儿童不再依靠具体事物来运算,能够脱离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概括,认识到二级关系,或者说关系的关系;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能够用归纳组合分析解决抽象问题,这时儿童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不断发展,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开始接近成人的思维水平。 (三)皮亚杰理论的教育价值 1、不只是关注儿童思维的结果,还要关注思维的过程 2、认识到儿童的自主性、积极参与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3、不主张对儿童进行成人化的思维训练 4、承认发展进程的个体差异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维果斯基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种观点:首先,他认为只有在儿童所经历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理解儿童的发展才有意义。其次,他认为发展依赖于随着个体成长而形成的符号系。 1、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得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2、教学支架 教学支架就是在儿童试图解决超过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所给予的支持和指

大学生职业认知小结

大学生职业认知小结 1、大学生职业认知小结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机遇的社会中,但我们必须清楚和明确的是,在这个社会中同样有着另外一个名词,那就是“挑战”。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深深地根治在我们的脑海中。我始终相信,只有在学习中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才能更加迅捷有效地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为了用理智代替茫然,用成熟代替无知,让我们现在就为我们职业生涯的规划努力吧! 一.个人盘点 个人分析 我是一个当代大学生,是家里最大的希望——成为有用之才,平时与人友好相处群众基础较好,亲人、朋友、教师关爱,喜欢创新,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投入,“善于思考、厚积薄发、敢于吃苦、永不言弃”与激励自我不断努力并把规划付之实践。我一直相信自己的能力,事实也告诉我,我的能力和潜力都是很好的。我做事注重细节,讲求效率与效果的统一,善于思考与反思,注重积淀,有较强的适应力、执行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学习新知的能力也很强,我相信,不当是我,大伙都有自己特长的一面。 但缺乏毅力、恒心,学习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以致一直不能成为尖子生,有时多愁善感,没有成大器的气质和个性。根据自我性格的分析,我还存在着很多亟待改善的地方,也许正是这些因素制约着我的前进和发展,因此,我必须紧自己的全力改掉这些坏毛病,使自己得到很好的完善。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如何将属于自己的工作进行到最后一刻。在无法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的时候,也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属于袭击的那一份工作和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快乐的学习和工作生活。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第四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第一节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 第二节知觉他人、群体和自我 第三节社会认知:认识他人的 高级过程 第四节印象管理:控制他人 的社会知觉和认知 第一节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二、印象的形成 知觉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从而形成完整映象的过程。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3 作用于人的信息有两大类: 一类是自然界中的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种种现象的信息;(非社会性信息) 另一类是由人的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信息,这里包括担任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人、人际关系和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事件等。(社会性信息)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4 对非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通常被称作物知觉(object perception)或一般知觉(general perception)。 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叫作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5 社会知觉的概念最初是由布鲁纳(J.Bruner,1947)在“价值与需 要是知觉中有组织的事实”一文中 采用的,用以指出知觉不仅决定于客体本身,也决定于知觉者的目的、需要、态度与价值观,即指明知觉者的社会决定性。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布鲁纳 6 实验材料:一套硬币,有1分、5分、 10分、25分、50分等种种大小不同的 圆形硬币;另一套是与硬币大小形状相同的硬纸片。实验对象:30个家庭贫富不同的10岁孩子。 实验程序:先把两套材料先后投射在银幕上,让被试依次观看,然后移去刺激物,让被试画出刚才看到的硬币与圆形纸片。 实验结果:被试画出来的圆形大小和实际上看到的刺激物不完全相同,他们画的圆纸图形与实际的硬纸圆形的大小较一致,但所画的硬币圆形大小却远比他们看到的真正硬币大,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所画的硬币圆形更大。 社会知觉实验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7 社会知觉的内容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8 人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9 角色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10 人际关系的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11 群体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12 社会因果关系知觉 第 1 页共1 页

心理学复习稿:第四章 感觉及知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教学要求: 1.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 2.了解感觉、知觉种类;感觉的一般规律、知觉的基本特征、 直观教学的形式和特点、正确进行直观教学的措施。 3. 掌握青少年感知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 1.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2. 知觉的特性; 教学重难点: 感觉、知觉的特性,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教学过程: 导学提示 感觉与知觉是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通过感觉, 我们从内外环境中获取信息, 通过知觉, 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从环境中输入的信息加以整合和识别, 使杂乱无章的刺激具有了意义。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是不存在的,感觉总是与知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也称感知觉。心理学对感知觉的研究有着最长的历史和最为丰富的内容。 (一)、什么是感觉。 1 、感觉的概念。 (1 )导入:课堂小实验 (2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区别于日常概念“感觉”。) 【研究实例】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的剥夺感觉的实验。 【心理点评】 感觉虽然试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却十分重要。首先,感觉向大脑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的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保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而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刺激和感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 (二)感觉的特点 1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的事物。(不是过去的事物或间接的事物) 2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不是事物的整体) 3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以客观事物为根源,以主观解释为形式)(三)感觉的分类: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摘要]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从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四个主要阶段,不同阶段各有其认知发展方面的主要特点,所有儿童的认知发展都是按照这样的发展顺序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对教学上的启示主要有二:一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特征制约教学,教学要适应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特征,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充分体现这些特点;二是教学要努力促进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过渡,提高儿童认知发展的水平。 [关键词]皮亚杰;认知发展;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一关于人的发展,历来是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心理学家们主要是从认知、人格、社会化、语言、动作与行为等方面研究人的发展,提出了许多见仁见智的理论。而在认知发展上最有影响的研究,当属瑞士日内瓦大学心理学教授,当代世界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 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日内瓦大学心理学教授,当代世界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 ,189 6~1980) 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是个博学多才的学者,他一生最主要的贡献是对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的创造性研究。起初他主要研究智力测验。1920 年他在巴黎比奈实验室工作,被指定研究设计儿童智力测验。他对这个工作十分厌烦,他对于像智力测验所要求的那样去计算儿童回答的正误几乎没有什么兴趣。但不久以后,他却对儿童的反应,特别是错误回答非常关心。他发现儿童的错误符合一个连贯的模式,这模式暗示他们的思考可能具有自己的特点。幼小儿童不会只是比年龄较大的儿童或成人更不会说话,而可能以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思考。他独具慧眼,在人们熟视无睹

人的认知发展理论

人的认知发展理论 每个人在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对周围世界的人和事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是由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知能力、技巧和策略。这些认知能力发生在不同时期,运用着不同的方式所被我们吸收。现在,让我们来学习认知能力是如何发展的。 一、理解认知和认知发展的概念。 根据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的看法,认知是人类智力活动的过程与产物,如推理、思想、问题解决等过程以及知识、计划、策略、技能等产物的获得。而认知发展则是指一个人进行智力活动并获得相应产物的能力的进步或提高。 二、理解认知发展的模式。 认知发展模式表现为阶段性特点和连续性特点,因此形成了阶段性理论和连续性理论这两种不同的认知发展理论。首先,持有阶段性观点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技能在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点上表现出突发性增长,而在另一些点上却没有变化,即以一种分离的、阶段性的模式发展。我们可以用“爬楼梯”的例子来比喻,即人爬楼梯,在楼梯的每一个台阶上人都处于不同的高度。阶段性观点认为认知发展有三个方面的表现:第一,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一套性质完全不同的认知结构,它影响着人们处理外部世界的方式。第二,认知发展的方向对于每个人而言是相同的,认知能力总是向前发展而不是向后退,只是在个阶段展开的速度可能因人而异。第三,后面的阶段虽然与前面的阶段不同,但均以前面的阶段为基础而建立的。其次,持有连续性发展观点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认知技能的增加是按照连续性的模式平稳地、持续地增长的,更高水平的认知能力是逐渐获得并显现的。认知发展的连续性过程类似于一个人沿着斜坡向上走逐渐到达更高层面的过程,其中每一个新的进步都是建立在前面的发展之上。 三、理解认知发展过程。

大学生职业认知小结4篇

大学生职业认知小结4篇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机遇的社会中,但我们必须清楚和明确的是,在这个社会中同样有着另外一个名词,那就是“挑战”。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深深地根治在我们的脑海中。我始终相信,只有在学习中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才能更加迅捷有效地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为了用理智代替茫然,用成熟代替无知,让我们现在就为我们职业生涯的规划努力吧! 一.个人盘点 个人分析 我是一个当代大学生,是家里最大的希望——成为有用之才,平时与人友好相处群众基础较好,亲人、朋友、教师关爱,喜欢创新,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投入,“善于思考、厚积薄发、敢于吃苦、永不言弃”与激励自我不断努力并把规划付之实践。我一直相信自己的能力,事实也告诉我,我的能力和潜力都是很好的。我做事注重细节,讲求效率与效果的统一,善于思考与反思,注重积淀,有较强的适应力、执行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学习新知的能力也很强,我相信,不当是我,大伙都有自己特长的一面。 但缺乏毅力、恒心,学习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以致一直不能成为尖子生,有时多愁善感,没有成大器的气质和个性。根据自我性格的分析,我还存在着很多亟待改善的地方,也许正是这些因素制约着我的前进和发展,因此,我必须紧自己的全力改掉这些坏毛病,使自己得到很好的完善。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如何将属于自己的工作进行到最后一刻。在无法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的时候,也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属于袭击的那一份工作和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快乐的学习和工作生活。 二、过去一年半的盘点 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一年半了,这个时候做规划不同于初来时,就在于对大学生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具体规划前做一些总结。 在这一年半年的时间里,总体来讲过得有些混乱。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对大学生活的不了解造成了一种盲目,时间安排的不是很好,学习方法也不是最优的。 有时会感到一些迷茫,上课不太认真,参加的课外活动多一些,疏忽的学习是最重要的事。今后将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并作为就业准备。

第四章 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

第四章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 一、填空题 1.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 2.新的学习需要 3.原有的认识水平 4.新的学习需要原有的认知水平 5.随意性 6.选择性持续性 7.随意性8.注意 9.复述10.记忆策略 11.记忆材料的内部结构12.综合训练模式 13.辩证逻辑14.思维的独特性 15.思维的流畅性16.描述性 17.符号表征概念命题18.操作性 19.发现学习20.布鲁纳 21.奥苏伯尔22.知识的习得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应 用 24.依据线索 23.揭示新知识的内在联系寻找新旧知识的联 系 25.合理的动作系统26.开放的动作技能闲锁的动作技能27.连续动作技能不连续的动作技能28.熟练的操作或熟练动作的出现 29.认知阶段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30.练习 31.物质化32.内化 34.形成 33.靠内部言语来调节具有简缩性达到自动 化 35.成熟36.原型定向原型的操作原型内化 37.神经过程38.命题 二、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A 5.C 6.B 7.C 8.C 9.D 10.A 11.B 12.C 13.C 14.A 15.D 16.B 17.C 18.C 19.C 20.C 21.C 22.B 23.C 24.B 25.B 26.A 27.B 三、名词解释题 1.个体认知功能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认知发展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构成认知系统的各种不同心理成份不断完善;另一是构成认知系统的各种心理成分之间的关系趋于相互协调。 2.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认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称为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它是个体认知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主要表现。 3.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被称为知识。这一定义中强调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是个体后天经验获得的产物,而不是先天遗传来的;二是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三是知识既包括具体信息的获得,也包括个体认知结构的变化。 4.策略性知识是关于认识活动的方法和技巧的知识,它主要是调节个体的内部的认识活动。 5.发现学习指学生在学习情景中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而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维果斯基(外文名Lev Vygotsky,1896-1934)亦有翻译为维果茨基,前联心理学家,“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还写有多篇论文阐述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教学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等观点。 维果斯基的儿童发展观点假设社会互动和孩子参与真实的文化活动,均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的心智能力也因需要沟通而被唤起。其主要观点简述如下: 跨文化差异(cross-cultural variation):因为人们所强调的文化活动以及使用工具的不同,所以在每个文化的高层次心智活动上也会有所不同。 发展的或发生学的方法(the developmental,or genetic method):我们只有借着检视行为的发展或历史,去了解人们的行为,如果想了解某些东西的重要性,我们必须看它是如何发展形成的。 双线的发展(two lines of development):在儿童发展上有两个不同的平面等级发生,那就是自然的线及文化的线:自然的线(the natural line) 指的是生物的成长、物体的成熟,及心智的结构;文化的线(the cultural line)指的则是学习使用文化工具,以及参与文化活动的知觉意识。 较低相对于较高的心智功能(Lower versus higher mental

functions):就像发展的生物与文化的两条线一样,人们的心智功能也可分成较低和较高的心智功能。较低的功能是与其它哺乳类共有的,较高层次的心智活动是人类所独具,包括语言及其它文化工具的使用,来修正引导认知的活动。较高层次的心智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会自动重组低层次的心智活动。 文化发展的一般性起源法则(general genetic law of cultural development):任何孩子的文化发展功能,都会出现在两种层面上,第一个是出现在文化或人际间的层面;另一个是在个人或心理的层面。所有具这种社会根源的高层次心智功能都会逐渐化。语言是中心(language as central):语言是最初始的文化工具,人们用来修正行为;这是再重建思想,以及形成高层次、自我规的思考过程中非常有用的工具。 教育引导发展(education leads development):正式的教育以及其它社会化的文化形式,是引导孩子发展到成人的主要关键。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是学习与发展产生假设推测的动力根源。所指的是一个特定的距离—从孩子能独立解决问题,到获得成人或该文化中有能力份子的协助,而完成工作之间的距离。 在各种符号中,最重要的无疑是语言。语言有很多功能,但最重要的功能是把我们的思想和注意从当时的情境中──从刺激作用的那一时刻解放出来。词能代表不在眼前的事物和事件,

职业社会认知——生涯人物访谈

生涯人物访谈 一、活动主题:了解社会、探索职业、促进规划、把握人生。 二、活动目的:生涯人物访谈是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定向的一个自助平台,是在校期间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环节,是一种获取职业信息的有效渠道,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需求、职业需求、职业环境和基本状况,帮助求职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检验和印证以前通过其它渠道获得的信息,并了解与未来工作有关的特殊问题或需要,如潜在的入职标准、核心素质要求、晋升路径和工作者的内心感受等(这些信息是通过大众传媒和一般出版物得不到的)。通过生涯人物访谈,还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大学学习、生活计划。 操作流程: 1、认识和了解自己 加强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如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职业能力测量表、职业价值观自测量表或测评软件分析自己的兴趣、性格、技能和工作价值观。(注意:可以使用各种测评工具或软件,但不能迷信。) 2、寻找生涯人物 结合自己的兴趣、技能、工作价值观、教育背景和已掌握的职业知识列出未来可能从事的几个职业,然后在每个职业领域寻找3位以上的在职人士作为生涯人物。生涯人物可以是自己的亲人、老师和朋友,可以是他们推荐的其他人,也可以借助行业协会、大型同学录或某个具体组织的网页来寻找其他职场人士。(注意:生涯人物的职业应是自己向往的。每个职业领域的生涯人物应结构合理,既有初入职场的人士,也有工作了一定年限的中高层人士;正式访谈前,对生涯人物的信息掌握得越全面越好,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是必须的,对于可以在生涯人物的讲话、文章或者大众传媒和单位网页上可以获得的信息要尽可能的收集和熟悉。) 3、拟定访谈提纲 结合目标职业信息设计访谈问题,对生涯人物的访谈可以围绕以下要点进行:行业、单位名称、职业(职位)、工作的性质类型、主要内容、地点、时间、

1-4 第四章 练习题

第四章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社会认知:社会认知,顾名思义就是个体关于社会现象的思考,它涉及的是像思考个人问题、思考社会关系以及思考社会体制这样的认知活动(Lapsley,1989)。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不同研究取向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信息加工心理学对社会认知的界定是,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当代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认知。也有研究者指出,社会认知指人们对自我和他人的思维、情感、动机和行为的认知加工。简言之,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于个人、群体、社会及其关系的认知。 2.自我中心:所谓自我中心是指个体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活动和对象的变化,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现象上。 3.去自我中心:去自我中心与自我中心是紧密联系着的一对概念。从出生到青少年,儿童要经历四次去自我中心的过程,第一次是从出生到两岁;第二次是前运算阶;第三次自我中心出现在具体运算阶段;第四次自我中心出现在形式运算阶段。 4.假想观众: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实际上是指青少年高度自我意识的结果,这种高度的自我意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青少年认为别人都像他们自己一样关注他们;另一方面,他们过分强调个体独特感或者“个人神话”。换句话说,他们把自己想象为“独特的自我”,把周围人视为“假想观众” 5.个人神话:独特的自我是青少年关于个人独特性的认识。青少年专注于他们自己的思想,关注假象观众的重要性,这使得青少年形成了个体的独特感和个体永久性。个体独特感使得青少年感到没有人了解他们的真正感受。同时,青少年的个体独特感使他们觉得自己远离世界上的许多世俗需要,他们会说,“我与众不同”,“这种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这种个人神话常常表现在青少年的日记里。 6.观点采择: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king),经常被形象地比喻为“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Shantz,1983)。塞尔曼(Selman,1980)把观点采择定义为个体“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以及发现这些不同的观点之间的关系的能力”。观点采择与自我中心是相对立的,它要求个人在对他人作出判断或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计划时把他人的观点或视角考虑在内,即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7.社会观点采择:在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前青春期阶段,年轻人可以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但仍不明白一个人的感觉和想法是如何与另一个人的感觉和想法产生联系的。在青春期早期阶段,个体进入了相互的观点采择阶段,他们能够以第三方身份看待问题,同时能够明白一个人的观点和行为是如何影响另一个人的,即能看到人际间的互动以及互动对彼此的影响。个体的社会认知达到这一水平,其人际关系的应对方式也不同于过去。 8.心理理论:所谓心理理论(theoryofmind,TOM),乃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受等)的认识,以及以此为基础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预测和解释(Happeetal.,1998)。心理理论所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儿童对他人心理或心理状态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

_职业认知

第三章职业认知(专题) 本章学习要点: 1.职业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2.职业的分类方法 3.掌握搜集和管理职业信息的方法 4.确定自身职业发展方向 5.了解职业环境、就业形势 6.把握职业发展趋势 课程内容: 3.1职业知识 3.1.0 引言:选择自己的职业之重要性 职业无所谓好坏,但是,不同的职业却意味着不同的人生。以从同一所学校、同一专业、同一个班级的人为例,如果他们毕业后从事的是同一个职业,那么五六年之后,他们的差别一般不会太大。但是,如果他们从事的是不同的职业,那么,五六年之后,他们的差别可能会很大。关于这一点,你可以从那些毕业后五六年之后的大学同学的聚会上清清楚楚地看来。 由此可见,选择职业和确定职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首先,不同的职业意味着不同的发展机会。有的行业发展的机会多,有的发展机会小,有的甚至会衰退——这也正是人们希望自己能进入一个热门行业的原因。 其次,不同的职业意味着不同的发展空间。一个从事销售的人和一个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他们面临的发展空间会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如果他们都不转换职业,前者发展的空间比后者大。 再次,不同的工作意味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在我国,一名教师的生活可能意味着稳定和较低的收入;而一名广告人的生活可能意味着不稳定和较高的收入。一名企业家的生活可能是受人尊重和繁忙的,而一名官员的生活则可能意味着权力和压力。 3.1.1 职业的定义 3.1.1.1 职业、产业、行业的区别 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必须明确职业的概念与内涵,而要理解职业这一概念,还须弄清职业与行业、产业、职位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发展与进化的反映。但职业不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而是社会劳动分工的必然结果,并随社会劳动分工的深化而发展变化。 产业:所谓产业,是指不向的国民经济部门,即由于社会劳动分工而独立出来的专门从事某一类别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总和。—个国家社会经济的总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产业的发展状况。一般来说,产业的划分是以劳动性质、作用和内容的同一性为标志,反映社会分工的发展水平,通常分为三次产业部门: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粮食和其他生活资料的来源,也是许多工业原料提供者。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工业包括冶金、煤炭、石油、机械、电子、纺织、化工、食品等,是采掘自然资源和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物资生产部门;建筑业则是从事建筑和安装工程施工的杜会生产部门。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其中工业在许多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起着主导作用。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流通和服务类产业部门。具体可分以下四个部门:①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等;②为生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二课社会知觉与归因 几个基本概念:1、知觉… 2、社会知觉:由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包括个体(自我知觉)对他人、群体(人际知觉)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人的社会化进程、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 社会知觉的基础是被认知事物的客观属性,但认知者的主观因素也会对社会知觉的过程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认知者过去的经验 、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3、认知者的情绪 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作用,如不能解释则产生新的图式。图式是一种网络,是知识经验的网络,是知识经验,图式不是图。 图式的作用: 1、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2、影响记忆 3、影响自我知觉 4、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印象形成与管理 一、几个概念

1、印象: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2、印象形成: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3、初次印象:又称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A、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对后期信息的组织、理解有定向作用;近因效应:最新(即最后)获得的信息……熟人易近因效应,生人易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最初的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也因此罩上类似的色彩),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 C、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 具有社会适应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会具有消极的性质,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在印象形成中个体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 总体说来,两堂课都很真实,实在,课件从制作到应用都能很好地服务于教学,发挥着抽象问题具体化,突破难点的作用,教态大方,语言流畅,板书工整,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用各自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具体说来,两堂课又各有特色。*老师的课:(1)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如动手画一画环节让学生绘画测量得结论。(2)注重及时总结梳理知识,本堂课共总结了3次,这样能让学生易清楚记忆众多定理。(3)注重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如应用2题用两种不同形式表达,体现了由合情推理向有条理推理的转化。(4)注重分层指导和分层作业。(5)缺憾是缺乏一道有难度的题,若把选做作业移到前面则更好。*老师的课:(1)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如实行加分制。(2)注重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如开头的文字题学生列完式后问学生是由哪句话可得。(3)注重好习惯的培养,如做笔记的习惯,回答问题过程严谨叙述的习惯,一题多解的习惯。(4)抓住难点和疑点仔细剖析,如增长率的意义。(5)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得益于教师语言风趣幽默,体现出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6)所选例题习题有梯度。 点点建议,有以下几点: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不仅要生动更应该准确精炼。 这节课教师在学生通过12人的排队总结出每行人数、行数和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后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用什么规律方法排又不容易犯错误?”。接着让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这个问题上学生感到很模糊,不知怎么回答,在此也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关键是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在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要非常地注意这个问题,以免学生走进一个误区。 2、教学过程应该层层递进,不应该重复倒置。 教师在学生总结出每行人数、行数和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后又问学生用什么规律方法排又不容易犯错误?这使学生又回到了刚才的问题。我觉得如果老师在学生总结出每行人数、行数和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后立即追问:按照刚才的结论你能很快说出48人应该怎么样排吗?这样既让学生利用了刚才的规律来解决问题又调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教学重难点没有很好的突破。 整节课学生先是活动,后通过讨论得出每行人数、行数和总人数之间的关系,但老师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个结论来解决以下的问题,在以下的解决48人应该怎么样排队时不是让学生利用已得出的结论解决问题而是更多地让学生计算探索,因此也浪费了一定的时间,使到后面的教学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学生的也未能形成本节课所要求的知识体系。 1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