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2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2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2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第三章圆

《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说明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圆的定义与弦、弧的定义以及旋转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也是本章中证明同圆或等圆中弧等、角等以及线段相等的重要依据,也是下一节课的理论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将对今后的学习和培养学生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索理解并掌握:(1)圆的旋转不变性;(2)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定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归纳,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验、观察、

发现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中进一步树立合作意识,培养合作

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

(3)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圆心角、弧、弦之间关系定理并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圆心角、弧、弦之间关系定理中的“在同圆或等圆”条件的

理解及定理的证明.

三、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认识圆的对称性(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认识圆心角的概念、探索圆心角,弦,弧的关系、合作学习、练习提高、课堂小

结、布置作业.

数学活动一:认识圆的对称性

提问一:我们已经学习过圆,你能说出圆的那些特征?

提问二:圆是对称图形吗?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怎么验证

圆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无数条(所有经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验证方法:折叠

(2)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吗?你怎么验证?

同学们请观察老师手中的两个圆有什么特点?

O O'O(O')

现在老师把这两个圆叠在一起,使它俩重合,将圆心固定.将上面这个圆旋转任意一个角度,两个圆还重合吗?

通过旋转的方法我们知道:圆具有旋转不变的特性.即一个圆绕着它的圆

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都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圆的中心对称性是其旋转不变性

的特例.即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圆心.

数学活动二:了解圆心角的定义

如图所示,∠AOB的顶点在圆心,像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B

A

O

数学活动三、探索圆心角定理

尝试与交流.按下面的步骤做一做:

1.在两张透明纸上,作两个半径相等的⊙

O 和⊙O ′,沿圆周分别将两圆剪下.

2.在⊙O 和⊙O ′上分别作相等的圆心角∠AOB 和∠A ′O ′B ′ (如下图示),圆心固定.注意:∠AOB 和∠A ′O ′B ′时,要使OB 相对于0A 的方向与O ′B ′相对于O ′A ′的方向一致,否则当OA 与O ′A ′重合时,OB 与O ′B ′不能重合.

3.将其中的一个圆旋转一个角度,使得

OA 与O ′A ′重合.

教师叙述步骤,同学们一起动手操作.

通过上面的做一做,你能发现哪些等量关系

?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说一说

你的理由.

结论可能有:

1.由已知条件可知∠AOB=∠A ′O ′B ′.2.由两圆的半径相等,可以得到∠OBA=∠O ′B ′A ′=∠OAB 和∠O ′A ′B ′.

3.由△AOB ≌△A ′O ′B ′可得到AB =A ′B ′.

4.由旋转法可知AB =''

A B 刚才到的AB =''A B 理由是一种新的证明弧相等的方法——叠合法.我们在上述做一做的过程中发现,固定圆心,将其中一个圆旋转一个角度,使半径

OA 与O ′A ′重合时,由于∠AOB=∠A ′O ′B ′.这样便得到半径OB 与O ′B ′重合.因为点A 和点A ′重合,点B 和点B ′重合,所以AB 和A ′B ′重合,弦AB 与弦A ′B ′重合,即AB =A ′B ′.

在上述操作过程中,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在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上面的结论,在同圆中也成立.于是得到下面的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A B O A'

B'O'

这就是我们通过实验利用圆的旋转不变性探索到的圆的另一个特性: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定理.

注意:在运用这个定理时,一定不能忘记“在同圆或等圆中”这个前提.否则也不一定有所对的弧相等、弦相等这样的结论.

(通过举反例强化对定理的理解)请同学们画一个只能是圆心角相等的这个条件的图.

如下图示.虽然∠AOB=∠A′O′B′,但AB≠A′B′AB≠''

A B,

下面我们共同想一想.

在同圆或等圆中弧相等

相等的圆心角弦相等

如果在同圆或等圆这个前提下,将题设和结论中任何一项交换一下,结论正确吗?你是怎么想的?请你说一说.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注意:

(1)不能忽略“在同圆或等圆中”这个前提条件,否则,丢掉这个前提,

虽然圆心角相等,但所对的弧、弦不一定相等.

(2)此定理中的“弧”一般指劣弧.

(3)要结合图形深刻体会圆心角、弧、弦这四个概念和“所对”一词的含义.否则易错用此关系.

(4)在具体应用上述定理解决问题时,可根据需要,择其有关部分.如“在同圆中,等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等等.

例题:如图,AB,DE是⊙O的直径,C是⊙O的一点,且AD CE,BE与CE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过程见课本)

(补充例题)

例.如图,在⊙O中,AB、CD是两条弦,OE⊥AB,OF⊥CD,垂足分别为EF.

A

B

A'

B'

O

(1)如果∠AOB=∠COD ,那么OE 与OF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如果OE=OF ,那么AB 与CD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AB 与CD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AOB 与∠COD 呢?

O

B A

C E

D F

分析:(1)要说明OE=OF ,只要在直角三角形AOE 和直角三角形COF 中说明AE=CF ,即说明AB=CD ,因此,只要运用前面所讲的定理即可.

(2)∵OE=OF ,∴在Rt △AOE 和Rt △COF 中,

又有AO=CO 是半径,∴Rt △AOE ≌Rt?△COF ,

∴AE=CF ,∴AB=CD ,又可运用上面的定理得到

= 解:(1)如果∠AOB=∠COD ,那么OE=OF

理由是:∵∠AOB=∠COD

∴AB=CD ∵OE ⊥AB ,OF ⊥CD ∴AE=12AB ,CF=12

CD ∴AE=CF 又∵OA=OC ∴Rt △OAE ≌Rt △OCF ∴OE=OF

(2)如果OE=OF ,那么AB=CD ,AB =CD ,∠AOB=∠COD

理由是:∵OA=OC ,OE=OF ∴Rt △OAE ≌Rt △OCF ∴AE=CF

又∵OE ⊥AB ,OF ⊥CD ∴AE=12AB ,CF=12

CD ∴AB=2AE ,CD=2CF ∴AB=CD ∴AB =CD ,∠AOB=∠COD 课时小结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在得出本节结论的过程中,回忆一下我们使用了哪些研究图形的方法?(同学们之间相互讨论、归纳)

利用旋转的方法得到了圆的

旋转不变性,由圆的旋转不变性,我们探究了

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定理AB CD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是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活动,让

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其探求过程,再通过教师演示动态课件及引导,让学生感受圆的旋转不变性,并能运用圆的对称性研究圆中的圆心角、弧、弦间的关系定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体验数学的生活性、趣味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情景引入中运用媒体形象直观的展现了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对称之美

(2)在探究圆的旋转不变性和探究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定理时,教

师应用白板的旋转功能让学生观察——猜想——证明——归纳的数学过程,让学生既轻松又形象直观地获得了新知.

总的来说,本节课中应充分将课堂还给学生,把数学的课堂变成了数学探讨的课堂,学生探究的课堂,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

画圆的对称轴教学设计

画圆的对称轴教学设计 画圆的对称轴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第四单元59——61页。 教学目标: 1、在前面所学的成轴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认识圆的对称轴。 2、使学生认识到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有无数条。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的认识 教学重点:圆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的方法。 教具准备: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纸片若干张;胶棒;剪刀;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 1、课前谈话 同学们,前些日子我们班组织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美,同学们的活动热情可高涨了,搜集了好多好多的图片,今天老师特意带来了一些,你们想欣赏一下吗,,老师希望大家能用数学的眼光去欣赏它、观察它,好吗,(点欣赏按钮) 师:感觉怎么样, 有什么发现, (好,请你来回答) 生1:感觉很美。很漂亮,很壮观 折叠之后两边完全重合。 师:谁还想说说, 生2:他们都是对称的。师“也就是轴对称图形,对吧,(对) 师:(对观察到这些图形特征的同学说:你观察的真仔细;对语言表达好的说:你的语言真美) 师:你还知道关于轴对称图形的哪些知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用什么线画对称轴,) 生:一个图形对折后,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画对称轴要用点划线。 师:说的真好。还有想说说的吗, 2、刚才我们看到的是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没有轴对称图形呢,(有)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自有多少条对称轴呢, 3、交流: 生: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 (一生汇报,教师随学生的汇报点对应的图形)

《圆》教案教学设计

圆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实际 问题。 2.在小组内讨论并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脉络。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思 想,培养初步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3.会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知识形成网络 1.大家打开第十一册数学书的目录看看,这学期已经学习了哪几个单元?引入 课题:今天我们对第四单元圆进行整理和复习。 2.大家打开书从P55开始快速浏览第四单元。看一看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方 面的知识? (1)大家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2)请一个同学说给全班同学听听。 (3)其他同学补充。(师把这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帖在黑板上) 3.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并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脉络。要符合下面的整理要求:

(1)试着用我们喜欢的方式整理; (2)整理的结果要有条理性、层次分明; (3)整理结果要体现出知识间的联系; (4)整理完后,要能说出整理过程。 4.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黑板整理,然后请其中一个代表说一说他们小组的整理 步骤和原理。 5.其他小组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和建议,请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6.请各个小组再一次修改和整理。 7.已经整理好了本单元的知识脉络图,请一、两个组同学上黑板展示并根据脉 络图说一说整理步骤和原理。 8.这个单元学习了不少知识,有没有哪个知识点容易混淆,或觉得掌握起来有 困难,需要帮忙的,请大家质疑。 9.请大家帮忙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从自主回忆概念和计算公式,大家自己动手,回顾、整理,实现 对知识的重组和建构,整个过程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思考、分 析、内化,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活动】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基础练习。 1、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圆的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半径等于直径的一半。( )

《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3.2圆的对称性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圆的轴对称性; 2.理解垂径定理及逆定理的的推导过程,并能初步应用。 一、课前预习 自学课本P96,回答下列问题: 1.平面上,到的距离等于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 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点在、点在、点在。 3.连接圆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叫做__________,经过圆心的弦叫做_________。 4.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 ,简称 .如图,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读作“”或“”。 5.弧包括和,大于半圆的弧称为,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半圆既不是,也不是。优弧一般用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劣弧一般用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图,以A、D为端点的弧有两条,优弧ACD(记作 )劣弧ABD(记作 )。 二、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 2.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上述问题的? 3.右图还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你能找出它的对称轴吗? 【小组讨论】 4.如图,AB是⊙O的一条弦.作直径CD, CD⊥AB,垂足为M. (1)此图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其对称轴是什么? (2)你能发现图中有那些等量关系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垂径定理:。 用几何语言表达:∵∴ 在下列图形中,哪些符合垂径定理的条件? 三、典型例题

E O B A E O B A E O B A E O B A D O B A 例1 如图,已知在⊙O中,弦AB的长为8cm,圆心O到AB的距离为3cm,求⊙O的半径。 例2: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即图中 CD,点O是CD的圆心),其中CD =600m,E为CD上一点,且OE⊥CD,垂足为F,EF=90m。求这段弯路的半径。 四.练习: 1.半径为4cm的⊙O中,弦AB=4cm, 那么圆心O到弦AB的距离是。 2.⊙O的直径为10cm,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3cm,则弦AB的长是。 3.半径为2cm的圆中,过半径中点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弦长是。 (1)题(2)题(3)题(4)题(5)题 4.如图,在⊙O中,AB、AC是互相垂直的两条弦,OD⊥AB于点D,OE⊥AC于点E, 且AB=8cm,AC=6cm,那么的⊙O的半径OA长为。 5.弓形的弦长AB为24cm,弓形的高CD为8cm,则这弓形所在圆的半径为 _____ 6.已知如图,在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C、D两点。 求证:AC=BD 五.小结感悟 学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分层作业B本》第21-22面,17题选做

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教学设计

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教 学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课题名称《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教学设计 设计者姓名郭晓泉 设计者单位华亭县第二中学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实际背景分析 该单元选自人教版数学选修2-1.圆锥曲线与科研、生产以及人类生活关系密切,早在16、17世纪之交,开普勒就发现了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探照灯反射镜是抛物线绕其对称轴旋转形成的抛物面;发电厂冷却塔的外形线是双曲线,……现代航空航天领域内圆锥曲线也有重要的应用。圆锥曲线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巨大的作用,主要来自于它们的几何特征及其特性。 2、数学视角分析 《圆锥曲线与方程》是中学数学解析几何的主要内容,研究圆锥曲线的性质,是圆的几何性质的推广与延伸,是运用坐标法从代数的角度来研究圆锥曲线性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圆锥曲线的性质,先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关系,研究如何建立曲线的方程,把几何的形与代数的数通过这个关系有机的联系起来,充分运用数的运算来解决形的问题,达到数形统一,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于圆锥曲线的几何特征与方程的研究,延续了必修课程《必修2》中研究直线与圆的方程的方法,通过图形探究圆锥曲线的几何特征,建立它们的方程,并通过方程来研究他们的简单性质,进而利用坐标法解决一些圆锥曲线有关的简单几何问题和实际问题。 3、课程标准视角分析 (1)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问题。在本部分内容中,延续了《必修2》中研究直线与圆的方程的思想,所以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来完成圆锥曲线的学习,教师通过圆锥曲线背景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研究了椭圆方程及性质的基础上,用类比的方法来研究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方程及性质,经历直观感知,定义、建立方程、研究性质的基本过程,感受坐标法的作用,体会数形结合法的思想。 (2)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高中数学课程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这是课标对学生思维培养的要求,在圆锥曲线这部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对称性》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 的对称性》教案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对称性》教案 杨晓莉 教学内容:教科书59页例题3 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2)会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和利用的基本能力,以及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讨论、创作,使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激发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2)通过小组合作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多媒体课件,所学过的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复习 1)、连接()和()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 2)、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 3)、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有()条。 4)、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 2、观察以前认识对称图形。

1)、举例说出轴对称的物体。如:蝴蝶、枫叶、门窗、剪刀、五角星等。想一想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2)、观察、概括。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二、教学我们所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1.师:我们以前已经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叫做直线图形。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叫做曲线图形。大家一起来找找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电脑出示) 2.提出要求:四人小组为单位先猜一猜,再拿出图形动手折一折,验证一下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并画出对称轴。 3.学生操作交流。(师巡视辅导) 4.汇报交流 (1)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指名上台折,展示) (3)画出对称轴。 5.小结:从上面的图形中可以看出,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的对称轴。 三、教学认识圆的对称轴 1、出示例3:你能分别画出下面两个圆的对称轴吗?你能画出几条呢

《轴对称》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3、学生汇报。 4、小结: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或者画对称图形。大家想动手画一画吗? 5、出示例2 (1 )同桌讨论:应该怎样画出另一半呢?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2 )交流画法。说一说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教师在白板上演示)(3)学生独立动手操作,试着画出另一半。 (4)小结: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5)巩固练习:83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画法。(学生到白板上演示,板书画法) 4、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知道了沿对称轴对折,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填空:(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这个图形就是(),折痕所在的直线叫( )。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找一找图中的轴对称图形。(出示幻灯片)先说一说是什么图形,再说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它有几条对称轴? 3、选择题。 (1 )卜列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S B、H C、P D、B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等边三角形 B、正方形 C、圆 D、长方形 (3)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角 B、线段 C、平行四边形 D、半圆 4、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数学书84页第4题。 5、猜一猜。根据自己发现的规律,画出下一个图形的形状? 6、微课欣赏:中外著名的轴对称建筑 7、自己设计一副轴对称作品。 (四)布置作业 1、画出下面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2、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 (五)回顾全课,进行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外作业:自己设计轴对称图形。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单元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单元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圆的对称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9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也是轴对称图形,体会到圆是轴对称图形且有无数条对称轴。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并没有给出圆的对称特征的描述,但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画一画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对此加以体会,为学生到中学学习圆的知识提供了感性认识和直观经验。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加深学习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和绘制扇形统计图打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教材59页例3。

三、设计思想: 现代课堂教学是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 导的,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作为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为基本特征的实践活动。“圆的对称性”的设计我力求体现: 数学于生活,中出示的几种生活中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图形,很自然的就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 强化操作,在操作中探究,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圆对称性特征。 运用,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图象的效果,让学生建立深刻的印象。 将知识还原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起源于生活,又能应用于生活。 四、学法指导:动手操作,结合观察、分析、推理和验证 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圆也是轴对称图形。 能力目标:通过画一画,折一折,在实际操作中来体会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这一特性。 情感目标:重视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搭建欣赏数学对称美的平台。.

1.4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2)教案

怀文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初二数学(1.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2) 主备:陈秀珍审核:陈曼玉日期:2012-8-31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角的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探索并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 3.了解角的平分线是具有特殊性的点的集合; 4.在“操作---探究----归纳----说理”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演绎推理能力.教学重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角的平分线是具有特殊性值的点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导学部分) 1.同学们用纸片做过纸箭和纸飞机吗?说说你的方法. 2.试用如图所示的等腰三角形AOB纸片,折一只以点 头的纸箭,再展开纸箭,观察折痕,你有什么发现? 二.合作、探究、展示 活动一画角、折纸,探索角的轴对称性和角平分线的性质 1.(1)画∠AOB,折纸使OA、OB重合, 折痕与∠AOB有什么关系?. (2)在折痕上任取一点P,作PD⊥OA,PE⊥OB, 垂足为D、E,那么PD与PE有什么关系? 得出结论: . 2.在上面第二个结论中,有两个条件 (1)OC是∠AOB的平分线; (2)点P在OC上,PD⊥OA,PE⊥OB.两者缺一不可. 结论是:PD=PE, 3.讨论: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那么点P到OA、OB的距离相等;反过来, 你能得到什么猜想? 得出结论: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4.例题:(投影展示) 三.巩固练习 1.练习:P25 1、2 2.P25 习题4、5 3.射线OC平分∠AOB,点P在OC上,且PM⊥OA于M, PN垂直OB于N,且PM=2cm时,则PN=__________cm.4.如图,在△ABC中,∠ABC和∠BAC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 OD⊥BC,OE⊥AC,OF⊥AB,垂足分别为D、E、F. (1)OD与OF相等吗?为什么? (2)OE与OF相等吗?为什么? (3)OD与OE相等吗?为什么? (4)OC平分∠ACB吗?为什么? 5.如图,在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D. (1)若BC=8,BD=5,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2)若BD:DC=3:2,点D到AB的距离为6,则BC的长 是. 理由: 6.如图,直线a,b,c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可供选择的地址有几处?如何选?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六.预习指导 教学反思: B O A F E D C B A c b a

青岛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3.1圆的对称性

3.1圆的对称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圆的轴对称性和中心对称性,会画出圆的对称轴,会找圆的对称中心; (2)掌握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并会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圆的对称性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2)通过对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的探究,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过观察、总结和应用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体验发现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对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圆的对称性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会用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解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前面我们已探讨过轴对称图形,哪位同学能叙述一下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轴对称图形? 生:折叠. 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圆的对称性. 问题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你还记得确定圆的两个元素吗? 生:圆心和半径. 问题2:你还记得学习圆中的哪些概念吗? 忆一忆: 1.圆:平面上到____________等于______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其中______为圆心,定长为________. 2.弧:圆上_____叫做圆弧,简称弧,圆的任意一条____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圆的半径.__________称为优弧,_____________称为劣弧. 3.___________叫做等圆,_________叫做等弧. 4.圆心角:顶点在_____的角叫做圆心角.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知识点一:圆的对称性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

初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圆

第二十四章圆 教学内容 1.本单元数学的主要内容. (1)圆有关的概念:垂直于弦的直径,弧、弦、圆心角、圆周角. (2)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3)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4)正多边形和圆. (5)弧长和扇形面积:弧长和扇形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通过折叠、对称、平移旋转、推理证明等方式认识了许多图形的性质,积累了大量的空间与图形的经验.本章是在学习了这些直线型图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一种特殊的曲线──圆的有关性质.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尤其是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归纳的数学思想起着良好的铺垫作用.本章的学习是高中的数学学习,尤其是圆锥曲线的学习的基础性工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圆的有关概念,探索并理解垂径定理,探索并认识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的定理,探索并理解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定理. (2)探索并理解点和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直径之间的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3)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和正多边的有关计算. (4)熟练掌握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及其它们的应用;理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并熟练掌握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积极引导学生从事观察、测量、平移、旋转、推理证明等活动.了解概念,理解等量关系,掌握定理及公式. (2)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并进行同伴之间的交流. (3)在探索圆周角和圆心角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和归纳的数学思想. (4)通过平移、旋转等方式,认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使学生明确图形在运动变化中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线段、角的轴对称性(1、2)》教学案

2.4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1、2)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2、经历探索线段的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点的集合. 3、在“操作—探究—归纳—说理”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演绎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点的集合. 四、导学(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南京市政府为了方便居民的生活,计划在三个住宅小区A、B、C之间修建一个购物中心,试问,该购物中心应建于何处,才能使得它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 (二)动手实践,探索性质: 1、探索一: 问题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问题2:按要求对折线段后,你发现折痕与线段有什么关系? 问题3:按要求第二次对折线段后,你发现折痕上任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得出结论: (1)线段是图形.线段的线是它的对称轴.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_________. 几何语言:∵直线l⊥AB,OA=OB,P在l上. 问题: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外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吗? 2、探索二: 你能用圆规在下图中找一点P,使AP=BP吗?说说你的方法. A B

再作点M ,使AM=BM. 你还能作出类似的点吗?它们有何特征? 结论: 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 上. 几何语言: ∵ PA=PB ∴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3、推进一步:如图,DA=DB ,CA=CB. 试判断AE 和BE 大小. 动手作一作: 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结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随堂练习 如图,在△ABC 中, ∠ACB=90°,DE 垂直平分AB ,垂足为D ,∠CAE:∠EAB=5:2. 问:1.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 2.有哪些相等的角? 3.∠B=___ . (三)例题讲解 例. 已知:如图,AB=AC=12cm ,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AB 于D 、E , (1)△ABD 的周长等于29 cm ,求DC 的长. (2)△BDC 的周长等于21 cm ,求BC 的长. B A B C D E

圆的对称性-教案

圆的对称性 (南充市建华中学 张懿)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并能运用其特有的性质推出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能运用这些关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善于从实验中获取知识的科学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由实验得到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三者之间的关系。 2、难点:运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由问题引入新课:要同学们画两个等圆,并把其中一个圆剪下,让两个圆的圆心重合,使得其中一个圆绕着圆心旋转,可以发现,两个圆都是互相重合的。如果沿着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折叠,圆在这条直线两旁的部分会完全重合。 由以上实验,同学们发现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对称中心是哪一点?圆不仅是中心对称圆形,而且还是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二、新课 1、同一个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实验1、将图形23.1.3中的扇形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某个角度,得到图23.1.4中的图形,同学们可以通过比较前后两个图形,发现AOB AOB ∠=∠,AB AB =,AB AB =。 实质上,AOB ∠确定了扇形AOB 的大小,所以,在同一个圆中,如果圆心角相等,那么它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问题:在同一个圆中,如果弧相等,那么所对的圆心角,所对的弦是否相等呢? 在同一个圆中,如果弦相等,那么所对的圆心角,所对的弧是 否相等呢? 实验2、如图23.1.7,如果在图形纸片上任意画一条垂直于直径CD 的弦AB ,垂足为P ,再将纸片沿着直径CD 对折,比较AP 与PB 、AC ︵与CB ︵ ,你能发现什么结论? 显然,如果CD 是直径,AB 是⊙O 中垂直于直径的弦,那么AP BP =,AC BC =,AD BD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加以 概括。 (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的应用。(1)思考:如图,在一个半径为6米的圆形花坛里,准备种植六种不同颜色的花卉,要求每种花卉的种植面积相等,请你帮助设计种植方案。(2)如图23.1.5,在⊙O 中,AC BC =,145∠=?,求2∠的度数。 图 23.1.3 图 23.1.4 图23.1.7

轴对称再认识一教学设计(汇编)

《轴对称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凤鸣小学连玉仙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2、能根据对称轴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在主动参与画图形的活动中,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拿一张白纸)同学们,我们用一张白纸可以做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动手试一试。 生:折出很多基本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等。) 师引发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是轴对称图形吗?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轴对称再认识一首先大家要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在折基本图形的活动中重新深入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2、能根据对称轴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折一折 用课前在附页中剪下来的基本图形折一折,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动手实践,体会特征)生汇报: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菱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为什么呢?(请学生上黑板把每一种图形在投影下展示折的过程、说出是轴对称图形的原因)引导学生说出:因为这些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2、辩一辩: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你们同意淘气和笑笑谁的观点?(生亲自动手折一折,看一看、辩一辩。) 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有的说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说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学生有的懒得折,凭自己的直观感觉判断,这时出示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对折的过程,强调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它的对称轴。老师和学生一起小结:如何判断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师强调:轴对称图形是一条直线。) 3、尝试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认真完成课本21页表格,有困难的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实践来找一找图形的对称轴。(小组合作完成) 三、展示点拨,交流提升。

初中数学《圆柱和圆锥》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圆柱和圆锥 适用年级初一 所需时间课堂5课时,课后4课时练习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直观认识圆柱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前面的学习内容既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学习了新知,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又拓宽了学习空间,知识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为今后学习其它的立体图形打好了基础。教材分5部分进行教学。 第部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第二部分: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三部分: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运用此体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部分: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并应用体积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第五部分:圆柱和圆锥的推广——旋转体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解决与圆柱表面积以及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圆的对称性》教案

《圆的对称性》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圆的轴对称性和中心对称性,会画出圆的对称轴,会找圆的对称中心; (2)掌握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并会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圆的对称性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2)通过对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的探究,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过观察、总结和应用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体验发现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难点:能灵活运用圆的对称性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会用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解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前面我们已探讨过轴对称图形,哪位同学能叙述一下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轴对称图形? 生:折叠. 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圆的对称性. 问题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你还记得确定圆的两个元素吗? 生:圆心和半径. 问题2:你还记得学习圆中的哪些概念吗? 忆一忆: 1.圆:平面上到____________等于______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其中______为圆心,定长为________.

2.弧:圆上_____叫做圆弧,简称弧,圆的任意一条____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圆的半径.__________称为优弧,_____________称为劣弧. 3.___________叫做等圆,_________叫做等弧. 4.圆心角:顶点在_____的角叫做圆心角.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知识点一:圆的对称性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 2.大家交流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动手操作:请同学们用自己准备好的圆形纸张折叠:看折痕经不经过圆心?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我们通过折叠的方法得到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一条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知识点二:圆的中心对称性. 问:一个圆绕着它的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还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吗? 让学生得出结论:一个圆绕着它的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都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我们把圆的这个特性称之为圆的旋转不变性.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圆心. 做一做: 在等圆⊙O 和⊙O ' 中,分别作相等的圆心角∠AOB 和A O B '''∠(如图3-8),将两圆重叠,并固定圆心,然后把其中的一个圆旋转一个角度,得OA 与OA '重合.你能发现哪些等量关系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圆的对称性(教案)

5.2 圆的对称性(二) 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 1.理解圆的对称性(轴对称)及有关性质. 2.理解垂径定理并运用其解决有关问题. 学习重点:垂径定理及其运用. 学习难点:灵活运用垂径定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 (2)你是如何验证的? 设计意图1、体验折叠是验证轴对称图形的非常好的方法。 2、确信圆是轴对称图形,圆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这样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圆是轴对称图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与圆的轴对称有关的性质。 二、探索与发现 如图,AB是⊙O的直径,画弦CD⊥AB,垂足为P,探索图形中的相等关系。 你是如何发现的? 教学设计: 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通过观察操作说理等方法获取结论。 垂径定理 文字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语言: 。 三、例题讲解 2cm,你能求出圆心O到CD的距离吗?例1. 已知:如图,直径AB⊥CD,⊙O的半径为2cm,若弦CD=3 例2. 如图,以点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点C、D.AC与BD相等吗?为什么?

四、及时巩固: 1.如图,OA=OB ,AB 交⊙O 与点C 、D ,AC 与BD 是否相等?为什么? 2.填空 (1)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13cm ,AB 为⊙O 的一条弦,点O 到AB 的距离为5cm ,则AB=____. (2)如图,已知⊙O 的直径为10cm 中,弦AB=8cm ,P 是AB 上的一个动点。OP长度的范围是 。 (3)如图,以点P 为圆心的圆弧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P 的坐标为(4,2),点A 的坐标为(2,0)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五、应用与拓展: 1.某居民区一处圆形下水管道破裂,修理人员准备更换一段与原管道同样粗细的新管道.如图所示,已知污水水面宽度为60cm ,水面至管道顶部距离为10cm ,问修理人员应准备半径多大的管道? 思考: 如果水面宽度由60cm 变为80cm ,那么污水面下降了多少厘米? 2. (思维拓展)已知⊙O 的半径为5cm ,点P 是⊙O 内一点,OP=4cm ,则过点P 的所有弦中,最短弦的长为多少cm? 过点P 的所有弦中,长度为整数的弦有几条? O B A P O B A

小学数学第2课时 轴对称(二)教案教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内容:轴对称(二)(教材第25、26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得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体会。 2.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 教学难点: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学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是什么? 沿对称轴对折,左右或上下两边是一样的。 二、展示新知 1.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按照下面的做法,做一做,你有什么发现。 思考:得到对称图案的关键是什么? (1):先把纸对折。 (2):对折后只做出图形的一半就可以了。 2.下面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想一想,整个图形是什么?

明确: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对称轴的左右两边应该完全重合,所以右边的半个图形应该和左边相同。 实际操作: 沿对称轴对折后,再沿给定图形的边线剪下、打开,验证。 3.将一张纸对折后剪去两个圆,展开后是哪一个?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充分地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进行判断和选择的。 生:观察洞和对称轴间的距离。 三、精讲点拨: 下面的圆距离对称轴近,那么和它对称的那个圆也应该是靠近对称轴的一边的。反之则远。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教材“练一练”的5题。 2.课后作业:练习册 七、板书设计 对称轴(二) 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 教学反思: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初中数学《线段、角的轴对称性》教案

初中数学《线段、角的轴对称性》教案 教学课题:§1.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一) 教学时间(日期、课时):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线段的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 .探索并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3.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点的集合; 4 在“操作---探究----归纳----说理”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演绎推理能力。 探索并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点的集合 教学准备 《数学学与练》 集体备课意见和主要参考资料 页边批注 加注名人名言 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第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问题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探索活动: 活动一对折线段 问题1:按要求对折线段后,你发现折痕与线段有什么关系? 问题2:按要求第二次对折线段后,你发现折痕上任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二.新课讲授 结论: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投影) 例题:例1P21(投影) 这是一道文字描述的几何说理题,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容易理解,但不易叙述,因此要做一定的分析,如:你能读懂题目吗?题中已知哪些条件?要说明怎样一个结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说明的结论能画出图形来表示吗?根据图形你能说明道理吗? 活动二用圆规找点 问题1:你能用圆规找出一点Q,使AQ=BQ吗?说出你的方法并画出图形(保留作图痕迹),还能找出符合上述条件的点M吗? 问题2:观察点Q、M,与直线l有什么关系?符合上述条件的点你能找出多少个?它们在哪里? 结论: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活动三用直尺和圆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按课本上的方法在书上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同位可画出不同位置的线段,相互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加注名人名言

生活中的轴对称教学设计

鸟巢 12.1.1 生活中的轴对称 【课题】:生活中的轴对称教学设计(平行班) 【教学时间】:40分钟 【学情分析】:(适用于平行班) 学习本课内容时,学生在小学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在生活实例中认识轴对称图,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2)经历观察、分析的过程,训练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通过对丰富的轴对称现象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够识别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教学突破点】: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探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法、学法设计】:以现实生活中的大量直观图形入手,让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图形可能有一条或多条对称轴.许多国家的国旗、印刷体的英文字母、数字、汉字等都有许多对称轴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收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片,剪刀、已裁好的图片(圆、矩形、五角星等)、白纸.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由生活实例引入课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之中,对称给人以平衡与和谐的美感.(观看课件) 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探索第十章《轴对称》,这节课先来认识生活中的轴对称.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作为本节课的自然引入. 二、创设情境,观察特点,形成概念 1.在我们的生活中,对称现象无处不在. 2.请大家仔细观察! 说说它们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1.以生活中尽可能多的丰富实例,让学生欣赏并体会轴对称图形,发展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2.鼓励学生积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图形的共同特征.) 3.给学生一定的思考交流时间,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列举符合对称特征的物体,并进行广泛交流,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剪纸 倒影 脸谱

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教学案

A B 2 1C B A E D O 21 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 姓名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学号 等第 学习目标 1. 掌握“等角对等边”的性质 2. 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 3. 经历“折纸、画图、观察、归纳”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感受分类、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4. 会用“因为……所以……理由是……”等方式来进行说理,进一步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 表达,提高演绎推理的能力 学习重点 熟练的掌握“等角对等边”及直角三角的重要性质 学习难点 正确熟练的运用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1.探索发现 (1).将一张长方形的纸条上任意画出一条截线AB ,所得的∠1与∠2相等吗?为什么? 经过折叠后所得的△ABC ,在所得的三角形中∠1=∠2。那么请同学们度量边AC ,BC 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 (2).在一张薄纸上画线段AB ,并在AB 同侧利用量角器画两个相等的锐角∠BAM 和∠ABM.设AM 与BN 相交于点C.量一量AC 与BC 的长度,AC 和BC 相等吗?你和同学所得的结论相同吗? 2.例题分析 例1. 如图,在△ABC 中,AB = AC ,两条角平分线BD 、CE 相交于点O 。 (1).OB 与OC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⑵.BD 与CE 相等吗?为什么? B A C 21

⑶.如果将BD 与CE 变为高或中线,⑵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为什么? 例2、如图,已知0B 、OC 为△ABC 的角平分线,DE ∥BC ,△ADE 的周长为10,BC 长为8,求△ABC 的周长. 3. 根据课本P26的探索,请同学讨论,并从中得出相关的结论 取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按下列步骤折叠: 问题:图中与AD 相等的线段有哪些?CD 与AB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4.课堂练习 (1).课本第26页练习1、2、3 (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 ∠ABC=∠ADC=900,M 、N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求证:MN ⊥BD. (3).如图,在△ABC 中,∠C=900 , ∠ABD=2∠EBC ,AD ∥BC , 求证:DE=2AB. 5. 总结反思 (1).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有何关系? A B C D ⑴ ⑵ ⑶ ⑷ A B C D E A C B D M N A B C D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