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血肿清除手术知情同意书

硬膜外血肿清除手术知情同意书

急性硬膜外血肿清除术知情同意书

硬膜外血肿护理常规

硬膜外血肿病人护理常规 概念:硬膜外血肿是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好发于幕上半球凸面,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30%,其中大部分属于急性血肿,次为亚急性,慢性较少。 【观察要点】 1、观察意识变化,有无中间清醒期或意识好转期。 2、观察颅内高压症状、肢体活动的变化。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 (2)病人出现头痛剧烈,躁动不安等时,通知医生,遵医嘱按时使用脱水剂。同时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如禁食、备血、备皮等。 2、安全护理:对躁动不安,去脑强直病人,注意防止意外损伤。 3.心理护理:消除对手术的顾虑和恐惧,树立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4.手术前晚保持良好的睡眠,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适当镇静剂。 5.手术前若病人发生异常情况,如女性病人月经来潮,体温异常(超过37.50)及时与医师联系。 6.手术区皮肤准备范围:开颅手术:术晨剃去全部的头发,洗净头部后予无痛碘消毒并戴上一次性消毒帽。 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异常时及时汇报医生。 (2)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情况,保持伤口处敷料干燥。 2、饮食护理:神志清醒、无吞咽困难、呛咳等症状,术后第一天可进流质饮食,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为宜,第三天后予半流质,术后一周予以普食。 3、引流管护理:保持头部负压引流管通畅,每班记录引流量、颜色及性状。翻身及搬动时予以夹闭,防止脱落倒流逆行感染,一般引流管在术后24~48小时拔除。 4、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 1、术后一个月不宜洗头,可用温水毛巾擦拭,避免用手抓伤口,预防感染发生。 2、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戒烟、酒(如鱼、鸡蛋、瘦肉、水果、蔬菜类)。 3、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4、颅骨缺损者外出时戴帽,以防意外,出院后3~6个月来院行颅骨缺损修补。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介绍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 高复发率的特点。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大样本人群监测资料,我国城乡脑血管病病死率近年一直 呈上升趋势。北京、天津、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等一些城市和农村脑卒中已升为各种死因的第一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平均每年上升的速度约为2-3%,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发病率更为严重。 据八十年代完成的大规模城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算,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人超过150万,死亡120万;存活的患者约500-600万,其中75%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与脑卒中密切相关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增高,预计今后几十年内脑卒中的发病率,病死率还会继续上升,危害将日趋严重,每年造成数百亿元的损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的 经济和社会负担,因此,寻求一种治疗效果肯定而广大农村基层医院能够掌握开展的新的治疗技术 势在必行。 我国的脑卒中与西方国家相比有几个明显的特点。脑出血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西方国家脑出 血约占全部卒中的10%左右,而我国约占总数的35%-40%,个别地区高达45%以上。全国每年发生脑出血(首次发病)患者约为80-100万,加上复发病例估计每年超过100万。加之近年来,随着交通、建筑等行业的发展,外伤性脑出血发病数急剧上升,目前外伤性脑出血患者每年新增病例超过50 万。 多年来国内对脑出血治疗一直是个难题。原因其一是城市中一些大医院神经外科床位紧张,而 传统的手术方法效果又不太理想,术后压床严重;二是大多数中层、基层医院,特别是农村基层医 院没有手术条件和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而此病在农村的发病率尤为严重。因此,基层医生在接 到脑出血患者时往往束手无策。一些患者因转院而延误了抢救的关键时机,直接影响愈后。还应特 别指出的是医疗费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不太理想,但治疗费用非常昂贵,平均每例患者的 治疗费用在1-3万之间,这对广大农村患者是一个不可承担天文数字。

神经外科病历考核硬膜外血肿标准

病历考核标准:硬膜外血肿(颅脑外伤) 一、病史询问要点 颅脑损伤病人入院时大多存在意识障碍,在不能直接向病人询问病史的情况下应尽量向陪同人员了解情况: (1)确切致伤时间; (2)致伤原因; (3)受伤部位; (4)伤后意识状态的变化;有无典型的中间清醒期。 (5)伤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6)在伤后至入院前一段时间曾受过那些处置,使用过那些药物; (7)病人的既往史,特别是有无高血压、糖尿病、排尿性晕厥、心脏病及精神病史等。二、体格检查要点 颅脑损伤病人的体格检查原则是迅速、准确、有重点的检查,其要点为: (1)生命体征的检查(呼吸、血压、脉搏和体温); 生命体征改变:当硬膜外血肿形成时,由于产生脑压迫,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随着颅内压的增高,病人常有头疼,呕吐加剧,躁动不安,早期即可出现Cushing 氏反应:四曲线,表现血压升高,尤以收缩压升高较明显,脉压差增大;体温上升;心率及脉搏缓慢;呼吸缓慢,严重时且不规则等代偿性反应,等到衰竭时,则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及呼吸抑制。(2)意识状态的评估根据GCS(Glasgow-Coma Scale)评分方法记录意识障碍的程度; 意识障碍:由于原发性脑损伤程度不一,意识变化可有三种不同情况: (a)原发性脑损伤较轻,伤后无原发昏迷,至颅内血肿形成后,始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意识障碍;往往因伤员可自己到医院看病或回家,也就是说伤员原发脑伤很轻微,头皮也可能无明显伤痕,颅骨平片无骨折,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误诊机会较多,应予以重视。 (b)原发性脑损伤略重,伤后曾一度有短期原发昏迷,以后逐渐有意识好转或完全清醒,但不久又再次陷入昏迷状态,这类病人即所谓典型病例,容易诊断。 (c)原发性脑损伤严重,伤后持续昏迷,且有进行性加深表现,颅内血肿的征象常被原发性脑挫裂伤或脑干损伤所掩盖,较易误诊; 也可以在原发脑伤较重的基础上,继发颅内血肿,这病例易误诊为脑挫裂伤,而采用非手术治疗,当出现脑疝时,始想到颅内血肿的存在。上述第(a)(b)种意识改变的特点在硬膜外血肿比较常见,而第(c)种多为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为多。 (3)瞳孔大小的检查,双侧是否等大等圆以及对光反应情况; (4)对头颅的检查应注意有无开放性伤口,伤口范围、深度及有无异物残留,颅骨有无凹陷,眼、耳、鼻及口腔有无出血和脑脊液样液体溢出; (5)对处于休克状态的病人特别注意有无合并伤的存在 (6)神经反射的检查确定生理反射消失与否,病理反射是否出现,有无锥体束征; 神经系统废损体征:单纯的硬膜外血肿,早期较少出现神经废损体征。仅在伴有脑挫裂伤或因血肿形成压迫功能区时才出现相应的阳性体征。如果病人伤后立即出现面瘫,偏瘫或失语等症状和体征时,应归咎于原发性脑损伤。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神经体征更较少,小脑体征偶尔可见。 当颅内压增高的程度超过其代偿能力时,位于天幕上的硬膜外血肿即可表现颞叶钩回疝的症状.其典型表现:1)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2)生命体征紊乱。3)患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光反射消失。4)对侧偏瘫,常呈硬瘫,肌张力增加,病理反射阳性。 不典型者:因出血速度快,血肿量大,造成急性脑干移位,扭曲,致使对侧的大脑脚嵌压在小脑幕切迹缘上,而引起同侧肢体瘫痪,和对侧瞳孔散大的相反体征,使血肿的定位诊断发

神经外科手术记录

颅咽管瘤 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仰卧右侧头位。取左翼点+纵裂切口。常规术野皮肤消毒,铺巾单;切口膜固定巾单缘。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双极电凝、头皮夹止血。沿帽状腱膜下钝性分离。将皮瓣翻向颞部并牵开。切开肌层、骨膜;沿骨膜下分离,将肌瓣翻向颞部并牵开。电钻钻颅孔7个,线锯一一锯开,取下骨瓣备用。硬脑膜张力不高。电凝硬膜渗血。弧形剪开硬脑膜并悬吊。用蛇形牵开器牵开额叶。剪开侧裂池蛛网膜;分离侧裂池、剪开颈内动脉池、鞍上池。因筛前动脉粗大、额叶导静脉粗大;放弃纵裂入路。术中见左侧视神经扁平、上抬。鞍上、鞍内有包膜完整肿瘤。穿刺肿瘤,抽出淡黄色液体5ml,囊液为淡黄色、油状、内含金色结晶。电凝肿瘤包膜,包膜内为白色、泥状沉积物,囊壁部分钙化;予以刮除、摘除内容物及钙化。包膜部分切除(70℅).细致电凝止血,反复生理盐水冲洗,用止血纱布覆盖鞍内。缝合硬脑膜并用人工硬脑膜覆盖。硬膜外放置引流管一根。颅骨复位,用颅骨连接片5枚固定。缝合肌层、皮下、皮肤。手术顺利,出血400ml。输浓缩红细胞2u。 脑外伤开颅手术 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仰卧右侧头位。取右额颞部皮肤切口。常规术野皮肤消毒,铺巾单;切口膜固定巾单缘。依次切开头皮各层,双极电凝、头皮夹止血。自骨膜下分离皮瓣,沿帽状腱膜下钝性分离。将皮瓣翻向颞部并牵开。切开肌层、骨膜;沿骨膜下分离,将肌瓣翻

向颞部并牵开。电钻钻颅孔7个,线锯一一锯开,取下骨瓣备用。。硬膜外血肿大小约4×4×4cm,脑膜中动脉破裂出血,脑膜部分挫碎。手术全部清除血肿,彻底止血。脑压很高,打开硬膜,脑组织向外膨出,颞叶脑组织挫碎并颞叶内部分小血肿。手术清除挫碎颞叶组织及血肿,彻底止血。脑搏动良好,但脑压仍高。人工硬脑膜扩大修补,去骨瓣减压。放回皮瓣,逐层缝合。手术顺利,出血约500ml,输浓红8单位,术后安返病房。 基底节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 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仰卧左侧头位。取右额颞“马蹄形”头皮切口。常规术野皮肤消毒,铺巾单;切口膜固定巾单缘。依次切开头皮各层,双极电凝、头皮夹止血。沿帽状腱膜下钝性分离。将皮瓣翻向颞部并牵开固定。切开肌层、骨膜;沿骨膜下分离,将肌瓣翻向颞部并牵开。电钻钻颅孔7个,线锯一一锯开,取下骨瓣备用。骨缘骨腊止血,硬膜悬吊。见硬脑膜张力高并蓝变,电凝硬膜渗血。弧形剪开硬脑膜。分离侧裂中部额侧切口约2cm。导入显微镜操作:用脑压板牵开侧裂并向岛叶皮层探查。电凝切开岛叶皮层约2cm见血肿,血肿约8cm×8cm×8cm的脑内血肿、呈血凝块样。手术在显微镜下清除血肿,血肿腔彻底止血并帖服止血纱布。清除血肿后脑压仍较正常高,搏动好。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硬膜下腔,查无出血,用人工硬脑膜修补硬膜。硬膜外彻底止血并留置引流管一根。行去骨瓣减压。放回皮肌瓣,依次缝合肌层、皮下、皮肤。手术顺利。术后入监护室。

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手术操作要点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5年2月第1卷第1期(创刊号)Chin J Neurotrauma Surg(Electronic Edition),February2015,Vol.1,No.1·55· ·视频导读·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手术操作要点 李兵胡世颉李三中费舟 目前对于颅脑创伤的处理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但发生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依旧是各种颅脑创伤类型中最差的一种。相关文献报道其死亡率为50%~60%[1]。大多数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出血来源于脑皮质挫裂伤灶破裂的桥静脉和皮层血管[2],大约50%的患者还伴有脑挫裂伤、血肿和皮层断裂,大多发生在额叶和颞叶。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是救治硬膜下血肿最有效的办法(见光盘视频1)。 一、手术适应证 1.头颅CT显示硬膜下血肿,血肿厚度大于10mm,或侧脑室明显受压或已伴有中线结构移位大于5mm者。 2.头颅CT显示硬膜下血肿最大厚度小于10mm,中线移位小于5mm,GCS小于9分的昏迷患者,如果从受伤到医院就诊时GCS评分下降超过2分,应当手术治疗。 二、手术禁忌证 1.生命体征紊乱,病情不稳定者。 2.复合伤及失血性休克未纠正者。 三、麻醉与体位方法 1.麻醉: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2.体位:依据手术部位和患者的身体情况,选用合适的体位。一般选用头高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 3.切口:按血肿部位不同采用相应骨瓣。额叶和颞极对冲伤最多见,常采用大型额颞顶部骨瓣。枕部血肿按CT估计血肿范围作马蹄形的切口。 四、手术中需注意的要点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额颞叶挫裂伤和中线桥静脉撕裂发生率较高,充分减压术需要对这些病灶进行处理,所以术区最好尽可能多地显露额叶和颞叶,尤其是额极和颞极。 30%~40%的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是矢状窦旁桥静脉撕裂出血引起的,一旦手术清除血块后解除了压迫,这些静脉可能会再次出血。因此当开颅手术接近中线时一定要仔细寻找出血点,并止血,同时开颅的位置应离开中线1.5~2cm,避免无意中损伤矢状窦和窦旁颗粒。 在翻开骨瓣做硬脑膜瓣时,要特别注意,如果硬脑膜张力大,脑压很高,最好用宽的脑压板经硬脑膜的小切口伸入硬脑膜下将脑皮质轻轻下压,然后迅速将硬脑膜切口全部剪开,以免在切开硬脑膜的过程中,严重肿胀的脑组织由较小的切口中膨出,造成脑皮质裂伤。硬膜打开后通过吸引、冲洗和组织钳仔细清除血块。一定要最大范围地检查硬膜下间隙是否还有血肿。当发现出血来自于静脉窦壁时,忌用双极电凝止血,这会使出血点越电越大。这时最好用明胶海绵轻压并用棉片抵住止血,外层可缝合交叉悬吊,压迫明胶海绵。 施行减压应视情况而定,如损伤以出血为主,脑挫裂伤不重,血肿清除后见脑组织已自行塌陷、变软、搏动良好者,只需将颞骨鳞部做适当切除,行颞肌下减压即可;如血肿量不太多,脑挫裂伤较重,血肿清除后仍有明显脑肿胀或出现急性脑膨出,并且已证明无其他部位血肿时,在应用脱水药物的同时将额极和颞极做适当切除,并去骨瓣,行颅内外减压术,硬脑膜行减张缝合[3]。 术后控制颅内压力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有条件时应尽量放置颅内压监测探头,探头应置于脑实质或脑室内,不应置于硬膜下或硬膜外,会使测量值发生偏移[4]。 五、术后处理要点 1.病情监测:观察生命体征、意识与瞳孔变化,警惕有无颅内继发性出血;监测体温,定期查血常规、脑脊液,查体时注意有无脑膜刺激征等阳性体征;术后及时复查CT[5];伤口定期换药,观察皮瓣成活情况。 2.抗感染:酌情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注意伤口保持清洁,注意引流管的拔除时间。 3.抗癫痫:酌情给予抗癫痫药,预防癫痫发生。 4.减轻脑水肿:根据颅内压监测判断脑水肿情况,合理使用脱水药物,同时严密监测肝肾功能和 DOI:10.3877/cma.j.issn.2095-9141.2015.01.016 作者单位: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通信作者:费舟,Email:feizhou@https://www.360docs.net/doc/c910344852.html,

-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护理常规

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麻醉方式: 1、全身麻醉 2、患者病情危重时可选用局部浸润麻醉。 物品准备: 1、手术器械开颅基础器械包1个、干持物钳1套。 2、敷料基础敷料包1个,大腹包1个、手术衣4~6件。 3、一次性物品骨蜡、切口、止血纱布、明胶海绵、面片、小纱布、缝针、丝线若干。 4、药品常用生理盐水、平衡液、双氧水、止血用生物胶。 5、仪器双极电凝器1套、开颅电钻1套、中心吸引1套。 手术体位: 1、仰卧位使用于额顶部血肿 2、侧卧位适用于顶颞及枕后部血肿。 手术步骤: 1.皮肤消毒 常规1%聚吡咯酮碘皮肤消毒,铺无菌巾,贴无菌切口膜 2.头皮切口和止血 2.1在切口两侧铺以干纱布块,沿切口线分段切开皮肤及帽状腱膜层,整个皮瓣可分为3~4段完成。每切开一段,即用头皮夹夹住内、外缘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大的出血点可以电凝止血。 2.2钝性或锐性分离皮肤-腱膜瓣与其下的疏松组织层。

2.3止血满意后,将皮肤-腱膜瓣翻向颅底侧,并在其下垫以纱布团,使皮肤-腱膜内的血管不致因屈曲过度而闭塞,然后以盐水纱布覆盖其上。用双2-0丝线或皮肤固定勾将皮瓣翻起固定,充分显露术野 3.骨瓣成型 3.1切开头皮和肌肉后,按骨瓣形状弧形切开骨膜,以骨膜剥离器分开骨膜及颞肌。 3.2设计骨孔,通常一个骨瓣共钻孔5~6个,空间距离6~7cm。3.3将电钻与颅骨表面垂直钻透颅骨。钻孔完成后,以小刮匙或脑膜剥离器刮尽孔内边缘残留的内板碎片,将线锯导板插入相邻的两个骨孔之间,用线锯将骨瓣各边一一锯开。 3.4若用气动或电动钻时,可换上铣刀进行切割。 3.5最后,沿颅骨锯开线插入骨膜剥离器至骨瓣下方,翻起骨瓣将骨窗下缘附着的肌肉稍向下推开以咬骨钳将骨折线两侧骨瓣修齐,并用骨蜡涂塞止血。 3.6取下的骨瓣可放入双氧水中浸泡 4.清除血肿 4.1用一窄脑压板或神经玻璃子由颅顶部向颅底侧逐渐清除血块,出血点电凝止血或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 4.2将骨窗周围硬脑膜用6*17圆针3-0丝线悬吊于附近的骨膜或帽状腱膜上,放猴子硬脑膜剥离形成新的血肿。 4.3如因脑膜从颅骨内面分离而有渗血时,可在颅骨与硬脑膜之间垫一明胶海绵,6*17圆针3-0丝线再次悬吊,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也可用双氧水小纱布压迫片刻做止血用 5.探察 彻底止血后,用11号刀片在硬脑膜表面切开0.5cm做探察,检查颅内无异常,6*17圆针3-0丝线缝合硬脑膜

硬膜外血肿中医诊疗方案

(脑膜外瘀血病)急性硬膜外血肿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1)有头部损伤史,(2)主要症状:头痛(胀痛为主)、或神情木呆,健忘,神志恍惚,或昏厥,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双手紧握。常伴有呕吐。(3)次要症状:偏瘫,语言不利或昏语、不语,或昏沉嗜卧,或可出现气粗息涌,喉中痰鸣。(4)头颅CT可提示在颅骨与硬脑膜间见梭形高密度病灶。(5)舌紫暗或有瘀斑,苔薄,脉沉涩。 具备(1)、(4),加(2)、(3)、(5)中的任何一项症状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1)有头部外伤史,患者常有伤后当时清醒,以后昏迷,或出现有中间清醒期的意识障碍过程。 (2)常伴有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及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等。 (4)头颅CT检查病变区多呈凸透镜状高密度影,部份患者中线结构偏移。 辨证分析:外力损伤头部至头部骨塌陷、震裂,脉络受损,血离经髓则渗溢流瘀,故头痛,瘀血阻于脑脉,压迫脑髓,蒙闭清,故出现昏厥,不省人事,神情木呆,健忘,神志恍惚、昏沉嗜卧、错语。手足三阳经循行均经过头面部,连于四肢及舌本,瘀血瘀阻头部面脉络,流窜经脉,故出现四肢偏瘫,失语或语言不利。足阳明胃经上耳前,过额主人,循发际,至额

颅,头部经脉受阻,流窜足阳明胃经,胃气升降失常,故出现呕吐。手阳明经脉受阻,郁而化热,上传于手太阴肺经,肺失宣降,痰浊内生,肺气上逆,故出现现气粗息涌,喉中痰鸣。舌紫暗或有瘀斑、苔薄、脉沉涩多为瘀血内阻之象。 鉴别诊断:中医鉴别诊断:脑膜外瘀血苏醒期头痛与内伤头能相鉴别:二者都以头痛为主要症状,但外伤头痛有外伤史,内伤头痛无外伤史。 脑膜外瘀血头痛与眩晕相鉴别,头痛与眩晕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脑膜外瘀血病头痛原因多为外伤所致,眩晕以内伤为主,头痛以疼痛为主,眩晕以昏晕为主,重侧有视物眩转。而头痛多无视物眩转。 脑膜外瘀血昏聩期与中风相鉴别:中风病无外伤史,以老年人多见,素有肝阳亢盛病史,中脏腑者突然昏 昏时间较长,苏醒后有偏瘫;而厥证可有外伤史或无外伤史,以中青少年多见,多无肝阳亢盛病史,伤后即不省人事,可出现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 西医鉴别诊断:硬膜外血肿与急性硬膜下血肿相鉴别:二者都可有外伤后昏迷史,硬膜外血肿多由颅骨板障或硬脑膜上血管破裂引起,硬膜下血肿多因脑皮层表面血管破裂引起,但硬膜外血肿多有昏清醒再昏迷的中间清醒期过程,急性硬膜下血肿多为持续性昏迷或昏迷进行性加重。头颅CT急性硬膜外血肿多呈凸透镜状,伴有相应部位颅骨骨折,脑水肿反应轻,而急性硬膜下血肿多呈新月状,伴有脑挫裂伤,脑水肿反应重。故可鉴别。 (三)证候诊断 昏聩期:1.血瘀气闭:昏厥,不醒人事,双手紧握,牙关紧闭。舌紫暗或有瘀斑。

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一例颅脑损伤得护理查房 时间:2017、2、28 地点:手术室护办室 参加人员:手术室全体人员 主讲人:洪少进 主持人:郑绘 郑绘:大家下午好!颅脑损伤手术基本就是急诊手术,病情都比较重,我们护士必须要有良好得抢救技术,以及熟练得手术配合技术。下面请主讲人介绍一下主要内容。 洪少进: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颅脑损伤得相关知识。主要内容:1、病史介绍 2、概述 3、解剖 4、分类 5、病因 6、临床表现 7、检查 8、治疗 9、洗手护士配合 10、巡回护士配合 11、PIO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病史: 一;病史介绍 患者郑玉花,男,70岁,住院号:17010099、 因患者今天在工地干活时,突发头痛,被工友送回家休息。8点左右,患者意识逐渐模糊,当地乡村医生予甘露醇静脉滴注。呼120急诊送入我院检查治疗。病程中,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无呕吐,右侧上下肢活动减少。头颅CT示左基底节颅内血肿。 完善相关检查,积极术前准备,于2017-2-25下午3点在全麻插管下行左基底节颅内血肿清除术,于17:00带气管插管转入ICU病房。二:概述 颅脑损伤就是一种常见外伤,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她损伤复合存在。其分类根据颅脑解剖部位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三者可合并存在。头皮损伤包括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颅骨骨折包括颅盖骨线状骨折、颅底骨折、凹陷性骨折。脑损伤包括脑震荡、弥漫性轴索损伤、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按损伤发生得时间与类型又可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与继发性颅脑损伤。按颅腔内容物就是否与外

界交通分为闭合性颅脑损伤与开放性颅脑损伤。根据伤情程度又可分为轻、中、重、特重四型。 洪少进: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解剖: 三:解剖 颅骨 脑颅(8块) 成对:顶骨、颞骨 不成对:筛骨、蝶骨、额骨、枕骨 面颅(15块) 成对:上颌骨、颧骨、下鼻骨、鼻骨、腭骨、泪骨 不成对:犁骨、舌骨、下颌骨 小脑位于大脑半球后方,覆盖在脑桥及延髓之上,横跨在中脑与延髓之间。它由胚胎早期得菱脑分化而来,小脑通过它与大脑、脑干与脊髓之间丰富得传入与传出联系,参与躯体平衡与肌肉张力(肌紧张)得调节,以及随意运动得协调。 脑干 脑干(brain stem)属于脑得一部分,即脊髓向颅腔内延伸得部分。脑干位于颅后窝,自枕骨大孔至蝶鞍之间。脑干得功能主要就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得功能有关。 颅骨与脑间有三层膜。由外向内有硬脑膜,蛛网膜与软脑膜,三层膜合称脑膜。它们具有保护与支持得作用,并通过被膜得血管使脑与脊髓得到营养。 硬脑膜 由两层合成,外层兼有颅骨内膜得作用,某些部位两层分开构成硬脑膜窦,硬脑膜在颅底处与颅骨结合紧密。 由硬脑膜形成得结构 大脑镰、小脑幕:幕切迹、小脑镰、鞍隔 海绵窦得毗邻与交通 两侧有横支相连,窦内有颈内动脉、展神经通过,窦外侧壁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上颌神经通过。 脑蛛网膜 薄而透明,缺乏血管与神经,与硬脑膜之间有硬膜下隙 软脑膜 就是紧贴于脑表面得一层透明薄膜,并伸入沟裂。脑得血管在软脑膜内分支呈网,并进入脑实质浅层,软脑膜也随血管进入至脑实质一段。由软脑膜形成得邹襞突入脑室内,形成脉络丛,分泌脑脊液。 脑得静脉

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一病人信息 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患者韩玉成,男,64岁于2016-3-1上午于局麻下行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 二.相关解剖 颅底部由不规则的软骨化骨组成,颅底内表面由前向后为阶梯型的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前高后低。前大部半部被面部诸骨覆盖,后半部枕外粗隆、上项线以下部分称枕下区,是手术通向颅后窝的途径。 脑组织外有3层脑膜覆盖,即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 硬脑膜内层反折处形成静脉窦,静脉窦壁厚缺乏弹性,破裂时止血困难 蛛网膜位于硬脑膜下,两者间为硬脑膜下腔。 软脑膜紧贴脑表面,深入脑的所有凹陷和裂沟,在一定

部位形成邹襞,与室管膜愈合形成脉络膜组织,进入脑室形成脉 三硬膜外血肿手术适应症 1.伤后有明显的中间清醒期,有骨折线经过血管沟,并有明显 脑受压症状或出现颞叶沟回疝综合征者。 2.CT发现在硬膜下有一较大的梭形血肿,使中线移位者。 3.经钻孔证实为硬膜下血肿者。 四手术的麻醉方式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 五手术体位:根据手术部位,采取适合的体位。一般多为仰卧位。 六用物准备 器械包:开颅包、脑系电动钻、方巾、手术衣、脑开、 仪器:脑系电动钻、电刀、吸引器 一次性物品:双极、电刀、骨蜡、明胶海绵、引流管、1.4.7#丝线、输液器、20ml、5mL注射器、头皮夹、脑棉片、必要时备止血纱。 巡回护士:根据体位备头架或头圈、两组静脉通道(必要时麻醉师深静脉置管)、眼贴膜、双耳塞棉球、神外专用标记盒、调节

好室温。 七手术配合 1.手术野皮肤常规消毒铺単:递消毒钳,络合碘纱球消毒头部皮肤,并用酒精棉球脱碘。依次递无菌巾,中单,神经外科专用手术粘贴膜,铺大孔被,递巾钳,固定吸引器、双极电凝、电刀。 2.切开皮肤,皮下及帽状腱膜;沿切口线两侧铺干盐水垫,递手术刀切开皮肤及帽状腱膜层,每切一段,递头皮夹钳钳夹头皮夹,头皮止血。出血部位递双极电凝止血,切开头皮后,递手术刀或干盐水垫钝性或锐性分离帽状腱膜下疏松组织层,向皮瓣基底部翻转。皮肤腱膜瓣内面用双极电凝止血,递盐水垫垫于基底部外面,递湿的盐水垫覆盖其内面。 3.骨瓣形成:递手术刀和骨膜分离器,沿切口内侧切开和剥离骨膜。递颅骨钻钻孔,递小刮匙刮出孔内板碎片,也可用电动颅骨钻和铣刀(动力系统)。递线锯导引条和线锯锯开颅骨。递骨膜分离器插入骨瓣下,向上翻起骨瓣。递骨蜡或脑棉片或双极电凝止血。骨瓣用盐水纱布包裹。 4.清除血肿,彻底止血:递神经剥离子或脑压板,轻轻将血肿从硬脑膜游离下来,可也以用吸引器吸除,遇活动性出血,递双极电凝止血或丝线贯穿结扎。如走行于骨管内的脑膜中动脉出血,递骨蜡或小棉花片填塞止血,则配合进行修补。硬脑膜表面的小血管渗血,递双极电凝一一止血。

神经外科病历考核硬膜外血肿标准

病历考核标准: 硬膜外血肿(颅脑外伤) 一、病史询问要点 颅脑损伤病人入院时大多存在意识障碍,在不能直接向病人询问病史的情况下应尽量向陪同人员了解情况: (1)确切致伤时间; (2)致伤原因; (3)受伤部位; (4)伤后意识状态的变化;有无典型的中间清醒期。 (5)伤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6)在伤后至入院前一段时间曾受过那些处置,使用过那些药物; (7)病人的既往史,特别是有无高血压、糖尿病、排尿性晕厥、心脏病及精神病史等。 二、xx要点 颅脑损伤病人的体格检查原则是迅速、准确、有重点的检查,其要点为: (1)生命体征的检查(呼吸、血压、脉搏和体温); 生命体征改变: 当硬膜外血肿形成时,由于产生脑压迫,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随着颅内压的增高,病人常有头疼,呕吐加剧,躁动不安,早期即可出现Cushing 氏反应: 四曲线,表现血压升高,尤以收缩压升高较明显,脉压差增大;体温上升;心率及脉搏缓慢;呼吸缓慢,严重时且不规则等代偿性反应,等到衰竭时,则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及呼吸抑制。

(2)意识状态的评估根据GCS(Glasgow-Coma Scale)评分方法记录意识障碍的程度;意识障碍: 由于原发性脑损伤程度不一,意识变化可有三种不同情况: (a)原发性脑损伤较轻,伤后无原发昏迷,至颅内血肿形成后,始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意识障碍;往往因伤员可自己到医院看病或回家,也就是说伤员原发脑伤很轻微,头皮也可能无明显伤痕,颅骨平片无骨折,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误诊机会较多,应予以重视。 (b)原发性脑损伤略重,伤后曾一度有短期原发昏迷,以后逐渐有意识好转或完全清醒,但不久又再次陷入昏迷状态,这类病人即所谓典型病例,容易诊断。 (c)原发性脑损伤严重,伤后持续昏迷,且有进行性加深表现,颅内血肿的征象常被原发性脑挫裂伤或脑干损伤所掩盖,较易误诊; 也可以在原发脑伤较重的基础上,继发颅内血肿,这病例易误诊为脑挫裂伤,而采用非手术治疗,当出现脑疝时,始想到颅内血肿的存在。上述第(a)(b)种意识改变的特点在硬膜外血肿比较常见,而第(c)种多为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为多。 (3)瞳孔大小的检查,双侧是否等大等圆以及对光反应情况; (4)对头颅的检查应注意有无开放性伤口,伤口范围、深度及有无异物残留,颅骨有无凹陷,眼、耳、鼻及口腔有无出血和脑脊液样液体溢出; (5)对处于休克状态的病人特别注意有无合并伤的存在 (6)神经反射的检查确定生理反射消失与否,病理反射是否出现,有无锥体束征;神经系统废损体征: 单纯的硬膜外血肿,早期较少出现神经废损体征。仅在伴有脑挫裂伤或因血肿形成压迫功能区时才出现相应的阳性体征。如果病人伤后立即出现面瘫,偏瘫或失语等症状和体征时,应归咎于原发性脑损伤。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神经体征更较少,小脑体征偶尔可见。

开颅血肿清除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适应症:1外伤性硬膜下血肿 2脑血管意外或畸形 3自发性脑出血 严重颅脑外伤伴脑疝 用物准备:开颅包、开颅辅助、脑外显微器械、大衣、小单、大单、冲洗器、头皮夹硅胶引流管双极电凝脑外专用电钻及钻套吸引器0、4、7号丝线、骨蜡 缝合针脑棉(1厘米、1/3、整块棉片)明胶海绵(若干)头网帽输血器 20毫升注射器、伤口敷料 手术体位:根据手术部位而定,有仰卧、侧卧、侧俯卧、俯卧和坐位 手术切口:根据手术部位常有冠状切口、额部和额颞部切口、颞部和颞顶部切口、额顶部切口、顶枕部切口、翼点入路切口。 麻醉方式:一般是气管内全身麻醉 手术步骤: 1.手术野皮肤常规消毒铺单:碘伏消毒皮肤,递大单、小单,铺大洞巾,粘贴手术巾。递布巾钳2把,治疗巾一块做一口袋,固定吸引器,双极电凝。 2.切开皮肤、皮下及帽状腱膜。递手术刀切开皮肤及帽状腱膜层,递头皮夹钳上头皮夹,头皮止血。或递双极电凝止血,递手术刀或纱布,钝性或锐性分离,帽状腱膜下疏松组织层,向皮瓣基底部翻转。用双极电凝于皮肤腱膜瓣内面止血,用纱布垫于基底部外面,递湿的盐水纱布覆盖于其内面,头皮拉勾牵引固定皮瓣。 3.去骨瓣。递骨膜剥离器,沿切口内侧切开和剥离骨膜。递电钻钻孔,血管钳去除颅骨内板碎片。递脑棉填塞在骨孔内暂时止血,递线锯导引板引导线锯依次于两孔中锯开颅骨。递骨膜剥离器插入骨瓣下,向上翻起骨瓣。递咬骨钳咬平骨缘,骨蜡涂抹骨窗、脑棉片或双极电凝脑膜止血。骨瓣用盐水纱布包裹保存。 4.切开硬脑膜。用冲洗器吸生理盐水冲洗硬脑膜。递双极电凝或明胶海绵脑棉片彻底止血后,递脑膜镊提起脑膜、尖刀片在脑膜上切一小口,脑膜剪扩大切口,剪开硬脑膜并用0号丝线小圆针悬吊硬膜。 5.颅内血肿处理。准备明胶海绵若干块,片薄、剪小块备用,小圆针0号线备用,其余根据具体手术进行相应配合 6.血肿处理后,见无出血点,核对缝针和脑棉,递小圆针0号丝线缝合硬脑膜。置硅胶引流管于硬膜下或硬膜外。 7.缝合骨膜。放回骨瓣,递7号丝线角针缝合骨膜。 8.缝合帽状腱膜(圆针)、皮肤(4号丝线)。递碘伏棉球消毒切口周围皮肤,递4#丝线,依次圆针缝合帽状腱膜,角针缝合皮肤。切口再次消毒。 9.包扎伤口。覆盖敷料,包扎。 10.器械护士配合要点(1)按常规开颅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应精力集中, 传递手术用物时准确到位,动作轻柔迅速,切忌碰撞医生手臂。 (2)及时擦净双极电凝镊的尖端(勿用刀片刮),保证有效电凝, 根据手术要求调节双极电凝的大小。 (3)术中保持负压吸引通畅,大小适度,根据手术要求及时更换 大小不同的吸引器头,避免吸力过大损伤脑组织。 (4)根据手术要求准备适当规格的棉片并准确清点计数,使用后 及时收回清理,确保无遗漏。

骨科手术记录大全

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DHS内固定>> 手术程序: 1.麻醉成功后,平卧位,右侧腰背部垫高450,在C-臂机透视下牵引复位骨折,常规消毒铺巾。 2.以右侧股骨大粗隆为起点作外侧纵切口,长10cm,逐层切开,纵形切开阔筋膜、股外侧肌,骨膜下剥离暴露股骨上段外侧。 3.术中见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大粗隆和小粗隆均劈裂、移位,将骨折复位,以一枚导针进贴股骨颈前方打入股骨头作为股骨颈前倾角导向,于大粗隆下方约 2cm钻孔为进针点,在1350定位导向器确定角度并与前一导针平行以确定前倾角,钻入股骨颈,C-臂机透视下观察骨折复位满意,导针位置尚好,测得导针在股骨颈内长8cm,选用7.5cm长DHS螺钉,调好绞刀,顺导针钻入绞刀7.5cm,丝钻攻好螺纹,拧入7.5cm长DHS螺钉,装入滑槽钢板,使钢板紧贴股骨,逐一钻孔拧入4枚螺钉,拧入DHS螺钉尾钉,使骨折端得到加压,检查髋关节活动度好,冲洗伤口,置引流管一根,逐层缝合切口,术毕。 髌骨骨折 1. 平卧位 2. 常规消毒铺巾。 3. 在右膝关节作横弧形切口,切开筋膜层,显露髌骨骨折端,及断裂的髌韧带扩张部,冲洗膝关节腔,清除血肿,见骨折粉碎,移位,将骨折复位,以巾钳维持,平行髌骨纵向钻入两枚克氏针,再以钢丝“8”字环绕绑扎,取1—0Dexon 线环绕髌骨缝扎两周,以固定。 4. 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 肱骨骨折 手术程序: 1. 臂丛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左上臂置于胸前,左上臂根部绑止血带,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 2. 驱血至300mmHg,上止血带,自尺骨鹰嘴至肱骨下段后方切开约长10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肱三头肌及腱膜,显露出尺神经,牵开尺神经以免损伤,自肱三头肌中线切开直至肱骨骨膜,将肱三头肌向两侧拉开,显露肱骨骨折端,见远端向前成角移位,将骨折端血肿清除,牵引复位骨折并维持,取5孔肱骨重建钢板预弯后置于肱骨后侧,钻孔,攻螺纹,拧入螺钉固定,并使骨折端加压,检查骨折固定稳定,肘关节活动不受影响。 3. 冲洗伤口,彻底止血,留置胶管引流1条,逐层缝合。 4. 麻醉满意,术程顺利,术后予左上肢石膏托外固定。 外踝骨折

硬膜外血肿手术治疗和临床路径

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行硬膜外血肿清 除手术治疗诊疗规范 (神经外科) 一、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ICD-10:S06.401)行硬脑膜外血肿清除术(ICD-9-CM-3:01.245)。 (二)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病史:一般均有外伤史,临床症状较重,并迅速恶化,尤其是特急性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伤后短时间内可发展为濒死状态; (2)意识障碍:伤后多数为原发性昏迷与继发性昏迷相重叠,或昏迷的程度逐渐加深;较少出现中间清醒期; (3)颅内压增高表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较早,呕吐和躁动较常见,生命体征变化明显(Cushing’s反应);

(4)脑疝症状:出现较快,尤其是特急性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一侧瞳孔散大后短时间内出现对侧瞳孔散大,并出现去脑强直、病理性呼吸等症状; (5)局灶症状:较多见,早期即可因脑挫伤或/和血肿压迫引起偏瘫、失语。 2.辅助检查: 头颅CT扫描(含骨窗像):典型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与脑表面间有一双凸镜形或梭形高密度影。CT检查可明确诊断、确定血肿部位、评估血肿量。骨窗像对诊断颅骨骨折具有重要意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1.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诊断明确,选用骨瓣开颅血肿清创术: (1)临床有颅内压增高症状或局灶性症状; (2)幕上血肿>30ml,颞区血肿>20ml,幕下血肿>10ml; (3)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或出现昏迷者。 2.需向家属交待病情及围术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4.对于严密观察保守治疗的患者,如出现颅内压增高征象、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或新发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应当立即复查头颅CT,并重新评价手术指征。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S06.401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当患者双侧瞳孔散大,自主呼吸停止1小时以上,或处于濒死状态,不进入此路径。 (六)术前准备(入院当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手术记录

㈠髌骨骨折 1. 平卧位 2. 常规消毒铺巾。 3. 在右膝关节作横弧形切口,切开筋膜层,显露髌骨骨折端,及断裂的髌韧带扩张部,冲洗膝关节腔,清除血肿,见骨折粉碎,移位,将骨折复位,以巾钳维持,平行髌骨纵向钻入两枚克氏针,再以钢丝“8”字环绕绑扎,取1—0Dexon线环绕髌骨缝扎两周,以固定。 4. 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 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1.麻醉平稳后,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单,取右膝前正中长约8厘米纵行切口,切开皮肤浅深筋膜,分离显露骨折处。 2.术中可见髌骨骨折,呈粉碎性,关节腔可见有大量凝血块,髌腱膜于骨折处横断。 3.手术清除骨折端处凝血块,将骨折复位后,暂用巾钳固定。于髌骨旁纵行切开关节囊,手指探查髌骨关节面复位良好,以髌骨记忆合金张力钩固定,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关节腔及切口,用粗丝线缝合修补髌腱膜及关节囊。

4.清点器械无误后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㈡、肱骨骨折 手术程序: 1. 臂丛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左上臂置于胸前,左上臂根部绑止血带,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 2. 驱血至300mmHg,上止血带,自尺骨鹰嘴至肱骨下段后方切开约长10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肱三头肌及腱膜,显露出尺神经,牵开尺神经以免损伤,自肱三头肌中线切开直至肱骨骨膜,将肱三头肌向两侧拉开,显露肱骨骨折端,见远端向前成角移位,将骨折端血肿清除,牵引复位骨折并维持,取5孔肱骨重建钢板预弯后置于肱骨后侧,钻孔,攻螺纹,拧入螺钉固定,并使骨折端加压,检查骨折固定稳定,肘关节活动不受影响。 3. 冲洗伤口,彻底止血,留置胶管引流1条,逐层缝合。 4. 麻醉满意,术程顺利,术后予左上肢石膏托外固定。 左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再次骨折

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发表时间:2009-07-30T16:12:09.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20期供稿作者:陶苏斌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双鸭 [导读] 病例l 患者,男,36岁。因骑摩托车与汽车相撞昏迷半小时入院。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079-02 1 病例点评 病例l 患者,男,36岁。因骑摩托车与汽车相撞昏迷半小时入院。入院查体:深昏迷,GCS 5分,双瞳孔不等大,左侧直径5mm,光反射消失,右侧直径3 mm,光反射迟钝,头颅CT示广泛脑挫裂伤,左额颞顶硬膜下血肿。入院后快速静推20%甘露醇250 ml、速尿40 mg,静滴止血药物,期间手术准备完成,全麻下行左额颞部扩大翼点入路切口,取额颞10 cm×10cm骨辩开颅,清除硬膜下血肿约60 ml,见脑压不高,皮质表面大量点状出血灶,无明显脑搏动。缝合硬膜,骨瓣复位,关颅。术后左侧瞳孔约4 mm,术后第1天患者出现双瞳孔散大,复查CT示广泛脑肿胀,环池消失,术后第3天患者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点评:该患者术前诊断明确,处理厦时,但术中硬脑膜缝合,骨瓣复位,在术后脑水肿、脑肿胀严重的情况下颅内压增高,而使病情加重,以至脑干功能衰竭、死亡。本倒术中发现脑压力不很高是因术前短时间应用大量脱水、利尿药所造成,而在明知广泛脑挫裂伤、脑搏动不良的情况下,应该去骨瓣充分减压。 病例2 患者,男,52岁。因从高处摔伤后昏迷3 h入院。入院查体:中度昏迷.GCS9分,头颅CT示:双额硬膜下血肿,双额叶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后和极准备,全麻下行大冠状皮瓣,双额大骨瓣开颅,清除硬膜下血肿约100 ml,分别抬起双额叶,冲出积血,清除额底部破碎脑组织,去骨瓣,手术顺利,术后第2天双额骨窗部脑膨出,抬高床头,术后第9天患者清醒,住院43天患者有轻度精神症状,出院。半年后行颅骨修补术,恢复良好。 点评:本例患者明确诊断后处理及时,减压充分,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达临床治愈标准。 2 术前准备 2.1禁饮食、剃头、备红细胞2~6U、术前置尿管、术前应用鲁米那钠和阿托品。 2.2术前再进行查体,检查患者是否合并有胸腹部损伤。 2.3急查血常规、血PT、APTT。 2.4向患者或家属交代手术的必要性、危险性及可能的手术并发症,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和输血知情同意书。 3 手术步骤 3.1切口皮瓣和骨瓣形成.根据CT结果设计马蹄形皮肤切口。根据着力部位和症状、体征,若考虑额底、颞极的对冲伤出血可用大型额颞皮瓣或双侧前额部大冠状切口,若额颞部硬膜下血肿伴较严重的额底、颞极部脑挫裂伤,可设计扩大的翼点入路,即切口起白发际内中线旁开3 cm。向后上至顶结节转向颞,再自耳上转向耳前至颧弓中后部,此切口可使骨瓣较大,位置低,便于显露、清除血肿、止血、清除因挫裂伤失活的脑组织,有利于外减压和内减压。 3.2钻孔减压如病情极度危重,先在颞部切口线上做小切口,快速钻一孔,切开硬膜,释放部分血肿,能迅速缓解脑受压,争取手术时机。 3.3硬脑膜切开一般硬膜压力较高,笔者往往在开始手术时要求静注甘露醇250 ml或速尿40 mg,以求在切硬脑膜时压力不致很高,防止脑组织自小切口溢出和突然降压引起脑组织移位、血压下降。经上述处理硬脑膜压力仍很高,可先在硬脑膜上切一小口,以脑膜剪迅速剪开扩大硬膜开口,并用宽脑压板控制血肿放出速度。瓣状切开硬膜后翻向颞底或翻向矢状窦。 3.4清除血肿硬脑膜翻开后用冲洗器冲去脑表面的血肿,不易冲掉时可用吸引器吸除,并将挫裂伤严重的破碎脑组织一并吸除,同时用双极电凝止血,以生理盐水向四周硬脑膜下冲洗脑表面的血液,用宽脑压板轻轻压迫骨窗周围脑皮质,以检查有无挫裂伤及出血,并缓抬额叶、颞叶,以吸除脑叶底部的血肿和挫伤失活脑组织,仔细止血,最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 3.5内减压、外减压若脑挫裂伤广泛、严重,清除血肿后脑肿胀明显或再出现急性脑膨出,排除其他部位继发出血时可适当切除额极、颞极脑组织,实施内减压,骨瓣不复位,实施外减压,以防术后脑水肿导致颅内高压甚至脑疝,不利于病情恢复。 3.6关颅以生理盐水冲洗、检查无出血后,硬膜不予缝合或取一片颞浅筋膜修补硬脑膜,作减张缝合。骨窗缘硬膜与对应部位骨膜作悬吊缝合。放置引流,分层缝合切口。 4 注意事项 4.1脑挫裂伤表面出血应仔细、彻底止血,用双极电凝边电灼边以生理盐水冲洗。 4.2对静脉窦出血的止血,小的出血敷以明胶海绵或止血纱布,并以缝线固定或生物胶固定,较大的裂口出血应以棉片封闭后边显露边以丝线缝合。 4.3术中出现急性脑组织膨起,应考虑其他部位继发出血的可能,应去除骨瓣,止血后迅速关颅,急做头颅CT,或据病情行钻孔探查术。 5 主要并发症及处理 5.1继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如出现对侧瞳孔散大,意识障碍进一步加重,应及时复查头颅CT,必要时手术。 5.2外伤性脑梗死术后注意液体量及血压变化,如出现外伤性脑梗死,可应用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治疗。

神经外科病历考核硬膜外血肿标准

1 / 9 病历考核标准: 硬膜外血肿(颅脑外伤) 一、病史询问要点 颅脑损伤病人入院时大多存在意识障碍,在不能直接向病人询问病史的情况下应尽量向陪同人员了解情况: (1)确切致伤时间; (2)致伤原因; (3)受伤部位; (4)伤后意识状态的变化;有无典型的中间清醒期。 (5)伤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6)在伤后至入院前一段时间曾受过那些处置,使用过那些药物; (7)病人的既往史,特别是有无高血压、糖尿病、排尿性晕厥、心脏病及精神病史等。 二、xx要点 颅脑损伤病人的体格检查原则是迅速、准确、有重点的检查,其要点为: (1)生命体征的检查(呼吸、血压、脉搏和体温); 生命体征改变: 当硬膜外血肿形成时,由于产生脑压迫,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随着颅内压的增高,病人常有头疼,呕吐加剧,躁动不安,早期

即可出现Cushing 氏反应: 四曲线,表现血压升高,尤以收缩压升高较明显,脉压差增大;体温上升;心率及脉搏缓慢;呼吸缓慢,严重时且不规则等代偿性反应,等到衰竭时,则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及呼吸抑制。 2 / 9 (2)意识状态的评估根据GCS(Glasgow-Coma Scale)评分方法记录意识障碍的程度;意识障碍: 由于原发性脑损伤程度不一,意识变化可有三种不同情况:(a)原发性脑损伤较轻,伤后无原发昏迷,至颅内血肿形成后,始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意识障碍;往往因伤员可自己到医院看病或回家,也就是说伤员原发脑伤很轻微,头皮也可能无明显伤痕,颅骨平片无骨折,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误诊机会较多,应予以重视。 (b)原发性脑损伤略重,伤后曾一度有短期原发昏迷,以后逐渐有意识好转或完全清醒,但不久又再次陷入昏迷状态,这类病人即所谓典型病例,容易诊断。 (c)原发性脑损伤严重,伤后持续昏迷,且有进行性加深表现,颅内血肿的征象常被原发性脑挫裂伤或脑干损伤所掩盖,较易误诊;也可以在原发脑伤较重的基础上,继发颅内血肿,这病例易误诊为脑挫裂伤,而采用非手术治疗,当出现脑疝时,始想到颅内血肿的存在。上述第(a)(b)种意识改变的特点在硬膜外血肿比 较常见,而第(c)种多为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为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