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施工图说明书

设计施工图说明书
设计施工图说明书

. . .

z

1.概述

1.1设计依据

(1)

(2)

(3)

(4)1.2 设计遵循的标准规

《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 GB50183-2004

《建筑设计防火规》 GB50016-2006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 GB50151-92(2000年版)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 GB50084-2001(2005年版)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 GB50140-2005

1.3.设计原则

为了保护财产和公民生活的安全,在工程建设中认真贯彻“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针,遵循有关针政策,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做到促进生产、保障安全、便使用、经济合理。

根据有关针政策、法规、规、规定,并结合该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和生产管理特点,确定以下设计原则:

(1)格执行、行业的标准和规,积极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确保生产运行安全可靠;

(2)采用可靠的技术,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流程,节约投资,提高运行效率;

(3)依据西北分公司勘探开发计划,整体规划,合理布局,近期、远期相结合,统筹考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达到既满足勘探开发需要,又节约投资的目的;

(4)采用先进的运行管理体制,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操作和管理人员;

(5)扩建部分工艺流程及选用设备尽量与已建部分相同,以减少操作管理难度及管理维

护费用。

1.4 项目概述

塔河二号联合站消防系统建于2003年,消防主要保护的对象4×5000m3原油沉降罐区及2×10000 m3浮顶净化油罐区;同年,塔库首站新建2×20000 m3浮顶罐区,消防依托二号联消防系统。2005年塔库首站扩建2×20000m3浮顶罐,消防仍依托二号联消防系统。2007年在二号联合站新建2×5000m3拱顶罐及10000m3浮顶罐区,消防依托已建消防系统。本次

. . .

年在二号联合站新建2×5000m3拱顶罐及10000m3浮顶罐区,对新建罐区进行消防设计。

2.塔河油田二号联合站已建消防系统现状

2.1 已建消防系统主要消防对象

塔河油田二号联合站已建主要消防对象如下:

(1) 4×5000 m3原油沉降罐区;

(2) 2×10000 m3浮顶净化油罐区;

(3)塔库首站4×20000 m3浮顶罐区;

(4)2×5000 m3+1×10000 m3原油罐区;

(5)其他辅助生产区和办公建筑物。

2.2 火灾危险性分类

根据储存介质确定火灾危险性如下:

(1)4×5000 m3原油沉降罐区为甲B类;

(2)2×10000 m3浮顶净化油罐区为甲B类;

(3)塔库首站4×20000 m3浮顶罐区为甲B类。

(4)2×5000 m3+1×10000 m3原油罐区为甲B类。

2.3 已建消防系统水源

塔河油田二号联合站站已建2座2000 m3截矮消防水罐(Φ15.7m×9.94m)作为消防水源。消防补水时间不超过48h。

2.4 已建消防设置式

二号联合站火灾以自救为主,主要依靠固定消防设施灭火,消防站协作为辅。

(1)4×5000 m3原油沉降罐区冷却采用固定消防冷却水系统,灭火采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罐区防火堤外设置消火栓、泡沫栓;

(2)2×10000 m3浮顶净化油罐区冷却采用固定消防冷却水系统,灭火采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罐区防火堤外设置泡沫栓、消火栓;

(3)塔库首站4×20000 m3浮顶罐区冷却采用固定消防冷却水系统,灭火采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罐区防火堤外设置消火栓、泡沫栓;

(4)2×5000 m3+1×10000 m3原油罐区冷却采用固定消防冷却水系统,灭火采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罐区防火堤外设置消火栓、泡沫栓;

(4)其他辅助生产区和办公建筑物消防采用地上式消火栓;

(5)所有建(构)筑物设置不同类型和数量的移动式灭火器材。

. . .

2.5 已建消防系统主要设计参数

(1)4×5000 m3原油沉降罐区

着火罐冷却水强度 2.5 L/min·m2

着火罐按罐壁表面积冷却

相邻罐冷却水强度2.0 L/min·m2

相邻罐按罐壁表面积一半冷却

火灾冷却延续时间 6 h

泡沫混合液灭火强度 6 L/min·m2

泡沫混合液供给时间 40 min

扑救流散火灾用泡沫枪 PQ8 2支

扑救流散火灾泡沫混合液供给时间 20 min

泡沫混合比 6%

(2) 2×10000 m3浮顶净化油罐区;

着火罐冷却水供给强度 2.0 L/min·m2

火灾冷却延续时间 4 h

泡沫混合液灭火强度 12.5 L/min·m2

泡沫混合液供给时间 30 min

扑救流散火灾用泡沫枪 PQ8 2支

扑救流散火灾泡沫混合液供给时间 20 min

泡沫混合比 6%

泡沫产生器保护长 24m

m浮顶罐区;

(3)塔库首站4×200003

着火罐冷却水供给强度 2.0 L/min·m2

火灾冷却延续时间 4 h

泡沫混合液灭火强度 12.5 L/min·m2

泡沫混合液供给时间 30 min

扑救流散火灾用泡沫枪 PQ8 2支

扑救流散火灾泡沫混合液供给时间 20 min

泡沫混合比 6%

泡沫产生器保护长 24m

(4)2×5000 m3+1×10000 m3原油罐区

2×5000 m3原油沉降罐:

着火罐冷却水强度 2.5 L/min·m2

着火罐按罐壁表面积冷却

. . .

相邻罐冷却水强度2.0 L/min·m2

相邻罐按罐壁表面积一半冷却

火灾冷却延续时间 6 h

泡沫混合液灭火强度 6 L/min·m2

泡沫混合液供给时间 40 min

扑救流散火灾用泡沫枪 PQ8 2支

扑救流散火灾泡沫混合液供给时间 20 min

泡沫混合比 6%

1×10000 m3浮顶净化油罐:

着火罐冷却水供给强度 2.0 L/min·m2

火灾冷却延续时间 4 h

泡沫混合液灭火强度 12.5 L/min·m2

泡沫混合液供给时间 30 min

扑救流散火灾用泡沫枪 PQ8 2支

扑救流散火灾泡沫混合液供给时间 20 min

泡沫混合比 6%

泡沫产生器保护长 24m

2.6 已建罐区所需最大消防能力(1着3邻):

消防给水量: >117.7L/s

消防泡沫混合液供给量: >72 L/s

消防泡沫液量: >9.3 m3

消防储备水量: >2800 m3

2.6 已建消防系统主要设备及构筑物

消防泵房1座,设:

a、电动离心消防泵3台(2用1备)

型号:XBD10/100

流量:100 L/s

扬程:1.0MPa

功率:160kW

b、泡沫罐2座(容积5.5 m3)

贮罐式空气泡沫比例混合装置 2套

型号 PHZY 80-55

参数 PN=0.6-1.2MPa, Q=12-80L/s

c、2000m3消防水罐

. . .

座数: 2

直径: 15.7m

高度: 9.94m

总有效容积:V=3000 m3

d、烟必静灭火系统

(1)烟必静气瓶组

12×70L 1组

(2)氮气启动瓶 1套

(3)自动控制及报警系统 1套

3.二号联合站扩建部分消防设计

3.1主要消防对象

(1)2×5000 m3原油沉降罐+1×10000m3浮顶净化油罐

(2)其他辅助生产区和办公建筑物。

3.2 扩建部分火灾危险性分类

2×5000 m3原油沉降罐及1×10000m3浮顶净化油罐区为甲B类;

3.3 扩建储罐消防设置式

2×5000 m3原油沉降罐及1×10000m3浮顶净化油罐区冷却采用固定消防冷却水系统,灭火采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罐区防火堤外设置泡沫栓、消火栓;并在罐区围配置一定数量的移动式干粉灭火器材。

其他辅助生产区和办公建筑物配置一定数量的移动式干粉灭火器材以备扑救初期火灾。3.4 扩建储罐消防设计参数

(1)2×5000 m3原油沉降罐区

着火罐冷却水强度 2.5 L/min·m2

着火罐按罐壁表面积冷却

相邻罐冷却水强度2.0 L/min·m2

相邻罐按罐壁表面积一半冷却

火灾冷却延续时间 6 h

泡沫混合液灭火强度 6 L/min·m2

泡沫混合液供给时间 40 min

扑救流散火灾用泡沫枪 PQ8 2支

. . .

扑救流散火灾泡沫混合液供给时间 20 min

泡沫混合比 6%

(2)1×10000 m3浮顶净化油罐区;

着火罐冷却水供给强度 2.0 L/min·m2

火灾冷却延续时间 4 h

泡沫混合液灭火强度 12.5 L/min·m2

泡沫混合液供给时间 30 min

扑救流散火灾用泡沫枪 PQ8 2支

扑救流散火灾泡沫混合液供给时间 20 min

泡沫混合比 6%

泡沫产生器保护长 24m

3.5 扩建储罐区所需最大消防能力(按1着3邻考虑)

消防冷却水最大供给强度:≥ 114.6L/s

泡沫混合液最大供给强度:≥ 64L/s

一次火灾最大需水量:≥ 2800 m3

一次灭火最大需泡沫液量:≥ 8.1 m3

3.6消防校核

消防校核:本次二号联扩建的消防主要依托二号联已建消防系统,二号联站已建消防泵3台,2用1备,消防水泵的供水能力为200L/s>.6L/s,满足扩建罐区的消防要求,无需改造;已建消防水罐的总有效储水量为3000m3>2800m3,也已满足扩建的消防要求,无需扩建。已建泡沫罐贮存泡沫液量11m3>8.1m3,满足要求。

结论:站已建消防设施可以满足扩建部分的消防要求。

3.7扩建储罐消防工艺

(1)消防冷却水系统(稳高压)

消防冷却水泵(已建)→冷却水环状管网(接自已建)→固定式冷却水系统→油罐外壁冷却

消火栓→消防水枪→油罐外壁冷却

2×5000m3原油沉降罐及1×10000m3浮顶净化油罐区外设置?273.0×7.1消防冷却水环状管网接至已建罐区的消防冷却水管网。并且在扩罐区设置固定灭火系统,由固定喷淋对油罐外壁进行冷却保护,同时在管网上设置地上式消火栓作为辅助消防措施。

扩建罐区消防冷却水启动控制:发生火灾,进行消防喷淋冷却时,消防喷淋管控制阀可以接收来自消防盘的信号自动打开,也可以利用紧急手动阀现场手动打开,对储罐进行喷淋

. . .

冷却。

具体的PID要求详见DWG-0000FW01-02。

(2)泡沫灭火系统

消防泡沫泵(已建)→泡沫环状管网(接自已建)→固定式泡沫系统→空气泡沫产生器→油罐灭火

泡沫栓→泡沫枪→罐区流散火灾

2×5000m3原油沉降罐及1×10000m3浮顶净化油罐区外设置?219.1×6.0 泡沫混合液环状管网,泡沫混合也管线接至已建泡沫泵→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出水管上。罐上设置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每座5000m3油罐上安装3套PC16型空气泡沫产生器,每套泡沫产生器均设引出管伸至防火堤外,与泡沫管网连接。1×10000m3浮顶净化油罐上安装4套PC8型空气泡沫产生器,每套2套泡沫产生器一组在泡沫混合液立管下端合用一根管道引至防火堤外,与泡沫管网连接。同时在管网上设置地上泡沫栓。

灭火时,由固定泡沫系统对油罐进行灭火,泡沫栓作为辅助灭火措施。

扩建罐区泡沫灭火系统控制:发生火灾,进行泡沫灭火时,储罐上泡沫混合液控制阀,可以接收来自消防盘的信号自动打开,也可以现场手动打开,对储罐进行灭火。

具体的PID要求详见DWG-0000FW01-03。

4.施工要求

4.1 施工及验收执行的标准和规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50235-9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 GB50261-2005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 GB50281-2006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50268-97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50236-98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GB50242-2002

4.2管道及管件的管材选用

工艺管线DN≤100mm消防管线采用外热镀锌钢管,DN200消防管线选用无缝钢管,材质为20号钢,执行GB/T8163-1999《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热镀锌钢管应采用无缝钢管外热镀锌。

工艺管线DN≥250mm钢管选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材质为L290,执行GB/T9711.1-1997《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A级钢管》。

穿路套管DN≤200mm钢管选用无缝钢管,材质为20号钢,执行GB/T8163-1999《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DN≥250mm钢管选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材质为Q235-B,执行SY/T5037-2000《低压流体输送管道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

. . .

阀门的配对法兰、螺栓、螺母、垫片由阀门供货商提供,其余法兰采用HG20593-97《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垫片采用HG20606-97《钢制管法兰用非金属平垫

片(欧洲体系)》,管件均采用《钢制对焊无缝管件》(GB/T12459-2005)。

仪表风管线采用外热镀锌钢管,热镀锌钢管应采用无缝钢管外热镀锌。材质为20号钢,执行GB/T8163-1999《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雨淋阀组间排水管线采用PVC排水管。

4.3 管道连接式

镀锌钢管采用丝扣或沟槽式连接件(卡箍)连接;其余钢管的连接式为焊接;

PVC-U排水管道采用承插式粘接。

4.4 管道敷设

埋地管道敷设,管沟底应平整,不得有突出坚硬物体,埋地管线在敷设过程中不得破坏保温层及防腐层。排水管线敷设开槽的底宽度不宜小于管外径加300mm。沟槽底应平整,不得有突出坚硬物体。排水管道敷设应格按照坡度敷设,禁出现无坡及倒坡现象。由于该项目是扩建工程,新建管线与站管线交叉时,施工时遵循小管让大管,压力管让重力管的原则进行处理。

4.5 管线防腐、涂色

所有管线防腐前均应除锈,除锈等级应达到GB/T8923中Sa2.5级的要求。

(1)镀锌管线不做防腐,外表面防腐如下:

地上镀锌钢管外防腐:

底漆:磷化防腐底漆, 2道,干膜厚度≥50~80μm

面漆:丙烯酸聚氨酯面漆, 1道,干膜厚度≥50μm

总厚度:≥100μm

埋地镀锌钢管外防腐:

底漆:磷化防腐底漆,2道,干膜厚度≥50~80μm

面漆:厚浆型环氧煤沥青面漆,3道,干膜厚度≥300μm

总厚度:≥350μm

(2)钢管(非镀锌)做外防腐:

钢管(非镀锌)防腐:

底漆:8701饮用水专用防腐涂料底漆,2道,干膜厚度≥80~100μm

面漆:8701饮用水专用防腐涂料面漆,3道,干膜厚度≥ 150μm

总厚度:≥230μm

埋地钢管(非镀锌)外防腐:

底漆:环氧富锌底漆, 2道,干膜厚度≥80~100μm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1)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概述 受古蔺县水务局委托,我单位于2014年9月初编制完成了本项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两河项目区(叙永县)太平溪小流域实施方案》,并于9月9日在四川省水利厅通过了专家技术审查会,按照与会专家修改意见于9月下旬修改完成实施方案后进行报批申请。于10月初领取到四川省水利厅下发的《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宣汉县杨家河等21条小流域实施方案的批复》(川水函[2014]1338号)。 该工程实施方案批复情况如下:星光河小流域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5km2。共实施坡改梯60.00hm2(石坎48.50hm2,土坎11.50hm2);水土保持林276.0hm2;经济果木林364.0hm2;封禁治理1099.46hm2;保土耕作550.54hm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塘堰整治7座,蓄水池32口,沟渠12.68km,沉砂凼58个,作业道路7.63km。 星光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1076.38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697.48万元,植物措施288.97万元,封禁治理6.95万元,独立费用82.98万元。 为尽快实施完成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我院根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实施方案》及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宣汉县杨家河等21条小流域实施方案的批复》(川水涵[2014]1338号),进行了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施工设计。 二、设计依据 1、设计执行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1)《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程》(SL336-2006);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 16453.1-2008);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 16453.4-2008);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治理技术》(GB/T16453.6-2008); (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范通则》(GB/T15772-2008);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2008); (8)《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9)《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制图》(SL73.6-2001); (10)《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448-2009); (11)《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449-2009); (12)《水土保持术语》(GB/T20465-2006); (1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14)《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4); (15)《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 (16)《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及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2、基础资料 (1)《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四川省实施规划》(2013~2017年)》; (2)《四川省古蔺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2000年~2015年); (3)《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古蔺县实施方案》(2013~2017年); (4)《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水保[2013]442号) 三、设计工程概况 为尽快实施完成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我院根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实施方案》及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宣汉县杨家河等21条小流域实施方案的批复》(川水涵[2014]1338号),进行了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施工设计。

1交通工程的设计说明书(施工图的设计)

交通工程设计说明书 1 工程概述 空港大道南起黄石东路,连接现状云城西路,北至106国道,全长约6公里。 本项目为空港大道(黄石东路-109国道)工程北段,工程南起于规划七路地铁检修段下沉道路,北止于106国道。主线长337.074m,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速度为60km/h,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3.5m,双向8车道;左辅道长384.171m,右辅道长397.542m,城市次干道标准,设计速度为40km/h,,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5.6m,双向4车道。 项目地理位置图 2 本次设计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 5768.1-2009。 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2009。 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 5768.3-2009。 5、《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 24722-2009。 6、《道路预成形标线带》GB/T 24717-2009。 7、《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0-2008。 8、《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3880.1-2006。 9、《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GB/T 3880.2-2006。 10、《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GB/T 3880.3-2006。 11、《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12、《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12。 13、《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2003。 14、《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15、《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规范》GA/T851-2009。 16、《广州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计技术指引》 17、《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1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19、《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2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21、《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 50647-2011。 2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2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2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 3 交通标线 3.1 设计原则 1、各标线的设置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的要求。 2、标线用于管制和引导交通,应具有鲜明的确认效果。标线设置在路面上,应具有附着力强、经久耐磨、使用寿命长、耐候牲好、抗污染、抗变色等性能。同时,标线还应具有施工时干燥迅速、施工方便、安全性能好等性能。在夜间,标线应具有良好反光效果,对行驶车辆的诱导有重要作用。 3、除减速标线外,一般热熔型涂料的冷膜厚度为1.8±0.2mm。

总图设计图纸深度要求

方案设计阶段的总平面设计内容: 设计说明书 1、概述场地现状特点和周边环境情况,详尽阐述总体方案的构思意图和布局特点,以及在 竖向设计、交通组织、景观绿化、环境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2、关于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以及原有建筑和古树名木保留、利用、改造(改建)方面的总 体设想。 设计图纸 1、场地的区域位置。 2、场地的范围(用地和建筑物各角点的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 3、场地内及四邻环境的反映(四邻原有及规划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场地内需保留的建筑 物、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存、现有地形与标高、水体、不良地质情况等)。 4、场地内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及建筑物的布置并表示出主要建筑物与用地界线 (或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及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5、拟建主要建筑物的名称、出入口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以及地形复杂时主要道路、广场 的控制标高。 6、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 7、根据需要绘制下列反映方案特性的分析图:功能分区、空间组合及景观分析、交通分析 (人流及车流的组织、停车场的布置及停车泊位数量等)、地形分析、绿地布置、日照分析、分期建设等。 一般情况下,做到以下深度即可满足常规要求: 场地的区域位置图:大城市应包括城市位置和区域位置; 现状图:现有地形和标高、地貌、现状环境、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存、用地红线……; 总平面图:拟建主要建筑物的名称、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控制标高。场地内外主要道路、出入口、绿化、停车、指北针、风玫瑰图、比例、技术经济指标表……; 交通道路图:也可分为道路广场图和交通流线分析图; 绿化图:也可分为绿化布置图和绿化景观分析图; 竖向图、管网图(可以不做)。 初步设计阶段的总平面设计内容: 在初步设计阶段,总平面设计专业的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根据合同约定的鸟瞰图或模型。

电气施工图设计说明

电气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建筑概况 本工程位于(),()路与()路交叉口()。建筑面积()。地下()层,主要为 车库、各种机房、库房,地上()层,主要为办公室、餐厅、会议室等,属于()类建筑。建筑主体高度(),裙 房高度()。结构形式为(),基础为(),楼 板厚(),垫层厚()。 二、设计依据: .各市政主管部门对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 .甲方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年版)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其它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范,规范; .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三、设计范围 本设计包括红线内的以下内容:

.高、低压配电系统; .电力配电系统; .照明配电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 .防雷及接地系统; .人防工程; .室外照明系统(与专业厂家配合); .报告厅,演播室,多功能厅等的调兴照明系统(与专业厂家配合); .有工艺设备的场所(例如:厨房、电梯等),设计仅预留配电箱; .根据甲方()文,本工程设计时,公共场所及所有办公室的强电设备均只做预留,强电将电源引至配电箱,预留装修照明仅先期估算照明容量,待以后由室内装修设计负责进行配电盘及平面的二次设计,以防止重复投资。 .本工程电源分界点在高压进线柜处。 四、供电设计 .本工程负荷等级为()级。 .本工程从()及()引来两路高压电源,每路均能承担本工程全部负荷。两路高压电源同时工作,互为备用。

高压电源引至设在本工程()层的分界室。变配电所设在地下()层。高压为单母线分段运行,手动联络,高压断路器为真空断路器,直流操作(),继电保护为定时限过流及速断保护。 .用电负荷 ()()(其中:照明(),电力(),消防设备(),选用()台()变压器。 .选用(一台)柴油发电机组()作为第三路电源。 .低压为母线分段运行,联络开关设自投自复、自投不自复、手动,转换开关。自投时应自动断开非保证负荷,以保证变压器正常工作。主进开关与联络开关设电气联锁,任何情况下只能合其中的个开关。 .计费:本工程为高压计费,低压设电力分表。 .在变配电所低压侧,设功率因数集中自动补偿装置,电容器采用自动循环投切方式,要求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大于。本工程要求荧光灯,气体放电灯单灯就地补偿。要求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大于。.高压开关柜均采用()进、()出的接线方式。 .低压开关柜均采用()进、()出的接线方式。 .高压断路器开断能力()。低压断路器要求运行开断能力在()以上,且设过载长延时、短路瞬时脱扣器,部分回路设失压脱扣器。所有低压开关脱扣器额顶电流宜与开关的框架电流相同,且脱扣电流可调。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方已审核通过的建筑设计方案。 2、甲方来往的书信,传真等文件。 3、国家现行建筑设计的有关规范、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 版) 《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 )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67-97.2003 年版)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 )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等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丽园公司4 号楼6、抗震设防烈度:七级 2、建设地点:长葛市创业园死号地7 、建筑耐久年限:一级五十年 3、建设单位:长葛市电力公司8、主要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 4、使用功能:办公、会议

5、建筑类别及耐火等级: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三、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四、总平面

1、本工程设计标高士0.000相当于黄河高程标高83.7M,室内外高 差0.900M。 2、建筑定位放线,土方工程、管道布置、道路、广场、绿化等均按总平面图施工。注意各工种之间的配合,注意现有城市及小区的各种管线的走向与位置,避免现有管道造成损坏。 五、建筑注意构造做法要求 (一)防水 所以防水工程均应按《中南地区通用建筑标准设计—建筑配件图集》设防施工。凡防水材料均应采用非焦油型,凡卷材不宜采用热熔法施工,而宜采用冷粘贴工艺施工。所以上下水管、电缆等穿越地下室外墙时应埋设防水钢套管(相见大样图)施工时应与各设备专业工程图纸紧密结合。 凡图注明使用防水砂浆者,均为1:2水泥砂浆内掺水泥重量的5%无机铝盐防水剂(BS1). 各防水材料、隔热材料要求采用优质产品,施工时应严格遵守有关生产厂家规定的施工技术要求。 对后浇带、施工缝、穿墙管道、预埋件、预留连接口等薄弱环节、易漏部位,应精心施工、确保整体防水层的连续性,卷材防水层应全面封闭,并高出室内地面标高150mm。 必须有专业公司对特殊部位防水构造作深化设计,经设计院认可后, 由专业施工队施工,并负责保证质量。 1、屋面防水 屋面防水等级H级;做法详见“建施-2 ”、“建筑构造统一做法表”。防水层次:

总图的概念

总图设计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徐忠辉 一、总图设计的作用、现状及发展 1.总图设计的定义 总图设计、总体设计、场地设计、总图与运输设计、总平面设计、室外工程设计、小市政设计、景观设计等。(MASTER PLAN\SITE PLAN\GENERAL PLAN\LANDSCAPE DESIGN) 总图设计:是针对基地内建设项目的总体设计,依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和规划设计条件,在基地内外的现状条件和有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人为地组织与安排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 5、总图设计成果: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 方案阶段:总平面设计说明及设计图纸, 初步设计阶段:3.3.总平面 -- 设计说明书、区域位置图(根据需要绘制)、总平面图、竖向布置图

施工图阶段:4.2.总平面图、竖向布置图、土石方图、管道综合图、绿化及建筑小品布置图、详图:包括道路横断面、路面结构、挡土墙、护坡、排水沟、池壁、广场、运动场地、活动场地、停车场地面、围墙等详图 各阶段可能需要绘制的图纸还有:征地图、交通流线图、消防报批图、人防报批图、绿化报批图、地勘定位图、报建(报规)图、建筑定位放线图,配合单体施工图审查的总平及竖向图、场地初(粗)平图,管线报装图、管线过路管预留图、树木移植图等配合图(注意母图永远是总平面图,任何修改和变化应及时修正总平面图,充分利用图层管理器) 6、总图设计的重要性 总图设计是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对建设项目起着非常关键的综合控制作用,没有总图设计的项目必定出现许多问题,必定加长建设周期,增加建设投资,影响建成后的使用,甚至出现影响和谐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滑坡、水涝、火灾、疏散、交通等)了解总图设计的技术要求可更好的帮助建筑师在方案阶段的工作。 环保节能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1.1 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宜利用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利用夏季自然通风,建筑的主朝向宜选择本地区最佳朝向或接近最佳朝向。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4.1.1 建筑物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间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4.0.2 居住建筑的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在总平面、竖向布置和绿化设计中考虑雨水的渗透、回收利用,减少硬化地面新技术的运用:如污水的生态处理、地源(水源)热泵技术 新型和传统环保材料的运用:如无砂混凝土(雨水的渗透)、新型沥青(强度高、寿命长、噪音小)

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说明范本

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建筑概况 本工程位于____(省市)____(区)____(路)。总建筑面积约____.地下____层,主要为____,地上___层,主要为____. 本工程属于___类(办公)建筑。建筑主体高度___m,裙房高度___。结构形式为___。基础形式为___. 建筑类别为___类,防火保护对象分级为___级。 2。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得工程设计资料。 3。各市政主管部门对初步设计得审批意见. 4.甲方提供得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5.国家现行得主要规范、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等。 二、设计范围 1.本工程设计包括建设红线内得内容:10/0、4kV变、配电系统、电力配电系统、照明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 2.与其她专业设计得分工 (1)室外照明系统、由专业厂家设计,本设计仅预留电源。 (2)报告厅、多功能厅等得调光照明系统,本设计仅预留电源容量. (3)有特殊设备得场所(例如洗衣机房、厨房等),本设计仅预留配电箱并注明用电量。(4)有特殊装修要求得场所,由室内装修设计负责进行照明平面得设计。本设计将电源引至配电箱、预留并在平面图上注明装修照明容量. (5)电源分界点为地下一屋高压配电室电源进线柜内进线开关得进线端.高压电缆分界

建筑总平面图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阶段的总平面设计容 (2) 一、设计说明书 (2) 二、设计图纸 (2) 初步设计阶段的总图设计容 (3) 一、设计说明书 (3) 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3) 2、场地概述 (3) 3、总平面布置 (4) 4、竖向设计 (4) 5、交通组织 (5) 二、设计图纸 (6) 1、区域位置图 (6) 2、总平面图 (6) 3、竖向布置图 (7)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总平面设计容 (9) 一、图纸目录 (9) 二、设计说明书 (9) 三、总平面图 (9) 四、竖向布置图 (10) 五、土方图 (11) 六、管道综合图 (12) 七、绿化及建筑小品布置图 (13) 八、详图 (13) 九、设计图纸的增减 (13) 十、计算书 (13)

方案设计阶段的总平面设计容 一、设计说明书 1、概述场地现状特点和周边环境情况,详尽阐述总体方案的构思意图和布局特点,以及在竖向设计、交通住址、景观绿化、环境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2、关于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以及原有建筑和古树名木保留、利用、改造(改建)方面的总体设想。 二、设计图纸 1、场地的区域位置、 2、场地的围(用地和建筑物角点的坐标和定位尺寸、道路红线)。 3、场地及四邻环境的反映(四邻原有及规划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场地需要保留的建筑物、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存、现有地形与标高、水体、不良地质情况)。 4、场地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及建筑物的布置并表示出主要建筑物与用地界线(或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及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5、拟建建筑物的名称、出入口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以及地形复杂是主要道路、广场的控制标高。 6、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 7、根据需要绘制下列反映方案特性的分析图:功能分区、空间组合及景观分析、交通分析(人流及车流的组织、停车场的布置及停车泊位数量等)、地形分析、绿地布置、日照分析、分期建设等。 一般情况下,做到以下深度即可满足常规要求: 场地区域位置图:大城市应包括城市位置的区域位置; 现状图:拟建主要的建筑物的名称、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控制标高。 场地外主要交通道路图:也可分为道路广场图和交通流线分析图; 绿化图:也可分为绿化布置图和路滑景观分析图; 竖向图、管网图(可以不做)

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说明

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建筑概况及总体说明 工程名称:浩创-达观上院 建设单位:惠州市宏诚实业开发有限公司 本工程为:1.建设地点:惠州市仲恺 2.建筑层数:地上29层;建筑高度:90.2m,地下2层 3365.24m,总建筑面积:62126.58m 22建筑基底面积: 3.建筑耐火等级一级 二、设计依据: 1、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2、建设方提供的有关职能部门认定的工程设计资料,建设方设计要求; 3、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及规范: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2013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2009 )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98-2009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00-9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 《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J/T15-42-200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20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116-2013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住宅建筑规范》GB50981-2014 三、设计范围: 1、本设计负责红线范围内的建筑内电气设计及室外电气管网设计 2、精装修区域的照明设计由建设方另行委托其他设计公司负责,本设计负责精装修区域的电源预留及相关的协调配合工作。 3、本工程设计内容如下: (1)供配电系统 (2)配变电所(配电房内的高低压电气设计由专业电力公司设计) (3)低压配电系统 )照明设计(办公室,商业部分及其他需要精装修的场所由业主二次装修自行设计)4(.(5)防雷保护、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实用文档 xxx施工图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和采用的规、标准 1)“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2)平面地形图等资料 3)《全椒县B片区详细性控制规划》 4)《全椒县xxx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冶金工业部华东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 2013.06 5)《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CJJ 37--2012) 6)《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7)《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CJJ169-2012) 8)《无障碍设计规》(GB 50763--2012) 9)《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JTG D40--2011) 1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JTG F30--2003) 11)《公路路基设计规》(JTG D30--2004) 1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JTG F10--2006) 1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CJJ1--2008) 1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JTJ034--2000) 1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JTJ004--89) 16)《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JTG/T D32--2012) 1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18)《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014--2006)2011版 19)《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GB50069--2002) 2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GB50318--2000) 21)《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68--2008) 22)《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2001) 2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GB50289--98) 24)《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CJJ75--97) 2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 2设计概要 2.1 工程围、工程规模、测设过程及主要工程容 全椒县地处皖东,江淮分水岭南侧,滁岸。地理坐标为北纬31°51′~32°15′,东经117°49′~118°25′之间。全椒县域东部毗邻省江浦县,南与和县、含山县隔河相望,西临市、肥东县,北与市南谯区接壤。县城位于全椒东部南屏山下,襄水河畔,北距市区22公里,东距60公里,西距100公里,距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市390公里。 本项目位于全椒县县城西部,包含两条道路:西门街、xxx。西门街为南北走向,南起花园路,北至本次设计xxx,全长156.64m;xxx为东西走向,西起本次设计西门街,东至前进小学,全长389.379m。西门街、xxx均为城市支路,红线宽15m,为双向两车道,设计时速30km/h。道路沿线地势较为平缓,西门街现状为4米宽的水泥路,xxx现状为碎石路,道路两侧主要为房屋,同时在西门街的西侧、xxx的北侧为现状古襄河。 主要工程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路灯工程、绿化工程。 2.2 技术指标及设计参数 本次设计项目包含两条道路:西门街、xxx。西门街南起花园路,北至本次设计xxx,全长156.64m;xxx西起本次设计西门街,东至前进小学,全长389.379m。两条道路均为城市支路,红线宽15m,设计时速30km/h。 根据前期方案汇报结果及与建设方沟通确认,西门街、xxx的实施路幅为:9m车行道+3m 人行道×2=15m。 技术指标及设计参数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定稿)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1、工程概述 1.1工程位置及建设意义 硅谷大街拓宽改造工程位于范家屯镇的东南部,为范家屯镇与长春市区联系的主要通道。该工程的建设将更近一步的推动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沿线开发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1.2设计主要内容及工程规模 本次设计研究范围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及所涉及的相关问题。 工程起点桩号K0+600,终点桩号K4+360,全长3760m。 主要工程项目如下: 道路:包含K0+600—K4+360段的道路工程、路内排水工程、土方工程。 道路标准横断为双幅路形式:中央分隔带8米,行车道16米×2,路肩0.5米×2。道路的右幅利用原有道路,本次设计只包括中中央分隔带和左幅路及左侧路肩。 排水管线:道路左侧新建雨水管线共3572.5米。 桥梁:新建2座中桥,K1+411中桥为4孔16米,K4+313.08中桥为3孔16米,桥右幅为原有桥梁,本次只设计包含左幅。 本次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1、道路平面、横断面设计;2、道路纵断面设计;3、路基、路面设计;4、排水设计;5、桥梁工程设计;6、附属工程设计。 2、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 2.1设计依据 1、本设计委托单位: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人民政府。 2、道路工程中线规划坐标及横断 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37-2012)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6、《给排水标准图集》(2006年版) 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CJTGD50-2006) 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9、《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10、《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11、《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建设部 1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13、《范家屯镇城镇总体规划(2009―2020)》 14、《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15、《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 2.2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一及脸收规范》(GB50268-2008) 3、《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850141-2008) 2.3主要技术标准 2.3.1、道路工程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I级 (2)设计车速: 60Km/h (3)荷载标准: 双轮组单轴载BZZ-100 (4)结构设计年限: 15年 (5)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 (6)最大纵坡:1.958% (7)最小纵坡:0.014% (8)最小坡长:220米 (9)最小凸曲线半径:6000米 (10最小凹曲线半径:7700米 (11)最小竖曲线长度:68.6米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

总说明书 一、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为交叉口改造项目,工程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东北侧,伦教镇东侧。主线道路为碧桂路,被交线道路为龙洲路。本工程近期按菱形立交实施,远期为枢纽式立交,其中以碧桂路跨线桥为主体工程。本工程近期实施方案设计范围,碧桂路南起K59+571.497,北止K61+051.497,长1.48km。 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评审会议于2008年3月14日在顺德区召开。根据评审会意见,我单位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认真研究后,对相关章节进行了修改补充及完善。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期间,业主又先后召开了数次“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协调会”,并形成了《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补充大纲》。本施工图修编设计按照《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评审意见》及《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指导大纲》及补充大纲等有关文件来编制。 1.1 任务依据 1)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二期工程(SJ2-5合同段)勘察设计招标文件。 2)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二期工程(SJ2-5合同段)勘察设计合同。 3)三洲路口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编)(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2007年4月)。 4)三洲路口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2007年4月)。 5)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首期工程方案施工图设计原则(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 线网首期工程勘察设计总体组,2007年12月)。 6)《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函》佛交函【2007】475号。 7)《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指导大纲及补充大纲》(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首期工程勘察设计总体组,2008年3月) 8)《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 9)有关会议纪要。1.2 采用规范

总图设计说明书

第一部分交通运输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1行政区域概况 图1-1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地图 如图1-1所示,官渡区位于昆明主城东南、美丽的高原明珠滇池北岸,地处现代新昆明主城与呈贡新城的连接带,是云南省会城市昆明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滇池古渡口“官渡”而得名。改革开放以来,官渡区紧紧把握发展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自加压力,负重奋进,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已由过去的城郊农业区发展成为昆明市四个中心城区之一。是全省的交通枢纽和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也是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县区之一。2004年9月区划调整后,拥有552.21平方公里土地,建成区面积由区划调整时的52平方公里增加到6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95.7%。 1.2行政区划 2007年末全区户籍人口49.4万人,辖10个乡镇、街道,其中乡1个、镇1个、街道8个,村(居)民委员会99个,自然村189个,社区53个。 1.3地质及自然地理环境

官渡区位于东经102.41'~103.03'、北纬24.54'~25.13'之间。东西宽41.5公里,南北长39公里。位于昆明主城东南、滇池北岸,是古滇文明重要的发祥地,因盛极一时的滇池古渡口官渡而得名。全区总面积552.21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13平方公里,下辖八个街道和一镇一乡,常住人口75万人。区内主要入滇河道23条,长200公里。滇池流域面积372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67%。滇池湖岸线长17.6公里,濒临306平方公里滇池水面。 生态环境良好。全区海拔在1886.6—2731米之间,平坝地区海拔普遍为1900—2000米,属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受四周山脉的阻隔和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形成干湿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遇雨成冬”和上、中、下层次分明的立体气候。 自然资源丰富。2007年,全区有耕地5755公顷,林地2.8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3.96%。区内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垂直分布明显。按成土条件、形成过程和土壤特性区分,有红壤、紫色土、石灰岩土、水稻土、沼泽土等5类。矿产资源以沉积类型为主。已发现的金属矿产主要有铅土矿和赤铁矿;非金属矿主要有石灰岩砖用土、陶土、磷块岩、褐煤、泥炭等。

施 工 图 设 计 总 说 明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Ⅰ设计说明 一. 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日溪乡党洋村畲族文化公园 二. 设计依据 1. 现行国家颁布有关工程建设的各类规范、规定与标准。 2. 业主提供的基地现场有关现状基础资料。 3. 业主认可的方案设计有关文件(其中包括业主反馈信息、方案设计与扩初设计评审会意见)。 三. 设计范围 园林景观设计 四. 设计深度 1. 参照“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的要求。 2. 本设计单位内部技术管理条例中有关规范要求。 五. 一般说明 1. 本工程设计除注明者外,标高采用绝对标高(业主提供),坐标采用何种坐标系,均与标高一致为业主所提供的数据;图纸中所标的尺寸均以毫米(mm)为单位,标高以米(m)为单位。 2. 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设计所指距地高度均指距离完成面高度。 3. 本工程铺装地面的排水坡度应设在1%左右,若出于景观需要,可将排水坡度设定在2%~3%在的范围;景观道路的路面横坡坡度设定在1%~2%,最小纵坡度设定在0.5%以上,以确保路面排水畅通。 4. 所有地面工程、墙体工程及综合工程中的驳岸与景石布景工程,应在主体工程、地下管线完工后,方可进行施工。 5. 特殊工艺如雕塑、喷泉、艺术假山、钢及膜结构等等,其详细施工图纸与施工安装应由专业队伍负责,但须同时向设计单位提供相关的施工图纸,并由专业队伍派人员赴现场施工或配合土建施工。 6. 各种施工安装必须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部门标准及各项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并与结构、水电、绿化等专业施工图纸密合切地配合。 (二). 图例 本工程设计图纸中总平面图、分区图、铺装平面图、植物配置图、景观灯具及城市家具布置图均示有图例说明。 六. 土建说明 (一). 材料要求 1. 结构材料 1) 混凝土材料: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工程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采用C20,垫层(在钢筋结构下)为C15;钢筋混凝土若用在景观道路与铺地上,预制的为C20,现浇的为C25;若用在构筑物、园建小品及水池等等上,预制的为C15,现浇的为C20~25;钢筋采用HPB235,应符合国家标准有关规定。 2) 砖砌体材料: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工程所用的砌体均为MU10非粘土砖,规格为240×115×53mm,M5砌筑砂浆;如果墙体厚度为1/4标准砖,则采用1:2.5水泥砂浆砌筑;用于基础及承重砌块不得使用轻集料混凝土砌块。 3) 金属件材料: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工程所用的圆钢、方钢、钢管、型钢、钢板等均采用Q235--AF钢;不锈钢材应符合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焊接及焊接材料也应符合国标中的有关技术规定,焊缝应满焊并保持焊缝均匀,无裂缝、过烧现象,外露处应挫平、磨光;焊条用E43系列,焊缝高度6mm,钢与不锈钢之间的焊接采用不锈钢焊条;各金属构件表面应光滑平直、无毛

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本

初步设计说明书本

工程设计责任人

附件 1 市***[201*]***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 2市人民政府渝府(201*)***号文,关于《关于***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 3 市规划局渝规建审(201*)***字第***号文,《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 4 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1*)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同意***工程设计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 5 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1*)***号文,《关于***工程设计(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 6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设计说明书 1概况 1.1工程概况 表1.1 工程概况表 建筑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年 1.2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2.1市***委员会,[200*]***5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1.2.2市人民政府,(200*)***号文,《***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 1.2.3市规划局,重规建审(200*)***字第***号文,《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 1.2.4 市规划局***年***月下达的本工程现状规划红线地形图;

1.2.5 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0*)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工程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 1.2.6 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0*)***号文,《关于***工程(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 1.2.7 市人民防空委员会***年***月***日下发的修建防空地下室设置意见书; 1.2.8 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渝(*)环准[201*]*号; 1.2.9 顾客提供的设计委托书、本阶段的设计要求及各种有关设计的基础资料和双方会商纪要; 1.2.10 顾客提供的由***单位***年***月编制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2.11 有关部门批准并经顾客确认的由***院编制的本工程方案设计文件; 1.2.12 顾客与我院签定的《建筑工程设计合同》; 1.2.13 与本工程设计有关的国家和地方现行法规、规、规程、标准; 1.3 建设场地概况 1.3.1项目区位:位于市奉节中心城区。 1.3.2工程所在地区气象条件: 气象台装置位置:北纬29 0 35‘;东经106 0 28‘。温度:年平均温度18.3℃;极端最高温度44.0℃;极端最低温度-1.8℃。降雨量:历年平均降雨量1081.7mm;最大小时降雨量65mm。湿度: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9%;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6%;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81.3%。风向:全年主导风向北风;最大风速28.4m/s;冬季风向C频率36%,北向频率15%;夏季风向C频率31%,北向频率10%。历年平均风速2.2m/s。基本风压

电气设计说明范文

电气施工图设计统一说明 一、建筑概况 本工程位于(),()路与()路交叉口()。建筑面积(m2)。地下()层,主要为车库、各种机房、库房,地上()层,主要为办公室、餐厅、会议室等,属于()类建筑。建筑主体高度(M),裙房高度(M)。结构形式为(),基础为(),楼板厚(mm),垫层厚(mm)。 二、设计依据: 1.各市政主管部门对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 2.甲方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9.《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 10.其它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范,规范; 11.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三、设计范围 本设计包括红线内的以下内容: 1.高、低压配电系统; 2.电力配电系统; 3.照明配电系统; 4.楼宇自控系统;

5.防雷及接地系统; 6.人防工程; 7.室外照明系统(与专业厂家配合); 8.报告厅,演播室,多功能厅等的调兴照明系统(与专业厂家配合); 9.有工艺设备的场所(例如:厨房、电梯等),设计仅预留配电箱; 10.根据甲方()文,本工程设计时,公共场所及所有办公室的强电设备均只做预留,强电将电源引至配电箱,预留装修照明仅先期估算照明容量,待以后由室内装修设计负责进行配电盘及平面的二次设计,以防止重复投资。 11.本工程电源分界点在高压进线柜处。 四、供电设计 1.本工程负荷等级为()级。 2.本工程从()及()引来两路10kv高压电源,每路均能承担本工程全部负荷。两路高压电源同时工作,互为备用。 3.10kv高压电源引至设在本工程()层的分界室。变配电所设在地下()层。高压为单母线分段运行,手动联络,高压断路器为真空断路器,直流操作()AH,继电保护为定时限过流及速断保护。 4.用电负荷 Pe=()kWPj=()kW(其中:照明(),电力()kW,消防设备()kW,选用()台()kVA变压器。 5.选用(一台)柴油发电机组()kW作为第三路电源。 6.低压为母线分段运行,联络开关设自投自复、自投不自复、手动,转换开关。自投时应自动断开非保证负荷,以保证变压器正常工作。主进开关与联络开关设电气联锁,任何情况下只能合其中的2个开关。 7.计费:本工程为高压计费,低压设电力分表。 8.在变配电所低压侧,设功率因数集中自动补偿装置,电容器采用自动循环投切方式,要求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大于0.90。本工程要求荧光灯,气体放电灯单灯就地补偿。要求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大于0.90。

施工图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 一、概述 ㈠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主要内容及执行情况 1、根据《大唐八〇三发电厂扩建工程新建铁路专用线和改造兰新线低窝铺站勘察设计招标文件》。 2、执行情况:本次施工图预算均执行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主要内容。㈡编制范围 1、工程分两个部分:大唐八〇三发电厂扩建工程新建铁路专用线,全长2.413正线公里;改造兰新线低窝铺车站相关工程,铺轨公里为3.907公里;电厂专用线铺轨公里为4.819公里;总计铺轨公里为8.726公里。 2、编制范围包括:拆迁及征地、路基、桥涵、轨道、通信、信号及信息、电力及电力牵引供电、房屋、给排水、车辆、站场、大型临时设施及过渡等工程。 ㈢预算分段 结合本线的实际情况,本项目按两个预算段编制,汇总成一个总预算。 二、编制依据 ㈠一般规定 号文发布的《铁路建设项目预可行[2007]152、铁道部铁建设1. 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2、铁道部铁建设[2008]11号文发布的《铁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预估算估算设计概预算费税取值规定》。(以下简称“11号文”)。 3、铁道部铁建设[2006]113号文发布的《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以下简称“113号文”)。 4、铁道部铁建设[2010]196号《关于调整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综合工费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196号文”)。 5、铁建设[2006]129号文发布的《铁路工程建设材料基期价格》(2005年度)(以下简称“129号文”基期价格”)。 6、铁道部铁建设函【2008】105号文《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建设2007年度辅助材料价差系数的通知》。(以下简称“105号文”)。 7、铁建设[2009]81号“关于调整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中建设管理其它费费用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81号文”)。 8、铁建设[2012]245号“铁道部关于铁路工程设计概算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245号文”)。 9、铁建设[2010]36号“关于印发《铁路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36号文”)。 10、铁建设[2010]151号“关于印发《铁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十二项费用设计概预算计列指导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151号文”)。 定额㈡. 采用铁道部铁建设[2010]223号发布的铁路概(预)算定额编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