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6.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四下6.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四下6.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学容的地位、作用及意义:

《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容是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说学习目标: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学、合作交流、讨论、反馈和教师点拨等手段,对知识的自我发现、自我梳理,类推并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计算,并能扎实有效地进行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学习的信心,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根据以上的分析,制定以下目标:

1.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三)学习重、难点

由于学生在进行小数加减计算时,只有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才有可能计算正确,并且有部分学生在计算顺序容易出错,为此,制定以下学习的重、难点:

1、学习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学习难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复习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借助具体情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列出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利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利用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知识掌握有关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说学法: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特征,学生在三年级下期已学过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已掌握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绝大多数的同学对于两位及以上的小数加减法也能正确计算,而且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本节课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方法。

1.迁移法。由于数学知识的在联系十分紧密,并且总是相互补充,彼此影响。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运用迁移规律,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认旧引新。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完全可以从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中进

行迁移,进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思维发散比较好的学生还会发现,分数加减法也可以运用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这样知识再次迁移,最后转化为技能技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发现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个“发现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发现方法,发现联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3.练习法。练习可以促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可以进行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智力,还可以使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有效的调控教学过程。本课时的练习,是在例题教学后安排的,有针对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的题组练习,变式计算练习及综合性的应用题,通过一系列灵活多样,一定题量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其计算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掌握程度,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一、铺垫旧知,引入新知;

二、自主探索,发现迁移;

三、深化认识,实践应用;

四、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五、当堂检测,评价成效。

(一)、铺垫旧知,引入新课:

我设计了口算、说说下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三种题目导入新课,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归类总结,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激活思维,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1、口算 2.2-0.2 5.1+0.9 1-0.04

13+0.2 1.9-0.1 0.2-0.1

2、说说下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5+63-42 56+42+18 72-15-43 45-(78-52)

然后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你认为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之间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不作评论)

教师:同学们发表了很多不同的看法,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

【设计意图】:新课前让学生对小数加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关系进行猜想,既抓住了本课的重点,同时很自然地让学生去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自主探究,发现方法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出示一环城自行车各赛段资料一览表,第2赛段的比赛已经结束了,要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你能计算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当学生在处在急于的状态时,及时揭示课题,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后面的教学活动就紧紧围绕着目标展开。

2.自主学习,发现方法

自学课本第100页、自学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1)第2赛段的比赛已经结束了,要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2)你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又是怎样计算的?(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提出要求:

(1)先确定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

(2)分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说说解答时你都用到了什么旧知识。(学生汇报,把几种不同的阶梯方法进行展示)

活动二:对照以上三个综合算式你能说出与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混合运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4.学习小结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从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反馈及教师点拨等手段,类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三)、深化认识,实践应用:

习题一:我来试一试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85.07-15.3+94.3

8.9-(3.96+1.3)

22.8+5.23-9.125

32.5-(5.07+6.13)+8.25

习题一:我来做一做

+5.47 -9 .86

( 21.6 )--------→()---------→()

( 16.8 )--------→()---------→()

( 37.82 )--------→()--------→()

()

()

()----------→()--------→

()

()---------→()--------→

()

习题三:我来解一解

1. .四、五年级的学生采集树种,四年级的学生采集了19.4千克,五年级采集的比四年级多3.5千克,两个年级一共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2. 王老师买了两本参考书《小学数学学习指导书》和《数学手册》,其中《小学数学学习指导书》的定价是12.36元,而《数学手册》的定价比《小学数学学习指导书》贵4.25元,王老师给了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钱?

[设计意图]:通过“变式练习、开放练习”考察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这样设计练习题,主要体现了练习的针对性、层次性和由易到难的原则。既达到了教学目标,又发散了学生思维。

(四)、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我用“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进行总结,然后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收获。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

四、课堂检测:

课本第5、6、7题

第5、6题,都是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呈现的方式和要求略有不同。第5题不带括号,只须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算;第6题中带有括号,须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算完后还要验算;而第7题则是需要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通过本次课堂检测,可以从不同的题型中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本节课目标的完成情况。

五、说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我设计了以下板书容,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对学习容一目了然。

附:板书容

例3:第2赛段的比赛已经结束了,要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483.4-(39.5+98.8) 165+80.7+99.4 483.4-39.5-98.8

=483.4-138.3 =245.7+99.4 =44.3-98.8

=345.1(千米) =345.1(千米) =345.1(千米)

答:要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345.1千米.

《分数混合运算一》说课稿

《分数混合运算一》说课稿 本节课教学的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下面我从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予以说明。 一、说教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是在五年级学了分数混合运算和分数乘法后的一节新内容,是为后面学习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作好准备的。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先通过创设情境,发现数字信息,根据这些数字信息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从而使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通过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混合运算,分数乘除法,对算法不再陌生。但线段图是第一次接触,观察和理解有一定困难。通过平时有效课堂改革的训练,他们预习能力,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都有所增强。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做好预习,创设平等宽松的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正确解答有关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画示意图、说等量关系等数学活动过程,学会建立解决问题模式。 2、借助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会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在探索、分析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借助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有效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难点,结合教材及本班学生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去营造一个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探讨新知识。本课采取小组合作、交流探索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学会比较、分析、归纳、综合,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方法,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设计中以情景为载体,以圆面积计算公式为依据,

加减混合说课稿

《加减混合》说课稿 一、说教材 “加减混合”是在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和三个数的连加连减的基础上编排的。本节课的内容在教科书第28页,教材以公共汽车上乘客人数的增减变化为背景安排了一道例题。学生大凡都有乘车亲身经历,简易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计算方法。教材在全面反映加减混合计算过程的基础上给出了竖式计算的简易写法。 这样安排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第二步计算中第一个加数是怎么来的,从而更好地理解加减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 二、说教学目标 1、掌握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加强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计算、思维等数学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及方法。 2、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选择演示法、讨论法、比较法教学方法,一扶一放地指导学生学习,改变以往“一讲到底”、“一刀切”的学习模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对于中、差生,我留意“扶着引导他们说出分析思路,而对于优生则“放”手上他们独立说明分析思路。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落实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五、教学流程 (一)、激趣定标。

1、口算,说一说运算顺序。 32+40+7=60-40-15=20+6-7=73-40+20= 2、小华有4支铅笔,他又买了3支,后来用去了5支,他还有多少只? 3、小青有6支铅笔,用了4支之后,他又买了2支,他现在有多少支铅笔? 学生列式后,说明这是加减混合运算。问:怎样计算? 4、导入新课 加减混合的口算,我们是按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加减混合的笔算也同样是按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板书课题) 5、出示目标 1、掌握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加强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计算、思维等数学能力的培养。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1、学习例3 (1)、出示例3的主题图,学生观察、说一说图意。 公共汽车上原有67人,到站有25人下车,28人上车,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2)、根据图意,列出算式:67-25+28= (3)、小组讨论,怎样计算。 (4)简易写法。 67—2 5 + 28=70(人) (在用简易写法时要注意:不够减时,要退位;相加满10,要进位。)

四年级小数加减法简便运算归类

一、口算 13+87= 234+266= 135-35= 432+568= 254-54= 15.2-5.2= 3.25+1.75= 6.21-1.21= 5.95+4.05= 13.33+6.67= 二、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 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练习: 357+288+143 158+395+105 167+289+33 129+235+171+165 378+527+73 169+78+22 58+39+42+61 138+293+62+107 拓展到小数: 12.95+3.84+6.16 2.5+3.25+0.75 8.38+9.43+6.62 32+6.34+3.66 29.88+13.33+6.67 12.63+5.95+4.05+7.37

3.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练习: 200-55-45 500-123+377240-84-16 拓展到小数: 15.69-4.88-5.12 23.7-1.6-8.4 28.49-1.1-2.47-6.43 4.含有加减混合运算的简算:可以通过改变加减先后顺序来简算。 用字母表示为:a-b+c=a+c-b a-b-c=a-c-b a+b-c=a-c+b 练习: 115-32-15 233-54+33264-78+36 624-55-24 365-94+35 641-48-41 324+89-24 534+61-66 拓展到小数: 4.5+ 5.5-4.5+5.517.28-3.86- 6.14+2.72 5.25+3.76-2.76+4.75

分数混合运算(三)说课稿

《分数混合运算(三)》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属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册第二单元第三个的教学内容,在进行本内容教学时,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较复杂的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利用线段图来分析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为本节课的内容做好了铺垫。 教材首先呈现了一个实际问题,并增加了一个估算的要求,让学生先估一估再计算。接着教材中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引导学生思考“比八月份节约了”是什么意思?在线段图中,隐含着题目中最基本的等量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最后验证估算的结果。 在开展教学时,注意下面几个方面。一是估算意识的培养。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分数中的估算要比整数、小数的估算难把握一些,教学时,让学生结合问题情境进行估算,关键是让学生体会估算要有依据。二是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教学时,可以让师生交流画图,试着分析数量间的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接着进行变式练习,把题目中的“比八月份节约了”改写成“比八月份增加了”,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利用知识解决相关数学问题,让学生再次利用图找出等量关系。三是注重对估算结果进行验证。 二、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一)、(二)

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定律,并会解简单的方程。六年级学生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独立学习的能力,喜欢也善于探索发现新知识。基于以上理解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数量关系,并学会用方程来解答。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 (3)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四、教学方法 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间的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参与探索发现新知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老师只是一个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五、教学程序 (设计4个教学环节) 1、复习引入 通过填空和写等量关系让学生熟悉单位“1”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2、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出示例题。小刚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节约了,八月份用水多少吨? 把什么看作单位“1”?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

四年级数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并会在实际计算中应用. 2.通过学习加、减法的简便运算,逐步培养学生的简算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并掌握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明确要加的数或要减的数是接近哪个整百、整十数;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十数,多加了或多减了多少. 教具和学具: 教具:口算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减法的意义是什么? 2.根据1745+980=2725,直接写出下面的得数. 2725-1745=( ) 2725-980=( ) 3.口算下面各题. 574+200476-300247+20 352-200615+300113+60 (二)探求新知 1.导入:利用复习中的口算最后一道题113+60.

教师叙述:同学们会很快地计算出113+60的得数,因为60是一个整十数.那么,怎样很快计算出象113+5 9这样算式的得数呢?首先我们要研究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演示课件“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课题)下载 2.教学例1.(演示课件“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例1)下载 育民小学图书室新买来130本图书.其中故事书46本,科技书34本,其余的是连环画.买来连环画多少本? (1)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自己解答. 130-46-34130-(46+34) =84-34=130-80 =50(本)=50(本) (2)学生讨论:两种算法结果怎样?哪一种算法比较简便? (3)教师提示: 从130里依次减去46和34,等于从130里减去46与34的和. 3.学例2.(演示课件“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例2)下载 计算295-128-72. (1)让学生观察题里的数目有什么特点? (2)让学生联系例1同桌进行讨论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 (3)教师强调:从295中依次减去128和72,等于从295中减去128与72的和.而这两个数的和恰好是整百数,所以,先算(128+72),再算295-200,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4.完成55页“做一做”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同级混合运算》说课稿

《同级混合运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同级混合运算》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创设了“图书阅览室”问题情境,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脱式运算,了解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能力目标: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结合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情景教学法:新课开始,让学生通过图书馆这一情景,理解运算顺序。 2、发现、讨论法:利用我们小组合作座位优势,让小组间讨论、说计算过程,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三、说学法 运用书本为载体,以观察、比较、小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为主线,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 四、说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含有加、减、乘、除四个运算符号的练习。 口算下列各题。 7+8﹦ 14+7﹦ 15-9﹦ 20-12﹦ 4×5﹦ 8×6﹦ 15÷3﹦ 4÷4﹦ 师:同学们认识这几个符号吗?他们中分别有两位是好朋友,你猜猜他们是谁?学生根据前面回忆的运算特点,为这四种运算符号分组。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运算来,解决同学们在图书阅览室里面遇到的问题吧。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方法,在导入环节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先回忆四种运算的含义,再根据含义为他们找朋友渗透运算,不仅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又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富有童趣的活动也能在课的开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发现特点归纳顺序 1.加减混合,感知运算顺序。 师:同学们在图书阅览室里读书学习。 课件出示: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师: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原来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在看书学习,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 师:你能找出问题吗? 学生找出问题,并解决。 师:下午阅览室里有多少人在看书学习?这个问题你会列式解决吗?请写下来? 学生列式:53-24=29(人) 29+38=67(人)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学生列式:58-24+38 师:我们把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你知道它该怎么计算吗?学生计算并展示计算的过程,教师板书。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子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 昆山乡前门小学章林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0的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已经比较熟悉了,本册教学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时,已出现过一些两步的混合运算式题。本课时是在此基础上,教学计算三、四步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因此教材在讲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没有再详细说明运算顺序,而是直接说明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然后结合例1,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并让学生自己计算出结果。掌握好这部分的内容将对今后学习分数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其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新课标的要求,针对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 2.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 使学生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

学习的经验,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4.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说教法和学法 针对以上的分析,结合本课时内容,整个教学思路是这样的: 1、充分体现算与用的关系,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课努力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学生已有的是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解决问题和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渗透。 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然后在全班交流。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会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学生能否清楚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能否对自己的列式做出解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练习的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人差异。 关注每个孩子的能力、基础,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注重学生的差异,对同样的练习,做不同的要求,使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我的说课流程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模式、说教学设计,说板书、说课堂评价。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个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部分内容一个课时完成。因此,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创设情景,根据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尝试,探索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体会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与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或自主探索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体会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会运用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进行简算。

2、难点? 体会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会运用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进行简算。 (四)学具准备:教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创设情境法和练习法。通过创设情境、独立思考、组织交流、点拨释疑、巩固运用等程序展开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本课的要求,我准备了课件。 三、教学方法 我对本节课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方法。 1.迁移法。 由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并且总是相互补充,彼此影响。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运用迁移规律,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认旧引新。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完全可以从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中进行迁移。这样通过知识迁移,最后转化为技能技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发现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个“发现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发现方法,发现联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练习法。 练习可以促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可以进行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智力,还可以使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有效的调控教学过程。本课时的练习,是在例题教学后安排的,有针对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的题组练习,变式计算练习及综合性的应用题,通过一系列灵活多样,一定题量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其计算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四、教学设计 (一)铺垫旧知,引入新课 我设计了口算、说说下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三种题目导入新课,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范文

信息窗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5—70页 教材简析: 这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克隆牛“蓓蓓”从出生到满月再到百天成长的情况,以“蓓蓓”的自述和统计表的形式提供了许多数据信息。通过观察、阅读情境图内容,引导学生提出有关“蓓蓓”生活、成长变化的问题,引入对小数连减、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小电脑提示部分是引导学生把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 学生前面学习了小数加、减法(位数相同、位数不同)及验算,本信息窗的重难点是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灵活进行计算。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使—些计算简便,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运用知识独立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应用意识。 4、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情境激趣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0.9 9+0.1 0.39+0.61 5.12―4.12 10―2.5 20―19.8 3.9+2.1 0.09+1.01 8.4+3 1―0.6 2―0.98 3.8+12 2、谈话引题: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关于克隆牛“健健”和“壮壮”的情况。今天,我们要再来认识一头克隆牛——“蓓蓓”,了解它的有关情况。

(出示情境图)教师结合情境图简单介绍克隆牛“蓓蓓”出生前后的一些情况。 [设计意图]口算练习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必须坚持天天练,这些练习既是对前面小数加、减法知识的巩固,又能够提高学生的的计算能力。从情境图入手导入新课,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给学生提供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作用,调动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观察三幅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地进行板书,如: “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 “蓓蓓”满月时的体长是多少米? “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是多少米? “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情境图,学会从图中搜集、整理信息,进而发现问题,并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这个问题,你能解答吗? (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的情况。) 3、学生交流算式:(注意引导学生尽量列出综合算式) ○10.98―0.22=0.76(米) 0.76―0.1=0.66(米) ○20.98―0.22―0.1 ○30.98―(0.22+0.1) 综合算式要说明每一步计算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连减算式和先求两个数的和再减,这两个算式每一步的意义,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关于减法的有关运算律:a―b―c=a―(b+c)。 4、上面的综合算式怎样进行计算呢? (学生自主进行计算,教师巡回了解情况。)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2《分数混合运算》说课稿

《分数混合运算》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册第六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第一部分分数混合运算第1课时的内容。学生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已经比较熟悉了,本册教学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时,已出现过一些两步的混合运算式题。本课时是在此基础上,教学计算三、四步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因此教材在讲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没有再详细说明运算顺序,而是直接说明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然后结合例1,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并让学生自己计算出结果。掌握好这部分的内容将对今后学习分数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其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本人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相同的,能正确按混合运算顺序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过程能力与方法:使学生在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四、说教法、学法 充分体现算与用的关系,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课努力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学生已有的是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渗透。 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然后在全班交流。关注每个孩子的能力、基础,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注重学生的差异,对同样的练习,做不同的要求,使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成功的

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说课稿

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说课稿 叶县龙泉乡龙泉小学:程红霞 2016 年3月

《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领导们: 大家好! 今天我讲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4 — 35 页的内容——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些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有加、减法和乘法的计算中,无论乘法在前或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合适的练习,让学生巩固运算顺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准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书写格式。 四、教学准备 本节课中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提高课堂效率。 五、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利用情境再现、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总结”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首先通过超市图片,再现超市购物的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氛围,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到文具店。由小军和小晴在商店购买学习用品时遇到的一些数学问题,进而让同学们观察文具店里有些什么,从中能得到哪些信息。然后出示问题,让学生回答引出分步计算,并进一步引出混合运算。 (这个地方由学生的学习用品引出,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比较有兴趣进行后面的活动,也让学生密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观察商店商品,可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 2.探究新知,总结方法 对5X 3+20进行分析,它是由两个算式和在一起的一道两步算式,我们叫它综合算式。这个综合算式里,我特别强调在计算时要先

五年级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供参考)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中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以及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知识既是分数加、减运算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乘、除法以及分数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四)教学重点、难点: (1)、能运用运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3)、利用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对于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本节课利用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三、说教学流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教学教程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回顾上节课内容。 提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指出:计算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要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

法则进行计算,得数能约分的要约分。 计算。 114+117= 65+181= 52-31 = 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感受本节课的学习与通分有着密切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新知与旧知之间的紧密联系。 2、谈话引入。 师:大家已经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学习新的知识。 (二)操作探索: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1.出示例1的表格。 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对比 (1)让学生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2)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 (3)提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 学生可能会说:a 森林部分指乔木林 b 森林部分指灌木林 c 森林 部分指草地 d 森林部分指乔木林、灌木林、草地总和 (4)请学生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三年级下册加减法简便运算

三年级下册加减法简便运算 1、计算。 75+26+25 72+67+28 116+625+84 321+52+679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56+58+60+62+64 9+99+999+9999 2250一73一27 14+15+17+8 0+83+85 900一(99+98+97+96 )675一(11+13+15+17+19) 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683+48+152 438+86-138

1645-(645+290)873-(173-64) 674-(38+74)457-(230-143) 728-46-22-54-67-78-33 7000-85-84-83-82-81-15-16-17-18-19 〖例题精讲〗 例1、乘法中的巧算: 1交换律结合律 (1)25×55×4(2)25×32×125×7 〖我真行1〗 (1)5×25×2×4(2)125×48×8(3)25×64×125 例2、乘法的分配律: (1)25×(40+4)(2)39×47+39×53 〖我真行2〗 (1)125×(80+8)(2)66×36+33×36+36 例3、巧用乘法的分配律: (1)39×101(2)22×99

〖我真行3〗 (1)44×1002(2)556×99 例4、乘除法中的巧算: (1)17÷8+19÷8+28÷8(2)77×5÷11(3)7500÷(100÷3) =(17+19+28)÷8=77÷11×5=7500÷100×3 (4)76×25(5)700÷25 =76×25×4÷4= (700×4)÷(25×4) 〖我真行4〗 (1)12÷25×100(2)31÷9+33÷9+35÷9 (3)48×125(4)3000÷125 〖方法归纳〗 学习利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除法的分配性质,同级运算“带号搬家”,去括号等进行简便计算。 〖我真棒〗 4600÷ (23÷3)84×29-18×84-84 11×37+99×7 方法归类:这种好方法也适用于个位数是5的两个相同的多位数相乘的计算。例5、除法巧算 130÷54200÷2534000÷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4的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已经比较熟悉了,本册教学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时,已出现过一些两步的混合运算式题。本课时是在此基础上,教学计算三、四步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因此教材在讲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没有再详细说明运算顺序,而是直接说明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然后结合例4、5,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并让学生自己计算出结果。掌握好这部分的内容将对今后学习分数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其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新课标的要求,针对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一看、二想、三算、四查”四步骤能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检查等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计算联系向学生渗透运算的.逻辑

性,相互影响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三、说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其中含带分数的乘、除法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四、说教法、学法 围绕以上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探究—研讨”法为主,形成一种多向交流的课堂氛围。以“讲、扶放”的形式进行教学,其中又将算理的讲解与学生自主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 学生通过计算练[]习,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互评活动,完善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求解题的多种有效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分四大程序进行教学 一、复习准备、导入新课 1、出示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题,让学生回忆说说运算顺序。强调积、商可以同时脱式计算。 2、计算,计算后引导学生观察,写成一个综合算式。与准备题比较有何不同,从而揭示课题并板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所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同。以旧

分数混合运算说课稿

分数混合运算说课稿 导读:“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分数混合运算说课稿,欢迎阅读! 分数混合运算说课稿(一)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56的内容,分数混合运算(一)。 2、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是在五年级上册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本册第一单元学了分数乘法与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后的一节新内容。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以及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作奠基作用。 3、教材的重难点: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利用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学习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5、学生情况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需要运用分数计算来解决的问题。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遵循了本套教材的特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进行运算的必要性,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教材先安排了分步计算,借助的是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接着又安排了综合算式。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将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二、教法

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教材中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教师在用课件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体会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3、对问题的解决加以解释,即航模小组有3人。 三、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的观察题、认真审题、正确计算、概括总结、检查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程序 一、谈话引入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一遍。要达到学习目标,得靠自己的自学。 三、出示自学指导。 第二大组学生读一遍。明确自学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带着问题去自学。 看课本第56页试一试上边的例题,重点理解题意、看线段图、分数连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把例题补充完整。 思考 1、题中出现了几个兴趣小组?要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得先求到什么 ? 2、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四、先学。 (一)看一看。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在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二)做一做。指名上黑板扮演,其他的坐在练习本上。 五、后教 (一)学习例题时,我只给学生展示了画线段图的每一步,让学生明白每条线段表示的意思是什么,然后能正确的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接着出示综合算式的不同计算方法,让学生感悟到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说课稿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本单元教学异分母加、减法以及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以及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知识既是分数加、减运算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乘、除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因此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关键是把要相异的分母化成相同的分母,即通过通分使算式的分母相同,然后按照整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在对分数的教学过程中,单位“1”非常重要,任何一个整体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单位“1”,然后利用分数的知识来解答。在分数的计算过程中,整数的运算法则同样适用,例如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这些规律的使用能使分数加、减运算更加简便,应注意使用。 二、教材的重难点: 1、能运用运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3、利用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教材中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进行计算,再组织讨论和交流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的观察题、认真审题、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计算、概括总结、检查的学习习惯。 六、教学程序 (一)、复习引入。 1、回顾上节课内容。 2、谈话引入。

分数混合运算说课稿

《分数混合运算(三)》说课稿 广坪镇八一中心小学李建萍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教学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一)(二)的基础上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较复杂的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利用线段图来分析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会画图分 析数量关系,会利用图找出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发展估算意识,能画图分析数量关系,会利用图找出等量关系。 二、设计理念 1、注重新课程理念的体现,主动让孩子参与。 2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并且让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收获。

3、数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三、教法和学法 我设计这节课的主导思想是创设多种情境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真正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进而能让学生提炼出有效的学习方法,体验学习的快乐。我的主要教学策略有: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强环保教育。 2、估算意识的培养。教学时结合问题情境进行估算,体会估算要有依据。 3、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是让学生尝试自己先画图,试着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4注重对结果的检验。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当前旱情图片面, 本节的内容属于枯燥的计算教学,所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发学生认知的冲突,为学习新知作好知识和情感的铺垫,并从中体会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显得尤为重要。

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说课稿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那克塔小学尹孝波 一、说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117---118页的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本单元教学异分母加、减法以及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以及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知识既是分数加、减运算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乘、除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因此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关键是把要相异的分母化成相同的分母,即通过通分使算式的分母相同,然后按照整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在对分数的教学过程中,单位“1”非常重要,任何一个整体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单位“1”,然后利用分数的知识来解答。在分数的计算过程中,整数的运算法则同样适用,例如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这些规律的使用能使分数加、减运算更加简便,应注意使用。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预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在计算。 3. 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采用一次通分时,能正确求出三个分数的最小公分母。 (3)、利用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二、设计理念 (1)注重新课程理念的体现,主动让学生参与。 (2)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并且让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收获。 三、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教材中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进行计算,再组织讨论和交流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的观察题、认真审题、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计算、概括总结、检查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程序 (一)、 1、谈话引入。(课件出示): 你们知道这是哪吗?去年夏天老师咱们学校的聂老师、于老师一起去了阿尔山,那里的景色美极了。从那里似乎可以找到原始森林的感觉。这些图片有的是老师自己照的,有的是老师在网上看到的。你们想不想知道那里现在的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