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9.呼风唤雨的世纪(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9.呼风唤雨的世纪(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9.呼风唤雨的世纪(练习题)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一、看拼音,写汉字。

ɡai ɡuān chénɡdùyīlài huàn xiǎnɡkònɡzhì( ) ( ) ( ) ( ) ( ) zhéxuéɡuīɡēn dào dǐténɡyún jiàwù

( ) ( ) ( )

二、辨字组词。

懒()联()架()幻()核()赖()连()驾()幼()该()三、补充成语。

( )风( )雨( )风( )雨( )风( )雨风( )雨( ) 风( )雨( ) 风( )雨( )四、选择合适的词填空:

发现发明

1、青霉素的( )使人类在战胜疾病的阵地上又向前迈进一步。

2、拉链的(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洞察洞悉

3、她是个敏感的人,能从对方的表情( )他的内心世界。

4、( )神奇的大自然,你会受益无穷。

五、连一连

美好的世界创造生活

神秘的发现改善奇迹

出乎意料的变化寄托技术

巨大的生活利用愿望

六、写出下列各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那则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

3、鹅的叫声,音朔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

4、有人破坏学校的花木,我们能看着不管吗?( )

七、课内阅读我最棒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的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用什么方法来写的?

2、联系上下文,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

3、用“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课外阅读我能行

丹顶鹤

丹顶鹅全身大部分是雪白的,头顶有一点朱红色,这点朱红色是椭圆形的,正正地长在头顶中央。它的嘴很长,上面有一条黑道。丹顶鹤的头小得可怜,几乎和那长脖子一般粗了。最有趣的是那双眼睛,像个小豆豆,边上还有一图黑。它的尾巴也是黑的,这使丹顶鹤变得很美丽,它走起路来姿态很漂亮,腿一下一下地迈着,脖子一伸一伸,东瞄瞄,西瞧瞧,样子十分警觉。有时还伴着一阵舞蹈。它休息时更是好看,它用个“金鸡独立”的架势,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蜷(qu?n)起,亭亭玉立。不过长脖子不能歇,仍旧四处张望,窥探动静。丹顶鹤真有意思!

1、照样子写词语。

东瞄瞄____________

2、这段话写丹顶鹤的外形,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都写了什么?

3、解词并造句。

亭亭玉立

解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井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公开课优秀教案

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图片,把你看到的大声地告诉大家,好吗? (看图片同步说:登上月球太空漫步;潜入深海;可视电话;高速火车;火箭;互联网;电脑……) 生:(随图片说内容) 师:这些事物都是在20世纪发现或发明的。那你们知道一个世纪是多少年? 生:100年。 师:知道20世纪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吗? 生:1901---2000。 师:20世纪是从1901年到2000年。(板书:1901—2000) 师:我们现在生活在哪个世纪? 生:21世纪。 师:明白了世纪的概念,又见识了20世纪这么多的新事物。 课堂教学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一下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路甬祥爷爷专门为我们少年儿童写的。从“呼风唤雨”(呼风唤雨下加点)这个词你想到了谁? 生1:我想到了龙王呼风唤雨的事儿。 生2:我想到了《西游记》里的那些神仙。 ……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 生:是谁在呼风唤雨? 生:为什么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是呀,谁呼风唤雨?为什么是呼风唤雨的世纪?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自由朗读课文。 生:认真地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现在让我检查一下同学们词语掌握的怎么样。 【课件出示:第一组:程度、依赖、寄托、幻想、潜入、哲学】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生:领读很准确。 师:谢谢这位小老师,带领的非常不错。同学们看“潜”这个字很容易读错,能用它组个词吗? 生:潜力、潜水、…… 师:真好,一起把这些词读一读。

【课件出示:第二组:出示词。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原子核、因特网、程控电话、远洋船舶。】 师:这组词谁愿意带领大家读。(很多学生举手)那咱们就开火车读 生:开火车领读。 师:在这些词中,你知道哪个词的意思说给大家听听。 生:我知道原子核就是原子弹,很厉害。、 师:你知道的真多,但说得不够准确,原子核就是原子核心,在发生裂变和聚变时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人们可以利用裂变时产生的能量来做很多事,比如可以用来—— 生:发电。 生:我知道因特网就是互联网。 师:对,用起来很方便。 生:程控电话就是咱们家里用的电话。 生:远洋船舶就是出海远航的大船,能装很多货物。 生:腾云驾雾就是像神仙那样能乘着云彩和雾行走。 师:知道什么是农耕社会吗?【课件出示“农耕社会”图片】大家看,这是一幅农耕社会的写照图,你们仔细观察,农耕社会里,农民使用的工具是如此的—— 生:简单。 师:我们把这些词再齐读一遍。 生:齐读第二组词语。 师:词语的意思我们大致了解了,现在我们把这些词送回到课文中,请大家自由读课文,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生:课文主要写了是科学技术使我们现在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师:很概括。 生:课文主要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说得真好,这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也是课文的中心句。一起来读。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那到底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生:人类(板书:人类) 师: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生:科学(板书:科学) 师:原本只有法力无边的神仙才能呼风唤雨,而我们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就能呼风唤雨,骄傲吗?自豪吗?谁愿意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四年级语文29-30课练习

四年级语文29~30课练习 姓名:班级: 一.我会正确拼写。 bǎi fābǎi zhòng 1. 奥运赛场上,射击运动员( )的枪法,赢得了大家的称赞。 cháng wèi jìtāng yào 2. 这几天我的( )不好,医生给我开了几( )( )。 二.查字典,填空。 1. 当我们不知道“蕃”的读音时,可用(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再查( )。“蕃”在字典中有三种读音:bō、fān、fán。在“吐蕃”一词中读( )。 2. 用音序查字法查“鱼刺.”的“刺”字时,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字典中“刺”有以下几种解释:①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②刺激;③暗杀;④讽刺;⑤像针一样的东西。在“鱼刺”一词中,应选第( )种解释;在“刺绣”一词中,应选第( )种解释。 三.选字填空。 鹊雀 喜( ) 麻( ) 扁( ) 鸦( )无声螳螂捕蝉,黄( )在后 彩采菜踩 早晨,妈妈出去买( ),姐姐去山上( )茶,我在家拿起( )笔画画,谁都没时间理( )小花猫。 四.选词填空。 注视观察容易轻易 1. 纪昌睁大眼睛,着梭子来回穿梭。 2.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留心周围的事物。 3. “射箭能手”的称号可不是得来的,要靠勤学苦练。 4. 医治没有病的人,才显示自己的高明。

五.读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唐朝皇帝的女儿文成公主,( )漂亮( )聪明。 2. ( )松赞干布真的去世了,我( )要去看看。 3. ( )蔡恒公不听扁鹊的话,( )病死了。 六.按要求写句子。 1.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1)纪昌( )地盯着小虱子。 (2)练到后来,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眼里大得( )。 2. 缩句。 每匹小马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3. 修改病句。 从此西藏和内地的往来更加亲切了。 七.读句子,完成填空。 1. “蔡恒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蔡恒公听了非常不高兴。”“蔡恒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派人去请扁鹊。” 这几个句子写出了蔡恒公心里的变化,他对扁鹊的态度由( )→( )→( )→( )。 2. “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恒公……”“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五六天之后,蔡恒公浑身疼痛……”“不久,蔡恒公病死了。” 这几个句子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有( )、( )、( )、( ),虽然蔡恒公不听劝诫,但扁鹊还是一次次来提醒他,可见扁鹊是一个( )的人。 八.我爱看书,我爱积累。 这段时间,我看了很多寓言故事。我了解到:寓言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考考你,将下列寓言故事及蕴含的道理连一连。 《纪昌射箭》舍本逐末 《扁鹊治病》持之以恒 《买椟还珠》以偏概全 《一叶障目》防微杜渐

29、呼风唤雨的世纪2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流程: 一、紧扣重点词,切入文本 教师请学生说说“呼风唤雨”这个词语的意思。(学生回答) 师:远古时候,人类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是要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来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 惊人速度。课件2 1、齐读课题。 2、师: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课题吗?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写下来。 3、学习生字新词课件3 二、建构有效对比,深入学习文本 (一)百万年来一成不变的生活。 1.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完成填空。课件4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放一下) 2.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各个学习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课件5 话题(1):没有电灯、电视、电话,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话题(2):没有飞机、汽车、火车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 话题(3):如果让你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你该怎么办呢? 3.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同学之间互相补充,互提建议,然后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真是()!课件6 4.教师小结:听了大家发自内心的发言,我明白了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情况。正因为如此,人们还是渴望能拥有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奇特魔力,所以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了很多表达人们这样愿望的人和事。 (二)寄托人类梦想的美好愿望。 1.为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说说古时候人类创造了一些怎样的神话故事,及其神话人物。鼓励学生多说出一些在课外看到的神话人物或传说。(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等)课件7 2.学生交流,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填空题,请学生展开想象并完成填空题。课件8

29,呼风唤雨的世纪课件

29,呼风唤雨的世纪课件 篇一: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公开课 教案 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图片,把你看到的大声地告诉大家, 好吗?(看图片同步说:登上月球太空漫步;潜入深海;可视电话;高速火车;火箭;互联网;电脑??) 生:(随图片说内容) 师:这些事物都是在20世纪发现或发明的。那你们知道一个世纪是 多少年?生:100年。 师:知道20世纪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吗? 生:1901---2000。 师:20世纪是从1901年到2000年。(板书:1901—2000) 师:我们现在生活在哪个世纪? 生:21世纪。 师:明白了世纪的概念,又见识了20世纪这么多的新事物。 课堂教学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一下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路甬祥爷爷专门为我们少年儿童写的。从“呼风唤雨”(呼风唤雨下加点)这个词你想到了谁? 生1:我想到了龙王呼风唤雨的事儿。 生2:我想到了《西游记》里的那些神仙。 ??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 生:是谁在呼风唤雨? 生:为什么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是呀,谁呼风唤雨?为什么是呼风唤雨的世纪?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自由朗读课文。 生:认真地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现在让我检查一下同学们词语掌握的怎么样。 【

课件 出示:第一组:程度、依赖、寄托、幻想、潜入、哲学】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生:领读很准确。 师:谢谢这位小老师,带领的非常不错。同学们看“潜”这个字很容易读错,能用它组个词吗? 生:潜力、潜水、?? 师:真好,一起把这些词读一读。 【课件出示:第二组:出示词。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原子核、因特网、程控电话、远洋船舶。】 师:这组词谁愿意带领大家读。(很多学生举手)那咱们就开火车读 生:开火车领读。 师:在这些词中,你知道哪个词的意思说给大家听听。 生:我知道原子核就是原子弹,很厉害。、 师:你知道的真多,但说得不够准确,原子核就是原子核心,在发生裂变和聚变时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人们可以利用裂变时产生的能量来做很多事,比如可以用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同步练习C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同步练习 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9题;共44分) 1. (4分)用线条把下面的词语搭配起来。 ①发现_______ A.形势 ②发展_______ B.文章 ③发表_______ C.火箭 ④发明_______ D.秘密 2. (4分)比一比,选一选 发现发明 ①地质工作者在塔里木盘地_______了大油田。 ②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技人员的_______创造。 改变改观 ③由于天气原因,学校_______了开运动会的计划。 ④在大家的努力下,这里的面貌_______了许多。 3. (8分)选词填空。(只写序号) ①_______公共秩序、_______公共安全、_______公共财物、_______环境等都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A.注意 B.保护 C.遵守 D.爱护 E.保持

②要读有益的书,书是知识的_______,力量的_______,智慧的_______,生活的_______。 A.方向盘 B.源泉 C.海洋 D.翅膀 4. (4分)超级联想。根据所给的四个提示,用你丰富的联想猜出它们的名称。 例:直泻而下白水河贵州中国最大(5个字)黄果树瀑布 ①北面临海山东苹果沿海城市(2个字)_______ ②文明古国石油楔形文字巴格达(3个字)_______ ③南丁格尔白衣天使 5月12日叶欣(3个字)_______ ④诗人宋代被贬黄州《题西林壁》(2个字)_______ 5. (2分)举现代科学实例来说明“千里眼”“顺风耳”。 千里眼:_______ 顺风耳:_______ 6. (4分)连一连。 ①改善_______ A.错误 ②改正_______ B.方法 ③改进_______ C.沙漠 ④改造_______ D.生活 7. (3分)读下面的话,按要求作答。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今天,古人的幻想都成为现实,今天的“千里眼”是_______;“顺风耳”是_______;会腾云驾雾的是_______。 8. (5分)看拼音写词语。

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1)

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凤翔小学白玉莲 一、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2 .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养成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四、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视频《20世纪的发现发明》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导入:同学们,刚刚我们欣赏了2 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请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对二十世纪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能用一句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课件出示: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 2、回忆上节课所学。 是谁在呼风唤雨?怎样呼风唤雨?(板书:人类科技利用) (二)自主学习。 过渡:有句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

说“ 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在感触深的地方,写出自 己的感受。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用“ ”画出描写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用“ —”画出描写人类20世纪前生活状态的语句。)(三)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1、学习第二段: 师:20世纪的科技成果非常之多,正如课文当中所写 (课件展示第二段)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1)学生自读句子。 (2)区分“发明”和“发现”的内容。(板书:发现发明)(3)“发明”和“发现”的运用: 爱迪生()金属丝通电后会发出强烈的白光,于是他()了电灯. 科学家()蝙蝠能发出超声波,于是()了雷达。 2、交流20世纪的科技成果(学习第四段) 师:20世纪,我们拥有了这么多的“发现”和“发明”,给人类.带来了舒 适和方便的生活。那么20世纪到底有哪些发现和发明呢?学生汇报交流。 课件出示)“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 洞察百亿光 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 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

四年级语文上册《29.呼风唤雨的世纪》练习题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一、我会读句子,写词语。
爸爸 lián xì(
)了海洋馆, jià shǐ(
)汽车 zhuān chéng(
qián shuǐ(
)机器人,而我却 lài( )在床上做梦,huàn xiǎng(
是一位 zhé xué( )家,正在 hé
táo(
)林里,拿着 yáo kòng(
)器,指挥拖拉机 gēng dì(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带我看 )自己已经
)。
探索
寄托
洞察
改善
的愿望
的神仙
的发现
的生活
三、选词填空。
发现
发明
1.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
),被人们称为“(
)大王”。
2.牛顿(
)了万有引力定律。
改变
改观
3.20 世纪,人类的生活大大(
),其(
)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4.我们班的淘气包“齐天大圣”用实际行动(
)了大家对他的看法。
四、选一选,下面的句子是哪种问句。
跟我学:
1.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2.反问句: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
3.设问句: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A.设问句 B.反问句 C.疑问句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
2.难道不是科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吗?(
)
3.你一个人不怕危险吗?(
)
4.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
五、照样子,写一写。
1.例: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我拥有父母的爱、老师的关怀和同学的关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来呼风唤雨。 是哪种鸟类在筑巢?是燕子。用什么材料来筑巢?用泥、唾沫和树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30课文成公主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xx30课文成公主 进藏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30课《文成公主进藏》课文 唐朝的时候,青藏高原上有一个地方叫吐蕃,在今天的西藏一带。吐蕃有个年轻的首领,搅松赞干布,他听说唐朝皇帝有个女儿叫文成公主,即漂亮又聪明,就派大臣到唐朝去求婚。 唐朝皇帝接见了吐蕃的使臣,想试一试他的智慧。他派人牵来一百匹小马和一百匹母马,让使臣认出哪一匹小马是哪一匹母马生的。使臣一点儿也不着急。他先把小马和母马分开,分别拴在两个地方过夜。第二天早上,他把一匹母马放到小马群里,小马一见自己的妈妈来了。立刻就跑过去吃奶。这样一匹一匹地放母马,每匹小马很快地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接着又来了五百个姑娘,她们穿着一样的衣服,头上戴着一样的花。皇帝让使臣认出哪一个是文成公主使臣看过每个姑娘,发现有两只蜜蜂总是在一个姑娘的头上飞来飞去。 他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姑娘头上戴的是鲜花,其他姑娘戴的都是绢花。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唐朝皇帝见这些都难不住吐蕃的使臣,心里很高兴。他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能干,不用说,他们的首领就更聪明能干了,于是就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文成公主出发去吐蕃了。她从京城带上青稞、豌豆、油菜、小麦、荞麦等种子和各种耕种技术,还有许多铁匠、木匠、石匠,也跟着文成公主一起进藏了。 半路上,文成公主在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公主找来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后来,老百姓就把公主亲手搭的这座桥叫做“内地桥”。文成公主过河以后,一只小鸟飞来,说:“公主,公主,这儿是片沼泽地,不好走。”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大家说,因为文成公主撒了这把羊毛,所以路纳这个地方的牛羊一直都长得又肥又壮。 文成公主到了达尤龙真这个地方的时候,可恶的乌鸦飞来说了坏话。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组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同步练习(II )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组第29课《呼风唤 雨的世纪》同步练习(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6题;共35分) 1. (5分)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草木苍翠茂盛。_______ ②指草木等深绿。_______ ③著名而珍贵。_______ 2. (10分)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 发明_______ 发现_______ 改变_______ _______的世纪 _______的神仙 _______的愿望 _______的历史 _______的幻想 _______的生活 3. (6分)写出近义词 寻觅—_______ 探索—_______ 采集—_______ 4. (4分)根据拼音写词语。 zhé xuéhuàn xiǎng lián xìgēng zhèng yī lài téng yún jià wù guī gēn dào dǐ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5. (4分)写出近义词 突然—_______ 空隙—_______ 烂漫—_______

释放—_______ 忸怩—_______ 感召—_______ 6. (6分)照样子做 例: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靠什么呼风唤雨?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禾苗靠阳光和雨露生长。 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20分) 7. (1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长春花 “六一”是我们少年儿童的节目。节目前夕,同学们把家里最美的盆花搬到学校里来装点校园。我搬来献给学校的,是一盆长春花。 那是我生日的时候,五叔叔来祝贺,并送给我一株花苗。爸爸告诉我:“这是长春花,是用科学方法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有一天_____天晚了_____爸爸下班回来边脱外衣_____边问我_____小明_____给长春花浇水了吗_____哎呀_____我回家_____玩都来不及_____怎么会老记着给花浇水呢_____我回爸爸的话_____爸爸什么也没说,就自己舀了一勺清水,向阳台上跑去。 一天夜里,我在梦中被爸爸推醒了。那时,狂风暴雨正猛烈地拍打着窗户。爸爸叫我去把阳台上的那盆花端进屋,还特地和我一起去呢! 从此,我不敢疏忽。我运用爸爸教我的知识,精心地给它施肥、松土、除草、灭虫。 不久,长春花开了,开得多美啊!同一株长春花竟交映着五六种不同的花色,白的像雪,红的像霞……在它开放的日子里,我似乎一天到晚都闻到它那飘得老远老远,淡淡的清香。 现在,每当人们在校园里围着这盆长春花,赞美它既美丽又有清香的时候,我是多么高兴呀! “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培育出来的美,并把美献给集体的人,他的心灵是美的,美得像一朵纯洁

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_1

---------------------------------------------------------------最新资料推荐------------------------------------------------------ 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正确理解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 20 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 20 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解题 1.同学们,听过呼风唤雨这个成语吗?你从这个成语最先想到谁?(神仙)2.呼风唤雨原是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巨大力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出示课题、读题。 1 / 24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语句读正确,读流利。 在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次。 2.读完的同学请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 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简单归纳 2-5 自然段意)? 3.学生交流。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明和发现,和古代人类生活对比,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名言来说明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 )三、细读理解(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是谁在呼风唤雨呢?怎样呼风唤雨的呢?请自读第二自然段。 找出句子体会一下。 3.板书: 发明、发现,理解发明和发现。 发现: 原本就存在但没有被人们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发明: 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4.用发现,发明练习说话。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本阅读理解(30篇)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理解(30篇) 1、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__________溪东,中儿___________。最喜小儿亡赖,溪头__________。 【问题】 1.本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题目是“______”我还知道“渔歌子”“西 江月”“忆江南”“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是词牌名。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中“相媚好”形容老夫妇互相逗趣取乐的样子。 B.词的上阕描写了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了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3.词的上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乡村清新优美的自 然环境。词的下阕中“亡赖”一词并无贬义,而是形容小儿_______________。最后一句中“____”字用得甚妙,使小儿天真、活泼的样子跃然纸上。 4.征战沙场多年的作者,看到《清平乐·村居》中描绘的情景时,他会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 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问题】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在横线上写出词语的意思。 (1)翁媪(wēn ǎo):_________________ (2)亡赖(wú wáng):___________________

29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解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杭州市江心岛实验学校曹爱卫 上课学生:杭州市景成实验学校四(3)班学生 上课地点:杭州市景城实验学校学术报告厅 上课时间:2009年11月13日上午8:30-9:10 课前游戏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聊聊天,好吗? 生:好! 师:我来做个小调查,咱们班的同学中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的请举手? (有四分之一左右同学举手。) 师:我们班外地来的学生们很多。今天来我们学校停课的老师也有很多来自外地,作为小主人的我们能想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吗?介绍的时候,要介绍自己的名字,来自哪里,最好能用一句家乡话欢迎大家,当然,你实在不会讲家乡话,那你也可以用普通话表示欢迎。好吗?生:我叫张小红,“欢迎大家来杭州”。(生用杭州话,掌声) 生:我叫梁声,欢迎大家来杭州。(普通话) 生:我叫汪一宏。欢迎大家。(用宁波话说)。 师:(重复学生的宁波话),不错。 师:同学们,离上课还有2分钟,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把你看到的知道的大声说出来告诉大家,好吗?看谁的知识最丰富。 (看录像,跟着图片同步说:登上月球太空漫步;潜入深海;可视电话;高速火车;火箭;互联网;机器狗;电脑;视频聊天。) 师: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这些事物都是在20世纪发现或发明的。那你们知道一个世纪是多少年? 生:100年。 师:哪知道20世纪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吗? 生:1900---1999。

师:还有不能的说法吗? 生:1991---2000。 师:对,对一个世纪的记时有这两种方法。我们现在生活在哪个世纪?它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生:21世纪 师: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生:2001----2100 师:还有另一种计法? 生:2000----2099。 师:明白了世纪的概念,又见识了20世纪这么多的新事物。我们可以上课了吗? 生:可以。 课堂教学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课文,题目是(指黑板上板书)—— 生读: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路甬祥爷爷专门为我们少年儿童写的。知道他是哪里人吗? 生无一人举手。 师:没有人知道?没关系,老师来告诉你们,路甬祥爷爷是我们浙江慈溪人。作为浙江人的我们感到骄傲不骄傲? 生:骄傲! 师:是的,老师也感到很自豪呢!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我们先一起来交流一下词语自学的情况。 (出示词语:依赖、哲学家、远洋船舶、农耕社会、潜入深海、出乎意料、呼风唤雨)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些词语,把音读准确。(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我们专心听,如果他读得不准或不对的,等会儿我们帮他指出来。指名一生读。“远洋船舶”读成“远航船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拼音课文29《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拼音课文 29《呼h ū风fēng 唤huàn 雨y ǔ的d e 世s h ì纪j ì 》 20世纪shìjì是shì一y ī个gè呼风唤雨hūfēnghuànyǔ的de 世纪shìjì 。 是shì谁shuí来lái 呼风唤雨hūfēnghuànyǔ呢ne 当然dāngrán 是shì人类rénlèi ;靠kào 什么shényāo 呼风唤雨hūfēnghuànyǔ呢ne 靠kào 的de 是shì现代xiàndài 科学技术kēxuéjìshù 。在zài 20世纪shìjì一百年yībǎinián 的de 时间shíjiān 里l i ,人类rénlèi 利用lìyòng 现代xiàndài 科学技术kēxuéjìshù获得huòdé那么nàyāo 多duō奇迹般qíjìbān 的de 、出乎意料chūhūyìliào 的de 发现fāxiàn 和hé发明fāmíng 。正是zhèngshì这些zhèxiē发现fāxiàn 和hé发明fāmíng ,使shǐ人类rénlèi 的de 生活shēnghuó大大dàdà改观gǎiguān ,其q í改变gǎibiàn 的de 程度chéngdù超过chāoguò了l e 人类 rénlèi 历史上lìshǐshàng 百万年bǎiwànnián 的de 总和zǒnghé。 人类rénlèi 在zài 上百万年shàngbǎiwànnián 的de 历史lìshǐ中zhōng ,一直yìzhí生活shēnghuó在zài 一y ī个gè依赖yīlài (l ài )自然zìrán 的de 农耕nónggēng (g ēng )社会shèhuì。那时nàshí没有méiyǒu 电灯diàndēng ,没有méiyǒu 电视diànshì,没有méiyǒu 收音机shōuyīnjī ,也yě没有méiyǒu 汽车qìchē。人们rénmen 只能zhǐnéng 在zài 神话shénhuà中zhōng 用yòng “千里眼”q i ān l ǐy ǎn “顺风耳”shùnfēngěr 和hé腾云驾雾téngyúnjiàwù的de 神仙shénxiān ,来lái 寄托jìtuō自己z ìj ǐ的de 美好měihǎo 愿望yuànwàng 。我们wǒmen 的de 祖先zǔxiān 大概dàgài 谁shuí也yě没有méiyǒu 料到liàodào ,在zài 最近zuìjìn 的de 一百年中yībǎiniánzhōng ,他们tāmen 的de 那么nàyāo 多duō

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公开课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理解“呼风唤雨”以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词句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科学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感受。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并且从小树立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三、课时:两课时

四、教前准备: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制作好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自学生疑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新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现在请打开课本的第10页。 师;看了课题,你有问题想提吗?(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是谁在呼风唤雨?是怎样呼风唤雨的?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一个世纪?世纪是什么意思?)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带着各自的疑问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起去看看人们是怎么利用科学来控制、支配自然吧。(世纪:每一百年称为一个世纪。呼风唤雨:原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巨大力量。”“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人类能利用科学技术来支配自然的二十世纪,即1900年到2000年。)

二、设问导读,探究质疑 师:在开始讲解这篇课文之前,请同学先默读一遍课文,读时既要读准字音、读顺课文,同时还要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他们读得是否准确? (2)检查生字词: Làigēngqiánbózhé 赖耕潜舶哲 (3)注意“改”、“程”、“赖”、“耕”、“驾”、“幻”、“潜”、“核”、“控”、“联”、“哲”、“归”等字的正确拼写。 三、点拨导思,合作释疑 师:现在请大家再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及文章的层次结构。 (一)解读第1自然段 师: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它

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大舞台分段讲解教学设计冀教版

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大舞台分段讲解教学设 计冀教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两个生字,学会七个生字,理解“童稚、聊天”等词语的意思。 2.读课文,了解在课文中童年的作者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又过着怎样的童年生活。 3.体会作者在回忆童年生活时饱含的情感,体会童年的大舞台对冰心一生的重要影响。 4.从文中受到感染,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既注意观察,又用心思考。 5.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口语交际的相关练习。 教学重点: 了解冰心童年生活中的“大舞台”指的是什么,作者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在这个童年的大舞台上生活的怎样。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回忆童年生活时饱含的情感,体会童年的大舞台对冰心一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冰心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前面,我们了解了冰心奶奶的许多作品,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冰心,看看冰心奶奶在童年的舞台上是如何演绎的吧!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指名读一读,纠正字音。 花蕊、茸毛、古董、童稚、聊天、辽阔、奔游、欢畅、莫名其妙、绘声绘色。 (1)“老么古董花”是当地对白头翁花的称呼,读时要快些,口语化些。 (2)“号”是多音字,读四声。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冰心童年的“大舞台”指的是什么? 2.交流汇报。 冰心童年的“大舞台”指的是营房、旗台、炮台、码头和周围的海边、山上。 四、课堂小结。 海上的风光和海上的人,吸引了冰心,使她成了个关不住的孩子。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和冰心一起感受欢畅和自由。 五、书写生字,重点指导。 稚:左右结构,“禾字旁”。 聊:写时要注意右半边“卯”字的写法,避免写的过于宽扁。 斤:可以和“斥”对比记忆 茸:不容易写端正,要注意最后一笔的写法。 第二课时 一、通读全文,了解冰心的童年生活。 师:回忆作者童年生活中的“大舞台”到底指的是什么? 师:在这个“大舞台”上,冰心过着怎样的童年生活啊? 出示: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哪几件事? 引导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这几件事。(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板书) 二、引读课文,感悟真情。 1.是啊,作者的童年生活真是非富多彩,真让人羡慕——你最喜欢哪种生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进行朗读,通过读的方式,告诉大家你独特的感受。 谁愿意用读的方式告诉大家你读出的感受? 2.全班交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读出感受。 阅读二至七自然段时,教师应该让学生边读边勾画出能反映童年的冰心的内心情感的句子,并谈自己的感受。 (1)喜欢到山上采摘野花。 体会冰心的快乐、自由。 (2)喜欢去海边看潮起潮落。 (播放大海潮起潮落的视频资料,感受大海的亲切与伟大。) (3)喜欢听海军军营里休息的号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改观、程度、依赖、寄托、幻想、洞察、潜入、联系、原子核、因特网、哲学家、呼风唤雨、农耕社会、腾云驾雾、程控电话、归根结底”等词语。 2、比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 3、初步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改观、程度、依赖、寄托、幻想、洞察、潜入、联系、原子核、因特网、哲学家、呼风唤雨、农耕社会、腾云驾雾、程控电话、归根结底”等词语。 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2、字词卡片。 教学方法: 指导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启发学生质疑思考。“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在本课中“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是哪一个世纪?在20世纪里,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吗? (要求学生在查阅工具书的基础上,结合上下史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谈谈对词句的认识。教师则要引导学生明确:无论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还是充满神奇的未来,人类虽不能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但能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引领下,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 二、资料展示与交流 1、学生搜集的20世纪以来,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发现、发明。 2、师补充的相关资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思考:为什么称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2、找出本课生字,与同学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3、出示本课应掌握的词语,反馈同学自学情况。 4、熟记田字格中的生字,教师指导书写,同学提示易错的地方。 5、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板书设计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改观 改变 现代科学技术 人类生活 课后小记 发现 发明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9、《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的世纪》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5 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洞察、探索”等词,并理解“呼风唤雨、农耕社会、光年、程控电话、归根到底”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科技飞速发展的由衷赞叹之情 3 了解课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能模仿课文举例子,进行写话训练,体验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4 感受20 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1、了解20 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阅读“单元导读”。 2、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3、读了课题,你想到什么?是谁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呢?为什么要说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呢? 二、导学 活动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活动任务: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活动流程: 1、听范读,思考问题,并勾画生字词。 2、把自主学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3、小组代表全班展示分享。 4、自学生字词。 5、小组展示。活动二:再读课文,感受科技的魅力。活动任务:科技带给了人类怎样巨大的变化呢?活动流程: 1、默读课文3-4 自然段,思考问题,勾画相关句子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展示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活动三:联系生活,感受科技之利。 活动流程: 1、自由快速浏览课文,联系生活,说说生活中科学技术成就和变

化。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展示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4、观看视频《中国未来的科技》 三、导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在20 世纪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科学技术带来的。20 世纪确实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作业设计 将课文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30课文成公主进藏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30课文成公主进藏 下册第30课是《文成公主进藏》,课文讲述的是文成公主进藏与松赞干布联姻的事。学习啦为四年级师生了语文课文《文成公主进藏》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唐朝的时候,青藏高原上有一个地方叫吐蕃,在今天的西藏一带。吐蕃有个年轻的首领,搅松赞干布,他听说唐朝皇帝有个女儿叫文成公主,即漂亮又聪明,就派大臣到唐朝去求婚。 唐朝皇帝接见了吐蕃的使臣,想试一试他的智慧。他派人牵来一百匹小马和一百匹母马,让使臣认出哪一匹小马是哪一匹母马生的。使臣一点儿也不着急。他先把小马和母马分开,分别拴在两个地方过夜。第二天早上,他把一匹母马放到小马群里,小马一见自己的妈妈来了。立刻就跑过去吃奶。这样一匹一匹地放母马,每匹小马很快地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接着又来了五百个姑娘,她们穿着一样的衣服,头上戴着一样的花。皇帝让使臣认出哪一个是文成公主使臣看过每个姑娘,发现有两只蜜蜂总是在一个姑娘的头上飞来飞去。他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姑娘头上戴的是鲜花,其他姑娘戴的都是绢花。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唐朝皇帝见这些都难不住吐蕃的使臣,心里很高兴。他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能干,不用说,他们的首领就更聪明能干了,于是就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 文成公主出发去吐蕃了。她从京城带上青稞、豌豆、油菜、小麦、荞麦等种子和各种耕种技术,还有许多铁匠、木匠、石匠,也跟着文成公主一起进藏了。 半路上,文成公主在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公主找来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后来,老百姓就把公主亲手搭的这座桥叫做“内地桥”。文成公主过河以后,一只小鸟飞来,说:“公主,公主,这儿是片沼泽地,不好走。”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大家说,因为文成公主撒了这把羊毛,所以路纳这个地方的牛羊一直都长得又肥又壮。 文成公主到了达尤龙真这个地方的时候,可恶的乌鸦飞来说了坏话。 它问:“公主,你要到哪儿去呀?”文成公主说:“我要去找松赞干布。” “哎呀,松赞干布已经死了,你还去干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