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仪导线测量

经纬仪导线测量
经纬仪导线测量

实训10 经纬仪导线测量

一、实习目的

掌握经纬仪导线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展点的方法。

二、实习内容

若有实训基地,可利用所选闭合导线的已有数据,即实训一(各边距离)、实训二(起始边磁方位角)、实训六(各点内角)、实训四(高程)或实训七(高差),直接进行内业计算。否则,应准备下列器材进行外业观测及内业计算。

三、仪器及工具

DJ6经纬仪1台,罗盘仪1台,水准尺2根,标杆2根,刚尺1副,测钎1组,斧子1把,木桩及小钉若干,油漆1小瓶,毛笔1枝,计算器1台,坐标纸1张,三棱尺1把;自备铅笔、小刀、记录表格等。

四、方法提示

(一)外业观测

(1)选点。根据选点注意事项,再测区内选定4~6个导线点组成闭合导线,在各导线点打下木桩,钉上小钉或用油漆标定点位,绘出导线略图(如实训1)。

(2)量距。用钢尺往、返丈量各导线边的边长(读至mm),若相对误差小于1/3000,则取其平均值。

(3)测角。采用经纬仪测回法观测闭合导线各转折角(内角),每角观测一个测回,若上、下半测回差不超±40″,则取平均值。若为独立测区,则需用罗盘仪观测起始边的磁方位角。

(4)测高差。经纬仪测角的同时用视距法观测各相邻导线点间的高差,若高差闭合差不超限,则将其调整后,根据起点高程(可假定)计算其他各导线点的高程。

(5)计算角度闭合差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外业成果合格后,内业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二)内业计算

(1)检查核对所有已知数据和外业数据资料。

(2)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角度闭合差:?β=∑β—(n-2)?180o 限差:?β容=±40″n (3)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α前=α后+180o-β右;若逆时针编号时: α前=α后+β左-180o 由起始边αAb 算起,应在算回αAb ,并校核无误。 (1) (4) 坐标增量计算:

⊿X AB =D AB ·cos αAB ⊿X AB =D AB ·sin αAB

(5)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纵坐标增量闭合差:?X =∑⊿X 测 横坐标增量闭合差:?Y =∑⊿X 测

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

2

2Y X f f +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 D f

若K ﹤20001

,符号精度要求,可以平差。将?X 、?Y 按符号相反,边长成正比例的原

则分配给各边,余数分给长边。各边分配数如下:

V xi =- D f X

∑ ·D i V yi =- D f Y

∑ ·D i

分配后要符合:

∑V X =- ?X ∑V Y =- ?Y (6) 坐标计算:

若干与国家控制点连测,可假定起点坐标。

X B=X A+⊿X AB

Y B=Y A+⊿Y AB

由X A、Y A算起,应再算回X A、Y A,并校核无误。

(7)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根据各边往、返测高差计算各边平均高差:h= 1/2 (h往-h返)

计算高差闭合差:?h=∑h

计算高差闭合差的限差:?h容=±40 D

若︳?h ︳≤︳?h容︳,则将?h按符号相反,边长成正比例分配给各边。

(8)高程计算:

H B=H A+h AB 由A点算起,应再算回A点,并校核无误。

(9)展点。根据所选比例尺大小及起点在测区位置,在坐标纸上绘出纵、横坐标线。

根据各导线点坐标,将其展绘在图纸上,并将高程注于其旁。

五、注意事项

(1)相邻导线点间应互相通视,边长以60~80m为宜。若边长较短,测角时应特别意提高对中和瞄准的精度。

(2)在标尺上与仪器同高处作标记,当十字丝交点对准标记时,读取盘左时竖盘读,可简化高差计算,即h= 1/2·k·ι·sin2α。

(3)若未与国家控制网连测,起点坐标及高程可假定,要考虑使其他点位不出现负值。

六、实训报告

经纬仪导线测量(距离)记录表

经纬仪导线测量(高程)记录表

仪器号班组观测者记录者日期天气单位

经纬仪导线测量(水平角)记录表

经纬仪导线内业计算表

(完整word版)导线测量及计算

导线测量 一、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连续折线(导线边)。 导线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 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 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建区、 地下工程、公路、铁路等控制点的测量。 导线的布设形式: 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 附合导线网自由导线网 钢尺量距各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表中n为测站数,M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表6J-1 图根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的技术要求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2.导线边长测量 光电测距(测距仪、全站仪)、钢尺量距 当导线跨越河流或其它障碍时,可采用作辅助点间接求距离法。 (α+β+γ)-180o 改正内角,再计算FG边的边长:FG=bsinα/sinγ 3.导线转折角测量 一般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用测回法测量,两个以上方向组 成的角也可用方向法。 导线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之分。当与高级控制点连测时, 需进行连接测量。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思路: ①由水平角观测值β,计算方位角α; ②由方位角α及边长D, 计算坐标增量ΔX 、 ΔY; ③由坐标增量ΔX 、ΔY,计算X、Y。

(计算前认真检查外业记录,满足规范限差要求后,才能进行内业计算)坐标正算(由α、D,求X、Y) 已知A(x A,y A),D AB,αAB,求B点坐标x B,y B。 坐标增量: 待求点的坐标: (一)闭合导线计算 图6-10是实测图根闭合导线示意图,图中各项 数据是从外业观测手簿中获得的。 已知数据: 12边的坐标方位角:12 =125°30′00″;1点的坐 标:x1=500.00,y1=500.00 现结合本例说明闭合导线计算步骤如下: 准备工作:填表,如表6-5 中填入已知数据和 观测数据.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理论值: (1)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 例:fβ=Σβ测-(n-2)×180o=359o59'10"-360o= -50";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6-5)

经纬仪导线测量

图&!&!用经纬仪测设斜平面 将式'%*(代入式'%)("得到* =7>+/2/L M>9'%-( ,3测法 按公式'%-(测设倾斜平面的步骤如下* !在倾斜平面的底边上>点安置经纬仪"量出仪器高+2! "用+:++1++;后视斜平面的底边方向>)"前视斜平上任意点("测出水平角 值! & #根据斜平面的坡度2和所测得的&值"代入公式'%-(算出(点处的应读仰角+/7<2G40'2/L M> &(! $将望远镜仰角置于+处"此时若望远镜十字横线正对准(点的+2处"则该(点正在所要测设的倾斜平面上! 第五节!经纬仪导线测量 在测区内将相邻控制点布设成连续的折线"称为导线!构成导线的控制点"称为导线点! 用经纬仪测量导线的转折角"用钢卷尺测量导线的长度!这个被测导线"称为经纬仪导线! $ + $

一 经纬仪导线布设形式 $3闭合导线闭合导线是起始 终止于同一已知点的导线 如图%,(所示 即导线从已知点&和已知方向'&出发 经过若干导线点 最后仍回到起始点' 形成一闭合多边形的导线 它本身具有严密的几何条件 因而能起检验审核的作用 闭合导线通常用于小测区首级平面控制测量 图&!(!闭合导线 ,3附合导线附合导线是布设在两已知点间的导线 如图%,'所示 即导线从一已知高级控制点'和已知方向'&出发 经过若干导线点 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高级控制点9和已知方向9"上的导线 图&!$!附合导线 它具有检验审核观测成果的作用 故通常用于平面控制测量的加密 即增加控制点的数量 %3支导线支导线是由一已知点和一已知方向出发 既不回到原出发点 又不附合到另一已知点上的导线 如图%,&所示 从已知点'和已知方向'&出发 经过$ ,个导线点后所形成的导线 支导线缺乏检验审核条件 因此 其点数一般不超过,个 它仅用于图根测量 $$$

第十一讲 经纬仪导线测量与计算

第十一讲经纬仪导线测量与计算 在城镇和矿山,最常用的图根加密方法是导线。导线是由若干条首尾相接而构成的折线。根据所用仪器,导线分为经纬仪导线、光电测距导线、罗盘仪导线和平板仪导线。经纬仪导线测量是用经纬仪测量各导线点的转角,钢尺丈量导线的边长,根据起始点的坐标和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计算出各待定点的坐标。根据工作内容和特点,经纬仪导线测量分为外业与内业两部分。外业工作主要包括导线的布设和转角、边长的观测。 一、导线的布设 (一)导线布设形式 导线的基本布设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和支导线。 1.闭合导线 由一个已知点出发,经过若干个导线点后仍回到同一个已知点上,它所构成的多边形称为闭合导线,如图5—10(a)所示。闭合导线有多边形条件和坐标条件作检核,在生产中广泛使用。 图 5—10 导线形式 2.附合导线 两端(始端和终端)均附合在已知点和已知方向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如图5—10(b)所示。这种导线,不仅有检核条件(坐标条件和方位角条件),而且最弱点位于导线中部,使附合导线在与支导线同等精度的条件下得以增加长度,故附合导线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3.支导线 从已知点B开始,用直线依次连接各待定点,形成自由伸展的折线形状,这种导线形式

称为支导线,如图5—10(c)所示。支导线另一端自由伸展,缺乏检核条件,终点点位 误差最大,故在生产中尽量少用。若用支导线测定控制点坐标,应限制支导线长度,并往返观测,以资检核。 此外,根据实际需要导线还可布设成网状形式(即导线网)。 (二)导线布设规格 为满足不同比例尺测图和不同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各有关规范规定了导线的长度、观测限差和精度指标,形成了导线等级和技术规格系列。图根导线的技术要求见表5-4 表5-4 图根导线技术要求 三、导线测量的外业 (一)踏勘选点与埋点 作业前应根据测区范围、原有资料以及测图的要求,拟定出导线的布设形式,制定出经济合理的初步设计方案,然后到实地踏勘,按照实际情况在实地选定点位。选点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相邻两导线点必须互相通视。 2.各边边长尽可能相等,避免长短边突然出现。 3.导线点应选择在便于安置仪器,便于观测的地方。 4.点位应选择在土质坚硬,便于保存,易于寻找的地方。 5.导线点应选择在视野开阔地带,控制面积大,便于扩展。 选点是导线测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测量工作的质量和速度。例如,边短点多就会影响到测量的精度和速度,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踏勘选点工作。 导线点选定之后,如果作为临时点,应在每一点位上打上木桩,桩顶钉一小钉,作为临

全站仪导线测量方法

全站仪导线测量 在地面上选择一条适宜的路线,在其中的一些点上设置测站,采取测边和测角方式来测定这些点的水平位置的方法。它是几何大地测量学中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为地形测图、城市测量和各种工程测量建立控制点的常用方法。 为导线测量选择的测量路线称为导线。它应当尽可能直伸,但由于地形限制,导线一般成一条折线。导线上设置测站的点称为导线点。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并在每一点上观测相邻两边之间的夹角,从一起始点坐标和方位角出发,利用测量的距离和角度,便可依次推算各导线点的水平位置。 为建立国家大地网以及某些城市测量和工程测量所实施的导线测量,称为精密导线测量。其等级和精度要求与三角测量相同。这些等级以下的导线测量,分为经纬仪导线测量、视距导线测量和视差导线测量,其精度、使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各不相同。 传统的精密导线测量用基线尺在地面上直接丈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由于距离测量的精度高,导线中不存在尺度误差积累;而方位误差积累则比三角测量严重。因此,导线上每隔一定距离要测定天文经纬度和方位角。由于导线以单线扩展,无其他几何校核,故必须闭合成环,或布设在高级控制点之间。当测区较大时,则构成导线网。 在一般地区,由于地面不平,难于用基线尺直接丈量距离,故传统的精密导线测量不及三角测量优越。但在平坦的森林地区,为了实施三角测量,必须建造过高的测量觇标,又为了清除通视障碍,还要砍伐树木,这样将使作业进展迟缓,用费较大。若改用导线测量,沿道路、林区分界地带或河流推进,利用平坦地势丈量距离,则可降低觇标高度,减少辅助工作,达到较好的经济效果。英国曾在非洲赤道附近平坦的森林地区,广泛采用传统的精密导线测量以代替三角测量。除了这些特殊地区之外,传统的精密导线测量则很少应用。 电磁波导线测量自电磁波测距仪于20世纪50年代出现后,导线测量受到了重视。用电磁波测距仪测定距离,所受地形限制较小,作业迅速,精度随着仪器的不断改进而越来越高。因此,电磁波导线测量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有逐渐取代三角测量之势。60年代初,中国利用电磁波测距仪在自然条件极其困难的青藏高原实施了精密导线测量,构成了包括10个闭合环的导线网。 美国从60年代初开始,用高精度电磁波测距仪实施了横贯大陆的高精度导线测量,现在已经完成,全长达22000公里。导线上每条边的方位角都直接观测,因而不存在尺度误差和方位误差的积累。高精度导线测量的质量优于一等三角测量,称为零等控制测量。美国正以这

第二节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第二节导线测量 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用直线连接而构成的折线图形,称为导线。构成导线的控制点,称为导线点。导线测量就是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值,再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导线测量是建立小地区平面控制网常用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在地物分布复杂的建筑区、视线障碍较多的隐蔽区和带状地区,多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 依据测量导线边长和测量转折角的仪器、方法不同,可将导线分为两大类:一是用经纬仪测量转折角,用钢尺测定导线边长的导线,称为经纬仪导线;二是用光电测距仪测定导线边长,则称为光电测距导线。

一、导线布设形式 1、附合导线 如图7-4所示,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 和已知方向BA 出发,经过1、2、3点,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点C 和已知方向CD 上,这样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这种布设形式,具有检核观测成果的作用。 2、闭合导线 如图7-3所示。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 和已知方向BA 出发,经过1、2、3、4最后仍回到起点B , 图7-4 附合导线

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这样的导线称为闭合导线。 闭合导线本身存在着严密的几何条件,具有检核作用。 图7-3 闭合导线 3.支导线 支导线是由一已知点和已知方向出发,既不附合到另一已知点,又不回到原起始点的导线,称为支导线。如图7-5,B为已知控制点,αBA为已知方向,1、2为支导线点。

B 2 图7-5支导线 二、导线测量的等级与技术要求 表7-3 经纬仪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n为测站数。 表7-4 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三、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1.导线的布设 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3)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 (4)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表

(完整版)闭合及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

闭合及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好东西) 1. 导线方位角计算公式 当β为左角时 α前=α后+β左-180° 当β为右角时 α前=α后-β右+180° 2. 角度闭合差计算 fβ=(α始-α终)+∑β左-n*180° fβ=(α始-α终)-∑β右+n*180° 3. 观测角改正数计算公式 Vβ=±fβ/ n 若观察角为左角,应以与闭合差相反的符合分配角度闭合差,若观察角为右角,应以与闭合差相同的符合分配角度闭合差。 4. 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 ∑△X=X终-X始 ∑△Y= Y终-Y始 Fx=∑△X测-∑△X FY=∑△Y测-∑△Y 5. 坐标增量改正数计算公式 VX=- Fx/∑D3Di VY=-FY/∑D3Di2 2 所以:∑VX= - Fx ∑VY= - FY 6. 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 F=SQR(FX^2+FY^2) 7.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K=F/∑D=1/∑D/F 8. 坐标增量计算

导线测量的内业方法 本人不才悉心整理出来的望能给同行业人士提供点资料 (一)闭合导线内业计算 已知A点的坐标XA=450.000米,YA=450.000米,导线各边长,各内角和起始边AB的方位角αAB如图所示,试计算B、C、D、E各点的坐标。 1 角度闭合差: 图6—8 闭合导线算例草图 角度的改正数△β为:

2、导线边方位角的推算 BC边的方位角 CD边的方位角 AB边的方位角 右角推算方位角的公式: (校核) 3、坐标增量计算 设D12、α12为已知,则12边的坐标增量为: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因为闭合导线是一闭合多边形,其坐标增量的代数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即: 但由于测定导线边长和观测内角过程中存在误差,所以实际上坐标增量之和往往不等于零而产生一个差值,这个差值称为坐标增量闭合差。分别用表示: 缺口AA′的长度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以f表示。由图可知: 图6—9 闭合导线全长闭合差 导线相对闭合差。 对于量距导线和测距导线,其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一般不应大于1/2000。

导线点测量教程

6、4、1 导线布设形式 (一)导线 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得折线,称为导线。这些控制点称为导线点。导线测量就就是依次测定各导线边得长度与各 转折角值;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得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得坐标。 用经纬仪测量转折角,用钢尺测定边长得导线,称为经纬仪导线;若用光电测距仪测定导线边长,则称为电磁波测距导线。 (二)闭合导线 以高级控制点A、B中得A点为起始点,并以AB边得坐标方位角αAB为起始坐标方位角,经过1、2、3、4点仍回到起始点A,形 成一个闭合多边形得导线称为闭合导线。 (三)附合导线 以高级控制点A、B中得B点为起始点,以AB边得坐标方位角αAB为起始坐标方位角,经过5、6、7、8点,附合到另外两个高级 控制点CD中得C点,并以CD边得坐标方位角αCD为终边坐标方位角,这样得导线称为附合导线。(四)支导线 从一个高级控制点C与一条高级边得坐标方位角αCD出发延伸出去得导线称为支导线。由于支导线缺少对观测数据得检核,故其

边数及总长都有限制。 6、4、2 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选点前,应调查搜集测区已有地形图与高一级得控制点得成果资料,把控制点展绘在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得布 设方案,最后到野外去踏勘,实地核对、修改、落实点位。如果测区没有地形图资料,则需详细踏勘现场,根据已知控制点得分 布、测区地形条件及测图与施工需要等具体情况,合理地选定导线点得位置。 实地选点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 相邻点间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与量距; (2)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与安置仪器; (3) 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 (4) 导线各边得长度应大致相等,除特殊情形外,对于二、三级导线,其边长应不大于350m,也不宜小于50m, 平均边长如表6、3与表6、4所示; (5) 导线点应有足够得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经纬仪导线测量

实验二经纬仪导线测量(闭合导线) 一、实习目的 掌握经纬仪导线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展点的方法。 二、实习内容 在本部校实习基地测量一条闭合导线并进行内业计算。 三、仪器及工具 DJ6经纬仪1台,水准尺2根,标杆2根,刚尺1副,测钎1组,木桩及小钉若干,计算器1台,坐标纸1张,三棱尺1把;自备铅笔、小刀、记录表格等。 四、方法 (一)外业观测 (1)选点。根据选点注意事项,再测区内选定4~6个导线点组成闭合导线,在各导线点打下木桩,钉上小钉,绘出导线略图。 (2)量距。用钢尺往、返丈量各导线边的边长(读至mm),若相对误差小于1/3000,则取其平均值。 (3)测角。采用经纬仪测回法观测闭合导线各转折角(内角),每角观测一个测回,若上、下半测回差不超±40″,则取平均值。可假定起始边。 (4)测高差。经纬仪测角的同时用视距法观测各相邻导线点间的高差,若高差闭合差不超限,则将其调整后,根据起点高程(假定)计算其他各导线点的高程。 (5)计算角度闭合差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外业成果合格后,内业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二)内业计算 (1)检查核对所有已知数据和外业数据资料。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角度闭合差:?β=∑β—(n-2)?180o限差:?β容=±40″n (3)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α前=α后+180o-β右;若逆时针编号时: α前=α后+β左-180o 由起始边α Ab 算起,应在算回αAb ,并校核无误。 (4) 坐标增量计算: ⊿X AB =D AB ·cos αAB ⊿X AB =D AB ·sin α AB (5)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纵坐标增量闭合差:?X =∑⊿X 测 横坐标增量闭合差:?Y =∑⊿X 测 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 2 2Y X f f +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 D f ∑ 若K ﹤20001 ,符号精度要求,可以平差。将?X 、?Y 按符号相反,边长成正比例的原 则分配给各边,余数分给长边。各边分配数如下: V xi =- D f X ∑ ·D i V yi =- D f Y ∑ ·D i 分配后要符合: ∑V X =- ?X ∑V Y =- ?Y (6) 坐标计算: 若干与国家控制点连测,可假定起点坐标。 X B =X A +⊿X AB Y B =Y A +⊿Y AB

经纬仪导线测量

实训10 经纬仪导线测量 一、实习目的 掌握经纬仪导线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展点的方法。 二、实习内容 若有实训基地,可利用所选闭合导线的已有数据,即实训一(各边距离)、实训二(起始边磁方位角)、实训六(各点内角)、实训四(高程)或实训七(高差),直接进行内业计算。否则,应准备下列器材进行外业观测及内业计算。 三、仪器及工具 DJ6经纬仪1台,罗盘仪1台,水准尺2根,标杆2根,刚尺1副,测钎1组,斧子1把,木桩及小钉若干,油漆1小瓶,毛笔1枝,计算器1台,坐标纸1张,三棱尺1把;自备铅笔、小刀、记录表格等。 四、方法提示 (一)外业观测 (1)选点。根据选点注意事项,再测区内选定4~6个导线点组成闭合导线,在各导线点打下木桩,钉上小钉或用油漆标定点位,绘出导线略图(如实训1)。 (2)量距。用钢尺往、返丈量各导线边的边长(读至mm),若相对误差小于1/3000,则取其平均值。 (3)测角。采用经纬仪测回法观测闭合导线各转折角(内角),每角观测一个测回,若上、下半测回差不超±40″,则取平均值。若为独立测区,则需用罗盘仪观测起始边的磁方位角。 (4)测高差。经纬仪测角的同时用视距法观测各相邻导线点间的高差,若高差闭合差不超限,则将其调整后,根据起点高程(可假定)计算其他各导线点的高程。 (5)计算角度闭合差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外业成果合格后,内业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二)内业计算 (1)检查核对所有已知数据和外业数据资料。

(2)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角度闭合差:?β=∑β—(n-2)?180o 限差:?β容=±40″n (3)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α前=α后+180o-β右;若逆时针编号时: α前=α后+β左-180o 由起始边α Ab 算起,应在算回αAb ,并校核无误。 (1) (4) 坐标增量计算: ⊿X AB =D AB ·cos αAB ⊿X AB =D AB ·sin α AB (5)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纵坐标增量闭合差:?X =∑⊿X 测 横坐标增量闭合差:?Y =∑⊿X 测 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 2 2Y X f f +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 D f ∑ 若K ﹤20001 ,符号精度要求,可以平差。将?X 、?Y 按符号相反,边长成正比例的原 则分配给各边,余数分给长边。各边分配数如下: V xi =- D f X ∑ ·D i V yi =- D f Y ∑ ·D i 分配后要符合: ∑V X =- ?X ∑V Y =- ?Y (6) 坐标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