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柱模板计算书

地下室柱模板计算书
地下室柱模板计算书

地下室柱模板计算书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2-2008.下面简称规范

KZ 截面1000×1100,柱高5.1m (不包括板厚)。板厚250。 梁的尺寸及梁与柱的相对位置: 由于柱截面尺寸较大,决定采用槽钢和对拉螺栓做柱箍:

KL2 400*750

KZ

450

1100

400

1000325

325

300

300

KL1 450*750

柱模板材料:15厚胶合板,方木50×80,对拉螺栓φ16,[ 12.6槽钢

由规范 4.1,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 4K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我们采用(4.1.1-2)计算侧压力。因为现在混凝土的坍落度往往大于150mm ,此时混凝土坍落度影响系数β2 无数据可查。此外,当用混凝土泵车浇筑柱时,混凝土上升的速度大于6m/h 。以本例柱计算,柱混凝土体积为1.1*1*5.1=5.61m 3 。一台10m 3 的罐车供料,用泵车浇筑,在10分钟内完全可以将柱的混凝土浇筑完毕。此时,混凝土的上升的速度为 5.1/(10/60)=30.6m/h 。大于6m/h 。而公式(4.1.1-1)只适用于混凝土浇筑速度≤6m/h 的情况。(规范106面,4.1.1条文说明)

所以,我们采用(4.1.1-2)计算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侧压力标准值 G 4K =γc H=24*5.1=122.4KN/m 2

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Q 3K =2KN/m 2 由规范4.3, 有

结构重要性系数 0.9 荷载组合值系数 0.7 本例,显然恒载起控制作用。因为G 4K > Q 3K 。于是 底部荷载设计值 0.9*122.4*1.35=148.72KN/m 2 顶部荷载设计值 0.9*2*0.7*1.4=1.76KN/m 2 侧压力设计值分布图:

)

11.1.4(22.02

1

210-=V t F c ββγ)

21.1.4(-=H

F C γ

计算过程见下面的电子表格Excel。

上面的电子表格在Word中不可能看到计算过程。双击电子表格,回到Excel中便可看到计算过程。

对上面的电子表格Excel 作如下说明:

对槽钢及对拉螺栓,计算时考虑荷载折减系数 0.95。(规范 4.2.4条).

按规范5.2.4 2柱箍按拉弯构件计算。但那仅适用于规范所示柱箍。

对于本例的柱箍,

槽钢的计算仅考虑弯矩。不考虑拉力。这是因为很多时候对拉螺栓就没有接触方木;同时,即使对拉螺栓紧挨方木,对拉螺栓的侧向刚度很小,不能承受侧向压力。也就不会对槽钢产生拉力,见下图。

电子表格中,1m 宽胶合板抗弯能力是按胶合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jm =12N/mm 2 计算的:

[M]=1000*152*12*10-6/6=0.45KNm f jm =12N/mm 2 取值见规范83面。

方木的抗弯能力是按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 m =13N/mm 2计算的: [M]=50*802*13*10-6/6=0.693KNm f m =13N/mm 2 取值见规范80面。

槽钢的抗弯能力是按按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15N/mm 2计算的: [M]=Wf=62.1*0.215=13.3515KNm f=215N/mm 2 的取值见规范74面。

至于对拉螺栓的允许拉力是查规范35面的表5.2.3得到的。

对拉螺栓侧

向刚度小,不能承受侧向压力

槽钢侧向刚度大,侧向压力由槽钢承受

对拉螺栓不可能对槽钢端部产生拉力

有了上述四个允许承载力值,我们只要计算胶合板、方木、槽钢的弯矩和对拉螺栓的拉力,与上述四个允许承载力值比较,让胶合板、方木、槽钢的弯矩和对拉螺栓的拉力尽可能接近允许值。设计便完成了。要做到这一点,只要调整柱箍的间距及方木的间距就可以了。双击上面的电子表格,回到Excel中,在x处的侧压力、胶合板弯矩、方木弯矩、槽钢弯矩及对拉螺栓拉力五列中,点击任一单元格,便立即可以在编辑栏中看到计算公式。例如,点击单元格F5,在编辑栏中便立即显示出公式:“=($c$3-E5)/$C$3*$B$5+$C$5”。这个公式的意思从下面的侧压力计算图中便可清楚看出:

X处高度的侧压力=(5.1-x)/5.1*148.72+1.764

注意,公式中C3、B5、C5都是所谓“绝对引用”

将F5单元格的填充柄往下一拖便立即得到其他高度处的侧压力。

其他各列单元格:胶合板弯矩、方木弯矩及对拉螺栓拉力都是类似计算的。不过,这里要一点简单的力学知识。注意,方木弯矩的I5及I14的单元格是按悬臂梁计算弯矩的。方木弯矩的其他单元格是按简支梁计算弯矩的。胶合板的弯矩也是按简支梁计算弯矩的。胶合板及方木弯矩是按净跨计算弯矩的。

下面专门谈一下槽钢弯矩的计算。

柱模板平面图如下:

两根对拉螺栓的间距便是槽钢的跨度。上图中即1406和1306. 对拉螺栓往往没有紧靠方木,有间隙:

为使计算有一个确定的数值,这里我们取方木边到对拉螺栓边距离为50(实际这个距离有大有小,不都是50)。近似取槽钢荷载为均布荷载(实际是方木传来的集中荷载。但根据均布荷载计算的结果,误差不大),画出槽钢的计算简图。由槽钢的计算简图,可以求出槽钢的弯矩为:

M=0.5bqc+0.125qb 2=(0.5c+0.125b)qb

这就是计算槽钢弯矩的公式。式中,对本例,c 就是153,b 就是柱

58

58

1406

153(c)1100(b)153(c)

q

153

1000

153

13061100

1000

50×80方木

15厚胶合板

[12.6槽钢

φ16对拉螺栓

1100

1000

对拉螺栓没有紧靠方木

截面边长,

本例即1000或1100。q就是槽钢的线荷载。它等于槽钢的负荷宽度与槽钢所在位置的侧压力的乘积。对于中间位置的槽钢,槽钢的负荷宽度,就是槽钢上下间距的一半。

双击电子表格,回到Excel,再单击槽钢弯矩列的任一单元格,在编辑栏内,便可看到槽钢弯矩的计算公式,并理解我们在上面所作的说明。

计算槽钢承载力时,我们没有考虑槽钢的整体稳定系数。这是因为拉紧对拉螺栓后,方木紧靠在槽钢的受压翼缘上,能阻止槽钢受压翼缘的侧向位移。由于同样的理由,我们也没有考虑槽钢受的压力没有通过槽钢的的弯曲中心而产生的扭矩。当然,在槽钢的抗弯强度计算中,也没有考虑截面塑性发展系数。这是因为,当槽钢翼缘发展部分塑性后,槽钢的弯曲变形会加大,会影响柱的截面尺寸。

用电子表格设计柱模板十分方便。只要先决定材料:胶合板;方木;型钢的规格。计算出材料的承载能力。然后定出柱箍间距和方木间距。在相应的单元格中输入计算公式,利用Excel强大的计算功能,可以很快计算胶合板、方木、槽钢的弯矩及对拉螺栓的拉力。调整柱箍间距及方木间距,让胶合板、方木、槽钢的弯矩及对拉螺栓的拉力接近允许值,设计便完成了。这实际上是一个小的设计程序,比那些花钱买的软件更实用。

在“剪力墙小模板的设计”一文中,也是使用和这里同样的方法。“剪力墙小模板的设计”(三稿)已上传到“爱问”,读者可以免费下载。

从计算过程看,柱模板设计主要受对拉螺栓抗拉能力控制。当然可以增大对拉螺栓,但槽钢是周转使用的,孔眼的大小及位置都是预先钻好的。钻好的孔眼不一定能穿过更大直径的对拉螺栓。这时可以采用双槽钢:

在两根槽钢间放置对拉螺栓。对拉螺栓直径可以根据需要加大,例如,用直径25的对拉螺栓。这样,柱箍的数量可以减少。并且,可以让对拉螺栓紧靠方木,减少槽钢的计算跨度。槽钢也不需要开洞。 设计结果见下面的施工图:

对拉螺栓

双槽钢

350

350

400

450

500

600

700

850

770

φ16对拉螺栓

5100

[12.6槽钢50×80方木

50×80方木

[12.6槽钢

φ16对拉螺栓

710

850

700

600500

450

400

350

350

≤200

53

1100

1000

φ16对拉螺栓

[12.6槽钢

50×80方木

15厚胶合板

50

15厚胶合板

50×80方木

φ16对拉螺栓

1000

1100

300

400

300

KL2

KL1325

450

325

梁侧应有

增加的短方木

增加的短方木

三根方木

126

50

50

50

槽钢的变形验算举例如下: 以1.1m 侧面最底下的槽钢为例: 恒载侧压力标准值如下: 计算变形时只考虑恒载G 4K (规范4.3.2条) 最底下槽钢负荷宽度为: 0.13+0.35/2=0.305m 恒载标准值线密度为: q=0.305*119.28=36.38KN/m =36.38N/mm

对照前面的槽钢计算简图, 查静力计算手册,有:

上式中E=2.06×105 N/mm 2 见规范77面表A.1.3.槽钢的惯性矩I 查自型钢手册。1/400见规范4.4.1条。

13侧压力标准值

400

16171140610001406100048103911006.23841406110038.36483843

24523

2

2<=

???

? ????? ??+??? ??-??????=

???

? ????

? ??+??? ??-=l b l b EI qbl l υ

二〇一二年四月六日星期五

二〇一二年五月七日星期一修改(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盘扣式板模板支撑计算书

盘扣式模板支撑计算书 一、模板支架选型 由于其中模板支撑架高3.6米,为确保施工安全,编制本专项施工案。设计围包括:楼板,长*宽=8m*8m,厚0.25m。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施工单位现有施工条件,3#和4#楼地下室区域选择盘扣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模板支架的搭设材料,进行相应的设计计算。 二、搭设案 (一)基本搭设参数 模板支架高H为3.6m,立杆步距h(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取1.8m,立杆纵距l a取0.9m,横距l b取0.9m。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自由长度a取0.2m。整个支架的简图如下所示。

模板底部的木,截面宽40mm,高80mm,布设间距0.2m。 (二)材料及荷载取值说明 本支撑架使用?48 *3mm钢管,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mm,钢管上禁打;采用的扣件,应经试验,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模板支架承受的荷载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以及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等。 三、板模板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验算 荷载首先作用在板底模板上,按照"底模→底模木/钢管→横向水平钢管→可调托座→立杆→基础"的传力顺序,分别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其中,取与底模木平行的向为纵向。 (一)板底模板的强度和刚度验算 模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如图所示:

(1)荷载计算,按单位宽度折算为线荷载。此时, 模板的截面抵抗矩为:w=1000?72/6=4.82?04mm3; 模板自重标准值:x1=0.3? =0.3kN/m; 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x2=0.25?4? =6kN/m; 板中钢筋自重标准值:x3=0.25?.1? =0.275kN/m; 施工人员及设备活荷载标准值:x4=1? =1kN/m;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x5=2?=2kN/m。 以上1、2、3项为恒载,取分项系数1.35,4、5项为活载,取分项系数1.4,则底模的荷载设计值为: g1 =(x1+x2+x3)?.35=(0.3+6+0.275)?.35=8.876kN/m; q1 =(x4+x5)?.4=(1+2)?.4 =4.2kN/m; 对荷载分布进行最不利布置,最大弯矩取跨中弯矩和支座弯矩的较大值。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简图

柱模板施工方案计算书

柱模板施工方案计算书 柱箍是柱模板的横向支撑构件,其受力按抗弯构件进行计算。本工程采用木模板,选用Φ48*3.5钢管作为柱箍,柱箍间距l1=300mm。每次浇筑砼高度不超过3米,用串筒倒倾砼。 一、压力设计值计算 ○1计算简图如下: 取r=24 N/m3 t=200/(T+15)=200/35=5.71 β1=β2=1 浇筑速度V=2m/h F1=0.22*r*t*β1*β2*V ? =0.22*24000*5.71*1*1*1.414 =42.63 KN/m2 F2=r*H=24*4=96 KN/m2 取二者较小值,即取F1=42.63 KN/m2 ○2砼侧压力设计值 F= F1*分项系数*折减系数=42.63*1.2*0.9 = 46.04 KN/m2 ○3倾倒砼产生的水平荷载 采用0.6m3砼吊斗卸料,荷载设计值为 N=4*1.4*0.9=5.04 KN/m2○4荷载组合 F/=F+N=46.04+5.04=51.08 KN/m2

○5柱箍承受的均布荷载 q=51.08*10-3*300*0.9=14 N/mm 二、强度验算 柱箍承受的轴向拉力设计值 N=a*q/2=700*14/2=4.9*103 N 钢管净截面积A=4.89*102 mm2 钢管最大弯矩设计值 M=q*a2/8=14*700*700/8=8.58*105 N*m 截面抵抗矩w=5.08*103 mm2则:δ=N/A+M/W=4.9*103/4.89*102+8.58*105/5.08*103 =10.02+168.9=178.92 N/mm2δ≤f=215 N/mm2 满足要求。 三、挠度验算 柱箍弹性模量 E=2.05*105 N/mm2钢管惯性距I=12.19*104 mm4则:ω=5*q*a4/(384*E*I) =5*14*7004/(384*2.05*105*12.19*104) =1.25 mm ω≤[ω]=800/500=1.60 mm 满足要求。

楼梯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楼梯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作者: ————————————————————————————————日期:

楼梯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1.00;纵距(m):1.00;步距(m):1.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3.3;采用的钢管(mm):Φ48×3.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顶托; 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50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4.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00; 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5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4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1.5; 木方弹性模量E(N/mm2):8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1.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5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4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70.00;

40X70 模板支架立面图 二、模板面板计算 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bh2/6=1000×15×15/6=37500mm3 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1-1 剖面图 受力分解图 1、荷载计算 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钢筋混凝土梯段板厚度为100mm ,踏步高度为175m m,宽度为260mm,每一梯段板的踏步数为8步。 钢筋混凝土梯段板自重为:21 ×0.175×25+0.10×25/αcos =5.104 kN / ㎡ 其中:根据图纸可得α=31° 故αcos =?31cos = 0.857 q1 = 5.104×1+0.5×1 = 5.604 kN/m; α

柱模板(不设对拉螺栓)计算书

柱模板(不设对拉螺栓)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4k c012c min[0.22×24×4×1×1×21/2,24×3.5]=min[29.87,84]=29.87kN/m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max[1.2×29.868+1.4×2,1.35×29.868+1.4×0.7×2]=0.9max[38.642,42.282]=0.9×42.282=38.054kN/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29.868 kN/m2 三、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覆面竹胶合板面板厚度t(mm) 15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444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9350 柱长边小梁根数7 柱短边小梁根数 5 柱箍间距l1(mm) 500 模板设计平面图 1、强度验算 最不利受力状态如下图,按四等跨连续梁验算

静载线荷载q1=0.9×1.35bG4k=0.9×1.35×0.5×29.868=18.145kN/m 活载线荷载q2=0.9×1.4×0.7bQ3k=0.9×1.4×0.7×0.5×2=0.882kN/m M max=-0.107q1l2-0.121q2l2=-0.107×18.145×0.252-0.121×0.882×0.252=-0.128kN·m σ=M max/W=0.128×106/(1/6×500×152)=6.827N/mm2≤[f]=15.444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作用线荷载q=bS正=0.5×29.868=14.934kN/m ν=0.632ql4/(100EI)=0.632×14.934×2504/(100×9350×(1/12×500×153))= 0.28mm≤[ν]=l/400=250/400=0.625mm 满足要求! 四、小梁验算 小梁材质及类型矩形木楞小梁截面类型(mm) 50×80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213.333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53.333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6.2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9000 最低处柱箍离楼面距离(mm) 200 小梁上作用线荷载q=bS承=0.25×38.054=9.513 kN/m

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二、荷载设计

三、模板体系设计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mm) 14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5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5400 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 W=bh2/6=1000×14×14/6=32666.667mm3,I=bh3/12=1000×14×14×14/12=228666.6 67mm4

q1=0.9×max[1.2(G1k+(G2k+G3k)×h)+1.4Q2k,1.35(G1k+(G2k+G3k)×h)+1.4ψc Q2k]×b=0.9×max[1.2×(0.1+(24+1.5)×0.9)+1.4×2,1.35×(0.1+(24+1.5)×0.9)+1.4×0.7×2]×1=29.77 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0.9]×1=28.006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4kN/m q2=[1×(G1k+(G2k+G3k)×h)]×b=[1×(0.1+(24+1.5)×0.9)]×1=23.05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 max=0.1q1静L2+0.117q1活L2=0.1×28.006×0.12+0.117×1.764×0.12=0.03kN·m σ=M max/W=0.03×106/32666.667=0.92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77q2L4/(100EI)=0.677×23.05×1004/(100×5400×228666.667)=0.013mm≤[ν]=L/250=100/250=0.4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4=0.4q1静L+0.45q1活L=0.4×28.006×0.1+0.45×1.764×0.1=1.2kN R2=R3=1.1q1静L+1.2q1活L=1.1×28.006×0.1+1.2×1.764×0.1=3.292kN

毕业设计手算计算书基本步骤模板1

1 建筑设计 1.1 建筑方案的比选与确定 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参观了一些办公大楼的基础上,我先后做出了三个方案,经过初选,摈弃方案三,现将方案一与方案二做一比较,以此确定最终的建筑设计方案。 1.1.1建筑功能比较 由于此保险公司办公楼要求有营业大厅,故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营业大厅单独设置在一边,即采用裙楼的方式,主楼办公区8层,裙楼2层,这样功能划分明确,且建筑物有错落感,外形美观,但结构布置和计算麻烦些;另一种则用对称的柱网,一楼设置营业大厅,与办公区2-8层的布置不同,这样主要的问题就是底层的功能划分了,考虑方便,美观,防火等,此方案绘图和计算相对容易些,考虑到是初次设计完整的一栋框架结构,主要目的是掌握思想方法,故采用方案2,柱网完全采用对称布置。关于底层平面的布置的问题又有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建筑底层平面布置完全对称,这样有利于引导人流,且外形较好,里面效果好,现浇整体布局较为紧凑,便于设计计算和施工;由于底层有大型的营业大厅,而且要求与办公区隔离,该方案楼梯布置比较困难,若分两边布置,则使建筑无门厅主楼梯,不利于交通组织,将其因为对称布局带来的优势丧失,且将对电梯的布置带来问题;若于中门厅处布置一部主楼梯,则为了防火需要(以防形成“袋形走廊”),要在建筑两侧加设防火楼梯与防火出口,造成不经济,且将楼梯置于建筑两头不利于抗震设计。 方案二建筑底层平面非对称布置,可能导致交通组织不明确,但在设置两个入口后问题得到解决,营业大厅不布置在中间,而是放在最右边,有其单独的入口,中间用一道门即可与办公区的门厅隔离,达到设计要求。该方案楼梯布置较为合理,于门厅布置主楼梯一部,通向楼顶,设置防火卷门,即起到消防楼梯的作用,引导人流且同两部电

24.4m模板支撑计算书

碗扣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4.4m, 立杆的纵距 b=0.60m,立杆的横距 l=0.90m,立杆的步距 h=1.20m。 面板厚度14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内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间距200mm, 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6.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顶托采用85.×85.mm木方。 模板自重0.2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 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0.00kN/m2,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2.50kN/m2。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2.8。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100×0.300×0.600+0.200×0.600=4.638kN/m

钢管,模板,方木用量计算

常用周转材料的计算 模板的计算 方木的计算 对拉螺栓的计算 钢管的计算 扣件的计算 模板的计算 一、根据混凝土量快速估算模板用量 1、适用情况:一般用于工程开工前期,在已知混凝土用量的情况下估算模板用量,以初步估算工程周转材料成本投入数量,为筹措资金提供依据。 2、优缺点: 优点:速度快,简便节约计算时间。 缺点:模板用量计算结果不够精确。 (一)各种截面柱模板用量 1、正方形截面柱其边长为a×a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1按下式计算: U1=4/a 2、圆形截面柱其直径为d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2按下式计算: U2=4/d 3、矩形截面柱其截面为a×b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3按下式计算: U3=2(a+b)/ab (二)主梁和次梁模板用量 钢筋混凝土主梁和次梁,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模板用量U4按下式计算: U4=(2h+b)/bh 式中b——主梁或次梁的宽度(m) 式中h——主梁或次梁的高度(m) (三)楼板模板用量

钢筋混凝土楼板,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5按下式计算: U5=1/h 式中h——楼板的厚度。 (二)主梁和次梁模板用量 钢筋混凝土主梁和次梁,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模板用量U4按下式计算: U4=(2h+b)/bh 式中b——主梁或次梁的宽度(m) 式中h——主梁或次梁的高度(m) (三)楼板模板用量 钢筋混凝土楼板,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5按下式计算: U5=1/h 式中h——楼板的厚度。 (四)墙模板用量计算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墙,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6按下式计算: U6=2/d 式中d——墙体的厚度。 二、按照混凝土构件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展开的办法精确计算模板工程量。 1、适用范围:常用于成本核算,及班组工程款结算。 2、优点:数据准确 缺点:计算过程繁琐,占用时间较长,受计算者个人水平影响较大。方木的计算 一、快速估算法 1、每平方米模板方木(50×100)用量V: V=(m3) 二、根据施工方案精确计算 1、墙体模板方木用量的计算 2、柱模方木用量的计算

柱模板计算书

柱模板计算书 品茗软件大厦工程;工程建设地点:杭州市文二路教工路口;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某某房开公司投资建设,某某设计院设计,某某勘察单位地质勘察,某某监理公司监理,某某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由章某某担任项目经理,李某某担任技术负责人。 柱模板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柱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木楞或钢楞)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柱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 柱模板设计示意图 柱截面宽度B(mm):600.00;柱截面高度H(mm):600.00;柱模板的总计算高度:H = 3.00m; 根据规范,当采用溜槽、串筒或导管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 2.00kN/m2;

计算简图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柱截面宽度B方向对拉螺栓数目:1;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数目:3;柱截面高度H方向对拉螺栓数目:1;柱截面高度H方向竖楞数目:3;对拉螺栓直径(mm):M12; 2.柱箍信息 柱箍材料:木楞; 宽度(mm):80.00;高度(mm):100.00; 柱箍的间距(mm):450;柱箍合并根数:1; 3.竖楞信息 竖楞材料:木楞;竖楞合并根数:2;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4.面板参数

柱模板计算书

柱模板计算书 计算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2.面板参数 3.柱箍 (1) B边柱箍

(2) H边柱箍 4.竖楞 (1) B边竖楞 (2) H边竖楞 5.对拉螺栓参数

6.荷载参数 柱段:Z1。

1.荷载计算及组合 (1) 新浇砼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G 4k 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 1=0.28γ c t βV1/2 F 2=γ c H 其中γ c -- 砼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0-- 新浇砼的初凝时间,采用t =200/(T+15)计算,得 200/(20+15)=5.7h; V -- 砼的浇筑速度,取3.5m/h; H -- 砼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砼顶面总高度,取6.3m; β -- 砼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得到: F 1 =71.660 kN/m2 F 2 =151.200 kN/m2 新浇砼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G 4k =min(F1,F2)=71.660 kN/m2; 砼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h=F/γ=71.660/24.000=2.986m; (2) 砼下料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Q 2k Q 2k =2kN/m2; (3) 确定采用的荷载组合 计算挠度采用标准组合: q=71.660×1=71.660kN/m; 计算弯矩采用基本组合: q=0.9×1.1×(1.35×0.9×71.660+1.4×0.9×2)×1=88.691kN/m; 2.B边模板面板计算 根据实际受力情况进行电算,得到计算简图及内力、变形图如下:

梁、板木模板及支撑计算书

梁、板木模板及支撑计算书

楼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本计算书还参照《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8.05米,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0.80米,立杆的横距1=0.80米,立杆的步距h=1.50米 k b L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X 3.5。 、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5 5 匚 纵向钢昔 僑向钢背 板底方木 图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楼板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静荷载标准值q1 = 25.000 X 0.120 X 1.000+0.350 X 1.000=3.350kN/m 活荷载标准值q2 = (2.000+1.000) X 1.000=3.0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V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V分别为: W = 100.00 X 1.80 X 1.80/6 = 54.00cm 3; I = 100.00 X 1.80 X 1.80 X 1.80/12 = 48.60cm 4; (1) 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f ――面板的强度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 2 其中q ----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M = 0.100 X (1.2 X 3.350+1.4 X 3.000) X 0.450 X 0.450=0.166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强度计算值f = 0.166 X 1000X 1000/54000=3.083N/mm2 面板的强度验算f < [f], 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Q=0.600 X (1.2 X 3.350+1.4 X 3.000) X 0.450=2.219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 X 2219.0/(2 X 1000.000 X 18.000)=0.185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 2 抗剪强度验算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模板计算书范本

剪力墙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次楞(内龙骨)间距(mm):200;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600;主楞(外龙骨)间距(mm):500;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500;对拉螺栓直径(mm):M14; 2.主楞信息 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圆钢管48×; 钢楞截面惯性矩I(cm4):;钢楞截面抵抗矩W(cm3):; 主楞肢数:2; 3.次楞信息 / 龙骨材料:木楞; 宽度(mm):;高度(mm):; 次楞肢数:2;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 面板弹性模量(N/mm2):;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N/mm2):; c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5.木方和钢楞 (N/mm2):;方木弹性模量E(N/mm2):;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 c (N/mm2):;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 t 】 钢楞弹性模量E(N/mm2):; 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 (N/mm2):; c

墙模板设计简图 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其中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h; &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 β --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 1 --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 β 2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 分别为 kN/m2、 kN/m2,取较小值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2 kN/m2。

现浇混凝土模板的支撑设计计算书

模板的支撑设计计算书 ●本工程的模板均采用胶合板模板,木方背楞,钢管扣件支撑,配合采用 对拉螺栓。

施工荷载 1.4×2500=3500N/m 2 钢筋自重荷载 1.2×1100=1320N/m 2 振捣荷载 1.4×2000=2800 N/m 2 合计: 15480 N/m 2 mm q bh f l bh W m 80148 .156181********* 12 22=****=*≤ (2)按剪应力验算 mm q bhf l f bh ql bh V ql V v v 201648 .1533.118100043443232/1max =****=≤≤== =τ (3)按挠度验算

mm q EI l l EI ql 487200 632.0100200 100632.034=??=< ?=ω 现浇板木胶合板模板跨度(即70×100mm 木方背楞间距)取400mm. 4) 70×100mm 木方背楞受力验算 70×100mm 木方背楞搁置在钢管大横杆上,现进行木方背楞受力验算。 (1)按抗弯强度验算 上式中q ’=15480×0.4=6.192N/mm (2))按剪应力验算 (3 根据以上计算,胶合板木方70×100mm 背楞跨度可取1200mm 。 但模板下钢管扣件支撑,每一扣件抗滑能力约为6500N ,而其上荷载为15480N/m 2,可知如支撑立杆间距布置为600mm×600mm,则扣件承受

的力为15480×0.6×0.6=5.57KN<6.5KN,可满足要求。 则木方背楞下,φ48×3.5钢管大横楞及φ48×3.5立杆间距取@600mm ,也即,木方背楞的实际跨度为600mm ,现进行大横杆及立杆验算。 5) 木方背楞下φ48×3.5钢管大横杆受力验算 作用于钢管横楞上的集中荷载为F=q ×0.6×0.4=4.39KN 则按单跨梁,最大弯距可能为: m KN Fl M ?=?== 439.04 6.039.44max (2) 按挠度验算 mm mm F EI l l EI Fl 6008364390400121867101.24820048400 4853<=????=≤≤ =ω 6) 钢管支撑立杆受力验算。 支撑立杆步距1800m ,采用φ48×3.5钢管对接连接: 立杆最大受力F=15480×0.6×0.6=5573N<扣件的抗滑能力值 2 2/205/01.36489 316.05573316 .0,1488 .151800 3.1mm N mm N A N i l <=?=?===?= ?= ?σ?μλ则查表 150mm 厚及其以下模板支撑设计

柱模板支撑计算书

柱模板支撑计算书 一、柱模板基本参数 柱模板的截面宽度 B=600mm , 柱模板的截面高度 H=800mm ,H 方向对拉螺栓1道, 柱模板的计算高度 L = 6000mm , 柱箍间距计算跨度 d = 600mm 。 柱箍采用双钢管48mm ×2.9mm 。 柱模板竖楞截面宽度60mm ,高度50mm 。 B 方向竖楞4根,H 方向竖楞5根。 面板厚度15mm ,剪切强度1.2N/mm 2,抗弯强度12.0N/mm 2,弹性模量9000.0N/mm 2。 木方剪切强度1.4N/mm 2,抗弯强度11.0N/mm 2,弹性模量9000.0N/mm 2。 柱模板支撑计算简图 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800

其中 γ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 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3.000h ;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15.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6.000m ; β——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90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8.680kN/m 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0,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0×28.690=25.821kN/m 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0,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0×4.000=3.600kN/m 2。 三、柱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简支梁计算,计算如下 面板计算简图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柱箍间距0.60m 。 荷载计算值 q = 1.2×25.821×0.600+1.40×3.600×0.600=21.615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W=22.500cm 3 I=16.875cm 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 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21.62kN/m A

500×500柱标准规定模板计算书

500×500柱模板计算书 柱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柱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 柱模板设计示意图 柱截面宽度B(mm):500.00;柱截面高度H(mm):500.00;柱模板的总计算高度:H = 3.00m;

计算简图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柱截面宽度B方向对拉螺栓数目:0;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数目:3;柱截面高度H方向对拉螺栓数目:0;柱截面高度H方向竖楞数目:3; 2.柱箍信息 柱箍材料:木方;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柱箍的间距(mm):450;柱箍合并根数:1; 3.竖楞信息 竖楞材料:木方;竖楞合并根数:1;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8.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60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 5.木方参数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 E(N/mm2):90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 t(N/mm2):1.50; 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tβ1β2V1/2 F=γH 其中γ--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3.0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分别计算得20.036 kN/m2、72.000 kN/m2,取较小值20.036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柱模板计算书

柱模板计算书 柱模板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柱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柱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 柱模板设计示意图 柱截面宽度B(mm):500.00;柱截面高度H(mm):500.00;柱模板的总计算高度:H = 3.00m;

计算简图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柱截面宽度B方向对拉螺栓数目:0;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数目:3; 柱截面高度H方向对拉螺栓数目:0;柱截面高度H方向竖楞数目:3;2.柱箍信息 柱箍材料:木方;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柱箍的间距(mm):450;柱箍合并根数:1; 3.竖楞信息 竖楞材料:木方;竖楞合并根数:1;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8.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60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 5.木方参数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 t(N/mm2):1.50; 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tβ1β2V1/2 F=γH 其中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3.0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分别计算得 20.036 kN/m2、72.000 kN/m2,取较小值20.036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q1=20.036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2= 2 kN/m2。 三、柱模板面板的计算 模板结构构件中的面板属于受弯构件,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分别取柱截面宽度B方向和H方向面板作为验算对象,进行强度、刚度计算。强度验算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由前述参数信息可知,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间距最大,为l= 220 mm,且竖楞数为3,因此对柱截面宽度B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两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梁模板支撑计算书

梁模板支撑计算书 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支撑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称为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规范存在重要疏漏,使计算极容 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本计算书还参照《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供脚手架设计人员参考。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5米,基本尺寸为:梁截面 B ×D=450mm ×1100mm ,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 l=0.60米,立杆的步距 h=1.50米,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 4500 1500110 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000×1.100×0.600=16.50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0.350×0.600×(2×1.100+0.450)/0.450=1.237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 = (1.000+2.000)×0.450×0.600=0.810kN 均布荷载 q = 1.2×16.500+1.2×1.237=21.284kN/m 集中荷载 P = 1.4×0.810=1.134kN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60.00×1.80×1.80/6 = 32.40cm3; I = 60.00×1.80×1.80×1.80/12 = 29.16cm4; A 计算简图

墩柱模板计算

墩柱模板计算 一、计算依据 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 4、《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 5、《铁路组合钢模板技术规则》(TBJ211-86) 6、《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 7、《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8、《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4]) < 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二、设计参数取值及要求 1、混凝土容重:25kN/m3; 2、混凝土浇注速度:2m/h; 3、浇注温度:15℃; 4、混凝土塌落度:16~18cm; 5、混凝土外加剂影响系数取; 6、最大墩高17.5m; 7、设计风力:8级风; 8、模板整体安装完成后,混凝土泵送一次性浇注。 三、? 四、荷载计算 1、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向压力计算 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根据测定,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临界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为新浇筑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

压头。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向压力分布见图1。 [ 图1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向压力分布图 在《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中规定,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向压力按下式计算: 在《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 中规定,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向压力按下式计算: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向压力按下式计算: Pmax=γt 0K 1K 2V 1/2 Pmax =γh 式中: … Pmax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5kN/m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 );取2m/h h------有效压头高度; H------混凝土浇筑层(在水泥初凝时间以内)的厚度(m); K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掺外加剂时取; K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 时,取;50~ 90mm max 72722 40kPa 1.62 1.6P υυ?===++

1000×1000柱子模板计算书

1000×1000柱模板支撑计算书 一、柱模板基本参数 柱模板的截面宽度 B=1000mm ,B 方向对拉螺栓1道, 柱模板的截面高度 H=1000mm ,H 方向对拉螺栓1道, 柱模板的计算高度 L = 6mm , 柱箍间距计算跨度 d = 400mm 。 柱箍采用双钢管48mm ×3.0mm 。 柱模板竖楞截面宽度50mm ,高度100mm 。 B 方向竖楞6根,H 方向竖楞6根。 面板厚度15mm ,剪切强度1.4N/mm 2,抗弯强度17.0N/mm 2,弹性模量5000.0N/mm 4。 木方剪切强度1.4N/mm 2,抗弯强度11.0N/mm 2,弹性模量9000.0N/mm 4。 10 000189189189189 柱模板支撑计算简图 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 其中 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5.000kN/m 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3.000h ;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1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4.500m/h ;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5.000m ; 1 ——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2 ——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48.300kN/m 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48.300=43.470kN/m 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4.000=3.600kN/m 2。 三、柱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 22.88kN/m A 面板计算简图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柱箍间距0.40m 。 荷载计算值 q = 1.2×43.470×0.400+1.40×3.600×0.400=22.882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W = 40.00×1.50×1.50/6 = 15.00cm 3; I = 40.00×1.50×1.50×1.50/12 = 11.25cm 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 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7.00N/mm 2; M = 0.100ql 2 其中 q ——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17.388+1.4×1.440)×0.190×0.190=0.083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83×1000×1000/15000=5.507N/mm 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17.388+1.4×1.440)×0.190=2.609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609.0/(2×400.000×15.000)=0.652N/mm 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 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