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课后习题整理

城市地理学课后习题整理
城市地理学课后习题整理

地理学课后习题整理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2)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3)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 (4)

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10)

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 (16)

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 (18)

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19)

第九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20)

第十章——城市土地利用 (21)

第十一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21)

第十二章——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 (22)

第十三章——城市问题 (22)

第一章——绪论

1.谈谈你对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

2.结合我国实际,你认为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如何理解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与其他相邻学科的关系?

4.简述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

5.如何评价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6.你为什么要学习城市地理学?如何才能学好城市地理学?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1.你认为应该如何定义城镇及城镇人口的标准?

定义城镇:

产业结构(非农产业为主);城镇人口集聚规模;城镇特征如:①职能(政治、经济、文化职能)、②物质形态(电灯、广场、街道、电话、影剧院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③文化价值观念等;行政地域划分(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

定义城镇人口:

从事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并且居住在城镇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

2.简述城市地域的概念。

①城市地域是城市或城镇作为大型的居民点和各种经济社会要素的聚集区,从不同角度认识城市地域可以得到不同的城市地域概念。

②城市地域包括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和功能地域。

行政地域:按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和乡、村等建制,并确定他们的行政管理边界。不同国家在空间尺度上标准不一。

实体地域:是城市功能的物质环境、设施等,是人口和各种非农活动高度密集的情况地域,即城市建成区。

功能地域:

是城市或城镇组合的功能或部分功能实施所波及的地域范围。主要有:都市区、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都市圈、城镇密集区等。

3.如何理解和评价各种城市功能地域的概念?

4.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城镇人口统计发生过些什么变化了?了解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

变化略;

了解这些变化的意义在于:

①了解研究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变化,有利于厘清我国历年市镇划分情况、变化态势以及存在问题,并为当前市镇建制提供经验;

②了解市镇标准变化,有利于观察我国城镇化在行政上的变化,以及检查是否存

在假城市化的可能(仅仅是行政划分为城镇化地区),有利于科学制定市镇边界;

③了解城镇统计人口变化,可以获知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动态迁移过程以及总体城镇化的态势;通过比较不同阶段城镇人口统计口径,发现统计标准问题,并为科学制定城镇人口标准提供可靠依据。

5.如何评价市带县体制?

市带县体制:是改革开放初期,针对中国长期市县分治造成的城乡分割、条块分割问题,自1982年开始推行的行政区划体制,希望通过市管县统一领导城乡建设,促进中心城市发展,解决各种城市问题。

评价:

优点:①扩大管县城市(一般为地级市)的经济、政治管理权限,在地域组织形式上给予了明确保证;②当时政治经济背景下。与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县级行政单元相比,地级中心城市无疑更具有发展非农经济的能力,在当时是可行的;

缺点:①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1990年代以后内外动力共同推动下,市域经济蓬勃发展,但由于市对县的权力、财政等资源的截留加之信息政令滞后,影响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②并没有实现当初的制度设计的初始目标:城乡一元,反而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1.如何理解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是由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①出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存在产品剩余,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之间出现交换,并出现固定交换场所,后来,交换场所演变为市集。

②社会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手工也逐渐发展起来,并与农业分离,形成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交换范围,频繁的交换促进商品生产的萌芽和发展,并形成许多手工业和商业的集中地,市集发展为城市,城市因此产生。

2.城市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区域基础是什么?

①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我国城市按其所在的区域地形分类,有10种类型:滨海城市;三角洲平原城市;山前洪积、冲击平原城市;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平原中腹的城市;高原上的城市;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中山谷地城市;高山谷地城市

②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城市形成的区域经济基础包括: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的开发潜力等都可以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这些条件有些是自然地理条件的衍生转化,有的是区域经济开发的历史积累,还有些是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3.详述地理位置对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影响,并以实例说明。

①大、中、小位置

从不同空间尺度考察城市地理位置。如上海:大位置特点是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及长江的出口处,对内是广阔富饶的长江流域以至更大地域的门户,对外是我国大陆向东最接近世界贸易要到的城市;中位置特点是位于长江三角洲东

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黄浦江和吴淞江相汇的特点则是上海形成与发展的小位置因素。

②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从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区分的。

中心位置:城市位于某一区域中央,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接近。中心位置既有利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会聚,也有利于中心向外开辟新的交通线,因而促进城市发展。如马德里对西班牙、柏林对历史上的德意志帝国等。

重心位置:如西安、杭州、南昌、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均不在各省中心位置,却都接近于省域的重心位置(地理区内人口分布和开发条件差异较大,假想按照不均匀性加权,就会有一个偏向优势地区的重心)

邻接位置: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要或不可能在本区域中央,渔港要求邻近渔场,如广西北海,矿业城市要求邻接矿区,如煤城淮北、鸡西;耗能工业要求接近廉价电源地等。

门户位置:一种特殊的邻接位置可叫门户位置或出入口位置。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常常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向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河口港是最典型的门户位置,如福州、宁波、鹿特丹。

4.试举例分析不同类型的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①商品农业与中心地型城镇

②转运功能、区际贸易与以交通功能为主的城镇

③规模经济、集聚经济与以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

5.如何评价信息革命对世界城市体系的影响?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使得信息网络正成为影响城市体系发展的基本因素。国家层次的信息网络正在彼此沟通,结成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世界信息网络,城市体系由跨国城市体系迈向世界城市体系。

①首先世界城市体系由世界各国城市组成,并有明显的等级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结构是跨国公司内部垂直分工的反映。世界城市体系中的主要城市是信息网络上的节点,是网络依附性城市,城市职能在不同程度上带有国际性。

②空间极化和城市职能专门化趋势将进一步强化。大都市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高质量劳动力,因而强化了大都市的支配地位。大都市影响范围之内的中小城市因接近大都市也获得较大发展。而在远离大都市的地区,尤其是在信息网络和交通网络未及地区或稀疏地区,获得的投资与大都市相比将相对或绝对减少。

③传统的国家地区和区域城市系统将直接或间接从属于世界城市体系。

6.以你家乡所在的城市(或者是你所了解的城市)为例,简述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动力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

1.如何完整的理解城市化概念?

①定义: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也可以认为是非农业人口以及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城市环境的地理集中过程,以及城市生活方式、城市价值观在乡村的地理扩散过程。可见,城市化至少包含:人口结构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转变;地域空间的转型;生活方式的转变

②城市化进程类型:城市化进程可以包括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前者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的城市化;后者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推进过程,是精神上的过程。

③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正统的城市化,既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也包括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协调发展;

第二种是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扩散,即城市中生活着大量没有城市化的人,该情况被称为假城市化。

第三种是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在西方国家表现为郊区化、逆城市化(城市人口、工商业活动向郊区的转移),在我国则表现为乡村城镇化(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

④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机制:农业剩余贡献;工业化推进;比较利益差异;制度变迁促进;市场机制导向;城乡规划调控;生态环境诱导等。

⑤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⑥城市化类型:向心型城市化和离心型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⑦诺瑟姆“S”型曲线

2.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农业剩余贡献;工业化推进;比较利益差异;制度变迁促进;市场机制导向;城乡规划调控;生态环境诱导

3.如何用资本三次循环来解释城市化进程?(见课本)

4.如何用乡—城人口的“推-拉”假说来解释我国城市化?(见专题)

5.举例说明不同类型城市化的基本特征。(见课本)

6.试评价我国现行的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见课本)

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主要有两种: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单一指标法一般包括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指标,而复合指标体系的建立则涉及城市发展的多个方面。

(一)单一指标法

1.人口比例指标

在我国,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尚无统一标准,城镇人口的演变大致受以下两点因素的影响:其一,市镇制度演变;其二,人口普查标准。我国城镇人口在统计上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行政区划调整频繁,从具体调整类型来看,可以分为撤县设市、撤地设市与地市合并、撤县(市)设区、市辖区调整以及乡改镇与乡镇撤并、镇改街与村改居等。行政区划的不断调整,加大了城镇人口统计的难度,不同年份同一地区的城镇人口可能存在较大出入,不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时空演化研究;二是非农人口的定义不明确,在非农人口的界定上,学术界存在一些分歧。学界通常用市区非农业人口口径来计算城市化水平,对城市外来人口考虑不够,这就忽略了隐性城镇人口对非农业人口数量的影响,使得城镇人口统计口径偏小。,要解决城镇人口指标计算问题,除了修改城镇人口口径,还可以通过讨论城镇人口定义的变化,对漏登人口和城镇人口定义变动的情况进行调整,从而针对总人口和城镇人口进行调整。

2.土地利用指标

土地为城市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载体,通过分析城镇用地扩展或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

目前我国关于城镇用地的研究重点大多集中在快速城市化地区的边缘地区、市郊地区或城乡结合部通过借助多时段TM遥感影像资料,利用GIS软件空间分析功能分析研究区域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格局演变规律。

这虽然有利于发现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对于调节和控制城市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只是从侧面反映城市化水平,在进行城市化相关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总结:

人口与土地指标的选取均属于单一指标法,此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极易忽略城镇化过程中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等一系列因素的转变。此外,城与乡的界定也很难明确,城乡人口的划分和城镇土地的界定上存在困难,这些都是影响分析结果的不确定因素。

(二)复合指标法

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通常分为3至5类,3类指标一般为人口、经济和社会;4类指标在3类指标基础上通常加入基础设施因素;而5类指标与前两者相比则更为全面,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基础设施城市化、生态环境城市化,在城市化水平测度中考虑到了景观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与近年来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异常等环境问题息息相关。有些学者还试图从空间集聚、可持续发展、生活质量、城市服务功能的角度构建指标体系。

在确定指标体系时,为了减少信息的重叠,应尽量用一、两个指标来代表城市发展的某一方面;此外,为了便于样本间的比较,也可以对部分指标进行简单计算,转化为百分比指标、人均指标或单位面积指标,以消除量纲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得到更为科学的研究结果。

基于新型城市化资源集约化、城乡统筹化及城市现代化的内涵要求,构建包涵集约高效化、环境友好化、城乡一体化、社会和谐化及城市现代化的测度体系;测度欠发达地区县域新型城市化进程则可以从人口结构、经济集约、社会服务、城乡和谐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新型城市化测度指标体系与传统城市化相比,前者更加突出在城市化进程中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注重经济集约发展与环境友好发展,强调速度与质量的统一。此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也是衡量新型城市化的重要因素。构建合理的新型城市化测度指标体系进行相关研究,符合我国现阶段城市化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基本国情,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7.举例分析城市化近域推进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一、城市化的近域推进的理解: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现代城市源于现代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效益。这两种效益产生巨大的向心力,使生产向城市集中以获得成本的节约。然而企业向城市积聚到一定程度,也会产生集聚的不经济。集聚不经济主要来自市中心更高的土地使用费、交通的拥堵和环境质量的下降,由此产生产生城市发展中的离心力,推动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周边地域的扩散。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的近域推进。

二、城市化近域推进的影响因素:

(一)市场因素的驱动

①市场经济的推动

1)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

经济发展是城市近域推进的内在驱动力,产业的发展使得对于城市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向紧邻市区的郊区推进。

2)住宅郊区化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的改善,郊区往返城市中心的通勤成本降低,加上中心城区嘈杂拥挤的居住环境和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促使更多城市居民选择到郊区居住,促进了城市化的近域推进过程。

3)社会变迁

相较于城市中心区,郊区的房价更为低廉,城市居民为了选择较低房价或为追求更好的居住环境,开始向郊区迁移,城郊居民数量增加。

4)居民收入的增加

收入增加提高了居民购房意愿,一是满足家庭居住的刚性需求,二是将房地产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投资。居民收入的分化产生高收入阶层,他们对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的低密度住宅十分向往,致使城市郊区的高端楼盘增多伴随部分城市居住区的外迁,配套服务业也随之外迁。

5)交通成本的降低

交通成本的下降,扩大了居民居住工作的空间范围,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增加了工业生产部门的区位选择自由度,使工厂企业倾向于向地价更低的郊区分散布局,为城市化近域推进奠定了条件。

(二)政府因素的驱动

如我国地方政府在以G D P为导向的政绩考核机制下,通过产业用地布局、城市规划引导、大型项目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途径,积极主导城市建设用地向周围地域扩张。行政区划调整在重构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的同时也为城市近域推进提供了动力,将周围所辖区域划为城市地区,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城市空间,提高城市化率。

8.从西方再城市化、郊区化的经验,分析我国旧城改造与郊区化的实践。

一、背景

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反映了乡村变为城镇的一种复杂的过程。一个城市的发展受到离心力与向心力的推动,这两种力量在不同时间和阶段的对比与转换导致了城市化发展出现阶段性。

城市化一方面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也产生了旧城改造与传统风貌保护繁荣矛盾、交通拥挤、犯罪率上升等。正确认识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认真的予以解决,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西方国家再城市化、郊区化实践

(一)再城市化

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发展,使得西方国家大城市中心区日益衰落,出现商业萎缩、失业严重、贫困加剧、治安混乱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对整个城市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引起了政府当局的高度关注.为了振兴城市中心区,从1970年代末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CBD周围适当增加一些高质量住宅,以吸引人口回城居住和工作,使城市人口重新出现增长,称之为再城市化。

(二)郊区化

郊区化都是伴随着人口居住郊区化、工商业郊区化、服务办工业郊区化的过程发展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人口郊区化的同时,工商业、基础设施、科技教育、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和服务产业基本上同时跟进,形成集居住、购物、就业、娱乐为一体的新型郊区城镇,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郊区化是城市发展由向心集聚走向离心扩散的特定阶段,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极为深远。

三、我国旧城改造、郊区化实践

我国在多年的旧城改造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比如形象工程的建设与危害,社会不稳定因素不断产生,老城工业污染依然严重,新区工业布局出现新问题,城市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滞后老化,兴建高楼加重基础设施的负担。而盲目进行城市改造使城市文脉断裂,原始风貌遭到破坏,城市特色消失等等。

(一)我国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拆迁改造政策、开发公司与群众缺乏沟通

旧城改造过程中调控机制缺乏,导致拆迁户与各方矛盾激化。在我国,私人的土地使用权和私有房屋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尊重。我国旧城改造中开发商与业主关于拆迁补偿的谈判,往往由于政府的介入,带有极强的行政色彩,而政府本着土地公有的原则,与业主的谈判实际上是不平等的。一旦有拆迁户因为开发商没有足够的补偿条件而拒绝搬迁,拆迁方往往给其施加压力,强制其拆迁。具体来说,首先,旧城改造过程中由于急功近利而造成改造规模过大,速度过快,致使拆迁户安置困难,同时也破坏了原有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原有的社会网络。在更新改造的利益分配上,由于缺乏应有的调控机制,开发公司获利丰厚,拆迁户未能得到应有的补偿,导致矛盾激化。

(2)旧城改造不彻底

在市政设施建设方面,我国许多城市市政建设跟不上生产和生活发展的需要。有的旧城住宅建成后由于缺水少电等原因而无法住人;有的地方兴建了一些商业服务设施,但配套标准低而不全,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在城市住宅建设方面,旧城住宅建设质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住宅小区建设水平不高,商品房空置、开发土地闲置现象日益严重。房地产开发建设并没有同时要求绿地建设,住宅建设中浪费土地现象较为突出,高层住宅数量偏少,居民回迁率低。

(3)对传统风貌,特色街区的破坏

在改造过程中由于历史文化保护意识淡薄,没有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只顾局部的、眼前的经济利益。在城市历史文化和景观保护区大兴土木,甚至拆除或任意改建已经明确需要保护的历史建筑,严重破坏城市的传统风貌和特色,致使城市特色丧失。以太原为例,解放以来,太原被定位为重化工城市,一大批工业项目陆续兴建,一大批城市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整座城市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在几十年的开发过程中,一条条老街巷、一座座古建筑岌岌可危,有些甚至成为一个个名不符实的老地名。在经济与历史文化的碰撞中,经济建设挤压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这一过程中,煤海、钢城等一个个新的光环掩盖了历史文化的灿烂光芒。更让人痛惜的是,保存下来的成规模的历史文化片区相对较少,这成为太原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硬伤”。

(二)我国的郊区化

郊区化与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我国的郊区化水平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城市的底子薄、基础差,城市化整体水平不是很高。我国城市化起步比较晚,郊

区化新出现的城市还不能向西方国家那样成为独立的经济活动集聚中心,甚至成为边缘城市。

另外,我国的郊区化的发生并不像国外那样是广大中产阶级为追求良好的生活环境而到郊区定局的。相反,我国的郊区化是因为旧城改造、城外工业园区的建造和工业外迁引起的,这样生活设施不能同步跟上。以榆次的大学城为例,原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几所高校应“太原-榆次同城化”的发展战略,同时带动榆次地区经济发展,纷纷在榆次郊区建设高校形成一个大学城。而这种大学郊区化似乎并没有带动发展,反而使得大学城有些孤立。因为大学周边基础设施极不完善,不能满足师生的生活基本要求。距离经济发展地带有些距离,生活消费有问题,交通设施少,学生经常挤不上公交。

从宏观上看,我国日前大多数城市仍然处于集聚为主的城市化发展阶段,但这并不排除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国内特大城市郊区化现象的产生,只不过这些城市的郊区化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表现为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及扩散效应同时并存。

四、西方再城市化、郊区化对我国旧城改造、郊区化的启示

(一)对旧城改造的启示

合理规划,在旧城改造前要进行系统合理的规划。要将改造后的新城与周围原来建造城市合理衔接在一起。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潮的影响下,

新的理论与实践有了进一步发展。

更为广泛,内容更为丰富;

边合作。

转变观念,站在历史视角尊重旧城的客观存在和延续价值。进行旧城改造之前,有必要首先理清3点认识:

①城中村改造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②旧城并非一无是处,其有存在的合理性和社会积极意义;

③不能简单地将旧城视为外国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贫民窟,不能简单地采用西方国家曾经的“贫民窟清理”政策,要从物质空间上“消灭”旧城。不能超越发展的规律性。

以人为本,旧城改造是为人服务的,而其机理则是通过市场行为实现的,只有在任何时候都坚持人和市场这两个主题,才可能有成功的旧城改造,并且可能为长期的可持续繁荣和发展打下基础。在旧城改造时,“造市”的作用是有限的,通过造市加大房地产商的成本,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应该花更大的力量来降低成本,这样成功的保障就会更大些。

注意保护历史古迹,城市历代古城建筑真实地记录了城市个性的发展和演进,是城市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也是城市底蕴和魅力所在,更是城市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不能因为单纯的经济效益而盲目改造。

旧城改造的最终目的是为城市综合社会功能的渐进提高服务。旧城改造不仅要为经济发展服务,而且应坚持以人为本,进行以人均享有舒适度的标准更新城市生活环境,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应注意城市的历史品质与文化内涵,坚持城市的社会公正,实现都市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对我国郊区化过程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国在所谓的“郊区城市化”中暴露了许多的问题,郊区并没有变成城市,而是仍然是城市的边缘,基础设施仍然落后,生活和社会环

境落后于城市中心地带,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郊区城市化并不符合真正的郊区城市化的轨迹。这是因为我国的经济状况还没有达到发展郊区城市化的阶段,我国城市化的质量并不高,只有当一个城市经济发展超过了城市现有功能承载力的时候,才会主动的向郊区城市化发展。

就我国目前的各种政策体系来看,要想实现真正的郊区城市化,还需要对各种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特别是农地产权制度和财税体制。另外,在当前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紧张,并且对土地收益依赖过重,会造成城市郊区土地的粗放利用,形成新的“圈地运动”,新的城区不能合理的开发,旧的城区不能被合理的利用,造成了城市结构的失调以及城市发展路径的变形,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因此有学者建议将一次性缴纳土地有偿使用费制度改为年租制,保证地方政府的可持续性土地收益,以降低城市土地粗放利用的程度,提高城市用地效率,为主动的郊区城市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做好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实现城郊共同繁荣积极调整中心城区的产业结构,继续发挥中心城区在城市经济中的核心作用,提高其现代化功能。按照城市郊区化的客观要求,推进郊区三大产业之间、各产业内部及产业布局空间3个方面结构的调整。以产业为依托,加快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承接中心城区的功能转移,在空间经济、人口、社会、生态等方面加速实行城乡一体化,实现城区与郊区的协调发展,避免走国外城市郊区化过程中中心城区“空心化”和经济衰退的弯路。

五、总结

通过对西方再城市、郊区化的经验的学习以及对我国旧城改造与郊区化实践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要解决好解决好就旧城改造的问题,合理规划是关键,在旧城改造前要进行系统合理的规划。其次,转变观念,站在历史视角尊重旧城的客观存在和延续价值,注意保护历史古迹,不能因为单纯的经济效益而盲目改造。最后,旧城改造不仅要为经济发展服务,而且应坚持以人为本,进行以人均享有舒适度的标准更新城市生活环境,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应注意城市的历史品质与文化内涵,坚持城市的社会公正,实现都市社会的全面发展。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1.简述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2.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世界城市化的主体,同时区域差异变得更大,南美洲国家出现过度城市化现象。

②大都市化趋势明显;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都市区的数量都在迅速增加,但形成原因不同:一方面发达国家大都市区不断增加是城市化进入到郊区化阶段的产物,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城乡发展差异较大,而城市间发展又高度不平衡。

③大都市带成为国家核心区域

城市化在空间上呈不均衡,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形成了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和外围区域两种区域。全球来看,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大都市带又构成全球大都市带的等级体系;在发展中国家新型工业化地区,城市区域也正在形成,与周边地区收入差异明显,成为先进经济的孤岛。

3.简述1949年以前中国各历史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

4.简述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5.评价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基本特征:

①城市化率超过50%,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2010年首次城市化率超过50%,达到51.3%;

②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迅速,并日益成为城市化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空间单元;

③城市区域发展重点经历了由西部向东部的转移;

④部分城市走向国际化,比如:上海、北京、深圳等;

存在问题:

①总体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压缩城市化发展环境下,经历产业转型、资源限制等压力;

②产业结构不合理,二产从业人员比例高,三产增加值比重低;

③区域差异:“东高西低”,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发展迅速,伴随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乡村凋敝问题;

④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土地开发无序,用地粗放

⑤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存在半城市化现象

⑥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东部城镇密集地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的城镇化潜力有待挖掘;城市群布局不尽合理,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不够合理,集群效率不高;部分特大城市主城区人口压力偏大,与综合承载能力之间矛盾加剧;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功能不足,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服务功能弱。

⑦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

⑧体制机制不健全:二元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政金融、行政管理制度等

6.对比分析中国东、中、西三个地带城市化的差异及其主要对策。

1.1东部沿海城市化特性

1.1.1开发时间较早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便于对外交往,加之地形多低平,气候条件也适宜人类居住,这是城市化的发展良好的自然条件。加之国家政策的帮扶,如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以及稍后建立的海南五个经济特区均位于沿海地带,使得中国东部城市化先行一步,之后的建立沿海开放城市,对开放政策进一步扩大东部沿海的城市化进程。这些条件为沿海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促进了沿海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特色城市的发展。并形成了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多层次、功能互补的城市体系。

1.1.2城市化水平高

沿海地区城市经济发达,城市间经济联系密切,交通基础设施便利,为城市群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现有12个城市群中,沿海5大城市群(即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山东半岛和辽中南等城市群)以占全国12大城市群50.7%的土地和57.3%的人口。创造着占全国l2大城市群73.9%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并利用了85%的外商投资金额。另外,它

的人均GDP水平为全国12大城市群人均GDP的1.3倍。其中,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三大城市群不仅肩负着带动本地区发展的任务,还主导着全国经济的发展格局。1.1.3大城市郊区化趋势明显

1980年代北京、上海等市即出现郊区化现象[1]。主要表现为人口和产业由中心城区向近郊区迁移扩散,并显著增强。1990—2000年。北京中心城区人口减少的幅度是1982—199 0年的2.8倍,近郊区人口增长率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2]。同时特大城市发展卫星城市,扩大城市化范围。

1.2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主要矛盾

沿海城市是我国经济密度最高的地区,但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普遍存在。城市化过程中形成大量的城中村或“城市角落”,造成了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和城市环境恶化后果,并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城市空间发展的整体性和有序性。

沿海经济总量持续攀升背后隐藏的是高昂的能源、资源和环境成本。据世界劳工组织2003年研究报告,2002年,美国劳动生产率为60728美元,欧洲国家平均43034美元。同期,中国珠三角地区为10600美元,长三角为9500美元,京津环渤海地区为6800美元[3]。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并不滞后于城市化。但粗放增长的工业化将会影响和制约这一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与质量。近年,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一些城市因为能源、资源短缺和环境质量恶化。已经出现企业外迁、人才外流现象。

1.3东部沿海地区今后发展方向

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应努力改变传统粗放型的城市发展模式,建立低耗、低碳高效、集约、宜居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促进城市集约发展和绿色发展。严格控制大城市的低效蔓延强调精明增长,规范控制城市空间开发秩序。建立新的大城市空间发展理念,强调网络化大城市的发展,以克服城市职能过度集中所带来的各类“大城市热”问题。应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

2.中部地区城市化特性及发展方向

2.1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特性

2.1.1城市空间分布相对密集,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较少

中部地区城市空间分布相对密集,例如,全国平均每3.6万K㎡有1个地级市,中部地区则每1.28万km有1个。但大城市的数量较少,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占该地区城市数量的比重仅为5.4%,属于我国四大区域中比重最低的地区。

2.1.2城市化主要依托农业的发展

中部地区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地形多以低山、丘陵为主,还有沿江平原的存在,这些条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区位,中部农业、能源、矿产等资源丰富,因而在中部地区农业发展良好,城市化也多因此而发展。

2.2中部地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主要矛盾

2.3.1农村人口多,农业经济落后,城市化任重道远

全国有1/3左右的农民分布在中部地区。2003年,中部地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5.7%。远高于全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59.5%,各省虽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中部六省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4%,人均耕地面积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中部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农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财政收入等指标都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部地区拥有国家抚贫开发重点工作县151个,占全国总数的1/4,对中部地区近2.5亿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顺利走上城市化道路来说是项艰巨的任务。

2.2.2二、三产业发展不足,城市吸纳能力有限

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一方面二、三产业的比重偏低,企业规模较小,生产效率不高,规模较大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5.4%。而东部省份这一比重为39.2%,东北地区为32.2%,西部地区为26%[5].另一方面传统产业和初级产品的比重较大而高新技术产业发育严重不足,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直接影响城市经济的繁荣程度和集聚效应的发挥,进而影响到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与辐射和城市化的推进速度。中部地区的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育不足,限制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从工业内部构成看,轻重工业的比例,山西省为1:11.7,其余省份为1:2—2.5。重工业比重偏高,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不大,近年,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发展环境欠佳,许多创业人才流失;同时本地产业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外出打工,使产业与经济发展都缺少人力的支撑,再加上资金、信息等方面的制约,发展陷入更大的困境,非农产业就业的吸纳能力也越来越弱,城市化发展因此受到影响。

2.3中部地区今后发展方向

针对中部农业发展比例大,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的情况,在今后的城市化发展中首先要抓住“中部崛起”战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其次要提高农业发展的技术化水平,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业附加值。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展工业,同时更应该发展第三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3西部地区城市化特性及发展方向

3.3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特性

3.1.1城市化规模偏小

西部地区处于我国内陆,地势起伏大,对外交通不便,城市主要分布于地势平坦或矿产丰富的地区,另外,大城市主要依托线路分布。整个西部地区城市平均规模最大的是青海和新疆,但同样具有大中城市个数少、规模小的特征,除了包头、柳州和桂林外,西部地区大城市都是省会城市,此外的城市多为中小城市。

3.1.2城市化地区发展不平衡

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差异很大,整体发展就呈现出极不平衡的情况,大致呈现出省会城市发展很好,另外交通便利的地区也发展较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也相对较好,而其他大部分地区,因为地势及气候的原因,经济落后,相应的城市化发展也相对较落后。整体来说,西南地区发展较西北好。

3.2西部地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主要矛盾

3.2.1城市规模与空间分布受限

西部地区地形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承载力弱。自然灾害频繁。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规模与空间分布格局,一是城市的空间位置受制于其生态环境,城市只能受制约形式于河谷地带、山间盆地、平原区、绿洲等相对良好自然环境承载力的地区二是城市的规模与数量受制于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复杂的地形、气候条件、地广人稀、人口与产业活动分散布局非常普遍。城市的空间集聚功能受到影响。三是城市化地区的发育程度受制于其生态环境。单个城市不断发展,到形成发达的城市化地区是城市化发展的最终目标,但是广布的山区、丘陵、戈壁和荒漠等常会阻碍西部地区城市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3.2.2城市化发展缺乏合理的制度保障

由于缺乏合理的制度保障,城市体系缺乏明确的规划,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部分城市规划建设严重滞后,在经济社会发展面前显得被动,各主要中心城市、主要的城市带和城市群缺乏定位,甚至于城市发展基本思路研究也不够深入,导致盲目发展问题严重。基础教育在西部地区严重滞后,导致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在城市里找不到相对稳定的工作,失业率高,即便找到工作,由于技能差,现代观念薄弱,也只能拿非常低得工资,沦为城市弱势群体。另外,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也阻碍着城市化步伐。

3.3西地区今后发展方向

针对现在西部地区可以把小城镇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化得重要途径,小城镇论认为,发展小城镇是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条现实而有效的途径,我国的国情、财力只能在原有的乡村集镇的基础上发展小城镇。我国西部地区就符合这一情况,因而可发展小城镇来推进城市化。西部地区要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关键还在于要提高该地区的经济水平,可以利用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的这一特性,发展矿产业,该地区农村人口众多,也可发展乡镇企业,既可缓解就业压力,也可增加农民收入,其次,西部地区自然风光独特,可分利用这一优势,重点发展旅游业,但要注意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要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城市化区域差异

1.城市化水平存在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

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地区快速工业化的影响,中国城市化水平经历了从“北高南低”(北部地区城市化率高,而南部地区城市化率低)向“东高西低”(东部地区城市化率高,而西部地区城市化率低)的转变,而现阶段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呈现为“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

2.城市化率上升差异显著,中度城市化地区最高

2000年以来,城市化率提升最快的是城市化率处于30%—50%的中度城市化地区,如河北、河南、陕西、江西、安徽、湖南、重庆等地。城市化率高于50%以上的高度城市化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直辖市(城市化率均超过75%)和东北三省,以及城市化率低于30%的低度城市化地区则呈现出城市化率提升缓慢的特征。中国省级行政区也遵从着城市化发展“诺瑟姆曲线”规律。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1.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2.公共政策与城市化

(1)城市化推进政策

(2)户籍制度与城市化

(3)财政税收政策与城市化

(4)住宅市场化改革与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①自然和区位条件的影响

中国的自然和区位条件存在明显的东、中、西差异,直接影响到人口分布、产业布局以及区域城市化水平。地形和气候条件决定了东部更适合人口居住和产业发展,而海陆位置又决定了东部地区拥有更加良好的外向型经济条件,促进了其工业化的发展,进而加快了这些地区城市化的步伐。

②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影响

国家各种政策变化对城市化的区域差异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例如分税制改革,从积极的方面来说,通过改革,税收方式变得简化、透明,中央及地方财政收入都大大增加,中央财政自主权扩大,更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对落后地区发展的资金支持,可以促进城市化区域差异的缩小;从消极的方面来说,中央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绝大多数地方财政支出大于收入,而地方财政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财政压力逐年提高,最终导致财政收支比例失调,从而催生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刺激了发达地区的土地开发和城市化扩张,使得城市化区域差异更为扩大。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对区域城市化发展具有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功能③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导致中西部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城市集中,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农业人口也向本地城市集中,从而形成了现在的城市化发展格局。④区域内乡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快慢和区际间人口流动是影响我国城市化区域差异的主要作用方式

区域城市化协调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①城市化区域差异突出,应加强国家对中西地区的区域性政策支持

由于自然、区位、经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城市化区域差异比较突出,并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有进一步扩大之势。这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与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是基本相符合,完全没有必要采取人为地抑高拔低的强求平衡的政策。但是,也应该重视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差异扩大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政治效应,在继续支持东部地区依靠自身积累与实力,利用市场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的同时,应适度加强国家对中西地区的区域性政策支持。不过国家政策支持的方式,应改变以国家直接投资于经济项目和城市建设的传统模式,而重在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城市化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政策性诱导投资:一是要扩大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二是要加大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大型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环保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改善开发与投资的大环境。

②人口与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体制与信息障碍依然存在,应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尽快建立全国统一、城乡统筹的劳动力与就业市场

我国现行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险、土地等各种管理体制,仍然在某些方面阻碍着人口与劳动力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进行合理流动与配置,限制着市场机制在城市化过程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另外,我国尚没有建立起全国统一、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发布、传播的渠道不畅,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的盲目流动和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布局的不协调。为了促进我国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户籍、就业、社会保险、土地等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配置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尽快建立全国统一、城乡统筹的劳动力与就业市场,促进人口与劳动力在地区间、城乡间的合理、有序流动。

③地区间城市产业结构雷同严重,应积极发展具有地区比较优势的产业簇群,并加强地区间的产业协作

我国在产业发展的地区布局上过去长期受各地自成体系的思想影响。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地方政府的财权和投资立项的自主权的扩大,在地方利益的驱动下,许多地区在各自的发展规划中,都将汽车、电子、石油化工等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地区间、城市间产业结构雷同的现象更趋严重。据一项调查显示,在苏浙沪经济圈的15座城市中,有11座城市选择汽车零配件制造,有8座城市选择石化,12座城市选择通信产业。再如,我国现有120家汽车厂,数量创世界纪录,虽然前13位汽车骨干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超过90%,但即使是这些骨干企业,单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仍然明显偏小,没有一家企业的年产规模超过50万辆。而从全球汽车业来看,年产100万辆、200万辆的大公司都岌岌可危,规模化和全球化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客观趋势。国外的汽车工业

出现同在一个城市扎堆的现象,全球十大汽车城之首是美国的底特律,它是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

车公司的总部所在地,美国有1/4的汽车产于这里,全城440万人口中约有90%的人靠汽车工业为生。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更加紧密地带入世界经济体系,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已经更新丧

失了其生存的土壤,那些不具有地区比较优势的所谓主导产业必将为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所淘汰。在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的新背景下,各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基础,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培育其成为在国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的专业化产业

簇群,才能带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快速发展。

④行政地域分割带来的矛盾日趋尖锐,地区间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与严重短缺并存,应强化

跨行政地域的空间规划与管理,科学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整治区域环境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已经或正在形成若干跨行政地域的城镇密集地

区或都市连绵区。区域内人口密集,工业化程度高,城镇数量多、经济联系紧密,资源环境依存度高,具有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优越条件和内在需求。但是行政地域上的分割和对地方利益的追求所带来的矛盾也日趋尖锐,有利可图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竞相上马,造成严重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规模不经济,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机场、码头建设;公益性、环保性基础设施项目却都想搭便车而少人问津,出现严重短缺。在跨省区的都市连绵区中,如京津冀之间、沪苏浙之间、港粤之间,问题更为严重。应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强化跨行政地域的空间规划与管理,科学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整治区域环境,以形成高效、合理、有序的区域性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城市化协调发展。

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

1.简述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理论。

①基本活动部分是为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的部分,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②非基本活动部分是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被称为非基本活动部分。

③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叫做基本/非基本比率(B/N)。

2.用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理论来解释城市发展的机制。

①根据基本活动所占比例不同(是否具有明显优势),可分为基本部门和非基本部门。

②一个城市,如果其经济生活中基本活动部分的内容和规模日渐发展,这个城市就势不可挡地要发展。如果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由于某种原因而衰落,例如工业城市因矿产资源耗竭,港口城市因港湾淤塞或腹地丧失,加工工业城市的输出产品失去竞争力等,同时却没有新的基本活动发展起来,那么这个城市就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当城市的经济条件发生变化,促进新的基本部分萌发时(例如,矿产资源耗竭的城市转变了经济结构,港口城市向下游深水港湾转移),衰落的城市还会复兴。这是理解一切城市成长发展的机制。这就是城市经济基础理论。一个城市的经济要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就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活动部分。

③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输出活动即基本部分的发展。由于城市基本活动部分的发展,从输出产品和劳务中获得的收入增加。收入的一部分导致基本部分的职工对本地消费和服务需求的扩大,也就导致了本地非基本部分就业岗位的增加。基本活动收入的一部分则用于本身的扩大再生产,继续为城市从外部获得更多的收入。基本和非基本活动每一次的增加都要引起当地人口的进一步增加,这样反过来又增加本地的需求和本地区的人口。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在一个地方循环往复、驽钝集聚的过程。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

2.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区别与联系。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城市职能是由该城市为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体现的。

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主要职能,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的特点所决定。由该因素组成的基本部门的主要职能所体现,是对主要职能的高度概括。

辨析:①城市性质是主要职能,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城市职能是城市性质的一部分;

②城市职能一般可通过利用现状资料得到,着眼于城市现状职能;而城市性质一般表示规划期内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方向;城市职能可以有多个,职能强度和影响范围各不同,而城市性质着眼于最重要、最本质的职能;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的,城市性质则在认识客观存在的前提下,加入了人的主观观念。

3.怎样制定城市性质?

避免以下倾向:

①既要避免把现状城市职能原封不动地照搬到规划的城市性质上,又要避免脱离现状城市职能的完全理想化地确定城市性质。

②城市性质的确定一定要跳出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念,在方法论上,一定要眼睛向外,运用区域分析方法、城市间对比的方法、城市经济结构分析的方法。

③城市性质对主要职能的概括深度要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而区别对待,用于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时,表达不宜过泛,以便于指导实践,城市性质所代表的城市地域要明确。

4.简述城市职能各分类方法。

①一般描述法

由研究者首先确定一个城市类别的体系,以描述性的名称加以命名,然后根据自己对每个城市的了解,分别八成是归入各类别。

优点:以城市专门化职能作为分类依据,简单,基本能把握城镇特点;

缺点:任意性和主观性较大,一个城市只限于归为一类,第五类分类存在一定问题

②统计描述方法

城市类别仍是分类者事先决定的,但每一类增加了一个统计上的数量标准。

优点:具有一般描述方法的优点,用劳动力结构的资料为城市主导职能规定的一个定量指标,比一般描述法前进了一步。

缺点:对划分各类城市的临界值确定有很大的主观性,只突出城市一个职能部门的主导性,掩盖了其他值突出职能的作用。

③统计分析方法

将主要的行业重组成几种经济结构,作为划分城市职能类别的基础。计算样本中每种活动职工百分比的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以高于平均值加一个标准差作为城镇主导职能的标准,以高于平均值以上几个标准差来表示该职能的强度。

与过去相比三点进步:

①分类建立在比较客观、统一的统计推导的方法论基础上;②一个城市可以有几个主导职能,属于几个城市类,较能反映实际的城市职能状况;③可以反映城市主导职能的专门化程度

不足之处:

①实际上没有根据城市职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把城市分成类,只是表达了每个城市的职能特点;②城市有几个主导职能被筛选出来,与确定职能主导性的标准有很大关系。应该说用平均值加一个标准差的标准时相当高的;③所有城市,全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它们为外地服务的作用与城市非基本部分的比重随城市规模的增大而提高的原理相违背。

5.用定型描述方法进行某省、自治区城市职能分类。

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

1.城市规模分布有哪些基本理论?

(一)首位分布理论

在首位分布中,将规模上与第二位大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定义为首尾城市。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称为首位度。首位度是衡量城市规模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叫做首位分布。

(二)城市金字塔

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规模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规模等级越低,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金字塔的基础是大量的小城市,塔的顶端是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城市。

城市金字塔中城市等级与人口规模呈现“头重脚轻”结构,仅专指城市数量随规模等级而变化的一般规律。

(三)位序-规模法则

是指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2.试分经济发展与城市规模分布的关系。

课本P184,图7-14城市规模的费用-效益曲线

3.公式P i =P 1R i -q

是城市规模分布的一般化模式,说明q 值变化的意义。

见课本

4.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及利弊分析。

课本P172

5.任选两个省、自治区比较城市规模分布。

6.你对我国城市规模发展方针有什么看法?

城市规模是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城市规模对应城市的用地及布局形态具有重要影响。城市规模是科学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转变职能、合理配置资源、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合理规模很难有进行标准的定义,这是因为:

①从理论上说,城市系统的发展和运动应该存在某个临界点,在这个点上,城市系统平衡性能良好,营运正常,可以实现城市的综合效益最佳。在现实生活中,城市体系内部的构成因素极其复杂,而城市外部的影响因素也种类繁多,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同时又随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均衡临界点的确定很难测算,导致的结果是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只有当整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达到一个很高且稳定的状态,城市化过程才能从

以人口扩张为主变为以提高城市整体素质为主。

②城市的发展、城市化的表现样式,又是与具体的国情和区情紧密结合的,不能照搬西方城市化发展过程。

??

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1.简述城市间相互作用的分类及其产生的条件。

分类:

第一类以物质和人的移动为特征。如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运输,邮件和包裹的输送及人口的移动等;第二类是指在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运输,其特点不是通过具体的物质流动来实现,而只是通过簿记程序来完成,表现为货币流;第三类指信息的流动和创新(新思维、新技术)的扩散等。

产生条件:

①互补性

②中介机会

③可运输性

2.简述空间扩散的类型及扩散成功的因素。

空间扩散的类型:

①传染扩散:现象从一个原生点向外作空间扩散,如果是渐进的、连续的过程,则称之为传染扩散。具有受距离摩擦阻力效应:距离越远,扩散越慢

②等级扩散:现象在城市中的传播往往跳跃紧邻的小城市,在距离较远的但属统计规模的城市中首先被接受,然后向次一级的城市扩散。只产生于人文现象,如:昂贵耐用品消费、新思想新技术

③重新区位扩散:在传染扩散过程中,若扩散导致更多的接受者,则为扩张型扩散;若接受者的数量没有增加,只是发生了原有接受者的空间位移,则为重新区位扩散。例如:移民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一、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了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我国城市地理研究集中在城市一区域、城市规划、城市化、城镇体系、城市发展方针、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7个方面。 1.城市—区域研究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动态统一关系,具有多层次、开放型的特点。按照这一理论,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以区域发展为基础来确定城市发展性质、发展规模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多层次的“城市—区域”体系是中国城市经济区的本质特征。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必须改变传统的“就城市论城市、就区域论区域”的做法,使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据此,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的分析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的基础得到广泛开展。目前,通讯技术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城市的区域围扩大,垂直联系加强,“城市—区域”观也赋予了新的容。 2.城市规划 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3.城市化研究 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吴友仁就“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发表探讨性论文,由此揭开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序幕。包括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乡村地区城市化研究和城市化特征研究 4.城镇体系研究 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1)城镇体系理论研究:研究容广泛涉及到城镇体系的界定、理论框架的构建,各种不同层次(省域、市域、县域等)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划分标准、发展趋势等。 (2)区域城镇体系实证研究过去近20年中,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对不同等级行政区域、流域、经济区域的城镇体系研究。 (3)城镇体系规划实践,大学地理系宋家泰、顾朝林等汲取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城镇体系规划“三个结构一个网络”的理论,为城市规划部门广泛接受并应用。地理学者又开始尝试探讨新的城镇体系规划理论和方法,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三结构一网络”的一般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城镇体系动态演变、合理模式、结构调整和科学预测的研究。 5.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中国政府长期以来贯彻“以规模论发展”的城市发展方针。地理学家结合中国城市建设的总方针“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对个别城市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尤其将重点放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上。 6.城市空间结构研究: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近20年来,

《城市地理学》复习思考题2013-02

《城市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两个) 1、简要说明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的基本特征。 2、简述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和主要内容。 3、简述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4、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5、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6、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研究有何特点? 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三个) 1、名词解释: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 、大都市带(Megalopolis )、城市化地区、城市建成区、都市连绵区、城市群 2、举例说明定义城镇的标准有哪些? 3、城市与乡村的区别有哪些? 4、为何要构建大都市区?构建大都市区的意义何在? 5、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特征有哪些? 6、简述世界上最早形成的6个大都市带。 7、简述大都市带的特征。 8、简述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条件。 9、以第四次人口普查为例,谈谈城乡人口划分的标准。 10、评价以市带县的利弊。 11、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城镇人口统计发生过些什么变化?了解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1、名词解释:中心位置、重心位置、城市邻接位置、城市门户位置。 2、简述城市产生的根本动力、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3、如何理解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4、我国城市根据其所在的区域地形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5、城市形成的区域经济基础包括哪些?

6、试举例说明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7、简述城市地理位置对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8、美国拉格教授认为,转运功能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9、从城市产生和发展出发,城市可分为哪三种类型,并简述不同类型城市的功能、特点和形成动因。 10、绘示意图简要说明伯德(Bird)关于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三角模式。 11、如何评价信息革命对世界城市体系的影响?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 一、简答题 1、简述城市化的定义及其含义。 2、城市化的两个过程: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分别指什么? 3、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是什么? 4、城市化空间地域过程类型可分为哪几种? 5、城乡人口迁移的模式有哪些?并简要说明。 6、简述城市化的主要类型。 7、简述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8、简述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概念。 9、简述霍尔的城市化近域推进演化模型。 二、名词解释 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 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4、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三、分析题 根据教材P52图4—1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 四、论述题 1、城市地域从一般地域向更繁华地域的转化,算不算城市化。 2、试评价我国现行的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 3、试用乡-城人口的“推——拉”假说分析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4、举例分析城市化近域推进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篇一: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柴彦威著)笔记几点 前言:这本书,是一本很好地了解城市地理学思想史的书。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就是科学研究的武器。这本书,让我了解到研究城市地理问题的方法论。在我国,城市地 理学的研究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所以我们了解到的很多关于城市 地理学的思想史是舶来品。我所熟悉的时间地理学,后现代主义以 及芝加哥学派,人本主义的城市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我总感觉这样 的思想下提出来的城市模型在我们国家存在吗?理论和我的认识有 一定的出入(也可能是我知道的太少,观察的太少)。 本书,我主要从几个经典的学派整理出笔记,并对一些我感兴趣的 城市地理学方面很出色的大家做了简单的了解。读完此书,还是颇 有感触,“是人创造了城市,还是城市创造了人”,是本可以提高自 身地理素养的书。 关于学派的笔记 (一):经验主义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就经验主义的方法论而言,经验主义方法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传 统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观察,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论,进而得出结论。二是强调归纳与综合。 经验主义来源于17世纪英国人洛克的系统性阐述。洛克主张,人的心志本是空白的表格,后来其经验足迹在上面。经验主义否定了人 拥有与生俱来的观点或不用借由经验就可以获得知识。经验主义者 观点,由感受得到的经验,必须经过适当的归纳或是演绎,才能铸 成知识。经验主义的两个学派,温和的经验主义与激进的经验主义,前者部分认为,意识的技能诸如记忆想象和语言的冠能是内在的能力,后者认为,意念的内容和整过过程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内部能力,而只能习得而来。 经验主义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案例,一是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 模式归纳,例如,19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芝加哥学派以美国大城市为例,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做出大量描述性分析,将现实的城市 社会空间结构归纳为抽象的空间结构。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验 主义研究,其中约翰斯顿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验主义研究在城市 地理学中应用为典型案例。三是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经验主义,雅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解读

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相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是: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城市地理学 英文名称:Urban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32(全部为理论课) 学分: 适用对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经济学等 二、课程简介 城市地理学是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本课程是研究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应用基础型学科,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不但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国土整治和区域规划等领域,而且也具备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门课程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规划实践的重要基础课程。 City geography is an important course of the major of City Planning. This curriculum is the science to study the principles of city development, city grouping and displaying, and the change rules of city space structure. City geography is a practical and fundamental science. It has the feature of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basic theory of city geography can be used not only in city planning, territory management and district planning; it also has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directly. So this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course for student to study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o carry out planning practic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理论构建的历史背景和理论之间的脉络关系,以及方法论变革的时代背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城市地域运动规律。在系统掌握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全面了解中国城市地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进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汇总

一、名词解释 1、城市: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P1)。 城镇:比镇或镇大,且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称为城镇。 中心地:城市化地区中没有建制的地方,人口不少于1.5万。 2、规模经济:某一生产企业,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致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积聚经济: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3、逆城市化: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由中心城区向城市外围边缘地区迁移的过程。 再城市化:在逆城市化发展到某一程度后,由于城市更新等措施,城市中心再次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中央区域人口数量回升。 4、城市职能: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或承担的分工。 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5、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例。 6、位序-规模法: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的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7、生长极理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地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以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点就是具有成长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8、城镇体系: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9、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是以钢筋混土为主的人造下垫面,有反辐射和热辐射,可使气温增高,因此城市平均气温一般比郊区高0.5-1℃,冬季平均气温高1-2℃,这种现象称城市热岛效应。 10、尘盖:与热岛有关的另一种现象就是有大量微小粒子悬浮于城市上空,呈盖子形状,称为尘盖。 11、均质性:是指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12、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13、CBD: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等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区域,同时她也是低价最高的地区。 14、邻里: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 15、社区:一定地域,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16、社会区: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 17、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18、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 19、巨城市:指人口达800万以上的城市。 超级城市:指4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城市地理学》思考题

《城市地理学》思考题·绪论部分 1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 城市的概念。 3 如何划分城市地域? 4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是什么? 5 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6 不同类型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城市化部分 名词解释 ( 1 )城市化 ( 2 )逆城市化 ( 3 )假性城市化 ( 4 )过量城市化 ( 5 )隐性城市化 ( 6 )再城市化 ( 7 )景观型城市化 ( 8 )外延型城市化 ( 9 )飞地型城市化 ( 10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 简述题 为什么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最基本动力? 简述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的关系。

简述城乡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 简述外围市区城市化的过程与机制。 简述郊区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 简述世界城市化的特征。 简述中国现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综合论述题 如何测度城市化的水平? 综合论述中国城市化的背景与发展方向。·城市体系部分 名词解释 ( 1 )城市体系 ( 2 )城市职能 ( 3 )城市性质 ( 4 )乘数效应 ( 5 )互补性 ( 6 )等级扩散 ( 7 )传染扩散 ( 8 )中心地 ( 9 )城镇密度 ( 10 )基本经济活动 理论解释题 首位分布 位序——规模分布 中心地理论

生长极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 用数学工式描述下列概念或理论 位序——规模法则 引力模式 市场裂点 简述题 简述城市经济(非经济)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如何确定城市的性质? 如何理解城市的规模分布? 简述中心地理论的原理。 城市间、城市与区域间是如何进行相互作用的? 综合分析题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如何构建合理的城市规模分布体系? 综合应用题 以熟悉的地区为例,对区域城镇体系进行规划。·城市地域结构部分 名词解释 城市地域 城市地域结构 CBD 社区 社会区

武汉大学城市地理学 重点整理

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动向,热点内容,新型城镇化) (1)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城市空间组织的规律性) (2)主要研究内容:①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土地利用、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等;④城市问题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⑤新方法、新技术和新领域。 第三章 城市地理位置: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 特殊性: 决定城市职能,规模特殊性 类型: (1)大中小位置(宏观,中观,微观) (2)中心(几何),重心(人口,开发)位置,邻接门户(河口港)位置 (3)城市沿交通线形成的区位类型:河运(早期)铁路,公路,海运,空运 中国城市分布特点: (1)平原,丘陵地区多,山地高原少 (2)集中在亚热带和暖湿带地区 (3)资源指向分布明显(煤,战略资源) (4)交通指向分布为主 中国已经成熟的城市群: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 正在形成态势,哈尔滨,山东半岛,中原,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关中,海峡两岸 武汉地理条件:中部六省唯一副省级城市,辐射力覆盖整个中国版图,经济交通,战略腹地经济来源,京广长江交点,人口容量,粮食水配给,吸纳交融特征,水系划分为三镇,气候降雨,空间分布,地域交通信息。 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 自然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②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③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②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 ③科技发达;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⑤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⑥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城市发展的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纬度,降水,蒸发,地形)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2007.1.5

2004级经济地理《城市地理学》试题(A卷) (2007年1月8日) 姓名学号分数 予学士学位。”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城市性质2.城市更新 3. 城镇体系 4.智能图 二、简答题(40分,每题10分) 1、划分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的部分有哪些方法。 2.分析城市化的含义与基本内容,说明用城市人口比重指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利弊。 3.公式P i=P1r-q是城市规模分布的一般化模式,说明q值的不同取值,公式所表示的城市体系分布的特点。 4.边缘城市及其特点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 2、请分析美国郊区化的过程及发生机制;若从美国郊区化的含义来看中国, 请问中国的大城市目前是否出现了郊区化,并论述理由。

《城市地理学》试题(A卷) (2007年1月8日) 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2.城市更新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城市更新改造运动。在不同的时期,其称谓也有所不同,如从最初的城市重建(urban contribution)、城市振兴(urban revitalization)到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城市再开发(urban redevelopment)等。 “城市更新”运动的最初目的是为恢复战争中遭到破坏的城市,特别是解决住宅匮乏的问题。1950~1960年代,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是强化位于城市良好区位的城市中心区的土地利用,通过吸引诸如金融保险业、大型商业设施、高级写字楼等高营业额和高税收的产业来使土地增值。1970年代以来,随着郊区化的深入,人口、产业的不断外流造成市中心出现衰退,因此这一时期城市更新更多地表现为西方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改造内城,以重新恢复和振兴市中心。 3. 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4.智能图 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印象,包括:结点、路径、边界、区域、标志

(完整word版)周一星城市地理学整理资料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第一节城市概念及标准。 1.城市的概念。 狭义:只有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地方才称为市(城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地方成为镇(城镇)。市和镇的总称为市镇。 广义:城市代表城镇居民合称。(本书为广义) 2.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城镇标准)。 ①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结构上不同于乡村。 ②城镇一般聚集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不同于乡村。 ③城镇具有许多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④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 等方面存在差异。 第二节城市地域 1.城市的三种不同概念。 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功能地域概念 ①行政地域:法律规定的,有大于实体地域,有小于实体地域。 ②实体地域:城市建成区,可区分城乡。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 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于乡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 ③功能地域:城乡分界模糊后而建立城市的功能地域概念来适应这种变化。 2.城市建成区,可区分城乡。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口和各种非农业 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于乡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 3.中心地:是城市化地区中一个或几个人口最多的设有建制的地方,人口至少15000人。 4.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的划分问题 ①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比实体范围大,包括一定的乡村地域。 ②城市的实体范围已经超出了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或者城市的实体地域包括若干个 城市行政地域。 5.城市功能地域的相关概念。 ①.都市区: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 临近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位。后确认为标准都市区(MSA),MSA由中心县和外围县组成。确定都市区地域标准的核心是以非农业活动占绝对优势的中心县和外围县之间的劳动力联系的规模和联系的密切程度(就业机会,人口集中)。 ②大都市带:由许多个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 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 特点:(1)多核心(2)交通走廊(3)密切的交互作用(都市区内部,中心城市与郊区,都市区之间)(4)国家的核心区域 ③都市连绵区:以都市区为基本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留交 互作用和密切经济社会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条件:(1)具有两个以上百万人口特大城市发展极(2)有对外口岸(3)发展极与对外口岸之间有便利交通走廊(5)经济发达,城乡联系密切。 ④城市群指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 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核心,借助

城市地理学复习要点2013.11.

《城市地理学》考查说明及复习要点 考查方式:闭卷,成绩:作业20%,课程论文20%,期末60% 题型: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解释术语;四、简答题;五、论述题。 各章要点: 第一章 城市的概念: 1)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2)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3)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4)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演变和组合问题。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一个“点”;可见,城市不仅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属于历史范畴。 总之,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大系统。 城市地理学的任务: 一般来讲,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制定科学的城市政策提供参考。 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大系统。 研究重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城市地理学学科性质: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是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 两门学科在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地理科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而城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 两者都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但是侧重点和研究方向根本不同。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和景观布局等,工程性较强。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相互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城市地理学需要从城市规划学的进展中汲取营养,去探讨更全面的城市地域运动规律。而城市规划学则需要以城市地理学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设计理论,并具体运用到规划实践中去。但是,两者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指导与应用关系。 第二章 居民点的概念:是人们为了共同的生活与生产而聚集的定居场所,它是人类社会空间结构的一种基本形式。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①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②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③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④城镇具有上下水、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⑤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城市地域概念/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功能地域 城市化地区/都市区(MA)/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 第三章 如何认识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人类社会的三次大分工是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 2.私有制和社会阶级矛盾是城市产生的社会基础 3.适宜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城市产生的自然条件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大城市对自然条件的依存关系比小城镇要紧密得多,因此大城市地域分布上的规律性更典型。 分类:有的是自然地理条件的衍生转化; 有的是区域经济开发的历史积累;有的是未来的发展可能性。 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内容 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的开发潜力等都可以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

城市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城市地理学》复习思考题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简要说明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的基本特征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P1) 城市的特征﹡属于历史的范畴﹡区域性(●)﹡综合性 2、简述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和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P2) ●研究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P2)●主要内容: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城市的生长.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人的行为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3、简述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1、地理学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分支 2、在我国,城市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中的社会科学;在发达国家,城市地理学归为社会科学. 3、综述,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科学,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 4、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学科性质上的区别:城市地理学: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学:技术科学★研究方向上的区别:城市地理学研究区域中的城市和城市中的区域,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平面设计,偏重工程组织和设计,工程性较强。联系★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书上还有这里没空补充p8 5、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1、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 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 3、注重城市化研究; 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6、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研究有何特点?(此题答案不具体,详细请看课件或课本) 一、1920年以前 工业革命、城市发展----聚落地理学----城市区位、城市内部形态 城市地理学成为专门学科之前的阶段,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去研究聚落 二、1920-1950年 帕克、沃斯、伯吉斯(20年代)----住宅区、中心商业区、工业区----土地利用模式 克里斯塔勒(1933年)----《南德的中心地》----中心地等级体系 初步奠定研究重点阶段,从社会学科角度来研究城市。 三、1950-1970年 1、“数量革命”-克里斯塔勒 2、城市系统与城市空间分析 空间学派兴起和城市地理学独立阶段,从社会学科角度来研究城市。 四、1970以来年 人文学派、行为学派、激进学派的产生和城市地理学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 1、名词解释:

城市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城市地理学》复习思考题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简要说明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的基本特征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P1) 城市的特征﹡属于历史的范畴﹡区域性(●)﹡综合性 2、简述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和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P2) ●研究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P2)●主要内容: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城市的生长.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人的行为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3、简述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1、地理学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分支 2、在我国,城市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中的社会科学;在发达国家,城市地理学归为社会科学. 3、综述,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科学,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 4、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学科性质上的区别:城市地理学: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学:技术科学★研究方向上的区别:城市地理学研究区域中的城市和城市中的区域,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平面设计,偏重工程组织和设计,工程性较强。联系★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书上还有这里没空补充p8 5、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1、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 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 3、注重城市化研究; 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6、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研究有何特点?(此题答案不具体,详细请看课件或课本) 一、1920年以前 工业革命、城市发展----聚落地理学----城市区位、城市内部形态 城市地理学成为专门学科之前的阶段,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去研究聚落 二、1920-1950年 帕克、沃斯、伯吉斯(20年代)----住宅区、中心商业区、工业区----土地利用模式 克里斯塔勒(1933年)----《南德的中心地》----中心地等级体系 初步奠定研究重点阶段,从社会学科角度来研究城市。 三、1950-1970年 1、“数量革命”-克里斯塔勒 2、城市系统与城市空间分析 空间学派兴起和城市地理学独立阶段,从社会学科角度来研究城市。 四、1970以来年 人文学派、行为学派、激进学派的产生和城市地理学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 1、名词解释:

《城市地理学》作业题及答案汇编

(9106)《城市地理学》网上作业题及 答案 1:第一次 2:第二次 3:第三次 4:第四次 5:第五次 6:第六次 1:[论述题] 一、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如何划分?联系实际论述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影响。 二、联系实际论述小城市重点论、大城市重点论与我国城市规模发展政策的选择。 参考答案: 答一:①一个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按其服务对象来分,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另一部分是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 ②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一部分活动称为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它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它被称为非基本活动部分。 ③虽然基本部分是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但不言而喻,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是相互依存的。城市的非基本部分应该和基本部分保持必要的比例,当比例不协调时,就会使城市这架复杂的机器运转不正常。 ④一个城市,如果其经济生活中基本活动部分的内容和规模日渐发展,这个城市就势不可挡地要发展。如果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由于某种原因而衰落(如采矿城市因矿产资源的耗竭,港口城市因港湾淤塞或腹地丧失,加工工业城市的输出产品失去竞争力等),同时却没有新的基本活动发展起来,那么这个城市就无可挽回地要趋向衰落。当城市的条件发生变化,促进新的基本部分萌发时,衰落的城市还会复兴。(举例说明)。 答二:(1)关于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讨论有这样几种观点:①小城市重点论;②城乡一体化

论或城乡融合论;③大城市重点论;④中等城市重点论;⑤大、中、小合理结构论。 (2)城乡一体化论或城乡融合论的理论依据和小城市重点论是类似的,可以和小城镇重点论合流为一类观点。大城市重点论者虽然不一定反对发展小城市,但反对把小城镇作为中国城市化的主要途径或唯一途径,他们积极主张发展大城市。中等城市重点论和大、中、小合理结构论介于两派之间,带有强烈的中性色彩。 (3)小城镇重点论的主要观点有:①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寻找依据,认为"缩小以至消灭城乡差别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的分配,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裂的条件”。在他们看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发展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因此主张尽量发展小城镇,主张工农一体化,城乡融合。②从社会制度的差异上寻找依据。不少人认为城市化,特别是大城市数目的急剧增加,规模不断膨胀是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恶果。现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人口和工业都出现了向大城市以外地区疏散的现象,表现资本主义发展走了一条弯路,中国不能重蹈发展大城市的覆辙。③有充分的国情基础。中国本来就人口多耕地少,人地矛盾尖锐。 (4)大城市重点论的主要观点是:①认为"大城市的超前发展是工业革命以后存在于世界各国的普遍规律,即大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比城市人口增长快,比总人口增长更快”。"控制大城市发展是违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的人为办法”,"大城市是国家的‘超级金库',是带动中小城市和乡镇快速高效发展的火车头”,"控制大城市人口的方针是脱离了财政经济利益的片面方针”。②大城市在经济上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高于中小城市是主张发展大城市的主要依据。随城市规模等级的提高,效益/成本比越来越大,发展大城市最经济。 ③大城市不仅有经济规模效益的优势,而且也有社会规模效益、环境规模效益、建设规模效益方面的种种优势。认为"城市规模越大,城市效益越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5)总之,关于大、中、小城市发展重点的讨论,很多是在定义概念、分析方法、约束条件不同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单就"要不要发展大城市”,"要不要发展小城镇”来说,各家所言都有合理的成分。因为对于任何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国家,特别是象中国这样的大国,永远是由大量不同规模的市镇组成的。处在城市体系不同层次的大、中、小城市都有各自特定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用小城镇的发展来排斥大城市的发展,或把大城市的发展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用它来排斥小城镇的发展,都不足以说服人。 (6)(联系实际阐明观点):各类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市密集地区有序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方针。 1:[论述题] 一、简述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区别与联系。 二、简述"六边形市场区”的形成。 三、如何完整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 四、简述"城中村”的地域特征。 参考答案: 答一:①城市职能是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城市地理学整理57961知识讲解

城市地理学 乾乾乾er哥 第一章:绪论 1.谈谈你对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 答: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研究对象)其核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即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五点:①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④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⑤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主要内容) 2.结合我国实际,你认为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即认识世界的任务和改造世界的任务。 3.如何理解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与其它相邻学科的学科关系? 答:学科性质: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学科,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综述) 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①与城市经济学的关系:城市地理学把经济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来分析,吸收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反之,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城市经济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②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二者相互取长补短,在研究内容上相互融洽,例如:研究城市结构、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社会组织。 ③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城市地理学需要从城市规划学中吸取营养去探讨更全面的城市地域运动规律,而城市规划学以城市地理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设计理论, 二者联系十分紧密。 ④与城市生态学的关系:二者研究内容相互交叉,城市生态学的“系统”和“平衡”的思想为城市地理所吸收。 4.简述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 答: ①1920年以前(萌芽时期):城市地理学属于聚落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期间地理学家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聚落。城市研究没有独立的理论和方法,深受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影响,尤其强调地理位置决定城市的命运。尚未形成有系统的研究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城市和城镇这两个概念有严格的区分。 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地方才称为市,不够设 市条件的建制镇才称为镇,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城镇或市镇。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1)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 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2)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 别于乡村; 3)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4)城镇具有上下水、电灯、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在物质构 成上 不同于乡村; 5)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 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还有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 ★大都市带: 【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 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 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有这样几个特点: 1)多核心。区域内有若干个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 核心,每个大城市核心及其周围郊区县之间,以通 勤流为主要指标的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组成一连串 的都市区。各核心城市之间的低人口密度地区,多 为集约化农场、开阔林地、零星分散的牧场和草地。这些非城市用地提供城市人口的休憩场所和食品供应。 2)交通走廊。这些大城市核心及都市区沿高效率 的交通走廊而发展,开始是铁路,进而是高速公路,它构成大都市带空间结构的骨架,把各个都市区联 系起来,没有间隔。 3)密集的交互作用。不仅都市区内部,中心城 市与周围郊区之间有密集的交互作用,都市区之间 也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 4)规模特别庞大。戈特曼以2500万人口作为大都市带的规模标准。 5)国家的核心区域。它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 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与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 甚至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三种城市类型: (1)中心地型城市: 形成动因:商品、农业 功能: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 而形成的中心地城市。 特点:职能综合、发展稳定、等级鲜明 类别(例如):集镇、城镇、县城 (2)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

城市地理学期末考试详细整理

城市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城市: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 2、中心地:城市化地区中没有建制的地方,人口不少于1.5万。 3、规模经济:某一生产企业,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致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4、积聚经济: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5、逆城市化: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 6、城市职能: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或承担的分工。 7、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8、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例。 9、位序-规模法: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的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10、生长极理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地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以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点就是具有成长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11、城镇体系: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12、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是以钢筋混土为主的人造下垫面,有反辐射和热辐射,可使气温增高,因此城市平均气温一般比郊区高0.5-1℃,冬季平均气温高1-2℃,这种现象称城市热岛效应。 13、尘盖:与热岛有关的另一种现象就是有大量微小粒子悬浮于城市上空,呈盖子形状,称为尘盖。 14、均质性:是指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15、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16、CBD: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等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区域,同时她也是低价最高的地区。 17、邻里: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 18、社区:一定地域,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19、社会区: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 20.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21.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 22.巨城市:指人口达800万以上的城市。 23.超级城市:指4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24.城市网络化:指由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讯手段、管道和绿地等为载体(网),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镇为基础(络)组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