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性报道采写的特殊规则

调查性报道采写的特殊规则
调查性报道采写的特殊规则

调查性报道采写的特殊规则

随着现代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媒体报道方式逐渐得以细化,近年来,调查性报道越来越成为媒体常用的一种报道方式。由此关于调查性报道方法的探索也成为了广大记者关注的话题。

一般说来,调查性报道又称为暴露报道。确切地说,它是媒体记者致力于查明并披露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却由于种种复杂原因而被掩盖起来的深层事实真相的报道。

调查性报道除了要遵循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外,调查性报道的特殊性质使得它具有了特殊的采访手法和写作规则。作为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应该掌握以下几点:

质疑、求证,无时无刻

质疑与求证是记者在调查性报道中推进工作成果的基本工作原则。在调查性报道的采写过程中,记者需要每时每刻地质疑你所接触的每个人物、每个说法、每个细节,尊重你在调查过程中产生的一切疑虑!只能相信你在调查过程中查明的事实,永远用可靠的事实证据去解惑释疑。

“打黑”记者王克勤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有8个村民来报社状告该乡的书记打人,王克勤随后来到村里调查求证,一天晚上和一位村里的大爷聊天时无意得知,这8个农民与乡长关系不一般,后来王克勤发现该乡的乡长和书记有矛盾,乡长收买了这8个农民,经过不断质疑和求证,最后王克勤挖出了乡长和13名干部的问题。试想如果王克勤不去求证,听信8位农民的话,后果会是什么?

抓住线索和细节

调查性报道如同一个案件的侦破,任何蛛丝马迹都会为调查带来继续下去的理由。在对山西临汾矿难死亡矿工人数的调查性报道中,当中央电视台记者曲长缨采访完毕准备离开时,走过破烂不堪矿工宿舍,他发现一个宿舍的窗户没有关,从窗户望去,他看到角落里有一件破衣服,强烈的新闻敏感让他停了下来,他拣了一根树枝挑开了衣服,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电话号码本,他按照上面的电话一个个打过去,最终借助一个惟一拨通的电话打开了通向事实真相的重要通道,原来矿工的死亡人数被掩盖了......细节不仅是通向真相的航标,而且会成为你写作调查性报道的重要素材,它会提供证据,也会提供吸引读者把报道看下去的兴趣。

遵循法律、依靠法律

调查性报道常常被称为新闻官司的“雷区”。被控“失实”甚至“侵权”,是从事调查性报道记者常常面临的问题。记者时时处处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与障碍,因为事实真相对想掩盖它的人来说往往就是死亡的宣判书。而想查清事实真相的记者,就是对企图掩

盖真相的人书写这样的宣判书。采写调查性报道是为了维护正义而与邪恶展开的一场艰苦的战斗。记者要想把这场战斗进行到底,就必须用勇气、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撑自己。

进入调查性报道之后,记者要想方设法拿到披露问题真相的事实与证据。这就往往需要借助侦探的机智和律师的严谨。在这个领域工作的记者,要看一些介绍侦探与律师工作方法的书籍,以获得这些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由于调查性报道是针对问题、弊端、黑幕作战的,因此,记者要特别注意自己工作行为的合法性,以获得法律的保护,从而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记者们需要特别注意,你的对手们不只是在明处与你作对,更多的时候是在你无从知觉的暗处与你抗衡。这个时候,高度的警惕与防范是你报道成功的重要保证条件之一。对你已经获取的各种证据、采访的原始记录都要妥善保管,重要的文件需要备份保存,你的行踪可能需要事先告知你的同事和你的领导,或者是让你的亲人知晓,你的联络方式可能需要加密和多样化。黑社会直接杀害记者的事情不只发生在美国,中国记者在从事黑幕揭发报道的过程中也接到过死亡的恫吓,如揭发兰州证券黑幕的记者王克勤的人头就曾经被当地操纵证券黑市的人开价500万元人民币。

用冷静的心态披露内幕

由于你最先知道了事实的真相,你可能比任何人都最先产生出对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第一节实事求是---新闻工作的出发点 ●第一,一切新闻报道都来源于社会实践,它们的真假优劣无不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 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这是唯物论者的观点。 ●唯心论者强调:新闻是“性质”本身。“时宜性”、“公告性”、“趣味性”。 ●捏造事实:把有说成无,把无说成有,凭空虚构。 ●玩弄事实:不按事物本来面目进行报道,或夸大,或缩小。 ●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不仅要真实地反映实际,而且还要能动地指导实际;不仅 ●要客观地反映事实的外部状况,而且还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反映事物的内在本 ●质;不仅要反映事物的个别现象,个别方面,而且还要正确地反映事实的总和与事●实之间的联系,揭示事实的真相和客观世界的真相。 ●新闻真实包含双重含义:总体真实、具体真实 ●具体真实:指新闻报道对具体的客观事实所作的真实的反映。 ●总体真实:指在具体真实的基础上,新闻报道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变 化过程和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 ●1985年6月27日上海造漆厂特大火灾 ●上海电视台14条新闻:第一部分是反映灭火的,13条。第二部分是分析起火原 因的,只有1条。 ●三、新闻工作者必须有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一切 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反映事实真相;必须讲真话,讲真理,有识别真伪的能力,敢于为真理而斗争。 ●列宁:绝不要撒谎,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 ●毛泽东:无产阶级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严肃的战斗的科 学态度。 ●《政治周报发刊理由》:“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 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 ●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 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 ●我们认为,真实性含义的基本之点就是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同客观事实相符 合。包括三个方面要求: ●第一,新闻事实完全真实 ●首先,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要真实无误。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结果、思想、言语、行动、引用材 料以及一切细节都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准确无误,不能“合理想象”,更不能向壁虚构。 ●其次,新闻报道的概括事实必须真实。 ●第二,新闻报道的事实和这类事实的总体要完全一致。 ●列宁《统计学和社会学咋》: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 和玩弄事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方法了。罗列一般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

调查性报道记者素质浅议

调查性报道记者素质浅议

————————————————————————————————作者:————————————————————————————————日期:

调查性报道记者素质浅议-新闻学 调查性报道记者素质浅议 梁军 今年3月18日,有媒体爆出自2010年以来,山东省济南市庞某卫母女涉嫌非法经营疫苗,非法购入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的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全国18个省市,涉案金额达5.7亿元。这一新闻迅速成为关注焦点。“问题疫苗可能导致死亡”、“不敢再让孩子注射疫苗”等说法一瞬间甚嚣尘上,引起不少家长担忧与恐慌。但随着记者们调查的深入,这些误解与恐慌逐渐虽然消弭。对问题疫苗的调查报道,让普通民众增强了安全意识,让相关部门加强了监管。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调查性报道与调查记者在新闻报道领域不可或缺,占据着重要地位。 调查性报道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后于60年代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中逐渐发展成熟。在其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调查性报道作品,例如水门事件报道、越南美莱村屠杀报道、日本田中角荣丑闻报道等等。这些报道都因内容精彩、事实详实、调查逻辑清晰等原因,在当时社会引起较为强烈的反响,并为调查性报道的普及以及其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地位奠定基础。那么,作为调查性报道的主要采访者,他们应该有着怎样的基本素质呢? 我国调查性报道的现状 调查性报道自起源开始就对世界各地的新闻报道产生了不小影响,并逐渐形成一种深度报道的重要模式,然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调查性报道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 在美国,调查性报道记者编辑协会(IRE)把调查性报道概括为:一种通过

解释性新闻与深度报道关系研究

□辽宁大学文学院讲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博士研究生魏海岩 解释性新闻、新闻述评、预测性新闻、深度报道是一组联系非常密切,但在内涵、外延关系方面极易产生混淆的概念。解释性新闻、新闻述评、预测性新闻均属深度报道范畴。解释性新闻与新闻述评是并列关系,与预测性新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解释性新闻(I nterpretative Reporting)亦称解释性报道,最早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当那次战争爆发时,世人多数为之震惊— —事实上是目瞪口呆,他们对战争的根源感到茫然。” 1 可是,传统的新闻报道只能告诉人们每一个战场的具体信息,而无法回答战争为什么爆发、它可能持续多久、对未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各大通讯社和新闻媒体开始尝试通过运用背景材料来分析新闻事件,以便为受众答疑解惑,解释性新闻自此诞生。当战争结束之后,这种新的报道形式并没有随着硝烟的散尽而淡出新闻界,相反,它的生存空间不断拓展。在美国主流报纸上,传统的纯新闻大幅度退却,将70%以上的版面让给解释性新闻。 2 与此同时,解释性新闻的浪潮还突破了国界,涌向英、法、日等世界各国。解释性新闻最早进入我国是在20 世纪80 年代左右。随着改革的开展和深化,中国受众越发依赖大众媒体为自己解读政策、分析环境变化,因此解释性新闻的成长十分迅速。不过,解释性新闻毕竟是舶来品,且在中国发展的历程还比较短暂,有关解释性新闻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理论工作落后于实践总会产生种种问题,人们对解释性新闻与深度报道内涵、外延关系认知上的混乱就是其中突出的表现。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姚福申、彭家发、张骏德等。5 另一种观点认为解释性新闻只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具体形式,后者包含前者。例如: 解释性报道也是深度报道的主要方式之一。6 解释性新闻报道的深度报道性质,主要体现在对新闻事实和现象的非直观层面的延展性反应上。7深度报道大致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典型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精确性报道等。8 对于两种观点孰是孰非,可以通过概念内涵的对比来确定。时下,有关深度报道的概念很多,兹举数例: (深度报道是)一种深刻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向的报道形式……是新闻的五个“W” 和一个“H” 的进一步发展。9 (深度报道是) 对新闻事件作深入分析并预示其 发展趋向的报道方法”。10 (深度报道是)通过系统的背景材料和客观的解释、分析,全面、深入地展示新闻内涵的一种报道形式。11 深度报道与传统报道的不同,在于它的“深度”,而这种“深度” 的实现是通过报道者进一步挖掘“5W +1H” 来实现的。具体而言,深度报道中的“Where” (何地),既包括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也涵盖与事件存在关联的其他地域空间。深度报道中的“Who” (何人),不仅指新闻事件的当事人,还包括与当事人关系密切的相关个人、群体。深度报道中的“What” (何事),不再局限于新闻事实,还囊括了其他相关的事实。对于“When” (何时),深度报道是以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为中心,一面向上追溯,一面向未来延伸,建立一条纵向的时间轴。最后,对于 首先,解释性新闻与深度报道的内涵关系深度报道是与解释性新闻联系最为密切的概念之一。对于二者关系,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解释新闻解释深度报道。例如: 后于“客观报道” 而流行于新闻界的是“解释性报道”,也称为“深度报道”(Depth reporting)。3 从新闻发展的趋势看,从与电子媒介的竞争看,发展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必定会成为今后报纸改革新闻报道的突破口。4传统报道中处于次要地位的“Why”( 何因) 和 “how” (怎样),在深度报道中往往被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报道者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剖析事件的来龙

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以《新闻调查》为例

2011年05月学术探讨 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以《新闻调查》为例 文/于芳 摘 要:本文着重研究了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化特色,并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新闻调查实践为例,从报道手法方面分析了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关键词:电视;调查性报道;本土特色;《新闻调查》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312-01 调查性报道起源于西方,但是现在在我国已经得到广大受众的广泛欢迎,比如电视调查性报道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各种媒体中却是发展最快的,也是最受受众普遍关注的。下面本文就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新闻实践,从报道手法方面来分析一下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第一,富有个性的故事化叙事方式。 透过富有个性化的镜头语言,用电视特有的优势来阐述一个故事,承载一定的思想深度。无论调查某个具体事件,还是要探究某种社会现象,《新闻调查》都是在叙事,节目中充满悬念、冲突、隐秘,结构上一波三折、层层推进。“《新闻调查》要求每一个节目都应该引起观众的注意而不是漠视,其理想的状态是:不同的内容能够引起观众不同的情感与态度——对不幸者的同情,对不人道与不民主的愤慨,对偏见的警觉,对观念与制度的反思等等;所以选题必须关注题材的曲折性、冲突程度、显著性、异常性(荒诞性)、人情味。”[1]新闻评论部的副主任梁建增曾把这一特点形象地概括为“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2]凄婉可悲的《藏羚羊之死》、积极向上的《走进大山的年轻人》、发人深省的《贩毒家族覆灭记》等许多节目都因故事性而大为增色。《一个死囚的忏悔》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除了把母性、人性和社会的普遍美好的感情挖掘地够深够细之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设置了故事化的悬念和情节。 《新闻调查?婚礼后的诉讼》节目一开始就设置了悬念,一个刚举行了婚礼七天的新娘,不仅逃离了新房,还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状告新郎强奸了她。这个一反常态的举动很容易给观众造成悬念,吸引观众看下去。当女主人公说明他们只是举行了婚礼并没有领结婚证而找到公安局和妇联的时候,没有给她满意的答案,但是她没有放弃。在她一遍遍申诉时,她竟然收到了一张法院的传票,男主人公控告她用婚姻诈骗钱财。事情没有什么进展,竟然又受到阻碍,冲突、波折,记者又真实的记录了他们的情况在当地引起的许多有关伦理、法律、习俗的争论,情节引人入盛,又引起观众的思考。 第二,报道始终坚持客观平衡的立场。 《新闻调查》的记者柴静在谈到调查性报道中的平衡技巧时这样说:“一个错误,表面看总有明确的受害与施害者,但是,我们把它放在历史、制度和法律的坐标系里就会发现,不是一个人的所为、一个人的责任那么简单。在调查中,平衡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它的出发点不是激起义愤或是控诉和指责,是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3]《新闻调查》的记者在采访时尽量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在报道中尽量客观真实的把事件展现给受众,尽量客观真实地把事件双方的话语、态度都表达出来,尽量给双方同等申诉或是辩解的机会,以达到一种客观的平衡,让受众自己从报道中对事件进行价值的判断。而这种客观平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量保证报道中事实材料来源的多样性,并且要表明事实、背景、观点从何而来。 第三,报道充满了人文关怀。 特别是一些中性题材中,很多事物和人的身上总会有人文精神的闪光点,《新闻调查》就很注意捕捉这种闪光点,给节目增添了很多情感的热点和收视的亮点。如《新闻调查?双城的创伤》中,记者柴静在采访心灵受到极大创伤的小学生时,没有像采访其他对象那样提出很多理性化的问题,而是设身处地的为小孩子的承受能力着想,当她看到孩子流泪时,要么轻轻地为他擦去泪水,要么拍拍肩膀表示安慰——每一个无声的画面传达出的报道内涵,都让观众心领神会。充满关爱的现场感拉近了观众和记者的情感认同和视角融合。在《新闻调查?逃亡日记》中,犯罪嫌疑人赵军在回忆自己的逃亡经历时“真的很傻,很可悲,我自己亲手把自己毁了……”,这个时候屏幕上出现了“电线上站着一只小鸟”的画面。通过节目我们可以知道在赵军逃亡时最大的心理感受就是孤独的滋味,他的这段充满悔恨的自白,想要诠释的就是对自由的向往,编导想要表达的是当一个人犯罪逃亡时,还不如一只小鸟自由。一个画面就可以把主题表现的更加深刻,更加触动人心,编导在一篇短文里说自己是“从人性的角度关注一个逃亡者”。 第四,报道始终保持理性和严肃的风格。 《新闻调查》始终遵循“以创立典型的‘电视调查主体’作为自己在新闻改革中的突破口,”[4]“这种调查理性的基本特征是:冷静、平视的调查视角;厚重、大气的调查风格;探寻、求证的调查样式。”[5]在媒体日趋娱乐化的今天,虽然我国的电视媒体的新闻类节目不像西方的媒体,特别是西方的商业电视那样有明显的媚俗化和娱乐化的倾向,但是很多新闻类节目更趋向于娱乐、轻松却是不争的事实,很多新闻栏目因向着娱乐化发展而收视率巨增。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新闻栏目经不起收视率的巨大诱惑和压力,慢慢被视觉刺激、猎奇、轰动效应、色情暴力等内容侵蚀。而《新闻调查》能够经受住压力和诱惑,,坚持自己节目内容的严肃和精神气质的理性,是非常难得的。《新闻调查》冷静而深入的对新闻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又通过记者的采访尤其是追问,挖掘出深藏在表面现象背后深层次的、理性本质的东西。 电视调查性报道凭着自己独特的传播优势和巨大的潜能,已经成为我国电视深度报道宣传形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我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做好电视报道,使之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务,是所有媒介人努力的共同目标。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参考文献: [1]梁建增,赛纳,张洁.调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纪实报告.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246—254. [2]转自朴实的采访人生——记央视《新闻调查》记者董倩.新华网,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ca16554629.html,/newsmedia/2003-04/11/content_827128.htm,2003-04-11. [3]柴静.调查性报道中的平衡技巧.采写编,2005年03期. [4][5]王俊臣.《新闻调查》——透视常人难以触及的中国社会现状.南方电视学刊,2000年第四期. 312 2011.05

新闻真实性的重大意义

新闻真实性的重大意义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学的基本要义。尽管中外新闻学理论在“新闻”的定义上不尽一致,但是所有新闻的定义都离不开“事实”二字。“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就是说,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事实的报道,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和写真。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按照这一基本认识,一切新闻报道都必须如实地报道事实的真相,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果新闻报道的不是客观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的事实,而是报道者的主观想像和臆造,那么,新闻也就不成其为新闻了。因此,内容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是坚持正确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客观要求。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这是提高引导能力、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保证。 新闻的真实性,关乎舆论导向。真实是导向的基本前提,离开真实,导向就成了一句空话。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建立在真实的新闻报道基础上的。建立在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基础上的舆论导向,必然是错误的导向。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不但不能起到引导人的作用,反而会因为误导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新闻媒体还承担着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民意表达的责任,是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真实可靠的信息提供的是正确的参考,虚假不实的信息提供的是错误的参考。在准确传播真实信息这一基本功能上,新闻媒体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切不可掉以轻心。 新闻的真实性,关乎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决定着媒体的影响力和引导力。一个没有权威性、公信力的媒体,也很难有影响力和引导力。新闻报道是否真实,直接影响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真实性的不懈追求,是赢得公信力和尊重的基础。那些得到受众欢迎的媒体,都是因为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三贴近”原则,在对新闻事件的真实客观报道中提高了知名度,赢得受众信任,树立了权威性,

中国调查性报道现状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调查性报道现状 篇一:回顾中国当代调查性报道发展的轨迹及其取得的成果 回顾中国当代调查性报道发展的轨迹及其取得的成果,我们有理由为之欢欣 舞,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发展与成熟并不是一墩而就的,只 正视成果与不足,认真对待遇到的阻碍与困难, 才能使中国未来的调查性报道 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一,当代中国调查性报道无论是在揭露的广度,还是在揭露的深度方面都 到了一定高度,而且在党领导的新闻事业体制下,寻找到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 间,达到了和公众舆论的良性互动—不仅揭露出种种不公现象背后的新闻,时由于舆论影响,引起社会管理者的重视,达到某些制度改革的目的。 第二,中国当代调查性报道中夹杂了许多非揭露性的题

材。首先是因为概念 淆,许多新闻工作者将深度报道等同于调查性报道,并不理解调查性报道的核 与内涵,导致一些媒体动辄将节目命名为调查性报道,这种做法不利于调查性 道的发展。第二个原因就是,调查性报道在中国的道路并不平坦,面对种种限 与压力,无奈许多调查性报道的栏目或节目中夹杂了许多非揭露性的题材,但 并不是说他们就认定此为调查性报道,我们姑且称之为“曲线救国”。我们从 新闻调查》各个时期提出的口号即可看出,从最初的“新闻背后的新闻”,到 000年提出“探寻事实真相”,再到20xx年提出“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什么 “真正的调查性报道”,恐怕连制片人也承认只有真正做到了揭露性题材的深 调查报道的新闻才称得上调查性报道。 第三,我国记者开展的调查性报道多是在新闻事件被有关部门处理和肯定之 才开展的。“很多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往往是待其盖棺定论之后再采访,而不是

基于调查性新闻报道的话语管理创新研究

基于调查性新闻报道的话语管理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17-10-27T13:41:22.883Z 来源:《文化研究》2017年7月作者:陈志磊王士峰 [导读] 本文将以《新闻调查》为例调查性电视新闻报道的话语管理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 话语管理创新在实际工作做非常重要,尤其对于掌握着话语权的调查性电视新闻报道而言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将以《新闻调查》为例调查性电视新闻报道的话语管理创新。 关键词:新闻调查内容管理创新 《新闻调查》在1996年5月17日首次播出,迅速在众多该类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迅速占领了新闻深度报道的市场,《新闻调查》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类节目的重头戏,节目选取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或人物,把新闻事件或人物与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革联系在一起;全方位、多角度的对事件进行深度调查报道,充分体现的节目的主流价值观及对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人的命运的关注的历史使命。 1、叙事题目——立场鲜明指向清晰 调查性电视新闻报道作为深度新闻类节目,在制作过程中,主创人员对词、句的选择与运用都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制于观点倾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由于意识形态的作用以及媒介宣传属性的定位,记者的言辞往往很难做到哲学层面的绝对客观,而是隐含着传媒机构和记者个人的倾向、观点……具体句、词的运用取决于传播目标和预期的传播效果”,[1]借此使受众在价值取向上与媒介自身保持认同与一致,这在《调查调查》的题目上的应用甚为突出。《新闻调查》的新闻标题通常字数不多,一般是对该期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但是,经过考察《新闻调查》多期标题设置,不难发现主创者“匠心”之所在。如《被质疑的红十字》,《天价医药费》,从“被质疑”、“天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编导对社会权力机构自身弊病的质疑与批判态度;《被遗忘的尘肺病》、《李坑之困》、《养老之困》、《成长的困境》、《温江村的噩梦》,“被遗忘”、“困”、“困境”、“噩梦”,这些极具感情色彩的词语则昭示着创作者对访谈对象处境的基本判断以及对弱者的同情。观众收看节目时,首先看到的即是片头的新闻标题,通过倾向性鲜明的语词,对新闻标题予以精心设置,在其中植入创作者的基本价值倾向,容易对观众实现意图引导,给他们造成“先入为主”的收视心理与接受期待,从而使观众更容易接受创作者的观点倾向,在价值立场选择上与《新闻调查》的主创者站在一起,而这对于增强《新闻调查》这一以深刻、严肃为特征的深度调查类新闻节目的接受程度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新闻标题犹如新闻节目的题眼,醒目的新闻标题有助于吸引更多受众,相形之下,国内不少调查类节目的新闻标题或者字数太多,过于“冗长”;或者就事论事,仅仅描述新闻事实,而没有基本的价值判断,有时不免误导观众,走上窥视个人隐私的歧途。(比如,“被‘掉包’的新郎”,“生子大战”之类就是如此。) 2、叙事角度——众多视角拓宽视域 叙事角度的多样化,是《新闻调查》的法宝,更是《新闻调查》一个万能的工具。叙事角度多样化,能够使观众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事件的方方面面,从而从横向上了解事件的宽度,从纵向上触摸事件的深度。如《回家(20120121)》,选取了生活在儿童希望之家患有痉挛性脑瘫的儿童、收入微薄生活节俭的农民工、单身大龄女白领、没有正式职业的美术老师、独立纪录片导演张铭、个体户冉德仓兄弟辆六个事例,从脑瘫儿童、农民工、白领、自由职业者、导演、个体户六个角度以蒙太奇的手法,共同表达了异地留守与回家过年,爱心与亲情乃是共同主题。每个事例里面又有若干个不同的小事例,如收入微薄生活节俭的农民工这个事例,讲的是农民工想理发,由于感觉理发价格太贵放弃理发,去海洋公园票价太贵放弃入园,改成动物园,给女儿买个子高一点毛毛熊结果却买了一只巴掌大的毛毛熊。这四个小事例环环相扣,相得益彰,反映了农民工生活的拮据和对回家过年团聚的期盼。 对同一新闻事件,从不同的叙事角度进行调查论述,可以从多方面丰富新闻事件,拓展新闻调查的视域,从而使不同的社会群体都能从被调查事件中找到自己的替代性身份,增强观众的节目认同感。更难能可贵的是,《新闻调查》对事件当中的弱者给予了更多的同情与关注,使得常常被社会忽视的弱势群体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这也是《新闻调查》能在众多调查类电视新闻报道中被观众认可的原因之一。 3、叙事立场——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罗兰·巴特认为:“身份不在身内,那是因为身份仅存在于叙事之中。我说这话的意思有二:一是我们解释自身的唯一方法,就是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选择能表现我们特性的时间,并按叙事的形式原则将它们组织起来,以仿佛在跟人说话的方式将我们自己外化,从而达到自我表现的目的。二是我们要学会从外部,从别的故事,尤其是通过与别的人物融为一体的过程进行自我叙述。”[2]罗兰·巴特所说的是两种叙事立场,一是同质叙述,在叙事过程中,叙事者被卷入叙述事件,另一种是异质叙述,在叙事过程中,叙事者相对独立于叙述事件之外,成为见证者,调查性电视新闻的叙事立场也不外乎这两种类型,而无论哪种类型,调查记者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社会偏见、个人修养等都会影响记者对新闻事实的看法,造成对事实真相的扭曲;因此,记者的叙事立场在调查采访中直接关系到新闻的价值取向。 在《新闻调查》中,调查记者拥有着另外一种功能,即叙事;他们通常能够将两种叙述立场进行有效的融合,既能适度地“入乎其内”,增强电视报道的人性味道,比如,在《百万大移民》(20111105)中有一个片段,记者在采访禹万喜的过程中,一辆农用车忽然侧翻在了路边,面对这一突发情况,记者及时中断了采访谈话,但是,她没有站在一边袖手旁观,而是主动上前帮忙;类似的还有《双城的创伤》,面对哭泣的孩子,记者柴静没有进一步发出理性的提问,而是用手轻轻为其拭去眼泪。在这些段落中,记者的“入”充满温情、而不矫情,带给观众的是温暖人心的叙事感动。反观国内同类调查类电视新闻报道节目,不少记者在面对遭遇不幸、备受创伤的采访对象时,不仅不能上前表示安慰,反而不依不饶地继续进行理性的追问,比如,“你现在感想如何?”,“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之类,不断触及被访对象的创伤,伤害采访对象的情感,表现出极端的冷漠与无知。 与此同时,《新闻调查》又能很好地“出乎其外”,尽量做到对事件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在报道中给受众展现出一个客观真实的事实。具体的做法则是,出镜记者在面对新闻事件时,绝不止于表面现象,而是追根究底,深挖本质,比如《脏油之链(20111217)》,记

浅谈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

浅谈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 在新闻学原理的小组展示课上,我们选取了近期的热点事件——“八毛门”进行了分析研究。一个出生仅2天的婴儿无法正常排便,疑为先天性巨结肠。深圳市儿童医院建议做造瘘手术,全部费用需10万元;而学医的父亲陈先生拒绝了手术,到另外一所医院仅开了0.8元的石蜡油,即缓解了孩子症状。深圳新闻网的记者傅大伟首先报道了这一事件,由于10万元手术费与8毛钱间的巨大反差,引起公众对此事的极大关注。与此同时,也有记者为了探求事实真相进行了深入的追踪调查,发现这八毛钱的开塞露仅仅只是解决暂时性的问题,无论如何婴儿都得接受手术从根本上治疗先天性巨结肠。 这篇《医院要动十万元手术,最终八毛钱治愈》的报道相继被国内各大媒体转载,舆论对医院的骂声一片,究其原因全部来自于‘八毛钱’和‘十万元’这一巨大差距的噱头。就新闻本身来说,涉及患者与医生为主体这一医患主题的新闻就容易引起舆论的讨论,虽然,不得不说当今中国医疗制度不够完善,医疗领域环境恶劣,其中固然有部分医生缺乏职业操守的因素,但与庞大的医疗队伍相比毕竟是少数,虽然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医患关系中,医生与医院是站在绝对强势的地位上,但不能利用这一敏感话题作为噱头,断章取义,无中生有只求其点击量发行量。 在傅大伟记者的本篇报道中,没有涉及任何专家或者医生的观点,仅仅凭借学过一点医的患儿父亲的一面之词与八毛钱十万元价格的悬殊进行报道,甚至引伸出医生利用手术拿提成等无客观事实根据文字。正因为如此,在全国各大媒体争相转载只是才会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并深入调查。 傅大伟记者这篇毫无事实根据的报道造成的后果,不仅仅只是给这家深圳儿童医院的名誉带来损失,也让许多患儿家长对医院产生怀疑拒绝接受治疗而导致患儿的性命堪忧。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第一生命力,也是媒体公信力的基础,更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新闻真实性的本质表现于执笔者的思想、立场和依据真实所作出的正确判断的与否。这就要求记者要深入实际采访,了解真正事实,成为客观事实转化成新闻进而传播给大众的中介。客观全面的公开信息,这才是新闻工作的职责所在。新闻媒体是面向大众的,新闻缺乏真实,坑害的是整个社会。 很多媒体都在追求“独家报道”,为了吸引受众,博取点击率或关注度,采取断章取义,报道偏颇或是失实,认为媒体有了“独家”就有了立足之本,实则不然,仅仅为了抓住新闻敏感性而用这种缺乏客观依据,背离事实的新闻寻求立足之本,长此以往也就失去了自身的可信度与公信力。在本次“八毛门”事件中,傅大伟记者以及其他对此事进行报道的媒体,其初衷也许是想进行这种舆论监督,能够使在医患关系中的一些黑暗问题得以曝光,然后促进这类问题能够得到比较好的解决。但是它的前提是我们对专业知识要有足够的了解,医学毕竟是个专业领域,没有权威机构或专家进行鉴定之前,媒体报道不应该妄下结论而误导舆论。 在现代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真实反映新闻事件,全面反映各方面的声音,是传媒提供新闻报道的基本职业道德。媒体从业人员都应该守住这一职业道德底线。把握新闻的真实性,肩负好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所承担的社会和道德责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新闻102班晏璟瑜

中西方调查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开始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美国。20 世纪60 年代,它勃兴于整个 西方国家。目前,它和解释性报道、客观报道一同构成了西方国家新闻报道的主流。 一、中西调查性报道概念比较 (一)西方概念中的调查性报道。 西方对调查性报道的研究已近百年,定义和认识较为系统化。尽管不同的学者对调查性报道的认识角度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西方学者对调查性报道的定义和认识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报道对象为揭露被人为有意隐藏的事件;第二报道内容具有分析性,细节更为详尽;第三,报道制作者—记者,必须独立调查,新闻文本应保证原创性。通俗地讲,在西方,调查性报道是一种具有英雄主义性质的活动—记者孤身犯险,自主调查挖退进仃J甲国化明解瑛,x7新闻头践中调查性报道的开展更具指导性。 (三)中西调查性报道的概念差异。 纵观中西对于调查性报道的定义和认识,我们可以发现:西方国家对于调查性报道的理解是遵循着“揭露丑闻”这一核心的,而在中国,调查性报道的定义则在一定层次上发生了变构。可以说,中国更多的学者和从业人士认为,调查性报道主要并非仅仅揭露丑闻,而是承担着更多社会教化的重任。 (二)中国调查性报道的发展历程。 《申报》在1882年刊登的中国第一条电讯稿就是披露一位官员读职的消息,可以称为调查性报道的雏形。在晚清、民国以及建国后至70年代末,中国的调查性报道一直由于权力系统的干预阻挠而难以真正形成。直到80年代,中国的调查性报道才浮出水面。1980年《工人日报》发表了“渤海二号”钻井船在拖航中翻船的调查报道,以及《人民日报》的《白衣下的污垢》、《蒋爱珍为什么杀人》,《中国青年报》的《命运备忘录》等等,都属于调查性报道。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电视在中国的兴起,电视调查性报道异军突起。比如《逃不掉的罪责》、《难圆绿色梦》、《“粮食满仓”的真相》、《探秘传销大本营》等,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的同时充朴分握了组论游髻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影响了政府的政策措施,为中国媒体做了守望社会的模范作用。2003年《南方都市报》的孙志刚事件”成为中国调查性报道的巅峰。“孙志刚事件”从《南方都市报》的首次披露,到新浪网的转载成为全国关注的新闻,最终引起《中国青年报》、新华网、CCTV,《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媒体的调查性报道成功地将社会中潜藏的毒瘤公之于众。 (二)调查性报道的中国定位。 与西方媒体的调查性报道相比,当前中国媒体的调查性报道既有相似的一面,也有迥异的一面。一些著名的调查性报道,不仅仅揭露了令人发指的黑幕,还成功地促使政府进行作为和改变,促进了社会民主的发展。中国媒体通过调查性报道的方式进行舆论监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中国媒体进行调查性报道

调查节目到调查性报道

《新闻调查》:从调查节目到调查性报道 2003年,我们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面临一次转型,这个转型有这么一些背景,一个是场导向来考评栏目,搞了末位淘汰制,栏目的核心竞争力就成为每个栏目必须面临的问题。200碰到几个问题,首先是我们栏目本身的分离,比如说我们的王志、董倩被分离出去了,然后《面分离出去了,再就是新闻频道的开播,我们的竞争对手增加了若干倍。另外一个就是央视一套的使得《新闻调查》和《同一首歌》、《幸运52》、《开心辞典》这些综艺性、娱乐性的栏目,时段来进行竞争,非常残酷。我们2003年就面临什么样的选题、什么样的形态是《新闻调查》竞争力的问题。为此,我们对七年的节目进行了一次梳理,今天这个报告就是这个梳理的结果。 《新闻调查》的发展历程 《新闻调查》的发展阶段,我们梳理成三个时期:探索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 探索时期相对比较长,从1996年到2000年。这个栏目在1996年5月17日开播,提出了“的战略。这“三步走”的战略是怎么提出来的呢?在1996年年初的时候,决策者们就想做调查但是第一批样片出来了以后,都没能通过审查,说明当时的舆论环境和舆论氛围是不适宜做这种型调查性报道的。后来我们主任就提出了一个“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做主题性调查,因为是中国很多改革走到一个关口的时候,很多国计民生,比如医疗改革、住房改革等,是大家比较

在这个时候有很多社会问题也是整个国家比较关注的,新闻调查就对这些深度问题进行了深层次所以主题性调查非常吻合当年形势的需要。在这个时候,我们提出来一个广告语,提出我们栏目是:重大新闻事件全面深入,改革话题难点疑点解惑,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物故事一波三折,正在史,新闻背后的新闻。当时的选题方向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类,就是关注改革的进程,关注人物复杂问题的深层探究。 在这5年当中,这些节目,这些具有理性分析精神的节目,它为中国的电视带来什么?我认性精神的培养,冷静、平衡、深入、客观、质疑,像这些调查节目的品质,我们在这5年当中,本上已经建立起来了。 在这5年当中,除了刚才说的这些选题之外,我们还对深度新闻报道的其他样态也进行了一的探索。 一个是主题性调查。比如说一个城市交通发展能不能把公交放在第一位,这是表达了一种政理念的转变,转到以民为本的主题上。再如铁路面临重大改革,也是我们国企老大在市场经济的不得不做出这种痛苦艰难的选择。这两期节目是我们主题性调查的代表性作品。 再一个是舆情性调查,就是对带有政策性的众说纷纭的社会问题的调查,比如说上海的择校我们搞了一期《一言难尽择校生》;我们还在上海搞了安全套该不该进校园的调查报道。像这种观点、有多种争议的选题,我们把它称之为舆情性调查。 第三就是历史揭秘,像《恢复高考20年》、《羊泉村记忆》(中国首部对中国慰安妇多年况的全景式的记录)等等。 第四是事件性的调查。我们选择了一些比较具有时代特质的代表性的事件,比如说《胡子工程是说一项技改工程花了若干年的时间,盖了五百多个公章,结果到后来导致国家的投入成倍增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个回溯式的调查。再一个就是《眼球丢失的背后》,是说北京一名医生

如何在新闻报道中体现新闻真实性

浅谈新闻真实性 内容提要:新闻真实是新闻的本质性要求,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客观现实作用于人们的主观认识的产物,与人们认识过程中的种种因素有关。新闻的真实性的实现是非常困难的。克服影响新闻真实性实现的障碍,最大程度的实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闻;真实;事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既是新闻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新闻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新闻界一直把新闻的真实性当作一个理论问题来看待,理论研究的文章大量出现,而且已经基本趋于成熟。然而,在众多专家学者对新闻真实性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虚假新闻也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虚假新闻的大量出现并非由于新闻工作者不知道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而是因为他们在具体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忽视或者放弃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以致出现了当前新闻真实性理论研究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工作,理论层面的研究与新闻工作实践相脱节的现状。因此,新闻真实性的研究不能再仅仅停留在理论分析阐述的层面上,而应该转向关注理论研究如何指导实践,如何规范媒体工作等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上来。新闻界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一方面,在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中对学生进行新闻真实性教育,培养未来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和新闻专业精神;另一方面,在新闻媒体内部,建设和完善新闻工作制度,通过各种职业培训、奖惩的方式,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我们希望,有了学界与业界的共同努力,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和即将踏上这一工作岗位的学生,都能够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我国的新闻真实性问题可以得到更好地解决。 社会的不断发展,可以将众多问题表现出来,而“诚信”也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词。无论是食品、药品需要用良心来生产,新闻报道也同样需要良心和诚信。“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一旦失实,必定会给受众生活和社会带来大大小小的影响。为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无论在何时何种情况下,新闻从业者都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以高度的责任心,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一、客观真实与新闻真实 (一)客观真实 所谓客观真实,就是客观世界确实存在过的事实。人类通过无穷尽时间和精力不断地探索真相,可以不断地接近客观真实。 客观报道就是客观真实的体现,而所谓“客观报道”,是指新闻报道要忠实于客观事实,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反映它和报道它,切忌将对客观事物的观点和意见与其相混同。客观报道原则之所以能历经百余年,至今依然被世界新闻界所认同和遵循,除了它作为一种报道原则和报道形式的独特优势外,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的那种新闻理念和职业精神。坚持客观报道原则就意味着,新闻媒介及新闻从业者要坚守新闻传媒作为社会公共媒介的责任,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尽可能客观公正的向他们提供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真实情况的事实信息。 新闻真实 真实性最简单的定义为,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首先,新闻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条件,在事实和新闻之间,是先有真实,后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对事实的报道。

如何撰写新闻报道及调研文章

如何撰写新闻报道及调研文章 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写很多的书面材料,其中新闻报道及调研文章就属于这一类,那么如何写好这类文章呢?下面我将详细的介绍一下。 所谓新闻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从字面意思上我们可以看出新闻的一个特点,那就是“新”,除此之外它还有“实、真、强、短”这四个特点,它们共同构成了新闻的核心部分,所以要想写好新闻报道,就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五点。 新闻报道的“新”主要体现在时效性上,也就是说新闻必须是在第一时间发生的,内容也必须是新鲜的。如果不“新”的话,那么新闻的价值将会大打折扣,传播的速度也将会减慢,读者更是会嗤之以鼻,完全不理睬,这样一来,新闻报道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说要想做好新闻报道就必须以身作则,用最快的速度抢占新闻先机,博取关注度。 新闻报道的“实”主要体现在用事实说话,我们都知道新闻不可以弄虚作假,也不可以胡编乱造,它必须是真实存在并且是实实在在发生的才行,这也是新闻报道的立足点。假如新闻报道的内容不真实,将会对单位和个人造成不良的影响,严重者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为了更好的体现新闻的“实“,我们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权威专家的观点及评论。 新闻报道的“真”主要体现在五大要素上面,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描述的要准确无误,客观真实,类似于张冠李戴、移

花接木的情况是不允许发生的。当然新闻报道的书写也并不能完全照搬新闻事实,它也需要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必要的筛选,提炼是新闻报道所必须的。 新闻报道的“强”主要体现在针对性及指导性上,也就是说你选择的新闻事件要有真正的价值,语言表达要有精准度,提出的观点和方法要有的放矢,能够帮助人们真正的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纸上谈兵,本末倒置。 新闻报道的“短“主要体现在内容的短小精悍上,本来新闻就是一种时效性很强的载体,它的目的就是让众人都能够实现快速阅读,而如果篇幅过长,就很容易使人失去兴趣,尤其是在生活节奏比较快的今天。所以写新闻报道时一定要非常准确的抓住新闻事件的核心,力求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它描述出来。 说了那么多新闻报道的要点,我们再来谈谈如何写好调研文章。要想写好调研文章,前期就要苦练基本功,不断的自我学习,不断的向他人学习,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文字功底,增强对文字的把控能力。再者调研工作涉及的面比较广,可能会有大量的数据,也可能会有大量的案例,所以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讲到的是写调研文章的前期准备工作,那么到了动笔的时候又该从哪方面入手呢?第一就是要确定文章的题目,文章的题目可以直接表达出调研的结论;第二就是重点阐述调查的详细过程、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第三就是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第四就是对得出的结论,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这四部分就是写调研文章的

浅谈新闻的真实性

浅谈新闻的真实性 摘要: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新闻传播的功能是通过新闻事实去把握世界及人类生活的本质,所以,新闻写作必须客观真实,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信守的基本原则。真实性是新闻最本质的规定性,它是新闻独特力量和高贵品质的主要源泉,体现着新闻的基本特征、性质和要求。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虚假;竞争;维护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新闻事业得以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对新闻传播事业也造成巨大冲击。在此种情形下,新闻从业者面临着严峻考验,有些采编人员经不起社会的种种诱惑,背弃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使假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不仅误导读者,严重损害媒体的公信力,更使每一个新闻从业者蒙羞。为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无论在何时何种情况下,新闻从业者都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以高度的责任心,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一、新闻真实性内容 新闻真实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新闻事实真实准确;另一方面,是指新闻传播者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事实真实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其含义有三:第一,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有据可查、有证可验;第二,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即何人、何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确凿无误;第三,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至少要做到“一般真实”,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移花接木”、不“张冠李戴”、不“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二、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 (一)新闻真实的重要性。第一,新闻报道的写作对象是事实,而事实的基本特性是客观性。真实性的重要内容就是准确地反映这种客观性。正因为新闻是对真实情况的传播,才使其有价值,如果是虚假的,就会一文不值。第二,新闻具有多种社会作用,而社会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新闻的真实性。如果没有真实的报道,一切作用将无从谈起。第三,新闻的有效传播必须有读者的信赖,而信赖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报道的真实性。在公众心目中,对媒体至少有这样的信念:一般来说,媒体报道的是事实,因此用不着核实就可以直接相信。假如读者怀疑或者必须怀疑每一篇报道的真实性,以致每一篇报道都需要核实才能相信,那么,整个新闻传播业势必土崩

调查报道范文

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的调查分析 (2011-01-28 11:32:00) 转载▼ 分类:八股文 标签: 杂谈 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的调查分析 厉国刚杨云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调查,获得相关数据后,分析了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等,以求通过大学生这一观众群体来了解我国电影观众的特性和电影文化的现状,分析我国电影产业面临的问题,并为探寻可能的出路提供依据。 【关键词】国产电影电影院电影文化大学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业余生活时间逐渐增多,休闲娱乐内容也日益丰富多样,电影作为一项雅俗共赏的娱乐活动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而在电影观众群体中大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同时因其兼具了电影的艺术与商业双重身份所延伸出的艺术探索和轻松娱乐两种相对典型性的受众心理特点,研究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观影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了解当前众多电影观众的特性。为此,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群体收看电影的具体情况,并加以分析和探讨。 本次调查在今年四、五月间展开,为期约三周时间。考虑到研究成本和操作的可行性、便利性,随机选取了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五所大学,共发放了调查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2份,回收率为93.8%。其中男生178人,占42.2%,女生244人,占57.8%,女生略多于男生。 具体调查主要由选修《大众传媒文化》课程的部分同学实施。采用的调查方式以书面问卷调查为主,同时也结合了网络调查等形式。 调查的主要内容围绕着大学生对电影的接触度、喜好度、观影动机、观影途径、观影行为及对电影的认知、评价、态度等几个方面展开。下面就这次调查结果做分析。 1.大学生对电影的接触较多,喜好度颇高 本文对大学生电影接触度的调查,在对调查结果汇总梳理后发现,6.5%的大学生最近一个月来一部也没看,53%的大学生看了1—5部,29.1%的大学生看了6—10部,而看了10部以上的占11.3%,中位数是5部,可见,大学生对电影的接触程度相当高。 就大学生对电影的喜好度而言,回答“非常喜欢”的占23.7%,“比较喜欢”的占51.4%,二者合计达75.1%之巨,回答“一般”的占22%,表示“不太喜欢”的有2.6%,没有人“很讨厌”。这表明了电影这一集娱乐休闲、教育科普、艺术品味等于一身的文化艺术形式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明显的受喜爱程度。 从性别分析来看,男女之间在电影的接触度和喜好度方面差别不明显。 2.大学生看电影主要出于娱乐放松的目的,不少人也看重其艺术性,为精彩的经典情节而看 在被问到看电影的主要原因时,有51.9%的被调查者回答“娱乐放松”,此外,“为精彩的经典情节而看”占43.8%,“为大片新片而看”占30.6%,为了“丰富见识或感悟生活”的占26.5% ,为了“关注自己喜欢的明星”的占28.2%,“为学习外语”占13.7%,“其他”占0.9%。因此,大学生观看电影的最主要动机为“娱乐放松”和“为精彩的经典情节而看”,这也可以概述为娱乐性是大多数大学生看电影的动机,而艺术性也是一个被看重的电影元素。娱乐放松与艺术享受,也正是电影的商业与艺术的双重特性所延伸出来的受众观影动机的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