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湿性的测量方法

润湿性的测量方法
润湿性的测量方法

润湿性的测量方法

测量润湿性的方法很多,按测量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其中定量方法主要有接触角法、渗吸与排驱法(Amott 方法)和USBM (美国矿物局)方法。定性测量方法种类很多,包括渗吸率、显微镜检测、浮选法、玻

璃滑动法、相对渗透率曲线法、渗透率与饱和度关系曲线、毛管压力曲线、毛细测

量法、排驱毛管压力、油藏测井曲线、核磁共振法以及染色吸附法。

一润湿性的定量测量方法

一般定量测量常用以下三种方法:(1)接触角法;(2)Amott 方法(渗

吸和排驱);(3)USBM方法。

1.接触角法:

接触角法测量的是一个特定表面的润湿性。在油水系统中就是测量光滑矿物表面上油和水的润湿性。

石油工业中一般用悬滴法测量接触角,第一步要全部彻底的清洗仪器,因为即使微量的杂质也能改变润湿性。当用纯净流体和人造岩心时接触角法是最好的测量方法。此法也用来检验实验条件对润湿性的影响,如压力、温度和水的化学性质。

润湿角测量的一个问题是滞后现象。测量的接触角有前进角和后退角两种,前进角是向前推液滴边缘测得的,而后退角是向后拉测得的,二者之差就是接触角滞后。引起滞后的原因有三种:a、表面粗糙度;b、表面非均质性;c、大分子水垢的表面固定性。

将接触角用于油藏岩石的第二个问题是它仅仅反映岩石局部的润湿性,不能考虑岩石表面的非均质性。第三个限制是得不到有关岩石上是否存在永久连接有机覆盖物的信息。

2.Amott 方法

USBM 方法和Amott 方法测量的是岩心的平均润湿性。当测量天然状态岩心

或恢复原态岩心时,这两种方法要好于接触角法。确定岩心是否清洗完全必须用USBM方法或Amott方法。USBM方法有时要优于Amott方法,因为后者在中性润

湿附近不敏感。改进的USBM方法可以进行USBM和Amott两种方法的指数计算。

Amott 方法是把渗吸和驱替结合起来测量岩石的平均润湿性。测量之前,所用的岩心先要在水中通过离心作用直至达到残余油饱和度(ROS,然后才可进行Amott 方法实验。

Amott 方法主要由以下四步组成:

①将岩心浸入油中,20小时后测量被油的自发吸入所排出的水的体积;

②岩心在油中离心达到束缚水饱和度(IWS),测量排出的水的总量;

③将岩心浸入水中,20小时后测量被水的自吸排出的油的体积;

④在水中离心直至达到残余油饱和度,测量排出的油的总量。

注意:岩心可能是通过流动而不是离心达到ROS和IWS,尤其对于不能用离心机的非固态物质必须如此。

分别引入油驱比和水驱比的定义如下:

油驱比:

水驱比:

其中旳---油驱比

c^W—水驱比

Vwsp---通过油的自吸所排出的水的体积

Vosp---通过水的自吸所排出的油的体积

Vwt---在油中离心所排出的水的体积

Vot---在水中离心所排出的油的体积

水驱比与油驱比之差即为Amott 驱替指数:

Amott-Harvy 相对驱替指数:

Amott 指数与润湿性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Amott 指数范围岩石润湿性

-1< 1-镁3亲油

-0.3VK0.3中性润湿

0.3 < I亲水

3. USBM方法:

USBM方法也是测岩心的平均润湿性。与Amott方法相比,它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其在中性润湿附近的灵敏性。缺点是USBM润湿指数只能在段塞尺寸的岩心中测量,因为岩心必须放在离心机中。USBM测试比较的是一种流体驱替另一种流体所需的功。用润湿流体驱替非润湿流体所需的功肯定少于相反的驱替。由于所需功与毛管压力曲线下的面积成正比,所以USBM方法是通过计算

离心毛管压力曲线来求润湿性的大小。

Sharma和Wunderlich对USBM方法进行了改进,既可求出Amott指数,也可求出USBM指数。改进的USBM方法分五步:①初始油驱;②水的自吸;③ 水驱;④ 油的自吸;⑤ 油驱。这种方法通过考虑饱和度变化改进了USBM 方法的结果,同时也求出了Amott指数。

Amott方法有时可以指出系统的非润湿性,而USBM方法则不能判断出部分润湿或选择润湿。

二润湿性的定性测量

自吸方法是应用最广泛的定性测量方法,因为测量快速,不需要任何复杂装置,能给出岩心平均润湿性的定性判断。显微镜检测方法常用于流动检测研究。当已知这些数据时常用基于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润湿性测量方法。

测量部分润湿(选择性润湿)有两种方法:核磁共振法和染色吸附法。但这两种方法的应用都不广泛。目前还无法判定一块岩心是否为混合润湿,不过通过考查如下的测试结果作出判断也是可能的,如玻璃滑动润湿测试、天然状态岩心的多PV 水驱、不同含水饱和度下恢复原态岩心的几种水驱以及自吸和毛管压力测量等。

结论:

1.油藏岩石的润湿性影响其毛管压力、相对渗透率、水驱动态、分散性和电性质。此外,模拟三次采油结果也会发生改变,受润湿性影响的三次采油过程包括热力驱、表面活性剂驱、混相驱和碱驱。

2.由于极性化合物的吸附或原油中有机物的沉积,原亲水矿物表面的润湿性会发生改变。

一般认为原油中的表面化学剂是含有氧、氮和(或)硫的极性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原油的重质馏分中含量最多,例如胶质和沥青。

3.润湿性的改变取决于原油组成成分、矿物表面、地层水化学性质(包括离子组成和PH值)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二氧化硅/油/水系统中,多价金属阳离子的示踪量能改变润湿性。阳离子能减少原油中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促进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二氧化硅上的吸附。

4.接触角测量表明,由于原油中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大多数碳酸盐岩油藏为中性润湿到亲油,而大多数砂岩油藏是亲水的。

5.因为在更高的温度和压力下,可改变润湿性的化合物的溶解度逐渐增加,所以原油/水/岩心系统在油藏条件下通常比大气条件下亲水性更强。另外,即使没有表面活性剂存在,由于温度升高,通过水测得的接触角减小,系统将变得更趋向亲油。

6.在实验室中常用的三种人工控制润湿性的方法:(1)用化学剂对岩心进行处理,一般砂岩岩心用有机氯硅烷溶液,碳酸盐岩用环烷酸;(2)用纯流体和烧结的聚四氟乙烯岩心;(3)向流体中加入表面活性剂。

7.润湿性的测量方法分为定性测量和定量测量两大类。定量测量方法主要有三(1)接触角法;(2)Amott法;(3)USBM方法。

8.定性测量方法有很多,包括渗吸率、显微镜检测、浮选法、玻璃滑动法、相对渗透率曲线法、渗透率与饱和度关系曲线、毛管压力曲线、毛细测量法、排驱毛管压力、油藏测井曲线、核磁共振法以及染色吸附法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润湿性

中国石油大学 渗流物理 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2017.9.12 成绩: 班级: 石工1504 学号: 1502010404 姓名: 张蕾 教师: 张俨彬 同组者: 宋学玲 岩石润湿性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界面张力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3.加深对岩石润湿性、界面张力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1.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 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情况可以通过直接测定接触角来确定。将待测矿物磨成光面,浸入油(或水)中,如图1所示,在矿物光面上滴一滴水(或油),直径约1~2mm ,然后通过光学系统将一组光线投射到液滴上,将液滴放大、投影到屏幕上,直接测出润湿角,或测量液滴的高度h 和它与岩石接触处的长度D ,按下式计算接触角θ: D h tg 22= θ 式中, θ—润湿角,°; h —液滴高度,mm ; D —液滴和固体表面接触的弦长,mm 。 图1 投影法润湿角示意图 2.悬滴法测定液滴界面张力 悬滴法适用于密度差较大的测定液-液或气-液之间的界面张力,测量范围为 10-1~10-2 mN/m 。 液体自管口滴落时,当液滴接近最大直径时,用光学设备记录下液滴图像。测量液滴的相关参数,利用下式计算界面张力: , 21ρρρ-=Δ , e sn n d d S = 式中,σ—界面张力,mN/m ; 2 e gd H ρσ?=

21ρρ、—待测两相流体的密度,g/cm3; ρ?—两相待测试样的密度差,g/cm3; e d —实际液滴的最大水平直径,cm ; sn d —从液滴底部算起,高度为e d n 10高度处液滴的直径,cm ; n S —液滴e d n 10高度处的直径与最大直径的比值; H —液滴形态的修正值,由n S 查表得到。 a )烧杯中气泡或液滴形状 ( b ) 气泡或液滴放大图 图2 悬滴法测界面张力示意图 三.实验仪器 图3 HARKE-SPCA 接触角测定仪器

第二章岩石物性分析方法2

第二章
第二章 储层岩石物性参数的确定 及应用
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
1、油水界面张力
研究内容
第一节 取心及分析方法 第二节 常规岩心分析 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
2、岩石润湿性 3、岩石毛管力曲线 4、岩石相对渗透率曲线
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
第二章
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
第二章
1、油水界面张力测定
1)界面张力定义
1、油水界面张力测定
σ
a
(1)吊板法:
吊板平衡时受到的拉力为:
定义1:界面单位面积上所具有的界面能的大 小。 U σ = s 焦耳= 1牛? m = 牛 m A m2 m2
b
F = σ1.2COS ? L θ
L——吊板的周长;
定义2: 作用于单位界面长度上的
收缩力,亦称为界面张力。 注:吊板为亲水的表 面光滑的人造或天然 材料;所用油、水及 温度应保持与油藏条 件相同。
2)界面张力测定
界面张力的测定方法很多,如液滴(气泡)最大压力法、 吊板法,悬滴法等。
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
第二章
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
第二章
(2)最大气泡法原理:
2、岩石润湿性测定 (1)吊板法测润湿角 Pc = 2 δ cos θ r (2)光学投影法测润湿角
Pc max =
2δ r
P max = ρghamx c
Pcmax-液滴形成过程中的最大压差,达因/厘米2 测量时控制分液漏斗的开关,控制气泡或液珠形成的速 度,记录压差计的最大压力。 如何设计测定高温高压下的界面张力?
tg
θ
2
=
2h D
?矿物表面要求十分光滑、洁净,液体必须模拟油藏条件;常用 石英代表砂岩;用方解石表面代表碳酸岩。 ?液滴要有一定的稳定时间(几天,甚至数月),否则润湿角相差很 大。
1

环境放射性核素监测计划

环境放射性核素监测计划 作为加拿大的集体防御的国际承诺的一部分盟国,从核潜艇停泊在三盟国同时批准了加拿大东部和西部海岸的位置。在发生过某些不愉快事件的情况下,核应急响应(NER)组织已经成立。此外,海岸环境是进行经常性抽样的环境放射性核素监测计划(ERMP)的开始。这种持续的努力由一个长期的计划和访问分项计划组成的。前者,样品包括海洋沉积物,海水,水生植物和海洋生物;而在后者,样品是每次访问前、中、后各个时期的海水。样品采集是根据一项既定时间表,并按照加拿大皇家陆军学院认可的实验室SLOWPOKE- 2设备里进行。计数和分析是通过加拿大皇家陆军学院的分析服务组织(ASG)提供的伽玛射线光谱处理的。低于检出限,结果最安全访问的净现值是有保证的。 简介 加拿大的国际协议的集体国防提供相互探访舰艇。为此,政府已批准了核动力和核能力的船只(NPVs和NCVs)访问由盟军各国在Halifax,Nova Scotia以及英国哥伦比亚的Esquimalt和Nanoose批准泊位。在国防部(DND),有责任主办这些访问,例如,不构成健康隐患,人身安全的人员,公众或环境。海事参谋长(CMS)是负责协调并确保这些访问安全按照部门,国家和国际标准。 海事参谋长权衡提供了可靠科学证据的完美安全记录的访问。一项1998年的进行了广泛的空气、水和食物链的放射性核素分析的本底调查报告,把开发的数据软件存档并推荐到不断进行的监测活动中。因此,海事参谋长已经把它继续完善成为一项环境放射性核素监测计划(ERMP)。此计划对在三个批准加拿大军队(CF)泊位的裂变和活化产物提供放射性核素监测。无所不在的环境放射性核素以及公认的裂变和活化产物在海水里被量化,海洋沉积物,水生植物和海洋生物提供环境基准。取样是由核应急响应队(NERT)和海军潜水员在特定的训练用规定的地点和日程实施的。各个核应急响应队还负责对探访期间各核动力船和核能力船的泊位直接附近海水的取样。高分辨率伽玛射线光谱SLOWPOKE - 2所收集的样本在加拿大皇家陆军学院(RMC)已被运用数年。在过去两年中,服务集团(ASG)在加拿大皇家陆军学院已担任主要的分析和管理资源的项目,分析所有环境放射性核素监测计划样本。2002年4月1日至2004年3月31日期间的数据是这个文件的重点。更多的分析是在特定的两个卫星实验室做出的,他们分别是在哈利法克斯的加拿大大西洋国防海水样品研究与发展(DRDC - A)和在温哥华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疾病中心控制(BCCDC)。 试验 采样和分析样品的要求 附表订明访问抽样策略(VSS)和连续抽样策略(CSS)的方案。访问抽样策略针对某个准予加拿大核动力或核能力船只探访前、中、后泊位的海水监测取样做准备。访问抽样策略的样本是探访前后的两次采样和探访期间每天平潮时期

人体内放射性核素全身计数测量方法

人体内放射性核素全身计数测量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身计数器测量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种类和放射性活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全身计数器对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713 高纯锗γ能谱分析通用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全身计数器 whole body counter 从人体外直接测量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所发射出的X射线或γ射线,进行放射性核素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的装置。 3.2 A 探测下限 lower limit of detection; DL 在给定的置信度下,谱仪可以探测的最低活度。 3.3 模体 phantom 对电离辐射的吸收或散射作用与人体组织基本相同的物体。 注:可在各种测量中用于模拟实际测量条件。 4 仪器装置 4.1 全身计数器。由探测器、屏蔽铅室、电子元器件、数据处理系统等构成。其中电子元器件又包括前置放大器、主放大器、模数转化器 (ADC)、高压电源 (HPS)和多道分析仪。

4.2 全身计数器种类。常用的有两种:高纯锗(HPGe)的能量分辨率高、探测效率相对低;碘化钠(铊)(NaI(Tl))的探测效率高、能量分辨率相对低。根据测量的目的和要求,选择体外探测器的种类和组合。 4.3 高压电源。探测器有稳定工作的高压电源,其稳波电压不大于 0.01%,对半导体探测器高压应连续可调,不能有间断点。 4.4 谱放大器。应具有波形调节并与前置放大器及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匹配。 4.5 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应根据能谱的复杂程度、射线能量分布范围及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等选择多道分析器的道宽和道数。 4.6 数据处理系统。接受多道分析器的谱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数据处理系统由计算机硬软件设备构成。 4.7 数据处理系统硬件。主要包括计算机及其配套的读出读入装置。 4.8 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应包括解析γ谱的各种常规程序,诸如能量刻度、效率刻度、谱光滑、寻峰、峰面积计算和重峰分析等基本程序。 5 刻度源和系统刻度 5.1 刻度源及其要求 5.1.1 刻度源 刻度源是全身计数器能够正常进行能量刻度和效率刻度的必备条件。适于能量刻度的单能和多能核素及其主要参数见附录A。 5.1.2 刻度源的溯源性 刻度源应具备准确性和可溯源性,具有检验证书,证书上除给定活度(或比活度)和不确定度外,还应标明定值日期、标准源纯度、质量或体积、化学成分、核素半衰期、γ射线分支比和标准源的定值方法。此外,放射性核素标准源的总不确定度应小于5%。 5.2 能量刻度 5.2.1 刻度范围 刻度源γ射线的能量应均匀分布在所需刻度的能区(通常40keV~2000keV),且最少需要4个能量点。刻度源应是发射多种能量γ射线的混合源。 5.2.2 刻度曲线 用解谱软件做γ射线能量与全吸收峰峰位的直线拟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的高分辨γ能谱系统的能量刻度曲线应是一条直线,其非线性应小于0.5%。如果偏离线性,就应该重新做能量刻度。具体要求按GB/T 11713的规定执行。 5.2.3 刻度曲线的核查 在测量期间,每天应至少用两个能量点的γ射线对全身计数器进行检查。所用γ射线的能量应分别靠近刻度能区的低能端和高能端。如果峰位基本保持不变,则刻度数据保持适用。对于HPGe探测器大于1keV,对于NaI探测器大于0.5FWHM时,应重做能量刻度。 5.3 效率刻度

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核辐射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是核辐射检测方法的物理基础。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电离和激发等效应,利用这些效应,可以探测放射性的存在、放射性同位素的性质和强度。用来记录各种射线的数目,测量射线强度,分析射线能量的仪器统称为检测器。 一.核辐射的检测方法 使用相关核辐射检测仪器是检测核辐射的重要方法,利用物质衰变辐射后的电离、吸收和反射作用并结合α、β和γ射线的特点可以完成多种检测工作。对人体进行核辐射检查,主要先做物理性检测,如果发现检测指标异常,再进行生理性检测。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使用核辐射在线测厚仪 核辐射在线测厚仪是利用物质对射线的吸收程度或核辐射散射与物质厚度有关的原理进行工作的。 (二)使用核辐射物位计 不同介质对γ射线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固体吸收能力最强,液体次之,气体最弱。若核辐射源和被测介质一定,

则被测介质高度与穿过被测介质后的射线强度将被探测器将穿过被测介质的I值检测出来,并通过仪表显示H值。 (三)使用核辐射流量计 测量气体流量时,通常需将敏感元件插在被测气流中,这样会引起压差损失,若气体具有腐蚀性又会损坏敏感元件,应用核辐射测量流量即可避免上述问题。 (四)使用核辐射探伤 放射源放在被测管道内,沿着平行管道焊缝与探测器同步移动。当管道焊缝质量存在问题时,穿过管道的γ射线会产生突变,探测器将接到的信号经过放大,然后送入记录仪记录下来。 二.核辐射的检测仪器 检测核辐射有各种不同的仪器,一般将检测器分为两大类:一是“径迹型”检测器,如照像乳胶、云室、气泡室、火花室、电介质粒子探测器和光色探测器等,它们主要用于高能粒子物理研究领域。二是“信号型”检测器,包括电离计数器,正比计数器,盖革计数管,闪烁计数器,半导体计数器和契伦科夫计数器等,这些信号型检测器在低能核物理、辐射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以及地质学等领域越来越得到广泛地应用。放射性运输从业人员所使用的检测器基本上属于“信号型”检测器。 “信号型”检测器包括电离型检测器、闪烁检测器和闪

润湿性的测量方法

润湿性的测量方法 测量润湿性的方法很多,按测量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其中定量方法主要有接触角法、渗吸与排驱法(Amott方法)和USBM(美国矿物局)方法。定性测量方法种类很多,包括渗吸率、显微镜检测、浮选法、玻璃滑动法、相对渗透率曲线法、渗透率与饱和度关系曲线、毛管压力曲线、毛细测量法、排驱毛管压力、油藏测井曲线、核磁共振法以及染色吸附法。 一润湿性的定量测量方法 一般定量测量常用以下三种方法:(1)接触角法;(2)Amott方法(渗吸和排驱);(3)USBM 方法。 1.接触角法: 接触角法测量的是一个特定表面的润湿性。在油水系统中就是测量光滑矿物表面上油和水的润湿性。 石油工业中一般用悬滴法测量接触角,第一步要全部彻底的清洗仪器,因为即使微量的杂质也能改变润湿性。当用纯净流体和人造岩心时接触角法是最好的测量方法。此法也用来检验实验条件对润湿性的影响,如压力、温度和水的化学性质。 润湿角测量的一个问题是滞后现象。测量的接触角有前进角和后退角两种,前进角是向前推液滴边缘测得的,而后退角是向后拉测得的,二者之差就是接触角滞后。引起滞后的原因有三种:a、表面粗糙度;b、表面非均质性;c、大分子水垢的表面固定性。 将接触角用于油藏岩石的第二个问题是它仅仅反映岩石局部的润湿性,不能考虑岩石表面的非均质性。第三个限制是得不到有关岩石上是否存在永久连接有机覆盖物的信息。2.Amott方法 USBM方法和Amott方法测量的是岩心的平均润湿性。当测量天然状态岩心或恢复原态岩心时,这两种方法要好于接触角法。确定岩心是否清洗完全必须用USBM方法或Amott方法。USBM方法有时要优于Amott方法,因为后者在中性润湿附近不敏感。改进的USBM 方法可以进行USBM和Amott两种方法的指数计算。 Amott方法是把渗吸和驱替结合起来测量岩石的平均润湿性。测量之前,所用的岩心先要在水中通过离心作用直至达到残余油饱和度(ROS),然后才可进行Amott方法实验。 Amott方法主要由以下四步组成: ①将岩心浸入油中,20小时后测量被油的自发吸入所排出的水的体积; ②岩心在油中离心达到束缚水饱和度(IWS),测量排出的水的总量; ③将岩心浸入水中,20小时后测量被水的自吸排出的油的体积; ④在水中离心直至达到残余油饱和度,测量排出的油的总量。 注意:岩心可能是通过流动而不是离心达到ROS和IWS,尤其对于不能用离心机的非固态物质必须如此。 分别引入油驱比和水驱比的定义如下: 油驱比: 水驱比: 其中δo--- 油驱比 δw--- 水驱比 Vwsp--- 通过油的自吸所排出的水的体积 V osp--- 通过水的自吸所排出的油的体积

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方 法和仪器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核辐射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是核辐射检测方法的物理基础。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电离和激发等效应,利用这些效应,可以探测放射性的存在、放射性同位素的性质和强度。用来记录各种射线的数目,测量射线强度,分析射线能量的仪器统称为检测器。 一.核辐射的检测方法 使用相关核辐射检测仪器是检测核辐射的重要方法,利用物质衰变辐射后的电离、吸收和反射作用并结合α、β和γ射线的特点可以完成多种检测工作。对人体进行核辐射检查,主要先做物理性检测,如果发现检测指标异常,再进行生理性检测。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使用核辐射在线测厚仪 核辐射在线测厚仪是利用物质对射线的吸收程度或核辐射散射与物质厚度有关的原理进行工作的。 (二)使用核辐射物位计

不同介质对γ射线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固体吸收能力最强,液体次之,气体最弱。若核辐射源和被测介质一定,则被测介质高度与穿过被测介质后的射线强度将被探测器将穿过被测介质的I值检测出来,并通过仪表显示H值。 (三)使用核辐射流量计 测量气体流量时,通常需将敏感元件插在被测气流中,这样会引起压差损失,若气体具有腐蚀性又会损坏敏感元件,应用核辐射测量流量即可避免上述问题。 (四)使用核辐射探伤 放射源放在被测管道内,沿着平行管道焊缝与探测器同步移动。当管道焊缝质量存在问题时,穿过管道的γ射线会产生突变,探测器将接到的信号经过放大,然后送入记录仪记录下来。 二.核辐射的检测仪器 检测核辐射有各种不同的仪器,一般将检测器分为两大类:一是“径迹型”检测器,如照像乳胶、云室、气泡室、火花室、电介质粒子探测器和光色探测器等,它们主要用于高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岩石润湿性测定实验

岩石润湿性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界面张力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3、加深对岩石润湿性、界面张力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1.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 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情况可以通过直接测定接触角来确定。将待测矿物磨成光面,浸入油(或水)中,如图1所示,在矿物光面上滴一滴水(或油),直径约1~2mm,然后通过光学系统将一组光线投射到液滴上,将液滴放大、投影到屏幕上,直接测出润湿角,或测量液滴的高度h和它与岩石接触处的长度D,按下式计算接触角θ: 2h tg= 2D 式中,θ—润湿角,°; h—液滴高度,mm; D—液滴和固体表面接触的弦长,mm。 图1 投影法润湿角示意图 2.悬滴法测定液滴界面张力 悬滴法适用于密度差较大的测定液-液或气-液之间的界面张力,测量范围为10-1~10-2mN m。

液体自管口滴落时,当液滴接近最大直径时,用光学设备记录下液滴图像。测量液滴的相关参数,利用下式计算界面张力: 2 gd =H ερσ? ,12=ρρρ?- ,sn n d =d S ε 式中,σ—界面张力,mN m ; 12ρρ、 —待测两相流体的密度,3 g cm ; ρ?—两相待测试样的密度差,3g cm ; d ε—实际液滴的最大水平直径,cm ; sn d —从液滴底部算起,高度为n d 10 ε高度处液滴的直径,cm ; n S —液滴 n d 10 ε高度处的直径与最大直径的比值; H —液滴形态的修正值,由n S 查表得到。 (a )烧杯中气泡或液滴形状 (b )气泡或液滴放大图 图2 悬滴法测界面张力示意图 三、实验仪器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管理

放射性核素管理 在进行放射性核素治疗时,必须考虑患者的用药安全、医务人员的防护以及对周围环境和公众的影响。因而,加强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管理是涉及到医德医风、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门诊治疗的管理 【治疗原则】 (1)一次门诊放射性核素治疗允许使用的内照射放射性活度为≤1.11GBq(30mCi)的131I 或相当辐射剂量的其他放射性药物。 (2)病情及全身状况允许进行门诊治疗。 (3)接受内照射治疗的患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具备有单独病室和与婴幼儿隔离的条件。 (4)接受内照射治疗的患者大小便能经排废系统流入下水道。 【要求】 (1)应建立完整的病历,包括病史、症状和体征、各种检查结果、使用放射性药物种类、放射性活度、给药方式和随访记录等。病历应专人负责管理。 (2)开展放射性核素治疗的核医学科应成立由具有5年以上核医学临床工作经验的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医师负责的核素治疗小组或设专职医师(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负责门诊放射性核素治疗工作。 (3)门诊放射性核素治疗应建立初诊、复诊、随访、会诊和重复治疗等制度。 (4)门诊放射性核素治疗的患者实用的放射性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方法和重复治

疗,必须经负责治疗工作的具有5年以上核医学临床工作经验的主治医师或其上级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以上职称)审定。 (5)负责门诊核素治疗的医务人员应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应实事求是地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特殊性、优点、缺点、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毒副作用和并发症等,由病员或期委托人签署进行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知情同意书。 (6)开展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医院应具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放射性核素工作许可证,应在医院内符合放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的固定场所开展放射性核素治疗。 【注意事项】 (1)掌握患者家庭地址、联系方式、居住条件和周围环境情况。 (2)按医嘱积极配合治疗,遵守核素治疗的规章制度。 (3)服用放射性药物后尽快返家休息,尽量减少交叉照射和对核医学诊断工作的影响。 (4)用药后1周内不应和婴幼儿密切接触。 (5)排泄物必须经排废系统流入下水道排出,或者单独处理。 (6)服用放射性药物后反应重,或者症状明显加重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处理。 (7)应按规定时间到医院复诊、随访和进行各种检查。 住院治疗的管理 【治疗原则】

岩石润湿性对油层的损害

岩石的润湿性对油气层的损害 周杨 摘要: 储层岩石的润湿性决定流体的流动性, 对油藏岩石润湿性的研究可以有效的指导油藏的开发, 提高油藏采收率。本文从岩石的润湿性对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相对渗透率大小、毛管力、微粒的运移以及油层的采收率等方面的影响, 具体分析油气层损害原因在现象, 为推荐和制定各种油气层保护和解除油气层损害方案提供借鉴。 关键字:岩石润湿性剩余油饱和度分布渗透率毛管力微粒运移采收率油气层损害 引言 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 油气藏地层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不仅降低了油气井的产出或注入能力及油气的采收率, 还可能损失宝贵的油气资源, 增加勘探开发成本。因此了解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油气层损害的机理, 不但有助于采取保护油气层的措施,而且也是判断油气层损害程度的基础。润湿性是研究外来工作液注入(或渗入)油层的基础,是岩石—流体间相互作用的重要特性。了解岩石的润湿性是对储层最基本的认识之一,它至少是和岩石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孔隙结构等同样重要的一个储层基本特性参数。特别是油田注水时,研究岩石的润湿性,对判断注入水是否能很好地润湿岩石表面,分析水驱油过程水洗油能力,选择提高采收率方法以及进行油藏动态模拟试验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岩石润湿性油水的微观分布、相对渗透率大小、毛管力、微粒的运移以及油层的采收率等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分析其对油气层的损害。 1 润湿机理 液体和固体接触时, 会产生不同的形状。如果我们在固体表面上滴一滴液体, 这液滴可能沿固体表面立即扩散开来, 也可能仍以液滴形状附着于固体表面。我们将液滴或气体在固体表面的扩散现象称为润湿作用, 当液滴在固体表面立即扩散, 即称给该种液体润湿固体表面, 当液滴呈圆球状, 不沿固体表面扩散, 则称为该液体不润湿固体表面。在一般情况下, 水可以润湿固体表面, 而油则不润湿固体表面 [ 1]( 见图 1) 。 液体对固体的润湿程度用润湿接触角表示,它是固体表面与液体——空气或液体——液体界面之间的夹角, 并规定从密度大的液体一方算起。当< 90°, 液体润湿固体( 见图 1a) , = 0°, 为完全润湿;当 > 90°, 液体不润湿固体, ( 见图1b) ; = 180°, 为完全不润湿。凡能被液体所润湿的, 称亲液性固体, 常见的是水, 在这种情况下, 就说固体是亲水的; 不能液体所润湿的, 称憎液性固体, 对水来说就是憎水的。 2 影响润湿性的因素 岩石润湿性是岩石与地层流体在特定条件下综合作用的结果, 同一岩石的润湿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会随着各种外在条件( 如润湿顺序, 时间, 地层压力和温度等) 的不同而改变, 但影响岩石润湿性的

岩石润湿性的测定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 油层物理 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2010.12.17 成绩: 班级: 石工10-15班 学号: 10131504 姓名: 于秀玲 教师: 王玉靖 同组者: 秘荣冉 宋文辉 岩石润湿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的原理及方法; 2.加深对岩石润湿性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情况可以通过直接测定接触角来确定。将待测矿物磨成光面,浸入油(或水)中,如图1所示,在矿物光面上滴一滴水(或油),直径约1~2mm ,然后通过光学系统将一组光线投射到液滴上,将液滴放大、投影到屏幕上,直接测出润湿角,或测量液 滴的高度h 和它与岩石接触处的长度D ,按下式计算接触角θ: D h tg 22 = θ 式中, θ—润湿角,°; h —液滴高度,mm ; D —液滴和固体表面接触的弦长,mm 。

三.实验仪器 HARKE-SPCA接触角测定仪如图2所示 四.实验步骤 1.将直流电源的插头一端插入接线板内另一端插入仪器后面的电源插座内。 2.将通讯线连接主机与计算机COM2通讯口。 3.打开接线板的电源开关。 4.旋转仪器后面的光源旋钮,顺时针旋转,看到光源亮度逐渐增强。 5.打开接触角软件图标。 6.开启视频。 7.调整滴液针头。初次使用接触角测定仪对焦比较繁琐,首先向下移动滴液针头,停在变倍显微镜水平线以下的位置,然后旋转固定在上下移动器上的水平移动旋钮,左右调整针头,当软件图像显示窗口出现针头虚影时停止。 8.调整调焦手轮,直到图像清晰。 9.将显微镜放大倍数调整到1.5倍。 10.将吸液管吸满液体安装在固定夹上。旋转测微头,液体将缓缓流出,形成液滴。11.用脱脂巾擦干针头上的液体,再在工作台上放置被测的固体试样。最好是长条的20×60mm左右。 12.点击配置栏,在试验设置对话框,在相关栏添入相关数值。 13.上升移动工作台至界面上红色水平线的下方(1mm左右),见图3。 14.旋转测微头,当针头流出大约3-5ul左右的液体时停止。 15.旋转工作台升降手轮,使试样表面接触液滴,然后下降一点。液滴显示在视窗内,见图4。 16.点击开始试验绿色三角形图标,试验将按照设置的时间间隔自动拍摄图像,直至完毕。17.关闭视频,点击软件界面下面的电影图片任意一张,图片将显示在大窗口中,见图5。 图3 图4 图5五.接触角分析方法 1. 切线法

油层物理-岩石润湿性测定实验-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2014、10、10成绩: 班级:石工学号: 姓名:教师: 同组者: 岩石润湿性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得 1.了解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得原理及方法; 2.了解界面张力得测定原理及方法; 3.加深对岩石润湿性、界面张力得认识。 二、实验原理 1.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 液体对固体表面得润湿情况可以通过直接测定接触角来确定。将待测矿物磨成光面,浸入油(或水)中,如图1所示,在矿物光面上滴一滴水(或油),直径约1~2mm,然后通过光学系统将一组光线投射到液滴上,将液滴放大、投影到屏幕上,直接测出润湿角,或测量液滴得高度h与它与岩石接触处得长度D,按下式计算接触角θ: 式中θ—润湿角,(); h—液滴高度,mm; D—液滴与固体表面接触得弦长,mm。 图1 投影法测润湿角示意图 2.悬滴法测定液滴界面张力 悬滴法适用于密度差较大得测定液-液或气-液之间得界面张力,测量范围为10-1~10-2 mN/m。 液体自管口滴落时,当液滴接近最大直径时,用光学设备记录下液滴图像。测量液滴得相关参数,利用下式计算界面张力: 式中—界面张力,mN/m; 、—待测两相流体得密度,g/cm3; —两相待测试样得密度差,g/cm3; —实际液滴得最大水平直径,cm; —从液滴底部算起,高度为高度处液滴得直径,cm; —液滴高度处得直径与最大直径得比值; —液滴形态得修正值,由查表得到。

(a)烧杯中气泡或液滴形状(b)气泡或液滴放大图 图2 悬滴法测界面张力示意图 三、实验流程 图3接触角测定仪 四、实验操作步骤 1、打开接线板得电源开关。 2、顺时针旋转仪器后面得光源旋钮,光源亮度逐渐增强。 3、打开接触角软件图标,开启视频。 4、调整滴液针头:先向下移动滴液针头,停在变倍显微镜水平线以上得位置,然后旋转固定在上下移动器上得水平移动旋钮,左右调整针头,当软件图像显示窗口出现针头虚影时停止。 5、调整调焦手轮,直到图像清晰。 6、将显微镜放大倍数调整到1、5倍。 7、将吸液管吸满液体安装在固定夹上。旋转测微头,液体将缓缓流出,形成液滴。 8、用脱脂巾擦干针头上得液体,再在工作台上放置被测得固体试样。 9、上升移动工作台至界面上红色水平线得下方(1mm左右),见图4。

岩石润湿性的测定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2014.9.24 成绩: 班级: 石工12-7班 学号: 12021307 姓名: 李东杰 教师: 张俨彬 同组者: 董希鹏 岩石润湿性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界面张力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3.加深对岩石润湿性、界面张力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1.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 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情况可以通过直接测定接触角来确定。将待测矿物磨成光面,浸入油(或水)中,如图1所示,在矿物光面上滴一滴水(或油),直径约1~2mm ,然后通过光学系统将一组光线投射到液滴上,将液滴放大、投影到屏幕上,直接测出润湿角,或测量液滴的高度h 和它与岩石接触处的长度D ,按下式计算接触角θ: D h tg 22 = θ 式中, θ—润湿角,°; h —液滴高度,mm ; D —液滴和固体表面接触的弦长,mm 。 图 1 投影法润湿角示意图 2.悬滴法测定液滴界面张力 悬滴法适用于密度差较大的测定液-液或气-液之间的界面张力,测量范 围为10-1~10-2 mN/m 。 液体自管口滴落时,当液滴接近最大直径时,用光学设备记录下液滴图像。测量液滴的相关参数,利用下式计算界面张力: , 21ρρρ-=Δ , e sn n d d S = 式中,σ—界面张力,mN/m ; 21ρρ、—待测两相流体的密度,g/cm 3; 2 e gd H ρσ?=

ρ?—两相待测试样的密度差,g/cm 3 ; e d —实际液滴的最大水平直径,cm ; sn d —从液滴底部算起,高度为e d n 10 高度处液滴的直径,cm ; n S —液滴e d n 10 高度处的直径与最大直径的比值; H —液滴形态的修正值,由n S 查表得到。 (a )烧杯中气泡或液滴形状 (b ) 气泡或液滴放大图 图2 悬滴法测界面张力示意图 三.实验仪器 图3 HARKE-SPCA 接触角测定仪 四.实验步骤 1.打开电源开关。 2.顺时针旋转仪器后面的光源旋钮,看到光源亮度逐渐增强。

放射性作业1

放射性作业 1.如何提高放射性测量的精度? 答:(1)增加测量时间; (2)增加测量次数; (3)增强放射源强度和探测器灵敏度; (4)减少本底读数。 2.解释核辐射测量常用的物理量及单位:(1)放射性活度;(2)物质的质量分数和质量浓度;(3)照射量和照射量率。 答:(1)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衰变的原子数。 1975年,国际计量委员会决定活度单位用贝可(勒尔)(Bq )表示,每秒有一个放射性核素衰变即为1贝可。 (2)物质的质量分数和质量浓度:固体物质一般用质量分数浓度单位,如铀矿边界品位为0.03%,表示1吨岩石中有300克U 。液体和气体一般用体积浓度单位,过去用爱曼,现在用贝可/升,1爱曼= 3.7贝可/升=10-10居里/升。 (3)照射量:单位质量(千克)空气吸收射线能量后电离形成同种电荷的电量绝对值: 当x=1库仑/千克时,1kg 空气究竟吸收了多大能量呢?因为产生一对正负离子所需的平均能量为32.5ev ,产生1库仑电量的离子就需要32.5焦耳。过去照射量 单位为伦琴(R)或微伦琴(μR)1R=2.58× c/kg 。 3.什么是放射性测量的统计涨落现象。 答:放射性元素有一定的半衰期,同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又存在随机性,这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对于这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来说,哪个先衰变哪个后衰变是不确定的,随机的;其次,虽然某一种元素的衰变速度是一定的,但并非每一个确定时间间隔期都有相同数的原子衰变,而是某一时刻有较多的原子衰变,而另一时间衰变的原子却比较少,一定时间间隔内衰变的原子数相对于其理论值有一定波动(涨落),这种涨落服从统计规律,称为放射性测量的统计涨落现象。 4.放射性勘查解决非铀矿地质问题的地质前提是什么? 答:某些矿床,及基岩地下水受构造控制,在构造破碎带上方或放射性矿床附近土壤空气中Rn 浓度比正常值明显增大,因此可以用射气法找断裂构造和矿床。 年龄不同的岩石,某系列母元素与最终元素相对含量不同,可以用放射性方法确定岩石年龄。不同元素在各种射线作用下,产生不同反应,放出特征x 射线,可以用放射性方法确定岩石所含元素种类及含量。 5.放射性勘查能解决哪些非铀矿地质问题? (1)破碎带; 410

[建筑]岩石毛管压力曲线的测定编制说明

油藏岩石润湿性测定(征求意见稿) 修订说明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根据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文件油标委字[2005]5号转发《关于下发2005年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通知修订本标准,序号为。(有待确定)二. 修订本标准的目的意义 油藏岩石的表面形式即润湿性是岩石与流体综合特性的体现,是油藏描述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影响油藏的原始油水分布、束缚水及残余油饱和度的大小,同时也对相对渗透率曲线、毛管压力曲线、油藏电性和三次采油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准确测量油藏岩石的润湿性对于油田开发动态模拟和选择提高采收率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现行的油藏岩石润湿性测定行业标准为SY/T 5153-1999。该标准至今已使用6年,随着技术的发展,取芯方式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不断完善。 原标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生产和科研的需要,部分内容需要修改和增加,为了保持标准的综合性、完整性,将该标准进行修订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 起草工作的简要过程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承担了原标准的修订工作,200 年月申请立项修订该行业标准。由于长期从事油藏岩石物理性质和渗流特性的测试与研究工作,了解掌握国内外本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从年月起到2006年6月,先后多次到油田、石油院校调研,向有关专家征求意见,收集资料。在原标准的基础上修订了油藏岩石润湿性测定行业标准,并完成了征求意见稿。于2006年7月13日分别给个标准化委员和有关专家寄去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四.修订本标准的依据 本标准在原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油层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及国内同行业生产研究中对润湿性测定的要求,参考了美国岩心公司关于该参数测定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修改。 五.新旧标准的比较 本标准与修订前的标准相比,新标准主要做了如下重要修订: 1.增加了弱胶结或未胶结油藏岩石类型的取样、样品制备及保存方式;

岩石润湿性测定

中国石油大学 油层物理 实验报告 岩石润湿性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的原理及方法; 2.加深对岩石润湿性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情况可以通过直接测定接触角来确定。将待测矿物磨成光面,浸入油(或水)中,如图1所示,在矿物光面上滴一滴水(或油),直径约1~2mm ,然后通过光学系统将一组光线投射到液滴上,将液滴放大、投影到屏幕上,直接测出润湿角,或测量液滴的高度h 和它与岩石接触处的长度D ,按下式 计算接触角θ: D h tg 22 = θ 式中, θ—润湿角,°; h —液滴高度,mm ; D —液滴和固体表面接触的弦长,mm 。

三.实验仪器 四.实验步骤 1.将直流电源的插头一端插入接线板内另一端插入仪器后面的电源插座内。 2.将通讯线连接主机与计算机COM2通讯口。 3.打开接线板的电源开关。 4.旋转仪器后面的光源旋钮,顺时针旋转,看到光源亮度逐渐增强。 5.打开接触角软件图标。 6.开启视频。 7.调整滴液针头。初次使用接触角测定仪对焦比较繁琐,首先向下移动滴液针头,停在变倍显微镜水平线以下的位置,然后旋转固定在上下移动器上的水平移动旋钮,左右调整针头,当软件图像显示窗口出现针头虚影时停止。 8.调整调焦手轮,直到图像清晰。 9.将显微镜放大倍数调整到1.5倍。 10.将吸液管吸满液体安装在固定夹上。旋转测微头,液体将缓缓流出,形成液滴。 11.用脱脂巾擦干针头上的液体,再在工作台上放置被测的固体试样。最好是长条的20×60mm左右。

12.点击配置栏,在试验设置对话框,在相关栏添入相关数值。 13.上升移动工作台至界面上红色水平线的下方(1mm左右)(见图3)。 14.旋转测微头,当针头流出大约3-5ul左右的液体时停止。 15.旋转工作台升降手轮,使试样表面接触液滴,然后下降一点。液滴显示在视窗内(见图4)。 16.点击开始试验绿色三角形图标,试验将按照设置的时间间隔自动拍摄图像,直至完毕。 17.关闭视频,点击软件界面下面的电影图片任意一张,图片将显示在大窗口中(见图5)。 图3 图4 图5 五.接触角分析方法 1. 切线法 将抓拍的图像在测量屏内进行测量。选择切线法,在液滴的一端左键点击一下松开,拉向另一端点点击一下,沿液体外轮廓做液体的切线,数值自动显示在图像的左上角上。点击右键将结果可以保存在图片上。(见图6、图7) 图6 图7 2. 高宽法

第二节 油藏岩石的润湿性

第二节油藏岩石的润湿性 一.名词解释 1.润湿性(wettability): 2.附着功(adhesive power): 3.润湿滞后(wetting hysteresis): 4.润湿反转(wetting reciprocal): 5.润湿接触角(wetting contact angle): 6.斑状润湿(dalmatian wettability): 7.混合润湿(mixed wettability): 8.吸吮过程(imbibition process): 9.驱替过程(drainage process):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在括号内画× 1.附着功愈小,则润湿程度愈强。()2.自吸吸入法测岩石润湿性时,若被水驱出的油相体积大于被驱出的水相体积,则岩石润湿性为亲水。()3.自吸过程的毛管力必定大于驱替过程的毛管力。()4.湿相流体与固体间的界面张力越大,则润湿程度越强。()5.润湿现象的实质是表面张力的下降。()6.亲油油藏的水驱效率高于亲水油藏。()7.驱替过程的润湿接触角必定大于自吸过程。() 三.选择题 1.在自吸法测定岩石的润湿性时,若吸入水量大于吸入油量,则岩石的润湿性为 A.亲水表面 B.亲油表面 C.中性表面 D.不确定( ) 2.按润湿接触角的定义,若接触角等于115度,则岩石表面润湿性为。 A.亲水表面 B.亲油表面 C.中性表面 D.不确定( ) 3.表面张力愈,附着功愈,则润湿程度愈强。 A.大,大 B.大,小 C .小,大 D.小,小( ) 4.岩石润湿性发生显著变化后,下列参数中测定结果将发生显著变化的是。 A. 比面, B. 孔隙度 C. 绝对渗透率, D. 相对渗透率( )

润湿性

3.2 聚表剂改变岩石润湿性能力评价 储层岩石润湿性是一种综合特性,决定着油藏流体在岩石孔道内的微观分布和原 始分布状态,润湿性的变化将影响毛管压力、相对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 和度。在注水的情况下,岩石孔隙内有油水两相共存,究竟是水附着到岩石表面把油 驱出,还是水只能把孔隙中部的油挤出,这主要是由岩石的润湿性决定的。 3.2.1 润湿性的基本概念 润湿性的定义为:一种流体在其它非混相流体存在条件下,在固体表面展开或粘 附的趋势。在岩石-油-水体系中,其中一种流体在其分子力的作用下,沿固体表面驱走 另一种流体的现象,它反映了固体表面对液体的亲合或憎离特性。将一滴液体滴在物 体表面上,如果液体能在表面迅速铺开,说明液体润湿固体表面,如果液滴不散开, 则说明液体不能润湿固体表面。 在讨论润湿现象时,通常总是指三相体系:一相为固体,另一相为液体,第三相 为气体或另一种液体。说某种液体润湿固体与否,总是相对于另一相气体(或液体) 而言的。如果某一相液体能润湿固相,则另一相就不润湿固相。润湿具有选择性和相 对性 [76] 。 3.2.1.1 润湿程度的表征 润湿性是岩石的基本特性之一,对油气水在孔隙中的分布、驱油效率、最终采收 率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需要定性或定量的描述岩石润湿程度,一般用润湿角或附 着功来表示。 (1)润湿角 通过液-液-固或气-液-固三相交点作液-液或液气界面的切线,切线与固-液界面之 间的夹角成为润湿接触角,用θ表示,并规定θ从极性大的液体一面算起,它的大小表征岩石表面为液体选择润湿的程度。 按照润湿角的不同将岩石润湿性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当θ<90°时,水可以润湿岩石,岩石亲水性好或称水湿; ②当θ=90°时,油、水润湿岩石的能力相当,岩石既不亲水也不亲油,为中性润 湿; ③当θ>90°时,油可以润湿岩石,岩石亲油性好或称油湿。 (2)附着功 27 附着功是指将单位面积的固-液界面在非湿相流体中拉开所作的功。可以用附着功 判断岩石润湿性的好坏。当附着功大于油水界面张力时,岩石亲水;当附着功小于油 水界面张力时,岩石亲油;当附着功等于油水界面张力时,岩石为中性润湿。附着功 可用下式表示: ( ) ( ) glgslsgslsgl W = σ +σ?σ=σ?σ+σ (3-2) 式中:W —附着功; gl σ—气液界面张力;

水中总α、β放射性测量概述培训讲学

水中总α、β放射性 测量概述

水中总α、β放射性测量概述 王丽琴屈喜梅焦玲丁艳秋武权张文艺 【摘要】核能的利用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潜在的核威胁。总α、β测量作为放射性分析手段中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已被广泛地用于环境监测和工业应用中。该文简单地介绍了水中总α、β放射性测量的常用方法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α粒子;β射线,水污染物,放射性;放射测量术 随着我国核事业的蓬勃发展,核能在能源、工业、医学方面的利用已越来越广泛,核电站的建设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然而核能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环境放射性污染和放射性工作人员以及公众接触放射性污染和受照的可能性。为评价放射性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环境中的空气、水以及生物等进行放射性监测是最常用的手段。本文将简要地介绍水中总放射性的测量方法及其测量中面临的问题。 1理论依据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水中核素一般分为稳定核素和不稳定核素两大类。不稳定核素通过放射性衰变自发地从核内释放出α粒子、β粒子、γ光子以及其他射线,从而衰变成为另外一种元素。α、β射线可以通过直接或问接的电离作用,使人体的分子发生电离或激发,产生多种自由基和活化分子,严重的还会导致人体细胞或机体的损伤和死亡。由于α、β粒子的射程短,其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通过吸入、食人等产生的内照射。部分核素(如镭和钚等)易在人体内沉积,对人体产生内照射,且内照射主要是由α、β粒子造成的,因此,对α、β粒子放射性的测量意义重大。 总α、β放射性测量是最简单的放射分析过程之一,它作为一项筛选技术被广泛地用于放射生物学、环境检测和工业应用等方面。其测量意义主要有:①初步判断样品的污染水平;②为是否需要对样品继续进行核素分析提供筛选指标;③在样品中核素的大概组成不明的情况下,以总α、β放射性代替单个核素的分析;④特殊情况下,以总α、β放射性测定的数据作为各部门放射性管理的依据[1]。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公众接受的天然辐射的大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2]已将饮用水中的有效剂量参考值定为100 μSv每年。这个值不包括来源于3H、40K、222Rn以及氡的衰变产物的放射性水平,只包括其他的α、β放射体的放射性核素。 我国对水中放射性的测量T作开展已久,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来指导水中放射性水平的测量。1986年,我国对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3]进行修订,增加了总α放射性指标,并限定总α的放射性不得超过0.1 Bq/L;2006年,又进一步修改颁布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4],将总a的放射性限值调整为0.5 Bq/L。与此同时,我国还颁布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6]等标准,用于指导不同水质中放射性水平的测量。 总之,总α、β放射性测量作为较简单的放射性分析过程已被广泛地用于饮用水中放射性核素的初步筛选。由于总α、β放射性测量的不确定性,其测量方法常常是讨论和争议的热点。总α、β放射性测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法、吸附沉淀法和蒸发浓缩法等。由于溶剂萃取法和吸附沉淀法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