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方法有哪些

大学生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方法有哪些
大学生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方法有哪些

大学生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方法有哪些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大学的就业率往往是百分之九十几,然而自己却往往是那百分之几之中的。或许就业率的计算方法有利于高数值和好看,也或许是你自己不太走运。不过,与其纠结自己的惨状,还不如想想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办。大学生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自己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呢?

其实方法有很多,比如你可以多去参加面试积累面试经验,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往往并没有那么苛刻的。很多东西,只要看对了眼,也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规矩的。你要知道,你给公司创造效益,公司给你薪水是天经地义的。了解详情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一技之长,就算找到了工作,往往薪水也不高。高考是不少人鲤鱼跳龙门的一次机遇,但是人生不止这一次机遇。错过了,也不要惋惜,你用心寻找和发现,会发现其他更多的机会甚至是更好的发展方向。同样,大学毕业找工作的失利有何尝不是如此呢。了解详情

有句话说得好:“用电脑就是用软件。”而软件产业的发展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成为IT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环顾世界,微软、Adobe、Oracle等公司无不是从软件起家,逐步发展到目前的庞大规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靠软件吃饭,是一辈子的事情。了解详情

针对那些没有技术却渴望高新就业的青年人来说,北大青鸟成都锦江无疑是不二的选择。作为IT教育培训的国内大型机构之一,以学员的就业为目的的办学模式、以培育IT人才为己任,办校十余载广受大众好评。北大青鸟的教材,以就业为导向编纂,以企业真实事件做案例讲解,以北大师资担当研发。可以说,北大青鸟的教材是符合切实的、时代的、权威的。

实际上,我们的经济社会现在还没有发展到那么高水平,所以学历太高的大学生我们也

不需要那么多,因此造成了很多大学生普遍感到了自己有“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所以,大学就业部如意,学习一门专业技术也是不错的,做一个技术人员反而是更多人的更好选择。QQ咨询:800017195。

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和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 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质量的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摘要: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今天,高职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社会最关心的也是学校的就业率,它是了解学生就业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就业率的提高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影响,除了社会的外在因素,学生本身的就业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学生的就业率水平。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技能就业能力就业质量 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这一问题也波及到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群体。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家确立了一系列专项就业政策促进其就业,但大学生作为社会新增的就业群体,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其影响很大。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他们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就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是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和就业质量。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大学生就业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了52万人;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的经济和就业带来严重不利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虽然进入2009年下半年后,国内外经济趋势趋于好转,给就业环境带来一些生机,但是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更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依然十分严峻[1]。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具体内容 $ 就业能力是指高等院校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2]。从传统意义上讲,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智力的专项技能、而是包含智力因素在内的情商因素和职业生涯规划、社会适应等能力的全面综合。在2005年2月,教育部高教司在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中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雇主所重视的可雇佣能力是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最需要加强的方面[3]。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最受雇主欢迎的技能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技能、沟通能力、计算机编程技能、学术技能、理财技能、信息获取和管理技能、商业管理技能[4]。 到了2010年后,随着我国商业资本的深入发展和世界公司体系的整合升级,

大学生自身职业能力的养成

大学生自身职业能力的养成 在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而如何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则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 就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很多学生在初入大学时持有“大一大二先轻松一下,大三大四再努力也不迟”的心态,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次对205位北京市人文经济类综合性重点大学大学生的调查显示,62.2%的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和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2.8%的不明确,只有4.9%的有明确的设计。 大学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大学生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积极准备相关事宜。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职业分析是指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行业性和岗位性等特性,比如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职业岗位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第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第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除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需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 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其运行规则和社会的运行规则有很大不同。这种环境的隔离,往往使得“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一些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表示出冷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角色转换慢,适应过程长。他们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就需

16十大就业率最好及最差的大学专业排名

2016十大就业率最好及最差的大学 专业排名 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在填报志愿时,如果不是特别喜欢某一专业的话,选一个好就业的专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最好就业的专业排名是很多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关心的问题,下面小编带来2016十大就业率最好及最差专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十大就业前景最好专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药品质量、品种、数量和医疗技术、医疗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从行业整体发展的趋势来看,以高科技开发为依托的医药行业属于”朝阳产业”,将始终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

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和奥运会带来的”会务商机”的涌现,需要越来越多的同声传译员。 水利专业毕业生就业目前不大理想,各专业冷热不均。但水利事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好,随着三峡工程等一批大的水利工程上马,水利及其相关的一些专业需求量明显增加。由于水利与电力、环保等部门的联系比较紧密,因此也有很多人到系统外就业。 在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中,能源、交通行业占了很大比例,各大煤矿、油田、气田需要大量人才,这是吸纳毕业生的一个重要渠道。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中高级人才十分缺乏,亟需补充。近年来建筑类、土建类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一直名列前几位,尤其是建筑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很受欢迎。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会与年俱增,今后

几年这类人才也会保持较高的需求量。非师范类外语专业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 计算机、微电子、通信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巨大,毕业生供不应求,10年内将持续走俏。特别是在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移动通信、电子消费品生产方面,以及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络通信、络保密研究、可视电话、图像传输、军事通信等领域,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这几年,农林类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不高。在农林类各专业中,社会需求量大小不一。目前需求较多的有农业经济、畜牧、兽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木材加工、家具设计与制造、森林道路与桥梁、园林、林产化工等专业;需求量较小的有农学、桑学、茶学、植物等。 目前,国内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技术素质普遍偏低,总体的技术水平不能适应汽车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我国目前

大学生如何增强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如何增强就业竞争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导致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随着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一毕业就等于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脱颖而出呢? (一)掌握专业技能,扎实基础知识。 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这是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基础,像盖楼一样,首先是地基,就业竞争力的地基就是专业技能。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用人单位就不可能聘用你,特别是在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如此严重的情况之下。所以,在大学四年期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努力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扎实基础。 (二)培养自身的基本素质 大学生在具备强硬的专业素质的同时,也应具备最基本的个人修养。其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文明礼貌、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许多方面。专业素质在求职和任职的过程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甚至被许多人形象地称为就业的“敲门砖”,但专业素质是要以基本素质作支撑的,良好的基本素质可以保证专业素质的充分发挥。因此,在大学期间不仅仅只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做人。作为师范生,以后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是必备的。在闲暇时间,我们可以在图书馆看看有关教师教学及礼仪的有关书籍,例如《不跪着教书》、《给教师的一百条新意见》、《教师礼仪的99各细节》等等。 (三)培养敬业精神,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 敬业精神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之一,大学生要想在企业立足和发展,没有敬业精神是万万不行的。一个工作认真、热情、尽责、高效、进取的大学生就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大学校园也可算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在校期间,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例如:参加学生会竞选,为广大学生服务;申请勤工助学,为校园服务等等。在此过程中可积累各种为人处事的经验及培养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四)拓宽知识面,朝多方位发展。 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倾向

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着眼当下,我们已经是大二的学生了,不应再像大一的时候那样,模模糊糊的过着大学生活,离踏入社会也不再遥远,我们是时候要思考一下我们的路了。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呢? 在社会上,每年都有一大批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每年都有一大批的大学生面对着失业,每年都有一大批的大学生在跳槽、、、、、很多人都在想如何能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就业的竞争是很大,但当我们做好准备的时候,其实,竞争力并不是那么大。现在的企业用人是求实而不是求高,学历并非越高越好,企业看重是人的实战能力,他们宁可选择那些大专甚至更低学历而有工作技能的人,而不去选择没有工作技能的研究生。对于企业来讲,既懂专业技术知识,又有专业技术经验,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就是人才,而不是根据他的学历来判定的。 在综合素质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文化素质包括掌握知识、能力、方法、仪态等,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开拓思路。更多的知识可以塑造我们的人格,让我们学会做人,懂得人情世故,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其次为创新教育。在大学有很多的科技创新的活动,我们应积极的参加这一类的活动,努力的锻炼自己思维能力。

再者我们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很多大学生只知道书本知识,而不知道实际的操作程序。这就需要我们要重视大学提供的实验课,加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谨慎的思维。 二、就业的期望值要适度 随着我身边的朋友都一个个的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找工作难的同学,我也发现一个问题,很多同学并不是自己的能力有多低,而是他们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实在太高了。 有专家调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成就动机水平高,但害怕面对现实。成就动机就是想把事情做好的动力,它与个人对自己的高要求、高标准有很大的关系。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成就感,什么事情都希望能够做的比别人好,能够出彩,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换取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也因为此而取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是,大学生因为与社会的接触不多,虽然有较高的人生抱负,可是却对这个世界并不了解:不了解事情的流程、不了解人情是非……所以他们不愿意去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他们更希望能够纯粹一点,因为他们在纯真的环境里生活的太久。 2、择业心理期望值高,但缺乏信心和竞争力。从象牙塔里出来,自己就是社会的栋梁了。这种观点是从小学老师就开始灌输的,这也成为了中学生努力拼搏考大学的动力。但是这种思想并没有因考上大学而减少,反而经过了四年的培养,自己更加认为自己是社会的有用人才了。于是,自己给自己定的就业期望值就特别高,希望自己一下

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如何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当代大学生是很幸运的,因为他们面临的是百年以来最好的机遇,(一、中国的98面的扩招使得大学生的数量急剧上升,就业岗位相对就业人数来说是缺少的;二、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状况存在一定问题,使得很多中小型企业不能得到很好的成长)中国将在他们这一代成为富强的世界大国,因此有更广阔的天地让他们施展抱负。但在历史机遇的同时,当代大学生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每个大学生都将面对越来越快的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竞争压力。竞争,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展示了社会的活力;竞争就是优胜劣汰。面对就业竞争,大学生何以应对?何以立足?唯有自身的素质和过硬的本领为你说明一切。 对于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提高问题,我觉得大学生在学校里除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把自己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在社团组组织、活动中运用起来,通过实践去发现问题,并提升自己。另外就是,学生在课余时间也需要多接触社会,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就用意识地去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参加招聘会、上招聘网站,从大一、大二就开始准备,避免时间的浪费。最后就是结交一些高年

级的朋友或一些已经工作了朋友,得到他们的一些指导对自己是非常有帮助的。再者大学生就业和大学生本生心态很重要!这点很重要!所以你边找工作边学习,这是对你的心态的一种调整!这样你不会在多次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认为自己很没用,你学习过程中也在增加你的信心和一个好的心态!然后又增加了你的知识面技术面和广域面! (一)高校毕业生必须提高求职意识和职场竞争能力 (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新型就业观念,即先求生存,后谋发展。眼下,“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就业难”又是相对的。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公布,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上升的发展阶段,每年可增加就业岗位壹仟万个,特别是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十分缺乏。在这个职业大市场中,大学毕业生无疑是最优秀的群体。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位毕业生只要转变就业观念,凭借自己的学识和素质,一定能尽快地求得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 (二)转变就业观念,强化自身素质 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

大学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

大学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 摘要:从1999 年开始,随着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职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统计研究,首先搜集历届大学生初次就业率数据,并依据2003-2007 年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对就业形势进行了分析,并从多个角度找出了就业难的原因。其次作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最后采用灰色GM(1,1)模型,结合供需分析对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就业人数和失业情况进行了预测,应用相关分析对如何增加就业提出了一些的建议和对策。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初次就业率GM(1,1)模型对策预测Abstract:Since 1999,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very stern when the university increased enrollment's graduate entered the work place one after another. The paper has conducted the statistical survey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 employment status. At first it collected the data of all previous years university student primary employment rate, and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based on 2003-2007 year university student employment survey questionnaire to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discovered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icult employment from many aspects. Then it has made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finally used gray GM (1,1) model, by the union supply and demand analyzed the university student primary employment rate, the employment population and the inactive status carries on the predict that how the applica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increase the employment to put forward the related proposal and the countermeasure.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2 Keywords: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 Primary employment rate, GM(1,1) model, Countermeasure, Forecast 引言对于2008 年毕业的大学学子来讲,持续多年的“就业寒流”丝毫没有回暖的迹象。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08 年的大学毕业生比2007 年增长13%左右,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 万人,比上年增加64 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面向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也超过了上届,但供求不匹配仍然是毕业生求职的最大障碍。 1.历届大学生就业的状况 1.1 初次就业率初次就业率是指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前(当年的6 月底之前)已落实就业单位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率。为客观全面反映情况,就业率按学校、分专业分别公布。计算方法是:(毕业生总人数-未就业人数)/毕业生总人数。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日益增加。最能直接反映这一现实的指标是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从1999 年开始,教育部每年向社会公布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但每年公布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时间不同,统计数据所截至的时间也不同。有的年份是依据当年6 月初各高校上报的毕业生就业方案(精确到每个毕 业生具体情况的软盘及表格)的数据统计,有的是截止到当年9 月份的数据。从公布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看,1996~2006 年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并稳定在70%左右。据劳动保障部对全国114 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查,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占新增岗位总量的22%,而2006 年这些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与2005 年实际接收安排的毕业生人数相比,降幅达到22%。据教育部统计,截止每年的9 月1 日,2004 年高校平均就业率为73%,2005 年的高校就业率截止为72.6%,2006 年的高校就业率截止为87.49% (截止时间为12 月31 日),2007 年的高校就业率截止为70.9%。由此看来,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不言而喻。 1.2 调查问卷数据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3 针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我们分别对毕业生人数,失业人数,就业率,招生规模等方面进行了数据搜集,同时结合各大门户媒体及网站2008 年度相关调查统计撰写了此报告,主要参考文字及数据来源如下: 一、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 https://www.360docs.net/doc/ca2296535.html,/ )近几年关于大学生招生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相关问题的统计分析。二、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网https://www.360docs.net/doc/ca2296535.html,/《大学生就业形势:就业的冬天》。三、《2008 大学生就业周刊》1-20 期。四、《中国教育周刊》“全面关注2008 大学生就业”栏目。五、北 方网https://www.360docs.net/doc/ca2296535.html,/《2007 大学生就业问题年终盘点》。六、大众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a2296535.html,/default.htm 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七、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ca2296535.html,/ 2007 中国大学生就业首选调查问卷。八、其它形式的分析报告及问卷调查。 1.3 状况描述结合2008 年全国就业市场需求情况及毕业生专业分布情况来看,2008 年各行业的就业前景总体上有以下特点: 1.3.1 需求趋于增长、可提供较多职位的行业计算机、通信、电子等信息类专业,高新技术行业人员需求大,大学生就业增长空间较大;师范类毕业生仍会供不应求;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应用数学、法律服务、交通运输等类以及工科的仪表类、纺织类人员需求都会增大;外语类中的复合型人才,石油、煤炭、冶金等行业需求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

大学就业率高的理科专业排名(2)完整篇.doc

2017大学就业率高的理科专业排名(2) 2017大学就业率高的理科专业排名(2) 2017理科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排名NO.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青睐指数:★★★★★ 毕业生/年:100000人以上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数字逻辑、数字分析、通信原理概论、模拟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系统分析与控制、信号处理原理等。 就业前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发展起来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使计算机的功能不仅仅只是替代人脑的一些脑力运算工作,还成为了信息时代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该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等。 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一般大学,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都属于热门专业,在不同批次院校中录取分数都比较高,但是由于大量学校盲目上马此类专业,其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良莠不齐,如果选报学校不当,毕业后只能去从事卖电脑或维修电脑的一般工作。就目前社会的需求情况来看,以下四类计算机人才比较吃香:软件编程人才,网络工程人才,信息安全人才,电脑动画人才。 这个专业设置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发展速度却异常惊人。全国各级各类的高校几乎都开设了这个专业,成为招收理工科考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随之而来的是就业率的急剧下降,有的排行榜统计甚至把该专业就业率归入倒数之列。

就业目标 软件开发工程师:在软件公司设计开发各种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人员: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维护单位的各种信息系统;硬件开发设计人员:在电脑公司设计开发各种信息硬件产品。 提示 1.报考这个专业的考生需要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它最适合数学成绩好的考生报考。 2.该专业也可以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与计算机相关的职业,基本上都属于年轻人的事业,从事此类工作着实累人,熬夜加班是常有的事,而且淘汰率极高。 点评:该专业毕业生容易就业,薪资水平高,但是二本及以下的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好,因为二本学生很难学到过硬的技术本领,一本以上的名校学生容易学出较强的专业知识本领,容易获得高薪工作。 2017理科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排名NO.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青睐指数:★★★★☆ 毕业生/年:80000 100000人 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绘图、控制工程基础、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等。 就业前景 该专业是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和先进的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机电一体化的宽口径专业,

当前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当前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 ——挑战与机遇并存摘要: 经济发展与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扩大社会就业岗位的基础。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就业问题已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而大学生就业更是就业问题的焦点。所以我们要学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关键字: 经济形势挑战机遇大学生就业 正文: 近几周来,我每天都会上网进行在线学习形势与政策的相关内容,并听了形势与政策的相关讲座,使我了解了当前中国以及国际的形势与政策,使我在繁重课业及压力下变得日益淡薄的爱国意识重新被激发起来,本不关心时事的我都由此培养了对政治的浓厚兴趣。通过网络,报刊等途径,我对当前的形势也有了些微了解,其中最令我关心的要数当前国际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了。因为再过不了多久,我也将走进社会,加入上班族的行列中去,而当前国内就业困难带来的压力不容忽视。寻找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 近两年,大学生就业已逐渐成为世界性难题。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5亿年龄在12至24岁的青年,其中的13亿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数字比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要多。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么多年轻人,既意味着将会拥有人数更多、技术水平更高的劳动力大军,也意味着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就会有更多的人找不到好工作。与此同时,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不少企业的招聘计划被冻结或缩水,对原本就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2013届大学毕业生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最新统计,2009年的就业状况很不理想。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在中国毕业生网发布的2008年和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大学生就业形势,而根据2008年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来说,我们应该用“就业冬天”来描述2009及10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如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2011到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仍然有极大影响,但经济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仍然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挑战 一、大学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201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30余万人,比2009年增加19万人。 二、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 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己经形成了用人单位的买方市场,加之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不断扩大,用人单位招聘条件越来越高。 1、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要求越来越多。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作为“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的利益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他们首要的目标。一般情况下,应届毕业生需要经过一个熟练和培训过程,才能熟悉新的岗位,才能发挥其潜能和作用。所以,从短期来看,聘用无经验的新手不如聘用有经验的员工更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来说,工作经验最为缺乏。尽管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在高校学习期间,

大学生如何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大学生如何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摘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的政策的实行,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毫无疑问,毕业生人数也在年年攀增,这就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那么,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文化群体,在择业的过程中面临的更巨大的挑战与机遇面前,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增强自身能力,在谋职大军中占据一席之地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能力竞争力研究 一、首先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太低, 主要表现在: (1)学习过于死板,有的学生不能将课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2)有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向求职单位展示自己的才华,使其求职成功率不高;(3)有的学生大学四年学也荒废导致专业基础知识不足,专业素质不强;(4)大学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缺乏实干和吃苦精神。等等 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低的主要因素。 1、.专业技能、合作技能、求职技能严重不足 大学生接受系统化的专业训练,应能够系统的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与技能,并兼具经营管理和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做到全面发展,同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具有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能力、创新成果表达能力等。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也是用人单位选择大学毕业生必备的核心素质。现实中,一些大学毕业生不仅没有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甚至缺乏实际经验和最基本的行业常识,由于经验不足,肯定在就业过程中会有困难和挫折。 2、.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较差 基本工作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个人能力、业务管理能力和人际能力、具有良好的从事实际应用工作的心理素质等。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现代职业精神和成熟的职业心态、与岗位相适应的现代职业能力,是当今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近些年来,一些大学毕业生缺乏岗精神,缺乏对岗位正确的认识,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择业时拈轻怕重、赚脏怕累、挑三拣四,没有正确的信念来指导自己的意识,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不足,学生毕业后一般都要用较长时间才能适应本岗位工作,这都是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的表现。 以我自己而言,由于缺乏锻炼,我的求职技能还存在严重不足,理论知识虽

如何在大学期间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浅谈如何在大学期间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作者:————————————————————————————————日期: 2

力 班级:移动123班 学号:122173037 姓名:颜庆涛 成绩: 评分标准: 1、论文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层次分明(40分)得分: 2、观点正确,论述有理有据,能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阐述有关问题 (30分)得分: 3、论文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内容能理论联系实际 (20分)得分: 4、行文规范,语言简练,通顺,无错别字。(10分)得分:

和综合能力?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热点话题,在大学期间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提高就业能力学生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和各方面能力。 我国是人口众多。由于人口膨胀,就业负荷加重。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据统计至201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的人口累积达到800多万。在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就业难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提早做好就业的准备,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更好地就业。 1.提高规划学习的能力,提高就业能力。 规划学习的能力即大学生应根据其职业发展的趋势,并结合个人发展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或方式的能力。而且,这是一项长期的活动,大学生必须懂得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等。要时常反思现在的知识结构是否能胜任现在或将来不久的职位。只有这样,才能懂得学习要求、控制学习过程,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灵活的适应自己所处的复杂环境,最终使学习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2. 认真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能力。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大学生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认识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 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 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 [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

就业率最高的十大专业排行榜

就业率最高的十大专业排行榜 2015就业率最高的十大专业排行榜 2015十大低就业率专业排行榜: 1、生物工程:国内甚至名校念到博士都没出路,除非是海龟, 还能教书。 2、法学:全国范围的滥招生已经把这个专业彻底摧毁。包括重 点和名牌大学在内的本科基本难找工作。 3、环境工程:现在不是全世界都在提倡环保吗?那么选择环境工程一定没有错啦!如果你这样想,可能就高估了我国现阶段环保的水 平了。 4、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一个残酷的行业,一切以业绩论英雄,招聘时许诺有丰厚的薪水,但是有前提的,那就完成多少任务量, 完成了才能拿到理想中的薪水,完不成的,就有可能被淘汰。 5、国际政治和外交学:名字非常好听,但本科没出路,运气好 能去搞研究。 6、新闻系:国内有名的非实用性专业。专业内容莫名其妙。胡 诌一些理论骗人,连中文都不如。本科就业非常差,大多学生只能 去挤公务员的独木桥。 7、汉语言文学:看起来什么都能干,其实什么都干不了。 9、经济学:大家以为这个专业是赚钱的,其实这个专业是搞理 论的。现在有的大学把国贸、金融、财经合为一体,开设了经济学类,总算又好一点。 10、电子商务。在我们惯性的思维当中,电子商务都特别火爆,但由于这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师资力量良莠不齐,教学理论多余 实践,所以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往往也不太好找工作。

2015就业率最高的'十大专业排名: 1.医药专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药品质量、品种、数量和医疗技术、医疗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从行业整体发展的趋势来看,以高科技开发为依托的医药行业属于”朝阳产业”,将始终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 2015十大就业率最好及最差专业公布你的专业好就业吗? 2.同声传译专业 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和奥运会带来的”会务商机”的涌现,需要越来越多的同声传译员。 3.水利专业 水利专业毕业生就业目前不大理想,各专业冷热不均。但水利事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好,随着三峡工程等一批大的水利工程上马,水利及其相关的一些专业需求量明显增加。由于水利与电力、环保等部门的联系比较紧密,因此也有很多人到系统外就业。 4.能源、交通专业 在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中,能源、交通行业占了很大比例,各大煤矿、油田、气田需要大量人才,这是吸纳毕业生的一个重要渠道。 2015十大就业率最好及最差专业公布你的专业好就业吗? 5.建筑专业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中高级人才十分缺乏,亟需补充。近年来建筑类、土建类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一直名列前几位,尤其是建筑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很受欢迎。 6.外语专业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论文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论文 我 的 未 来 我 做 主 指导老师:张艳斌 专业班级:能化1301 姓名:徐远虎 学号:201305040123

目录引言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三:如何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1.个人就业能力的提升 2.自我反省与评价 3.突出自我的核心竞争力 4.加强自我的社会实践 5.调整就业心态 6.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学习观 7.做好遭遇挫折的心理准备 8.个人外在气质的升华 四:结束语 1

引言: 大 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但在我国目前阶段,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和人们普 遍关注的问题。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不仅直接关系着社会.家庭和大学生个人的切身利益,更关系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有效利用高层人力资源的战略问题。而中国目前面临的最难解决的问题,莫过于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创造足够多的就业机会这两个目标的矛盾。在我国,大学生已成为青年就业和再就业的主体。2001年高校就业生114万,20052005年突破300万达340万,2009年则突破600万达611万,2013年突破700万,号称“世上最难就业季”。而待就业人数却逐年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和良好的学习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就业的浪潮中乘风破浪,扬起就业的航帆!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 就业力(Employ ability)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的英国,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Beveridge)于1909年首先提出。他认为就业力即“可雇用性”,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对此概念进行了修订,认为就业力是一个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重新选择、获取新岗位的动态过程,在强调就业者就业能力的同时,加入了就业市场、国家经济政策等宏观方面,更全面地阐释了就业力的整体概念。2005年,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再次明确就业力概念。就业力(Employ ability),即“可雇用性”,是指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就业力不仅包括狭义上理解的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括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为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而提出的。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是指实现大学生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知识技能是否扎实、就业心态是否端正、是否有适应岗位的实践能力等。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而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这一概念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包含。在内容上,它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学习能力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它是就业能力的基石;思想能力是指思维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和政治鉴别力、社会洞察力、情感道德品质的综合体现,它是大学生思想成熟与否的标志;实践能力是指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就业环节中的点睛之笔,是各种能力综合应用的外化体现;适应能力是指在各种环境中驾驭自我的心理、生理的调节能力,它是大学生就业乃至完成由学生角色向社会职业角色顺利转变的关键”。 二:就业能力的现状 2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1X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X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1X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1X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二、201X年与201X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XX年年增加50万人。然而,201X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201X年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08 09年的就业率对比分析: 201X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X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X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XX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1X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XX年届半年后就业

率211院校为93%、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1X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1X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1X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201X届毕业生就业地点分析: 201X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 201X届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201X年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201X年从本科专业大类来看,就业率最高的依次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但工学大学生就业形势预测 再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研所联合浙江大学就业与服务指导中心,对201X年高校就业趋势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是:201X年我国总劳动力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XX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