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1

第1章总论

1.项目基本情况

1.1 项目名称

某某县某某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1.2 项目建设地点

某某河城郊段两岸

1.3 项目法人及法人简介

项目法人:某某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简介:某某县某某建设有限公司是2013年11月经县政府批准成立的,是一家县政府下属、财政局出资控股的国有独资企业。作为县政府的投融资平台,承担某某县城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及公益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融资管理,经营土地,环境整治,房地产开发等。公司注册资金为5亿元人民币,公司现有员工8人,下设综合管理部、财务融资部、资产经管部、项目计划部。财政局长刘担任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财政副局长、国资局长于任总经理、监事会成员由县财政、审计、监察、国资、法制等部门相关人员担任。目前公司已竞买方式取得祥和公园、政务新区六块土地的使用权,共计466.58亩,已办理融资土地证。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某某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某某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1.5 建设目标

通过本项目实施,加强美好乡村建设,改善某某河两岸的环境质量,减少对某某河水体的污染,将某某县某某河城郊段建成水清岸绿、

2

环境优美的风光带。

2. 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2.1 研究依据

(1)《某某县国有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书》

(2)某某县发改委发改投资《关于某某县某某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3)《某某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4)《某某县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

(5)某某市人民政府文件《某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某某市征收土地青苗和房屋等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阜政发【2013】53号(6)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7)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联合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006年第三版)

(8)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县有关部门提供的其它资料

2.2 研究范围

按任务的要求,本报告认真调查研究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现状及水体污染状况。在项目建设条件分析基础上,对项目建设规模、建设资金等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通过定性分析,论证了某某县某某河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经济的合理性、实施的可行性。其主要内容如下:

(1)项目背景与必要性分析

(2)项目建设的标准及规模

(3)某某河治理工程方案及工程内容

(4)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工程经济评价

3

(6)可行性研究建议和结论

2.3 研究工作过程简述

受某某县某某建设有限公司的委托进行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在某某县人民政府和县住建委、县环保局、县规划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水务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编制单位深入现场,实地踏勘,对某某县某某河两岸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确定某某河两岸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工程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3. 项目背景

某某县位于某某省的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径115°25′—115°55′、北纬33°04′—33°35′。其东临亳州市的涡阳、利辛两县,西接界首市,北靠亳州市谯城区,西北与河南省郸城接壤,南临某某市颍泉区。全县南北长约55公里,东西宽约60公里,国土总面积1822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18.6%。

某某县境内水系发达,某某河、茨河和西淝河是某某县境内的主要河流,形成三大水系,均属淮河支流和分支流,呈西北东南流,汇入淮河。其中颍河流经税镇、旧县镇、郑渡口至界牌入颍泉区,境内全长40km,流域面积330km2。2008年,为提高防洪标准,国家实施了某某河近期治理工程,主要对某某河河道进行整治,并对防洪堤进行了加高加固。

某某县城滨水而建,某某河(颍河)从某某县城西侧流过,某某河两岸是著名的某某香椿、樱桃的种植基地,形成了城水相依的优美自然景观,而且“旱能灌溉,淹能排涝”,在历史上对抵御自然灾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首次全面部署水利工作,加强中小重点河流建设。2009年,某某县提出

4

建设某某县某某河国家湿地公园,已经获得国家批准。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精神,改善县城生态环境,积极创建某某省园林县城,某某县委县政府在某某河近期治理工程的基础上,重点实施水环境治理,决定建设某某县某某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一是直接减少了污染物排入水体,改善了水体环境,为居民亲水提供了条件;二是对河道的绿化,为居民提供了游憩、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三是修建滨河防洪道路,改善防洪除涝交通条件。

本项目基本情况见表1—1。

表1—1: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

项目名称起讫点长度(米)总用地面积(公

顷)

绿化面积(公

顷)

某某河规划祥和路—某某三桥5130 337 217 防洪大道规划祥和路—民安大道4448 15.568

合计352.568

4. 研究主要结论

4.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贯彻国务院精神,强化水利建设的需要

2011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全面部署水利工作。本项目实施,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精神,是加强中小重点河流建设,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贯彻增加土地受益中提取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规模的重要举措。某某河是淮河最大的支流,项目的建设是某某县强化水利建设的重要工作。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

5

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要优先安排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加固堤岸,清淤疏浚,使治理河段基本达到国家防洪标准。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尽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恢复防洪库容,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

(2)是加强美好乡村建设,塑造和提升美好乡村形象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2012年,中共某某省委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某某省政府印发《某某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规划》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建设社会主义美好乡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家和省关于美好乡村建设的精神指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明确要求大力加强新农村生态建设,加强中小河流的治理。某某河贯穿某某城乡,是某某县的母亲河。本项目将对两岸实施环境综合治理,拆除两岸违法建筑,建设大规模的生态防护绿地,将某某河城郊段建成水清岸绿、环境优美的风光带。这对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塑造城乡新形象都具有重要的意

6

义。

(3)是建设生态城市,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保护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目前我国政府已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某某省做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决策,某某县也编制了生态建设规划,确定了用15年左右的时间建设生态某某的战略目标。某某生态县城规划中在县域形成某某河生态主廊道,它是构成某某县域生态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全面实现生态县的目标,实施某某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4)是加快治理淮河水污染的需要

某某县属淮河流域,某某河(颍河)为淮河1级支流,淮河干流(南照集—润河段)按地面水水质评价标准,水质常年达Ⅲ类标准,污染程度较轻。主要支流颍河、洪河、谷河等水质常年为Ⅳ、Ⅴ类,是导致该段淮河干流下游水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颍河有机污染综合指数分析,城市生活污水的直排是导致颍河水质污染的原因之一。本项目实施后,将在县城规划建设区一侧新建污水管网,可有效减轻颍河水污染程度,对加快治理淮河水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本项目能够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提升农村形象,对建设生态县、治理淮河水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4.2 建设规模和标准

(1)项目建设规模为:治理河道1条,长度5130米,治理范围为东至某某河右堤内10米,西至某某河左堤内10米范围的用地;同时修建抗洪抢险道路防洪大道一条,长度4448米;提供安置房建筑面积约65275平方米。项目总用地面积352.568公顷,其中某某河水面约120公顷,绿化面积217公顷,道路面积15.568公顷。

7

(2)项目建设标准为:

绿化标准:本项目河流在性质上按生态绿地进行建设。

某某河水环境质量标准: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水体标准。

污水排放水质标准:达到一级A标准。

防洪大道建设标准:道路长4448米,道路红线为35米,是县城近郊防洪抢险道路。

安置房建设标准:由于项目拆迁村庄分散,且属于异地安置,按照甲方规划,本项目不单独集中建设安置小区,项目所需安置房纳入县城安置区规划统一安置。

4.3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本项目投资估算为43936万元。计划地方自筹13936万元,申请银行贷款30000万元。本项目为公益性环境治理工程,无直接经济收入,县财政从城市土地开发出让金、城市建设维护税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中逐年安排资本金和还贷资金。

4.4 经济评价

(1)本项目建设期为2年,计划2014年7月开工,2015年12月完成。项目贷款偿还期为8年。前2年作为贷款宽限期,只付息不还本,第3年进入还款期,按照等额还款利息照付的方式偿还,年还款额为5000.0万元,累计偿还本金30000.0万元,付息总额为8426.3万元。

(2)本项目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10.39%,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净现值为10372.6万元,项目具有良好的国民经济效益。

4.5 综合评价

本项目实施后既可以改善某某河的环境质量,减少淮河水污染,又能加快美好乡村建设,塑造良好的城乡形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8

本项目环境、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显著,因此是必要的。

本项目是某某县重要的环境基础设施与公益事业建设,投资估算为43936万元,项目资本金13936万元,全部由某某县国有资本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入。某某县政府做为建投公司唯一股东从县财政城市土地开发出让金、城市建设维护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统筹安排项目资本金和还贷资金,融资结构达到了国家关于资本金比例的要求。本项目计划开工时间2014年7月,预计完成时间2015年12月,根据工程量情况来看,工期安排是可行的。项目建设符合《某某县城总体规划(2006-2020)》的要求,在用地供应上是有保障的。项目拆迁量较大,某某县人民政府采取货币补偿安置方式,能够较好地解决拆迁安置问题。因此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本项目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建议尽快实施。

9

第2章现状概况及建设条件

1. 现状概况

1.1项目区概况

某某县位于某某省的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径115°25′—115°55′、北纬33°04′—33°35′。其东临亳州市的涡阳、利辛两县,西接界首市,北靠亳州市谯城区,西北与河南省郸城接壤,南临某某市颍泉区。全县南北长约55公里,东西宽约60公里,国土总面积1822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18.6%。

“十一五”期间,某某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成为皖北地区重要的医药加工和集散基地。根据某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十二五“期间某某县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加速崛起、兴县富民为主线,继续坚持并不断赋予“主攻工业、繁荣三产、强农固本、和谐发展”总体工作思路新的内涵,突出工业化、城镇化“两轮驱动”,实施工业强县、城建促县、商贸活县、特色立县、科教兴县“五大战略”,打造城市新区、医药物流新区、县经济开发区、城关和肖口工业园区、重点工业聚集区“六大板块”,努力把某某打造成“医药之都、开放之城、生态之县、书画之乡”,奋力在皖北地区率先崛起。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到期末的目标是: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坚持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努力实现“总量倍增、位次前移、加速崛起、兴县富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60亿元,年均增长15%(可比价);财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