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莲居老居士

夏莲居老居士
夏莲居老居士

夏莲居老居士《老实念佛》:但只老实念;不必问如何;莫管同与异;休论自与他;只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境缘无好丑;佛号一扫过;句句念能真;决定出娑婆。这短短的几句话道出了念佛往生的真谛,可以说这是真正成功往生的秘诀,人人果真照此来做来行决定往生。下面就浅显的把这几句讲一讲,和同修们一起学习,一起努力。

但只老实念;不必问如何:

这句话很好很关键,你只管老老实实的念佛,其他的不要管,不要去想我烦恼多,不要想能不能往生,你只管老老实实的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不必问如何,其他的一切都无所谓,贵在老实念这句佛号。所以贵在老实二字,真正的老实就是连烦恼也不去想,我只管好好念佛,别的什么也不问。

莫管同与异;休论自与他:

不去管世间的好与坏,是是非非等事,相同的也好,不相同的也罢,这些都不要去管,不要妄自分别,也不去争论什么我的他的,好的坏的,是是非非要远离。一定要努力做到,做到是最难的。

只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

我们不要怕妄想多,妄想任他来去,我们贵在有一颗坚定的愿力,坚定的信心,我们念佛求生净土的愿力一定要强,贵在愿力强,这样能坚定我们的信心,一心一意求生净土最为关键。至于妄想不去管他,任妄念纷飞,自己的愿力要强。

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我们念佛切莫散乱,刚开始会散乱,但我们念久了功夫纯熟了自然达到一心,所以散乱这个病可以慢慢来治,久久自然功夫纯熟;我们在世间不要用分别心来看待,分别易入魔心,我们分别着是非好坏,分别着你的我的,这样执着就深了。我们要去掉分别,尽管世间有好的坏的,那也是因果的定律,因果也本是假,我们何必分别这些呢?只不过有因有果,都是因果之事,各人因果各自负责,我们切莫去分别。境缘无好丑;佛号一扫过:

我们人生的境缘本无好丑,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只不过是暂时的因缘果报,都不是真的,所以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只是你的心在分别。无论什么境缘,我们都用这一句阿弥陀佛一扫而过,把这些假相的境缘扫平。所以我们的人生只住在这句佛号上,你的生活就会幸福,那些假的境缘我们不去分别,一扫而过。

句句念能真;决定出娑婆:

这句话说到了心坎上,我们念佛之所以不能有成就,就是每念的这一句佛号心不真,我们要句句真切,用真心来念出这句阿弥陀佛,真心决定没有一丝毫假的,你才能够出离娑婆。所以真心念佛才能出离娑婆。真心就是老实心,老实心就是真心,一定是舍弃娑婆而坚定的求生净土。

南京赵荣芳老居士往生纪实(1)

南京赵荣芳老居士往生纪实(1) 南京赵荣芳老居士往生纪实(往生的深刻原理请见:佛说大乘无量寿经)_000 末法时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惟念佛法门,能度生死。经云:“舍利弗,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而说谒曰:‘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_001 世尊几乎把所有能让我们了解的最殊胜意义的文字都用了。难道还有比“无上、至极、最胜”更高的法门吗?“若非本师知识劝,弥陀净土云何入?”在慈母未来宁前,每念起慈父世尊的惠施导航,阿弥陀佛慈悲救度,在我充满感激的内心深处,常常升起一个愿望:“接慈母来宁,从各方面助缘,成就慈母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慈母离尘垢,子道方成 就。”_002

慈母生于一九零六年,出身于官宦之家,少年读书。为人贤淑温厚,善良好施。家父早年(三七年)离家,这一年我刚出生,家兄七岁,奶奶“肺痨”卧床,祖父老年痴呆。慈母肩荷重担,上孝养公婆,下惠育儿女。在缺资乏力的情况下,苦心培养我们兄弟于寒窗油灯之下。解放后,我们兄弟受国家的呵护与培养,慈母如失重负,得到了解放。但是人生无常,有身即是苦。家父虽还故里,但已另有家室。慈母依旧以她圣洁的身心,贤淑宽容的情怀,战胜了“怨憎会苦”,过着清净无染的人生。在这一段艰辛的岁月里,我们总是得到家乡父老、亲戚朋友、左邻右舍的关心与帮助。慈母生前常教育我:“不要忘记他们的恩”,今借此机会我向家乡父老、亲戚朋友们,表示万分的感谢。七九年慈母随哥嫂迁居山东,兄嫂仁德孝慈,老人得以安度晚年。不幸哥哥于八八年因病过世,可怜的母亲,忧悲苦恼终日,又饱尝了爱别离苦。慈母在来宁前,常受到山东巨野父老、朋友的关心照顾,今借此机会我也表示万分感谢,慈母生前常常记挂你们,她今天在极乐世界,更会关心你们,希望将来共为极乐眷属。九四年慈母因心脏病发作,昏迷四十多分钟,经医生抢救方得复苏。同年十月接到南京,十月二十四日于灵谷寺上皓下如老法师处授受三皈,开始吃素念佛。十二月份开始念佛计数,一日千遍,后渐次增加,于九五年二月增至日课佛号四万遍。念至九六年底,“万德洪名处处给加持,自在受用”,慈母的身

6岁小男孩往生西方净土纪实

6岁小男孩往生西方净土纪实(转) 这个小男孩让我流泪,并且彻底改变了我对于助念和临终关怀的看法。因为他临终笑得太甜美了,他见到佛来接他了。6岁的小男孩李佳锐,2001年12月12日生于兴宁市叶塘镇吉岭。3岁时经确诊患有神经末梢瘤,几年来化疗维持生命。临终前,蒙兴宁念佛堂曾老师的善巧开示和几十位居士们的助念,于2006年12月9日,在佛号声中笑着往生西方净土。 佳锐三年患病期间,因肿瘤扩散,导致左眼眼球胀出,同时因受长期化疗的影响,头发掉光。当病痛来临时,他按住肚子喊“救命呀,救命呀。冤枉呀。”所幸他的右眼完好,从右眼清澈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对世界的不解和对摆脱痛苦的期待。11月初,佳锐的左眼整个眼球胀出很大,已经碰到鼻子,开始化脓。并开始拒绝吃饭。2006年11月,佳锐开始得到兴宁念佛堂的帮助,每天有居士2到5名,陪伴在他身边,为他念诵《地藏经》,教他念佛,他一念佛就不再痛了。从此佳锐开始喜欢念佛。同时众居士连续一个多月为其念诵《地藏经》,总数已经超过120部。之后,他的左眼眼球开始回缩到玻璃球大小,并且也不再流脓。他也开始主动要粥喝。家人通过这些事实,初步开始认识到佛法的神奇。12月7日,佳锐眼角突然渗出一点血丝,他主动要求洗澡,并且想出去大小便。妈妈怕他冷,就没有给他擦洗,他哭着说:“妈妈骗我。”妈妈无奈才为他洗净全身。兴宁念佛堂有十几名居士当天赶到,曾老师拿着阿弥陀佛的佛像告诉佳锐:“阿弥陀佛全身放着金色的光,手里还拿着很多好吃的,来带你走。”佳锐听了以后说:“阿弥陀佛的手里有蒙牛牛奶。”大家都笑这个孩子太聪明了。居然马上就想到蒙牛牛奶了。 曾老师鼓励大家:“孩子的心比较清静,开导后,会非常容易往生。”大家陪伴佳锐念佛,佳锐告诉大家说:“我念一句,你们念一句。”同时还让哭泣的妈妈离开房间,别干扰他念佛。大家后来都异口同声赞叹“这个孩子不简单”。8日凌晨0点半,兴宁念佛堂又接到守护佳锐居士的通知:“孩子病危,需要马上赶到”。大家在十几分钟内坐车赶到。一批人为佳锐念诵《地藏经》,另一批人陪他念佛。佳锐也一直说:“阿弥陀佛快带我走。”凌晨5点的时候,佳锐面朝佛像,在所有居士跪念佛号声中成功往生。 在跪念佛号过程中,有几位居士不停的擦着泪水。我们相信这是真诚的眼泪,感恩的眼泪。本月里,兴宁念佛堂刚刚送走了92岁的老菩萨吴祥招,在吴祥招的骨灰中,众居士发现一个光头小孩子合掌念佛的舍利花,还曾拍下照片,却没有想到竟然是10天后佳锐往生的预告。还有一位王居士,一直在为佳锐念诵《地藏经》,在佳锐往生的前一天,她梦到白色佛光,由小变大,遍满虚空。这些都是佳锐往生前就已经出现预兆。佳锐往生时,同时有几名居士看到佳锐顶上冒出丝丝白烟,其父亲也看到佳锐的头顶连续冒出白雾。往生后12小时,头顶温热,有一只美丽的长尾巴飞鸟飞到了屋檐上来回跳跃;同时还出现蝇虫不至室;身体柔软如同棉;面容微笑,远胜生前等极其殊胜的往生瑞相。佳锐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前几天还偷偷摸泪的佳锐母亲说:“我孩子得病三年没有笑过,没有想到现在却笑得这么甜。” 确定佳锐往生以后,众居士法喜充满,完全忘记已经一夜不曾睡眠,一口气又连续念了十五个小时。越念越振奋,越念越精神,声音越念越大。助念接近十五个小时以后,佳锐的嘴微微开启,笑容更加灿烂。我们反复的看佳锐的笑容,却总也看不够,这是发自内心的笑容,是见佛的笑容,笑得那么无憾,那么甜美。我们从没有想过一个人在断气后会有这么圆满的笑容。即使是一个已经具备正信的佛弟子,也一定会从这个可爱的笑容里,得到鼓励。印光大师说:“若当临命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至诚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发慈悲,亲垂接引,令得往生,且莫疑我业力凡夫,何能以少时念佛,便可出离生死,往生西方。”佳锐能以童贞清静之心,临终念佛,感佛接引。确实让我辈多年念佛,却对佛大慈悲愿力不能察觉,不能深信者汗颜。

广钦老和尚

广钦老和尚 释广钦(1892—1986),法名照敬,派名广钦,俗家姓黄,福建省惠安县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12月26日,生在一贫如洗的家庭中。4岁那年,他父母为给长子娶亲无钱,就把他卖给晋江县南门外的李姓人家作养子。他的养父李树,在山坡地种水果为生,日子勉强过得去。养母林菜,信佛茹素,以中年无子,才买一个养子。 广钦自幼体弱多病,到李家后,养母待他如同己生,为求平安,依当时习俗,养母带他到观音亭许愿,把他送给观音菩萨做契子。广钦7岁起随着养母茹素,终生不改。不幸9岁那年养母弃世,又过了两年,养父李树也病故,广钦至此孤苦零丁。后来经远房亲戚的安排,由乡人带他到南洋谋生。11岁的广钦,在南洋的福建同乡商店里做学徒,事实上是煮饭扫地打杂,过了数年,年龄渐长,体力增加,与人结队上山,垦林伐木,工作虽然辛苦,但赚钱较多,生活也较自由。 一日散工,工人准备搭乘轻便推车下山,广钦忽有预感,觉得台车不安全,警告同事不要搭这班台车,别人不信,这班车果然途中翻覆。过后同事中有人说:“你自幼吃素,又能料事如神,何不出家修行去?” 别人是顺口而说,但在广钦听来,“一言提醒梦中人”,想起自幼孤苦,养父母早逝,人生无常,说死就死,人生终要走这条路,自己何必再绕圈子呢?于是他决计返回家乡,出家修行。 就在1911年,他20岁,到泉州承天寺,向住持转尘老和尚请求出家。转尘命修苦行的瑞芳师为他剃度,承天寺是以“佛喜转瑞,广传道法”八字传承法脉,所以为他命名广钦。初出家,作外坡职事,每日种菜除草,简直和伐木工差不多。并且由于丛林人多,供众不易,饮食粗粝,汤汤水水的没有营养。一日出坡工作,近午收工回寺,闻得午斋云板响时,众人纷纷赶往斋堂,广钦也随众走向斋堂,转尘老和尚却叫住他,要他把出坡的工具各归原位。广钦这时饿得头昏眼花的,收拾着工具,一念嗔心忽起,心想做这么重的活,吃这么差的饭,何苦来哉?一怒之下,丢下工具,走出寺门,心想和尚不干了。

夏莲居居士:专勤坚久偈

专勤坚久偈 万德洪名,牢牢把守,心不离佛,佛不离口。 行住坐卧,珠不离手,句句恳切,字字不苟。 唯专唯勤,必坚必久,声满天地,光涵星斗。 独修良佳,勿强人偶,勿背良师,勿近恶友。 理辨邪正,言少臧否,善皆可法,何问谁某。 恩怨纷纭,等是空花,梦中说梦,何分好丑。 世间万事,甘让人先,信愿持名,决不落后。 果能心口,字字相应,净宗功夫,十得八九。 果能念到,心境如一,方知真空,不离妙有。 在极乐庵念佛道场作四首 其一 念佛最忌精神涣散字句模糊先快后慢 既无音节又不联贯心不应口声不摄念 轻忽养识古德所叹如此念法永难成片 其二 声和韵稳字正音圆恳切绵密沉著安闲 声合乎心心应乎声心声相依妄念自清 其三 佛号如珠念头如线分则各离合则成串 心不离佛口不离念如线贯珠相续不断 其四 未能一心先求专念未能不乱先学成片 真勤真专功效自见无须问人还请自验 深妙禅偈 有大福德始念佛发菩提心修十善 佛说无上深妙禅浅人当作浅法看 四仪庄严三业净坚守重戒勿少犯 打破人我是非关放下生平闲知见 谈玄说妙不相干三字真传老实念 只此即是长夜灯苦海慈航斩魔剑 要拔多劫生死根直拼此身作呆汉 五宗八教一句收切莫念外觅方便 过缓过急同是病强想一心心愈乱 志坚如钢气如绵不间不杂自成片 因心果佛互感应根身器界潜转换 烦恼未伏念不一习气不除佛不现 千万句如一句时何愁不见弥陀面 此事非易亦非难三昧全凭信行愿 老实念 但只老实念不必问如何莫管同与异休论自与他

只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境缘无好丑佛号一扫过句句念能真决定出娑婆 直念去 弥陀教我念弥陀 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 原来弥陀念弥陀 顶礼夏莲居大士!

夏莲居老居士

夏莲居老居士《老实念佛》:但只老实念;不必问如何;莫管同与异;休论自与他;只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境缘无好丑;佛号一扫过;句句念能真;决定出娑婆。这短短的几句话道出了念佛往生的真谛,可以说这是真正成功往生的秘诀,人人果真照此来做来行决定往生。下面就浅显的把这几句讲一讲,和同修们一起学习,一起努力。 但只老实念;不必问如何: 这句话很好很关键,你只管老老实实的念佛,其他的不要管,不要去想我烦恼多,不要想能不能往生,你只管老老实实的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不必问如何,其他的一切都无所谓,贵在老实念这句佛号。所以贵在老实二字,真正的老实就是连烦恼也不去想,我只管好好念佛,别的什么也不问。 莫管同与异;休论自与他: 不去管世间的好与坏,是是非非等事,相同的也好,不相同的也罢,这些都不要去管,不要妄自分别,也不去争论什么我的他的,好的坏的,是是非非要远离。一定要努力做到,做到是最难的。 只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 我们不要怕妄想多,妄想任他来去,我们贵在有一颗坚定的愿力,坚定的信心,我们念佛求生净土的愿力一定要强,贵在愿力强,这样能坚定我们的信心,一心一意求生净土最为关键。至于妄想不去管他,任妄念纷飞,自己的愿力要强。 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我们念佛切莫散乱,刚开始会散乱,但我们念久了功夫纯熟了自然达到一心,所以散乱这个病可以慢慢来治,久久自然功夫纯熟;我们在世间不要用分别心来看待,分别易入魔心,我们分别着是非好坏,分别着你的我的,这样执着就深了。我们要去掉分别,尽管世间有好的坏的,那也是因果的定律,因果也本是假,我们何必分别这些呢?只不过有因有果,都是因果之事,各人因果各自负责,我们切莫去分别。境缘无好丑;佛号一扫过: 我们人生的境缘本无好丑,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只不过是暂时的因缘果报,都不是真的,所以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只是你的心在分别。无论什么境缘,我们都用这一句阿弥陀佛一扫而过,把这些假相的境缘扫平。所以我们的人生只住在这句佛号上,你的生活就会幸福,那些假的境缘我们不去分别,一扫而过。 句句念能真;决定出娑婆: 这句话说到了心坎上,我们念佛之所以不能有成就,就是每念的这一句佛号心不真,我们要句句真切,用真心来念出这句阿弥陀佛,真心决定没有一丝毫假的,你才能够出离娑婆。所以真心念佛才能出离娑婆。真心就是老实心,老实心就是真心,一定是舍弃娑婆而坚定的求生净土。

呼吸念佛法

净土法门的修持方法---印光法师 (一)实相、观相与持名 实相念:念佛并不是专指口念,心念也是念佛,所以念佛法中,除持名念之外,尚有实相念和观想念各法。实相念即是入第一义心,观佛法身实相,此其所得三昧,是真如三昧,亦名一行三昧。这一法门,本属于禅,但禅心所显的境界,便是净土,故亦摄于净土法中。此法非上上根器,不能悟入,故中下两根,便不能普被。所以在净土法中,很少有人提倡,而归禅门去提倡。 观相念:这是依照《观无量寿佛经》中,对于阿弥陀佛极乐国的依正庄严,作十六种观法。观行若得纯熟,则开目闭目,无非极乐,立可转娑婆为净土,不俟命终,即身便游极乐,功效之大,非可言喻,此其所得的三昧,是般舟三昧。亦名佛立三昧,惟是观法微细深玄,有五种难成:一者,根钝则难成;二者,心粗则难成;三者,无善巧方便则难成;四者,认识不深刻则难成;五者,精力不及则难成。若要根利、心细、聪巧,再加上印象深刻、精神强旺,这就万不得一了。所以也不能普及,也是难行门。

持名念:持名念佛,比较上述二种念佛,容易得多,不论上中下根,但是能念,无不成功。念到一心不乱,便得三昧,此其所得的三昧,是念佛三昧。持名念佛一法,经过二千年来,佛门大德不断提倡和实行的结果,已成为最普遍而深入民间的佛法。就因为它有修必成,及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缘故,所以其所度脱的人数,也远非各宗所能望其项背。可以说自有佛法以来,得度总人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所出若单就数量一项来计算,已足使各宗都黯然失色,其实它所含道理的广博渊深,不特较诸各宗绝无逊色,并且各宗所有的精髓,竟无不包罗在内,实集各宗之大成。此所以论效果,论学理,论难易,确都卓然独步,无与比肩。于此可知有人瞧不起念佛法门,谓为系愚夫愚妇之所修者,这实是一种严竣的门户知见和误解。对于念佛法门,所含有的原理,可以说是体会不深。假使他是真有认识的话,那他对于净土这一方便法门,自然会佩服到五体投地的。 (二)持名念佛种种方法

东林佛号的特点、步伐、呼吸要点

东林佛号的特点、步伐、呼吸要点 念佛的心态与音声 中国·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 音声乃心性的外显,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即为妙音,从实相中流现。念佛法门以音声作佛事,透过佛号音声开启佛性,诚为转凡成圣之妙庄严路。是故,我等念佛行人对音声之道应加以考量。 一. 极乐世界的音声特质 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音乐之都。其风声、宝网声、铃铎声、波扬的水声、鸟的谐鸣声、虚空的乐器声等,都在演畅种种法音,自然宫商五音谐和。极乐世界的音声之善美乃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极乐种种音声内具八个特点:清、畅、哀、亮、微、妙、和、雅。此八字特质,形成西方净土特有的音声格调,即阿弥陀佛梵音的概述,亦是我等众生内具的音声功德。是故,我等宜将此八字作为念佛之纲宗。如是念佛就能够与西方净土的音声形成同构共振,开发自性。八字原则略标如下: (一)清。即清净,离一切烦恼染习即为清净,是故念佛人得斋戒清净,远离五欲六尘,真诚发心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如是念佛即为清。 (二)畅。即畅达,直心是道场,音声畅达舒展,直抒胸臆,无

滞涩压抑状,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音声所及,万祸冰消;洪音发号毁裂魔军畅快淋漓,心声一体。 (三)哀。即悲哀,于此生死苦海灭顶之际自力怯弱惟哀祈阿弥陀佛大悲拯救呼喊救命感通阿弥陀佛的大悲心,必须蒙佛力慈佑安坐大愿船,抵达安养国。 (四)亮。即嘹亮,哀而不伤。悲哀中有亮色,以吾之悲感弥陀大悲,信知弥陀悲愿决定令我往生净土,往生即可急速成佛,旷劫大事今生了办,踊跃欢喜生命洋溢亮色,音声自然洪亮。 (五)微。即微细,音声细微,透入内心性海,探玄勾赜,引发内心深蕴的善根,开启如来藏性,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六)妙。即奇妙,亦云不可思议。音声通实相,六字洪名澄清吾人浊染的心,以佛知见转众生知见,能令吾人从有念入无念。音声全体即阿弥陀佛法身。佛籁之音,劫外之响,妙感难思。 (七)和。即和谐,和谐是空性的表显。持念佛号时,首先是心声和谐,心身相随。身心和谐心与外境和谐,大众念佛,音声和谐,几千人众音念佛如同一人,心通法界梵音、海潮音,大和吉祥。 (八)雅。即高雅,六字洪名表诠至高的超越意向。横超五恶趣,圆成自性佛果。不求人天福报,不低俗,不媚俗,音声唤醒自己,步步回归故园。如是念佛即为雅正。 综上所述:持念六字洪名,宜渗入清、畅、哀、亮、微、妙、和、雅之特质。这样便能与名号功德相应。信愿感通弥陀悲愿,成办往生大事。

老和尚的考试

1、 广钦老和尚平时大约早上六点,就会在寺里面经行巡视,他平常都静静观察,看什么人拜佛念佛最认真,最早起来用功,就找那个最用功的弟子来,不分青红皂白就骂一顿,甚至说一些让他冤枉委屈的话,老和尚演技又很逼真,那位弟子听了如果动心,甚至生气起来,老和尚就摇摇头,笑笑说:…我以为你多用功,这样讲几句就受不了,唉!功夫还早咧!?。 2、 我的恩师告诉我,当时承天寺建在深山中,工程有种种困难,大家要自己挑土、搬砖,甚至工作到全身泡在泥水里面,老和尚勉励大家,要一面做工作,一面念佛,训练动中念佛的功夫。有一天,很多位法师大德来拜见老和尚,老和尚就请人到工地把我的恩师叫回来翻译,当恩师一进到方丈室的时候,老和尚就马上向在座所有的法师说:…你们看!我们全承天寺,就是这个人最会做表面工作!你们看看,她弄得全身都是泥巴,就是要让人家说,她工作很辛苦认真!?大家听到老和尚这样讲,可以说没有人不相信的,在座的法师,有人听了,就跟我的恩师说:…啊?老和尚说你都做表面工作,这样不好哟!?恩师听了,马上就跪下来向大家说:…是的,弟子都是做表面工作,弟子会忏悔改过?。 3、 过去在承天寺建筑的时候,大家都要合力帮忙。有一天,在泥土里忙到夜里疲惫不堪的时候,老和尚竟然自己去把一大盒原来已经分类好的铁钉全部都搞混。然后说你们去把这盒铁钉分大小尺寸拣好,恩师描述,本来当时她涌起的念头是—…唉!老和尚,你怎么偏偏选这种大家都疲累不堪的时候叫我们来拣铁钉呢??然而,老和尚把面孔板起来说:…难道临命终的时候还让你选时间吗??恩师当时马上跪下来,懂得老和尚的意思,回答说:…弟子现在就去拣。?然后勉力振作,抖擞精神,把铁钉分一寸、二寸,照大小分类,拣到半夜,才把铁钉都分好,然后去报告老和尚说:…弟子已经把铁钉分好了。?老和尚却说:…要拣,也是你的事;不拣,也是你的事!? 4、 我的恩师去恳求老和尚慈悲,帮她去掉…我相?的烦恼,老和尚听了就说…好,好,好!?,但是并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恩师就每天都去跪著恳求老和尚,老和尚还是说…好,好,好!?,但是依然没有动静,日子久了,恩师事情又多,就渐渐忘记。 有一天很多政府官员、台大教授、北一女老师都来到承天寺拜见老和尚,老和尚就叫我的恩师去翻译,当恩师一进去,照平常和大家念阿弥陀佛,合掌打招呼的时候,老和尚突然就用很夸张,古怪的动作来学我的恩师合掌说:阿弥陀佛!恩师一看,今天不一样,就赶紧去跪在老和尚面前,老和尚就说:…这么多在家居士在这里,你跪著是要让人家折福吗??

广钦老和尚:做事不是为别人做

广钦老和尚:做事不是为别人做 (转载来自学佛网:https://www.360docs.net/doc/ca5279462.html,/show1_10869.htm) 1、不要怕得罪人,自己职事要做好,该说的就当说,不要做人情,免得落因果(宁可失人——而不失因果)。 2、做事要有耐心,把环境擦洗干净,也同样要把自己的心洗涤清净——边做事边念佛,不要放逸,不让它(意识)跑走了,才能达到身口意清净。 3、出家修行要【发心】,培福修功德;人家不做,我们去做,人家没看到而我们看到的地方,我们就去做;即使别人在休息时,尚未做完事,你看到了,也要随时【发心】去做,不可以说:“那不是我的工作,那不是我的事。”不要这样想,否则不但没功德,在修行上也没办法突破。应该随时发心,因为出家这一法是无上法,如果没有【常住】,不能成就佛道。 4、做事不是为别人做,也不是应该做的,而是为消自己的业障。大伙同在做,若有人不会我们来教他;若他做不好,我们帮他做。不要分得太清楚,他不做,你就起烦恼;他不做你自己来做,要有慈悲心。 5、修行谈何容易?要想当一个修行人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贪、嗔、痴、慢、疑未断,现在只是籍着领执事来磨练我们的心志,等断了贪、嗔、痴,才能算入道。 6、当执事人不可贪——贪一根草,滴水也难消,还得轮回生死;稍贪则有业障。 7、修苦行是从各种执事中去磨练,在工作之中要能吃苦、能忍耐,一次、两次之后,就不觉得苦,这就是业障渐渐在消除;若是越修越觉得痛苦烦躁,那就是业障在翻绞。就像佛菩萨已从苦行中磨得业障尽除,没有苦恼的感受,做什么事都很自在,而不觉得在做什么,也不觉得自己在度众生。 8、尽守自己的职事;若好吃懒做,不尽职,福报用完,业障一到,自然而然待不住。

广钦老和尚语录精选

广钦老和尚语录精选 ★会听的,开示才有用,如不会听的,开示也没有用。★有善根的人,讲会听得进去,没善根的人甚至会跟你吵。 ★有善根的人,师父讲他,他知道师父在教他,会说忏悔。没善根的人反说师父怎么还说他,生起烦恼……,就想:还是在家好,有父母,吃好穿好。如嫁人演那场戏,结果是再堕落,或有人想到要离开此地,那以后就没有人会讲他了。 ★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的烦恼,以前在大陆是要看那个愈有修、愈有根基的人,特地去试他,故意用那种无理的态度去刺激他,或有时看他事情快做好了,偏再去破坏,或打他一下,要看根基到哪里,才能试到哪里,否则对无根基的人,徒增其烦恼,在台湾是行不通的。一般女众从父母身边来,扭扭捏捏的习气还在,用的方法都是世间法。 ★打击我们的,你以为他是坏人,但是在修道来讲,是有帮助的,内心要感谢他。那是西方钱,你不会赚,反而跑去哭。 ★每一法师都有其度众生的法门,不可随便毁谤批评,因而影响别人对佛法的信心。

“要知道,我们这个人身,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得这个人身,便要过人身劫,利用这个人身,来度我们种种的贪念,来度我们的生老病死苦。要知道,佛菩萨是由人身修行而成就的,三恶道也是由人身造业而去的,我们这个人身,包含了十法界,为善为恶,超升下堕,全由这个人身,这是个转捩点,是个劫数,不可忽视。” 徐╳╳指著对面坐的妹妹,对老和尚说:“我这妹妹是台大哲学系毕业,留美四年,专研哲学,尤其对佛学颇有涉猎,现已取得硕士学位,想自己走出一条路,以佛学为基础,来教东方哲学,在美国弘扬佛法,师父认为这方式行得通吗?”老和尚摇头说:“不可能,一个大学毕业出来的知识份子,或是一位思想很丰富的学者,想以居士的身份,用自己的的思想形式,来弘扬佛法,那是不可能的事。”徐╳╳对老和尚说:“我现在想再出国继续深造,取博士学位,师父认为如何?”老和尚说:“不必出国了,到佛国来留学才有了脱的一天。”“到佛国留学?”徐╳╳问。“是的,出家。”老和尚说。“出家!哦!”“你到美国去,在怎么念,怎么钻,都是尘劳,只是徒然为自己多造点业,到头来也是一场空幻,你不可能由那里得到安乐解脱,只有烦恼、妄念越多,那些形式上的社

忍辱福德大无边

忍辱福德大无边 广钦老和尚:忍辱的人福德大福报大忍辱的人福德大福报大第一节广钦老和尚关于忍辱的开示汇集1.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2.有功夫的人,耳朵不听人的是非,眼睛不看人的善恶,人家毁谤我们,骂我们恶人善人,都当做没听到、没看到,收摄六根不外驰。只有那些没功夫的人,才整天窥伺他人的是非,斤斤计较。3.修就是要修这些坏的、恶的,这些逆因缘,会启发出我们的智慧与知识,成就我们的忍辱行,让我们处处无挂碍。当我们的智慧发展到某一程度时,就能折服某一程度的烦恼,所以,越是会修行的人,越是喜欢在逆境中修。 4.修行就是在修我们这忍耐性,修这种种逆境,凡事要能忍才是修行。舒适顺意的境界有什么可修?就是要在横逆的环境去磨、去修,万般事总要顺别人意思,事事忍辱,最后终会有好处,如果再分个我是他非,烦恼就惹上来了。 5.一心念佛,最重要的要能忍辱,什么事情不顺眼,就把耳朵关起来,眼睛闭起来,装着没听到、没看到,睁一眼、闭一眼,对人要和颜悦色,再怎么说,修行就是忍辱这两个字。 6.忍辱是修行之本,戒中也以忍辱为第一道,忍辱是最大福德之

处,能行忍的人,福报最大,也增加定力且消业障、开启智慧。7.对于他人的侮辱,能忍下来,便是我们的福报,以后还会慢慢地开智慧,忍辱也是在开我们的智慧。8.譬如说:别人骂你,那是消灾,给你不好的脸色看,那是‘最上供养’,要没有分别,如获至宝。对厨房的饭菜,如果嫌好嫌坏地挑剔,自己本身会损福,反而还增加煮的人的福气。9.受戒是受什么?是受忍辱,依忍辱修行是根本。依此去做,到哪里都能感化人,修忍辱即有德行,故人见生欢喜,亦可感化人。 10.任何横逆,就如同钱要让你赚,你不要,就是说境来了,你不修忍辱,反而起烦恼。11.什么事都能忍得下来,才会进步,就是自己对,也要向他忏悔,那就是你的功德了。12.打击我们的,你以为他是坏人,但是在修道来讲,是有帮助的,内心要感谢他。那是西方钱,你不会赚,反而跑去哭。 13.受了别人的攻击或批评,我们当忍受,即使是被人冤枉也得忍受,还要感到庆幸并感谢人家。14.忍辱即智慧。15.夸我们的,赞美我们的,那都不是明师;骂我们的,不管对与否,这才是真正明师。刺激我们的时候,就是在成就我们,当我们受到刺激时总会想:“这么瞧不起我,我就做给你看。”拿出这个志气来,成就已经在望。16.忍辱波罗蜜,不要说我要忍辱,亦不是感觉自己在忍辱,或压抑自己,这还有相,而是对境不觉得,这才叫做忍辱。如人家骂你时,你不觉得人家在骂你。第二节黄念祖老居士谈忍辱的六种境界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