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5.1.1明清帝国的兴替练习题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5.1.1明清帝国的兴替练习题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5.1.1明清帝国的兴替练习题新人教版

历史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本题2分)《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xiéháng(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 )

A. 扩大六部权力

B. 改革丞相制度

C. 扩大地方权力

D. 加强君主专制

2.(本题2分)明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财政、司法和军事。这一措施有助于( )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削弱地方行政权力

C.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3.(本题2分)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A. 特务统治的强化

B. 思想控制的强化

C. 文化专制的强化

D. 专制集权的强化

4.(本题2分)下图对联行文巧妙,其表达的意图是( )

A. 赞美唐朝繁荣开放

B. 嘲讽宋朝重文轻武

C. 抨击明朝专制皇权

D. 颂扬清朝帝王功德

5.(本题2分)我国古代,自秦汉到明清,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④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6.(本题2分)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在经济上打击封建地主阶级的行动是

A. 陕北起义震惊全国

B. 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C. 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

D. 共进北京推翻明朝

7.(本题2分)下列政权中被农民起义推翻的是

①隋朝②唐朝③元朝④明朝

A. 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本题2分)某人是大明子民,他出生的那年明朝宗室发生了一场争夺皇位的内战。请你从以下有关他生活的四个片断中选出不可能是事实的一项

A. 清早起来埋头苦读“四书”“五经”

B. 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

C. 中年时被授予左丞相一职

D. 他的儿子被锦衣卫捉去拷问

10.(本题2分)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会导致权力的腐败,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对官吏的监察。下列各朝设置的机构或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御史大夫②门下省③提刑按察使司④军机处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11.(本题2分)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的是()

A. 秦始皇

B. 唐太宗

C. 宋太祖

D. 明太祖

12.(本题2分)顾炎武(明)在《日知录》中写道:“吴中(苏州一带)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

佃作者什九。”这主要反映了

A. 官吏贪赃枉法

B. 土地兼并严重

C. 民众不堪重负

D. 农民流离失所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材料中“帝”指谁?

(2)材料一中“帝方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

材料二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3)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

(4)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14.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⑴ 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中央机构设置?有何共同作用?

⑵ 上述图示反映出中央机构的变革呈现怎样的趋势?

⑶ 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15.在初三历史组集体备课中,王老师和申老师正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她们请你也来参与。

材料一

(1)观察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图1-3所代表的朝代及其在地方实行的行政制度。

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明史》

(3)材料三中的“帝”是指哪位皇帝?请写出丞相这一官职设立和废除的朝代。

16.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明清帝国的繁荣与危机,下面是他们的活动设计,请你根据要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1)在研究加强专制统治方面,我们选择了两个朝代,请帮我们把所缺内容完成。

(2)列举明清时期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和它们的共同作用。

(3)马克思曾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请说出清政府“不顾时势,安于现状”而采取的政策。并回答清朝实行此政策的根本目的。

18.16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中国逐渐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输给了西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明太祖废除宰相以后,皇帝直接管理政务……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随时可以逮捕、拘禁、处死官吏与百姓……朱元璋恢复科举制度时,规定读书人只能读“四书”……因此,这个政权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见的专横暴力。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的具体表现。

(2)材料二反映的是当时政府推行的哪一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这一时期“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中国输给西方的原因。

19.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落脚点,也是中国古代从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政治制度的改革】

材料一:仔细想来,两千年间,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加强皇权专制为宗旨,结果就是使专制越来越深刻……皇帝的“猜防”越甚,专制心思也就向着强化专制的方向自然而然地用力。

(1)总结明清两朝“加强皇权专制”的措施各一点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图示内容

【萌芽出现】

材料二:“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3)材料二中“工匠”与常主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政策解读】

材料三:“天朝特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4)材料三体现了乾隆帝什么样的思想?这种思想束缚下,他实施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唐代,考中进士即具备做官资格,由于宰相多是进士出身,时以应考进士科最为人崇慕。报考人数最多。考试允许普通人报考,为庶族中小地主,乃至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路。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1)材料一描述了唐代的什么制度?请根据材料归纳这一制度的作用

材料二

(2)材料二两个文本中的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

(3)读了材料三中古今名人的评述,结合材料一、材料二以及所学知识,请你对这一制度做出简要评价。

参考答案

1.D

2.C

3.D

4.D

5.A

6.C

7.A

8.C

9.B

10.A

11.D

12.B

13.(1)明朝。朱元璋

(2)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于皇帝一身

(3)军机处。

(4)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

14.⑴ 图1:唐朝;图2:元朝;图3:明朝。共同作用:巩固统治,加强皇权(加强君权)。

⑵ 趋势: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君主权力不断加强)

⑶ 古代中国机构的变革。

15.(1)图1:西周;分封制。

图2:秦朝;郡县制。

图3:元朝;行省制。

(2)汉武帝(刘彻)。

(3)明太祖(朱元璋)。

秦朝、明朝。

(4)清朝。

(5)错误;○;正确。

(6)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到清朝达到顶峰。

16.(1)①丞相制度(中书省);②锦衣卫;③东厂;④雍正帝;⑤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2)八股取士和文字狱;都加强了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了人民的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社会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3)闭关锁国政策;维护清朝的统治。

17.(1)<1><5><6><7>

(2)<4><8>

(3)<2>

(4)<1><7>

(5)<9>

18.(1)表现:废除宰相,皇帝直接管理政务;设置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导致中国的闭塞、停滞、落后,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3)原因: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政治制度落后;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未能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经济落后。

19.(1)明朝:废除丞相设六部;设立锦衣卫;八股取士等清朝: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

狱(各一点即可)

(2)A玉米 B、马铃薯 C、苏州 D、南京

(3)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4)狂妄自大,以天朝大国自居;闭关锁国;对外国侵略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最终导致中国在世界上落伍。

20.(1)制度:科举制。

作用: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或: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2)相同:都认为考试制度起源于中国。

说明:科举制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表述的意思与之相同即可)

(3)评价: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了朝廷。但明清科举形式趋向僵化(八股取士),不讲求实际学问,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技的进步。(或:束缚思想,摧残人才)

(注:从正反两方面评价,每个方面答出两点即可)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末试卷(九)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九) 一、选择题 1.我们能准确了解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主要依据的是() A.史书B.文物C.口头传说D.图片、音像 2.关于陶器与瓷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彩陶 B.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黑陶 C.陶器的发明是我国先民的专门发明,其它地方不可能制作 D.瓷器是我国独特的创造发明,唐三彩显示了高超的制瓷艺术 3.对本学期所学的基本概念,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史前时代”一般是指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 B.“中世纪”一般指的是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6世纪的欧洲社会 C.“宗法制”是根据血缘远近亲疏来决定继承权利的制度 D.“世俗生活”就是宋朝文人所过的高雅生活 4.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均为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国家,它们的共同点有() ①地处大河流域②以农业经济为主③地处亚非洲④诞生了世界性的宗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5.“尊王攘夷”是齐桓公为争霸而实施的政治谋略。这里的“夷”是指() A. 地处东南的吴、越二国 B. 威胁中原的周边少数民族 C. 南方强国楚国 D. 比较弱的诸侯小国 6.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 B.儒家学派战国的代表人物孟子提出“民为贵,君为轻” C.秦始皇对儒家思想采取了宽容的态度 D.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 7.将钱戏称为“孔方兄”,是因为古代铜钱是“圆形方孔钱”。历史上下令以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8.古代雅典经济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曾出现在尼罗河流域的古老文字是() A . B . C . D . 2. 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斯曾说:“它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这句评价适合用于() A . 希腊城邦 B . 古代埃及 C . 古代印度 D . 罗马帝国 3. 历史学家将中世纪基督教会控制下的欧洲称为“思想上的黑暗时代”,这是因为() A . 教会控制了文化实行神学教育 B . 教会权利凌驾于国家权利之上 C . 教会控制欧洲三分之一的土地 D . 教会征收高额赋税包括十一税 4. 《史记》作为一部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它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下列不属于史记内容的是()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孝文帝改革 C . 张骞出使西域 D . 大禹治水 5. 古代印度产生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等级() A . 婆罗门 B . 刹帝利 C . 吠舍 D . 首陀罗 6. 美国科学家迈克尔·哈特著有《人类史上最有影响的百位人物排名》一书,穆罕默德名列百位人物之一。这本书刚一出版,即成为畅销书。在这本书中有关穆罕默德的记述,你不可能看到的内容是() A . 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B . 完成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使命 C . 建立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 D . 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大帝国 7. 下图是某校为应邀来访的学者设计的讲座海报,符合该主题内容的有() ①华佗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②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③祖冲之编写《九章算术》,为我国数学领域取得成就 ④张仲景编定《黄帝内经》,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8.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A .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 . 北方战乱频繁 C . 北方统治者残暴 D . 南方经济发达 9.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战国时期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 . 荀子、董仲舒 B . 荀子、孟子 C . 商鞅、孟子 D . 韩非子、董仲舒 10. 春秋战国时期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历史与社会 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Array 右图是人类早期区域文明分布示意图,回答1-3小题。 1.下列关于人类早期区域文明说法有误的是() A.从文明类型来看,AB属于海洋文明,CDEF属于大河文明 B.B地区在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民主制度达到全盛 C.金字塔、太阳历、象形文字是C地区典型的文明成就 D.D地区的《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 E地区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列说法与史实不符的是()A.甲:“我是一名祭司,整个国家唯我独尊” B.乙:“本国王把持国家军政大权,但与武士同属第二等级” C.丙:“我是一个家缠万贯的大商人,金钱就是我身份的象征” D.丁:“我很苦恼,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3.E区曾诞生了世界性宗教,下列关于该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宗教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古兰经》是其根本经典 B.该宗教宣扬“众生平等”,把希望寄托于“救世主”耶稣 C.阿育王派僧侣大力弘扬该宗教,形成东传、西传两条传播路线 D.西汉末年,该宗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对日后我国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4.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一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三国两晋南北朝 5. 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 6. 右图是我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形势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了西周时期形势图,实行分封制,巩固周天子的统治 B. 反映了春秋时期形势图,其中②为“五霸”齐桓公封地 C.反映了战国时期形势图,其中③为“七雄”的秦国 D.反映了东汉末年形势图,地方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军阀割据 7.郭沫若:“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这春秋战国 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因为这一时期出现了() A.“富国强兵”的改革风潮 B.“一统天下”的兼并浪潮 C.“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典 D. “休养生息”的治世局面 8.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集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智慧”是指( ) A.“兼爱”和“非攻” B.“无为”和“自然”

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含答案)

安吉县梅溪中学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编号:01 01 01 组名姓名主备人:上课时间:年月日审核人: 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明清帝国的兴替 【学习目标】 1.知道明清帝国的更替。 2.了解和归纳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的主要措施。 【学习重点】 了解明清两朝的兴替。 【学习难点】 分析明清时期由盛而衰的历程。 一、自主先学发现问题 (一)明朝的建立 1.1368年,_朱元璋_ (明太祖)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即现在的南京。 2.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上:废除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和迁都北京等 ;经济上: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等政策 。影响:(在课本中标出) 强化皇权,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朱棣在位期间。。。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3.明末先后发生了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 (二)清朝的建立 1.后金的建立: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脱明独立,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2.满洲的兴起: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 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3.清军入关: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驻守山海关的将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起义军。 4.清朝的发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很快达到中国历史上的新高峰。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神宗朱翊钧(1563—1620年)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懒皇帝,在位48年,竟有近40年不上朝,不理政事;明熹宗1620—1627年在位,他喜欢木工,即位之后不理朝政,任由魏忠贤等宦官擅权,朝政日益败坏。材料二:明代后期,皇室贵族疯狂侵占土地,万历皇帝一次赐给 自己的儿子福王土地2万顷,导致土地高度集中“若夫贫民,已 无立锥之地”。 材料三: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共在位17年,有13年出现 大范围的严重灾害,旱灾、蝗灾、水灾、雹灾,史书记载“海啸, 坏民居数万间,溺数万人”“千里雨雹”“畿南、山东、河南、山 西、浙江旱”“百姓食土”等 材料四明末形势图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说明明朝政府腐败不堪,统治腐朽; 材料二说明明朝后期土地兼并恶性发展; 材料三说明明朝后期自然灾害频繁,百姓无法生存。 (2)有人说明朝灭亡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忧也有外患,结合材料 和图片,说说明朝最主要的“内忧”和“外患”分别是什么 “内忧”主要指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先后起义,李自成建立大顺 政权; “外患”主要指明朝东北部女真族人兴起,建立了政权。 (3)李自成率领的起义队伍提出“均田”的口号,得到当时广大 百姓的欢迎,请用材料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其中的原因。 “若夫贫民,已无立锥之地”。 三、课堂小结 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绘制本节课的知识树。 四、课堂检测 1.为加强皇权,在中央废除丞相的朝代是(D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2.下列措施有利于明太祖加强皇权的有(D ) ①废除丞相②分封藩王③设厂卫特务机构 ④创内阁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明代前期,率领着庞大的远洋船队七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通道的是(A ) A. 郑和 B. 郑成功 C. 戚继光 D. 朱棣 4.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有( A ) ①明朝日趋腐败②统治者对后金用兵③连年天灾④商品经济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清初,在长江中下游和两广、福建地区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的政权是(A ) A.南明政权 B.大顺政权 C.大明政权 D.复明政权 五、布置作业 【作业】作业本: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期末试卷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人类诞生的标志是() A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B 直立行走 C 采摘果实 D 攀拉树枝 2、恩格斯说:“磨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下列已会人工取火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蓝田人 D 山顶洞人 3、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共同发挥了作用。从下列选项中,挑出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①自然条件的作用②劳动的作用③直立行走④饮食习惯的变化⑤古猿特有的体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4、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 A 东亚地区 B 南亚地区 C 北非地区 D 西亚地区 5、华夏族的人文始祖是() A 嫘祖 B 皇帝 C 炎帝和黄帝 D 蚩尤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 A 商纣 B 禹 C 启 D 周文王 7、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大盂鼎 B 带枷铜俑 C 司母戊大方鼎 D 四羊方尊 8、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来源于下列哪一国的太阳历() A 古埃及 B 古印度 C 古罗马 D 古希腊 9、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是() A 古代美洲人 B 古代印度人 C 古代埃及人 D 古代阿拉伯人 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开始于() A 战国 B 商朝 C 夏朝 D 春秋 11、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①村落的产生②火的利用③文字的发明④国家的产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2、古希腊文明的开端是() A 爱琴文明 B 雅典文明 C 斯巴达文明 D 罗马文明 13、下列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 A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 B 在中世纪,欧洲的思想和文化教育基本上为基督教及其教会所垄断 C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是指封臣和封君之间没有互有义务的封建主从关系 D 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成为西方近代科学的源头 14、《诗经》中所唱的诗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A 宗法制 B 礼乐制度 C 分封制 D 世袭制 15、“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A 宋襄公 B 晋文公 C 秦穆公 D 齐桓公 16、下列哪一派的思想从西汉时期开始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A 道家 B 墨家 C 儒家 D 法家 17、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三国是指() A 魏吴汉 B 魏蜀吴 C 曹孙刘 D 魏晋吴 18、“贞观遗风”指的是哪位皇帝在位统治的历史时期是() A 唐太宗 B 武则天 C唐玄宗 D 唐中宗 19、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 司马迁的《史记》 B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C 班昭的《后汉书》 D 班固的《汉书》 20、沟通欧亚两块大陆,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是() A 陶瓷之路 B 丝绸之路 C 新海上丝绸之路 D 新丝绸之路 21、两宋时期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区域是() A 黄河流域 B 长江上流域 C 珠江流域 D 长江中下游流域 22、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的中国古代戏剧家是() A 曹雪芹 B 关汉卿 C 罗贯中 D 施耐庵 23、《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社会状况?() A 秦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元朝 24、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 地方军阀割据 B 南北政权对峙 C 民族政权并立 D 战乱长期不息 25、自东汉三国以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至两宋时期完成。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有很多,下列最恰当的选项是() ①北方频繁战乱破坏经济,南方相对和平促进经济发展;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③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⑤南方政权的建立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⑥三国前南方的经济实力吸引了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 A 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⑤ D ①②③ 26、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 A 春节 B 中秋节 C 清明节 D 儿童节 27、南宋的都城临安指的是现在的() A 大都 B 泉州 C 广州 D 杭州 28、你对传说故事和考古学家的发掘证实之间的联系的理解是() ①传说故事包含了一定的事实成分;②传说故事浓缩地反映了文明起源时期社会的巨大变动和无数先民们的创造和发明;③传说故事中的历史事实可以通过考古发掘来印证;④传说故事和考古发掘都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明清帝国的兴替》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明清帝国的兴替》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2-2-1 列出秦代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 2-2-2 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2-2-3 知道从秦代到秦代中国历史版图的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大势。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更迭顺序、时间,理清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在此期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起到关键作用的历史人物,认识他们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知道明朝的疆域范围,明确统一是中国发展大势。了解明末清初农民起义情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的拓展,学习从明到清的更替过程。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明朝灭亡和清朝建立的历史必然。通过思考、课堂讨论,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史为鉴,通过对明清帝国兴替的学习,明白朝代更替的规律,知道统治者采取正确政策的必要性。通过对古代王朝时序的排列,树立起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历史观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知道明清朝代的更替 教学难点:探究明清兴替的原因,明白朝代更替的规律 四、教学策略 通过让学生制作王朝更替的时序表,掌握中国历史发展脉络;通过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历史图片、地图、资料等,使学生获得丰富、典型的感性材料,把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明清帝国的兴替 一、明朝 1.明朝的建立 2.明朝疆域 3.明朝的兴盛的原因和表现 4.明朝灭亡 二、清朝 1.女真兴起和清朝建立 2.清初统治者的政策 七、教学反思 1.本课时内容的设计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从导入开始就要求学生回忆上册所学历史知识,并且准确制作年代尺或时序表,这不仅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为基础,而且还要掌握制作年代尺或时序表能力。 2.探究明清兴替的原因是本课时的难点,难点突破的方法选择运用材料让学生阅读、思考并对比不同的统治政策导致不同的社会结局,可以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兴或替是与统治政策有密切相关的。这一处理方法是本课时的一个亮点。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课程标准〗 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明清帝国的更替过程,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找明清建立和文字狱的有关资料,增强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男女生对抗赛,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 通过对比唐朝科举制度和明清科举制度的不同,培养生生合作交流的个人素质和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明清专制统治的表现及危害,初步培养民主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难点培养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学生知识掌握状况和已有经验情况:学生在近一年的历史学习中,已经对历代加强皇权的情况有所了解;在学习“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时对科举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明清文字狱的故事广为流传,对学生影响较深。 初一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初一学生的认知、兴趣、道德情感等多为感性的体验,且对其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基于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专制主义统治,有利于学生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教材分析 1.明清两朝是中华帝国的晚期,中国封建制度已开始走向没落。明朝建立之初,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为了对日益变化的社会进行严密控制,明清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专制统治,如加强皇权、八股取士与文字狱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巩固了封建统治,但却不能阻止衰落危机的到来。 2.本课共设有三目:第一目“明清帝国的更替”主要讲述了这一时期明清的朝代更迭,是以下两目学习的基础;第二目“皇权的高度膨胀”和第三目“八股取士和文字狱”分别是从政治和思想的角度来说明明朝和清初专制统治加强的情况。这两目条理清晰,有利于学生概括总结能力的形成,但理解起来有难度。 教材处理 1.专制统治是贯穿历史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但以前并没有明确提出。所以,在本节课中提出有些突然,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断层。基于以上考虑,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先是引导学生回忆秦汉以来的专制统治情况,并以此切入主题,加深学生对专制的理解。 2.顾炎武和龚自珍对八股取士及文字狱的评价概括了思想专制的危害,有助于学生对八股文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故引用到教学中。 课前准备 1.组织学生查找明清建立和文字狱的有关资料。 2.教师分析学生可能提出和遇到的问题,查找有关书目,做好准备。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及答案

200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质量调测试卷 2006.4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温馨提示:①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②请将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写在卷Ⅱ上 .....。 卷Ⅰ 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共20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分) 1、最早的手工工场出现于14世纪欧洲的(▲)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2、中国出现手工工场是在(▲)时期 A、两宋 B、元明 C、明清 D、清末 3、17、18世纪的西欧先进思想家们发动启蒙运动,是为了张扬(▲) A、自然的力量 B、人类的力量 C、理性的力量 D、宗教的力量 4、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葡萄牙 B、荷兰 C、英国 D、西班牙 5、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 A、西班牙、葡萄牙 B、西班牙、意大利 C、西班牙、英国 D、英国、法国 6、第一个找到通往东方新航路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加马 D、麦哲伦 7、法国大革命前,资产阶级属于(▲) A、第一等级 B、第二等级 C、第三等级 D、统治阶级 8、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国家中最早来中国的是(▲) A、商人 B、政府使节 C、传教士 D、军队 9、19世纪末,工业发展势头超过英国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A、美、法 B、美、德 C、法、德 D、法、意 10、第1届现代奥运会的举办地在雅典,那么第29届现代奥运会的举办地将在(▲) A、罗马 B 、巴黎 C、伦敦 D、北京

11、左边漫画反映的现象最终完全成为现实是 在(▲)条约签订之后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尼布楚条约》 12、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是(▲) A、万松书院 B、万木草堂 C、京师大学堂 D、同文馆 1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诗为谭嗣同绝命诗, 诗中的“贼”指(▲) A、袁世凯 B、封建顽固派 C、李鸿章 D、光绪 14、《革命军》的作者是(▲) A、邹容 B、孙中山 C、章太炎 D、陈天华 15、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是在(▲) A、1911年 B、1912年 C、1910年 D、1905年 16、1851年伦敦博览会是展出新工业产品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可 能包括(▲) A、铁路设备和电动机 B、电灯和水力纺纱机 C、蒸汽机车和铁路设备 D、电话机和蒸汽纺纱机 17、下列各项中,不是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共同点的是(▲) A、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C、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资产阶级取得了胜利,掌握了政权 18、19世纪之所以被称为“科学的世纪”是因为(▲) A、发明了蒸汽机和蒸汽机车 B、开始了工业革命 C、世界各国都重视科学研究 D、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19、下列史实能体现清初建立者对国家统一作出贡献的是(▲) ①承建避暑山庄,皇帝经常接见蒙古王公、西藏政教首领等 ②土尔扈特部回归时受到乾隆皇帝的亲自接见 ③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④粉碎了受沙俄支持的天山南部回部贵族叛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辛亥革命②虎门销烟③洋务运动④鸦片战争 ⑤戊戌变法⑥甲午战争 A、②④③⑥⑤① B、②④⑥③⑤① C、④②⑤①③⑥ D、④②⑥③⑤①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最早的手工工场出现于14世纪欧洲的( ▲ )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意大利 2、中国出现手工工场是在( ▲ )时期 A 、两宋 B 、元明 C 、明清 D 、清末 3、17、18世纪的西欧先进思想家们发动启蒙运动,是为了张扬( ▲ ) A 、自然的力量 B 、人类的力量 C 、理性的力量 D 、宗教的力量 4、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 ) A 、葡萄牙 B 、荷兰 C 、英国 D 、西班牙 5、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 ▲ ) A 、西班牙、葡萄牙 B 、西班牙、意大利 C 、西班牙、英国 D 、英国、法国 6、第一个找到通往东方新航路的航海家是( ▲ )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达·加马 D 、麦哲伦 7、法国大革命前,资产阶级属于( ▲ ) A 、第一等级 B 、第二等级 C 、第三等级 D 、统治阶级 8、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国家中最早来中国的是( ▲ ) A 、商人 B 、政府使节 C 、传教士 D 、军队 9、19世纪末,工业发展势头超过英国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 A 、美、法 B 、美、德 C 、法、德 D 、法、意 10、第1届现代奥运会的举办地在雅典,那么第29届现代奥运会的举办 地将在( ▲ ) A 、罗马 B 、巴黎 C 、伦敦 D 、北京 11、左边漫画反映的现象最终完全成为现实是 在(▲ )条约签订之后 A 、《辛丑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南京条约》 D 、《尼布楚条约》 12、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是(▲ ) A 、万松书院 B 、万木草堂 C 、京师大学堂 D 、同文馆 1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 快哉!”此诗为谭嗣同绝命诗,诗中的“贼”指( ▲ ) A 、袁世凯 B 、封建顽固派 C 、李鸿章 D 、光绪 14、《革命军》的作者是( ▲ ) A 、邹容 B 、孙中山 C 、章太炎 D 、陈天华 15、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是在( ▲ ) A 、1911年 B 、1912年 C 、1910年 D 、1905年 16、1851年伦敦博览会是展出新工业产品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可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期末试卷全国通用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姓名 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人类诞生的标志是() A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B 直立行走 C 采摘果实 D 攀拉树枝 2、恩格斯说:“磨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下列已会人工取火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蓝田人 D 山顶洞人 3、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共同发挥了作用。从下列选项中,挑出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①自然条件的作用②劳动的作用③直立行走④饮食习惯的变化⑤古猿特有的体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4、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 A 东亚地区 B 南亚地区 C 北非地区 D 西亚地区 5、华夏族的人文始祖是() A 嫘祖 B 皇帝 C 炎帝和黄帝 D 蚩尤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 A 商纣 B 禹 C 启 D 周文王 7、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大盂鼎 B 带枷铜俑 C 司母戊大方鼎 D 四羊方尊 8、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来源于下列哪一国的太阳历() A 古埃及 B 古印度 C 古罗马 D 古希腊 9、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是() A 古代美洲人 B 古代印度人 C 古代埃及人 D 古代阿拉伯人 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开始于() A 战国 B 商朝 C 夏朝 D 春秋 11、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①村落的产生②火的利用③文字的发明④国家的产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2、古希腊文明的开端是() A 爱琴文明 B 雅典文明 C 斯巴达文明 D 罗马文明 13、下列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 A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 B 在中世纪,欧洲的思想和文化教育基本上为基督教及其教会所垄断 C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是指封臣和封君之间没有互有义务的封建主从关系 D 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成为西方近代科学的源头 14、《诗经》中所唱的诗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A 宗法制 B 礼乐制度 C 分封制 D 世袭制 15、“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A 宋襄公 B 晋文公 C 秦穆公 D 齐桓公 16、下列哪一派的思想从西汉时期开始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A 道家 B 墨家 C 儒家 D 法家 17、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三国是指() A 魏吴汉 B 魏蜀吴 C 曹孙刘 D 魏晋吴 18、“贞观遗风”指的是哪位皇帝在位统治的历史时期是() A 唐太宗 B 武则天 C唐玄宗 D 唐中宗 19、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 司马迁的《史记》 B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C 班昭的《后汉书》 D 班固的《汉书》 20、沟通欧亚两块大陆,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是() A 陶瓷之路 B 丝绸之路 C 新海上丝绸之路 D 新丝绸之路 21、两宋时期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区域是() A 黄河流域 B 长江上流域 C 珠江流域 D 长江中下游流域 22、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的中国古代戏剧家是() A 曹雪芹 B 关汉卿 C 罗贯中 D 施耐庵 23、《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社会状况?() A 秦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元朝 24、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 地方军阀割据 B 南北政权对峙 C 民族政权并立 D 战乱长期不息 25、自东汉三国以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至两宋时期完成。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有很多,下列最恰当的选项是() ①北方频繁战乱破坏经济,南方相对和平促进经济发展;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③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⑤南方政权的建立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⑥三国前南方的经济实力吸引了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 A 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⑤ D ①②③ 26、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 A 春节 B 中秋节 C 清明节 D 儿童节 27、南宋的都城临安指的是现在的() A 大都 B 泉州 C 广州 D 杭州 28、你对传说故事和考古学家的发掘证实之间的联系的理解是() ①传说故事包含了一定的事实成分;②传说故事浓缩地反映了文明起源时期社会的巨大变动和无数先民们的创造和发明;③传说故事中的历史事实可以通过考古发掘来印证;④传说故事和考古发掘都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 饺子 B 交子 C 刘家功夫针 D 银票

明清帝国的兴替

明清帝国的兴替 导入新课: 【诗】+图片(故宫) 紫禁城七律 金碧辉煌紫禁城,红墙宫里万重门。 太和殿大乾清静,神武楼高养性深; 金水桥白宁寿秀,九龙壁彩御花芬, 前庭后院皇家地,旷世奇观罕见闻。 【师】你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吗? 【生】故宫 【师】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你知道故宫是哪两个朝代的皇宫? 【生】明清两代 【师】故宫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它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形式完全遵从了古代宗法礼制的要求,是中国两千多年专制皇权思想的集中体现。金碧辉煌的紫禁城见证了明清两朝最后的盛世,但盛世的繁华背后却隐藏着帝国的危机。那么盛世和危机分别体现在哪里呢?这就是《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所要探索的内容。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的《第一框明清帝国的兴替》。 讲述新课: (一)明帝国的兴衰 1、明朝的建立 【师】先来看一下明帝国的兴衰。明朝建立的背景是什么? 【生】元朝末年,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激化,激起大规模农民起义。 【师】在众多的起义军中,是谁在何时推翻元朝,建立明朝? 【生】1368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 【师】元朝定都在哪里? 【生】应天(今江苏南京)(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改名应天府) 【师】朱元璋被称为? 【生】明太祖 【师】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资料具体来了解一下朱元璋。 【材料】 朱元璋(公元1328-1398年),幼名重八,改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人,明朝开国皇帝,太祖。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之家,少年时曾为地主牧童。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朱元璋的家乡遭旱蝗灾害,瘟疫流行,他的父母及兄长都在这场灾难中相继死去。为了糊口,朱元璋投皇觉寺出家当和尚。但不久后的饥荒使得他不得不离开寺院外出化缘,游食于皖西、豫东三年,历经磨难。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期末模拟试卷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期末模拟试卷 命题人:安吉外国语学校陈以全 【各位同学,你们好!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就到期末了。相信本学期你在社会课老师的引领下,收获不小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次回顾历史,走进人类创造的灿烂的古代文明吧!本试卷实行开卷考试,满分100分,时间70分钟。】 一、史海拾贝(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你选出最佳答案填入括号。每题2分,共44分) 1、下列原始居民位于浙江境内的是() A、河姆渡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半坡人 2、犹太人为了反抗暴政而建立起来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3、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中最有可能碰到的是() A、法老在役使大批奴隶建造金字塔 B、商人的女儿与官吏禁止通婚,等级森严 C、很多手工业者从事青铜铸造业 D、柏拉图在和学生们探讨哲学问题 4、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的是() 、、 D、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 ) A、夏朝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6、欧洲法学的渊源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表法》 C、《陶片放逐法》 D、《商鞅变法》 7、安吉灵峰寺反映了▲文化景观。() A、基督教 B、耶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8、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其中流经现在浙江省的一段是() A、邗沟 B、江南河 C、永济渠 D、通济渠 9、中世纪前期,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 A、佛教 B、哲学思想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0、某影视剧组请你当历史顾问,参加审核剧组提交的唐朝长安街场景布置计划,你会指出下列哪一项计划不可行?() A、街上客商往来不绝 B、很多时尚女人穿男装、戎装 C、街上有专门经营少数民族食品的店铺 D、人们用纸币交易 11、我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是()

《明清帝国的兴替》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 第五单元《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第一课第一目《明清帝国的兴替》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2-2-1列出秦代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 2-2-2列举秦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2-2-3知道从秦代到秦代中国历史版图的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大势。 二、【教材简析】: ▲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结合课标以及八年级相关内容,这一课内容放在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的第一框,旨在通过对明清朝代更替的了解,让学生感知历史的兴替,了解明清时期的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 ▲要点提示:知道元明清三朝的更替;知道朱元璋、李自成、努尔哈赤等历史人物;明朝兴衰以及明末农民起义;清朝前期的兴盛。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⑴了解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更迭顺序、时间,理清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⑵知道在此期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起到关键作用的历史人物;⑶清楚明清兴盛衰亡更替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史 料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描绘地图,了解明清疆域,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⑵学习明、清的更替过程,通过对材料、史料的研读,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明朝灭亡和清朝建立的历史必然; ⑶通过思考、课堂讨论,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史为鉴,通过对明清帝国兴替的学习,明白朝代更替的规律,知道统治者采取正确政策的必要性;通过对古代王朝时序的排列,树立起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历史观。 四、【教学重点】:知道明清朝代的更替【教学难点】:探究明清兴替的原因。 五、【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 ⑴通过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历史图片、地图、资料等,使学生获得丰富、典型的感性材料,把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⑵以史导论,论从史出;以学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成为真 正的学习主体者。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末试卷五

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今天通用的公历就来源于此。该历法的发明者是()A.古代印度人 B.古代巴比伦人 C.古代埃及人 D.古代中国人 2.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 ( ) A.象形文字金字塔 B.种姓制度佛教 C.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D.公元纪年基督教 3.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司母戊鼎、甲骨文等文物,可以了解我国哪一时期 的历史()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周 4.“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反映了西周的()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监察制 D. 宗法制 5. 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家 派往小县做官。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 6. 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回家,问人是否受伤,而不问马。此事反映了他() A. 有教无类 B. 克己复礼 C.“仁”的思想 D.“仁政”思想 7.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后来成为罗马法和欧洲法学渊源的是 ( ) A.《自然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 《汉谟拉比法典》 D.《拿破仑法典》 8.下列图片中的著名建筑与世界三大宗教无关的是() 9.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下能体现日本这一特色的是 ( ) A.大化改新 B.《汉谟拉比法典》 C.奴隶制民主政治 D.种姓制度

10. 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 文化交流中充当使者的是() A.阿拉伯人 B.西欧人 C.中国人 D.法兰克人 1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这首诗歌颂了秦王嬴政哪些功绩? () A.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 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修筑万里长城 D. 书同文,车同轨 12. 秦朝咸阳的一位商人,要购进一批粮食。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___ ___货币支付 货款。 ( ) A B C D 13. 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莘莘学子进入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汉武帝时,学生要进入全国最高学 府接受的是什么思想教育? ( ) A.法家思想 B.道家学说 C.儒学教育 D.墨家学说 14.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是() A.台湾府的设置 B.驻藏大臣的设置 C.伊犁将军的设置 D.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15. 我们通过《史记》可以查询到的史实有()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②“文景之治” ③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刘秀建立东汉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胡人汉服”“汉人胡食”反映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下列哪一项改革 凸显了这一现象() A.商鞅改革 B.张骞出使西域 C.昭君出塞 D.北魏孝文帝改革 17. 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它创立于() A.秦朝 B.西晋 C.隋朝 D.唐朝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期末试卷亲爱的同学:在社会老师的引领下,我们欣赏了一幅幅灿烂的古代社会画卷,了解了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传承,学会用历史学家眼光观察、分析、思考历史人物及事件。相信你已成为小小的历史学家,想必有许多体会与感悟想与别人分享与交流,来吧!让我们尽情地展示在这份期末试卷上吧! 1、本卷实行开卷考试,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2、答题必须用蓝、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去伪存真(用你史学家的眼光找出最佳答案。要求任选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其余两题当作兴趣题做,请在答题卷中用“Δ”标出,得分用于奖励。) 1、揭开人类起源谜底,推翻神灵造人说法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笛卡尔 D、达尔文 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半坡人 3、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是( )。 A、捕捉动物 B、制造工具 C、采集果实 D、烧烤食物 4、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相同之处是( )。①处于旧石器时代②懂得人工取火③会使用骨针④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 )。 A、东非 B、西亚 C、南亚 D、北非 6、流传于古代西亚的一部英雄史诗是( )。 A、《荷马史诗》 B、《奥德赛》 C、《古尔伽美什》 D、《诗经》 7、古代埃及最高传统者称为( )。 A、四方之王 B、法老 C、太阳神之子 D、神 8、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成文法典是( )。 A、古埃及的《汉谟拉比法典》 B、古中国的《禹刑》 C、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D、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 9、相传把全国分成“九州”的人是( )。 A、尧 B、舜 C、禹 D、汤 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开始于( )。 A、战国 B、春秋 C、夏朝 D、商朝 11、从2世纪到8世纪中叶,曾经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是( )。①罗马②阿拉伯③意大利 ④奥斯曼土耳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被称为西方文化之根的是( )。 A、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 B、爱琴文明 C、雅典和斯巴达克文明 D、埃及文明 13、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有( )。①柏拉图②阿基米德③亚里士多德④达芬奇 A、①② B、①③ C、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本卷满分l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为开卷) 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恰当的选项,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2.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首站拜谒了陕西桥山的黄帝陵,因为黄帝 ( ) A.是文字的发明者 B.曾经打败了炎帝 C.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 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3.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这部文学名作是 ( ) A.《荷马史诗》 B.《吉尔伽美什》 C.《天方夜谭》D.《十二表法》 4.假如你生活在半坡氏族公社时期,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将猪腿剁下,你使用的工具应该是下图中的 ( ) 5.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哪一文明成果出自该地区? (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佛教 D.凯旋门: 6.隋朝有一商人通过大运河由南向北运输货物,他从余杭出发坐船去洛阳,那么他必须经过下列哪个城市? ( ) A.江都 B.长安 C.涿郡 D.太原 7.“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句中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8.某人欲游览欧洲最古老的文明遗迹,应建议他去的国家是 ( ) A.英国 B.法国 C.希腊 D.意大利 9、伯里克利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他的话反映了哪一个城邦国家的政治状况? ( ) A.斯巴达 B.罗马 C.雅典 D.特洛伊 10.三千多年前南亚地区的种姓制度,社会成员是不平等的,经商的人在当时属于,处在。 ( ) A.婆罗门社会低层 B刹帝利社会顶层 C.吠舍社会中下层 D.首陀罗社会最低层 ll.假如下列历史人物在当时的四川地区购买房宅,最有可能用“交子”付款的是( ) A;杜甫 B。苏轼 C。李白 D.诸葛亮 12.下列世界文明中延绵不绝、生生不息,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是 ( ) A.印度文明 B.希腊文明 C.埃及文明 D.中华文明 13.“l、2、3、4、5、……”我们都认识这些阿拉伯数字,并经常和它们打交道。你知道这些阿拉伯数字最初是什么人创造的吗?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