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6-2020年)编制大纲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6-2020年)编制大纲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6-2020年)编制大纲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6-2020年)

编制大纲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二〇一五年七月

前言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2010年11月,水利部会同财政部等部局启动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79.38亿元,经过三年建设,初步建成覆盖全国2058个县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在近年汛期发挥了显著的防洪减灾效益,有效减少了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依据《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2013年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以下简称《2013-2015年实施方案》),在前期实施的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的基础上,明确了2013-2015年山洪灾害防治调查评价、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和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主要建设任务。

受2013-2015年实际安排投资限制,《2013-2015年实施方案》中部分任务没有安排开展建设,尤其是约80%(1300多条)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尚未安排。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和山丘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更加集中,流动性更强,又对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16-2020年需要中央、地方继续加大投入,尽快完成《2013-2015年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任务,同时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对山洪灾害防治的新要求,在重点防治区构建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1、非工程措施建设。继续完善各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强化信息共享和综合应用,继续开展平台延伸到乡镇及视频会商系统建

设,利用大数据、云服务、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提高系统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数据运行维护效率,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逐步开展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社会服务;根据标准升级、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及前期设施设备更新换代需求,对部分监测预警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提标升级),提高可靠性和保障能力,重点加强学校、旅游景区等人口密集地区的预警能力建设;开展山洪灾害补充调查评价,复核和检验调查评价成果,率定分析预警指标,提高精准度,集成、挖掘分析与利用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开展山洪灾害综合保障体系建设,在重点地区配置必要的救援设备,逐步加强技术服务能力,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持续开展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开展山洪灾害防治重点县示范建设。

2、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根据试点经验加大山洪沟防洪治理力度,以保护居民区人员生命安全为重点,守点固岸,对山洪沟沿岸村落、城镇、集中居民点、重要基础设施等采取护岸、堤防等治理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形成综合防御体系。

目录

前言............................................... I 一、项目背景 (1)

(一)前期项目进展及成效 (1)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和紧迫性 (5)

二、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 (7)

(一)目标 (7)

(二)范围 (7)

(三)任务 (7)

三、非工程措施建设 (10)

(一)自动监测站网建设 (10)

(二)监测预警平台 (11)

(三)调查评价 (13)

(四)预警设施设备 (14)

(五)群测群防体系 (15)

(六)综合保障体系建设 (16)

(七)山洪灾害防治重点县示范建设 (17)

四、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 (22)

(一)治理原则 (22)

(二)治理范围 (23)

(三)治理标准 (23)

(四)治理措施 (24)

五、投资概算 (26)

(一)概算依据 (26)

(二)概算说明 (26)

六、建设与运行管理 (27)

(一)建设管理 (27)

(二)运行管理 (28)

七、保障措施 (30)

(一)组织领导 (30)

(二)资金落实 (30)

(三)前期工作 (31)

(四)建设管理 (31)

(五)监督检查 (31)

(六)运行管理 (32)

八、效益分析 (33)

(一)社会效益 (33)

(二)经济效益 (33)

(三)环境效益 (33)

一、项目背景

(一)前期项目进展及成效

1、有关规划

山洪灾害防御是我国防洪减灾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我国山丘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强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频发多发重发,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群死群伤事件时有发生。上世纪90年代前,全国每年山洪灾害死亡人数约占洪涝灾害死亡总人数的2/3,新世纪以来上升到80%左右。

开展山洪灾害防治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2006年国务院批复了水利部等5部局联合编制的《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以下简称《山洪规划》)。2010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实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基层防御组织体系,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2010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31号)。2011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2、前期项目建设情况

(1)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2010-2012年)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以《山洪规划》为依据,2010年11月,水利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联合开展了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计划用3年时

间,初步建成覆盖全国29个省(区、市)305个地市的2058个县级山洪灾害防治区的非工程措施体系。

(2)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3-2015年)

依据《总体规划》,2013年5月水利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以下简称《2013-2015年实施方案》,在前期实施的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的基础上,明确了2013-2015年山洪灾害防治调查评价、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和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三项主要建设任务。

3、项目建设成效

(1)建设成果

通过2010-2015年项目实施,建设完成全国2058个县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29个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305个地市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网络互联互通和监测预警信息的实时共享,构建山洪灾害防治技术体系,在已安排建设的312条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区域初步构建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完成自动雨量站4.5万个,自动水位站1.7万个、简易雨量报警器31万个,简易水位监测站7.8万个,无线预警广播23万多个,手摇警报器41万多个,铜锣、号和口哨等简易报警设备92.7万台套,编制县、乡、村和企事业单位山洪灾害防御预案27万件,制作警示牌、宣传栏100万块,发放明白卡7686万张,组织演练529万人次。

基本完成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任务,收集全国山洪灾

害防治所需各类基础数据,初步查清山洪灾害防治区范围、53万个小流域基本特征和暴雨特性、58万个村庄的人员分布、社会经济和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分析小流域洪水规律,评价防治区25万个重点沿河村落的防洪现状,具体划定山洪灾害危险区、明确转移路线和临时避险点,更加合理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

(2)项目成效

通过项目建设,创造性地建设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专群结合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填补了我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空白,探索了不同区域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特点,发挥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同时,延伸和扩展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显著提升了我国基层防汛决策指挥能力,初步建立了山洪灾害防御技术标准体系,创新了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培养了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奠定了我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基础。

近年我国气候异常,局地暴雨强度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频发多发。各地利用已建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及时预警,有效避险,极大减轻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统计,已建项目累计发布转移预警短信3100多万条,启动预警广播14.8万次,转移人员1850万人次,避免人员伤亡数十万人次。例如,2013年4月29日,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降大到暴雨,县防汛指挥部根据山洪灾害预警系统获取的水雨情信息,安全转移人口2252人,无人员伤亡。2013年5月15日,广西自治区桂林市恭城县普降暴雨,山洪暴发引发泥

石流,造成倒房77户174间。恭城县防汛办提前通过山洪灾害无线预警广播系统反复发布语音预警,共发送预警信息427条次,提前转移群众10020人,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2013年7月17日至18日,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遭遇50年一遇特大暴雨、宜昌市远安县遭遇大暴雨,已建的县级山洪非工程措施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794条、预警广播8次,基层山洪防御责任人启动应急预案,逐家逐户通知转移,共计避险转移2516人。2013年8月21日,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遭大暴雨袭击,21日8时累计降雨量达144.9毫米,是青海省有气象记录以来24小时降雨量极值。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监测预警系统上传雨水情信息,并发送预警信息1200余条,及时转移危险地段受威胁群众1545人,避免了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14年6月18日至19日,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突降暴雨,省防指通过通知、短信、广播电视发出预警,紧急转移3517户12321人,未造成人员伤亡,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2014年6月29日,四川省阿坝州小金、金川、壤塘三县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阿坝州利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发出预警信息,紧急转移安置群众8640人,避免2331人伤亡,成功实现大灾之中人员“零死亡”。2014年7月6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降雨量达到88.5毫米。该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发出雨量超警戒值的二级、三级警报,相关负责人接到预警信息后,迅速响应,连夜及时转移群众1095户4408人,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2014年

8月30日至9月2日,重庆市主城区和12个区县的267个雨量站超过100毫米,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发布预警信息,先后有5万余名群众安全撤离转移,避免伤亡5700余人,极大减轻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和紧迫性

《山洪规划》提出到2020年“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全面建成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在山洪灾害一般防治区初步建立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防灾减灾体系,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山洪灾害防治能力与山丘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规划目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汪洋2014年对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适合我国国情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初步建立,意义重大,成绩斐然。望再接再厉,确保实现至2020年的预定目标”。

受投资限制,《2013-2015年实施方案》中山洪灾害详查、山洪灾害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还没有开展,约80%(1300多条)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尚未安排,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仍需继续开展。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和山丘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更加集中,流动性更强,又对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山洪灾害防治是我国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

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目前,全国山洪灾害防治的任务依然艰巨,山洪灾害防御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因此2016-2020年需要中央、地方继续加大投入,尽快完成《2013-2015年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任务,同时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对山洪灾害防治的新要求,进一步提高重点区域的监测预警技术水平与保障能力、扩大群测群防覆盖范围与社会服务能力,在山洪灾害防治区持续开展宣传培训演练,不断提高山丘区群众主动防灾避险意识,逐步实现山洪灾害防治总体目标。

二、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目标

继续完成《山洪规划》、《总体规划》和《2013-2015年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任务和内容。充分利用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全面掌握我国山洪灾害的区域分布情况;建设完成专业监测预警与群测群防有机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并实现高效运行;完成全国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任务;形成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包括监测预警、群测群防、综合保障、社会服务和工程治理等系统,有效减少山洪灾害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二)范围

继续以《总体规划》和《2013-2015年实施方案》中的2058个县为建设对象,并根据近年来山洪灾害发生情况,在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基础上,将具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且不在2058个县范围内的县新增补充纳入本实施方案。(三)任务

2016-2020年,针对一般防治区、重点防治区,区别安排建设任务。对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山洪灾害防治重点区域,强化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主要开展以下建设任务。

1、非工程措施建设

继续完善各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强化信息共享和

综合应用,继续开展平台延伸到乡镇及视频会商系统建设。

升级完善省、地市级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云服务、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提高系统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数据运行维护效率,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逐步开展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社会服务。

根据标准升级、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及前期设施设备更新换代需求,对部分监测预警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提标升级),提高可靠性和保障能力,重点加强学校、旅游景区等人口密集地区的预警能力建设。

补充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相关工作,对新发现的山洪灾害区域进行补充调查评价,根据实际水雨情、灾情,复核和检验调查评价成果,率定分析预警指标,提高精准度,集成、挖掘分析与应用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

开展山洪灾害综合保障体系建设,在重点地区配置必要的救援设备,加强技术支撑保障,强化制度政策保障体系建设。

持续开展县、乡、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修订、宣传、培训和演练等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开展山洪灾害防治重点县示范建设。

2、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

根据试点经验加大山洪沟防洪治理力度,以保护居民区人员生命安全为重点,守点固岸,对山洪沟沿岸村落、城镇、集中居民点、重要基础设施等采取护岸、堤防等治理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形成综合防御体系。

3、水利部本级任务

继续开展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对项目建设实施管理;进行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数据成果的综合管理和数据整合应用开发,挖掘分析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进行国家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平台运行维护及升级完善;组织开展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技术支撑服务;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成果管理与应用推广。

三、非工程措施建设

(一)自动监测站网建设

目前,山洪灾害防治和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建设的自动监测站点总数已达9.5万个,站点密度总体已经达到规划要求,原则上不新增自动雨水情监测站点。“十三五”期间,主要依据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调整监测站点代表性不足或布局不合理的山洪灾害雨水情监测站点,并根据强降雨监测需求,局部少量补充雨水情监测站点。开展重点区域监测站点技术升级,提高部分监测站点的通信、供电保障能力,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根据各地需求,在重点区域建设图像(视频)监测站点。

1、监测站点调整和补充

山洪灾害防治、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建设的自动监测站点数量已基本达到规划要求,原则上不再大范围增加。根据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及近年山洪灾害发生情况,调整布设不合理的部分监测站点位置;根据局地强降雨监测需求,在站点密度不足的重点区域少量补充建设自动监测站。

2、重点区域监测站保障措施建设

针对重点区域部分监测设备通信保证率低、供电能力不足、设备老化或损毁等问题,开展通信保障能力建设,增加卫星通信信道;更换数据通信远程终端单元RTU,统一数据采集通信规约;主要监测站点进行双路供电改造,增加太阳能板功率和蓄电池容量,提高供电保障能力和运行可靠性。

3、重点区域图像(视频)监测站

根据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以及各地实际防御工作的需要,在重点区域受山洪灾害影响较大的沿河集镇或村落、重要水库及塘坝等重要部位,适当部署图像(视频)监测站。(二)监测预警平台

坚持以县为单元组织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责任体系,巩固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平台的现有基本功能,并延伸和拓展其服务功能。应用现代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各级监测预警平台、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各级防汛部门办公系统的整合应用,共享资源。升级完善各级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监测预警数据的集约化处理及监测预警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开展山洪灾害动态预警信息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提高山洪灾害预警预报能力。

1、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巩固和拓展

进一步巩固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功能,升级部分平台设备,开发部署监测预警站点运行状况监视管理系统,面向学校、旅游景区等薄弱环节进行监测预警信息服务。重点地区平台延伸到乡镇,配置预警信息访问终端设备和网络、视频会商系统设备,建设改造乡镇防汛值班会商环境,提高基层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建立与气象、国土、广电、旅游等部门的预警信息传播通道和联动机制,扩大预警范围,减少预警环节,提升预警效果。

2、数据同步共享系统建设

针对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对数据可靠性和时效性需求,以省或地市为实施单元,充分运用大数据、云服务、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和资源,建设统一的数据库,同步共享实时降雨、水位和流量等监测数据以及县级平台生成的预警发布、响应等数据,实现各级平台、监测站点、预警站点等运行状况的监视管理。

开发部署数据管理系统,对监测、预警数据及后台分析成果数据进行集约化和专业化处理,实现省、地市、县三级各类数据同步及共享,实现与相关部门(水文、气象、国土等)应用数据的交互。

3、试点省(地市)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升级完善

(1)监测预警信息社会化服务

选择试点省份,以省或地市为实施单元,开发部署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社会化服务软件,应用网站、微信、移动APP、官方微博、广播电视等手段,结合市场化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平台,丰富预警信息发布方式,根据定制需求定向推送监测、预警信息,扩大监测预警信息覆盖范围,提高信息发布的针对性、时效性。

(2)试点省山洪灾害预警预报信息服务

选择试点省份,开发部署省级山洪灾害预警预报分析系统,基于实时雨水情信息和气象临近数值预报,以小流域基本单元为基础进行网格化暴雨洪水动态模拟分析,确定山洪灾害不同预警等级风险范围,面向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基层单位和社会公众开展山洪预警预报信息生成服务,并与气象、

国土等部门进行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共享。

(三)调查评价

2013-2015年实施方案安排对487万km2防治区内的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居民点、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开展山洪灾害分析评价,以掌握山洪灾害防治区基本情况,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提供基础支撑。目前,已经完成一般防治区的调查分析评价和大部分重点防治区的现场详查和分析评价工作。

本实施方案安排前期尚未完成的调查评价任务,对新发现的一些山洪灾害危险区域进行补充调查;对调查评价成果进行检验、率定和复核,提高监测预警精准度;充分集成、挖掘分析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拓展应用范围。

1、山洪灾害补充调查评价

根据前期调查评价成果和近年来山洪灾害发生情况,按照相关山洪灾害调查和分析评价技术要求,继续开展《2013-2015年实施方案》中尚未完成的建设任务,并对新发现的山洪灾害区域进行补充调查和分析评价。以小流域为单元,深入调查分析山洪灾害防治区暴雨特性、小流域特征、社会经济和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分析小流域洪水规律,评价重点防治区内居民点、自然村落、集镇和城镇的防洪现状,科学划定山洪灾害危险区,分别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为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安全转移人员提供基础支撑。

2、调查评价成果检验、率定和复核

结合新发生的小流域山洪灾害事件,充分运用近年来各

类监测数据和历史洪水调查资料,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以省为单位,每年组织安排20%的县开展前期调查评价成果的检验、率定和复核工作,按照网格化、精细化管理要求,提高预警指标的精准度,确定预警范围和预警对象。

3、调查评价成果集成、挖掘分析和拓展应用

以省为单位,在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的集成和挖掘分析。通过小流域地形地貌、人口分布和暴雨洪水特征的综合分析,确定各县及全省山洪灾害高风险区和今后的重点防御对象;进行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的拓展应用,将调查评价成果共享服务于相关行业或部门,为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经济社会管理、水土保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运行管理等提供支撑。

(四)预警设施设备

通过2010-2015年项目建设,无线预警广播、简易雨量报警器、简易水位站、手摇警报器、锣鼓、高频口哨等预警设施设备已基本按要求配置。但伴随山丘区山洪灾害防御态势的变化,预警设施设备标准偏低、组件损毁老化、人口密集区域预警能力不足等问题凸显,亟需对预警设施设备进行补充升级改造,继续强化基层山洪灾害预警能力建设。

1、预警设施设备补充升级

在预警设施设备不足的区域补充布设预警设施设备;根据标准升级、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及前期设施设备更新换代需求,对重点区域的部分预警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提质

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应用时效,增强可靠性和保障能力;重点区域高标准配置无线预警设施设备,提升预警能力。

2、人口密集区域预警能力建设

在山丘区中小学校配备必要的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和监测、预警设施设备,包括监测站点、预警广播、室外预警显示屏、宣传培训和演练等。对旅游景区进行预警信息推送,建设预警标识,提供山洪灾害危险性提醒服务。

(五)群测群防体系

群测群防是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内容,与专业监测预警系统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形成“群专结合”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2016-2020年,按照《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持续、规范、长效组织开展建设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显著增强山丘区群众的主动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1、责任制体系完善

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按照防汛抗洪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干部党员包群众的“包保”责任制体系,并与已有的社区管理体系相结合,实现网格化管理。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旅游景区、工矿企业等单位均应落实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并与当地政府、防汛指挥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和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2、预案修订

按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导则》(SL666-2014)的要

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盖章) 重点任务: 所属地区: 推荐单位: 填报时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第一部分:承担单位和项目基本情况表 承担单位基本情况表

项目基本情况表

第二部分: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包括项目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目标。此部分应明确体现项目所符合的年度重点任务的具体内容。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二、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法人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承担单位股份构成及主要股东概况,单位组织架构,项目主要人员基本情况;项目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及规划,工艺装备水平,销售情况及在行业中地位,取得成果与社会效益,技术研发机构,近三年研发投入等。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重点是细分产品市场及重点装备、重点工程的需求情况(区分国内和国外),产品技术水平、技术来源和发展前景,国内外竞争对手情况。在产品生产纲领表中列出具体产品的型号、技术指标和生产规模。 四、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规模、地点,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及其合理性,重点设备用途、产品工艺及解决关键问题说明,需描述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并需附设备明细表(含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及价格),对于重大关键设备需进行设备单项论证。 项目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以及与产业上下游相关单位合作方案。 五、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开工时间,项目建设(土建、设备购置等)进展情况,当前形象进度,是否存在影响项目按计划实施的情况和问题,预计完成时间等。以前承担国家投资项目完成或进展情况,以及与本项目的关系说明。 根据项目总体进度,列出年度实施进度及年度实施目标。 六、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投资使用方案和资金筹措方案;按国家相关标准列出投资估算表(按工程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利息、铺底流动资金等细项列出),内容要全面,取费要合理。 七、财务经济效益测算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包括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实际生产纲领和投入产出进行科学计算。

企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编制大纲

企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编制大纲 一、现状与发展环境 (一)基本情况。 1.企业概况。 包括企业发展的历史沿革、现状综合描述,重点包括资产规模、产权结构、业务范围、主导产品、运营情况等。 2.组织机构。 文字叙述和列明企业组织结构图。 3.法人治理结构。 文字叙述或图表。说明目前企业组织形式(是按公司法还是企业法注册的)、法人治理结构的状况,包括重大问题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咨询层的层级和权责关系等。 4?二级企业(公司)情况。 文字叙述和表格。 表1-1 XXXX年(本规划期之前一年)二级企业(公司)基本情况

注:1、产权状况属性指企业(公司)属全资、控股(绝对控股、相对控股)或参股 2 、本规划期之前三年的财务数据应依据经中介机构审计以及省国资委审核的财务决算数据填写,其中前一年的可用预计数,下同。 5.主要经济指标。 包括本规划期之前三年的主要财务数据。 表1-2(本规划期之前三年)主要财务数据 6.企业主要业务构成情况。 表1-3 XXXX年(本规划期之前一年)企业业务构成表

7、能源消耗、资源利用和废弃物排放情况 包括主业板块或主导产品的单位能耗、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的数据,主要原材料和资源的消耗与利用,废渣、废气、废水等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等情况,可用文字叙述和表格表示。 表1-4 XXXX年(本规划期之前一年)能源消耗情况表 8.其他情况。 其它具有代表企业特色或特点的情况和数据,可用文字叙述和表格表示。 (二)企业发展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包括法律、政策、经济、科技等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2.企业所在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企业重组、资本流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发 展趋势。 3.企业主业和主导产品国内外市场分析。 包括主要产品(服务)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预测、市场份额(市 场占有率)等。

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效果评价补充规定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四年九月 目录 一、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效果分析 二、典型区域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经济评价 附件一:山洪灾害防治经济效益分析计算方法 附件二:典型区域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 为编制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统一防治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的方法,现依据《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技术大纲》(以下简称《技术大纲》)的有关要求,结合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专题研究——《山洪灾害灾情评估及防治综合效益分析研究》的成果,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的方法和技术要求补充规定如下: 一、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效果分析 山洪灾害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并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山洪灾害防治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免经济损失,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对于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山洪灾害防治规划,要求从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全面综合分析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社会效益 在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通过在防治区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包括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等。山洪灾害防治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减少受灾人口、减少人口伤亡;减轻人们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创伤;稳定社会,保证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保护重要基础设施(主要是交通线路);促进山丘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等。其中:减少受灾人口、减少人口伤亡,保护重要交通线路等效益,可采取实物量指标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他方面效益以定性分析为主。 (1)减少受灾人口、减少人口伤亡分析 通过采取一定的防治工程措施,对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和滑坡进行治理,可以避免山洪灾害发生或降低发生机率,避免或减少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建立山洪灾害监测、通讯及预警系统等非工程措施,可以提前预见山洪灾害的发生,提前做好人员转移,有效躲避灾害,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 在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可根据对某地区历年山洪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调查统计资料,结合本次防治规划可能受山洪灾害威胁范围内的人口分布情况以及典型区域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初步估算每年可减少的受灾人口数和每年可减少的人口伤亡数等,来反映山洪灾害防治在保护人民生命方面所取得的效益。 (2)保护重要交通线路条数和长度、每年可能减少破坏的交通线路长度分析 通过采取一定的防治工程措施,可以避免或减轻山洪灾害对交通运输线路的破坏,保护主要交通运输线的运行安全,避免交通中断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正常运转带来的不利影响,发挥交通在促进山丘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纽带作用。

项目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编写大纲

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编写大纲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建设背景 从区域发展及企业自身发展角度简要阐明项目提出的的主要依据及理由。 1.2 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 如种植项目之种植面积、作物种类、产量等;畜禽养殖项目之畜(禽)舍面积,养殖种类,畜禽存栏数、出栏数等;加工项目之车间面积,年生产能力等;流通类项目之库容、配送能力等。 1.3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 预期实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1.4项目设计依据和设计范围 第二章工艺设计 2.1 工艺技术方案 2.1.1项目工艺技术选择的原则或路线 2.1.2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2.1.3工艺流程说明 包括工艺流程框图、各工艺环节的技术参数或说明。 2.1.4 工艺技术可靠性和可得性 阐述所选工艺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及经济实用性。2.2 设备方案

2.2.1 设备选型 根据项目类别、工艺技术要求、建设标准选择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阐述拟选工艺设备和附属配套设备的依据和理由。 2.2.2 设备清单 编制仪器设备清单,将已有和新增分别列表;仪器设备清单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及主要技术参数说明等。 2.2.3 设备来源 第三章建筑、结构设计 3.1 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3.2 设计范围 3.3 设计内容及主要建筑(构筑物)清单 3.4 总图布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第四章给排水、采暖及通风设计 4.1 给排水、采暖及通风设计方案 4.2 给排水、采暖及通风建设内容 第五章电气设计 5.1 电气设计方案 含供电、电力、照明、防雷接地设计等。 5.2 电气设施设备建设内容 第六章农业生产措施及基础设施设计 6.1 基础设施设计

企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编制大纲

企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编制 大纲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企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编制大纲 一、现状与发展环境 (一)基本情况。 1.企业概况。 包括企业发展的历史沿革、现状综合描述,重点包括资产规模、产权结构、业务范围、主导产品、运营情况等。 2.组织机构。 文字叙述和列明企业组织结构图。 3.法人治理结构。 文字叙述或图表。说明目前企业组织形式(是按公司法还是企业法注册的)、法人治理结构的状况,包括重大问题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咨询层的层级和权责关系等。 4.二级企业(公司)情况。 文字叙述和表格。 表1-1 XXXX年(本规划期之前一年)二级企业(公司)基本情况

注:1、产权状况属性指企业(公司)属全资、控股(绝对控股、相对控股)或参股 2、本规划期之前三年的财务数据应依据经中介机构审计以及省国资委审核的财务决算数据填写,其中前一年的可用预计数,下同。 5.主要经济指标。 包括本规划期之前三年的主要财务数据。 6.企业主要业务构成情况。

7、能源消耗、资源利用和废弃物排放情况 包括主业板块或主导产品的单位能耗、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的数据,主要原材料和资源的消耗与利用,废渣、废气、废水等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等情况,可用文字叙述和表格表示。 8.其他情况。 其它具有代表企业特色或特点的情况和数据,可用文字叙述和表格表示。 (二)企业发展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包括法律、政策、经济、科技等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2.企业所在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企业重组、资本流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3.企业主业和主导产品国内外市场分析。 包括主要产品(服务)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预测、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等。 (三)竞争力分析 分析企业的发展条件及与竞争对手在主业方面的优劣势、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等。 1.企业发展条件对比分析。 本企业与国际国内对标企业在体制、机制、地域、资源控制能力、管理、人才、技术、营销等方面的比较分析。 2.企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对标。

山洪灾害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 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版本号: 编制单位: 实施日期:年月日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 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区概况 旬邑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咸阳市辖境北端,地处关中北界,和甘肃省接壤。全县土地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11镇、3社区、187个行政村(311个自然村)、28.47万人。全县311个自然村中有131个村傍河而居,处于山洪灾害危险区,受威胁人口达12.04万人,占到全县总人口的 43%,受威胁区面积1071平方公里,占到全县总面积的59%,汛期洪水来势猛,历时短,山洪灾害频发,属于渭北黄土高原山洪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之一。 1.2 项目建设目标 2010年9月,省水利厅将旬邑县列入2010年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县。旬邑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总目标是以国家《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见色和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为依据,以山洪灾害信息监测与预警为核心,将数据采集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预报预警技术与山洪灾害防治业务需求紧密结合,建成一个先进实用、高效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有效的提高山洪灾害信息监测和预警的准确性、时效性及可靠性,更好的为旬邑县防汛抗旱部门有效地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

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山洪灾害损失的目的。 1.3 项目计划下达情况 根据《旬邑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和陕西省水利厅《关于咸阳市旬邑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的批复》(陕水汛旱〔2011〕45号)及咸阳市水利局转发省水利厅《关于调整2010年度34个县区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内容的通知》(咸水发(2011)936号)文件精神,我县调整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一是雨水情监测系统。建设自动雨量站7座,自动水位站9座,简易雨量站140座,简易水位站23座,视频监控站3座。二是县级预警系统,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及会商室装修改造三部分。硬件设备主要有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服务器、计算机、ups电源、大屏显示器、视频会商等硬件设备;软件主要有操作系统、数据库、杀毒软件、数据接收处理、数据整合预警、预警调度等软件;装修改造机房和会商室120平米。三是乡村预警系统建设。主要包括14个乡镇视频会商、传真、无钱广播等预警系统设备以及114各村的无线广播、铜锣号、口哨、手摇警报器等预警设备。四是群测群防体系。主要包括山洪灾害普查、危险区划定、预警指标确定、县乡村预案编制、宣传、培训和演练等内容。 1.4 工程布置 陕西省2010年度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旬邑县项目包括雨水情监测系统、县级预警平台以及镇村预警系统, 14个乡镇的视频会议统可以和县、市同时召开,防汛信息得以及时传

温泉度假村PPP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温泉度假村PPP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PPP项目实施方案是指政府为实施PPP项目编制的计划性文件,由于PPP项目涉及的政府部门较多,专业性较强,实施周期漫长,为保证PPP项目的顺利实施,政府或其授权主体有必要针对PPP项目拟定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的内容逐步推进PPP项目的实施。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或政府部门可以根据经济社会情况发展需求,以及有关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特许经营项目建议等,提出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因此,项目实施方案一般是由政府确定的行业主管部门或政府授权部门负责编制。而实施方案的内容,参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项目名称;(二)项目实施机构;(三)项目建设规模、投资总额、实施进度,以及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标准等基本经济技术指标;(四)投资回报、价格及其测算;(五)可行性分析,即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效率的分析估算等;(六)特许经营协议框架草案及特许经营期限;(七)特许经营者应当具备的条件及选择方式;(八)政府承诺和保障;(九)特许经营期限届满后资产处置方式;(十)应当明确的其他事项。”虽然特许经营属于PPP模式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操作模式,但其规定项目实施方案的内容涵盖了PPP项目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即实践中PPP项目实施方案一般包括项目概况、风险基本分配框架、项目运作方式、项目合作期限、交易机构、合同体系、监管架构及采购方式选择等内容。

实施方案框架 一、温泉度假村PPP 项目概况 (一)温泉度假村PPP 项目基本情况 (二)温泉度假村PPP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三)温泉度假村PPP 项目公司股权情况 二、温泉度假村PPP 项目风险分担与利益共享 (一)风险分担 1、政策风险 2、汇率风险 3、技术风险 4、财务风险 5、营运风险 6、环境风险 7、社会风险 8、法律风险 9、不可抗力风险 (二)利益共享 三、温泉度假村PPP 项目运作方式 实践中,常见的项目运作方式包括委托运营、管理合同、建设-运营-移交、建设-拥有-运营、转让-运营-移交和改建-运营-移交等

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1 综合说明 2 流域概况 3 水资源调查评价 3.1 降水 3.2 蒸发能力及干旱指数 3.3 河流泥沙 3.4 地表水资源量 3.5 地下水资源量 3.6 地表水水质 3.7 地下水水质 3.8 水资源总量 3.9 水资源可利用量 3.10 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4 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4.1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4.2 供水基础设施及供水能力调查统计 4.3 供水量调查统计 4.4 供水水质调查分析 4.5 用水量调查统计 4.6 用水消耗量分析估算 4.7 废污水排放量和污染源调查分析 4.8 供、用、耗、排水成果的合理性检查 4.9 用水水平分析评价 4.10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4.11 河道内用水调查分析 4.12 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4.13 现状供需平衡分析 5 需水预测

5.1 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 5.2 经济社会需水预测 5.3 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5.4 河道内其他需水量预测 5.5 需水量汇总 6 节约用水 6.1 现状用水水平分析 6.2 节水标准与指标 6.3 节水潜力 6.4 节水方案 7 水资源保护 7.1 水功能区划 7.2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分析 7.3 污染物控制量和削减量 7.4 地表水水质保护措施 7.5 地下水保护 7.6 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 8 供水预测 8.1 地表水供水 8.2 地下水供水 8.3 其他水源开发利用 8.4 供水预测与供水方案 9 水资源配置 9.1 基准年供需分析 9.2 方案生成 9.3 规划水平年供需分析 9.4 方案比选与推荐方案评价 9.5 特殊干旱期应急对策制定 10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10.1 总体布局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临界雨量分析计算细则(试行)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 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细则 (试行)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三年十二月

目录 1、典型区确定 (2) 2、资料收集 (3) 3、临界雨量分析计算 (8) 4、无资料山洪灾害区域临界雨强分析方法 (13) 5、临界雨量分析计算实例 (16) 6、小结 (33)

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细则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技术大纲》对规划中涉及的有关定义和技术问题进行了界定与阐述,但由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前在山洪灾害防治方面所做工作不多,还有一些技术问题需在技术大纲的基础上进行细化,以指导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规划工作。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强)分析计算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也是规划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如降雨区划中也要考虑临界雨量这个指标),更是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的重要基础,本《细则》是《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技术大纲》在临界雨量分析计算方面的延伸、拓展和细化。 在一个流域或区域内,降雨量达到或超过某一量级和强度时,该流域或区域发生山溪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山洪灾害。把这时的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称为该流域或区域的临界雨量(强)。临界雨量(强)是一项指标,对于山洪灾害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山溪洪水、滑坡、泥石流三种灾害的临界雨量不尽相同,三种灾害相对独立的区域或流域应分类进行分析计算,以某一种灾害为主,三种灾害难以分开,也可合并进行分析计算,即假定区域或流域内三种灾害的临界雨量相同。通过灾害与降雨量直接建立关系,各种灾害的临界雨量分析计算的方法是一致的。因此,本《细则》介绍的方法对于三种灾害的临界雨量分析计算来说是通用的。对于资料条件好的区域或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计算方法简便、直观、易行且成果合理可靠,但对于雨量站点稀少,或缺乏雨量资料的区域或流域临界雨

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一、目的意义 从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效能和综合竞争力、培育服务品牌等方面分析标准化工作对试点单位的意义。 二、现状和发展基础 1.现状和基础:简述本行业目前的管理经营及发展模式、本单位在行业中的情况及影响、主要经济指标、标准化工作基础、管理和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2、发展面临的问题:重点阐述需要标准化解决的问题。 三、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 1.总体思路 2.基本原则 3.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从标准体系建立、标准制修订数量和级别、标准覆盖率、标准实施率、顾客满意度、标准化人员培训、信息管理、评价改进等方面,提出2年试点的总体目标。 (2)阶段性目标:按年度写阶段性目标。

(3)主要指标:合理设定体现标准化试点成效的、可量化的指标。 四、主要任务 根据《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实施细则》的要求,按照可复制、可学习、可推广的原则,对标准化试点工作进行总体设计,从建立试点工作领导机构、构建标准体系、标准制修订、标准化宣传与培训、标准实施、标准实施评价与改进、创建服务品牌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任务,推进标准化试点工作。 1、标准体系构建方面。应根据GB/T 24421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服务提供的实际需要构建科学合理、层次分明、满足需要的标准体系框架,给出适用于试点单位的标准明细表,列出急需的标准制修订项目。 2、标准制修订方面。应围绕顾客需求,结合管理服务实际,确定标准化对象,确定需要制修订的有关标准。 3、标准化宣传与培训。应提出宣传与培训的计划、范围、形式、次数、人次、教材等。 4、组织标准实施方面。应制定实施方法和措施,确保纳入标准体系表的所有标准,尤其是服务提供过程每个环节的标准得到实施。 5、标准实施评价与改进方面。应建立标准实施情况的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方案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工作方案 (试行)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组 二〇一四年二月

目录 一、目标与任务 (2) 二、项目建设内容与组织实施 (3) 三、工作流程 (7) 四、成果管理和使用 (9) 五、组织与分工 (9) 六、进度安排 (11) 七、保障措施 (12)

一、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 通过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深入调查分析山洪灾害防治区暴雨特性、小流域特征、社会经济和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分析小流域洪水规律,评价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内沿河村落、集镇、城镇的现状防洪能力,划分不同等级危险区,科学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为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安全转移人员提供基础支撑。 (二)任务 在2058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山洪灾害基本情况、小流域基本特征、水文、社会经济等情况的调查,综合分析沿河村落、集镇和城镇的现状防洪能力,以村为单元划分危险区,科学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为及时准确预警和灾害防御提供基础支撑。 1、山洪灾害调查 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以沿河村落、集镇、城镇或小流域为单元,围绕科学深入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具体需求,完成如下几方面的山洪灾害调查任务。 (1)水文、气象资料收集 (2)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收集 (3)小流域下垫面和暴雨洪水特征调查 (4)危险区调查 (5)涉水工程调查 (6)河道断面测量和居民户宅基高程测量 2

(7)历史山洪灾害调查 (8)历史洪水调查 (9)需工程治理山洪沟调查 (10)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成果统计 (11)水利普查资料利用 调查评价涉及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行政区划数据采用2012年底的数据。 2、山洪灾害分析评价 在山洪灾害调查成果基础上,深入分析山洪灾害防治区暴雨特性、小流域特征和社会经济情况,研究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分析小流域洪水规律,以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内沿河村落、集镇、城镇为对象,采用各地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和水文模型等分析方法,完成如下几方面的山洪灾害分析评价任务。 (1)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分析; (2)沿河村落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3)沿河村落现状防洪能力评价; (4)危险区划分; (5)沿河村落、集镇、城镇的预警指标和阈值分析; (6)危险区图制作。 二、项目建设内容与组织实施 (一)基础数据准备和工具软件系统开发 为保证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质量和监测预警信息的共享,满足数据标准统一、全面一致共享和数据涉密管理等要求, 3

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一、项目的背景和必要性 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产业关联度分析,市场分析; 二、项目承担单位的基础情况和财务状况 包括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及主要 股东的概况; 三、项目的技术基础 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已完成的研究开发工作及中试情况和 鉴定年限,技术或工艺特点以及与现有技术或工艺比较所具有的优 势,该项目技术的突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技术推广前景; 四、建设方案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建设规模、采用的工艺路线与技术特点、 设备选型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招标内容(适用于申请国家投资补助资金5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产品市场预测、建设地点、建设 工期和进度安排、建设期管理等 五、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包括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措施、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 套条件落实情况等;

六、投资估算及筹措 项目总投资规模、投资使用方案、资金筹措方案以及贷款偿还计划等 七、项目财务分析、经济分析及主要指标 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和评估,项目风险分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八、资金申请报告附件 (一)银行出具的贷款承诺(省级分行以上)文件或者已签订的贷款协议或合同; (二)其他资金来源证明文件; (三)自有资金证明及企业经营状况相关文件(包括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 (四)技术来源和技术先进性的有关证明文件; (五)环境保护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六)土地、规划等必要文件; (七)项目核准或备案文件(在有效期内且未满两年);已开工项目须提供投资完成、工程进度以及生产情况证明材料; (八)项目单位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 的声明。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目录 1、技术方案建议书 (6) 1.1基本概况 (6) 1.2需求分析 (6) 1.2.1监测预警业务分析 (6) 1.2.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7) 1.2.3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7) 1.2.4性能需求 (9) 1.3建设内容及目标 (10) 1.3.1建设目标 (10) 1.3.2建设内容 (10) 1.4系统总体设计 (11) 1.4.1设计原则 (11) 1.4.2设计依据 (12) 1.4.3系统结构 (13) 1.4.4系统数据流程 (14) 1.5系统分项设计 (16) 1.5.1监测系统 (16) 1.5.1.1系统概述 (16) 1.5.1.2设计原则 (16) 1.5.1.3系统拓扑结构 (17) 1.5.1.4系统详细设计 (18) 1.5.1.5主要硬件设备 (26) 1.5.1.6系统性能指标 (27) 1.5.2预警系统 (28) 1.5.2.1系统概述 (28) 1.5.2.2设计原则 (28) 1.5.2.3预警指标的确定 (28) 1.5.2.4详细设计 (31) 1.5.2.5系统功能 (36) 1.5.2.6预警系统流程 (36) 1.5.2.7主要设备配置 (38) 1.5.2.8系统性能指标 (38) 1.5.3监测预警平台 (39) 1.5.3.1系统概述 (39) 1.5.3.2平台组成 (39) 1.5.3.3硬件平台设计 (40) 1.5.3.4软件设计平台 (46) 1.5.4预案编制 (47) 1.5.4.1编制目的 (48) 1.5.4.2编制依据 (48) 1.5.4.3编制原则 (48)

实施方案编写提纲及说明

附件7.实施方案编写提纲及说明 一、工作基础 二、任务目标 三、考核指标 四、建设内容 五、进度安排 六、项目投资 七、绩效评价 八、保障措施 附:各参与企业简介 编写说明: 1、工作基础指开展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具备的现实基础,特别是要介绍清楚实施所选择的供应链所具备的工作基础有哪些,在行业中的地位、影响力、市场份额等基本情况。 2、任务目标指本供应链的建设任务、实现目标是什么,包括总体思路、建设原则、总体目标等。 3、考核指标基本要求是重点行业平均库存周转率提高10%以上;供应链综合成本降低20%以上;订单服务满意度(及时交付率、客户测评满意率等)达到80%以上;重点供应商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2%以上;托盘、周转箱等供应链单元标准化率达到80%以

上;供应链重点用户系统数据对接畅通率达到80%以上;单元化物流占供应链物流比例同比提高10%以上;重点企业装卸工时效率(吨/h),指装卸搬运总量(吨)与工时数(h)之比;短途运输车辆周转率(次/天),指单程200公里以内的车辆运输总次数与运输总天数之比;仓储利用率%,仓库实际储存商品所使用面积占仓库可用面积的比例;商贸企业物流费用率%,指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物流成本包含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装卸搬运和物流管理费用;共同配送率%,指共同配送量占出库总量(吨或立方)的比例,共同配送含集中配送、统一配送、协同配送、统仓共配、多仓共配、集采共配等先进配送模式。请结合“附件8.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绩效评价表”有关指标纳入实施方案考核指标体系内。 4、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整体供应链如何建,建设什么,链条的总投资,如何衔接配套形成一个完整供应链的;供应链的整合能力和协同效率;各参与企业谁是链主、谁是协同方,如:链主企业、供应商、分销商、物流服务商、技术服务商、与链条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服务商、终端服务商等;参与各方是如何分工的、各自承担的建设任务、考核指标、绩效评价指标,各自投资是多少,以及投资构成等。 5、进度安排指以月为单位,以终为始,倒排工期,将每个月应

企业发展规划报告编制大纲

企业发展规划报告编制大纲1 总论 1.1企业基本情况 1.1.1企业概况 1.1.2组织结构 1.1.3法人法理结构 1.1.4主要经济指标 1.1.5主业构成及发展回顾 1.1.6重点下属企业概况 1.2规划编制背景 1.3规划范围及时限 1.3.1规划范围 1.3.2 规划时限 1.4规划依据 1.5规划方法 1.6规划主要结论 1.6.1产业规模及结构 1.6.2资源消耗或占用 1.6.3投资规模及经济效益 1.6.4节能减排指标 2 企业发展环境分析 2.1 宏观环境 2.2 行业发展形势 2.3 竞争力分析 2.3.1 企业发展竞争力分析 2.3.2 主要产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3 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发展目标 3.1 指导思想 3.2 规划原则 3.3 发展目标 3.3.1 总体目标 3.3.2 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3.3.3 主要经济指标 3.3.4 产权结构(调整)目标 3.3.5 组织结构(调整)目标 3.3.6 信息化建设目标 3.3.7 财务目标 3.3.8 国际化并购与经营目标 3.3.9 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目标 3.3.10 人力资源目标 3.3.11 企业文化目标 3.3.12 安全、环保、节能目标 3.3.13 绿色发展指标

4 产业发展规划 4.1 总体发展思路 4.2 产业发展路线和实施重点 4.3 重点项目实施方案 5 空间布局规划 6 支撑体系规划 6.1 资源配置 6.1.1 原料资源配置 6.1.2 公用工程配置 6.1.3 人力资源管理 6.1.4 投资和融资规划 6.2 市场营销 6.3 技术创新与科研开发 6.4 国际化并购与经营 7 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规划 7.1 企业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现状 7.2 规划项目“三废”排放及能源消费情况7.3 主要污染控制措施 7.3.1 水污染控制 7.3.2 大气污染控制 7.3.3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措施 7.3.4 环保机制与监督 7.4 主要节约能源措施 7.4.1 生产节能 7.4.2 管理节能 8 安全生产规划 8.1 安全生产现状 8.2 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8.3 安全生产规划 8.3.1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8.3.2 安全布局 8.3.3 安全防控设施 8.3.4 应急措施 8.3.5 安全教育培训 9 规划效果分析 9.1 产业规模及结构分析 9.1.1 产业规模 9.1.2 产业结构调整 9.2 资源消耗或占用 9.3 投资规模及效益 9.4 节能减排分析 10 规划实施建议 10.1 战略规划管理建议 10.2 管理体制创新建议

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总论1、项目区概况1.1 项目区基本情况1.2 项目区养殖业现状1.3 建设条件(土地、水、电、路及周围环境情况)1.4 养殖场(小区)址的概况(具体建设地点)2、项目基本情况2.1 项目名称:2.2 建设地点:2.3 联系人(或法人):2.4 联系电话:3、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3.1 项目建设规模为年出栏肥猪头,实施自繁自养,其中引进繁殖母猪头,种公猪头,年末生猪存栏头。3.2 建设标准化猪舍㎡,其中繁殖母猪舍㎡,仔猪舍㎡,肥猪舍㎡;消毒室㎡,配套建设猪栏、食槽、自动饮水装置、通风系统等设施。3.2 架设引水管道m、新建蓄水池m3,架设输电线路m, 可满足正常生产运行需要,新修进场公路公里。3.3 建设车辆消毒池和高压喷枪等消毒设施;同时配建常规防疫检测设备。 2 3.4 新建污水排放沟m,无害化处理池或沼气池m3。3.5 新建兽医室㎡,办公室、仓库及职工住房约㎡等附属设施。4、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4.1 生猪的纯繁选育4.2 饲养方案4. 3 设备方案4. 4 工程建设方案4.4.1 土地租赁4.4.2 购买种用公母猪及仔猪4.4.3 精饲料4.4.4 兽医常规用药。5、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主要参照当地市场材料价格及《云南省工程建设材料设备价格信息》进行投资概算。基本参考标准:5.1、能繁母猪舍概算单价300 元/㎡,肥猪舍(含生物发酵床)400 元/㎡,仔猪舍300 元/㎡,消毒室450 元/㎡,兽医室300 元/m2,仓库及加工房450 元/㎡,蓄水池500 元/m3、职工宿舍及办公用房400/㎡,防疫检测设备(按市场价概算),引水管道、输电线路、道路按每公里4. 5 万元概算。5.2 项目概算总投资万元,其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目录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修订稿)

【前言】规划编制简况 【提要】规划主要内容 第一章城市概况 第一节自然概况 城市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概况; 市区及周边地区内影响城市防洪治涝安全的主要江、河、湖、海等的分布、演变情况、水文特征。 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 城市发展沿革; 现状行政区划、人口、耕地,固定资产、国民生产总值等社会经济简况; 在国家、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总统规划。 第二章防洪、治涝现状和存在问题 第一节洪涝灾害 以往洪、涝、潮灾害简况; 历史上主要洪涝年份的雨情、水情和灾情,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防洪治涝现状 影响城市防洪治涝安全的有关河道、湖泊、水库、蓄滞洪区等的情况; 防洪、治涝、排水、防潮工程设施和非工程措施建设情况; 城市防洪、治涝、排水、防潮的现状能力和标准,历史大洪水再现时可能出现的水情和灾害。 第三节存在问题 第三章规划目标和原则 第一节规划依据 有关江河流域、地区的防洪规划概况和对该城市的防洪、治涝岸坡; 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防洪、治涝的要求和相关的规划内容; 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 第二节规划目标 规划的地区范围和防洪、治涝、防潮目标; 规划水平年(与江河流域或地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协调); 防洪、治涝、防潮标准的选定。

第二节规划原则 第四章防洪、治涝水文分析计算第一节设计暴雨 暴雨观测、调查资料; 暴雨成因和特性; 历史大暴雨; 设计暴雨分析计算方法; 不同历时设计暴雨计算成果; 第二节设计洪水 有关江河洪水观测、调查资料,洪水成因和特性; 所在地区历史大洪水的雨情和水情; 设计洪水计算方法; 设计洪水计算成果; 人类活动对洪水影响的分析研究; 第三节设计潮水位 潮水位观测、调查资料; 潮汐、波浪特性; 历史大风暴潮的风情、雨情、潮情和海浪; 设计潮水位分析计算方法和成果;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雨强等级预警信号及防御措施

山洪灾害雨强等级预警信号及防御措施 临界雨量为引发山洪灾害的门限值,在此将临界雨强作为山洪灾害降雨强度预警划分标准的参考指标。根据预报的降雨量与临界雨强作比较,预测山洪灾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山洪灾害降雨强度预警等级分为三级(Ⅲ、Ⅱ、Ⅰ),按照发生山洪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黄色、橙色、红色,三种颜色预警信号分别代表较重、严重、特别严重。 1.第Ⅲ级为黄色预警信号(预警等级为较重)。其含义为:根据降雨预报,24小时之内将有强降雨发生,降雨强度可能接近或达到临界雨强临界t R (R ≈临界t R ),而且降雨可能持续,预报将可能发生较 重山洪灾害,此时各主管机构应当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进入防灾状态,相关部门加强值班,做好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跟踪预报、预测、警报服务工作。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及河流水位、地质状况变化,并做好转移受灾害威胁的居民、工作人员及财产的准备。 2.第Ⅱ级为橙色预警信号(预警等级为严重)。其含义为:根据降雨预报,24小时之内将有强降雨发生,降雨强度为临界雨强临界t R 的1~2倍 (临界t R <R ≤2×临界t R ),且降雨可能持续。预报可能发生严 重的山洪灾害,此时各主管机构应当启动紧急应急程序,进入紧急防灾状态,相关部门做好重大山洪灾害的跟踪预报、预测、警报服务工作,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及由强降雨诱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情,部署并落实防御措施。野外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及时对受灾害威胁的人员及财产(可转移)进行撤离和转移。 3.第Ⅰ级为红色预警信号(预警等级为特别严重)。其含义为:根据降雨预报,24小时之内将有强降雨发生,降雨强度超过临界雨

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参考大纲

附件2 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参考大纲 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要求,以因地制宜、清洁高效、稳定可靠、求是创新为原则,充分收集资源、负荷、建设条件等各项基础资料,按照可再生能源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深度要求开展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实施方案按照如下章节进行编制,明确提出相应技术方案和运行管理机制,明确提出设计成果等量化指标。 1 概述 1.1项目背景。项目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已与有关部门、企业或个人开展的前期工作进展。 1.2项目单位概况。说明项目单位各投资方资产性质及股东构成、经营年限、主营业务、可再生能源行业及电力行业主要业绩、资产负债等。 1.3主要编制原则及依据。 1.4 项目工程特性表。包括但不限于供电可靠性指标、各主要项目投资、经济性评价基本边界条件与结论、可再生能源在微网系统的容量/电量比、微电网容量/电量自给自足比率等。 2 负荷现状与供需分析 2.1 工程拟供能区域负荷(冷、热、电)现状。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概况,说明用电负荷类型,对各类负荷进行不同时间断面负荷特性分析(至少包括典型季节和典型日)。说明各类负荷的用能价格体系与年度使用成本。

2.2 负荷水平预测。结合当地过去5年电力电量发展、经济和电力发展现状 及规划,分析本工程设计水平年及远景水平年各时间断面负荷特性。 2.3 根据拟供电区域内负荷类型提出其供电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需求。 2.4 分析新能源微电网供电和公共电网弱连接供电间的关系以及技术需求。 3 新能源资源 对示范项目拟建地区新能源资源可利用条件进行分析,作为示范项目建设方案的基础。新能源类型主要包括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质能资源和天然气资源等,对所采用的能源资源分别按照类型进行分析与评价。 各类新能源资源特性应包括其不同规模和布局下地典型出力特性、保证率与 不确定性指标,并对生物质能、天然气等需要成本的初级燃料成本进行分析。 4 项目目标、任务和规模 4.1 建设目标、必要性与基本原则 提出项目整体建设运行的目标,包括新能源利用目标、微电网能源自给自足目标、微电网经济性目标与微电网运行机制目标,并论述各目标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简述项目所在地各类可再生能源资源及开发条件,供电范围内负荷现状及规划,从能源资源合理利用角度论证项目开发必要性。分析对当地经济和居民生产生活的促进作用。论述本工程建设条件和环境经济效益,论证本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明确微电网示范的基本原则,论述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多能互补、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示范推广的具体要求,以及在项目中的体现方式。 4.2 工程任务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分解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制技术大纲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O三年四月

目录 1 总则 (1) 1.1 导言 (1) 1.2 山洪灾害定义 (2) 1.3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依据 (3) 1.4 规划思路 (4) 1.5 基本规定 (6) 1.6 工作组织形式 (7) 1.7 进度安排 (7) 1.8 规划要求 (8) 2 基本资料调查、收集及整理 (10) 2.1 基本要求 (10) 2.2 水文、气象 (10) 2.3 地形、地质 (13) 2.4 水土流失 (14) 2.5 经济社会 (15) 2.6 灾害损失 (16) 2.7 环境影响 (18) 2.8 防灾措施 (19) 2.9 其它 (20) 3 山洪灾害防治区划 (21) 3.1 基本要求 (21) 3.2 降雨区划 (21) 3.3 地形地质区划 (22)

3.4 经济社会区划 (25) 3.5 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划分 (26) 3.6 山洪灾害风险图 (27) 4 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规划 (30) 4.1 基本要求 (30) 4.2 监测系统规划 (30) 4.3 通信系统规划 (38) 4.4 预警系统规划 (41) 5 防灾预案及救灾措施 (47) 5.1 基本要求 (47) 5.2 防灾预案 (47) 5.3 救灾措施 (49) 6 政策法规建设 (51) 6.1 基本要求 (51) 6.2 政策法规建设 (52) 7 山洪沟和泥石流沟治理规划 (55) 7.1 基本要求 (55) 7.2 山洪沟治理规划 (55) 7.3 泥石流沟治理规划 (56) 8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 (58) 8.1 基本要求 (58) 8.2 治理规划 (58) 9 滑坡治理规划 (60) 9.1 基本要求 (60) 9.2 治理规划 (60) 10 山坡水土保持规划 (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