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效果评价补充规定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四年九月

目录

一、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效果分析

二、典型区域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经济评价

附件一:山洪灾害防治经济效益分析计算方法

附件二:典型区域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

为编制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统一防治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的方法,现依据《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技术大纲》(以下简称《技术大纲》)的有关要求,结合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专题研究——《山洪灾害灾情评估及防治综合效益分析研究》的成果,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的方法和技术要求补充规定如下:

一、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效果分析

山洪灾害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并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山洪灾害防治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免经济损失,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对于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山洪灾害防治规划,要求从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全面综合分析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社会效益

在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通过在防治区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包括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等。山洪灾害防治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减少受灾人口、减少人口伤亡;减轻人们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创伤;稳定社会,保证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保护重要基础设施(主要是交通线路);促进山丘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等。其中:减少受灾人口、减少人口伤亡,保护重要交通线路等效益,可采取实物量指标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他方面效益以定性分析为主。

(1)减少受灾人口、减少人口伤亡分析

通过采取一定的防治工程措施,对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和滑坡进行治理,可以避免山洪灾害发生或降低发生机率,避免或减少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建立山洪灾害监测、通讯及预警系统等非工程措施,可以提前预见山洪灾害的发生,提前做好人员转移,有效躲避灾害,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

在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可根据对某地区历年山洪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调查统计资料,结合本次防治规划可能受山洪灾害威胁范围内的人口分布情况以及典型区域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初步估算每年可减少的受灾人口数和每年可减少的人口伤亡数等,来反映山洪灾害防治在保护人民生命方面所取得的效益。

(2)保护重要交通线路条数和长度、每年可能减少破坏的交通线路长度分析

通过采取一定的防治工程措施,可以避免或减轻山洪灾害对交通运输线路的破坏,保护主要交通运输线的运行安全,避免交通中断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正常运转带来的不利影响,发挥交通在促进山丘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纽带作用。

在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可根据对某地区历年山洪灾害对交通运输造成危害的调查统计资料,结合本次防治规划可能受山洪灾害威胁范围内的交通分布情况以及典型区域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初步估算受保护的重要交通线路条数和长度、每年可能减少破坏的交通线路长度等实物指标,来反映山洪灾害防治在保护交通命脉方面所取得的效益。

2、经济效益

在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通过在重点防治区采取一定的防治工程措施,可以避免山洪灾害的发生或降低其发生机率,减免山洪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免的经济损失主要包括:直接减免的农、林、牧、渔业损失,基础设施损失,城镇和农村居民财产损失,城乡企、事业财产及停产停业损失、骨干运输线中断的营运损失以及其他经济损失等;减免因山洪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给受灾区内、外带来影响而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经济效益分析计算方法详见附件1。

3、环境效益

在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通过在防治区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可以避免山洪灾害的发生或降低其发生机率,减免山洪灾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山洪灾害防治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保护山丘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森林植被,保护水质和自然景观,改善人居环境等。其中:保护土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森林植被方面的效益,可采取实物量指标与定性描述相结合方法分析,其他方面的效益可以定性分析为主。

(1)每年可减免破坏的土地资源面积、毁坏的农田和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分析

山洪灾害对土地资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冲毁、冲刷、淤埋农田和城镇建设用地。通过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对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和滑坡进行治理,可以避免和减轻山洪灾害对土地资源,尤其是对农田和城镇建设用地的破坏。

在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可通过对某地区历年(如新中国成立以来

至目前)山洪灾害对农田和城镇建设用地破坏情况的调查资料,结合典型区域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分析估算每年可减少破坏的土地面积、每年可减少毁坏的农田和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以此反映防治措施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所取得的效益。

(2)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分析

水土流失是山洪灾害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和滑坡进行治理,可以降低山洪灾害发生的机率,减轻山洪灾害引发的水土流失。

在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可根据对历年山洪灾害造成水土流失面积的调查统计资料,结合本次防治规划可能威胁范围内的水土流失面积预测,估算每年可减少的水土流失面积,来反映山洪灾害防治措施在水土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效益。

(3)每年减少的森林植被损害面积分析

山洪灾害暴发形成的水沙流体对水沙源区产生巨大的水力侵蚀,破坏地表植被,同时泥沙石对溪沟下游的植被造成淤埋或冲毁等危害。通过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对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和滑坡进行治理,可以降低山洪灾害发生的机率,减轻山洪对山丘区森林植被的破坏,使山丘区成为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优良生态区。

在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可根据对历年山洪灾害对森林植被破坏的调查统计资料,结合本次防治规划可能威胁范围内森林植被的情况,以及典型区域防治规划实施方案,估算每年可减少的森林植被损害面积,

反映山洪灾害防治措施在保护森林植被方面所取得的效益。

二、典型区域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经济评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综合分析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效果的基础上,还应选取若干典型区域的重要防治项

目进行防治效益分析计算,并进行经济评价。典型区域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见附件2。

附件1:

山洪灾害防治经济效益分析计算方法

目前,对于不同类型的山洪灾害,其防治经济效益的分析计算方法是不同的。对于溪河洪水,一般按多年平均可减免的洪灾经济损失计算防治项目的经济效益;对于泥石流或滑坡,一般只考虑泥石流或滑坡治理项目实施后一次可减免的经济损失。

一、山洪灾害经济损失的调查与分析计算

1、直接经济损失调查与计算

山洪灾害直接损失是指由于山洪的冲击破坏对各类承灾体(受灾对象)造成的经济损失。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作物损失、林业损失、畜牧业损失、渔业损失、基础设施损失、城镇或农村居民财产损失、城乡企事业财产损失、企业商业停产停业损失、骨干运输线中断的营运损失和其他损失等10类。

每类损失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

(1)农作物损失:包括粮食、经济作物及其副产品损失。

(2)林业损失:包括用材林、防护林、果木林等损失。

(3)畜牧业损失:包括各类牲畜的损失,其中个人所有的计入城镇或农村居民财产损失中。

(4)渔业:包括各类水产品损失,其中个人所有的计入城镇或农村居民财产损失中。

(5)工程设施损失: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公路桥涵、供电设施、通讯线路、市政公用设施等。

(6)城镇或农村居民财产损失:按房屋和其它两类分别调查,其中其它包括生产交通工具、家具、家用电器、衣被、畜禽、粮草柴等。

(7)城乡企、事业财产:包括固定资产(房屋、设备及其他)和流动资产的损失。

(8)企业、商业停产停业损失:包括因灾造成的工矿企业停产的净产值损失、商业停业的利税损失等。

(9)骨干运输线中断的营运损失:主要包括铁路、公路、输油输气管道、电力、通讯线路中断的损失等。

(10)其他损失:主要包括抗洪抢险、转移安置受灾者的费用等。

在本次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可选取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典型区域,在分析确定了山洪灾害的可能威胁范围后,按照上述10类财产项目,在威胁区范围内进行“灾前原有价值”、“灾后尚存价值”的调查统计;通过对比分析,由两者的差值可以计算出典型区域在遭遇一次山洪灾害的直接损失。

典型区域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基本情况调查见表1。根据表1分析确定的可能受威胁范围,调查该范围内各类财产的灾前原有价值、灾后尚存价值,调查内容及统计汇总结果见表2。

表1 典型区域山洪灾害特性调查表

并确定其相应的灾害等级。此表与表2配套使用。

表2 典型区域山洪灾害直接损失调查明细表

所在县(市、区)及乡镇名称:

注:按2000年生产水平和价格水平填写灾前和灾后财产价值。此表与表1配套使用。

2、间接经济损失估算

山洪灾害间接损失计算方法一般采用经验系数法。该法是假设山洪给不同承灾体(受灾对象)所造成的间接损失与所造成的直接损失之间成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F I=KF D

式中:F I—山洪灾害所造成的间接损失; F D—山洪灾害所造成的直接损失;K—为关系系数。

对于山洪灾害的间接损失,可通过对不同经济社会状况、不同山洪灾害类型的典型区及其影响区的间接损失的调查分析,研究提出不同地区山洪灾害间接损失与直接损失之间的关系系数。实际工作中,间接损失可简化按直接损失的20%~30%进行估算。

https://www.360docs.net/doc/1e9015553.html,中国最庞大的资料库下载

3、一次山洪灾害总损失估算

一次山洪灾害总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部分。

4、单位经济损失指标分析

在本次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工作中,是按照典型区域进行防治规划,并通过典型扩大到整个防治区的规划。通过选取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典型区域,对其可能受灾范围内山洪灾害直接损失的调查,可以分析计算出典型区域在遭遇一次山洪灾害时的总经济损失;将总经济损失平均分摊到可能受灾面积上,可以求出单位面积或单位人口的经济损失指标;以此单位损失指标作为类似地区计算经济损失的参照指标,就可求出某地区山洪灾害防治可减免的总经济损失。

单位面积损失指标:等于某典型区域遭遇一次山洪灾害可能造成的总经济损失值除以该区域相应的可能受灾区面积。

单位人口损失指标:等于某典型区域遭遇一次山洪灾害可能造成总经济损失值除以该区域相应的可能受灾人口数。

二、溪河洪水灾害防治效益分析计算

防治效益按有、无防治项目对比,可减免的经济损失计算,并以多年平均经济效益表示。多年平均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采用频率法。同时,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也可采用其他合适的方法。

采用频率法计算多年平均防治效益的具体方法如下:

①根据实际山洪洪水系列统计资料,从中选择几种典型频率的山洪(一般不少于5种),分别进行有、无防治项目情况下直接损失调查(调查表见表1和表2);

②分别求出各种频率山洪下,有、无防治项目情况下的经济损失值(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③以频率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分别求出有、无防治项目情况下的多年平均经济损失,其两者的差值即为多年平均防治效益。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B —为山洪防治项目多年平均防治效益;i 和i+1—为相邻频率号;P i 、P i+1——为相应频率值;S i 、S i+1——为相应于相邻两个频率值P i 、P i+1,有、无本防

治项目经济损失的差值。

三、山洪诱发的泥石流及滑坡灾害防治效益

对于泥石流或滑坡,一般只分析计算泥石流或滑坡治理项目实施后一次可减免的经济损失。

对所选取的有代表性的典型区域,按照表1和表2进行山洪诱发的泥石流或滑坡灾害直接损失的调查,计算直接经济损失,估算间接损失,即可求出该典型区域防治项目可减免的总经济损失。在全省范围内,选取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典型区域,按上述方法求出相应的总经济损失,分别计算其相应的单位经济损失指标,据此扩大,可计算出全省泥石流或滑坡灾害防治的经济效益。附件2:

典型区域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

一、溪河洪水灾害防治项目

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有关规定,溪河洪水灾害防治项目(以下简称“山洪防治项目”)可只进行国民经济评价,主要计算指标为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和经济效益费用比。

1、主要计算参数

国民经济评价中,主要计算参数包括社会折现率、计算价格、计算期、计算基准年和基准点。

(1)社会折现率

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定,目前社会折现率采用8%;对属于基础设施类的公益性项目,社会折现率可采用6%。考虑到山洪防治项目是属于社会公益性质的建设项目,社会折现率建议采用6%。

(2)计算价格

国民经济评价原则应采用影子价格。考虑到目前国内市场价格基本反映了影子价格,影子价格换算系数取1。

(3)计算期

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有关规定,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对山洪防治项目,运行期一般可取20~30年。

(4)基准年和基准点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的基准年选在计算期第一年,并以第一年年初作为折现计算的基准点。投入的费用和产出的效益均按年末发生和结算。

2、投资费用估算

(1)投资估算

根据典型区域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拟实施的各类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估算工程量和投资;并根据规划实施进度安排,初步拟定分年度投资流程。

(2)年运行费估算

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有关规定,并参考类似工程年运行费的实际和设计资料,年运行费按其相应固定资产投资的2%~3%估算。

(3)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可采用扩大指标估算法,参考有关部门资料,可按年运行费的10~15%估算。

3、防治效益计算

根据附件1——山洪灾害防治经济效益分析计算方法,对典型区域山洪灾害直接损失进行调查(调查表见附件1中的表1和表2),计算直接经济损失,并估算间接经济损失;按有、无该防治项目对比计算一次山洪可减免的经济损失,并按频率法计算多年平均经济效益(计算方法见附件1)。

4、国民经济评价

编制山洪防治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和经济效益费用比,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5、综合效益分析

综合分析典型区域山洪防治项目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二、山洪诱发的泥石流及滑坡灾害防治项目

山洪诱发的泥石流及滑坡灾害防治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采用目前国土资源部门常用的效益费用比法。

1、投资估算

典型区域山洪诱发的泥石流及滑坡灾害防治项目投资估算方法与

溪河洪水防治项目相同。

2、防治效益计算

根据附件1——山洪灾害防治经济效益分析计算方法,对典型区域泥石流及滑坡灾害直接损失进行调查(调查表见附件1中的表1和表2),计算直接经济损失,并估算间接损失;按有、无该防治项目对比可减免的经济损失计算防治效益。

3、防治效益评价

根据防治项目投资和效益,按下式计算效益费用比:

B k =(C

k

-D

k

)/D

k

式中:B

k

-泥石流或滑坡灾害防治项目的效益;

C

k

-有、无该防治项目可减免的各类承灾体(受灾对象)的经济损失;

D

k

-泥石流或滑坡灾害防治项目投资。

4、综合效益分析

综合分析典型区域泥石流或滑坡防治项目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方案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工作方案 (试行)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组 二〇一四年二月

目录 一、目标与任务 (2) 二、项目建设内容与组织实施 (3) 三、工作流程 (7) 四、成果管理和使用 (9) 五、组织与分工 (9) 六、进度安排 (11) 七、保障措施 (12)

一、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 通过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深入调查分析山洪灾害防治区暴雨特性、小流域特征、社会经济和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分析小流域洪水规律,评价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内沿河村落、集镇、城镇的现状防洪能力,划分不同等级危险区,科学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为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安全转移人员提供基础支撑。 (二)任务 在2058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山洪灾害基本情况、小流域基本特征、水文、社会经济等情况的调查,综合分析沿河村落、集镇和城镇的现状防洪能力,以村为单元划分危险区,科学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为及时准确预警和灾害防御提供基础支撑。 1、山洪灾害调查 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以沿河村落、集镇、城镇或小流域为单元,围绕科学深入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具体需求,完成如下几方面的山洪灾害调查任务。 (1)水文、气象资料收集 (2)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收集 (3)小流域下垫面和暴雨洪水特征调查 (4)危险区调查 (5)涉水工程调查 (6)河道断面测量和居民户宅基高程测量 2

(7)历史山洪灾害调查 (8)历史洪水调查 (9)需工程治理山洪沟调查 (10)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成果统计 (11)水利普查资料利用 调查评价涉及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行政区划数据采用2012年底的数据。 2、山洪灾害分析评价 在山洪灾害调查成果基础上,深入分析山洪灾害防治区暴雨特性、小流域特征和社会经济情况,研究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分析小流域洪水规律,以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内沿河村落、集镇、城镇为对象,采用各地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和水文模型等分析方法,完成如下几方面的山洪灾害分析评价任务。 (1)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分析; (2)沿河村落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3)沿河村落现状防洪能力评价; (4)危险区划分; (5)沿河村落、集镇、城镇的预警指标和阈值分析; (6)危险区图制作。 二、项目建设内容与组织实施 (一)基础数据准备和工具软件系统开发 为保证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质量和监测预警信息的共享,满足数据标准统一、全面一致共享和数据涉密管理等要求, 3

县级山洪灾害防治建设内容

县级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内容 县级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主要包括雨水情监测系统、县级监测预警平台、预警系统以及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建设等四大部分内容。通过非工程措施建设,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改变山洪灾害日趋严重的局面,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山洪灾害防御体系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一、水雨情监测 1、站点布设原则 监测站网主要布设在流域面积为200km2以下易遭受山洪灾害的中小流域。通过山洪灾害易发程度降雨分区和区域历史洪水、社会经济调查,在充分利用现有监测站点的基础上,布设监测站网。 (1)雨量站布设原则 ①分区控制原则:依据山洪灾害易发程度降雨分区,原则上按照20~100km2/站的密度布设自动雨量监测站;在高易发降雨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山洪灾害频发区适当加密站点。 ②流域控制原则:布设监测站点时优先考虑山区的中小流域,站点应尽量安装在流域中心等有代表性的、且有人看管的地段,要注意避开雷区。 ③简易雨量站原则上以自然村为单位进行布设,人员比

较分散且受山洪威胁大的自然村可适当增加。 ④站网布设时充分考虑通信、交通等运行管理维护条 监测预警平台 群测群防组织体系 自动(雨量、水位)监测站 简易(雨量、水位)监测站 计算机网络系统 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 县级预警:短信、传真、电话等 乡镇预警:电话、无线广播等 村组预警:无线广播、锣鼓、哨等 防御预案编制 水雨情监测 预警系统 责任制组织体系建设 宣 传 山洪灾害防御体系结构示意图 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乡(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行政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建立县、乡(镇)、村、组、户五级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 培 训 演 练 印刷《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手册》; 制作山洪灾害防御宣传光碟及录音带; 制作《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 制作宣传牌、宣传栏; 制作警示牌。 对县、乡(镇)山洪灾害防御各级责任人、监测预警人员进行山洪灾害专业知识培训; 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技术及运行维护进行培训, 组织开展1~2次山洪灾害避灾演练

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效果评价补充规定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四年九月 目录 一、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效果分析 二、典型区域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经济评价 附件一:山洪灾害防治经济效益分析计算方法 附件二:典型区域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 为编制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统一防治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的方法,现依据《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技术大纲》(以下简称《技术大纲》)的有关要求,结合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专题研究——《山洪灾害灾情评估及防治综合效益分析研究》的成果,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的方法和技术要求补充规定如下: 一、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效果分析 山洪灾害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并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山洪灾害防治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免经济损失,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对于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山洪灾害防治规划,要求从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全面综合分析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社会效益 在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通过在防治区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包括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等。山洪灾害防治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减少受灾人口、减少人口伤亡;减轻人们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创伤;稳定社会,保证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保护重要基础设施(主要是交通线路);促进山丘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等。其中:减少受灾人口、减少人口伤亡,保护重要交通线路等效益,可采取实物量指标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他方面效益以定性分析为主。 (1)减少受灾人口、减少人口伤亡分析 通过采取一定的防治工程措施,对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和滑坡进行治理,可以避免山洪灾害发生或降低发生机率,避免或减少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建立山洪灾害监测、通讯及预警系统等非工程措施,可以提前预见山洪灾害的发生,提前做好人员转移,有效躲避灾害,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 在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可根据对某地区历年山洪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调查统计资料,结合本次防治规划可能受山洪灾害威胁范围内的人口分布情况以及典型区域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初步估算每年可减少的受灾人口数和每年可减少的人口伤亡数等,来反映山洪灾害防治在保护人民生命方面所取得的效益。 (2)保护重要交通线路条数和长度、每年可能减少破坏的交通线路长度分析 通过采取一定的防治工程措施,可以避免或减轻山洪灾害对交通运输线路的破坏,保护主要交通运输线的运行安全,避免交通中断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正常运转带来的不利影响,发挥交通在促进山丘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纽带作用。

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年)总结评估报告编写大纲

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0-2015年) 总结评估报告编写大纲 目录 1、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0-2015年)总结评估报告编写大纲、、、、、、、、、、、、、、、、、、、、、、、、、、、、、、、、、、、、、、、、、、、、1~13 2、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0-2015年)总结评估报告附图、、、、、、、、、、、、、、、、、、、、、、、、、、、、、、、、、、、、、、、、、、、、、、、14 3、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0-2015年)总结评估报告附表、、、、、、、、、、、、、、、、、、、、、、、、、、、、、、、、、、、、、、、、、、、15~36 4、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0-2015年)总结评估报告附件材料要求、、、、、、、、、、、、、、、、、、、、、、、、、、、、、、、、、、、、、、、37~39 5、山洪灾害防御常识与基本技能调查问卷样例、、、、、、、、、40 6、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满意度调查问卷样例、、、、、、、、、、、、、41

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0-2015年) 总结评估报告编写大纲 前言 简述全省(区、市)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总体情况,总结评估工作得目得、依据、内容、组织方式与过程,评估单位与委托单位,总结评估得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概述本省(区、市)山洪灾害得基本情况(包括气象、雨情、水情、自然地理概况,社会经济情况,防治区、重点防治区、危险区分布、面积、人口,灾害特点、灾害成因,历史山洪灾害,典型山洪灾害事件等)与发展趋势,以及全省(区、市)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情况,填写表1-1。阐述项目实施得必要性与重要性。 简述省级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情况(总体目标、范围、任务与投资等)。 (二)项目建设 1、建设内容 分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2010-2012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3-2015年)两个阶段叙述项目建设内容。 (1)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2010-2012年)建设目标、范围、投资;叙述主要项目建设内容(山洪灾害普查、危险区划定、预警指标确定、雨水情监测系统建设、预警系

山洪灾害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 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版本号: 编制单位: 实施日期:年月日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 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区概况 旬邑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咸阳市辖境北端,地处关中北界,和甘肃省接壤。全县土地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11镇、3社区、187个行政村(311个自然村)、28.47万人。全县311个自然村中有131个村傍河而居,处于山洪灾害危险区,受威胁人口达12.04万人,占到全县总人口的 43%,受威胁区面积1071平方公里,占到全县总面积的59%,汛期洪水来势猛,历时短,山洪灾害频发,属于渭北黄土高原山洪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之一。 1.2 项目建设目标 2010年9月,省水利厅将旬邑县列入2010年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县。旬邑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总目标是以国家《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见色和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为依据,以山洪灾害信息监测与预警为核心,将数据采集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预报预警技术与山洪灾害防治业务需求紧密结合,建成一个先进实用、高效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有效的提高山洪灾害信息监测和预警的准确性、时效性及可靠性,更好的为旬邑县防汛抗旱部门有效地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

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山洪灾害损失的目的。 1.3 项目计划下达情况 根据《旬邑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和陕西省水利厅《关于咸阳市旬邑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的批复》(陕水汛旱〔2011〕45号)及咸阳市水利局转发省水利厅《关于调整2010年度34个县区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内容的通知》(咸水发(2011)936号)文件精神,我县调整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一是雨水情监测系统。建设自动雨量站7座,自动水位站9座,简易雨量站140座,简易水位站23座,视频监控站3座。二是县级预警系统,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及会商室装修改造三部分。硬件设备主要有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服务器、计算机、ups电源、大屏显示器、视频会商等硬件设备;软件主要有操作系统、数据库、杀毒软件、数据接收处理、数据整合预警、预警调度等软件;装修改造机房和会商室120平米。三是乡村预警系统建设。主要包括14个乡镇视频会商、传真、无钱广播等预警系统设备以及114各村的无线广播、铜锣号、口哨、手摇警报器等预警设备。四是群测群防体系。主要包括山洪灾害普查、危险区划定、预警指标确定、县乡村预案编制、宣传、培训和演练等内容。 1.4 工程布置 陕西省2010年度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旬邑县项目包括雨水情监测系统、县级预警平台以及镇村预警系统, 14个乡镇的视频会议统可以和县、市同时召开,防汛信息得以及时传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管理工作报告 范本

**区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管理工作报告 目录 1 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工程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项目批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工程投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主要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主要工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项目建设简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前期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参建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项目审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主要工程开完工日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建设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主要设计变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项目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机构设置及工作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主要项目招标投标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工程投资计划完成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合同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某县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监理规划教材

永福县2013年至2015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监理规划 编制: 审核: 柳州中正水利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永福县项目监理部 2015年6月

目录 1.总则 (4) 1.1工程项目基本概况 (4) 1.2工程项目主要目标 (8) 1.3项目组织结构 (8) 1.4监理工作范围和内容 (8) 1.5监理工作的主要依据 (9) 1.6监理机构组织 (9) 1.7监理工作的基本程序 (11) 1.8监理工作的制度 (12) 1.9监理人员守则 (14) 2.项目质量控制 (15) 2.1项目质量控制的原则 (15) 2.2项目质量控制的目标 (15) 2.3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容 (15) 2.4项目质量控制的程序 (16) 2.5项目质量控制的措施 (19) 2.6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 (22) 2.7项目质量控制的要点 (22) 3.项目进度控制 (23) 3.1项目进度控制的原则 (23) 3.2项目进度控制的目标 (23) 3.3项目进度控制的内容 (23) 3.4项目进度控制的的程序和流程 (24) 3.5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 (24) 3.6项目进度控制的方法 (27) 3.7进度目标的动态比较 (27) 4.项目投资控制 (27) 4.1项目投资控制的原则 (27) 4.2项目投资控制的目标 (28) 4.3项目投资控制的内容 (28) 4.4项目投资控制的工作流程 (28) 4.5项目投资控制的措施 (30) 5.合同管理 (31) 5.1项目变更管理 (31) 5.2索赔管理 (33) 5.3争议的调解原则、方法及程序 (37) 6.组织协调 (37)

6.1组织协调的原则 (37) 6.2组织协调的程序 (37) 6.3组织协调的措施 (38) 7.项目验收与移交 (38) 7.1分部项目验收 (39) 7.2单位项目验收 (40) 7.3合同项目完工验收 (40) 7.4项目交接 (41) 7.5项目移交 (41) 8.保修期监理 (42) 8.1保修期的起算、终止及延长的依据和程序 (42) 8.2保修期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42) 9.信息管理 (42) 9.1信息管理的内容 (42) 9.2信息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43) 10.监理工作流程图 (45) 10.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流程图 (45) 10.2施工阶段监理工作流程图 (46) 10.3保修期阶段监理工作流程图 (47) 10.4单位工程质量控制监理工作流程图 (48) 10.5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监理工作流程图 (49) 10.6施工进度控制监理工作流程图 (50) 10.7开工申请审批监理工作流程图 (51) 10.8原材料、构配件、设备质量监理工作流程图 (52) 10.9工程停工、复工监理工作流程图 (53) 10.10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监理工作流程图 (54) 10.11工程变更及洽商监理工作流程图 (55) 10.12工程量计量监理工作流程图 (56) 10.13信息管理监理工作流程图 (57)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临界雨量分析计算细则(试行)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 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细则 (试行)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三年十二月

目录 1、典型区确定 (2) 2、资料收集 (3) 3、临界雨量分析计算 (8) 4、无资料山洪灾害区域临界雨强分析方法 (13) 5、临界雨量分析计算实例 (16) 6、小结 (33)

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细则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技术大纲》对规划中涉及的有关定义和技术问题进行了界定与阐述,但由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前在山洪灾害防治方面所做工作不多,还有一些技术问题需在技术大纲的基础上进行细化,以指导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规划工作。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强)分析计算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也是规划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如降雨区划中也要考虑临界雨量这个指标),更是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的重要基础,本《细则》是《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技术大纲》在临界雨量分析计算方面的延伸、拓展和细化。 在一个流域或区域内,降雨量达到或超过某一量级和强度时,该流域或区域发生山溪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山洪灾害。把这时的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称为该流域或区域的临界雨量(强)。临界雨量(强)是一项指标,对于山洪灾害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山溪洪水、滑坡、泥石流三种灾害的临界雨量不尽相同,三种灾害相对独立的区域或流域应分类进行分析计算,以某一种灾害为主,三种灾害难以分开,也可合并进行分析计算,即假定区域或流域内三种灾害的临界雨量相同。通过灾害与降雨量直接建立关系,各种灾害的临界雨量分析计算的方法是一致的。因此,本《细则》介绍的方法对于三种灾害的临界雨量分析计算来说是通用的。对于资料条件好的区域或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计算方法简便、直观、易行且成果合理可靠,但对于雨量站点稀少,或缺乏雨量资料的区域或流域临界雨

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技术要求

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技术要求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组 2014年8月

前言 依据《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和《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开展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包括基础数据准备、山洪灾害调查和山洪灾害分析评价等内容。 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是在前期基础工作、山洪灾害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山洪灾害防治区暴雨特性、小流域特征和社会经济情况,研究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分析小流域洪水规律,采用各地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和水文模型等分析计算方法,综合分析评价防治区沿河村落、集镇和城镇的防洪现状,划分山洪灾害危险区,分析确定预警指标,绘制危险区图。 为了指导和规范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编写了《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主要内容包括: ——全国山洪灾害分析评价的范围; ——山洪灾害分析评价中采用的设计暴雨、设计洪水的内容、方法及其成果表格格式; ——现状防洪能力评价的内容、方法及成果的格式; ——危险区划分的内容、方法及成果的要求; ——山洪预警指标分析的内容、方法及成果的要求; ——危险区图绘制内容及成果要求。 本技术要求主要适用于200平方公里以下小流域,200~1000平方公里流域的暴雨洪水分析计算可参照使用。 本技术要求涉及的主要名词列于附录1“名词解释”,涉及的具体方法在培训材料中详细介绍。 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目录 前言 (i) 1 总体要求 (1) 1.1 范围 (1) 1.2 目标 (1) 1.3 内容 (1) 1.4 成果要求 (2) 2 主要技术标准 (4) 3 技术路线 (5) 4 设计暴雨计算 (8) 4.1 暴雨历时确定 (8) 4.2 暴雨频率确定 (8) 4.3 设计雨型确定 (8) 4.4 计算方法选择 (9) 4.5 成果要求 (9) 5 设计洪水分析 (10) 5.1 净雨分析 (10) 5.2 洪水频率确定 (10) 5.3 洪水要素确定 (10) 5.4 洪水计算方法 (10) 5.5 水位流量关系计算 (11) 5.6 合理性分析 (12) 5.7 成果要求 (12) 6 防洪现状评价 (13) 6.1 成灾水位对应的洪水频率分析 (13) 6.2 现状防洪能力确定 (13) 6.3 危险区等级划分 (14) 6.3.1 危险区范围确定 (14) 6.3.2 危险区等级划分方法 (14)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目录 1、技术方案建议书 (6) 1.1基本概况 (6) 1.2需求分析 (6) 1.2.1监测预警业务分析 (6) 1.2.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7) 1.2.3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7) 1.2.4性能需求 (9) 1.3建设内容及目标 (10) 1.3.1建设目标 (10) 1.3.2建设内容 (10) 1.4系统总体设计 (11) 1.4.1设计原则 (11) 1.4.2设计依据 (12) 1.4.3系统结构 (13) 1.4.4系统数据流程 (14) 1.5系统分项设计 (16) 1.5.1监测系统 (16) 1.5.1.1系统概述 (16) 1.5.1.2设计原则 (16) 1.5.1.3系统拓扑结构 (17) 1.5.1.4系统详细设计 (18) 1.5.1.5主要硬件设备 (26) 1.5.1.6系统性能指标 (27) 1.5.2预警系统 (28) 1.5.2.1系统概述 (28) 1.5.2.2设计原则 (28) 1.5.2.3预警指标的确定 (28) 1.5.2.4详细设计 (31) 1.5.2.5系统功能 (36) 1.5.2.6预警系统流程 (36) 1.5.2.7主要设备配置 (38) 1.5.2.8系统性能指标 (38) 1.5.3监测预警平台 (39) 1.5.3.1系统概述 (39) 1.5.3.2平台组成 (39) 1.5.3.3硬件平台设计 (40) 1.5.3.4软件设计平台 (46) 1.5.4预案编制 (47) 1.5.4.1编制目的 (48) 1.5.4.2编制依据 (48) 1.5.4.3编制原则 (48)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现场数据采集终端软件开发及服务

1.数据常见问题解答 (1)下发的数据中已经包含了监测站点数据,是否需要核查? 答:下发数据中的自动监测站点是共享的国家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数据,需要县级单位补充和完善,并核查监测站点的位置和属性信息是否正确。 (2)下发的矢量数据和影像图有偏差,在调查过程中,以哪一个数据为准标绘调查对象的位 置? 答:下发的矢量数据必须经过脱密处理,各省、市、县才能够在非涉密的环境中使用。 经过脱密处理的数据,会出现矢量数据的坐标抖动,造成不定向的偏移50米~100米,矢量数据在调查过程中提供位置的参考,实际标绘调查对象的位置以影像图为准。脱密数据的属性信息是准确的,可以用于分析计算。 (3)影像和矢量数据分别采用哪个坐标系和高程系? 答:数据成果平面坐标系采用WGS84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4)影像数据和行政区划数据缺失? 答:影像数据全部采用国产卫星数据,数据基本为2012年12月以后(含12月)拍摄的。行政区划数据采用国家统计局2011年统计用行政区划代码,对1:5万DLG 数据中的乡镇和行政村进行编码和位置匹配。由于行政区划政区调整过程中造成缺少乡镇边界、乡镇影像和行政区划数据,由数据厂家对下发数据重新整理并替换。如果是缺少行政村或自然村,县级用户在采集终端软件中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即可。 (5)行政区划编码和位置到哪一级别? 答:行政区划数据已经对县、乡镇、行政村进行了编码,并在图上标绘了行政区划位置。 下发的数据中已经包含了自然村数据,并标绘了自然村位置,需要县级单位对未编码自然村进行编码。 (6)本县所有未编码自然村是否都需要编码? 答:需要对本县所有未编码自然村编码,在采集终端软件中提供对自然村编码的工具,需要用户选择当前自然村所属的上级行政村即可,自然村行政区划代码由采集终端软件自动计算。 (7)小流域下垫面坡面糙率和下渗特性如何提取? 答:利用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类型与小流域坡面糙率的对应关系,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雨强等级预警信号及防御措施

山洪灾害雨强等级预警信号及防御措施 临界雨量为引发山洪灾害的门限值,在此将临界雨强作为山洪灾害降雨强度预警划分标准的参考指标。根据预报的降雨量与临界雨强作比较,预测山洪灾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山洪灾害降雨强度预警等级分为三级(Ⅲ、Ⅱ、Ⅰ),按照发生山洪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黄色、橙色、红色,三种颜色预警信号分别代表较重、严重、特别严重。 1.第Ⅲ级为黄色预警信号(预警等级为较重)。其含义为:根据降雨预报,24小时之内将有强降雨发生,降雨强度可能接近或达到临界雨强临界t R (R ≈临界t R ),而且降雨可能持续,预报将可能发生较 重山洪灾害,此时各主管机构应当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进入防灾状态,相关部门加强值班,做好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跟踪预报、预测、警报服务工作。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及河流水位、地质状况变化,并做好转移受灾害威胁的居民、工作人员及财产的准备。 2.第Ⅱ级为橙色预警信号(预警等级为严重)。其含义为:根据降雨预报,24小时之内将有强降雨发生,降雨强度为临界雨强临界t R 的1~2倍 (临界t R <R ≤2×临界t R ),且降雨可能持续。预报可能发生严 重的山洪灾害,此时各主管机构应当启动紧急应急程序,进入紧急防灾状态,相关部门做好重大山洪灾害的跟踪预报、预测、警报服务工作,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及由强降雨诱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情,部署并落实防御措施。野外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及时对受灾害威胁的人员及财产(可转移)进行撤离和转移。 3.第Ⅰ级为红色预警信号(预警等级为特别严重)。其含义为:根据降雨预报,24小时之内将有强降雨发生,降雨强度超过临界雨

2013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任务及工作要求

2013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 建设任务及工作要求 一、总体建设任务及要求 1.各地应依据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水汛[2013]257号,以下简称《全国实施方案》)和省级山洪灾害防治项目三年实施方案,确定2013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的总体建设任务,统一组织、统筹安排开展各项建设工作。 2.各地2013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总体建设任务应包括中央补助资金安排的建设任务(具体见附表)和地方建设资金安排的建设任务。要在确保全面完成中央补助资金建设任务的基础上,积极落实地方建设资金,合理安排2013年度地方资金的建设任务,并按照《省级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编制省级2013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 3.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重心在县级以下,重点是提高基层山洪灾害防御能力。2013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要将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作为重点,进一步提高监测预警能力,持续开展群测群防体系建设;选择防治任务重、工作基础好的重点县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为全面开展此项工作积累经验;选择部分重点山洪沟进行防洪治理,逐步建立非工程措施与

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灾害综合防御体系。 4.2013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范围为《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确定的2058个山洪灾害防治县。纳入各省级2013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的具体项目不得超出《全国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范围和内容。 5.各地要按照项目建设管理、资金管理有关办法和规定,加强项目建设管理。招标节余资金须用于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 6.对技术复杂、专业性要求高的通用建设项目和设施设备,应由省级统一组织实施和采购。调查评价基础数据准备、工具软件系统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模块由中央统一组织实施。 二、调查评价建设任务和工作要求 各地要按照《全国实施方案》和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相关技术要求,选择防治任务重、工作基础好,具有区域代表性的重点县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2013年度暂不开展重要城镇、重要集镇的地形测量工作。 1.前期基础工作。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相关技术要求编制由中央统一组织,相关省负责完成。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基础数据准备、工具软件系统(包括现场数据采集终端软件、数据审核汇集系统软件)由中央统一组织招标,各省分签合同并完成定制工作(包括产品的购置、安装、使用培训、后期服务等)。各省要按照保密工作的有关规定,做好涉密数据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分解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制技术大纲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O三年四月

目录 1 总则 (1) 1.1 导言 (1) 1.2 山洪灾害定义 (2) 1.3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依据 (3) 1.4 规划思路 (4) 1.5 基本规定 (6) 1.6 工作组织形式 (7) 1.7 进度安排 (7) 1.8 规划要求 (8) 2 基本资料调查、收集及整理 (10) 2.1 基本要求 (10) 2.2 水文、气象 (10) 2.3 地形、地质 (13) 2.4 水土流失 (14) 2.5 经济社会 (15) 2.6 灾害损失 (16) 2.7 环境影响 (18) 2.8 防灾措施 (19) 2.9 其它 (20) 3 山洪灾害防治区划 (21) 3.1 基本要求 (21) 3.2 降雨区划 (21) 3.3 地形地质区划 (22)

3.4 经济社会区划 (25) 3.5 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划分 (26) 3.6 山洪灾害风险图 (27) 4 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规划 (30) 4.1 基本要求 (30) 4.2 监测系统规划 (30) 4.3 通信系统规划 (38) 4.4 预警系统规划 (41) 5 防灾预案及救灾措施 (47) 5.1 基本要求 (47) 5.2 防灾预案 (47) 5.3 救灾措施 (49) 6 政策法规建设 (51) 6.1 基本要求 (51) 6.2 政策法规建设 (52) 7 山洪沟和泥石流沟治理规划 (55) 7.1 基本要求 (55) 7.2 山洪沟治理规划 (55) 7.3 泥石流沟治理规划 (56) 8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 (58) 8.1 基本要求 (58) 8.2 治理规划 (58) 9 滑坡治理规划 (60) 9.1 基本要求 (60) 9.2 治理规划 (60) 10 山坡水土保持规划 (64)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设计报告

富县山洪灾害预警系统设计报告 北京圣世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2年5月

目录1 综合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实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投资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暴雨山洪监测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站网布设错误!未定义书签。 站网布设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测站类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测站网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施设备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验设施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信设施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市、县信息传输集成错误!未定义书签。 市水情接收中心错误!未定义书签。 县防办信息接收中心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山洪灾害通信计算机网络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备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备投资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预警响应体系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监测站(乡镇)预警指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县防汛指挥部门预警指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4. 2 预警子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预警信息传输及发布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无线广播系统的信息发布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5 信息服务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内容及体系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短信预警发布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急响应错误!未定义书签。 山洪灾害新闻发布平台错误!未定义书签。 6 一期工程功能扩充错误!未定义书签。 7 工程建设主要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 暴雨山洪监测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服务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8 工程实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湖北省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

湖北省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 水雨情信息共享测试流程 一、测试依据 根据国家防办《关于做好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办汛一[2011]20号)、省防办《关于做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鄂汛办[2012]20号)要求,山洪灾害项目初步验收前必须完成水雨情信息共享测试,测试由省级水文部门负责。 二、测试内容 1、山洪监测水雨情数据库是否严格按照《水雨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SL323-2011)执行。 2、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所建的自动监测站是否由省级水文部门统一编码。 3、各市州水文部门已收到自动监测站点的信息情况及信息的异常情况,并转发至省水文局。 三、测试人员组成 测试人员由省防办、省水文局、市防办、市、州水文局、县(市、区)防办、承建单位人员组成。 四、测试条件 1、所有山洪防治项目的自动监测站都已建设完毕,自动采集的

水雨情信息经过比测并符合相关水文规范要求,可以通过“一站双发”的方式发送到市水情分中心,并能够按水雨情数据标准写入2011版实时水雨情数据库; 2、测站编码基础信息已补充完善,并录入到数据库的测站基本属性表中; 3、接收前置机、IP扩容及防火墙网络配置等问题已解决,与水文部门信息系统已经连接; 4、县级平台数据库按水文实时水雨情数标准要求已建立。 五、测试步骤 在各市州水情分中心,由上述参加测试人员组成测试组,按以下步骤进行测试: 1、在IE中打开水情数据库维护系统,地址:“http://各水情分中心水情信息交换系统地址/DBMS”。 2、选择“基本信息类-数据表单-测站基本属性表”。如下图: 3、在“信息管理单位”中选择对应的水情分中心,在“报汛等级”中选择“山洪报汛站”,点击查询。如下图: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二○一○年八月

前言 我国主要处于东亚季风区,暴雨频发,地质地貌复杂,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山洪灾害发生频繁。山洪灾害不仅对山丘区的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破坏,而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已经成为当前防灾减灾中的突出问题,是山丘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为了保障山丘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2002年底开始,水利部会同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原建设部、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编制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2006年10月国务院以国函[2006]116号文正式批复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2009年,经国务院同意,水利部、财政部等部门组织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3个县开展山洪灾害防治试点。2010年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加快实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基层防御组织体系,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国家防总、水利部、财政部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决定在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为了指导和规范县级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特制订本大纲。

目录 1 基本概况 (1) 2 编制依据 (1) 3 建设目标与任务 (1) 4 现状调查与评估 (2) 4.1山洪灾害普查 (2) 4.2危险区的划定 (2) 5 预警指标的确定 (3) 6 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3) 6.1水雨情监测 (3) 6.2监测预警平台 (7) 6.3预警系统 (8) 7 责任制组织体系 (12) 8 预案编制 (14) 9 宣传培训演练 (15) 9.1宣传 (15) 9.2培训 (16) 9.3演练 (16) 10 投资概算 (16)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应用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应用 发表时间:2019-09-03T16:59:52.52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7期作者:梁久龙尚兴无李莉[导读] 基于陕西省自然地理及流域概况的调查,分析了山洪灾害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以及发育特征,并且以此为依据论述了对调查评价成果的应用,所得结论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以供参考。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基于陕西省自然地理及流域概况的调查,分析了山洪灾害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以及发育特征,并且以此为依据论述了对调查评价成果的应用,所得结论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以供参考。 关键词:山洪灾害;形成条件;发育特征;评价成果 1.自然流地理及流域概况 陕西省地处我国西北东部,跨度较大,南北长约870km,东西宽200~500km,其中北山和秦岭就将陕西分为三个区域,即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地。陕西具有地形复杂多样,降雨集中的特点,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涉及全省98个县(区),1339个乡镇,27336个行政村,人口3443.00万人,行政区划面积为20.42万km2,防治区总面积为11.16万km2,小流域为13093条,因此经常会由于降雨量过大而造成山洪灾害。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强,来势凶猛,破坏性大等特点,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从而引发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现象,降低了山丘区社会的安定,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所以说,一定要重视关于山洪灾害的减灾防灾工作。 鉴于陕西省山区暴雨集中的自然特征和山区居民依山伴水居住的习俗,总结山区暴雨洪水防灾减灾经验与教训,对全省受山洪影响区域开展全面的调查十分必要,调查以预防有目标,预警有对象,调度有预案,避灾有场所的“四有”目标,摸清受山洪影响的家底,分析历史山洪洪灾发生的区域分布规律、山洪影响频次,评估居住村落抵御山洪影响能力现状,了解区域水文和人类活动影响特征,梳理受山洪影响的防御重点,知晓村落居驻地高程分布,评价不同等级洪水对村落影响程度,为预警方法研究、山洪灾害县级非工程措施完善、实时预警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山洪沟治理、美好乡村建设等工程措施提供依据。 2.山洪灾害的形成条件 2.1气候条件 降雨的时空分布对径流的影响最为明显。特大暴雨是陕西省绝大多数山洪灾害形成的根本原因。陕西省属暴雨高发省,日降雨量≥100mm的暴雨中心分布地域较广,暴雨中心的密度和年平均暴雨日数具有南高北低的分布规律。关中以北,年平均暴雨次数在1.5次以下,秦巴山区一般2~3次,最高在南端镇巴县,年平均暴雨次数4次以上。据陕南秦巴山区统计资料:若降雨强度小于5mm/10mi或16mm/h,则不会发生山洪灾害;凡降雨强度大于10mm/10min或40mm/h,则必然暴发山洪灾害。 2.2流域特征 由于陕西省的流域地形条件、形状和面积等因素较为特殊,因此山洪灾害时长发生。地形地貌决定了地表水的汇流情况,地势愈陡,切割愈强烈,地表径流的汇流速度愈快,汇流时间愈短,径流的下渗愈小,山洪灾害就越容易发生。流域的形状不仅影响流量的大小,也影响径流的速度及其流向,例如狭长的和羽状排列的径流其流量过程线较为平缓,很少会发生山洪灾害;对于扇形排列的径流,其各支流的洪水基本都是汇集到干流,流量过程线较陡,易暴发山洪灾害。所以说,流域是面积往往会影响到径流量的大小和流量。 2.3地表岩性 地表主要组成物质中的渗透性会直接影响到地表径流的下渗量;其次,松散堆积物的多寡还会导致山洪灾害转化为泥石流。植被:能够减轻山洪灾害,不仅可以降低地表径流的流速,而且还能提高地表的渗透性,吸收大量水分。社会经济活动:在山丘区中小河流源头或沿线,存在违章建筑、采矿弃渣、砍伐森林、不合理的耕作、修坝束水及工程削坡等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河床逐步淤高,降低了河道行洪的能力,并且增加了山洪灾害带来的危害。 3.山洪灾害的发育特征 陕西省的山洪灾害是有规可循的,一般都是成片、成带的分布。从南向北,根据山洪灾害的分布范围及其特征,能够将陕西省划分18个山洪灾害高易发区。其中最常发生山洪灾害的地区主要在黄土梁峁区、黄土塬边,秦岭北坡、巴山北坡、嘉陵江流域,商洛地区。 (1)受暴雨中心控制,山洪灾害的发生区域具有相对集中性。 (2)具有多期性和同期群发性的特点。同一地区的山洪灾害经常会在多期发生;而每一期的山洪灾害,又具有多沟道的群发性。 (3)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多数的人类经济活动都会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尤其是低于表植被的破坏,进一步增加了山洪灾害的危害。 (4)山丘区洪水常常诱发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形成灾害链。 如1988年8月13~14日,柞水县九间房、蓝田县葛牌一带发生特大暴雨,九间房最大降雨量383mm,降水过程从8月13日13时开始至14日8时结束,历时18h。暴雨造成了山洪,引发泥石流、滑坡百余处。直接造成74人死亡,毁房3177间,经济损失高达8950万元,充分展现出山洪灾害群发性与集中性的特点。 4.调查评价成果的应用 4.1为安排下一步山洪防治项目提供决策依据 对山洪灾害的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收集、整理发生山洪灾害区域中的基础数据,并得到相应的预警指标、危险区图。确保能够充分掌握山洪灾害的整体情况,例如山洪灾害的分布情况,灾害类型,受灾程度和情况及其成灾原因等,重点对发生过山洪灾害的乡镇做好防范工作,并根据资料来确定防范等级,为后续的山洪防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4.2用于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 现阶段,省内已构建了各级山洪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平台,但是还有部分是根据经验来确定预警指标,难以准确反映出危险区的实际情况,影响到预警指标和预警范围的准确性,还会增加人员转移安置的难度。根据此次调查评价的结果,完善、健全各级山洪灾害的监测预警平台,补充相应的应用功能,确保山洪预警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群测群防体系的实用性,减少洪灾带来的伤害,落实好山洪防御工作。 4.3为重点山洪沟工程治理提供基础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