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导学案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导学案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导学案

2013年高考备考指导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

1.师生合作学习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2.总结诗歌人物形象的几大类型

3.掌握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模式

【学习环节】

课前预习(归纳探究)

一、分析下列诗中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①歌

陈子昂②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注:①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②陈子昂,唐代诗人,官至右拾遗,参与东征契丹,多次进谏,未被采纳,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黄金台,遗址在今北京市),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1、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方法总结: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刬:念(chǎn),袜刬,是说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

2、简析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

方法总结:

高冠谷口招郑鄂

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注:然:通“燃”。

3、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方法总结:

二、总结下列诗句的人物形象类型: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6、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7、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拓展延伸: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wù] :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问题: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总结答题模式:

最爱东山晴后雪杨万里(2012安徽)

只知逐胜勿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巩固训练:

梦江南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2012湖北)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予,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鉴赏诗歌的形象学案(教师版)

2020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二轮专题训练二:鉴赏诗歌的形象学案 (教师版) 【学习目标】 一、了解考情,明确提高学习训练方向和针对性; 二、明确鉴赏诗歌的形象类型和知识,提高阅读鉴赏和答题能力。 【导入学习】 近两年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题型是一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分值为9分。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古代诗歌阅读的主要考点:诗歌的形象为其一。 【自主学习】[知能精要] 理解三类诗歌形象题 人物形象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事物形象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被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 景物形象(意境、画面型)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 【合作学习】[解题策略] 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抒情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 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分析)。 3.请简要概括(分析)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审题要点定向题干中有“形象”字样,其包含诗人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形象,概括或分析的是形象特点或性格特点。 答题步骤图解 答题模板样式这首诗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群)……的形象。(步骤1)诗歌中……句写了……,表现了……;……句写了……,表现了……。(步骤2)诗人通过塑造……,抒发(表现)了诗人(主人公)……的情感(态度、情操等)。(步骤3)

诗歌形象鉴赏学案(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学案(三)——事物形象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事物形象的定义; 2. 掌握鉴赏事物形象的答题方法。 【知识链接】 一、什么是诗歌的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即指咏物诗的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从整体构思看,常用托物言志,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手法;从描写手法看,常用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的手法。 咏物诗特点:①以物象为题,即咏(题、赠、赞)+物象;②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③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二、事物形象分类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 三、常见思想感情(咏物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见思想或情感:对所咏之物的喜爱;寄情自然,闲适自得;洁身自好,坚贞自守;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有时也用来表达某种理趣。 四、提问方式 1、诗中描写体现了物象怎样的特征(品格)? 2、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某某形象。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事物形象? 五、方法指津 1、分析思路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2、鉴赏事物形象的方法: (1)分析物象的环境特点、自身特点(形态、色泽等)及内在品性。 (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即品味诗人将什么感情寄托于物,或者将物赋予什么象征意义。 六、如何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 (一)典型例题 早梅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步骤一: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精品学案:鉴赏诗歌的形象

考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教材联想,以本为本筑双基诗歌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且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这些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扣住诗歌形象是鉴赏诗歌,感受诗情、领悟诗意、体会诗境的基本途径。 突破一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观和人生追求。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悟和想象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塑造了怎样的词人形象? 【思路导引】 1.看标题(注释),揣摩形象 标题中的“怀古”暗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抒发方式? 答: 『答案』暗示了本作者要通过怀古抒情,借古讽今,借古伤己。 2.赏景物(意象),分析形象 词中的“一片神鸦社鼓”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词人通过对敌占区民众祭祀佛狸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敌占区民众文化心理认同变化的担忧和完成统一大业的急迫心情。 3.抓描写,把握形象

词中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自我形象?答: 『答案』表现了仰慕英雄、渴望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词人形象。 4.研典故,理解形象 词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表现了怎样的词人形象? 答: 『答案』渴望如廉颇那样老骥伏枥、报效祖国,但又感叹英雄迟暮、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因而情感悲愤的词人形象。 【整合『答案』】 『答案』既表现了对民众的担忧和完成统一大业的急迫心情,又表现了仰慕英雄,渴望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又感叹英雄迟暮、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答题建模】 以“性格+身份”的格式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结合诗句分析形象,分点概括作答?概括形象的意义(此步亦可省略) 【迁移拓展】 下列教材中的诗句或诗歌,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特征是什么?

高考诗歌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复习学案

高考诗歌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复习学案高考诗歌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复习学案 诗词鉴赏(一)——诗词形象 学习目的:掌握诗词形象的鉴赏技巧 学习课时:3课时 学习内容: 一、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意象)。 二、形象(意象)的内容 1、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这和小说塑造的形象不同。 2、景(写景抒情诗的景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 3、物(咏物诗或抒情诗的物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三、诗歌的物象(意象)主要分类 1、比喻性意象 《七步诗》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问: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 答: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 2、烘托性意象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问: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 答: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 3、象征性意象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四、形象类诗词鉴赏答题基本步骤: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人、景、物)的有关诗句 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 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五、形象类诗词鉴赏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1、明确什么形象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古代诗歌阅读第一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教学案

专题九古代诗歌阅读 考纲展示命题探究 第一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基础点: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因此鉴赏古诗词,首先必须把握古诗词的形象。所谓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可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类。 (1)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2)景物形象是指诗歌和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指的是情中景,包括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和色彩描写等。 (3)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被诗人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或称为“情中象”。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 重难点:1.景物形象的概括分析。 2.意象的含义和作用。 [考法综述] 鉴赏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把握诗歌中所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鉴赏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诗歌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所蕴含的社会意义。鉴赏古诗词形象题目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人物、景物、事物的特征,提示主旨所刻画的某一具体形象的意义。从近几年高考命题形式来看,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命题:人物形象概括分析、景物形象概括分析、事物形象概括分析。 命题法1 人物形象 典例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 [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 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①清正廉洁。②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 ③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要求概括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进行分析,所以概括、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要做到有条理,有对特征的分析。 阅读本诗应先抓诗词大意,再细致分析描写对象,关注使用的表达技巧。首先找准形象,通过题目可知本诗描写了一个官员的形象;其次分析形象,本诗从“马不肥”,“债”等词语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官员的邹明府生活的窘迫,可见其廉洁清正。“马不肥”见出他的清贫;“债”是说不单没有钱财,还有债务;“透卧衣”是说衣服单薄,无钱购置御寒衣物。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邹明府为官勤于政务,衣食节俭,清正廉洁的形象。 解题法1 “四角度”把握人物形象----------- 1.抓住背景,知人论世 了解诗人的有关资料是鉴赏诗人形象的前提。诗人的有关资料主要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所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诗歌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吟咏物象的诗更需关注诗人的生平经历。如赏析陶渊明的诗歌,就必须了解他的一生,抓住隐者、喜爱菊花、向往自然、厌倦官场生活等关键点。 不同时代的作家,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和寄寓的情感是不同的。同一作者,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遭遇不同,处境不同,其作品的感情基调也不一样。例如李清照前期生活美满,夫妻恩爱,其词轻快、爽朗,充满生活情趣;后期遭受战乱,国破家亡,自然就比较悲伤、哀怨、凄婉。 2.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人物特点 一般来说,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往往综合运用一些描写手法,如语言、动作、细节描写等,所以鉴赏形象时要结合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概括人物的特点。 而抓住描绘人物言行情态的关键词语,揣摩诗人心理、概括形象特点更是一条捷径。如赏析《怀天经、智老,因访之》,抓住“诗卷”“纶巾鹤氅”等对人物的描写,就能概括出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再如鉴赏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第三句的“问”含蓄而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应试前向主考官打听情况时忐忑不安的心理。 3.抓住景物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间接流露。古典诗歌经典《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孔雀东南飞》等,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形象。 4.结合形象,明确指出其作用或效果 特别是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是特定主人公,而非作者自身时,一定要明确作者塑造该人物形象的作用,寄寓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 重难点拨[ 常见设问方式]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2现代文阅读Ⅱ现代诗歌鉴赏第2讲鉴赏现代诗歌的形象和思想情感教学案

第2讲鉴赏现代诗歌的形象和思想情感现代诗歌阅读成为高考的新宠,而鉴赏诗歌的形象和情感又是重中之重。从阅卷情况来看,考生在现代诗歌这两类鉴赏题中的得分率普遍较低。因此,一轮复习中,要在答题方向和答题规范方面下功夫。 考法1 鉴赏现代诗歌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高考对形象的考查主要包括把握意象的内涵,鉴赏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或人物形象。对现代诗歌而言,如何把握意象从而揣摩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尤为重要。 ?熟知类题通法 解答意象鉴赏题“3环节” 1.抓关键词语 对现代诗歌内涵的理解,需要抓住诗歌中描述该意象的关键性词语,反复揣摩,弄清表层意思。 2.结合作者经历或背景 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结合作者经历或背景,找到“物”与“志”“情”的契合点,把握其特定语境中的深层内涵。 3.关注思考层次 现代诗歌意象鉴赏题一般答题思路:表层属性+深层内涵。作答时,要特别注意这一思维模式。 ?规范答题思路 [典例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树 郑敏 我从来没有真正听见声音 像我听见树的声音 当它悲伤,当它忧郁 当它鼓舞,当它多情时的一切声音 即使在黑暗的冬夜里 你走过它,也应当像 走过一个失去民族自由的人民 你听不见那封锁在血里的声音吗 当春天来到时 它的每一只强壮的手臂里

埋藏着千百个啼扰的婴儿 我从来没有真正感觉过宁静 像我从树的姿态里 所感受到的那样深 无论自哪一个思想里醒来 我的眼睛遇见它 屹立在那同一的姿态里 在它的手臂间星斗转移 在它的注视下细水慢慢流去 在它的胸怀里小鸟来去 而它永远那样祈祷,沉思 仿佛生长在永恒宁静的土地上 【注】选自诗人诗集《金黄的稻束》,本诗集所收诗歌写于1942—1947年。 “树”这个意象有何含义?(4分) [尝试解答] [解题思维] 第一步:审题干,分类型 题干中有“意象”“含义”等字样,是考查现代诗歌中的意象的内涵。“树”既是诗歌的题目,也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物。 第二步:依环节,找对应 [答案] “树”是自然物象,但郑敏通过内心所感受到的是树的声音,树的宁静,这两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导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导学案 积石山县民族中学鲁卫东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别 2. 学会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解答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模式 教学过程: 人物形象鉴赏题答题模式 (1)步骤一: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身份、性格) (2)步骤二: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性格是如何展现的)(3)步骤三:指出塑造形象有什么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课堂讲解 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夜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课堂练习 1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蓑笠翁形象。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注:林景熙,宋末诗人,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的志士,宋亡不仕。3请问陆鸿渐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课后练习题: 1请结合诗中五、六句谈谈诗人塑造了怎样的自我形象?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2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送邹明府游灵武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3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鹧鸪天?酬孝峙①[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鉴赏诗歌 --形象学案

鉴赏诗歌 --形象学案 高三 2010-11-05 08:11 鉴赏诗歌--形象学案 考点分析 诗歌的形象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物象和画面。它常常是抒情诗的抒情主人公,如《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李白的形象;也指诗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的隐者形象;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自然景物或物象,陆游的《咏梅》中梅的形象。有时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诗歌塑造的形象是同一的。而这些形象往往是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所以它们往往被叫做“意象”。有的诗歌有一种意象,如柳宗元的《江雪》中的渔翁,有的诗歌有多种意象,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开头为了渲染一种离别前“醉不成欢惨将别”的凄清的意境,分别用了“夜”“秋”“枫叶荻花”等意象。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 意与境的交融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一是情随境生,是诗人生活中遇到某种物境,忽有所悟,产生思绪,于是借对物境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达到意与境的交融。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少妇的愁是由陌头柳色触发的,又是与陌头柳色交织在一起的。这是诗中人物的随境生情,诗人自己随境生情,达到意境一体的效果。二是移情入境,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接触物境,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又借对物境的描写表达出来,客观的物境也带上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杜甫的诗《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带着“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一主观感受,看到“花”和“鸟”,便用它们表达了出来,形成了一种水乳交融的意境。三是物我情融,诗人内心的某种主观感情与所看到的客观事物自身的、人们公认的情意恰相吻合,于是物情与我情融合起来,达到了某种有机的整体的意境。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都是这种“物我情融”例子。 了解了以上关于意象与意境的相关知识,再看高考对诗歌形象与意境的考查,就感觉有据可依了。高考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诗歌的形象:⑴分析诗歌中用了什么形象;⑵说出形象的基本特征;⑶形象的意义。 【高考金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全国II)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导学案

鉴赏诗歌形象人物形象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2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3掌握人物形象类答题的三个步骤 教学过程 1 诗歌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2 形象分类 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物形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事物形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3 人物形象分类 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形象。 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4 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1)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2)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3)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4)注意细节描写 5 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6 诗歌中常见人物形象(识记)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高考精品学案】201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鉴赏诗歌的形象

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鉴赏诗歌形象 考点分析 诗歌的形象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物象和画面。它常常是抒情诗的抒情主人公,如《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李白的形象;也指诗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的隐者形象;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自然景物或物象,陆游的《咏梅》中梅的形象。有时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诗歌塑造的形象是同一的。而这些形象往往是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所以它们往往被叫做“意象”。有的诗歌有一种意象,如柳宗元的《江雪》中的渔翁,有的诗歌有多种意象,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开头为了渲染一种离别前“醉不成欢惨将别”的凄清的意境,分别用了“夜”“秋”“枫叶荻花”等意象。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 意与境的交融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一是情随境生,是诗人生活中遇到某种物境,忽有所悟,产生思绪,于是借对物境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达到意与境的交融。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少妇的愁是由陌头柳色触发的,又是与陌头柳色交织在一起的。这是诗中人物的随境生情,诗人自己随境生情,达到意境一体的效果。二是移情入境,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接触物境,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又借对物境的描写表达出来,客观的物境也带上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杜甫的诗《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带着“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一主观感受,看到“花”和“鸟”,便用它们表达了出来,形成了一种水乳交融的意境。三是物我情融,诗人内心的某种主观感情与所看到的客观事物自身的、人们公认的情意恰相吻合,于是物情与我情融合起来,达到了某种有机的整体的意境。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都是这种“物我情融”例子。 了解了以上关于意象与意境的相关知识,再看高考对诗歌形象与意境的考查,就感觉有据可依了。高考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诗歌的形象:⑴分析诗歌中用了什么形象;⑵说出形象的基本特征;⑶形象的意义。 【高考金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全国II) 南柯子 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诗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解题指导]这道题考查的是对画面内容的再现,属于“什么形象”。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对整首诗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是对画面本身有一个准确而全面的把握;再次是选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作答。这首词咏叹了农民的劳动生活,流露了与之声息相通的质朴而健康的感情。上阕以景语起笔,山色昏暗,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数枝娇花映入眼帘。但接下来却劝人勿惜花、莫惆怅,不同于常笔。下阕又宕开去,将笔触伸向阡陌,写不避风雨劳作的农人,遂引发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农民“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把握画面形象、内容,要准确理解“幽艳”和“湿啼红”这两个要素,“幽艳”指代鲜花,“湿啼红”是露水打湿了鲜花,鲜花红艳、惹人爱怜之意。在理解了形象之后,是否惜春伤怀,就十分清楚了。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鉴赏诗歌 --形象学案(完美整理版)

鉴赏诗歌形象学案 诗歌鉴赏指导 1105 1501 : 鉴赏诗歌形象学案 考点分析 诗歌的形象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物象和画面。它常常是抒情诗的抒情主人公,如《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李白的形象;也指诗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的隐者形象;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自然景物或物象,陆游的《咏梅》中梅的形象。有时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诗歌塑造的形象是同一的。而这些形象往往是熔铸了思想感情的事物,所以它们往往被叫做“意象”。有的诗歌有一种意象,如柳宗元的《江雪》中的渔翁,有的诗歌有多种意象,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开头为了渲染一种离别前“醉不成欢惨将别”的凄清的意境,分别用了“夜”“秋”“枫叶荻花”等意象。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 意与境的交融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一是情随境生,是诗人生活中遇到某种物境,忽有所悟,产生思绪,于是借对物境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达到意与境的交融。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少妇的愁是由陌头柳色触发的,又是与陌头柳色交织在一起的。这是诗中人物的随境生情,诗人自己随境生情,达到意境一体的效果。二是移情入境,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接触物境,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又借对物境的描写表达出来,客观的物境也带上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杜甫的诗《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带着“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一主观感受,看到“花”和“鸟”,便用它们表达了出来,形成了一种水乳交融的意境。三是物我情融,诗人内心的某种主观感情与所看到的客观事物自身的、人们公认的情意恰相吻合,于是物情与我情融合起来,达到了某种有机的整体的意境。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都是这种“物我情融”例子。 了解了以上关于意象与意境的相关知识,再看高考对诗歌形象与意境的考查,就感觉有据可依了。高考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诗歌的形象:⑴分析诗歌中用了什么形象;⑵说出形象的基本特征;⑶形象的意义。 【高考金题】

202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鉴赏诗歌形象”专题复习教案

“鉴赏诗歌形象”专题复习教学案 一、鉴赏诗歌的意象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的感情。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台城(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3.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 谒金门(唐·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二、鉴赏诗歌中的物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抒情诗。 1.抓物象的特点。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悬:端端正正地高挂。 2.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小松(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 3.抓意象的特殊内涵。 ①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②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 ③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故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最新古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分析导学案

【专题复习?古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 2、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3、把握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模式。 二、先学后教: 1、内涵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 由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统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2、常见的设问方式 ①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②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某某形象。 ③诗中的XX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3、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1)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感知形象。如杜甫的《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要分析人物形象,就要分析“片云”“孤月”“落日”“秋风”等意象,还要了解“老马识途”这个典故。诗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落日”、“秋风”等意象比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以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结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概括为:

(2)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通过语言、肖像、动作,特别是细节描写,体悟 情感,定格形象。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结合诗中的“逢”、“抱膝”、“伴”、“夜深坐”和“说”等动词,再联想当时作者客居在外的情景,可以将形象定格为: (3)结合背景,展开想象,把握形象。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就要联系作者的 身世来分析。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唐代诗人,官至右拾遗,参与东征契丹,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 被降职。幽州台:战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诗的前两句俯 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了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结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概括为: 三、由例及理: 1、典例分析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提供以下参考答案,让学生评判得分。 (同学A)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导学案(学生版)

编写:审核:年级:高一科目:语文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导学案 【知识链接】 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客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是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意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 两者关系: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在文学创作中,总是意象在先,意境在后。是先有一个个意象在作者的脑子里,然后组合融合化为一种意境。 读诗方法:景(意象)——境(意境)——情(情感) 【导学过程】 常见意象: 1、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 4、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志士、君子 5、草——随思绪而流转碧草连天——触动忧思、思念绵绵——表现离别羁旅之情 6、落花——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7、扬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苏轼《水龙吟》:“细看不四杨柳花,点点是离人泪。” 8、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9、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 李白多次称誉松的物性,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10、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11、莲——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12、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 13、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高洁之士 14、猿——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唐杜甫《登高》 15、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 16、鹧鸪鸟——离愁别绪 二、赏析示例:(教师讲授)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问: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用四个字概括本诗的意境特点。 【景物形象的提问方式】 (1)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意思?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2)这首诗营造了怎么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答题步骤】 高考对于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考查意象类和分析意境类。 考查意象类答题步骤 第一步,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 第二步,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歌为什么要写这意象。 第三步,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意境类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在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学案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学案 The study of character image in poetry appreciation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学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是指诗人通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 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 是形象。 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 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 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我”的形象),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和物的形象。 二、诗歌形象分类 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种: 诗中的“我”形象,也指诗 人自己;?诗中的其他人物形象。 给下列诗歌人物形象分类:

1、《梦游》中傲岸的李白。 () 2、《孔雀东南飞》中的兰芝。 () 3、“出师未……”中的诸葛亮。 () 4、《陌上桑》中的罗敷。 () 5、“万里悲秋常做客……中集中了身世之悲与家国之悲的杜甫。 () 6、“羽扇纶巾……”中的周瑜。 () 7、《雨霖铃》中“我”这漂泊江湖的多情浪子。 () 三、提问方式

1、分析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诗人的形象特点是怎样的? 3、诗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四、课堂实例 1、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诗人的形象特点是怎样的?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解析: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 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答:全诗塑造了一个对黑暗现实不满、孤傲清高的诗人形象。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语文《鉴赏诗歌的形象》学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语文《鉴赏诗歌的形象》学案苏教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中的形象 2、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 【学习重点】 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人物形象 一、了解诗歌形象的分类 二、了解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三、教材链接 例1、阅读杜甫的《登高》,赏析诗歌中主人公的形象。 例2、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周瑜的形象。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方法总结:

四、课堂训练 1、(2010·福建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第二课时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一】景物形象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就是把握景物中所体现出来的绚丽、明丽、雄奇、峻峭、雄伟、萧瑟、清幽、凄冷等特色,感受其所营造的意境和氛围。 一、了解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见讲义) 二、教材链接 例1、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第一段,分析“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方法总结: 【二】事物形象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一、教材链接 1、屈原《离骚》 问题:屈原《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中“芰荷”“芙蓉”有何寓意? 解析:对于事物形象,要在分析其表层特点及形象的基础上,去进一步探求深层的意蕴精神。特别要联系诗人的精神品质和思想感情等。 二、课堂练习 1、(2008·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5分)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这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三、方法总结 【巩固练习】

第一节鉴赏诗歌的形象学案

高考专题——诗歌鉴赏 考纲考点解析 考纲内容考纲阐释考点分布 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①鉴赏诗歌的形象。 ②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鉴赏诗歌 的语言风格。 ③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4.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诗 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形象包括主人公形象、诗人形象、 景物形象、意象和意境。 语言包括品味词语、明确风格。 表达技巧指的是表达方式、表现 手法、行文结构、材料取舍、修辞方法 等。 评价包括内容主题的评价、思想 感情的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1意象 意象是分析、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中的“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充满主观情绪意味的意象了。正是这些独特的意象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孤愤、倔强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意象,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也是读者对诗的审美评价的依据。 2意境 所谓“意”,指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在理解、认识现实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典型感受,是“情化的理”,又是“蕴理的情”;所谓“境”是诗人所描写的具体景物,即鲜明的生活图画,是从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富有特性的艺术形象。“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诗歌的意境,是诗美的集中体现,是诗歌突出的艺术特征。 3.意象和意境的区别: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 第一节鉴赏诗歌的形象 例1(鉴赏主人公的形象)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问题】简析这首词中的人物形象。 【答案】 【总结方法】 例2(鉴赏物象、作者形象)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蝉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两首诗分别写了“菊花”“蝉”两种事物,那么作者的用意就是描情摹态吗? 2.在两首诗里,作者的形象是如何显露出来的? 【答案】 【总结方法】 练习: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