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

蓬莱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
蓬莱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

蓬莱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

蓬莱市位于胶东半岛北端,地处黄渤海交界处,是华北、华东地区与东北地区海上交通联系最短捷的地点。2001年现状市区人口10万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居住的活动。蓬莱——长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人间仙境”、“海市蜃楼”著称。近年来,蓬莱城市发展迅速,但同时原来富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却日益丧失,城市建设陷于“特色危机”之中。为从宏观上对城市景观风貌进行整体把握,并对下一层次的城市设计提供指导,结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承担的建设部课题《城市设计实施制度构筑的框架》研究,并对《山东省城市设计技术导则(试行)》进行个案研究,特尝试进行蓬莱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

本次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塑造鲜明的城市形象特色,改善城市生活环境质量,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城市设计研究的重点包括两个方面:1)研究在城市总体规划前提下的城市形体结构、城市景观体系、开敞空间和公共性人文活动空间的组织,确立城市特色形象塑造的标志、标识性景观区域及其景观节点,构筑城市景观整体框架。2)研究确立城市特色形象标志、标识性区域的景观空间品质,并对其重要的节点进行景观意向性设计。

设计思路分为四个主要步骤:首先,研究城市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历史人文特色,分析城市的现状空间环境和社会生活,寻找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性质、规模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构筑城市形象整体景观框架;然后在框架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城市景观整体空间设计;最后对城市特色地区进行更进一步的城市设计研究。

一、城市现状分析

首先,对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社会文化区位和景观区位进行特征总结;其次,分析城市的自然生态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然后,从城市结构形态、各功能分区、高层建筑景观、城市空间轮廓线、开放空间(道路、广场、街头绿地等)等方面对现状城市空间进行深入评析,并找出现状城市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城市空间形象塑造与城市性质的问题,滨海城市空间形象突出不够。

——城市空间形象塑造与城市自然景观融合的力度不够。

——山、海、城相互因借,共创城市形象,区域分异现象较为突出。

——滨海城市活力不足,景观需进一步加强。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力度不够,空间品质有待改善、营造。

——城市开敞空间在性质、功能、空间、数量、区域分布上缺乏总体设计、空间品质有待营建、改善。

——城市绿化严重不足,山体植被有待加强。

——城市建设摊得偏大,不利于集中紧凑发展,有无序化倾向。

——城市功能分区景观、建筑景观需进一步组织、加强。

附图2张:

1.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景观分析图

2.现状城市建设空间分析图――总体评析

二、城市形象整体景观框架构筑

1.确立城市形象整体空间品质意境: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悠悠水城、人间仙境。

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蓬莱城市形象特色所根植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意境代言。悠悠水城――是蓬莱历史悠久,人文丰厚的意境代言。人间仙境――是蓬莱未来城市空间品质塑造的意境代言。即:浓郁的历史人文风情,充满活力的滨海人文景象,自然、历史、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城市文化品质,尺度亲切、空间宜人,富于时代特征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2.研究城市形态空间结构:“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组团布局”、“田园楔入”的城市空间结构,山、海、城相互因借互为一体的城市设计空间景观。

3.分析城市形象区域分异空间结构

登州组团(中心城区)——城市形象塑造集中展示空间,融自然、历史、传统、现代为一体的城市景观空间品质。

卧虎组团(开发区)——城市形象时代品质集中展示空间。景观特征:现代化产业园区和滨海城市形象的展示。

铜井组团——未来城市形象塑造集中展示空间。

4.探讨城市特色形象标志性区域

――滨海城市特色形象展示空间:以田横山(蓬莱老港)、北关路、海市西路和海岸线所限定的地域空间,空间品质――自然、历史、传统、现代共生的城市文化品位。

――历史人文传统风貌特色形象展示空间: 以西关路、南北大街和海岸线、南关路所限定的空间,空间品质――历史人文、传统民俗文化空间品质。

5.城市发展时空轴

北关路道路,由西向东展现着城市建设发展的时空——过去、现在、未来。

附图2张:

城市形象整体景观构筑图

城市意象空间设计

三、城市景观整体空间设计

城市景观整体空间设计,实际上是城市形象整体框架构筑的第二个层次和它的进一步深化,是将城市形象整体空间品质的要求,相对具体地落实到城市风貌的各项景观组成要素之中,通过对各项景观要素的空间品质的概念性设计及其意境表达,来达到控制和引导城市建设的目的,从而实现对城市整体形象风貌和特色的塑造。

本次城市设计,探讨性地从城市风貌分区及其景观控制,城市标志性景观视域及其驻足点的确立、城市标志性景观轴线、城市开敞体系的空间设计、城市轮廓线的控制、重要景观结点的控制及旅游线路的组织、城市主要人文活动场所的构筑、城市各功能分区景观的整体空间设计、城市夜景整体空间景观设计和城市环境小品、标识的整体空间设计等十个方面来探讨城市景观整体空间的形象塑造问题。

1.城市风貌分区及景观控制

城市总体风貌分区为:滨海城市风貌及其滨海城市活力形象标志性区域;古城风貌及其历史、人文、传统风貌特色标志性区域;现代城市建设风貌区和

山岳生态自然风光区。(注:各分区的具体范围、品质意境及景观控制略)2.标志性景观视域及其驻足点

在城市自然、人文景观特色区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城市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立足于山、海、城城市空间格局的整体形象展示,以获得城市形象标志性景观最佳视觉感受为前提,根据人的视度原理和公众的可达性确立:城市重要景观视域扇面:历史人文特色和传统风貌、滨海城市活力形象、海上自然人文风情等景观视域扇面。

标志性景观视域驻足点:蓬莱阁、水城、田横山、庙山、蓬莱广场、八仙渡海口。

重要景观视域驻足点:振扬门、黑烽台

3.城市轮廓线的控制

立足于人工景观顺应和加强山形走势,突出山、海、城的空间格局为原则。通过城市风貌分区的景观控制,来达到城市轮廓线的控制。

4.城市标志性景观轴线

确立城市发展时空轴、滨海景观轴、画河风情景观轴等三条城市特色景观轴线,并对其景观组织提出设计组织原则。

5.城市开敞体系空间设计

分别对城市自然开敞空间、城市绿地系统、城市道路广场体系进行设计与控制。

另外,还对城市景观结点及旅游线路的组织、主要人文活活动场所、城市各功能分区景观、城市夜景景观设计、城市雕塑、环境小品、标识的设计提出了设计与控制。

附图1张:

城市景观整体空间设计

――景观风貌分区、标志性景观视域

四、城市特色景观整体空间设计

1.城市滨海地区的城市设计

城市滨海地区是城市最具活力场所之一。然,现在的蓬莱城市滨海地区城市活力十分不足。分析原因主要是现状滨海用地的使用功能过于单一,除一些工业用地外只集中于旅游及其相应的开发上。这加大了城市居民到滨海活动的距离,降低了市民的亲海性,所以旅游旺季时滨海活力尚可,而季节一过,活力顿失。对此,我们建议,结合蓬莱广场建设,在其周围适当增加一定的城市公共功能开发,诸如城市商业、文化、金融、信息等;另在合未来变更滨海工业用地性质,增加适当的城市住宅建设,以使更多的市民接近滨海。

在上述思考的基础上,确立了滨海地区城市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原则、整体空间品质、空间界定、用地性质调整、风貌控制及滨海景观空间设计。

附图1张:

特色景观整体空间设计

――滨海景观空间结构

2.古城风貌及历史、人文、传统文化空间的城市设计

首先,确立古城风貌保护的原则;其次,进行古城风貌整体形象展示空间的整体框架构筑;然后,对古城历史、传统文化保护进行空间界定和保护区划分,并提出相应的风貌控制要求;最后,对古城风貌主要展示空间进行城市设计。

古城风貌整体形象的空间展示,分为三个层次,从视觉空间形象氛围和特色景观空间品质两个层面来展示古城风貌。

第一层次古城历史见证及其隐喻空间的形象展示:水城遗址、蓬莱阁、田横塞遗址、古城墙遗址等历史见证及其隐喻空间;

第二层次历史、人文、传统风情空间的形象展示:蓬莱老港、渔市人文景象、画河民俗风情街、地方传统民居等传统人文风情;

第三层次古城风貌整体形象及其传统文化氛围空间的形象展示:古城自然环境和古城建筑整体形象风貌及其文化氛围。

1)关于古城风貌保护思想方法的探索

历史上的蓬莱由沙城、水城、府城组成。这一城市空间布局,在我国古代城

市建设史上实属罕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尤以水城,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具有极高的历史、学术、考古价值。然,如今面貌早已残缺不全了,破坏十分严重。对此,我们认为应重点保护古城的历史空间格局,保护古城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传统建筑风貌。(注:具体内容略)

附图1张:

特色景观整体空间设计

――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风貌空间设计

2)关于水城保护思想方法的探索

水城保护的最大矛盾是:水城历史、考古价值与其在社会文化生活及其实用方面的普遍价值之间的矛盾。具体而言:一是水城历史信息可读性——作为历史见证及其环境真实性的问题;二是古城水军基地历史文化再现,与水城人文、历史风貌地段保护的问题。

a.关于历史信息可读性的问题,

首先,应进一步重点加强水城入海口这一文物古迹保护,切不可在水城及其周围再搞什么诸如有关水城历史题材的景点,以确保历史、文物的考古价值及其环境的真实性;其次应加强水城整体空间格局的历史遗址保护,尤以水城古城墙遗址空间的保护和整治为重;再者,是水城周边环境的保护,尤以丹崖山、田横山作为水城“负山控海”的这一历史空间品质的保护,减少或不搞城市现代人文景观的东西,突出田横山、丹崖山的山岳自然空间品质。

b.关于古城水军基地历史文化再现与水城历史、人文传统风貌的问题:水城历史上就是“三山云净仙迹渺,万里澄波贾舶来”的繁荣之地,只是到了明代,由于军事功能的加强,才有了今天水城及其作为古代军事基地的意义,到了清咸年间,又恢复了这一地域的历史功能,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这一浓浓的传统人文风情——小海渔市景观。因此,无论从城市历史的见证,还是从传统文化及其风貌的保护来看,小海渔市人文风情都值得我们倍加认真地关注。这样看来,“全面修复水城”的问题,实在值得深思。

纵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从《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到

《内罗毕建议》再到《华盛顿宪章》,不难发现除了从单个的文物古迹扩大到历史地段外,亦更加强调:由保护物质实体发展到非物质形态的城市传统文化。保护的内容和范围愈加深广,这种历史

因此,在水城保护这一问题上,我们既要保护文物古迹,又要保护传统文化,既要水城作为古代水军基地的历史见证,又要小海渔市的城市历史印记。至于环境嘈杂,那是可以整治的。就这一特定的历史地域来看,或许,还正是由于这纷繁嘈杂的气息,传述了浓浓的登州古情。于是,我们有了这样的城市设计意境——悠悠水城,欲说当年海上风云,点点轻舸,小海归来,传浓浓登州古情。

(具体的水城保护的原则与方法略)

附图1张:

城市设计景观空间解析

――水城――历史、传统空间城市设计(二)

项目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蓬莱市建委规划处

项目顾问:邹德慈夏宗玕

项目负责人:耿宏兵吴强

项目设计人:吴强汪坚强朱冀宇、尚革、张启一

项目编制时间:2000.4――2001.1)

蓬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蓬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纲....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规划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规划范围期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规划指导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规划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区域社会经济宏观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规划区域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自然环境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社会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经济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旅游业的重要性认识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旅游发展现状、阶段与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发展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发展阶段与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蓬莱区域发展模式及蓬莱旅游路线 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区域发展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蓬莱旅游路线错误!未定义书签。

《蓬莱市旅游发展规划》 2006——2020 第一章.规划总纲 1.规划说明 今年以来,在烟台市旅游局和蓬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蓬莱市旅游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独具特色的仙境资源优势,不断壮大旅游产业规模,拉长旅游发展链条,为进一步提升了蓬莱旅游的承载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特制定《蓬莱市旅游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以城区及海滨为主,向外延伸,体现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海洋文化、港口文化、开放文化、和平文化六大文化主题,形成以蓬莱仙境为主体,戚继光史绩(故居与水城系列)与百里海滨为辅助,其它景点紧密配合的多功能旅游胜地。总体上形成"二区三带一线"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和"十字型景观结构模式 2.规划范围期限 规划区范围——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蓬莱市行政辖区,包括5个街道和7个镇,总面积为1123.11平方公里。规划期限:近期为2005年—2010年;远期为2011年—2020年。在市域范围内,打造“三重仙境,蓝紫双馨”旅游格局。即分别建设“海上仙境―长岛、人间仙境―蓬莱市区、天上仙境―艾山”的“大仙境”旅游体系。以“蓝”色海上邮轮旅游和“紫”色葡萄酒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含规划总图)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1996年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一直是徐州市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指导徐州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城市化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新形式、新问题和新机遇的出现,迫切需要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根据省建设厅的意见和建设部办公厅建办规函[2003]332号《关于同意修编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的精神,我市开展了新一轮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2000年至2002年,我市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由省建设厅组织编制的《徐州都市圈规划(2001-2020)》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区域空间环境和政策框架。由省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的《徐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徐州市的城镇化发展、城镇体系布局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在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亲自指导下完成的《徐州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的研究》,对徐州的城市定位、定性、空间格局、文化环境、重大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为高效、科学合理地编制徐州城市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2002年初,我市成立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并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具体负责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 1.面向21世纪,以现代化为目标,从更大的范围来研究徐州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及发展动力,从区域的角度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在省、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指导下,拟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2.对徐州市域确定城市合理的发展形态、布局和规模,研究并确定全市域范围内各城镇的发展体系,建立适合于全市整体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结构。加强以徐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徐州都市区规划,特别是对中心城区的整合和优化,提高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增强辐射能力,为实现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打好基础。 3.突出城市性质,体现城市特色,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按2010年市域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名城景观和园林绿化,提高能源、交通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 4.确定城市发展规模,优化城市发展方向,积极主动调整行政区划,建立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形态,合理确定未来城市的布局结构。 5.协调市区内老城、经济开发区、新区合理发展的关系。调整城市中心区的布局,加快新区建设,保证徐州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6.弘扬历史文化,体现出“两汉文化”的鲜明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周围山、水、林等环境要素,建设拥有完善的城市绿化体系,城市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山水园林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事业,采用先进的规划手段,使城市具有较强的现代感,成为一座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极具活力的现代化旅游城市。 8.大力加强市域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域城镇建设的步伐。重视市区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9.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强调规划的宏观引导功能。规划既要体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又要贯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重视和突出对城市基本空间框架的建立,使本规划在规划期内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分阶段、分时序稳步实现徐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地位和作用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二)、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2007-2010年。 远期规划:2011-2020年。 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株洲城市总体规划

株洲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时间:2009-07-29来源:株洲市政府门户网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省委、省政府“一点一线”和“加快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长株潭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促进株洲市城乡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经报请国家建设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编制本规划,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图 一、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 近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二、城市性质 株洲市是湖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长株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之一。 三、城市规模 近期:2010年城市人口90万人(常住人口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90平方公里。 远期:2020年城市人口1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20平方公里。 四、城市职能 我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国家老工业基地,中南地区重要的商贸和现代物流中心,面向海内外华人的炎帝历史文化纪念地。 五、城市建设目标 本规划期内,株洲市市区实现特大城市的规模目标,发挥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新型工业基地的作用,成为区域综合服务功能强大,设施完善,产业发达,文化繁荣,城乡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的生态园林城市。 六、城市建设发展战略

1、建设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匹配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城市及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产业发展提供条件。 2、发挥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作用,形成合理的市域城镇体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3、合理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集约使用土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4、建立以综合社区为单元的城市新型社会组织结构,加强社区的建设和服务配套,保障城市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5、营造独特的城市风貌、城市文化和宜人的生活环境,成为富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生态园林城市。 七、市域城镇发展目标 2010年,实现对现有城镇体系格局的初步调整,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初步形成网络状格局,攸县撤县改市(以下称攸州市),成为市域次中心城市;2020年,形成完整的市域城镇体系,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市域重点建制镇为纽带,以城乡一体化为特征,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结构。2010年市域人口为393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50%;2020年市域人口为425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0%。 八、市域城镇经济区划分 市域经济区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城镇经济区。 (一)北部经济区——由株洲市区、株洲县和醴陵市组成,为市域核心区域。

加快蓬莱科技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加快蓬莱科技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发表时间:2016-12-07T14:29:46.7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23期作者:孙杰 [导读] 摘要:“十三五”时期,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八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是我市经济发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经济结构实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重要时期,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是带动这一质的飞跃的强大动力。 中共蓬莱市委党校山东蓬莱 265600 摘要:“十三五”时期,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八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是我市经济发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经济结构实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重要时期,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是带动这一质的飞跃的强大动力。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关键词:创新;科技;技术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蓬”战略,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为蓬莱市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强化全党全民的科技意识 (一)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意识,切实把科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领导体制,实行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协调解决经济、科技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市科技领导小组的职能和作用,加强对全市科技工作的宏观管理。各职能部门要健全科技管理机构,负责本系统、本行业科技管理工作。 (二)加强科学技术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党全民的科技意识。新闻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党校要在各类干部培训班中增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教学内容。要充分发挥科协、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在推动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继续搞好科技宣传周、科技下乡集中活动,在广大群众中普及科学思想、科技知识,提高各级干部和群众的现代科技素养。 (三)重视软科学研究和应用。各级各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围绕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策,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成立市科技顾问团,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咨询,对重大项目进行论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建立经济、科技发展密切结合的高效运行机制 (一)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企业要增强创新意识,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科研开发机构或技术创新中心,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政府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通过扶持和引导,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紧紧围绕临港工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领域,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突出抓好重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项目,引导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品,逐步形成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各类企业要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牢固的协作依托关系,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组织,加强联合,强力攻关。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培植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企业。 (二)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民营科技企业。要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吸引科技人员创办、领办民营科技企业或应聘到民营科技企业工作。从管理制度上保证民营科技企业平等参与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科技成果鉴定、奖励等业务活动。帮助和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扶持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规模大、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的民营科技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发展技术中介等社会服务机构,建立开放的技术市场体系,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加快技术市场建设,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依托,带动幅射农村和企业的开放性技术市场网络。充分发挥技术创业中心、科技咨询中心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和技术服务实体的作用,拓宽中介服务功能,开展市场中介、咨询、无形资产评估、人才信息、技术引进、项目洽谈等全方位服务。 (四)加强科技示范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科技示范建设,总结和推广农科教结合经验,推动农村科技进步。用高新技术组装配套,建设一批设施完善、品种优良、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具有一定规模和专业化水平的高产、高效示范园。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农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市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建立农业科研机构、各类技术服务机构、农广校和涉农企业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协会、研究会,支持其成为经济实体。积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与农户紧密结合的新型农业推广模式,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三、广开经费来源,加大科技投入 (一)强化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十三五”期间,市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确保1.3%以上。 (二)加大企业科技投入力度。一般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要占年销售收入的1.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3%以上。加强科技融资工作,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吸收国内外社会力量促进科技发展。 四、加强科技队伍建设,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一)加强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选拔和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拔尖人才,选择一批具有高度事业心、学识扎实、敢于创新、勇于献身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重点培养和扶持,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科技企业家。科研机构与企业要相互结合,通过委托培养、创新项目的联合研究开发等形式,培养高层次人才。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建立农科教统筹的培训基地,并有相应的培训设施和手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加大人才、智力引进工作力度。设立市智力引进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引进人才的工作条件、生活补贴及聘请专家讲学等科技交流活动。重点引进急需的学科、技术带头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急需的管理人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高级职称的综合型人才和具有专门技能的特殊人才等。完善市专家人才库。 (三)为科技人员创业提供条件。鼓励科技人员带成熟的高新技术项目来我市实施成果转化和兴办企业、归国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 五、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 根据我市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平等互利、保护知识产权,尊重国际惯例的原则,开展双边与多边并举、官方和民间并举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点是应用技术研究、高科技领域、人才交流及先进管理经验等方面。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加强与国内外友好城市的科技交流合作。继续推动技贸合作,扩大科技企业外贸自主权。进一步加强同国家重点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吸收科技人员为我市经济建设服务。重点扶持外向型的高新技术企

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

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 第一章总则 (1) 1.1目的 (1) 1.2作用 (1) 1.3适用范围 (1) 1.4修改 (1) 第二章城市空间形态总体控制 (3) 2.1总体目标 (3) 2.2控制原则 (3) 2.3重点控制地区 (3) 2.4专项控制要求 (9) 2.4.1 城市景观照明 (9) 2.4.2 建筑色彩 (11) 2.4.3 城市风貌 (14) 第三章城市重点地区设计导则 (15) 3.1主要滨河地区设计导则 (15) 3.1.1 控制对象 (15) 3.1.2 总体要求 (15) 3.1.3 设计导则 (18) 3.2主要公园周边地区设计导则 (22) 3.2.1 控制对象 (22) 3.2.2 总体要求 (22)

3.2.3 设计导则 (25) 3.3主要临路地区设计导则 (27) 3.3.1 控制对象 (27) 3.3.2 总体要求 (28) 3.3.3 设计导则 (30) 3.4城市核心区设计导则 (34) 3.4.1 控制对象 (34) 3.4.2 总体要求 (34) 3.4.3 设计导则 (39) 3.5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设计导则 (41) 3.5.1 控制对象 (41) 3.5.2 总体要求 (42) 3.5.3 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控制要求 (43) 3.5.4 近现代历史文化街区控制要求 (47) 3.5.5 文物保护单位控制要求 (49) 3.5.6 历史文化风景区控制要求 (49) 3.5.7 优秀近现代建筑控制要求 (51) 3.6“198”地区设计导则 (52) 3.6.1 控制对象 (52) 3.6.2 总体要求 (52) 3.6.3 设计导则 (55)

株洲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株洲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株洲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对株洲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做出全面梳理,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株洲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株洲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的理解,洞悉株洲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株洲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现状 (1) 第二节株洲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株洲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株洲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株洲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株洲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株洲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株洲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株洲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株洲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株洲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株洲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蓬莱生态市建设的规划分析

1.总论 1.1 规划范围 蓬莱市行政区所辖的全部陆域和近岸海域,包括七个镇,五个街道办事处,即北沟镇、大辛店镇、刘家沟镇、潮水镇、大柳行镇、村里集镇、小门家镇、登州街道办事处、新港街道办事处、紫荆山街道办事处、蓬莱阁街道办事处、南王街道办事处。规划陆域面积1128.60平方公里。 1.2 规划时限 规划基准年:2002年 规划时段:近期为2003年—2007年 中期为2008年—2010年 远期为2010年—2015年 1.3 规划依据 国家相关法律、规划与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生态市、生态县(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 地方相关规划与计划:《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山东省碧海行动计划》、《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蓬莱市城市总体规划》、《蓬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山东省蓬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蓬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蓬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蓬莱市水利资源发展与保护规划》、《蓬莱市海洋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蓬莱市国土资源规划》、《蓬莱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蓬莱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0年目标纲要》、《蓬莱市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十五”计划及2015年远景目标》、

巴黎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城 市 设 计 论 文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巴黎 摘要 本文对巴黎地区发展及沿历史改革进行城市的分析总结,主要对1965年前后的改造,对巴黎的规划主要内容,措施及成效进行分析阐述,巴黎地区规划实现了从是去想市郊的发展,从遏制城市膨胀箱引导城市空间合理转变,解决了交

通,住房等要素向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多要素发展。及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 历史回顾 法国首都巴黎是世界名城,素有“花都”之称。这一方面是由于它的繁荣奢华,另一方面也由于美丽动人的城市景观。和北京一样,巴黎也是一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城,但与北京不同的是它不象北京那样是按照城市设计统一建成。 巴黎是围绕塞纳河逐步扩大形成的。17世纪初亨利四世在位,为出尽工商业的发展,做了一些道路,桥梁,供水等城市建设工程,把巴黎昔日许多破烂房屋改成整齐一色的砖石联排建筑,17世纪下半叶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巴黎有了很大的发展,以卢浮宫为主的中心建筑群和以香榭丽舍田园大街为主轴线在那时已基本形成。卢浮宫和一大批古典主义大型建筑物都与主要干道,桥梁等联系起来,成为一个艺术标志。1724年,丢勒花园延伸向西,其轴线可到达星型广场。这条轴线后来成为巴黎中枢主轴,18世纪中叶至下叶完成了巴黎最壮观的林荫道——爱丽舍田园大道,这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广场是旺道姆广场。

这一时期建筑基本完成了对市政,道路建设,街道的改造,奠定了大都市的雏形。确立了城市中枢轴线,特别是凡尔赛宫的总布局对欧洲城市规划影响很大,三天笔直的放射形大道和对称严谨的大花园为其后一些城市的规划所借鉴。看下图 奥斯曼改造 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种种矛盾出现,大工业生产方式大大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盲目扩建,布局混乱,交通阻塞,建筑艺术衰退,1853年~1870年,拿破仑三世执政,由塞纳区行政长官奥斯曼主持,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工作——历史上著名的“奥斯曼改建”。 主要内容:(1)改造道路结构网,完成巴黎“大十字” 干道和两个环形路。 (2)城市中心区的改建。 (3)新建主要的基础设施。 (4)新建社会类城市服务设施。 (5)采用新城市行政结构,把重心分散成几个区中心。

株洲湘江新城规划公示内容

株洲湘江新城规划公示内容 随着长株潭湘江建设和株洲南下战略的逐步推进,株洲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湘江新城作为新时期株洲湘江开发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2011年4月,株洲市规划局和株洲市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和株洲市规划设计院联合编制湘江新城规划。 2011年8月6日,市规划局对该规划组织了专家评审。9月7日,株洲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该规划并在株洲市规划局网站和株洲市规划展览馆予以公示。 一、项目基本情况 湘江新城位于株洲主城区南部,湘江上游以西。规划范围北至西站南路,南至长株潭南环高速公路,东至湘江,西至武广高铁,总面积36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共涉及群丰镇的响塘村、白莲村、合花村、旗云村、高台岭村、新文村、长岭村、妙泉村、湘云村、栗山村、江璜村、新塘村,马家河镇的浅塘村、雷打石镇的胜塘村等16个村的用地。2010年,规划范围内总人口约1.14万,现状城镇建设用地1.4平方公里。

二、规划重点 1、落实株洲市“一体三极”中“南下”发展战略,衔接在编的《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1年修改)改成对湘江新城的发展要求。 2、借鉴国内外新城建设经验,充分研究湘江新城发展的核心资源和动力机遇,在此基础上明确湘江新城的发展定位、产业体系、空间布局模式等,协调湘江新城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3、合理配置用地资源,明确产业、居住、公共服务、绿地等各项用地布局,构筑系统完善、保障有力的综合交通和基础设施系统,形成生态、宜居、宜业的新城。 三、规划结构 充分考虑新城发展定位和山水资源条件的结合,规划提出三大空间设计主题,分别是依水营造慢生活方式,打造“乐水慢城”;傍山营造隐生活方式,打造“乐山隐城”;依托丘陵地形建设科技新城,打造“乐业智城”。 在空间设计主题的指导下,规划形成“一心两片,两带多廊”的城市空间结构。 1、一心 指湘江新城服务核心,依托沧水湖形成湘江新城的生态景观核心和公共服务中心。 2、两片

蓬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蓬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1~2010) 蓬莱市人民政府 二OO四年一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部分矿产资源形式 2 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2 二矿产资源特点 3 三矿产调查、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5 四勘查、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 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业的影响要求10 六供需形式与保证程度12 第二部分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16 一指导思想16 二基本原则16 三规划目标18 第三部分基础地质矿产调查与矿产资源勘查23 一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23 二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24 第四部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25 一开发利用总量调控26 二开发利用布局28 三优化矿业结构30

四提高资源利用率32 第五部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33 一总体要求33 二新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34 三在建、生产和闭坑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34 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工作和矿区35 第六部分加强对矿产资源监督管理 36 一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36 二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及配套法规,强化矿管机构的执行地位37 三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水平37 第七部分保证措施39 一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39 二建立规划体系,加强规划实施管理39 三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监督管理40 四规范矿业权市场,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40 五改善投资经营环境,拓宽融资渠道41 六坚持科学技术创新,提高资源供给和利用水平41 附表1 蓬莱市矿产资源一览表 附表2 蓬莱市主要矿区矿产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

附表3 蓬莱市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 附表4 蓬莱市主要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 附表5 蓬莱市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预测表 附表6 蓬莱市主要矿产资源需求量预测表 附表7 蓬莱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规划表 附表8 蓬莱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分区表 附表9 蓬莱市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表 附表10 蓬莱市矿产开发区建设规划表 附表11 蓬莱市主要矿产开发利用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 附表12 蓬莱市主要矿区(床)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 附表13 蓬莱市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表 附图目录 附图1 蓬莱市矿产资源分布与勘查规划图 附图2 蓬莱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图 附件 蓬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专题研究

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规划适用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根据顺德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组织编制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适用范围为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含大良街道办、容桂街道办、伦教街道办),在上述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依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二条的规定,按本规划执行(正文中字体如此标识的部分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原《顺德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1995-2010年)》等有关规划与本规划冲突之处,均应以本规划为准。 规划期限 本次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远期)为2020年,其中近期建设规划为2005年;2020年以后为远景规划。 规划指导思想 1. 本规划依据珠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要求,从构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广佛都市区的角度出发,注重研究顺德与区域其它城市之间的协调统筹,尤其是顺德中心城区和广州的番禺、南沙以及中山、江门等之间的关系。 2. 本规划从建设、完善大佛山的角度出发,全面贯彻发展和建设多级格局组团城市(即“2,5”组团模式)的理念,特别是要着力将顺德中心城区(即大良容桂组团)打造为大佛山两个百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区之一。 3. 本规划从顺德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区域和城市发展的可能性,合理确定顺德中心城区的城市性质、发展空间和发展规模。研究在不同阶段的顺德中心城区动态发展,确定规划远期与近期的城市合理规模和城市形态。

4. 本规划注重经济和产业的变化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树立工业立区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同时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合理调整现有中心城区规划编制重点 1. 根据大佛山市区划调整和区域综合交通条件的变化,结合珠江三角洲良好的发展机遇,明确顺德中心城区的城市性质及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内和大佛山市域内的定位和职能;进一步明确顺德中心城区的大良、容桂、伦教等三街区各自的职能。 2. 依据城市科学的发展需求,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把握和建构顺德中心城区合理的城市形态和规划结构,合理组织与优化中心城区内部功能,统筹安排城市内部各类用地。 3. 处理好区域大交通(高速公路、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国道)与城区布局之间的关系,科学组织与完善顺德中心城区内部的交通。 4. 注重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构造整体的城市风貌,建设滨水花园式城市。 规划法律效力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本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顺德中心城区内的一切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本规划的规定。 城镇发展战略 佛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心位置,是粤西沿海、西江流域等地区通向广州的主要门户。佛山未来的发展要立足于珠江三角洲的整体协调,在广佛都市区中要实现与广州的优势互补, 强调错位发展,成为广州向珠江三角洲西岸辐射和拓展的主要枢纽。

湖州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湖州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批准文号: 项目分类:城市设计 管理级别: 起始时间: 终止时间: 获奖情况: 负责人: 参与者: 规划构思 湖州市中心区位于湖州市中心城中部,是在原有老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核心区。针对中心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中心区城市设计按照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原则,把疏解矛盾、改善环境、加强开发建设的控制和引导作为首要目标。 空间布局 确定中心区由“中心绿轴”与主干路的相互衔接的总体结构,以中心广场为核心,以贯穿中心区的绿地系统“中心绿轴”为纽带,东端连着代表湖州历史传统的市河,西端连着龙溪港,与龙溪港隔河相望的是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空间串起三个主题广场,分别代表着历史、现代与未来。并与步行街区、骆驼桥滨河广场、传统街区保护区共同构成广场系列。呈十字形的两主干路作为中心区主轴,通过支路连接中心区的各个片区,与“中心绿轴”共同构成具有金融、商贸、文化综合功能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区。 创新与特色 从总体上把握中心区的整体景观形象。针对老城区的特点,把现有的城市景观要素组织到整体环境中,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注意把握好广场的尺度,因地制宜,求精不求大。针对老城特点确定建筑高度控制原则,保持原历史古城的空间尺度特性。重视人与环境的关系,建立中心区步行系统。强调城市设计引导与控制相结合。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中心区规划范围内用地62.58公顷,考虑到中心区周边的环境影响因素,实际规划用地扩大到89.39公顷。 另外,还有体育、医院、学校等用地。规划中心区内新建和改建总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实施效果依据规划进行环境改善和建设,已建成“中心绿轴”上的中心广场、西端龙溪港滨河公园的广场、东端骆驼桥的滨河广场。浙北大厦前进了清理并开辟广场,完成了观凤大厦前广场(观凤广场)的绿化工程,规划的广场系列已初具规模。规划中心区的主要轴线南街和苕溪路已经贯通,中心广场周围的支路正在修建。规划的商业步行区已完成拆迁和场地平整。今、明两年的重点是开通中心广场与龙溪广场联系的绿化轴线,建成龙溪广场,着手进行龙溪港东岸滨河地带和堤岸改造以及滨河路、滨河绿化带的建设。 主要规划指标如下:

国内外优秀城市设计案例与实施分析

国内外优秀城市设计案例与实施分析 一、城市设计案例简析 古往今来,世界上优秀的城市设计实例为数不少。如按城市总体设计、中心广场设计、干道设计、绿化设计等去细分,更是不胜枚举。这里只能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名城,加以分析。 城市设计资料图片 1.北京 北京是我国首都,又是著名的古都。北京的城市设计,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今世界城市设计实例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北京的古城基本上是明代建成的,她的前身是元大都城,就是按《周礼·考工记》的理想都城模式设计的。明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吸取了明初中都和南京的布局和形制的特点,使这种“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格局更加突出,城市轴线也延伸到外城,形成了长达8公里的雄伟庄严的南北中轴线。北京作为封建都城,城市设计的主题就是要突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君临天下的气势与威严。北京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城市设计,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意识形态上都充分满足了这一要求。譬如在功能上满足了皇家政治(前朝)、生活(后寝)、游憩(御苑)以及礼制(坛、庙)、防御(城墙城楼)等方面的需要;在意识形态上,全城以皇宫为中心,中轴线为脊柱,左右对称,轴线上一重重城门,极力烘托出皇帝的权威,即所谓“非壮丽无以重威”。北京城由于经过整体设计,全城空间布局井然有序,更可贵的是有六海园林水系与之相陪衬,使规整中见自然,严肃中有活泼,这是历代都城中少见的。198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重要批复中指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规划和建设,要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国家首都的独特风貌。对珍贵的革命史迹、历史文物、古建筑和具有重要意义的古建筑遗址,要妥善保护。在其周围地区内,建筑物的体量、风格必须与之相协调”。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并发展北京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优秀传统。 2.华盛顿 华盛顿(Washington D.C.)是美国首都,也是世界名城,1791年由法国工程师朗方(L’anfant)规划。她的主题思想是体现美国在战胜英国殖民统治后,建成民主、自由、独立的新兴资产阶级国家这一国体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政体。城市设计巧妙地利用地形,以国会山高地为标志,设计了纵横两条轴线。主轴东西向,以国会为全市中心,南北轴线以总统府(白宫)为重点,两条轴线交叉点上建立华盛顿纪念碑(方尖塔),城市主轴以宽阔绿化为主。城市设计方案以后又经过补充完善,在主轴线两端建成

株洲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6-2030)

株洲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2016-2030)方案公示 1 、海绵城市解读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雨水来调节城市微气候,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海绵城市建设两个最明显的作用:通过调蓄,缓解城市洪涝灾害,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实现雨水的综合利用。 2、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中心城区范围+十大新城拓展范围。总规划面积约460平方公里,研究范围886平方公里。

3 、规划目标 实现“四水三自”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四水”即:实现水生态健康、水安全保障、水环境良好、水资源节约;“三自”即:建立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 4、规划原则 (1)统筹兼顾、系统协调 “安全、资源、环保”目标三位一体,兼顾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环境、恢复水生态、利用水资源、营造水文化,提升城市人居环境。 (2)多规融合、全面统一

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各有关专项规划相协调,并全面协调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与海绵城市建设,实现统一规划、建设、管理与协调。 (3)生态优先、保障安全 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等地形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发挥植被、土壤等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发挥湿地、水体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努力实现城市水体的自然循环。强化生态廊道的生态隔离、水源涵养作用,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以“一江两岸、六港入湘、湖泊多姿、山谷相间”的生态空间格局为骨架,创建具有株洲特色宜居山水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5)以人为本,适度开发 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理念,在确保生态廊道连续及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探索生态廊道生态服务功能开发,将游憩体闲、文化展示、娱乐健身、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注入生态廊道,建设优质人居环境。 (6)合理分期,操作性强 在保证远期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协调系统性和城市建设的时序性,远近结合,分期实施,逐步构建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和低影响开发系统。并考虑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深圳市中心区22、23-1 街坊城市设计为案例

分类号TU学校代码10590 U D C密级学 号20010812 深圳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详细城市设计导则的操作可行性 及有效性研究 ——以深圳市中心区22、23-1街 坊城市设计为案例 房文君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名称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学院(系、所)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黄大田

论文摘要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城市均采用传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对城市建设进行规范引导,对于这样的控制方式能否有效地促进高质量的城市环境的形成,仍存有多方疑虑。而在深圳市中心区22、23-1街坊的开发建设中则制定了详细城市设计导则并对其在相当程度上加以严格执行,这类探索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因此,本文将以该城市设计为案例,研究在22、23-1街坊城市设计导则操作落实的过程中,导则对于规范、控制、引导该片区城市环境建设的意义。通过对其研究,了解一个城市设计项目从设计构思到最终建成所经历的各个步骤,以及有关各个方面所持的态度,探讨详细城市设计导则的操作可行性与有效性,从而得到一定程度上城市设计导则的客观理论支持。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由第一章《导论》和第二章《深圳市中心区22、23-1街坊城市设计的案例研究》组成。其中概述了国外城市设计的操作方法和我国对城市设计的认识,以及深圳市规划国土局委托美国SOM公司进行城市设计的背景和设计的过程。 第二部分是本研究的中心,由第三章《在城市设计导则引导下的建筑设计的衍进》、第四章《本次城市设计有关方面的评价》组成。其中纵向的比较了本次城市设计导则的操作程序及其结果;横向的比较了中标方案到建成项目的建筑设计,并采用采访和问卷的形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有关各方面对本次城市设计的评价,分析研究了本次城市设计导则操作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结束篇,由第五章《城市设计导则的发展方向》构成。这部分内容指出了城市设计导则的发展方向要从进一步完善导则的编制和操作落实程序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关键词:城市设计导则 操作落实 可行性 有效性

整体城市设计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中国. 湘潭. 东城片区
Comprehensive and Key Area Urban Design in Eastern Zone Zone, Xiangtan
湘潭市东城片区整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整体鸟瞰图
3 7 土地利用规划图 3.7
EASTERN TOWN. XIANGTAN. CHINA

中国. 湘潭. 东城片区
Comprehensive and Key Area Urban Design in Eastern Zone Zone, Xiangtan
湘潭市东城片区整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芙蓉大道鸟瞰场景
EASTERN TOWN. XIANGTAN. CHINA

中国. 湘潭. 东城片区
Comprehensive and Key Area Urban Design in Eastern Zone Zone, Xiangtan
湘潭市东城片区整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芙蓉大道、北二环交叉口节点鸟瞰场景
EASTERN TOWN. XIANGTAN. CHINA

中国. 湘潭. 东城片区
Comprehensive and Key Area Urban Design in Eastern Zone Zone, Xiangtan
湘潭市东城片区整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工业遗址公园与滨江国际五星级酒店鸟瞰场景
EASTERN TOWN. XIANGTAN. CHINA

蓬莱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

蓬莱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编制起止时间:2000.4-2000.10 项目参加人员: 项目负责人:耿宏兵 吴强 主要参加人:汪坚强 朱冀宇 合作单位:蓬莱市建委规划处 一、项目概况 蓬莱市位于胶东半岛北端,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人间仙境”、“海市蜃楼”等独特的自然景观著称。蓬莱市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可归纳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蓬莱市区由西向东分成三个组团,中心城区是最西边的一个组团——登州组团,人口约10万人,面积约20平方公里。登州组团背山面海,有保存完好的水城、蓬莱阁、戚继光故里等极具价值的历史建筑和街区。滨海岸线景色优美,是蓬莱—长岛国家级旅游渡假区中最重要组成部分。 二、技术路线 根据蓬莱市自然地理、历史与人文特征、城市性质、规模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对城市现状空间环境进行详细分析,从总体上确定城市特色内涵,提出城市整体空间环境品质意境,进行整体景观设计。重点界定城市特色形象标志性区域,确定标志性区域的环境品质意境。通过研究城市现状空间环境与设计目标意境之间的差距;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对策。 三、城市设计构思 1.城市形象整体景观构筑 (1)确定城市整体空间环境品质意境: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悠悠水城、人间仙境;

图1 城市形象空间品质意境 (2)明确城市形态空间结构: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组团布局、田园楔入; 图2

(3)界定城市形象标志性区域:滨海城市形象展示空间;古城风貌及历史、人文、传统文化形象展示空间; 图3 (4)确立城市发展时空轴。 2.城市景观整体空间设计 从城市风貌分区及其景观控制、城市标志性景观视域及其驻足点的确立、城市标志性景观轴线、城市开敞体系空间的空间设计、城市轮廓线的控制、重要景观节点的控制及旅游线路组织、城市主要人文活动场所的构筑、城市各功能分区景观的整体空间设计、城市夜景、城市标识等十个方面对城市景观进行整体空间塑造。 3.特色景观整体空间设计 (1)城市滨海地区城市设计:从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滨海地区的空间界定、滨海城市形象标志性区域空间界定、滨海整体空间意境、用地调整、风貌控制、景观空间设计综合考虑。 (2)古城风貌及历史、人文、传统文化空间城市设计:从古城风貌保护原则、整体形象展示空间框架构筑三个层次:历史见证空间;形象展示空间;文化氛围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