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

痛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分析。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80例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护

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

射频治疗后的NRS评分较对照组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之中采取护理干预,确保了手术的顺利完成,降低患者的疼痛,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常规护理;脊神经脉冲射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

果评价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 treated by spinal nerve pulse radiofrequency. Methods: The study time was January 2021 -- December 2022,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80 cases of spinal nerve pulse RF treat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study group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observation of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NRS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radiofrequency therap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 treated by spinal nerve pulse

radiofrequency can ensure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surgery and reduce the pain of patients, and can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Routine care; Spinal nerve pulse radiofrequency; Postherpetic neuralgia; Effect evaluation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侵犯神经,导致神经鞘膜损伤,从而引起皮肤放电样灼痛、疼痛、刺痛、痒痛等【1】。现阶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微创治疗主要是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可以通过脉冲射频的原理对神经系统进行调理,从而达到镇痛和调节神经的作用。但是,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2】。在此基础之上,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80例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围术期过程之中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价值和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80例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年龄49~74岁,平均年龄(56.13±9.47)岁,男25例、女15例;对照组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在(56.73±9.54)岁,男24例、女16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常规术前检查、手术准备、健康知识普及等方面。

1.2.2研究组

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步骤如下:

(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相应的常规检查,对患者进行体位指导以及床上大小便等,在术前6小禁食、术后4小时禁饮,必要时给予药物改善患者的睡眠;护理人员要评估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且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评

估,纠正患者表达疼痛语言,并且在交班的时候要准确掌握患者疼痛情况;护理

人员要对患者药物方面的针对性护理,提高患者的服用的依从性;护理人员要给

予患者心理针对性的护理,缓解患者负面情绪,认真倾听患者的真实需求,采取

和蔼的态度和患者交流,取得彼此间的信任感,告知手术成功的案例,让患者家

属参与护理之中,帮助患者重新树立治疗信心。

(2)术后护理,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安全返回病房,并且适当调整患者体位,监测患者的生命指征,在术后6小时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下肢,避免并发

症的发生,给予患者保暖措施,协助患者进行生活护理;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术

后恢复情况,按照医嘱给予患者局部冰敷,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情绪,给

予患者相应的照射,促进身体伤口的愈合;护理人员给予患者饮食方面的护理,

指导患者在术后2小时进行流质食物,指导患者服用易消化饮食,禁止吃刺激辛

辣类食物;术后给予患者疼痛护理,必要时给予患者药物镇痛,采取相应的措施

转移的注意力。

1.3观察指标

医务人员统计患者的射频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RS),分值范围:0-10分,统计详细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软件spss24.0,计数n%表示,χ2检验,计量表示,t检验,P<0.05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患者的射频治疗前后的NRS评分

研究组射频治疗后的NRS评分较对照组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比较患者的射频治疗前后的NRS评分(s,分)

组别n

术前NRS

评分

术后

3dNRS评分

术后

7dNRS评分

术后1月

NRS评分

研究组

4

7.24±1

.52

3.26±1.0

2

3.13±0.8

8

3.11±0.58

对照组

4

7.02±1

.14

4.24±1.3

1

3.97±0.7

6

3.84±0.67

t/0.732 3.733 4.569 5.210

p/0.4660.0000.0000.000

3讨论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不会影响神经-运动系统,不会造

成神经的永久损伤,临床安全性较高【3】。但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常

常会出现负面心理情绪,临床疗效并不理想,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比较高。因

此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患者针对性干预,以此达到良好的疗效【4-5】。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射频治疗后的NRS评分较对照组优异,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在围术期护理干预之中,患者可以享受到全面的

护理措施,不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降低患者手术风险,给

予患者疼痛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方面的护理,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缓解

患者疼痛程度,改善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在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之

中采取护理干预,确保了手术的顺利完成,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运用意义重大,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叶笑.2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2):174-175.

[2]王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5,(07):

219-220.

[3]王英夫,游俊,彭蕾蕾等.291例带状疱疹神经痛症状的临床分析[J].临

床及实验研究,2005,27(14):01.

[4]严兴福,何平,吴信真等.不同部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2005,9(7):76.

[5]丁媛,胡凤霞,康晓静.人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带状疱疹27例临床分析[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5,8(2):104-10.

脊髓电刺激和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优劣差异

脊髓电刺激和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优 劣差异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常见于中老年人,其特点是 以皮肤感觉神经为主要受累部位,并可引起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一种常见且顽固 的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持续的疼痛和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脊髓电刺激和背 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是两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优劣差异。本文将对这 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方面的优劣进行比较和分析。 脊髓电刺激是一种通过植入电极在脊髓上进行电刺激的治疗方法,通过改变神经冲动 的传导来减轻疼痛。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主要优势在于其疗效持久,能够 长期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脊髓电刺激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治疗需求。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安全性较高,手术风险较小。 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缺点也是不可忽视的。脊髓电刺激手术风险虽小 但也不可避免,患者需要接受手术的风险,而且手术后还可能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脊髓电刺激治疗的成本相对较高,对患者来说可能存在经济负担。植入的电极可能会出现 移位、断裂等问题,需要定期进行调节和更换,影响患者的生活。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是一种通过应用高频电流刺激神经进行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 地减轻神经痛,包括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相比脊髓电刺激,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的优势 在于手术风险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不需要植入电极,较少出现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的成本较低,相对更加经济实惠。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也存在一些缺点。射频治疗的疗效相对较短,需要定期进行治疗。射频治疗的个性化程度相对较低,无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不够灵活。背 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神经痛,对一些顽固性疼痛可能效果不佳。 脊髓电刺激和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是两种常用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方法,它 们各有优劣。脊髓电刺激疗效持久,能够个性化调节,但手术成本高且存在手术风险;背 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手术风险低,成本较低,但疗效不持久,个性化程度低。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综合考虑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以获 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也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两种治疗方法,以提高其疗效 和安全性,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带状疱疹的护理查房

带状疱疹的护理查房 一、病例介绍: 患者陈某某,男,78岁,以“左侧胸痛10天”为主诉入院。缘于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痛,位于前胸及后背部,范围广泛,呈阵发性电击样痛,程度较剧,影响生活及睡眠,无特殊缓解方式,未及时诊治。今就诊我院,门诊拟“胸痛待查——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收住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控制尚可。8年前体检发现“肝癌”,曾在我院行两次射频消融术。1年前有“痛风”病史,近期无关节疼痛发作。 入院查体:T36.8℃、P63次/分、R20次/分、BP135/60mmHg。神志清楚,平车推入入院。前胸及后背部可见群聚性水疱疹,余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 辅助检查:C反应蛋白:170.8 mg/L;血常规:白细胞13.33×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3.20 %;彩超提示:脂肪肝、肝多发囊肿、双肾多发囊肿、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心电图:窦性心律,I°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肺部CT:双肺气肿、肺大泡,右肺下叶少许慢性炎症,右肺上叶支气管扩张;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硬化症,食道裂孔疝。初步诊断:1带状疱疹性神经痛;2.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3.肝癌介入治疗后;4.痛风。治疗:遵医嘱予低盐低脂饮食,监测血压,阿昔洛韦抗病毒,甲钴胺营养神经,普瑞巴林止痛,复合维生素B补充维生素,阿托伐他汀调脂,倍博特降压,泮托拉唑抑酸,苯溴马隆降尿酸,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炉甘石洗剂外涂干燥处等治疗。1月20日患者带状疱疹结痂,胸背痛明显减轻,病情平稳,给予办理出院。 二、概念: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的皮肤病,常伴有或遗留明显的神经痛。多数患者愈后很少复发,极少数病人可多次发病。好发于成人,老年人病情尤重。本病多发于胸肋部,故又名“缠腰龙”。带状疱疹有一定传染性,患者水疱疱液内存在大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皮肤,能使未患过水痘的小儿传染上水痘,也可以使免疫力低下未患过水痘的成年人(尤其是青年人)发生“成人水痘”,还可以使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病人感染上水痘,但不会直接传染上带状疱疹。 三、疱疹病毒四大特点: 1、嗜食性(即喜食神经外周皮的粗纤维,使神经线外露,这是引起后遗神经痛的根本原因) 2、游走性,导致反复时可能在别处出现皮疹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规范化诊疗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规范化诊疗 全网发布:2014-07-02 21:17 发表者:王小平3226人已访问 一、带状疱疹的规范化诊疗 1、带状疱疹的定义 带状疱疹是由潜伏在人体内的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病毒 性传染病,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2、带状疱疹发生的主要部位及比例 带状疱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胸部(肋间神经):50%以上;颈部(颈神经):10-20%;头颅部(三叉神经):10-20%;腰骶部(腰骶神经支配区域):2-8%;其它:<2%。 3、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特征 (1) 发病率:英国、意大利和德国的相关研究均表明,50 岁以上年龄组人群带状疱疹发病率超过了14.2‰。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HIV 患者、癌症患者及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每年带状疱疹的发病率达到 14.5‰~ 53.6‰。 (2)疾病复发率: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病愈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复发率极低,一般不会再复发。 (3)年龄、性别:年龄因素是影响带状疱疹发病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美国、英国、法国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更易患带状疱疹,机制尚不明确。 (4) 压力:压力会对人体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功能造成影响,从而干扰细胞免疫功能,可能造成人体带状疱疹发病的危险性增高。 (5) 家族聚集性:美国带状疱疹的家族聚集性发病趋势明显高于其他皮肤病,但少数学者则持反对态度,目前尚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4、带状疱疹出疹前的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出疹前即前驱期临床表现包括: (1) 轻度乏力、低热、无畏寒,食欲下降; (2) 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持续1-3天。 5、带状疱疹出疹期的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近期,由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制定《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一文,发布在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现整理如下,供广大医生参考学习。 定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 定义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 皮瘆愈合后持续 1 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PHN 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 流行病学 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荟萃分析数据显示PHN 人群每年发病率为3.9~42.0/10 万。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约为3~5‰。约9%~34°% 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带状疱瘆和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60 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 会发生PH N,70 岁及以上者中则可达75%。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据以上资料估计我国约有400 万的PHN 患者。PHN 的危险因素见表1。 发病机制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病毒经上呼吸道或睑结膜侵入人体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染在幼儿表现为水痘,在成人可为隐性感染。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发生带状疱瘆。 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出血,甚至坏死,临床表现为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外周及中枢敏化,导致疼痛。 PHN 的发生机制目前不完全明了,神经可塑性是PHN 产生的基础,其机制可能涉及: 1. 外周敏化:感觉神经损伤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发生神经化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变化,引起外周伤害性感受器敏化,放大其传入的神经信号,并可影响未损伤的邻近神经元;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康复护理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康复护理 对于带状疱疹,相信很多朋友并不是很了解,其实该疾病主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发的一种急性皮肤病,而这类病毒为嗜神经性病毒,一旦入侵患者的皮肤,就可能导致患者的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发生变化,也就导致带状疱疹出现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发病率较高,发病时患者会感到全身疲乏,伴有低热的症状,皮肤出现灼热、刺痛感,部分患者会有明显的神经痛,触碰时疼痛感强烈。在对该类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西医多以药物止痛的方式进行治疗,但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而中医学则认为带状疱疹属“缠腰火丹”范畴,多因外感湿热毒邪火所致,治疗应以疏风解毒、通络之痛为主要目的。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治疗方式,都需要辅以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以此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那么关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康复护理你知道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一般护理 对于患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而言,护理人员一定要告知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紧张,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安静地休养环境。同时,还需要注意患者病房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应该保持在18℃-20℃之间,而湿度要维持在50%-60%之间。 2.疼痛护理 在对患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进行护理时,除了要做好一般护理工作以外,最重要的一项护理内容就是疼痛护理,具体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疼痛护理: (1)分散疼痛

首先,如果患者没有水疱,则可通过冷敷或冰敷的方式处理疼痛部位;如果 患者的疱疹已经破裂,则需要通过冷湿敷的方式处理患处。 其次,护理人员可以告知患者在感受到疼痛时,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等方式 分散注意力。 最后,护理人员也可以告知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交流,这样也能够起到 分散注意力的作用,使患者暂时忘却疼痛。 (2)预防感染 在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预防感染的工作,以及减轻患 者的疼痛感。通常情况下,如果患者的水疱较大,可以在无菌操作下将疱液吸出,这样能够减轻张力,以此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需要特别注意,在此过程中还需要保证疱壁的完整性,以此降低感染几率。 (3)物理处理法 在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的过程中,除了可以通过上述两种方式缓解患者的疼 痛感外,还可以采用物理处理法。一般是使用氦+氖激光照射或音频电疗的方式 实现疼痛护理目标。 在音频电波脉冲的作用下,中枢神经会得到刺激,进而使得患者的大脑皮层 将保护性调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此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更快恢复,从根本上抑 制疼痛产生。同时也能够起到提升患者局部免疫功能的护理目标,使得整个病程 大大缩短。 (4)药物止痛 在进行疼痛处理中,药物止痛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而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 经痛而言,需要护理人员在其出现疼痛前30min给予止痛药物,这样能够大大降 低疼痛症状的出现几率。

医学护理论文和有关医学护理论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及护理研究进展

医学护理论文和有关医学护理论文: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及护理研究进展[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护理 本文介绍了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定义,着重强调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旨在提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生命质量,为此病的治疗及护理提供医学参考。 带状疱疹(A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R)引起的一种以较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皮肤病,多发于免疫力低下的中老年人,其临床表现为疱疹沿感觉神经支配区域出现,约半数人发生于胸脊神经,亦可发生于其他部位,呈一侧带状分布,在其病程中常伴有让人难以忍受的神经痛[1];如果AHZ在急性期治疗不当,部分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可转化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即带状疱疹的皮损已完全治愈,但仍有持续性、剧烈的、非常顽固和难治性疼痛。疼痛持续时间一般为数日及几个月不等。由于疼痛的剧烈性及顽固性,使PHN患者常常失眠、焦虑不安、情绪压抑甚至有自杀倾向[2]。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约有10%并发PHN。但目前仍有40%~50%的PHN患者对各种治疗措施都缺乏敏感性。因此明确PHN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对该病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治疗方法 1.1药物治疗:①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是目前治疗PHN的首选药物之一,主要包括阿米替林、地昔帕明、去甲替林等,其中阿米替林对PHN的疗效肯定,是最常用的抗抑郁药[2]。②抗惊厥药-加

巴喷丁:此药近年来在国际上广泛用于神经性疼痛的治疗,因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而成为神经性疼痛治疗的首选药物。剂型为300 mg/胶囊,开始口服剂量100 mg/次,3次/d,每间隔2~4 d增加剂量300 mg/d,直至疼痛缓解或出现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最高用量为3 600 mg/d,以疼痛明显缓解或疼痛缓解的剂量维持用药,加巴喷丁用于治疗PHN确实有效,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3]。③抗心律失常药:如利多卡因、美心律。④辣椒辣素:局部应用辣椒辣素治疗PHN是很有前途的方法。推荐浓度为0.025%~0.1%,不良反应为局部皮肤的灼热感(66.7%)[4]。 1.2物理治疗:包括电疗法、光疗法(红外线、紫外线、激光)、超声波疗法、磁疗法、蜡疗法[5]。其中广泛应用的有:①微波治疗:微波具有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降低感觉神经兴奋性的作用,从而减轻患者疼痛,此疗法无痛苦方法简便患者顺应性强;②激光治疗:常用氦-氖亚激光治疗早期应用低能量激光照射可预防PHN的发生[6]。 1.3神经阻滞疗法:此方法及早应用效果好,可治疗带状疱疹疼痛并预防PHN的发生。常用的方法有星状神经节阻滞、硬膜外阻滞、椎旁神经根阻滞、肋间神经阻滞、三叉神经阻滞等[7];其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方法正在广泛应用,即根据疼痛部位确定相应的神经支配范围,选择相应的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5~7 cm,回抽无血无液后固定硬膜外导管,注入1%利多卡因5 ml作实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护理文献研究进展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护理文献研究进展 摘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剧烈的神经痛和皮肤水疱。对于PHN患者的护理,需要进行日常护理、疼痛控制、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等方面的工作。目前,针对PHN的护理文献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社会心理支持等多个方面。未来,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PHN的治疗和护理将会越来越完善。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护理;方法;进展 引言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神经疾病,主要表现为剧烈的神经痛和皮肤水疱。PHN患者的疼痛常常持续数月或数年,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对于PHN患者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本文将围绕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护理文献研究进行概述性描写,以期为PHN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带状疱疹的概述 带状疱疹,也称为生脓性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途径传播,患者一般在感染后2-3周内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随后,皮肤上会出现疱疹样皮疹,呈带状分布,常伴有疼痛和灼热感。病程一般为2-4周,多数患者可自愈。然而,部分患者在病程结束后,仍会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即疼痛持续数月或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护理 (一)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日常护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疼痛性疾病,常发生 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注意生活环境和饮食护理, 以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首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生活环境需要保持清洁和干燥,避免受凉、 潮湿等刺激。患者应穿着柔软舒适的衣服,避免紧身、粗糙、摩擦等衣物,以减 轻疼痛和不适感。此外,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尽量避免 情绪波动和压力过大,以减轻疼痛和促进康复。其次,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 饮食护理也非常重要。患者应该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C 等营养物质的食品,如瘦肉、鱼虾、蔬菜水果等。同时,患者应该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重口味等食品,以免刺激神经导致疼痛加剧。最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 出现的皮损需要得到妥善的护理,应该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刺激。还可以使用外用药物或贴敷药物进行治疗,以促进皮肤的愈合和缓解疼痛症状。在进行皮损护理时,需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交叉感染和其他意外事件的 发生[1]。 (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疼痛控制 首先,药物治疗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最常用的疼痛控制方式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包括镇痛剂、抗病毒药、抗抑郁药等。其中,镇痛剂如阿片类 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不适感;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利巴 韦林等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和扩散;抗抑郁药如曲唑酮、氟西汀等可以缓解患者的 焦虑和抑郁情绪。但是,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机,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 副作用。其次,非药物治疗也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控制的重要方式之一。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中医治疗、康复训练等。物理治疗包括按摩、针灸、 理疗等,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舒缓肌肉紧张;中医治疗包括中草药、艾灸等,可 以调节身体机能和促进身体自愈;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呼吸训练等,可以增 强身体免疫力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最后,心理干预也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 疼痛控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心理干预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支持性治疗等,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和疼痛应对能

B超引导下脊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颈部及上肢带状疱疹神经痛

B超引导下脊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颈部及上肢带状疱疹神经痛邱鹏程;潘略韬;刘剑芬;陈文伟;丁翠华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6(32)12 【摘要】目的:观察B超引导下脊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颈部及上肢带状疱疹神经 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疼痛科就诊的48 例颈部及上肢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 组采用常规口服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B超引导下脊 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B超引导下脊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1999-2001) 【作者】邱鹏程;潘略韬;刘剑芬;陈文伟;丁翠华 【作者单位】52821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52821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52821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52821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52821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区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超声引导下C2神经根脉冲射频与C2神经根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分析 [J], 史传岗;徐小青 2.超声和DSA引导下胸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联合 神经妥乐平治疗45例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价值 [J], 桂江华;雷佐英;张建波 3.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J], 苗羽;刘波涛;王海宁;樊碧发;司马蕾 4.B超引导下脊神经根脉冲射频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应用 [J], 黄玉姣;陶洪芬;舒美娟 5.超声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脉冲射频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J], 贾东林;李水清;崔立刚;蒋洁;李志强;江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能够彻底治愈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阶梯治疗方案(全文)

202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能够彻底治愈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阶梯治 疗方案(全文)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能够彻底治愈吗?这是患者就医的终极目的,也是医者施治的唯一愿望。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非此即彼""是或否"那么轻松能给出的,基于对"彻底治愈"的理解而不同。 带状疱疹是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a zoster virus, VZV)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再度活化、大量复制并沿受累的感觉神经扩散所致,造成皮损和疼痛。皮损可随自然病程而愈,疼痛却可能迁延不愈,甚至突然或逐渐加重,谓之PHN。 患者对遗留下的神经痛不理解可能源于"疼痛是症状"的传统观念,而医者则对其发生机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锲而不舍的探索。虽然PHN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但神经可塑性造成的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已得到业界共识。VZV侵犯感觉神经及脊神经节或颅神经感觉神经节,激惹外周伤害感受器使之敏化,随后脊髓及脊髓以上痛觉神经元的兴奋性亦异常升高,表现为自发性放电活动增多、感受域扩大、兴奋性阈值降低和突触传递增强等,这些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引起中枢敏化。在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的发生维持中,各种离子

通道的功能变化及神经炎症免疫网络中各种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此复杂的发生机制产生了临床表现的多样性。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增多,带来了患者的自发性疼痛,非伤害性刺激(阈下刺激)通过A δ和Aβ纤维引起患者的痛觉超敏,神经可塑性变化也影响到交感神经甚至运动神经,患者可表现为灼痛、刺痛、胀痛、麻木、瘙痒、电击样、撕裂样、紧缩痛、痉挛痛等。随着病程的延长,相伴而生的焦虑、抑郁、厌食、疲乏、睡眠障碍,使患者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有研究报道,60%的患者曾经或经常有厌世想法。 PHN发生机制的复杂性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导致了治疗药物和手段的繁多以及疗效的不确定性。药物治疗是PHN的基础治疗,规范的药物治疗可将疗效发挥到最大,不良反应降至最低。然而目前普遍认为药物治疗不如手术操作的技术含量高,因此重视程度不够。初诊首选非甾体抗炎药的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在基层医疗单位,有些临床医生基础知识不足,知识更新不够,不知道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pregabalin)、加巴喷丁(gabapentin)]和抗抑郁药[度洛西汀(duloxetine)、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是治疗PHN的一线药物,不了解触诱发痛应首选利多卡因(lidocaine)皮肤用药,致使PHN患者的病程延长,治疗难度增加。规范的药物治疗应首选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和抗抑郁药,疗效不理想或中、重度疼痛者可酌情短期加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护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护理 田增英1毕丽华2(1.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一科吉林延吉133000)(2.通化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吉林通化134000)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 783(2015)07-0178-02急性带状疱疹患者一般3周左右可完全恢复,但由于感染部位皮肤的热敏感传入纤维严重受损、病程中服用激素等损害细胞免疫的药物、 患有糖尿病等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老龄、应激状态等因素,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复活, 有9%~34的患者[1]在皮肤损伤痊愈后数月至1年以上,仍然有持续的疱疹后神经痛(PHN),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目前,PHN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发病机制 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临床护理就尤为重要。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科201 4年5月至2015年2月收治了46例PHN的患者,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62.2岁,病程1~18个月,平均病程4.2月,VAS平均评 分7.8分,患糖尿病者9例,患肿瘤者2例,乙型肝炎3例,多发性腔隙梗塞4例。 1.2方法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血、尿生化检验,影像学、神经系统辅助检查,排除锥 管内占位,确定病变神经节,确保原发病控制、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联合用药、背根神经节 脉冲射频等综合治疗方法,经过耐心细致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平均随访30d,VAS 平均评分2.2分。2.护理2.1心理护理PHN疼痛剧烈,VAS评分7分以上,持 续时间长,每天疼痛时间超过4小时,长达数月甚至一年以上。PHN老年患者居多,多患 有慢性病,免疫力低下,常因严重的触诱发痛,夜间疼痛加剧,致使睡眠障碍、易烦躁,情 绪波动大,精神忧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护理上应关心、体贴患者,各种护理操作耐心、 轻柔,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协助患者穿棉质、宽松柔软衣服,用温水洗漱, 保持患区皮肤清洁干爽,避免不良刺激。 2.2药物治疗的护理PHN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尚无敏感特效药物,我科多采用联 合用药治疗:如阿片类镇痛药曲马多、氨酚羟考酮等,r.氨基丁酸的类似药普瑞巴林等药 物口服[维生素B12、腺苷钴胺等神经营养药物肌肉注射[镇痛药天麻素联合改善微循环 药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护士应掌握各种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给药方法、给药途径,观察 药物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做好用药宣教,提高患者用药医从性。2.3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的护理背根神 经节脉冲射频治疗是用1%盐酸利多卡因局麻,球.管位透视下使用22G射频套管针穿刺,确认针尖达背根神经节后开启脉冲连续射频治疗后,将少量、高浓度的盐酸利多卡因、醋酸 泼尼松、腺苷钴胺等药物直接注射到病变的脊神经根周围的方法,以达到快速、有效地阻滞 交感神经兴奋、阻断痛觉传导,解除和缓解疼痛;稳定细胞,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局 部水肿,改善微循环;增加神经营养,促进毁损神经恢复。我科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在 介入室进行。患者回病房后,给予去枕平卧位,吸氧,心电监护,48小时内密切观察生命 体征,意识状态,有无头晕不适,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肢体活动情况和皮肤感觉,有异常 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嘱患者2~4小时内暂禁食、禁饮,无恶心、呕吐方可进流食,逐渐恢 复原型饮食,24小时禁沐浴,保持穿刺部位敷料整洁。每天定时进行VAS评分,出院时 做好出院宣教,定期随访,对疼痛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赵志奇,带状疱疹:基础和临床概述.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6:3 69.

选择性颈脊神经根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选择性颈脊神经根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概述 神经根病是由位于或者接近神经根水平的脊神经受压所导致的神经病变。颈脊神经根病可由颈椎退行性疾病引起,通常表现为颈部疼痛,以及放射到肩部和手臂的疼痛。严重颈脊神经根病可导致躯体功能障碍,常见的原因包括椎间盘突出(主要是C5~6和 C6~7水平)、椎间关节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椎间盘高度减少等。其中 C7脊神经是最易发生病变的神经根,其病变导致孤立性脊神经根病,其次是 C6神经。最经典的颈脊神经根病流行病学研究是1976 年至 1990 年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市(Rochester, Minnesota, USA)进行的,研究者发现,男性颈脊神经根病的年发病率为107.3 人/10 万人,女性为 63.5 人/10 万人。 在颈脊神经根病治疗方面,许多患者保守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但当保守治疗和手术对患者无效时,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提供了另一种治疗方法,并广泛用于该病的诊断、根性疼痛、头痛、肩部僵硬或上肢疼痛的治疗。此外,它可以为一般状况不佳或因症状与影像学诊断不匹配不能、不愿接受颈椎手术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 颈脊神经根病由椎孔内的神经发生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而引起。颈脊神经根及其营养血管因缺乏神经束膜保护且神经外膜发育不良,特别容易受到机械和化学性刺激伤害。神经孔内静脉丛受到压迫可导致充血、水肿以及神经卡压,神经组织自身受到压迫也可导致神经内水肿。长期压迫和机械损伤神经根导致神经炎症和纤维化。此外,在由炎性反应诱导神经根病的动物模型中,神经根和背根神经节内可发现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 PLA2)升高,并且相邻颈椎退变所致炎性介质和神经肽水平增高也会使神经根产生化学和/或炎性损伤。 对于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的作用,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后症状缓解是其发挥强效抗炎特性的结果。现已发现在受损的脊神经根周围给予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可降低 PLA2 的活性。皮质类固醇除了具有抗炎作用,还可以对病变神经组织内小的无髓鞘C 纤维

最新腰脊神经根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3

最新腰脊神经根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3 腰椎神经根阻滞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适应症 1. 由腰椎间盘突出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脊神经根炎症而表现的根性疼痛症状; 2. 对多节段椎间盘病变的患者,用于明确引起症状的责任病灶; 3. 神经系统检查阳性体征不明显,需行诊断性治疗的腰部疼痛患者; 4. 尚未达到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5.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根性疼痛的患者; 6. 坐骨神经痛、股神经痛、隐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痛等也可进行相应节段的神经根阻滞治疗; 7. 急性腰肌损伤痛; 8. 腰椎骨质增生;

9. 急、慢性腰腿部疼痛的鉴别诊断; 10. 相关节段的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二、禁忌症 1. 患者拒绝; 2. 穿刺部位皮肤或深层组织有感染或肿瘤; 3. 有出血征象或正在接受抗凝治疗者; 4. 局麻药过敏者; 5. 诊断不明确者,以防神经阻滞耽误病情; 6. 妊娠者。 三、相对禁忌证 1. 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全身情况差,高龄患者; 2. 神经阻滞后可能掩盖其他病情的情况; 3. 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及活动性溃疡患者慎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行LSNRB 前应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风险,取得知情同意后谨慎实施。 LSNRB 的药物选择 一、局麻药 1. 利多卡因:3~5 min 起效,持续45~60 min,常用浓度0.2%~0.5%。 2. 布比卡因:5~10 min 起效,持续5~6 h,常用浓度0.100%~0.125%,一般不超过0.15%。 3. 罗派卡因:起效时间约为10 min,维持时间为4~5 h,常用浓度为0.1%~0.2%。 二、糖皮质激素 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目的为消炎、消肿、减轻组织粘连而起到镇痛作用。1、中效药物 (1) 泼尼松龙(强的松龙):吸收代谢较慢,作用时间较长,局部应用副作用少,局部刺激作用较强,常用量20~25 mg。 (2) 甲泼尼松龙(甲强龙):作用较强而较持久,注射剂配制后应避光保存,遇紫外线及荧光可分解,常用量40~80 mg。 2、长效药物

DSA引导下背根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护理

DSA引导下背根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护理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背根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奥施康定和加巴喷丁等药物治疗,B组采用上述药物+DSA引导下背根节脉冲射频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1、7、30、90、180 d V AS评分及奥施康定用量情况、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B组术后1、7、30、90、180 d V AS 评分及奥施康定用量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A引导下背根节脉冲射频是一种有效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方法,此外,有效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标签:脉冲射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护理;DSA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一种难治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目前常用的药物、神经阻滞、理疗等疗效均不理想[1]。背根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新开展的一种微创技术,本院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背根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腰腹部及下肢痛)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存在急性带状疱疹病史,急性期后持续疼痛时间在3个月以上;(2)皮损所在部位有剧烈疼痛感,且伴有痛觉异常与神经过敏;(3)患者V 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6分。排除存在严重脏器疾病者、精神异常者、凝血功能异常者及不配合医护人员工作者。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年龄50~78岁,平均(60.6±5.3)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3.6±1.1)年;病变累及T10~L1水平。B组患者年龄52~79岁,平均(61.3±4.9)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3.8±1.2)年;病变累及T10~L1水平。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病变累及水平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予加巴喷丁(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阿米替林(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奥施康定(萌蒂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等药物,3 d后辅助检查完毕。A组继续上述药物治疗,加巴喷丁从300 mg,1 次/d,逐渐增加至300~600 mg,3 次/d;阿米替林从1 2.5 mg, 1 次/d,逐渐增加至12.5~25 mg,3 次/d维持;根据疼痛程度,奥施康定从5~10 mg, 2 次/d,逐渐增加剂量。B组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DSA 引导下背根节脉冲射频治疗。 1.3 射频方法使用R-2000B射频仪(北京北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治

带状疱疹的临床护理体会

带状疱疹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带状疱疹的特点,探讨带状疱疹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4例带状疱疹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治疗,对照组遵医嘱服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基础护理、情致护理、饮食护理等,考察两组的康复时间、临床治疗效果等。结果对照组康复时间为(15.8±6.4)d,观察组为(10.2±4.6)d,观察组康复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观察组为1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带状疱疹患者良好的临床护理,可显著缩短康复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标签:带状疱疹;治疗;临床护理 带状疱疹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皮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免疫力出现下降,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诱发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疲倦无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患处常出现红斑,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而迅速转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呈带状排列[1]。本疾病以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及老年患者为主,具有后遺神经痛发生率高等特点,临床需给予足够的重视。笔者在常规治疗带状疱疹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良好的临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病例为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临床诊断为带状疱疹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2例。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2~74岁,平均年龄(56.4±10.2)岁,病程2~8d,平均病程(4.3±1.2)d,皮损部位:胸腹部10例、背部16例、颈部8例、头面部5例、四肢3例;观察组男27例,女17例,年龄2~75岁,平均年龄(56.6±10.1)岁,病程2~7d,平均病程(4.2±1.1)d,皮损部位:胸腹部11例、背部17例、颈部7例、头面部5例、四肢2例。经对照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经临床检查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如抗病毒药物、抗炎药物、止痛药物、神经营养药物等进行常规的治疗。治疗期间严密观测患者的生理状况,可根据病情适当调整临床治疗方案,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1.3临床护理对照组遵医嘱服药各种治疗,为接受其它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良好的临床护理,主要包括基础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等,具体内容如下。 1.3.1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前,应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及时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并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调节病房内的温

带状疱疹的护理常规

带状疱疹 一、概念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本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 二、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 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病程一般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2.特殊表现 (1)眼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2)耳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发生,但多在皮损完全消退后或者1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其他不典型带状疱疹与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异有关,可表现为顿挫型(不出现皮损仅有神经痛)、不全型(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大疱型、出血性、坏疽型和泛发型(同时累及2个以上神经节产生对侧或同侧多个区域皮损);病毒偶可经血液播散产生广泛性水痘样疹并侵犯肺和脑等器官,称为播散型带状疱疹。 三、治疗 1.药物疗法

【精品】脊髓电刺激疗法

脊髓电刺激疗法 疗法简介 脊髓电刺激疗法是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的一种方法。 脊髓电刺激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植入患者脊髓硬膜外间隙的电极,植入腹部或臀部皮下的发放电脉冲的刺激器,以及连接两者的延伸导线. 脊髓电刺激治疗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植入脊髓硬膜外间隙的电极传递的电刺激,阻断疼痛信号通过脊髓向大脑传递,使疼痛信号无法到达大脑皮层,从而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 脊髓外周电刺激系统植入术是一个微创手术。医生在影像学设备的引导下通过穿刺或在脊柱上开一个小骨窗,将电极放到脊髓硬膜外间隙的特定节段,然后通过体外的临时刺激器观察刺激覆盖的位置以及疼痛改善的程度,并根据测试的情况调整电极的位置以达到最佳的刺激状态。患者在此过程中保持清醒状态以配合测试。测试成功后患者会带着临时刺激器回病房,接受一个两到七天左右的测试期,观察疼痛和日常生活(如睡眠、行走等)的改善情况。若疼痛缓解良好且患者对治疗效果较满意,则植入整个刺激系统(延伸导线和刺激器。)术后医生和专业技术人员会用体外程控仪对脊髓电刺激系统进行无创性的设置和调整,患者也可以用配置的病人程控器在医生设定的范围内进行调节,操作非常方便灵活。 病例选择 病例选择是神经电刺激治疗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接受治疗的患者必须符合如下标准:患者的诊断必须适合这项治疗(如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患者传

统治疗方法失效、排除显著的心理方面的问题以及神经电刺激测试证明了疼痛的缓解。 让患者明白脊髓电刺激的治疗目标是减轻疼痛而不是消除疼痛,疼痛减轻的程度为50%~70%,而且在治疗中十分需要患者的配合及参与,包括: 1﹒围术期疼痛强度评估表、示意图的填写及绘制; 2﹒术中电极的放置、刺激参数的设置等都是根据患者的描述完成的; 3﹒术后脊髓电刺激系统的操作、术后注意事项、尤其治疗初期对一些活动的限制等都需要患者主动的配合及参与,在整个脊髓电刺激治疗中,只有患者的积极治疗意识及自我管理意识,才能使脊髓电刺激的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