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练习题(无答案)-学生用卷

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练习题(无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读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当资源年开采量达到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成长期

B. 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时,资源总开采量达到最大值

C. 衰退期警戒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

D. 衰退期发展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仍呈上升趋势

2.资源型城市一般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下列关于促进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 将资源开采集中到赢利多、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

B. 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

C. 利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D. 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停止开采资源

我国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图为我国综合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3.五个能源基地中()

A. 山西基地煤炭资源丰富,煤电、煤化工等综合开发前景广阔

B. 新疆基地油气资源丰富,以能源加工和出口为发展方向

C. 西南基地交通运输不便,以新能源发电、输电建设为重点

D. 蒙东基地距离我国能源消费市场较远,生产技术水平低

4.有关下列能源基地所在地区环境问题及其调整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A. 鄂尔多斯荒漠化严重,应把经济重心由第二产业全面转向第三产业

B. 新疆水资源短缺,应兴建坎儿井保证矿区用水

C. 西南地区土壤侵蚀加剧,应保护并恢复森林植被

D. 内蒙古草场退化面积增大,应停止畜牧业发展

读“中国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煤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两区域成为能源基地的共同原因有()

①劳动力充足②市场广阔③水运交通便利④煤炭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山西省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减少煤炭开采量②开发石油资源③提高煤炭外运能力④建设坑口电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山西的能源“新政”提出,大力发展煤炭循环产业,提高煤炭产业的上下关联度,延伸产业链,加快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进行资源综合利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调整前的山西工业产业()

A. 以加工业为主

B. 产品丰富多样

C. 经济效益低下

D. 资源利用高效

8.山西构建的产业链不包括()

A. 煤一电一铝

B. 煤一焦一化

C. 煤一铁一钢

D. 煤一电一化

9.产业结构调整后,山西省()

A. 废气排放减少

B. 产品适应性差

C. 就业结构多元化

D. 交通拥堵增多

10.如图为“山西省某地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山西省利用煤炭发电的目的不包括()

A.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 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C. 增加经济产值

D. 减轻山西省的环境污染

“呼包银榆经济区”地处内陆腹地,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是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家向北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高地。读下图,完成下列题。

11.该能源基地的开发在自然环境方面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A. 地表起伏

B. 优质土地资源短缺

C. 气候条件恶劣

D. 水资源短缺

12.合理开发利用该基地能源资源的有效措施是

①禁止开发利用,防治环境污染②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③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④实施环保标准,加强矿区土地复垦与绿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3.该经济区开发中,不可能形成的产业链是

A. 煤矿开采、金属矿产开采、钢铁厂

B. 煤矿开采、钢铁厂、钢材厂

C. 油气开采、油气化工、钢铁厂

D. 煤矿开采、火电厂、金属冶炼

东北三省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成为工业基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如今该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人口流失严重,市场化程度落后于东部发达省份。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一批新兴产业增长迅速。下图示意东北三省经济结构失衡水平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2015年,双鸭山形成失衡高值区主要是由于()

A. 资源依赖过度

B. 技术人才流失

C. 政策优势丧失

D. 市场腹地狭小

15.东北三省进行经济转型升级,需要()

①加大对工业的补贴政策

②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③加强资源投资驱动

④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如图示意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鲁尔区焦化厂布局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题。

16.20世纪50年代鲁尔区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包括( )

①煤炭资源分布广,煤矿众多

②小企业投资少,经营成本低

③众多交通线,水陆运输便利

④有大规模钢铁厂,市场广阔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7.20世纪90年代,鲁尔区调整焦化厂布局的目的不包括( )

A. 集中处理废弃物

B. 提高资源利用率

C. 促进技术创新

D. 实现清洁生产

在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了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的煤炭就属于高铝煤炭。如图为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8.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 劳动力丰富

B. 科技发达

C. 原料、能源充足

D. 交通便利

19.图示产业链加强了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其主要优点有( )

①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资源的附加值②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紧缺问题③实现了产业

结构的升级④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轻了环境污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资源诅咒”是指丰裕的资源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陕北是我国能源富集区,但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如图示意新常态下“资源诅咒”的规避与城镇化增长变化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题。

20.陕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的可能原因是( )

A. 当前煤炭等能源价格低

B. 能源的开采量没达最大值

C. 工业以能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

D. 陕北距能源消费主市场较远

21.新常态下要规避资源诅咒,提高城镇化水平,转型期内,陕北地区应该( )

A. 大力提高能源开采量

B. 主要发展第三产业

C. 延长能源工业产业链

D. 改变当地能源消费结构

城市化过程中,常住人口出现持续流失的城市称之为“收缩型城市”。“制度响应”是指当地政府针对社会经济状况采取的应对措施。下图为收缩型城市成因四种模式图。完成下列小题。

22.20世纪五、六十年代鲁尔区部分城市的衰落与图示四种模式类似的是

A. 模式Ⅰ

B. 模式Ⅱ

C. 模式Ⅲ

D. 模式Ⅳ

23.关于四种收缩型城市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模式Ⅰ—城市等级下降

B. 模式Ⅱ—交通拥堵改善

C. 模式Ⅲ—服务范围扩大

D. 模式Ⅳ—产业结构优化

读东北三省煤炭资源供需变化图,完成小题。

24.引起东北三省煤炭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

①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

②煤炭运力不足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区域煤炭资源趋于枯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5.解决该矛盾的根本措施是( )

A. 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B. 重化工企业向内地迁移

C. 加强节能改造,实现清洁生产

D. 合作开发邻近地区的煤炭资源并调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6.材料一图1为“北美五大湖工业区示意图”,图2为“德国鲁尔工业区示意图”.

材料二2013年12月美国底特律市宣告破产.底特律曾是世界重要的汽车制造中心,汽车工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移民,城市人口一度达到180万.但因底特律汽车产业的衰落等原因,到2010年近60%的人口迁出.

材料三德国鲁尔地区从19世纪后半叶起成为世界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进入20世纪60年代也曾面临经济衰落等问题后经综合整治,鲁尔工业区重新走向繁荣.

(1)两大工业区早期发展工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2)从产业结构分析,底特律市从辉煌走到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3)影响底特律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4)底特律市的破产及鲁尔区由衰落走向繁荣的案例,给我国“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是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0分)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

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正北方,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拥有4000多千米的国境线。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发现新矿物最多的省区。截止到2015年底,区内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85种。其中全区煤炭保有资源储量4110.65亿吨,据估算全区煤层气资源量约为9.8万立方米。习近平曾多次强调要保持加强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下列两图分别为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分布图和包头及其附近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略图。

(1)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简述包头发展成为我国重要钢铁工业中心对当地产生的不利影响。

(3)依托内蒙古资源现状,为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试提出内蒙古自治区应采取的措施。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如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

月均温/℃13.616.821.024.425.826.325.224.722.420.216.112.820.8

降水量/mm4.2 3.510.011.745.4133.4207.1210.0140.961.220.51.5849.4

(1)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 、__________ ;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2)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_________ 、_________ 。(3)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