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对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意义

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建设对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意义

研S1423班3044 弭力元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合作倡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作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几千年文脉连的文明古国、快速发展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给了世界一个和平、合作、和谐、共赢的宣告和昭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相联相通。表现了中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正确的义利观、历史观、发展观、安全观和世界观,将架起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桥梁。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和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响应与支持,必将成为全球合作发展的新契机。

20世纪英国伟大的思想家罗素指出:“不同文明的接触,常常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明的交流和碰撞的人文精神,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接触、交流、互动与友好往来,推动世界历史不断向前发展。2100多年前,中国人开启的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平等开展文明交流,留下了互利合作的足迹,沿路各国人民受益匪浅。600多年前,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七次远航太平洋和西印度洋,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撒了和平友谊的种子。古老的丝绸之路,曾是经济共赢、文明互鉴的合作范本。站在历史的新高度,认识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在开放、发展、和平、共赢、安全、交融的世界新格局下,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一)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携手迈向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寻找更多的共同点和交汇点,开创更加美好的新未来。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将使中国与沿带沿路国家和地区努力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构建各方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共同担当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任,共享发展的权益和利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体现中国一贯遵循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原则,契合沿带沿路国家的共同利益。沿带沿路各国和地区是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也是共享发挥成果的兄弟。

这一战略构想如能变成现实,将共同构建起世界跨度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走廊。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二)与沿线国家和地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衔接和对接,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国主张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推进和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两千年前,张骞出使西域,“走出去”的中国力量为一个古老文明注入了开拓进取的基因。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体、第一大制造业国家、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中国的企业也进入全球通商时代,“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将给中国海外投资和企业“走出去”带来历史性机遇。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走向深入,沿带沿路国家和地区对这一战略构想和倡议的响应,围绕这一地域的贸易和投资将有大幅增加,这将为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商机。沿线国家人均国民收入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很多是低收入国家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低。在过去十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年均增长19%,高出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速四个百分点;仅中国企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额,就从1. 8 亿美元扩大到86 亿美元,年均增加54%,这充分表明共同投资潜力与合作潜力巨大,中国正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快紧密合作与深度融合。

(三) 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这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必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 年年会上指出:“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和地区形势,我们要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

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新时期外交发展理念、思路和策略原则的一次重大创新和必要调整。

丝绸之路不仅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遗产,而且以这种柔性的、美好的、和平的价值符号,以“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共同塑造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新秩序的理念,共同塑造有利于全球和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新格局的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新的重大贡献。

(四) 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应对或对冲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风险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顺应国际社会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新期待。

“一带一路”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义,通过强劲的、更有效的、更具亲和力的区域一体化合作格局,籍此打破一些国家以霸权主义为主导的所谓战略再平衡,有利于构建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战略新平衡,对冲国际战争风险、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有利于增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争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大的战略主动和回旋空间;有利于我在大国崛起进程中延长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经济发展周期。

经过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体和产值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我国市场规模已稳居全球第二,具备技术优势和可输出的产业越来越多,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丰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将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将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经济发展方式将从规模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动力机制将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国愿意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分享发展的机遇,分享市场、投资、贸易、环境发展中的收益,可以搭顺风车,也可以共同创造快速车,还可以搭便车,满足世界特别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展起来成为新型大国的新期待。

(五) 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形成国际国内互动、互通和互补的跨国界大区域和次区域的新布局、产业新动力、合作发展新格局。

多年来我国区域布局基本上是在国内规划各区域发展,这种规划思路和方法已经严重滞后于今天中国发展的实际,滞后于世界和区域发展的实际。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是我国长期管总的区域布局,将对不适应这一布局的区域规划

作出适度、适当和适时的调整,形成国内布局与对外开放布局互为表里、链接一体、相互支撑的新布局。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区域间开放程度的不平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将使我们在更大范围内来谋划我国产业布局,改变长期以来产业布局仅限于国内现有区域和资源条件的状况,打破长期以来区域、产业和开放领域思维、视野和边界的局促,真正做到以外带内、以内促外、内外联动、内外一体化发展。通过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更高水平的合作,推进我国形成跨区域、跨市场、跨国境的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在更高水平上整合或运用不同国家、区域的生产要素,加快各国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深度融合,形成更多领域的、更深度融合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