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的定义及组成

酸碱盐的定义及组成
酸碱盐的定义及组成

(一)酸、碱、盐的定义及组成:

定义组成

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H++酸根离子

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金属离子(或NH4+)+OH-

盐金属离子(或NH4+)+酸根离子酸、碱、盐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溶于水时离解成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部分酸、碱、盐的化学式:

硫酸:H2SO4? 硝酸:HNO3磷酸:H3PO4 氢氯酸:HCl

亚硫酸:H2SO3碳酸:H2CO3 醋酸:CH3COOH 氢硫酸:H2S

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铁:Fe(OH)3

硫酸铜:CuSO4碳酸钠:Na2CO3硝酸银:AgNO3磷酸氢钠Na2HPO4

亚硫酸钠Na2SO3硫酸氢钠NaHSO4碳酸氢钠:NaHCO3磷酸二氢钙Ca(H2PO4)2

(三)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Ca(OH)2

食盐:NaCl 胆矾、蓝矾:CuSO4·5H2O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小苏打:NaHCO3氨水:NH3·H2O(NH4OH) 纯碱:Na2CO3 (晶体Na2CO3·10H2O)

工业用盐:NaNO2尿素:CO(NH2)2

(四)物质的颜色:

固体(多为白色) 白色:CuSO4、BaSO4、AgCl、CaCO3?? BaCO3、KClO3、KCl

黑色:CuO、C粉、MnO2、Fe3O4、Fe粉末紫黑色:KMnO4(溶液为紫红色) 红色:Cu 红棕色:Fe2O3红褐色:Fe(OH)3蓝色:Cu(OH)2 CuSO4·5H2O 绿色:Cu2(OH)2CO3

溶液(多为无色) 浅绿色溶液:FeCl2溶液、FeSO4溶液、Fe(NO3)2溶液(即Fe2+溶液)

黄色溶液:FeCl3溶液、Fe2(SO4)3溶液、Fe(NO3)3溶液(即Fe3+的溶液) 蓝色溶液:CuCl2溶液、CuSO4溶液、Cu(NO3)2溶液(Cu2+的溶液)

蓝绿色溶液:CuCl2溶液(较浓)

(五)离子的检验:

离子物质类别试剂现象与结论

H+酸液紫色石蕊试液

OH-碱液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

Cl-盐酸可溶性盐酸盐AgNO3溶液和稀HNO3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硫酸可溶性硫酸盐BaCl2溶液和稀HNO3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可溶性碳酸盐盐酸和石灰水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鉴别鉴别Cl-和SO

42-时须知:①检验SO

4

2-:最好用Ba(NO

3

)

2

、Ba(OH)

2

溶液;

②在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Ag+或SO

4

2-;

③鉴别Cl-和SO

42-:只能用BaCl

2

溶液,不能用AgNO

3

溶液;

④检验SO

42-的另外方法:先加过量的HCl(排除干扰),再滴加BaCl

2

溶液;

⑤Cl-和SO

42-共存时检验:应先检验SO

4

2-[加过量Ba(NO

3

)

2

或Ba(OH)

2

,不能用BaCl

2

溶液],

再检验Cl-(加AgNO

3

溶液)。(六)酸、碱、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硝都能溶,硫酸除钡氯除银,碳酸只溶钾钠铵,溶碱钾钠钡和铵。微溶:Ca(OH)

2

: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

CaSO

4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Ag

2SO

4

:鉴别SO

4

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

常见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硫酸银):不溶于稀硝酸

碳酸盐: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

碱: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七)两类反应:

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应用

“金属+酸”:①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②浓硫酸、硝酸不宜。

“金属+盐”:前置后,盐需溶;钾钠钙,排除外。

复分解反应

条件

生成物条件:反应后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

反应物条件:“碱+盐”、“盐+盐”之间的反应:碱和盐都须可溶

反应类型:①酸+碱;②酸+盐;③碱+盐;④盐+盐;⑤酸+金属氧化物(发生在酸、碱、盐和氧化物之间) 反应规律:AB + CD → AD + CB (即内内结合、外外结合,生成H2CO3需分解为CO2和H2O)

KNO3、NaNO3、AgCl、BaSO4不参加复分解反应

(八)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

试纸试液

定性测量溶液酸碱性红、蓝石蕊试纸;广泛pH试纸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定量测定溶液酸碱度精密pH试纸(酸度计、pH计) 说明:①酸碱度的表示方法;②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③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九)生活中的酸和碱性质比较: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浓硫酸

颜色、状态“纯净”:无色透明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Cl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

特性挥发性(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强氧化性

用途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 +H2O= Ca(OH)2 (放热)

用途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①工业:制漂白粉

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③建筑:

说明:①“白雾”形成的机理;②稀释浓硫酸的方法;③皮肤沾上浓硫酸、浓碱的处理方法;

溶于硝酸、盐

(十)酸、碱、盐的性质(通性):

类别性质说明

酸的通性①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的酚酞试液不变色

②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③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④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⑤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具有通性的原因:

酸的水溶液中只有

一种阳离子-H+

碱的通性①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②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③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④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具有通性的原因:

碱的水溶液中只有

一种阴离子-OH-

盐的通性①某些盐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金属

②某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③某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④有些不同的盐之间能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

要求:记住每个反应式的实验现象,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记忆:

考虑角度各种情况方程式举例

反应物①若为固体:则固体逐渐消失(或颗粒逐渐变小)

②若为有色溶液:则溶液的颜色消失(或发生变化)

Zn+HCl→

CuSO4+NaOH→

生成物①有气体产生:则产生(大量)气泡

②有沉淀生成:则要说明沉淀的颜色

③有有色溶液形成:则说明溶液变色情况

Zn+HCl→ Na2CO3+HCl→

FeCl3+NaOH→

Fe2O3+HCl→

(十一)其他注意点:

1.浓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纯碱晶体、硫酸铜粉末等露置在空气中:

①质量如何变化?②质量分数如何变化?③是否变质?

2.NaOH固体密封保存的原因: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易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

检验是否变质:可用盐酸(酸)、Ba(OH)

2(碱)、BaCl

2

(盐)检验。

3.对于反应“Ca(OH)

2+CO

2

→CaCO

3

↓+H

2

O”可用于解释:

①检验CO

2

;②白膜形成(思考:如何除去白膜?);③新彻的墙壁会出“汗”。4.酸溶液≠酸性溶液;碱溶液≠碱性溶液。

如Na

2CO

3

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碱性,可使酚酞试液变红。

5.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如Cu(OH)

2

放入水中,不显碱性,不能使指示剂变色。6.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应从实验现象来考虑。无实验现象时,可考虑滴加指示剂。

高一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化学酸碱盐分类 酸: 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唯一)是H+的化合物 分类: 1. 按照在水溶液中是否能完全电离 强酸:HCI HBr HI HNO3 H2SO4 HMnO4 HCI04(高氯酸) 弱酸:HClO (次氯酸)HF CH3COOH H2SO3 H2S H3PO4 H2CO3 2. 根据一分子酸可电离出的氢离子的个数 一元酸:HCI HBr HI HNO3 HMnO4 HCIO4 HCIO HF CH3COOH 二元酸:H2SO4 H2SO3 H2S H2CO3 三元酸:H3PO4 3. 根据酸根中是否含氧 含氧酸:HNO3 H2SO4 HMnO4 HCI04 HCIO H2SO3 H3PO4 CH3COOH H2CO3 无氧酸:HCI HBr HI HF 4. 根据水溶性 可溶性酸:除硅酸外的其他酸,如:HCI H2SO4 HMnO4 CH3COOH 难溶性酸:H2SQ3 (硅酸) 5. 根据挥发性 难挥发性酸:H2SO4 H3PO4 挥发性酸:HCI (浓)HBr HI HNO3 (浓)HF H2SO3 H2S CH3COOH H2CO3 6. 根据有机物与无机物分类标准 有机酸:CH3COOH 无机酸:HCI HBr HI HNO3 H2SO4 HMnO4 HCIO4 HCIO HF CH3COOH H2SO3 H2S H3PO4 H2CO3 7按照氧化性强弱 氧化性酸:H2SO4 (浓)HMnO4 HCIO4 HCIO HNO3 (稀、浓) 非氧化性酸:HCI HBr H2SO4 (稀)HF H3PO4 H2CO3 弱酸电离:HCIO H CIO H 2CO3 H HCO 3 分步电离: 2 HCO 3 H CO32 性质: 酸的通性: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酸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

酸碱盐口诀

酸碱盐口诀 《酸碱盐》知识系统性比较强,概念较多,涉及到的化合物种类及反应也多,且反应规律较复杂,同学们学习有一定困难。如果把”。说明:“该章的一些重要内容编成口诀,记忆起来就方便多了。初中化学第八章《酸碱盐》知识系统性比较强,概念较多,涉及到的化合物种类及反应也多,且反应规律较复杂,同学们学习有一定困难。如果把该章的一些重要内容编成口诀,记忆起来就方便多了。 1.电离口诀:“电电离离,遇水便离遇水便离”是指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时便同时发生电离,并不是通电后才发生电离。 2.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口诀:“溶液能导电,原因仔细辨,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说明:“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是指如果溶液中存在离子,若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该溶液仍不能导电。只有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时,溶液才能导电。 3.浓盐酸的特性口诀:“无色刺激有酸味,浓酸挥发成白雾;要问白雾是什么,它是盐酸小液滴”。说明:若将“它是盐酸小液滴”改为“它是硝酸小液滴”,即成为浓硝酸的特性。 4.浓硫酸的特性口诀:“无色粘稠油状液,不易挥发把水吸;腐蚀皮肤使碳化,沾上硫酸用布拭”。说明:“把水吸”是指浓硫酸有吸水性,从而推知浓硫酸可作干燥剂。“沾上皮肤用布拭”是指如果皮肤上沾上硫酸,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而不能象处理其它酸一样先用水洗。 5.指示剂遇酸、碱溶液变色口诀:“石蕊遇酸紫变红,酚酞遇酸影无踪;石蕊遇碱紫变蓝,酚酞遇碱红艳艳。” 说明:“影无踪”是指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仍为无色)。“石蕊遇碱”、“酚酞遇碱”,这里的碱是指碱溶液。若是不溶性碱,则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6.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口诀:“稀释浓硫酸,应防酸飞溅,要把浓酸注入水,同时再搅拌”。说明:“应防酸飞溅”,是因为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浓硫酸小,会浮在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7.硝酸、浓硫酸跟金属反应口诀:“硝酸浓硫酸,氧化性很强,遇到金属后,生水不生氢”。说明:“生水不生氢”是指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 8.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及应用口诀: <1>意义:“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活动性越强。” <2>应用:①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氢前金属能置氢,氢后金属不反应。”②金属跟盐的置换反应:“前面金属是单质,后面金属盐溶液,除去钾钙钠钡外,置换反应都成立。” 说明:“后面金属盐溶液”是指排在后面的金属形成的盐必须是可溶性盐,不溶性盐不能跟金属发生置换反应。“除去钾钙钠钡外”是指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最前面的钾、钙、钠及金属钡的活性很强,将它们投放盐酸溶液中时,它们首先跟溶液中的水反应,而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故应除去这四种金属。 9.氢氧化钠的特性及俗名口诀:“白色易溶并放热,吸水潮解味道涩。由于腐蚀有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说明:“易溶并放热”是指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并在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10.盐和碱的溶解性规律口诀:“钾钠铵盐硝酸盐,溶入水中都不见。硫酸钡、氯化银,白色沉淀现象明。碳酸钾钠铵溶,碳酸铝铁影无踪。要问碱类溶多少,钾钠钡钙铵中找”。说明:“硫酸钡、氯化银,白色沉淀现象明”是指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不溶,其余都溶;盐酸盐(即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银不溶,其余都溶。“碳酸钾钠铵溶,碳酸铝铁影无踪”是指碳酸盐中只有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溶于水,碳酸铝、碳酸铁不存在或遇水便分解了,其余都不溶于水。“要问碱类溶

酸碱盐

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 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 盐: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举例说明: 酸:H2SO4(硫酸),HCL(盐酸),HNO3(硝酸) 碱:NaOH(氢氧化钠),KOH(氢氧化钾),NH4OH(氨水) 盐:Na2CO3(碳酸钠),CuSO4(硫酸铜) 酸碱盐的通性: 酸的通性: 有腐蚀性,溶液程酸性,能与活泼金属,碱,某些盐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碱的通性: 有腐蚀性,溶液程碱性,能与某些金属,酸,某些盐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盐的通性: 有些盐有微弱的腐蚀性,溶液的酸碱度根据盐的性质判定,能与某些酸,碱,盐酸碱盐的读法: 酸:含氧酸的读法是把氢氧去掉,剩什么叫什么酸 例:H2SO4,去掉氢和氧之后剩下硫,所以叫硫酸 无氧酸的读法是氢某酸 例:HCL,除去氢还剩氯,所以盐酸可以叫做氢氯酸 碱:碱的读法是氢氧化某 例:NaOH,去掉氢氧还有钠,所以叫氢氧化钠 盐:一般叫做某酸某,但是有些特殊的读法 酸式盐:叫某酸氢某(酸式盐就是有氢离子的盐) 亦可叫做酸式某酸某 例:NaHCO3叫碳酸氢钠 碱式盐:叫某酸氢氧化某(碱式盐就是有氢氧根离子的盐) 也可以叫碱式某酸某,羟基某酸某 例:Cu2(OH)2CO3叫碱式碳酸铜,Ca5(OH)(PO4)3叫羟基磷酸钙 上面是复制来的,也不知道你想问什么样的内容:) 一般分酸碱盐的读法: 酸:含氧酸的读法是把氢氧去掉,剩什么叫什么酸 例:H2SO4,去掉氢和氧之后剩下硫,所以叫硫酸 无氧酸的读法是氢某酸 例:HCL,除去氢还剩氯,所以盐酸可以叫做氢氯酸 碱:碱的读法是氢氧化某 例:NaOH,去掉氢氧还有钠,所以叫氢氧化钠 盐:一般叫做某酸某,但是有些特殊的读法 酸式盐:叫某酸氢某(酸式盐就是有氢离子的盐) 亦可叫做酸式某酸某 例:NaHCO3叫碳酸氢钠 碱式盐:叫某酸氢氧化某(碱式盐就是有氢氧根离子的盐) 也可以叫碱式某酸某,羟基某酸某 例:Cu2(OH)2CO3叫碱式碳酸铜,Ca5(OH)(PO4)3叫羟基磷酸钙

高中化学常见酸碱盐知识分享

高中化学常见酸碱盐

高中化学常见酸碱盐 一.酸 定义:在溶液中电离时阳离子完全是氢离子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化合物,其稀溶液的PH值小于7。 二.碱 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其水溶液的PH值大于7。 三.盐 定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四.酸的分类 ①.弱酸:是指在溶液中不完全电离的酸。如用常用的HA去表示酸,那在水溶液中除了电离出质子H 外,仍有为数不少的HA在溶液当中。以下化学式可以表示这关系:

HA(aq)?H+(aq)+A-(aq) 其溶液于平衡时,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关系可用酸度系数(Ka)表示如下: Ka=[H+][A-]/[HA] Ka愈大(或是pKa值愈小),就代表有愈多的氢离子(H)生成,其pH值也就愈小。弱酸的Ka值大约在1.8×10 和 55.5之间,或是pKa值大于-1.76(pka=-lgKa)。因此,除了少数的酸被定义为强酸或超强酸外,大部分的酸均是弱酸。 ②常见弱酸:H2CO3(碳酸)、HF(氢氟酸,较少见)、CH3COOH(也作C2H4O2乙酸,又叫醋酸)、H2S(氢硫酸)、HClO(次氯酸)、HNO2(亚硝酸,较少见)、H2SO3也为弱酸。(弱酸的电离要使用可逆号) ③.强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的酸是强酸,强酸的电离使用等号。pKa(酸度系数)<0(或=0)的为强酸。(注:pKa 2左右为中强酸,7左右为弱酸) ④.常见的强酸 Ⅰ.无机强酸:硫酸(H2SO4)、硝酸 (HNO3)、高氯酸(HClO4)、盐酸(HCl)、氢溴酸(HBr)、氢碘酸(HI)、氢砹酸

酸碱盐的定义及分类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等第) 课题:酸、碱、盐的定义及分类 【学习目标】1.了解酸、碱、盐的分类 2.能够根据化学式对该物质进行分类 【重点难点】理解酸,碱,盐的初步概念 【自主学习】教师评价:(等第)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认真自学,然后回答下例问题:(这部分要求同学 们通过预习来独立完成,如不能独立完成,整理好不明白的问题)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酸H2SO4 HCl HNO3 2.碱NaOH KOH Ba(OH)2 3.盐 Na2SO4 KCl Ba(NO3)2 观察上面的电离方程式,你能发现酸、碱、盐分别有什么特点吗? 酸: 碱: 盐: 【我的疑问】(通过自学你还有哪些疑问?请记录在这里,以便课堂与同学们讨论交流) 【合作探究】(这部分要求同学们在课堂完成,可以讨论、交流) 4.某物质在水中发生电离产生了H+,该物质一定是酸吗? 5.某物质在水中发生电离产生了OH-,该物质一定是碱吗? 6.我们在判断某物质是酸、碱还是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7. 请你将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完成以下空白 1. 以下物质 NaCl 固体、铜棒、铁丝、NaOH 固体、铅笔芯、硫酸铜晶体、稀硫酸、稀盐酸、NH 4Cl 固体 能导电的有 ; 固体不能导电,但其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 属于酸(溶液则指其溶质)的是 ; 属于碱(溶液则指其溶质)的是 ; 属于盐(溶液则指其溶质)的是 。 2.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注明物质的类别。 碳酸 ( );五氧化二磷 ( ); 碳酸钠 ( );氢氧化铝 ( ); 氯化亚铁 ( );硫酸亚铁 ( ); 碳酸钙 ( );氯化铁 ( ); 氢氧化钠 ( );氢氧化镁 ( ); 【学习日记】 如: 如: 如: 如:

酸碱盐氧化物定义及通性

酸碱盐氧化物的定义及通性 一、酸 1、酸的定义:化学上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完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2、酸的通性:⑴、使酸碱指示剂变色(非氧化性酸):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或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无色酚 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⑵、酸呈现酸性(pH值小于7) ⑶、酸可以和处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H)前面的活泼金属的单质发生置换反应(氧化性酸除外)反应方程式为: 酸+金属→盐+氢气(2HCl+Fe==FeCl2+H2↑、H2SO4+Fe==FeSO4+H2↑) ⑷、酸可以跟碱性氧化物或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反应方程式:酸+碱性(金属)氧化物-→盐+水 (3H2SO4+Fe2O3==Fe2(SO4)3+3H2O) ⑸、酸可以与碱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反应方程式:酸+碱==盐+水(HCl+NaOH==NaCl+H2O) ⑹、酸可以与某些盐反应生成酸和另一种新盐反应方程式:盐+酸==新盐+新酸(要按照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 判断是否发生反应)例如:BaCl2+H2SO4==BaSO4↓+2HCl 二、碱 1、碱的定义:化学上指在溶液中解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 2、碱的通性: 非可溶性碱能与酸发生反应,例如:Cu(OH)2+2HCl==CuCl2+2H2O 可溶性碱的通性: ⑴、碱呈现碱性(pH值大于7):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碱能使无色的酚酞试剂变红; ⑵、碱可以与酸性氧化物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碱+酸性氧化物==盐+水例如:Ca(OH)2+CO2==CaCO3↓+H2O 2NaOH+CO2==Na2CO3+H2O(注意:酸性氧化物不等于非金属氧化物) ⑶、碱可以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基本上都是放热反应)(见酸的通性的(5)) ⑷、碱可以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反应方程式:碱+盐==新盐+新碱例如:Ca(OH)2+Na2CO3==CaCO3 ↓+2NaOH 反应条件:①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②反应物必须溶于水,例如下 面的反应:CaCO3+Ba(OH)2==BaCO3+Ca(OH)2此反应虽然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却不是属于碱与盐的反应,因为CaCO3不溶于水 三、盐 1、盐的定义: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2、盐的通性: ⑴、某些盐溶液可以与金属反应反应方程式:盐溶液+金属==新的金属+新盐例如:Fe+CuSO4==FeSO4+Cu(注 意:反应条件:①只有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置换出来;②与金属发生反应是 在盐溶液中,而不是与盐晶体反应;③其中所指的金属不包括钾钙钠) ⑵、某些盐可以与酸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盐+酸==新盐+新酸(复分解反应)例如:BaCl2+H2SO4==BaSO4↓+2HCl AgNO3+HCl==AgCl↓+HNO3 ⑶、某些可溶性盐可以与可溶性碱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盐(可溶)+碱(可溶)==新盐+新碱(复分解反应) 例如:Na2CO3+Ca(OH)2==CaCO3↓+2NaOH FeCl3+3NaOH==3NaCl+Fe(OH)3↓ ⑷、盐(可溶)+盐(可溶)==新盐+新盐(复分解反应)例如:NaCl+AgNO3==AgCl↓+NaNO3 Na2SO4+BaCl2==BaSO4 ↓+2NaCl 四、氧化物 1、氧化物的定义:氧化物通常是指其构成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一定为氧元素,另一种若为金属元素,则 为金属氧化物;若为非金属,则为非金属氧化物 2、氧化物的通性: ⑴、非金属氧化物(CO、NO除外): ①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例如 CO2+H2O==H2CO3 SO2+H2O==H2SO3 ②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 CO2+Ca(OH)2==CaCO3↓+H2O ⑵、金属氧化物: ①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反应条件:对应的碱可溶于水的金属氧化物才能跟水反应)例如 K2O+H2O==2KOH CaO+H2O==Ca(OH)2 ②跟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反应条件:金属氧化物无论是否溶于水均可溶于酸中)例如 Na2O+HCl==NaCl+H2O CuO+H2SO4==CuSO4+H2O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承前启后。通过上一课时对物质分类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物质分类的思想方法。本课时要指导学生运用实验科学探究认识电解质及其电离,并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下节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做了铺垫。本节内容的主要特点是重视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对电解质的概念也仅从分类的思想角度来认识,是为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和离子反应服务的,并没有介绍强、弱电解质的概念(这部分知识将在选修四中学到),教学中不可过于加深拓宽。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离、电解质的概念。 2、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初步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从电离的角度进一步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和交流初步得出电离的概念、条件及结

果,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 2、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和盐的定义,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化学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预测、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2、养成良好的科学方法和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解质的电离;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难点:认识电解质及其电离的过程。 四、仪器与药品 6v学生电源、电解质溶液导电演示器、蒸馏水、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蔗糖溶液和酒精溶液。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主要教学过程 【引课】安全用电规范:不要用湿手去接触电源开关、插座或其他电器设备。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板书【. 展示氯化钠固体,观察外观性质, 所含微粒。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 7.1溶液的酸碱性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试样白醋酸果 汁 稀盐 酸 纯碱溶 液 肥皂 水 石灰 水 氨水 食盐 水 蔗糖 水 滴加紫色 石蕊试液 变红变红变红变蓝变蓝变蓝变蓝紫色紫色滴加无色 酚酞试液 无色无色无色变红变红变红变红无色无色结论酸性酸性酸性碱性碱性碱性碱性中性中性 结论: (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 ..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 ..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①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②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只有可溶性的酸性、碱性物质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该物质。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 (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等; (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 ..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NO3、H2SO4、H2CO3等。 1

(完整版)酸碱盐等化学方程式汇总(可编辑修改word版)

酸碱盐化学方程式 A.活泼金属+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 1.铁和稀硫酸反应Fe +H2SO4=FeSO4 + H2↑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2.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镁和稀盐酸Mg + 2HCl = MgCl2+ H2↑ 3.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ZnCl2 + H2↑ 4.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B.金属氧化物+ 酸→ 盐+ 水 1.盐酸除铁锈(Fe2O3)Fe2O3+6HCl=2FeCl3+3H2O 硫酸除铁锈(Fe2O3)Fe2O3+3H2SO4=2Fe(SO4)3+3H2O 2.氧化铜和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氧化铜和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3.氧化铝和盐酸反应Al2O3+ 6HCl = 2AlCl3+3H2O 氧化铝和硫酸Al2O3+ 3H2SO4= Al2(SO4)3+3H2O 4.氧化镁和盐酸MgO + 2HCl =MgCl2 + H2O 氧化镁和硫酸MgO + H2SO4 = MgSO4 + H2O C.某些盐+ 酸→ 新酸+ 新盐(复分解) 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实验室制备CO2)2HCl + CaCO3 = CaCl2 + H2O + CO2↑ 2.碳酸钠和盐酸(泡沫灭火器的原理)2HCl + Na2CO3 = 2NaCl + H2O + CO2↑ 3.盐酸和硝酸银反应HCl + AgNO3= AgCl↓ + HNO3 4.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5.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BaSO4↓+ 2HCl D. 碱+ 酸→ 盐+ 水(中和反应) 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HCl+ NaOH = NaCl+ H2O 硫酸和烧碱(氢氧化钠)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2.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HCl)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4.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3H2O 5.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6.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H2SO4 + Ba(OH)2 = BaSO4↓ + 2H2O E.非金属氧化物+ 碱→ 盐+ 水 1.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Na2CO3 + H2O 2.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3.氢氧化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氢氧化钙放在空气中变质(检验CO2) Ca(OH)2 + CO2 = CaCO3↓+ H2O

酸碱盐基础概念+练习(经典)

酸 一、酸的定义和分类 酸: 由于酸、碱、盐溶于水时会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酸的电离: 二、常见的酸 盐酸(氢氯酸) 硫酸 化学式 HCl H 2SO 4 形成 H 2+Cl 2 HCl SO 2+H 2O=H 2SO 3,2H 2SO 3+O 2=2H 2SO 4 (酸雨形成的原理) 状态 无色液体、具有酸味、刺激性气味 (浓硫酸)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 (稀硫酸)无色液体 特点 浓盐酸具有强挥发性 ①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物理性质) ② 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化学性质) ③ 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热 用途 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制药 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 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 除锈等 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 敞口放置的变化 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挥发 性) 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吸水性) 注意事项 ① 工业生产的盐酸偏黄,是因为含 ① 浓硫酸的稀释: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 酸 含氧酸(命名“某酸”) H 2SO 4(硫酸)、H 2CO 3(碳酸)、HNO 3(硝酸)、H 2SO 3(亚硫酸)… 特殊的有机酸:CH 3COOH (醋酸,又名乙酸)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有Fe3 +,可用蒸馏法提纯。 ②打开浓盐酸的瓶塞,会有白雾出现,是因为:挥发的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挥发时溶解的氯化氢与水蒸气形成了盐酸的小液滴。注入,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目的:加快溶解、散热)。 ② 如果把水倒进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上面,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不易散失,使水暴沸,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导致危险。 浓硫酸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这种作用通常叫做脱水作用。 盐酸、硝酸、醋酸具有挥发性;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所以它们要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浓硫酸的稀释操作 三、酸的化学性质 酸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在水中都能电离出H+,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能电离出的酸根离子不同。 1.酸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酸+活泼金属→ 盐+氢气(置换反应) a)这里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 b)示例:Fe+2HCl=FeCl2+H2↑ 和 Fe+H2SO4=FeSO4+H2↑ c)【现象】铁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Fe2+的盐溶液呈浅绿色)。 3.酸+金属氧化物→ 盐+水(复分解反应) a)金属氧化物可以是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和不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因为生成物有水,符合复分解 反应的发生条件,所以反应一定发生。 b)示例1:Fe2O3+6HCl=2FeCl3+3H2O 和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现象】铁锈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Fe3+的盐溶液呈黄色)。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

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一、酸及酸的通性 酸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2.酸的通性:盐酸HCl硫酸H2SO4 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金属+酸→盐+氢气Zn+2HCl=ZnCl2+H2↑Zn+ H2SO4=ZnSO4+H2↑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碱+酸→盐+水 NaOH+HCl=NaCl+H2O Cu(OH)2+H2SO4=CuSO4+2H2O 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AgNO3+HCl=AgCl↓+HNO3 BaCl2+H2SO4=BaSO4↓+2HCl

注意:(1)在‘金属+酸→盐+氢气’中,酸通常指的是稀硫酸和稀盐酸,不能是浓硫酸或硝酸。因为浓硫酸或硝酸都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能生成氢气而生成了水;指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活泼金属排在‘氢’后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2)通过金属跟酸的反应情况导出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所需时间越短。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通常用它作为干燥剂。硫酸还具有脱水性,它对皮肤或衣服有很强的腐蚀性。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小,会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向四处飞溅,容易发生事故。 二、碱及碱的通性 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离子。碱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高中化学常见酸碱盐

高中化学常见酸碱盐 酸 定义:在溶液中电离时阳离子完全是氢离子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化合物,其稀溶液的PH值小于7。 碱 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其水溶液的PH值大于7。 盐 定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酸的分类 ①.弱酸:是指在溶液中不完全电离的酸。如用常用的HA去表示酸,那在水溶液中除了电离出质子H外,仍有为数不少的HA在溶液当中。以下化学式可以表示这关系:HA(aq) ?H+(aq)+A-(aq) 其溶液于平衡时,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关系可用酸度系数(Ka)表示如下: Ka=[H+][A-]/[HA] Ka愈大(或是pKa值愈小),就代表有愈多的氢离子(H)生成,其pH值也就愈小。弱酸的Ka值大约在1.8×10 和55.5之间,或是pKa值大于-1.76(pka=-lgKa)。因此,除了少数的酸被定义为强酸或超强酸外,大部分的酸均是弱酸。 ②常见弱酸:H2CO3(碳酸)、HF(氢氟酸,较少见)、CH3COOH(也作C2H4O2乙酸,又叫醋酸)、H2S(氢硫酸)、HClO(次氯酸)、HNO2(亚硝酸,较少见)、H2SO3也为弱酸。(弱酸的电离要使用可逆号) ③.强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的酸是强酸,强酸的电离使用等号。pKa(酸度系数)<0(或=0)的为强酸。(注:pKa 2左右为中强酸,7左右为弱酸) ④.常见的强酸 Ⅰ.无机强酸:硫酸(H2SO4)、硝酸(HNO3)、高氯酸(HClO4)、盐酸(HCl)、氢溴酸(HBr)、氢碘酸(HI)、氢砹酸(HAt)、氢碲酸(H2Te)、高溴酸(HBrO4)、氢叠碘酸(HI3)、氯酸(HClO3)、溴酸(HBrO3)、氟硅酸(H2SiF6)、氯铅酸(H2PbCl6)、偏磷酸(HPO3)、锇酸(OsO4·2H2O或写作H2[OsO4(OH)2])、高锰酸(HMnO4)、硒酸(H2SeO4)、高铁酸(H2FeO4)、氢硼酸(HBH4)、氟磺酸(HSO3F)、氰酸(HOCN)、硫氰酸(HSCN) Ⅱ.有机强酸:2,4,6-三硝基苯酚(HC6H2N3O7)、2,4,6-三硝基苯甲酸(HC7H2N3O8)、三氟乙酸(TFA,CF3COOH)、三氯乙酸(CCl3COOH)、甲磺酸(CH3SO3H)、苯磺酸(C6H5SO3H)、KMD酸(环乙硫醇磺酸,C6H10(SH)SO3H即C6H11S2O3)、乙二酸(H2C2O4俗称草酸)、2-氯乙硫醇(CH3CHClSH,一般视为强酸) 五.碱的分类 ①.弱碱:弱碱是难溶于水不能发生完全电离的碱,一般属于不活泼金属形成的碱。一般碱的PH值范围为7~14,其中7为中性,14则为强碱性,相对强碱而言,弱碱从水分子接受质子的能力较差,因而溶液中H+浓度更高,PH值较低。弱碱的PH大于7但接近7。

初中酸碱盐的定义及分类学案

课题:酸、碱、盐的定义及分类 【学习目标】1.了解酸、碱、盐的分类 2.能够根据化学式对该物质进行分类 【重点难点】理解酸,碱,盐的初步概念 【自主学习】教师评价:(等第)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认真自学,然后回答下例问题:(这部分要求同学 们通过预习来独立完成,如不能独立完成,整理好不明白的问题)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酸H2SO4 HCl HNO3 2.碱NaOH KOH Ba(OH)2 3.盐 Na2SO4 KCl Ba(NO3)2 观察上面的电离方程式,你能发现酸、碱、盐分别有什么特点吗? 酸: 碱: 盐: 【我的疑问】(通过自学你还有哪些疑问?请记录在这里,以便课堂与同学们讨论交流) 【合作探究】(这部分要求同学们在课堂完成,可以讨论、交流) 4.某物质在水中发生电离产生了H+,该物质一定是酸吗? 5.某物质在水中发生电离产生了OH-,该物质一定是碱吗? 6.我们在判断某物质是酸、碱还是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7.请你将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完成以下空白

1. 以下物质 NaCl 固体、铜棒、铁丝、NaOH 固体、铅笔芯、硫酸铜晶体、稀硫酸、稀盐酸、NH 4Cl 固体 能导电的有 ; 固体不能导电,但其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 属于酸(溶液则指其溶质)的是 ; 属于碱(溶液则指其溶质)的是 ; 属于盐(溶液则指其溶质)的是 。 2.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注明物质的类别。 碳酸 ( );五氧化二磷 ( ); 碳酸钠 ( );氢氧化铝 ( ); 氯化亚铁 ( );硫酸亚铁 ( ); 碳酸钙 ( );氯化铁 ( ); 氢氧化钠 ( );氢氧化镁 ( ); 如: 如: 如: 如:

酸碱盐的定义

酸碱盐的定义 酸:解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 碱:解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 盐: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或者铵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举例说明: 酸:H2SO4(硫酸),HCL(盐酸),HNO3(硝酸) 碱:NaOH(氢氧化钠),KOH(氢氧化钾),NH4OH(氨水) 盐:Na2CO3(碳酸钠),CuSO4(硫酸铜),NH4NO3(硝酸铵) 什么是解离 所谓解离是指化合物或分子在溶剂相中释放出离子的过程 举例说明: H2SO4(硫酸),解离后形成H+和SO4(2-) H2SO4====2H+ + SO4(2-) HCl==== Cl- + H+ 酸碱盐的通性 酸的通性: 有腐蚀性,溶液呈酸性,能与活泼金属,碱,某些盐和金属氧化物反应与排在氢之前的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碱的通性: 有腐蚀性,溶液呈碱性,能与某些金属,酸,某些盐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盐的通性: 有些盐有微弱的腐蚀性,溶液的酸碱度根据盐的性质判ǎ 苡肽承┧幔 睿 畏从?

还能和其他某些化合物反应 酸碱盐的读法 酸:含氧酸的读法是把氢氧去掉,剩什么叫什么酸 例:H2SO4,去掉氢和氧之后剩下硫,所以叫硫酸 无氧酸的读法是氢某酸 例:HCl,除去氢还剩氯,所以盐酸可以叫做氢氯酸 碱:碱的读法是氢氧化某 例:NaOH,去掉氢氧还有钠,所以叫氢氧化钠 盐:一般叫做某酸某,但是有些特殊的读法 酸式盐:叫某酸氢某(酸式盐就是有氢离子的盐) 亦可叫做酸式某酸某 例:NaHCO3叫碳酸氢钠 碱式盐:叫某酸氢氧化某(碱式盐就是有氢氧根离子的盐) 也可以叫碱式某酸某,羟基某酸某 例:Cu2(OH)2CO3叫碱式碳酸铜,Ca5(OH)(PO4)3叫羟基磷酸钙 下面详细说明: 酸的性质 酸+碱=盐+水反应条件:无反应类型:中和反应例:H2SO4(酸)+Mg(OH)2(碱)= MgSO4(盐)+ 2H2O(水)

酸碱盐化学方程式分类总结(学生练习+答案)

酸碱盐化学方程式(练习) 一.两个置换反应规律 1.酸+金属==盐+氢气 反应条件:①酸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常用稀硫酸、盐酸) ②金属必须位于氢以前(常用Mg、Al、Zn、Fe) Mg+ HCl== Mg+ H2SO4== Al+ HCl== Al+ H2SO4== Zn+ HCl== Zn+ H2SO4== Fe+ HCl== Fe+ H2SO4=== 2.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反应条件:①盐(反应物)必须溶于水 ②金属单质(反应物)比盐中金属活泼,不用钾、钙、钠 Fe+CuSO4== Al+ CuSO4== Zn+CuSO4== Cu+ AgNO3== Cu+Hg(NO3)2== 二.三个分解反应规律 1.酸(含氧酸)==非金属氧化物+水 === H2O+CO2↑ 2.碱(难溶性)== 金属氧化物+水 Cu(OH)2Fe(OH)3 3.碳酸盐(难溶性)==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 CaCO3 三.四个化合反应规律 1.金属+氧气== 金属氧化物 Mg+O2Fe+ O2Cu+ O2 2.金属氧化物+水== 碱(可溶性) CaO+H2O== Na2O+H2O== 3.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S+O2P+O2C+O2(碳充分燃烧) C+O2(碳不充分燃烧) H2+O2 4.非金属氧化物+水==酸 CO2+H2O== SO3+H2O== SO2+H2O== 四.五个复分解反应规律(亚硫酸) 1.酸+碱==盐+水 Cu(OH)2+ HCl== Al(OH)3+ HCl== Cu(OH)2+H2SO4== Mg(OH)2+ HNO3== 2.酸+盐==新酸+新盐反应条件: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际反应条件很复杂)CaCO3+ HCl== Na2CO3+ HCl==

初三化学酸碱盐九大知识点(最新整理)

4 4 初三化学酸、碱、盐九大知识点 一、 化学用语 1、电离:H 2SO 4=2H++SO 2- NaOH=Na ++OH - Al 2(SO4)3=2Al 3++3SO 2- 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石灰水的主要成分】 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aCO 3 食盐——NaCl 纯碱、口碱——Na 2CO 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胆矾、蓝矾——CuSO 4·5H 2O 碳酸钠晶体——Na 2CO 3·10H 2O 氨水——NH 3·H 2O (学名:一水合氨) 二、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如果不读出括号中的字,是不是一个较好记忆的顺口溜?) 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盐)。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七个常见的沉淀物: 中考范围:(由主至次的顺序)碳酸钙、碳酸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可溶于酸的沉淀 以阅读材料形式考察: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不溶于酸的沉淀 3、四个微溶物: 中考范围: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 CaSO 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以阅读材料形式考察: Ag 2SO 4(鉴别 SO 42-和 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 MgCO 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 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三、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 1、复分解反应口诀:复分解要进行,溶液中才可行;交换成分价不变;生成水、气或沉淀;不溶物溶于酸除 了氯化银和硫酸钡。 2、复分解的 t i p s : (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 (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 (3)KNO 3、NaNO 3、AgNO 3、BaSO 4 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归纳

一、概念: 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AB+CD=AD+CB 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 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 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 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 负三价:磷酸根(PO4);

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 3、铁跟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 4、铁跟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FeSO4 + H2 ↑ 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 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 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8、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

高中化学常见酸碱盐

高中化学常见酸碱盐 一.酸 定义:在溶液中电离时阳离子完全是氢离子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化合物,其稀溶液的PH值小于7。 二.碱 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其水溶液的PH值大于7。 三.盐 定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四.酸的分类 ①.弱酸:是指在溶液中不完全电离的酸。如用常用的HA去表示酸,那在水溶液中除了电离出质子H外,仍有为数不少的HA在溶液当中。以下化学式可以表示这关系: HA(aq)?H+(aq)+A-(aq)

其溶液于平衡时,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关系可用酸度系数(Ka)表示如下: Ka=[H+][A-]/[HA] Ka愈大(或是pKa值愈小),就代表有愈多的氢离子(H)生成,其pH值也就愈小。弱酸的Ka值大约在1.8×10 和55.5之间,或是pKa值大于-1.76(pka=-lgKa)。因此,除了少数的酸被定义为强酸或超强酸外,大部分的酸均是弱酸。 ②常见弱酸:H2CO3(碳酸)、HF(氢氟酸,较少见)、CH3COOH(也作C2H4O2乙酸,又叫醋酸)、H2S (氢硫酸)、HClO(次氯酸)、HNO2(亚硝酸,较少见)、H2SO3也为弱酸。(弱酸的电离要使用可逆号) ③.强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的酸是强酸,强酸的电离使用等号。pKa(酸度系数)<0(或=0)的为强酸。(注:pKa 2左右为中强酸,7左右为弱酸) ④.常见的强酸 Ⅰ.无机强酸:硫酸(H2SO4)、硝酸(HNO3)、高氯酸(HClO4)、盐酸(HCl)、氢溴酸(HBr)、氢碘酸(HI)、氢砹酸(HAt)、氢碲酸(H2Te)、高溴酸(HBrO4)、氢叠碘酸(HI3)、氯酸(HClO3)、

酸碱盐的概念及物质的简单分类

第七章补充课时 酸碱盐的定义 1.酸盐酸、硫酸、硝酸都能导电,说明HCl、H2SO4、HNO3 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它们的电离方程式如下: HCl = H+ + C l — H2SO4 = 2H+ + SO42— HNO 3= H++ NO3— 由以上式子可以看出,HCl、HNO 3和H2SO4在水溶液里都能电离生成氢离子(H+)。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HCl、H2SO4、HNO3都属于酸类。 在酸的分子里,除去在水溶液里能够电离生成的氢离子,余下的部分是酸根离子,如 C l —、SO42—、NO3—。酸根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等于酸分子电离时生成的氢离子的总数。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遇到许多种酸。例如,胃液里含有盐酸,食醋里含有醋酸,汽水里含有碳酸、柠檬中含有柠檬酸,发酵后的牛乳里含有乳酸等。 酸的结构特点:H+ +酸根离子 2.碱KOH和Ba(OH) 2的溶液都能导电,说明KOH和Ba(OH) 2跟NaOH一样,在溶液中电离生成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它们的电离方程式如下: KOH =K+ + OH— Ba (OH) 2= Ba2 + +2 OH— NaOH =Na+ + OH— 由以上的式子可以看出,KOH、Ba(OH)2和NaOH在水溶液里都能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OH—)。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KOH、Ba(OH) 2和NaOH 都属于碱类。 碱在电离的时候,除生成氢氧根离子外,一般还生成金属离子(氨水NH3·H2O也是一种碱,含有NH4+)。在碱里跟一个金属离子结合的氢氧根离子的数目等于这种金属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数目。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也会遇到许多种碱。例如,作为建筑材料的熟悉石灰 Ca (OH) 2,作为化肥或医药的氨水NH3·H2O,作为中和胃酸药物的氢氧化铝 Al(OH) 3。我们还会接触到一些生物碱(有机碱类),如烟碱(尼古丁)等。 碱的结构特点: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 OH— 3.盐Na2CO3、MgSO4、BaCl2等物质的溶液都能够导电,说明它们跟NaCl一样,在溶液中电离生成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它们的电离方程式如下: Na2CO3=2Na+ + CO32— MgSO4= Mg2 + + SO42— BaCl2=Ba2+ + 2Cl— NaCl=Na++Cl— 由上列各式可以看出,Na2CO3、MgSO4、BaCl2和NaCl等物质在水溶液里都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其中金属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酸根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盐的结构特点: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 酸根离子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常常遇到许多种盐。例如,用作调味和防腐剂的食盐NaCl,用来制作模型的石膏CaSO4,用作建筑材料的石灰石和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 用作消毒剂的高锰酸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