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及应对措施

海外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及应对措施
海外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及应对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d17727881.html,

海外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及应对措施

作者:刘源

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19年第06期

摘要: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推进,经济全球化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使得国内各个行业中的佼佼者大步迈出国门,积极进入海外市场,参与海外项目建设。在中资企业海外工程项目规模逐年增长的同时,也注意到由于在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项目管理难度提升,从而为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埋下了风险隐患。

关键词:海外基础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识别;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F4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19)06-0069-0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我国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放开步伐,大步走出国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作为海外施工管理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人力资源管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一、海外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作为风险防控的基础,含义为:在出现事故之前,借助各种方法系统,积极分析存在的各类风险和产生风险事故的主要原因,属于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也属于风险管理基本组成部分。风险一般较难在表层被及时发现,也为海外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识别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此情况下,就需要在多个方面充分地分析、评估海外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做细风险归类,做好风险识别工作。

1.人力资源规划时期

人力资源规划时期主要以内、外部环境分析工作为基础,预测分析人力资源供给情况,确保给下个时期的人员配置提供保障。在此情况下,该时期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海外项目外部因素不够确定、人员结构多元化和供需预测失真,导致风险明显大于国内的项目,这样就会产生阶段性人力资源供应不足的情况,或出现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不仅如此,项目所处地区的各种风俗、人文环境和法律法规均会影响到海外项目人力资源规划时期对于风险的评估。

2.人力资源招聘和配置时期

人力资源招聘的情况和企业对于项目人才的招聘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选择了合理的人员,才可使得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海外项目招聘和配置员工包括国内部分和项目所

项目管理外文翻译----ERP项目实施成功因素和风险管理

ERP项目实施成功因素和风险管理 参考国外的一些文献资料,一个成功的ERP项目,往往要花费数年时间,数千万美元得以完成。再回头看国内,随着ERP怀疑论的抬头,价格战的兴起,ERP作为一种软件供应商的产品,却有走下神坛趋势。就连ERP界的首领SAP 也推出了Business One产品,价格低于十万。不过,即便ERP软件能做到免费,或如IBM推崇的按需收费的境界,从整个企业实施的角度,考虑到人员、培训、维护、业务重组、二次开发、三次、n次开发,其费用应该也在数百万乃至千万人民币的规模。这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已是不小的数目了。 但是,还是有不少企业怀着美丽的梦想,踏上ERP实施的艰辛之旅。其中又有不少项目以失败告终。而对于那些最后的幸存者,是否就可以还戟入仓,饮酒高歌呢? 事实上,企业在成功实施ERP项目后,将面对较实施前更大的风险。在未来的五到十年中,是否有一个扎实的ERP风险管理机制将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在最初的ERP投资中真正获益。 1998年Thomas H.Davenport在哈佛商务评论发表了名为《将企业放入企业系统》的文章(Putting the entERPrise into the entERPrise system)。该文系统地提出了企业系统,或称ERP系统给企业运作带来积极及消极的引响。同时也直接提出了未来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风险:将整个企业放入企业系统中的风险。 按照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对风险的定义,“风险”是指对项目有利或不利的不确定因素。 项目是“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所做的一次性努力”,项目的“独特性”决定了项目不可能是以与以前完全相同的方式、由与以前完全相同的人来完成的,同时,项目所要创造的产品或服务,以及项目可能涉及的范围、时间及成本都不可能在项目开始时完全确定,因此,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也相应会出现大量的不确定性,即项目风险。本文以下所提到的“风险”是指对项目“不利”的不确定因素。 对项目不利的风险存在于任何项目中,并往往会给项目的推进和项目的成功带来负面影响。风险一旦发生,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导致项目产品/服务的功能无法满足客户的需要、项目费用超出预算、项目计划拖延或被迫取消等,其最终体现为客户满意度的降低。因此,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并采取措施应对风险即风险管理对项目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 项目风险管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风险识别、定性/定量风险分析、风险应对计划编制及风险监控。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识别并记录可能对项目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由于项目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因此风险识别也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项目的开始阶段。风险识别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需要更多系统的、横向的思维。几乎所有关于项目的计划与信息都可能作为风险识别的依据,如项目进度及成本计划、工作分解结构、项目组织结构、项目范围、类似项目的历史信息等。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风险都可以通过风险识别来进行管理。风险识别只能发现已知风险(如:已知项目组织中某一成员能力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或已知未知风险(known-unknown,即“事件名称已知”,如“客户方人员参与力度不足”);而某些风险,由于项目的独特性,不可能在其发生前预知

国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国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二、国外企业人力资源治理对我国的启发 1.我国企业应注重战略性人力资源的进展。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治理应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和治理实践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通过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使人力资源治理活动与组织战略灵活运用,实现组织目标,战略性让人力资源治理把人力资源治理提升到战略的地位,确实是系统地将人与组织联系起来,建立统一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具有我国特色的人力资源治理系统。 2.我国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理思想,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大对人才的开发和治理,主动转变观念,转变为切实把人才作为企业最具有活力、最具有能动性和制造性的资源对待。企业要加大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沟通,做到上下沟通,重视情感的交流,形成和谐和团结的人际,视职员为企业核心的资源,经营好企业人才,建立健全企业民主机制,使职员有一种归宿感,同时为企业制造更多的价值。 3.我国企业应经营好企业人才。一方面要有高强度的优待政策,加大吸引优秀人

国内人力资源与国外人力资源对比 [国外] 人的生产能力分析的新思路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开创了人类关于人的生产能力分析的新思路。人力资本理论要紧包括(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要紧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咨询题。(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升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要紧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最差不多的要紧手段,因此也能够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咨询题。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明显还能够进一步分解为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资本只是物质资本的束缚,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如此就能够从全新的视角来研究经济理论和实践。该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现有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一般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和其在同意教育的机会成本等价值在生产者身上的凝聚,它表现在包蕴于人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治理技能和健康素养的存量总和。按照这种观点,人类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一方面不间断地把大量的资源投入生产,制造各种适合市场需求的商品;另一方面以各种形式来进展和提升人的智力、体力与道德素养等,以期形成更高的生产能力。这一论点把人的生产能力的形成机制与物质资本等同,提倡将人力视为一种内含与人自身的资本——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 [国内] 人力资本产权的三大特点 周其仁提出:第一,人力资本天然属个人;第二,人力资本的产权权益一旦受损,其资产能够赶忙贬值或荡然无存;第三,人力资本总是自发地寻求实现自我的市场。如果对人力资本产权形式的上述特点一无所知,要明白得现代经济学中热门专门的“鼓舞”理论就困难重重了。什么缘故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无须鼓舞,厂房设备无须鼓舞,银行贷款也无须鼓舞,单单遇到人力因素就非谈鼓舞不可?我的回答,差不多上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使然。 人力资本需要三种鼓舞 魏杰认为:第一,产权鼓舞。人力资本,既是资本,收益就不应该是工资(劳动酬劳),资本的收益应该是产权,因此人力资本在企业中要拥有产权。如此就打破了一个提法,“谁出资谁

施工企业海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施工企业海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财会学会软科学课题 课题项目编号: G1326 施工企业海外工程项目 风险管理研究报告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财会学会 2013年10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海外工程面临的主要风险 第一节政治风险 第二节文化风险 第三节汇率风险 第四节信用风险 第五节主要材料、设备涨价风险 第六节税务管理风险 第二章海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第三章海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第四章海外工程项目具体风险管理策略第一节政治、文化风险管理策略 第二节汇率风险管理策略 第三节信用风险管理策略 第四节主要材料、设备涨价风险管理策略第五节税务风险管理策略 第五章结束语

一、本课题的选题背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海外经营不可避免的存在政治、文化、价格、汇率、税务、信用等风险。海外工程一般具有工程量大、工期长的特点,在此期间工程物资和劳动力等的价格可能会波动较大而产生价格风险;工程物资、施工机械和资金的跨境流转一定会受到汇率的影响;海外工程业主的信用状况直接决定着工程款的回收,管理好客户的信用风险至关重要。这些风险又受政治、社会文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在海外经营时对各种风险认识不足,未对其进行有效管理而遭受巨大损失的工程施工企业履见不鲜,我国施工企业如何对海外工程项目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保障海外经营目标的实现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方法 本课题主要研究施工企业如何有效管理海外工程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为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首先应建立项目风险管理组织职能体系,明确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即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进行风险评估,针对识别出的主要风险制定具体的风险管理策略,对风险管理情况进行监督与改进。本课题研究了海外工程项目面临六种主要风险具体应对策略,为施工企业有效管理海外工程项目的主要风险提供了参考。 三、本课题期望达到的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使施工企业认识海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建全相应的组织体系,为风险管理提供组织保证;研究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有序的开展风险管理;研究海外工程项目主要风险的管理策略,为施工企业有效管理海外工程项目的主要风险提供了参考。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 我国目前处于基础建设的高峰期,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加快,工程项目的竞争日趋激烈,工程项目企业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风险。因此,加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因为任何合同形式的工程项目,其合同双方的行为本质都是商业行为,最终目标都表现为经济利益,工程本身具有的复杂性、长期性等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存在各种风险。 1、工程项目风险的概念 1.1工程项目风险 工程项目风险是指在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造成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差异性及其发生的概率。项目风险的差异性包括损失的不确定性和收益的不确定性。 1.2工程项目风险的分类和特点 1.2.1工程项目的主要风险 1.2.1.1社会环境风险 社会环境风险包括社会风险和环境风险两个方面,常见的社会风险有:政策及法律法规变卦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产生带来的风险,而环境风险指的是自然界的力量,如洪水,地震,台风,以及水文,气候,地质等。 1.2.1.2进度风险 进度风险指的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综合影响,最终形成项目工程施工拖延,未能及时依照工期完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影响到施工进度的风险要素如下:①技术风险,由于设计人员业务素质不过硬,使得设计出的建筑图纸达不到施工要求,最后还需重新修正设计图纸,此外,局部施工企业因未完成设计图纸,从而只能采用边施工边设计的办法,最终均会影响工程进度;②方案风险,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中心是;项目方案制定必需以该目的为基本根据,只要契合总目的请求的方案才是合理牢靠的方案,不合理的方案及未思索工程中不测状况的方案均会形成工程的经济损失,构成方案风险,继而影响工程的进度,形成进度风险。 1.2.1.3费用风险 形成建筑工程项目费用风险的主要要素有以下几点:①设计变卦,在建筑工

人力资源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关于人力资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关于人力资源的国内研究现状 近些年,一些较大的企业经常自行开发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这样做有一定的好处,如成本低廉,上级单位一次开发,基层单位可以重复利用,而且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个性化需求。但是实践证明,这种开放方式一般难以成功。一方面,企业内部开发人员往往缺乏项目经验,导致与最终用户的需求相悖;另一方面,这种形式的软件开发不参与市场竞争,仅仅是供给内部使用,有可能导致开发人员敷衍了事,开发的系统不能真正起到作用。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管理方式向人力资源管理过渡的转型时期,企业中的管理方法从思想到行动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处于摸索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随时都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变革,这就对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软件如果不能够随着变革而自行适应,那么,这个软件就没有生命力。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已进入有组织的自觉发展阶段,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和探索正在丰富、扩展着高等教育的方法体系。实践平台的构建是近几年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一大亮点,不仅研究者较多,而且还有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以人才市场、人才评荐中心作为实训基地的典范。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聚焦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实践教学的方法探讨、实践平台的构建四个方面。 虽然高等教育工作者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但是无论在理论探讨方面,还是实践应用方面,现有的尝试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从体系完整性的角度来看,现有文献的研究是支离的、局部的,在困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的实战型教材、实践创新、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少有作为;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现有文献多是思路性、概括性、规范性的表述,缺乏实证调研和数据支撑;从运用价值来看,现有研究更多停留在构想阶段,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实施手段与实用的操作流程。因此,探索适合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和我国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仍是任重道远。 1.1—2 关于人力资源的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伴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其设计思路蕴涵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起步较早,完整性和成熟度高,开发出了适用于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西方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其他一些软件系统如ERP(企业资源计划)、WFM(工作流管理)等在开发过程中预留了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接口,使得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今后的扩展难度降低。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和支持不遗余力,以PeopleSoft 为例,其最新版本是完全基于互联网架构的版本,使得其易用性大大加强。 近些年,国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美国大学管理类的专业一般都有600~1300 小时不等的社会实践要求,在人员测评与甄选、面试、培训等环节上均有模拟演练与实习。授课形式也多种多样,通常采用演讲课、讨论课、辅导课、实验课、个案研究、情景模拟、项目研究、角色扮演等课型,还有以学生为本的科研活动,通过导师耐心指导、同学密切协作,使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都得到培养和锻炼。教师使用的教学工具比较丰富,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电讯网络等现代教学工具十分普遍。在英国,各种授课形式均非常普及,由于信息的社会化程度高,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可以获得较多的实习职位和实践机会,实习多采用分散、自主联系形式,实习内容有别于集体安排,突出个性特征。

工程项目风险及其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工程项目风险及其管理研究 文献综述 风险管理已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得到了一定范围的运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和项目管理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一般工程项目风险起源入手,探讨降低工程项目风险、为工程项目提供安全保障、促使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方法,其目的是寻找对工程项目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的途径。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很大的意义,对此国内外众多学者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有:1984年,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制定的PMBOK将项目风险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与2000年对其进行了修正,足以可见PMI对项目风险的重视。另外 C.B.Chapman教授在《Risk Analysis for Large Projects:Models,Methods and Cases》一书中提出了“风险工程”的概念,改框架的构建弥补了单一过程的风险分析技术的不足。除此之外,国外的众多学者也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而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学者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研究现状如下:王蔚初(2010)中《现代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和管理》中主要对工程项目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进行了综述,着手于项目风险的预测与识别,项目风险的评估与分析,项目风险的应对策略以及项目风险的监控和防范,阐述了有关项目风险管理的各个方面。 张根合,李渊(2010)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初探》中指出,工程项目的启动需要经过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项目计划等步骤,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面对一些变化。因此,如何识别、分析、应对工程项目风险成为需要工程项目参与各方妥善解决的问题。 张晓晨(2010)在《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浅析》中指出,风险管理一直是项目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所以他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项目管理的经验,对项目风险概念、研究现状、及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希望能对广大项目管理人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海外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

海外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 He Zhi 建设项目中的风险可能来自两个方面。第一部分是环境的影响,这是所谓的外部风险。二是项目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即所谓的内部风险。因为项目的规模和国际问题,海外工程项目有更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外部风险方面。例如,在一个国家在经济和政府政策的宏观波动可能对其国际建设项目产生重大影响。 在海外建设项目中的各个建设活动,特别是大型项目,存在某些方面的风险。海外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将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特别是,在有些情况下如预约阶段,其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但还没有足够的详细信息,在该情况下识别新环境中的关键风险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可以帮助理解所面临的风险,又可以帮助在签订合同阶段和施工阶段管理这些风险。 一个简单的,常见的和系统性的风险管理方法,是由伯克利等人建议的,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一)风险分类,(二)风险识别,(三)风险评估,(四)风险应对。在第一阶段,风险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便明晰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阶段进行有助于有关风险管理的风险识别。第三阶段是评估和评价这些风险的影响。在最后阶段,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政策以减少和控制风险。 本文在伯克利方法的基础上,将全面风险管理方法应用到海外建设项目上。首先,用分层结构对海外项目风险的不同来源进行分类呈现。其次,对海外项目所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了研究。第三,引进有效的风险评估技术,将风险概率分析与风险影响评估相结合。最后,建议检查海外项目风险应对技术和一些战略项目合作伙伴之间的风险分配。 风险分类 有必要设立海外工程风险分类的系统框架,因为海外项目的风险因素涵盖面广,并且它们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有许多方法可以用来对建设项目的风险进行分类,例如按照其所出现的不同施工阶段,或根据风险的性质。在本文中,根

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办法0001

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办法 17. 1风险管理体制及计划 总承包项目部应建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以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17. 1. 1总承包项目部应根据总承包项目管理承包方案,系统地全面进行项目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并制订相应的对策, 制订风险管理计划。 17. 1.2风险管理计划的内容应包括: (1)风险管理目标 (2)风险管理范围 (3)风险源与风险事件 (4)风险分析和评估 (5)风险策略与应对措施 (6)风险管理人员与责任 (7)必需的资源 17.1.3施工过程中,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应随工程进度不断识别各种项目风险,并对风险管理计划进行分解,落实人员加以控制,并根据项目进度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 17. 1.4项目经理部应对所有识别出的风险制订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应对措施,以达到消除、减小或转移风险的目的。 17. 2风险分析

重大合同风险17?2?1 (1)特大型工程: 1)预计累计为发包人垫资赊销额在1000万元以上或在开工 前预缴一定数额的工程保证金到发包人指定帐户: 2)月进度款支付比例在60%以下; 3)预计工程竣工时,累计完成工程量与发包人应付工程款的差额比例自在拟投标额的10%以上,且偿还期限超过竣工后6个月。 (2)BT、BOT、BOOT、EPC、BD方式或类似的方式筹建: 工期罚款在30万元/天以上,或约定的累计罚款额在合同额的3%以上且累计罚款额达到200万元以上。 (3)较大风险合同: 1)合同额在1亿元以下,但质量奖项约定为国优工程及鲁班奖的,且罚款在300万元及以上; 2)工期罚款在10?30万元/天,或约定的累计罚款额在2%?3%且累计罚款额达到100?200万元; 3)发包人为该工程的项目企业; 4)其他具有新型、疑难法律关系。 17.2.2在设计阶段中所存在的风险 (1)结构设计风险。由于设计考虑不周而造成结构的缺陷或造成设计的浪费。 (2)工艺设计风险。工艺设计发生缺陷会使项目受到巨大损

CNPC海外项目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CNPC海外项目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第3章CNPC海外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3.1CNPC海外发展战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分析 由于海外项目在CNPC总体效益中产生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于海外业务及市场的进 一步开拓也逐步变为CNPC的海外发展战略,下面从一个总目标、两个保障、三个延伸等方面进行CNPC海外业务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解析。 由图3.2中的人力资源解析可以知道,要想为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 就必须做到,其一,拓宽人才的引进渠道,不仅要从内部进行选拔,更要注重从国家化人才市场.卜进行招聘和选用,完善人才引、育、用、留、轮机制,实现高素质困际化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储备、轮换,打造出适合项目运作的人才队伍;其二,要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实用型技术人才引进与培养,以此来提高科技含量和科研能力,发挥出技术的比较优势。

由图3.5中的人力资源解析可以知道,要实现业务领域、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三个 方而的延伸,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就是培养各种专业的人才来满足向不同方面延伸的需要,如培养新型技术人才、掌握非常规尤其技术的人才以及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人才可以实现业务领域的不断延伸,而经营方式的延伸离不开高层次的资本运营人才,战略规划和风险管理人才可以加强海外项目的战略和风险管理,实现管理方式的延伸。 3.2CNPC海外业务的分类及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3.2.1CNPC海外业务的分类 CNPC海外业务主要分为海外油气投资业务、海外工程技术业务和海外贸易业务等 三类业务。截止到2009年,集团公司海外投资业务已经扩展到29个国家,正在运作的项目有75个,逐步形成非洲、中亚、南美、中东、亚太五个海外油气合作区域。海外油气工程技术服务业务主要有钻机、测井、工程建筑、井下作业、地震、勘探等。海外贸易业务主要分装备贸易和油品贸易两种,其中油品贸易业务已经遍及世界五大洲几乎所有的产油国、油品消费国,效益可观。 3.2.2海外人力资源素质要求 海外项目的固际化经营的特殊环境决定了不是任何人都能参与海外项目,也不是任 何人都可以完全胜任海外项目工作。一个合格的海外项目工作人员应具有以下素质和能力: (1)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一个代表国家形象的外出工作人员,首先必须有着爱

项目风险管理分析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文档含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原文: Project Risk Analysi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About this compendium This course compendium is to be used in the course “Risikostyring is projector”. The focus will be on the following topics: ? R isk identification ? Risk structuring ? Risk modeling in the light of a time schedule and a cost model

? Risk follows up We will also discuss elements related to decision analysis where risk is involved, and use of life cycle cost and life cycle profit models. The course compendium comprises a large number of exercises, and it is recommended to do most of the exercises in order to get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s and methods described. A separate MS Excel program, pRisk.xls has been developed in order to assist numerical calculations and to conduct Monte Carlo simulation. 1.2 Definitions Aleatory uncertainty Variation of quantities in a population. We sometimes use the word variability rather than aleatory uncertainty. Epistemic uncertainty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the “world”, and observable quantities in particular. Dependency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equences of the activities in a project. Observable quantity A quantity expressing a state of the “world”, i.e. a quantity of the p hysical reality or nature, that is unknown at the time of the analysis but will, if the system being analyzed is actually implemented, take some value in the future, and possibly become known. Parameter We use the term parameter in two ways in this report. The main use of a parameter is that it is a quantity that is a part of the risk analysis models, and for which we assign numerical values. The more academic definition of a parameter used in a probability

国外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六种

国外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六种 国外经济学家认为,西方工业化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治理",专门是人力资源治理,更是企业进展的庞大动力。我们的企业经营治理者能够结合我国国情和自身特点,从中有所借鉴和创新。 一、"抽屉式"治理 在现代治理中,它也叫做"职务分析"。当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大中型企业,都专门重视"抽屉式"治理和职位分类,同时都在"抽屉式"治理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职位分类制度。据调查统计:泰国在1981年采纳"抽屉式"治理的企业为50%。在1985年为75%,而在1999年为95%以上。最近几年,香港的大中型企业也普遍实行"抽屉式"治理。 "抽屉式"治理是一种通俗形象的治理术语,它形容在每个治理人员办公桌的抽屉里,都有一个明确的职务工作规范,在治理工作中,既不能有职无权,也不能有责无权,更不能有权无责,必须职、责、权、利相互结合。 企业进行"抽屉式"治理有如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建立一个由企业各个部门组成的职务分析小组; 第二步,正确处理企业内部集权与分权关系; 第三步,围绕企业的总体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职责权限范畴; 第四步,编写"职务讲明"、"职务规格",制定出对每个职务工作的要求准则; 第五步,必须考虑到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相结合。

二、"危机式"治理 在世界闻名大企业中,随着世界经济竞争日趋猛烈化,相当一部分进入坚持和衰退时期,柯达、可口可乐。杜邦、福特如此的大企业,也曾显现大量的经营亏损。为改变状况,美国企业较为重视推行"危机式"生产治理,掀起了一股"末日治理"的浪潮。 美国企业界认为,如果一位经营者不能专门好地与职员沟通,不能向他的职员们表明危机确实存在,那么他专门快就会失去信誉,因而也会失去效率和效益。美国技术公司总裁威廉·伟思看到,全世界已变成一个竞争的战场,全球电讯业正在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他启用两名大胆改革的高级治理人员为副董事长,免去5名倾向于循序渐进改革的高级人员职务,在职工中广泛宣传某些企业由于忽视产品质量、成本上升、导致失去用户的危机,他要全体职员明白,如果技术公司不把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及用户时刻放在突出位置,公司的末日就会来临。 三、"一分钟"治理 目前,西方许多企业纷纷采纳"一分钟"治理法则,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内容为:一分钟目标、一分钟颂扬及一分钟惩处。 所谓一分钟目标,确实是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将自己的要紧目标和职责明确地记在一张纸上。每一个目标及其检验标准,应该在250个字内表达清晰,一个人在一分钟内能读完。如此,便于每个人明确认识自己为何而干,如何去干,同时据此定期检查自己的工作。 一分钟颂扬,确实是人力资源鼓舞。具体做法是企业的经理经常花费不长的时刻,在职员所做的情况中,挑出正确的部分加以颂扬。如此能够促使每位职员明确自己所做的情况,更加努力地工作,使自己的行为持续

境外项目风险及防范汇总

境外项目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应对 一、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境外投资项目,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投资项目所面临的最大风险,部分发展中国家容易发生政局动荡不稳、政府政策稳定性较差、国家统治经验不足、国际势力干预、经济利益冲突等原因,相关政治风险包括政治事变风险、内乱内战风险、国有化风险、汇兑转移风险、仇外排华风险、国家战争风险、国际干扰风险等关键风险点。 应对策略:应密切关注所在国家与地区的政局变化,尤其是新政府成立后政策法律的修订动态,通过国家驻外使馆等多种途径积极与新政府有关官员建立和发展良好关系,本着冷静观察、审慎判断、把握节奏、看准时机的原则,顺势而为开展工作。具体措施上,一是加强与驻外使领馆、参赞处及商务部、外交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建立一整套的信息和管理通道,及时发现风险苗头,并研究确定对策,降低风险。二是坚持以经济利益化解政治风险的原则。在合作共赢的原则上,与执政当局与地方政府均保持有效的接触与沟通,千方百计争取他们对项目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全力协调平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为项目顺利开发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四是应在项目特许权协议中,明确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应承担义务和责任,在必要的情况下,通过合作协议引入政府成为股东,使其成为利益共同体。五是可结合项目和电站的开发,通过在当地建设学校、医院等公益场所,改善当地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进行一定程度的社区建设投资,

带动当地服务业、旅游业、商贸、物流和建材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实现和平共处,和谐发展。 二、政策与法律风险 境外项目所面临的政策与法律风险主要由政策变化风险、政府违约风险、隐形要求风险、重复征税风险、中国政策变化风险、法规环境风险、法律适用风险、法律纠纷风险、法律支持风险等关键风险点组成。 应对策略:在项目选择过程中,应吃透并掌握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重视相关特许权利的内容、限制条件、生效与失效条款;并关注审查合作者的资质状况和背景、注意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加强对企业员工境内外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健全完善法律咨询机制。具体措施上,一是积极开展项目所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收集和研究工作,确保项目其政策框架内顺利实施和运行。二是积极收集、研究所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出入境管理条例、海关法、外汇管理条例、矿产法、投资法及实施条例、税法、劳动法等,为项目的开展和风险应对做好充分的法律准备。三是关注所在国家是否与中国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争取投资优惠或免税政策。关注所在国家对于外汇管制相关法律规定,项目公司利润分配是否存在政策障碍。四是注意学习和运用《关于解决国家与其他国家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简称《华盛顿公约》)及其他国际公约,明确发生商业纠纷情况下的仲裁法院。五是建立完整的政策、法律、商务、技术等咨询体系。在项目筹备、建设和运营的各个阶段,聘请专门的政策、法律、商务、技术等中介机构进行咨询和服务。切实保证项目决策的科学、

风险控制管理办法41797

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公司股权投资业务的安全运作和管理,加强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规范投资行为,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防范和控制投资项目运作风险,根据《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试点指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股权投资业务是指使用自有资金对境内企业进行的股权投资类业务。 第三条风险控制原则 公司的风险控制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覆盖股权投资业务的各项工作和各级人员,并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2)审慎性原则:内部风险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公司部门组织的构成、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 (3)独立性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并贯彻到业务的各具体环节; (4)有效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规章,具有高度的权威性,成为所有员工严格遵守的行动指南;执行风险管理制度不能存在任何例外,任何员工不得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

(5)适时性原则:应随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变化,公司经营战略、经营方针、风险管理理念等内部环境的改变,以及公司业务的发展,及时对风险控制制度进行相应修改和完善; (6)防火墙原则:公司与关联公司之间在业务、人员、机构、办公场所、资金、账户、经营管理等方面严格分离、相互独立,严格防范因风险传递及利益冲突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第二章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第四条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公司应根据股权投资业务流程和风险特征,将风险控制工作纳入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之中。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共分为五个层次: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的风险控制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控制部、业务部。 第五条各层级的风险控制职责 董事会职责:(1)审议批准风险控制委员会的基本制度,决定风险控制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听取风险控制委员会的报告;(2)审议单笔投资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或者单一投资股权超过被投资公司总股本40%的股权投资项目;(3)决定公司内部风险管理机构的设置;

项目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项目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项目的实现过程是一个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的过程,因为这一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一次性的、创新性的并且涉及许多关系与变数的过程。 项目风险管理是为了最好地达到项目的目标,识别、分配、应对项目生命周期内风险的科学与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其理论和实践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可以被认为是使潜在机会或回报最大化、使潜在风险最小化。 针对当前我国工程建设中,对风险认识和估计不足,在建设过程中又没有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等情况。本文着重从风险的认识、特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介绍了它的基本概念及其常用的几种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和监控的方法,提出控制风险的对策措施。 项目风险管理 项目风险是指由于项目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本身的不确定性,和项目业主、客户、项目组织或项目的某个当事人主观上不能准确预见或控制因数影响,使项目的最终结果与当事人的期望产生悖离,并存在给当事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工程项目风险的产生 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国家、行业的主管部门对所实施的项目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规划或标准的更新、更改给项目所带来的风险。对这类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首先要保证所实施的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还应密切注意与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可能发生的变化。如调整国民经济计划、产业政策,强行下令已开工的项目下马,或对一些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等,许多工程业主不得不因此而改变其投资计划,因此,不可避免要遭受重大损失。再者由于政府角色与地位的特殊性,一旦政府换届就有可能导致工程项目发生变更,由此造成工程项目独特的“政治风险”。 2.市场风险 由于产品和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及供需变化,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等因素给项目造成的风险。该风险是竞争性项目最常遇到的风险,对项目的收益影响至关重要。避免或减少该风险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一是前期做好市场调研,把握项目的产品市场和原材料市场的变化趋势;在选择时,注重项目产品的生命周期,避开进入衰退期的项目,选择具有市场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项目,避免市场风险。二是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做好产品市场定位,运用营销策略来降低或化解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减少、降低市场风险。 3.管理风险 指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层决策失误、战略调整等管理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风险,是一种人为的风险,具有主观性、可控性,与项目的组织、管理实施有直接联系。 4.财务风险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资金融通、资金周转、利率汇率变化使项目可能发生超投资或资金短

海外项目风险分析及其管控(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7029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海外项目风险分析及其 管控(正式版)

海外项目风险分析及其管控(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随着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公司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远通公司越南高速公路项目的施工建设中,尽管尚不能断定盈亏,但是从工期的延展看来,使公司对海外项目实施风险管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注重,公司目前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驾驭风险,保障企业长期健康、安全运营。 2海外项目施工存在的风险 2.1政治风险 政局不稳。如执政党的更换、政权的更迭、政变、暴乱等,它会对经营活动造成重大的威胁,严重

影响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如科特迪瓦的总统竞选造成内乱,致使很多中资企业在科特迪瓦国所施停工。 国际关系紧张。一个国家的国际关系是影响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工程所在国的国际关系紧张可能招致封锁、禁运和经济制裁、武装冲突等。如法、英、美对利比亚封锁和打击,致使中资企业在利比亚所施项目停工撤侨,造成中资企业巨大损失。 政策开放性差。当前大多数国家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对于当地注册的外国公司都给与平等待遇,但实行闭锁政策,对外国公司采取歧视性政策,企业就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风险。如阿尔及利亚外汇管制和当地企业与外国公司投标标值优惠25%。 权利机构的腐败。所在国权力机构存在腐败现象,对项目工程的管理和经营有徇私舞弊现象,必然

投资项目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XXXX投资有限公司投资项目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文件类别: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HYTZ-BF-FK 撰写单位:投资公司 版本:A-00 发行日期:2015年5月 等级:□■一般 编制: 审核: 审批: 核准:

文件修订单文件名称:投资项目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主要风险类别 (4) 第三章风险控制组织体系及职责 (5) 第四章风险控制流程 (7) 第五章风险控制措施 (8) 第六章附则 (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公司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建立规、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提

高公司的风险识别和防能力,保证公司投资业务稳健持续运行,提高投资效益与效率以及投资管理水平,根据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公司实现投资目标的影响。 风险控制是指公司围绕集团公司的整体经营战略和经营目标,结合投资理念和投资标准,确定风险控制制度、措施和执行流程,建立健全风险控制体系,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以及全员风险意识,从而实现风险控制总体目标的一系列行为。 第三条公司风险控制的总体目标 1、有效防、控制、化解公司面临的各种风险,将风险程度和风险损失控制在最小,为公司持续经营提供安全保障。 2、逐步采用科学统一的风险量化法,建立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和流程,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理。 3、提高公司的投资效率和效益,树立和维护公司的声誉和品牌。 第四条公司风险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风险控制应做到投前、投中、投后控制的相统一,并实行全员和全过程相结合的风险控制体系。 2、持续性原则:风险控制是一个由投资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监督反馈等流程组成的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 3、独立性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并落实到投资业务活动的全过程。 4、有效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成为全员格遵守的行动指南,任员工不能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同时风险控制应与公司投资目标、投资规模、风险状况及公司所处的环境相适应,追求效率与效益的相统一。

项目风险管理论文综述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文献 一、引言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被认为是项目管理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我国的许多项目中,由于没有风险意识而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同样,风险和盈利是同时存在的,通常风险大的工程项目才有较高的盈利,降低风险的目的就是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以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样,风险管理就成为项目管理的重点之一,风险管理从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一个工程投资项目的盈利收入,是一门需要我们大力研究的一门管理应用学科,对风险管理有着深刻的认识也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王月明、卿本姚,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 (02) 风险管理的概念可以从经济学、保险学、风险管理学等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定义。其中学术界较为普遍接受的有以下定义: (1)风险就是与出现损失有关的不确定性; (2)风险就是在给定的情况下和特定的时间内,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目前,工程风险管理专家对工程项目的风险定义为:工程项目风险是指所有影响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的集合。当定量的评价建设工程风险时,会出现风险与概率、潜在的损失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p,q) 其中R表示风险量;p表示风险发生的概率,q表示潜在的损失。在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中,多数情况是以离散情况来定量表示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及其失,因而,风险量R相应的表示为 p1 q1 p2 q2 p3 q3 ........... p n q n (1,2,3 表示风险事件的数量) 2、《工程项目管理》,陆惠民、苏振民、王延树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因此,风险管理比不可少。 所谓风险管理(),就是人们对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辨认、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即在主观上尽可能做到有备无患,或在客观上无法避免时亦能寻求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从而减少意外损失或化解风险为我所用。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师指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方,包括发包方、承包方和勘察、设计、监理咨询单位等在工程项目的筹划、勘察设计、工程施工以及竣工后投入使用各阶段采取的辨认、评估、处理工程项目风险的措施和方法。 3、《试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王力颖,中国外资2010 (02)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是一个周期长、投资多、技术要求高、系统复杂的生产消费过程,与此相对应.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也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动态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符合一般管理逻辑的连续过程。其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三方面内容。1、风险分析与识别的方法: (1)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本质上是一幢反馈匿名函询法。其作法是,在对所要预测的问题争得专家的意见之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在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到得到稳定的意见。它有区别于其他专家预测方法的是匿名性,多次反馈,小组统计回答。 (2)技术分析法 是一种系统分析方法。用来确定项目内部的优势()、劣势()和项目外部的机会(啪、威胁(),从而将工程项目与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 此外,风险分析与识别还有核对表法、头脑风暴法、敏感性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