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2x3

脾胃科中医临床路径

脾胃科 中医临床路 径 目录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 (409) 久痢(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临床路径 (412)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中医临床路径 (418)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临床路径 (424) 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427)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 (432)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医临床路径 (435)

脾胃科中医临床路径—408 —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一、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痞病(TCD 编码:BNP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化不良(ICD-10 编码:K30 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 疗共识意见(2009)》 ”。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制定的《中国 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 ”。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 疗方案”。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常见证 候: 脾虚气滞证 肝胃不和证 脾胃虚寒证 脾胃湿热证 寒热错杂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 疗 方“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疗程时间为:4-8 周/疗程。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痞病(TCD 编码:BNP020)和消化不良(ICD-10 编码:K30 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59 脾胃科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6年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以胃脘痞胀、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为主症者,应属于中医“胃痞”的范畴。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国际罗马委员会2016年在DDW上发布的“罗马IV标准”。 FD罗马IV诊断标准:①符合以下标准中的一项或多项:a)餐后饱胀不适b)早饱感c)上腹痛d)上腹部烧灼感;②无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结构性疾病的证据(包括胃镜检查等),必须满足餐后不适或上腹痛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上腹痛综合征:必须满足以下至少一项a)上腹痛(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b)上腹部烧灼感(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症状发作至少每周1天。餐后不适综合征:必须满足以下至少一项a)餐后饱胀不适(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b)早饱感(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症状发作至少每周3天。以上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诊断标准。 (二)证候诊断 1.脾虚气滞证:胃脘痞闷或胀痛,纳呆,嗳气,疲乏,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2.肝胃不和证:胃脘胀满或疼痛,两胁胀满,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心烦,嗳气频作,善叹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3.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或疼痛,口干或口苦,口干不欲饮,纳呆,恶心或呕吐,小便短黄。舌红苔黄厚腻,脉滑。 4.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或痞满,喜温喜按,泛吐清水,食少或纳呆,疲乏,手足不温,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5.寒热错杂证:胃脘痞满或疼痛,遇冷加重,肢冷,便溏,口干或口苦,嘈杂泛酸。舌淡苔黄,脉弦细滑。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脾虚气滞证

最新中医特色治疗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资料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下发的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结合我县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科室常见病种的中医特色治疗及操作规范。各科室必须按照执行。 一、脑病科: 1.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 针灸治疗(病情平稳后即可进行),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穴贴敷、灸法和拔罐。 推拿治疗 熏洗疗法 康复训练 2.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 针灸治疗(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辩证取穴和循经取穴)治疗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穴贴敷、灸法和拔罐。 推拿治疗 熏洗疗法 康复训练 3.痴呆: 针灸治疗:采用辨经刺井法,颞三针疗法。 康复疗法 推拿疗法 4.眩晕:

针刺疗法包括体针、耳穴、耳尖放血疗法。 5.头痛(偏头痛): 推拿按摩 针灸治疗:根据头痛的轻重缓急或针、或灸、或点刺放血、或局部取穴,方法有耳针、电针、腕踝针;热敏灸疗法、浅针疗法、火针疗法(用于偏头痛发作期或预防性治疗)。 6.假性延髓麻痹: 针刺治疗:可采用项针疗法、醒脑开窍针刺法、头体针疗法。 康复训练:包括吞咽功能训练和言语训练,参照相关诊疗常规进行。 二、急诊科: 1.外感发热: 退热治疗包括针刺退热、刮痧退热、药物擦浴退热。 三、心病科: 1.心悸:包括体针、耳针。 2.病毒性心肌炎:包括体针、耳针。 四、精神科: 1.不寐(失眠): 针灸治疗:包括体针、耳针、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热敏灸、浅针疗法等。 中药足浴。

2.郁病(抑郁症): 针灸治疗:体针、耳针、温灸。 理疗 五、肺病科: 1.风温肺病: 根据患者病情和临床实际情况,可选用耳尖放血、中药保留灌肠、刮痧法、拔罐法、经络刺激法。 2.咳嗽: 针灸治疗 药物敷贴 砭术、刮痧、拔罐疗法 雷火灸、热敏灸、经络刺激法 3.哮病(支气管哮喘): 针灸治疗 其他疗法:包括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电磁波疗法、经络刺激法。 六、骨伤科: 1.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手法:包括松解类手法、整复类手法。 针灸疗法:针刺法、灸法。 牵引疗法

胃痞病

胃痞病(急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1. 脾胃气虚证 临床症状:胃脘痞闷或胀痛,食少纳呆,纳少泛恶,嗳气,呃逆,疲乏无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2. 肝胃不和证 临床症状:胃部胀痛,两胁胀满,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痞塞不舒,心烦易怒,善太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3. 脾胃虚寒证 临床症状:畏寒隐痛或痞满,喜温喜按,泛吐清水,食少纳呆,神疲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 4. 脾胃湿热证 临床症状:脘腹痞满或疼痛,口干口苦,身重困倦,恶心呕吐,小便短黄,食少纳呆,舌苔黄腻,脉滑。 5. 寒热错杂证 临床症状:胃脘痞满或疼痛,遇冷加重,肢冷便溏,嗳气纳呆,嘈杂泛酸,舌淡苔黄,脉弦细滑。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胃脘疼痛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出现疼痛加剧,伴呕吐、寒热,或出现厥脱先兆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2.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伴有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指导患者暂禁饮食,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 3.根据证型,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调护,忌食辛辣、肥甘、煎炸之

品,戒烟酒。 4.调摄精神,指导患者采用有效的情志转移方法,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中脘、胃俞、足三里、梁丘等。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中脘、天枢、气海等。 7.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脾、胃、交感、神门、肝胆、内分泌等穴位。 8.遵医嘱艾灸,取穴: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等。 9.遵医嘱药熨,脾胃虚寒者可用中药热奄包热熨胃脘部。 10.遵医嘱拔火罐,取穴:背腧穴。 11.遵医嘱TDP电磁波治疗,取穴:中脘、天枢、关元、中极等。 (二)胃脘胀满 1.观察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鼓励患者饭后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3.根据食滞轻重控制饮食,避免进食过饱。 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郁怒、悲伤等情志刺激。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脾俞、胃俞、肾俞、天枢、神阙、中脘、关元等。 6.遵医嘱穴位注射,取穴:双侧足三里、合谷。 7.遵医嘱艾灸,取穴:神阙、中脘、下脘、建里、天枢等。 8.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 (三)嗳气、反酸 1.观察嗳气、反酸的频率、程度、伴随症状及与饮食的关系。

中医特色治疗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

中医特色治疗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下发的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结合我县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科室常见病种的中医特色治疗及操作规范。各科室必须按照执行。 一、脑病科: 1.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 针灸治疗(病情平稳后即可进行),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穴贴敷、灸法和拔罐。 推拿治疗 熏洗疗法 康复训练 2.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 针灸治疗(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辩证取穴和循经取穴)治疗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穴贴敷、灸法和拔罐。 推拿治疗 熏洗疗法 康复训练 3.痴呆: 针灸治疗:采用辨经刺井法,颞三针疗法。 页脚内容1

康复疗法 推拿疗法 4.眩晕: 中医特色治疗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 针刺疗法包括体针、耳穴、耳尖放血疗法。 5.头痛(偏头痛): 推拿按摩 针灸治疗:根据头痛的轻重缓急或针、或灸、或点刺放血、或局部取穴,方法有耳针、电针、腕踝针;热敏灸疗法、浅针疗法、火针疗法(用于偏头痛发作期或预防性治疗)。 6.假性延髓麻痹: 针刺治疗:可采用项针疗法、醒脑开窍针刺法、头体针疗法。 康复训练:包括吞咽功能训练和言语训练,参照相关诊疗常规进行。 二、急诊科: 1.外感发热: 退热治疗包括针刺退热、刮痧退热、药物擦浴退热。 三、心病科: 1.心悸:包括体针、耳针。 页脚内容2

2.病毒性心肌炎:包括体针、耳针。 四、精神科: 1.不寐(失眠): 针灸治疗:包括体针、耳针、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热敏灸、浅针疗法等。 中药足浴。 中医特色治疗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 2.郁病(抑郁症): 针灸治疗:体针、耳针、温灸。 理疗 五、肺病科: 1.风温肺病: 根据患者病情和临床实际情况,可选用耳尖放血、中药保留灌肠、刮痧法、拔罐法、经络刺激法。 2.咳嗽: 针灸治疗 药物敷贴 砭术、刮痧、拔罐疗法 雷火灸、热敏灸、经络刺激法 页脚内容3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住院)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一、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化不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痞病(TCD 编码:BNP020) 良(ICD-10 编码:K30 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 。 》 意见(2009)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制定的《中国 ” 。 》 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 。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常见证候:脾 虚气滞证 肝胃不和证 脾胃虚寒证 脾胃湿热证 寒热错杂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 。 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 》 。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痞病(TCD 编码:BNP020)和消化不良(ICD-10 编码:K30 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13 急诊科 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患者。 一、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血脱。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ICD-10编码:K92.208)。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呕血/便血》(中华中医药学会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5年,南昌)》(《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主编,中华内科杂志,2015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证候: 胃热炽盛,络破血溢证 脾不统血,血溢脉外证 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第一诊断为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且《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情严重程度评估表》评分≥9分者,进入本路径。

2.病程在48小时以内的患者,可进入本路径。 3.消化道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引起的出血,不进入本路径。 4.需要手术止血或内镜止血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5.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胃镜检查;血压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相关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胃热炽盛,络破血溢证:清热泻火止血。 (2)脾不统血,血溢脉外证:健脾益气止血。 (3)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益气止血固脱。 2.辨证选择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 3.针灸疗法 4.基础治疗 5.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病情平稳,无呕血、便血。 2.血压、心率、肠鸣音恢复正常超过24小时以上。 3.血尿素氮恢复正常,血红蛋白值未再进行性下降。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2011版)

《中医临床诊疗方案(2011版)》 1.脑病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痴呆(血管性痴呆)诊疗方案眩晕、肝豆状核变性、头痛(偏头痛)假性延髓麻痹 2.急诊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 3.心血管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诊疗方案病毒性心肌炎诊疗方案 4.精神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不寐(失眠)诊疗方案郁病(抑郁症)诊疗方案 5.肺病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方案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诊疗方案哮病(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 6.骨伤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附骨疽(慢性骨髓炎)诊疗方案骨蚀(股骨头坏死)诊疗方案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锁骨骨折诊疗方案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踇外翻诊疗方案 7.针灸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诊疗方案 8.内分泌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门诊)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住院)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瘿病眼病(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诊疗方案

9.肾病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诊疗方案肾风(IgA 肾病)诊疗方案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诊疗方案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早中期诊疗方案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晚期诊疗方案 10.外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方案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诊疗方案脱疽(糖尿病性足病-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未溃期诊疗方案蝮蛇咬伤诊疗方案臁疮咬伤诊疗方案臁疮(下肢溃疡)诊疗方案乳痈(急性乳腺炎)诊疗方案烧伤诊疗方案 11.风湿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大偻(强直性脊柱炎)诊疗方案骨痹(骨关节病)诊疗方案痛风诊疗方案尪痹(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方案燥痹(干燥综合征)诊疗方案阴阳毒(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方案 12.皮肤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粉刺(寻常性痤疮)诊疗方案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方案湿疮(湿疹)诊疗方案 13.肿瘤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肺癌诊疗方案 14.血液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诊疗方案慢性髓劳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方案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方案紫癜风(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 15.眼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白涩症(干眼病)诊疗方案暴盲(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方案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疗方案青

中医特色治疗操作规范及经管规范

中医特色治疗操作规范及经管制度 参照国家中医药经管局2010年下发的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结合我县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科室常见病种的中医特色治疗及操作规范。各科室必须按照执行。 一、脑病科: 1.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 针灸治疗(病情平稳后即可进行),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穴贴敷、灸法和拔罐。 推拿治疗 熏洗疗法 康复训练 2.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 针灸治疗(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辩证取穴和循经取穴)治疗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穴贴敷、灸法和拔罐。 推拿治疗 熏洗疗法 康复训练 3.痴呆: 针灸治疗:采用辨经刺井法,颞三针疗法。 康复疗法 推拿疗法 4.眩晕: 中医特色治疗操作规范及经管制度 针刺疗法包括体针、耳穴、耳尖放血疗法。 5.头痛(偏头痛): 推拿按摩 针灸治疗:根据头痛的轻重缓急或针、或灸、或点刺放血、或局部取穴,方法有耳针、电针、腕踝针;热敏灸疗法、浅针疗法、火针疗法(用于偏头痛发作期或预防性治疗)。 6.假性延髓麻痹: 针刺治疗:可采用项针疗法、醒脑开窍针刺法、头体针疗法。 康复训练:包括吞咽功能训练和言语训练,参照相关诊疗常规进行。 二、急诊科: 1.外感发热: 退热治疗包括针刺退热、刮痧退热、药物擦浴退热。 三、心病科: 1.心悸:包括体针、耳针。 2.病毒性心肌炎:包括体针、耳针。 四、精神科: 1.不寐(失眠): 针灸治疗:包括体针、耳针、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热敏灸、浅针疗法等。 中药足浴。 中医特色治疗操作规范及经管制度 2.郁病(抑郁症): 针灸治疗:体针、耳针、温灸。 理疗 五、肺病科:

1.风温肺病: 根据患者病情和临床实际情况,可选用耳尖放血、中药保留灌肠、刮痧法、拔罐法、经络刺激法。 2.咳嗽: 针灸治疗 药物敷贴 砭术、刮痧、拔罐疗法 雷火灸、热敏灸、经络刺激法 3.哮病(支气管哮喘): 针灸治疗 其他疗法:包括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电磁波疗法、经络刺激法。 六、骨伤科: 1.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手法:包括松解类手法、整复类手法。 针灸疗法:针刺法、灸法。 牵引疗法 中医特色治疗操作规范及经管制度 其他外治法:敷贴、熏洗、涂擦、刮痧、拔罐、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膏摩、中药离子导入。 康复训练 2.附骨疽(慢性骨髓炎) 外治法:外用膏药、外用洗药。 3.骨蚀(股骨头坏死): 外展石膏或支具外固定术治疗 4.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针灸治疗:针灸、雷火灸、电针、穴位注射。 针刀治疗:分析病情,寻找高应力点、神经卡压点及引起功能障碍畸形的原因,选择不同治疗点,进行松解与解锁。 七、针灸科: 1.面瘫(面神经炎): 针灸治疗:采用循经及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包括体针、电针、灸法、拔罐。 2.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 针灸治疗:治疗方法包括经皮穴位电刺激、电针刺激、温针灸、平衡针疗法、拔罐、穴位注射、TDP照射、腹针疗法、热敏灸疗法。 八、内分泌科: 1.消渴病(2型糖尿病): 中药外用 中医特色治疗操作规范及经管制度 针灸疗法:可根据病情选择体针、耳针、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穴位磁疗、激光穴位照射。 2.消渴病痹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熏洗(蒸)法:适用于各种证型,对阳虚寒凝证尤为适用。 针灸疗法:体针、耳针、电针、推拿疗法。 3.瘿病眼病(甲状腺眼病):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

脾胃科中医临床路径 — 409 —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一、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痞病(TCD 编码:BNP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化不良(ICD-10 编码:K30 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 疗共识意见(2009)》 ”。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制定的《中国 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 ”。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 疗方案”。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常见证候: 脾 虚气滞证 肝胃不和证 脾胃虚寒证 脾胃湿热证 寒热错杂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 疗 方“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疗程时间为:4-8 周/疗程。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痞病(TCD 编码:BNP020)和消化不良(ICD-10 编码:K30 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脾胃科中医临床路径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电子胃镜及胃黏膜病理检查 (4)心电图 (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6)腹部超声 (7)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 (8)幽门螺旋杆菌测定 (9)钡条X线透视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腹部C T 或M RI、上消化道造影、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凝血功能检查、甲状腺激素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脾虚气滞证:健脾理气。 (2)肝胃不和证:疏肝和胃。 (3)脾胃虚寒证:温中散寒。 (4)脾胃湿热证:清热祛湿。 (5)寒热错杂证:辛开苦降。 2.针灸治疗:辨证取穴。 3.推拿治疗。 4.外治法。 5.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音乐疗法、心理治疗等。 (九)完成路径标准胃脘痞 胀等主要症状改善。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治疗时,退出本路径。 2.病情加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410 —

胃痛证明书

胃痛证明书 篇一:医院诊断证明书模板2 篇二:怎么开医院假证明 怎么开医院假证明非手术科室表格式住院病历格式 科别病区床号住院病历号 姓名:性别:年龄:民族: 出生地:婚姻状况: 工作单位及电话:职业: 家庭住址及电话: 联系人地址及电话:联系人: 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与患者关系: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平素健康状况口: 1.良好2.一般3.较差 疾病史: 呼吸系统症状口:1.无2.有 口1.反复咽痛口2.慢性咳嗽口3.咯痰口4.咯血口5.哮喘口6.呼吸困难 循环系统症状口:1.无2.有 口1.心悸口2.活动后气促口3.咯血口4.下肢水肿口5.心前区痛

口6.高血压口7.晕厥 消化系统症状口:1.无2.有 口1.食欲减退口2.反酸口3.暖气口4.恶心口5.呕吐口6.胃痛 口7.腹痛口8.便秘口9.腹泻口l0.11区血口11.黑粪口12.便血 口13.黄疸 泌尿系统症状口:1.无2.有 口1.腰痛口2.尿频口3.尿急口4.尿痛口5.排尿困难 口6.血尿口7.尿量异常口8.夜尿增多口9.面部水肿 造血系统症状口:1.无2.有 口1.乏力口2.头昏口3.眼花口4.耳鸣口5.齿龈出血 口6.鼻出血口7.皮下出血 内分泌代谢症状口:1.无2.有 口1.食欲亢进口2.食欲减退口3.怕热口4.怕冷口5.多饮口6.多尿口7.显著肥胖口 8.明显消瘦口9.毛发增多口10.毛发脱落口11.色素沉着 口12.性功能改变

神经精神症状口:1.无2.有 口1.头昏口2.头痛口3.眩晕口4.记忆力减退口5.视力障碍口6.失眠 口7.嗜睡口8.昏厥口9.意识障碍口10.抽搐口11.瘫痪 口12.感觉异常 生殖系统症状口:1.无2.有 运动系统症状口:1.无2.有 口1.游走性关节痛口2.关节痛口3.关节红肿口4.关节变形口5.肌肉痛 口6.肌肉萎缩 传染病史口:1.无2.有 口1.伤寒口2.痢疾口3.病毒性肝炎口4.疟疾口5.血吸虫病 口6.流行性出血热口7.钩端螺旋体病口8.其他 其他 预防接种史口:1.无 2 .有 3.不详 预防接种药品 手术外伤史: 手术口:1.无 2 .有手术名称及时间 外伤口:1.无 2 .有外伤情况及时间 输血史口:1.无 2 .有

中医特色治疗操作规范及管理规章制度

中医特色治疗操作规范及管理规章制度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下发的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结合我县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科室常见病种的中医特色治疗及操作规范。各科室必须按照执行。 一、脑病科: 1.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 针灸治疗(病情平稳后即可进行),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穴贴敷、灸法和拔罐。 推拿治疗 熏洗疗法 康复训练 2.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 针灸治疗(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辩证取穴和循经取穴)治疗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穴贴敷、灸法和拔罐。 推拿治疗 熏洗疗法 康复训练 3.痴呆: 针灸治疗:采用辨经刺井法,颞三针疗法。 康复疗法 推拿疗法 4.眩晕:

针刺疗法包括体针、耳穴、耳尖放血疗法。 5.头痛(偏头痛): 推拿按摩 针灸治疗:根据头痛的轻重缓急或针、或灸、或点刺放血、或局部取穴,方法有耳针、电针、腕踝针;热敏灸疗法、浅针疗法、火针疗法(用于偏头痛发作期或预防性治疗)。 6.假性延髓麻痹: 针刺治疗:可采用项针疗法、醒脑开窍针刺法、头体针疗法。 康复训练:包括吞咽功能训练和言语训练,参照相关诊疗常规进行。 二、急诊科: 1.外感发热: 退热治疗包括针刺退热、刮痧退热、药物擦浴退热。 三、心病科: 1.心悸:包括体针、耳针。 2.病毒性心肌炎:包括体针、耳针。 四、精神科: 1.不寐(失眠): 针灸治疗:包括体针、耳针、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热敏灸、浅针疗法等。 中药足浴。

2.郁病(抑郁症): 针灸治疗:体针、耳针、温灸。 理疗 五、肺病科: 1.风温肺病: 根据患者病情和临床实际情况,可选用耳尖放血、中药保留灌肠、刮痧法、拔罐法、经络刺激法。 2.咳嗽: 针灸治疗 药物敷贴 砭术、刮痧、拔罐疗法 雷火灸、热敏灸、经络刺激法 3.哮病(支气管哮喘): 针灸治疗 其他疗法:包括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电磁波疗法、经络刺激法。 六、骨伤科: 1.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手法:包括松解类手法、整复类手法。 针灸疗法:针刺法、灸法。 牵引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