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

魏后凯成艾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提要:目前,长江中游地区已初步形成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并有进一步连接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之势。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携手共同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对于支撑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启动内需和中西部市场,引领和带动中部地区崛起,促进长江流域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和生态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基础条件,但也面临着诸多障碍和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从国家战略层面看,长江中游城市群应建设成为多中心、网络化的生态型城市群,并有条件构建具有世界影响的特大城市群、世界规模级的先进制造业带、全国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板块以及国家粮食和生态安全重要保障区。为此,要尽快组织编制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构建互联互通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分工合作;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携手推进粮食主产区建设;搭建一体化的区域合作平台;建立完善新型的区域合作机制。

关键词:长江中游地区;城市群;区域合作;增长极

(本文载《江汉论坛》2012年第4期)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

魏后凯成艾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当前,中国的区域竞争正在由个体竞争走向群体竞争。在这种群体竞争的新时代,城市群正日益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成为提升国家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主导地区,成为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从国家层面看,当前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整合资源和产业链,强化分工合作和一体化,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并以此为载体推动形成长江中游经济区,使之成为世界规模级的人口、城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密集带,成为引领和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对提升中国国家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全国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范围及其发展概况

1.城市群概念及其特点

城市群是城镇化进入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它是在特定地域范围内,若干不同规模等级的城镇及其腹地,依托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共同发展形成的集约紧凑、联系紧密、功能互补、等级有序,并最终实现一体化的城镇群体。城市群的基本特征是:首先,每个城市群都有一个、两个或者多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这些中心城市是城市群的核心和领导城市;其次,城市群内的城镇具有不同的等级体系,各个城镇承担的功能和作用不同,功能互补性较强;第三,城市群内各城镇之间以及中心城市与腹地之间经济

社会联系密切,一体化程度较高,最终将形成规划同编、产业同链、城乡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金融同城、市场同体、科技同兴、环保同治、生态同建的经济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方创琳、宋吉涛、张蔷等,2005);第四,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城市群的地域范围逐步扩大,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第五,在全国城镇体系中,城市群具有不同的层次,如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等。较高层次的城市群一般由多个相互邻近的较低层次的城市群(圈)有机组合而成。

2.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范围

长江中游从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全长955公里,流经湖南的洞庭湖和江西的鄱阳湖,是中国大江大湖汇聚之地,也是世界上淡水湖泊最多的地区之一。长江中游地区拥有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交通区位条件优越,工农业生产较为发达,人口和城镇分布密集,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较大,是中国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目前,长江中游地区已初步形成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并有进一步连接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之势。

早在1995年,国内就有学者提出依托鄂湘赣“加速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吕桦等,1995)。随后,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进行了探讨。但由于长江中游城市群还处于不断形成发展之中,因而不同学者对其范围界定具有较大差异。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早期的湘鄂赣城市密集区观点,并把其范围限定在长江中游下段,南北向京广线、京九线与东西向浙赣线交汇范围内(吕桦等,1995);二是长江中游城市带的观点,其范围包括长江中游沿线的九江、黄石、鄂州、武汉、荆州、岳阳、宜昌等7城市,以及邻近的常德、益阳、仙桃、孝感、咸宁、随州、黄冈等城市(伍新木等,2002);三是大武汉都市圈的观点,其范围以武汉城市圈为中心,向东至九江,向西至荆州,向南至岳阳,向北至信阳,包括湖

北省的武汉、黄石、鄂州、黄冈、仙桃、潜江、孝感、咸宁、天门、随州、荆门、荆州,河南省的信阳,江西省的九江和湖南省的岳阳等15个城市(肖金成等,2008);四是“三圈(区)合一”的观点,即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基础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在此基础上,还有学者把湖北宜荆荆(宜昌、荆州、荆门)城市群加入进来,提出“四圈(区)合一”的设想(秦尊文,2010,2011),或者把武汉1+8 城市圈和宜荆荆城市群整合为大武汉9+3 城市圈(赵凌云等,2010)。需要指出的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是不同的概念,二者缺乏可比性。

考虑到地理邻近性、功能互补性、联系紧密度、共同利益诉求、发展基础和潜力等因素,我们认为,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应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在进一步抓好三圈(群)内部一体化的基础上,加快“三圈(群)融合”的步伐,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推进一体化进程,使“三圈(群)”逐步融合为“一体”,最终形成一体化、跨省域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其中,武汉城市圈以1+8为基础,包括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9市,并把长江中游沿岸或邻近的宜昌、荆州、荆门纳入;长株潭城市群以现有3+5城市群为基础,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常德、娄底、衡阳,并把联系密切的江西萍乡纳入;环鄱阳湖城市群包括环鄱阳湖区周边的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抚州6市,并把邻近的宜春、新余纳入。这样,长江中游城市群共包括30个城市,其中,副省级和省会城市3个,地级城市27个。

3.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概况

若按所涉及的3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计算,长江中游城市群总面积为30.44万km2,分别占中部和全国的29.6%和3.2%;2010年总人口为11528.5万人,分别占中部和全国的32.3%和8.6%;实现地区生

产总值32907亿元,分别占中部和全国的38.2%和7.5%;其中实现工业增加值14528.0亿元,分别占中部和全国的36.9%和7.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398.5亿元,分别占中部和全国的37.2%和8.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43.6亿元,分别占中部和全国的40.0%和8.0%;实现进出口总额558.4亿美元,占中部地区的46.6%。可见,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城镇和产业相对密集,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其在促进中部崛起和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表1 201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总量指标及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湖南、湖北、江西省统计年鉴及有关统计数据计算。

从发展水平看,201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均生产总值为28544元,合4217美元,其中武汉城市圈为4299美元、长株潭城市群为4607美元、环鄱阳湖城市群为3540美元,均远低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水平(见表2),也略低于全国各地区平均水平。从工业化进程看,长江中游城市群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2010年工业化率为44.1%,与全国各地区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与工业化进程相比,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2010年只有49.17%,其中最高的武汉城市圈为51.93%,长株潭城市群为48.51%,最低的环鄱阳湖城市群仅为46.02%,除武汉城市圈外,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低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水平。从

三次产业结构看,201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为11.4:51.3:37.3,虽然已呈现出“二三一”型结构,但比较而言,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明显偏大,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今后产业结构升级的任务还很艰巨。

表2 201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比较

注:a 工业化率为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b 京津冀都市圈城镇化率为2009年数据;c 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绍兴、南通、常州、嘉兴、镇江、扬州、泰州、湖州、舟山、台州等16个城市;d 珠三角城市群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肇庆等9个城市;e 京津冀都市圈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等10个城市。

资料来源: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市统计年鉴计算。

二、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意义

沿长江中游整合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加快推进三圈(群)融合和一体化进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世界规模级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使之成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新一代主导地区,对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支撑全国快速增长,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引领和带动中部地区崛起,促进长江流域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和生态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有利于支撑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都市圈是中国经济的三大核心区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

导地区。这三大区域对引领全国经济快速增长、提升综合国力和竞争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0年,这三大城市群用约3.63%的土地面积,集聚了16.57%的人口和24.47%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创造了高达33.78%的地区生产总值,完成了74.48%的进出口总额(见表3)。实践证明,城市群已经成为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核心增长极。但应该看到,随着要素成本的全面上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下降以及过度集聚带来的不经济现象,近年来这三大城市群已经出现增长放缓的趋势,亟待加快转型升级。为保障和支撑全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当前亟需在中部地区培育壮大一批城市群,使之成为引领和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表3 2010年沿海三大城市群主要指标

资料来源:同表2。

长江中游地区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水土配合条件好,各类要素成本较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较大,现有产业基础较好,是大规模集聚人口和产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国家重点开发区域。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相比,长江中游城市群面积大,其在发展后劲、开发潜力、水土配合、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辐射国内市场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整合资源和协同发展,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之后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开发强度还较低,其经济密度远低于沿海三大城市群。201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平均经济密度只有

1081.0万元/平方公里,仅相当于长三角的16.9%、珠三角的15.7%和京津冀的50.2%(见图1)。这表明,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开发潜力巨大。

图1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密度比较

2.有利于扩大内需和中西部市场

当前,内需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造成内需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导致居民有效需求和购买力不足。长江中游地区人口密集,鄂湘赣三省有人口1.67亿,其中长江中游城市群有1.15亿,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201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有10881元,仅分别相当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的38.6%、48.4%和61.0%。如果长江中游城市群能够达到长三角城市群的水平,将可以增加2万亿元的消费内需。更重要的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是规划建设中众多高速铁路的交汇处,在以武汉为中心的3小时高铁圈内,聚集着数亿人口,其市场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同时,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还将会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因此,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将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是启动内需和中西部市场的重大战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武汉城市圈 长株潭城市群 环鄱阳湖城市群 长江中游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 京津冀都

市圈 1207.41 1304.01 718.56 1081.05 6404.16

6887.25 2154.44 经济密度(万元/平方公里)

略举措。

3.有利于促进和带动中部地区崛起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城市群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时代,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由单纯的城市间竞争转变为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城市群是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核心增长极。在当前群体竞争的时代,中部地区要实现全面崛起的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城市群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目前,虽然中部6省都高度重视城市群的培育发展,并初步形成了以太原都市圈、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六大城市群为主的发展格局,但限于行政区划的制约,各省均在自己行政区域范围内构建城市群,资源分割、力量分散,“六朵金花”一般大,形不成合力,难以真正带动整个中部地区的崛起。因此,依托长江中游地区,加强鄂湘赣三省合作,培育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和国际竞争力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加快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三圈(群)融合、联动发展和一体化进程,将有利于发挥城市群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一方面,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将有利于形成一个更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核心增长区域,为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提供强劲动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发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增长极作用,引领和辐射带动整个中部地区的转型跨越,实现全面崛起的目标。

4.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经济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长江流域复兴是关键。1987年编制完成的《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将长江沿江地区与沿海地区并列为中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建设的“T”型主轴线。目前,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开放格局已经形成,而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仍然

任重道远。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分化明显,发展差距不断扩大(魏后凯、蒋媛媛,2009)。为加快长江流域开发开放,近年来国家先后在长江下游地区批复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等,在上游地区批复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并设立了重庆两江新区。相比之下,中游地区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外,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较少。长江中游地区具有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在全国交通通讯网络和市场体系中处于重要的枢纽地位。因此,加强国家层面的规划,大力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它不仅有利于强健长江经济带“龙腰”,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开放,促进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筑起龙的脊梁;而且还可以起到引领和支撑中部崛起,辐射带动大西南和大西北,充分发挥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引领带动中西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战略支撑点作用。

5.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和生态安全

目前,长江中游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加速”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很容易与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产生冲突,从而造成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生态环境不协调的局面。沿海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经验教训值得深刻反思和总结。这些地区过去曾经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不断吞食着大片农田,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粮食生产呈现萎缩状态,农业现代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1978年到2010年,浙江和广东的粮食播种面积分别下降了63.3%和50.1%,粮食产量则分别下降了47.5%和12.8%。目前,广东、浙江等地已由过去的粮食主产区转变为粮食主销区,而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转移到了中西部地区。

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处长江中游平原,涵盖“一江两湖”(长江、洞庭湖、鄱阳湖),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当前水生态、水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吸取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的经验教训,从国家利益的战略高度,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规划建设,切实搞好耕地保护和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大湿地共同保护、港口共同开发、航道和湖泊共同整治、环境共同治理的力度,积极探索不以牺牲耕地和农业为代价,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融合的跨越式绿色发展新路子,努力打造全国生态型城市群建设的示范区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模范区,构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为全国大江大湖综合整治和“两型”社会建设提供示范,对保障国家粮食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基础条件

当前,突破三省的行政区划限制,整合资源,依靠多边合作和一体化,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步伐,已经具备坚实的基础条件。

1.地域相连,交通便捷

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处长江中游地区,沿长江两岸连绵相结,京广、京九、沪昆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穿越其境,共同构成“井”字形交通大动脉,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大交通网络格局。从地理上看,鄂湘赣三大城市圈(群)的核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相互毗邻,形成一个天然的“金三角”,核心城市之间交通便利,铁路、公路和水路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立体网络。

汉长昌高速环路的建成,把三大城市圈(群)连接在一起,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形成奠定了高等级公路主骨架。从武汉出发,沿线经过22座县以上城市,平均不到50公里一座。京港澳(G4)、大广(G45)、二广(G55)、福银(G70)、济广(G35)、沪昆(G60)、沪蓉(G42)、沪渝(G50)、杭瑞(G56)等高速国道穿境而过,再加上随岳高速、

长张高速、长株高速、衡邵高速、漳吉高速等交通通道,长江中游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高速公路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为汉长昌核心城市扩大经济辐射范围提供了有利条件。

目前,京广、京九、武九、浙赣、焦柳等国家铁路干线沟通了三大城市圈(群),基本形成了铁路环线。武广客运专线的开通,加快了武广经济带的形成,大大缩短了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有力推动了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的融合对接,使二者间联系更加方便密切。正在开工建设的沪昆客运专线将把环鄱阳湖城市群与长株潭城市群紧密连接起来,而即将建设的武九客运专线将推动武汉城市圈与环鄱阳湖城市群加速融合,使武汉与九江、南昌间形成快速城际交通圈。

2.经济社会联系密切

首先,鄂湘赣三省文化相近、人缘相亲。长江中游地区一水相连,而且历史上长江中游地区,是楚文化重要发源地,人文地理交相辉映,文化魂脉广为传承,同宗、同源的文化属性使区域合作交流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同时,长江中游地区历史上人口流动比较频繁,奠定了长江中游地区人缘相亲的特定基础。地理毗邻拉近了空间距离,文化相近减少了交流障碍,人缘相亲增加了彼此认同,这些都为区域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充分的便利,有利于人员、物资、信息和资金的流动,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组建跨省经济区奠定了坚实的自然和历史基础。

其次,经济联系密切。一直以来,鄂湘赣三省在经济上存在密切的经济往来。如近代史上著名的“汉冶萍”,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组成,是中国第一代新式钢铁联合企业。1987年5月成立的武汉经济协作区是中部地区最大的经济合作组织,横跨湘鄂赣豫四省的31个城市,几乎囊括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所有城市。如今国家设在武汉的华中电网、长江水利委员会、人民银行等机构,仍管辖鄂湘赣等省份,外国驻汉总领事馆和外资银行武汉分行,业务通常也覆盖三省。近年来,三省经济合作日益活跃。据统计,目前在鄂

赣商有20多万人,注册企业5000多家,投资超过700亿元;2010年,江西引进的湖北资金达58.43亿元。

3.发展基础良好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在现代农业、制造业、科技教育和高新技术等领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首先,现代农业优势突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处中国的鱼米之乡,现代农业发达,产业化水平较高,农业特色和优势突出。201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实现农业增加值3754.69亿元,占全国的9.3%,远高于长三角城市群的5.7%、珠三角城市群的2.0%和京津冀都市圈的5.4%。近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农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粮食、棉花、油料、畜牧、水产、蔬菜、林果、茶叶、蚕桑等产业均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其次,制造业优势明显。长江中游城市群拥有一大批老工业基地,如武汉、黄石、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等,制造业基础雄厚,特色和优势突出。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已经形成了汽车、电子信息、钢铁、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并在光电子、重型机械、重大成套设备制造、汽车、轨道交通设备制造、船舶等行业拥有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其中,武汉城市圈的钢铁、汽车、光电子信息、石油和盐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行业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支柱行业;长株潭城市群在工程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设备、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和技术优势;环鄱阳湖城市群新型制造业发展迅速,近年来正在着力打造光电、新能源、生物、铜冶炼及精深加工、优质钢材深加工、炼油及化工、航空、汽车及零部件生产等产业基地。

第三,高新技术优势凸显。长江中游城市群拥有武汉、南昌、长沙和株洲4个国家级高新区。其中,武汉东湖高新区为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年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468家,从业人员32.88

万人,分别居全国第三、第四位。目前,东湖高新区已形成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等优势领域。东湖高新区是全国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二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国际市场占有率为12%;同时,还是全国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光通讯产品研发制造基地和激光设备生产基地。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级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带,拥有2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高新区,10多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形成了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与医药、航空航天、生产性服务业等优势领域。

第四,科技教育力量雄厚。200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60所,在校学生数达到277.54万人,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和智力资源密集区。其中,武汉市是全国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科技教育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普通高校78所,在校本专科学生88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多万名。长沙也是全国的科教重镇,科技、人才和智力资源较为密集。

表4 2009年中国四大城市群高等学校和在校学生数比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计算。

4.共同的利益诉求

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地理位置临近,要素禀赋和政策机遇较为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大体相同,有着众多的共同利益诉求。例如,三大城市圈(群)都属于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又处于传统的粮食主产区,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好耕地、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这是三地面临的共同难题;长江中游地区拥有“一江两湖”和众多湿地,在长江“黄金水道”综合整治、港口开发、湖泊和湿地保护等方面,三地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都是国家批准的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推进试验区建设方面,两地需要加强合作,相互交流经验;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方面,如何加强信息沟通和分工合作,打造统一的投资信息发布平台,避免恶性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也是三地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此外,在基础设施、市场建设、旅游开发、科技教育等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因此,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整合三大城市圈(群)的资源,统筹谋划、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合理分工,构建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鄂湘赣三省的共同利益诉求。

5.较好的发展时机

早在2009年9月,国务院通过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明确把武汉城市圈、长株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列为中部重点培育的六大城市群增长极。2010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把包括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长江中游地区列为全国18个国家重点开发区域,以推动形成“新的大城市群和区域性的城市群”。在这些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中,长江中游地区是唯一跨三省的重点开发区域,最有希望率先形成一体化的大城市群,并最终形成世界规模级的特大城市群。2011年3月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又明确指出,加快构建“沿长江中游经济带”,并将长江中游地区纳入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之中。

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也高度重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2010年下半年,温家宝总理在湖北视察期间,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就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问题专题向温家宝总理汇报,温总理指示国家发改委进行研究。国家发改委积极响应,在向国务院的汇报回复意见中

明确表示:支持三省建立推动城市群发展的跨区域协调与合作机制,积极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充满活力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1年上半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北省视察结束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充分利用湖北“九省通衢”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加强同中西部省份特别是沿江省市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推动对内开放向深度和广度迈进。

近年来,鄂湘赣三省高层通过考察和互访,就合作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达成了初步共识。2011年4月27日,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在接待湖北省党政代表团抵湘考察时指出,要“携手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发展。加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积极推进武汉、长沙、南昌城市群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建设、文化旅游、生态环保一体化。”7月19日,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赣鄂两省经济社会发展合作交流会上也强调,要“进一步推进双方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共同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携手创造中部地区崛起的美好未来。”

四、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面临的障碍

尽管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具有较好的基础,但由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地跨三省,地域面积较大,涉及城市数量众多,受传统体制的束缚,当前仍面临诸多障碍和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分割现象比较突出

受传统体制的制约,长江中游城市群行政分割现象较为突出,资源整合和区际协调的任务繁重。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基本上还是分割的,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在各自省域范围内独立运作,圈(群)际联系和交流较少,一体化程度低。即使在各

城市圈(群)之内,除长株潭城市群外,各城市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受行政区划的制约严重,尤其是环鄱阳湖城市群,目前还处于松散状态。湖北鄂州市与黄冈市区仅一江之隔,虽然有大桥相连,但因行政区划阻隔了两市的融合和同城化。黄石市与黄冈市浠水县的散花镇一江之隔,但由于行政隶属关系不同,融合的难度也较大。

同时,在现行的财政体制和政绩考核制度下,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依然存在。比如,一些地方对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竞相抬高进入门槛,实行市场封闭和地方保护,人为阻挠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如湖北和湖南对卷烟相互实行市场封锁,相反对上海、云南的卷烟并没有限制,与邻为壑,远交近攻,造成市场的严重分割。又如,近年来鄂湘赣三省在发展战略上加强了互动和交流,但各城市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场准入、质量技术标准、行政事业性收费、户籍制度等形式的地方保护,严重阻碍了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2.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发达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网络是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基础设施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交通通讯的通达性和便捷性大大提高,但与城市群发展和紧密型城市群形成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交通设施大多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在各自省域范围内展开布局,至今还缺乏一个面向整个城市群的一体化快速交通网络体系。在城市群内部,部分交通设施不对接、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受到很大制约;一些公路设施等级水平较低,尚存在不少断头路和瓶颈路,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城际高等级公路纵通横不通,一体化的公路网络尚未形成;内河航道和港口建设滞后,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运输管理手段落后,保障系统不完善,公共运输信息传输慢;信息网络尚未完全互联互通,信息资源的开发、共享不够,缺乏平台

支撑。

3.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激烈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层次较低,链条较短,配套能力不足,现代物流和服务业发展滞后,产品技术含量和增值率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严重制约了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同时,由于地理区位、自然条件、经济和社会文化特点相似,各城市功能定位大体相近,尚未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和互补关系,低水平重复建设仍较严重,城市间产业结构雷同,经济联系松散,竞争大于合作。特别是,一些核心城市定位和发展层次较低,与周边中小城市在较低层次上展开同质化竞争,相互争夺资源、资金、人才和市场。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和国际大都市,武汉的中心功能严重不足,高端化和服务化水平偏低,其对武汉城市圈其他城市的吸纳要远远大于互补性,而对长株潭和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则远不够强大。

4.区域合作机制不健全

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合作机制还很不健全。从合作意愿看,虽然近年来鄂湘赣三省高层交流开始增多,省际合作步伐日渐加快,但各城市之间尤其是跨省城际合作意愿并不是太高。实际情况是,湖南长株潭城市群有南下融入珠三角、江西环鄱阳湖城市群有向东靠拢长三角的趋势,南昌和九江则同时加入了武汉经济协作区和南京区域经济协调会。从合作组织看,虽然武汉经济协作区曾经有过辉煌,但近年来活动日趋减少,影响力趋于下降。至今为止,无论是三省高层还是各城市政府、产业界和科教界等,都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合作机构,城市群内部缺乏稳定的沟通渠道和合作平台。从法律制度看,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监管机制不完善,阻碍了要素自由流动和跨地区合作。现行对异地投资企业实行双重征税政策,严重制约了优势

企业的跨地区迁移或兼并、重组。

5.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长江中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尤其是水生态、水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由于开发利用不当和保护不够,加上缺乏有效的协调与合作,导致重要湖泊和湿地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和生态退化,其中洞庭湖、鄱阳湖、洪湖等重点湖泊水域面积缩小、容量减少、水质变差,防洪调蓄能力下降。目前,鄱阳湖枯水期湖区水体面积已萎缩到不足200平方公里,不到丰水期面积的1/20。湖区水体面积萎缩,再加上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导致近年来鄱阳湖渔业资源持续衰减,鱼类产量和质量下降,湖床淤泥抬高,湿地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功能退化,水质呈显著下降趋势。同时,由于该地区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重化工业密集分布,“三废”排放量大,处理率较低,导致区域环境污染加剧,局部支流河段、大部分中小湖泊污染比较严重。譬如,全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的水质多年均为五类或劣五类;长江沿岸布局了众多污染企业,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因污水处理、排放监管没有跟上,成为向长江排污的“主力”;湘江流域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导致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水环境质量严重下降,鱼类大幅减少,饮水安全问题突出,并最终危及人体健康,影响农作物生产(刘耀驰等,2010)。此外,大量化工企业临江近水布局,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很容易通过水体迅速扩散到广大周边地区。

五、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总体思路

依托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完善机制,积极推动区域合作,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市场建设、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一体化进程,促进各城市融合互动和协同发展,把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

为具有世界影响和国际竞争力的多中心、网络化、生态型城市群,成为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板块和第四极,成为引领中西部实现跨越式绿色发展的模范区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

1.构建具有世界影响的特大城市群

从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看,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将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在同一层面,位于全国城市群体系的顶端,都具备建设世界级特大城市群的条件。为此,要以武汉为主中心、长沙和南昌为副中心,共同打造汉长昌复合型极核,依靠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网络,实行中心带动、多极协同、一体发展,把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和国际竞争力的多中心、网络化、生态型特大城市群,成为世界规模级的人口和城镇密集带。各中心城市通过城际快速交通体系有机连接起来,汉长昌之间为“绿心”,洞庭湖和鄱阳湖则是城市群的两个“绿肺”(见图2)。

图2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结构示意图

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构想及湖北的对策

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构想及湖北的对策 [内容提要] 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共识已成、合作步伐加快,湖北应当乘势而上,积极谋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未来10年战略构想和湖北推进策略,努力打造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先行区”,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引领区”,把武汉打造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引爆区”,并做好积极推动四省协作共建的促进者。 2012年湘鄂赣共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以来,各省在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上务实合作,取得初步成效。面对党的十八大之后新一轮发展大潮,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怎样定位、如何推进,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近期,省委政研室组成课题组,专门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当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共识已成、合作步伐加快,应当乘势而上,积极谋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未来10年战略构想和湖北推进策略,深入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一、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进展随着安徽的加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由原来的28个城市扩容至40个城市,区域面积40.1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3亿,分别占全国的4.18%和11.16%。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262.52亿元,分别占中部的51.73%、全国的11.6%;固定资产投资43622.22亿元,分别占中部的51.04%、全国的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43.85亿元,分别占中部的49.93%、全国的9.9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60.65亿元,分别占中部的49.04%、全国的4.32%。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宏观大势正在形成。从经济发展梯度推进规律来看,我国宏观区域发展的纵轴正从东部沿海发展带向中西部发展带推展,横轴正由新欧亚大陆桥北部发展带和珠江沿线南部发展带向长江沿线隆起,长江中游承东接西、贯通南北的地理区位,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的战略地位作用、经济板块效应开始凸显。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打造大城市,发展城市群,培育增长极,是国家推动经济增长的成功实践。30多年来,国家几乎是每隔十年培育一个新的核心增长极,第一个是上世纪80年代以深圳特区为平台打造的珠三角经济区,第二个是上世纪90年代以浦东新区为平台打造的长三角经济区,第三个是本世纪初以滨海新区为平台打造的环渤海经济区。未来10年,从内需拉动战略考量,国家极有可能在中部地区培植新的增长极。从国家战略布局来看,国家相继出台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地区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等都提出,鼓励和支持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开展战略合作,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从党的十八之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方略来看,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推动长江中游经济区形成,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符合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执政思路。可以说,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宏观大势已成。我们应当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性,积极促成这一趋势的快速到来。 (二)空间结构日渐清晰。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的四个组团城市群环长江沿线分布,呈“一心三角、两轴环状、四核四圈”格局。“一心三角”,即:从地理区位来看,武汉分别距南昌258公里、距长沙287公里、距合肥323公里,均在3小时车程范围内,表现出典型的以武汉为外心,以长沙、南昌、合肥为顶点的“三角形”空间结构特征(因之,长江中游城市群又称“中三角”)。“二轴环状”,即:沿长江通道横轴,沿京广通道纵轴,武汉—岳阳—长沙—南昌—九江—合肥—武汉之间通过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内河航道形成的“环状”交通路网。“四圈四核”,即: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分别为武汉城市圈(本文的武汉城市圈除包括原来的“1+8”以外,还包括长江沿线的宜昌、荆州、荆门三市)、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等四大城市群的龙头城市和核心增长极(见表1)。(三)发展共识逐步达成。近年来,经湘鄂赣皖四省合力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逐步形成共识。一是高层共识。2012年12月28日,李克强同志在江西九江主持召开长江沿线

中国三大组团式城市群

中国三大组团式城市群 作者: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节选) 组团式城市群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镶嵌体系,体现出以城乡互动、区域一体为特征的城市发展的高级演替形态。在水平尺度上是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之间相互联系的城市平面集群,在垂直尺度上是不同等级、不同分工、不同功能之间相互补充的城市立体网络,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得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达到最大化,从而分享尽可能高的“发展红利”,完整实现“区域发展动力、区域发展质量和区域发展公平”三者在内涵上的统一。 城市发展的轨迹告诉我们,其空间形态的演进,具有明显的特征: 城市的点状表征:0维模式(传统城市中心,强调集聚性,产生城市病) 城市的线状表征:1维模式(沿江沿路城市带,强调通达性,腹地相对狭小) 城市的面状表征:2维模式(城市群,强调结构性,功能相对不对称) 城市的体状表征:3维模式(组团式城市群,强调等级、有序、互补和立体网络性,最大限度获取“发展红利”) 而大力培育组团式城市群,既是中国城市化战略进程的跃升,也是中国新一轮财富涌流的本质载体。 今后中国必须坚持发展三大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组团式大城市集群,打造中国城市化建设中的主力与经济增长能力的“航母”。国家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必然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城市体系,以寻求资源利用的空间最大“整合交集”为根本出发点,让发展红利得到充分涌流。 组团式城市群发展模式的战略突破 1、避免了城市摊大饼式的单极化扩张; 2、形成了以大中小城市相协调为特征的区域镶嵌体系; 3、建立了以地缘经济为基础的城市空间布局与城际战略联盟; 4、构筑了以产业链为核心的城市等级系列集合; 5、实现了效率最大化的城市结构在区域中的逻辑充填; 6、充分协调了自然-社会-经济的城乡时空耦合;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完整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 年 6 月 目录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为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特制定本规划,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 长三角城市群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范围内,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主要分布于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 市,国土面积21.17 万平方公里,2014 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 万亿元,总人口1.5 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 2.2%、18.5%、11.0%。 规划期为2016—2020 年,远期展望到2030 年。 图 1 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图 第一章规划背景 长三角城市群正处于转型提升、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立足现有基础,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实现更大跨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 第一节重大意义 以改革创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 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是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路。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全面

如何提升市场竞争力

如何提升市场竞争力 1.公司目前采取的市场营销组织形式是否妥当?发现存在哪些 利弊?建议用哪种架构形式更适合市场管理需要? 市场营销组织机构的类型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㈠功能式。这类机构是由一位市场副总经理总负责,下设各职能部门,分管各类业务。如储运经理、销售经理、市场拓展经理等。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分工明确,管理简化。缺点是容易各行其是,难以统一协调。 ㈡产品式。这类机构是市场副总经理下增设了产品经理,负责各种产品的策略规划与修正,搜集有关销售、用户和中间商的反应,检查销售完成情况,改进产品以适应市场需要。这种形式的优点是每种产品都有人全面负责,问题是容易造成产品经理与其他部门的矛盾,增加沟通协调难度。 ㈢市场式。这类机构是市场副总经理下的产品经理改为市场群经理,市场群经理下设各种细分市场,如三水市场、金沙市场等,便于统一协调该地区的市场运作。 目前我公司采用的是产品式组织架构,我个人认为现阶段采用产品式组织机构不成熟。建议采用功能式组织架构比较适用。

2.目前市场运营的客户合同、产品定价是否存在不利公司发展的地 方?如何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公司市场运营的客户合同、产品定价几乎全部透明化、统一化,没有任何商业秘密,完全不能达到产品利润最大化原则,使公司利润目标值完成会有一定的不利。我个人认为客户合同、价格都应该是一个公司的商业秘密,不能够完全透明统一化,应该细分市场、细分产品、细分客户来制定客户合同及价格,来提高产品附加值。 3.目前市场与车间的捆绑管理模式有哪些弊端?如何改善? 市场与车间本身就属于不同的体系,也是相互矛盾的,良性循环时应该起着相互监督的作用。捆绑在一起很容易形成外行指挥内行、相互推诿指责,加大沟通协调难度,形成矛盾尖锐化,相互思想心态不平衡。我个人认为目前公司还无法适宜项目制,市场与生产不能捆绑在一起,市场与车间必须分开管理,相互职责明确。 4.市场与车间应该怎样分工与合作,才有助保证产品质量和交期? 增强客户的信心? 市场与生产必须要改变思想、统一思想,以市场为导向、技术为核心、现场管理为基础的宗旨来进行分工与合作。

如何提高品牌竞争力

在“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研讨会”上的发言 2008年1月14日南京 各位来宾、各位代表、朋友们:上午好! 根据会务组的安排,我来谈谈如何提高品牌竞争力的问题。我的发言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分析一下品牌竞争力从哪里来?二是介绍生产型企业和各类园区如何提高品牌竞争力。 一、品牌竞争力从哪里来? 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有一个显著的现象:在国内企业利润率越来越低的时候,可口可乐、奔驰、宝马、沃尔玛等世界知名品牌,却在全球市场赚足了钞票,为其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美国经济全球第一,拥有全球最具价值的100个品牌中的53个,对经济的贡献率高达40%,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撑。显然,品牌成为一个企业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少或缺的元素。 那么,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近两年来,我们协会一直在研究品牌问题。我们认为,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才能持续发展。而企业不断发掘并掌控那些不易被对手模仿的资源,是获取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具体到一个企业,就是它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如厂房、设备等,无形资产如品牌、技术、服务等。不难发现,虽然无形资产的价值难以衡量,但却比有形资产更具竞争力。 企业拥有的技术、质量、服务等无形资产,顾客或消费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由此形成的竞争优势也难以被顾客或消费者认知。因此,需要一个“可视的”承载体,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展示平台,让顾客或消费者了解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品牌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显性“名片”,正好充当了这个承载体。 可以说,今天的品牌已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它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标志或符号了,而成为企业全部无形资产的承载体,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品牌就是一个篮子,企业不断往这个篮子里放入技术、质量、文化、营销、服务等内涵,顾客或消费者就会逐渐增加对这个篮子的认知和好感”。正是这种认知和好感,才获得了顾客或消费者手中的“货币选票”。 这就是世界知名品牌产品不仅价格卖得高,而且卖得快的原因所在,知名品牌也给发达国家创造了可观的财富。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对于品牌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有人说品牌是一个符号或标记,它是用来区别不同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也有人说品牌就是企业的形象,有了好的形象,消费者才会购买你的产品;还有人说品牌就是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分析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分析 秦尊文,汤鹏飞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武汉430077) 摘要:湘鄂赣皖四省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联合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本文基于实践和理论测度两个角度考察长从交通、产业、市场和区域等不同角度,总结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所开展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实践方面, 的实践。理论测度方面,选择中心职能模型、城市流模型和引力模型考察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的情况,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主要存在以下特征:城市中心职能度的“金字塔”结构;重点城市的沿长江、京广、京九重点轴线分布特征明显;长江中游城市群传统外向服务部门具备优势;城市外向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圈层结构;经济联系强的区域集中在城市群西部和南部城市。 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中心性;城市流;引力强度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1003-847710-0052-05 长江中游城市群,最初由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三圈融合”而成。2013年初,安徽皖江城市带要求加入,由此范围涉及到四省。研究所涉及城市间的经推济联系,并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测度,对于优化空间策略、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推进经济联系的实践分析 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交通、产业、市场等方面的“一扎实推进,整体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体化” (一)交通一体化方面。 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交通运输厅负2012年2月, 责人达成共同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共识,并建立协调机制推进航空、高速公路、铁路、水运整体联动的大交通体系一体化进程。2012年7月,四省建立了长江中游水运规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设在长江水系航运规划办公室),定期分析四省水运建设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规划实施情况,研究解决水运规划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四省率先进行交通联合,也率先取得成效。以九江大桥区域为例,过去,由于受江西九江大桥设计通行能力的硬限制,鄂赣皖省际高速公路的畅通受到严重制约,九江大桥区域成为中国南北第一“堵点”。鄂赣皖高速公路黄梅区域省际联动应急机制应运而生,2012年 实现了跨省多部门分工负责、协调联动。实施省际联动后的春运、清明、五一等特殊时段,鄂赣皖省际未发生长时间、长距离、大面积的车辆滞留情况,呈现出“堵点不再堵、高峰不集中无滞留”的全新局面。见峰、 (二)产业一体化方面。 2012年,湘鄂赣三省有关产业主管部门分别签署了一湘鄂赣三省科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或发展共识。3月31日, 《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厅在武汉签订4月12日,湘鄂赣三省经信部门负责人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5月4日,三省农业部门共同签署了《湘鄂赣三省农业合作协议》。2月10日,三省旅游局局长签署了旅游业合作协议。4月18日,中三角旅游发展会商会议在汉举行,达成了《中三角旅游合作发展2012年行动计划》和一揽子工作方案。同日,中国中部“中三角”演艺联盟在武汉剧院正式挂牌成立。 目前,产业合作也从三省扩大到四省。2013年5月12日,“2013年中国酒类行业湘鄂赣皖

关于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优劣势分析

关于xx城市群建设的优劣势分析 张大亚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同城化建设问题,在经过我们所探究和调研过后,确实存在许多相关措施和影响,在此我仅对其自身和周边环境所带来的优势和相对需要面对的挑战方面给出我组的相关分析和结论。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方面所拥有的一些优势。 第一、xx的自身优势: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亚太经济区、太平洋西岸的中间地带,处于西太平洋航线要冲,具有成为亚太地区重要门户的优越条件。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拥有面向国际、连接南北、辐射中西部的密集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港口群,经济腹地广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2自然禀赋优良。属于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地区,四季分明,水系发达,淡水资源丰沛,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港口岸线及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具有适宜发展的自然条件。 3经济基础雄厚。农业基础良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达,服务业发展较快,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4体制比较完善。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试验地。已率先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5城镇体系完整。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目标明确,在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地位突出。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特大城市在区域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协调发展规划(核心摘要)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协调发展规划(核心摘要) 201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国家相关部委和相关省、市也积极着手推进相关深化落实工作。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省会城市交通、发改和规划部门联合筹划开展《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并正在争取国家交通部支持;国土资源部积极推进《长江经济带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资源与重大地质问题图集》绘制工作,并拟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土地空间管控规划研究,助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与空间统筹发展方面,长江中游城市群缺乏全面、深入,并与主要城市规划充分对接的规划研究。为贯彻落实国家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决策,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规划交流与合作,武汉、长沙、南昌三兄弟城市规划部门提前谋划开展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工作,并于2014年底正式启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协调发展规划研究》。规划研究为武汉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做好区域发展研判。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阶段特征 (一)经济发展阶段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在GDP总量、人均GDP 和地均GDP方面,与国内外城市群存在巨大差距,区域的经济质量与水平还有待提升。 长江中游城市群制造业基础扎实,整体仍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以工业化快速发展为主。三大核心城市群均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

表1-1 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发展阶段判读 城市群内各城市的产业发展阶段也有所差异,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多数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处于工业化中期,若干城市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 表1-2 各城市产业发展阶段 (二)城镇体系发展阶段

心得体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心得体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这对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长三角区域合作已经走过了区域的布局合作和要素合作阶段,深化至体制机制的创新,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深层次阶段。在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推进的同时,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城市功能定位与分工不明晰,同质竞争仍较普遍,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现实与隐形的壁垒,城际交通互联互通和一体化管理仍有较大差距,区域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长效联动机制尚未建立等。 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通过设立更高层级的协调发展机构,建立多领域、多层次的协调发展机制。通过开展长三角城市功能协同发展研究,形成有序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通过完善快速交通和同城化网络,构筑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体系。通过设立环境监管治理制度和生态建设专项基金,构建长三角生态协同治理机制。同时,要加

强区域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联动实施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等重大战略,协同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全球科创中心、自由贸易区等重要功能区建设。在此过程中,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一员,需紧紧围绕顶层规划体系、产业分工协作、创新要素培育、区域交通一体、生态协同治理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主动对接和支持上海长三角龙头作用的发挥,加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积极融入长三角顶层规划体系 首先,瞄准长三角区域顶层规划设计。注重立足需求,统筹全局,突出重点,有序实施,积极深化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呼应《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促进空间体系一体化发展。其次,加强与周边区域的无缝衔接。在涉及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维护时,要重视与上海及长三角其它地区的无缝衔接,为融合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统一性、可操作性的发展蓝图。再次,提升内部功能板块的能级。为积极呼应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要继续提升城市群内部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快落实“1+3”重点功能区战略,着力打造扬子江城市群经济增长极,推动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

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

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 我觉得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目标是提升自己的素养,他是一个人全部知识和人生阅历的总和,他所学的所想的,他的成功失败,都点点滴滴地汇入了他的素养之河.我们要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就要去充电,扩大你的知识面,选择对工作有价值的进修,拓展你的社交关系,培养自已的一门特长,完成对自已的承诺,心有善念,惠及他人,参加公益活动等等,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未来职场当然需要这些人材资源. 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随着这几年大学毕业声越来越多,中职生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如何提升中职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则是破解中职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 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中职生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用人企业发挥自己一技之长,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用人企业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员工担当发展重任。 那么,一个职场新人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个人竞争力呢? 最主要的就是要注重细节。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公司的发展,也是由每一处细节决定的。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刚刚毕业的中职生,“眼比天高,手比较笨”,自认为自己无所不会,但是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往往会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解决,这样就会给主管或者企业负责人一个不好的印象。这样,也影响到一个新人在公司的发展前景。 然后就是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公司其实对员工的要求很简单,安排你的任务每天按质按量完成就好,不要给领导添太多的麻烦。但是,很多职场新人对这点却视若无睹。自己的事情没有完成,还帮助别的同事做事,美其名曰“助人为乐”。殊不知,公司对每位员工的工作职责都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当你的任务不能完成,而做过多的解释,领导自然认为你在辩解,对你的印象分再次降低,个人在公司的竞争力荡然无存。 工作要有“眼色”。很多中职生在学校都养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自我意识太强,觉得自己天下第一,什么事都要围绕着他自己转。然而,进入职场,就需要立刻把这些观念转变过来。你的上司你的老板,能做到今天这个位置上,其实很多都是从你这个位置上走过来的。所以,职场新人在工作的过程中,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们考虑一下,如果你现在在他们这样的位置,你该怎么做?一来可以培养你的管理能力,二来也能深刻了解到你的上司需要什么,然后投其所好,将你的印象分在他们面前加深,自然会取得较好的职场竞争力。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虽然不能保证100%有以上不好的习惯,但有95%会犯上面的一些错误。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及时纠正,才能使你的职场之路一帆风顺。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荆州机遇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荆州机遇 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确定长江中游城市群包括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共31个市。荆州跻身其中。 城市群是由不同等级城市及其腹地通过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城市联合体。城市群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高级形态,也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 长江中游城市群山水相连、人文相亲,自古以来就有着特殊的文化渊源,经贸往来密切。长江中游城市群将是我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交通发达、产业具有相当基础、科技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群之一,在我国未来空间开发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意义。通过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可以尽快培育形成长江经济带,打造成全国经济“第四极”。跻身长江中游城市群,对荆州构建内通外联的综合运输体系,更好更快融入全国经济发展版图意义重大。 解读长江中游城市群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确定长江中游城市群包括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共31个市。作为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涉及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共建、公共服务共享、深化开放合作等多个方面。4月5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实施。这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首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

优势何在 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五大合作基础 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之间历史渊源深厚,具有发展成为跨区域特大型城市群的深厚基础;交通条件优越,基本形成了密集的立体化交通网络;经济实力较强,粮食生产优势明显,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城镇化基础良好,201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5%;合作交流密切,区域内跨省交流合作平台已达30多个。 如何发展 四大战略定位、两大发展目标 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定位:中国经济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发展目标:到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经济实

关于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优劣势分析

关于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优劣势分析张大亚 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同城化建设问题,在经过我们所探究和调研过后,确实存在许多相关措施和影响,在此我仅对其自身和周边环境所带来的优势和相对需要面对的挑战方面给出我组的相关分析和结论。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方面所拥有的一些优势。 第一、长三角的自身优势: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亚太经济区、太平洋西岸的中间地带,处于西太平洋航线要冲,具有成为亚太地区重要门户的优越条件。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拥有面向国际、连接南北、辐射中西部的密集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港口群,经济腹地广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2自然禀赋优良。属于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地区,四季分明,水系发达,淡水资源丰沛,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港口岸线及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具有适宜发展的自然条件。 3经济基础雄厚。农业基础良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达,服务业发展较快,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4体制比较完善。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试验地。已率先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5城镇体系完整。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目标明确,在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地位突出。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特大城市在区域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区域内城镇密集,一批各具特色的城市具有很强的发展活力。目前,核心区城镇化水平超过60%,具备了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 6科教文化发达。区域内集中了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上海、南京、杭州等科教名城和南京、苏州、镇江、扬州、南通、徐州、淮安、杭州、宁波、绍兴、金华、衢州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力资源优势显著,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的坚实基础。 7一体化发展基础较好。地域相邻,文化相融,人员交流和经济往来密切,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机制,具备了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条件。 第二、长三角的外界环境优势 1国家的相对重视和政策支持,使得长三角各地区可以更好的吸引外资和内投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2杭州湾跨海大桥,沪宁城际高铁的建设等等加速长三角地区同城化更好更快发展。 3国内外资金和人才的良好引进,是的长三角地区成为国内领先的经济中心。 4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方兴未艾,亚太区域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我国仍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加快实施,这都给长三角地区提供极大机遇。

全文发布《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全文发布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作者:————————————————————————————————日期: 2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5年4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背景 (2) 第一节合作发展基础 (2) 第二节机遇与挑战 (3) 第三节重要意义 (3) 第二章总体思路 (4) 第一节指导思想 (4) 第二节基本原则 (4) 第三节战略定位 (5) 第四节发展目标 (6) 第三章城乡统筹发展 (7) 第一节构建多中心协调发展格局 (8) 第二节强化发展轴线功能 (9) 第三节促进省际毗邻城市组团发展 (11) 第四节扎实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 (12) 第四章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14) 第一节构筑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14) 第二节共建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17)

第三节加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 (19) 第四节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共享 (20) 第五章产业协同发展 (20) 第一节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21) 第二节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3) 第三节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基地 (25) 第四节推进跨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 (27) 第五节建立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28) 第六章生态文明共建 (29) 第一节共同构筑生态屏障 (29) 第二节共促城市群绿色发展 (31) 第三节共建跨区域环保机制 (32) 第七章公共服务共享 (34) 第一节加强教育科技合作交流 (34) 第二节推进医疗卫生合作 (34) 第三节共同推动文化繁荣 (35) 第四节联合开发人力资源 (36) 第五节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37) 第八章深化开放合作 (38) 第一节共建开放通道和平台 (38)

中国大城市群发展战略的三个误区(1)

贵州民族报/2012年/3月/7日/第B01版 观点 中国大城市群发展战略的三个误区 张孝德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 目前,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上,存在着严重的宏观层面上均衡发展与中观层面上非均衡推进的矛盾。进入21世纪以来,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标志着在宏观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开始从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的战略转型。但是,在以城市为中心的中观区域层面上,实施的却是以大城市或城市群为中心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从中部到西部,从环渤海到东北,各地都把打造城市群作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但是,当我们冷静而理性地考量这个被国内推崇的区域发展战略时,会发现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 首先,20世纪80-90年代,东部区域经济发展依靠的不是城市群拉动战略。珠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是东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不是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进入21世纪以来,自推出京津唐城市圈之后,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出现了造大城市群热。目前中部地区已形成“六省六群”的城市群格局,即湖北武汉城市圈、河南中原城市群、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安徽皖江城市带、江西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山西太原城市圈。西部也不甘落后,目前正在规划中的有11个城市群。东北地区以东北4个副省级城市为中心构筑的4大城市群也在规划中。为什么自从中央实施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的战略以来,各大区域如此热衷于城市群发展战略?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认为20世纪80-90年代东部地区的发展,依靠的就是城市群拉动发展战略。 、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20世纪80-90年代东部地区的发展,并不是依靠大城市群拉动战略起家的。从经济增长与城市圈的逻辑关系看,在21世纪初浮出水面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和动力。“珠三角”这个区域概念首次提出是在1994年,而以政府文件明确提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概念则是进入21世纪以后的事,这就是2005年广东省政府公布的《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也是进入21世纪后的产物。回顾东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就可以清楚地发现,推进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区域战略有三个特点:一是在空间上,从局部试验、搞活,逐渐向大城市推进。珠三角的经济起飞,是从1980年8月26日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开始的,当时根本没有城市群这个概念。被确定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和珠海是两个边防小镇和边陲小渔村。即使在1984年中央提出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仍然没有大城市群概念。二是在区域经济增长动力培育上,是根据制度创新、市场发育、地缘优势等因素来进行的,而不是像目前规划的大城市群战略那样,根据城市面积的大小、城市的行政级别高低来确定。三是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充分依靠市场的力量。在20世纪80-90年代,东部尚未形成目前如此强势的政府,当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处在发育中的市场。 总之,在东部区域经济发展秘诀中,没有大城市群拉动的战略。在东部浮出的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城市群,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不是原因和动力。21世纪后,东部实施的大城市群拉动战略,是在城市群已经形成的前提下进行的,是利用城市群增长极效应,推进区域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所以,目前在中西部地区启动城市群发展战略与东部城市群发展战略有根本的不同。中西部地区是期望通过政府主导建造城市群,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说推动东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动力内生于市场、制度创新,那么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群发展动力则是来自强势政府的推动。 其次,被中国推崇的美国和日本的城市群模式,同样不是这些国家实施城市群战略的结果,而是理论认定的结果。

长三角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分析(一)

长三角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分析(一) 编者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长江三角洲新型工业化和接受国际先进制造业转移的有效方式。剖析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趋势是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规律的基础。长江三角洲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人力资本优势及城市群的比较优势,正在迅速形成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地区竞争优势。这是推动长江三角洲产业升级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力量。研究长江三角洲先进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对构造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优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趋势。 吸引有技术竞争力的世界跨国公司及其研发机构区域集聚是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产业集群不同,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的区域集聚具有特别的依赖性。这在长江三角洲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其一,高新技术供给能力是影响高新技术产品集群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新技术、新知识的生产与供给能力即研发能力直接关系到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水平。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及其研发机构的集中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作用不可低估。其二,形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扩散的制度安排是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迅速形成的核心。这离不开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其三,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要求形成分工与合作的新技术、新知识供求机制。通过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的集群进入,能促进区域高新技术研发的竞争合作新机制的形成,并能促进国内研发机构的集聚,形成研发活动的合作机制和学习机制。其四,在对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的区域集群有效学习示范下,能促进本土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的迅速成长,形成本土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集群供给优势,进而进_步放大基于国际直接投资(FDI)的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吸引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区域集聚是长江三角洲先进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迅速形成的直接动因。这方面上海、苏州和无锡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上海园区集聚的跨国公司是该行业享有一定地位和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上海化工区总投资金额超过了80亿美元,30家企业几乎全是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世界三大化工巨头英国石油、德国拜耳和巴斯夫公司在该园区集聚投资。而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的浦东微电子产业带,国际知名芯片公司集聚效应也十分明显,目前该园区建成或在建的微电子项目达到66个。其中,8家投资额过亿美元的企业,均以境外投资为主。包括:中芯国际30亿美元、宏力16.3亿美元、华虹NEC12亿美元、泰隆10亿美元、英特尔5亿美元、IBM3亿美元、威宇2亿美元、贝岭1.3亿美元。到2003年底,苏州吸引世界500强的91家企业投资了240多个项目,超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超过100个。到2003年底,苏州吸引世界500强的91家企业投资了240多个项目,超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超过100个。全市出口对外资的依存度接近100%,投资和就业的依存度均超过了40%。外商投资企业成为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体力量。苏州高新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占了45%。苏州沿苏沪高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蓄势待发。无锡沿高速公路沿线IT产业集群和江阴港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很好,小天鹅、申达、华晶、威孚等重点企业集团,成为利用外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导企业。华晶集团加盟香港华润集团,以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为主业,成为无锡IC产业集群的重要微观主体。无锡沿高速公路沿线IT产业集群和江阴港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很好,小天鹅、申达、华晶、威孚等重点企业集团,成为利用外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导企业。 吸引世界﹁流跨国公司参与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微观基础再造,在无锡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取得了的重要进展,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已成为无锡IC产业集群的重要微观主体,成为无锡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微观基础再造的主要对象。目前无锡拥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企业52家。无锡希捷集中了国际领先的研发技术和生产能力,硬盘驱动器的技术每三月更新一次。无锡电子、机械、化工、医药四大重点特色产业集群经济效应开始产生。通用电气、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摘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的决策力,它包括把握全局、审时度势的判断力,大胆突破、敢于竞争的创新力,博采众长、开拓进取的文化力,保证质量、诚实守信的亲和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的企业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的综合优势在市场的反映,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并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只有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保持长盛不衰,我国企业既有加快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找到不断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尤其迫切。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途径 引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企业能在市场上叱诧风云,所向披靡,而有的企业却在市场上却是屡战屡败;有的企业长盛不衰,百年不倒,而有的企业却只能风光一时,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动力源。那应该如何挖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 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是企业在战略、人才、管理、技术和品牌上的优势竞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是提高市场竞争地位的基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有价值的、是异质的、是完全不能模仿的、是很难被替代的、是不断发展的。 我国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管理方式等方面都需要与国际规则、国际惯例接轨‘这就要求企业吸收各国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生素质,以经营理念的更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等要素市场发育还不完善,各类市场之间的匹配协调关系尚未确立,这就导致市场竞争不公平、不充分、无秩序的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从而造成企业竞争力的残缺和扭曲。因此,必须全面、深入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降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体质成本,提高体制的运行效率和活力,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理想的制度资源,找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企业核心竞争力指企业通过对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有机结合与发挥,有效的获取、协调、和配置各种资源和技术一体化的优势能力。简要描述为企业在所从事的行业中自身所拥有的占有优势地位的资源和能力。它主要强调:一是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二是所从事的行业市场;三是与竞争者相比占优势地位。其中最主要的出发点是企业自身的资源与能力状况,其次的参照物是行业竞争市场。从本质上讲,企业是一系列资源和能力集合体。因此,每一个企业都在其行业上保持有自身较为优势的资源或能力,虽然这种能力不是行业中一流的,但有时在市场竞争板块中具有相对的竞争力,是本企业最擅长的能力,能是企业生存或有一定的发展,这样便可看做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原有的行业核心竞争力或板块核心竞争力与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市场机会一致,通过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得以可持续发展,企业便应获得相应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如果企业在此情况下还能够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并随机调整战略适应性,该企业就能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假如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机会能力二者不一致,企业便应悬着适当的战略方式,对原企业核心竞争力加以弥补和增强,使之逐渐形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价值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否具有实际的价值,是企业应该首先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越是具有价值的能力和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产业协同集聚自身的原因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产业协同集聚自身的原因 1.长江中游产业优势明显 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长江中游地处中国的鱼米之乡,农业发达,产业化水平较高,农业特色和优势突出。201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实现农业增加值3754.69亿元,占全国的9.3%,远高于长三角城市群的5.7%、珠三角城市群的2.0%和京津冀城市群的5.4%。同事具有颇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长江中游城市群拥有武汉、南昌、长沙、合肥和株洲 5 个国家级高新区。其中,武汉东湖高新区为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 年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468 家,从业人员 32.88 万人,分别居全国第三、第四位。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级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带,拥有 2 个国家级和 1 个省级高新区,10 多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形成了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与医药、航空航天、生产性服务业等优势领域。 2.长江中游的文化与教育资源优势明显 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教和智力资源密集。2010年,长江中游武汉、长株潭、环鄱阳湖三个城市群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60所,在校学生数达到277.54万人,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和智力资源密集区。其中,武汉市是全国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科技教育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普通高校 78 所,在校本专科学生88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多万名。安徽合肥也是全国的科教重镇,科技、人才和智力资源较为密集。

文化底蕴深厚。自东晋衣冠南渡以来,中国的文化重心就在长江流域,长江中游是楚文化区,汇聚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如武汉、长沙、南昌、岳阳、九江、景德镇、安庆、池州、鹰潭等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3.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同效应明显 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交通、产业、市场等方面“一体化”扎实推进,整体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对中部四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更好的研究产业协同效应,在此对长江中游城市中四省在协同发展前后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2012年前,个省份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且增幅差不多,就在2012年各省签订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各省经济发展增幅明显提高,课件协同发展对各省总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表1可以看到,四省第一产业在协同发展后的增幅都有一定的下降,这很可能由于协同发展后,交通的便利化以及政府的产业一体化使得个省份的从事工业的劳动者进入其他省份的其他产业,同样各省份的第二产业增幅也有一定的下降,但各省份第三产业都有着一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