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化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精)

酸化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精)
酸化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精)

中国饲料2010年第20期

酸化剂能够提高饲料酸度,改善动物消化道环境。目前,酸化剂不仅在畜禽养殖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在水产动物养殖中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1酸化剂的类型

酸化剂分为单一酸化剂和复合酸化剂两大

类。单一酸化剂包括有机酸化剂和无机酸化剂。无机酸化剂主要包括硫酸、盐酸和磷酸等。与有机酸相比,无机酸价格便宜,但是腐蚀性强,危险性高。在饲料中添加的酸化剂一般为有机酸,它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有机酸只能通过降低胃肠道环境的pH 值来达到间接降低有害病菌数量的作用,例如:富马酸、柠檬酸、苹果酸和乳酸等;第二类有机酸除了能够降低胃肠道环境的pH 值外,还可以通过破坏病原菌的细胞膜,达到干扰病菌酶的合成,进而影响病原菌DNA 的复制,达到抗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属于这一类的有机酸包括甲酸、乙酸、丙酸和山梨酸等。

复合酸化剂是将两种或以上的单一酸化剂按照一定的比例复合而成的,也可以是酸和盐类复配而成。合理配比的复合酸可以充分利用不同酸类之间的互补协同作用,既可降低消化道pH ,改善消化道生理环境,还可以发挥有效的抑菌杀菌作用,改善消化道生态环境,其作用优于单一酸,这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林映才等,2001;侯永清等,1996。

2酸化剂的营养作用机理

2.1对饲料的酸化作用饲料中加入酸化剂,可

使其酸度增加,pH 值下降,下降程度因酸化剂的种类、用量及饲料组成不同而有所不同。侯永清(2001研究表明,添加酸化剂可以显著降低饲料的酸结合力,但不同

酸化剂对饲料的酸结合力存在差异;王纪亭等(2009指出,添加有机酸可增进动物对

干物质、粗蛋白质和能量的消化率;李祥等(2004指出,不同的饲料原料酸结合力不同,其中矿物质原料最高,动物性原料次之,植物性原料较低。高结合力的饲料原料配

制的饲料其酸结合力也高,对消化道酸度的影响也较大,不同饲料原料对消化道内有机酸的浓度影响也较大。因此提倡在幼龄动物饲料中避免使用高系酸力的原料并正确使用酸化剂,以降低饲料的系酸力,调高饲料的酸度,从而有助于预防消化道的功能紊乱,减少腹泻,缓解应激等。

2.2降低胃肠道pH 值,提高消化酶活性鱼类

消化酶的活性不但因食性、生长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并且温度、pH 、盐度等环境条件变化以及投喂饲料等外部刺激也能引起鱼类消化酶活性的改变,饲料中添加酸化剂等活性物质能提高鱼类消化酶的活性,从而提高对饲料的消化能力。饲料酸化剂的作用源于其酸化效应,添加酸化剂不仅可激活鱼类味蕾细胞,同时还可直接刺激消化酶的分泌,增强食欲,进而提高采食速度,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提高饲料效率,具体表现为对鱼类的诱食效应(Balamurali 和Aravindan ,1997;Admas 等,

酸化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尚卫敏

[摘要]本文就酸化剂的类型、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关键词]酸化剂;水产饲料;作用机理;应用[中图分类

号]S963.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314(201020-0026-03

[Abstract ]The category ,action mechanism of acidif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cquaculture feed were reviewed in the

article.

[Key words ]acidifier ;aquatic feed ;mechanism ;application

水产养殖

26

中国饲料2010年20期

1988。有胃鱼类胃中作用最强的消化酶是胃蛋白酶,它先以不具有活性的酶原颗粒的形式贮存于细胞中,在盐酸或已有活性的蛋白酶作用下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一般软骨鱼类胃蛋白酶最适pH值约为2,而有胃硬骨鱼类最适pH值为

2~3,均在较强的酸性范围之内,因此有必要在肉食性鱼类饲料中添加酸化剂或在饲料中添加促进胃液分泌的物质(谢一荣和吴锐全,2005。Vielma等(1999研究发现,酸化剂可降低有胃鱼类胃液的pH值,弥补鱼体自身胃酸分泌不足,增强胃中的酸性环境,从而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对无胃鱼而言,酸性食糜可刺激十二指肠和胰腺分泌更多的消化液以中和其中的酸,为肠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饲料中添加酸化剂有利于刺激肠壁消化腺的代谢分泌活动,增加消化酶的分泌量,提高消化酶活力。Harada等(1986研究发现,不同一元有机酸对胰腺分泌的刺激强弱顺序为:甲酸、乳酸、丙酮酸、乙酸、丁酸、丙酸。

2.3调控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酸化剂具有调控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的功能。胃肠道内大多数有害菌群生长的适宜pH值都是中性偏碱,如大肠杆菌适宜的pH值为6.0~8.0,而像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则适宜在酸性环境中生长繁殖。酸化剂进入畜禽胃肠道以后通过降低pH值,能促进乳酸菌等有益菌的生长繁殖,同时改变有害菌群的生存环境,能抑制或直接杀灭有害菌群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等。Hebder等(2000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1.8%二甲酸钾能降低断奶仔猪肠道中总厌氧菌、总需氧菌、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等的数量。Gedek等(1993通过体外试验也证实,甲酸和乙酸可以使大肠杆菌肠壁依附力迅速下降。曹国文等(1992研究表明,仔猪日粮添加0.5%柠檬酸,50日龄测定,试验组仔猪肠内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分别比对照组减少10.20%和6.88%,有益微生物乳酸菌、酵母菌分别增长5.1%和29.5%。而有关酸化剂对水产动物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尚未见到相关报道。

2.4参与体内代谢,促进微量物质的吸收某些有机酸是机体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作为营养物质直接被机体吸收利用。例如:柠檬酸是动物体内三羧酸循环的中间物质,乳酸是机体糖酵解的终产物。潘庆等(2004研究发现,柠檬酸和乳酸能显著提高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以及肝脏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表明柠檬酸和乳酸参与机体的脂肪合成代谢。

一些常量和微量元素在碱性环境中易形成不溶性的盐而难以吸收,添加酸化剂在降低胃肠道内容物pH值的同时,可与饲料中的矿物质发生螯合作用,促进肠道对矿物质元素的吸收。研究表明,猪饲料中添加有机酸能与一些矿物质元素形成易于吸收利用的螯合物,如延胡索酸和柠檬酸能与钙、铜、锰、铁、镁形成一种生物效价高的螯合物,促进它们的吸收和保留。许多学者都证实了高铜与酸化剂的协同效应,即富马酸、柠檬酸或磷酸与铜形成生物效价高的络合物,促进了铜的吸收和储留,同时降低了铜的氧化催化活性。Viel-ma等(1999研究发现,虹鳟饲料添加柠檬酸显著增加了鱼体铁含量,并显著提高了镁、钙等矿物质元素的利用率。Boling等(2001指出,日粮添加柠檬酸可以提高鸡体内锰的利用率。Sugiura等(1998研究也发现,虹鳟基础日粮中添加柠檬酸可以显著提高鱼体钙、磷、镁、锰和铁的利用率。而无胃鱼类不能有效利用饲料中的磷,Nose和Arai (1976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它们不分泌胃酸,因此对无胃鱼饲料的酸化更为重要。

2.5抗氧化机能、免疫功能及抗应激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机能是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国内外对此方面的研究集中在畜禽上,且结果不完全一致,而对水产动物的影响未见报道。有研究发现,在仔猪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后,仔猪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增强。李建平等(2009通过添加不同类型酸化剂对早期断奶仔猪的研究发现,添加柠檬酸可显著提高仔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但对免疫功能无显著影响。此外,在家禽日粮中添加有机酸可以提高家禽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窦晓利等(2006报道,复合酸化剂能有效缓解高温期产蛋鸡的热应激,可以作为抗应激添加剂应用。延胡索酸由于具有镇静作用,可提供动物应激时所需能量,抑制神经中枢,减少机体活动,减缓热应激反应,降低在运输、分群等外部刺激引起的死亡率。3酸化剂在水产饲料上的应用

酸化剂在水产动物中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

27

中国饲料2010年第20期

酸化剂的诱食效果(Hidaka等,1992;Admas等, 1988和促生长作用等方面,而且各研究结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饲料中添加柠檬酸,能促进无胃草鱼鱼种(Balamurali 和Aravindan,1997和鲤(王纪亭等,2009;夏长青等,1998的生长,但对虹鳟未表现出明显的促生长作用(Rungruangsak和Utne,1981。潘庆等(2004研究表明,添加0.3%柠檬酸和乳酸能显著促进罗非鱼幼鱼生长,提高饲料的利用,但是富马酸降低罗非鱼对饲料的利用。向枭等(2009对鲫鱼的研究也证明羟基羧酸能促进鱼类的生长及饲料的转化。王纪亭等(2009、冷向军等(2006、黎军胜等(2005、潘庆等(2004还证明了饲料中添加适量酸化剂能提高鱼类消化酶活性和营养物质消化率。但戴振炎(1997在革胡子鲶饲料中添加2%和4%的柠檬酸并无明显促生长作用。研究结果的差异与不同鱼类消化道生理结构与功能有密切关系。目前,水产饲料酸化剂的研究主要针对单一酸,对复合酸研究很少。

4存在的问题

目前,酸化剂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研究应用尚属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1使用效果还不稳定,作用机理还尚未清楚,如何保持酸化剂饲用效果稳定性是今后酸化剂在生产和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微囊包膜技术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2酸化剂的选用应与饲粮类型、动物种类及消化生理特点结合起来,从经济效益和作用效果相结合的角度探讨酸化剂作为水产饲料添加剂的使用;(3从节约成本出发,开发安全有效环保的无机酸化剂。此外,复合酸化剂的不同组合和配比优化、促生长机制、对机体抗氧化功能、免疫能力及肠道微生物区系等方面的影响也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曹国文,马宁,杨松全,等.柠檬酸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J].四川畜牧兽

医,1992,1:9~11.

[2]戴振炎.添加麦饭石和柠檬酸投喂革胡子鲶的试验研究[J].内陆水产, 1997,3:4~6.

[3]窦晓利,陈玉林,安家俊,等.复合酸化剂抗蛋鸡热应激效果的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6,42(15:26~28.

[4]李建平,单安山,徐奇友.不同类型酸化剂对早期断奶仔猪胃酸分泌、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4:69~73. [5]黎军胜,李建林,吴婷婷.外源酶和柠檬酸对奥尼罗非鱼内源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

报,2005,28(3:97~101.[6]林映才,陈建新,蒋宗勇,等.复合酸化剂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形态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养猪,2001,1:13~16. [7]冷向军,伦锋,李小勤,等.柠檬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6,15(2178~181.

[8]李祥,张立新,崔国庆,等.酸结合力对饲料营养的影响[J].河南畜牧兽

医,2004,25(11:33~34.

[9]侯永清.饲料酸结合力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J].饲料研究, 2001,3:1~3.

[10]候永清,梁敦素,丁斌鹰,等.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种类酸化剂效果[J].中国畜牧杂志,1996,32(6:8~10.

[11]潘庆,谭永刚,毕英佐,等.酸制剂对罗非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J].水产学报,2004,28(5:681~687.

[12]潘庆,谭永刚,毕英佐,等.柠檬酸对罗非鱼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04,11(4:344~348.

[13]王纪亭,李海涛,宋憬愚,等.复合酸化剂对鲤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9,29(1:21~25.

[14]谢一荣,吴锐全.鱼类消化酶研究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广东饲

料,2005,14(2:15~18.

[15]夏长青,刘豫宁,符冬岩.饲料中添加柠檬酸促进鲤鱼生长的试验[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8,7:406~408.

[16]向枭,周兴华,陈建,等.乳酸对鲫鱼的生长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9,11:40~41.

[17]Admas M A,Tohnsen R B,Zhou H Q.Chemical enhancement of feeding for the Herbivorous fish Tilapia zillii[J].Aquaculture,1988,72(10:95 ~107.

[18]Balamurali rs,Aravindan C M.Citric acid as a feed stimulant.Fishery Technology[J].Society of Fisheries Technologists(India,1997,34(1:9~12.

[19]Boling S D,Snow J L,Parsons C M,et al.The effect of citic acid on the calciumand phorus requirement of corn-soybean meal diets[J].Poult Sci,

2001,80,183~788.

[20]Gedek B,Roth F X,Kirchgessner M,et al.Influence of fumaric acid, hydrochloric acid,sodium formate,tylosin and toyocerin on the microflora in different segment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J].Pig News and Information, 1993,14(2:178.

[21]Harada E,Niiyama M,Syuto https://www.360docs.net/doc/ce12285769.html,parison of pancreatic exocrine secretion via endogenous secretion by intestinal infusion of hydrochloric acid and monocarboxylic acid in anaethized piglets[J].Jap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1986,36:843~856.

[22]Hebder D,Kulla S,Winkenwerder F,et al.Hannover54th Proc Soc Natr. Physiol[M].Gottingen German,2000:7~9.

[23]Hidaka I,Zeng C,Kohbara J.Gustatory response to organic acid in the yellowtail Seriola quinqneradi[J].Bull Jap Soc Sci Fish,1992,58(6:1179~ 1187.

[24]Nose T,Arai S.Recent advances in studies on mineral nutrition of fish in Japan[C].Kyoto:FAO Technical Conference on Aquaculture,C1976,1976,5: 26~30.

[25]Paul Toplis.Factors and stressors affecting growth of pig[J].Fourth European Colloquium on Acute Phase Proteins,2003:25~30.

[26]Sugiura S H,Dong F M,Hardy R W.Effects of dietary supplements on the availability of minerals in fish meal;pre-liminary observations[J].

Aquaculture,1998,160:283~303.

[27]Vielma J,Ruohonen K,Lall S P.Supplemental citric acid and particle size of fish bone-meal influence the availability of minerals in rainbow trout[J]. Aquac

Nutr,1999,5:65~71.

[通讯地址:重庆市,邮编:400715]

28

饲料酸化剂常见技术难点释义

饲料酸化剂常见技术难点释义 一、高剂量地添加酸化剂,效果是不是更好些? 首先,要了解添加酸化剂的主要目的。对于断奶前后的乳猪、保育小猪, 由于其胃肠道发育未完善,胃酸分泌不足,对固体饲料消化能力较差,不加酸 则易引起小猪营养性拉痢;所以这阶段加酸主要目的是弥补幼小仔猪胃酸分泌 不足,添加量要根据小猪的生理特性及饲料的系酸力(日粮类型)而定。一般地,在玉米-豆粕-乳清粉的日粮中,复合型饲料酸化剂(1%水溶液pH值为 1.8~ 2.3)添加量为2~3kg/T全价料或以上。对于中大猪,由于其胃分泌胃酸 已充足,加酸主要目的不再是消化不良,而是要抑制饲料中一些致病菌生长、 或者提高一些杂粕适口性,因此其添加量可相应减少。如复合型饲料酸化剂(1%水溶液pH值为1.8~2.3)添加量为1~2kg/T全价料。但是如果要减少或不用 抗生素,则酸化剂用量可能要达到5~10kg的用量。 一般来说,单一酸化剂用量范围在5~30kg/吨全价料,复合磷酸型酸化剂1~3kg/吨全价料,最高不超过10kg,而复合乳酸型酸化剂用量2~5kg,最高 用量不超过20kg。如过量的使用酸化剂既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对小猪又会反 愦性地抑制胃酸分泌,不利于其消化道的发育,严重的还可能导致酸中毒。 二、有人认为酸化剂是用来酸化饲料,也有认为对胃肠道的环境起作用。酸化剂的作用机理怎样? 我们对酸化剂的理解是酸化剂在进入胃肠道前,对饲料加工过程、贮藏及 运输都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如,产气、产酸味,色泽变化,甚至养分损失等)。而在进入到胃肠道后,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作用下释放出来,甚至可以促使氯化 物如食盐解离,释放出盐酸,从而有效避免饲料中碱性物质对胃酸中和作用, 使胃肠道始终保持着较低的pH值环境,以利于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抑制外来有害微生物在胃肠道定植。 酸化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六个:一是提供酸根离子,弥补幼龄动物胃酸分 泌不足,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转化为蛋白酶、并可提高胰蛋白酶的活性,从而 促进蛋白质类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二是酸根离子降低了胃肠道pH值,抑制 有害微生物的生长,节约蛋白,从而能起到类似抗生素的促生长、防下痢效果。三是通过酸味刺激味蕾,引起食欲(巴甫洛夫效应),促进采食,同时分泌更 多唾液(含消化酶),提高饲料消化率。四是有机酸直接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提供能量,对抗各种应激。五是酸可防菌、防霉、抗氧化,提高饲料质量。六 是酸可增加部分营养物质的溶解性,提高吸收率。 三、使用酸化剂是否可以减少或替代抗生素?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饲用着色剂使用

饲用着色剂使用概述 一、饲用着色剂概况 1 添加着色剂的目的 着色剂的添加使用在现代饲料工业和现代畜牧水产养殖业中日益普遍。其目的有2个:第一,通过着色剂改变饲料的色泽。特别是在日益增加使用非传统饲料原料的情况下,添加着色剂以便掩盖某些非传统饲料原料(如菜籽饼粕等)的不良颜色,迎合用户心理习惯,增加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起到刺激食欲和诱食的作用;起这种作用的着色剂可称为饲料着色剂。第二,通过着色剂改善畜、禽、水产品的色泽,提高其商品价值。如添加着色剂使肉鸡皮肤。禽蛋卵黄、牛奶的黄油以及鱼虾等水产品的肉质具有更鲜艳、美观的色泽和更优良的产品质量,迎合消费者的心理;起这种作用的着色剂可称为养殖产品着色剂。 2 着色剂的着色作用 2.1 饲料着色基础 为了使饲料产品更迎合用户的传统习惯,一般把饲料染色加工成淡黄色或黄色产品。在生产饲料过程中,只需把柠檬黄等常用着色剂按一定比例加人,即可达到该目的。 2.2 畜、禽、水产品的着色基础 动物本身并不能合成色素。研究也发现,只有含氧功能基(如羟基、酰基、酮基等)的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类在畜、禽、水产品内才有着色效果[1]。这类类胡萝卜素包括叶黄素、番茄红素和玉米黄素等几大类。饲料中的类胡萝卜素都是以棕油酸二酯的形式存在。这些存在于饲料中的类胡萝卜素经动物的消化,以自由态的形式吸收,主要是与低密度脂蛋白(LDL)结合而被吸收;吸收后的类胡萝卜素

以游离状态进人血液,并随着血液循环进入皮肤和蛋黄等组织。在此,类胡萝卜素重新转化为棕油酸二酯沉积下来,使皮肤和蛋黄等呈现出人们喜欢的颜色(如黄色)。不同的类胡萝卜素以不同的效率沉积于不同的组织中,一般酯化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比结晶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在动物机体组织中的沉积效果更好。饲料中添加脂肪更能促进色素的沉积作用,且发现添加动物脂肪比添加植物油更有效。此外,随着饲料中色素水平的提高,在动物组织中色素的沉积比例下降。据报道,如果每天每只鸡进食0.3~1.0mg的色素,大约有30%~45%可沉积在蛋黄中,若色素进食量提高到5mg或更高,则只有15%~20%可在蛋黄中沉积。甲壳动物通过食入绿色植物,将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转化为虾育素和鸡油菌黄质沉积在体内。鱼类通过摄食大量的甲壳类和浮游生物,使其肉质呈鲜色。金鱼和对虾等可改变吸收后色素的组成,如将叶黄素转变为虾红素,然后再在体组织中沉积。 动物肉品质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不但包括味道、鲜嫩度、多汁性等肉质指标,还包括外形、色泽等胴体外观指标。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结果,人们凭感觉接受的外界信息中,83%的印象来自视觉,可见外观色泽的重要性。对畜、禽、水产品而言,消费者是否乐于购买食用,胴体表皮的颜色、水产品的外观色泽、禽蛋的卵黄颜色都是极主要的因素。由于畜、禽及水产动物自身无法合成色素,其外观颜色取决于所采食的饲料中的色素含量,因此,人们对天然色素叶黄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安全性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使广大消费者合理科学的认识天然叶黄素类产品 3 着色剂的种类 按来源来分,可把着色剂分为两大类:一为天然着色剂二为人工合成着色剂。3.1天然着色剂 天然着色剂是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提取或加工而成的类胡萝卜素。当前,国际

鱼饲料的自制方法

合理设计饲料配方。设计配方时要考虑饲料营养与容重的关系,既要保证黄鳝能够摄入充足的营养,又要让它们吃饱。动物性饲料在黄鳝日粮中一般占50%~70%。菜籽饼粕等原料虽然价格便宜,蛋白质含量也较高,但是由于它含有葡萄糖硫甙等抗营养因子,过多地使用会影响黄鳝的生长。因此它的用量以不超过10%为宜。这里,我们向大家介绍自配饲料的配方:新鲜的畜禽下脚料65%,麦麸20% ,油菜饼粕10%,酵母3%,食盐1%,添加剂1%。 3.黄鳝饲料的加工我们以利用畜禽下脚料为主自制配合饲料给大家介绍生产自配饲料的工艺流程:生产自配饲料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粉碎、混合、制粒。粉碎可以增大饲料与动物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改善干物质、氮和能量的消化吸收,降低饲料系数。方法是:将新鲜肉类、畜禽下脚料洗净,切成小块,用带有3-4毫米模孔电动绞肉机粉碎。在粉碎的过程中,加入少量的大蒜,能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接下来,是将粉碎的新鲜肉类、畜禽下脚料和各种添加剂、饼粕、麦麸等充分混合、搅拌。我们要注意,在湿度较大的天气,原料本身含水量大,制粒时,可以适当减少加水量;湿度较小的天气则可以适当多加水。总的原则是:在加水后,混料手捏成团,放手即散。最后是用电动制粒机制粒成型。这里,还要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自配饲料储存时间较短,最好是现配现用。● 黄鳝饲料的使用在黄鳝的养殖过程中投饵应坚持定时、定量、定质和定位的“四定”原则。“定时”是根据黄鳝具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于每

天上午10时、下午6时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料为主。“定量”是根据黄鳝的摄食强度与水温的关系,来确定每天投饵量的多少。一般来说,当水温在15℃左右时,开始投饵,日投饵量约占幼鳝体重的3%;水温在15~20℃时,日投饵量可增加到体重的6%~10%;水温在20~28℃时,日投饵量占黄鳝体重的10%~20%;当温度达到30℃以上时,应少投饵或者不投饵。饲养人员在投饵后1小时应该及时检查,如果饵料已吃完,说明饵料量不足,应该适当增加,如果1小时没吃完,则说明饵料过量,应适当减量。“定质”是根据黄鳝喜欢吃新鲜饵料、不喜欢变质食物的习性,要确保投喂的饲料一定要新鲜不变质。“定位”指的是在固定地点进行投喂。这样可以使黄鳝养成集中摄食的习惯,也便于养殖户观察黄鳝的吃食情况,及时调整饵料投喂量。 实践证明,采用配合饲料饲喂黄鳝,不仅能节约饲料成本,还可以加快黄鳝的生长速度,显著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观众朋友您不妨也来试一试。依据黄鳝天然食性,国内养殖户大多普遍采用投喂鲜活饵料进行人工养殖,这些鲜活饵料包括蚯蚓、小杂鱼、河蚌、螺类或灯火诱虫。其优点是黄鳝能很快形成摄食习惯。但缺点也是明显的,表现为增重倍数低、饵料难以保存、数量无法长期稳定供应,尤其是大规模养殖时,这一局限性更加难以克服。 能否使用人工配合饵料饲养黄鳝是实施黄鳝规模养殖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有一些养殖户自己配制一些人工饵料进行饲喂,但由于对黄鳝的食性转变过程、人工饵料配制的营养全面性及制

酸化剂常见的疑难问题

酸化剂常见的疑问问题解答 一、高剂量地添加酸化剂,效果是不是更好些 首先,要了解添加酸化剂的主要目的。对于断奶前后的乳猪、保育小猪,由于其胃肠道发育未完善,胃酸分泌不足,对固体饲料消化能力较差,不加酸则易引起小猪营养性拉痢;所以这阶段加酸主要目的是弥补幼小仔猪胃酸分泌不足,添加量要根据小猪的生理特性及饲料的系酸力(日粮类型)而定。一般地,在玉米-豆粕-乳清粉的日粮中,复合型饲料酸化剂(1%水溶液pH值为~)添加量为2~3kg/T全价料或以上。对于中大猪,由于其胃分泌胃酸已充足,加酸主要目的不再是消化不良,而是要抑制饲料中一些致病菌生长、或者提高一些杂粕适口性,因此其添加量可相应减少。如复合型饲料酸化剂(1%水溶液pH值为~)添加量为1~2kg/T全价料。但是如果要减少或不用抗生素,则酸化剂用量可能要达到5~10kg的用量。 一般来说,单一酸化剂用量范围在5~30kg/吨全价料,复合磷酸型酸化剂1~3kg/吨全价料,最高不超过10kg,而复合乳酸型酸化剂用量2~5kg,最高用量不超过20kg。如过量的使用酸化剂既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对小猪又会反愦性地抑制胃酸分泌,不利于其消化道的发育,严重的还可能导致酸中毒。 二、有人认为酸化剂是用来酸化饲料,也有认为对胃肠道的环境起作用。酸化剂的作用机理怎样 我们对酸化剂的理解是酸化剂在进入胃肠道前,对饲料加工过程、贮藏及运输都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如,产气、产酸味,色泽变化,甚至养分损失等)。而在进入到胃肠道后,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作用下释放出来,甚至可以促使氯化物如食盐解离,释放出盐酸,从而有效避免饲料中碱性物质对胃酸中和作用,使胃肠道始终保持着较低的pH值环境,以利于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抑制外来有害微生物在胃肠道定植。我们公司生产的预混料专用型赐酸宝、浓缩乳酸型赐酸宝(缓释型)与饲料中碱性物质基本没反应,在水溶液条件下能将食盐解离成盐酸,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观点。 酸化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六个:一是提供酸根离子,弥补幼龄动物胃酸分泌不足,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转化为蛋白酶、并可提高胰蛋白酶的活性,从而促进蛋白质类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二是酸根离子降低了胃肠道pH值,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节约蛋白,从而能起到类似抗生素的促生长、防下痢效果。三是通过酸味刺激味蕾,引起食欲(巴甫洛夫效应),促进采食,同时分泌更多唾液(含消化酶),提高饲料消化率。四是有机酸直接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提供能量,对抗各种应激。五是酸可防菌、防霉、抗氧化,提高饲料质量。六是酸可增加部分营养物质的溶解性,提高吸收率。 三、使用酸化剂是否可以减少或替代抗生素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添加酸化剂或抗生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说添加酸化剂是弥补小猪胃酸分泌不足,缓冲饲料中碱性营养物质对对胃酸的中和作用,从而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防治营养性下痢;而如果添加抗生素是要防治呼吸道方面疾病,尽管其也有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作用,两者也不能相互替代。如果添加抗生素的主要目的也是防治营养性下痢,那么可考虑替代,但也不一定能替代,要从第二点进行深入分析。 2、所要添加的酸化剂或抗生素的作用效果是否具有相等性(可替代性)。不同类型的酸化剂,其对胃肠道的微生物类别起作用基理是不一样的,有机酸中挥发性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丙酸、丁酸等可通过直接扩散进入细胞内,降低细胞内pH值,抑制某些大分子如DNA、

常用的几款诱食剂钓鱼小药

常用的几款诱食剂钓鱼小药(丁香、蚯蚓粉、 氨基酸等) 为了提高钓获量,饵料中往往添加一些特殊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将鱼类吸引到饵料周围, 引起鱼类产生强烈的食欲,提高饵料的适口性,以促进鱼类吞食饵料,这类物质称为诱食剂 还有一种神秘的叫法叫做钓鱼小药。 鱼类对某种饵料嗜好程度,是由饵料中含有诱食剂决定的。诱食剂对鱼类的作用是通过 鱼类视觉和化学感受器(味觉、嗅觉)来实现的。栖息于水中的鱼类可根据光的明暗程度和 颜色来区分物体。嗅觉能接受水底浓度化学物质刺激,有感受气味的能力,而味觉则能感受 化学物质的刺激,通过味蕾的感受作用。因此,实际垂钓中无论窝饵还是钓饵,都要使用一 些诱食剂小药来达到目的。 常用诱食剂的种类 (1)蚯蚓粉,把蚯蚓晒干后制成粉。蚯蚓粉能散发出特殊气味,极易引诱鱼类,刺激 其食欲,是最佳的摄饵刺激物质,对鲫鱼、罗非鱼、鲤鱼、鲶鱼有特效。 (2)氨基酸,氨基酸对鱼类嗅觉及味觉都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对青鱼、草鱼、鲢鱼、 鳙鱼、鲤鱼、鲫鱼、鳗鱼有很好的引诱作用。 (3)含硫有机化合物,二甲基丙酸噻亭,对鱼类有极强的引诱摄食作用,在天然饵料 中加入一定比例的DMPT鱼类摄食频率可提高4~6倍,对钓鲫鱼、鲤鱼有奇效。 (4)生物碱,研究表明,有些生物碱(如甜菜碱)对鱼类味觉有显著的刺激作用,与 氨基酸一起使用,对鲫鱼、鲶鱼、鳗鱼、鲤鱼有很好的诱食作用。 (5)丁香,丁香色泽为红棕色或棕褐色,气味芳香浓烈,味辛辣。取丁香10克,置入 一瓶曲酒中浸泡,浓淡可随意,10日即可使用。 (6)小茴香,小茴香有特异香气。取小茴香10克,放入一瓶曲酒中,过10日即可使 用,克添加在钓鲫鱼、草鱼、鲤鱼的诱饵中,效果极佳。

水产饲料中中草药类诱食剂的研究进展

中国饲料2010年第23期 *通讯作者 大量的替代性蛋白源应用于饲料生产中会引起适口性差、摄食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在配合饲料中加入促摄食物质,不仅可以提高饲料的诱食性和适口性,减少饲料消耗,而且还可以促进消化酶的分泌,活跃水产动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从而促进其生长(杨士懋,1994;常青等,2001)。中草药属于纯天然物质,具有与食物同源、同体、同用的特点,许多中草药具有抗菌、抑制病毒、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有些中草药还含有促诱食活性物质,对水产动物的摄食行为有着极强的刺激作用,从而促进养殖动物生长和增重,同时减少水质污染(郭永军等, 2005)。本文就国内外关于中草药类物质作为诱食 剂的研究作一综述,为中草药诱食剂的进一步研究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水产动物的摄食感受器与诱食机理 大多数鱼类依靠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及侧 线感觉发现和摄取食物(Derby 和Atema ,1982;王新安等,2006)。在鱼类发现和寻找食物的过程中,视觉使鱼类能够获取食物的直接方向,而嗅觉仅能够使鱼类知道食物的存在。也就是说,化学感觉提供食物准确的位点。只有当化学感受器(嗅觉和味觉)直接暴露在含有化学刺激物的水体当中时,鱼类通过感受器与刺激物质的结合而感觉外界刺激(赵红月,2007)。 1.1嗅觉感受器鱼类的嗅觉器官是一对内陷 的嗅囊,由一些多褶的嗅觉上皮组成。嗅觉上皮细胞由头顶外胚层发生,下陷入皮肤,形成嗅囊,通过外鼻孔与外界相通。嗅囊是由一些多褶的嗅觉上皮组成,它分化为嗅觉细胞和支持细胞。嗅觉细胞呈杆状或线状,在其特大的球状细胞核周围细胞特别膨大,游离一端有纤毛,基部有神经末梢分布,最后由嗅神经通到端脑的嗅叶上,支持细胞较粗壮(苗玉涛等,2002)。嗅觉器官作为鱼类的重要化学感受器,可以感受的刺激十分广泛,如食物的气味、地理位置、同类识别、性激素的识别等(Laberge 和Hara ,2003;Zhang 等,2001)。鱼类的嗅觉灵敏度因其发育阶段不同而有差异,研究发现,牙鲆的初孵鱼仔嗅囊内没有嗅觉上皮细胞,而 25日龄的稚鱼嗅囊中各嗅觉细胞均已分化成熟, 嗅觉功能出现。 1.2味觉感受器味觉感受器,即味蕾多呈烧瓶 状,但在发生初期呈球形,随着生长中部逐渐细长。味觉感受器由神经上皮细胞、支持细胞和黏液细胞组成(Fishelson 和Delarea ,2004;苗玉涛等, 2002)。味蕾的分布种属差异很大,与食性有很大的关系(Uyan 等,2006)。鲤鱼味蕾主要分布在触 须、唇、颚、舌、鳍等处,鳃部也有少量味蕾分布,味蕾结构及分布与其生活习性是相适应的(路纪琪和李仲辉,1993)。青鱼味蕾分布于上唇、下唇、口角、舌、上颚及咽等处的上皮细胞间,味蕾数量随摄食部位功能不同而有所差别。舌上的味蕾数量众多,其次是上颚和咽,口角处和上下唇最少。味蕾的部位、数量和摄食部位是密切相关的,即结构 [摘要]本文综述了中草药的诱食机理及其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关键词]中草药;水产动物;诱食剂[中图分类号]S816.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314(2010)23-0032-03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mechanisms and application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aquatic animal as feeding attractant ,aiming to promote further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Key word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quatic animals ;feeding attractant 水产饲料中中草药类诱食剂的研究进展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王裕玉杨雨虹 刘大森 * 32

最全酸化剂相关知识总结

目录 一、饲料酸化剂的优势与不足? (3) 二、市场上酸化剂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3) 三、酸化剂应具有哪些功能? (4) 四、饲料添加剂的酸结合力越高越好吗? (4) 五、作为酸化剂,无机酸和有机酸哪个更好? (4) 六、大分子有机酸和小分子有机酸哪个更好? (5) 七、无机酸和有机酸在抑菌、杀菌方面哪个更强? (5) 八、目前酸化剂存在的问题 (6) 九、国际上公认的有肯定效果的酸化剂有哪些? (7) 十、目前,普遍认为,酸化剂和高铜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其原因是什么? (7) 十一、高剂量地添加酸化剂,效果是不是更好些? (8) 十二、使用酸化剂是否可以减少或替代抗生素? (9) 十三、在动物胃肠道中,粉状酸化剂与颗粒型酸化剂的释放性能有什么区别? (9) 十四、包膜缓释型酸化剂对胃肠道独特作用在哪里? (10) 十五、酸化剂的作用机理怎样? (10) 十六、添加酸化剂是不是可以减少乳清粉的添加量? (10) 十七、包被型酸化剂为什么不与碱性物质反应? (11) 十八、酸化剂的主要成份 (11) 十九、酸化剂应用领域 (11)

二十、饲料酸化剂的作用机制 (11) 二十一、饲料酸结合力的测定方法 (12) 二十二、为什么酸化剂目前主要应用于仔猪或断奶仔猪? (12) 二十三、哺乳母猪料中添加酸化剂的理由 (13) 二十四、目前,国内大型酸化剂企业介绍及产品特点 (14) ----------李大攀

饲料酸化剂的相关知识 -------------李大攀 一、饲料酸化剂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酸化剂作为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的饲料添加剂,与益生素、酶制剂、香味剂等并列为新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 不足:目前,酸化剂已被广泛应用于仔猪饲料、家禽饲料、青贮饲料等领域,效果显著,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酸化剂使用效果还不稳定、添加剂量大、成本高、制成预混料不方便、饲料中的一些碱性物质常中和一部分添加的酸、在胃中吸收速度过快、抑制胃酸分泌和胃功能的正常发育、易吸湿结块、腐蚀加工机械、运输设备等 二、市场上酸化剂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1)无机酸化剂 无机酸化剂包括盐酸、硫酸和磷酸,在生产中使用的主要是磷酸。其优点是具有较强的酸性及较低的添加成本。无机酸的解离速度快,使动物食道和胃内pH值急剧下降,可能灼伤食道和胃,抑制胃酸分泌和胃功能的正常发育。而且无机酸的降pH值作用只能到达胃,而不能到达肠道后段,所以无机酸通过降低pH值来抑制有害菌的作用非常有限。另外,无机酸还可能破坏日粮的电解质平衡,引起采食量下降,从而严重影响饲料报酬及动物生长。 2)有机酸化剂 有机酸化剂价格较高,但风味良好,并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在促进仔猪生长性能方面效果较好。对有机酸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探讨后,人们把有机酸分成了两类:①只能通过降低胃肠道环境的pH值来达到间接降低有害病菌数量的作用,如富马酸、柠檬酸、苹果酸、乳酸等大分子有机酸。这类有机酸只能在胃中发挥其作用,不能降低小肠中的pH值;而且因为分子量比较大,单位重量的酸分子释放的氢离子比较少,所以它们的降pH作用也比小分子有机酸差。②不但能降低环境中的pH值,而且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抑制作用,因为它们可以破坏细菌细胞膜干扰细菌酶的合成,进而影响病菌DNA 的复制,最后产生抗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这类有机酸有甲酸、乙酸、丙酸等小分子有机酸。 3)复合酸化剂 复合酸化剂是利用各种特定的有机酸和无机酸复合而成。复合型酸化剂克服了单一

用好饵料钓趣多!了解诱食剂、小药添加剂的浓度。

用好饵料钓趣多!了解诱食剂、小药添加剂的浓度。 钓谚云:“钓饵不对口,进窝也游走。饵食不对路,鱼儿游别处。”由此足见饵料对垂钓的重要性,因此了解饵料对于钓鱼人来讲可谓是至关重要。 文/山村渔夫图/王可 无论何时作钓,饵料对于钓鱼人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如今的饵料五花八门,如何在眼花缭乱的产品中选中合适的饵料呢?笔者认为充分了解当今产品的情况是必要的,在了解了产品之后便可以自行因鱼制饵了。 鱼类的诱食剂、适口性和香料 鱼类诱食剂是指能够把鱼引诱过来,且能停留、食饵的物质,也就是说既能够诱鱼、又能够促食。在大众眼中,目前已经被公认的诱食剂有酒、阿魏、大蒜素(花白鲢),各种氨基酸能改善饵料的适口性,即有促食作用,到底有无诱鱼作用还有待考证。 酒、阿魏在自然界中,植物腐烂发酵后都会产生酒味(酒精),动物尸骨腐烂后都会产生一种怪怪的尸臭味道,鱼儿一闻到酒味、尸臭味就知道有东西可食了趋而赴之,并且在鱼类的进化过程中、遗传了这种对食物的感知特性,

阿魏因富含硫化物而气味接近尸臭味,这就是酒、阿魏能够诱鱼的机理。 大蒜素早期人们不知道如何钓、也钓不上花白鲢,上世纪80年代末,人们了解了花白鲢的吸食(滤食、戳食)方式,发现了大蒜素对花白鲢有诱食作用,搞懂了花白鲢喜酸臭味,实践中更探索出阿魏对花白鲢也有相当强的诱食作用,现今钓花白鲢易如反掌! 适口性面粉与麦子、包谷面与包谷子都是同一种物质,但用其钓鱼的吃口、效果均不一样,为什么?饵料有适口性是也。饵料的适口性包括饵料颗粒的大小、软硬程度以及味型、口感等。各种人工合成的氨基酸是否能诱鱼、有多强的诱食作用?很难说清楚?但是氨基酸能够改变饵料 的适口性却是不争的事实,正如人们的饭菜加过盐巴、鸡精味精后口感就不一样了,鸡精味精乃氨基酸系列之一。 芳香类植物添加剂 钓友间传言中灵草、排草能诱鱼,因此各种芳香类植物如丁香、八角等常被用来泡制饵料,这些东西到底有没有诱鱼作用?其诱鱼机理是什么?笔者认为这可能仅仅是人闻起来 香而已!不过添加到饵料中即使无诱食作用、可能亦无害处。关于芳香类植物添加剂的用途还待于职业研究者继续探索。诱食剂、小药添加剂的浓度 本人喜欢养鱼,不但家里有鱼缸、办公室也有鱼缸,

氨基酸类鱼类诱食剂

氨基酸类鱼类诱食剂 氨基酸分D型、L型和DL型,作为鱼类诱食剂来讲,L型比D型的诱食效果高一倍。 1.L-丙氨酸(L-α-丙氨酸) L-丙氨酸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属于甜味型氨基酸,甜度约为蔗糖的70%。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由蚕丝蛋白质水解制成。制作鱼类诱食剂时建议添加量为0.04-lg/kg,除对虹鳟鱼之外,几乎对所有的海、淡水鱼类及水产动物都具有诱食性。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5-20g/瓶)、食品添加剂商店。 2.L-精氨酸 白色结晶性粉末,水溶液为强碱性,由胶原蛋白质分离制得,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微溶于乙醇。对鲤鱼、鲫鱼、鲂鱼和大麻哈鱼有诱食作用。鲶鱼有暂时性忌避反应。制作钓饵时建议添加量为:0.3-1.5g/kg。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饲料公司。 3.L-天冬氨酸(L-氨基琥珀酸) 无色透明至白色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酸味型的氨基酸,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和酸、碱及食盐水中。不溶于乙醇和乙醚。对牙鲷有诱食效果,对其他鱼类诱食效果不明显。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 4.甘氨酸(氨基乙酸)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用明胶水解经分离制成,甜味型氨基酸。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对几乎所有的海、淡水鱼类和水产动物均具有强烈的诱食效果。建议添加量为 1-2g/kg。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 5.L-组氨酸 白色结晶性粉末,苦味氨基酸。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对虹鳟鱼有明显的诱食效果。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 6.L-异亮氨酸 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结晶性薄片,苦味氨基酸。易溶于水、无机酸和碱溶液,不溶于冷乙醇和乙醚。在加工时遇热不受损失(如加工膨化钓饵时)。对泥鳅、牙鲷有明显的诱食性。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 7.L-亮氨酸 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苦味型氨基酸。易溶于水、无机酸和碱溶液。不溶于乙醚,微溶于乙醇。145-l48'C时升华。对鳕鱼有明显的诱食效果。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 8.L-赖氨酸 赖氨酸非常活泼,受热时易分解破坏,故常使用的L-赖氨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受热后

水产饲料产业分析

水产饲料产业分析 最近联合国公开预测,今年(2011年)的10月底,全世界人口会达到70亿人,而2025年将达到80亿人。可以预估到2050年,将达到90亿人。人口的增加固然会带来社会生存压力,但也是产业创新和成长的推动力。以目前粮食生产勉强可以喂饱全人类的情况看来,科学家预测在2050年之前世界粮食会产生不足的现象。而这个匮乏的现象很可能会因为气候变迁、水资源缺乏以及生质能源需求的增加而变得更加严重。为应付这种匮乏,科学家们认为,在目前这个时机,世界各国应该努力应用科技来改善农业的产出。在建议的多项方案中,水产养殖科技也受到相当的重视。水产养殖会受到重视,除了因为世界有广大的海洋空间尚未开发,另外则因为水产鱼类的饲料效率比其他陆上动物高: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Agriculture Organization,简称FAO)的资料,使用100公斤的饲料喂养动物,约可以得到的食用肉分别为:1.2公斤的牛或羊肉,13公斤猪肉,20公斤鸡肉,或65公斤鲑鱼肉;而且因为鱼肉含有丰富有益人体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DHA、EPA等)而受到人们欢迎。目前世界各国对水产养殖产业都具有浓厚的兴趣。相对于欧美国家畜牧产业较发达,水产养殖产业则是则是亚洲国家的强项。2006年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水产养殖产量亚太国家(Asia and Pacific region)占89.5%以上,其中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占66.7%,是领先全球的水产养殖大国,欧洲水产养殖产量仅占世界产量的4.2%,而北美洲仅占1.2%。相较于禽畜产业的

产量在最近20年来的年成长率约为2.6%,水产养殖产业的产量在每年都以约9%的成长速率成长,是食品领域成长最快的一个区块。水产养殖产业在2008年产量为6千8百万吨,包括有水生植物(产量占23%,例如昆布、海苔、藻类等),软体动物类(产量占19%,牡蛎、鲍鱼、蛤类等),虾蟹类(产量占8 %,虾类、螃蟹等)、鱼类(产量占50%,鲤鱼、吴郭鱼、石斑鱼等)。其中只有鱼类和虾蟹类(占总产量58%,简称水产养殖鱼虾类)需要饲料喂食。最近10年来水产配合饲料(compound aquafeeds)产量的年成长率为10.9%和水产养殖鱼虾类的产量年成长率10.7%相当,显示饲料产业和水产养殖鱼虾产业是相辅相成,水产养殖鱼虾产业之所以能快速成长,水产饲料产业的发达有相当程度的贡献 在过去,鱼虾类养殖户大部分使用自制水产饲料(farm-made aquafeeds)来喂食鱼虾,虽然饲料成本比较便宜,但是消化率及嗜口性较差,往往会使用较多的投喂量,于是水池中饲料残留量堆积多,非但水质容易造成污染,养殖管理也较不易,往往非但没有达到经济效益,而且常污染水源而成为环保人士对水产养殖业的诟病。近年来由于水产饲料产业技术的进步,饲养效率提升,使许多养殖户纷纷改用工业生产的水产配合饲料,减去自行生产饲料的负担,养殖面积可以扩大,鱼虾产量也可以提升。根据FAO的资料,目前全世界使用的水产饲料,约仍有4050%是养殖户的自制饲料。在2008年,全世界的水产饲料产量约为6千万吨(其中约3千万吨是工业生产的水产配合饲料,另外3千万吨为自制饲料)。以年成长率10%计算,

几种常见的鱼用诱食剂

几种常见的鱼用诱食剂 1.氨基酸及其混合物 氨基酸对鱼类的嗅觉和味觉都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l—氨基酸是水产动物有效的诱食剂,d—氨基酸诱食作用较弱。同一诱食剂对不同动物或同一动物不同生长阶段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甚至完全不同。氨基酸混合物比单 个氨基酸更有效。 2.含硫有机物?穴dmpt?雪 dmpt.bp二甲基—p—丙酸噻亭是一种有效的水产动物诱食剂。dmpt是最有效的诱食剂,可提高鱼类的咬饵频率。在鱼类的味觉和嗅觉器官内可能具有特殊的dmpt感受器。 3.核酸类物质 核苷酸中以肌苷酸最有效,但它的活性受肌苷、腺苷二磷酸和肌酸的影响。 4.甜菜碱 甜菜碱是甜菜加工副产品中提取的甘氨酸三甲基内脂。甜菜碱是动物味觉的刺激物之一。甜菜碱的诱食作用还表现在与一些氨基酸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不仅使鱼的味觉对甜菜碱有感受,还能增强鱼对氨基酸的味觉感受,从而增强氨基酸的诱食效果。 5.动植物及其提取物 用蚯蚓作为诱食物可提高对虾的摄食量、采食频率和增重。随着饲料中添加蚯蚓量的增加,黄鳝对摄食的喜好程度也逐渐增加。据推测蚯蚓浆液的诱食作用可能与赖氨酸、组氨酸和甘氨酸有关,因为蚯蚓中这几种氨基酸的含量很高。将一些动植物的某些成分采用化学方法提取后分别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提取物中的某些成分可改善饵料的适口性,目前已证实枝角类、摇蚊幼虫、蛤子、牡蛎、鱿鱼、竹荚鱼、玉筋鱼、桃江对虾、梭子蟹、丁香、田螺、蚕蛹、蚯蚓等动植物及其提取物有良好的诱食作用,可能是因为它们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核苷酸。 大蒜含有独特的大蒜素,具有辛辣味,在鲫鱼饲料中添加0.5%~3%的大蒜素粉,其强烈的气味可促进鱼的摄食活动。用大蒜素饲喂鲤鱼(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克),其成活率、增重率和饲料效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4%、18.4%和10.3%。 6.中草药 某些中草药不仅具有较强的诱食作用,还具有促进鱼类生长及增强抗病力的功效。研究人员根据我国民间常用“阿魏”做钓鱼诱饵的经验,用化学成分与其相似的草作诱饵捕抓黄鳝,效果十分明显。

饲料配方

猪饲料配方: 一育肥前期(25~35千克):玉米59%,小麦麸13%,花生饼或豆饼15%,草粉(玉米秸花生秧地瓜秧青干草)5%,国产鱼粉6%,骨粉1.5%,食盐(咸鱼可不加)0.5% 这个配方的饲料,每千克含消化能3108千卡,粗蛋白质17%,粗纤维4.35%,钙0.8%,磷0.7%,赖氨酸0.6%,蛋十胱氨酸0.66% 二育肥中期(35~60千克):玉米51.9%,小麦麸24%,花生饼或豆饼15%,草粉3%,国产鱼粉4.3%,骨粉1.3%,食盐0.5% 这种配方的饲料每千克含消化能3060千卡,粗蛋白质16%,粗纤维4.8%,钙0.6%,磷0.72%,赖氨酸0.6%,蛋十胱氨酸0.36% 三育肥后期(60~90千克):玉米65.2%,小麦麸18%,花生饼或豆饼10%,草粉3%,国产鱼粉2%,骨粉1.3%,食盐0.5% 这种配方饲料,每千克饲料含消化能3134千卡,粗蛋白质13.5%,粗纤维4.3%,钙0.58%,磷0.58%,赖氨酸0.48%,蛋十胱氨酸0.6% 四仔猪(1~10千克):玉米60%,小麦麸10.5%,花生饼或豆饼15%,国产鱼粉10%,酵母粉3%,骨粉1%,食盐0.5% 这种配方每千克含消化能3101千卡,粗蛋白质18%,粗纤维2.9%,钙0.1%,磷0.62%,赖氨酸0.79%,蛋十胱氨酸0.7% 每100千克混合料中外加硫酸铜5克,多维素10克 五空怀及妊娠母猪:玉米50%,小麦麸17%,花生饼或豆饼11%,干草粉14.5%,国产鱼粉6%,骨粉1.0%,食盐0.5% 这种配方饲料,每千克含消化能2764千卡,粗蛋白质16%,粗纤维6.7%,钙0.76%,磷0.63%,赖氨酸0.6%,蛋十胱氨酸0.63% 每日饲喂混合料2.2~2.3千克(限量) 六母猪哺乳期:玉米50%,小麦麸17%,花生饼或豆饼11%,干草粉14.5%,国产鱼粉6%,骨粉1%,食盐0.5% 这种饲料配方,每千克含消化能2934千卡,粗蛋白质16.8%,粗纤维6.7%,钙0.77%,磷0.63%,赖氨酸0.6%,蛋十胱氨酸0.57% 母猪日喂混合料2.5千克青饲料1千克七种猪:玉米43%,小麦麸30%,花生饼或豆饼8%,干草粉11%,国产鱼粉6%,骨粉1.5%,食盐0.5% 这种配方饲料,每千克含消化能2860千卡,粗蛋白质16%,粗纤维5.8%,钙0.89%,磷0.79%,赖氨酸0.63%,蛋十胱氨酸0.63% 此外,每吨混合料中另加多维素100克。 蛋雏鸡的饲料配方 1、玉米62%,麦麸3.2%,豆粕31%,磷酸氢钙1.3%,石粉1.2%,食盐0.3%,添加剂1%。 2、玉米61.7%,麦麸4.5%,豆粕24%,鱼粉2%,菜粕4%,磷酸氢钙1.3%,石粉1.2%,食盐0.3%,添加剂1%。 3、玉米62.7%,麦麸4%,豆粕25%,鱼粉1.5%,菜粕3%,磷酸氢钙1.3%,石粉1.2%,食盐0.3%,添加剂1%。 蛋鸡育成鸡的饲料配方

简析诱食剂在渔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简析诱食剂在渔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由传统的自然放养转向高密度集约化饲养,水产饲料的需求量不断攀升,大量的集约化饲养几乎全靠人工饲料。然而,人工饲料与传统的天然饲料相比,其风味和适口性往往存在很大差异,而且不同的水产动物其喜好各不一样。在不同水产动物饲料中添加不同诱食成分即诱食剂,用来提高饲料产品的诱食作用是当前水产饲料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人们将诱食剂定义为具有使鱼趋向饲料周围的化学物质;而具有促进开始摄食、持续和吞入等一系列摄饵行为的化学物质叫做促摄饵物质。对于鱼类来说具有引诱和促进两种性质的活性物质较多,所以可统称为诱食剂。 1.诱食剂作用的生理机制 水产动物摄食过程分3个阶段:①起始阶段,即发觉和意识到食物刺激和存在;②寻找阶段,即寻找食物位点,并趋向食物,有时猛咬和吞咽;③摄取阶段,即摄入食物并判断食物的适口性、可食性等。水产动物这种摄食行为除受食物的物理刺激如颗粒大小、形状、光泽、颜色和硬度等引起感应外,还会受到饲料中溶出物成分的化学刺激而引起感应,这些化学刺激物就是诱食剂。动物对诱食剂的感应是通过动物的视觉和化学感受器(嗅觉和味觉)来实现的,水产动物的视觉能感受颜色的刺激,可根据光的明暗程度和颜色来区别物体;水产动物的嗅觉能接受水体中低浓度化学物质的刺激,有感受气味的能力,能区别化学物质且极灵敏,其嗅囊内的褶皱能增加其与外界水环境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嗅觉的灵敏度,因此,鱼类利用嗅觉寻觅及辨别食物的能力很强;味觉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通过味蕾而有感觉作用,鱼类味蕾遍布体内外,口、唇、头、尾、触须、鳃、鳍、舌、咽、食道,甚至体表上也有味蕾分布,味蕾依靠完善的结构辨别食物的甜、苦、咸或酸及蚯蚓、

水产饲料添加剂研究概况 综述

水产饲料添加剂研究概况 摘要:本文就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两大类型饲料添加剂在水产中的应用及相关作用. 机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饲料添加剂(feed additive)是指为了某种特殊需要而添加于饲料内的某种或某些微量物质。其主要作用是:补充配合饲料中营养成分的不足,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饲料口味,提高适口性,促进动物正常发育和加速生长,改进产品质,防治动物疾病,改善饲料的加工性能,减少饲料贮藏和加工运输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损失。根据添加的目的和作用机制,把饲料添加剂分为两大类: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营养性添加剂是对饲料主体成分的补充,保证动物生长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非营养性添加剂是在饲料主体物质之外,添加一些它没有的物质,从而可帮助消化吸收,促进生长发育,保持饲料质量,改善饲料结构等,包括生长促进剂、促消化剂、益生菌制剂、诱食剂、粘合剂、抗氧化剂等。 营养性添加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1.1 氨基酸 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本质上是对氨基酸的需求,鱼类饲料中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比例大约是40:60。氨基酸添加剂能平衡日粮氨基酸结构,降低蛋白质用量,在促进矿物质的吸收利用的同时促进鱼类的摄食,即为诱食效应。研究发现,草食性鱼类对谷氨酸较为敏感,而肉食性鱼类对丙氨酸和脯氨酸较敏感,谷氨酸主要存在维管束植物中,蛤和鱿鱼中丙氨酸和脯氨酸含量较丰富。另外,L 型氨基酸对鱼类和甲壳类诱食性较强,复合型氨基酸比单一氨基酸诱食效果好。氨基酸添加剂还能够提高鱼类的免疫力,这种通过强化营养增强免疫力的方式在提倡健康生态养殖的今天意义更为深远。 1.2 维生素 维生素是水产动物正常代谢和生理机能所必需的一大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据报道,水产动物必需维生素包括11 种水溶性维生素和4 种脂溶性维生素。由于许多维生素的不稳定性,在生产维生素添加剂时,要进行酯化、包被等预处理以提高维生素的稳定性,提高鱼类对维生素的吸收利用率。维生素C 是在水产养殖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维生素添加剂。研究发现,维生素 C 可提高中国对虾的缺氧耐受力,增强机体免疫力。纵然维生素是动物体所必需的,但并非添加量越多越好,使用过程中还要注意维生素添加可能带来的毒性问题,主要是脂溶性维生素A 和维生素D 过多中毒,可引起动物食欲不振、精神颓废、发育异常等,甚至可导致死亡。 1.3 矿物元素 矿物质对水产动物生长发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重视。矿物元素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有关鱼类对矿物元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钙、磷、镁、铁、铜、硒、锌、锰、碘、钴等元素的需求量以及缺乏症对鱼类的影响上。钙、磷参与体组织的结构组成,是骨骼、牙齿和鳞片的主要组成成分,同时可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国内外有关鱼类对钙、磷研究报道较多,一致认为它们是鱼类营养的重要元素,对鱼类健康生长和饲料利用率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发现,饲料添加适量磷可促进黄颡鱼、鲤鱼、齐口裂腹鱼、草鱼、团头鲂、异育银鲫、青鱼、斑点叉尾鮰等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镁主要以磷酸盐形式存在于骨骼中,其余的存在于软组织和体液,且以肌肉中的含量较多。镁是众多酶反应以及脂肪、蛋白质和糖类代谢的必需因子,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阳离子。镁对水产动物的营养生理作用表现在适量的镁可以促进生长,影响体营养组成以及脂肪代谢上。锌、锰、铜、硒等是作为酶(参与辅酶或辅基的组成)的组成成分和激活剂参与体内物质代谢,铁、碘、钴作为特殊功能化合物组成参与体内的代谢调节等。矿物元素对水产动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需求量和缺乏症上,随着动物医学、营养学的不断发展,矿物元素营养的研究也进一步加深了,由于各种元素协同和拮抗作用,只有添加适当的比例关系,才能促进鱼类的健康生长,这方面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2 非营养性添加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2.1 促生长剂 促生长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刺激内分泌系统、调节新陈代谢、提高饲料利用率来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应用于生产的促生长剂主要包括喹乙醇、激素、中草药、抗生素等。喹乙醇是一种广谱抗菌的化学药物,

水产饲料商业计划书

在养殖行业当中,所需要必备的肯定是饲料了,不管是什么物种的养殖,都是需要饲料进行养殖的,没有饲料就会缺乏后勤支援,让养殖搞不下去,而水产饲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水产饲料在饲料界有着很大的优势。 水产饲料是专门为水生动物养殖提供的饵料。按饲喂品种,水产饲料可分为鱼饲料、虾料和蟹料;按饲料特点,可分为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预混合饲料。水产饲料生产的原料主要由鱼粉、谷物原料和油脂构成,鱼粉和谷物原料往往占到饲料成本的50%以上。 行业季节性特征明显,短期或受下游养殖业景气度下滑拖累:与畜禽养殖不同,水产养殖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更为明显,由于鱼虾等绝大部分水生动物最佳生长动物在20-30摄氏度之间,因此每年5-10月是水产养殖最佳生长期,同时也是水产饲料销售旺季。此外,二、三季度水产饲料企业毛利率受益下游养殖需求回升与工厂开工率提升,环比改善趋势明显。 我国水产饲料发展趋势分析 由于水产饲料企业数目众多,布局分散,行业竞争激烈,一些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通过收购扩大规模和改善区 域布局,如通威集团公司分别在长三角、珠三角、两湖等地有计划的开始了下一轮加速发展、扩张的布局、布点工作:在江苏连云港、贵州黔西、重庆长寿等地新建配合饲料项目,对苏州、扬州、淮安、沙市、南昌、广东、山东、廊坊等公司进行的技术改造、扩产项目先后开工;同时公司提速推进连云港、重庆长寿、贵州黔西、河南等新建饲料项目的建设,以及天津、苏州、沙市、南昌等公司的

扩产技改,积极开展对广东珠三角、粤北、广西等待建饲料项目的考察、选址工作。 【水产饲料项目融资商业计划书目录】 第一章中国水产饲料制造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水产饲料制造行业及属性分析 一、行业定义 二、国民经济依赖性 三、经济类型属性 第二节经济发展环境 第三节政策发展环境 第四节社会发展环境

饲用酸化剂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饲用酸化剂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方希修1 王冬梅1 李继秋2 饲料酸化剂是继抗生素之后,与益生素、酶制剂、香味剂等并列的重要添加剂,是一种无残留、无抗药性、无毒害作用的环保型添加剂。饲用酸化剂作为一种可降低饲料在消化道中的pH值,为动物提供最适消化道环境的新型添加剂,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酸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家禽、仔猪、肉牛、奶牛、羊等动物的饲料中。 1、饲用酸化剂的种类及特性 用作饲料酸化剂的物质有天然和人工合成的,可分为有机酸、无机酸及复合酸化剂。有机酸具有良好的风味,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参与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等而被广泛应用,但成本较高,有机酸有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异位酸、乙酸、丙酸、甲酸等及其盐类,此外还有苹果酸、山梨酸和琥珀酸。无机酸化剂其酸性强、成本低,生产中也可添加,无机酸化剂包括强酸(如盐酸、硫酸)和弱酸(如磷酸)。复合酸化剂是利用各种有机酸和无机酸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能具有良好的缓冲效果,迅速降低pH值,能降低料肉比,减少营养性腹泻,例如我国首家复合酸化剂—乳香酸主要由乳酸、磷酸、柠檬酸、延胡索酸等组成,异位酸(Isoacids)是较早应用在泌乳牛中的一种有机酸复合物,它是异戊酸、α—甲基丁酸、戊酸、异丁酸的混合物。 2、饲用酸化剂的作用机制 2.1 降低胃肠道pH值 酸化剂主要用于降低断奶仔猪胃内容物的pH值,使胃内容物pH值维持相对稳定。具有改善消化道酶活性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作用,能降低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机会。使病微原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益生菌繁殖。 表1 各种有机酸化剂的理化特性 项目外观分子量解离常数(25℃) 0.1%水溶液 pH值代谢能(MJ/kg) 柠檬酸白色结晶粉末192.1 7.5×10-4 2.20 8.13 延胡索酸白色结晶粉末116.1 3.6×10-5 2.75 8.93 乳酸无色结晶粉末90.1 1.4×10-4 2.41 11.49 乙酸无色液体60.1 1.8×10-5 2.76 9.63 丙酸无色液体74.1 1.4×10-5 2.86 14.10 甲酸钙白色粉末85.0 —— 2.76 0 资料来源:陈厚基(1999),郑德志等(1999),郭小权等(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