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矿产资源开发及对环境的影响

西藏矿产资源开发及对环境的影响
西藏矿产资源开发及对环境的影响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矿产资源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重

要的能源基础和矿物原料基础,在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是世

界上矿产生产大国,但是由于工业化起步晚、人口基数大,我国矿产资源相对不足,特别

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

求也与日俱增,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部分能

源如石油等已出现了供给瓶颈。最近中日关

于东海石油的归属权的分歧、东部沿海地区

大面积缺电等一系列问题更是引起了人们对

于矿产资源开采利用的关注和重视。

而我国西部地区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各种

矿产资源的储备丰富,其中煤、天然气、石

油储量分别占全国的38.6%、83.9%、12%,

铬铁、锌、镍、汞储量分别占到全国的72.6%、44%、88%和86%。矿产资源开发又处于西部

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的基础和支

柱性地位。作为西部重要省份的中国西藏自

治区位于祖国西南边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且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这里不仅是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西藏的矿产资源储量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截止1999年底,全区累计发现矿产100种,矿产地(矿床、矿点、矿化点)1891处。铬、铜、硼、锂等矿产储量大,资源优势明显。同时,西藏由于“高”、“寒”等自然条件的原因,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便难以恢复,如2005年7月,西藏自治区矿业开发总公司将崩纳藏布砂金矿区地区的采矿权擅自非法转让,造成1000多名采金人员涌入申扎县,

致使资源、环境遭到破坏3。21世纪初,西部大开发、国家矿产资源战略重点西移、中国四大跨世纪工程之一的青藏铁路修建的背景下,西藏矿产资源的开发具有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那么,西藏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如何?西藏矿产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笔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首先试图从西藏矿业现状、成矿地质背景、矿产资源的开采现状和储备优势四个方面对西藏矿产资源开发状况进行分析;然后本文探析了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

破坏性影响,最终提出可持续发展、经济效价值与生态价值统一的结论。2 西藏矿产资源开发状况

2.1 西藏矿业现状

西藏自治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

《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

年计划纲要》提出了大力发展旅游业、藏医药业、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和绿色食品业、农

畜产品加工业和民族手工业、矿业、建筑建

材业六大特色支柱产业。从表一可以看出:

1995年,矿产资源在六大西藏六大产业在

GDP的比重中位列第三,次于建筑建材业和

旅游业;而2002年,矿产资源在六大西藏六大产业在GDP的比重中将至第四,不但次于建筑建材业和旅游业,还被医药业迎头赶上。矿业增长速度基本比较平稳,但从1998年到1999年,2001年到2002年却出现了负增长。而且,从1995年到2002年,六大产业中增长最快的是藏医药业,平均为50.10%,矿业平均增长速度为10.05%,仅比农畜产品加工业和民族手工业的-3.07%高,仅位列第四位。由此可见,说明西藏矿业近几年处于徘徊之中。表1数据来源:西藏统计年鉴,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2 西藏矿产资源的开采现状截止到2003年底,在西藏范围内发现矿种101种,矿产地2000(矿床、矿点、矿化点)余处。目前投入开发的矿种有 22 种,主要为金、铬、铜、锑、硼、地热、矿泉水、建材等。铬铁矿采掘业是西藏矿业的重点之一,截止 1999 年为止,全区累计开采铬铁矿石155.1 万吨。1999 年全区铬铁矿产量 16.209 千吨,产值为 1.2亿元左右。黄金生产(以砂金为主)是西藏矿业的另一个重点,

1999 年西藏全区砂金保有储量居全国第十位,产量为 882.417 千克,产值近7000万元。2.3西藏矿产资源的储备优势西藏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优势在于其矿产资源储量优势明显。在西藏发现的100种矿产中,根据探明矿产资源储量的多少在全国进行排序,储量在全国排序前十位的有18种(见表2)。7探明储量的矿产41种,勘查矿区131个,其中大型30个、中型33个、小型68个。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认为,目前在西藏,除位于全国前七位的优势矿产有铬、铜、硼、锂、地热等17种矿产外,金、铅锌、钼、锑、铁、铂族金属以及矿泉水等非金属矿产也都具有广阔的勘查前景。根据《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对2010年国民经济建设保证程度论证》,西藏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在6000亿元以上。

3 西藏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西藏自治区与中国大部分地区相比自然条件十分特殊。由于受“高”、“寒”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便难以恢复。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

西藏矿产资源开发及对环境的影响

刘增 邹建业(北京大学 100871)

摘 要:21世纪初,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修建,这对于西藏这样一个矿产资源大省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笔者首先从西藏矿业现状、矿产资源的开采现状和储备优势三个方面对西藏矿产资源开发状况进行分析;然后揭示了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三大破坏性影响,最终提出可持续发展、经济效价值与生态价值统一的结论。关键词:西藏 矿产资源 开发状况 环境影响中图分类号:P53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07)01(b)-0222-02

注:①“高原特色生特产业和绿色食品业”统计指标为食品为工业、饮料制造及食品制造

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和民族手工业”统计指标为皮革、毛皮及其制造业与木材加工及竹、棕草制品业:“矿业”统计指标为煤炭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 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及其他矿采业:“建筑建材业”中只包括建筑业。

②“建筑建材业”中,1995年、1996年的数据为国有建筑企业总产值。

表1 西藏六大特色支柱产业的产值及所占全区GDP比例

(下转224页)

为依托、充分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的税收监控体系和税收征管体系。尽早实现与互联网、相关部门如银行、海关等的全面连接,对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活动进行有效监管,实现真正的网上监控和稽查。并以此为基础,建设完善的覆盖全国的宏观税收征收、管理、分析、预测、计划信息库,形成全国的税收征收、管理、分析、预测、计划体系。具体要做到:加速网上认证中心的建设和普及;加快网站支付系统建设;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3.3 建立专门的电子商务税务登记制度

采取有效措施对进行网络贸易的企业加强征管,建立专门的税务登记制度。实行电子商务后,企业的形态发生很大变化,出现虚拟的网上企业。因此必须要求上网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劳务及产品的销售等业务,单独记账核,并将上网的资料报送税务机关备案,以便对企业实行监控。纳税人办理了上网交易手续之后必须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电子商务的税务登记,取得一个专门的税务登记号,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申报有关网上交易事项进行严格审查,逐一登记。3.4 建立电子商务税收代扣代缴制度

电子商务交易方式适合建立电子商务运营商代扣代缴税款的制度。电子商务中买方

卖方的交易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的。所有的交易活动,电子商务营运平台都有电子交易数据记录,以便收取佣金和手续费。特别是近年来,为了解决支付和信用问题,一些网站推出了自己的支付系统。买方将货款支付给电子商务电子平台运营商,然后由其通知卖方发货,买方收到货后,确认满意,就通知电子平台运营商支付给卖方货款。运营商解决了买方付款后收不到货物的问题,在交易中扮演解决交易纠纷的仲裁者,与传统交易方式中的代销商家极其相似,只是交易地点不同而已。因此,税款由电子商务运营商代扣代缴成为可能。3.5 加强税收的国际间合作

电子商务的全球化引发了许多国际税收问题。它的开放性、流动性、隐蔽性使得一个国家的税务当局很难掌握其跨国交易的真实情况。这对各国的税收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各国税务机关的密切合作,收集纳税人来自各国的信息情报,才能全面准确地了解纳税人的交易信息,有效防止企业偷逃税款。

3.6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务征管队伍

税务机关应加大税收征管科研投入力度,从硬件、软件上改善税收监控条件,培养一批既懂税收业务知识,又懂电子网络知

在矿产资源开采活动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下开采造成地面不均沉降;破坏地表地下生态平衡系统,引起滑坡、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下水资源产生破坏性影响;废气、废液、废渣对环境的破坏;噪音污染等。

此外,采、选、冶技术相对落后,造成环境污染,水污染问题普遍存在。由于开采过程中没有设置沉砂池处理采矿废水,含有大量泥沙的生产废水污染了下游水源,影响矿区下游的人畜用水。长期沉淀的泥沙覆盖了下游草场,造成下游草场面积逐步减少,出现沙化、退化现象。粗放式的资源开发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由于大部分采矿企业采取了“先易后难,先富后贫,采富弃贫,层层转包”的开采方式,所有矿区的草场几乎全部被破坏。

3.2 矿石运输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

此点体现在一是一些运输车没有进行封闭,在运输过程中,矿石与大气直接接触,矿石尘会飘浮到大气中去污染空气。二是因雨淋渗漏、颠落而污染运输沿途的土壤、水等。三是无序运输过程中草场遍地开花,进入矿区的车辆没有固定行车路线,周边草地在碾压下,遭到了严重破坏。四是部分矿区存在越界开采行为,开采面积的扩大又造成新的草地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农牧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据统计,仅尼玛县自砂金矿开采以来,已破坏天然优质草场47025亩,车辆碾压破坏的草场25500亩。

3.3 矿石加工过程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

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矿石在进行进一步加工前都要经过粉碎的环节,对周围空气、

水体及土壤的污染。在矿石冶炼和深加工的

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西藏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效应的特殊之处,在于生态环境脆弱,上述影响更为严重,特别是由于矿产资源开采引起的塌陷和泥石流最为严重。而且在西藏,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西藏这样有着天然矿产资源优势的西部省份,充分依靠现有已开采的矿产资源和储备资源是西藏经济发展、人民水平提高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矿产资源的开发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经济发展、增进效用的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

面影响。特别是在类似于西藏这样自然生态系统薄弱、再生能力差的省份,尤其应该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更为注意自然环境条件的特殊性,更为强调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统一,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表2 西藏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矿种一览表

资料来源:转引自:吴强:“西藏矿产资源开发效应与模式研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区域经济专业,2004年5月:第24页。

识的复合型人才。尽快建立电子商务备案、审查等税收征管制度,利用高科技技术鉴定网上交易的真实性,对电子商务实行有效监管。

参考文献

[1] 吕延杰.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M],北京邮

电大学出版社,1999.

[2] Cal-tax.Dean Andal on Electronic

Commerce.California Taxpayers'Association.2000

[3] 萧琛.全球网络经济.2004.

(上接222页)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西藏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西藏

浅谈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西藏 作者:旦增格桑曲古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母亲,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财富。可是近几年来,由于科学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很多资源濒临灭绝。这一点已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科技的发展,对人类来说当然是好事,可是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资源的减少;动植物的灭绝;对环境的破坏……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主体,地势高峻,地理特殊,野生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这里不仅是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 政府高度重视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加强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质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半个多世纪以来,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西藏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同步推进,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西藏生态环境的现状

(1)西藏高原气候寒冷、干旱、缺氧,90%以上国土处在高寒下,自然环境严酷导致生态系统具有不稳定性、敏感性、易变性等脆弱性特征。 (2)西藏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由于地形地貌类型多样且地域差异很大,形成了从热带到寒带、从低山谷地到高原高山等多样性生态环境。 (3)西藏高原是全球独特的生态地域,生态安全阈值幅度窄,环境人口容量低,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甚至成为荒漠、裸地。 (4)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 呈现出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突出表现为:冰川退缩显著、土地退化形势严峻、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威胁加大与珍稀生物资源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等。 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冰川的集中分布区,冰川储量5590立方千米,近30年冰川消融明显,面积减小15%以上;西藏全区沙漠化呈现不断发展的态势,沙化与潜在沙化土地达21万平方公里,荒漠化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18.1%和36.1;2西藏的草原总面积12.44亿亩,其中一半以上的草场严重退化,1/10的草场明显沙化,西藏全区已经退化而不能放牧的草场面积达1.7亿亩3。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公路铁路等交通条件的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二、保护生态环境对西藏建设的重要性

西藏矿产资源分布

西藏矿产资源分布 拉萨市:瓷土、硫磺、铁、铅、锌、铜、大理石 城关区:四氧化三铁矿石、石灰石、黄沙、花岗岩、天然矿泉水 林周县:铅、锌、铜、银、金 达孜县:石灰石、砂金、铜镍、硫铁 尼木县:铜、铀、泥炭、大理石 曲水县:钼、钢玉、石灰岩、花岗岩、草炭 墨竹工卡县:金、银、铜、钼、锑、铅、锌矿、大理石 堆龙德庆县:石灰石、红土、煤、铁、铅、锌 林芝地区 朗县:金矿、铬铁矿、花岗石 米林县:石膏、石灰石、铬、铁、砂金、水晶石、电气石 察隅县:金、银、锡 阿里地区:褐煤、磁铁、砂金、硼砂、水晶石、铜、铅、石油、铬 普兰县:砂金、磁铁、硼砂、褐煤、水晶石 日土县:铁、铬、铜、金、硼、铅锌、软玉水晶、盐湖锂、盐湖液钾 札达县:金、水晶石、铜、银 日喀则地区 日喀则市:金、银、硼砂、煤矿 康马县:硫磺、铅、硝、云母、寒水石 聂拉木县:黄金、宝石、铅、煤 昂仁县:煤、金、铜、铁、碱 岗巴县:硼砂、土碱 仁布县:金矿、铜矿、铅锌矿、铬铁矿、大理石矿、红柱石矿、玉石矿、水晶石矿山南地区:铬、铁、铜、金、铝、水晶、玉石、砂、金 乃东县:铬、铜、铁、水晶、云母、砂金、矿泉水、大理石 琼结县:锑、铬铁、水晶石、玉石 措美县:金、银、铜、重晶石、铅、锌、汞、钛、锑 加查县:金、铬铁矿、水晶石、石墨、花岗岩 贡嘎县:磁石矿、铜矿、汉白玉、大理石、花岗岩 洛扎县:磁铁、铅、锌、银、钼、水晶石 曲松县:铁矿、砂金、玉石、水晶石、大理石 桑日县:金、铜、铬、铁、大理石、石灰石 扎囊县:大理石、方解石、硅质岩、汉白玉、铬铁、铜、铁、陶土 错那县:沙金矿、锑矿、铅锌矿、宝石矿 隆子县:沙金、铁锰、水晶 昌都地区 昌都县:煤、铁、砷、铜、金、银、铅、硫磺 洛隆县:金、铜、铅、锡、煤、硫磺、大理石、硝石、硝盐 类乌齐县:煤、锡、铅锌、金、铜、菱镁 察雅县:铁、煤、大理石、金、银、铜、铅、硝石、砷、水晶石

西藏矿产资源开发前景与对策分析

西藏矿产资源开发前景与对策分析 作为我国矿产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随着铁路的开通,西藏矿产资源的利用价值将有望得到进一步提高。然而,目前西藏矿产资源低水平的勘探,粗放型开发和管理薄弱等问题急需受到高度重视并亟待解决。 西藏凸显矿产资源丰富与矿产开发水平低下的矛盾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院信息咨询中心专家曾澜介绍,青藏铁路建设将改善西藏矿业发展的条件,必将促进西藏与内地(首先是与西北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为西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工业化创造新的发展环境。同时,西藏自治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上明确指出:西藏拥有丰富的铜矿、铬矿、黄金以及矿泉水矿产资源。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交通运输条件的限制,西藏的矿业发展不具优势,随着青藏铁路的建设开通,西藏的矿业开发将进入一个加快发展时期。 据资料显示,地处全球三个重要的成矿带的西藏,具有很好的成矿条件,截至2005年,西藏已经发现的矿种达101种,发现矿产地1858处,各类物化探异点1300个,探明储量的矿床132个,其中能源矿产25个,金属矿产33个,非金属矿产37个,地热资源4个,矿泉水资源11个;已探明矿床规模达到大型的22个,中型25个,小型48个,矿点37个。这其中铬、铜、铁、硼、黄金等矿产资源,不仅是目前我国短缺的矿种,同时也是今后我国上述矿产的重要后备基地。在已经发现的矿产中,西藏有17种矿产位居全国各省(区、市)

前9位。其中,铬、高温地热、工艺水晶和刚玉储量位居全国首位,铜矿和火山灰储量位居全国第二,菱镁矿储量居全国第三,稀有矿种硼、自然硫和云母储量位居全国第四,砷矿储量居全国第五,陶瓷土储量居第六,石膏储量居第七,泥炭和晶质石磨储量居第八,锑和重晶石储量居全国第九。 由于西藏全面系统的矿产普查尚未开展,特别是具有资源优势的盐湖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的地质工作尚属空白,该区矿产实际资源状况尚不清晰,此外西藏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首先,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和开发水平很低。除少数矿区之外,西藏矿产地质勘查程度低,做过地质工作的矿山不到已发现矿产地的1%。现有开采矿山中也只有15%做过地质工作,仅10%的矿山企业开采的地质储量经过矿产储量部门评估。截至2005年,西藏有探明储量的矿床只有132个,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的矿山企业99个,除罗布萨铬铁矿达到中型之外,全部属于小型矿山。 其次,西藏对矿产开发管理薄弱,多数矿山属于盲目投资建设、盲目开采,采矿方式原始,采矿工艺落后,大多露天开采零星分散矿产,而且只采富矿,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很低。由此导致对环境的严重破坏。西藏总体上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矿产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投入高。 第三,由于受交通、能源制约,许多矿产资源难以开发或开发成本很高。青藏铁路建设将有利于改善藏西北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一江两河”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受西藏经济社会发

西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_基于产权经济理论和关联博弈理论双重视角

西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基于产权经济理论和关联博弈理论双重视角 唐 剑 贾秀兰2 [内容摘要]本文以巴泽尔产权经济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西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 特殊产权属性,指出西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受到破坏的制度经济学根源,并 提出以关联博弈为基础健全社会声誉机制,规范利益博弈强势方的开发行为,基于产 业发展的三大维度原则,构建西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体系。 [关键词]西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经济理论;关联博弈理论 在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环境和宗教习俗的约束下,西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但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藏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资源。由于地理环境因素使西藏地区的行为文化、宗教文化和艺术文化表现出相当的完整性和充分的独特性,这些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行为方式形成了西藏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进入21世纪,西藏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著名旅游目的地。西藏旅游业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六大支柱产业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成为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动力。2006年,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进藏旅客首次突破25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突破27亿元人民币,全区共有2 9万名农牧民参与旅游服务,同比增长49%,人均增收5318元,同比增长153%。[1]近年来,以西藏为目的地主题旅游持续升温,据统计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09年,西藏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40%。旅游开发促进了西藏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项目基金:2009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09XMZ007)阶段性研究成果;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专项基金(10SZY ZJ1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唐 剑(1977 ),男,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成都,610041)。研究方向: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贾秀兰(1956 ),女,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成都,610041),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 理论与现实。

四川省矿产资源概况

四川省矿产资源概况(2008年) 四川是中国西部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内陆大省。东部毗邻重庆;南部连接云南、贵州;西部与西藏接壤;北部与青海、甘肃、陕西交界。地理坐标:东经97°21ˊ~108°28ˊ;北纬26°03ˊ~34°19ˊ。全省东西绵延1 075 km,南北宽921 km,面积48.5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居全国省、市、区的第五位。 四川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属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和横断山脉,大部分地区海拔均在4000m以上;西南部属云贵高原;东部属四川盆地及盆周山地,盆地海拔小于1 000m,盆周山地海拔1000~3000m。省内最高点是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 7556m。 四川被世人誉为“天府之国”,早在4000多年前,巴蜀文化就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繁荣。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国内外人士注目的投资热土。四川省有21个市、州,市辖区43个,县级市14个,县120个,民族 自治县4个。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地震发生在四川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中映秀-北川断裂上。汶川大地震是中国一九四九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地震的强度、烈度都超过了一九七六年的唐山大地震。地震中,四川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财产损失达到8451亿元。受灾严重的德阳、绵阳、广元所有矿山设施损毁严重,全 部停产。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国土资源系统的全体人员视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奋力投入抗震救灾的斗争。灾区的国土资源职工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迅速投入排查搜救幸存人员、疏散安置受灾群众工作。省厅及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冒着不断的余震,对由地震引发可能危及灾区群众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协调无人驾驶飞机开展都汶路航空拍摄和受灾群众安置点地灾危险性评估、组织编制震后恢复重建专项规划等工作。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应 有贡献。 2008年8月30日16时30分,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交界(北纬26.2度,东经101.9度)又发生6.1级地震,震中位于攀枝花市区东南约50公里。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中南段的安宁河断裂带 上。 两次地震对我省生产能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我省经济发 展面临巨大的困难。 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12506.3亿元,在遭受“汶川5.12”大地震的情况下,仍比上年增长9.5%,但增速比上年

2020年高考高三地理专题复习 森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森林资源开发与保护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 ) ①过度放牧②环境污染加剧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④过度农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 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 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3.遥感图像是地物反射特征在图像上的反映,地物在某波段反射率高,则其在遥感图像上的亮度高(图中显示为浅色),反之亮度低(图中显示为深色)。图1是不同波段红树林的遥感图像。图2是红树林反射率曲线。 图2反射率波段与图1遥感图像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丙②—乙③—甲B.①—乙②—丙③—甲 C.①—丙②—甲③—乙D.①—乙②—甲③—丙 湿地的分布受气候、地形、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读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干燥度的折线图(干燥度是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完成下列各题

4. 关于该流域湿地与干燥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干燥度越小,流域湿地总面积越大 B. 干燥度越大,湖泊湿地率越高 C. 沼泽湿地率与干燥度相关性最强 D. 河流湿地受干燥度影响最明显 5. 黄河下游流域的 干燥度主要在1.5~3。有关黄河下游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湿地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上游来水量大小 B. 上游来水量减小使沿海沼泽湿地面积扩大 C.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使河流湿地大幅扩大 D. 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提高湿地率的有效措施 右图为“我国历史时期森林遭破坏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6. 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 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 ②b 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③c 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d 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 图中e 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 ①沙尘暴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台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读“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西藏资源开发问题的文献综述

有关西藏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的文献综述 地理科学学院 谢晓颖 2012013223

1. 前言 1.1 关于西藏地区文化资源开发课题研究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成为重点开发的对象。在西藏地区社会经济特别是西藏旅游产业呈现出持续发展态势的今天,西藏文化成为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一种“文化资本”,有待于从藏民族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民俗风情等多层面进行有效的、合理的综合开发,充分利用西藏文化资源的优势与特色,使之成为西藏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同时,在资源匮乏的今天,不仅自然资源、物质资源需要我们珍惜和节约,文化资源等非物质资源也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介绍 1.2.1 西藏文化资源的内涵 在顾惠雅《关于西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思考》一文中给出了西藏文化资源的内涵,包括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风土人情三个方面。并且总结道:西藏文化资源的内容是丰富的、多元的,不仅仅限于此,伴随今后西藏旅游业发展,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向更深、更广阔的层面发展。文化是民族的标志,文化的民族性是一种文化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内核,也是与其他民族文化相区别的关键标识。西藏文化具有一种独特的异质文化特色;其次,应强烈反映西藏文化的地域性。地域环境是一个民族生存、生活的空间条件,是孕育民族文化的摇篮。西藏文化作为藏民族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深深打上了西藏高原自然环境的烙印,从而才能形成独具魅力的雪域文化这种代表“异域风光”的文化。第三,应透视出西藏文化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西藏文化是藏民族历史的积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正由于西藏文化人文精神的注入使得西藏高原的自然美具有了更深远的意蕴。第四,应集中代表西藏文化的精粹,要具有“精品意识”。它应是西藏文化中最优秀的文化,既体现着藏民族特性,又属于西藏文化的精粹。它体现在藏民族习俗、礼仪、艺术、文学以及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因而开发利用这些文化资源的工作也是涉及方方面面的。这是西藏文化资源的优势所在。 1.2.2.西藏文化资源的两重属性 西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这片世界屋脊上,勤劳、勇敢、智慧的藏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创造出了瑰丽奇特、别具一格的文化。宗教性、神秘性、民族性、原生性、地域性、生态性是西藏文化的标签。 在张薇《西藏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辨析》一文中,总结了西藏文化资源具有的两重属性。一方面,西藏拥有源远流长的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神奇壮美的高原自然生态资源。作

西藏矿产资源

西藏矿产资源: 已探明的矿产达70多种,已探明储量的26种矿产中,有11种的储量分别名列中国的前5位。铬铁矿质量好,品位高达50% 左右,已经探明的远景储量居中国之冠;铜矿的远景储量仅次于江西省。藏东玉龙大型班岩铜矿储量高达600多万吨,世界罕见。锂的远景储量居世界前列。非金属矿石膏居中国第二位;硼砂、菱镁矿、重晶石居中国第三位;砷、白云母、泥炭居中国第四位;陶瓷土居中国第五位。还有食盐、天然碱、芒硝、硫、磷、钾、硅藻土、冰洲石、大理石、刚玉、水晶、玛瑙等多种矿产。 西藏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矿产资源总量潜在价值达6505亿元,具有优越的成矿条件和较低的开发度,有望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 西藏地处世界最大的成矿之--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成矿带的东段, 地质构 造背景十分复杂,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具备寻找国家紧缺矿种和大型、超大型矿产地的地质条件。 截至1999年底,西藏自治区累计发现矿产100种,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36种。按矿种类型分为: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11种,非金属矿产21种, 地热、矿泉水各1种。各类物化探异常1300余个。全区共发现矿产地1891处,有矿产资源储量的矿产地共120处,其中能源(煤、泥炭)矿产地31处;金属(铬、铁、铜、铅、锌、钻、锡、钼、锑、金、银)矿产地34处;非金属(自然硫、硫铁矿、砷、硼、盐、重晶石、菱镁矿、冶金用脉石英、石黑、石膏、石灰岩、粘土、陶瓷土、大理岩、花岗岩、刚玉、水晶、压电水晶、熔炼水晶、云母、火山灰)矿产地55处, 地热、矿泉产地15处。探明储量的矿床132个(勘探6个,详查24个,普查34个, 矿点检查68个),其中能源矿产25个,金属矿产33个,非金属矿产37个,地热资源4个,矿泉水11个,探明的矿产资源上表储量潜在价值1967.61亿元。已探明矿床规模达到大型22个、中型25个、小型48个、矿点37个。 另据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l999年统计,西藏矿产储量在全国排序前九位的有17 种:第一:铬、工艺水晶、刚玉、高温地热;第二:铜、火山灰;第三:菱镁矿;第四: 硼、自然硫、云母;第五:砷;第六:陶瓷土;第七:石膏;第八:泥炭、品质石黑;第九:锑、重晶石、铬、铜、硼、金、锑、高温地热。 截止1999年底,西藏已上矿产储量表的矿产有:铜952.4832万吨(铜金属量);铬(B十C十D)364.5万吨(矿石量);金18688千克;锑39906吨(锑金属量);铁32319.2万吨(矿石);钼242394吨(钼金属量);硫铁矿10.2万吨;煤4332.6 万吨;硼300.6万吨;菱镁矿5709,9万吨;水泥灰岩21939万吨;饰面花岗岩石1473万立方米(矿石);大理石岩1082万立方米(矿石);水泥用粘土993万吨。 通过西藏多年地质矿产工作实践及总结,初步认为西藏存在藏东、喜马拉雅、冈底斯、羌塘等四个大型成矿带。其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十分巨大。铜(钼)、锂等位居世界前列,其中锂储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铬、盐类(盐湖)、地热等矿产资源名列国内前茅;金、多金属、宝(玉)石等也很丰富。具潜在价值的矿种有铁、铅、银、铂、锡、稀有、稀土及治金辅料、化工原料、其它非金属、能源等矿产。其中地热蕴藏量居全国首位,地热显示点有600多处, 著名的羊八井地

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

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 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局 西藏日报20030326第2版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土地总面积120多方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l/8为中国第二次省区。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拥有独特的地理和自然环境,有着极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西藏不仅是我国、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我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全球生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一、西藏的生态环境特征 西藏的生态环境具有鲜明、突出的地方特色,其原始性、多样性、特殊性、地域差异性、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性在我国乃至世界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由于地处高原,我区的生态环境也存在脆弱性、干燥性和不稳定性等劣势。 (一)西藏生态环境的优势 l、西藏生态环境的高原性与特殊性西藏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质历史最年轻和海拔高度最大的特点,是世界上特殊的地理环境单元。由此而形成的特殊的生态与环境的组合体,使得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高原性,产生世界上所没有的许多特殊的优势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为西藏高原特色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 2、西藏生态环境的原始性 西藏幅员辽阔,人口密度低,是我国地广人稀,面积最大的一个地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许多地方迄今仍是人迹罕至的处女地,生态环境处于原始状态;还有不少地方,虽有人类活动,但活动强度小,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生态环境的原始性有利于建设国家级和世界级水平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 3、西藏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西藏地势变化明显,地貌类型多样,自然条件地域差异很大,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和形形色色的生态环境类型,既有从热带到寒带的生态环境类型,又有从低山谷地到高原高山的生态环境类型,同时还有多样性的人工生态环境类型和原始状态下的自然生态环境类型。多样性的生态环境类型为多样性的生态系统类型和多样性生物物种资源的形成与发育提供了非常良好的条件,为西藏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4、西藏特殊自然生态环境与特殊人文环境的融合性。 西藏的高山自然神奇风光与藏传佛教文化艺术和文化胜迹的有机融合,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人合璧的壮丽而又神秘的旅游瑰宝,为建立具有世界水平的旅游圣地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也为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5、西藏生态环境资源的地域差异性 复杂的地形和强烈的地理分异,使西藏生态环境资源(主要为农、林、牧)的地区差异明显。耕地集中在藏中南部地区的河谷地带,而广大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形成了几乎清一色的牧业;东部和东南部山地区是林地集中分布区。这种强烈的生态环境资源的地区反差有利于地区专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在自然分异基础上形成完善的劳动地域分工。这种生态环境资源地域差异性是西藏生产力布局调整和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 此外,作为生态环境资源的高原强光照和强太阳辐射形成有利于植物和作物生长的“热岛效应”,表现为西藏高原温度、积温有效性和太阳有效辐射等比同纬度东部地区相同高度高,其结果有利于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力的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达1.5万kg/hm2,森林平均生长量达4.46m3/hm2·a,这些现象均为其它地区所少见。 上述生态环境上的优势,可以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经济优势,进而促进全区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3第2章第2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3第2章第2节森林的开发和 保护教案 【课标细化】 1.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2.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雨林保护的重要性,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4.通过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和思辨性思维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以区域环境建设为主题,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介绍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对于调节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节学习,旨在让学生理解雨林对全球环境的重要意义和雨林的脆弱性,理解应以全球的、长远的眼光审视雨林目前的严峻形势,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2.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分析雨林环境效益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和思辨性思维。 3.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1.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 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教学难点】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教学方法】 PPT多媒体展示、读图法、启发讨论法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区域发展会对生态环境施加压力,会产生影响区域发展的环境问题。认识和综合治理这些环境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前节课我们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习了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承转)首先我们学习一下世界森林资源的作用及现状。 一、森林资源的作用及现状 1、森林的作用 ⑴经济价值: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⑵生态价值: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具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⑶环保价值: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2、森林资源的现状: ⑴现状:森林资源的急剧减少 ①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大片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②作为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亚马孙热带雨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境内)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也正受到破坏,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⑵森林资源减少(破坏)的危害:导致全球气候失凋、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活动探究)请同学们自主探究P26“活动”: 1.一些沿海低地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道理吗?(有道理。因为森林具有稳定大气成分、吸收CO2 、放出O2的作用,当森林砍伐后,大气中的CO2含量会急剧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强,气温不断升高。两极的冰川在温度升高后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

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基础锂产业跨越发展 ---西藏阿里盐湖锂资源开发项目简介

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基础锂产业跨越发展 ——西藏阿里盐湖锂资源开发项目简介 曾云龚志兴 西藏城投控股西藏国能矿业发展有限公司控制了西藏阿里日土县龙木错、结则茶卡两个盐湖资源,其中锂资源储量排名中国第一,单公司锂资源储量排名全球第三。公司完成了资源勘查、中试实验,目前正在推进以锂资源为主的综合利用开发,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资源特点、优势概述 结则茶卡和龙木错盐湖位于藏北高原阿里地区日土县境内,两湖直线距离70多公里。 1、结则茶卡盐湖。结则茶卡盐湖是一个富锂的碳酸型盐湖,以富含锂为主,钾、硼等多种有价元素共存的盐湖卤水矿床,矿区地势较平坦,湖盆及周边地区海拔标高一般在4500~5500m,湖面海拔标高4524m。结则茶卡盐湖为封闭内流盆地,湖面形状呈北西-南东向展布,长轴最长达16Km,短轴最宽达9Km,地表卤水面积为113.05km2,湖水最大水深接近31m,平均深17.01m,卤水总量为19.66×108m3。结则茶卡盐湖是以锂为主,钾、硼等多种有价元素共存的盐湖卤水矿床,卤水中所含的钾、锂、硼均达到一定的规模,品位已达到工业利用标准。根据盐湖化学分类,其卤水类型为碳酸盐型。该盐湖卤水其pH 平均值为8.11,为弱碱性;矿化度介于117.855g/L~126.450g/L 之间,为低矿化度;总硬度(以CaCO3计)介于36.79g/L~40.97g/L 之

间,属弱碱性~碱性卤水。卤水的平均密度为1.083g/ml。结则茶卡盐湖地表卤水的主要矿物组分为钾,次要的矿物组分为锂和硼。KCl 平均含量为6790mg/L,LiCl 平均含量为1510mg/L,卤水中B2O3平均含量为835mg/L。结则茶卡盐湖资源量(332)估算如下: 湖区面积(km2)组成平均含量(mg/L) 资源量 (t)KCl 6790.0 979.94×104 LiCl 1510.0 230.69×104 113.05×106 B2O3 835.0 161.41×104 结则茶卡盐湖卤水的主要化学组成Mg :Li ≈ 1.15 mg/L g/L 组分 B2O3 LiCl KCl CO3- SO4-2 Ca+2 Mg+2 平均含量835 1510 6790 3.954 1.188 0.006 0.29 2. 龙木错盐湖。龙木错盐湖卤水中硼、锂、钠、钾资源储量分 别为:B2O3:169.545 万吨,LiCl:216.954 万吨, KCl:1859.432 万吨。龙木错盐湖卤水中硼、锂、钠、钾资源储量规模:硼—大型;锂—大型;石盐—中型;钾盐—中型。龙木错盐湖为封闭内流盆地,湖 盆东岸有地表河水流入,附近地下泉水发育,对盐湖有重要补给作用。该湖西部狭窄东部开阔,形如头朝西底朝东的宝葫芦状,东西长18 km,宽3~10 km,总面积100.91 km 2,龙木错盐湖除蕴藏着丰富的 硼矿资源外,其卤水中所含的钾及锂均达到一定的规模,其含量已达 到工业利用标准,根据盐湖化学分类,其卤水水化学类型为硫酸镁亚

萤石矿资源分布情况分析

萤石矿资源分布情况 一、萤石矿资源状况 萤石资源在世界各大洲分布十分普遍。从成矿地质环境来看,环太平洋成矿带的萤石储量最多,约占全球萤石储量一半以上。萤石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国、蒙古、泰国,北美洲的墨西哥、美国、加拿大等地。非洲的南非、肯尼亚和欧洲的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等地也有一定的储量。据1996年《Mineral Cammodity Summaries》报道,1995年世界萤石储量为1.9亿t、储量基础为2.8亿t。 l.08亿吨,居南中国是世界上萤石矿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总保有储量CaF 2 非、墨西哥之后,处世界第3位。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230处,分布于全国25个省(区)。以湖南萤石最多,占全国总储量38.9%;内蒙古、浙江次之,分别占16.7%和16.6%。我国主要萤石矿区有浙江武义,湖南柿竹园、河北江安、江西德安、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贵州大厂等。矿床类型比较齐全,以热液充填型、沉积改造型为主,伟晶岩型等类型不具重要意义。萤石矿主要形成于古生代和中生代,以中生代燕山期为最重要。下图为中国萤石矿资源情况及分布示意图。 二、萤石矿地理分布 我国除上海、天津、西藏、宁夏等省、市、自冶区尚未发现有价值的萤石矿外,其余各省、市、自冶区均有萤石矿分布,现已发现各类萤石矿床、矿点874处(下表)。主要萤石矿床及其储量均分布在我国东部的省、市、自冶区。而大中型萤石矿床又都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华中地区和内蒙古白云鄂博—二连浩特一带。

中国萤石矿分布图 1、东部沿海地区,萤石矿主要产于北东向火山-构造活动带中,北起辽东半岛,经胶东半岛、安徽、浙江、福建,延伸至广东、广西。全长2,000km,宽200km。该范围内已知大型矿床22处,中型矿床28处和众多的小型矿床(点)。如浙江省就有萤石矿床(点)359处,占全国矿床(点)数的41.08%(下表)。 至郑州以南的铁路线两侧。该地区的萤石矿床多数与花岗岩,或者与夕卡岩型钨锡、铅锌硫化物相伴生。目前我国已知与钨锡、铅锌伴生萤石矿床几乎都集中在这一线的南部。如湖南的桃林铅锌硫化物伴生型萤石矿床,柿竹园钨锡多金属伴生型萤石矿床。

范文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练习题及答案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同步试练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完成1—3题 1、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 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提供木材、供应林产 2、交通道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 ①放氧除尘、吸毒杀菌②降噪隔音、减轻污染③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④防风固沙、保持水土⑤划分车道,隔离交通⑥提神醒脑、减少事故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 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C、过滤空气、降低噪声 D、提供动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4、关于现存森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②多分布于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难以通行、开发较晚的地区③亚洲、大洋洲分布最广④部分已变为永久性的农田和牧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森林破坏引发的生态环境效应有: ①全球气候失调②生态环境恶化③臭氧破坏加重④自然灾害频发⑤地震、火山加剧⑥生物多样性锐减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据此完成6—8题 6、热雨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是: A、东南亚地区、刚果河流域、亚马孙河流域 B、东南亚、非洲、南美洲 C、亚欧大陆北部、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 D、太平洋诸岛、西印度群岛、马达加斯加岛 7、“绿色腰带”是指: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林 D、绿色植物 8、热带雨林是: ①地球上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②“地球之肺”③“地球之肾”④最古老的生物群落⑤仅属于当地国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据此完成9—12题 9、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①光合作用强烈②生物循环旺盛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西藏文化资源保护开发

西藏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次仁加措 指导老师黄小丽 摘要:21世纪是文化旅游的世纪,文化因素将成为旅游创意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分析西藏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的现状,提出科学开发利用西藏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培育西藏特色文化旅游市场的策略,促进西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更加繁荣,使得西藏旅游业拥有持久魅力和旺盛生命力。在西藏地区社会经济特别是西藏旅游产业呈现出持续发展态势的今天,西藏文化成为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一种“文化资本”,有待于从藏民族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民俗风情等多层面进行有效的、合理的综合开发,充分利用西藏文化资源的优势与特色,使之成为西藏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 关键词:西藏;文化资源;资源开发:资源保护 文化旅游是游客为实现特殊的文化感受,对旅游地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进行深入体验,从而获得全方位的精神、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类型。文化旅游资源是开展文化旅游的前提和基础,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开发程度成为衡量旅游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文化旅游产业是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真正的文化旅游产业主要是由人文旅游资源所开发出来的,是为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而产生的。它的目的就是提高人们的旅游活动文化品质文化旅游的核心价值在于文化,文化可以提升旅游的品位,主导旅游形象定位。西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民族文化,为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西藏文化旅游资源及分类 西藏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面积120 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 米以上,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高亢的地势、较低的纬度,孕育了西藏高原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及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形成了极具魅力的自然旅游资源;同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勤劳的西藏人民,以坚忍不拔、勇于开拓的民族精神与坚定的信念,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高原文化,为后人留下了众多极富吸引力、极富民族文化内涵的文物古迹园林建筑、宗教设施、民俗风情、文化艺术等,成为西藏旅游产业极其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底,西藏目前可供国内外游客观光旅游的名胜古迹161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布达拉宫、大昭寺),历史文化名城3座(拉萨、江孜、日喀则),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家,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5家,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9家。另外,一年还有14 个风俗各异的民间重大节日。面对内涵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根据文化事象对其进行大体分类,并列举出部分代表性文化吸引物。其主要特性有: (一)民族性 在长期封闭且严酷的自然环境下,西藏先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大自然作斗争,创造了极富民族特色的西藏文化。神秘的藏传佛教、豪放的西藏歌舞、多彩的节日、平顶的碉房民居、奇特的婚葬习俗等无不带着很深的民族印记,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不仅可以让旅游者能够领略到完全不同于自己所在地域的民族风情,而且也能让旅游者感受和认识西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无疑成为西藏文化旅游业赖

西藏自治区矿业权办理流程

西藏自治区矿业权办理流程 2014-12-03 | 作者:国土资源厅矿产开发管理处| 来源: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大中小】【打印】【关闭】 一、审批前置条件及办理所需资料清单 (一)申请探矿权应具备下列准入条件 1.必须符合自治区矿产资源规划、地质勘查规划; 2.必须符合矿业权设置方案; 3.必须服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整合工作的相关要求; 4.探矿权申请人的资金能力必须与申请的勘查矿种,勘查面积和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以提供的银行资金证明为依据,不得低于申请项目勘查实施方案安排的第一勘查年度资金投入额,同时不得低于申请项目勘查实施方案安排的总资金的三分之一。 5.探矿权申请人应是企业法人(在我区注册)或事业单位法人。 探矿权申请人不具备地质勘查资质的,应依法委托具有相应地质勘查资质的勘查单位编制勘查实施方案并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探矿权和勘查单位均不得对勘查项目进行转包 所需资料清单: 1.探矿权申请登记书(附电子报盘); 2.申请的区块范围; 3.勘查单位的资质证书复印件; 4.勘查工作计划、勘查合同或者委托勘查的证明文件; 5.勘查实施方案及附件; 6.勘查项目资金来源证明; 7.申请人营业执照; 8.交通位置图 9.国务院和自治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资料

(二)申请采矿权应具备下列准入条件 1.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西藏自治区产业规划; 2.注册资本金(实缴)应不低于5000万元; 3.经储量管理部门审批的详查以上地质勘查报告; 4.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必须在中型以上; 5.矿区范围无争议; 6.与所建矿山规模相适应的设备和技术人员; 所需资料清单: 1.采矿权申请登记书(附电子报盘) 2.以地形地质图或地质图为底图的矿区范围图; 3.有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专家审查意见; 5.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6.外商投资企业批准书; 7.具有与矿山建设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技术和设备条件的证明材料; 8.申请采矿范围,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划定矿区范围坐标及三者叠合图; 9.国家出资探明矿产地的采矿权登记申请,应提交采矿权价款确认书; 10.采矿权价款处置方面的有关文件(包括企业分期缴纳的承诺书); 11.国土、工信、环保、安监、水利、林业、发改等部门及矿山所在地市政府出具的批复文件; 12.探矿权人申请采矿权的,应提供地质资料汇交等证明材料; 13.登记管理机关规定的其他材料。 二、审批程序、办理时限及负责部门名称

浅谈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浅谈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摘要】西藏民俗文化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厚重的文化内蕴和特有的高原风采深受世人的瞩目和关注。然而在旅游这一产业中,旅游产业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西藏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取得很大成绩。本论文除了介绍了西藏特有的民俗文化之外,还就西藏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做了一些讨论很提出相关意见,希望西藏的民俗文化在开发中必须更新开发理念,使得经济、社会、坏境效益兼得,保护好西藏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及推动西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西藏民俗文化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一文献综述 民俗是生活于某一特定地域的民族或人们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习俗惯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的活动方式。显然,民俗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民俗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几大类别。物质民俗指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方式及相关的习俗礼仪;社会民俗包含家族村社、婚丧嫁娶及人生礼仪等相关内容;精神民俗则以信仰、节日、民间文学和游艺为其代表。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成 考古学和地理学资料表明,青藏高原是人类的故乡之一。至迟在1万至5 万年前,西藏高原便有古人类的活动足迹。发现于藏南定日县苏热、藏北申扎县珠各勒、多格则和各听、阿里日土县扎布等五处地点的达200余件旧石器便是明证。距今四五千年前,西藏各地已普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如果说混沌之初人类之始以至旧石器时代民俗文化的具体情形我们还无从知晓,那么,西藏民俗文化的滥觞则有据可考于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昌都卡若原始村落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一幅西藏远古先民生活的图景。卡若遗址位于西藏东部昌都西南约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知识分享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 案)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石阡民族中学:王明琳 课标要求与分析: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本条“标准”要求:1.以某一区域为实例,分析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所造成的问题,诸如森林、湿地、水资源、草地资源、矿产资源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2.分析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危害。3.针对该区域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有成效的综合治理措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2.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分析雨林环境效益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和思辨性思维 3.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德育目标: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1.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 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教学方法:图示分析法、启发讨论法、活动式、探究式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同学们,你知道森林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哪些作用吗?从同学们的回答可知道,森林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但是目前全球森林资源在急剧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如何合理的开发和保护森林资源,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学习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新课学习: 一、森林资源及其作用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二自然段,思考:森林资源有哪些作用? 学生回答 1、森林资源的作用 师:(投影)森林资源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自然资源,具有经济价值;二是作为环境资源,具有生态效应和环境效应。 投影练习:请说出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植物环境效益。 过渡:森林资源对人类有哪么多的作用,那么同学们知道森林资源都有哪些类型吗? 学生回答。 2、森林资源的分类 师:森林资源按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