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综述

糖尿病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综述
糖尿病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综述

糖尿病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综述

韦淼苏日娜

【摘要】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主要症状为多食、多饮、多尿、消瘦和疲乏无力等 ,甚至伴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 ,易并发心、脑、肾、视网膜及神经系统的慢性进行病变。

糖尿病发病机理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清楚。通常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因素。糖尿病是在遗传易感性基因因子的基础上 ,由于饮食、营养、免疫反应和病毒感染等因素作用而发病 ,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血糖浓度高、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糖尿病4种类型。

目前还没有根治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监测及糖尿病教育5个方面。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关于诱导干细胞分化产生胰岛细胞的研究,为糖尿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l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胰源性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发病机理治疗方法【引言】

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疾病,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就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对近二十年来有关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的研究做一个总结。

Ⅰ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DM1)

1. 发病机理

1.1 遗传因素

对糖尿病病因的遗传因素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具有种族和家族遗传易感性。遗传的不是糖尿病本身 ,而是糖尿病的易感性 ,且在外界因素和体内环境的共同作用下 ,糖尿病才会诱发出来。与Ⅰ型糖尿病发病有关的是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基因 , HLA基因位于人类第 6号染色体断臂上 ,共有 HLA2 A、 B、 C、 D (DR、 DQ、 DP) 6个基因位点HLA2 A、B、 C为Ⅰ 类抗原 ,正常时Ⅰ类抗原基因可在所用有核细胞表面 (包括胰岛素β细胞表面 )表达 ,参与细胞介导免疫。HLA2 D系列为Ⅱ类抗原 ,正常时只在 B淋巴细胞、激活的 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表面表达 ,胰岛β细胞

表面表达与自身免疫发病有关。研究表明[ 1 ]Ⅰ型糖尿病与DQB2 57位氨基酸是否为门冬氨酸以及 DQA2 52是否为精氨酸有关 , 80%~90%的Ⅰ型糖尿病患者中 DQA2 52位精氨酸(Arg + )和 DQB2 57位非门冬氨酸 (ASP2 )有肯定的致病易感作用 , DQA2 DQB S/S2 S 基因型 (即 DQB2 52Arg +纯合子和DQB2 57 ASP2 纯合子 )患病相对风险最高 ,但有地理上和种族间差异。Acton[ 2 ]等对亚拉巴马的非裔美国妇女的研究显示HLA2 B41,DR的升高是Ⅰ 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2 病毒感染

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证明 ,与Ⅰ型糖尿病发病有关的病毒有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腮腺炎病毒、腺病毒及脑、心肌病毒等。

病毒引起 1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有以下 4种方式:

① 病毒通过具有糖尿病易感性个体的胰岛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进入β细胞 ,直接侵袭胰岛β胞 ,胰岛β细胞急性坏死 ,大量破坏 ,继之溶解 ,导致胰岛素分泌缺乏。

②病毒通过具有糖尿病易感性个体的胰岛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进入胰岛β细胞 ,不立即发

病 ,而长期滞留 ,使细胞生长速度减慢 ,寿命缩短 ,胰岛β细胞数量逐渐减少 ,胰岛素分泌缺乏。

③ 病毒经过胰岛β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进入细胞后 ,病毒感染 HLA抗原易感基因 2 自身免疫及细胞因子 ,使胰岛β细胞中胰岛素基因发生突变 ,合成异常胰岛素。

④病毒感染后引起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性破坏。

1.3 化学物质

对胰岛β细胞有毒性的药物和化学物质有四氧嘧啶、链脲佐菌素 ( STZ)戊双咪、苯丙噻二嗪、噻唑利尿酮以及吡啶甲硝苯脲等,均可损伤胰岛β细胞,抑制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

2. 治疗方法

2.1 胰岛素及类似物治疗

Ⅰ型糖尿病起病比较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及时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为了更好地发挥胰岛素的治疗作用,人们在天然胰岛素的基础上进行了生物工程改造,产生了一些效果独特的胰岛素类似物。在胰岛素B链第28位(脯氨酸)采用基因技术替换为天门冬氨酸或赖氨酸,即形成了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Aspart)和优泌乐(Lispro),特点是吸收快,起效快,达峰快,低血糖少,胰岛素耐药少,尤其适合胰岛素泵使用。在人胰岛素B 链29位上接上一个14C的脂肪酸侧链,则是一种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Detemir,这类胰岛素类似物注射一次可以维持24h,药效曲线平稳,可有效地模仿基础胰岛素的分泌,而低血糖的发生率极低,避免了传统的中长效胰岛素释放不稳定,药效峰谷比高,易发生低血糖的问题[3]。

2.2 干细胞治疗[4]

干细胞(stemcell)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可以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的早期未分化细胞。目前多利用胚胎干细胞,优点是具有分化多态性,是显著的长期分化潜能,动物实验已成功将胚胎干细胞诱导为能产生胰岛素的组织,某些成年干细胞,如胰腺导管干细胞也可分化为胰岛细胞。干细胞工程目前亟须解决抗排斥、基因变异、沉默基因激活等一系列重要课题。Ⅱ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M2 )

1. 发病机制

1.1 遗传因素

Ⅱ 型糖尿病的遗传方式与Ⅰ型糖尿病遗传不同 ,不存在特殊的 HLA单型的优势 ,而具有很明显的家族性。一般认为糖尿病Ⅱ 型属于染色体多基因隐性遗传 ,具有基础胰岛素分泌和基础胰岛素敏感性的异常 ,但目前对糖尿病Ⅱ 型与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的相关研究尚未发现肯定的联系。裘卫仙[ 5 ]等用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

I NS基因进行检测 ,发现患者的 I NS基因和正常人及其它患者相比有改变 ,提示胰岛素基因改变可能是Ⅱ型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1.2 肥胖和饮食生活方式

肥胖是Ⅱ型糖尿病的最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 , 40岁以上发病的Ⅱ 型糖尿病约 2 /3患者于发病前体重超重 10% ,女性更为显著。Ponlirolid等[ 6 ]分析了760例肥胖患者 ,发现在肥胖出现的前 10年中, Ⅱ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少于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以后则逐年增加 , 30年后明显高于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从而证明肥胖的持续时间是Ⅱ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肥胖者发生糖尿病主要由于:胰岛素调节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明显降低达 50% ,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氧化、利用障碍;肝糖生成的抑制作用降低 ,游离脂肪酸升高 ,血脂异常;各时相中的血浆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释放面积均显著高于正常 ,胰岛素原和前胰岛素原含量较正常人高 ,伴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与其受体的亲和力降低;胰岛β细胞功能不

足 ,β细胞功能严重缺陷 ,引发Ⅱ型糖尿病

1.3 胰岛素抵抗

DM2的发病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 ,更主要的是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胰岛素抵抗是指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的作用发生抵抗 ,而继发的代偿性胰岛素分泌增多 ,对机体可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和多种病理生理改变 ,成为一些疾病的共同发病基础。现代的胰岛素抵抗概念则泛指胰岛素在周围组织摄取和清除葡萄糖的作用减低[ 7 ]。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是由许多原发的、基因的因素和继发的、环境的因素综合参与的结果[ 8 ]。从性质上可为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从部位上可为肝和外周组织 (肌肉、脂肪等 )抵抗;从环节上可分为受体外抵抗(称为胰岛素敏感性群体 )或受体抵抗 (称为胰岛素反应性群体 )。

具体发病机理有:摄食过多和体力活动过少及肥胖、胰岛素受体异常、胰岛素受体基因改变、胰岛素受体抗体、胰岛素受体后环节障碍、胰岛素反向调节激素水平升高等。胰岛素抵抗在胰岛素合成、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表达以及胰岛素最终生理效应实现的一系列过程中均可发生。

2. 治疗方法

2.1 口服药物治疗

2.1.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肠系膜刷状缘α-葡萄糖苷酶,抑制多糖或双糖转变为单糖,从而延缓糖类物质吸收,降低餐后血糖。这种抑制呈可逆性,并不抑制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故一般不会引起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作为轻、中度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对轻度肝脏损害、心脑血管并发症和老年人比较安全。单独应用于初发者、超重尤其是餐后血糖明显增高者。单独使用不增加体重,不引起低血糖[9]与双胍类合用,不刺激胰岛素(INS)分泌,减轻胰岛素抵抗(IR)。不增加体重;与INS联合应用,可使皮下注射INS与餐后碳水化合物吸收同步化,减少全天血糖波动,使血糖趋于平稳,并减少INS用量20%一40%。

2.1.2 促进胰岛素分泌剂

2.1.2.1 磺脲类降糖药

磺脲类降糖药通过与胰岛B细胞膜磺脲受体结合,关闭B细胞ATP依赖钾通道、导致B 细胞去极化,促进钙离子内流增加,触发胰岛素分泌。刺激胰岛素分泌大约可达2倍,属中等强度降糖药物,对中等强度高血糖(空腹血糖<14mmol/L)用药后可使基础血糖和餐后血糖下降约4—5mmolL。该类药物还能增强与周围组织胰岛素受体的结合、增加肌肉细胞内葡萄糖的转运和糖原合成酶的活性、减少肝糖的产生,有利于改善IR,增加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

该类药物主要用于下列糖尿病患者:①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非肥胖的糖尿病;②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服用双胍类血糖控制不满意,或因胃肠道反应不能耐受.③30—40岁以上;

④无明显肝肾功能不全。

常用磺脲类类药物种类繁多。第三代药物为格列美脲(亚莫利,伊瑞,迪北),是一种新型口服降糖药。其特点是见效快、作用时间长,可控制24小时血糖,lmg每日1次,早餐前服,耐受性好,临床广泛应用,还兼有减少血小板聚集、改善血黏度和微循环作用。产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小,体重增加不明显。

2.1.2.2 新型非磺脲类口服降糖药一氯茴酸(列奈)类药物

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缺陷在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出现较早,而胰岛素分泌的正常模式对于有效控制餐后代谢至关重要。目前的口服降糖药并不能完全能效地控制餐后血糖。氯茴酸一列奈类药物作为一种新的具有特异性作用模式的药物,能够恢复胰岛素分泌的第一时相,从而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同时使患者的进食时间更随意。

氯茴酸(列奈)类药物主要用于饮食和运动不能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等。瑞格列奈(诺和龙)和那格列奈(唐力)是新型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餐前15分钟内服。应用时应注意低血糖、视觉异常、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

2.1.3增加外周葡萄糖利用的药物一双胍类

双胍类药物是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也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对合并高血脂、高血压和高INS血症者尤为适用。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者加用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血糖控制及其它代谢失常,可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酮类和胰岛素联合使用。

此类药主要有苯乙双胍、二甲双胍、丁福明及吡咯苯胍。二甲双胍能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有良好的降糖效果,极少引起乳酸酸中毒,被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是肥胖或高胰岛紊血症的糖尿病患者,已成为首选药物。

2.1.4 胰岛素增敏剂

胰岛素增敏剂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性,主要有噻唑烷酮类(TZDs),也称格列酮类药物。TZDs为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 )的选择性配体,是首个针对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与二甲双胍合用降血糖作用更明显。2型糖尿病患者用磺脲类或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时,加用TZDs可显著降低血糖。餐后服用不影响药物吸收,合并肾功能不全者无需调整剂量(因该药主要经过胆道排泄)。

2.2 胰岛素及类似物治疗

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为了更好地发挥胰岛素的治疗作用,人们在天然胰岛素的基础上进行了生物工程改造,产生了一些效果独特的胰岛素类似物。在胰岛素B链第28位(脯氨酸)采用基因技术替换为天门冬氨酸或赖氨酸,即形成了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Aspart)和优泌乐(Lispro),特点是吸收快,起效快,达峰快,低血糖少,胰岛素耐药少,尤其适合胰岛素泵使用。在人胰岛素B链29位上接上一个14C的脂肪酸侧链,则是一种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Detemir,这类胰岛素类似物注射一次可以维持24h,药效曲线平稳,可有效地模仿基础胰岛素的分泌,而低血糖的发生率极低,避免了传统的中长效胰岛素释放不稳定,药效峰谷比高,易发生低血糖的问题[3]。

2.3 干细胞治疗[4]

干细胞(stemcell)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可以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的早期未分化细胞。目前多利用胚胎干细胞,优点是具有分化多态性,是显著的长期分化潜能,动物实验已成功将胚胎干细胞诱导为能产生胰岛素的组织,某些成年干细胞,如胰腺导管干细胞也可分化为胰岛细胞。干细胞工程目前亟须解决抗排斥、基因变异、沉默基因激活等一系列重要课题。胰源性糖尿病(Type 3c Diabetes Mellitus, T3cDM)

1.发病机理

胰源性糖尿病是指既往无糖尿病史,由于胰腺良恶性疾病引起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的一种特殊类型糖尿病。T3cDM以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 CP )引起者居多,其他导致其发生的胰腺外分泌病变包括创伤、感染、胰腺切除、胰腺肿瘤等。[10]

2.治疗方法

国内外对T3cDM的治疗建议[10],见表1

表1 T3cDM的治疗建议

研究者发表时

主要治疗建议

Andre-Sandberg A.et al 2008[14]胰岛素强化治疗需采取谨慎的态度;酗酒患者不应使用二甲双胍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可增加现有的胃肠道症状;β

细胞受损时磺脲类药物可增加低血糖发生概率;多数患者是

通过饮食和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

Linde J. et al 1977[12]多数患者是通过饮食和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且血糖应控

制于偏高水平,避免严重低血糖。

Lankisch PG. et

al

1993[15]部分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戒酒可增进胰腺内分泌功能。

Wakasugi H. et al 1998[16]由于胰岛素相关的低血糖发生率较高,T3cDM患者的血糖控

制难度较大。

Hedetoft C,et al 2000[17]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可增加胰岛素分泌,降低胰高血糖

素,但不会引起低血糖。

Knop FK,et al 2003[18]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 不会引起低血糖。

Lankisch PG. et al 1987[19]通过饮食和胰岛素控制血糖,倘若血糖为短暂性升高,则使用口服降糖药控制。

Sjoberg RJ. et al 1989[20]胰岛素治疗时低血糖发生风险较大,因此在强化胰岛素治疗

时需采取保守措施。口服药物控制血糖不佳时加用胰岛素,

治疗剂量低于T1DM。

Lankisch PG. et al 2000[21]β细胞受损后磺脲类药物不宜使用,它可增加低血糖发生概率

Choudhuri G. et al 2009[22]T3cDM具有明显的血糖脆性,且低血糖的防治意识薄弱,需采取保守措施治疗。口服药物控制血糖不佳时加用胰岛素,

治疗剂量低于T1DM。

Czako L. et al 2009[23]不推荐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倘若饮食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则

需多重注射胰岛素。

Ivan G. et al 2009[24]调整饮食不能有效控制血糖,需注射胰岛素。密集、保守的

胰岛素治疗可减少低血糖,T3cDM需多学科综合治疗。

郭研.等2009[13]治疗难点在于血糖的不稳定性,治疗上宁可保持相对高血糖

状态。强化胰岛素仍是治疗的首选。

Chen N.et al 2011[25]T3cDM需个体化治疗,在营养治疗的基础上,胰岛素注射仍

是治疗的首选。

Cui Y. et al 2011[11]胰岛素和胰岛素促分泌治疗增加肿瘤发生的可能,而二甲双

胍降低这种可能性。二甲双胍应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必要时

辅助胰岛素控制血糖。

T3cDM的治疗方法可分为营养控制和血糖治疗[10]

2.1.营养控制

每日碳水化合物和能量摄入需依据患者体重和活动量决定。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食,每日至少进食6餐,饮食中需富含纤维素,减少脂肪、饱和脂肪酸、植物油摄入。由于CP 的外分泌功能受损,营养吸收不良,限制能量摄入需采取谨慎的态度。辅以胰酶替代治疗可减少代谢的不稳定性,戒酒可增进胰腺内分泌功能,有助于血糖控制治疗。

2.2.血糖药物控制

部分研究认为[12,14,19],大部分T3cDM可通过饮食、生活相关控制及口服降糖药物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口服降糖药物主要运用对象是轻型、早期病程和一般状态良好的T3cDM 患者[25]。然而胰岛素增敏剂和碳水化合物吸收抑制剂应避免在T3cDM患者应用[14,23],因为T3cDM 的发病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乏为基础,同时并存明显的消化不良。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物也不推荐用于T3cDM患者[14,21,23],因为它可促进胰岛β细胞的过早耗竭。也有研究认为,由于二甲双胍价格便宜、低血糖发生率低、降低胰岛素在糖代谢中的作用和特殊

抗肿瘤作用,应作为T3cDM的一线治疗药物,即便后期需胰岛素辅助控制血糖时,二甲双胍仍可继续服用[11]。国内研究者则进一步提出[13],因CP中酒精嗜好者居多,所以T3cDM患者尽量不选用双胍类药物,以减少乳酸酸中毒的危险。

2.3.胰岛素应用

针对控制饮食而无法稳定血糖的患者,胰岛素注射仍是治疗的首选[13,23,25]。方法是胰岛素的多重应用,即短效胰岛素每天3次和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睡前胰岛素用量通常比T1 DM 少得多,而每天两次的长效胰岛素注射方法并不推荐使用。需要指出的是,鉴于T3cDM患者血糖具有明显的脆性,胰岛素强化需相对保守,使血糖控制于偏高的水平。

强化胰岛素的对象是以依从性良好的患者为主,并需经常监测血糖。Cui[11]建议采取以“改变生活方式+二甲双胍+胰酶替代”为基础的递增式T3cDM治疗方案,若基础治疗后HbA1C>7%,则逐步选用递增方案(表2)。

表2 递增治疗方案

基础方案递增方案1 递增方案2 递增方案3 递增方案4

生活方式改变

二甲双胍胰酶替代生活方式改变

二甲双胍

胰酶替代+噻唑烷

二酮

/α糖苷酶抑制剂

生活方式改变

二甲双胍

胰酶替代+基础胰

岛素

生活方式改变

二甲双胍

胰酶替代+强化胰

岛素

生活方式改变

二甲双胍

胰酶替代+强

胰岛素+辅助

治疗

注:基础方案治疗后仍HbA1C>7%,逐步选用1至4方案治疗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

在怀孕期间首次检测出葡萄糖耐受水平低、血糖浓度高的糖尿病称为妊娠糖尿病。

1.发病机制

有研究[26-29]表明,在不到10%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体内检测到作为Ⅰ型糖尿病的免疫标记(如抗胰岛细胞抗体、谷氨酸脱羧酶65抗体等)。Kousta[30]、Weng[31]、Chen[32]等人的研究发现,1%-5%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体内与糖尿病有关的基因发生突变。绝大部分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受损、肥胖并且伴随胰岛素抵抗,从这方面看,妊娠糖尿病又和Ⅱ型糖尿病相似。然而,也有研究表明[33-35],在妊娠后期表现的胰腺受损其实在妊娠前就出现了,并且持续到分娩后。

综合前人的研究可以看出,妊娠糖尿病的确切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主要争论在于胰岛细胞受损的时期。有的研究支持妊娠期孕妇产生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β细胞分泌量不足以满足机体需要,引发高血糖。然而,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妊娠之前胰岛β细胞就长期受损,只不过在妊娠期间检查时才第一次发现。[36]

对妊娠糖尿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应该建立在对未孕妇女的长期监测基础上,从而确定胰岛细胞受损的时期,以及是否是妊娠引起的胰岛功能紊乱,造成糖尿病。

2.治疗方法

妊娠期不宜口服药物,以免胎儿发育受到影响。合理控制饮食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浓度,糖类食物摄取量应占总热量的35%-40%[37,38]。同时,患者应注意实时监测空腹血糖浓度及饭后血糖浓度,通常来说,血糖浓度应控制在空腹时≤5.3 mmol/l, 饭后1小时≤7.8 mmol/l ,饭后2小时≤ 6.7 mmol/l。血糖浓度过高时,应注射胰岛素使血糖降到正常水平。

【参考文献】

[ 1 ] McCance DR, Hams on RL, CharlesMA, et al . Comparis on of testfor glycated hemoglobin and fasting and t wo hour p1as ma glucoseconcentration as diagmtic methods for diabetes . BMJ, 1994. 308 (9· ) : 13232 -1326.

[ 2 ] Acton R I , Roseman I M, Bell, et al . Genes within the major histo2compati2 bilitv comp lex p redictN I DDM in African American womenin Alabama . Diabetes Care, 1994, 17: 1491.

[ 3 ] Wiseman,Alexamder,Ronald.Current sratus of clinical islet tran splantation:advances an d obstaceles.Cur.pin Endocfiol diabetes,2004,1 1(2):98-103 [ 4 ]杨华章,陈亮.糖尿病的现状与进展.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1):1209-1211 [ 5 ]裘卫仙,尹宛洛,马灵筠,等.非胰胰岛素素依赖型糖尿病家族遗传性与胰岛素基因的实验探讨. 医师进修杂志, 1998, 21 (9) : 4802 481.

[ 6 ]Ponlir olid AE, Galfi L. Duration of obesity is a risk factor for non2insulin2 dependent diabetesmellitus, not for arterial hypertension or for hyperlip idaemia . Acta Diabet ol, 1998, 35 (3) : 30

[ 7 ]廖二元,超楚生.内分泌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1443.

[ 8 ]Hino Y,OgawaW, KasugaM. I nsulin signaling system and mecha2nism of insulin resistance . Nippon Rinsho, 2000, 58 (2) : 2972 303.

[ 9 ]昌玉兰.糖尿病药物治疗新进展.华中医学杂志,2001,25(3):131-132

[10]邓尚新,汪泳,贾红梅,张方信.胰源性糖尿病的治疗进展[J].中华胰腺病杂志,2013,(第

3期)

[11]Cui Y, Andersen DK. Pancreatogenic diabetes: special considerations for

management. Panereatology, 2011,11:279-294.

[12]Linde J,Nilsson LH,Barany FR.Diabetes and hypoglycemia in chronic

pancreatitis.Scand J Gastroenterol,1977,12:369-373.

[13]郭妍,廖专,李兆申.慢性胰腺炎内分泌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中华胰腺病杂志,2008,

9:427-429.

[14]Andren-Sandberg A, Hardt PD. Second Giessen International W orkshop on

Interactions of Exocrine and Endocrine Pancreatic Diseases.Castle of Rauischholzhausen of the Justus—Liebig.university,Giessen(Rauisehholzhausen),Germany.March 7-8,2008.JOP,2008,9:541-575.[15]Lankiseh PG,hr_Happe A,Otto J,et al.Natural course in chronic

pancreatitis.Pain,exoerine and endocrine pancreatic insuficiency and prognosis of the disease.Digestion,1993,54:148—155.

[16]Wakasugi H, Funakoshi A,Iguehi H. Clinical assessment of pancreatic diabetes

caused by chronic panereatitis. J Gastroenterol,1998,33:254-259.

[17]Hedetofl C,Sheikh SP,Larsen S,et al.Effect of glueagon—like peptide

1(7-36)amide in insulin—treated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secondary to chronic panereatitis.Pancreas,2000,20:25_31.

[18]Knop FK, Vilsboll T, Larsen S,et al. No hypoglycemia after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of glucagon·-like peptide--1 in lea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and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secondary to chronic pancreatitis. Diabetes Care,2003,26:2581-2587.

[19]Lankisch PG.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chronic pancreatitis.Digestion,1987,

37:47·55.

[20]Sjoberg RJ,Kidd GS.Pancreatic diabetes mellitus.Diabetes Care,1989,12:

715-724.

[21]Lankisch PG,Nanck M.Diabetes und chronische Pankreatitis:Wann,wie oft und

wie zu therapieren?Dtsch Arztebl,2000,97:A-1894/B-1627/C-151 1.

[22] Choudhuri G,Lakshmi CP,Goel A.Pancreatic diabetes.Trop Gastroenterol,

2009,30:71-75.

[23]Czakò L,Hegyi P,Rakonczay Z Jr,et al.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endocrine and

exocrine pancreas and their clinical relevance.Pancreatology,2009,9:351—359.

[24]Iván G.The principles of the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diabetes.Orv Hetil,2009,

150:273-276.

[25]Chen N,Unnikrishnan IR,Anjana RM,et al.The complex exocrine—endocrine

relationship and secondary diabetes in exocrine pancreatic disorders.J Clin Gastroenterol.2011.45:850—861.

[26] Xiang, A. H. et al. Multiple metabolic defects during late pregnancy in women

at high risk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iabetes 48, 848–854 (1999). [27] Petersen, J. S. et al. GAD65 autoantibodies in women with gestational or 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diagnosed during pregnancy. Diabetologia 39, 1329–1333 (1996).

[28] Catalano, P. M., Tyzbir, E. D. & Sims, E. A. Incid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islet

cell antibodies in women with previous gestational diabetes. Diabetes Care 13, 478–482 (1990).

[29] Mauricio, D. et al. Islet cell antibodies identify a subset of gestational

diabetic women with higher risk of developing diabetes shortly after pregnancy.

Diabetes Nutr. Metab. 5, 237–241 (1992).

[30] Kousta, E. et al. Glucokinase mutations in a phenotypically selected

multiethnic group of women with a history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Diabet. Med.

18, 683–684 (2001).

[31] Weng, J. et al. Screening for MODY mutations, GAD antibodies, and type 1

diabetes–associated HLA genotypes in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Diabetes Care 25, 68–71 (2002).

[32] Chen, Y., Liao, W. X., Roy, A. C., Loganath, A. & Ng, S. C. Mitochondrial gene

mutations i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48, 29–35 (2000).

[33] Catalano, P. M. et al.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during pregnancy in control

subjects and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Am. J. Physiol. 264, E60–E67 (1993).

[34] Catalano, P. M., Huston, L., Amini, S. B. & Kalhan, S. C. Longitudinal changes

in glucose metabolism during pregnancy in obese women with normal glucose tolerance and gestational diabetes. Am. J. Obstet. Gynecol. 180, 903–916 (1999).

[35]Homko, C., Sivan, E., Chen, X., Reece, E. A. & Boden, G. Insulin secretion during

and after pregnancy i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86, 568–573 (2001).

[36] Thomas A. Buchanan, Anny H. Xiang & Kathleen A. Page.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risks and management during and after pregnancy.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8,639-649(2012)

[37] Peterson, C. M. & Jovanovic-Peterson, L. Percentage of carbohydrate and

glycemic response to breakfast, lunch, and dinner in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Diabetes 40 (Suppl. 2), 172–174 (1991).

[38] Clapp, J. F. 3rd. Effect of dietary carbohydrate on the glucose and insulin

response to mixed caloric intake and exercise in both nonpregnant and pregnant women. Diabetes Care 21 (Suppl. 2), B107–B112 (1998).

糖尿病论文综述1

关于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综述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作为一种终生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其基本包括: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应用降糖药物及自我监测5项容,护理指导贯穿于这五项容,成为糖尿病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区护士对社区的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知识宣教、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及日常生活指导等,社区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提高,减少了因疾病而对生活工作的影响,降低了医疗费用,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由此可见社区护士在糖尿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护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终生性疾病;糖尿病;社区护理。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异常综合征。糖尿病为一种终生性疾病,病情漫长。患者面对终生性药物治疗、预防并发症、调整情绪,对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糖尿病可导致多系统损害,特别是眼、肾、神经、心脏以及血管等组织的功能缺陷及衰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己成为威胁群众健康、消耗卫生资源的主要疾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成人糖尿病的发病率由十几年前的1%增长到目前的2.5%,并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死亡率已上升至第3位,仅排在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杀手之一.糖尿病的发病与生活方式和社会富裕程度有关,也与非遗传因素如年龄、肥胖、吸烟、精神压力、缺乏体育锻炼等密切相关, 糖尿病患者大多数适合院外治疗,因此,积极开展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定期进行血糖检查,对糖尿病患者执行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预防各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和国民健康素质,是广大医护工作者的职责.要加强糖尿患者的家庭护理工作,因为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糖尿病的预后与转归.[1] 同时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指导成为糖尿病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糖尿病病理知识

一、什么是糖尿病? 由于胰岛素绝对不足和相对不足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心的内分泌疾病。 糖尿病分为两种:I型和II型。 I型糖尿病:占总数量的5%~10%;特征: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发病人群:多在幼少年,一发现就必须注射直接补充胰岛素不足。 II型糖尿病:占总数90%~95%;特征: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胰岛素抵抗,胰岛素β细胞部分分泌障碍),血糖无法充分地被细胞吸收利用堆积在血液中,血糖变高就形成了II型糖尿病(多发人群45岁左右),II型糖尿病开始并没有特别症状,所以往往被忽视,直到发病后通过偶然发现。 注意:糖尿病人根本不是体内的糖多了,而是胰岛素不够,糖分吸收不了导致高血糖。 二、什么是胰岛素? 胰岛素是一种由人体胰岛β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在人体的十二指肠旁边,有一条长形的器官叫做胰腺,在胰腺中散布着许许多多的细胞群,叫胰岛)。 三、胰岛素作用: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蛋白质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人在进食后,小肠吸收食物中的糖并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这时候人的胰岛马上分泌胰岛素,葡萄糖在胰岛素与受体的情况下,随着血液进入肌体组织细胞中,供细胞吸收利用,同时把多余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储存起来。 当人在空腹的时候胰岛β细胞就分泌胰岛素将储存的糖原和脂肪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给细胞提供营养维持血糖的稳定。 四、糖尿病的诊断 两种检测指标:①血糖检测②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 1.正常的血糖范围:空腹 3.9~6.1毫摩尔 餐后两小时 3.9~7.8毫摩尔 不正常的血糖范围:空腹血糖≥7.0 餐后两小时血糖≥11.1 (注:连续三次测量达到此项标准才能有效反映) 2.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可以检测到120天平均的血糖浓度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3.8%~6.5% 不正常:≥6.5% 五、糖尿病的危害及其症状表现 胰岛素长期的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血液中过量的葡萄糖会逐渐腐蚀全身器官,特别的心脑血管和神经组织的病变。 症状: 1.(分早期症状和后期并发症)合并症 早期:三多一少(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轻)

2型糖尿病文献综述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以及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1],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3]。糖尿病及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所引起的致残性和致死性已成为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第三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5]。由此带来的经济和医疗负担也是日益沉重,已成为全国甚至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现将糖尿病研究的近期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2.1遗传因素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尚未明了,但遗传因素已被确认[6]。目前认为,糖尿病单由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者仅占少数,95%是由遗传、环境、行为多种危险因素共同参与和/或相互作用引起的多因子病。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糖尿病存在家族聚集性[7-8],国外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糖尿病的患病率比无糖尿病家族史者高 3~10倍,如果父母一方患有糖尿病,则子女一生患糖尿病的危险性可达40%,如果父母双方均患病,其子女的发病率高达25%[8]。H Li等[9]研究发现,不具有糖尿病家族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较大并具有较好的胰岛β细胞功能;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与空腹C肽水平较高,而且并发冠心病及高血压的危险高于具有1型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国内沈洪兵等[10]研究表明,先证者家系一级亲属糖尿病的患病率为3.94%,对照组一级亲属为1.09%,相对危险度为3.62。许多资料均显示具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或先证者的家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或患病风险明显增加[11,12]。 2.2年龄因素2型糖尿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增加。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高发年龄为>50岁,其患病率达7%;>60岁达10%,其患病率是20~40岁人群的8~10倍,在欧美各国也类似。在美国,过去常将45岁作为评估糖尿病患病率的分割点,然而最近几年,在30~39岁和40~49岁人群中,其患病率分别增长了70%和40%[12],这可能与近年来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体重增加和缺乏体力活动有关。苏联群等[13]研究也显示,年龄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糖尿病发病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唐晓君等[14]研究显示,年龄每增长10岁,糖尿病患病率增加1.0~2.0倍。因此,中老年人群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是糖尿病防治工作的主要对象。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林善锬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据美国、日本及许多西欧国家统计资料表明,DN已跃升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首位病因,目前在我国DN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由于DN患者机体存在极其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ESRF,往往比其它肾脏疾病治疗更加辣手。因此进一步探索其发病机制,以便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已成为当前糖尿病和肾脏病学界十分热点的课题。 一、肾组织糖代谢紊乱 糖尿病状态下存在肾组织局部糖代谢活跃。高糖可刺激肾组织细胞葡萄糖糖转运主要载体葡萄糖转运子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表达和活性,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而细胞内高糖诱导的各种损伤介质如IGF-1、TGF-b1、PDGF、AngⅡ、糖皮质激素及低氧等反过来有可刺激促进GluT1表达和活性,促进更多的葡萄糖进入细胞内,形成恶性循环。另外,糖尿病状态下尚存在肾组织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目和亲和力增加,导致肾组织糖原储存和葡萄糖利用增加,产生许多中间代谢产物。高糖与这些中间代谢产物可通过非酶糖化、激活的多元醇通路、DAG-PKC途径损害肾脏。 葡萄糖可以在非酶条件下形成Amadori产物,后者再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AGEs损害肾脏机制包括:(1)使肾小球基底膜(GBM)成分交联增多,导致GBM增厚及孔径选择性和电荷选择性丧失,而产生蛋白尿;(2)糖化的血管基质可通过AGEs捕获渗出血管外的可溶性血浆蛋白如LDL,致富含胆固醇性LDL在局部堆积,促进动脉硬化;(3)使醛糖还原酶(AR)糖化,其活性增加,参与多元醇途径的活化;LDL糖化后则清除减少,致血浆中LDL浓度升高,渗入血管壁,促进血管并发症发生;(4)通过AGEs与细胞上特异性受体(RAGE)结合激活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随后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细胞介质如IL-1、TNF1、TGFb、PDGF等,引起组织损伤。此外,AGEs与RAGE结合后还会导致细胞氧化增加,产生大量氧自由基,而激活NFkB,后者可诱导ET-1及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VCAM-1)等表达。此外,在体外培养的系膜上Amadori修饰的白蛋白不仅能诱导TGFb1基因和蛋白表达,亦能上调TGFbⅡ型受体功能,因而促进ECM蛋白表达。 当血糖持续升高超过了糖原合成和葡萄糖氧化能力时,可激活肾小球系膜细胞、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及内髓质集合管细胞AR基因中葡萄糖反应元件(GLRES)及渗透压反应元件(ORE),从而激活AR。葡萄糖在AR作用下转变为山梨醇,然后在山梨醇脱氢酶作用下转变为果糖。由于山梨醇不易透过细胞膜而果糖又很

糖尿病发病机理 (1)

糖尿病发病机理 来源:未知网站编辑:ximei 出稿时间:2010-08-23 点击:1444 糖尿病是人们经常谈论的重症,糖尿病人更是因为此病而苦恼。但是,对于糖尿病大家又了解多少呢?是否知道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什么?下面就为大家讲解糖尿病发病机理,帮助大家了解糖尿病。 糖尿病无论I型或Ⅱ型均由遗传因素决定,与感染、肥胖等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胰岛素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发病。 目前提出I型糖尿病发病机理的自身免疫学说:环境因素如病毒和/或化学毒素作用于I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者(携带与I型糖尿病发病有关的HLA相关抗原,如HLA-DR3/DR4、ICA、IAA等I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标志的个体),使其胰岛B细胞表面异常地表达HLA-DR抗原,导致胰岛B细胞表面自身抗原结构的改变,引起T淋马细胞的自身激活。如抑制性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或活性减低,即可诱发细胞的自身免疫过程,早期有胰岛素属感染性或中毒性反应,后期继以免疫反就。I型糖尿病常因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损害或完全缺如,导致内源胰岛素的产量减少或消失。 Ⅱ型糖尿病(NIDDM)病人胰岛素细胞损害轻,甚而增生,所以胰岛素的分泌是正常或升高的,但经糖刺激后,与相应体

重的非糖尿病病人相比,胰岛素分泌是低的.表达了胰岛素细胞分泌功能的潜在不足,即胰岛素活性的相对不足.特别见于Ⅱ型糖尿病中的肥胖和超重者,表达出高胰岛素血症,这是因为长期高血糖刺激病人的B细胞分泌过多的胰岛素。 其次是胰升血糖素活性相对或绝对过多,但这种情况仅见于胰岛素缺乏较严重的病人,或控制甚差的酮症酸中毒病人,若应用足够胰岛素时,胰升血糖素受抑制,因而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胰岛素的缺乏。 以上就是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仅供大家参考,加深对糖尿病的了解 I型糖尿病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I型糖尿病 英文名称:diabetes mellitus type I 定义:即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毒物等因素诱发机体产生异常自身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导致胰岛β细胞损伤,胰岛素分泌减少,多数患者体内可检出抗胰岛β细胞抗体。 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免疫病理、临床免疫(二级学科);自身免疫病(三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目录 I型糖尿病

[实用参考]关于糖尿病的综述论文

糖尿病诊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姓名:罗文德班级:预防5班学号:132********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血糖失控高出正常水平所造成的全身性进行性疾病,并发症多且严重。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及人口寿命的延长,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严重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强度的减低,人群平均寿命延长,应激状态增多,以及糖尿病检测手段的改进,与世界各国一样,糖尿病患病率在逐渐上升,糖尿病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影响日趋严重。我国虽属世界上糖尿病低患病率国家,但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已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增加速度惊人。本论文通过日常学习以及相关资料的研究来了解一些有关糖尿病问题,并从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病症特点、简单的诊疗手段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得出一些结论,从而总结出对人们有益的经验和意见,能缓解糖尿病患者的增长速度。 【关键词】糖尿病;机理;特点;诊疗;预防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2亿人,我国患者人群居世界第二,1994年就已达20RR万。1998年5月发表的《1998年世界卫生报告》,到了2025年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3亿人之多。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2%,且以每年0.1%的速度递增。未来50年内糖尿病仍将是中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在我国总体情况是“三高”“三低”,即患病率高、并发症患病率高、医疗费用高,确诊率低、科学治疗低、接受了糖尿病治疗的患者达标率低。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目前我国专业糖尿病治疗机构、人员和设备等资源不足,无法与日益增长的糖尿病患者人数相适应,致使中国整体糖尿病诊治率还相对较低。第二,许多公众和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认识不足,在

糖尿病模型综述

糖尿病模型综述 糖尿病动物模型及中药治疗概况 第一部分糖尿病的动物模型 在介绍糖尿病的动物模型之前,首先简要说明一下糖尿病的分型[1]。糖尿病是一类由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异质性的慢性高血糖症及其并发症所组成的综合征,并非单一病因所引起的单一疾病。糖尿病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和其它特异性糖尿病。Ⅰ型糖尿病即胰岛β细胞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性缺乏,以往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青年发病型糖尿病,本型病因及发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受到细胞介导性自身免疫性破坏。Ⅱ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抵抗并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以往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成年发病型糖尿病,常伴有明显的遗传因素,但遗传机制尚未阐明。其它特异性糖尿病包括,β细胞功能的基因缺陷、胰岛素作用的基因缺陷、胰腺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敏学制剂所致的糖尿病、感染、非常见型免疫介导性糖尿病以及有时并发糖尿病的其它遗传综合症。 下面我将按照糖尿病的分型,介绍相应的糖尿病动物模型。 一、Ⅰ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一)手术方法(胰腺切除法[2]) 是最早的糖尿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1890年,Mehring和Minkowski报道,在切除狗胰腺后,出现多尿,多饮,多食和严重的糖尿现象。一般选用较大的实验动物,如狗和家兔等,其次用大鼠。全部切除胰腺,可制成无胰性糖尿病动物模型,需补充外源性胰酶。全部切除胰腺,除可引起高血糖外,并可致酮症酸中毒和死亡,故一般主张切除75%~90%的胰。 (二)化学药物特异性破坏胰岛β细胞 1.四氧嘧啶(alloxan)四氧嘧啶产生超氧自由基而破坏β细胞,导致胰岛素合成减少,胰岛素缺乏。其作用可能与干扰锌的代谢有关。豚鼠具有抗药性。四氧嘧啶引起的血糖反应分三个时相,开始血糖升高,持续约2h,继而因β细胞残存的胰岛素释放引起低血糖约6h,12h后开始持久的高血糖。 ⑴小鼠给药剂量因给药途径不同而异(均需临用前配) 200mg/kg(ip) ,85-100 mg/ kg(iv)。四氧嘧啶制备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影响因素很多。王柳萍等[3] 观察四氧嘧啶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小鼠体重对糖尿病小鼠血糖、死亡率、转阴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随剂量的增加,小鼠死亡率增高;小鼠体重增加,死亡率亦增高;静脉注射成模率比腹腔注射高;同等剂量分次给药,死亡率、转阴率均降低,认为四氧嘧啶以同等剂量分次给药小鼠糖尿病成模率高。黄敏等[4] 通过ip四氧嘧啶(ALX)建立速发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观察不同禁食时间对ALX糖尿病小鼠模型的血清胰岛素和血糖的影响,结果表明ALX糖尿病小鼠造模的最佳时间为禁食12、18h后造模,禁食18h糖尿病小鼠模型组为最好。但陈建国等[5]观察各种因素对四氧嘧啶制备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氧嘧啶致小鼠高血糖模型最佳条件为:四氧嘧啶腹腔注射剂量为200mg/Kg,给药前小鼠禁食16h,选雌性小鼠更佳,选造模后第3天血糖值在15~30mmol/l小鼠为造模成功小鼠为宜。 ⑵大鼠Alloxan糖尿病大鼠是研究糖尿病治疗药物疗效的常用动物模型。但是,Alloxan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制备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饲料成分、给药次数、给药剂量、动物体重、个体差异等,如不能很好地控制这些因素,就会造成动物死亡率、转阴率高,以致模型的成功率降低,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何学令等[6]观察四氧嘧啶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所需的最低剂量和不同给药途径对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四氧嘧啶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静脉给药优于腹腔给药;用四氧嘧啶以静脉给药方法成功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未禁食情况下需剂量≥40mg/kg。艾静等[7] 探讨四氧嘧啶致Wistar大鼠高血糖模型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参加人员签到: 糖尿病得有关知识 一.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传统学说认为与以下因 素有关: 1、遗传因素 举世公认,糖尿病就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 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Ⅰ型得病因中遗传因素得重要性为50%,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得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 2、精神因素 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确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得作用,认为伴随着精神得紧张、情绪得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得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3、肥胖因素 目前认为肥胖就是糖尿病得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得成年糖尿病患 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得程度与糖尿病得发病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得比例也在改变。自25岁至7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体重得47%减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系老年人,特别就是肥胖多脂肪得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得主要原因之一。 4、长期摄食过多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得胰岛素β细胞负担过重, 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得概念。 5、感染 幼年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显著关系,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仅可以使隐形糖尿病得以外显。 6、妊娠 有关专家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得发病有关,多次妊娠易使遗传因素转弱诱发糖尿病。 7、基因因素 目前科学认为糖尿病就是由几种基因受损所造成得:Ⅰ型糖尿病—-—人类第六 对染色体短臂上得HLA-D基因损伤;Ⅱ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与线粒体基因损伤。总之,不管哪种类型得糖尿病,也不论就是因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进展

2012年12月第9卷第36期 ·综述· 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 )是糖尿病(DM )特发性全身微血管病变的肾脏表现,是DM 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亦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因此探讨DN 的发生机制显示出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其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而病理学上则为肾小球肥大,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基质增宽,终致肾小球硬化、纤维化[1]。DN 发生机制甚为复杂,至今尚未阐明,可能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DN 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将其机制综述并归纳如下: 1遗传因素 有研究发现,DN 的发生显示出家庭聚集现象,但其发病率因种族差别而差异显著,而且并不是所有DM 都会发生DN ,因此,遗传因素在决定DN 易感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研读文献发现,近年来与此有关的研究集中在与钠调节相关的基因及作用于血管调节的基因,如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的基因[2],在近期一个大型荟萃分析中表明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基因的插入/缺失多态性与DN 的发生具有相关性。2血流动力学改变 肾小球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改变被公认为发生的始动因素。糖代谢紊乱能导致血管紧张素Ⅱ、ACE 、内皮素(ET )和一氧化氮(NO )等的活性改变,而上述因子活性的增强可使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入量增加,同时出球小动脉扩张不明显,进而引发肾小球内高滤过。久之肾脏 的高滤过、高灌注和肾小球内高压的“三高”状态致使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系膜区增宽及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的发生。此外,血流动力学改变过程中机械力以及剪切力的产生可能对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造成损害,进而滤过屏障受到破坏,蛋白质漏出增加[3],这亦是血流动力学改变引发DN 的可能机制之一。 3糖代谢异常 3.1糖基化终产物(AGEs ) 长期高血糖使AGEs 产生增多,进而促成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生和基底膜增厚,并同时促进反应性氧簇(ROS )产生,参与氧化应激,加速DN 的进展[4]。3.2多元醇旁路代谢激活 持续的高血糖状态可使醛糖还原酶激活,将葡萄糖转换为山梨醇和果糖,上述二者的积聚引致细胞内渗透压增加,伴细胞肿胀及受损,直接影响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5]。3.3蛋白激酶C 高血糖使二脂酰甘油生成增加,激活蛋白激酶C ,诱导ROS 合成,使细胞黏附因子在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的表达增加,促进白细胞在肾小球处聚集,加速肾小球损伤[6]。同时,肾脏的高滤过、高灌注和肾小球内高压的“三高”状态还使得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3.4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与DM 的许多并发症诸如DN 、DM 视网膜病变密切相关[7-8]。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诱导ROS 产生过多,进而促进肾组织的氧化应激状态形成,并借助多种途径参与肾组织损害,如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基质重构、间质纤维化以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赵大鹏1隋艳波2栾仲秋1金娟2谢宁3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黑龙江哈尔滨150040;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糖尿病肾病(DN )在我国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DN 是糖尿病(DM )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DN 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因素、糖代谢紊乱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细胞因子,炎症等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本文就DN 发病机制予以综述。[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综述[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2)12(c )-0047-02 Advance research on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ZHAO Dapeng 1SUI Yanbo 2LUAN Zhongqiu 1JIN Juan 2XIE Ning 3 1.Department of Nephrology,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ilongjiang Province,Harbin 150040,China; 2.Department of Cardiology,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ilongjiang Province,Harbin 150040,China; 3.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i -longjiang Province,Harbin 150040,China [Abstract]Diabetic nephropathy which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a's secondary glomerulonephritis has become one of a worldwide problem to be solved.Diabetic nephropathy is not only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dia -betes,but also the important reason leading to end-stage renal failure.The pathogenesis of DN is complex,including genet -ic factors,sugar metabolic disorders,hemodynamic changes,cell factor,inflammation and so on.This paper will review the pathogenesis of DN. [Key words]Diabetic nephropathy;Pathogenesis;Review [基金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立项项目(项目编号:Z2010036)。 47

糖尿病综述

糖尿病综述 摘要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引起。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及人口寿命的延长,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严重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本论文通过日常学习以及相关资料的研究来了解一些有关糖尿病问题,并从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病症特点、简单的诊疗手段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得出一些结论,从而总结出对人们有益的经验和意见,能缓解糖尿病患者的增长速度。 关键词:糖尿病机理特点诊疗预防 正文: 一、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二、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并存在显著遗传异质性。除少数患者是由于单基因突变所致外,大部分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患者是多基因及环境因子共同参与及相互作用引起的多因子病(也称为复杂病)。 三、糖尿病的病症特点 1、糖尿病早期症状糖尿病早期症状,初期有隐匿性,约10%~30%的患者无明显糖尿病早期症状,但仍有一些先兆表现。许多患者经常伴有口渴、口干、口粘、口内有炽热感,或口腔粘膜出现瘀斑、瘀点、水肿等糖尿病早期症状;有的病人舌体上可见黄斑瘤样的小结节,或牙龈肿痛、出血,牙周袋影响牙齿松动等糖尿病早期症状。叩痛,X 线检查可见牙槽骨吸收现象。 2、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1)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 4)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与 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DN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其中涉及遗传、 糖脂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由此所致的非酶糖基化、多元醇通路激活、 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的释放等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本文简述了DN发病机制的 研究进展。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2- 0038-0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微血管病变导致的肾小球硬化,又称DM 肾小球硬化症,病理改变为肾小球肥大、细胞外基质积聚、基底膜增厚,导致弥 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衰竭。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遗传 易感性与高血糖交互作用被认为是DN发生的启动因素,血流动力学改变、炎症 介质、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环节参与其发生。现结合国内外资料,就近年来对DN 的发病机制研究综述如下。 1 遗传易感性 DM导致DN发生所需的时间并不与血糖、血压等控制情况成正比关系,基因 型是决定DM易感性及DN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1]。研究表明:糖尿病的易感基 因为7q21.3,10p15.3,14q23.1和18q22.3[2]。同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醛糖还原酶(AR)基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MTH2FR)基因及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等的多态性都 与DN关系密切。作为多基因病,DN的发病常依赖于多个基因的共同参与及环境 的影响,上诉发现表明DN的发生常涉及如下机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脂代谢系统、基质代谢有关系统和炎症介质等。 2 糖代谢紊乱 DN的发生、发展除了与遗传有关外,高血糖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均显示严格控制血糖可显著降低发生DN的危险性[3]。糖代谢异常引起DN主 要是通过多元醇通路、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的激活,以及蛋白糖基 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的形成。 2.1 多元醇通路 AR是多元醇代谢途径的限速酶,与DN有着密切的关系。高血糖状况下,肾脏 组织细胞内的葡萄糖水平不受胰岛素调控而与血糖平行,细胞内高浓度葡萄糖激活AR,使得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和转化能力增强,Na-K-ATP酶的活性下降及细胞损害,氧自由基活性增加,干扰细胞代谢。 2.2 蛋白激酶C PKC的活化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所涉及的主要途径的共同点。高糖直接增 加PKC活性的表达,PKC通过发挥其在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关键酶的作用,实现改 变GBM结构,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ECM合成增加;加速肾小球损伤。抑制PKC的活性可以延缓或阻止DN的发生发展。 2.3 糖基化终末产物 持续高血糖状态下,蛋白质、脂类和氨基酸的还原糖和游离氨基之间发生的非 酶促反应可生成AGEs。AGEs能促使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和释放ECM成分,减少其在体内见解,损伤滤过膜,改变基底膜结构。此外,AGEs与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中医解释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中医解释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目前普遍西医认为糖尿病是复合病因所致的综合征,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环境因素、胰岛素拮抗激素等有关。从中医角度来讲是由于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 中医解释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1、情志失调、肝气郁结。 由于长期的情志不舒,郁滞生热,化燥伤阴;或因暴怒,导致肝失条达;气机阻滞,也可生热化燥,并可消烁肺胃的阴津,导致肺胃燥热,而发生口渴多饮,消谷善饥。阴虚燥热日久,必然导致气阴两虚。阴损及阳而出现气虚阳微现象,由于肺、胃、肾三经阴气虚,阳气被遏而出现的阴阳两虚病证。 2、素体阴虚。 导致素体阴虚的原因有:①先天不足:《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是指在母体胎养不足所致。②后天损耗过度:如毒邪侵害,损耗阴津。③化源不足:如化生阴津的脏腑受损,阴精无从化生,如《外台秘要·消渴门》说:“消渴者,原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每发即小便至甜。”④脏腑之间阴阳关系失调,终致阴损过多,阳必偏盛,阳太盛则致“消”。 3、饮食不节、形体肥胖。 ①长期过食甘美厚味,使脾的运化功能损伤,胃中积滞,蕴热化燥,伤阴耗津,更使胃中燥热,消谷善饥加重。②因胖人多痰,痰阻化热,也能耗损阴津,阴津不足又能化生燥热,燥热复必伤阴。如此恶性循环而发生消渴病。 4、外感六淫,毒邪侵害。外感六淫,燥火风热毒邪内侵散膏(胰腺),旁及脏腑,化燥伤津,亦可发生消渴病。外感三消即外感六淫,毒邪侵害所引起的消渴病。 温馨提示: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变化,糖尿病正在日趋年轻化,逐渐走入白领阶层,研究表明,30岁左右的糖尿病患病率达到4-5%,其中男性高于女性。因此白领人群在以后的生活中应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多做运动、少吃零食,病情稳定后更要注重定期检查。 【参考文献:《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年第1期《中国临床康复》2003第18期】

糖尿病的并发症综述

文献综述综合报告 研究课题:糖尿病的并发症综述 班级:2016级中药二班 史妩霜2016140849 (学号): 银2016140847 指导教师:田柳 完成时间:2017 年12 月20日

文献综述综合报告选题申报表 完成说明: 1、题目属性,请在“自选”或“参考题名”前打。 2. 课题分工包括:(1)课题分析,课题负责人;(2)检索文献,资料分析;(3)纸笔写作,课题报告。请按每位同学的实际工作分工进行填写。 2.检索资源选择必须包括: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实体图书馆;国外文献数据库资源可选作。 3.各种类型检索途径的检索结果呈现不少于3项。对于报告资料来源重点检索途径(例如万方数据库)的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要重点表达。 4.文献综述是在大量搜集和阅读原始文献的基础上,经分析对比、归纳,综合论述有关主题的文献资料而撰写成的论文。文献综述不能是简单的文献资料堆砌。文献综述部分不少于2000字。 5.“2.1 选择检索工具”中的“文献类型”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图书、视频资料、期刊、会议论文等。

目录 1.课题分析...................................................................................................................... . 2检索策略...................................................................................................................... . 2.1 选择检索工具................................................................................................. . 2.2 选择检索词..................................................................................................... . 3. 检索步骤、检索结果及其评价................................................................................ . 3.1 万方数据库....................................................................................................... . 3.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 . 3.3维普网................................................................................................................ . 3.4丁香园............................................................................................................... . 3.5 医学论坛网....................................................................................................... . 4.文献综述...................................................................................................................... . 5.参考文献...................................................................................................................... . 6.自我总结评价.. (14)

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糖尿病发病机理 摘要糖尿病定义 糖尿病特征 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发病机理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 DM)是目前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认识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合并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为特征的综合征。主要症状为多食、多饮、多尿、烦渴、善饥、消瘦和疲乏无力等,甚至伴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易并发心、脑、肾、视网膜及神经系统的慢性进行病变。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9年将糖尿病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4个部分。糖尿病是在遗传易感性基因因子的基础上,由于饮食、营养、免疫反应和病毒感染等因素作用下而发病,目前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通常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发生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1Ⅰ型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111遗传因素对糖尿病病因的遗传因素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具有种族和家族遗传易感性。Ⅰ型糖尿病的病因不明,其中遗传因素的作用是肯定的,但遗传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的易感性,且在外界因素和体内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糖尿病才会诱发出来。与Ⅰ型糖尿病发病有关的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 HLA基因位于人类第6号染色体断臂上,共有HLA2 A、B、C、D (DR、DQ、DP) 6个基因位点HLA2 A、B、C为Ⅰ类抗原,正常时Ⅰ类抗原基因可在所用有核细胞表面(包括胰岛素β细胞表面)表达,参与细胞介导免疫。HLA2 D系列为Ⅱ类抗原,正常时只在B淋巴细胞、激活的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表面表达,胰岛β细胞 表面表达与自身免疫发病有关。研究表明[ 1 ]Ⅰ型糖尿病与DQB2 57位氨基酸是否为门冬氨酸以及DQA2 52是否为精氨酸有关, 80%~90%的Ⅰ型糖尿病患者中DQA2 52位精氨酸(Arg + )和DQB2 57位非门冬氨酸(ASP2 )有肯定的致病易感作用, DQA2 DQB S/S2 S基因型(即DQB2 52Arg +纯合子和DQB2 57 ASP2 纯合子)患病相对风险最高,但有地理上和种族间差异。Act on[ 2 ] 等对亚拉巴马的非裔美国妇女的研究显示HLA2 B41,DR的升高是Ⅰ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12病毒感染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证明,与Ⅰ型糖尿病发病有关的病毒有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腮腺炎病毒、腺病毒及脑、心肌病毒等。病毒引起1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有以下4种方式: ①病毒通过具有糖尿病易感性个体的胰岛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进入β细胞,直接侵袭胰岛β胞,胰岛β细胞急性坏死,大量破坏,继之溶解,导致胰岛素分泌缺乏。②病毒通过具有糖尿病易感性个体的胰岛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进入胰岛β细胞,不立即发病,而长期滞留,使细胞生长速度减慢,寿命缩短,胰岛β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胰岛素分泌缺乏。③病毒经过胰岛β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进入细胞后,病毒感染HLA抗原易感基因 2 自身免疫及细胞因子,使胰岛β细胞中胰岛素基因发生突变,合成异常胰岛素。④病毒感染后引起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性破坏。 113化学物质对胰岛β细胞有毒性的药物和化学物质有四氧嘧啶、链脲佐菌素( STZ)戊双咪、苯丙噻二嗪、噻唑利尿酮以及吡啶甲硝苯脲等均可损伤胰岛β细胞,抑制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 2Ⅱ型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11遗传因素Ⅱ型糖尿病的遗传方式与Ⅰ型糖尿病遗传不同,不存在特殊的HLA单型的优势,而具有很明显的家族性。一般认为糖尿病Ⅱ型属于染色体多基因隐性遗传,具有基础胰岛素分泌和基础胰岛素敏感性的异常,但目前对糖尿病Ⅱ型与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的相关研究尚未发现肯定的联系。裘卫仙[ 3 ]等用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I NS基因进行检测,发现患者的I NS基因和正常人及其它患者相比有改变,提示胰岛素基因改变可能是Ⅱ型

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_综述_张启新

CME CLINICAL PRACTICE/CME 临床实践 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综述) 张启新(天津市小白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00000) ZHANG Qi-xin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病,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除使用药物外,尚需多方面配合。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目前国内外都在探索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最佳模式。糖尿病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让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基本知识,自觉进行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监测病情,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对策,是长期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措施。从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需求、作用、模式、内容、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与分析,研究它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存在的问题。目前,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上,仍没有一种公认的、可行的健康教育模式,临床上仍以笼统的卫生宣教为主要方式,但实际上患者接受了多少,是否达到了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则无法评价和衡量。因此,探讨一种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6763(2012)03-0059-04 DOI:10.3969/J.ISSN.1004-6763.2012.03.02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由内分泌系统代谢障碍引起的慢性终身疾病,长期患糖尿病可导致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多种系统的慢性损害,且该病在社区居民中存在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高三低”现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4 000万,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20%。IDF推荐的治疗方法是综合疗法,包括健康教育、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5个方面。糖尿病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被公认是其治疗成败的关键[1]。现将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有关进展综述如下。 1 糖尿病健康教育需求 纪芳[2]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最渴望了解饮食、治疗方法和效果、用药方法及调整、疾病控制情况、定期复查的时间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与指导,而大多数患者在心理因素 对糖尿病的影响和自我护理及监测等方面未引起重视。健康教育方式需求中,最受患者欢迎的是医务人员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而最乐意接受的联系方式是医护家访和电话咨询。大约78.68%的患者希望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病因、危险因素、治疗效果及可能发生的情况。75.33%的患者不满足于症状的控制,更注重疾病预后及生命质量,84%的患者除 作者简介:张启新(1973-),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社区预防医学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