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总结)

简答题总结

注意:一个★代表到目前为止考过一次

1、★★★★简述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原则。

(1)树立自信、自重与自尊的行为模范;

(2)以成功的经验激励学生的积极自我意识;

(3)尊重学生的理智与情感,防止不当的褒贬;

(4)提出明确与合理的要求,关心学生的学习成败,期望应成为对学生潜能的挑战。

2、★★★★★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

(1)价值性标准

(2)可能性标

(3)准低耗性标

(4)丰富性标准

(5)就高性标准

3、★★★★简述奥苏贝尔对有意义学习条件的认识。

答: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学习材料必须要具备逻辑意义;

(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

(3).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4、★★★教学的心理功能:

(1)教学目标的启动功能。

(2)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

(3)教学目标的激励功能

(4)教学目标的聚合功能。

5、★★★人本主义的教学原则有:

(1).教学更注重于情感发展而不是知识的获得;

(2).强调发展自我观念;

(3).强调交往;

(4).强调发展价值观。

6、★★★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有四个,分别如下:

(1).分析教学对象;

(2).制定教学目标;

(3).选用教学方法;

(4).开展教学评价。

7、★★★简述布鲁纳对发现学习条件的认识。

(1)学生方面的条件,要求学生有知识与经验的储备,能够进行选择性思维,具有发现的动机和态度;

(2)教师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教学指导水平;

(3)教材方面,必须把原发现过程改编成适合于学生在课堂上再发现的过程。

8、★★★加涅关于指导学习的观点对我们有何启发.

加涅的观点:

1)教学就是要大量有组织的系统化的知识;

2)教思维方法,必须通过大量有组织的知识学习才能培养能力;

3)教学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指导,沿着规定的程序进行。

9、★★简述布鲁姆关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分类标准。

答: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布鲁姆)(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情意领域的教学目标(柯拉斯沃)(接受、反应、评价、组织、价值的性格化)

心因动作的教学目标(齐卜勒)(整个身体的运动、协调细致的动作、非语言交流、语言行为)

10、★★★★克服遗忘的传统策略

(1)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

(2)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

(3)提倡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

(4)复习。

(5)过度学习。

(6)记忆术。

11、★★应该如何理解学习现象。

12、★★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发展发散思维;

(2)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技巧;

(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

(4)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13、★★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

5)年龄特征,

6)智力水平

14、★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基本学习规律是什么?

(1)准备律;

(2)练习律(应用律、失用律);

(3)效果律

15、★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遗忘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用无意义音节为材料进行有关保持进程的研究,发现并绘制了第一个保持曲线,或称为遗忘曲线,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现快后慢”的规律,它对课堂教学,特别是对复习的组织意义深远。

16、★学生学习的特点

(1)间接性学习为主,直接性学习为辅。

(2)组织计划性。

(3)有效性。

(4)年龄差异性。

(5)学生学习的面向未来特性。

17、★简述因材施教的运用原则。

1)正确的对待方式;

(2)正确的态度;

(3)积极的评价;

(4)主动的操作。因材施教的策略:1)能力分班活分组2)跳级3留级4复式教学

(5)程序教学

18、★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

首先,学校应该鼓励学生们发现他们自己的猜测的价值和改进的可能性,发现他们在探讨一个问题过程中的可用性。

学校的第二个主要目标,应该是发展学生们运用“思想是解答问题的信心。

教育的第三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引导学生们独自运用各种题材。

学校的第四个目标,应是培养“经济地使用思想暠。

教育的第五个目标,是发展理智上的忠诚。

19、★★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

(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2)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3)有助于科学的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育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20、★简述发散思维的特点。

(1)变通性。指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2分)

(2)独创性。指发散的项目不为一般人所具有。表现出某些独特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3)流畅性。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2分)

21、★简述练习过程的一般规律

(1)练习成绩的逐步提高:

(2)高原现象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一般在练习的中期,会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的所谓“高原期”。

(3)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

(4)练习曲线的个别差异

22、★简述布鲁纳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1)小步子逻辑序列

(2)要求学生做出积极反应

(3)及时反馈

(4)学生自定步调

(5)低的错误率

23、★简述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的体现。

(1)学校教育能充分利用儿童的遗传素质,对其心理发展施加积极影响。

(2)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有选择性的。

(3)学校教育能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24、★简述美国学者马杰提出的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一个学习目标包括三个基本要求,这些要素的实现应能达到可操作、无歧义、术语化的标准:要说明具体的行为,以便教师能观察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到;说明生产上述行为的条件;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条件。

25、★简述提高知识巩固的途径。

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动用记忆规律,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合理地组织复习

26、★如何正确处理非正式的学生群体?

(1)利用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增强正式学生群体的素质。

(2)精心做好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工作,特别是做好其“领袖”的工作,以限制其消极作用,争取转化为发挥积极作用。

(3)对于破坏性的学生中的“团伙”,要坚决予以拆散,不能允许存在,当然,对此也要讲究方法。

27、★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

(1)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

(2)帮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3)增强创造性。

(4)发展对艺术的兴趣。

(5)增强好奇心。

28、★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

(一)有效的道德教育或品德陶冶必须根据各时期道德观念发展的特征而实施;

(二)对早期儿童教条式的说教,忽略儿童对权威的看法与对需欲的满足,很容易造成道貌岸然实则功利横行的现象;

(三)负责教养者不应抱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想法,反而让趁热打铁的各时期荒废过去。

29、★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标准有哪些?

第一条标准,也就是“建立实质性联系”,其含义为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观念完全等值,用等值的语言不同的话表达,其关系不变。

第二个标准是新旧观念之间的联系是非人为(非任意)的,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是一种合理的、别人可以理解,自然的而非人们主观强加的关系。

30、★学生的志向水平受哪些因素影响?

(1).家庭对学生志向水平的影响

(2).学生过去学习成绩的影响

(3).受能力与自信心的影晌

(4).受与人对比效应的影响

31、★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分期理论的教育意义。

(1)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能根据皮亚杰的研究结果编制新的智力测验;

(2)课程专家应根据皮亚杰的发现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

(3)教师可依皮亚杰的理论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智能。

32、★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1)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

(2)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看法。

(3)重视学习过程。

(4)强调形成学习结构。

(5)强调直觉思维的重要性。

(6)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

(7)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

(8)强调信息提取。

(9)提倡发现学习。

33、★简述布鲁姆关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分类标准。

答: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布鲁姆)(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情意领域的教学目标(柯拉斯沃)(接受、反应、评价、组织、价值的性格化)

心因动作的教学目标(齐卜勒)(整个身体的运动、协调细致的动作、非语言交流、语言行为)

34、★良好的课堂管理的主要原则

(1)以积极的指导为主,以消极的管理为辅。

(2)培养良好行为于先,奖惩管理于后。

(3)师生共同制定可能达成的行为标准。

(4)采取民主式领导,培养学生群居共处的合作态度。

(5)改善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以他律为始,以自律为终。

(6)减少造成不良行为的校内及校外刺激因素。

35、★学习评定中常见的教师心理误差

(1)宽大误差。

(2)光环效应。

(3)集中趋势。

(4)逻辑误差。

(5)对比误差。

(6)邻近误差。

36、★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1)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掌握解答各类课题的程序,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

(3)使智力技能的应用有广泛的机会,培养学生技能迁移的能力。

37、★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答:从1903年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三个阶段:

(1)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这一阶段主要是桑代克的理论占统治地位,强调教育测量和统计分析以及学科心理的研究。

(2)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庞杂,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但并未出现真正的突破。

(3)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最为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

38、★在教学中如何促进知识的理解。

(1)通过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2)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概括水平。

(3)利用变式和比较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4)通过语言明确揭示概念和原理的内容。

(5)使知识具体化,通过应用加深理解。

(6)使知识系统化,进一步理解教材。

(7)指导学生自学。

(8)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区别进行指导。

39、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

(2)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利用学习反馈和学习评定

(6)利用学习竞赛和奖惩激发学习动机

(7)与学生签订学习协议

(8)在课堂教学中可供教师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技巧

40、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必须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的、任务。

(2)在观察前要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并订出周密的计划。

(3)有计划有系统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技能和方法。

(4)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

(5)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

(6)指导学生做好观察的记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

41、预防学习疲劳的措施:

(1)防止过重负担,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2)建立与执行符合卫生要求的作息制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当注意休息和营养。

42、学习测量与评定的功能:

(1)诊断功能。

(2)反馈与鞭策功能。

(3)管理功能。

(4)教育心理功能。

43、教师角色的心理特征:

(1)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

(2)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感情。

(3)学习兴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

(4)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

(5)观察锐敏,善于了解学生。

44、制约儿童发展的因素:

(1)遗传与环境。

(2)成熟与学习。

(3)社会环境因素。

(4)学校教育因素。

(5)主观能动因素。

45、智力技能形成阶段的理论。

(1)活动的定向阶段;

(2)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

(3)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5)内部言语阶段。

46、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1)合理地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

(2)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

(3)课内和课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

(4)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

(5)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47、简述教师角色的心理特征:

(1)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

(2)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感情;

(3)学习兴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

(4)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

(5)观察锐敏,善于了解学生。

48、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有:

(1)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要有逻辑性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前提。

(2)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是其展开逻辑思维的重要条件。

(3)创设适当情境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

(4)培养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逻辑思维。

(5)指导学生发现和克服思维障碍。

(6)加强语言训练。

49、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通过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2)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概括水平;

(3)利用变式和比较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4)通过语言明确揭示概念和原理的内容;

(5)使知识具体化,通过应用加深理解;

(6)使知识系统化,进一步理解教材;

(7)指导学生自学。

50、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2)能否正确的选择和组合有关原理原则;

(3)言语的指导;

(4)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个别差异。

51、怎样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要有逻辑性是前提。

(2)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是其展开逻辑思维的重要条件;

(3)创设适当情境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

52、简述父母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则。

(1)愿意花时间关照子女的学习;

(2)愿意辅导子女的学习,但要鼓励子女学会自我依赖;

(3)期待子女适当的学习成就,进行合理竞争,获得必要成绩,追求更高学习水平,鼓励子女和同学共同学习;

(4)鼓励子女正确的学习行为;

(5)提供子女心智发展所需的家庭环境;

(6)善于使用外界的学习资源;

(7)及早帮助诊断子女学习的优点及缺陷。

53、课堂教学管理技巧:

(1)、使用信号制止不良行为

(2)、邻近控制

(3)、提高兴趣

(4)、使用幽默

(5)、安排余暇

(6)、劝离课堂

(7)、移除诱因

(8)、提出要求

54、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1)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

(2)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对象越容易被感知: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

(3)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越精确;

(4)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

(5)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

(6)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以提高感知的效果。

55、教师应怎样进行正常的课堂交往?

答:课堂中的交往主要是教和学双方,或者说是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交往。这个过程中发动者、引导者和主导者是教师,因而教师的胜任是正常交往的前提。他们应具备以下条件:(1)对所教课题胜任。

(2)应被学生视为可靠的、一致的、有预见力和乐于助人的人。

(3)在讲授的可懂度、说服力和生动性方面可以接受。

(4)讲授热情、目的明确、态度友好而坦率。

(5)有接受反馈的愿望,乐于接受意见。

(6)讲话的速度不要太快或太慢,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

(7)要有提问的技巧,不能只提知识性的简单问题,还能采用启发式提问

56、简述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答:柯尔柏格将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每一阶段包含两个时期。六个时期依序发展,层次不得紊乱或倒置。

(1)水平A:前习俗阶段

第一期,惩罚与服从的定向;

第二期,操作与关系倾向;

(2)水平B:习俗阶段

第三期,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

第四期,权威和社会权力控制的定向;

(3)水平C:后习俗阶段

第五期,社会契约方法定向;

第六期,普遍的道德原则倾向

57、简述操作条件反射的主要规律。

答:操作条件反射的主要规律如下:

(1)假如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强化刺激,那么这一类反应今后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

(2)由于行为效果的强化是使行为频率增加的根本原因,所以通过对有机体的有选择的强化,就可以使行为朝着所需要的方向发展。

58、试分析发现学习的优点和条件。(P164-167)

答:发现学习有以下优点:

(1)发挥智力潜力;

(2)使外部奖励向内部动机转移;

(3)通过对外信息的发现,学会以后发现问题的最优方法和策略;

(4)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探索。

一般而言,使用发现学习应具备以下条件:

(1)学生方面的条件,要求学生有知识与经验的储备,能够进行选择性思维,具有发现的动机和态度;

(2)教师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教学指导水平;

(3)教材方面,必须把原发现过程改编成适合于学生在课堂上再发现的过程。

59、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

(2)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利用学习反馈和学习评定

(6)利用学习竞赛和奖惩激发学习动机

(7)与学生签订学习协议

(8)在课堂教学中可供教师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技巧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及答案(31-60题)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简 答题汇总及答案(31-60题) 31.实施素质教育应避免的误区。 【答案要点】 (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2)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3)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 (4)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5)素质教育就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6)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

(7)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32.教师职业的性质。 【答案要点】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化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是促进个体社会的职业,教师是教育者。教师主要通过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的。第一,搞好教学工作。第二,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第三关心学生的健康。 33.教师的作用。 【答案要点】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34.教师的角色。 【答案要点】 (1)教师的一般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榜样,管理者,朋友。 (2)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5.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案要点】 (1)复杂性和创造性:是由教师劳动目的、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表现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能千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问答100题》

声明:本资料由教师资格证考试专区https://www.360docs.net/doc/ce19064200.html,/forum-156-1.html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自https://www.360docs.net/doc/ce19064200.html, 更多教师资格证信息,考试真题,模拟题:https://www.360docs.net/doc/ce19064200.html,/forum-156-1.html大家论坛,全免费公益性教师资格论坛,等待您的光临!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问答100题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考试大纲》P1) 答: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P1) 答: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3、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P5) 答:(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P7) 答: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P9) 答: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6、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P13) 答:(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7、简述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P14) 答: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 8、简述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特征。(P15) 答: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 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

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简答题及论述题答案

36、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实现意义学习? 第一,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联系起来的倾向性。第二,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学生在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没有超越其认识的可能性或水平。第三,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观念。即学生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帮助其理解新观念的适当的知识经验,以便能和新知识进行联系。 37、教学中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性对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38、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1)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2)微型教学训练;(3)教学决策训练;(4)校本培训;(5)反思教学经验;(6)教师参与研究。 39、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是直接的,学习动机是以学习情绪状态的唤醒、学习准备状态的增强、学习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意志力的提高为中介来影响认知建构过程。 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表现为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提高成绩。但是,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成正比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以学习行为为中介,过分强烈的动机会影响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此外,动机的最佳水平还随学习任务的难度、学生的个性不同而不同。 40、心理健康教育有何意义? (1)预防精神病症,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41、提高学生学习策略训练的效率应遵循哪些原则? 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 42、试论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要点: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1)形成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2)自我意识增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论述);(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论述)。 43、试论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要点:1、深度加工与主动参与;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1)及时复习;(2)分散复习;(3)尝试背诵。(适当展开论述) 36、学生心理发展有何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 37.简述动机的主要作用 动机指引起或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具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或维持功能。 38、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问题的特征;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 39.影响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有哪些? 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 40.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 教师的领导方式;班级的特点;学生的责任感;对教师的定型期望。 41、怎样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42、试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注重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②重视学生的独特性;③接受学生的想法;④提供榜样。创设性思维策略的训练。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②发散思维训练;③学会容忍模糊性;④推测与假设训练;⑤自我设计训练;⑥头脑风暴训练。43、联系实际,谈谈学习策略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答: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特定性原则;个人自我效能感。(论述) 专门的学习策略,可能只重视具体方法的学习,没有考虑或重视如何根据个人情况来有效地调控和生成学习策略。 36.简述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教育意义。 (1)解释最近发展区的含义(3分)。(2)意义:教育者不应该只看到儿童今天达到的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教学不但要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还要走在发展的前面。(2分)(意义也可根据2011年教材内容来答。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说明 1、高等教化心理学:探讨高等教化情境中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学校教化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2、心理学:探讨人的心理现象与其规律的科学。它以人的心理现象与其规律为探讨对象。 3、学生学习: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他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支配、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学问,并以此来充溢自己的过程。 4、发觉学习:美国当代闻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发觉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索,改组材料,自行发觉学问,驾驭原理、原则。他强调的是一种方法。 5.接受学习:老师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干脆呈现给学生,老师传授,学生接受。它始终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美国纽约州高校探讨院的教化心理学教授奥苏伯尔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认为它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系统学问,这正是教学的首要目标。 6、动机或学习动机 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确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具体来说包括:一、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进的能量,干脆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二、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须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老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7、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学问或形成的看法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学问的获得或看法的形成的影响。其本质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8、问题解决:是由确定情境疑难引起的,须要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对这一情境予以顺当解除的过程。它通常有四个基本特点:问题情境性、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性、认知操作性。 9、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自己与四周世界关系的认知、情感以与由此而产生的意向。首先,它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其次,它是人的心理区分于动物心理的基本标记;最终,它作为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性形成水平的标记。 10、心理健康教化:是实施素养教化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环境适应、学习活动、人际交往、恋爱于性、求职就业(或者答:对高校生进行心理健康教化有着这样的目标:1。相识自己、接纳自己和观赏自己,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2。促进自信,培育独立自主的实力;3。学习于他人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4。学习于异性相处,对恋爱、婚姻、家庭有正确的观念看法;5。在学习上奠定稳固的基础;6。为将来的工作做充分的打算。) 心理健康: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足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样,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 二、简答题 1.图式说明人的心理活动系统。 答: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留意、灵感、激情、迟疑 特性心理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对事物的看法体验过程 相识过程——感知、表象、思维、想象、记忆等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总结)

简答题总结 注意:一个★代表到目前为止考过一次 1、★★★★简述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原则。 (1)树立自信、自重与自尊的行为模范; (2)以成功的经验激励学生的积极自我意识; (3)尊重学生的理智与情感,防止不当的褒贬; (4)提出明确与合理的要求,关心学生的学习成败,期望应成为对学生潜能的挑战。 2、★★★★★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 (1)价值性标准 (2)可能性标 (3)准低耗性标 (4)丰富性标准 (5)就高性标准 3、★★★★简述奥苏贝尔对有意义学习条件的认识。 答: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学习材料必须要具备逻辑意义; (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 (3).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4、★★★教学的心理功能: (1)教学目标的启动功能。 (2)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 (3)教学目标的激励功能 (4)教学目标的聚合功能。 5、★★★人本主义的教学原则有: (1).教学更注重于情感发展而不是知识的获得; (2).强调发展自我观念; (3).强调交往; (4).强调发展价值观。 6、★★★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有四个,分别如下: (1).分析教学对象; (2).制定教学目标; (3).选用教学方法; (4).开展教学评价。

7、★★★简述布鲁纳对发现学习条件的认识。 (1)学生方面的条件,要求学生有知识与经验的储备,能够进行选择性思维,具有发现的动机和态度; (2)教师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教学指导水平; (3)教材方面,必须把原发现过程改编成适合于学生在课堂上再发现的过程。 8、★★★加涅关于指导学习的观点对我们有何启发. 加涅的观点: 1)教学就是要大量有组织的系统化的知识; 2)教思维方法,必须通过大量有组织的知识学习才能培养能力; 3)教学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指导,沿着规定的程序进行。 9、★★简述布鲁姆关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分类标准。 答: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布鲁姆)(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情意领域的教学目标(柯拉斯沃)(接受、反应、评价、组织、价值的性格化) 心因动作的教学目标(齐卜勒)(整个身体的运动、协调细致的动作、非语言交流、语言行为) 10、★★★★克服遗忘的传统策略 (1)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 (2)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 (3)提倡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 (4)复习。 (5)过度学习。 (6)记忆术。 11、★★应该如何理解学习现象。 12、★★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发展发散思维; (2)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技巧; (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 (4)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13、★★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 5)年龄特征, 6)智力水平 14、★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基本学习规律是什么?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 1、引起无注意的刺激物的特点有哪些? ▲①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的强度越大,越易引起注意。②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差异越显著,越易引起无意注意。③刺激的动感④刺激物的新异性。 2、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的条件是什么? ▲①对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的依从②对活动的间接兴趣的依从③对过去经验的依从④对人格的依从⑤对活动的组织方法的依从 3、知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①理解性②整体性③选择性④恒常性 4、遗忘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①时间因素。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识记后的最初时间里遗忘速度快,随后逐渐变得缓慢,这就是有名的“先快后慢”规律。 ②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③学习的程度。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成过度学习。 ④材料的顺序。 ⑤识记者的态度。 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有哪些?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而需要是分层次的。他将人类的主要需要依发展顺序及层次高低分为五个层次,最低层次是生理需求,中间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6、简述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 ②心理发展的定向性和顺序性。人的心理发展总是遵循一个方向、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 ③心里发展的不平衡性。

④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7、简述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①初中学生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更多的感性经验的支持。 ②从少年开始,已形成了可初步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 ③初中二年级是中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初中二年级起,少年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 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8、高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①情感的倾向基本定型。 ②强烈、爆发的情绪和温和、细腻的情感交织并存。 ③情绪不够稳定,但有时又很执拗。 ④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⑤情感的丰富和高级情感的发展。 9、简述高中学生认识发展的特点。 ▲①思维就有更高的概括性和理论性并开始形成辩证思维。抽象与具象得到了较高的统一;辩证思维获得了明显的发展。 ②发散思维很活跃。 ③思维的品质有很大的发展。 10、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①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 ②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③学生的学习以掌握系统的间接经验为主。 ④学生的学习是在班级集体这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中进行的。 11、简述斯金纳编制程序的基本原则。 ▲①小的步子。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复习资料课后题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解释、预测、控制的的作用。 主要作用是:①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②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③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④帮助教 真正了解问题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针 对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例如,一个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困难,就可以应用智力测验、阅读测验等与此有关的心理测查手段,来找出问题的症结。当然,阅读困难也可能与个人的生活经验有关,如父母离异、对儿童漠不关心或期望过高致使学习动机受阻,或者与教师关系不和、教学方法不当等致使儿童失去学习兴趣等。教师可以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学生学习困难或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追根溯源,准确了解学生,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心理结合的学科,就意味着它的人务是双重的。(一)理论任务。教育心理学需要探讨和解决很多理论问题,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探索或寻求这些理论问题的更准确的答案,使教育心理学理论更加完善。(二)应用任务。教育心理学需要用理论不断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发现、把握和正确运用教与学互动的心理活动规律,即了解学生把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形成良好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态度与品 德的形成等过程中存在的具体规律等,答:教育心理学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奠基人,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三)成熟时期(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独立的理论体系科正在形成 80年代以后) 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学习的效果和结果。 2.这种变化是由于经验引起的,这里的经验就是学习者学习并掌握了的内容。 学习过但没有掌握不能称其为学习。 3.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地,会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甚至终生。 4.学习是后天习得的活动,而不是本能活动,是个体独立存在于客观世界中通过不断的实践而出现的现象。 5.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变化活动,任何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这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是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社会积累的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为未来做准备。学生学习的特点有: 1. 主要掌握间接经验。 2.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1、学习是刺激—反应联结,即在一定的刺激情景与某种正确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其中不需要观念或思维的参与。人 比动物能够建立更多、更复杂的联结。 2、桑代克认为试误学习成功的条件,即试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个: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3.桑代克后来对效果律进行了修改,认为从效果看,赏与罚的作用并不等同,赏比罚更加有力。 4.桑代克的试误说以实验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西方最早、最系统的学习理论,对于解释人类的学习或学生的学习具有借鉴意义。 (二)经典性条件说: 1.该学说的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是前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 2. 巴甫洛夫认为学习是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巩固与恢复的过程。他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联系的形成。 3. 巴甫洛夫指出了引起条件学习的一些基本机制,即学习的规律,主要包括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 4.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解释了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揭示了学习的重要心理机制,条件反射成为后来行为主义对行为问题进行研究的重要方法。 (三)操作条件反射说: 1. 操作条件反射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斯金纳于1937年提出来的 2. 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称应答行为,另一类称操作行为。认为应答行为是被动的,而操作行为却带有主动的性质,操作行为要比应答行为复杂得多。斯金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刺激的替代,而是反应的改变。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们有可能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去改变别人的反应。 3. 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中的强化原理:强化是重要的影响行为的因素,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强化的作用,控制强化就能对行为进行控制。强化有积极 和消极之分,积极强化也称正强化,消极强化又称负强化。导致反应概率降低的是惩罚。 4.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塑造行为、保持 会学习论、建构主意学习论) (一)顿悟说 1. 顿悟说是由格式塔代表人物德国心理学家苛勒提出来的一种学习理论。 2.学习就是由于对情景整体关系做了仔细了解后豁然开朗,是经过“突变”学会的,学习是知觉的重新组织和构造完形的过程。这种知觉经验变化的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发现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领悟,是由不能到能的突然转变。而经过顿悟学会的内容,由于学习者在学习情境的观察中加深了理解,既能保持好,又能灵活运用,这是一种对问题的真正解决,与试误中的偶然的解决是不一样的。 3. 格式塔学派关于学习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行为主义学派的简单、机械化的弊端。但他过分夸大顿悟学习的作用,否定尝试错误的学习形式,是不恰当的。 (二)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建立了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 2.加涅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对信息的接受和使用的过程,学习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主要表现为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加涅认为学习是一种将外部输入的信息转换为记忆结构和以人类作业为形式的输出过程。他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主张指导学习,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可做小抄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依法执教廉洁从教 注重礼仪遵守公德 尊重家长团结协作 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1、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3、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4、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教师荣誉。 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生产力水平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人力资本理论。 信息技术——网络教育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 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 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 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 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 过程。 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 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 异性。 ❤❤学校在影响人的发展商的 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 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 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 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 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 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 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 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帮助少年起飞”——初中教育 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 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 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 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 我。在身体发展方面,初中阶段 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 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 性和意义;在认知方面,初中阶 段教育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 能力的培养;在情谊方面,应着 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 的情感体验;在自我教育能力方 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 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 维标准,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初中 生自我认识能力的起始阶段。 教育目的的定义:广义的教育目 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 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 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 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 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 要求。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 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 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 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指导意义。它对整个教育工作具 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 用。 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激 励作用、评价作用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以培养 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 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等 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坚持政治 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 能力的统一;坚持脑力与体力两 方面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创 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 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 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 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教师的定义:教师是履行教育教 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 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 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1、教 师的学科专业素养:①精通所教 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②了 解该学科相关的知识;③了解学 科的发展脉络;④了解该学科领 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教 师的教育专业素养:①具有先进 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 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1、师生在 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 系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

教师资格证必考教育学心理学必考100考点60简答题纯版

目录 教育学必考旳60个考点心理学必考旳40个考点教育学必考旳38道简答题心理学必考旳30个简答题

教育学必考旳60个考点 1.教育旳概念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最早把“教”和“育” 连在一起使用旳人是孟子。广义旳教育包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狭义旳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2.教育旳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个有目标旳培养人旳社会活动,这是教育旳质旳要求性。 3.教育旳起源 4.古代中国旳教育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旳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旳形态,西周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旳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教育特点是学在官府、政教合一。汉代,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旳提议。隋唐时期,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宋代以后,“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则成为教学旳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旳依据。

5.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旳比较 6.义务教育旳发展 义务教育发端于1623年旳德国,第一个颁布《义务教育法》旳国家也是德国。1923年,我国学部颁布《强迫教育章程》十条,要求“幼童至7岁须令入学,及岁不入学者,罪其父兄”。这是中国政府计划实施强迫义务教育旳第一道正式法令。 7.中世纪西欧旳教育内容 以七艺为主,七艺是指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8.孔子旳教育思想 在教育内容上,孔子教授旳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在教学上,他旳教育教学思想和标准,主要有: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以致用(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认为?)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关于教育对象,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即任何人都有接收教育旳权利。 关于教师,孔子提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关于德育,孔子提出了“立志有恒、克已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旳德育方法和标准。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简答题要点解答复习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 简答题要点解答复习 1.高等教育心理学作用: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2.高等教育心理学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 3.教师的角色: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榜样和模范公民;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教育科学研究人员 4.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条件:正确认识教师职业、树立学习榜样、积极参与教育实践。 5.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一个因素。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的期望,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学生容易取得教师所期望的效果。反之,学生会以一种消极的态度来对待教师,不理会或拒绝教师的要求。这种师生态度产生的相互交流与反馈在心理学上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6.教学反思(1)过程:具体经验、观察与分析、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2)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实际讨论、行动研究 7.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的影响: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学习;影响教师在工作中

的情绪。 8.教学效能感的发展与提高:从外部环境来说,首先,全社会必须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其次,在学校内,一是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并严格加以执行;二是努力创造进修、培训等有利于教师发展,有利于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条件。良好的校风建设,提高福利待遇等措施也会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教师的自身方面来说,首先,要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中我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指示,在教育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验证并发展这些知识。其次,教师要增强自信心。这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向他人学习;二是注意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9.(1)教学监控能力: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的能力。 (2)教学监控能力的因素:计划性与准备性、课堂教学的组织性、教材呈现的水平意识、沟通性、对学生的敏感性、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职业发展性。 (3)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趋势:从他控到自控、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敏感性逐渐增强、迁移性逐渐提高,迁移性的增强是教学监控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 10.(1)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试 题及答案(共五套)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试 题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 A.教育即生活B.学校即社会C.做中学D.生活即教育3.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 A.军事体操教育B.政治哲学教育C.天文数学教育D.全面发展教育 4.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A.1911年B.1912年C.1957年D.1958年 5.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 A.1902年B.1903年C.1912年D.1922年 6.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7.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A.连续性特点B.创造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D.示范性特点 8.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A.教学为主B.德育为主C.教师为主D.学生为主 9.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A.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 11.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A.连续性B.创造性C.主体性D.长期性 1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小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简答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简答题 小学心理学简答题分模块汇总 第一模块心理学与个体身心发展 1.简述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答案: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一事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2.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个别差异首先表现在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2)个别差异表现在不同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差异;(3)个别差异还表现在不同儿童所具有的不同个性心理倾向上,如同年龄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等;(4)个别差异也表现在群体间,如男女性别的差异。 3.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1)遗传(2)环境(3)教育(学校教育)(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模块认知过程 1.简述皮亚杰理论中7~12岁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答案:7~12岁小学生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以下特征:(1)去自我中心性(去中心化);(2)可逆性;(3)守恒(即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特有的属性不变);(4)分类;(5)序列化。 2.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算阶段(0~2):①客体永久性;②感觉和动作的分化;③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得到发展;④延迟模仿的产生; (2)前运算阶段:①早期的信号功能;②自我中心性;③不可逆运算;④不能够推断事实;⑤泛灵论;⑥不合逻辑的推理;⑦不能理

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3)具体运算阶段:①去自我中心性;②可逆性;③守恒;④分类;⑤序列化; (4)形式运算阶段:①命题之间的关系;②假设演绎推理;③类比推理;④抽象逻辑思维;⑤可逆与补偿; ⑥反思能力;⑦思维的灵活性;⑧形式运算思维的逐渐发展。 3.简述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答案:(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①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②维果茨基强调,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借助于语言等符号系统不断内化的结果。(2)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内化说”。维果茨基强调环境和社会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个体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内化说是维果茨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思想。(3)最近发展区的概念。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4)在维果茨基看来,“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有两层含义:①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②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4.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答案:(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2)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3)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 5.简述小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2021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大题总结

一教诲心理学作用 (1)协助教师精确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理论指引(3)协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协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二意义学习条件 从主观条件来看,一方面学习者认知构造中必要具备可以同化新知识恰当认知构造;另一方面学习者必要具备积极积极地将符号所代表新知识与认知构造中恰当知识加以联系倾向性。最后,学习者必要积极积极地使这种具备潜在乎义新知识与认知构造中关于旧知识发生互相作用,使认知构造或旧知识得到改进,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三归因理论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 (1)有助于理解心理活动发生因果联系(2)有助于依照学习行为及其成果来推断个体心理特性(3)有助于从特定学习行为及其成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状况下也许产生学习行为 四学习动机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行启发式教学(2)依照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运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对的指引成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五迁移作用:一方面,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具备直接增进作用。另一方面,迁移是习得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核心环节。第三,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诲工作者以及关于培训人员具备重要指引作用 六原有认知构造对迁移影响重要体当前:一方面,学习者与否拥有相应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基本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原有认知构造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再次,学习者与否具备相应认知技能或方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元认知方略,这也影响着迁移产生。

七增进迁移教学 (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专家学习方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八知识学习作用一方面,知识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重要任务之一。另一方面,知识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重要基本。再次,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必要前提 九如何提高知识直观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实物直观虽然真切,但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和核心特性;而模象直观虽然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却有助于突出本质要素和核心特性。 (2)加强词与形象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特点(强度律,差别律,活动律,组合律)(4)培养学生观测能力观测前,必要让学生明确观测目任务。观测中,要认真培养学生观测技能和办法,让学生把握合理观测程序。观测后,规定学生做观测记录或报告 十如何有效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教师在指引学生概括时,不但要注意抽取本质一面,也要注意抛弃非本质一面。为此,必要配合使用概念或规则正例和反例(2)对的运用变式在实际教学中,要提高概括成效,必要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全面感性知识,必要注意变式对的运用。 (3)科学进行比较有俩种方式,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为了增进知识获得,在实际教学情境中,教师应当启发学生去进行自觉概括 十一知识保持办法 (1)深度加工材料如对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等

2023年四川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心理学级及参考答案讲义

四川省2023年10月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心理学(A级)及参照答案1.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1923年《教育心理学》旳出版开始,该书旳作者是( ) A.詹姆士B.寨代克C.斯金纳D.布鲁纳 2.加涅提出了“指导学习”旳理论,他旳代表作是() A.《教育目旳分类》B.《教育过程》C.《学习旳条件》D.《教育心理学》 3.一种优秀学生班集体旳形成,一般要通过四个过程,不属于这一过程旳是( ) A.组建阶段 B.形核阶段 C.形成阶段D.巩固阶段 4.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旳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B.布鲁纳C.艾里克森D.柯尔伯格 5.学习旳意义表目前( ) A.增进心理旳成熟与发展B.获得好旳成绩C.找个好工作D.个体生活旳需要 6.皮亚杰认为,人从其生物方面继承了() A.组织和适应旳特性B.思维和行动旳特性 C.操作和处理旳特性 D.领导和被领导旳特性 7.某些学生常在通过艰苦复习通过考试后立即忘掉了所学内容,这是由于,他们想尽快挣脱伴随这些内容旳令人不快旳情绪。这种遗忘是( ) A.消退性遗忘B.干扰性遗忘C.克制性遗忘D.动机性遗忘 8.总结性评估一般是在( ) A.教和学旳过程中进行旳 B.教学开始时进行旳

C.教学结束时进行旳D.未开始教课时进行旳 9.学生运用头脑中已经掌握旳“笔”旳概念来学习“钢笔”旳概念,这种同化模式属于( )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发现学习 10.找出问题旳规定与条件之间旳联络和关系,揭发其内在联络,寻找解题方向,这是处理问题阶段中旳( ) A.发现问题 B.分析问题C.提出假设D.检查假设 11.与发散思维对立旳是(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明思维 D.聚合思维 12.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者更感爱好旳学科是( ) A.文学B.数学C.历史D.法律 13.智力技能形成旳最初阶段是( ) A.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B.活动定向C.有声旳外部言语D.无声旳外部言语 14.迁移旳形式训练说旳心理学基础是( ) A.人本主义B.官能心理学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 15.有旳学生乐意为他所喜欢旳老师而努力学习,产生这种状况旳重要原因是( ) A.认知动机 B.学习爱好 C.成就动机 D.交往动机 16.发散思维旳三项特性是() A.变通性、灵活性和流畅性B.间接性、独立性和流畅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