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源化小鼠模型在感染性疾病方面的研究及应用

人源化小鼠模型在感染性疾病方面的研究及应用
人源化小鼠模型在感染性疾病方面的研究及应用

人源化小鼠模型在感染性疾病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摘要: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需要理想的动物模型来进行大量的体内试验,但是动物种属差异使得某些病原微生物仅仅对人类具有特异的易感性及致病性,限制了人们对疾病发病机理的理解及预防治疗。因此,构建具有人类功能性基因、细胞或组织的人源化动物模型尤为重要。本文对人源化小鼠模型的研究概况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感染性疾病

人源化小鼠模型是指带有功能性的人类基因、细胞或组织的小鼠模型。这种模型通常被用于人类疾病体内研究的活体替代模型[1]。由于种属差异,利用普通动物模型得到的实验结果有时在人体上不能适用。所以,利用转基因或同源重组的方法,将人类基因“放置”在小鼠模型上所制备的人源化小鼠模型,大大提高了其作为模拟某些人类疾病的有效性。当前,基因被修饰的人源化小鼠模型已经在癌症、传染病、人类退化性疾病、血液病等许多不同的研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成为有价值的科研工具。近几年,带有人类基因的人源化小鼠模型已经被证明在解码人类疾病奥秘中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2]。

1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发展

人源化小鼠模型研究的第一次突破性进展是1983年Bosma等成功培养出的T/B淋巴细胞缺陷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Bosma等于近交系C.B-17小鼠中发现位于第16号染色体的单个基因隐性突变可导致小鼠出现T/B淋巴细胞缺陷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综合征(SCID),称为SCID小鼠。SCID小鼠表现为缺乏成熟的功能性T、B淋巴细胞及低免疫球蛋白血症。造成SCID小鼠出现严重免疫缺陷的最主要原因是纯合SCID基因突变导致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基因VDJ编码顺序的重组酶活性异常,故不能有效地合成免疫球蛋白与T细胞受体。但是由于这种小鼠存在正常的自然杀伤(NK)细胞以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应用这种小鼠产生的人源化小鼠模型效率不高[3]。NOD/SCID小鼠的发现和使用成为人源化小鼠模型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里程碑式事件。为提高人类异种细胞移植的成功率,1995年Shultz等将SCID 突变基因导入到NOD小鼠身上获得非肥胖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SCID小鼠模型[4]。较C.B-17 SCID小鼠而言,NOD/SCID小鼠的NK细胞功能更弱,因而人类的细胞和组织的移植成功率也大大增加,但由于NOD/SCID小鼠生命周期短,并且仍具有部分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导致其作为人源化动物模型应用受限。IL-2Rγ缺陷小鼠的出现及运用,使得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得到实质性的改良。2004年Traggiai等通过将脐带血来源的人造血干细胞注射到经过亚致死剂量照射的新生BALB/c-Rag2-/-IL2rg-/-小鼠的肝脏,成功的在小鼠

的胸腺、淋巴结及脾脏等器官中检测到人的T细胞,而且在小鼠体内检测到具有结构的初级和次级淋巴组织。尤为重要的是这种人源化小鼠产生的人的T细胞能够被EB病毒(EBV)所激活。但这些小鼠的胸腺很小,仅占免疫功能正常小鼠胸腺的1%,这说明这些小鼠的胸腺发育水平较低[5]。此外,尽管这种人源化小鼠可以对病毒产生免疫反应(如EBV),但大量证据显示,这种小鼠还未能够充分介导抗原特异性反应。用特异性抗原免疫之后,这种人源化小鼠还无法产生大量的T细胞依赖的抗体。

NOG(带有IL2rg剔除基因的NOD/ShiSCID)和NSG(带有IL2rg剔除基因的NOD/LtSz SCID)小鼠是由白细胞介素2受体γ链(interleukin 2 receptor gamma chain,IL-2Rγ)靶向突变形成的免疫缺陷小鼠,具有NOD品系的遗传背景,在Prkdc基因上有点突变,造成小鼠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T、B淋巴细胞都缺陷),而且具有重要免疫调节功能的IL2受体的gamma链基因被敲除,NK细胞也失去功能。研究数据显示,NOG、NSG小鼠是目前可以接受人类细胞和组织移植的最优模型,这两种模型的移植成功率高于SCID和NOD/SCID小鼠模型[6]。该类小鼠适用于构建多种人源化小鼠模型,其应用领域包括肿瘤、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等。

2人源化小鼠模型在感染性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造成的,但许多传染病,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疟疾、丝虫病以及登革出血热等的病原体并不能感染小鼠等实验室动物,因此限制了通过动物模型进行的活体研究。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出现为研究这类疾病及开展疫苗测试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随着新型的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出现,一系列用于研究传染病的动物模型陆续构建成功,包括用于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登革热病毒、EB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等的模型。

2.1人免疫缺陷病毒的研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主要感染CD4+T细胞,引起T细胞明显减少,最终患者死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经过几十年的研究,HIV 感染导致AIDS的详细机制仍未完全明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HIV感染特异性导致没有理想的动物疾病模型以供研究[7]。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发展为HIV感染的病理研究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的途径。应用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模型,HIV病毒可以在小鼠体内持续病毒复制,导致小鼠体内人来源的CD4+T细胞显著减少,当前研究发现在T细胞及巨噬细胞中均有病毒抗原表达。更重要的是,HIV感染可以引起人源化小鼠体内T细胞的活化,而这种慢性长期的免疫激活是引起HIV最终导致AIDS的最重要因素。除了HIV感染病理机制的研究,由于HuBLT-SCID模型支持人细胞在小鼠粘膜组织重构,因此,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

在HIV粘膜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方面的研究也有应用前景。最近的研究发现,HIV感染的人源化小鼠可以诱导神经系统免疫应答,包括白细胞的浸润、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以及脑膜炎及脑炎症状。这提示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在AIDS发病期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研究中也有应用价值。

2.2疟疾的研究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一种高致死率传染病,由于感染人类的疟原虫对人类有高度特异性,有效的抗疟疾疫苗及药物的研发受到限制。疟原虫主要经肝脏致病,有报道显示,将人的肝脏实质细胞注射入肝脏受损的免疫缺陷小鼠体内,人的肝细胞就可替代小鼠的肝细胞存活。应用Hu-PBL-SCID模型可以建立疟原虫入血后的炎症模型,不过应用此模型的主要问题在于人来源的红细胞很难在小鼠体内维持一个高水平状态,红细胞会被小鼠巨噬细胞及NK细胞快速清除。因此,需每天经小鼠腹膜注入人的红细胞,使得红细胞维持在一个高水平状态,观察疟原虫在肝内的增殖情况,从而可以成功建立疟原虫入血后的炎症模型,寄生虫可以在人源化小鼠体内生长繁殖,并可对抗疟疾药物发生反应,因此可以检测药物的治疗效果[8]。

2.3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HCV属于黄病毒科肝炎病毒属,是RNA病毒,约80%的感染者可形成慢性肝炎,部分病人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慢性HCV感染与CD4+和CD8+T细胞功能受损有关。黑猩猩是公认的最好的HCV感染实验动物,但其成本高昂,又是濒危动物,同时其慢性感染率低且不会发生肝纤维化。因此,一个成本低廉并能发生相应免疫应答的小动物模型对HCV的研究将大有帮助。在过去的10年中,已经有多种人类肝细胞嵌合体小鼠模型被开发出来,包括可被人体肝细胞定植的Alb-uPA-SCID(Alb-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 tor-SCID)小鼠和Fah-RG(Fah-/-Rag2-/-IL-2Rγc-/-)小鼠[9]。但这些模型缺少人类免疫系统功能,阻碍了免疫发病机理的研究。具有人类肝脏系统功能的免疫活性人源化小鼠克服了这一困难,该模型使用具有RG小鼠背景的AFC8转基因小鼠构建,AFC8小鼠表达细胞凋亡蛋白酶-8和FK506结合蛋白(FK506 binding protein,FKBP)活性。人类肝脏祖细胞和造血干细胞联合植入AFC8转基因小鼠肝脏中,再用二聚化因子诱导小鼠肝细胞凋亡,可选择性地使人类肝细胞生长,人类造血干细胞定植可使人类免疫细胞群发育,形成AFC8-hu HSC/Hep小鼠(简称Hu-Liver-HSC小鼠)[10],该模型中定植的人类肝细胞感染HCV并发生特异性T细胞反应。HCV血症可在uPA和Fah小鼠模型(支持>50%肝细胞移植)中见到,但在AFC8-hu HSC/Hep小鼠模型中不能发现,这是因为其肝细胞定植水平较低(约15%),因此该模型仍须改进。

2.4登革病毒的研究DENV属于黄病毒科RNA病毒,包括4种血清型,即DEN-1~DEN-4。

所有血清型的DENV都可以感染人类,造成从亚临床感染到急性发热性登革热的一系列严重疾病,甚至是致命的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DHF/DSS)。人类细胞比小鼠细胞更容易感染登革病毒,所以建立人源化小鼠。移植肿瘤细胞到SCID小鼠体内很容易,但是由于其固有免疫反应,包括能阻止移植造血组织的NK细胞,所以移植人类组织入小鼠是很困难的。可将SCID小鼠先与NOD小鼠回交,再与敲除了IL2Rγ的KO小鼠回交。其中NOD小鼠的NK 细胞功能缺陷,以及因C5缺乏导致的溶血补体反应缺陷。这种天生缺陷与改良免疫反应的结合让人类的各种细胞和组织可更好地移植到小鼠体内。NOD/SCID/IL2RγKO小鼠和人类CD+43祖细胞的重组使人类不同的细胞可以在小鼠体内生长,包括登革病毒感染的主要靶细胞树突细胞。登革病毒可在不同的小鼠组织中感染人类细胞,包括脾、骨髓、肝及所有与登革病毒感染临床体征相关的组织。在感染登革病毒后,小鼠出现登革热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红疹和血小板减少,但还没有出现更严重的症状[11]。这些小鼠提供了研究人体内免疫机制的可能性。目前要产生稳定足量的抗体还很困难,难以将抗体产品化,但小鼠通常都能产生针对登革病毒特有的T细胞反应,使其成为研究在持续感染中T细胞交叉反应的重要模型。最近,有一种新的BLT-NSG小鼠模型,它是移植有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人源化NOD-scidIL2R γnull小鼠,同时移植了人类胎儿的甲状腺和肝组织。研究发现在BLT-NSG小鼠的血清中登革病毒特异抗体滴度增加。另外,在急性期和记忆期由BLT-NSG小鼠的脾细胞产生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DNNV特异性具有中和能力的IgM抗体。BLT-NSG小鼠中的人源性T细胞分泌包括DENV肽池和HLA-A2限制肽的IFN-γ[12]。

3结语

人源化小鼠模型作为研究疾病的活体替代模型,在阐明发病机制、药物筛选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各种人体细胞和组织移植到不同品系的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创建出不同类型的人源化小鼠模型,它们有各自的优缺点,根据实验需要筛选出更符合构建人源化小鼠模型需要的免疫缺陷小鼠,是提高人源化动物模型应用的关键,因此仍需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结合现有的人源化小鼠模型构建技术,模拟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可以为临床应用提供新的途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参考文献

[1]Brehm MA,Shultz LD,Greiner DL.Humanized mouse models to study human disease[J].Curr Opin Endocrinol Diabetes Obes,2010,17(2):120-125.[2]ItoR,Takahashi T,Katano I,et al.Current advances in humanized mouse models[J].Cell Mol Immunol,2012,9(3):208-214.

[2] Ito R,Takahashi T,Katano I,et al.Current advances in humanized mouse models[J].Cell

Mol Immunol,2012,9(3):208-214.

[3]Zhang B,Duan Z,Zhao Y.Mouse models with human immunity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biomedical research[J].J Cell Mol Med,2009,13:1043-1058.

[4]Melkus M W,Estes J D,Padgett-Thomas A,etal.Humanized mice mount specific adaptive and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to EBV and TSST-1[J].Nat Med,2006,12:1316-1322.

[5]Mold JE,Venkatasubrahmanyam S,Burt TD,et al.Fetal and adult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give rise to distinct T cell lineages in humans[J].Science,2010,330:1695-1699.

[6]Brehm MA,Cuthbert A,Yang C,et al.Parameters for establishing humanized mouse models to study human immunity:analysis of huma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engraftment in three immunodeficient strains of mice bearing the IL2rγ(null)mutation[J].Clin Immunol,2010,135(1):84-98.

[7]Zhang L,Su L.HIV-1 immunopathogenesis in humanized mouse models[J].Cell Mol Immunol,2012,9:237-244.

[8]Angulo-Barturen I,Jimenez-Diaz M B,Mulet T,et al.A murine model of falciparum-malaria by in vivo selection of competent strains in non-myelodepleted mice engrafted with human erythrocytes[J].PLoS One,2008,3:e2252.

[9] Hasegawa M,Kawai K,Mitsui T,et a1.The reconstituted‘humanized liver’in TK-NOG mice is mature and functional[J].Bioe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1,405(3):405-410.Bioe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1,405(3):405-410.

[10]Washburn M L,Bility M T,Zhang L,et al.A humanized mouse model to study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immune re sponse,and liver disease[J].Gastroenterology,2011,140(4):1334-1344. [11]Yen YT,Chen HC,Lin YD,et al.Enhancement by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of dengue virus-induced endothelial cell production of reactive nitrogen and oxygen species is key to hemorrhage development[J].J Virol,2008,82:12312-12324.

[12] Cassetti MC,Durbin A,Harris E,et al. Report of an NIAID workshop on dengue animal models [J].Vaccine,2010,28(26):4229-4234.

人源化抗体

人源化抗体 人源化抗体主要指鼠源单克隆抗体通过基因克隆及DNA重组技术等进行改造,重新表达的抗体,其大部分氨基酸序列为人源序列取代,基本保留亲本鼠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同时又降低了其异源性,有利应用于人体。然而,即使通过嵌合抗体技术把C区替换,人源化抗体V区的互补决定区(CDR)和框架区(FR)也仍有可能诱导相当强的抗体反应。因此,研究者开始着手将部分CDR和FR区也改造为人抗体序列,以便能进一步提高抗体的人源化程度,降低药物抗体反应发生的可能。经过数年的研究和改进,人们已经创建并完善了以重构抗体、表面重塑抗体、去免疫化抗体和链替换抗体等为代表的多种人源化抗体技术。 人源化抗体技术 重构抗体 重构抗体是由异源抗体中和抗原结合相关的残基与人抗体重新剪接构建的抗体,包括互补决定区移植、部分互补决定区移植和特定决定区转移。构建重构抗体的流程:①克隆分析亲本鼠单抗的V区基因,确定CDR和FR区;②通过数据库检索比对及辅助计算机分子模拟等,找出有最大同源性的人FR 区模板;③确定需要保留和改变的关键残基,经基因合成、真核表达、检测实际结合效果后,对需要保留和改变的关键残基进行相应的修正;④最终获得高亲和力的、具有与亲本鼠单抗相同抗原结合表位的人源化抗体。 表面重塑抗体 表面重塑抗体是通过对异源抗体表面氨基酸残基进行人源化改造而获得的人源化抗体。表面重塑抗体的库构建流程:①首先在结构数据库中寻找鼠源的最大同源性蛋白,利用相应的软件并采用分子三维结构分析的方式确定表面残基的位置;②在公用数据库中寻找最大同源性的人抗体序列,在相应的表面残基位置上尝试替换为相应的人抗体残基(替换中要兼顾考虑被替换残基的侧链匹配情况和与CDR是否在空间上紧邻);③确定替换后的残基种类,即可采用定点突变或基因合成等方法获得

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制备

中文摘要 目的本文通过对SD大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以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方法取15只SD大鼠,180—220g,分为A组10只,B组5只,A组为模型组:40%CCL4橄榄油混合液按0.12ml/100g腹腔注射,一周两次,共八周。B组为对照组:纯橄榄油按0.12ml/100g腹腔注射,一周两次,共八周,八周后,禁食12小时处死全部大鼠,解剖取肝组织。病理学检测:HE染色,MASSON染色,PAS染色。基因学检测:1.3.4型胶原蛋白 结果八周试验期间B组大鼠全部存活,肝组织标本结构清晰,无异常情况;A组大鼠出现明显的病态,肝组织标本均已达到肝纤维化S3以上,多数标本可见小叶被纤维结构分割包围,假小叶形成,干细胞可见脂肪变性; 结论该方法肝损伤明显,死亡率低,周期短,能够成功作为慢性肝损伤,肝纤维化的模型。 关键词肝纤维化,四氯化碳,动物模型 Abstract Objective: Established animal model of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induced by carbon tetrachloride. Methods: Take 15 SD rats,180-220g, divided into 10 group A, group B 5 只, A group of model group: 40% CCL4 0.12ml/100g by abdominal injection of a mixture of olive oil, twice a week, a total of eight weeks. Group B was the control group: pure olive oil press 0.12ml/100g abdominal injection twice a week, a total of eight weeks, eight weeks later, all rats were fasted for 12 hours were sacrificed, dissected liver tissue. Pathology: HE staining, MASSON staining, PAS staining. Genetics testing: 1.3.4 collagen Results: During the eight-week test group B rats survived, liver tissue specimens clear structure, no exceptions; significant morbidity A rat liver tissue fibrosis S3 have reached above, the majority of samples are split fiber structure visible lobular surrounded pseudo lobule formation, stem cell degeneration visible fat. Conclusion: This method obviously liver injury mortality, the period is short, to be successful as chronic liver damage, liver fibrosis model. Key words: Fibrosis, carbon tetrachloride, animal model 前言

数学建模的应用(安全工程)

煤矿瓦斯爆炸危险性评价数学模型及应用 孟祥平 安全11-3班22号 摘要对高瓦斯矿井,建立了以采煤工作面日产量之和最大为目标函数,以采煤工作面日产量、各巷道风量、各巷道调节量、主要通风机风量、煤矿瓦斯情况和风压为决策变量的评价线性代数模型。根据模型来评价煤矿瓦斯爆炸的危险性。 关键词矿井瓦斯数学建模模糊数学矩阵爆炸性评价 近年来,我国部分煤炭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瓦斯积聚,引发的瓦斯爆炸事故时有发生。事故的后果往往都非常的严重。这些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矿井内瓦斯的监控监测系统不够完善通风系统往往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综合这些原因就是对煤矿瓦斯爆炸在不同情况下的危险性没有很好的评价,所以对瓦斯爆炸的预防就是一个弱点。基于此,对煤矿瓦斯爆炸危险性评价就先的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应用数学建模、线性代数以及煤矿瓦斯等方面的知识,建立煤矿瓦斯爆炸危险性评价数学模型。 1 煤矿瓦斯爆炸危险性评价指标的建立 指标体系的选择是安全评价研究内容的基础和关键,指标体系应能够反映评价内容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状况。在对新汶矿业集团某矿的瓦斯爆炸危险性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瓦斯爆炸危险性的评价指标,如图1所示。 图1 瓦斯爆炸危险性评价指标结构图(层次结构模型) 2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2.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1] 1973年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针对现代管理中存在的许多复杂、模糊不清的相关关系

如何转化为定量分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Analytical Hirerarchy Process,即AHP )。简称层次分析法。AHP 的基本思想是先按问题的要求建立起一个描述系统功能或特征的内部独立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相应的比例标度,构造上层某要素对下层相关元素的判断矩阵,以给出相关元素对上层某要素的相对重要序列。层次分析法的一般步骤为: 2.1.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递阶层次是关于系统结构的抽象概念,是为研究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的相互作用,以 及他们对整个系统的影响而构造的。通常模型结构分为3层,如图2。 图2 递阶层次结构 ① 目标层。这是最高层,是指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 ② 准则层。该层为中间层,为评价准则或衡量准则,也可为因素层、约束层,可再分为子准则、子因素层。 ③ 措施层。这是最低层,表示为实现目标可提供选择的各种措施、指标等。 2.1.2 构造两两判断矩阵 应用层次分析法解决决策中的权重分配问题,依据是两两比较的标度和判断原理。Saaty 教授巧妙地运用了模糊数学理论,集人类判断事物好坏、优劣、轻重、缓急的经验方法,提出了1~9的比例标度,见表1。 判断矩阵n n ij a A ?=)(有如下性质: )3,2,1,(1a 01??==>=j i a a a ji ij ij ii ;; 表1 比例标度的意义 标度值 定义 说明 1 同样重要 两元素的重要性相等 3 稍微重要 一个元素的重要性稍高于另一个 措施层 目标层 准则层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 摘要:建立一个与人类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相似的肝纤维化的动物模型对于肝病的预防与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结阐述目前常用的肝纤维化模型的造模方法,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期对实践产生指导意义。 关键词: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肝纤维化是细胞外基质在肝内过度沉积的病理改变,也是许多肝病的中间环节。建立一个与人类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相似的肝纤维化的动物模型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难点。选择适当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是深入研究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重要基础,也是筛选防治肝纤维化药物的有效手段。近年来,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现将目前常用的造模方法及其原理、特点综述如下。 1 中毒性肝损伤模型 1.1 四氯化碳法 四氯化碳(carbon tetochloride,CCL4)是最广泛使用的化学肝毒物。CCL4法造模的途径包括口服、腹腔注射和皮下注射,造模时间由途径和剂量决定,一般为8周至4月不等[1]。如,40%CCL4油溶液,按2mL/kg体重的剂量,予Wistar大鼠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8周,可成功复制肝纤维化模型[2]。 CCL4是氯化烷烃类化合物,可选择性损害肝、肾功能。CCL4进入体内后可直接进入肝细胞,溶解肝细胞膜上的脂质成分;也可以通过影响肝细胞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代谢,生成活泼的三氯甲基自由基和氯甲基自由基,启动脂质过氧化作用,致肝细胞损伤,变性,坏死,长期反复刺激可诱导肝纤维化形成。 CCL4致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途径多样,简便,费用低廉,病理特征稳定可靠,复制时间短。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在形态学、病理生理学的某方面与人肝纤维化相似[3]。该模型的原始启动机制显然是毒性化学物质对肝脏的损伤作用,比较适合药物性肝炎方面的研究。但是能否准确反映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导致肝纤维化的机理,尚待进一步探讨。其缺点在于CCL4肝毒性作用剧烈、动物死亡率高,不适合于周期较长的实验研究。 1.2 二甲基亚硝胺法 1%二甲基亚硝胺(DMN)生理盐水稀释液,按10mL/kg体重的剂量腹腔注射,第1周连续3次,第2、3、4周各1次,6、7周各连续2次,8周可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4]。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构建技术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构建技术 摘要:单克隆抗体从问世到现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其中人源化抗体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并伴随着一系列重大的技术革新,如PCR 技术、抗体库技术、转基因动物等。抗体技术从最初的嵌合抗体、改型抗体逐渐发展为今天的人源化抗体。本文综述了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构建技术。 关键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构建 从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Milstein和德国学者Kohler利用细胞融合技术首次成功地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以来[1],单克隆抗体在医学、生物学、免疫学等诸多学科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分析抗原的细微结构及检验抗原抗体未知的结构关系,还可用于分离、纯化特定分子抗原,甚至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然而,单克隆抗体技术在临床治疗应用中的进展却很慢,主要原因是目前单克隆抗体大多是鼠源性的,而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应用于人体治疗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不能有效地激活人体中补体和Fc受体相关的效应系统;二是被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产生人抗鼠抗体(human antigen mouse antibody,HAMA);三是在人体循环系统中被很快清除掉。因此,在保持对特异性抗原表位高亲和力的基础上进行人源化改造,减少异源抗体的免疫原性,成为单克隆抗体研究的重点[2]。随着对抗体基因的研究和DNA分子重组技术的应用,通过基因改造获得特异性抗体成为可能。1989年Huse等首次构建了抗体基因库,从而使抗体的研究从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并推动了第3代抗体—基因工程抗体技术的发展。至此,抗体的产生技术经历了三个阶段:经典免疫方法产生的异源多克隆抗体;细胞工程产生的鼠源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产生的人源单克隆抗体。 人源化抗体就是指抗体的可变区部分(即Vh和Vl区)或抗体全部由人类抗体基因所编码。人源化抗体可以大大减少异源抗体对人类机体造成的免疫副反应。人源化抗体的形式也从最初的嵌合抗体、改型抗体等逐步发展为今天的人源化抗体。 1 嵌合抗体的构建 抗体分子与抗原结合特异性由L链和H链V区决定,抗体C区可作为异源蛋白诱发免疫反应,产生抗小鼠抗体(human anti-mouse antibody,HAMA)。将小鼠单克隆

人源化SCID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鉴定_席泓

#免疫学技术与方法# 人源化S CI D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鉴定① 席泓周桓朱一蓓戴继鸿於葛华胡玉敏张学光(苏州大学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苏州215007) 中国图书分类号R392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84X(2006)05-0459-04 [摘要]目的:探讨在SCID小鼠体内移植人免疫细胞,建立人源化SCID小鼠模型及其特性鉴定。方法:SCID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抑制骨髓造血,连续4天后,通过腹腔注射移植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 M C)。4、8和12周后分别取小鼠外周血、脾脏、肝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C ID小鼠外周血中人CD3+、CD19+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全血中人CD3+、CD19+细胞百分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SC I D小鼠肝脏和脾脏中人CD3+、CD19+细胞;EL IS A检测SC I D小鼠血清中人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1)SCID小鼠移植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4、8和12周后在小鼠外周血中通过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人CD3+、CD19+细胞,4周后流式细胞仪测得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人CD19+、CD3+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016%、3117%;(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小鼠脾脏中存在人CD3+、CD19+细胞;(3)移植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4、8和12周后EL IS A测得小鼠血清中人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分别为390、1100和1040L g/m l。结论:成功地在SCID小鼠体内建立了人免疫系统。 [关键词]SCID;免疫系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 E stablish m ent and i dentificati on of hu manized S C I D m ouse m odel X I H ong,Z HOUH uan,Z H U Yi-B ei,DAI J i-H ong,YU G e-H ua,H U Yu-M i n,Z HANG X ue-Guang.B iotechnolo gy Institute of Suzhou University,Suzhou215007,China [Abstract]O bjective:T o establi sh and i den tif y hu m an ized-SCID m ouse model(hu-SC I D).M e thods:SCID mouse w as treated by CTX t o i nh i b i t the he m ocytopo iesis.W ith successi ve4-day i n j ection,hu m an periphera l b l ood m ononuc l ea r ce lls(PB M C)w ere en-g ra fted i n t o SC I D mouse t hrough i ntraper itonea l i n jecti on.A fter4,8and12w eeks of eng ra ft m ent,per i pheral blood,spleen and liver ti ssues of eng rafted SC I D m ouse w ere harvested.H u m an CD3+,CD19+ce lls i n periphera l blood w ere ana l y zed by i n florescence m-i croscopy and FC M,hu m an CD3+,CD19+cells i n sp l een and li ver tiss ues w ere observed by i m m une hist o che m i stry,and human Ig G level i n SCID m ouse serum w as m easured by EL ISA.Resu lts:A fter eng raft m ent of4,8and12w eeks,hu m an CD3+,CD19+ce lls in SC I D pe ri phe ra l b l ood w ere i den tified by i nflorescence m icroscopy and the percents w ere31%and10%respecti ve l y by FC M analysis. A nd t hese ce lls cou l d be ev i denced a fter12w eeks l a ter.T hrough i m m une h istochem istry hu m an CD3+、CD19+ce lls w ere detected in m ouse spleen but not i n li ver tissue.F urt her m ore the ti te r of hu m an IgG i n mouse se ru m w as390,1100and1040L g/m l a t each ti m e po i nt respecti ve l y.Con clusion:O ur exper i m enta l res u lts de m onstrated that a bona fide hu m anized SC I D m ode lw as establi shed. [K ey words]SC I D;I mm une syste m;PB M C;l ymphocyte SC I D小鼠即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综合症(Severe co m b i n ed i m m une defic ient d isease)小鼠,1983年由美国学者Bos m a首先发现于C.B-17近交系的小鼠,是由于位于16染色体的单个隐性突变基因所致[1]。纯合SC I D基因突变导致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基因VDJ编码顺序的重组酶活性异常,造成T、B淋巴细胞不能分化成功能性淋巴细胞。SC I D小鼠的所有T和B淋巴细胞功能测试均为阴性,对外源性抗原无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应答,体内缺乏携带前 ①本课题为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30330540)和江苏省临床免疫 学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席泓(1973年-),女,博士; 指导教师及通讯作者:张学光(1951年-),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 要从事肿瘤免疫研究,E-m ai:l s mbxu egz@pub- li c1.s https://www.360docs.net/doc/ce2147119.html,。B细胞、B细胞和T细胞表面标志的细胞。但是,其非淋巴性造血细胞分化不受突变基因的影响,巨噬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和红细胞等在数量和功能上均呈正常状态。鉴此SC I D小鼠缺乏免疫系统从而为免疫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动物模型,在移植免疫、自身免疫、感染性疾病、肿瘤免疫、肿瘤治疗的研究以及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中得到广泛应用[2-9]。本实验旨在SC I D体内建立人的免疫系统即人源化SC I D(hu m anized SC I D,hu-SI CD)小鼠模型,并对其免疫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的探讨。 1材料与方法 111动物SC I D小鼠,雌性,6~8周龄,购自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于苏州大学生命科学院动物中心SPF实验室独立送风柜中(C I V-Ⅱ,苏州市冯氏实验动物设备有限公司)无菌饲养。对小鼠的实

人源化小鼠模型在感染性疾病方面的研究及应用

人源化小鼠模型在感染性疾病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摘要: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需要理想的动物模型来进行大量的体内试验,但是动物种属差异使得某些病原微生物仅仅对人类具有特异的易感性及致病性,限制了人们对疾病发病机理的理解及预防治疗。因此,构建具有人类功能性基因、细胞或组织的人源化动物模型尤为重要。本文对人源化小鼠模型的研究概况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感染性疾病 人源化小鼠模型是指带有功能性的人类基因、细胞或组织的小鼠模型。这种模型通常被用于人类疾病体内研究的活体替代模型[1]。由于种属差异,利用普通动物模型得到的实验结果有时在人体上不能适用。所以,利用转基因或同源重组的方法,将人类基因“放置”在小鼠模型上所制备的人源化小鼠模型,大大提高了其作为模拟某些人类疾病的有效性。当前,基因被修饰的人源化小鼠模型已经在癌症、传染病、人类退化性疾病、血液病等许多不同的研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成为有价值的科研工具。近几年,带有人类基因的人源化小鼠模型已经被证明在解码人类疾病奥秘中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2]。 1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发展 人源化小鼠模型研究的第一次突破性进展是1983年Bosma等成功培养出的T/B淋巴细胞缺陷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Bosma等于近交系C.B-17小鼠中发现位于第16号染色体的单个基因隐性突变可导致小鼠出现T/B淋巴细胞缺陷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综合征(SCID),称为SCID小鼠。SCID小鼠表现为缺乏成熟的功能性T、B淋巴细胞及低免疫球蛋白血症。造成SCID小鼠出现严重免疫缺陷的最主要原因是纯合SCID基因突变导致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基因VDJ编码顺序的重组酶活性异常,故不能有效地合成免疫球蛋白与T细胞受体。但是由于这种小鼠存在正常的自然杀伤(NK)细胞以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应用这种小鼠产生的人源化小鼠模型效率不高[3]。NOD/SCID小鼠的发现和使用成为人源化小鼠模型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里程碑式事件。为提高人类异种细胞移植的成功率,1995年Shultz等将SCID 突变基因导入到NOD小鼠身上获得非肥胖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SCID小鼠模型[4]。较C.B-17 SCID小鼠而言,NOD/SCID小鼠的NK细胞功能更弱,因而人类的细胞和组织的移植成功率也大大增加,但由于NOD/SCID小鼠生命周期短,并且仍具有部分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导致其作为人源化动物模型应用受限。IL-2Rγ缺陷小鼠的出现及运用,使得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得到实质性的改良。2004年Traggiai等通过将脐带血来源的人造血干细胞注射到经过亚致死剂量照射的新生BALB/c-Rag2-/-IL2rg-/-小鼠的肝脏,成功的在小鼠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论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 (生物工程一班生命科学学院 ***大学哈尔滨 150080) 摘要:自从单克隆抗体问世至今已广泛应用与临床治疗,然而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在临床治疗中会产生人抗鼠抗体反应,从而使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和抗体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源性单克隆抗体开始快速发展而逐渐代替鼠源性单克隆抗体。本文将就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构建以及其在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人源化临床治疗 Theory humanized monoclonal antibody research progress *** (The 1st class of Bioengineering ,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Abstract: Since the advent of monoclonal antibod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but the mouse source sex monoclonal antibodies in clinical treatment will produce people resistance to mouse antibody response, so that the rat source sex monoclonal antibody application are highly limited. Along with the geneti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ntibod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humanized sex monoclonal antibody began to rapid development and gradually replaces the rat source sex monoclonal antibody. This paper will review humanized monoclonal antibody construc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is article. Keywords: monoclonal antibody humanized clinical treatment 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将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融合,形成了可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该细胞机能产生抗体,又可无限增殖,从而创立了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1],此后单抗药物开始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1982年,Philip Karr 将第一株抗独特型单抗(anti- ld) 应用于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治疗并取得成功[2],使得治疗性抗体的研究很快成为生物医药的热点,许多以单克隆抗体为研究对象的公司相继成立。然而,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应用于人类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能诱发人抗鼠抗体( Human ant-i mouse antibody, HAMA) 反应,引起强烈的免疫排斥反应[3],而且鼠源性单克隆抗体不能有效地激活人体的生物效应功能,因此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这使研究学者意识到研制鼠源性单克隆抗体人源化或完全的人源性抗体才有可能减少或避免HAMA反应并提高疗效。然而反复实验证明, 杂交瘤技术不能提供稳定分泌人抗体的细胞株。直到80年代末期,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在抗体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相继出现了一

鼠源抗体的人源化设计

鼠源抗体的人源化设计 前言 (1) 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3) 鼠源抗体筛选人源框架 (3) 人源化抗体CDR的改造 (4) 结论 (6) 附录 (6) 参考文献 (7) 前言 第一个人用抗体药物来自鼠源抗体,直到现在鼠源抗体仍然是抗体药物的一大来源[Pogson et al.,2016]。由于鼠源抗体的免疫原性,一般会对其作人源化处理。目前最通用的方法是将鼠抗的CDR序列移植到人源框架上[Hwang et al., 2005]。通常CDR移植后的人源化抗体与抗原的亲和力会减弱,如何保持人源化抗体的亲和力是目前最大的技术瓶颈。通过高通量的筛选方法可以得到适合CDR

移植的人源框架,但是这种实验方法周期长,价格昂贵[Townsend et al.,2015]。为了快速筛选出适合的人源框架,研究者利用序列比对和结构模拟的方法筛选出适合的人源框架,然后通过实验验证抗体与抗原的亲和力,减少了实验工作量,节约了成本和时间,未来会成为具有潜力的抗体人源化设计方法[Kurella et al., 2014;Choi et al.,2015;Choi et al.,2016]。本文采用自主开发的抗体人源化设计程序,对已知的鼠源抗体进行人源化设计,结果表明计算的方法可以筛选出序列同源性靠后但是亲和力更高的人源化框架。 方法 抗体阻断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受体和配体结构已知(图1)。配体与抗体结合的区域重叠在受体和配体结合的区域(图2),所以鼠源的抗体可以有效阻断受体和配体的相互作用[Apgar et al.,2016]。通过鼠源抗体的人源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抗体的免疫原性。首先使用鼠源抗体(PDBID为5F3B)的序列在人源框架库中搜索排名靠前的序列作为候选序列,然后将人源序列同源建模到鼠源抗体的骨架上,保留鼠源CDR的序列,然后计算同源模型的能量,判断人源化抗体的稳定性。人源化CDR突变体采用相同的策略,不同之处在于替换鼠源CDR 序列为突变体序列,并且保留抗原的结构。

人源化抗体研究进展

人源化抗体研究进展 摘要:单克隆抗体从问世到现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其中人源化抗体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并伴随着一系列重大的技术革新,如PCR 技术、抗体库技术、转基因动物等。抗体技术从最初的嵌合抗体、改型抗体逐渐发展为今天的人源化抗体。人源化抗体在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和病毒感染等方面已经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人源化抗体的构建及其表达系统,在临床上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关键词: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构建,临床应用 从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Milstein和德国学者Kohler利用细胞融合技术首次成功地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以来[1],单克隆抗体在医学、生物学、免疫学等诸多学科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分析抗原的细微结构及检验抗原抗体未知的结构关系,还可用于分离、纯化特定分子抗原,甚至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然而,单克隆抗体技术在临床治疗应用中的进展却很慢,主要原因是目前单克隆抗体大多是鼠源性的,而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应用于人体治疗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不能有效地激活人体中补体和Fc受体相关的效应系统;二是被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产生人抗鼠抗体(human antigen mouse antibody,HAMA);三是在人体循环系统中被很快清除掉。因此,在保持对特异性抗原表位高亲和力的基础上进行人源化改造,减少异源抗体的免疫原性,成为单克隆抗体研究的重点[2]。随着对抗体基因的研究和DNA分子重组技术的应用,通过基因改造获得特异性抗体成为可能。1989年Huse等首次构建了抗体基因库,从而使抗体的研究从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并推动了第3代抗体—基因工程抗体技术的发展。至此,抗体的产生技术经历了三个阶段:经典免疫方法产生的异源多克隆抗体;细胞工程产生的鼠源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产生的人源单克隆抗体。 1 人源化抗体的构建 人源化抗体就是指抗体的可变区部分(即Vh和Vl区)或抗体全部由人类抗体基因所编码。人源化抗体可以大大减少异源抗体对人类机体造成的免疫副反应。人源化抗体的形式也从最初的嵌合抗体、改型抗体等逐步发展为今天的人抗体。 1.1 嵌合抗体 抗体分子与大抗原结合特异性由L链和H链V区决定,抗体C区可作为异源蛋白诱发免疫反应,产生抗小鼠抗体(human anti-mouse antibody,HAMA)。将小鼠单克隆抗体C区用人抗体C区代替而拼接成嵌合抗体(chimeric antibody),这样表达的抗体分子中轻重链的V区是异源的,而C区是人源的,这样整个抗

单克隆抗体

生物技术制药之单克隆抗体 【摘要】杂交瘤技术使鼠源单克隆抗体被广泛用于人类疾病的诊断和研究,建立了治疗性抗体的第一个里程碑。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抗体基因结构的阐明,应用DNA重组技术和抗体库技术对鼠单抗进行人源化改造,先后出现了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和全人抗体,它们从不同角度克服了鼠单抗临床应用的不足,使抗体制备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分类、制备、纯化、应用 【前言】 1975年Koehler和Milstein创立了体外杂交瘤技术(Koehler等,1975),得到了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开始了多克隆抗体走向单克隆抗体的新时代。与多克隆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具有特异性高、效价高、纯度高、理化性状均一、重复性强、成本低并可大量生产等优点。鼠源性单抗应用于人类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但主要缺陷是诱发人抗鼠抗体(human anti-mouse antibody,HAMA)反应,其次是鼠单抗不能有效地激活人体的生物效应功能,因此限制了其临床应用(Dhar等,2004)。减少或避免HAMA反应并提高疗效的主要途径是鼠源性单抗人源化,随着对各类抗体结构和氨基酸序列及其变异的种属和功能之间关系的深入了解,而能够利用抗体工程技术对抗体结构进行改造。抗体的应用经历了非人源抗体、人鼠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最终到制备全人源单抗的转基因小鼠和噬菌体展示文库等不同的阶段。 1、单克隆抗体定义 抗体主要是由B淋巴细胞合成,每个B淋巴细胞有合成一种抗体的遗传基因。动物脾脏有上百万种不同的B淋巴细胞系,含遗传基因不同的B淋巴细胞合成不同的抗体。当机体受抗原刺激时,抗原分子上的许多决定簇分别激活各个具有不同基因的B细胞,被激活的B细胞分裂增殖形成该细胞的子孙,即克隆由许多个被激活B细胞的分裂增殖形成多克隆,并合成多种抗体。如果能选出一个制造一种专一抗体的细胞进行培养,就可得到由单细胞经分裂制增殖而形成细胞群,即单克隆。单克隆细胞将合成一种决

鼠单克隆抗体人源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1997;13(1):68-72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鼠单克隆抗体人源化 袁清安俞炜源黄翠芬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071) 提要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应用于临床由于HAMA反应的存在而受到阻碍。以CDR 移植为核心,以同源分析及分子模建为辅助设计的人源化方案,已成为克服HAMA 反应的主要手段。本文结合单克隆抗体人源化的最新进展对该领域的工作作一综述。 关键词人源化 CDR移植分子模建 HAMA 单克隆抗体 抗体是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分子,在临床上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其立体结构组成 与功能关系表明,不同的结构模块(CH1、CH2、CH3、V L 、V H )在空间和折叠上相对 独立,对应着不同的功能。抗体的效应功能由Fc引发,特异性和高亲和性由Fv 决定。大量的抗体一级结构序列和越来越多的抗体立体结构数据分析表明,Fv在空间结构上十分保守,但人、鼠间有差异的框架区(FR)、空间构象及序列各由有差别的6个互补决定区(CDR)组成。CDR上有直接的抗原接触位点,FR是Fv最主要的抗原性决定区,是引起人抗鼠抗体(HAMA)反应的主要部分,在异种间可引起抗个体型抗体。 1 鼠源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与问题 以细胞融合为基础的鼠杂交瘤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大量获取高亲和性和强特异性的鼠单克隆抗体(McAb),它们在临床上有多方面的潜在应用[1]。 1.1 感染性疾病抗体提供的被动免疫,消除了病原体的致病能力: 仅仅是Fab 与抗原的结合,足以中和很多毒素与病毒的毒力;Fc与相应受体结合,可引发包括ADCC在内的诸多效应功能。 1.2 体内定位诊断同位素标记的McAb或Fab在病灶的定位造影,对确诊及手术有很大帮助,已用于心血管、原发癌及转移癌等疾病的定位诊断。 1.3 免疫调节在免疫活化方面,双特异性的抗体将效应细胞表面的信号转导分子和病变细胞表面的抗原分子交联,便可活化效应细胞,使之发挥免疫功能;在免疫抑制方面,抗受体抗体可封闭受体,阻断效应细胞活化的路径。因受体分子的分

简介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人源化技术

简介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人源化技术 摘要:单克隆抗体从问世到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其中人源化抗体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鼠源性mAb由于可引起免疫反应而削弱其疗效,因而逐渐被人源化mAb所取代,甚至出现全人mAb取代人源化mAb的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全人mAb的生产方法之一,转基因小鼠技术,并对该项技术的应用作了些展望。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人源化;转基因小鼠;Cre/LoxP Abstract:After its advent, monoclonal antibody has gone an uneven way to its present wide applic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s, during which the humanized antibody set an important milestone. Murine mAbs are trended to be replaced by humanized mAbs or even human mAbs as murine mAbs’ immuno-side effects may reduce therapeutic effects. 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ansgenic mice technology as one of generating human mAbs methods as well as share some prospects. Key Words:Monoclonal Antibody(mAb); Humanization; Transgenic Mice; Cre/LoxP 一、单克隆抗体背景介绍 从1975年英国学者Milstein和德国学者Kohler利用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绵羊红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融合[1],形成了可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该细胞既能产生抗体,又可无限增殖,从而创立了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单克隆抗体在医学、生物学、免疫学等诸多学科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单克隆抗体不仅可用于分析抗原的结构及检验抗原抗体未知的机理关系,还可用于分离、纯化特定分子抗原,甚至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1989年Huse等首次构建了抗体基因库,从而使抗体研究从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并推动了第三代抗体-基因工程抗体技术的发展。 二、鼠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 鼠源性单抗的制备,一般程序为从超免疫的供体中即抗原免疫的小鼠,获取脾细胞,再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最后对已筛选出的单个细胞进行鉴定和克隆,培养出能分泌单抗的克隆细胞。目前所生产的单抗大多数是鼠源性的,在临床应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主要是鼠源单抗与NK等免疫细胞表面Fc段受体亲和力弱,产生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作用较弱,而且它与人补体成分结合能力低,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较弱,并且鼠源性抗体在人血循环中的半衰期短,它发挥ADCC作用的时间较短;其次鼠单克隆抗体还具有免疫原性,易使宿主引起过敏反应。这样,一方面降低了单抗的效价,另一方面又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 鼠源性抗体作为异种蛋白应用于人体可引起免疫反应,产生人抗鼠抗体(human anti-mouse antibody, HAMA)[2],很大程度上限制了mAbs 的临床应用。此外,鼠源性mAbs 不能与人类抗体FcRn 结合[3]。为了克服以上这些问题,鼠源性单克隆抗体还应进一步改善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 三、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发展进程(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